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跪射俑

    皇帝雖然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在很多事情上卻也是身不由己。宋朝的建立乃是繼承了後周的衣缽,所以趙匡胤在“陳橋兵變”之後就繼續定都在開封,當時的開封已經是多朝的舊都了,尤其是戰亂頻繁的五代之中,有四個朝代都是定都於此,全天下幾乎只有這一個古都儲存著完好的城池。但是到了宋太祖趙匡胤在位的最後一個念頭——開寶九年(公元976年)趙匡胤突然率領百官西巡洛陽,《宋史》記載說:“上生於洛陽,樂其土風,嘗有遷都之意”。但是,作為一個偉大的政治家,趙匡胤的遷都計劃絕對不僅僅是因為他的故鄉在洛陽,而是他已經看到了開封不利於定都的本質——此地易守難攻,乃四戰之地,為了保護京城的安全,就必須在周邊屯聚大量的兵力。的確,宋朝“冗兵”的局面之所以形成,都城的易守難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但是趙匡胤的遷都計劃剛剛提出來,便遭到了眾多大臣的反對,尤其是起居郎李符列舉了遷都洛陽的八個弊端,其中包括洛陽在多年的戰亂之中已經破敗不堪,如果要遷都於此就必須對整個城市進行重建,國家的太廟等重要祭祀場所也需要重建,這勢必會對剛剛建立不久的宋朝帶來巨大的經濟和統治壓力。另外,戰亂破壞的不僅僅是洛陽城,城市的腹地也遭受了巨大損壞,百姓已經貧苦不堪,不足以滿足首都的需求。後來鐵騎右廂都指揮使李懷忠也說,汴渠經過五代的不斷開挖,已經給汴梁提供了極為便利的漕運,這正是數十萬士兵的衣食來源。另外,建國已經十幾年,大宋的根基已經在汴京穩定下來,遷都不便。

    趙匡胤聽後也不再多言,等趙光義離開之後,趙匡胤才對手下說:“晉王之言固善,今姑從之。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也許,趙匡胤心裡清楚,趙光義在汴京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勢力網,遷都對這個勢力網無疑會帶來巨大的破壞,所以趙光義才如此激烈地反對遷都計劃。但是在百年之後,宋朝也的確如趙匡胤所預料的一樣發生了亡國之變。

  • 2 # 月曉YB

    不請自來。

    中國古代帝王之術,需要天時地利人和這三種條件的支撐。一個王朝的首都,那也必定是政治經濟文化都很發達的地區。那麼,如果在以上六個條件當中選出最重要的兩點來說,人和與政治則是必須具備的。

    在封建王朝中,有很多遷都的例子。有的如大明永樂皇帝一樣成功了,有的則像隋煬帝一樣失敗了。客觀來講,他們遷都的目的,最根本的原因則是自己的勢力可能在原首都當中被某人或者某勢力集團給削弱掉了。

    永樂皇帝遷都是想要擺脫建文集團勢力的束縛,而隋煬帝則想拼命掙脫關隴貴族給其施加的枷鎖。前者由於靖難之役前後的時局動盪,成功將首都從南京遷到了北京。而隋煬帝,為了遷都,耗盡了人力物力財力,興建東都洛陽,開鑿大運河,反而卻因此而丟了自己的性命。

    因此來說,宋太祖遷都一事,則是多方面的政治博弈所造成。與宋太祖下棋的那個人,便是他的二弟,任開封尹的晉王趙光義。

    首先來說,北宋初年,東京汴梁的建設的確要比長安洛陽好得多。前者經歷了兩代王朝的建設,儼然是一派生機勃勃。而長安洛陽,則因為多年的戰亂而殘破不堪。所以,宋太祖在王朝初期並沒有打算遷都,畢竟這不是一件小事。

    可是,在宋太祖晚年,他真的動了遷都的念頭,甚至來說,他也做了很多的準備活動。只不過,他的這一想法被他弟弟的一句話就否掉了,“在德不在險”。趙匡胤和他弟弟說了很多遷都的好處,諸如靠著地勢險要,可以裁汰軍隊,更好的護國安邦一類的話。但趙光義一句話,就斷了趙匡胤的念頭。

    實際上,仔細分析來看,趙匡胤也是在遷都問題上首鼠兩端,拿不定主義。畢竟,這個時候中國的政治走向是從西向東,經濟走向是從北向南。當然,趙匡胤可能看不到這條線索,但是他一定知道長安那個地方,離著西北少數民族太近,不便防守,再者在糧食供給運輸方面也會造成很大的困難。

    所以來看,趙匡胤也就沒再遷都。

    不過,東京汴梁這個都城選的,確實在天時地利上都不佔優勢。以至於在宋真宗時期,遼聖宗伐宋,真宗做出的第一反應便是遷都。這個地方就是無險可守嘛。

  • 3 # 巴州刺史

    趙光義說“在德不在險”,其實是宋初關於是否遷都的爭論。這場爭論源於宋太祖趙匡胤有意從開封遷都洛陽,當時遭到趙光義和群臣一致反對。

    除了趙光義說“在德不在險”之外,李懷忠也說,“東京有汴渠之漕,坐致江淮之粟四五千萬,以贍百萬之軍。陛下居此(指洛陽),將安取之?軍府重兵皆在東京,陛下誰與此處(洛陽)乎?”

    這話代表了當時朝堂內外的普遍看法,因此遷都洛陽也就不了了之。

    然而終北宋一朝,開封作為國都存在的缺陷,都時常激起遷都的爭論。

    【一】“在德不在險”,典出何處?

    “在德不在險”,出自《資治通鑑•魏武侯與吳起論山河之固》

    魏武侯本意是說有了如此山河形勝,江山必然永固。可吳起卻說“在德不在險”,意思就是江山永固不靠山河之險,而是要靠德行、仁政。

    這話當然有他的道理,江山永固當然要靠德政,要靠民心。

    然而,一味強調“在德”,而反過來又完全忽視“在險”,是片面的也是很機械的。有關北宋建都開封或者遷都洛陽的爭論,也是如此!

    【二】北宋初期建都開封,主要是考慮經濟原因和平穩過渡

    國都是什麼?用韓愈老先生的話說,就是“四方之腹心,國家之根本”。

    因此,對於國都的選擇或選址,就必須十分慎重。史念海先生就曾說,“任何王朝或政權都期望它能永久存在下去,……所以對於都城所在地的選擇莫不極為慎重”。

    北宋王朝也不例外,對於它的都城選擇,也肯定是慎重的。無論一開始選擇開封,還是後來準備遷都洛陽,都是為了國家長久的慎重考慮。

    北宋建國之初,選擇建都開封,主要是基於四個方面的考慮。

    一是利用前朝舊都,少折騰有利穩定。五代時期,開封先後作為四朝首都,在當時人們心目中有國家象徵的意義。同時,在硬體上城池宮殿都很完備,人口也很集中稠密。

    二是宋初的開封具有地理中心的地位。“大梁四方所湊,天下之樞,可以臨制四海”,也就是有利於控制國家,尤其是當時的重心關東地區。

    三是漕運交通便利。漕運是開封相對洛陽最大的優勢。開封周邊運河密佈,“有惠民、金水、五丈、汴水等四渠”,足以支撐大量人口和軍隊,經濟上優勢明顯。

    四是希望用無險可守的開封,以聚兵為險的理由,把全國軍隊都集中起來控制,避免重蹈五代的覆轍。這可能是宋代統治者定都開封,內心最根本的想法。正所謂“不以山河之固,以兵屯為險阻”。

    趙光義就曾說,“外憂不過邊事,皆可預防。惟奸邪無狀,若為內患,深可懼也”,也印證了北宋朝廷對定都開封的深層考慮。

    【三】隨著時間推移,聚兵為險卻成了冗兵冗費,“在德不在險”會大打折扣

    在宋初那場關於遷都的爭論中,宋太祖趙匡胤曾有過一句長長的嘆息,“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

    意思就是,像這樣把天下兵力都聚集在京城,百年以後將會因此耗盡民間財力,不堪重負。不得不說這句話切中要害,它指出了定都開封不是長久之計。

    因為這是一個連環套,開封無險可守,就只有聚兵為險,從而增加大量用度開支,久而久之民眾就會不堪重負,所謂的德政也就不存在了,從而打破了“在德不在險”的邏輯

    “在德不在險”,就會大打折扣,江山永固自然也就成了一個奢望。

    【四】“德”也要靠“險”來拱衛

    開封的無險可守,在與洛陽、長安的對比下,最為明顯。開封“天下四衝八達之地,非如函秦天府百二之固,洛宅九州之中,表裡山河,形勝足恃”。

    如前所述,宋廷上下(以趙光義為代表)長期只防武將內患,輕視外敵,以為北方遼金只是邊事,不會對首都開封形成威脅。

    在思想意識上,對遷都就顯得十分消極。即便國力已經強大,可以疏通漕運,消除定都洛陽的不利因素,還是由於積重難返,沒法實施。

    趙光義又寄希望奪回幽雲十六州,重建北方屏障,然而兩次北伐失敗,夢想只能落空。

    百年之後的靖康之變,幾乎就不可避免了。沒有金國,也會有蒙古或其他北方政權打進開封。

    因此,片面強調“在德不在險”,並不能保證江山永固。有德之君、有德之國,有山河形勝的屏障拱衛,豈不更好?

    “在德不在險”並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北宋也不是戰國時期的魏國。德固然重要,險也不可或缺,二者都有何樂而不為呢?

  • 4 # 穿越再現彼岸

    976年,趙匡胤人生的最有一年。雄心勃勃的他率領群臣到西京洛陽巡遊,期間趙匡胤突然提出了“遷都洛陽”一事,大臣們只有幾個人支援遷都洛陽,而群臣大部分都反對遷都,雙方相持不下。生氣的趙匡胤在洛陽住了下來,而且一住就是兩個月,大臣們大都沒有妥協的跡象。此時,晉王、開封府尹、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出來打圓場,他稱建都汴梁(開封)是“在德不在險”,趙匡胤只好打道回府。11月14日,趙匡胤在“燭光斧影”的疑雲中去世了,遷都洛陽也從此擱淺。

    “在德不在險”是誰提出的?

    “在德不在險”這一典故出自吳起和魏文侯之間的對話,戰國時期的魏國建國區域就在中原地區,後期將都城遷移到大梁城,因此魏國也稱“梁國”,而大梁城就是宋朝的“汴梁”,現在的開封。

    魏文侯感嘆魏國處於四戰之地,少不了戰爭的威脅。而軍事家吳起則提出了反對的意見:

    在德不在險。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義不修,禹滅之;夏桀之居,左河濟,右泰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修政不仁,湯放之;殷紂之國,左龍門,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經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殺之。

    吳起舉得例項有三個:三苗氏據險要之地,大禹滅了他;夏桀居山河險要,商湯滅了他;商紂王也拒守險要之地,周武王殺了他。(吳起像,他提出的“在德不在險”並不完全成立!)

    後世王朝的很多大臣都主張君主修“仁政”,這樣才是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如唐朝宰相張九齡曾經賦詩一首,主張“在德不在險”:

    嶙嶙故城壘,荒涼空戍樓。 在德不在險,方知王道休。

    其實“在德不在險”這一說法就說明了王朝國都的兩個方面,一是國都地勢險要性,二是管理國家的“仁政”,修“仁政”則內亂不起。在這裡強調了仁政,而忽視了地理位置的險要的作用。

    汴梁是好的都城嗎?

    河南開封號稱八朝古都,分別是夏都、魏國後期都城、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北宋、金後期首都。除了夏朝古都不可考證之外,這一國都的王朝存在時間大都非常短,戰亂頻繁,就北宋時間有157多年,其實汴梁城不是一個王朝首都的最佳選擇。

    戰國魏國都城大梁被秦軍用水淹了,城破;而五代中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加起來也只有幾十年,而且戰爭頻繁;金朝將汴梁設定為南京,真正使用作為首都之時也就幾十年的時間,不久城破國滅。(洛陽和汴梁地形圖,洛陽更適合做都城)

    戰國的魏國沒得選擇才定都大梁,五代時期的作為國都主要的原因是便於將江南各地的糧草聚集,由此出發征討四方,其實就是一個後勤大基地,前提是掌握此地的人兵精糧足。

    再者,後世王朝的統治者衰落,這個首都很容易被人攻破,苟延殘喘的機會也少很多啊。(汴梁地圖,整個防禦系統花費巨大)

    趙光義“在德不在險”的真實用意。

    趙匡胤遷都也不是人來瘋,突然就提出來的,他認為汴梁“形勢渙散”,也即是說汴梁城四周大都是平原地區,國家強盛之時算不得了什麼,外敵不敢輕易進入;國家衰落之時就是任人宰割的都城,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北宋末年,金朝的騎兵部隊經常可以深入到汴梁周邊溜達一圈。

    趙匡胤也是熟讀史書的,自己之後的宋朝皇帝難免昏庸之輩很多,鼎鼎大名的大唐王朝有名望的君主也就那麼幾個,其他大都是平庸之輩。趙匡胤不會天真的想自己後世的君主個個都是明君吧。因此,找一個地勢險要的地方做首都,可以利用地勢修建穩固的國都,這樣還可以少動用國家的勞動力、財力。國家衰落之時,首都並不那麼容易被攻破,王朝可以持久一些,萬一發生了大變化,說不定還可以中興!

    洛陽建都初期投入成本大,但後期的效果十分顯著,唐太宗李世民攻打隋煬帝修建的洛陽時費了很大的力氣才攻破。況且,洛陽還是趙匡胤的老家。

    一、群臣反對意圖何在?

    趙匡胤的大臣們為何群起反對遷都洛陽吶?難道洛陽的好處都看不到嗎?其實這些大臣都是睜著眼睛說瞎話,他們最關心的是自己的切身利益。

    趙匡胤的手下在汴梁城周邊的根基雄厚,涉及很多房產、田產、商業活動,如果遷都,這些利益必定受損嚴重,很多人要從頭來過。面對這一切的損失,他們不是從國家利益出發,大都從自己的切身利益出發,反對遷都工作。(汴梁城仿古建築群,那時是趙匡胤大臣們的命根子)

    二、趙光義的“在德不在險”是否應用適當。

    其實吳起的“在德不在險”的說法是有一定前提的,並不是完全正確的。趙光義提出“在德不在險”也是迎合了大多數大臣的意見,大臣們不敢單獨給趙匡胤建議。趙光義一開始就置身事外,從未出言相勸,其實受損害最大的就是開封府尹趙光義了,一旦遷都,涉及的很多人事變動,財富變動,對趙光義是最不利的,苦心經營十幾年的根基有可能一朝斷送。但這個時候,趙光義不能首先跳出來反對,等很多大臣求到他的頭上時,人心賺夠了,才勸說趙匡胤“在德不在險”。

    三、趙匡胤遷都動議的弱點。

    趙匡胤遷都的動議首先應該和大臣們商討一下,估計反對的浪潮非常大,他不敢拿出來進行公議。他還是缺乏建國帝王的大氣概,遷都就要雷厲風行,說幹就幹,一味地仁慈、妥協是幹不了大事的。

    遷都之事,趙匡胤也沒有預估到反對的力量這麼大,這是趙匡胤始料未及的。雖然自己一直堅持,但沒有拿出切實可行的政策,鼓勵遷都,利用利益導向,促使群臣做出自己的判斷。自始至終,沒看到趙匡胤遷都的一系列政策出臺,只是動議就擱淺了,說明自己的信心還是不足的,並不是趙光義一句“在德不在險”而左右的。

    汴梁城地處四戰之地,確實不是一個大統一王朝應該選擇的首都,後期對首都的防禦維護、人員勞動力的使用維護、國家財力的支出都是非常巨大的,不像洛陽哪樣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整修之後,以後的投入少,防禦的兵力也少,對國家後來的發展是十分有利的。

    況且趙匡胤的大臣們依賴的黃河根本不是什麼天險,冬天的黃河結冰、水流變小,騎兵部隊可以輕易穿過黃河,直逼汴梁城下。(北宋都城汴梁復古模型圖,甕城在各個城門可見)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趙匡胤手下的大臣反對遷都大都是因為利益,恰好趙光義巧妙的利用這一關係,將大臣籠絡在自己的麾下,否定遷都動議,保住了自己的既得利益,他才是最大的贏家。

    不過也是有代價的,北宋滅亡,趙光義的這一支帝王世系斷絕,南宋除了趙構之外都是趙匡胤的後人做皇帝了,這也是人心所向啊!

  • 5 # 正史漫談

    “在德不在險”,只是趙光義為自己反對遷都找的一個完美說辭。我們先看看這句話本身的出處和涵義。

    富饒險要的河西之地,位於秦、魏兩國之間,是魏文侯在位期間從秦國手裡硬生生搶下來的。失去了這一重要糧倉後,秦國不僅國力被大大削弱,在戰略上也失去了重要屏障,從此被壓制在關中。可以說,河西的歸屬,關係到秦魏兩國的國運。

    當初的奪河西之戰,關鍵人物吳起自然功不可沒;但在前期,時任太子的魏擊(即魏武侯)也作為領軍統帥痛擊秦國。因此,此時處在國君的位置上視察自己曾經奮戰過的土地,魏武侯不禁感慨頗深:

    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顧謂吳起曰:“美哉山河之固,此魏國之寶也!”

    山河壯美險固,真乃魏國的瑰寶啊!

    魏武侯刻意對吳起這樣說,既有坐擁得天獨厚要地的驕傲,也有對當初二人先後在這一土地上戰鬥的感慨,更有對後者鎮守此地工作的肯定。

    但吳起的回覆卻有些煞風景:“在德不在險!當初的夏桀、商紂,都坐擁險要的國土,但他們不修德政,最後一個被商湯放逐、一個被武王殺掉。君侯您要是不修德政的話,可能這船上的所有人以後都會成為你的敵人!”

    這話好有道理,竟然讓人無言以對……常言道,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根據儒家傳統觀念來說,國君施行德政、團結人心,自然是比依仗地理優勢來得重要。但你不能因為桀紂的極端例子,就否定地勢帶來的客觀優勢。再說了,魏武侯剛剛上任,並且在當太子時並沒有失德的言行,你這一來就用桀紂詛咒人家是幾個意思?而且難道強調地理的重要性,就是在忽視德政?這是兩碼事好嗎!

    所以聽到吳起的這番話後,魏武侯也只能尷尬的回了句:說得好!

    後來,這句看起來無懈可擊、實際上頂心頂肺的儒家用語(吳起儒、兵、法三修),就常被人用來建議帝王勤修德政、不能過於依仗客觀優勢。

    那麼趙光義為什麼要引用這句話?因為他反對遷都,但不能明說理由

    開封也叫汴梁,五代十國時期,除了後唐,其他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都把都城設在這裡,趙匡胤篡權後也照舊。經過多年的經營,這裡交通發達、人口眾多、經濟繁榮,但從軍事方面來說有個大問題:地處大平原,周圍無險可守,在沒有控制燕雲十六州的情況下,契丹騎兵很容易長驅直入、兵臨城下,因此趙匡胤時常考慮遷都洛陽。但在公元976年他準備著手考察落實此事時,趙光義的一句“在險在不在德”,把他哥哥給頂了回去。

    趙光義如此反對遷都,自然有他的小算盤,他的職位是同平章事、行開封府尹、兼中書令,後來又被封為晉王,位列宰相之上。當時的他,已經有了覬覦大統之心。

    其實不能怪趙光義,他這個職位和爵位實在太令人遐想。當初郭威建立後周,他的義子郭榮(即柴榮)也擔任了開封府尹並被封晉王,最終他也繼承了皇位、成了人稱“五代十國第一君”的後周世宗。

    所以,如果北宋遷都,那麼趙光義的開封府尹一職,就會從首都的行政長官降級成地方大員。平臺不同,資源就會天差地別,這對他的職場規劃是很不利的,為了阻止遷都,他不得不祭出“在險不在德”這種看似充滿道理、實則坑你沒商量的場面話。

    那麼,既然這個小算盤我們都能猜得到,趙匡胤這種頂級政治家難道不明白?他最終沒遷都,其實另有原因。

    重內輕外的軍事政策,決定了北宋都城離不開開封

    為了解決晚唐及五代十國以來藩鎮割據的現象,北宋建立後,趙匡胤採取了重內輕外的政策。

    在這種體系下,國家軍事力量的主體-禁軍的一半駐紮在京城附近(頂峰時有數十萬人),他們的家屬更是作為人質要待在皇帝的眼皮底下;再加上其他從事農、工、商的人口,決定了北宋的首都一定是全華人口最多的城市(據統計,北宋年間開封人口多達150萬);人口最多,就對後勤補給、運輸及當地的經濟情況提出了最高的要求。

    而在當時,能夠解決這麼多人口吃喝拉撒問題的,只有開封。唐代中後期,由於藩鎮割據、連年戰火,隋唐時期的政治經濟中心長安、洛陽已逐漸頹敗;朱溫滅唐建梁後,更是將長安城摧毀。其後,經過後梁、後晉、後漢、後周的經營,開封(汴梁)已成為當之無愧的中原第一大城市、政治經濟中心,再加上完善的水路運輸,使其成了北宋首都的唯一選擇。

    此外,北宋的最大外在軍事威脅來自東北方,而應對外患的主要力量是朝廷的中央軍,所以就要求皇帝所在的朝廷不能離幽州邊境太遠。與洛陽相比,交通便利的開封更加合適。

    總而言之,北宋重內輕外的政策,要求首都維持最大的兵力;龐大的軍人及其家屬數量,要求首都是國家的經濟中心。同樣因為重內輕外的政策,要求首都要儘量靠近北方。根據這樣的條件,開封就成為首選。

    然而,與北有虎牢關的洛陽相比,開封所在的開闊平原無險可守,使北宋都城很容易直接面對金軍的鐵騎。這個時候,“險”真的比“德”更有用。

  • 6 # 平沙趣說歷史

    簡單來說,是因為趙光義不想換。

    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北宋後,定都開封。就當時形勢而言,這個決定並不算錯,因為開封很適合進取,可以透過漕運快速聚集天下錢糧兵馬,從容出發進攻周邊的南唐荊襄北漢。

    但開封只是經濟型都城,在國防安全上處於劣勢,開封處於平原地區,東西南北皆無險可依,只能依靠龐大的機動兵團來應對各種不測事件。尤其是北方的遼國佔據了歷來中原王朝的天險屏障幽雲十六州,北境防線一破,遼國騎兵可以直接兵臨開封。

    在剛建國的時候,北宋的重心放在剪除割據勢力上面,這時候也沒誰提遷都之事,但當統一已成定局,趙匡胤就考慮起來遷都之事。

    開寶九年(公元976年),趙匡胤學習了一把北魏孝文帝,藉著“郊祀”之名到洛陽活動,然後就不走了,想造成既成事實,逼群臣就範。

    這一舉動遭到了幾乎所有朝臣的反對,但眾人不敢公開違逆皇帝的意思,對之以無言的沉默。

    很明顯,遷都是一項影響深遠的千年大計。在當時,洛陽的漕運已有堵塞,重新疏通需要足夠人力物力,對於剛建立不久的北宋來說,確實是不小的耗費,但這只是一時之痛,從長遠來看,定都洛陽,至少防務上要比開封強得多,軍費可以節省很多。

    關鍵時刻,趙光義表示反對,他提出:“在德不在險。”

    這其實是個詭辯,德只在治國上面有用,在戰爭裡面純屬廢品,就宋朝遇到的那些對手,遼金蒙(元)等,論德行當然比不上宋朝,但這並不妨礙他們用自己強大的軍力碾壓宋朝,從宋朝手中榨取利益。

    趙光義表示反對的原因是他的身份,他是開封府尹,這一身份在五代表示的是儲君,可如果遷都到了洛陽,他這個身份怎麼擺?自己的班子還在不在?

    眼見反對聲眾多,趙匡胤也覺得此行太過倉促,於是選擇妥協,返回了開封。

    至於趙匡胤也沒有繼續遷都的想法,我們不得而知,因為在當年年底,他就去世了,趙光義繼位,自然不可能遷都。

  • 7 # 尋根拜祖

    開寶九年,趙匡胤和趙光義一行巡視西京洛陽,就在這次西巡中,趙匡胤提出要將都城從開封遷移到洛陽。結果遭到了起居郎李符和鐵騎左右廂都指揮使李懷忠的反對,趙匡胤沒有采納,趙光義以“在德不在險”勸阻,趙匡胤聽後,只得放棄了遷都的念頭。

    關於趙匡胤遷都之議,後世一般認為,趙匡胤的意圖其實是想透過遷都,削弱開封府尹趙光義的勢力,因而遭到趙光義的激烈反對。

    甚至有人認為,趙光義所謂“在德不在險”,是對趙匡胤赤裸裸的挑戰,意思是我趙老二的地位,靠的是德行,你想透過遷都削弱我沒有用!這個說法雖然有點誇張,但趙光義也不是隨便一說,背後還是有意圖的。

    甚至有人認為,正是趙匡胤遷都釋放出來的訊號,讓趙光義聞到了火藥味,當年十月份的“燭影斧聲”就是因此爆發的。

    史料記載的可靠性分析

    遷都之議《宋史》並沒有記載,而是記載於李燾的《續資治通鑑長編》。這是一本個人史學著作,博採正史、實錄、野記、政書、個人筆記等資料,被認為是歷史參考價值極高的一本史學著作。

    不過,關於遷都事件最早並非出自《續資治通鑑長編》,而是另一本著作,即王禹偁的《建隆遺事》。《建隆遺事》因為記載的內容多有謬誤,已經被認為是一部偽書,不可靠。

    既然記載不可靠,李燾還是採用了,要麼李燾有其它史料證明這段記載是可靠的,要麼李燾別有深意,那麼他究竟為何採用呢?

    我們先放下這個問題,繼續往下探討。

    趙匡胤為何要遷都洛陽

    按照記載,趙匡胤遷都的意圖,有以下幾點:

    一、“見洛陽宮室壯麗, 甚悅”。洛陽宮殿壯麗,畢竟是古都,前朝建築尚存,比開封更具皇家氣度。

    二、“上生於洛陽,樂其土風,嘗有遷都之意”。趙匡胤本人出生在洛陽,喜歡洛陽的風土人情,個人偏好。

    三、“遷河南未已,久當遷長安”。遷都洛陽還不是最終的結論,將來早晚要遷都長安,洛陽只是權宜之計。

    四、“吾將西遷無它, 欲據山河之勝而去冗兵。循周、漢故事, 以安天下也”。洛陽和長安有山河之險,可以免除都城防禦大量養兵之弊。

    四條理由角度各不相同,第一條是基於未來統一天下後,必然需要一個與之匹配的皇宮建築,開封基礎條件差,重新建耗費頗多;第二條純屬個人偏好;第三條基於現實,不能一步到位,分步實施;第四條才是最關鍵,都城的天險有利於防守,仿效漢唐。

    不過,從這四個理由的邏輯關係來看,其實有點混亂,也就是說,趙匡胤對遷都的問題,很可能是臨時起意,並沒有做深入分析。也有另一種可能,他是顧左右而言他,這些理由或許並非真正的動因。

    比如,既然將來要遷都長安,何不一步到位?既然條件不成熟,為何不等一等?趙匡胤為何要迫不及待地“欲留居之”,遷都有那麼急迫嗎?

    李符和李懷忠的理由是否成立

    起居郎李符的反對理由有八條:

    “京邑凋敝, 一難也;宮闕不完,,二難也;郊廟未修, 三難也;百官不備,四難也;畿內民困,五難也;軍食不充,六難也;壁壘未設,七難也;千乘萬騎,盛暑從行,八難也。”

    這八條理由大致可以歸類為“二不二有”:配套設施不完善;經濟條件不具備;供應體系有缺陷;時間節點有問題。李符認為,洛陽既存在天然缺陷,又難滿足現實條件,不可行。

    李懷忠的反對理由只有兩條,很關鍵:

    “東京有汴渠之漕, 歲致江淮米數百萬斛, 都下兵數十萬, 鹹仰給焉。陛下居此, 將安取之?且府庫重兵, 皆在大梁。根本安穩已久, 不可動搖。若遽遷都, 臣實未見其便。”

    開封這地方優勢和劣勢都很明顯,它的優勢在於四通八達,漕運體系完備,作為京畿重地,有利於全國的物資運送。它的劣勢也在於四通八達,沒有天險,軍事上叫“四戰之地”,很難防守。

    所以李懷忠認為,都城定在洛陽的話,這麼多士兵吃啥喝啥,運送任務太繁重。另外目前的府庫重兵都在開封,根本一動,國家就可能出現大的動亂。

    相對於李符,李懷忠直擊根本——經濟問題和政治問題!

    如何理解趙光義的“在德不在險”

    李符和李懷忠的話都沒有說動趙匡胤(上亦弗從),這時候趙光義站出來了,他先說“遷都未便”(遷都洛陽條件不成熟,不利的地方太多);趙匡胤丟擲最終目的地是長安,趙光義又叩頭“切諫”;最後趙匡胤說,遷都是為了據天險去冗兵安天下,趙光義丟擲了那句名言:

    王又言:“在德不在險。”上不答。王出, 上顧左右曰:“晉王之言固善, 今姑從之。不出百年, 天下民力殫矣。” 甲辰, 始下詔東歸。

    最終,趙匡胤雖然認為不遷都,早晚會搞得天下民力殆盡,但也不得不聽從了趙光義的建議,下詔回京。

    “在德不在險”出自於春秋時期吳起的一段話,意思是說,要想讓國家長治久安,靠的是君主的德治,而不是依仗山河天險。起因是,魏武侯看到魏國山河險固,很高興地說:“哎呀太好了,我們魏國有這麼多天險,真是國家的寶啊!”吳起說:“不修德行,再多的天險也靠不住!”

    這話沒毛病,但是趙光義把這句話放在這個環境裡就有問題了。假如趙匡胤不修德行,企圖把都城搬到有天然防禦優勢的洛陽,然後以此為恃,安於享樂,你趙光義可以這麼說。趙匡胤既不是安於享樂的人,也沒有儀仗天險享樂的意圖,你這麼說豈不是驢唇不對馬嘴?

    “修德”是大帽子,任何時候都沒錯,可是“修德”就不需要“險”嗎?遼華人跟你講“德”嗎?西夏人跟你講“德”嗎?趙光義這話顯然是混淆概念,把天險對軍事的重要性這個概念,強行扯上德治,似乎這兩樣東西是矛盾的。

    趙光義這麼說豈不是有點“蠻不講理”,至少文不對題!那麼,趙匡胤就沒聽出來嗎,他怎麼就聽從了呢?

    “在德不在險”的深意,及遷都背後的隱情

    毫無疑問,從個人得失來看,遷都受損最嚴重的就是開封府尹趙光義。

    這一點史學家早有定論,趙光義在擔任開封府尹期間,已經營造了一個政治勢力集團,遷都就意味著他的政治優勢遭受重大打擊。

    所以,人們認為趙光義這句“在德不在險”,內含個人私利,用這個大帽子扣在趙匡胤頭上,其實是口不擇言的說法。

    趙匡胤遷都難道僅僅就是他所言的四條理由?顯然不是,從他混亂的表達中就可以看出其內心的矛盾之處。趙匡胤不是不明白遷都有利有弊,沒有證據表明,李符和李懷忠是晉王黨,這說明,遷都卻是“弊大於利”,可行性比較低。

    那麼,趙匡胤在思考不成熟的情況下,為何匆匆忙忙丟擲遷都的說法呢?我覺得趙光義的勢力已經到大到了非常危險的程度,趙匡胤不得不出手了!問題是,趙匡胤對這個危險發覺太晚了,一時很難找到不引起動亂,又能迅速瓦解晉王勢力的對策,所以,遷都之策即便可行性地,也要嘗試!

    對趙匡胤來說,遷都何嘗不是最後一根救命稻草?雖然希望渺茫,也想試一試。

    李燾記載這段故事背後的含義

    長期以來,關於趙光義即位的疑雲一直沒有定論,“燭影斧聲”也成了永久的歷史迷案。關於趙光義弒兄奪位的說法,在當時就存在。

    不過,作為大宋的臣民,大家即使心知肚明,又有誰敢說破呢?別說沒有證據,即便證據充足,又有誰敢觸龍鱗呢?

    不過,史學家有史學家的智慧——曲筆!他們可以用曲筆的方式,記錄下一些影影綽綽的事蹟,給後人留下一些疑點和證據,讓後人有跡可循。

    我認為,李燾採納《建隆遺事》中的這段記載,其目的就是為此!

  • 8 # 一葉小舟168521774

    北宋初期,趙匡胤和趙光義在換都問題上截然不同的態度,和趙光義針鋒相對的回答,看似雲淡風輕,內裡卻是波濤洶湧。其實是一種兇險的政治試探和角逐。最後的結果,是趙光義贏了。但是更深一層次去探討,現實的結果未必是真實的。

    一,角逐的起源。

    陳橋兵變的真實面目是什麼,已經無從去追究了,但是,一個鐵定的事實是,趙光義在其中扮演的決非是一個無足輕重的角色。

    對於趙光義的心胸,謀略,趙匡胤不會有多忌諱。在這個天下能讓趙匡胤心服口服的人,除了那個,己經去世的後周皇帝柴榮外,還真找不出第二個人。

    在亂世中拼博的人都知道一個道理,力量的強大才是能否勝存的關健,這是千古以來的鐵律。本著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的思想,趙匡胤對趙光義在大宋各個角落中的勢力有多大並不是特別上心。這屬正常現象,也在情理之中,更何況趙匡胤也不畏懼。

    為長遠計,趙匡胤拿下了趙普,他想用這個方法試探一下,趙光義有什麼反映。

    二,針鋒相對的角逐。<<趙光義>>

    公元976年,趙匡胤決定西幸洛陽,理由是祭祖。致所以用這個理由,其中的原因是針對趙光義的。只有用這個理由才能不露痕跡地把他帶去。因為,以前無論大軍出征,前方戰事如何兇險,趙光義都是留守後方。

    趙匡胤這一次的目的,就是要試一下這個城府極深的弟弟,胸中的水究競有多深。

    當一切明面上的活動都結束後,趙匡胤當著文武百官,當然也包括趙光義,說出一句話:他準備遷都。

    果然,這句話,就象在平靜的水面上投下了一塊巨石,掀起了極大的波浪。攝於趙匡胤的威儀,史稱:群臣莫敢諫。但是,趙匡胤非常清楚看似平靜的表面,其下邊的波濤洶湧。

    李懷忠是趙匡胤的心腹,但是,他說:國之根本在開封,不宣遷都,意料之中。趙匡胤平靜地面對著這一切,他知道關健人物快要登場了。

    趙光義果然來了,他從各方面,各角度,看似小心實則綿裡藏針地論證了不能遷都的理由。

    趙匡胤冷冷地說:遷河南未已,久當遷長安。趙匡胤就是要一步步地逼出趙光義的真實想法,逼出他的底線。

    趙光義給趙匡胤跪了下來,史稱:王叩頭切諫。

    趙匡胤心中嘆了一口氣,看著這個綿裡藏針的弟弟說:從戰略角度分析,開封劇於中原要衝,四通八達,尤其是水陸碼頭,佔盡了天下漕運之利。這是它的優點,但同樣也是缺點。

    四面曠野,一馬平川的地勢,也註定了後無險可守呀。

    而洛陽和長安恰恰有山川三之險,險要的地勢不僅可以有效阻擊敵人,關健是節省許多的人力物力呀!

    然而,趙匡胤沒有了到趙光義,說出了一句,他無法說出的話,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險。

    趙匡胤沉默了。

    三,在德不在險的餘波。

    趙匡胤沉默的意思,不是詞窮了。而是,趙光義明顯給他挖了一個坑,等他去跳。

    在德不在險,不是純戰略意義上的思考了,它牽涉到了,執政者的道德水準,和人心所向,也就是說,趙光義己經悄悄地把話題方向轉移了。

    如果,趙匡胤強硬地堅持遷都,那麼,等於承認了自已在道德和民心上的缺失。這個坑趙匡胤心如明鏡。

    趙匡胤暗暗地又嘆了一口氣,心說:即便你我兄弟能讓開封固若金湯,能守住這大宋江山的每一寸土地。子孫後代呢?他們還能否有此種能力和謀略呢?

    君臣談話到了這種程度,趙匡胤還能說什麼呢?

    趙匡胤看著趙光義遠去的身影,淡淡地說:晉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

    不幸,一語成讖。

    公元1127年,靖康之難爆發,北宋滅亡了。

    趙光義以他的私心和短視,讓他的子孫後背上了一大包袱。所以,當時的庭爭看似他贏了,其實卻輸的一塌糊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經常便秘,吃什麼可以天天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