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歷史愛好者小松

    書院為樂育人才之地,是中國古代公眾教育制度的一種,類似學校的教育機構。中國最早官辦書院始於唐、盛於宋,自兩宋至元、明、清千年之久,對於歷代文化的發展,確有一定貢獻。古代書院都有教學行政組織、領導班子,有學田作為經費來源,經濟獨立,供學生膳食並按所制定的院規、教學計劃、課程設定等進行有序的教學和生活。書院的主持人古稱“掌教”或”主講”,明代稱“山長”,謂其尊同山嶽。

    古代書院大約可分為(一)講學的書院(二)廟祀的書院(三)課士的書院三種類型。清代州全省性課士的書院有鰲峰、鳳池、正誼、致用四所,稱為省城四大書院。鰲峰、鳳池兩院,是教育生員和童生:正誼書院主教育舉貢;致用專門研究經史兼教舉貢生員、其物件各有不同。 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清廷明令“廢除科舉,廣設學堂”;“改書院、辦學堂”的改革措施,從而福州各書院也就逐漸轉為改辦學堂講授新學,書院自此全部消亡。

    一 鳳池書院

    福州第一中學的前身一鳳池書院,創建於(清)嘉慶二十二年(公元1817 )為福州省城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距今(1997)180年。由於當時文化逐漸發展,士子增多,省會所在地僅有一所全省性的“鰲峰書院”不能滿足讀書人的需求,為了廣育人才,總督汪志伊、鹽法道孫爾準選擇城內風池裡的三牧坊興建書院,初名“聖功書院”有講堂三楹十二間,專門教育生員和童生。書院初設,旋緣經費無著,幾復荒廢。到了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人鹽法道吳榮光積極籌措,捐俸倡率,經費才有著落。道光元年八月十四日前督憲、巡撫顏檢批准在案,以所在地為鳳池裡(今東街、東大路,原來狀元許將所居故宅之地得名),遂把“聖功書院”改名“鳳池書院”。此時鹽商薩重山、林世通等捐資,改建門樓官廳,添造橫舍,撰碑文、樹碑石,以垂久遠。道光二年,鹽法道王楚堂捐俸建“仰止樓”五楹,以祀宋儒陳古靈、陳季慈、周公闢產宏中、遊定夫、楊龜山、王信伯、李忠定、林拙齋、羅豫章、李願中、李西山、胡康侯、胡籍溪、胡致堂、胡五峰、劉屏山、劉白水、朱元晦、蔡西山、蔡九峰、黃勉齋、陳北溪、廖子晦、真西山;明儒陳布衣、蔡虛齋、黃石齋共二十八位。並增建講堂,收藏書籍。道光三年間前督憲趙慎畛又倡捐拓展“鳳池”,經營一切,自此鳳池書院規模大備,人文蔚起,多士觀摩,鼎盛一時,實與鰲峰書院並駕齊驅。五年,鹽法道朱桓清、總督趙慎畛、巡撫孫爾準捐俸在離講堂幾步遠的地方建軒,總督趙慎畛題匾取名“佳土軒”。六年,布政使司吳榮光在“佳士軒”之南建“樹人簃”,又增拓學舍多間,捐置書籍二千餘卷。八年,鹽法道竇欲峻捐棒作童生獎學金。由於官府倡導,士、商捐錢的更多,養士額比過去成倍增長。十八年,回縣貢生何恭崇、儒土柯恆喜、舉人何則賢等共捐紋銀820兩。二十年,又共捐錢三幹緡充膏火費。

    鳳池書院有講堂十二間,學舍三十餘間。院內一路梅柳夾植,松竹掩映,園林優美。院後還有花塢、荷地。他的左邊有宋代種植的兩株古荔枝樹。院內亭、榭建築多仿蘇州園亭式樣,其中如“翠竹軒”/‘樹人抵’/‘佳士軒”/‘橫經精舍”/‘藤陰書屋”等,構造尤為精美,山長多邀集名流,觴味其中。院中廳、堂、亭、榭懸掛許多楹聯。(清)楊平叔所書楹聯:“他浴文禽,從羅舍夢裡飛來,覽憑苑林翔吉宇/’;“鳳鳴翊鳳,向劉勰筆端流書,遷喬阿閣聽和聲/’有些楹聯則是山長抒發自己情懷,舞文弄墨,和書院毫不相干。例如山長郭柏蔭(字遠堂)原系京官,因丁憂回籍,充任鳳池山長,想不再出外做官,於是撰聯一對,“文酒過從,喜蔗尾景佳,菜根味美/’“衣冠脫略,看投林鳥倦,出帕雲閒/’所以聯中有“菜根味美”和“鳥倦雲閒”等語。但此人官心不死,又一聯說:“薄宦歸來,萬里江湖猶戀閾/’;“故人健在,一堂風雨此談心/’由於他“戀閾”,終又出山做官,一直做到湖北巡撫。

    鳳池書院的組織、經費來源、招考物件、甄別試和月課的手續、內外課錄取的名額以及膏火獎金的數目,都和鰲峰書院相似。書院名師很多,第一任山長趙在田,他教生員、童生首先要修養品德,其次才是道藝、文章。次任山長魏敬中。勤於工作,受到生員的愛戴。戊戌政變(光緒二十四年,公元 1898年)後,全國知識分子思想一新,山長陳璧,他們在書院中提倡實用,學風有所轉變。末任山長曾宗彥,於清光緒二十五至二十七年(189一1901川司以在籍翰林出身的侍御身份出任該職。曾宗彥思想和行動上屬於維新派,同情支援戊戌變法,積極參與“六君子”之一的林旭等主持籌辦、在北京福建會館成立的維新組織“閩學會”併成為骨幹之一。變法失敗後,自感已無能為力,返回故里頤養天年,卒於民國初期。鳳池書院歷時85年,前後山長十二人,書院歷史至此宣告結束。

    科舉廢止後,鳳池書院改為全閩大學堂,首任山長葉在傳。1903年改名福建高等學堂,先後繼任的有陳寶琛(第二任1905-1906);第四任:19O8-19O9兩任);林炳章(第三任19O6一19O8)陳培輥(第五任:1909一1911),一至五任的四位監督(校長)均為(清)進士、翰林出身。1911年10月,武昌起義,民國建立,陳培錕調任道尹,由本堂第一期畢業生、日本高等師範畢業的王修出任監督。1912年1月教育部令學堂一律改稱學校,監督改稱校長。自1915年起改名福建省立第一中學,後又數易校名,1952年8月定現名“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學”至今。

    二 正誼書院

    正誼書院的前身“正誼書局”,址設福州城內新美里(今城內黃巷人這所書局是閩浙總督左宗棠在清同治五年(1866)所創立。書局以校、刊理學總集為主要任務,選舉人和五貢(拔貢、優貢,副貢、恩貢、歲貢)百人入局工作,月發津貼銀五兩,中間寄託“養士”、“勸學”之意旨。共計刻成書籍五百二十五卷,定名為《正誼堂全書》。

    後來地方紳士楊慶深、沈葆楨聯函鎮閩將軍英掛,請求改書局為書院,專教十郡的舉人、貢生。時兼署總督的英柱接受他們的建議,決定購買駱舍鋪(現東街省立圖書館舊址)民房改建書院,到清穆宗同治九年1870)書院建成。取漢儒董仲舒語“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之意,又因書院由正誼書局演化而成,所以定院名為“正誼書院”。書院經費除以正誼書局原有經費為基礎外,另撥一筆官帑補充。

    正誼書院建築樸素大方,與鰲峰、鳳池兩院構造風格不同。院大門上有一塊字徑盈尺青石刻的橫匾,上鐫“正誼書院”四個大字,是當時閩籍書法家鄭世恭所書,強孝胥之父)該匾額現還嵌於福建省立圖書館後進正門上,另一複製原大青石匾嵌幹福州一中校園碑廊上。書院有大講堂,而無學舍,後進五間排全座為山長住宅、右邊有大客廳一座,中懸首任山長林鴻年所撰並書的對聯:“客皆當代要津,到此地只談風月”;“我本昔年都講,願諸生共筮雲雷”以易經久“雲雷屯君子以經綸”,謂有才以經世人書院每年二月上旬開始招考,投考資格以舉人和五貢為限,不收卷資,不許冒名頂替,每年報考約四、五百人。每年二月十五日以前,由總督、巡撫親臨書院(初在貢院)主持元考。經評定甲乙後,錄取內課(超等)十五名,每名給膏火銀四兩;外課(特等)八十五名,每名給膏火銀三兩;附課(一等)一百名,不給膏火(原定內外課名額統共只有一百名。)書院規定每年從元考錄取後開課,十二月初二散學。散學時總督、巡撫親臨參加散學儀式,學員要穿冠服隨班行禮。

    書院規定每月考課兩次,初二為師課,十六日為官課。師課由山長主持,課題以制藝和試帖詩為主。官、師各課,考列在一、二十名之內的,都另有獎賞。

    正誼書院首任山長是道光十六年1836)狀元林鴻年,曾任雲南巡撫。太平軍初起時,襲雲南邊境,鴻年初次聞警,便棄城而逃,所以被劾去官。回籍後,充正誼書院山長。雖然他常以“狀元”二字梗於胸中,脾睨一切,但在書院主講十九年,還是造就了很多人才。士子中如葉大焯、陳寶深、林纖、陳衍、吳增棋等皆是當時待出人才。所以正誼書院對於晚清文學界起了推進的積極作用。

  • 2 # 羅蕭弋

    【一】辟雍本為周天子所設大學,校址圓形,圍以水池,前門外有便橋。 東漢以後,歷代皆有辟雍,作為尊儒學、行典禮的場所,除北宋末年為太學之預備學校(亦稱“外學”)外,均為行鄉飲、大射或祭祀之禮的地方。

    【二】成均:相傳為遠古堯舜時的學校。原始氏族公社後期,氏族的規模逐漸擴大,並組成部落聯盟。社會生活也趨向複雜化,除家庭生活、生產勞動和與外敵作戰的軍事行動外,還有各種祭祀、慶典等集體性的禮儀活動。

    【三】太學:封建時代的教育機構與最高學府,魏晉至明清時代或設立太學,或設立國子監,名稱不一,制度有變,教授王公貴族子弟的學府,生員被稱為“太學生”或者“國子生”。

    【四】國子監:漢魏時代設立的太學,西晉改為“國子學”,隋朝的時候改為“國子監”,從此,國子監就與太學互稱,都是最高的學府,兼最高教育行政機構。

    【五】書院:唐宋至明清時代出現的一種獨立的教育機構。一般都是私人建立,聚徒講學,研究學問的場所。宋代有四大書院。明代的時候,我們所熟知的有東林書院,培養了楊漣、左光斗等一批東林黨人士。

  • 3 # 萬人迷先生217

    中國早在四千年前就有了學校,那時學校的名字叫“庠”。高一級的大學叫 “上庠”,低一級的小學叫“下庠”。夏朝時的學校按級別分別為:“學” “東序”“西序”“校”。殷商時期,又把這四種學校的名字稱為:“學”“右學”“左學”“序”。

    後來的朝代還有在王府裡設立的學校,叫“辟雍”“成均”等。

    在漢代,最高一級的學校稱做“太學”,下面分別稱作“東學”“西學”“南學”北學”。再後來把“太學”前前後後改為 “國子學”“國子寺”“國子監”。

    漢代的學校分為官學與私學兩種。其中私學的“書館”,亦稱“蒙學”,系私塾性質,相當於小學程度。

    至明清時期,“國子監”已經不是學校的性質了,而成為國家專門管理教育的機構。 這時候一般的學校稱為“書院”“書堂” “私塾”等。

  • 4 # 邏輯君

    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擁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就有學校,根據《漢書·儒林傳》記載:“鄉里有教,夏日校,殷日癢,周序。”“校”,“癢”、“序”都是學校的名稱。

    (校和癢,是中國最早的學校)

    西周時的學校有“國學”和“鄉全國最大的知識讀者群體—兮蓋學”兩種。

    到漢代(公元206年——公元23年),漢武帝為了統一人們的思想,培養忠訓的官吏,從而維護自己的專制統治,於元朔五年(前124年)接受了著名思想學家、經學大師董仲舒的建議,“立太學以教於國”,在國都一長安(今西安市)創辦太學。下面分別稱做“東學”“西學”“南學”“北學”。再後來把“太學”改為“國子學”,“國子寺”,“國子監”。漢代,是中國古代教育史上一個比較昌盛的時期。漢代的學校分為官學與私學兩種。其中私學的書館,亦稱蒙學,系私塾性質,相當於小學程度。

    (近代實業家張謇創辦的南通醫學學校)

    到最後一個漢族人的封建王朝明朝時,一般的學校稱為“書院”、“書堂”、“私塾”等。

    在清朝,光緒二十九年,清政府頒佈《奏定學堂章程》,不但明確了整個學校教育制度,還規定了各級學校的課程。

    (雲南陸軍講武堂)

  • 5 # 石門光影

    古代學校不同級別有不同名稱。

    中國第一個奴隸社會夏代的學校叫“序”和“校”。序是設在王都的學校,校是設在地方的學校,也就是鄉學。

    還有私塾,是中國古代社會一種開設於家庭、宗族或鄉村內部的民間幼兒教育機構。它是舊時私人所辦的學校,以儒家思想為中心,它是私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學堂 ,也是古代學校的稱謂。清 趙翼《己未元旦》詩中描述“青紅省記兒童事,七十年前上學堂。”

    書院,是中國古代教育機構,最早出現在唐玄宗時期,東都洛陽紫微城的麗正書院。還有著名的書院河南商丘的應天書院、湖南長沙的嶽麓書院、江西廬山的白鹿洞書院、河南登封太室山的嵩陽書院。湖南衡陽石鼓山的石鼓書院、江西上饒的鵝湖書院等。粵秀書院是康熙四十九年清廷御批的官辦學院,為清代四大書院之首。

    文廟,北魏孝文帝時期已經將中央官學置於孔廟,北齊文宣帝時代地方官學建置孔廟。

  • 6 # 自如自樂

    古代帝王學習之地叫明堂 周王朝為貴族子弟所設的大學叫辟雍 西周諸侯所設的大學叫泮官 鄉學叫庠,即地方所辦學校 國家設立的學校叫國學 私人設立的學校叫私塾 官府設立的學校叫官學 對兒童進行教育的地方叫蒙館

  • 7 # 愛看君電影

    古代帝王學習之地叫明堂 周王朝為貴族子弟所設的大學叫辟雍 西周諸侯所設的大學叫泮官 鄉學叫庠,即地方所辦學校 國家設立的學校叫國學 私人設立的學校叫私塾 官府設立的學校叫官學 對兒童進行教育的地方叫蒙館

  • 8 # 精剪一刻

    中國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學校。那時學校的名字叫“癢”。高一k的大學叫“上癢”,低一級的小學叫“下癢”。到了夏朝把學校又分成了四個等級,按級別叫做:“學”、“東序”、“西序”、“校”。

    到商朝時,又把這四種學校的名字給為:“學”、“右學”、“左學”、“序”。 後來的朝代還有在王府裡設立的學校,叫“辟雍”、“成均”等。

    到漢代,最高一級的學校稱做“太學”,下面分別稱做“東學”“西學” “南學”“北學”。

    再後來把“太學”改為“國子學”、“國子寺”、“國子監”。漢代,是中國古代教育史上一個比較昌盛的時期。漢代的學校分為官學與私學兩種。 其中私學的書館,亦稱蒙學,系私塾性質,相當於小學程度。

    到離現在最近的明朝、清朝,“國子監”已經不是學校的性質了,成為國家專門管理教育的機構。而這時候一般的學校稱為“書院”、“書堂”、“私塾”等。

    光緒二十九年,清政府頒佈《奏定學堂章程》,不但明確了整個學校教育制度,還規定了各級學校的課程。

    《奏定學堂章程》裡公佈的小學課程是中國第一套正式的小學課程。

  • 9 # 歌手寒冰

    中國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學校。那時學校的名字叫“癢”。高一級的大學叫“上癢”,低一級的小學叫“下癢”。到了夏朝把學校又分成了四個等級,按級別叫做:“學”、“東序”、“西序”、“校”。

    到商朝時,又把這四種學校的名字給為:“學”、“右學”、“左學”、“序”。

    後來的朝代還有在王府裡設立的學校,叫“辟雍”、“成均”等。

    到漢代,最高一級的學校稱做“太學”,下面分別稱做“東學”“西學” “南學”“北學”。再後來把“太學”改為“國子學”、“國子寺”、“國子監”。漢代,是中國古代教育史上一個比較昌盛的時期。

  • 10 # 音樂之屋

    中國教育史可謂歷史悠久,有文獻記載的可追溯到堯舜禹時代舜所設庠,發展至今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我們現在所稱的學校在古代都有什麼奇特的名字呢?

    上古時期舜時,設庠為教,分下庠,上庠,七歲入下庠,庶老為師,十五歲入上庠,國老為師。這也就是有文獻可考的最早的學校,這個奇特的名字至先秦仍在沿用,相傳在夏朝,國家就設立了以“序”為形式的官方學校,到了商代開始出現新的學校形式“瞽宗”。 從出土的商代甲骨文上,發現當時的學校還被稱為:大學、右學等。

    西周時期,政府設國學和鄉學兩類。國學又分大學和小學兩級,而鄉學則多稱為庠、序、校、塾等。到了東周時期,諸侯分裂群雄並起,諸侯開始設立自己的官學,稱為“庠宮”。也是在這個時期教育開始由官方向民間延伸和發展,“天子失官,學在四夷”,這一時期出現了諸子百家彼此詰難,相互爭鳴的盛況空前的學術局面。

    到了西漢時期,漢武帝立太學,置弟子五十人,設五經博士教授儒家經典。其時在郡國稱為學,在縣稱為校,在鄉稱庠,在聚稱序,新形式的官辦學校開始形成。到了東漢,漢明帝始建官邸學,主要吸收貴胄子弟學習;而宦官勢力膨脹之後,也在漢靈帝光和元年建立自己的中央大學“鴻都門學”。

    到了隋朝,隋文帝開國後,在中央設立了國子寺,設寺祭酒轉管教育,由於隋初學校系統發達,學生眾多,但人才鮮少,隋文帝下詔廢天下之學,只保留國子寺一所綜合式學校。國子學後改稱太學,而隋煬帝以後,國子寺改為國子監,並在地方設立庠、序等學校,教育規模逐步擴大。

    唐朝是中國教育完善和發展的重要階段。唐高祖建制以後,繼承了隋朝的教育制度,在國子監之外又設立弘文館、崇文館兩所貴族式學校。地方設立州學、縣學。

    宋代是中國古代教育發展的黃金期,經歷了三次興學運動,宋代官學,規模空前,政府在中央設立國子監、太學、武學、律學及四門學和廣文館。中央各部門也設立書學、算學、畫學、醫學。地方上,設立州縣兩級學校。有宋一代,各地書院式私學盛行,書院形成了以私學,半官辦,官辦私學等多種方式。這一時期出現了著名的書院有石鼓書院、白鹿洞書院、嵩陽書院、嶽麓書院、應天府書院和茅山書院。

    遼金兩朝為了鞏固本民族在中原的統治,籠絡文人,仿照中原教育制度,在中央設立國子監,地方設州學、縣學,並舉行科舉考試。

    元朝統治者仿照宋制,在中央設立國子學、蒙古國子學、回回國子學三類學校。地方上各級行政區域除設立普通官學外,還設立了培養專門人才的醫學,蒙古學,陰陽學。在農村還設立社學,社學是一種啟蒙式的小學校。

    明朝開國後,朱元璋非常重視教育,在中央設立國子監、太學、宗學、武學、醫學、陰陽學等學校,地方上,在內地省份設立府學、州學和縣學,邊疆省份設立衛學,統一名稱為“儒學”。

    清代前期國家教育體系沿用明制,順治元年,恢復科舉,修復國子監,改稱國學,並設府道州縣學,鄉村設定社學、義學,邊疆設定衛學。為滿族和蒙古族設宗學、八旗學、蒙古學。後來在國學內設立滿洲司,允許八旗子弟進入國學學習。

    總體來說,因為中國教育史的悠久,中國古代的學校也經歷過眾多稱呼,庠、序、校、塾、國子寺、國子監、國學等等等等,有的曇花一現,有的傳承幾朝,可不是如今一個“學校”稱呼這麼簡單!

  • 11 # Hai子君

    原始社會的時候,其實教育就已經產生了,當時,人們都是傳授一些捕魚和農耕的勞動技術,傳說呢,燧人氏教人鑽木取火,伏羲氏教人捕魚,還有神農氏教人制作耕地的生產工具,隨著人們生產力的增加,教育也變成了一個專門的活動,就成為了學校了。最早夏代就已經出現了,不過我們比較瞭解的都是周代時期的學校,因為周代建立的宗法制度需要透過一定的教育制度加以維護。大體說來,西周時期的學校分為“國學”和“鄉學”兩種。“國學”是設在周王朝都城和諸侯國都城的學校,供大貴族子弟就讀;“鄉學”是各地設立的地方學校,供普通貴族子弟就讀。按照學習的程度,又分為“大學”和“小學”兩類。小學是啟蒙教育,除了識文斷字以外,還要學習禮節儀式、音樂舞蹈、騎馬射箭、書寫計算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大學則在小學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修身、治國、平天下的本領,以便日後參與國家治理。

    後來的“儒家”以孔子、孟子、荀子等代表,崇尚“禮樂”、“仁義”,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張“德治”和“仁政”,重視倫理道德教育和自我修養,傾向於積極進取,漢代以後成為中國社會的主體意識,影響中國文化數千年。

    那麼在近代時期,學校一般都稱作為私塾,這些天小編在家跟爺爺奶奶在一起,便跟爺爺談起過私塾,在他們那個時候,私塾是一種私人的教育機構,當然,主要也是儒家思想。在那個時候,去私塾上課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不過隨著新中國成立之後,私塾便漸漸消失了。

  • 12 # 華興清風明月樓

    古代對兒童進行教育的地方叫蒙館,私人設立的學校叫私塾,官府設立的學校叫官學,國家設立的叫國學,帝王學習之地叫明堂。

  • 13 # 史科郎

    周時期的學制:朝廷有國學(高等教育性質---大學---辟雍、東序、成均、上庠;初等小學性質)鄉學(鄉校、州序、黨庠、閭塾)這些學校中辟雍是皇帝承師問道之處,與泮宮類似。東序為習武之地;成均為習樂之所;上庠為學書之所。這是分科教學。國學中的小學主要接納的是皇族的孩子,入學資格等級名份為入學的首要條件。王太子8歲時入小學15歲進入小學,學制為9年。

    漢代:太學(鴻都門學、宮邸學、邸第學)、地方官學(郡國學)

    隋唐:儒學(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專科學校(律學、算學、書學、崇玄學、醫學、獸醫學、天文學、音樂學、工藝學)、地方官學(府學、州學、縣學)

    宋元明清:中央官學(國子學、太學、四門學、武學、畫學、回回國子學、四譯館、俄羅斯學堂)、地方官學(府學、州學、軍學、監學、縣學、社學、衛學)。

    (社學:古代地方官學的一種。元代首創,各縣村莊一般50家為一社,每社立學校一所。擇通曉經書者為師,利用農閒空隙時間,使子弟入學。明承元制,農村普設社學。)

    古代私學名稱:高等私學(精舍、精廬),初等私學(書館、學館,村學、村塾、冬學,坐館、教館、家塾、私塾、義學、義塾)

  • 14 # 歷史遨遊

    導語:教育是國之根本,而學校是教育之本,創辦一所好的學校,則需要幾代人的心血,可謂任重而道遠。

    講起古代的學校,這個恐怕要從夏朝開始說起了,夏代貴族為培養自己的子弟,就開始建立了教育機構。

    據古籍所載,夏代可能已有了“庠”、“序”、“校”三種尚未完全發展成學校形式的非專門的教育機關。

    到了殷商時期,已有了學校教育制度,分“庠”、“序”、“校”和“瞽宗”四種學校。

    “庠”本是養老的地方,到了商代仍有養老的作用,同時也對年輕一代進行道德倫理的教育,如孝順父母,尊敬兄長等。商代貴族男子重武習射,常舉行射禮。因此,“序”不僅要學習射箭的技術,還要學習“射禮”。商代的“瞽宗”和“右學”是學習禮與樂的學校,層次比較高,是古代的高等學校。據考證,殷商崇尚右,以西為右,所以把大學設在西郊,這樣,設在西郊的大學也叫做“右學”。

    西周繼承了夏商的學校教育制度,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學體系。

    文獻記載,西周官學分為國學和鄉學。

    國學

    國學設在周天子所在的王城和各諸侯國的國都,分小學大學兩級。小學在城內宮廷中,大學在南郊。

    王城的大學稱為辟雍,諸侯國的大學稱為泮宮。據《禮記·王制》說:“大學在郊,天子曰辟雍,諸侯曰泮宮。

    辟雍又分五學:居中者即以辟雍命名,也稱為太學;南面的名叫成均,也稱為南學;北面的名叫上庠,也稱為北學;東面的名叫東序,也稱為東膠或東學;西面的名叫瞽宗,也稱為西雍或西學。2.鄉學

    鄉學則按地方行政系統,州(西周以2500家為州)設序,黨(500家為黨)設庠,閭里(25家為閭)設塾或校。

    鄉學的優秀生可升入國學。國學學生主要是貴族子弟,如王子、公卿大夫等人的嫡子等。

    當時,文化知識和書籍文獻都為官府所壟斷,民間是沒有的,所以說“學在官府”。這種教育制度的特點是官師合一、政教合一。這種官辦的學校,教育大權由貴族壟斷,只有社會上層的貴族子弟才有資格接受教育,而平民子弟沒有接受教育的權利

    私學的興起

    時間來到春秋時代,隨著社會發生劇變,王室衰微,官學已經荒廢停辦,壟斷在王官那裡的文化典籍也散失四方,不少過去在官府教書的王官、巫祝、禮樂之士,也都流落到平民中間去了。

    此時,興辦私學已具備一定的條件。

    孔子目睹春秋以來“禮崩樂壞”、“官失其守”、“天子失官,學在四夷”的局面,以“存亡繼絕”的歷史使命感,搶救並整理了瀕臨散失危險的上古文化典籍,同時,以此為教本,創辦私學,實行了“有教無類”的辦學方針。

    私學的興起衝破了西周官學等級森嚴的舊傳統,使學校從宮廷、官府移到民間,教育物件從貴族擴大到平民,教學內容與社會現實生活有了較為廣泛的聯絡。

    隨著私學的發展,而國家只承辦高等教育,初等教育便由民間自辦,稱為私塾。

    私塾(即小學)也叫做學塾、蒙館、冬校、家塾、雜字校等,明清時期的蒙學就以私塾為主。

    宋朝的書院

    “書院”一詞始於唐朝,最早的書院只是作為朝廷藏書、校書的處所,並非教育士子們的教育機構。

    書院的全盛時期是在宋代。宋朝初期,自唐末以來的長期動盪、混亂、分裂局面漸趨結束,從而為文化教育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書院教育也就慢慢復甦。

    由於宋代倡導以文立國的政策,於是對民間相關的文教活動相當鼓勵,因此部分著名的書院便獲得政府賜經、賜額及頒賜學田,書院因朝廷的提倡而更加有聲譽。

    現代大學的建立

    中國近代第一所大學是北洋大學堂。

    1895年中國在甲午海戰中慘敗後,變法之聲頓起。當年,天津中西學堂改辦為北洋大學堂,中國近代第一所大學就此誕生。

    1903年,北洋大學堂改名為北洋大學,主要培養工程技術人才。1929年後改名為國立北洋工學院, 1945年抗戰勝利後,國立北洋大學正式在天津覆校。1951年,北洋大學與河北工學院合併,定名為天津大學。

    1898年戊戌變法,京師大學堂成立,這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和綜合大學,也是當時的最高學府,兼為大學堂和全國最高教育行政機關。

    1912年京師大學堂改名為北京大學,嚴復為首任校長。

    1920年前後產生了中國近代第一所現代意義上的國立綜合大學東南大學,它與上述的北洋大學、京師大學堂一起成為早期中國現代大學發展的三個里程碑。

  • 15 # 我是小丑wei

    一直考教師編,今日也算派上了用場。

    夏朝:早在夏朝時期便有了學校,那時候的學校叫做庠,序還有校。

    商代:到了商代有了考古證據,分為小學,大學,還有瞽宗(奴隸主貴族子弟學習禮樂的地方)

    西周:到了西周,有分為兩種辟雍和泮宮,一個是天子學習的地方,另一個是諸侯學習的地方。春秋:再往後孔子創立了私學,我們的叫法通常叫做私塾。

    戰國:戰國時期在臨淄有個稷下學宮,特點是官家主辦,私家主持。

    漢代:到了漢代,出現了太學,這是漢朝的最高學府。還有鴻都門學,學習文學藝術的地方。

    魏晉南北朝: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中央六學二館(包括崇文館,弘文館,書學,律學,算學,四門學,國子學,太學)

    唐代:唐代繼續沿用六學二館

    宋代:宋代民間出現了書院。

    清朝:清朝末年,維新變法時期,學校改名叫做學堂。

  • 16 # 樂天了了

    漢代:太學(鴻都門學、宮邸學、邸第學)、地方官學(郡國學) 隋唐:儒學(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專科學校(律學、算學、書學、崇玄學、醫學、獸醫學、天文學、音樂學、工藝學)、地方官學(府學、州學、縣學) 宋元明清:中央官學(國子學、太學、四門學、武學、畫學、回回國子學、四譯館、俄羅斯學堂)、地方官學(府學、州學、軍學、監學、縣學、社學、衛學)。

  • 17 # 辣條給你痴

    1.古代帝王學習之地叫明堂 ;

    2.周王朝為貴族子弟所設的大學叫辟雍 ;

    3.西周諸侯所設的大學叫泮官;

    4.鄉學叫庠;

    5.國家設立的學校叫國學 ;

    6.私人設立的學校叫私塾 ;

    7.官府設立的學校叫官學;

    8.對兒童進行教育的地方叫蒙館。

  • 18 # 歷史小師妹

    古代學校的稱謂有多種,有以下的這些:

    左學·右學·辟雍·泮宮

    左學:左學就是小學。殷周時期,小學設在國都內王宮南面的左首。

    右學:右學就是大學。殷人崇尚右,崇尚西,把大學設在都城的西郊以示尊崇,因而稱大學為右學。

    辟雍:是西周時期的大學,又稱“射廬”、“大池”,也設在都城的西郊,因而又稱西雍。

    泮宮:是各諸侯國內設立的大學。

    上述的左學、右學、辟雍、泮宮是殷、周時期的各級學校,都統稱為國學。

    庠·序·校·塾

    庠、序、校、塾也是古代學校名字。《周禮》:“鄉有庠,州有序,黨(五百家的地區)有校,閭(二十五家的地區)有塾。”最初,它們的職能和教育作用曾有某種不同,“庠”和“序”有分工,一是養老,一是習射,到後來這種分工便消失了,只是名稱的差別而已。

    這些都是貴族學校,教養貴胄子弟的場所,是為奴隸主階級培養人才的,殷商時期的學校,以祭祀、軍事、樂舞和文字的知識與技能為主要教學內容。

    太學·郡國之學·國子監

    太學:漢代創辦了太學,是中央學校。教學內容以五經(《詩》、《禮》、《易》、《春秋》)為主,《論語》和《孝經》可能列為公共必修科目。

    郡國之學:漢代創辦了郡國之學,是地方學校。可能相當於今天的中學,教學上以《論語》、《孝經》、《爾雅》為主要內容。

    國子監:創立於隋朝,是設在京師的具有定綜合性的最高學府。

    所以,中國古代學校的稱謂有左學、右學、辟雍、泮宮、庠、序、校、塾、太學、郡國之學、國子監。

  • 19 # 山河浦深

    中國古代的學校,是按照禮制和規模來稱謂的,古代帝王學習之地叫明堂 ;周王朝為貴族子弟所設的大學叫辟雍;西周諸侯所設的大學叫泮官,鄉學叫庠,即地方所辦學校;國家設立的學校叫國學;私人設立的學校叫私塾;官府設立的學校叫官學;對兒童進行教育的地方叫蒙館。

    一、塾

    塾是形聲字,“孰”通“熟”,意思為瓜果等作物成熟了,可以享用了;“土”指園地、地方;這兩個意思合起來表示享用成熟瓜果的地方。古時,瓜果作物成熟後摘收回來,就堆放在宅門內兩側的走廊或堂屋裡,是家人、族人們聚合嚐鮮的地方。但是這種地方一年中只會在特定的季節使用幾次,平時大都空閒著,於是也就被兼做教書就讀之所。

    西周時,這種規制已經被確定下來,成為家族設定的初級學校,也稱為家塾或私塾。《禮記·學記》載:“古之教者,家有塾。”

    塾的規模,按周禮的規定是“百里之內二十五家為閭,共同一巷,巷首有門,門邊有塾。民在家之時,朝夕出入,恆就教於塾”(見《禮記·學記》鄭玄注、孔穎達疏)。古時地廣人稀,方圓百里之內以二十五戶人家為單位,找一個大戶人家的宅門內東西兩側的堂屋作教室,就是最基層的學校,叫做“塾”。想來這“塾”的規模也堪可觀,如若是每戶有四、五個學齡孩子(在非計劃生育的年代很正常),那就是一百多學生呢。

    二、明堂

    明堂,是古代帝王所建的最隆重的建築物,用作朝會諸侯、釋出政令、秋季大享祭天,並配祀祖宗。在泰山歷代皇帝封禪中,明堂是帝王祭祀活動的重要場所。古人認為,明堂可上通天象,下統萬物,天子在此既可聽察天下,又可宣明政教,是體現天人合一的神聖之地。漢武帝東封泰山時,又在這必經之路的風水寶地設明堂。 北京天壇祈年殿是古代明堂式建築僅存的一例,被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三、庠

    庠(音同“詳”)也是個形聲字,“廣”字就跟房屋有關。根據《禮記·學記》的描述,“庠”是比“塾”規模和等級更大更高的學校,叫做“黨有庠”。所謂“黨”,是五百家的居所,也稱鄉黨,這樣的規模,大概是二十個“塾”。在夏、商時期(距今4000~3000年前),庠就已經廣泛存在了,可見中華教育體制之悠久。

    四、序

    序本意是指房屋的東西牆,引申為場所,也做為學校的別稱。《周禮》記載:“春秋以禮會民,而射於州序。”“序”那時也是教習射箭的場所,其部分功能類似於今天的體校。 東漢大儒鄭玄解釋:“序,州黨之學也。”庠、序在古代並稱為學校,也有解釋為:“殷曰庠,周曰序”(《孟子·滕文公上》),殷商時叫“庠”,周朝叫“序”,也有“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之說(《說文》)。總之,庠、序是比塾格制更高、規模更大的學校。

    五、泮

    泮(音同“盼”)宮是貴族子弟學校,大概貴到諸侯級別。《禮記·王制》:“諸侯曰泮宮”,所謂“泮水”,反映了當時的禮制,諸侯創辦的學校建築格局只能是三面環水。這類學校注重的不是規模,而是地位和檔次,後來的科舉制度中,生員入學也稱“入泮”。

    六、闢

    (音同“必”)雍《禮記·王制》:“天子曰辟雍”,所謂“闢”,漢班固在《白虎通·辟雍》的解釋:“闢者,璧也。”它象徵著天圓地方,又有流水環繞,意喻為陰陽拱合、教化流行。辟雍是在諸侯之上的、最高層的皇家子弟學校,是最高學府。 至少在西周時期(距今約3000年~2700年)辟雍就成制式了,它是個圓形建築,四面環水,凡周天子的子弟都要也只能在這裡學習,所教大概也是帝王之學。 後來,歷代皆有辟雍,只是功能逐漸演化為祭祀場所。唯一保留其本來功能的,應該是乾隆時建造、歷朝清朝皇帝的講學之所、現今北京國子監內的辟雍。

    七、國學

    國學先秦學校分為兩大類:國學和鄉學。國學為天子或諸侯所設,包括太學和小學兩種。太學、小學教學內容都是“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為主,小學尤以書、數為主。

    八、鄉學

    鄉學與國學相對而言,泛指地方所設的學校。

    九、稷下學宮

    十、 太學

    太學中國封建時代的教育行政機構和最高學府。魏晉至明清或設太學,或設國子學(監),或兩者同時設立,名稱不一,制度也有變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貴族子弟的最高學府,就學的生員皆稱太學生、國子生。

    十一、 國子監

    國子監漢魏設太學,西晉改稱國子學,隋又稱國子監,從此國子監與太學互稱,都是最高學府兼有教育行政機構的職能。

    十二、 書院

    書院唐宋至明清出現的一種獨立的教育機構,是私人或官府所設的聚徒講授、研究學問的場所,宋代著名的四大書院是:江西廬山的白鹿洞書院、湖南善化的嶽麓書院、湖南衡陽的石鼓書院和河南商丘的應天府書院。明代無錫有“東林書院”,曾培養了楊漣、左光斗這樣一批不畏閹黨權勢、正直剛硬廉潔的進步人士,他們被稱為“東林黨”。

  • 20 # 艿芯寶寶

    中國很早就有了學校了,最開始的學校稱為癢,高階的叫上癢,低階的叫下癢。後來到了夏朝把學校分為四個等級,學,東序,西序,校。到了商朝,又分為學,左學,右學和序到了漢代有了太學,東學,西學,南學北學,在後來把太學改為了,國子學,國子寺,國子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嘉靖皇帝20多年不上朝而天下不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