-
1 # 天道留學
-
2 # 蒙查MRD
史書上說主要是兩件事,第一個是魏徵推薦的杜正倫和侯君集後來都出事了,李世民以為魏徵結黨。第二個是魏徵把自己給李世民寫的很多諫書交給史官,試圖讓這些事流傳於史書。魏徵做這種事,表明了他給李世民提建議的目的不再單純。如果僅僅為了國泰民安,提完建議我改正,我們需要的是結果而不是提建議的過程。現在你把過程放進史書,想幹什麼?當然我們從後人的角度來看,魏徵是沒有私心的,他或許是想原原本本地呈現歷史,或許是想讓後來的皇帝記住如何不犯同樣的錯誤,又或許是想讓後人更清晰地知道李世民如何具有知錯就改的好品質。但作為皇帝的李世民,他思考問題的角度和普通人不一樣。
魏徵有沒有私心,不重要。李世民有沒有恩將仇報,不重要。重要的是,魏徵此舉將給後代大臣留下什麼樣的榜樣?嘿,魏徵天天批評皇帝老子,把對方耍的團團轉,自己還名留青史。會不會有那種心術不正的人,也向後代君主打著“致君堯舜上”的旗號,拿道德大棒來壓皇帝?在封建社會,皇帝採納諫書,主動權應該在皇帝那裡,而不在大臣或輿論那裡,否則皇權遲早要受到威脅。
李世民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家,他對魏徵的一系列懲罰,實際上在給那些蠢蠢欲動的後來者示威:你們想要提意見?很好。為國家而提意見,我和我的子孫們都會樂意聽從。若是為了投機,拿道德大棒來壓皇帝,為自己博取清介的名聲,那對不起,魏徵就是你的榜樣!魏徵個人的命運,和他與李世民的恩怨,其實在李世民的決策中只佔很小的一部分。
第一,魏徵做了李世民震懾後世大臣的替罪羊,李世民心裡清楚的很,所以他遲早要替魏徵平反。終於在第一次征討高句麗後,李世民就坡下驢,給魏徵平反了。如果真的有私人恩怨,李世民玩這套先批判再平反的把戲,不是打自己的臉嗎?
第二,不要說李世民的未雨綢繆沒有道理。歷史上給皇帝提意見的人多了,有多少人成為魏徵?在皇權政治的邏輯下,有的是投機分子,表面上仁義道德口號比誰都漂亮,翻開私底下,不過都是在爭權奪利而已。明朝的言官就是最好的例子,僅看奏章文字,你會以為明朝言官個個都是魏徵。但實際上呢?
-
3 # 散戶韭菜
唐太宗和魏徵,一直被看做是歷代賢君直臣的楷模。魏徵活著的時候,唐太宗把他當作鏡子,主動結成親家;魏徵去世的時候,唐太宗廢朝五日,親筆撰寫碑文。然而魏徵屍骨未寒,唐太宗就出人意料地變了卦,不但下旨解除了衡山公主和魏徵長子魏叔玉的婚約,而且一怒之下竟然親自砸掉了魏徵的墓碑。
對於唐太宗這種雷人的異常舉動,有人認為是魏徵生前大力舉薦的杜正倫、侯君集接連落馬,傷了唐太宗的心;也有人認為是魏徵曾將自己記錄的與太宗一問一答的諫諍言辭,拿給負責編寫起居錄的褚遂良作參考,犯了唐太宗的忌。這兩種說法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究其根源卻是因為魏徵屢次過火的犯顏直諫,使唐太宗產生逆反心理,推倒墓碑不過是唐太宗因為長期受到壓抑而表現出來的一種歇斯底里的發洩。
唐太宗是歷史上少有的開明君主,為了開創大唐盛世的局面,為了實現千古一帝的夢想,他給了魏徵無限話語權,讓魏徵時刻提醒和勸諫自己。在國家大事上,魏徵像一位元老,旁徵博引,口若懸河,好像在教誨一個沒有主見的幼主;而在皇帝私生活上,魏徵像一位長輩,苦口婆心,聲淚俱下,更像是在教育一個懵懂無知的孩子。據史料記載,魏徵在為唐太宗效力的17年內,有史籍可考的諫奏前後達二百餘次,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等諸多方面,甚至連皇帝的私生活都要管上一管,很多時候都讓唐太宗下不了臺。
魏徵比唐太宗大20歲,如果放在時下,就是60後與80後的關係。年齡上的差距,代溝上的隔閡,意見上的分歧,必然會造成二人之間的衝突。魏徵在嘔心瀝血的同時,卻忽略了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皇帝也是人,皇帝也有自己的主張、理想、愛好和私生活。唐太宗那種與生俱來的好奇心,標新立異的開拓勁,以及自由生活的做主權,在很多時候都受到了魏徵的干涉和阻撓。難怪有一次唐太宗守著長孫皇后的面大罵魏徵:早晚有一天,朕非殺了這個莊戶佬不可!能把從諫如流的唐太宗逼到這個分上,魏徵的進諫確實過了頭。
愛太深,容易出現裂痕。魏徵這種慈父般的過火關愛,在唐太宗眼裡卻成了一種揮之不去的陰影。當皇帝的在很多時候說了不算,反而要看大臣的臉色,這種長期逐步積累起來的壓抑,總有一天就會像火山一樣突然噴發,而魏徵的薦人失察和諫言外流不過是唐太宗悔婚砸墓事件的導火索。貞觀十八年,不聽勸諫、一意孤行的唐太宗在攻打高麗受挫後,不由得發出了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的長嘆,立即命馳驛祀徵以少牢,復立所制碑,召其妻子詣行在,勞賜之。人,總是在受到挫折後,才明白忠言逆耳利於行的真諦,皇帝也不例外。
-
4 # 韓妃整形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津津樂道唐太宗李世民與唐朝名臣魏徵的君臣和諧、上下同心的佳話。然而筆者卻從史料中發現,李世民與魏徵的彼此關係遠沒有想象和傳 聞的那麼親密。最有力的證明就是魏徵死後不久,唐太宗不僅毀掉了自己給魏徵寫的碑文、親手砸壞了魏徵墳墓的石碑,還譭棄將衡山公主嫁給魏徵兒子叔玉為妻的 允諾,表示了對魏徵的不滿。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我們還是從李世民與魏徵的交往經歷說起吧。
魏徵(580-643)字玄成,鉅鹿下曲陽(今河北晉州)人,從小喪失父母,家境貧寒,但喜愛讀書,不理家業,曾出家當過道士。隋大業末年,魏徵被隋武陽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東北)丞元寶藏任為書記。元寶藏舉郡歸降李密後,他又被李密任為元帥府文學參軍,專掌文書卷宗。
唐高祖武德元年,李密失敗後,魏徵隨其入關降唐,但久不見用。次年,魏徵自請安撫河北,詔準後,乘驛馳至黎陽(今河南浚縣),勸嵛李密的黎陽守將徐世績歸降 唐朝。不久,竇建德攻佔黎陽,魏徵被俘。竇建德失敗後,魏徵又回到長安,被太子李建成引用為東宮僚屬。魏徵看到太子與秦王李世民的衝突日益加深,多次勸建 成要先發制人,及早動手。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由於早就器重魏徵的膽識才能,非但沒有怪罪於他,而且還把他任為諫官之職,並經常引入內廷, 詢問政事得失。魏徵喜逢知己之主,竭誠輔佐,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據理抗爭,從不委曲求全。為大唐王朝的發展壯大,為貞觀之治開創,提 出了許多治國良策,大多被唐太宗所採納。
同時,我們也應當看到,李世民對魏徵大膽直諫的所為,並非沒有絲毫其他看法想法,只能說是心存喜憂 參半的心緒。喜的是魏徵能大處著眼,為國進言,不懼權勢,處事較公;憂的是魏徵不留情面,不顧龍顏,常有“犯上”之嫌。特別是魏徵死後不久,李世民就發現 魏徵以往的行為存在“兩大硬傷”:其一,魏徵在死之前曾經向唐太宗秘密推薦當時的中書侍郎杜正倫和吏部尚書侯君集,說他們有當宰相才能,得到重用。魏徵死 後,二人都因牽連到太子李承乾謀反事件之中,杜正倫被罷免,候君集被斬首。李世民開始懷疑魏徵在朝廷有因私營黨的嫌疑。其二,魏徵曾把自己給皇帝提建議的 書稿給當時記錄歷史的官員褚遂良觀看。唐太宗懷疑魏徵故意博取清正的名聲,心裡很不高興。
試想,唐太宗聯想到魏徵曾幫助原太子李建成反對自 己奪取政權,心中肯定火冒三丈。想當年,他對魏徵如此不計前嫌百般器重,而魏一命嗚呼後卻爆出了結黨營私、沽名釣譽的事情來,焉能不龍顏大怒?於是乎,為 洩不平,李世民採取了兩項步驟懲罰魏徵:先是下旨解除婚約,不再同意把衡山公主許配給魏徵長子魏叔玉;後是大怒之下,親自砸掉了魏徵的墓碑(其義明顯是怒 之辜負聖恩,愧對寵信)。
如今後人,若平心靜氣思考一番,會覺得李世民此舉也是人之常情。畢竟兩件事情相繼爆出,太宗難免生出被欺騙、被糊 弄的感覺,採取“停婚僕碑”,既是皇帝對大臣的懲罰,也是撫平心底怨氣。好在此事並沒有罪及魏徵家人,大家一切照舊。這也凸顯出李世民不愧是一代明君的形象和境界。
-
5 # 鯨落文化
魏徵根本沒有進入李世民的核心決策圈,比起房玄齡、杜如晦差得遠。魏徵作為太子李建成的舊臣,李世民並不是十分的信任。
從魏徵上諫的主要內容來看,他主要選擇了那些不是十分重要的內容。這既不觸及李世民的利益,又為自己贏得了美名。在魏徵去世以後,李世民對魏徵的清算也是必然的。
-
6 # 短閱讀之家
唐太宗和魏徵,一個是千古名君,文治武功,在歷代帝王中名列前茅;一個是以直諫敢言著稱,是中國史上最負盛名的諫臣。一個大肚能容,虛懷若谷,一個直言敢諫,提出“兼聽則明,偏信則闇”、“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等治世名言。君臣相得,共創了一段盛唐佳話。
魏徵死後,唐太宗悲傷不已,親臨祭奠,痛哭失聲,並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李世民“廢朝五日”,並親筆撰寫碑文,可謂極盡哀榮。然而,不到半年,李世民又親口下令,毀掉了魏徵的碑,留下一段千古謎案。
後世史家多指責李世民,認為魏徵直言爭諫了一輩子,讓李世民窩火不少,於是死後砸魏徵碑以洩憤。其實大家都是錯怪李世民,其錯主要不在李世民,魏徵確實犯下了很大的政治和個人錯誤。
唐太宗砸碑的原因《舊唐書》、《新唐書》和《資治通鑑》皆有記載: 初,魏徵嘗薦(杜)正倫及侯君集有宰相材,請以君集為僕射,且曰:‘國家安不忘危,不可無大將,諸衛兵馬宜委君集專知。’上以君集好夸誕,不用。及正倫以罪黜,君集謀反誅,上始疑徵阿黨。又有言徵自錄前後諫辭以示起居郎褚遂良者,上愈不悅,乃罷叔玉尚主,而踣所撰碑。(《通鑑》唐紀十三)
一、犯有嚴重的政治錯誤。
魏徵曾經力薦過杜正倫和侯君集,認為他們有宰相之才。因為魏徵的推薦,杜正倫被提拔為兵部員外郎,後又改任為太子左庶子,相當於中央軍委副參謀長之類的重職;侯君集也官至檢校吏部尚書,相當於組織部長了。魏徵死後,他倆都因牽連到太子李承乾謀反事件之中,一個被流放,一個下獄被殺。一個謀反尚情有可原,但這兩人的謀反都是魏徵舉薦後不久,魏徵難辭其咎。當時的輿論普遍認為魏徵此舉有暗結同黨之嫌。
二、犯有嚴重的紀律和道德錯誤。
更不應該的是,如果不是當廷朝議,大臣上表給皇帝是要保密的,不能私自將底稿送人傳閱。而魏徵把他的一些“諫爭記錄”交給了史官褚遂良,意思是讓史官傳諸後世。有人說太宗生氣是因為怕這些東西有損自己形象,這或許是一個原因,但國家是有制度的,史官就負有整理皇帝奏章資料的責任,內部的資料傳遞有嚴格的流程,保密的資料不是準大臣自己交給史官的。否則,這些資料不經皇帝核實,一一記錄在案,會為後世的政治運作留下嚴重的分裂隱患。魏徵這種做法,就是想踩著皇帝的肩膀青史留名,這不僅是道德問題,還有個嚴肅的紀律問題。
貞觀十九年(645年)唐太宗率軍親征高麗,戰事不利,給養供應不足,被迫撤軍。唐太宗在班師回來的路上,很後悔這一次軍事行動,這時他想起了魏徵,就對大家說:“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命馳驛祀魏徵以少牢,復立所制碑召其妻子詣行在,勞賜之。(《資治通鑑》唐紀十四)賜,還以少牢的大禮祭奠魏徵,重新立起推倒的墓碑,恢復了他的聲譽和待遇。不過那位答許給魏徵兒子的衡山公主,已經另嫁他人,無法再改正過來。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李世民,知錯過改,即使魏徵有錯在先,即使魏徵已經去世,這是何等的胸懷?相比之下魏徵私自交給史官保密資料,想留名青史,倒是有點兒不厚道了。
-
7 # 懷谷茶社
李世民毀魏徵的墓可以說是李世民晚年犯的“錯誤”之一!
魏徵得勢受寵後,竟忘了自己與李世民曾是欲置對方於死地的政敵關係。其實吧,魏徵和李世民的關係是十分奇妙的!雖說魏徵是一個敢於直諫,李世民也是一個儘自己可能去聽臣子的建議的君王。但如果有些事說多了,大家自己體會吧!
魏徵洩秘宮事戳了李世民龍之顏面,是魏徵死後受辱的直接原因。很多話可以說,但是有些話說了就可能觸及到一個君權的權威性的問題了!毀你墓啥的可能算是對的起你的了!
-
8 # 森林鹿
這是造謠。
沒有任何史料史書上記載過“唐太宗下令搗毀魏徵墳墓”,純屬現代無聊人士閒得沒事黑歷史人物玩。
有一些歷史文獻上有“唐太宗下令推倒魏徵墓碑”的記載,但也出現得較晚。在較早較原始的史料如《舊唐書》(包括魏徵本傳和太宗本紀、高麗傳)、《魏鄭公諫錄》、《貞觀政要》當中,並沒有這一出。這個事情最早是出現在八卦筆記《隋唐嘉話》當中,被寫唐史的宋人司馬光歐陽修等採納收入《新唐書》《資治通鑑》。
新舊唐書的相關原文:
《舊唐書》: 帝親制碑文,併為書石。………(魏徵)嘗密薦中書侍郎杜正倫及吏部尚書侯君集有宰相之材。徵卒後,正倫以罪黜,君集犯逆伏誅,太宗始疑徵阿黨。徵又自錄前後諫諍言辭往復以示史官起居郎褚遂良,太宗知之,愈不悅。先許以衡山公主降其長子叔玉,於是手詔停婚,顧其家漸衰矣。《新唐書》: 徵亡,帝思不已,登凌煙閣觀畫像,賦詩悼痛,聞者媢之,毀短百為。徵嘗薦杜正倫、侯君集才任宰相,及正倫以罪黜,君集坐逆誅,纖人遂指為阿黨;又言徵嘗錄前後諫爭語示史官褚遂良。帝滋不悅,乃停叔玉昏,而僕所為碑,顧其家衰矣。 遼東之役,高麗、靺鞨犯陣,李勣等力戰破之。軍還,悵然曰:“魏徵若在,吾有此行邪!”即召其家到行在,賜勞妻子,以少牢祠其墓,復立碑,恩禮加焉。從中可以看出,導致李世民對死魏徵跳腳怒噴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老魏識人不明,推薦過至少兩個犯了大事的官員,所以李二懷疑他結黨營私;第二是老魏瞞著李二把他倆的聊天記錄(還主要是魏單方面噴李然後李認錯的)掛了出來(給史官看)。
不過其實還有個更重要的原因,本傳裡沒怎麼體現:這事發生在貞觀十七年,皇太子李承乾被廢以後。
廢太子一事對李世民打擊非常非常大(雖然這事也是他自己作出來的),一度搞得他失控當眾自殘。李二本我是個率性衝動情緒化的人,他要是不主動開啟政鬥模式的話,他跟“深沉嚴重處心積慮”之類形容詞是不沾邊的。衝動的人會亂髮脾氣遷怒別人,廢太子這事的遷怒幾乎掃蕩了整個朝局,死人也沒能倖免。
魏徵推薦的杜正倫、侯君集二人,出事都與廢太子李承乾直接相關。杜正倫是被李世民派到兒子身邊去調處父子關係的,但他用的方法很蠢,反而更進一步激化了父子矛盾,由此被貶流。侯君集則是……直接策動李承乾謀反,武力推翻君父。這個實在只能說他自己活該……
第二個魏徵給史官看自己的諫爭語那事,我覺得都不用多說。就算拋開他倆的高層身份保密要求啥的,就兩個普通平民朋友,甲擅自把自己罵乙乙認錯的聊天記錄掛出來,乙對甲友盡雙移,這事很不可理解麼……
正常的政權高層都會有保密要求,頭腦清醒的從業者也會有這個自覺。李世民的寵臣、實幹家、倜儻不拘小節的馬周“臨終,索所陳事表草一帙,手自焚之,慨然曰:‘管、晏彰君之過,求身後名,吾弗為也。’”李世民的五姐夫中書令楊師道“性周慎謹密,未嘗漏洩內事,親友或問禁中之言,乃更對以他語。”中書令宇文士及“甚見親顧,每延入閣中,乙夜方出,遇其歸沐,仍遣馳召,同列莫與為比。然尤謹密,其妻每問向中使召有何樂事,士及終無所言。”這算是當時高階官員的職業道德吧,魏徵麼,他自己確實有“好名”的毛病,這一點連他的精神門徒編錄的《魏鄭公諫錄》也不避忌。
最後再說句,評價人物最好不要有雙重標準。李世民不是道德完人,他自己承認而且還拉了魏徵來專門噴他的各種毛病;魏徵同樣不是什麼十全十美的道德聖人,他也有毛病,李二(或別人)也有權利噴他,而且也沒上升到人身侵害或殃及家人不是麼……後來還有反悔補償的舉動(如果你相信有推碑這事的話)。網上太多帖子把這事上綱上線到什麼“政治神話的破滅、虛偽面目的暴露”,我個人覺得腦補過頭了。
-
9 # 山色歸讀
魏徵,字玄成。唐朝鉅鹿(今河北鉅鹿縣)人,從小喪失父母,家境貧寒,但喜愛讀書,曾出家當過道士。他原來為太子李建成的東宮僚屬,但是不納忠言,最後失敗後被唐太宗李世民所重用。魏徵曾任諫議大夫、左光祿大夫,封鄭國公,諡文貞,以直諫敢言著稱,是中國史上最負盛名的諫臣。現代中學課本里《諫太宗十思疏》就是他寫的諫表。
魏徵喜逢知己之主,竭誠輔佐,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以性格剛直、才識超卓、敢於犯顏直諫著稱。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據理抗爭,從不委曲求全。魏徵病逝後,太宗親臨弔唁,痛哭失聲,並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他好幾次極端激怒太宗,而他神色自若,不稍動搖,使太宗也為之折服。為了維護和鞏固李唐王朝的封建統治,勸戒太宗以歷史的教訓為鑑,勵精圖治,任賢納諫,本著清靜無為、“仁義”行事,無不受到採納。魏徵向太宗面陳諫議有五十次,呈送太宗的奏疏十一件,一生的諫諍多達“數十餘萬言”。其次數之多,言辭之激切,態度之堅定,都是其他大臣所難以倫比的。
魏徵對唐太宗常常是面折廷諍,有時弄得他面紅耳赤,甚至下不了臺。一次罷朝後,太宗曾餘怒未息地說:“會須殺此田舍翁。”又說魏徵“每廷辱我”。不難看出,魏徵的犯顏直諫,往往是一針見血,甚至到了太宗難以忍受的程度。
但是唐太宗對魏徵的特殊禮遇與尊寵引起了某些人的妒嫉,經魏徵舉薦入相的杜正倫、侯君集或以罪被黜免,或以叛逆受誅,於是有人放言魏徵有朋黨;又揚言魏徵將前後諫諍之語抄錄給史官褚遂良以達到個人千古揚名的目的,太宗信以為真,很不滿意,遂終止了原來議定將衡山公主與魏徵兒子魏叔玉的婚事,並下令推倒了親自書寫的紀念碑。直到貞觀十九年(,太宗親征高麗,戰士死傷數千人,戰馬損失十分之七八,他深深悔恨這一舉動,不禁慨然嘆息說:“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於是立命人以少牢之禮祭祀魏徵,又重立紀念碑。
-
10 # 歷史這樣說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的次子。
唐高祖李淵起兵反隋期間,李世民立下不少功勞,唐朝建立後,唐高祖李淵封李世民為秦王。
不過,李世民的大哥李建成則被封為皇太子,是皇位的當然繼承人。
李世民自恃勞苦功高,在幕僚的慫恿下,於唐朝武德九年(626年),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大哥皇太子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及他們倆所有的兒子。
唐高祖李淵只能立李世民為太子,並在不久後退位,李世民如願即位。
李世民知道自己當皇帝的過程太血腥和不堪,所以當了皇帝之後,他決心樹立起明君的風範,而魏徵正是配合他演出的重要釘子。
魏徵的履歷很複雜,悅友們可以欣賞一下:
隋朝大業十三年(617年),年輕的魏徵在武陽郡丞元寶藏手下當差,元寶藏起兵響應瓦崗軍李密後,魏徵也跟著從了李密。
唐朝武德二年(619年),李密被隋朝鄭國公、尚書左僕射王世充擊敗,被迫投降唐朝,魏徵也跟著投了唐朝。
皇太子李建成起用魏徵為太子洗馬,對他禮數周到,魏徵也對他知恩圖報,多次勸他提防李世民。
唐朝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在玄武門事變中殺死李建成後,看到了魏徵複雜背景的價值,先任用他為詹事主簿,開始了一段傳說。
唐朝貞觀元年(627年),李世民任命魏徵為尚書左丞。
唐朝貞觀三年(629年),魏徵被任命為秘書監,開始參預朝政。
唐朝貞觀七年(633年),魏徵任侍中,不熟悉法律,依實際情況處理了尚書省長期積壓沒有判決的訴訟案。
唐朝貞觀十一年(637年),李世民東巡洛陽,住在顯仁宮,對州縣官吏的供奉大加譴責。
魏徵以隋煬帝楊廣為例勸諫李世民,然而收效甚微。
唐朝貞觀十三年(639年)五月,魏徵上奏《十漸不克終疏》,列舉了李世民搜求珍玩、縱慾以勞役百姓、暱小人、疏君子、崇尚奢靡、頻事遊獵、無事興兵、使百姓疲於徭役等大問題,批評了李世民的驕滿情緒,再次提醒他慎終如始。
李世民欣然接納,說了不少客套話,然而依然固我。
唐朝貞觀十四年(640年),魏徵向李世民上諫,要他善始善終。
唐朝貞觀十六年(642年),皇太子李承乾不安於君位,李世民對魏王李泰的寵愛卻在一天天增長,朝野上下議論紛紛。
李世民不想聽這些議論,任命魏徵為太子太師,知門下省事如舊。
魏徵不想趟這個渾水,藉口有病推辭,李世民不準。
唐朝貞觀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李世民追贈他為司空、相州都督,諡“文貞”,還親自刻書碑文。
魏徵前後上諫兩百多件事,李世民基本全部接納,成就了一段君臣佳話。
然而,沒多久,陳國公侯君集因涉及皇太子李承乾謀反案被處死,南陽縣侯、交州都督杜正倫也被罷免。
李世民震怒之下,猛然想起,魏徵生前曾經向他推薦過這兩人,說他們有宰相之才,李世民開始懷疑他們是不是一夥的。
後來,李世民又聽到一個更讓他無法容忍的事情,魏徵為了青史留名,曾多次把自己的諫辭,私下給諫議大夫褚遂良看。
李世民徹底憤怒了,君臣知遇是他費力打造的形象,魏徵竟然給自己撈名,實在是不能忍!
於是,李世民立即下一道手詔,取消了之前定好的衡山公主與魏徵長子魏叔玉的婚約。
同時,李世民命人將他之前給魏徵立的墓碑砸掉。
其實,是不是李世民親手砸的,這個並不重要,因為砸墓碑這個舉動,已經特別特別嚴重了。
當然,有悅友可能會問,那為什麼李世民和魏徵在後世,還能留下君臣知遇的美好形象呢?
悅史君認為,有兩個原因:
第一,李世民後來也醒悟了,知道臭了魏徵對他也不利,於是給魏徵恢復名譽,並重新立碑,後來的唐朝皇帝當然知道此中利害,所以對魏徵的後代也加以優待。
第二,皇帝是一種獨權存在,乾的好的基本都是神話,有李世民魏徵這個神話,還能教育後世的皇帝,這對大臣們是非常有利的,所以史官們也願意把這一對豎起來。
嗚呼,拋開這些說說,這兩位也都是很厲害的人物!
-
11 # 勿以善小而不為144
因為唐太宗在玄武門之變時,就想殺了魏徵!當初魏徵是太子李建成的謀士,多次勸說太子提防李世民!然太子存仁孝之心,更不願意承擔殺兄弟的惡名,終為李世民所剩!不過李世民弒兄殺弟逼父,終究不願做一個昏君,而魏徵掌握李的特點,勇於犯顏直諫,即使死了,也是個忠臣!而李最怕人家說殺忠臣,故對魏雖然恨之入骨,確實無法下手!所以於其說魏徵和李世民一段君臣佳話,不如說二人是一對演員,成功扮演各自的角色!到魏徵一死,李世民原形畢露,現出了仇恨魏徵的本像!
-
12 # 史不知味
為了爭奪皇位的繼承權,李建成、李元吉和李世民確實鬥得很激烈,以至於最後鬧了個兵戎相見。
李建成和李元吉不僅輸給了李世民,還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別說皇位了,他們連當閒散王爺的機會都沒有。
李淵一共有二十二個兒子,可是為什麼就只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這三個兒子爭鬥得最為激烈?
原因實際上並不複雜,那就是李淵別的兒子並沒有爭奪皇位繼承權的資格,所以只能乾瞪眼看著。
他們為何沒有資格?一則是因為他們的身份和年齡,二則是因為他們手中沒有爭奪皇位的實力。
李建成生於589年,李世民生於598年,李玄霸生於599年,李元吉生於603年,李智雲生於603年。
李淵的第六子李元景和第七子李元昌一直到了618年才出生,而這時候的李淵已經起兵稱帝了。
李玄霸早在614年的時候就已經病逝了,此時距離李淵起兵尚有三年之久,所以他當年不會參與皇位繼承權的爭奪。
李智雲結局也相對悽慘,因為李淵起兵的時候並沒有跟在李淵身邊,所以隋朝官員逮捕並在押解長安之後被害。
玄武門之變發生於武德九年六月,也就是公元626年7月,這時候的李元景和李元昌才只有8歲,他們的弟弟自然也就更小了。
只有8歲的小孩怎麼和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爭?被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做個鬼臉一嚇,或許還要眼淚吧啦地鑽到母親的懷裡哭呢。
皇位繼承權甚至在他們眼中,可能只是可以無憂無慮地玩,也可能是可以隨心所欲地多吃幾塊糖。
所以說,從第六子李元景和第七子李元昌之後的李淵的兒子,他們根本就不知道要去爭那個位置。
況且皇權繼承向來講究“有嫡立嫡,立嫡以長,無嫡立長”的嫡長子繼承製,李淵的嫡子是誰?
只有李淵的正妻,也就是後來的太穆皇后竇氏所生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和李元吉四人,李玄霸死後則只有建成、世民和元吉。
所以,當時有資格被李淵立為皇太子的人只有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根本就輪不到李元景和李元昌這些庶子。
李元景和李元昌等庶子手中沒有掌握實權,也是他們無法介入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之間的爭鬥的一個不可忽略的原因。
李淵起兵之時,李元景等庶子根本還沒有出生,而李世民就已經作為謀劃起兵的一個重要角色登上歷史舞臺了。
司馬光曾經這麼評價李世民:“然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此言不虛,唐朝的大半江山可以說就是李世民打下來的。
所以,李世民一直很有威望,這種威望即便是李建成也遠不及,就更不用說李元吉了,所以李建成才會視他為威脅。
天下大定的時候,李淵的兒子當中只有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成年了,所以也只有他們擁有了自己的勢力。
李元景和李元昌等庶子不過一頑童,自然不可能會擁有自己的勢力,所以他們根本就不可能擁有爭奪繼承權的實力。
即便李元景和李元昌再怎麼早熟,手上沒有一兵一卒,他們想要去和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人爭鬥就是痴人說夢。
所以說,雖然李淵的兒子確實不少,但是在玄武門之變發生之前有資格爭奪皇位的就只有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
李元吉表面上看似站在了李建成這一邊,但實際上也是打著讓李建成和李世民鷸蚌相爭,然後他好漁翁得利的心思。
這也是李元吉一次又一次地慫恿李建成早點對李世民下手的原因,因為即便李建成真的剷除了李世民。
這樣李建成身上就有汙點了,那麼李元吉就可以趁機利用李建成的汙點以及性格缺陷對李建成展開打擊。
只可惜李建成的性格缺陷讓他始終猶猶豫豫、優柔寡斷,以至於三番五次地失去了出手的最佳時機。
李建成的優柔寡斷讓他失去了出手的時機,卻為李世民的出手創造了條件,最終將李建成和李元吉一網打盡。
李世民獲得了最後的勝利,並且成為了唐朝的第二個皇帝,充分發揮了他的雄才偉路,開創了盛世偉業。
-
13 # 史趣
“一代名相”魏徵去世後,唐太宗李世民做了很多自相矛盾的事情。一方面,命閻立本畫魏徵像,並且放在凌煙閣內,以此表彰魏徵的不世功勳;另一方面,親手詔書取消衡山公主與魏徵長子魏叔玉的婚約,還推倒了魏徵的墓碑。
熟悉歷史的都知道,李世民與魏徵的關係,一個是虛心納諫的君主,一個是直言進諫的忠臣,二人頗有惺惺相惜之感。魏徵死後,李世民“親制碑文,併為書石”,還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徵沒,朕亡一鏡矣!”
既然如此,李世民為何又推倒了魏徵的墓碑呢?
其實,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史料已經解釋得很清楚:
嘗密薦中書侍郎杜正倫及吏部尚書侯君集有宰相之材。徵卒後,正倫以罪黜,君集犯逆伏誅,太宗始疑徵阿黨。徵又自錄前後諫諍言辭往復以示史官起居郎褚遂良,太宗知之,愈不悅。《舊唐書·魏徵傳》
顯而易見,魏徵因侯君集謀反案而受到了猜忌。魏徵曾向李世民推薦侯君集和杜正倫,說這兩人有宰相之才。太子李承乾謀反時,侯君集和杜正倫相繼捲入。侯君集直接參與,這點毋庸置疑,而杜正倫則經侯君集手接受過李承乾的金腰帶。金腰帶是太子專屬,等同信物,太子拉攏杜正倫的意思可想而知。
魏徵推薦的兩個人都出了問題,李世民難免不會懷疑了。最為關鍵是的,魏徵之前也曾在太子門下做過官,而且和侯君集和杜正倫共過事,因此李世民沒有理由不懷疑魏徵。
還有一點讓李世民對魏徵不滿意。魏徵即將進諫以及與太宗爭吵過程的記錄拿給了史官褚遂良,這就好比將皇帝吐口水、罵髒話的細節呈現在世人面前了,李世民自然不會高興了。
因此,李世民推倒了魏徵的墓碑,也就毀掉了之前書寫的碑文。
不過後來發生一件事,讓李世民後悔萬分。貞觀十九年(645年),李世民親征高句麗,雖然取得勝利,但沒有滅了高句麗,而且對照以往戰況,唐軍損失慘重,李世民隱隱然有所悔意,不僅慨然長嘆,要是魏徵在,我就不會貿然征戰了。有感於此,李世民以少牢之禮祭祀魏徵,並且重立墓碑。
李世民要維護魚水君臣的關係,也要樹立明君的形象。魏徵碑倒而立,說明了謀反事情得以澄清之外,也說明了李世民治國為君的微妙心態。
-
14 # 時拾史事
李世民沒有砸毀魏徵墓碑,他下令推倒了墓碑,兩年後,又派人重新立起來了。
魏徵死後,待遇極高,李世民親自為他撰寫碑文,墓址鳳凰山,距離唐太宗昭陵玄宮很近,能夠凸顯他的特殊地位。本來相互敬重的一對君臣,為什麼會變成這樣?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魏徵推薦的宰相人選有問題。魏徵曾經推薦過兩個人,一個是侯君集,一個是杜正倫。誰曾想,魏徵去世沒幾個月,這兩個人就出事了。太子李承乾謀反,侯君集正是同黨,之前魏徵反覆推薦,會不會也是同黨之一?杜正倫因為洩露唐太宗的話被貶謫,後來又被懷疑參與太子黨,恰巧,這個人也是魏徵大力推薦的。怎麼你舉薦的人,通通出事?莫非,背後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
第二個原因:魏徵求名。魏徵每次向皇帝提意見,都要把自己的諫言記錄下來,交給褚遂良。李世民得知了,非常不爽,大臣進諫,那是皇帝出現了錯誤,如果決策是對的,還進諫什麼。現在魏徵將諫言告訴了史官,千秋之後,人們對會敬仰魏徵的直言敢諫,與此同時,李世民犯下的錯誤也被後人知曉。而唐太宗這個人,非常在意自己的形象。比如他特別關注史書的編寫,尤其是玄武門那段的,房玄齡、許敬宗因為寫的符合皇帝心意,最後都被賞賜了。
兩年後,李世民征討遼東失敗,非常懊悔,如果魏徵還在,肯定會阻止我的!於是派人把墓碑重新立起來,並召見魏徵的遺孀,予以慰問。
-
15 # 文軒春秋
魏徵生前被封為鄭國公。他因輔佐唐太宗共創“貞觀之治”得名。更是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玄武門兵變之後,李世民愛惜他的才幹,就將他招到手下幹活。魏徵這個人跟隨就忠於誰,早年跟著太子李建成的時候他一心想的是怎麼弄死李世民,現在跟了李世民又一心幫著他開創一個貞觀盛世。
魏徵去世後,魏徵推薦的杜正倫和侯君集後來都出了事情,這2位大臣都是魏徵生前舉薦給皇帝的,說他們有宰相之能。侯君集還因為謀反被罷官處死,李世民懷疑魏徵和他們是一夥的。不僅將公主和魏徵兒子的婚約廢除掉,還將其墓碑推到洩憤!
公元645年,李世民親征高句麗,雖然大勝,但是沒有將其覆滅,李世民不禁感嘆,如果魏徵在世便能夠獲勝,因此下令將魏徵的墓碑重新修建。
-
16 # 燭影斧聲
以下都是個人分析,有不當之處敬請諒解,並且並沒有對古人不敬的意思。
第一點:君臣矛盾。結合李世民前後看,他並非什麼豁達的君主,魏徵本是太子黨,李世民徵用他一來是愛惜他的才華,二來是為了收買人心。所以君臣並非真的那麼和睦,魏徵以直諫聞名於世,李世民為了營造出明君賢臣的形象不得不忍氣吞聲,從他破壞君王不看史官記錄就知道他很在乎歷史對他的評價。
第二點:魏徵有欺世盜名的嫌疑,據說李世民得到報告,說魏徵在給他上書諫言之前,先把奏摺給史官記錄,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就是特意營造自己的形象,並且犯了欺君之罪。
第三點:魏徵雖然死了,但他交好的人造反,按理也會受到株連,沒把墳刨了就算不錯了。
最後,據說推翻魏徵墓碑只是訛傳,到底歷史真相如何,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
17 # 葦說歷史
我們都被唐太宗和魏徵騙了一千多年,所謂“明君直臣”的千古佳話,根本就是兩人心照不宣地出演對手戲,刻意營造出來的政治作秀罷了!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開始清除建成餘黨,因早聞魏徵才名,故專門召見,剛一見面,就質問魏徵:“汝離間我兄弟,何也?”沒想到魏徵是個人物,竟然回答說:“皇太子若從臣言,必無今日之禍。”其實,即使李建成先動手,歷史也未必改寫。
李世民極具權謀之術,並不像人們印象中的那樣不計前嫌。他對武德舊臣尚且滿懷戒心(這批開國功臣在太宗即位後,處境都大不如前),更不用說作為建成幕僚的魏徵了。太宗重用魏徵,一是看中才華,一是藉此營造明君形象。
太宗雖然啟用了魏徵,但待他與房玄齡等自己的親信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儘管表面上把魏徵捧得很高。
太宗真不是一個多麼寬宏大量的皇帝,對於魏徵動不動直言進諫,其實心裡很煩,怨念很多,只是開弓沒有回頭箭,為了維持明君形象,就必須容忍。但皇帝也是人,這種怨念積累多了,難免會爆發出來。因此,親手砸了魏徵的墓碑,在情理之中。
同樣,作為一代明君的唐太宗,在執政晚期卻是荒淫無度,讓滿朝大臣毫無辦法。
“貞觀之治”的強大、繁盛,有口皆碑,有目共睹;可惜,但凡血肉之軀,都有難以逾越的侷限性。晚年的李世民一點一點“變壞”了,肉眼凡胎的生物性暴露無疑。
李世民身邊能夠直言的大臣不下三十多名,尤其是魏徵,先後寫了十多萬字的意見書,涉及事務多達兩百多件。即便如此,仍不免熱臉貼上冷屁股,魏徵明顯地覺察到,皇帝變了,“漸惡直言”。
最耗費民脂民膏的無非兩件事:一是大型土木工程,二是連年戰爭。如果戰爭不可避免,傾舉國之力征討,也沒什麼不合適。但是,大興土木,只為一人聲色犬馬,就屬於貪暴行為了。李世民恰恰樂此不疲。他親自抓基建,在長安、洛陽等地,營造規模宏大的宮殿。
醇酒婦人溫柔鄉--這些人生庸常的快樂,是歷史偉人極少倖免的缺憾。貞觀十年(636年)六月,36歲的長孫皇后死了,李世民去了一根“賢內助”,他愈發表現出貪戀酒色的本性。後來的武則天也是這個時期進宮,當時,小姑娘僅僅14歲,由於貌美乖巧,很快變成了“才人”--皇帝末流的小老婆。為滿足慾望,李世民連弟妹都不放過,弟弟齊王元吉死後,弟妹楊氏迅速成為李世民的枕邊人。
當然,作為一代明君,他還是有不少功績。眾所周知的事情不提了,今天就提提他釋放四百死囚回家過年的故事。
貞觀六年(633年)的臘月,年根將近,天上飄著瑞雪,人間一派祥和。由於數年來國家大治物豐民安,出現了史上少有的大唐氣象,唐太宗李世民心情不錯,信步走出皇城,望著長安街上車水馬龍忙著要過年的盛世景象,他忽然想到了另一類人----監獄中的死囚,此時此刻他們在想什麼呢?
於是這位千古第一仁君輕車簡從,來到長安城外的監獄視察。這一年全國有近四百名死刑犯,都集中在大理寺監獄。進入一個個牢房,唐太宗挨個詢問死囚,讓他們談思想談認識。大家都說犯了死罪,死有餘辜,不冤枉。認罪態度良好,認為對他們的量刑也很公平。
唐太宗聽後很受感動,於是就跟這些死囚說,我跟你們立一個君子之約,現在是冬天,放你們回去過春節,和家人好好團聚團聚,來年秋收之後,咱們再在這裡集合。四百死囚呢,個個感激涕零,高高興興地回家了。第二年的秋後,這些死囚全都回來了,一個都沒有少。唐太宗高興之下,全部赦免了他們的死罪。
-
18 # 江郎說史
李世民和魏徵這兩個人一直都是明君和諍臣的典範,在這千百年來也一直廣為流傳。倆人之間的君臣情誼,合作之默契一直被傳位千古佳話,也正因此成為了後代君臣效仿的楷模。
魏徵生前為李世民諫言了200多件事情,每當李世民有什麼出格的事情,魏徵此人就力諫皇帝說此時不能做,要考慮黎明百姓啊。李世民很多時候都被他弄的下不來臺,以至於很多時候李世民都說:“早晚弄死這個鄉巴佬。”魏徵活了一輩子李世民也沒弄死他,反而在他死後就把他的墓碑給推了,我們今天看看兩人之間的恩怨。
首先魏徵出生於河北魏氏家族,是北齊的名門望族。魏徵他先後換了5個主子,他在為李世民做事之前還曾經為李建成鞍前馬後的。搞笑的是李世民幹掉李建成後就把魏徵拉過來痛罵一頓說:“都是你這個背信棄義的人,一直挑撥我和我兄長之間的感情,竟然還三番五次的出毒計陷害我。”那魏徵也真的剛上了,大言不慚的說:“如果當初太子聽了我的話,那也不會落得今日之下場。”
這個時候魏徵也已經將李世民得罪了,而且還是特別嚴重。但是魏徵畢竟出身於世家,李世民此時要平衡多方勢力,對於那些武德舊臣也不好太多的得罪,於是就繼續任用魏徵。但是此時的魏徵得意忘形經常扮演者一個忠直諫臣的身份,好多次都讓李世民下不來臺,最後李世民也忍不住了直接把他趕走編史去了。
這還不算完啊,當魏徵病逝之後,李世民又繪聲繪色的演了一出苦情戲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可是慢慢的李世民就對魏徵特別的反感,不僅將已經同意許配給魏徵長子的衡陽公主的婚約取消了,還下令推了魏徵的墓碑。為什麼魏徵會這樣,難道真的只是因為諫言頂撞了李世民嗎?
其實真正導致魏徵死後受辱的原因就是因為他的越位舉薦,魏徵他舉薦了杜正倫和侯君集。這兩個人可不了得,一個是山東貴族一個是關隴集團,而魏徵自己更是出自河北的名門望族。他一個河北人將山東勢力和關隴勢力全部舉薦上來,而他也放棄了山東集團和關隴集團的監視人。這個時候東西文武集團集合到了一起,更是以他為紐帶,這就是皇帝所不能忍的。
也就是魏徵死在了侯君集造反之前,不然魏徵的下場可能會更慘。一個原本就是武德舊臣還一直想著謀害自己,然後好不容易放下恩怨繼續任用他,結果這完蛋玩意還一直拉攏關隴集團和山東集團的人,這不就對皇權有了威脅嗎?那李世民定然不會容忍他,所以魏徵死後受辱也是必然的原因。
-
19 # 當狗容易做人難
唐太宗李世民評價魏徵的那句“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讓這對明君賢臣的形象千古流傳,但兩人的關係真的這麼簡單麼?李世民重用魏徵有深厚的政治考量。
1、魏徵是瓦崗寨老人和李世民手底下幾位大將關係不錯,甚至於李勣乾脆就是魏徵親自勸降到李唐的。李世民要照顧手下人的感情。
2、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了太子和齊王,但是太子和齊王的手下遍佈全國,這些人李世民還能都殺了不成?而重用魏徵就是一個政治上的表態,表明李世民不追究之前的事,好儘快安定天下。
3、魏徵本身的背景也不簡單,妻子出身於河東裴氏,河東裴氏是隋唐時期的天下望族,李淵的親信重臣裴矩、裴寂都是出身於此家族。魏徵某些方面也是世家代言人。
可以說李世民和魏徵的君臣相得,除了李世民的胸襟、魏徵的才能之外,其中有很多的政治考量。至於李世民在魏徵死後翻臉主要是因為兩件事:
1、侯君集、杜正倫兩人牽扯到太子李承乾謀反案被殺,兩人都是魏徵死前舉薦的。而且魏徵在去世前還是太子太師,這不得不讓一代帝王起疑心。
2、魏徵把自己曾經和李世民的對話、諫言都記錄下來給史官看,這件事後來被李世民知道了,李世民覺得魏徵這是在落皇帝的面子為自己揚名。
貞觀十七年,李世民手詔取消衡山公主(後來被封為新城公主)與魏徵長子魏叔玉的婚約,還砸掉了自己親手為魏徵刻書的碑文。一代明君賢臣難以善始善終。
-
20 # 非說不凡
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徵的故事是一直被世人傳頌的,魏徵被人稱為敢直言,李世民也是被人稱頌可以聽取忠臣意見。
李世民曾經說過:“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
魏徵去世的時候,李世民很傷心覺得自己失去一個可以直言的忠臣,但是沒過多久,魏徵的墓碑就被李世民給砸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魏徵其人其實魏徵一開始不是李世民的人,而是太子李建成的人,他是李建成的重要謀士。“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審問魏徵,問他為什麼要和自己作對,幫李建成出謀劃策?
魏徵說:“如果當時太子肯聽我的話,就不會有今日之死。”
李世民覺得他這個說話很直,就算是被審問也沒有什麼畏懼,很有膽識,所以就將他無罪釋放,並委以重任。讓魏徵給自己效勞。
魏徵阻擾太唐宗徵兵有次,李世民想徵兵,讓關中16-18歲的男子都去當兵,但是魏徵就說了,你這樣做就像把水抽乾然後把魚全部抓了,今年雖然會有好的收成,可是明年就抓不到魚了。你現在把16-18歲的男子全抓去當兵,那麼誰去種田呢,這樣就會讓勞動力減少,收成減少,賦稅減少。
最後李世民聽取了魏徵的意見。
魏徵阻擾李世民泰山封禪有一次,李世民在群臣的慫恿下想去泰山封禪,以此彰顯自己的德行,魏徵又來阻擾了,魏徵說:“現在全國戰亂,應該休養生息的時候,百姓都還沒有恢復過來,現在去封禪就要帶大批的官兵前往,勢必會對沿途的百姓造成負擔。”
聽了魏徵的話,李世民取消了封禪的想法。
反正魏徵經常敢對李世民直諫,而且就算是李世民很生氣的時候都敢跟李世民對著幹,李世民也經常是嘴上氣的要殺了魏徵,可是最後還是忍著沒有殺他,對魏徵可以說是又愛又恨的,愛他的忠心報國,恨他對自己的不留情面。
可是不管如何,李世民還是從心裡喜歡魏徵的。而且魏徵死的時候李世民確實很傷心。
可是這樣的一個人在生前都沒有惹到李世民,為什麼死後他的墓碑反而被李世民親手砸了呢?原來在魏徵死後,李世民發現了魏徵的兩大硬傷。
一、推薦的人參與謀反,被李世民懷疑他結黨營私。魏徵死前秘密推薦的杜正倫因罪被罷免,而侯君集也因為謀反被殺。李世民就覺得這些人都是魏徵推薦的,他是不是生前就在結黨營私呢?
二、把不該給人看的諫書給人看後來,李世民又得知魏徵居然把諫書給當時的史官褚逐良看,所以李世民就覺得你這個人把諫書給史官看是不是想博取清名,故意讓史官為你在歷史上寫了一筆,所以李世民心裡很不高興。一怒之下,就下旨解除了魏徵長子和衡山公主的婚約。
李世民覺得自己被魏徵騙了這麼多年,越想越氣,最後親自把魏徵的墓碑給砸了。
這就是李世民砸了魏徵墓碑的原因,這麼一段君臣佳話,最後居然是這樣的一個結果。
參考文獻:《唐太宗何以怒砸魏徵墓碑》 孫秀斌
回覆列表
為什麼魏徵死後不久,李世民就下令砸毀魏徵墓碑呢?這實在是因為魏徵犯了為人臣子之大忌而死後又無利用價值所致。為什麼這樣說呢?
一 魏徵得勢受寵後,竟忘了自己與李世民曾是欲置對方於死地的政敵關係
魏徵出身河北鉅鹿魏氏,是北齊之名門望族。他的生存信念是“寧為太平犬,不為亂世人”,在這一信念支撐下,魏徵先後或主動或被動地改變了五次主人,在他成為李世民門下臣之前,是以謀士身份奔走於李建成鞍前馬後的。在此期間,他曾為李建成獻出了及早動手除掉李世民的毒計若干條。李世民玄武門幹掉李建成後,馬上就把魏徵喊來痛罵:“你這個背主棄義的小人,為何明目張膽離間我兄弟情感?”魏徵則從容說道:“當日皇太子李建成若聽從我的勸告,哪會遭逢今日之禍?”面對欲置自己於死地且又死不悔改的魏徵,李世民居然以政治家的風度和韜略“為之斂容,厚加禮異,擢拜諫議大夫。數引之臥內,訪以政術”。固然魏徵當時的表現有他自己的謀略與心機,此文就不作分析了。
……對魏徵就職後的許多諫言、諫書、諫條,李世民並非發自內心喜好和接受,這是李世民的一種政治姿態和做秀手段。他要以對魏徵的容納來襯托自己的開明並打造自己的政治形象。李世民也並不是真心相信和喜歡魏徵,這從他對魏徵任用的官職以及從貞觀十年後就不再理會魏徵就可以看出。他只是為了自己的皇權利益而不得不任用魏徵,同樣,為了使自己的口碑與形象目標可以達到,他又不得不忍受魏徵的進諫。以至於李世民多次忍無可忍,在不同的場合忿忿地說出“早晚有一天要將魏徵殺頭”、“我恨不得殺了這個鄉巴佬”等話來。如果不是魏徵死在了侯君集案之前,恐怕魏徵的頭顱早已落地。李世民忍到最後不得不將魏徵趕走編史去了,遠離了朝堂,落得了眼前的清淨。這說明李世民對魏徵的容忍也是有限度的,他也曾多次有過置魏徵於死地的想法和殺機。
可惜的是,隨著魏徵的日益得勢受寵,他忘記了自己與李世民之間並非好友、戰友和有著正常感情基礎的君臣關係,而是曾經都想置對方於死地的政敵。因為忘了自己是誰,魏徵就多次扮演了老闆他爹的角色。儘管他的許多君臣理論和治國見解都是高明的,但是主子就是主子,奴才就是奴才,忘記了自己的身份,使老闆享受不到皇家的特權及愉悅,是李世民積怨曠久而導致魏徵死後受辱的深層原因。
二 魏徵洩秘宮事戳了李世民龍之顏面,是魏徵死後受辱的直接原因。
貞觀十六年,魏徵染病臥床,李世民下令把為自己修建小殿的材料,全部為魏徵營構大房屋。不久,魏徵病逝家中,李世民親臨弔唁,痛哭失聲,並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可魏徵死後半年,李世民就開始懷疑魏徵在朝廷內有結黨營私的嫌疑。後來,李世民又得知訊息:魏徵曾把自己給皇帝提建議的書稿給當時記錄歷史的官員褚遂良觀看,李世民懷疑魏徵是故意博取清正的名聲,心裡很不高興。先前李世民已經同意把衡山公主許配給魏徵長子魏叔玉,這時也後悔了,下旨解除婚約。到後來他越想越惱火,便下令推倒了魏徵的墓碑,砸毀了自己的“鏡子”。
三 魏徵越位薦相犯了李世民心之大忌,是魏徵死後受辱的根本原因和政治原因。
為什麼李世民對死後的愛卿魏徵恨得如此深切?史學大家陳寅恪先生考證後分析認為,在李世民心目中,因魏徵既非山東貴族,又非山東武人,其責任僅是接洽山東豪傑,監視山東貴族及關隴集團,以供分合操縱諸政治集團之妙用。如果魏徵的行動越過李世民賦予的這種權力,就犯了李世民大忌。魏徵推薦杜正倫為相,而杜正倫出自山東之盛門,則李世民賦予魏徵監視山東貴族之作用消失,轉過來有聯合山東社會文武兩大勢力之嫌疑。侯君集這人在兩唐書本傳雖沒有詳載其家世,只說他是個武將,據陳先生考證,候君集與李世民都屬於六鎮胡漢關隴集團,史書上說,他的才能出將入相沒有問題,魏徵舉薦杜候二人,等於集合了當時東西文武三大社會勢力,而他自己身為其樞紐,這是李世民最不能容忍的,幸好這些事暴露在魏徵死後,否則後果也是罪責難逃。
分析至此,可能有朋友要問,那李世民為什麼又要修復魏徵墓碑呢,難道是李世民承認自己委屈了魏徵不成?修復魏徵墓碑是真,但這只是李世民為自己的光輝形象又添抹了一層重重的濃厚靚彩而已,並非想為魏徵平反。貞觀十八年初,李世民東征高麗失敗後耳邊重又響起自己大言不慚地批評魏徵的話,感覺十分丟面子,不得不對群臣說出了“如果魏徵在,決不會讓我有今天”的反省話,他一邊承認錯誤,一邊又下令重修了魏徵墓,並且讓魏徵的兒子承襲了國公的爵位。李世民的真正用意是修復了自己的面子,重塑了自己的納諫惜臣形象.
透過對李世民為魏徵重修墓碑之事分析,我倒認為李世民為自己和魏徵二人的政敵君臣關係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李世民與魏徵雖然並不是志同道合,親密無間的上下級關係,但二人是具有政治大韜略的政客之間,各自從對方身上博取青名又彼此澄清自身汙名的利用關係,這一點,我想李世民心中是應該清楚的,而且在這場政敵相互利用遊戲中,又對自己勝出魏徵一籌感到頗為得意。
——因為玄武門政變後,是魏徵免死重用事件洗淨了李世民身上的血跡,澄清了李世民玄武門逼父讓位、殺死兄弟、侄子、納室弟媳的諸種汙名。李世民透過對魏徵的重用不殺和納諫晉職在向世人證明,連魏徵這種想置我死地的人,我李世民都能容忍重用,又怎麼能忍心殺死自己的同胞兄弟呢,實在是我的這二位兄弟做事太絕,天殊當死。
——反過來又是李世民成全了魏徵的地位和聲望,澄清了魏徵先後事奉多個主子不是忠貞之臣的汙名。魏徵透過對李世民貌似死諫的做法在向世人證明,不是我魏徵反覆無常事奉多主,實在是我以前的主子昏庸愚蠢不明智,而非我魏徵不循臣道只忠一主並隨其同死而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