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駿爸私享家

    挫折,沒有人喜歡,但它是客觀存在的,對於成長中的孩子來說,它不僅是一筆難得的財富,它更是天才的墊腳石。

    從小就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培養其良好的挫折耐受力,以防長大後種種不幸事件的發生。

    兒童心理學的知識表明,在0到6歲之間,兒童的心理呈現出階段性的連續變化。每一階段兒童都會獲得突破性的發展,只有抓住這些突出特徵才能對症下藥,對嬰幼兒進行有針對性的挫折教育。

    如何對0到6歲之間的孩子進行挫折教育

    0~1歲無須挫折教育

    孩子的行為多是無意識的,成人的悉心照顧會使他們獲得一種安全感,從而使它能夠以成人為“安全基地”進行各種對外部世界的探索,這種探索還無所謂成功和失敗,所以不會使孩子產生挫折感,所以在一階段也就無須進行挫折教育了。

    1~3歲遇到困難才鼓勵

    1~3歲是孩子心理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期,是孩子自我意識的萌芽時期,我們會發現,在這一時期上的孩子,他們行為上開始變得獨立起來,對成人的話很少聽從。這時候父母的教育是顯得非常頭疼的。

    但是在這時期,你您必須有足夠的耐心,等待孩子“自己”遇到困難,然後再進行鼓勵。

    3~6歲寓教於遊戲

    孩子之所以喜歡遊戲是因為在遊戲中兒童可以什麼都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少了成人的很多約束。所以家長要知道,遊戲可以作為了解自己孩子心理的絕好工具,可以利用好這一工具來教育孩子。

    比如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家長可以透過一個遊戲來教育孩子如何應對挫折,更直觀的讓孩子感受到。

    當孩子遇到挫折怎麼辦

    多肯定、鼓勵孩子

    孩子在遇到挫折時,在精神上常常是最脆弱的,這時父母及時關心和鼓勵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否則,他會感到孤獨無助,會有被遺棄的感覺,有時甚至會出現輕生的念頭,父母及時地安慰和幫助孩子,孩子就會抑制和忘卻難過,積極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

    遇到挫折先冷靜

    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告訴孩子,要及時跟自己溝通,並且強調會跟孩子一起好好分析,遭遇挫折或困難的原因在哪裡,而不是當孩子考得糟糕時,先劈頭蓋臉地一頓責備,更不能誇大挫折的影響力。所以家長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一定要冷靜下來。

    適當合理宣洩

    挫折會帶來消極的情緒體驗,要引導孩子透過合理的途徑,把這種消極情緒宣洩出來,不要自我壓抑,悶在心裡,哭泣、大笑、傾訴等都是宣洩的途徑。但也要讓孩子明白,宣洩的方式要合理,也就是說,在宣洩時不要影響和傷害他人。

    強化榜樣意識

    要知道,孩子喜歡模仿,也很容易受暗示。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給孩子很好的暗示,使孩子自然而然地學會坦然對待挫折,勇敢面對未來。有時,同伴的榜樣力量也是無窮的。比如,透過和鄰居的孩子一起做遊戲,來激勵孩子,樹立孩子的榜樣意識。

    讓孩子經受一點失敗

    我們都知道遭遇挫折時正常的,但是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快樂樂的長大,不要遭遇到挫折。有這種想法的家長從今天起要改正了,要知道這樣做對孩子的成長沒有好處,其實,作為家長,有時讓孩子體驗一點失敗的滋味未嘗不是好事,可藉機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勇氣。

    總之,挫折是暫時的,也是永遠的,抗挫折能力應該貫穿於一個人成長的始終。如果把生命比作一把鋒利的刀,那麼,挫折就是一塊不可缺少的頑石,為了使青春的刀更鋒利,就讓孩子勇敢地面對挫折的磨礪吧!

  • 2 # 日月明影視剪輯

    觀點:遇到孩子這種情況,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去引導、改善孩子面對挫折的狀態。

    孩子遇到挫折了,首先要安撫好孩子的情緒,然後再想辦想提高孩子面對挫折的承受能力。曾經我也遇到過一樣情況的孩子,我給了該孩子父母以下幾點建議:

    1、讓孩子學會思考。

    孩子遇到挫折,失落瀰漫內心,不可避免,一時間對孩子來說,雖然不好,但也不失為一個教育的時候。在遇到挫折時,家長陪伴孩子,首先讓孩子分析,為什麼會遇到挫折,受到了什麼挫折,在什麼地方做得不好,錯在了什麼地方,讓孩子學會動腦筋去思考這個問題,家長在孩子思考的過程中不必去幹涉,給他一天的時間讓他想一想,第二天你再問他思考的結果。

    結果是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思考的過程,他有沒有學會思考以及知道為什麼要去思考。

    2、學會面對挫折。

    遇到挫折,在成年人的世界中,成年人又是如何去面對的呢?有失落、有頹廢、有自暴自棄,當然也有奮發圖強、積極面對的。同樣,在孩子的世界中,也會有一樣的情況。所以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家長要懂得如何去引導孩子面對挫折。

    A:忘卻法

    就是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用別的,能引起孩子注意力的事情吸引孩子,將不好的一面暫時忘卻。這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方法。

    B:幫助孩子建立切合實際的目標。

    分析、瞭解孩子的長處與短處,再製作適合的目標去完成它,從完成第一件事情開始,孩子的信心會慢慢恢復。

    C:制定自我的衡量標準,堅定信念。

    很多時候,我們做事都是以別人的標準來衡量得失,衡量成敗,可是別人標準不是唯一的標準,你有你的能力,你有你的長與短,所以在制定目標時,要確立自已的標準,制定合適的目標。孩子也一樣,不要制定過高的目標,先將目標定低一些,孩子完成的目標越來越多,他的自信心就會越強大,相信自己是可以的,當遇到挫折的抵抗力也會越強的。好高不騖遠。

    D:坦然面對。

    家長要與孩子一起分析,讓孩子學會坦然面對自己的優缺點,坦然面對,接受自己的缺點並加以改正。

    3、學會總結

    每天,我們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事情,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所以在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可以是一個星期、一個月、半年,家長可以讓孩子總結歸納,在這段時間內遇到的事情,說說自己的看法與感悟,這做法旨在提高孩子的分析能力與執行能力,對孩子的成長很有幫助。

    結束語:孩子遇到挫折不可怕,只要正確地引導孩子面對問題,冷靜地分析對與錯,總結經驗教訓,未來還有無限可能。

  • 3 # 陽光如你1103

    首先作為父母,在孩子遇到挫折情緒低落的時候,我們要先幫助孩子處理好情緒,先共情孩子,理解和接納他此刻的心情,傾聽他心裡的感受,擁抱他,讓他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和理解還有最重要的尊重。孩子會感受到父母的接納和愛,自然也就可以更好的接受和處理挫折帶來的情緒。

    再來看孩子該如何正確對待挫折,作為一個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孩子,在遭遇挫折的時候難以接受是正常的,這一點是我們作為父母要首先了解和接受的,然後告訴孩子在遭受挫折和失敗的時候不逃避,勇敢面對,幫助孩子分析失敗的原因,從而

    進一步改進和完善自己。

    我們作為父母在日常的生活中就要潛移默化的要讓孩子知道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一體兩面的,成功和失敗,順境和挫折都是孿生兄弟,就像月亮有陰晴圓缺一樣,要正確看待。

    在我看來,孩子遇到挫折後的情緒處理,正確的接受是非常重要的。

  • 4 # 姜長永

    孩子受到一點挫折就垂頭喪氣,一蹶不振,該怎樣引導孩子正確面對挫折?孩子抗挫折能力差,可能是目前大多數孩子都存在的現象。我認為孩子出現這樣的問題,根子還是存在在父母身上,孩子從小就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無憂無慮的生活,他們吃不得半點苦,受不得半點累,整天過著小皇帝,小公主的生活,他們遇到一點困難,受到了一點挫折,就不得了,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就心疼死了。你說生長在這樣家庭中的孩子,他能有多大的抗挫折能力?所以家長應該首先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平時對孩子千萬不能過份寵慣,該孩子自己做的事就應該讓孩子自己做,家長不要包辦代替,孩子如果確實暫時不會做,家長要一邊鼓勵他,一邊指導他去做好自己應該學會做的事。孩子長大後,面對的是錯綜複雜的社會環境,在他們的人生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他們會遇到想不到的溝溝坎坎,如果孩子從小就不能經得挫折,等他們長大後就無法適應社會。所以每位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應該有意讓孩子吃點苦,受點累,當孩子在生活學習中遇到了困難,家長應該多鼓勵多促進孩子自己去克服困難,自己去解決問題。這有這樣對孩子多鼓勵,多訓練,他們長大後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他們才能很好的在社會上生存下去。

  • 5 # 橫行的毛毛蟲

    孩子受到一點挫折就垂頭喪氣、一蹶不振,這確實是現在孩子教育中比較讓人頭疼的問題。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先來分析一下,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一現象。

    1.面對挫折,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太少。

    從學習走路開始,孩子一摔倒,家長(尤其是隔代親人)往往就飛快地走上前去,抄著孩子胳膊就把孩子扶起來,問孩子有沒有摔到哪兒,撣掉孩子身上的灰塵,甚至去拍打無辜的桌凳,責怪他們讓可憐的孩子跌倒了。

    這樣的情況下,孩子能好好地學會如何避開危險並且穩穩地走路嗎?能學會即使摔倒了也很快爬走來嗎?不會的,所以我們就會看到,很多孩子在馬路上摔倒了,或者一動不動地躺著等大人來救命,或者就知道哭。

    然後,來扶的大人還會抱怨:就知道哭!就知道哭!

    2.面對挫折,自己解決問題而且成功了的例子太少。

    也有的家長很有遠見,知道孩子以後還是會獨自面對困難,走好自己的人生路,於是,就採取了完全放養的態度,無論孩子遇到什麼困難,都不出手幫助,因為覺得不能幫孩子。

    慢慢地,放養得多了,就連與孩子的必要溝通,也沒有了。孩子回到家,無論是淚眼朦朧,還是臉上有傷,家長都覺得孩子自己可以解決,自己必須解決,自己能夠解決,但卻忘記了,我們大人,也有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

    孩子多麼可憐。

    知道了大概問題出現的原因是什麼,那接下來,我們就比較好下手了。

    1.多讓孩子自己去解決生活和學習中的困難。

    遇到小水坑,讓孩子自己跨過去,即使溼了小鞋子,但會收穫孩子下次再遇到水坑時的應對能力。

    孩子在幼兒園與小朋友處得不好,沒有關係,第二天去,他們也許就又有說有笑了,不要急著又找老師又找人家家長的。孩子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記仇,也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複雜。

    學習上出了點小問題時,讓他自己去問老師問同學,回來認真複習認真做作業,也許,他自己就能把成績給弄上去。

    2.適當施以援手,讓孩子知道,他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的引導與陪伴,更需要家長的幫助,當孩子還弱小時,遇到了困難,自己不敢面對,但如果有家長站在他們身後,哪怕只是給予精神上的支援,也是極可貴的。比如孩子想做一道菜,但又不知道如何下手,家長就可以陪著他,從洗菜切菜開始做起,一直到菜上桌,這過程,讓孩子親手去操作一下,那孩子的成長,肯定快。

    困難面前,孩子有了戰勝困難的勇氣,還要有戰勝困難的實戰經歷。這關係到孩子信心的建立。孩子受到一點挫折就垂頭喪氣、一蹶不振,這和孩子長期與失敗為伍,沒有勝利的正向激勵,有很大的關係。

    而人生路漫長,失敗在所難免,家長要力所能及地陪伴而不包辦地和孩子戰勝一個個困難。

    也許有人會說,你這回答,真是不知人間疾苦啊,有很多困難,是你沒法子想象的啊。我說,人生實苦,但仍要樂觀前行。

  • 6 # 劉著歲月

    先站到孩子一邊,用你的同理心去安慰孩子,孩子的挫折等於你的挫折!幫孩子想辦法出主意,此環節急不得,要有耐心!

    後從書中汲取營養,如《魯濱孫漂流記》、《平凡的世界》、《蘇東坡傳》……

    再從勵志大片獲得信心和力量,如《摔跤吧爸爸》、《哪吒》等!

  • 7 # 非凡曾老師

    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根本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跟孩子所處的生活環境有關,隨著現在社會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大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集萬千寵愛於一身,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缺乏獨立面對並處理問題的能力。第二,根家長的教育有關,現在很多家長認為,愛孩子就要給他最好的,給他創造最好的生活環境,最好的學習環境,但唯獨缺乏了挫折教育,這是教育的重要缺失。

    對於以上問題,家長應從自身做起,為孩子做好示範,要知道,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另外,還要刻意的為孩子創造一個不太安逸的環境,當孩子遇到困難時,要及時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克服恐懼的最好辦法就是面對恐懼,奧利給!

  • 8 # 紫竹軒文化藝術

    其實這也沒有什麼難的,每一個孩子的自信心的建立都是需要一個過程,每一個孩子性格的不同所需要的時間也就不同,建立自信心不是說今天對孩子說一句孩子你真棒,明天他就可以成為一個Sunny自信的孩子,一定不是的,對於孩子自信心的培養,要貫穿於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中,同時在對孩子進行鼓勵時要具體到具體的的事,比如在孩子掃地後,可以對孩子說孩子你今天真的了不起早早的完成了自己應該做的事還幫助媽媽清掃了房間真的好讓媽媽感動,謝謝你,在這時可以適當的指出孩子的一些問題,這樣也許對孩子自信心的建立會有所幫助

  • 9 # 錦譽美商禮儀

    孩子成長無小事

    成長過程當中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首先父母要耐心陪伴、安撫孩子情緒,切記以譏諷或吼罵的口氣語出傷人,給孩子心靈留下缺憾!

    這樣的情況出現可能也是我們和孩子建立第二次良好關係的最佳契機,那麼我們要選對切入方式和接下來該怎麼去共同面對的方式,家長反思這種情況出現,是不是平時生活學習當中自己是否讓孩子擔當太少所造成,請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和方式,請把某些主動權交給孩子,讓他們成為自己學習或生活的主人,讓他們學會為自己的行為或結果負責或是倍感驕傲!

    具體方法:1、不要採取過激的方式。有的家長認為,“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不打罵不容易成才”。所以每當孩子犯錯的時候,不是心平氣和地講道理,而是不分青紅皂白先罵一通、打一頓再說。

    2、要以身作則: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裡,他們的模仿能力很強,空洞說教遠不及實際行動的影響力大。

    3、大人的意見要統一:有的時候家長之間相互要通氣,對於同一件事的看法要爭取一致,態度也要統一,切忌你說東我說西,你扮白臉我扮紅臉,更不能當著孩子面就相互數落。

    體驗感來自於參與感,正是因為孩子們沒有太多關於挫折、失敗、重複、辛苦等的體驗,所以突然降臨的這些人生必修課讓他們措手不及,這個時候,大家想想,爸爸媽媽的一個意見和建議可能對於孩子來說會如獲至寶,是不是呢……耐心當好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陪伴者,相信有份感恩默默根植於他(她)心中的

  • 10 # homework

    很多孩子都有畏難情緒,遇到困難時不願意開動腦筋去解決問題,只想著放棄,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正確面對挫折。

    分享兩個我和女兒一起玩兒的例子,這段時間有空我會陪孩子玩兒九宮格遊戲,這遊戲對於5歲半的孩子來說是有點兒難度,無法獨自完成遊戲,為了讓孩子有玩下去的興趣,我們輪流按照行、列、宮填數字,遇到她能填上的就很高興,甚至有些得意,但是遇到她填不上的就錘頭喪氣的不想玩了。然後我跟她說,這遊戲本來就是這樣,並不是想填上那幾個數字就馬上能填上的,爸爸有時候也填不上,但是我們不能就因為幾個數字沒填上就不玩了吧,可以繼續找其他的空白處繼續填數字啊,這樣不是更有意思嗎?假如我們很輕鬆就完成了遊戲,那還有什麼意思呢?慢慢的,孩子遇到比較難填的地方不再輕言放棄,但還是有點兒沮喪,好在每一次都能堅持到最後。

    女兒有一套識字積木,上面的字都認完了,現在純粹當木片玩。有一次我給她擺了一段多米諾骨牌,從頭一推,嘩啦啦全到了,孩子一看頓時來了興趣,嚷嚷著要玩,但實際操作起來,還是有點兒難,因為一不小心就前功盡棄了,失敗了幾次後孩子就沉不住氣了,又想放棄。我就跟她說,這點困難就要放棄嗎?能不能想像辦法讓我們能把所有的木片全擺完?我想的辦法是把木片分段擺,即使倒掉也只是倒一段,不會影響到全域性。讓我驚訝的是女兒也是這麼想的,最後還是把所有的木片全擺完了。

    家長對待挫折的態度直接影響到孩子對待挫折的態度,遇到挫折家長首先要調整心態,給孩子信心,幫助孩子尋找解決辦法。

  • 11 # 華夏智慧V書法之道

    正確引導孩子面對挫折,從以下幾點出發:

    一、情緒共鳴,被認可是交流的開始

    沒有人先天喜歡挫折,孩子也一樣,遇到挫折感到沮喪,是再正常不過的表現。

    家長先要認可孩子的情緒表現,正好藉機進行情商教育,告訴孩子:這件事你沒做到,是不是覺得心裡不舒服啊,是不是覺得很沮喪啊?孩子會點同意。同時因為他被看到了,被理解了,被共鳴了,所以這時候就會停止哭泣,安靜下來。

    二、情緒認知,藉機進行情商教育

    接下來告訴孩子,這種感覺叫做沮喪,是人們遇到挫折後很自然的反應。沮喪的時候,有時候還會伴隨傷心,或者生氣,或者難過,問問孩子,還有什麼感覺和情緒。無論孩子說什麼,都只要讓他說出來,不做評價。比如孩子說自己很笨,不要去否認說“你不笨,你很好的”。這種安慰是蒼白的。孩子並不會相信你。

    只要點點頭,說“哦,你是這樣感覺的,那真是讓人很難受”(繼續共鳴)。

    三、情緒轉化,化悲憤為力量的教育

    當情緒得到充分的抒發表達之後,它的使命也就結束了。接下來,就是正式引導孩子如何面對挫折的時候了。

    為什麼需要前兩步,不能直接引導嗎?因為當情緒得不到認可和疏解的時候,所有認知和邏輯都不會發揮作用。

    這時候,再去講一些道理,教給孩子一些方法,讓孩子有“化悲憤為力量”的轉化過程。

    說教是家長們最擅長的,這點就不用過多介紹了。多結合一些故事,尤其是講述家長自己的故事(可以杜撰),都會有榜樣的示範力量。

    四、建立體驗,讓孩子有克服挫折的成就感

    讓孩子有機會,或者家長創造機會,讓孩子去應對在他能力範圍邊緣的任務,也就是看上去有點難,夠不到或者失敗過,但跳一跳努力一下就可能實現的任務。有成功的經歷,或者進步。建立自信。

    然後可以逐漸升級難度,有時候透過短期努力可以成功,有時候成功不了,讓孩子有勝敗乃兵家常事的心態。和沮喪共處一下,明天,太陽還會正常升起。

    五、重複體驗,形成面對挫折的思維習慣

    大腦的迴路,是透過重複建立的。重複一個行為或思維方式後,就會形成一個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透過重複體驗面對挫折的過程,孩子就會形成一種優秀的品質。

  • 12 # 當然是快樂加開心啦

    事情往往都有兩面性。

    1.你是否在以往的教育中忽略了對他精神世界的客觀引導,使孩子在遇到問題時產生逃避心理,或者說作為父母在處理一些事情時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其次,孩子在遇到挫折時垂頭喪氣,一蹶不振會有自身的性格有關係,往往潛意識裡會告訴自己“這件事情會傷害到我自己,所以我不願再去接觸它”這類遇事冷處理的想法。

    2.原生家庭。讓孩子長期處於一個壓抑,家庭氛圍糟糕的環境裡對孩子造成的傷害非常長久,嚴重時甚至會影響一生,所以家庭環境 家庭對孩子的教育以身作則,統一教育理念很重要。

    3.當孩子在遇到問題時逃避,冷處理,一蹶不振等情況是屬於正常行為。試問成年人在遇到挫折時又何能一往無前?但是怎麼去調節好自己的內心並讓孩子重新振作起來是一個漫長心理引導,父母在孩子身邊需要幫助孩子構建起自己的精神世界。

    4.尊重孩子的思想,試著換位思考,瞭解孩子的想法,如果孩子的想法無法妥當的處理事情時講明事情對他所產生的利害。對於孩子而言內心世界的積極引導很重要,可以試著多言語鼓勵孩子,物質鼓勵,帶孩子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尊重孩子的思想等等,父母也應該正視自己的內心,瞭解孩子的情緒變化,用行動改變孩子的想法。根據對孩子的瞭解如果可以儘量少給孩子講大道理,因為你說的大道理都是在你的思想基礎上構建的,孩子的生長環境已經和我們的生長環境大部相同。

    最後,很多行為都是用思想去引領的,從根本上來講用外在的事物直接去物質的鼓勵孩子不妨試著透過外在的事物去正確引導孩子的思想。教育孩子是一個漫長而又艱難的旅程,願你在這個旅程中教會孩子“即便世界有那麼多的不確定,但是我還是願意用心去面對世界”,也願孩子能讓你明白“這個世界有那麼多的問題我們需要面對,但是終究抵不過這一生孩子的快樂平安”。有些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有些人卻在用一生去治癒童年。

  • 13 # 豪俠女子

    孩子遇到挫折就垂頭喪氣可能有幾個原因:

    1.接觸社會實踐活動太少,要經常帶小孩出門接觸人群交流和參加社會活動。2.小孩沒做好時,家長過於在緊張結果,讓小孩有壓力和害怕。

    2.鼓勵孩子多做事(家務、跑腿)不要怕吃苦,特別是男孩子!

    3.給孩子點自由空間和膽量,讓他自己獨立的嘗試一個人出門(去外面買東西,買早餐,去培訓機構,坐公交車等等,你可以跟在後面,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完成)!

    4.其實不要太擔心,也請允許他在困難和挫折面前表現出害怕和緊張很多次!因為真正的成功是在重複很多次以後,經歷多了自然就不緊張和害怕了。

  • 14 # 阿桂sir

    其實,孩子的教育問題,和孩子自身養成的習慣有很大關係,都說‘言傳身教’其實,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受到挫折,孩子也在看父母是怎麼去面對挫折的,對其實不要埋怨他,因為這個時候,正是他需要得到鼓勵和肯定的時候,找找他以前做的非常棒的地方,進行鼓勵,非常建議帶著孩子出去簡單的旅遊一下,散散心,暫時轉移他的注意力,並且使他開心,在他高興的時候,簡單幾句的告訴他,其實,挫折也沒什麼,這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也可以嘗試自己以前的面對困難的經歷,自己是如何面對的,現在遇到的困難,只不過是以後未來生活的一部分,沒有它反而會顯得生活沒有樂趣,平淡。就好比一杯白開水,放糖之後才有味道,事情總會得到完美的解決。

  • 15 # 陽光雨露花草樹木

    我兒子學了三年蛙泳,直到第四年才算會,動作標準,姿勢優美。本來有蛙泳做基礎,學自由泳應該很容易,結果他學了好幾節課都不會,教練手把手教我兒子動作,他就是學不會,幾乎不願意練習。這時候,我首先跟他說游泳的好處,然後鼓勵他,再一方面微笑著給兒子拍一個個游泳影片,回頭給他指出存在的問題,讓兒子看影片找問題糾正,旁觀者清嘛!兒子比較哪個影片進步大?一次次實踐,一次次進步。我另一方面在百度查游泳影片教學給兒子看,他會邊看邊練習動作,等到游泳的時候,我會提醒他回憶動作和技巧要領。兒子看到自己的進步,越發有信心了,而且在游泳中會找到一些更好的適合自己的方法。對游泳更有興趣也熱愛練習,一次遊個幾百一千米,對於新學的,可以了,後來到酒店游泳池游泳,很多人把兒子作為其他孩子的榜樣。舉這個例子是想說,當孩子受到挫折的時候,需要家長與他一起面對,想辦法找到問題所在,然後去解決問題,給他思考練習的空間,當孩子體會到進步的時候,信心會慢慢找回來,當他體會到成功的時候,會變的主動,當然前提條件是這個事孩子也喜愛也想做好,我們就陪他一起做,同時言語上要學會溝通。

  • 16 # 軍旅教練

    孩子教育最直接的影響著就是老師和家長,老師和家長就像兩隻船槳,只有同時朝著一個方向努力,才能讓孩子向著我們期望的方向駛去,順利的到達成功的彼岸。那麼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受到挫折是很正常的,如果一路順風順水,沒有跌倒,這樣反而是不利的。

    曾經有位校長看到女兒因為被批評而哭泣,對她說了一番話:孩子,你見過磨刀石嗎?被磨刀石狠狠磨礪的刀,一定很疼,可它缺也沒有哭。因為它知道,只有經歷這樣的磨礪,自己才能變成一把好刀。媽媽要給孩子安慰,更多的是讓他知道,今天的批評,今天所受的挫折,就相當於一次磨刀,就是讓孩子接受反覆的磨礪。

  • 17 # 道葉虛竹

    當我們碰到這種情況的時候

    也得反思一下?是不是我們的教育出現了問題?

    現在因為基本上孩子都是每個家庭的掌中寶

    所以基本上的事可能讓他們真正動手的

    情況都非常少,只要孩子一哭鬧

    可能家長就感覺她受委屈了

    然後就幫助他完成

    導致孩子的潛意識就認為只要有問題,

    家長都會幫她完成自己碰到事情

    完全不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

    所以開始肯定是先從各位家長

    自身先把這個情況改變

    不能讓孩子以為不管是家庭遇到的事,

    還是學業遇到的事

    都需要孩子,自己想辦法,自己完成

    每個孩子終將會長大

    她的生活各個方面肯定都需要自己承擔

    面對父母終將不可能幫助她一生

    所以當我們擺正了自己的定位之後

    再次碰到這種問題的時候

    孩子肯定會知道要自己面對

    生活總不可能一帆風順

    我們都是需要在問題中提升

    在困難中成長

  • 18 # 晴天霹靂蛋

    一個孩子如果抗壓能力比較差,特別容易被挫折擊倒,這種情況是非常可怕的。在各種社會新聞當中,有一些孩子就是因為老師或者家長的一句批評,或者某次考試成績不太好,就開始尋短見。為了避免這樣的悲劇出現,作為父母最好從小就給孩子進行正確的挫折教育。因為孩子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當中,總是免不了遭受各種各樣的挫折,所以更需要提高自己的承受能力。孩子一遇到挫折就垂頭喪氣,怎麼引導孩子正確面對挫折?

    1.多讓孩子自己去解決生活和學習中的困難。

      遇到小水坑,讓孩子自己跨過去,即使溼了小鞋子,但會收穫孩子下次再遇到水坑時的應對能力。

      孩子在幼兒園與小朋友處得不好,沒有關係,第二天去,他們也許就又有說有笑了,不要急著又找老師又找人家家長的。孩子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記仇,也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複雜。

      學習上出了點小問題時,讓他自己去問老師問同學,回來認真複習認真做作業,也許,他自己就能把成績給弄上去。

      2.適當施以援手,讓孩子知道,他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的引導與陪伴,更需要家長的幫助,當孩子還弱小時,遇到了困難,自己不敢面對,但如果有家長站在他們身後,哪怕只是給予精神上的支援,也是極可貴的。比如孩子想做一道菜,但又不知道如何下手,家長就可以陪著他,從洗菜切菜開始做起,一直到菜上桌,這過程,讓孩子親手去操作一下,那孩子的成長,肯定快。

      困難面前,孩子有了戰勝困難的勇氣,還要有戰勝困難的實戰經歷。這關係到孩子信心的建立。孩子受到一點挫折就垂頭喪氣、一蹶不振,這和孩子長期與失敗為伍,沒有勝利的正向激勵,有很大的關係。

      而人生路漫長,失敗在所難免,家長要力所能及地陪伴而不包辦地和孩子戰勝一個個困難。

  • 19 # 濤哥在此

    目前,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一個孩子承擔了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所有的愛。大人們將自己的一切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視孩子為掌上明珠,產生了“絕不能讓孩子遭一點罪,受一點委屈”的想法,這些溺愛養成了孩子嬌生慣養、自私自利,唯我獨尊的性格。他們經受不起一點的挫折,一點的挫折就會使他們垂頭喪氣、一蹶不振。

    因此,父母應該從孩子小的時候起,就培養他們獨立應對挫折的能力。

    首先,父母要樹立挫折教育意識。許多父母都認為,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應該對孩子保護有加。這種觀念直接影響了孩子。

    其實,一個人受點挫折,尤其是早期受一些挫折,很有好處。家長應正確看待挫折的教育價值,把它看成是磨鍊意志、提高適應力的好方法。其次,父母要有意地給孩子設定一些挫折障礙。對孩子來說,在成長的道路上難免要遇到苦難、阻礙,如果孩子平時走慣平坦路、聽慣順耳話、做慣順心事,那麼一旦他們遇到困難,就會不習慣,從而束手無策,情緒緊張,容易導致失敗。所以父母不妨在平時學習和生活中有意地給孩子設定些障礙,或對孩子的要求說“不”,以此給孩子“加點鈣”。

    第三,父母要鼓勵孩子克服困難和挫折。有的孩子在逆境中易產生消極反應,往往會垂頭喪氣,採取退避的方式。要改變這種現象,就必須在孩子遇到困難時,教育孩子勇敢面對挫折,向困難發起挑戰。例如,當孩子登山怕高、怕摔跤時,就應該鼓勵孩子說:“別怕,你行的!摔一跤算什麼?”當孩子一次次戰勝困難時,他們便會增添勇氣,激起戰勝困難的願望,害怕的心理就會消失,自信心就會增強,抗挫折能力也就培養起來了。

    第四,在孩子失敗後,要溫情地鼓勵孩子。生活中的不如意太多了,對孩子來說,家人的溫情與支援是信心的來源。人是有感情的動物,我們多麼希望孩子能一切順利,但是挫折卻像影子一樣跟隨著孩子的一生,我們只好把它當作生活里正常的一部分,以一顆平常心去對待。因此,當孩子面對挫折的時候,父母更應看重孩子的心靈,用溫情去溫暖孩子,對孩子進行引導,避免挫折對孩子的心靈造成傷害。

    第五,引導孩子多讀一些偉人傳記。讀得多了,就感覺到人生的過程就是不斷戰勝困難、戰勝挫折的過程。和偉人比起來,我們遇到的困難和挫折實在算不了什麼。偉人是在大海洋裡與大波大浪搏鬥,而我們的挫折,真的像在公園裡划船時遇到一點小浪。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只有勇於面對挫折的孩子,才能取得成功!

  • 20 # 陌上祭酒

    說一個變化,再講一個故事吧。都是我的孩子帶給我的。

    我的孩子小學四年級,圍棋特長已經學了三年,去年暑假圍棋定段考試二段上三段,最終兩局之差落榜。

    現在我還清楚的記得孩子在知道結果後,那垂頭喪氣的樣子,無比惹人憐愛又恨其不爭。

    連續開導兩個小時都不見效果。才突然意識到,正是因為孩子的好勝心太強了。

    好勝心太強,意味著對稱讚有更強的需求力,同事也說明,你平時對孩子的教育多是誇讚表揚為主。

    其實,任何事情“過猶不及”。

    教育孩子就像是煲湯,火大了容易糊鍋,火小了出來味。

    平時注意一點挫折教育,可以讓孩子有更強的承受能力。

    我給孩子準備的是“一頁學習法”,即將自己每天必須完成的寫在一頁紙上,完成了給與表揚,完不成則批評。

    連續一個月完成則獎勵遊樂場遊玩,連續三天玩不成則獎勵取消,而且要打掃衛生。

    效果如何不清楚,但是孩子在2019冬季升段考試中七場全勝,獲得三段組第一名。

    那一刻,孩子站在人群中,興奮的像個明星。

    (網路圖片,侵必刪)

    後來,孩子給我講了個故事。

    說自己在考級失敗後,其實不想做那個“一頁學習清單”,因為不想讓大人失望才堅持的。

    但是後來,自己做了一個“夢想儲蓄罐”,把最想做的事情-圍棋升段,寫在上面,並且把每日練習的那頁紙上的任務完成後,放到儲蓄罐裡,就當做是為夢想加油鼓勁。

    我聽了後,非常感動,因為孩子自己想出了讓自己成功的辦法。

    好勝心強,那就讓孩子自己明白或教會他明白,成功的方法論。

    夢想儲蓄罐也就是這樣一個方法論。

    與你共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買房限購有辦法解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