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忍者先行

      門神信仰由來已久,據《山海經》說:在滄茫的大梅之中有一座度朔之山,山上有一顆大桃樹,枝幹蜿蜒盤伸三千里,桃枝的東北有一個萬鬼出入的鬼門,門有上兩個神人,一個叫神荼,一個叫鬱壘,他們把守鬼門,專門監視那些害人的鬼,一旦發現便用蘆葦做的繩索把鬼捆起來,扔到山下喂老虎。於是黃帝向他們敬之以禮,歲時祀奉,在門上畫神荼、鬱壘和老虎的像,並掛上蘆葦繩,若有兇鬼出現二神即抓之喂虎。後來《山海經》這種以神荼、鬱壘、虎葦索、桃木為闢鬼之神的信仰被人們承傳了下來,如晉幹寶《搜神記》佚文曰:“今俗法,每以臘終除夕,飾桃人,垂韋索,畫虎於門,左右置二燈,象虎眠,以驅不祥。”這中間,桃亦是人們崇拜久遠的植物,人們認為桃多子多福,是長壽的象徵,因此能夠除災避邪制鬼驅怪,《典術》雲:“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壓伏邪氣者也。桃之精生在鬼門,制百鬼,故今作桃人梗著門以壓邪,此仙木也。”而老虎為百獸之王,能夠“執搏挫銳,噬食鬼魅”,“故畫虎於門,鬼不敢入”。這種信仰一直流傳至今,除夕之時人們常常在門上貼上畫有二神與虎的畫,並掛上桃枝或桃人和葦索,以驅鬼辟邪。與過去稍有不同的是,畫中神人除了神荼鬱壘外,還有唐代出現的鐘馗,元代以後出現的秦瓊尉遲恭,舊時蘇州地區人們崇拜的溫嶽二元帥,道教崇奉的青龍自虎,一些地區信奉的趙雲趙公明孫臏龐涓等。還有的地方將門神分為三類,即文門神、武門神、祈福門神。文門神即畫一些身著朝服的文官,如天官、仙童、劉海蟾、送子娘娘等,武門神即武官形象,如秦瓊、尉遲恭等,祈福門神即為福、祿、壽三星。這些門神雖出現的時間區域背景不盡相同,但至今都被人們普遍信仰,其中影響最深的要數神荼、鬱壘、鍾馗、秦瓊、尉遲恭了。

      神荼、鬱壘是們信仰最早的門神,除《山海經》記載外,漢代諸書皆有記載。如《重修緯書整合》卷六《河圖括地象》中即說:桃都山有顆大桃樹,枝幹盤曲三千里,樹上有一隻金雞,太陽出來的時候就叫鳴。樹下有二神,一個名叫鬱,一個名叫壘,均拿著葦索,看守那些不祥之鬼,一旦捉住便殺之。應劭《風俗通義》卷八則稱荼與壘是兄弟二人,生效能夠捉鬼,他們常在度朔山上的桃樹下,檢查百鬼,凡發現有禍害人類的就逮之喂虎。於是縣老爺常常在臘冬除夕,刻一個桃人拿著葦茭掛在門上,並在門上畫一隻虎,這都是仿效古人的做法。道教吸收了這種信仰,如晉葛洪《枕中書》即將鬱壘列入道教神譜,稱為東方鬼帝之一,其《元始上真眾仙記》中亦云:“今人正朝,作兩桃人立門旁,以雄雞毛置索中,蓋遣勇也。”此後,二神一直被人們所信仰,如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說:用桃木板做門,叫做仙木,畫兩位神貼在上面,左扇門上叫神荼,右扇門上叫鬱壘,民間稱他們為門神。隋朝杜臺卿《玉燭寶典》引《括地圖》稱神蒂、鬱壘於桃都山大桃樹下,為門神。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卷五中還專門有《辯蒂壘》一條,稱人們常於正旦書桃符,上刻鬱壘、神荼。《北平風俗類徵·歲考》亦稱:元旦貴戚家懸神荼、鬱壘,民間插芝梗、柏葉於戶。《民間新年神像圖畫展覽會》:“所謂神荼鬱壘者,乃《山海經》神話中之人物。……上述最古門神之意,迄今尚未全部遺忘,蓋今人仍有書其名於門上者,以代較流行之將軍肖像。”可見二神信仰廣泛深入民間,祭祀的方法大致為:畫二神肖像張貼於門上,用桃木雕刻二神像,掛於門上,用硃砂筆在桃木板上寫上二神尊名,掛在門上,並畫上道符,不管用哪一種方法,人們都認為可以用來驅鬼闢耶。 至於於二神的形象,《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有一幅畫,畫中即有二神的肖像。二神位於桃樹下,坦胸露乳,黑髯虯鬚,眉發聳互,頭生兩角,手執桃木劍與葦索,一副凶神惡煞的樣子,難怪鬼見了都害怕。

      唐代,又出現了一位門神鍾馗,他不但捉鬼,而且吃鬼,所以人們常在除夕之夜或端午節將鍾馗影象貼在門上,用來驅邪辟鬼。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稱:“每至端陽,市肆間用尺幅黃紙蓋以朱印,或繪天師鍾馗之像,或繪五毒符咒之形,懸而售之,都人士爭相購買,粘之中門以避崇惡。”其形象是豹頭虯髯,目如環,鼻如鉤,耳如鍾,頭戴烏紗帽,腳著黑朝鞋,身穿大紅袍,右手執劍,左手捉鬼,怒目而視,一副威風凜凜,正氣凜然的模樣。據說他捉鬼的本領及威望要比神蒂、鬱壘高得多。至於其來歷,據《補筆談》卷三、《天中記》卷四、《歷代神仙通鑑》卷一四等書記載,鍾馗原來是陝西終南山人,少時即才華出眾,唐武德(618—627年)中赴長安參加武舉考試,僅因為相貌醜陋沒有中舉,於是惱羞成怒撞死在殿階上,唐高祖聽說後特別賜給紅官袍予以安葬。後來唐玄宗偶患脾病,請了許多醫生救牿,效果不佳,宮廷上上下下都很著急。一天晚上唐玄宗睡著後,忽然夢見一小鬼偷竊宮中財物沿著殿牆邊逃跑,唐玄宗急忙喊叫捉拿,只見一位相貌魁偉的大丈夫跑上殿來,捉住小鬼,刳目而吃之。玄宗問他是什麼人時,他回答說是“武舉不中進士鍾馗”。唐玄宗醒來後,第二天病就好了,於是請來畫匠吳道子將鍾馗的像畫了下來,所畫之像與玄宗夢中所見一模一樣,玄宗大悅,將之掛於宮門之上,作為門神。後來道教吸收了這種信仰,常將鍾馗視作祛惡逐鬼的判官,於是鍾馗便成了道教驅鬼捉鬼的神將。

      此外,鍾馗在民間亦廣為流傳,民間流傳有鍾馗嫁妹、鍾馗捉鬼、鍾馗夜獵的故事。

      秦瓊、尉遲恭是門神中的武門神,大約元代以後,才祀之為門神,然二人確為唐人。據明《正統道藏》中的《搜神記》和《三教搜神大全》及《歷代神仙通鑑》等記載,二門神為唐代秦瓊(秦叔寶)、(尉遲恭尉遲敬德)二將軍。相傳唐太宗身體不太好,寢宮門外有惡鬼耶魅號叫,六院三宮,夜無寧日。於是太宗將全部情況告訴眾大臣,秦叔寶上奏說:“臣平生殺人如摧枯,積屍如聚蟻,何懼小鬼乎!願同敬德戎裝以伺。”太宗准奏,夜晚讓二人立於宮門兩側,一夜果然平安無事。太宗嘉獎二人後,覺得整夜讓二人守於宮門,實在辛苦,於是命畫工畫二人像,全裝怒發,手執玉斧,腰帶鞭練弓箭,一如平時,懸掛在兩扇宮門上,從此耶祟得以平息。直到元代人們才沿襲這種做法,奉二人為門神。此前曾有過類似的記載,不過均未說明是此二人,如南宋佚名氏《楓窗小櫝》曰:“靖康以前,汴中家戶門神多番樣,戴虎頭盔,而王公之門,至以渾金飾之。”宋趙與時《賓退錄》雲:“除夕用鎮殿將軍二人,甲冑裝。”直到明清以後,書中記載才明確為秦瓊尉遲恭二人,如清顧祿《清嘉錄·門神》中雲:“夜分易門神。俗畫秦叔寶尉遲敬德之像,彩印於紙,小戶貼之。”清李調元《新搜神記·神考》:“今世惜相沿,正月元旦,或畫文臣,或書神蒂鬱壘,或畫武將,以為唐太宗寢疾,令尉遲恭秦瓊守門,疾連愈。”另據今人張振華常華《中國歲時節令禮俗》記載:“貼門神,歷史悠久園地方不同,時代不同貼用的也不同。北京多用白臉兒的秦叔寶和黑臉兒的尉遲敬德。至今仍有住戶這樣做,以祈人安年豐。”表明二神從受祀岍,至今仍然被人們所祀奉。

  • 2 # 滄海中的美慄傳說

    很早以前就有門神的

    門神的前身是桃符,又稱“桃版”。古人認為桃木是五木之精,能制百鬼。所以從漢代起,人們就用桃木做桃人、桃印、桃板、桃符等用以辟邪。

    真正史書記載的門神,是古代的一個叫成慶的勇士。

    據班固《漢書•廣川王傳》中記載:廣川王的殿門上就曾有勇士成慶穿短衣大褲佩長劍的畫像。

    到了唐代,門神便被秦叔寶和尉遲敬德所取代。唐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門事變中做了虧心事,所以他總是整夜不得安寧。

    為了消除李世民心中的恐懼,秦叔寶和尉遲敬德二人披盔帶甲,連續幾夜站在宮門外守護。

    李世民心裡踏實,便安心入睡了。這使李世民滿心歡喜,稱讚秦叔寶和尉遲敬德:“兩位將軍真是門神啊!”

    隨後,李世民便找來畫師給兩位將軍畫像,並把畫像懸掛在宮門左右,李世民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驅邪。於是,這一習俗便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了。

    在民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徵,所以,民間的門神永遠都是怒目圓睜,相貌猙獰,手裡拿著各種傳統的武器,隨時準備同上門來的鬼魅戰鬥。

    由於中國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門神總是成對出現。

  • 3 # 如果雲知道

    中國古代比隋唐更早就有門神的記載。相傳,東海度朔山中,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其枝伸向東北方的鬼門,所有的鬼怪來往皆從此出入。樹下有二神,一名神荼,一名鬱櫑,專門監視鬼的行為,發現哪個鬼胡作非為,就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喂老虎吃,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茶、鬱壘。於是,人們就在兩塊桃木板上,畫上神荼和鬱櫑的像。置以門側,以御百鬼騷擾。這是傳說中最早出現的門神形象。而民間桃木能驅邪的說法,也是從這裡來的。

    然而,真正史書記載的門神,卻不是神荼、鬱壘,而是古代的一個勇士叫做成慶的。在班固的《漢書·廣川王傳》中記載:廣川王(去疾)的殿門上曾畫有古勇士成慶的畫像,短衣大褲長劍。

    到了唐代,門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寶和尉遲敬德以及終南進士鍾馗所取代所取代。

    關於秦瓊敬德如何就做了門神,有兩個版本的記載,一個是見於《西遊記》中:涇河老龍與一個算命先生打賭,犯了天條,玉帝派魏徵在午時三刻監斬老龍。老龍於前一天懇求唐太宗為他說情,唐太宗滿口答應。第二天,唐太宗宣魏徵入朝,並把魏徵留下來,同他下圍棋。不料正值午時三刻,魏徵打起了瞌睡,夢斬老龍。老龍怨恨唐太宗言而無信,陰魂不散,天天到宮裡來鬧,鬧得唐太宗六神不安。魏徵知道皇上受驚,就派了秦瓊、尉遲恭這兩員大將,守在宮門保駕,果然,老龍就不敢來鬧了。唐太宗體念他們夜晚守門辛苦,就叫畫家畫了兩人之像貼在宮門口,結果照樣管用。於是,此舉也開始在民間流傳,秦瓊與尉遲恭便成了門神。

    另一個則見於《隋唐演義》:有一階段唐太宗李世民情緒很不好,晚上睡覺常常聽到臥房外邊拋磚擲瓦,鬼魅呼叫,弄得後宮夜夜不寧。他很害怕,將此事告訴群臣。大將秦叔寶說:“臣戎馬一生,殺敵如切瓜,收屍猶聚蟻,何懼鬼魅?臣願同敬德披堅執銳,把守宮門。”李世民同意。當夜果然無事。自此以後,便讓二將夜夜守衛。後來李世民擔心二人辛苦,便命畫工繪二人如往常守衛的全身像懸掛在門口,邪祟從此便絕跡了。上有所好,下必效仿,於是門神就傳到了民間,至今民間所貼門神還有秦瓊、敬德的形象。

    另外,民間還有以鍾馗、韓信和蕭何、張飛和關羽、趙雲和馬超、岳家軍和楊家將、和合二仙等人物形象作為門神。

  • 4 # 華夏長河五千年

    有的,根據史料記載,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祀門”的活動,而且是極為重要的一項。上到天子,下到庶民,都要對門神加以禮敬。

    在門神的傳說中,神荼和鬱壘二神的傳說在民間早有流傳。神荼、鬱壘二人專門管鬼怪、邪物,能夠驅邪避兇,所以受到了世人的敬仰,便把二人作為門神貼於門上驅邪擋煞。《山海經》、《風俗通義》、《重修緯書整合》、《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等書都有記載。但因為古代紙張的缺乏,並沒有門畫,而是刻在木片上儲存的。

    然而到了隋唐,門神有了新的定義,此後世人所謂的門神實質是因為其有著出色之處而被崇拜供奉,不僅僅是用來去災避兇。更多的性質是祈願而不是純粹的門神

    所以,現在看到的門神大多是隋唐的,而並非以前沒有。而是有,但並沒有完整的儲存下來而已。

  • 5 # 紅顏讀史

    有啊,最早的門神叫神荼鬱壘,讀音“shén shū、 yǜ lǜ”。

    還有個中國產動畫電影叫《小門神》,講的就是他倆的故事,電影挺好看的,可惜把他倆的名字讀錯了。

    東漢時期張衡的《東京賦》裡就提到過,“ 度朔作梗,守以鬱壘;神荼副焉,對操索葦。”

    同一時代的王充寫的著名的無神論著作《論衡》裡,引用了《山海經》說:“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間東北曰鬼門,萬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 ,一曰鬱壘 ,主閱領萬鬼。善害之鬼,執以葦索而以食虎。於是 黃帝乃作禮以時驅之,立大桃人,門戶畫神荼 、 鬱壘與虎,懸葦索以御兇魅。”

    《小門神》那個電影很有可能就是根據這段記述腦洞大開而拍成的,而這一段描述也就是民間對神荼鬱壘的印象:神情威嚴,專治惡鬼,所以被封為門神。

    只要將神荼鬱壘的神像貼在門上,便可以保家衛宅,闔家平安。

    而問題中所問的“門神是隋唐”的,指的則是秦瓊和尉遲敬德。

    秦瓊和尉遲敬德可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不像神荼鬱壘那樣是虛構出來的。

    秦瓊和尉遲敬德是協助李淵李世民父子建立李唐、問鼎天下的有功之臣,被李世民命令大畫家閻立本將他們的形象畫進了凌煙閣,史稱“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有一回李世民做噩夢睡不著覺,也有說是因為宮裡鬧鬼的,把李世民搞得精神很不好。

    於是秦瓊就主動對皇帝說,願意和尉遲敬德一起穿上鎧甲舉著武器站在皇上寢宮門口,看看哪些妖魔鬼怪還敢近前來?

    李世民實在是睡不好,就同意了秦瓊的提議。

    這兩個人本就是武將,一生衝鋒陷陣殺敵無數,身上自帶武將煞氣,那一夜果然平安無事,一覺到天亮。

    於是他就命人將秦瓊和尉遲敬德畫成等身的全身像,貼在寢宮門上,這樣一來妖魔鬼怪一看到畫像便以為是秦瓊和尉遲敬德真人,不敢再來騷擾。

    後來這一做法就慢慢傳入了民間,那時的百姓本身就對秦瓊和尉遲敬德的印象不錯,傳來傳去就將二人傳成了新一代的門神。

  • 6 # 嘴痕

    其實早在周朝時期,便已經出現了門神傳說,當時稱為“門祀”,是當時的一種活動,再加上當時有門神的傳說,而在門神的傳說中,神荼和鬱壘二神的傳說在民間早有流傳。《山海經》、《風俗通義》、《重修緯書整合》、《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等書都有記載。

    後來道教和一些人們認為門神可以去除邪穢,可以防止一些小鬼作亂,所以這些門神一般形容的凶神惡煞,穿盔戴甲,手拿武器等,門神的傳說,便流傳起來。

    而在門神中,又分為武門神,文官門神,道教門神等,其中武門神最出名的便是尉遲恭和秦叔寶的組合,也有關於他倆守在門前,保護唐太宗李世民入睡的傳說。

    文官門神最為出眾的有魏徵,包拯,文天祥等人,一些神仙也會作為門神,例如鍾馗。有些地區甚至會以趙雲,孫臏,龐涓為門神,以岳飛為門神的也不在少數。

    所以門神並不是隋唐的專利,其實在很早時期便有關於門神的傳說了。

  • 7 # 諸神的黃昏研究會

    肯定比隋唐早,漢朝時有用桃木做辟邪之具,因為古代人認為桃木乃是五木(桑、榆、桃、槐、柳)之精,能闢鬼邪。有的在桃木上刻上吉利文字,有的則刻上圖形,後來形成春貼與年畫。

    有文字記載的是南北朝時期,南梁的宗懍所著的《荊楚歲時記》裡就有對門神的記載:“正月一日,造桃板著戶,謂之仙木,繪二神貼戶左右,左神荼,右鬱壘,俗謂門神。”

    我們常見的門神是明清形成的,因小說《西遊記》及《隋唐演義》內涇河龍王等故事逐漸流傳,門神才被守護宮殿的秦叔寶、尉遲敬德代替。

  • 8 # 任十三讀史

    我是任十三,我來回答。

    關於中國古時候貼門神的習俗最早可以上溯到周朝。

    《山海經》中記載:東海度朔山有大桃樹,蟠屈三千里,其卑枝東北曰鬼門,萬鬼出入也。有二神,一曰神荼,一曰鬱壘,主閱領眾鬼之害人者。

    從中我們可以知道:神荼負責看守西南門的“神門”,鬱壘負責看守東北門的“鬼門”。神荼和鬱壘這哥倆長的比較凶神惡煞,他們的手裡拿著桃木劍,威風凜凜的站在那裡,所有的邪神惡鬼就不敢進來了。神荼和鬱壘就成了最早的門神。

    因為桃木被古人認為有驅鬼的作用,於是後來又有了一個習俗,就是懸掛桃符。什麼是桃符呢?就是寫著神荼和鬱壘名字的桃木板。這樣的桃木板掛在門頭,每年要更換一次。所以王安石在他的《元日》裡寫到:“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除了掛桃符,五代時期後蜀的君主孟昶還率先發明瞭在桃木片上寫吉祥詩掛在宮殿門口祈福,據說這個後來演變成了春節貼對聯的習俗。

    而門神到了隋唐,尤其是唐太宗以後,有了新的變化。我們現在最熟悉的就是秦瓊和尉遲敬德的門神像了。《西遊記》裡對這個傳說講述的非常詳細。

    相傳涇河龍王為了贏得和大唐神運算元袁守城的賭約,私自更改了下雨的點數和時辰,結果要被玉帝斬首。他打聽到監斬官是李世民手下的名臣魏徵,託夢要李世民幫忙。李世民於是答應,將魏徵請來下棋,準備絆住他的手腳,以求解救“夢中的小龍龍”。

    午時三刻快到了,魏徵忽然倒頭就睡。李世民很高興,以為這下魏徵無法脫身了。後來他看到魏徵頭上出汗,還細心的給他扇了扇。誰知道,魏徵殺龍是在夢裡,本來正在奮力的追趕逃命的涇河龍王,所以急的滿頭大汗。李世民一扇風,魏徵的速度陡然加快,因此得以趕上龍王,一劍砍了他的龍頭。

    這下涇河龍王憤恨不已。他每天半夜都提著血淋淋的龍頭來李世民的夢裡哭鬧,不斷要求李世民還他的命。李世民被他搞的情緒崩潰。大將軍秦瓊和尉遲敬德問明緣由,頂盔摜甲,手拿雙鐧和雙鞭開始為李世民站崗。涇河龍王的魂魄遠遠看見這二位,不敢過來了。後來時間久了,李世民覺得他們太辛苦。就命人照著他們的樣子畫了兩幅畫貼在宮門上,嚇唬涇河龍王。當然,我們有理由懷疑李世民因為玄武門之變心裡害怕,需要兩位將軍驅鬼也是有可能的。

    然而無論怎麼說,秦瓊和尉遲敬德徹底成了門神。民間也開始競相效仿,將二位將軍的畫像貼在門上保平安。

    當然,除了這二位,中國民間還有貼其他人做門神的,比如鍾馗,福壽祿三星,包拯,魏徵,文天祥等等,但都沒有這二位名氣大,流傳廣。

    對了,特別叮囑一句。門神貼的時候,要四目相對,不能各看兩邊。那樣就成了大家常說的“貼錯門神”了,會比較尷尬。

  • 9 # 米湯剪輯

    民間舊時風俗,過春節時家家戶戶都要貼門神。門神即兩個武將,金盔甲冑。一持鞭,一執槍;一黑臉濃須,一白麵虯髯。

    如今的門神,一般是指唐朝大將秦叔寶和尉遲敬德。但門神的歷史卻遠遠早於唐朝。據《山海經》記載:傳說在黃帝時代,有神荼、鬱壘兩兄弟善於捉鬼。如果有惡鬼危害人間,便將其綁了喂老虎。後來,人們為了避邪御鬼,就用桃木雕成神荼、鬱壘的形象,每逢春節就掛在門首,並在門上畫一隻老虎。久之,便敬他們為門神。三國時期的關羽和張飛也曾被尊為門神。到了唐朝,傳說中專職捉鬼的鐘馗也進入了門神的序列。直到元明時期,隨著雜劇和評話藝人對隋唐歷史的演義和傳播,秦瓊、敬德的故事逐漸深入人心,其門神的地位才得以固定下來

    尉遲敬德作為唐初大將,自歸附李世民後,憑藉高超的武藝,多次冒險救李世民於危難之中,立下不世之功。尤其在玄武門事變中,不但殺死李元吉,救了李世民之命,還請高祖下令,令諸軍皆屬李世民指揮,內外遂定,可謂力挽狂瀾。尉遲敬德同時還有遠見的卓識,如玄武門事變後,對太子的黨羽主張釋而不殺,這一舉措迅速緩和了內部矛盾,同時還為李世民保留了魏徵那樣的大批棟樑之材。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這樣說:沒有尉遲敬德,也就沒有李世民,也就沒有後來的大唐盛世。在性格上,尉遲敬德純樸忠厚,自歸李世民之後,從無二心,為其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在拒絕娶公主一事上,更顯示出高貴的品質。正因如此,後人才將他做為門神,畫圖流傳至今。雖說居功自負是尉遲敬德的不足之處,但從另一方面也說明他了他的的純樸,做事毫無心機。

    他為什麼成為門神呢?有一個有趣的傳說。據傳,唐朝開國年間,太宗因一些事日夜不得安睡(做惡夢),秦瓊奏道:願同尉遲敬德戎裝立門外以待。那一夜果然無事,但太宗又不忍二位將軍每夜都這樣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畫二將真容,貼於門上,這就是門神的由來了

  • 10 # 韋楓

    這有一個歷史故事:有一條龍犯了天條,依律該斬,命魏徵負責斬殺。這條龍為了活命,就託夢給唐太宗李世民,請他幫忙給魏徵說情,太宗答應了,並問明瞭斬首的日期和時辰。

    到了那天,太宗約魏徵一起飲茶敘話,不讓他離開自己。到了午時,魏徵一陣倦意襲來,沉沉睡去,一會就大汗淋漓,太宗即開啟扇子為他扇風。過一會,魏徵就醒過來了。太宗覺得自己和魏徵一直在一起,應該沒有違反自己的承諾。

    誰知到了晚上,太宗睡著後,那條龍提著自己的頭來找太宗索命,說魏徵在斬殺它時,本來追它不上,太宗卻助他三扇風力,以至於自己被他追上而丟了性命。

    太宗問了魏徵,魏徵證實確有其事,感謝皇上的三扇風力,才使自己不辱使命。

    後來這條龍常常來騷擾索命,以致使太宗一病不起,太醫們使盡渾身解數,依然無計可施。就讓秦瓊尉遲恭兩員虎將在太宗就寢時在門口把手,晚上那條龍來到門外,看到二員虎將,不敢進前,如此,太宗才得以康復。

    民間聽說後,也在過年時在大門上貼上二員虎將的畫像,以保家人平安,這樣,就慢慢普及開來,這就是門神的由來。

  • 11 # 歷史雜譚

    門神,即司門守衛之神,是農曆新年貼於門上的一種畫類。過春節在家門貼上門神的習俗已經流傳了數千年。門神是舊時農曆新年貼於門上的一種畫類,也是道教和民間共同信仰的守衛門戶的神靈,舊時人們都將其神像貼於門上,用以驅邪辟鬼,衛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民間最受人們歡迎的保護神之一。

    根據史料記載,周代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祀門”的活動,而且是極為重要的一項典禮。上到天子,下到庶民,都要對門神加以禮敬。

    《禮記·祭法》雲:王為群姓立七祀,諸侯為國立五祀,大夫立三祀,適士立二祀,皆有“門”、“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戶,或立灶。”

    東漢學者鄭玄在給《禮記·喪服大記》中的“君至,主人迎,先入門右,巫止於門外,君釋菜”這一句做註釋時,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君釋菜,以禮禮門神。”這是“門神”第一次在文字記載中出現。

    門神的發展

    最開始的時候,神荼、鬱壘二人由於專門管鬼怪、邪物,能夠驅邪避兇,受世人所敬仰。於是人們便把他們二人的畫像貼在門上擋邪驅煞,這也是第一代的門神。

    到了後來,五花八門新增加的門神取代了神荼、鬱壘等先秦門神,門神的含意、形式和內容隨著歷史的延續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後期新增的門神主要有“祈福類”、“道界類”、“文官類”、“武將類”及“其他雜類”等等。祈福類如賜福天官,道界類如鍾馗與王靈官,文官類魏徵、包公和文天祥,武將類如秦瓊與尉遲恭等等。

    到元代以後,民間所貼的門神再次演變,上述諸類門神慢慢淡化,新增的秦叔寶、尉遲恭二人作為武門神普及最廣。

    上古時期的神荼、鬱壘,戰國時期的龐涓、孫臏,三國時期的關羽、張飛、趙雲、馬超,唐代的秦瓊、尉遲恭、魏徵、鍾馗,以及宋代的包拯、文天祥等等,都是流傳下來的門神。所以說門神不單是隻有隋唐,其他時代的人物都有。

    那麼為什麼到現在流傳最廣的是隋唐時期的門神了呢?

    隋唐之前可供研究的資料太少

    由於三國,兩晉時期,戰亂頻發,世道大亂。當時的統治者為了防止盜墓的出現,廢棄了以前“厚葬”的習俗。再加上古時的建築都是木頭做的,因此在這一時期的墓葬中,很難發現有關門神的形象。

    也就只有從漢代墓葬的墓門雕刻中見到神荼、鬱壘二位神靈的身影。

    東漢學者蔡邕在《獨斷》中記載了貼門神的風俗:“歲竟,畫荼壘,並懸葦索,以御兇。”,南朝宗懍《荊楚歲時記》說:“歲旦,繪二神貼戶左右,左神荼,右鬱壘,俗謂之門神。”秦叔寶,尉遲恭符合後人心目中的門神形象

    一說到“門神”,人們便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兩個人,秦叔寶和尉遲恭。這兩個人,都是唐朝的武將,就職於秦王李世民的手下。秦叔寶、尉遲恭二門神,是民間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武將門神,至今興盛不衰。

    門神的主要職責是驅邪辟鬼,衛家宅,保平安。因此百姓對門神的要求是,既要有“一夫當門萬鬼莫開” 的英勇,又要有望而生畏的氣概,更要一身正氣,忠心耿耿,不為財色迷惑。

    而在這麼多的門神中,也就只有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人最符合眾人的要求了。

    小說的流行使隋唐門神流傳更廣

    明清時期的經典小說流傳至今,明朝的小說《西遊記》和清朝的《隋唐演義》,用講故事的方式,講述了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大將“轉型”為門神的過程。此後,民間平民上行下效,效仿小說情節中帝王請將守門的做法,遂將二將永做門神從而使他們在民間得以成為流傳最廣、影響最大、普及性最強。

    總結

    除了神荼、鬱壘兩位正統門神和秦叔寶,尉遲恭兩門神之外,從古至今出現常用的門神非常多。這也說明了門神在老百姓心目中有多重要。門神寄託了人們對生活的願望:驅鬼納福,保佑一家人順順利利,免受災禍的侵擾。寄託著人們對大富大貴,福壽延年的渴望。

  • 12 # 生活大話家

    原古時代人們的住所簡陋,是沒有門的也就沒有門神祀,隨著社會進步,門庭首先出現在權貴部族首領的住宅,因門有防禦外部侵犯保護主人安全的特殊作用,漸漸人們對門的意義產生了崇拜。最初以“桃人飾門”、“畫虎於門”、“戶貼畫雞”等非人格化的神來守衛門戶。而後出現的人格化的門神是“神荼、鬱壘”。傳說東海里有座風景秀麗的度朔山,山上有一棵蟠曲三千里的大桃樹,這棵桃樹的東北一端,有一支拱形的枝幹,樹梢一直彎下來,捱到地面,形成一扇天然的大門。朔山住著各種妖魔鬼怪,要出門就得經過這扇鬼門。每當清晨金雞啼叫的時候,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就必須趕回鬼域。在鬼域大門兩邊守衛著兩個神仙兄弟,名叫神荼、鬱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鬱壘就會立即將它們捉住,用繩子捆起來喂虎,因而所有的鬼魂都畏懼神荼、鬱壘。這樣在民間就流傳開用神荼、鬱壘和桃木驅邪、避災的風習。他們用桃木刻成神荼、鬱壘的模樣,或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鬱壘的名字,掛在自家門口,用以避邪防害。這種桃木板被稱做"桃符"。“神荼”、“鬱壘”作為門神,除了文獻還有實物為證,漢畫像石上刻有神荼鬱壘執虎飼鬼的形象,與上述文獻“執以食虎”的所述一致。

    後世作為門神的很多是唐代的人物,影響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是唐朝武將秦瓊、尉遲恭、鍾馗和魏徵。秦瓊,尉遲恭作為門神有記載的是在元明時期晚於鍾馗。鍾馗捉鬼吃鬼鎮宅辟邪為門神的傳說起源於唐代,有吳道子畫作傳於後世。最早關於鍾馗的文獻記載見於北宋沈括 《夢溪筆談·補筆談》,傳說唐玄宗巡遊中忽染重病,不見好轉。夜裡玄宗夢到一個紅衣小鬼偷其珍寶,被一個面目醜陋鐵面虯鬢的大鬼捉到吃掉,問是誰,大鬼說是終南山鍾馗進京科考朝廷嫌其長得醜落第自殺化作鬼魂,見皇帝有難前來施救並誓言捉盡天下惡鬼。唐玄宗大為感動,命畫師作鍾馗像供奉。

    而被稱為天下第一門神的唐將秦叔寶和尉遲恭的傳說也跟唐朝皇帝有關,這個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現存最早記載兩人成為門神的文獻為元明間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之《門神二將軍》及《道藏》本《搜神記》之《門神》:當時天下初定,殺人過多冤鬼聚集,晚上唐寢宮門外拋磚弄瓦、鬼魅啼號,六院三宮夜裡不得安寧。唐太宗把這事告訴群臣。秦叔寶說:我一生征戰殺人如摧枯,積屍如聚蟻,怎麼會怕一些小鬼呢,夜裡願同敬德為皇上守衛。”夜裡果然安靜了。唐太宗擔心二人日夜辛苦就讓畫工畫上兩人戎裝畫像掛在宮門左右,效果一樣。流傳下來就成了秦尉二將奉為武門神。前門安寧了還有後門,皇帝命魏徵護衛後門,於是魏徵也成了文門神,主管內宅。魏徵的門神畫像中往往有“鎮宅”、“福神”等字樣,也稱作“福神魏徵”。無論何種形象的門神,都寄寓了人們吉祥如意福壽康寧等美好心願。

  • 13 # 羊羊先生

    關於門神的起源,《山海經》裡就有這樣一段記載:

    東海度朔山有大桃樹,蟠屈三千里,其卑枝東北曰鬼門,萬鬼出入也。有二神,一曰神荼,一曰鬱壘,主閱領眾鬼之害人者。

    當然這只是傳說或者說是門神的原型。也有說神荼與鬱壘是遠古時期黃帝派來統領遊蕩人間群鬼的兩位神將的化身,被安置在大戶人家做了門神,守衛一方安寧。只不過現在已經極少見到這二位了。

  • 14 # 愛鏟史的貓

    門神文化在中國歷史悠久,但一般現在所見的都是關羽張飛、秦瓊尉遲恭,這些人物都是隋唐之後的,那隋唐之前的呢?答案肯定是有的。

    門神,指的是戍衛門庭之神,而門神畫是中國年俗中都要貼的。門神的人物最早開始出現在《山海經》,那就是神茶和鬱磊,這兩個是有記載的上古時代的神,他們專管妖怪邪祟,隨著他們傳說的流傳也就成了最初的門神畫。隋唐時期,特別是唐太宗即位後,據說李世民即位後有感於戰爭殺戮太多所以每晚都夢到死去的人而無法休息。秦叔寶和尉遲恭就主動每晚去宮門口站崗,這一來李世民也可以睡好覺了。但李世民覺得這也不是個辦法,就命人將兩人的畫像畫下來貼門上,久而久之這也就成了我們現在看到門神畫。而關羽張飛因為神勇忠義,也被人們神化成了門神。

    而在這些人物門神出現前,人們為了辟邪也會用桃木製成桃符懸掛在門上,這也是一種門神文化。

  • 15 # 廣慷Talk

    門神,即司門守衛之神,是農曆新年貼於門上的一種畫類。 作為民間信仰的守衛門戶的神靈,人們將其神像貼於門上,用以驅邪避鬼、衛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中國民間深受人們歡迎的守護神。 按照傳統習俗,每到春節前夕,家家戶戶便忙碌起來寫揮春貼對聯和門神,祈福來年。

    根據史料記載,周代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祀門”的活動,而且是極為重要的一項典禮。在門神的傳說中,神荼和鬱壘二神的傳說在民間早有流傳,《山海經》、《風俗通義》、《重修緯書整合》、《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等典籍都有記載。

    考古發現表明:自原始社會時房屋建築出現之初起,人們就祭祀門戶。周代時,“門”與司命、中霤[liù]、行、厲合稱“五祀”,祭祀“門”的犧牲,有狗、雞、羊等。祭祀方式則是磔裂牲體,用其血塗抹門戶。 現有文獻記載表明,具有驅鬼、捉鬼神通的神荼、鬱壘二位神靈,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門神。

    《山海經·大荒北經》記載:滄海中有度朔山,山上有大桃木,蜿蜒盤曲三千里,其枝東北,是萬鬼出入的鬼門。門上有二神,名曰神荼、鬱壘,職掌萬鬼。用葦索(蘆葦編織的繩索)捉拿惡害之鬼,餵食老虎。黃帝立大桃人,門戶畫神荼、鬱壘與虎,懸葦索以御兇惡。這一觀念在考古發現的河南密縣漢墓墓門畫像,可得佐證。墓門畫像繪刻有神荼、鬱壘二神形象,相對而立,手中各執一虎。

    先秦秦漢時,人們往往用具有神秘和超自然能力,能夠祛除作祟的厲鬼惡魔,因而又被稱為“仙木”的桃木,或雕刻,或繪畫神荼、鬱壘神像,或書寫二神名,製作成御鬼避邪之物,謂之“桃符”。每逢臘月除夕時,將“桃符”懸掛在門戶上,以驅鬼除害,保佑家人平安。

    《淮南子》、《荊楚歲時記》皆稱其為“門神”。 桃符的形式和製作工藝,也隨著時間發展而發生變化。最初的桃符,是由二塊長約7、8寸,寬1寸多的小桃木,然後,在上面繪刻神荼、鬱壘神像,或書寫其姓名。後來,桃符是用一塊長2、3尺,寬4、5寸的桃木板製成,上面畫有狻猊 (龍生九子之一,形似獅子) 、白澤 (各代傳說中的神獸,會說人話,知萬物之事),下面寫“左神荼、右鬱壘”。

  • 16 # 飛冰走青

    出自《隋唐演義》裡的故事:"唐太宗李世民成就帝業其間殺人無數,既位後夜間多做惡夢,李世民召眾將群臣商議,讓秦瓊與尉遲恭二人每夜披甲持械守衛門於宮門兩旁。然久而久之,太宗念秦瓊,尉遲恭二將日夜辛勞,便讓宮中畫匠繪製二將之戎裝像,怒目發威,手持鞭鐧,懸掛於宮門兩旁,此後邪崇全消。"

    《西遊記》裡面也有類似的情節描述:"頭戴金盔光爍爍,身披鎧甲龍鱗,護心寶鏡幌祥雲,獅蠻收緊扣,繡帶彩霞新,這一個鳳眼朝天星斗怕,那一個環睛映電月光浮;他本是英雄豪傑舊勳臣,只落得千年稱戶尉,萬古作門神。"

  • 17 # 熾熱的小丑

    門神在周代就有了,而且祀門活動在周是極為重大的典禮。

    最早的門神應該是神荼、鬱壘。

    《搜神記》記載這兩人住在一座神山“度朔山”,山上有一個大桃樹,桃樹盤旋幾千裡,有鬼門,2人鎮守鬼門,每日檢閱百鬼,對有做壞事的鬼進行處罰。所有的惡鬼都懼怕他們。最早的門神是人民用桃木雕刻成二神模樣,掛在門口,用以驅邪辟鬼,衛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

    後來門神在各朝各代都有所代表,逐漸發展為以有名氣的文官武將等作畫貼在門上。《西遊記》和《隋唐演義》中記載如何將秦叔寶、尉遲恭二人“轉型”為門神的故事。《隋唐演義》:“唐太宗李世民成就帝業其間殺人無數,既位後身體極差,夜間夢寐不寧,多做惡夢,李世民懼之,受不住折磨,召眾將群臣商議,讓元帥秦瓊與大將軍尉遲恭二人每夜披甲持械守衛門於宮門兩旁果然無事。然久而久之,太宗念秦瓊,尉遲恭二將日夜辛勞,便讓宮中畫匠繪製二將之戎裝像,怒目發威,手持鞭鐧,懸掛於宮門兩旁,此後邪崇全消。”在元代最為普及。

    門神有很多類:驅邪類(比如神荼、鬱壘);祈福類(比如福、祿、壽星三神);宗教類(比如鍾馗);武將類(比如秦叔寶、尉遲恭);文官類(比如魏徵、包公);等等。

  • 18 # 文史有意思

    先說結論:門神不是隋唐才開始有的,門神的演變歷史依次是神荼鬱壘、鍾馗、秦叔寶和尉遲敬德。

    神荼鬱壘

    早在漢代的時候,人們就有過年立門神的習俗了,那時候的門神還是神荼、鬱壘這兩位。後來才開始用桃木板懸掛門神,這種桃木板被叫做“桃符”。(題外話:知道神荼鬱壘怎麼讀嗎?能全讀對算你厲害嘿嘿)

    鍾馗

    唐朝初年的時候,桃木板上畫的門神還是神荼鬱壘,用一根蘆葦繩子掛起來。一直到唐朝中後期,門神上的兩尊大神才有了變化:改畫鍾馗捉鬼圖了。

    鍾馗,確實歷史上有這個人,記載中是個將軍。但是到了唐玄宗這裡,鍾馗卻從凡人變成了可以抓鬼的神。唐玄宗做夢夢見鍾馗捉鬼,於是就讓畫師吳道子畫下來,過年過節的時候就把鍾馗畫像賞賜給大臣們。

    秦叔寶和尉遲敬德

    至於大家所熟知的作為門神的唐代的秦叔寶和尉遲敬德,實際上是宋代以後的事情。唐代人從來沒把這兩位當做門神。

    秦叔寶和尉遲敬德是唐初名將,他們在宋代被當做門神,完全是文人們添油加醋編故事的結果,這兩位因此成了守門的門神,一直流行到近現代。

    參考資料:

    《天中記》

    《陔餘叢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公雞生蛋咋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