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謀士說
-
2 # 飛鯨足球
1863年5月,圍困天京的湘軍已增至3萬餘人,並於6月13日佔領了聚寶門外各石壘,洪秀全急令李秀成速回天京。6月20日,李秀成率部由九洑洲南渡抵京,在南渡過程中,太平軍被湘軍炮火打死和因飢餓而死者甚眾,渡至南岸進入天京城內的太平軍不到一萬五千人。6月25日,湘軍又攻陷江浦、浦口,30日陷九洑洲,太平軍又損失二萬餘人。至此,長江北岸完全被清軍佔領。太平軍實力進一步被削弱,天京解圍的希望也更加渺茫了。與此同時,蘇浙戰場也在淮軍的洋槍隊、左宗棠部湘軍的進攻下趨於瓦解。 湘軍於1863年6月底攻破九洑洲,控制了長江北岸後,鮑超部南渡,紮營神策門(今中央門)外沿江一帶。9月,曾國荃部攻佔天京城東南的上方橋和城西南的江東橋,11月上旬又連續攻佔了城東南的上方門、高橋門、雙橋門、七橋甕以及秣陵關、中和橋,太平軍在紫金山西南的要點全部失守。 11月25日,曾國荃進扎城東孝陵衛。這時,湘軍已攻陷天京外圍的所有城鎮要點,天京城只有太平門、神策門尚與外界相通。外援斷絕。李秀成於12月21日向洪秀全建議:鑑於湘軍壕深壘固,圍困甚嚴,天京內無糧草,外援難至,不如棄城別走。洪秀全拒絕了,太平天國的最後一線希望喪失了。 1864年2月28日,湘軍攻佔了紫金山巔的天保城。3月2日,曾國荃部進駐太平門、神策門外,完成對天京實現了合圍。3月14日,曾國荃部用雲梯攻城,但未得逞。從4月開始,湘軍在朝陽、神策、金川門外挖掘地道十餘處,準備轟塌城牆。太平軍一面組織力量從城內對挖,進行破壞,一面構築月城,以便城牆轟塌後繼續組織抵抗。
1864年6月1日,天王洪秀全病逝(一說自殺),終年51歲。此後,天京人心愈加不穩。幼天王洪天貴福即位,一切軍政事務統歸忠王李秀成執掌。7月3日,湘軍攻佔天京城外最後一個據點地保城(即龍脖子),從而能夠居高臨下,監視城內動靜。湘軍在龍脖子山麓修築炮臺數十座,對城內日夜轟擊,壓制太平軍的炮火,掩護挖掘地道。同時,在龍脖子山麓與城牆間大量填塞蘆葦、蒿草,上覆沙土,高與城齊,為攻城鋪平道路。半個月後,湘軍攻城準備基本完成。
李秀成見湘軍攻城在即,於7月18日深夜,選派千餘人偽裝湘軍,衝出城去,企圖破壞太平門附近的地道。結果被湘軍識破,只得退回城內。7月19日晨,湘軍擔任主攻任務的部隊齊集太平門外。中午,湘軍用地雷轟塌城牆,蜂擁而入。太平軍紛紛以槍炮還擊,雖給清軍以重大殺傷,但沒能擋住湘軍的攻勢。與此同時,湘軍水師各營會同陸師奪取了水西、旱西兩門。傍晚前後,天京全城各門均為湘軍奪佔。天京城內守軍與入城湘軍展開巷戰,大部分戰死,一部分自焚,十餘萬人沒有一個投降的。自此,天京陷落,標誌著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
-
3 # 師明禮
破城全盤策劃人:曾國藩
破城主力:曾國藩九弟曾國荃
破城協助者:曾貞幹湘軍,楊載福水師,鮑超陸軍
破城外圍:左宗棠部,李鴻章部
破城時間:1864
破城策劃曾國藩在1862年被任命為協辦大學士,全面統轄浙江,江蘇,安徽,江西四省軍務,於是曾國藩制定了全面進攻天京城的計劃。
主力部隊
①曾國荃率湘軍為主力正面進攻天京城。
②提督鮑超從江西進入安徽,全面進攻寧國府。
④提督楊載福率水師配合以上陸師的進攻,並負責運輸接濟糧草。
因為安徽是護衛天京城的屏障,所以兩路清軍是進攻安徽的,相當於破天京城的羽翼。
外圍部隊
⑤江蘇巡撫李鴻章的淮軍協同外國軍隊進攻忠王李秀成的太平軍,蘇南周邊的太平軍重鎮,這是外圍計劃之一。
⑥浙江巡撫左宗棠率部進攻浙江侍王李世賢等太平軍,這是外圍計劃之二。
外圍計劃主要是進攻太平天國蘇南省,讓太平軍的強力部隊李秀成,李世賢部不能援救天京。
曾國藩主要思路:一是死圍,二是轟城。
他給曾國荃寫的信說:“若非賊來撲營,似不必常尋賊開仗。蓋賊之糧路將絕,除開仗別無生路;我軍則斷糧路為要著,不在日日苦戰也。”(《曾國藩家書》)
曾國藩下屬劉連捷稱:“惟金陵城大而堅,甚不易下,日來惟用炮轟擊,尚無制勝之策。”(《劉連捷致黃翼升書》)
湘軍行動戰果①1862年3月-5月:曾國荃一路長驅直入,太平軍節節敗退,佔領天京城近郊的大勝關,三汊河一帶,其後在天京雨花臺附近,距離天京城只有4裡。
②1862年5月,湘軍水師彭玉麟部佔據天京護城河口。
④鮑超會合湘軍水師佔太平天國東南重鎮高淳和東垻。
主力部隊已經完成計劃,會師合圍天京城。
外圍部隊按照計劃和太平軍激戰中。
太平天國反攻破圍:無果而終①1862年9月,忠王李秀成率十多萬太平軍自蘇州急赴天京,猛攻曾國荃,10月,李世賢率三萬太平軍自浙江來天京城外猛攻湘軍東部大營,雙方激烈廝殺四十多天,太平軍沒有完成解圍。
②李秀成圍魏救趙,假攻安徽,實則攻擊湘軍糧餉通道,但是湘軍只守不戰,李秀成無功而返。
洪秀全申斥李秀成說:“朕奉上帝聖旨,天兄耶穌聖旨,下凡作填下萬國獨一真主,何懼之有!不用爾奏,政事不用爾理,爾欲出外去,欲在京,任由於爾。朕鐵桶江山,爾不扶,有人扶。爾說無兵,朕之天兵多過於水,何懼曾妖者乎!爾怕死,便是會死。”(《李秀成自述》)
湘軍攻破天京城(以下全部發生在1864年)①太平天國一直以來守衛天京城的天堡城,地堡城在2月,7月相繼被曾國荃湘軍攻破。3月,曾國荃攻佔太平門和神策門,天京城無路可出。
②曾國荃以地堡城為破城突破口,開挖地道,在7月19日用大量地雷轟炸太平門,城牆被毀,湘軍合計分成四路,殺入城中。
7月19日,從中午開始,湘軍各路兵馬衝入天京城,傍晚時分,天京城全面陷落。
通濟門:總兵朱文光攻進。
水西門,旱西門:水師提督黃翼升,道元陳湜攻進。
聚寶門:提督羅逢春攻進。
朝陽門,洪武門:提督蕭浮泗攻進,此為湘軍左路兵馬。
神策門,儀鳳門:按察使劉連捷攻進,此為湘軍右路人馬。
通濟門:道元彭毓桔攻進,此為湘軍中左路人馬。
天王宮殿:總兵朱洪章,副將王遠和攻進,此為湘軍中路人馬。
(圖片:南京儀鳳門)
④曾國荃湘軍自1862年5月駐紮雨花臺,1864年7月攻破天京城,用時兩年多。
(圖片:湘軍攻破天京)
太平天國方面①洪秀全因吃野草等在6月生病而死,洪天貴福在6月6日繼位幼主,一黃姓女官(一說是洪秀全的王娘)向湘軍說出洪秀全葬處,曾國藩將洪秀全挫骨揚灰,裝入大炮裡轟上天空。
洪秀全最後一道詔旨:“大眾安心,朕即上天堂,向天父天兄領到天兵,保固天京。”
②忠王李秀成夜裡帶幼天王洪天貴福從太平門缺口衝出,將馬讓給洪天貴福逃命,李秀成因而與大部隊失散。
7月23日,李秀成被俘,8月7日,被殺。
④太平軍餘部康王汪海洋和侍王李世賢從江西進入廣東和福建,1865年李世賢被汪海洋殺害,1866年汪海洋戰死,2月8號其部太平軍全部戰死。
⑤遵王賴文光,梁王張宗禹和捻軍合流,分別率東捻軍和西捻軍繼續與清軍作戰,1868年1月賴文光被俘殺害,8月張宗禹戰敗失蹤(一說被殺)。
至此,太平天國宣告全面滅亡。
天京破城,總的說起來湘軍勝利的原因是曾國藩制定的正確的策略,即全面圍攻,以圍為主,水陸配合,糧草能源源不斷地供應,同時在天京城外圍,將江西,浙江,江蘇等太平軍截住,剪去太平軍的屏障和羽翼,讓天京城成為一座孤城。
太平軍失利的原因主要是洪秀全後期已經進入精神幻想狀態,不聽李秀成之策;太平軍後期諸王各自為戰,有的不及時趕來救援天京;洪仁玕和李秀成矛盾重重,高層不能共事;太平軍糧草接濟不上,大勢已去,最終失敗。
-
4 # 常棣tandy一、安慶失守導致天京失去屏障
咸豐十年(1860年)三月,曾國藩乘太平軍集中兵力攻打江南大營和經略蘇、常之機,將湘軍主力兵分成三路進圍安慶:一路由提督楊載福及彭玉麟率領水師進攻樅陽;一路由胡林翼帶兵進駐潛山、太湖;一路由李續宜、多隆阿率領 2 萬人駐紮於安慶、桐城之間的掛車河一帶。很明顯,曾國藩是以全力攻安慶,作為打破太平天國的突破口。
安慶是天京上游的最後屏障,一旦失去,天京勢必難保。為此,咸豐十年(1860年)八月,洪秀全將陳玉成從常州召回,同洪仁、 李秀成一起商討解安慶圍的策略。鑑於當時湘軍主力主要集中於安慶,武漢僅駐留 3000 餘人,守備空虛,洪仁玕提出了“會攻武昌,解圍安慶”的策略:陳玉成率軍從長江北岸由安徽人湖北,攻打武昌北面;李秀成率軍從長江南岸經江西入湖北,攻打武昌西南側,約定咸豐十一年三月會師武昌,迫使湘軍回師救鄂,以解安慶之圍。
陳玉成一心想解安慶之圍,不惜私自變更原定計劃。李秀成則銳意蘇,浙,對保衛安慶的重要戰略意義認識不足,一直不願勞師西征。在洪秀全的多次催促下,他才勉強於咸豐十年(1860年)九月率南路大軍出當塗,經蕪湖、繁昌、南陵、石棣、太平,於十一月進入皖南,威脅湘軍總部祁門。曾國藩由於主力在外,心虛膽寒,“日在驚濤駭浪之中”,準備一死。
可是李秀成卻繞道祁門,轉入江西,使曾國藩絕處逢生,遺下無窮後患。咸豐十一年一月,南路軍從廣豐、廣信出發,路經建昌、撫州、崇仁、宜黃、吉安,於四月佔領瑞州,在此招兵買馬,擴充軍隊,並且設立鄉官,建立地方政權。在形勢允許的情況下,李秀成的這些做法無可厚非,可是西征的目的不是建立鞏固的地方政權,而是圍襲武昌,解救安慶,應該採取躍進的方式,而不應該處處逗留,特別是在以經大大超過約定時間的情況下,這種做法貽誤戰機。
直到五月 ,李秀成部才進入湖北前鋒到達武昌縣(鄂州)。 ""當時鄂南 一帶的民眾積極參加太平軍,李秀成部人數多達 30 萬,若此時攻武昌,十分可能克之。 曾國藩的幕僚趙烈文就說過:李秀成軍"至鄂省南境,更進則武昌動搖,皖圍撤矣"。
但李秀成在興國會見英國駐漢領事金執爾,受到其威脅,再加上陳玉成此時已經摺返安慶,於是李秀成便放棄進攻武漢,率軍經江西入浙江,攻打杭州。
李秀成不打武昌,又不同救安慶,卻東進江、浙,給太平軍西征戰場帶來嚴重後果,雙方兵刀對比出現變化,湘軍的實力因此上升,安慶因而陷於萬分危急之中。洪仁玕後來回憶說:“後雖得杭州等郡,而失一安省,為京北屏大有可虞之勢。殊忠王既託有蘇、杭兩省,以為高枕無憂,不以北岸及京都為憂。故予行義曉之曰:自古取江山,屢先西北而後東南,蓋由上而下其勢順而易,由下而上,其勢逆而難。況江之北,河之南,自(古)稱為中州魚米之地,前數年京內所恃以無恐者,實賴有此地屏藩資益也。今弁而不顧,徒以蘇、杭繁華之地,一經挫折,必不能久遠。”
陳玉成,李秀成都未按照預定的策略行事,幾十萬大軍徒勞跋涉數千裡,耗時達半年之久,這本身就是一個極為嚴重的失敗。在這種情況下,解安慶之圍就只有在安慶直接與湘軍交鋒一途了。
這時安慶城已被湘軍主力圍困近一年,湘軍在城外構築了嚴密堅固的工事,再加上湘軍以逸待勞,以靜制動,這些都使太平軍處於極端被動的地位。咸豐十一 年(1861年)三月,陳 玉成返抵安慶外圍之後,洪秀全又派洪仁玕 ,林紹璋自天京來支援陳部,黃文金、吳如孝等人也率軍投入戰鬥:儘管太平軍諸部傾注全力,但均未能破敵。
六月,太平軍在安慶外圍的據點幾乎全部陷落,此時安慶城內的守軍早已彈盡糧絕。八月,曾國荃用地雷轟塌城垣,城內守軍拼死作最後一搏,守將葉芸來以下 1.6萬太平軍將士全部犧牲。
二、天京保衛戰安慶失守,天京城便暴露於湘軍的兵鋒之下,正如洪仁玕後來回憶:“我軍最重大之損失,乃是安慶落在清軍之手,此城實為天京之鎖鑰而保障其安全者。一落在妖手,即可為攻我之基礎。安慶一失,沿途至天京之城相繼陷落不可復守矣。安慶一日無恙,則天京 一日無險 "。
安慶失守後,陳玉成受革職處分,退守廬州。同治元年(1862年)四月,清軍多隆阿部進攻廬州。陳玉成不聽手下將士“返回天京”“重整旗鼓”的勸告,盲目信從暗中通敵的壽州團練頭子苗沛霖,棄城突圍,北走壽州。苗沛霖在壽州城內早已布好伏兵,陳玉成一行剛一入城便被逮住,隨即解往潁州清將勝保營中。勝保勸降不成,便將陳玉成押入囚車。五月,陳玉成被害於河南延津縣西教場,年僅26 歲。
陳玉成是太平天國後期的棟樑之才,他的不幸遇難,是太平天國無法彌補的損失。洪仁玕說過:“如英王不死,天京之圍必大不制,因為若彼能在江北活動,令我等常得交通之利,便可獲得仙女廟及其附近諸地之源源接濟也 。英王一去,軍勢軍威同時墮落,全部瓦解,因此清軍便容易戰勝。”可以說,安慶的陷落和陳玉成的殉國預示著“天國”的敗亡僅僅是時間問題了。
太平天國在政治、軍事上的衰敗給敵人的鎮壓創造了便利條件。因此,從同治元年(1862年)開始,身居要職的曾國藩坐鎮安慶,指揮全域性, 兵分三路:一路由曾國荃率湘軍主力沿江東直逼天京;一路由左宗棠率另一支湘軍猛撲浙江;一路由李鴻章率淮軍攻掠蘇南。
面對湘、淮軍的重重包圍,李秀成於五月、七月在蘇州召開了兩次軍事會議,商討救援天京的戰略方針。決定聯合 13 個王的 30 萬大軍 ,兵分三路:北路由李秀成、李世賢率主力進攻城外方山、雨花臺,進擊湘軍;中路由陳坤書等進攻蕪湖金柱關,切斷糧道;南路由楊輔清,黃文金等率兵進攻寧國,阻擊增援部隊。
九月,太平軍分別進攻雨花臺大營和西路的大勝關、江東橋及三叉河大營 ,天京保衛戰正式打響 。雙方在東起方山、西至板橋鎮約五六十里的陣地上展開激烈交鋒,均付出重大傷亡,曾國荃本人也面部負傷,幾乎喪命。
可是,由於太平軍人心不齊,將領驕佚畏死,因而經過45 天的戰鬥,各路太平軍的戰略目標均未達到。十月,忠王李秀成下令撤出圍攻清軍雨花臺大營的戰鬥,這場規模空前的大會戰最終以太平軍的失敗而告結束。
在天京保衛戰中,李秀成等將領犯了嚴重的指揮錯誤:由於湘軍其他幾支主力受阻於外地,無法策應曾國荃部,而且其部瘟疫流行,作戰力大減,李秀成等人應該抓住這一時機消滅這支孤軍。但是李秀成等人卻視而不見,直到各路援軍一一趕到,方才與之交戰 。結果為其所敗。
天京保衛戰失利,李秀成受到了嚴責,革爵的處分。接著,洪秀全又命令李秀成執行“進北攻南”的新的作戰計劃,即渡江北征,進軍皖、鄂,攻擊敵後桐城、六安,使圍困天京之兵分而北援,以解京圍。
這種“圍魏救趙”的老辦法早已為曾國藩所熟悉,他死咬住天京,加緊圍攻。所以,李秀成率軍渡江後,還未來得及與陳德才、賴文光部會師共擊桐城、六安,就因天京告急而回師救援。 在途中又遭湘軍襲擊,損失慘重,回到天京時,該部僅剩不足 5 萬人了。這次徒勞往返,太平天國從此再也無力組織較大規模的反攻,天京城已深陷重圍,難以挽回敗局。
三、天京城的陷落由於太平軍集中發動天京會戰,江浙地區防禦力量減弱,清軍開始加緊進攻江浙根據地的中心城市。
江蘇方面:咸豐十一年十二月(1862年1月)常熟太平軍將官駱國忠發動叛亂,常熟周圍敵軍乘機反撲,佔據了福山、常熟一線。同治元年(1862年) 一月,清軍同外華人組成的“常勝軍"進犯太倉,太倉守將錢壽仁投降;五月“常勝軍"攻下昆新,六月攻佔吳江與蘇州間的夾浦關,吳江、震澤守將降;七月,洞庭東山失陷。這樣,蘇福省省會蘇州的東、南、北三面均袒露於清軍面前。
李鴻章指揮清軍並糾結“常勝軍”三面包抄進攻蘇州。 慕王譚紹光率部堅守蘇州,在艱難的處境中周密部署,誓與蘇州城共存亡,多次擊退來犯之敵。李鴻章為了攻破蘇州,透過副將鄭國魁牽線,誘使“天國”將領納王郜永寬、守王周文佳叛變,殺害了譚紹光,蘇州城破,8天后無錫失守。
同治三年二月,“常勝軍”攻陷宜興,溧陽,三月,淮軍與“常勝軍”合圍常州,護王陳坤書指揮 8000 餘名太平軍抗擊 10 倍於已的敵軍,淮軍攻城久久不下。後來,“常勝軍”用炸炮轟開城牆,陳坤書身先士卒,與將士一起肉搏。四月,常州失守,陳坤書被俘就義。太平天國蘇南根據地完全喪失。
浙江方面:同治元年(1862 年)四月,英、法軍與清軍攻陷寧波後,便仿照"常勝軍"分別組成中英混合軍“常安軍”和中法混合軍“常捷軍”,幫助左宗棠共同鎮壓太平軍。同治二年,左宗棠指揮湘軍佔金華、衢州,八月陷富陽,九月起合圍杭州。十一月“常捷軍"頭子德克卑攻打鳳山門,用炮炸塌城牆,守城的太平軍在康王汪海洋指揮下,用血肉之軀作戰,在糧盡援絕的情況下於同治二年二月棄城而走,大部分退入江西堅持戰鬥,比王錢貴仁帶著千餘人降清。杭州的陷落,標誌著浙江根據地基本瓦解。
曾國藩對天京的進攻,採用的是“欲拔根本,先剪枝葉”的原則。同治二年(1863 年)十一月,隨著蘇州失守,蘇浙戰場全面瓦解,天京已經變成了一座四面受敵的孤城,10 道城門中僅有太平、神策二門可與外界相通,天京城勢在必失。在這種情況下,李秀成向洪秀全提出“讓城別走”的建議,這在當時可以說是唯一可行的辦法 。
可是,洪秀全竟怒斥李秀成:“朕奉上帝聖旨,天兄耶穌聖旨,下凡作天下萬國獨一真王,何懼之有! 不用爾奏,政事不用爾理,爾欲外去,欲在京,任由於爾。朕鐵桶江山,爾不扶,有人扶,爾說無兵,朕之天兵多過於水,何懼曾妖者乎!”
同治三年( 1864 年) 五 月,洪秀全在飢餓中病逝,幼主洪天貴福繼位 。幹王洪仁玕於同治二年十一月奉命出京催糧未歸,守衛天京的太平軍將士便在李秀成的指揮下頑強抵抗。當時天京城內不足一萬人,能作戰的將士不過三四千人,面對的來勢洶洶的湘軍卻有5 萬。
六月,湘軍從地道用炸藥轟塌太平門東側城牆 20 餘丈,蜂擁而入。太平軍將士展開激烈的肉搏戰,首批登城的湘軍 400 人全部被殲,先鋒隊 3000 餘人被打死大半。城內的太平軍沒有一人投降,為保衛天京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湘軍破城後,進行瘋狂屠殺和掠奪,諸王府火光沖天,昔日繁華的天京城化為一片瓦礫場。
天京失陷之時,洪仁發死於亂軍之中,洪仁達被俘遇害。幼天王在李秀成的護送下逃出天京,不幸與忠王走散,後來輾轉在安徽廣德與洪仁玕會合。洪仁玕奉幼主繼續戰鬥,於八月進入江西,準備與侍王李世賢會合。九月,洪仁玕、洪天貴福在江西石城被俘,先後在南昌被殺害。洪仁玕實踐了生前“寧捐軀以殉國,不隱忍以偷生”的誓言。
李秀成在突圍時,將好馬讓給幼天王,自己騎一匹不力之馬,跋涉一夜後避於南京郊外上方山,不料被人認出,為湘軍俘獲。他在囚籠中寫下幾萬字的“供詞”,詳細記述太平天國的發展情況,總結敗亡的原因。同時他也表示有招降太平軍餘部的願望,七月,在他寫完“供詞"的"當天,曾國藩將其殺害。
(正文完)
-
5 # kb200
湘軍實現了全面洋槍洋炮,有西方各國支援,西方支援清王朝,對太平軍武器禁運,裝備上的巨大差異,加之湘軍的正確使用,使得太平軍的人數優勢無用了。不太多的湘軍就攻破了守軍人數遠多的天京。
-
6 # 芙蓉逗秋雨
一、太平天國陷落的直接原因是:
1、農民階級的侷限性
農民階級有先天侷限。太平天國起義帶有舊式農民戰爭的烙印。農民階級的分散性、守舊性,以及眼光短淺等毛病,在太平軍中都有突出表現。
2、內訌與腐敗
內訌與腐敗從根本上動搖了太平天國政權的根基。太平天國的腐敗是和建都天京同時產生的。儘管洪秀全曾經提出要建立一個沒有以強凌弱、爾虞我詐的公平世界,鼓吹凡天下男人皆兄弟、天下女子皆姊妹的平等思想,但他這些從西方基督教教義中撿來的貨色,在洪秀全思想中沒有深化,也沒有消化。
天京事變使太平軍元氣大傷,並喪失了乘勝殲滅敵人的有利時機,同時,也導致了太平天國高層領導缺失,離心離德。是太平天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二、太平天國陷落的根本原因是:
歷朝歷代的反叛者與太平天國的處境都差不多。內鬥,秦末大亂的時候項羽和劉邦兩支勢力都打起內戰來了,朱元璋後來也是和陳友諒張士誠打得不亦樂乎;腐敗就更不用說,誰造反不是為了升官發財?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對於功臣從來就不吝封賞……
那麼為什麼劉邦和朱元璋能打造一個嶄新的王朝;李自成好歹也能做幾天大順皇帝;而洪秀全明明事情鬧得比他們都大,最後卻只能鬱鬱而終呢?根本原因是什麼呢!
從《天朝田畝制度》就可以看出來,脫離了社會發展的實際,構造絕對平均主義的空想方案,不僅沒有實現,而且傷害了地主豪紳的利益。
而太平天國讓“天地變色”的,用的是古怪的“改造版西方宗教”當理念,把傳統綱常倫理全部打破,視儒生為豬狗,經濟方面又準備採取“絕對平均主義”。這是不可能被統治階級接受的(因為太平天國的成功意味著這些既得利益者將一無所有),而這才是太平天國失敗的根本原因:始終無法得到既得利益集團的真正認同。
-
7 # 文舀
1861年9月,太平天國西部屏障安慶陷落,天京直接暴露在湘軍攻擊下,此時李秀成在下游用兵,兵分三路進攻上海,曾國荃湘軍直抵天京城下,紮營雨花臺,天王下詔忠王回救,李秀成集諸將會議,決定以物資接濟天京,待二十四個月後,再與湘軍決戰,天王急了,差官來催。李秀成被迫歸救。於是集中十三王軍隊三十萬號稱六十萬進攻圍城湘軍,血戰四十六日,打得湘軍叫苦連天,父子兄弟不能相顧。曾國荃也中彈受傷,但太平軍始終未能突破曾國荃的鐵桶防線,寒冬將至,未備糧草,被追撤退,天京解圍失敗。洪秀全下詔令李秀成再次西征,此時皖北大飢,天京告急,折勞往返,損兵大半,返回天京只剩萬餘人,己無力反攻,只能憑藉城垣要塞打防守線了。天京保衛戰期間,李秀成向天王提出讓城別走建議,遭到天王拒絕,君臣困守孤城,最終難免亡國慘運的到來。
-
8 # 小約翰
天京保衛戰是一場力量懸殊的戰鬥,而且還不是一般的懸殊,雙方兵力對比是1.5:30。
太平軍的兵力佔絕對優勢,湘軍兵力處於明顯劣勢,按說這是一場毫無懸念的較量,攻城一方湘軍絕對不會得逞,天京城一定固若金湯、堅不可摧。
但是戰爭結局卻出乎意料,叫人大跌眼鏡。
1862年3月,曾國荃率部從安慶進逼天京,攻打天京的序幕從此拉開。
湘軍勢如破竹、所向披靡,各地太平軍望風披靡、節節敗退。
5月,湘軍一鼓作氣,拿下當塗、蕪湖、板橋、秣陵關、大勝關、三汊河。
5 月30日,湘軍主帥彭玉麟率水師進泊金陵護城河口,曾國荃也率部挺進,直逼雨花臺,湘軍名將曾貞幹也率軍趕到。
至此,天京處在湘軍多面包圍之中,一場惡戰不可避免。
洪秀全對於湘軍的到來始料未及,急令各地太平軍將領前來救援。
7月,楊輔清、洪仁玕從安徽趕到天京。
9月14日,李秀成率領蘇州13路人馬,號稱60萬大軍(其實只有20多萬)日夜兼程向天京進發,10月初趕到天京。
太平軍作戰英勇,跟湘軍進行了一場又一場殊死搏鬥,但沒有進展。
1863年底,形勢更加危急,洪秀全拒絕了李秀成突圍的建議,決定死守天京。
1864年6月1日,天王洪秀全駕崩,幼天王洪天貴福即位,李秀成掌握了軍政大權。洪秀全死後,太平軍士氣低落,軍心動搖。7月19日,天京城失守,太平軍全軍覆沒,天京保衛戰以湘軍取勝而告終。
太平軍在兵力佔優的情況下,為什麼會丟掉天京?表面上看,是洪秀全外行領導內行,一再決策失誤,讓李秀成像木偶一樣疲於奔命,讓李秀成完美無缺的圍魏救趙計劃不能實行,似乎只要按照李秀成的部署去行動的話,天京一定會守住,其實不然。太平軍的失敗看似偶然,其實是必然,它的失利不僅僅是洪秀全指揮適當,還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上層腐化墮落
打天下是為了享受,過上幸福生活,傻子都知道,自古以來打天下的人都是這樣想的,這一點都沒有錯。
但是沒有一統江山的時候,領導人要跟士兵同甘共苦,不能搞特殊化。但是太平軍高層在取得了一些成就之後,就開始飄飄然,生活驕奢淫逸,大興土木興建豪華的樓堂館所,生活腐化。每個領袖都是拼命納妾,住豪宅,卻不讓太平軍戰士戀愛、結婚,甚至夫妻也不能同住,男女在一塊說話也是違紀的,要受到嚴懲。
要知道太平軍戰士雖然沒有文化,但他們是有頭腦的人,不是遊戲中的機器人。
他們起義是想過上幸福生活的,但是他們看到了什麼,是“今耕者廢業,煙火斷絕。”
當他們看到自己的浴血奮戰,只是換來少數人的享受,還會有人甘心情願為你賣命嗎?這樣一支軍隊還會有什麼戰鬥力?
二、內訌極其嚴重
太平天國起義初期,楊秀清自封為“天兄”,地位在洪秀全之上,領導的二元化為日後內訌埋下伏筆。
1856年6月,楊秀清強迫洪秀全封自己萬歲,讓洪秀全忍無可忍動了殺機,揭開了太平軍內訌序幕。於是洪秀全命令北王韋昌輝帶兵進京除掉了楊秀清,接著洪秀全為了平息濫殺無辜的指責,又讓韋昌輝承擔責任,密令翼王石達開從前線趕回到天京誅殺韋昌輝。
接下來發生的事比電視劇還狗血,洪秀全又對石達開動了殺機,逼得石達開脫離組織帶兵出走。
高層在內訌,下面的將領也無法萬眾一心,在大敵當前的時候都是各打小算盤:“群酋受封至九十餘王之多,各爭雄長,敗不相救,識者知其亡無日矣。”
接二連三的內訌嚴重削弱了太平軍的實力,影響了太平軍的凝聚力,洪秀全的威信一落千丈。是個有頭腦的人,都會想成為這樣的老闆幹下去有沒有前途,值不值得。
三、兩軍素質不同
太平軍的戰士來自五湖四海,走到哪都有人加入,這些人什麼職業都有,什麼素質都有,拖家帶口的也不在少數。這樣一支軍隊,屬於烏合之眾,戰鬥力可以想象。而且他們都是來自四面八方,彼此之間沒有什麼聯絡,打起仗來就沒有那麼奮不顧身。
俗話說,開店夫妻店,上陣父子兵,就是這個道理。
湘軍恰恰相反,他們計程車兵都是同鄉,同窗、同村,甚至是父子、兄弟,打起仗來就會玩命。
而且這些子弟兵的初衷就是保衛家園的,有著明確的目標,特別是這些湘軍都是地主階級,他們的財產被太平軍充公,他們的親人受到過太平軍的侵犯或者殺害,他們跟太平軍有血海深仇,打起仗爆發的戰鬥力叫人恐怖。
更可怕的是,曾國藩雖然是書生出身,治軍卻非常專業。首先徵兵的時候寧缺毋濫,在培養將領方面更是下了很大功夫,他的閱人細緻更是到了叫人恐怖的地步。比如“樸實,眼圓而動,不甚可靠,語次作嘔;明白安詳;拙直,長工之才。”
曾國藩還為湘軍制定有嚴格的軍規——《湘軍日夜常課之規》,幾點起床、幾點早操晚操,幾點點名、幾點熄燈都寫得非常具體。
而且軍規還有一條,那就是最高統帥(曾國藩本人)每月的三、六、九必須親自下校場,觀摩士兵操練。
在他的治軍思想指導下,湘軍以"扎硬寨,打死仗”聞名。
梁啟超稱讚湘軍說:"歷百幹艱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銖積寸累,受之以虛,將之以勤,植之以剛,貞之以恆,帥之以誠,勇猛精進,堅苦卓絕。"
這樣一比,雙方高下已定。再好的戰術,都是取決於將領的執行力,由每一個士兵去完成。不然就是紙上談兵、枉費心機。
所以說天京之戰,太平軍不僅是敗在了戰術上,軍隊凝聚力、戰鬥力、士氣都遠遠不如湘軍,還沒有開戰,勝負已見分曉。
換句話說,即使是讓拿破崙來指揮,太平軍也無法翻盤。
-
9 # 安平144796971
太平天國天京守衛十分空虛,自九江、安慶陷落,天京陷落幾乎已成定局。
當然,也有人說雙方兵力對比十分。懸殊,太平天國佔盡優勢,其實,是把太平天國之民,變為太平天國之兵了。
李秀成號稱率60萬兵增援天京,實際總兵力不足20萬,多為新參加隊伍的江浙新兵,能戰之兵不足萬人。
太平天國後,從廣西帶出來的三萬兄弟,基本上已傷亡殆盡(守蘇州的廣西籍兵僅千人),參加革命的的江浙皖兵,兵力雖眾,但戰力不強
-
10 # 程氏子
任何地方政權的垮臺,絕大多數外部原因都是其次,內部原因才是主因!
1,太平天國領導層經過初期的艱苦奮鬥之後,在一系列大勝之後迅速腐化墮落,其速度之快遠勝李自成之輩!洪秀全的腐化墮落雖然有清朝摸黑的嫌疑,但是其從創業初期的與民同苦迅速腐化成驕奢淫逸應該是事實,宮中女眷多達兩萬雖然不實,但是妻妾眾多肯定是有的!連洪秀全都尚且如此,更別提其他人了!
2,內鬥嚴重,太平天國的內鬥已經不是普通的政治鬥爭了,而是不死不休的鬥爭,內鬥之激烈遠勝民國黨爭,堪稱聞所未聞!權力的嚴重內耗,勢力的盤根錯節,眾心離散,想不亡都難!
3,太平天國軍政力量分散,雖然有天朝田畝制度,但是政體僵化墮落,看似天下一體,實則內部政令不通,相互提防,更類似於軍閥混合體,沒辦法統一所有力量,看似龐大,實則可呼叫的力量屈指可數!而且就算到了末期,太平天國的軍隊還是兩千年前的軍事體系,沒有做到兵農分離,行軍時浩浩蕩蕩幾十萬,能打的還不足十分之一,順風亂成粥逆風炸如蜂嚴重影響軍隊戰鬥力!三國的曹操平定青州黃巾軍,第一件事就是挑選精銳組成青州軍,剩下的就地屯田恢復生產,兩千年前的曹操都比太平天國的領導層看的清!
當然,太平天國遇到的問題遠遠不止內部矛盾,外部矛盾同樣尖銳異常!
其一,早期太平天國可以透過列強進口武器,所以很多時候太平天國的火器遠勝清軍綠營,但是後來太平天國不承認任何不平等條約,導致列強與清廷聯合絞殺,後期更是直接以僱傭軍身份加入對太平軍的絞殺!太平軍裝備大部分沒辦法自產,新式武器後勤不足,到了後期也就只能拿土造武器嚇唬人玩了!
其二,這時的清軍已經不是當初的八旗老爺了,太平天國的均田地第一個打擊了漢人地主的利益,他們紛紛出兵出錢組建部隊,其中的代表就是曾國藩的湘軍!這些部隊如果是和湘軍一樣精挑細選,戰鬥力較清綠營簡直是不可同日而語,而且能堅持到最後的,往往都是百戰精銳,無不可以以一當十!而太平天國的軍隊從石達開被趕走後,戰鬥力也是一天不如一天!
其三,太平天國在底層百姓的號召力不復以前!早期太平天國的確實很具有吸引力,但是隨著拉鋸戰的消耗和太平天國的領導層腐化墮落,再經過漢人地主的宣傳,底層百姓已經畏太平軍如虎,根本不可能主動支援太平天國,而脫離了底層百姓的太平天國,已經是日薄西山了!
經歷了這一系列的內外部矛盾鬥爭,湘軍攻破天京只是時間問題,而不是戰略戰術問題!
-
11 # 鐵槍神廟
湘軍戰勝太平軍,攻佔天京不能完全說是湘軍厲害,一大方面是太平軍越來越不行了
一,兵員戰鬥力降低,太平軍剛興起時的廣西老兄弟是最忠心的,離開廣西時都把自己的房屋帶不走的財產燒了,斷絕了後路因此作戰勇敢,但廣西老兄弟一部分兩萬人在李開芳的率領下北伐全軍覆沒,另一部分兩萬人在天京事變中作為東王楊秀清的同黨被殺,因為東王節制全軍,基本廣西老兄弟是他的根本,還剩下的一小部隨石達開出走,各地轉戰投降後老兵被殺,新兵遣散。後來新加入的太平軍都是裹挾來的,戰鬥力極低,所以太平軍戰鬥力隨著時間流逝不斷大打折扣。
二,領導集團腐化,內鬥不止。太平軍的五軍主將隨著石達開的凌遲處死全部盡亡,為防止忠王李秀成,英王陳玉成兵權過大,冊封了二千多個王牽制,導致排程不靈,內部渙散。
-
12 # 蒼天航路1992
1862年春,曾國藩開始部署進攻天京。他又把主攻的任務交給了弟弟曾國荃。急功近利的曾國荃在清軍未按原計劃出師前,率軍急進,連下無為、巢縣、含山、和州、太平府、東梁山、金柱關、蕪湖、江寧鎮、大勝關等地,直逼天京城,1862年5月31日在天京城南門外的雨花臺紮下營寨,使軍隊處於孤立突出的險境。曾國藩替他擔心不已,寫信勸他暫時後退,以求穩妥之策。但是曾國荃卻認為:“舍老巢勿攻,浪戰無益,逼城足以致敵。雖危,事有可為。”絲毫沒有退兵的念頭。曾國藩準備派李鴻章部前去援助,也遭到他的拒絕。他開始在天京城外深挖壕溝,廣築防禦工事,並結合水師,全力出擊,靠2萬軍隊擊退了號稱20萬的太平軍援部。曾國藩見他打了勝仗,又趕快勸其趁好即收,撤兵天京,以保全功業。此時已覺勝券在握的曾國荃力排眾議雲:“賊(指太平軍)以全力突圍是其故技,向公(向榮)、和公(和春)正以退致挫,今若蹈其覆轍,賊且長驅西上,何蕪湖之能保?況賊烏合無紀律,豈可見其眾而自怯?”他還謝絕了白齊文指揮下的“常勝軍”的支援。是時江南流行瘟疫,曾國荃軍中也開始蔓延,湘軍元氣大傷。1863年能夠連戰連捷,幾年奪下天京城外所有的戰略據點,都是在極為艱難困苦的條件下取得的“戰績”。到了1864年2月,曾部已將天京合圍,7月19日午後,曾國荃的心腹、亡命徒李臣典點燃埋在天京城牆下面的三萬斤火藥,一時間“但聞地中隱隱若雷聲,約一點鐘之久。忽聞霹靂砰訇,如天崩地圻之聲。牆垣二十餘丈隨煙直上……”,天京陷落。
-
13 # 老龍故事會
破城全盤策劃人:曾國藩破城主力:曾國藩九弟曾國荃破城協助者:曾貞幹湘軍,楊載福水師,鮑超陸軍破城外圍:左宗棠部,李鴻章部破城時間:1864破城策劃曾國藩在1862年被任命為協辦大學士,全面統轄浙江,江蘇,安徽,江西四省軍務,於是曾國藩制定了全面進攻天京城的計劃。主力部隊①曾國荃率湘軍為主力正面進攻天京城。②提督鮑超從江西進入安徽,全面進攻寧國府。③江蘇布政使曾貞幹率湘軍從池州進攻安徽蕪湖。④提督楊載福率水師配合以上陸師的進攻,並負責運輸接濟糧草。因為安徽是護衛天京城的屏障,所以兩路清軍是進攻安徽的,相當於破天京城的羽翼。外圍部隊⑤江蘇巡撫李鴻章的淮軍協同外國軍隊進攻忠王李秀成的太平軍,蘇南周邊的太平軍重鎮,這是外圍計劃之一。⑥浙江巡撫左宗棠率部進攻浙江侍王李世賢等太平軍,這是外圍計劃之二。外圍計劃主要是進攻太平天國蘇南省,讓太平軍的強力部隊李秀成,李世賢部不能援救天京。曾國藩主要思路:一是死圍,二是轟城。他給曾國荃寫的信說:“若非賊來撲營,似不必常尋賊開仗。蓋賊之糧路將絕,除開仗別無生路;我軍則斷糧路為要著,不在日日苦戰也。”(《曾國藩家書》)曾國藩下屬劉連捷稱:“惟金陵城大而堅,甚不易下,日來惟用炮轟擊,尚無制勝之策。”(《劉連捷致黃翼升書》)湘軍行動戰果①1862年3月-5月:曾國荃一路長驅直入,太平軍節節敗退,佔領天京城近郊的大勝關,三汊河一帶,其後在天京雨花臺附近,距離天京城只有4裡。②1862年5月,湘軍水師彭玉麟部佔據天京護城河口。③1862年5月,曾貞幹湘軍自安徽蕪湖奔至天京城外,和曾國荃會師。④鮑超會合湘軍水師佔太平天國東南重鎮高淳和東垻。主力部隊已經完成計劃,會師合圍天京城。太平天國反攻破圍:無果而終①1862年9月,忠王李秀成率十多萬太平軍自蘇州急赴天京,猛攻曾國荃,10月,李世賢率三萬太平軍自浙江來天京城外猛攻湘軍東部大營,雙方激烈廝殺四十多天,太平軍沒有完成解圍。②李秀成圍魏救趙,假攻安徽,實則攻擊湘軍糧餉通道,但是湘軍只守不戰,李秀成無功而返。③1863年11月,天京十門已經被攻佔八門,只有太平門和神策門能出入。12月,李秀成提出讓洪秀全“讓城別走”,洪秀全不允,坐以待斃。洪秀全申斥李秀成說:“朕奉上帝聖旨,天兄耶穌聖旨,下凡作填下萬國獨一真主,何懼之有!不用爾奏,政事不用爾理,爾欲出外去,欲在京,任由於爾。朕鐵桶江山,爾不扶,有人扶。爾說無兵,朕之天兵多過於水,何懼曾妖者乎!爾怕死,便是會死。”(《李秀成自述》)湘軍攻破天京城(以下全部發生在1864年)①太平天國一直以來守衛天京城的天堡城,地堡城在2月,7月相繼被曾國荃湘軍攻破。3月,曾國荃攻佔太平門和神策門,天京城無路可出。②曾國荃以地堡城為破城突破口,開挖地道,在7月19日用大量地雷轟炸太平門,城牆被毀,湘軍合計分成四路,殺入城中。7月19日,從中午開始,湘軍各路兵馬衝入天京城,傍晚時分,天京城全面陷落。通濟門:總兵朱文光攻進。水西門,旱西門:水師提督黃翼升,道元陳湜攻進。聚寶門:提督羅逢春攻進。朝陽門,洪武門:提督蕭浮泗攻進,此為湘軍左路兵馬。神策門,儀鳳門:按察使劉連捷攻進,此為湘軍右路人馬。通濟門:道元彭毓桔攻進,此為湘軍中左路人馬。天王宮殿:總兵朱洪章,副將王遠和攻進,此為湘軍中路人馬。③湘軍約5萬餘人,天京城內約3萬餘人,其中太平軍約2萬人,戰士數千,天京城破之後,湘軍屠城,基本全部被殺。④曾國荃湘軍自1862年5月駐紮雨花臺,1864年7月攻破天京城,用時兩年多。太平天國方面①洪秀全因吃野草等在6月生病而死,洪天貴福在6月6日繼位幼主,一黃姓女官(一說是洪秀全的王娘)向湘軍說出洪秀全葬處,曾國藩將洪秀全挫骨揚灰,裝入大炮裡轟上天空。洪秀全最後一道詔旨:“大眾安心,朕即上天堂,向天父天兄領到天兵,保固天京。”②忠王李秀成夜裡帶幼天王洪天貴福從太平門缺口衝出,將馬讓給洪天貴福逃命,李秀成因而與大部隊失散。7月23日,李秀成被俘,8月7日,被殺。③李秀成胞弟揚王李明成護送洪天貴福逃跑,和幹王洪仁玕會合。10月,洪仁玕,洪天貴福相繼被俘,在11月下旬全部被殺。④太平軍餘部康王汪海洋和侍王李世賢從江西進入廣東和福建,1865年李世賢被汪海洋殺害,1866年汪海洋戰死,2月8號其部太平軍全部戰死。⑤遵王賴文光,梁王張宗禹和捻軍合流,分別率東捻軍和西捻軍繼續與清軍作戰,1868年1月賴文光被俘殺害,8月張宗禹戰敗失蹤(一說被殺)。至此,太平天國宣告全面滅亡。天京破城,總的說起來湘軍勝利的原因是曾國藩制定的正確的策略,即全面圍攻,以圍為主,水陸配合,糧草能源源不斷地供應,同時在天京城外圍,將江西,浙江,江蘇等太平軍截住,剪去太平軍的屏障和羽翼,讓天京城成為一座孤城。太平軍失利的原因主要是洪秀全後期已經進入精神幻想狀態,不聽李秀成之策;太平軍後期諸王各自為戰,有的不及時趕來救援天京;洪仁玕和李秀成矛盾重重,高層不能共事;太平軍糧草接濟不上,大勢已去,最終失敗。
-
14 # 全景歷史地理
太平天國天京保衛戰
湘軍攻克安慶之後,太平天國敗相已定。安慶是太平天國統治中心南京西面的門戶,物資供應樞紐,又是與捻軍聯絡的據點。
此時曾國藩的湘軍佔領安徽,李鴻章的淮軍佔領江蘇,左宗棠的楚軍佔領浙江,南京合圍之勢準備形成,太平天國形勢危機。李秀成建議洪秀全轉戰江西,但是被拒絕,李秀成無奈只能全力守城。
曾國荃率領湘軍沿著長江順流而下,所到之處太平軍望風而逃,經過幾番大戰之後,曾國荃率領三萬湘軍進駐在距離南京城不到四里的雨花臺,對南京攻防戰開始了。
同治元年五月(1862),曾國荃亦雨花臺為據點逐步向南京城發起攻擊,隨後太平軍向雨花臺的湘軍反撲,曾國荃率部防守,一舉斬殺太平軍兩千多人,太平軍敗退,緊接著派易良虎和劉連捷將駐守在雄黃鎮的兩萬太平軍擊退。
九月,此時湘軍因為瘟疫死傷大半,而李秀成則率領江蘇二十多萬太平軍前來增援,圍攻曾國荃大營,雙方激戰十五個晝夜。緊接著李世賢率領浙江十萬太平軍前來支援,攻勢猛烈,雙方傷亡慘重。
九月初五,湘軍出壕攻破太平軍13座營壘,殺死數千名太平軍。二十日,太平軍在湘軍大營外紮了100多個營,夜間輪番進攻,並暗挖地道,想乘夜偷襲。曾國荃下令開挖內壕,內牆進行防禦。十月初五,湘軍出壕攻破太平軍10處營壘,太平軍敗逃,死傷無數,李秀成和李世賢也無可奈何,湘軍金陵大營得以解圍。
同治二年四月,此時曾國荃已圍攻南京很長時間,太平軍想盡辦法解圍,也毫無進展。四月下旬,曾國荃趁太平軍有所懈怠連夜偷襲,一舉攻下雨花臺。
五月十五,湘軍向九洲伏發起進攻,遭到太平軍頑強抵抗,激戰一天,雙方不分勝負,當晚狂風大作,湘軍乘機猛攻,終於攻下九洲伏。
雨花臺和九洲伏被湘軍攻下之後,太平軍形式極糟,李秀成軍隊已經損失十多萬人,而且缺糧少餉,毫無反攻之力。六月到九月,曾國荃率領湘軍繼續攻佔南京附近的印子山、上方橋、江東橋、高橋門、孝陵衛等要地。南京城岌岌可危,李秀成聞報匆忙從蘇州趕回救援,在分析南京形勢之後,李秀成建議洪秀全轉移江西,但是洪秀全捨不得離開南京。
同治三年正月,李鴻章在江蘇和左宗棠在浙江接連取勝,南京屏障盡失,合圍之勢形成。三月,曾國荃加緊進攻,他命湘軍在各城門修築堅固的石壘,開挖地道,守城的太平軍無力反擊,南京城指日可下。
六月十六日,曾國荃下令開始攻城,太平軍進行頑強的抵抗,石頭、磚塊如大雨般傾瀉下來,攻城的四百名湘軍將士頓時粉身碎骨,把後面的湘軍嚇得不敢進攻。
然而湘軍畢竟火力兇猛,不久南京城牆就被轟出一個口子,於是湘軍再次發起進攻號角。湘軍剛爬上口子,上面突然跳出太平軍,二三十個火桶滾了下來,火桶連續爆炸,湘軍死傷無數......
隨著湘軍繼續猛攻,城上抵抗的勢頭漸漸減弱,最後湘軍攻佔南京所有城門,緊接著就是一場大屠殺,場面太過血腥,這裡就不描述了。
湘軍進入南京城後,實行燒殺搶掠政策,大火燒了8天,要不是六月二十四日的大雨,這場大火不知道到何時才能滅,大火之後,南京城幾成廢墟。
湘軍攻破南京後,幼天王洪天貴福在城破的當天夜晚,在李秀成的護衛之下衝出重圍,後來,輾轉安徽、浙江、江西,最後在江西石城被俘,當年十月被凌遲處死,李秀成在七月就被曾國藩私下凌遲處死。
-
15 # 歷史課課代表
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運動,從起義之初至被清政府鎮壓,歷時十四年,據可靠史料記載,整個起義死亡人數高達七八千萬人,也是歷史農民起義之最,起因源於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對少數民族的壓迫和階級剝削十分嚴酷,加之當時正值天災人禍,廣大農民陷於水深火熱之中,隨後在道光三十年爆發了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太平天國運動。
整個農民起義在三年之內便佔領天京(現南京),把南京這樣的繁華都市打下,可以說當時的清政府並不得人心,但太平天國運動遇到的對手是誰呢?是曾國藩,曾國藩是中國宋明理學誕生以來除王陽明外最偉大的實踐家,他是理學大師,同時又是個實幹家。
在中國的古代戰爭中,決定戰爭成敗的關鍵要素便是天時地利人和,曾國藩之所以能攻破天京(現南京),平定太平天國運動,在天時地利人和上,曾國藩都佔據上風。
從人和的角度分析,曾國藩攻打太平天國,本是一場清政府和農民的階級矛盾,曾國藩所代表的清政府本不得民心,農民按理說應支援太平天國,但曾國藩很巧妙地施用乾坤大挪移,他把這場階級鬥爭轉化為文化衝突,他說洪秀全到處去砸孔廟不許華人拜孔子
是中國數千年禮儀人倫,詩書典則,一旦掃地蕩盡。此豈獨我大清之變,乃開闢以來名教之奇變,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於九原,凡讀書識字者,又烏可袖手安坐,不思一為之所也!曾國藩要打一場文化戰爭,捍衛孔孟之道,華人還是很信奉孔孟的,事實上你發現洪秀全帳下什麼人都有,就是沒有高階知識分子,所以天平天國運動的水平高不到哪去。
從地利的角度分析,南京城無天險可守,只依靠長江,其他都是平原,攻入南京的最佳位置是長江上游,已被曾國藩佔領,洪秀全為抵禦湘軍,在南京城外高築城牆,然曾國藩攻打太平天國時,洪秀全如困鬥之獸,南京城外四周已被湘軍團團圍住,湘軍的大炮從天空向城內狂轟濫炸,地下也正在挖著地道埋著炸彈炸燬城牆,洪秀全一無援兵、二無糧草,軍心必亂,此戰也是必敗,時也命也。
從天時角度分析,洪秀全初創太平天國之時,便是用宗教團結人民進行起義,洪秀全用的是拜上帝教,他宣稱上帝是我爹,耶穌是我哥,我爹派我來統治萬民,建萬國之獨一真主。當曾國藩兵臨城下之時,忠王李秀成曾勸說洪天王:城中無糧、無兵,我們讓城別走。洪秀全回答說:朕之鐵桶江山,爾不服有人扶,爾說無兵,朕有天兵,多於洪水。
於是,離城破之時,洪秀全召集文武百官於金殿之上,他說我要到天父那裡去,領得天兵,殺退閻羅妖,眾愛卿稍等片刻。文武百官沒等到天兵的到來,卻等到了洪秀全已死的訊息,可能洪天王去天父那,天父說這個地方的人不值得我們去救,你還是另尋他處,很明顯洪秀全是自殺的,與其被曾國藩抓住,還不如駕崩於皇宮,留有一絲顏面,人一死城就陷了。
-
16 # 黎塞留的野望
首先,為了攻破天京,自然要先掃清周邊的戰略重鎮。自從安慶陷落和陳玉成被捕殺後,太平天國就走向了難以挽回的敗勢。奪取了安慶這把被太平天國成為天京鑰匙的重鎮後湘軍在1861年底開始掌握戰略主動權。清廷從上至下認為奪取天京的時機已經成熟,故而在1862年元月,曾國藩被清廷任命為協辦大學士,曾國藩隨即準備奪取太平天國都城——天京的計劃。並命令多個將領水陸並進,特別是從安徽進攻太平天國,並聯合左宗棠和李鴻章分別從浙江和上海配合進攻。
在一切準備就緒後。湘軍在曾國藩的九弟,曾國荃的主導下於1862年3月開始了天京攻防戰。此時戰鬥力嚴重下降的太平軍無力阻擋清軍的攻勢。僅僅2個月,至1862年5月天京周圍各要地,基本被各路清軍攻陷。而在上海與李鴻章和洋槍隊剛佔據主動優勢的李秀成等部不得不率軍馳援天京,以圖解圍。
但是無論李秀成等人怎麼做都無濟於事,在隨後的雨花臺大戰,兵力處於明顯劣勢的湘軍擋住了李秀成、李世賢等部的輪番猛攻。在雨花臺之戰失利的太平軍轉而進攻他處,雖然在1862年12月至1863年4月奪去了一些地區,但並沒有改變劣勢。而太平軍最後還是被湘軍挫敗攻勢。與此同時,在1863年5月湘軍圍困天京的兵力正在上升中。面對這種局勢,洪秀全急忙讓李秀成回援天京,而李秀成也對於解圍天京徹底喪失了信心。無奈之下,劉秀成、李世賢等人只好率部回到天京固守。此後的清軍徹底佔據了主導權。並重新奪回之前太平軍所攻克的據點。
至1863年11月25日當曾國荃率部駐紮在天京外圍的孝陵衛時,湘軍已經攻克了天京周邊的所有城鎮。到1864年3月,湘軍已經完成對天京的全包圍。
在掃清了天京周邊的據點後,接著,湘軍便開始攻打天京。天京攻防戰進入到最後階段。面對這種情勢,李秀成起初建議洪秀全讓城別走,但洪秀全卻拒絕了。
對於圍攻天京,曾國荃起初採取強攻,但太平天國畢竟在天京經營了十年有餘,對於天京的城防也算得上堅固,湘軍的猛攻很快便被挫敗。隨後曾國荃利用挖地道的方式期望能開啟突破口。但很快又被太平軍反制。而就在此時,洪秀全在1864年6月1日病重而死,使防守太平天國的太平軍人心渙散。而湘軍方面為了不讓李鴻章的胡愛軍趕來與自己分享攻取天京的戰果,便加緊了對天京的攻勢。
7月初,曾國荃讓李祥和、羅逢元成功貢獻了地堡城,這使湘軍得以居高臨下並利用上百門火炮連續的對天京猛攻打開了突破口。與此同時,正當太平軍的注意力都放在城牆上抵禦湘軍攻城時,湘軍在煙幕的掩護下,趁機在城牆下挖地道,進過日夜趕工總算挖通。當李秀成發覺這一情況時,立即派兵前去毀掉地道,但卻因兵力不足而失敗。
到7月19日,天京已經被湘軍開啟突破口。隨後雙方展開了激烈搏殺。不到三天,天京城的所有城門皆被湘軍奪取。至此天京被湘軍正式拿下。
-
17 # 圍爐品茗人
湘軍攻破天京的戰役,又被稱為天京保衛戰。是曾國藩在1862年到1864年發動的以太平天國首都天京(今南京)為主要攻擊目標,旨在徹底消滅太平天國的重大戰役。整個戰役歷時3年,雙方投入大量兵力,殊死搏殺,最後湘軍獲勝,但太平軍的頑強抵抗也讓湘軍上下心悸不已。
戰役第一階段:湘軍順江而下,直撲天京(1862年3月到1862年6月)1861年下半年,天京上游軍事重鎮安慶失陷,整個戰爭勝利的天平已經開始向清朝政府和湘軍一方傾斜,太平天國後期軍事支柱英王陳玉成雖然仍在努力,但是曾國藩已經不再把主要的目標放在陳玉成身上,他開始以太平天國首都天京為主要戰略目標,著手製定圍攻天京的新的軍事行動。
1861年9月,曾國藩進入被攻佔的安慶,開始以此作為湘軍的大本營,並籌劃進攻天京的軍事行動。
1861年10月,救援安慶失敗的陳玉成退守三河,旨在阻止湘軍順流東下,同時並派扶王陳得才、遵王賴文光等遠征豫陝,以期“廣招兵馬,早復皖省”。但此時陳玉成已經實力大損,在曾國藩眼中已經是沒了牙的老虎。此時,左宗棠的楚軍和李鴻章的淮軍都在加緊編練,曾國藩的數路並進、圍攻天京的計劃逐步成熟。1862年3月,經過近半年的休整,曾國藩指揮的攻擊天京的戰役打響,天京保衛戰也由此拉開序幕。進攻天京的主力部隊就是曾國藩的湘軍,一部由他的弟弟曾國荃親自率領陸路主力從安慶出發,沿長江北岸直撲天京;另一部由曾國藩的幼弟曾國葆(又名曾貞幹)率領由池州進攻蕪湖;湘軍水師由彭玉麟率領順江而下,配合兩岸的陸軍行動並負責運輸和接濟;這些部隊構成湘軍進攻天京的主攻部隊,除了水師由彭玉麟指揮之外,其餘的都是曾國藩的弟弟指揮,曾氏兄弟要拿下攻克天京的頭功之意昭然若揭。此外湘軍名將鮑超所部則從江西進入安徽,進攻寧國府;左宗棠的楚軍開始進攻浙江;李鴻章的淮軍進入上海,抵抗在那裡的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大軍。這些部隊的職責是配合曾氏兄弟的湘軍主力進攻天京,同時打擊和牽制其他地區的太平軍部隊。湘軍的進攻一開始進展非常順利,天京上游在安慶失守之後無險可守,陳玉成也無兵可用。湘軍勢如破竹,到1862年5月30日,湘軍的水師已經停泊在天京的護城河口,曾國荃所部已經抵達天京城幾里之外的雨花臺。而此時陳玉成已經被苗沛霖誘俘,6月4日就被凌遲處死,李秀成則正在圍攻上海。
戰役的第二階段:雨花臺大戰(1862年7月到1862年11月)湘軍僅僅兩三個月就從安慶進抵天京城下,洪秀全驚慌失措,加之陳玉成的被俘身死,李秀成的大軍就成了太平天國最後的救命稻草。史稱洪秀全一日三詔催促李秀成從上海撤回救援天京。無奈的李秀成只好從上海撤退,自己率領主力部隊回到老巢蘇州,但是分派了一部分兵力攜帶大量火器糧草物資進入天京,有效的加強了天京城的防禦力量。由此太平天國的主力部隊李秀成所部開始轉而準備解圍天京之戰。
1862年7月,天京的西南屏障寧國府被鮑超所部攻破。8月太平天國幹王洪仁玕從皖南迴援天京被湘軍擊退。
1862年9月,在洪秀全的嚴詞催逼之下,從上海退回蘇州休整了幾個月的李秀成無奈之下,集結手下大軍,由十三個太平天國的王爺領兵二十萬,從蘇州出發,回援天京。因此此次行動也被稱為十三王回援天京。
李秀成手下二十萬大軍從蘇州回援,而當時進攻天京的湘軍部隊只有幾萬人,看似力量對比懸殊。而且李秀成大軍還與天京城內的守軍構成了對湘軍的反包圍,但是曾國荃率領的湘軍主力從1862年5月進佔雨花臺到李秀成發起進攻之時已經過去了四五個月,湘軍發揮一貫的“結硬寨、打呆仗”老傳統已經在雨花臺一帶構築了堅固的防禦工事。
1862年10月13日,李秀成大軍開始對湘軍營壘發動進攻,企圖一鼓作氣攻破曾國荃所部構築的深溝高壘,一次性解決曾國荃率領的湘軍解除天京之圍。但是曾國荃所部湘軍依靠堅固的營壘拼死防守,太平軍打了十幾天,死傷數萬,但是依舊沒有攻破湘軍的營壘。
1862年11月3日,太平軍發動最後的猛攻,集中兵力攻擊曾國荃大營的東部營壘,雙方都殺紅了眼,曾國荃本人也面部受傷,太平軍往返衝殺五六次,最終依舊沒能攻破湘軍大營。
此戰之後,太平軍的進攻士氣衰竭了,無奈的李秀成只得下令撤圍,自己率軍進入天京,而他堂弟李世賢則率部退到天京城南的秣陵關,保持外圍的機動力量。但是聲勢浩大的十三王回援天京的行動則徹底失敗了。
雨花臺大戰或者十三王回援天京的失敗,標誌著太平軍在天京城外擊潰湘軍瓦解其攻勢的計劃失敗,此後太平軍再沒有發動對天京城外湘軍的大規模直接進攻,雙方陷入僵持,湘軍小心翼翼的清除太平軍的外圍據點,但是也顧忌太平軍還保持一定的戰力,因此進攻步伐也不得不謹慎緩慢。
戰役的第三階段:“圍魏救趙”的進北攻南計劃(1862年12月到1863年7月)雨花臺大戰失敗後,洪秀全把李秀成格爵留用之餘,提出了一個自己構想出來的“圍魏救趙”計劃,也就是後來的進北攻南計劃。洪秀全要求李秀成率領剩餘的機動部隊渡過長江,進攻安徽、湖北等地,以威脅湘軍大本營的方式來調動圍攻天京的湘軍回救來達到“圍魏救趙”的目的。但是這個估計是洪秀全從歷史書中學到的淺陋的軍事計劃從一開始就不被李秀成贊同。但是無奈的李秀成還是被迫執行了這一計劃。
1862年12月,第一批太平軍渡過長江,並且順利攻佔含山、巢縣等地。
1863年2月,不贊同這一軍事計劃的李秀成被迫率領大軍渡過長江,並且在3月和4月分別佔領天京西北的浦口和江浦一帶。隨後為貫徹這一計劃,李秀成直撲安徽西部的六安,試圖透過佔領六安為基地調頭南下進攻湘軍大本營安慶。這也就是洪秀全的進北攻南計劃,但是李秀成深刻認識到安徽一帶已經經歷戰亂多年,三四月份又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大軍的糧草後勤補給極其困難,一旦遇到清軍的頑強阻擊,太平軍將難以取得想要的戰果。
1863年5月,李秀成放棄進北攻南計劃,折往壽州,隨後向東撤退。此時湘軍已經佔據了天京城南的聚寶門外的太平軍各據點。感受到壓力的洪秀全又急忙催李秀成回援,結果曾國藩沒有上“圍魏救趙”的當,洪秀全卻上當了。
1863年6月,李秀成所部抵達南京城外,開始向南渡過長江回返天京。此時在天京城外的湘軍已經嚴陣以待,不停的乘太平軍渡江的時候用炮火轟擊,結果李秀成的十幾萬大軍回到天京的不足兩萬人,李秀成本人都只能乘坐洋人的軍艦才安全渡過長江。而且太平軍渡過長江後,尾隨而來的湘軍在6月底徹底佔領天京城外長江北岸的所有太平軍據點。
這個進北攻南的計劃,從一開始就被曾國藩識破,因此他根本沒有上當。雖然也調動了一些部隊來回援安徽,但是進攻天京的部隊基本沒有撤走。同時利用天京被圍,李秀成北進安徽的大好機會,讓左宗棠和李鴻章等人在江浙戰場頻頻出擊,武力進攻和勸降誘降並舉,太平天國的重要財源江浙一帶的勢力開始瓦解,李秀成眼看自己的大本營反而快要被李鴻章的淮軍端了心急如焚卻又無可奈何。
戰役的第四階段:“讓城別走”的最後希望破滅(1863年7月到1864年12月)進北攻南計劃的失敗,不僅使得天京更加岌岌可危,也使李秀成手中的機動作戰兵力基本消耗殆盡。李秀成眼看自己的大本營蘇州被圍也無可奈何,雖然在1863年7月還是組織起一支部隊前往蘇州救援,但是也無法解除蘇州之圍只得再次退回天京。
湘軍則繼續對天京城外東南和西南的太平軍的據點進行清除。從9月到11月,這些據點逐步被曾國荃佔領。11月25日,曾國荃進佔天京城東面的孝陵衛,至此天京城外太平軍的大小城鎮據點都被湘軍攻破,天京城只剩下東北和北面的太平門和神策門還能和外界聯絡。
與此同時,李秀成的大本營蘇州也在11月5日,因為八王叛降導致陷落。
眼見救兵無望,1863年12月,李秀成向洪秀全提出“讓城別走”。希望洪秀全能與自己率領天京城內剩餘的部隊衝出天京,流動到江西等其他地方再作打算。但是洪秀全卻斷然拒絕了李秀成的正確建議,依舊固執的死守自己的小天堂天京城。李秀成的堂弟和部下都勸李秀成離開天京,但是李秀成依舊選擇回到天京,也抱定了與天京城共存亡的必死之心。
戰役的第五階段:天京城的失陷(1864年1月到1864年7月)此時的太平天國已經是無力迴天,李秀成等人也只是盡人事而聽天命了。
1864年2月,湘軍攻克紫金山上的天保城。3月,曾國荃的部隊終於進駐太平門和神策門外,天京城被徹底合圍。
從1864年3月中旬開始,湘軍開始正式對天京城展開正面進攻。雲梯攻城、地道破城等等手段都開始用上,李秀成組織城內守軍殊死抵抗,瓦解了湘軍的種種攻勢。1864年6月1日,洪秀全病逝,天京城內人心惶惶。
1864年7月3日,天京城外的制高點地保城失守,湘軍得以居高臨下構築炮臺,日夜轟擊城內守軍。被火力壓制的太平軍只能眼睜睜看著湘軍開始用沙土填埋地保城所在的龍脖子山與城牆之間的空隙,為最後攻城鋪平道路。
1864年7月19日,正當太平軍把注意力集中在鋪路的湘軍這裡時,湘軍所挖的地道終於沒有被疲憊的太平軍發覺,地道內埋設的炸藥將城牆炸塌,湘軍蜂擁而入,天京城終於陷落。
尾聲天京城破之後,李秀成攜洪秀全之子幼天王洪天富貴趁亂衝出天京,但是因為把自己的戰馬讓給洪天富貴,自己所乘的劣馬無法快速逃離,從而與洪天富貴等人失散,後來人困馬乏在天京城外被村民發現,隨後被清軍俘獲,一個月後在天京被殺。
天京保衛戰歷時三年,太平軍也曾組織過針對湘軍的反包圍作戰和進北攻南的調動作戰,但都因太平天國政治上已經腐朽,內部信仰崩塌,戰鬥力急劇下降最終導致失敗。雖然整個戰役對湘軍殺傷甚大,但總的來說,當時太平軍的失敗是很難避免的。
-
18 # 一貳一橙
自從天京事變,翼王石達開出走四川后,盛極一時、佔據東南半壁的太平天國就正式步入衰落了。
天國早期,有東王楊秀清和翼王石達開,可這兩人:一個被殺一個出走後,晚期的太平天國就靠著忠王李秀成和英王陳玉成支撐著了。
當時的太平天國,軍事實力還是很強大的,但無奈天國內部政治混亂,小人當政老話說:最堅固的堡壘往往都是從內部攻破的。太平天國也是這樣的情況,本來石達開轉走四川后,牽制了閩浙川一帶的大批清軍,給了天京一個很好的喘息機會,李秀成和陳玉成攻破清軍重建的江北大營、江南大營,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可是經過了東王楊秀清弄權、北王韋昌輝專政和翼王石達開出走三件大事的打擊,天王洪秀全再也不相信異姓將領了,而是大力起用同姓宗親。這其中除了一個幹王洪仁玕還算有點本事外,其他的如安王洪仁發、勇王洪仁達等,都是酒囊飯袋之輩,卻偏偏執掌中央大權,處處鉗制在外浴血奮戰的李秀成等人。
這種情況其實和三國時期蜀漢末年政治局面一樣:大將率兵在外,不受朝廷信任;奸臣宦官弄權於內,自顧自己利益。洪仁發和洪仁達這兩兄弟,除了頂著個天王洪秀全哥哥的名號之外,剩下的本事就是搜刮民財了。即使在天京被曾國藩重重包圍之際,他們依舊不願放下手中的金銀財寶,他們給洪秀全出了個餿主意,不讓他讓城別走,再開闢新的根據地,然後繼續納妾斂財。就算在天京城餓殍遍地,內憂外患之際,這兄弟兩還是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
公元1862年,苦守安慶數月的英王陳玉成被俘殺,年僅二十六歲,天京西南屏障全數落入湘軍手中,忠王李秀成只能把已經為數不多又士氣低落的太平軍分佈於南京周圍據點。但面對如洪水猛獸般奔湧而來的湘軍,李秀成的這點軍隊也只是做無謂的抵抗而已,天京周圍據點相繼陷落。
公元1863年,蘇州守將慕王譚紹光被手下殺死,天京東部屏障失守,公元1864年,李鴻章的淮軍攻破常州,天京南部屏障沒了。至此,天京陷入四面包圍境地。在被包圍了一個多月後,天王洪秀全病逝,臨死前交代才十六歲的兒子洪天貴福為第二任太平天王,俗稱“幼天王”。眾人繼續苦守一個月後,天京城破,李秀成保護著幼天王出逃,企圖逃亡江西再北上,開闢陝西政權。
天京城破之時,官軍一破城,見人即殺,見屋即燒,子女玉帛,掃數悉入於湘軍,而金陵永窮矣。諷刺的是,太平天國最後的抵抗力量,居然是一支數千人的女子部隊,當然這支部隊最後也是被如狼似虎的湘軍所吞沒。
而在曾國藩和曾國荃在進入天京之後,看到的是一座座金山銀山和富麗堂皇的天王府,此外還有一個因圍城而一個月只能用野草充飢的洪秀全屍體。最後曾國藩下令把洪秀全屍體裝入大炮中,轟的一聲,威脅清廷十餘年的洪秀全,頓時成為四處飛散的血肉。
至於那兩個禍亂朝綱的洪仁發和洪仁達,前者死於亂軍之中,後者被凌遲處死,而他們收刮來的財產和妻妾,則全由曾國荃和湘軍受用了。
-
19 # 歷史茶坊
天京是太平天國的都城,也就是現在的南京,當時稱之為江寧。太平天國盤踞天京長達11年之久,修建了富麗堂皇,雕樑畫棟的天王府,東王府等諸多王府。由於太平天國實行聖庫制度,所有繳獲的財物都要上交聖庫,民間傳聞天京城內金銀如海,遍地珍寶。
對清廷來說,攻破天京既意味著剿滅發逆,犁庭掃穴,又可收繳其財貨,用於彌補財政赤字。因此,自1861年9月安慶被攻陷後,克復天京就成為朝野上下最為關注的要務,兩江總督曾國藩有意讓曾國荃立此不世之功。曾國荃,綽號“曾鐵桶”,意思是說他能把城池圍得鐵桶一般,滴水不漏。他是曾國藩的九弟,也稱曾九帥,曾老九。1862年5月,曾國荃率陸軍3萬餘人,彭玉麟率水師1萬人進抵天京,陸軍紮營雨花臺,水師封鎖護城河口,將天京南北鉗制住。洪秀全急得跳腳,一日連下三道詔書,嚴命正在向上海進軍的忠王李秀成率部回援天京解圍。
李秀成迫於無奈,在蘇州召集諸將,率侍王李世賢、護王陳坤書等13王,集結30萬大軍,兵分兩路回援天京,在雨花臺附近與曾國荃部激戰46天,差一點攻破湘軍營壘,被拼死抵抗的湘軍擊退,最終功虧一潰,下令撤退。隨後,李秀成奉洪秀全之命渡江北進,想用“進北攻南”的策略迫使曾國荃撤圍,沒想到皖中各地缺糧,太平軍餓死數萬,被迫折往蘇州。曾國荃採用步步為營的方式,逐步拔除城外的太平軍營壘,日日緊逼。回到天京的李秀成坐困愁城,心急如焚,苦勸洪秀全棄守天京,讓城別走。不料,洪秀全拒而不納,聲稱“朕之天兵,多過於水”,讓李秀成自行選擇去留。1863年6月30日,湘軍水師攻陷位於長江航道中的重要軍事據點九洑洲。陸軍紮營雨花臺,封鎖南門;佔領江東橋,堵死西門;掘長濠於東門外,北面沿江的下關江面,也被水師控制,形成四面合圍之勢。天京糧道斷絕,徹底淪為一座孤城。
天京城內餓俘遍野,李秀成奏報“合城無食,男婦死者甚眾,懇求降旨,應何籌謀,以安眾心”。洪秀全別出心裁,發明一種叫“甜露”的東西,其實就是用野草做成的糰子,眾臣勸說此物不可食,洪秀全卻極富大無畏精神,說“做好朕先食之”。天京城高池深,是明太祖朱元璋所修築,又稱石頭城。城牆高大厚實,用糯米汁加石灰勾縫,堅不可破。天京城外的據點只剩下位於鐘山南麓的天堡城和地堡城,位於山頂的叫天堡城,位於山腰的叫地堡城,兩堡互為配合,防止當時的平射炮向城內轟擊。曾國荃採用人海戰術,不惜一切代價攻佔兩堡。
1864年正月十七日,天堡城率先被湘軍攻陷。四月十九日,帶頭吃甜露的洪秀全病死,傳位於長子洪天貴福,稱幼天王。五月二十一日,地堡城失陷,湘軍火炮可直接轟入城內。在炮火掩護下,湘軍李臣典派人在太平門附近挖掘地道,直通城牆底下。六月十四日夜,地道挖通,填入六百餘袋火藥,準備黎明點火,發動總攻。曾全荃召集部將,排定順序,以朱洪章部為先鋒,李臣典緊隨其後,其餘各將依次從缺口處突入城內,迅速控制各道城門。
隨著一聲悶雷般的轟天巨響,太平門附近的城牆被揭開一道二十餘丈的缺口,湘軍潮水般從缺口處湧入城內,被太平天國盤踞達11年之久的天京被攻陷。按不成文的規矩,城破後三日內將士可任意劫掠,天王府,信王府,勇王府這三處城內財寶最多的地方被一搶而空,湘軍人人喜笑顏開,金銀財寶一擔擔從城內挑出,最後一把火把幾處王府燒了個一乾二淨。清廷終於接到了曾國藩發來的報捷奏報,可一直關注的幾個問題卻令人大跌眼鏡。曾國藩稱“歷年以來中外紛傳,逆賊之富金銀如海,乃克復老巢而全無貨財,實出預計之外”,又稱“破城後偽幼主積薪宮殿”,全都是欺上瞞下的假話。不久,時任浙江巡撫的左宗棠奏報幼天王洪天貴福一行潛入浙江湖州,曾國藩為此大丟顏面,曾左不和亦由此開端。
-
20 # 眾森淼
天京是怎麼被攻陷的,可以說是一步一步的積累的吧。到了最後徹底淪陷的時候,真的是四面楚歌了,即使是神仙怕是也沒有回天之力了。
積重難返首先可以看到實際上在天京事變之後,太平天國的下坡路就已經停不下來了,楊秀清被殺,石達開被迫逃出了天京,太平天國的三王的失去可以說是損失極大,而太平天國運動的轉折點也就是在此。
後來李秀成北渡長江,而李鴻章呢一舉拿下了蘇州,漸漸的局勢就更加的惡劣了,然後太平天國開始面臨著糧食還有其他等等各方面的挑戰,已經是強弩之末了。
攻陷天京太平天國運動的轉折之後,局勢的下降可以說是十分明顯,但是他們做出的反應還真的讓人失望,即使是清政府現在被罵成了這樣,但是他們還有著自救運動,但是反觀太平天國呢?這個時候竟然還在大舉的搞自己的特權。
到了1862年的時候,曾國荃就開始攻打天京,三面設圍,只留下東北角,真的是有些四面楚歌的意思了,李鴻章,左宗棠,曾國荃可以說將整個天京就這麼給圍住了,關門打狗之勢已經行成。
一天兩天,他們可以防得住,但是一年兩年呢?最後可以說天京算是被活活耗死的也是可以的。
回覆列表
1864年洪秀全死後太平天國差不多群龍無首了,在加上當時太平天國內部矛盾重重,很多得力干將都被派到了外地!所以,湘軍全力進攻天京。天京被圍了幾個月,城內計程車兵缺少吃的。當時湘軍也一時攻不了城,主要是李秀成堅持死守,但是湘軍運來大炮,將城門轟塌了一個十幾丈的大缺口,湘軍遂攻入了城中,其它地方的湘軍趁機也架起雲梯爬上了城樓,攻入城內!城內的人要麼被殺死,要麼自焚而死,據說都沒有投降。天京城破以後,李秀成與洪秀全16歲的兒子洪天貴福突圍,不久又走散了,洪天貴福流浪民間後在江西石山的荒山之中被俘,不久被凌遲處死。李秀成因為掩護洪天貴福,坐騎疲憊不能行,被清軍趕上俘虜,被送至軍營被折磨後寫回憶錄,不久便被曾國藩殺了。
天京陷落標誌著,太平天國運動失敗,但是天京陷落以後,太平天國又鬥爭了四年,到1868年才徹底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