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蘇式慢生活

    是的,中庸是戰國時期儒家核心倫理之一主張做事不偏不倚,不要過於偏激,中庸之道凡事華人都會知道這四個字,但真正懂得其含義的卻不多。

    中道圓融大概只有華人才有的特色文化思想,中庸之道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被孔子認為是一個做人的最高境界,聽起來只要走在中間不偏不倚就好了,感覺很簡單,其實不然,想要做到正好其實是一個很高的標準。

    在現實生活中舉個例子很多人說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最難處理的,現代社會有個性的年輕人直接拒絕交往,這種行為就比較偏激,近則不遜,遠則怨,說了幾千年的話但很少有人理解做到,既然人與人之間過於近也不好,過於遠又怨恨,那就做到不遠不近,保持適當的距離,但又不生疏,給彼此保留一點邊界感,有很多人關係好的時候恨不得同穿一條褲子,不好的時候想讓對方去死的心都有,這些都是偏激的行為,不可取,在工作生活中和親人同事乃至處理一些事,都要拿捏好分寸,思想行為不要極端,這樣傷人傷己,其實為什麼說孔子是聖人,因為他在幾千年就瞭解了人性,知道怎麼為人處事,才會更合情合理,更有助於和諧!

    中庸被有些人理解為沒有立場,沒有原則和個性,一個人過於有個性,有時候也是無知和無能的表現,不動腦子不費心思的舉動是很簡單但是後果會怎樣呢,認真學習中國特色思想,吸取精華去其糟粕,有助於增加你的智慧!

  • 2 # 湖北老衛

    “中庸"思想是儒家學說的思想方法。它既具有哲學方法論的意義,又具有品德修養的意義。

    就方法論來講,其要點一是“中",二是“和"。所謂“中",就是“允執其中",反對“過"與“不及"。所謂“和",就是“禮之用,和為貴",強調差別之間、不同等級之間關係的協調與和諧。

    儒家學說認為,這種“中"與“和"的思想,不僅應作為一種認識和處理事物的方法,而且還應透過修養和鍛鍊,把它融入到自己的性行和品德中,成為人的美德。

  • 3 # 杖芒徐行

    我認為“中庸”是為人處世、安身立命必悟思想,它不僅僅是中華民族需要學習的,更值得被世界各民族借鑑。

    “中庸”意為不偏不倚,恰到好處,不走極端。並非現在很多人理解的“和稀泥”,更不是“騎牆”。中庸涉及哲學範疇,我認為與“辯證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中庸出自《禮記》第三十一篇,後被編著在《論語·庸也》之中,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意思是說中庸作為一種道德,該是最高的了!但人們已經長久缺乏這種道德了。

    反觀現代社會,中庸之道的影響還是比較廣泛的,但我覺得大部分人都未真正理解其想要表達的含義,有點走偏了。

    生活中一些人被問對於一件事情的看法時,常做出這樣的回答:“我保持中立,不發表意見。”也常常聽部分父母教育子女:“別人說什麼你聽就行了,不要亂說話。”這都是為汙名化“中庸之道”做的鋪墊,完全走偏了。

    “平衡”這個詞常見,像社會平衡發展,經濟平衡充分發展等等,中庸思想的核心就是使雙方事態保持平衡,客觀看問題,不偏向任何一方,但這並不代表不發表意見,反而是辯證地分析問題之後表達自己的觀點,甚至以行動調和、均衡對立方。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有時並非我們簡單能夠理解的,需要多看,多思,方能從中受益。

  • 4 # 一二一學堂

    關於“中庸”,不瞭解的人以為是“和稀泥”,沒有原則,當個老好人等等,這種流俗的或者淺薄的、不負責任的看法,實際上嚴重違背了中庸本來的智慧,有的時候不僅是玷汙了中庸的智慧,而且對中國文化其實也有一個很大的負面影響。

    《中庸》它到底在講什麼?

    《中庸》是《禮記》的其中一篇,被南宋的朱熹拿出來做註釋,和《大學》《論語》《孟子》合起來並稱做四書。

    《中庸》的作者一般的認為就是子思,子思實際上也是孔子的孫子了。《中庸》這本書,應該是儒家思想裡邊非常深刻的,如果用哲學的話是涉及到“本體”的一本書。

    從修身齊家到治國平天下,都離不開中庸之道。

    《中庸》與修身齊家

    從最表層的角度來看,它告訴我們一個智慧,就是“用中”用是用處的用,中就是中庸的中。它就是要告訴我們,在整個生活中間、管理中間,一定要注意各種力量的平衡點,就是我們把事情做好,把社會管理好,把家庭處理好,這是《中庸》從最表層的意思上告訴我們的一個智慧。

    先給大家舉個例子,一個女孩子結婚了,實際上是面對了四個長輩,自己的父母兩個,還有公公婆婆。那麼你在處理關係的時候要注意“中”,你對自己的父母好,這是本分,也是天然,可是對自己的公公婆婆一定要好,這個兒媳婦她就做到了“中”,如果說她對生養自己的父母特別好,但是由於公公婆婆沒有生養自己,老是隔著一層,在照顧公公婆婆的時候,從心理上也不親近,有時候照顧的不是很周到,這個時候就不“中”了。

    一個男同志也是,男人結婚以後,你也是面臨著你的父母和你的岳父岳母,這個時候也是“中”,如果不“中”的話,家庭關係你很難處理好。那麼這個“中”在大事上,比如說我們培養孩子方面,我們說一個孩子分數重要,考的分高可以進重點學校或者考好大學。這個“中”就意味著我們既要注重孩子的成績,又要注重孩子的德行。所以我告訴大家,“中”在我們生活智慧中處處存在,什麼時候如果不“中”了,什麼時候就要出問題了。

    《中庸》與治國安邦

    咱們講治國,它也面臨“中”。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以來,我們這個國家在經濟建設上下功夫下得多,但是我們會發現我們的文化問題和信仰問題、道德建設的問題等等,應該說某種程度上弱化了,使得這個社會急急躁躁的,在過於追求金錢和權力的時候,我們這個民族在道德修為的提升、正確的價值觀導向,包括心靈、信仰等建設方面我們是有遺憾的地方,有值得反思的地方。

    如果真懂了中庸的話,那就得好好的重視經濟建設,同時一定不能忽視文化建設、信仰建設和心靈建設,就是保持文化建設、心靈建設、道德建設和整個經濟發展的動態平衡,這就是“中”。

    “中庸”,不瞭解的以為是“和稀泥”,沒有原則當個老好人等等,這種流俗的或者淺薄的、不負責任的看法,實際上嚴重違背了中庸本來的智慧,有的時候不僅是玷汙了中庸的智慧,而且對中國文化其實也有一個很大的負面影響。

    如果追問這種錯誤認識的根源,很重要的就是很多同志,既沒讀過《中庸》又沒有領會“中庸”的智慧,而在這個情況下就不負責任的,以為中庸是什麼和稀泥,沒有原則,應該說這是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

    如此大家再看我們推動城市繁榮,高樓林立,現代化的設施越來越多。可是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農村怎麼辦?如果說我們城市發展的同時導致農村凋零,讓農村出現了衰敗甚至死亡,這是很危險的。這個時候我們的中庸智慧就要提出來,叫做城市的發展很重要,農村的振興很重要。所以我們中央近一兩年提出鄉村振興,下大功夫解決這個問題,應該說是非常非常及時,所以我們的現代化建設一定是城市的繁榮和鄉村的振興有機地結合起來,這個就是《中庸》的“中”,這樣才能保證整個國家的協調發展。

    再比如說我們整個市場。國外市場重要,我們出口到美國去,出口到歐洲去,出口到非洲去等等。但是如果說一味的出口,而整個國內的市場內需出了問題,那就使得一旦國際市場的波動,就會帶來我們整個經濟的毀滅性的打擊。那麼我們一定要培育自己的國內市場,要足夠大、足夠強,這就使得一旦國際經濟出現波動的時候,我們整個的國內的市場和需求仍然能夠保證我們這個國家的可持續發展。

    所以中庸的“中”絕不是和稀泥,絕不是沒有原則,而是告訴了我們一個如何生活得好、發展得好,如何社會治理效果好的一個秘訣和方法。

    中”就是實現各種力量的動態平衡。比如說效率和公平,效率重要,可是注重效率的時候,能者發展的快,弱者發展的慢,假以時日以後兩極分化就會出現。這個時候就需要公正了,我們既要追求效率,一定不能忽視公正。所以大家發現沒有全面扶貧,其實就是社會公正。就是實現了效率和公平公正之間的一個動態平衡。實際上扶貧除了物質條件之外,一定要在心靈上,就是文化教育上下功夫。

    我們在扶貧的時候,如果培養了某些人好佔小便宜,我們的扶貧實際上是很遺憾的,我們的扶貧除了物質條件給我們的貧困的老百姓有一定的提高之外,一定要扶心、扶智,在文化教育上下功夫,讓我們老百姓每一個人都要透過自己的勞動光榮地賺取自己的生活的用品。

    中庸的“中”是讓我們非常全面的看問題,能夠注重這個事物發展各種力量的動態平衡,就是讓我們的事業和人生走在正確發展的軌道上,而不要因為自己的偏執、偏頗和片面,帶來對整個事業的傷害,甚至犯下顛覆性的錯誤。

    所以《中庸》這本書他講的這個“用中”的智慧,是特別值得我們學習和思考的。生活中間,只要我們做到了“中”,就能夠保證我們的事業健康發展,就可以儘可能避免或者減少顛覆性的錯誤,我們的人生、我們的事業就能夠取得比較好的狀態和局面。反過來講如果真的不懂“中庸”,有的時候很用力,結果是片面了或者極端了,注重了這一方面忽視了那一方面,會帶來嚴重的問題。

    《中庸》與教育

    再看現在我們教育孩子。分數固然很重要,於是讓孩子不斷地去參加各種班,把孩子的成績給逼出來。但是,當大家僅僅注重分數的時候,孩子的承受挫折的能力有沒有?孩子面對困難的時候,能夠正確的應對的能力有沒有?

    如果教育孩子的時候做不到“中庸”,注重孩子成績的時候,對孩子的心智建設和健全人格忽視了,這個錯誤往往是追悔莫及。比如說好多企業家,我要賺錢,我要盈利等等很重要,但是你培養接班人也一定重要;你注重眼前的發展很重要,你注重未來的產業佈局也很重要;你注重你身邊的人發展,你同時要注重一線的工人也很重要;你像我們治國的時候,金融重要,實體經濟更重要。

    今天透過回答這個問題,簡單說這些。這個中庸的“中”是咱的列祖列宗,是咱的古聖先賢,是咱這個中華民族所體會出來的一個獨到的智慧,這個智慧使得我們這個民族在人類的歷史上能夠走到今天,我們不走極端,我們不偏執,這對我們這個民族的可持續發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所以我們對中庸一定要體認它,學習它、領會它,一定不要一知半解的時候就開始說不負責任的話,這樣不好。

  • 5 # 張清義聊家教

    中庸之道是中華民族的特性之一,但不要把中庸誤認為是平庸。人生不能走中線,中庸是讓我們守住中線。很多人用中庸智慧化解了很多問題。下面用我的一篇國學文章詳細談一談中庸之道。

    命運好的人都有一種智慧叫“中庸”

    (張清義談國學智慧)

    知識是社會的,智慧才是個人的。

    我們人生的結果出現差別,主要是我們在解決人生諸多問題時方法出現差別,而方法的差別來自於對一個問題的認知和理念的不同,認知和理念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主導著每個人的行為。而認知和理念的核心就是兩個字:智慧。

    談到智慧,我們不得不談中國智慧,而中國智慧的的確確又是一個大題目。«周易»、先秦諸子、魏晉玄學、和禪學,我認為是中國智慧的精華中之精華。而"中庸"智慧就是中國智慧精華之核心。

    我們知道,四書五經中的"四書"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現在我們談到的中庸智慧主要出自於其中的«中庸»。

    下面談談«中庸»這本書的來歷。一般認為«中庸»的作者是孔子的孫子叫子思。子思的父親孔鯉在孔子在世時就去世了。作為孔子的孫子子思自然獲得了經常與孔子交流的機會。孔子去世後,子思又拜曾子為師,成為儒家八派中的一個代表。他將他所得到的傳給了孟子,這便是«中庸»。這本書的內容主要論述了人性、社會、政治、哲學,提出了具有普遍意義的中庸之道。

    為什麼說命運好的人都要掌握中庸智慧,這是因為中庸,其實是一種處事方法,這種方式融入人的行為方式,就自然成為一種道德素養。如果融入國家管理,就成為政治管理原則。我們這裡著重談的是這種處事方法的理論和運用。

    中庸智慧如何對人的命運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主要是它能把控一個人的人生狀態。我們先說什麼是命運,命是一個人出生時所有關係的總和。比如出生地、父母、長相、社會地位等等,這些是不能改變的。但是,一個人的運可以發生變化,因為對事情處理的方式方法不同,就產生了人運氣的不同。中庸智慧是透過達到制衡來把控運氣。我們可以舉例說明。我們很多人都要駕車去北京。每個人的出發地不同,與北京的距離不同,這恰恰就是人的命各不相同。每個人從自己的地方出發,遇到的路況不同,路上遇到的情況各不相同,但每個人都需要把方向盤把住,向左打或向右打都要保持方向準確,行車平穩。這種平穩駕駛就是中庸智慧。最後在目的地發現,有的人快速到達了,有的人把車開到溝裡了,有的人發生了車禍。這就是人生結果不同。

    之所以說命運好的人有中庸智慧,就是這些人不走極端,對一切事情都能很好的把握"度",就好像開車把方向盤總是打到平穩駕駛的狀態。他們不解決問題,而是化解問題。因為解決一個問題,往往會次生很多問題。他們對一切問題能做到執兩用中,這裡的用中,不是半斤八兩的靜態結構,而是事物發展中兩種極端可能性之間的動態均衡。

    下面具體談談中庸智慧。

    什麼是中庸? 關於中庸的解釋,我們發現各種說法都有。«論語»、«禮記»的«中庸»裡面的註解也很多,學術界講得更是各執一詞。所有解釋中宋朝程朱學說對中庸的解釋最為精確,他們認為: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談到中庸,因為文化大革命時期人人都有一種鬥爭的理念,所以整個社會推崇的是法家思想,思維陷入極端模式。"中庸"也就被誤認為是:和稀泥、老好人、折中、不講原則、牆頭草、兩邊倒的代名詞。顯而易見,這是對中庸智慧產生了誤判。我們之所以說中庸智慧是中華民族的核心智慧,就是因為它代表了儒家的經典智慧。宋代朱熹說,«中庸»是"孔門"的傳授心法。眾所周知,儒家思想對中華民族的影響是深入骨髓的。所以代表儒家的中庸智慧成了華人處事的基本法則。正因為中華民族運用了這種智慧,四大古文明只有中華文明一脈傳承至今,而埃及、巴比倫、印度三大古文明現今已是消亡殆盡。

    接下來把中庸分開來談。先說什麼是"中"? 簡單來講,就是不走極端。

    為了談清楚這個問題,我們結合歷史人物和事件來做進一步解釋。

    孟子把聖人稱為"人倫之至",也就是道德品質最優秀、最高尚的人。他把殷商的忠臣伯夷稱為"聖之清者",也就是說是聖人當中最清高的。但是,孟子要求世人對伯夷這位聖人的態度是"君子不由也",什麼意思?就是君子不應該向伯夷學習,為什麼?因為他走極端。下面看看他如何走極端。

    伯夷是殷商王朝的忠臣,周武王伐紂時,他極力反對,說殷商是君,周是臣,這是犯上做亂。周武王沒有聽他的,還是把殷紂王滅了。於是伯夷跑到首陽山住著,說是餓死不吃周朝的米。結果有一天,來了一個人對他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吃的山上野菜難道不是周天子的嗎?伯夷聽後就不吃野菜了,結果餓死在山上。

    再談一個孔子的事例。

    我們說"中"是不走極端,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既不缺位,也不越位。既不過頭,也不掉隊。有一次,子貢問他的老師孔子,說學生子張和子夏哪一個更優秀?孔子回答:"師也過,商也不及"。(這裡的"師"就是子張,"商"就是子夏。"子張"和"子夏"是他們的"字"。)孔子的意思就是子張這個人走過頭,子夏這個人跟不上。於是子貢問孔子,是不是子張比子夏強一點,孔子就說了一句名言:過猶不及。

    我們看什麼是"中",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最好。但是需要提醒的是,人生不要走中線,走中線就陷入折衷的誤區。人生要守中線,事事把握分寸和度,追求平衡狀態。

    接下來談談什麼是"庸"。

    一般來講,"庸"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平常和普通,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平庸的庸。另一個意思是"用"。合在一起就是"常用"。概括起來用一句話解釋"庸",就是:常用普通之道。

    理解了"庸"是常用之道,就不難理解孔子在德和怨相報問題的態度了。«論語•憲問»上記載,一次孔子與一些人談論德和怨問題,有人問:"以德報怨,何如?"孔子反對"以德報怨",他要求人們"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孔子為什麼反對"以德報怨",並不是孔子不要道德境界,而是他運用了中庸智慧。不是嗎?庸是常用普通之道。孔子知道大多數人不可能做到"以德報怨",所以他索性不提這個過高要求,因為他一旦提出來,可能出現很多偽君子。康有為對德怨相報問題說過這樣幾句話:孔子非不能為高言也,籍有高深,亦不過一二人能行之,而非人能共行,亦必不能為大道,孔子即不言之矣。

    孔子談"以直報怨",意思是說別人對你不好,你該怎麼著,就怎麼著,這裡不是不講原則,這裡的"直"強調的就是做人的道德原則。所以說這樣做就接地氣,也就是"庸"的意思,不唱高調,普通常用之道。

    在搞明白什麼是"中"和"庸"後,我們就要切入正題,談中庸智慧。為什麼說命運好的人都具有中庸智慧?先看以下四點:

    1、有中庸智慧的人能掌控好情緒。中庸認為,有情是正常的,過於情緒化,就會損害身體。«中庸»裡講:"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2、人在有中庸智慧時,心態是最好的。心態好就有平穩的情緒,有了平穩的情緒,才能在應對紛至沓來的萬事中減少昏聵的機率。

    3、人在有中庸智慧時,做出的決策是最佳的。

    4、人到了兩難境地,這樣不對,那樣又不行,才會動腦筋,才會不斷地增長智慧。運用中庸智慧,會兼顧兩面,對兩面都會認真思考,最後能做到面面俱到,做出此時此刻合理的決策。

    接下來我們看看中庸智慧的三個特點:

    1、中庸智慧的"中"非常重要,因為它不偏不倚,不走極端。但只有"中"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沒有"適","中"就沒有了意義。我們知道,世界上沒有最好的東西,只有最合適的東西。所以說"中"的目的也是為了"適"。概括成一句話,"適中"就是中庸智慧。

    2、中庸智慧就是普通人常用之道。儒家思想有一個特點,就是所提倡的倫理道德是面向大眾的,都是普通人能做得到的。因為社會上聖人和惡人畢竟是少數,大多還是普通人。如果用"高標準"來要求人,就成了"唱高調","唱高調"必然走極端,走極端,就違反了中庸智慧的法則。例如,有一次孔子的學生子夏問什麼是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孔子的意思是說對父母做到真誠、和顏悅色是比較難的,並不是說老人有事,替老人做了,就是孝。我們看儒家對人們的要求只要你想做,任何人都可以做到。

    3、可,是中庸的原則。這裡我們強調中庸智慧第一做事情應該,第二是能夠。孔子之所以提倡常人之道,就是為了"可行"。也就是"非不能為高言也",只因為"非人能共行",所以孔子"不言之矣"。由此可見,儒家思想是介於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之間的,並在兩者之間不走極端,注重可行性。

    接下來我們談談中庸智慧的一個核心智慧點,命運好的人都不僅掌握,而且都運用自如,這個智慧點就是孔子三個最高境界中之一:做事的最高境界:"權"。

    我們知道,孔子有三個最高境界,做人的最高境界是:"仁",治學的最高境界是:"樂",做事的最高境界是:"權"。

    什麼是權?先看«論語•子罕»裡孔子的一段話,從中可以找到答案:

    可以共學,未可與適道。可以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可以與同學一起學習,但未必走同一條道路。也就是未必是同道中人。如果"適道",也就是說即便是同道中人,為一共同目標奮鬥,也"未可與立",意思是說也未必堅持到底。這裡的"立"可以解釋成:有成就,能堅持,有原則。如果能堅持,就是說"可與立",也未必能"權"。這裡"權"的意思就是"權變",靈活運用。我們看中庸智慧的核心點找到了,就是"權",或者說"權變"。正因為"權變",構成了中庸的陰陽智慧。我們看,"經"是不變的,"權"是靈活多變的。最後達到一陰一陽之平衡。因此可以說"有經有權"才是中庸,也就是說既有原則性,又有靈活性。

    談完了"權",我們再談一箇中庸智慧點:和。

    毋庸置疑,"和"是中國文化重要的概念之一。孔子一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就從"和"的角度表達了中庸智慧。

    西周時期有一個思想家史伯說過這樣一句話:"和實生物,同則不繼。"意思是說"和"就能產生新的生命,"同"就難以為繼,沒有前途。如果以婚姻為例,最能說明這個問題。男女異性結合,才能孕育生命,同性兩男或兩女顯然不能生育。近親繁殖往往孩子有問題,遠親繁殖往往孩子優秀,因為遠親就是"和"。而近親裡面就有了"同"的成分。我們看中庸智慧裡"中"很重要,它反對走極端。但陰陽的另一面"和"同樣重要。因為"和"反對無差異。所以可以這樣說,不片面就是"中",不單一就是"和"。

    中庸智慧博大精深,本文也只是涉及到了冰山之角。如果想表達出中庸的要旨,還得藉助孔子的一句話:"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孔子的意思是說中庸是最高的道德,現在人們缺乏這種道德很久了。不難看出,孔子認為很少有人能達到中庸的境界。

    其實我們談中庸智慧,最後就要落實在修身和踐行上,命運好的人其實就是運用中庸智慧悟出天道之人,並且他們以道馭術駕馭了命運,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要知道,天人合一就是中庸之道,符合這種道法就能實現人生的目標:至誠、至善,最後達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 6 # 朗讀者老湯

    在平時生活中,很多人都會提及“中庸”這個詞,甚至很多人只是從字面意思理解為“不上不下,平庸保守”,但是我們理解的“中庸之道”,是不是就是儒家的“中庸之道”呢,而中庸之道,是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特性之一呢?我們具體解析一下吧:

    一, 中庸之道的出處

    中庸之道,是中國古代唯心主義哲學觀點論,它的意思是指不偏不倚,折中調和,中正平和的處世態度,關於“中庸”,最早是出自《論語·庸也》,在其中有這樣的論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意思就是說——人的道德如果能達到中庸,就是最高的道德,百姓一直在努力追求,卻很少能長久地實行它。

    而後,又有一本專門的儒家經典《中庸》,作為“四書之一”來論述中庸之道。《中庸》一書,把“中庸”視為道德行為的最高標準,把“誠”看成是世界的本體,認為“至誠”則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並提出“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學習過程和認識方法。

    二、怎麼理解中庸之道

    中庸,是儒家聖賢們所追求的一種高明狀態,我們還是把目光轉向《中庸》這本書,在《中庸》原文之中,對中庸的定義如下:“喜怒衰樂之末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意思就是說人的內心沒有發生喜怒哀樂等等情緒時,稱之為中。發生喜怒哀樂等等情緒時,始終用中的狀態來節制情緒,就是和。無論面對任何事情,都保持一箇中正平和的狀態,則是天下最高明的道理和境界。

    這樣的境界,或者說這樣的“道”,是儒者們一直追求的一種聖賢的境界,道德的境界,一種“天人合一”的境界,這和《大學》裡提到的“明德於天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君子的絜矩之道”是統一於一體的。

    所以說,這是一種高明的道德境界,但是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很多人的理解,卻發生了偏移,中庸中庸,只看到一個“庸”字,認為“和稀泥、不出頭、不上不下不左不右、保守、遵循古舊”就是“中庸”,實則謬誤。

    三、 中庸是中華民族的特性之一嗎?

    中庸之道的理論基礎是天人合一,它同《大學》之道一樣,是儒家修己治人的內聖外王之道講究的是至善至仁至誠至真,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則有三條:一是慎獨自修,二是忠恕寬容,三是至誠儘性,所以,中庸是儒者始終追求的一種道德境界。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分析,雖然,中庸之道中描述的一些“誠善仁”的特質,與我們中華民族有高度的契合性,但是我們只能說,中庸是我們中華民族始終在追求的一種道德境界,而不能簡單的把中庸定義為中華民族的特性之一。

    以上是我關於本題的解答,如有不到之處,敬請指正。

  • 7 # 老崧

    中庸之道,是中華民族的特性之一!

    只是在使用過程中,因種種情況出現了許多偏差,尤其是為了教育蒙童而簡化之後的理解與運用,偏差很大,導致大眾化的文化理解偏差很大。

    說起中庸之道的理論起源,個人認為來自論語中三人行的語句。

    論語中三人行的語句原意,是記載周朝的常用的普及性的決策方式,理治。

    具體現代化的解釋是,在三人或者三人以上的做事的團隊組合中,一定有敢於做事會做事的領導者,他領導團隊的方法是,把問題及產生的任務先交待清楚,再把解決問題的預案拿出來討論,如果全體同意透過,那麼就按預案辦;如果有人對某個細節有不同的看法,必須拿出來全體討論解決,直到所有的人都同意,就幹。

    這種理治方法產生的屬下做事現象,必然會出現自主自發自約束的自動方式,人人除了本份之外,都會進行主動的協調和互助,不需要後來人治社會中的所謂的管理。

    這種理治方法訓練出來的民眾,必然會掌握某些事情處理的原則與活用的方法,可以稱之為規律方法程式體系,然後人們將之廣泛運用。這體系代表正確,被稱之為中,而全面考慮顧全大局的理治方法訓練出來的習慣,被稱之為庸。

    按現代話說,就是按正確的流程做事,既要做到位(避免不及),又要防止超過到位的正確工作(平衡)點,這就是所謂的防止過與不及。

    按現代科學體系來說,就是被發現的規律要儘量推廣,但是在使用規律時,一定要防止在定義域外(過)使用,同時儘量在定義域內用足,不要缺失什麼。

    把做事的原則提升到人際關係中,中庸之道也能使用。就是在人際關係系統內,儘量做到人們心中的區分性質的平衡點,不至於產生誤會。但是這也有個定義域,就是人們的行為分工是合理化的明確,否則這個平衡點難以明確。

    只是,個人在系統面前,弱勢防守者在強勢進攻者面前,常常被擠壓合理空間,導致壓迫與被壓迫、剝削與剝削現象出現。其中的弱者,因為離不開這個生存系統,只能委屈求全,以偏離了基礎的假中庸之道麻木自己。因為真正的中庸之道,來源於所有人的認可,而不是權勢者的認定。

    現代人,普遍認識水平高了,不需要將就過去的錯誤理解,撥亂反正,重歸中庸之道的正義,用來指導規範自己的行為,重建中華民族的復興文明與盛世。

  • 8 # 烏賊解盤

    的確如此,中庸之道也是思想,儒家思想道家文化都含有中庸之道,為人處世,左右逢源,放在當今也是一種不可捨棄的思想文化。

  • 9 # 冰凌飛舞

    中庸之道的確是中華民族的特性之一。中庸出自儒家經典《中庸》,是儒家修身治國的基本價值理論,也是中華民族的獨特創造和中華文明的重要基因之一。

    對中庸之道,現代人並沒有完全弄清古人所倡導的為人之道和處事哲學,往往認為中庸就是迂腐、油滑、不思進取、沒有個性、稀泥抹光牆,其實這是對中庸的最大誤解,有失偏頗。

    北宋理學家和教育家程頤指出:“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通篇也都告誡世人“至誠至性、率性而為、行乎當行、止乎當止”。中庸始終倡導不偏不斜,以純正的人性修身處事、待人接物,是為人的“中正之道”,古來的“聖人之道”,是道德行為的最高準則,幾千年來閃耀著睿智的人性光芒。

    中庸之道,首在律己修身

    中庸是修身的最高境界。既合乎人性,有合理的慾望和正常的需求,更嚴格律己,時刻節制過分的慾望和需求,這樣才符合天理大道。律己是中庸的起點,只有從提高道德品行和精神追求出發,不斷地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自我約束,慎獨、慎微、慎言、慎行、慎欲、慎友,才能達到真正的中庸之境。

    中庸之道,重在至誠立身

    中庸的樞要在誠,至誠是中庸之道所堅持的重要原則。某種意義上說,中庸之道就是至誠之道、真誠之道。《中庸》認為,天所以為天,是因為天是誠和純的化身。只有以至誠立身,才能達到至仁至善的境界。誠之者,人之道也。以誠待人,才能無人不信;以誠處事,才能無事不克;以誠立業,才能無業不興。

    中庸之道,貴在忠恕待人

    孔子思想核心就是為仁、忠恕,他強調"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中庸》繼承和發揚了孔子的忠恕思想,提出"以人治人",要求人們用愛自己的心去愛他人,用忠恕去感召、感化人。只要堅持忠恕待人,時刻將心比心、寬厚包容、互相諒解、互相關心、相互支援,人們就會和諧共處,就會達到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的境界。

  • 10 # 關中博雅齋

    中庸之道,亦在於“誠”。中庸所談的“至誠之道”,從修身養性中看來,其實也是“真誠之道”。真誠,是心之至誠,以誠待人則無人不信,以誠處事則無事不克,以誠立業則無業不興。

  • 11 # 音形世界

    悟空問:何謂中庸之道?大公曰:所謂中庸之道就是不偏不倚,折中取正,融和貫通,不走極端的意思。從哲學上講就是從相互矛盾的雙方中融和產生的不同於矛盾雙方的新的亊物或方法。從三觀看屬新的觀點,從方法看屬新的方法,即不同於矛盾雙方固有的觀點和方法。從太極原理看所謂中庸實際上就是陰陽相剋之所生,也就是道之子。簡明的說就是"熱水+冷水=溫水"或"男人+女人=孩子"。太極☯️圖中有一條"倒s線"(又稱己線)生動形象地說明了中庸之道並不是"中"中豎直的線條,而是一條隨著陰陽勢力的轉化而相應變更的弧線。這表明中庸之道的形成是在陰陽兩股勢力的反覆衝突最終透過對話協商中達成的共識。就像市場上買賣雙方透過討價還價最終達到雙方滿意成交的結果一樣。中庸之道是道家的重要原理,最早見於《周易》"得中"理論,是周文王晏駕前傳給兒子周武王的治國要領,從夏起始歷經商周一直是君王治國的傳世法寶,用今天的話講就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而且應當是宇宙真理!

  • 12 # 濛濛噠噠

    中庸之道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標準和精神境界。中庸,中正持平,和諧永恆。中者,正也,和也,中正和諧,恰當適度,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意。

    中庸之道實質上就是要行當行之事,不做不及或者過分的事情。除此之外,良好的語言表達與得體的待人接物,也能體現“中庸”的道理。說話時,既不出言不遜,又能直指主旨;遣詞造句既符合當時的場合,又符合自己的身份,能恰當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既妙語連珠,又不會給人誇誇其談的壞印象。倘若能做到這些,就達到了“中庸”的境界。

    這次世界範圍大流行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國在外交領域採取的方式,就是完美詮釋了中庸之道。

    我們這些平常人往往不明白其中的真諦,甚至居於高位的人同樣也不能按照中庸的道理行事。所以中庸才顯得最高,行中庸之道才顯得難能可貴。

    為什麼“中庸”這種智慧曲高和寡呢?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趨利避害的天性,這種天性使我們不僅僅滿足於吃得飽、穿得暖,還有更多的慾望、有更多對於美好事物的追求。

    然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如果無節制地膨脹下去,就會變成貪婪的慾望,即使再美好的事物也會變得醜陋了。人們為了自己生活得更好,社會地位更優越,得到更多的讚譽和尊敬,就產生了追名逐利的慾望。於是,人們不再僅僅為了生存而忙碌,還為了與利去拼殺,慾望貪婪的人,無法正常生活和工作,他們沒有滿足的時候,於是就違背事物的規律做事,在恰當的時候做不恰當的事,漸漸偏離了事物發展的正軌,這就是孔子所說的做事“過了”。

    這樣的人自然無法依照中庸之道立身處世。古今中外,那些恃才傲物、好大喜功,不明白見好就收,不知道“水滿則溢、月滿則盈”道理的人屢見不鮮,這恰恰就是中庸之道不容易施行的最好證據。

  • 13 # 費惡潑嘞

    我以為 "中庸之道" 應該是我們的至關重要的國本,而不僅僅是特性之一。

    中國古人推崇的中庸之道和真正的辯證法有異曲同工之妙的。

    要理解"中庸之道"的辯證法意義,我們必須排除那認為諸多差別對立是固定化的不同存在的感性看法,而把差別對立理解為作為永恆過程的真理(絕對本質,世界靈魂,自身等同的統一體,實體,也可以理解為我們老祖宗說的"大道")本身與它本身的排斥和分裂外化,毋寧是自身之內的對立或矛盾(內部矛盾)。那對立的一面並不僅僅是漠不相關的兩個之中的一個,而乃是對立面的一個對立面,換句話說,那對方是直接地包含於它自身之內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善與惡;生產與消費;為公和自私...任何單獨一方都沒有獨立自存性。它與它的對立面是植根於同一個把它們孕育出來的統一體中的(亦此亦彼)。如果脫離了這個把它們孕育出來的統一體來單獨考察這些差別對立,那麼它們彼此之間以及它們對於統一體本身,都是漠不相干,看不到必然性。我們有了統一體自身分裂外化出對立差別這個概念,則我們就會認識到這些不相干的對立差別實質上只是一個自身等同東西(統一體)的內部差別,而它們的本質是統一性;它們便作為肯定與否定、陰與陽互相激勵,而它們作為特定存在毋寧是沒有持存性的,必須迴圈不斷地迴歸消融於統一體中(非此非彼) 並重新從統一體中獲得新生。從統一體那方面來說,就是做為自身等同者揚棄自身作為已經分裂的東西,把存在著的差別對立收回自身(非此非彼),灌注生氣後重新產生出來(鳳凰涅槃浴火重生)....這個過程是不斷迴圈往復進行的。

    這個統一體的概念可以叫做生命的單純本質、世界的靈魂、普遍的血脈,它瀰漫於一切事物中,它的行程不是任何差別或分裂所能阻礙或打斷的,它本身毋寧就是一切差別並且是一切差別之揚棄,因此它自身象血脈似的跳動著但又沒有運動,它自身震撼著,但又沉靜不波...

    以上就是我對中庸之道的理解(不執著於處於對立中的任何片面一方面而把握住作為對立統一體的大道的演變和發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核桃樹如何橋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