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高波濤

    低密度脂蛋白偏高怎麼辦?

    低密度脂蛋白是一種載脂蛋白,其可以將肝臟生成的膽固醇運輸至全身各個器官,以供器官利用。

    低密度脂蛋白高意味著與其相結合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後者持久升高會造成動脈血管內壁損傷,繼而造成膽固醇沉積在血管壁上,久而久之便形成動脈粥樣硬化,可引起心、腦、腎、眼底、視網膜等重要器官的病變,甚至致死致殘。

    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怎麼辦呢?是單純的非藥物治療還是同時需要服用藥物進行治療呢,此時需要結合危險因素進行分層,低危、中危患者非藥物治療即可,高危、極高危患者需要同時結合藥物治療。

    (一)單純的低密度脂蛋白升高<4.9mmol/L,此時單純採用非藥物治療即可。

    (二)單純的低密度脂蛋白升高≥4.9mmol/L,此時需要服用他汀類藥物。

    (三)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合併高血壓患者,同時存在吸菸、男性>55歲(女性>45歲)、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中的兩項,此時需服用他汀類藥物並將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2.6mmol/L以下;若含有三項,則需服用他汀類藥物並將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1.8mmol/L以下。

    (四)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合併糖尿病患者,此時需要結合服用他汀類藥物並將其控制在1.8mmol/L以下。

    (五)合併冠心病者也需要服用他汀類藥物並將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1.8mmol/L以下。

    非藥物治療主要是指透過低脂低糖飲食、加強運動、控制體重、規律作息等來控制或降低血脂。

    綜上所述,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需要根據有無合併症採取非藥物治療或者同時結合藥物治療,並將其控制在一定範圍內;建議患者及時就醫,諮詢專科醫生。

  • 2 #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低密度脂蛋白是血脂檢查四項中主要的一項指標,而且也是醫生關注的重點。這是因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壞”膽固醇,它氧化後所形成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形成動脈粥樣硬化的原材料,它堆積在血管壁會堵塞血管。

    低密度脂蛋白偏高怎麼辦?

    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是診斷高膽固醇血癥的主要指標,屬於高血脂的一種常見表現。我們都知道,高血脂被稱為是“隱形的殺手”,雖然短期內不會有嚴重的症狀,但是長期膽固醇升高卻會加速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發展,使得血管狹窄、堵塞,誘發心腦血管疾病。所以說,發現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必須高度重視,儘早干預。

    第一步,找醫生評估心血管風險。

    很多患者發現低密度脂蛋白偏高都是在體檢時,這時候最先做的應該是拿著體檢報告去專業醫院找權威醫生來指導治療方案,而不是自己隨便拿些降脂藥來吃,或是完全不管不問。上面也提到了,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最嚴重的危害在於會導致斑塊形成,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因此,決定如何治療,是否需要吃藥的依據就是患者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高低。而風險的高低評估要結合患者個人的情況,包括疾病史、遺傳史、生活習慣等。

    具體來說,心血管低風險人群指的是單純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處於3.4-4.9mmol/L,而且患者沒有高血壓、糖尿病、早發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長期吸菸飲酒史等其他危險因素相伴,該類患者可先透過生活方式干預降低血脂;心血管高風險人群指的是單純低密度脂蛋白>4.9mmol/L,或者雖然低密度脂蛋白<4.9mmol/L,但患者同時伴有高血壓、糖尿病等上述的其他任何一項風險因素,該類患者需要及時開始藥物治療。

    第二步,制定最佳的治療方案。

    在評估完個人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後,就得開始進行干預和治療了。一般來說,低風險患者可以不用藥治療,尤其是還比較年輕的患者,可以嘗試改善生活方式,來降低低密度脂蛋白,降脂目標值應為低於3.4mmol/L。若透過1-3個月的生活方式干預,仍然沒有把低密度脂蛋白降到理想水平,就得開始藥物治療了,常用他汀類藥物,如瑞旨瑞舒伐他汀等。而對於心血管高風險人群來說,必須在生活方式干預的基礎上,再加上藥物治療,降脂目標為低於2.6mmol/L,已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應該把低密度脂蛋白降低至1.8mmol/L以下。

    其中,生活方式干預主要包括幾點,飲食方面一定要限制高膽固醇、高脂肪、高糖食物,在控制每天攝入總熱量的同時,遠離動物內臟、海鮮、魚籽、蟹黃、油炸食物、肥肉等,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水果、粗糧,吃飯七八分飽;儘早戒菸戒酒;加強鍛鍊,以慢跑、快走、騎腳踏車等有氧運動為主,堅持每天運動30min左右;肥胖者要積極減輕體重,保持健康體重;規律作息,避免熬夜;勞逸結合,保證充分休息;戒驕戒躁,緩解壓力,保持平和的心態等。

  • 3 # 中醫科屈醫生

    提到低密度脂蛋白許多人不清楚這是個什麼指標,其實低密度脂蛋白是轉運膽固醇值全身組織細胞利用的最重要脂蛋白,其所含膽固醇數量,佔總膽固醇的60%以上,在評估血脂時,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甘油三酯在血液中的數量。膽固醇不溶於血液,血液攜帶它與特定的蛋白質相結合形成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也被稱為“好”膽固醇,而低密度脂蛋白被稱為“壞”膽固醇。這是因為HDL降低膽固醇沉積在血管的機會,而LDL正好相反,會增加動脈硬化危險性,誘發形成心腦血管病。

    所以,低密度脂蛋白與膽固醇增高的意義相同,也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的危險因素之一。 引起血脂升高的主要因素有:遺傳因素、膳食因素(高脂、高熱量飲食)、肥胖、吸菸、不愛運動、過量飲酒、精神壓力等。 低密度脂蛋輕度增高,建議採取以下

    防治方法:

    1. 發現低密度脂蛋白偏高,首先可以先進行心血管風險的綜合評估,針對評估結果,確立血脂控制目標;

    2. 根據血脂調節目標,在嚴格生活調理的情況下,如果無法控制達標,就要結合用藥來進行血脂控制,控制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平穩達標,才能夠更好的做好心血管疾病的預防。

    非藥物治療:

    1、飲食調節: 控制飲食:是防治高血脂的最有效方法,宜食低脂食品,減少甜食或碳水化合物的攝入等。

    2、適量運動:體力活動和體育鍛煉有利於血酯的運輸和分解。

    3、戒菸,少飲酒,避免過度緊張。情緒緊張、過度興奮,可以引起血中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含量增高。

    4、定期複查血脂,觀察血脂變化。

    5、對於生活方式改善後,低密度脂蛋白仍高的患者,可進行藥物治療。

    意見建議:高脂血症的膳食防治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膳食控制是最重要的防治措施之一,對於減緩高脂血症發展,減少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有積極作用。

  • 4 # 韓藥師1001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低密度脂蛋白偏高對身體有什麼影響嗎?

    低密度脂蛋白增高是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發展的主要危險因素。低密度脂蛋白透過血管內皮進入血管壁內,在內皮下層滯留的低密度脂蛋白 被修飾成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巨噬細胞吞噬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後形成泡沫細胞,後者不斷增多、融合,構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脂質核心。動脈粥樣硬化病理雖表現為慢性炎症性反應特徵,但低密度脂蛋白很可能是這種慢性炎症始動和維持的基本要素。因此,我們也採用低密度脂蛋白作為 動脈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危險性的評估指標。

    低密度脂蛋白長期增高不控制,有可能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腦卒中,心梗等,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因此我們應該重視起來,而對於這些心血管疾病,預防的意義要大於治療!我們在生活在要注意以下四點!

    1、低鹽低脂飲食。由於飲食文化的原因,中國食物口味偏重,而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日鹽攝入量要小於5g,鹽過量會增加高血壓患病風險,而高血壓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同樣。當我們攝入油脂過多時,就會使血脂升高,血液粘稠度增加,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所以,一日三餐要營養均衡,也不要吃一些辛辣刺激過度的食物。

    2、多運動,比如游泳、慢跑等有氧運動,建議每次運動30至60分鐘,每週運動至少五次,每週有氧運動時間最少達到150分鐘以上,長期堅持可以減肥降血壓,提高基礎代謝,增加血管彈性!

    3、多喝水,降低血液粘稠度,同樣有益於心血管健康!

    4、戒菸、戒酒!

    煙中含有尼古丁等有害物質,它們進入人體後就會對心血管、血脂及血液凝血功能產生影響,促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而大量喝酒、酗酒會導致血管彈性下降,誘發高血壓,最終也會引起一系列心腦血管疾病。

  • 5 # 小克大夫

    低密度脂蛋白偏高,是血脂代謝紊亂的一種,低密度脂蛋白是一種富含膽固醇的脂蛋白,是含有蛋白質和膽固醇以及磷脂的複合物。

    低密度脂蛋白是血液中運送膽固醇的載體,當體內的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偏高時,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也會隨之升高,也是我們通常說的高脂血症,久而久之就會引起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冠心病、外周動脈病危險性極高的疾病。因此,低密度脂蛋白通常又被稱為“壞膽固醇”。

    那麼,低密度脂蛋白偏高該怎麼辦呢?一般情況下,低密度脂蛋白偏高大多都是由不良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造成的,因此,當發現低密度脂蛋白偏高時,要積極採取以下措施進行調節和護理:

    1、改變飲食結構,減少肉類和油膩食物的攝入。

    這是因為肉類中飽和脂肪酸的含量很高,比如牛肉、豬肉等;另外油炸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也很高。這些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則是造成體內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罪魁禍首,因此要儘量減少這類食物的攝入。

    2、增加適量的運動。

    當人體攝入大量的食物,而又無法及時排出的話,體內的熱量就會越來越多,機體就會把體內多餘的熱量轉化為脂肪,從而導致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偏高。因此要適當的增加一些運動,透過鍛鍊來消耗掉體內多餘的熱量,有利於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含量。

    3、學會調節不良情緒,保持心情愉悅。

    當人的情緒低落時,就會透過暴飲暴食,或者喝酒等來排解,這樣不僅會阻礙體內原有脂肪的代謝,還會往體內輸入大量的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如果情緒不佳,可以透過運動、訴說等方式進行調節。

    低密度脂蛋白偏高還有一個重要的誘發因素,就是遺傳因素。遺傳基因也會嚴重影響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的生產和處理速度。遺傳因素造成的低密度脂蛋白偏高較難調節至正常水平,但仍需按照以上措施進行調節,必要時要就醫治療。

  • 6 # 路標醫生

    一、低密度脂蛋白(LDL),大部分人聽著可能比較陌生,但膽固醇(TC)大部分人應該都知道。低密度脂蛋白里約50%都是膽固醇,是血液中膽固醇含量最高的脂蛋白,故稱為富含膽固醇的脂蛋白。因此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的濃度基本反映血液低密度脂蛋白的濃度,平時我們常規化驗血脂裡包含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

    正常量的膽固醇是我們人體生長髮育所需要的,但過量的膽固醇就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我們人體的膽固醇僅有約30%來自膳食,而70%則來自體內的合成。LDL-c增高是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發展的主要危險因素。

    血脂正常值:

    總膽固醇(TC) <5.2mmo/L

    甘油三酯(TG) <1.7mmo/L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 ≥1.04mmo/L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 <3.4mmo/L

    二、如果低密度脂蛋白偏高,首先需要透過飲食調整來降低膽固醇。

    1、動物性食物(魚肉蛋奶等)普遍含有膽固醇,植物性食物則普遍不含膽固醇;

    動物腦子(如豬腦、羊腦)、動物內臟、蛋黃、魷魚、貝殼類、奶油、動物油脂中均含有大量膽固醇,儘量避免攝入。

    2、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具有降低膽固醇的明確作用;

    要多吃蔬菜水果和菌藻類食物,如魔芋、木耳、海帶、裙帶菜、洋蔥、南瓜、地瓜等,這些食物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有助於膽固醇的排洩;

    橄欖油、茶油、玉米油和菜子油中含有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具有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作用。可在日常飲食中與豆油、花生油等植物油搭配食用。

    三、如果低密度脂蛋白偏高,透過飲食調整未能將膽固醇降至正常,就需要藥物干預。

    主要的調脂藥物包括他汀類、貝特類、煙酸類和膽固醇吸收抑制劑等。他汀類具有最充分的臨床研究證據,是臨床研究證實可顯著改善患者預後的調脂藥物。具體單藥應用或者聯合應用需要結合患者的身體整體情況及血脂情況制定治療方案。

    當患不同疾病和(或)存在不同數量危險因素時,對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的目標值也不同,下面說到的其他危險因素包括:年齡(男≥45歲、女≥55歲)、吸菸、HDL-c <1.04mmo/L、體質指數≥25kg/㎡、早發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

    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1.8mmo/L;

    糖尿病+高血壓或其他危險因素: <1.8mmo/L;

    糖尿病:<2.6mmo/L;

    慢性腎病(3期或4期):<2.6mmo/L;

    高血壓+1項其他危險因素:<2.6mmo/L;

    高血壓或3項其他危險因素:<3.4mmo/L。

  • 7 # 全科吳醫生

    說到低密度脂蛋白(LDL-C)可能有些朋友會覺得陌生,其實啊,這個低密度脂蛋白是血脂化驗檢查中最重要的指標之一!

    什麼是血脂?

    血脂是血液中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和類脂的總稱。血脂也分“好血脂”和“壞血脂”,高密度脂蛋白就是“好血脂”,它的升高有利於保護我們的血管,降低了反而會損害血管;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極低密度脂蛋白就是“壞血脂”,它們升高就會對我們的健康造成損害。這些“壞血脂”中尤其以低密度脂蛋白為甚,低密度脂蛋白越高,發生冠心病、腦梗死等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就越大!

    低密度脂蛋白正常值是多少?

    一般來說低密度脂蛋白< 3.37mmol為合適範圍;3.37 ~ 4.12 mmo/L為邊緣升高;≥ 4.14 mmol/L為升高 。

    血脂在正常範圍就健康了?

    其實啊,所謂的正常範圍只是針對絕大部分的健康人來設定的,比如說不吸菸、不肥胖、沒有心腦血管疾病、沒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的健康人群,對於這部分人群,血脂不超過4.1 mmol/L都可以了,如果能保持在小於 3.37mmol的合適範圍那就更好了。但是,對於哪些已經發生了冠心病、腦梗死,或者合併高血壓、糖尿病等心腦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人群,有時候就算低密度脂蛋白在正常範圍那也需要治療!

    那麼,如何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呢?一、非藥物治療:1.控制飲食:飲食是導致血脂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飲食越越來越好,但患高血脂的人群也越來越多。肥肉、動物內臟、蛋黃等食物都是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低密度脂蛋白高者一定要避免,如果要吃也一定不要多吃了。水果、蔬菜、粗糧、魚肉、瘦肉這些食物膽固醇含量就不高,低密度脂蛋白高者應該多選擇這些食物。2.運動減肥:高血脂的人除了吃得好之外,他們往往還運動得少,體型也大多都肥胖!運動減肥可以幫助消化脂肪,從而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運動強度一般要求每週 3~5次,每次持續半小時到一小時,而且以有氧運動為主,比如說跑步、打球、跳舞等等。注意了,勞動不屬於運動哈,有很多農民以為他們挑東西、下地幹活都屬於運動,但其實啊體力勞動並不能代替運動哈,很多體力勞動都不是科學的鍛鍊方法,並不能達到鍛鍊的效果。3.戒菸:戒菸跟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並沒有直接的聯絡,但吸菸是損害血管的獨立危險因素,高血脂者如果還同時吸菸會加重對血管的損害。二、藥物治療

    目前用於降低密度脂蛋白的藥物主要為他汀類藥物,比如辛伐他汀、阿託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等,這些藥物被廣泛用於臨床,除了能夠降低血脂外,還能夠有效預防腦梗死、冠心病的發生!

    低密度脂蛋白的理想水平是多少?他汀類藥物是不是需要長期服用?

    對於沒有心腦血管疾病、沒有高血壓和糖尿病者,低密度脂蛋白降至< 3.37 mmol/L的水平就很理想了;高血壓患者則要求更嚴格,一般要求控制在<2.6mmol/L;如果已經發生冠心病或合併糖尿病則需要控制更加嚴格,一般要求控制在<2.1 mmol/L,有時甚至需要降低到<1.8mmol/L。所以啊,很多腦梗死、冠心病以及一些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你別看他們有些人血脂是正常的,但是他們就算血脂正常也是需要服用他汀類藥物的。

    對於已經發生了冠心病或者腦梗死的患者,他汀類對於預防這些疾病復發有很大的幫助,所以一般都推薦長期服用,除非出現了肝損害、肌肉損害等需要停藥的情況。

    最後吳醫生要說的是,不同的人群需要達到的治療目標不同,因此藥物需要應用的劑量、療程也會有所不同,大家一定要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用藥,一定不要擅作主張!

  • 8 # 全科醫療張醫生

    近來來生活水平不斷上升,高血脂也從當年的富貴病成了現在很常見的疾病,低密度脂蛋白(LDL)也開始受到大家的關注,到底什麼是低密度脂蛋白?它升高的意義是什麼?我們又該如何降低他呢?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個“低密度脂蛋白”。

    首先,什麼是低密度脂蛋白(LDL-C)呢?

    低密度脂蛋白,實際上是血脂中膽固醇的一個指標之一。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越高,與冠心病、腦卒中、頸動脈硬化斑塊和外周動脈硬化斑塊的發生密切相關,因此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是治療組織,尤其是冠心病缺血事件一個主要的目標。有研究顯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每下降1mmol/L,冠心病事件下降33.3%,因此,必須要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要從源頭去制止,要看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合成的一種限速酶,叫做羥甲基戊二酸單醯輔酶A合成酶,透過抑制酶的合成來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這個藥主要是他汀類藥物。

    低密度脂蛋白正常值是多少?

    低密度脂蛋白的正常值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因為人群不同(如健康的人群、患高血壓人群、糖尿病人群、冠心病及心梗的人群),檢測醫院不同,各自對應的低密度脂蛋白的標準目標值也是不太一樣。所以,建議大家在拿到檢驗報告後,不能簡單的以檢驗報告的數值為依據,把它們當作一個參考值就行了。如果一定要說一個固定的標準,那按照中國的《血脂指南》明確規定,低密度脂蛋白正常值的範圍為 2.07-3.10 mmol/L,大於3.5mmol/L的都是低密度脂蛋白偏高表現。若是有心腦血管疾病就需要控制在小於2.6mmol/L,若是有一些極高危的因素如年齡,其他臟器的損害或是合併糖尿病等,就要求小於2.0mmol/L

    低密度脂蛋白高有哪些危害?

    研究表明,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危害有以下三個方面:1、斑塊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性如果血液中LDL-C濃度升高,它將沉積於心腦等部位血管的動脈壁內,逐漸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性斑塊,阻塞相應的血管。2、引發多種疾病引起冠心病、腦卒中和外周動脈病等致死致殘的嚴重性疾病。3、危及心臟LDL-C水平如果超出正常範圍時就會使心臟的危險性增加。因此LDL-C常被稱為是“壞”膽固醇,降低LDL-C水平,則預示可以降低冠心病的危險 。

    低密度脂蛋白偏高怎麼辦

    1、限制高脂肪食品:多食用膽固醇含量低的食品,如蔬菜、豆製品、瘦肉、海蜇等,尤其是多吃含纖維素多的蔬菜,可以減少腸內膽固醇的吸收。不過,不能片面強調限制高脂肪的攝入,因為一些必需脂肪酸的攝入對身體是有益的(比如橄欖油、亞麻籽油等)。食物的膽固醇全部來自動物油食品,蛋黃、動物內臟、魚子和腦等,含膽固醇較高,應忌用或少用。

    2、改變烹飪方式:做菜少放油,儘量以蒸,煮,涼泮為主,少吃煎炸食品。

    3、少吃甜食:糖可在肝臟中轉化為內源性甘油三酯,使血漿中甘油三酯的濃度增高,所以應限制甜食的攝入。像含糖量高的飲料、零食需要少吃為好。

    4、控制體重:對體重超過正常標準的人,應在醫生指導下逐步減輕體重,以每月減重1~2公斤為宜。降體重時的飲食原則是低脂肪、低糖、足夠的蛋白質。

    5、加強體力活動和體育鍛煉:體力活動不僅能增加熱能的消耗,而且可以增強機體代謝,提高體內某些酶,尤其是脂蛋白酯酶的活性,有利於甘油三酯的運輸和分解,從而降低血中的脂質。

    6、戒菸限酒:適量飲酒,可使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明顯增高,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因此,適量飲酒可使冠心病的患病率下降。酗酒或長期飲酒,則可以刺激肝臟合成更多的內源性甘油三酯,使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濃度增高引起高膽固醇血癥。

    7、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藥物:應該嚴格遵循醫囑,服用降血脂藥物,如辛伐他汀、煙酸等,這些藥物可以提高人體內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起到很好的降低血脂的作用。正在服用該藥物時,一定要定期複查血脂和肌酶。

    最後總結:長期低密度脂蛋白高大大增加了得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所以一定要及時降血脂。而控制血脂首要的就是從飲食上來調整結合運動和藥物來進一步控制,效果還是很好的。

  • 9 # 醫患家

    低密度脂蛋白是血脂中最重要的一項內容,其升高後該怎麼處理主要取決於自身心血管風險因素的情況。

    首先,低密度脂蛋白是血脂(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載脂蛋白A、載脂蛋白B、脂蛋白A)中最重要的一項,是含膽固醇最多的脂蛋白,其生理功能主要是將膽固醇運到外周組織。合適的血脂水平對人體非常重要,膽固醇等血脂在人體正常生理功能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大家也不要談脂色變。

    但如果血脂,特別是低密度脂蛋白長期超過一定的幅度,會導致大動脈的粥樣硬化,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等一些嚴重併發症,這也是冠心病等患者為什麼必須終身要吃他汀類降脂藥的主要原因。那麼低密度脂蛋白偏高該怎麼辦呢?

    首先,不管是否需要服藥,都應該控制飲食(低鹽、少吃動物內臟、少吃火鍋等)、控制體重、積極鍛鍊身體等的飲食+生活方式改善,相當一部分朋友這樣做就可以了。

    其次,發現低密度脂蛋白偏高,是否需要馬上吃藥主要是要看自身心血管危險分層的具體情況,未來10年內發生主要心血管危險風險高的,其血脂控制目標值也相對較嚴格,需積極他汀類降脂藥控制血脂;而危險分層較低的,可能僅需生活方式改善,定期隨訪血脂即可。比如對於一個合併高血壓病的患者,其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目標值是2.6mmol.L,並不是化驗單上的所謂正常範圍,如果低密度脂蛋白比化驗單的正常值還高,肯定是需要服用他汀類降脂藥的。而如果只是一名單純的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朋友,其他心血管風險因素較少,則暫時以生活方式改善為主。

    如果自己吃不準的,可以掛個心內科的號,諮詢心血管內科醫生即可,對於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也不比過於緊張。

  • 10 # 知心藍醫生

    現在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健康意識也提高了,並且有很多的渠道可以獲得相關的科普知識。只要平時稍微多瞭解一些心血管疾病的人,都會知道低密度脂蛋白時個壞東西,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那我們就來具體瞭解瞭解,膽固醇、載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以及它升高的原因、升高了怎麼辦。

    1、先來了解一下血脂

    (1)什麼是血脂?血脂就是我們血液中的脂質成分,可以說它是“溶解”在血液裡面,我們平常所說的甘油三酯、膽固醇是最主要的血脂成分,當然其他還包括有類脂、糖脂、固醇、類固醇等。就拿我們今天主要講的膽固醇來說,在血液裡面它也是處於一個動態平衡之中,每天大概會有1000毫克左右的新的膽固醇,自然就會“用掉”1000mg左右。

    (2)血脂有什麼用?不同的血脂種類,有不同的生理作用。比如說膽固醇,它是合成我們細胞膜的必要的成分,細胞是人體的基本組成單位;它還可以用來合成膽汁酸,輔助脂肪的消化;人體內很多激素的合成都需要用到膽固醇;所以說,適量的膽固醇本來是我們的盆友,不是敵人,但是超標了就不對了。

    2、膽固醇、載脂蛋白、低密度脂蛋什麼關係?

    (1)載脂蛋白:大部分的膽固醇,在血液裡面並不是單獨存在的,通常要跟載脂蛋白相結合,這很好理解,載脂蛋白就是運載血脂的蛋白,當然載脂蛋白的種類也不少,不同的載脂蛋白運載著膽固醇在血液裡面兜兜轉轉。

    (2)脂蛋白 :膽固醇和載脂蛋白的結合體,就叫做脂蛋白。膽固醇被不同的載脂蛋白給裝載著,命運就被綁架了。壞的載脂蛋白和膽固醇結合,就成了低密度脂蛋白;好的載脂蛋白和膽固醇結合,就成了高密度脂蛋白。

    (2)低密度脂蛋白:前面提到過了脂蛋白,血液中的脂蛋白至少包括有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極低密度脂蛋白、乳糜顆粒等。其中,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是要幹壞事的,它會破壞動脈內膜細胞,把膽固醇送到動脈內膜下,久而久之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這就是冠心病的基礎病變。

    3、為什麼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膽固醇)?

    膽固醇升高的原因有可能是多方面的,有些人是由於遺傳基因的原因(天生的),也有不良的生活方式引起的,也有因為某些疾病引起的,我們分別來看一看。

    (1)不良的生活方式:比如吸菸、肥胖、酗酒、高脂飲食、缺乏體育鍛煉都是引起低密度脂蛋白原因。

    (2)特殊疾病:某些疾病的狀態會引起膽固醇升高,比如甲減、肥胖、肝硬化、糖原積累症、腎功能不全、腎病綜合徵等。

    (3)遺傳因素:很多人膽固醇升高,覺得自己冤枉啊,自己身體健康,又是良民一個,那就怪遺傳因素了。這種情況其實是很常見的,我們常常會看到有一些高膽固醇的患者,他生活方式很健康,也沒有引起膽固醇升高的特殊疾病。

    4、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怎麼辦?

    (1)改善生活方式:對於那一些,膽固醇只比目標值略高一點的患者,透過健康生活方式,比如少吃動物內臟、腦組織、蟹黃、蛋黃、魚籽、脂肪、油、奶油等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多運動,戒菸限酒,減體重等,都有利於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但是,令人失望的是,人體的膽固醇只有20~30%是跟飲食有關的,所以健康生活方式降低幅度有限,只適合於輕微升高的,並且要長期堅持。但是對於那些已經患有冠心病、心梗、嚴重周圍動脈狹窄的患者,膽固醇控制的目標更為嚴格,那20~30%也不是小數目啊。

    (2)他汀類藥物:他汀類藥物是目前應用最廣泛、最有效的降低膽固醇的藥物,能夠有效降低膽固醇,並且對於諸如冠心病、心梗、腦梗死、周圍動脈嚴重狹窄的這些患者,他汀還能夠具有抗炎、穩定斑塊的作用。當然其他降低膽固醇的藥物還有普羅布考、依折麥布、pcsk9(依洛尤單抗)等。

    (3)治療原發病:可以由於第2種原因引起的膽固醇升高,那不用說了,對應的方法就是治療原發病比如甲減、腎病、肝臟疾病等。

    總之,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其實就是高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是造成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原因。導致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原因包括生活方式不良、特殊疾病或藥物、遺傳因素等,應對的方式包括有改善生活方式、應用藥物(他汀等)和治療原發病。

  • 11 # 薛有興醫生

    低密度脂蛋白與膽固醇在血液中結合,以膽固醇的形式存在,膽固醇有“好壞”之分,這種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罪魁禍首,也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壞膽固醇。那麼,低密度脂蛋白偏高該怎麼辦呢

    控制低密度脂蛋白,首先應該限制飲食,主要從以下幾方面控制:

    (一)油

    每日烹調油應少於30 g,優先選擇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比如深海魚、魚油、植物油。

    (二)碳水

    建議每日攝入碳水化合物佔總能量的50%~65%。選擇使用富含膳食纖維和低升糖指數的碳水化合物替代飽和脂肪酸,每日飲食應包含25~40g膳食纖維,並且至少一半應該為水溶性膳食纖維。碳水化合物攝入最好以穀類、薯類和全穀物為主。

    (三)鹽

    少吃鹽、鹹菜、醃製品等。

    除此之外,最好能戒菸限酒,還要增加運動

    建議每週5-7天,每次30min中等強度代謝運動,以散步、快步走、慢跑、快跑、游泳、爬山為宜,運動量循序漸進。

    低密度脂蛋白偏高人群的自我保健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從點滴小事做起,什麼時候開始注意都為時不晚。

  • 12 # 健康之初百科

    低密度脂蛋白是人體中重要的脂蛋白,它主要的功能是吧膽固醇運輸到肝臟合成膽酸,是體內攜帶膽固醇最多的脂蛋白。在疾病病理研究中發現,在動脈中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過高容易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動脈內膜有大量的低密度脂蛋白堆積物。

    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危害: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被普遍認為是冠心病引發的原因。而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又會應發動脈粥樣硬化。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後,便形成氧化修飾低密度脂蛋白,進而被巨噬細胞裡面的受體識別,繼而形成泡沫細胞,形成的斑塊黏附在血管內皮導致動脈粥樣硬化。而且氧化修飾低密度脂蛋白有毒,會應發血管內壁細胞功能突變。

    低密度脂蛋白偏高怎麼辦?

    目前認為低密度脂蛋白是動脈粥樣硬化的首要危險因素,也是降脂治療的首要因素,關於降脂主要有兩個大方向的治療,一是非藥物治療;二是藥物治療。

    一、非藥物治療

    1、清淡飲食,減少膽固醇的攝入

    進食膽固醇可使血中總膽固醇上升,其改變程度取決於內源性膽固醇合成、LDL-C 的受體途徑清除、膽鹽轉化及膽固醇的腸吸收能力等等;膳食中的飽和脂肪酸可使 TC 升高, 而多不飽和脂肪酸和單不飽和脂肪酸可使之下降;膳食中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和飽和脂肪酸比值(P/ S) 影響膳食中膽固醇的吸收,P/ S 比值越低,膳食膽固醇使血中TC升高的作用越強。

    2、戒菸限酒

    吸菸可使血漿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降低,有資料顯示吸菸對青少年血脂譜水平的影響高於成人。

    過多飲酒是冠心病的易患因素,飲酒可以增加體重及收縮壓,減低左室功能及引起心律失常;中等量飲酒可提高血漿 HDL,但其害處比好處多;少量飲酒可能透過凝血系統發揮防護作用。

    3、適量運動

    適量運動可以減少血漿中的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運動量越大越明顯。心理平衡戒燥勿怒,多參加健康的社會活動。

    4、適量攝入維生素C

    最近研究抗氧化劑維生素C可使年齡>58 歲的男子的LDL降低而使HDL增高;維生素 C 能抑制 LDL 的氧化而具預防作用。推測維生素C的作用機理可能是巨噬細胞吞噬被活性氧修飾的 LDL,成為泡沫細胞,積聚於動脈壁而成粥樣斑塊。維生素 C 作用於活性氧的氧化作用而具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

    二、藥物治療

    他汀類:主要抑制膽固醇合成的限速酶HMG-COA 還原酶,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為主,同時有輕度降低TG和升高HDL的作用,但應注意降脂藥有升高轉氨酶的作用,對肝酶較高者應用時要慎重,若升高3倍以上時應停藥。總之,腦梗死是動脈粥樣硬化的結果,高血脂最常見的危害是動脈粥樣硬化,且加劇高血壓。

    美好生活源於健康之初,健康之初,健康科普專業媒體!

  • 13 # 蝸牛兒愛吃肉

    低密度脂蛋白也是反應血脂情況的一種指標,通常認為測量值≤3.4mmol/L是理想範圍,而>4.1mmol/L則是升高,常見的原因有高脂血症,尤其膽固醇的升高,甲狀腺功能低下、糖尿病、腎病綜合徵等,由於低密度脂蛋白能促進血管內斑塊的形成,造成動脈粥樣硬化,所以,當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後要引起重視,採取措施使其降到正常範圍。

    首先還是從生活方面入手,控制飲食,需要清淡飲食,尤其控制是高脂、高膽固醇飲食;適量運動;治療原發病;藥物應用,他丁類藥物,主要降低膽固醇含量,也可以穩定斑塊。

  • 14 # e醫路同行

    張醫生線上:低密度脂蛋白高,怎麼辦?

    低密度脂蛋白,是一種運載膽固醇進入外周組織細胞的脂蛋白顆粒,它與膽固醇結合後所形成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是造成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原因。因此,低密度脂蛋白,又被稱為“壞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是血脂異常的常見型別。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正常值應低於3.37mmol/L;3.37 ~ 4.12 mmo/L為邊緣升高;≥ 4.14 mmol/L為升高。

    降低LDL-C,首選他汀類降脂藥物,如阿託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除此之外,控制飲食總量,減少飽和脂肪酸的攝入,補充植物固醇和可溶性纖維,控制體中、保持合適的BMI,戒菸戒酒,限鹽等生活方式的改善,對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也大有裨益。

    血脂異常,通常沒有特殊臨床症狀,但是卻慢慢的損傷人的血管,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程序,與糖尿病、高血壓類似,都是隱形的殺手!假如不重視,往往會導致急性心肌梗死、腦梗死等嚴重疾病!

  • 15 # 韭菜花音樂

    首先去醫院檢查一下,查詢下原因,然後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調理或藥物治療,調理可以透過飲食和運動進行,飲食要低脂肪攝入,少油少鹽,以清淡為主

  • 16 # 李藥師談健康

    低密度脂蛋白是我們血脂蛋白中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脂蛋白,這個值偏高有什麼危害,應該如何調節和控制,今天就來和大家簡單的探討一下。

    低密度脂蛋白是什麼,升高後有何風險?

    先來為大家簡單介紹下什麼是低密度脂蛋白,很多朋友知道膽固醇高了對身體不好,但這並不是膽固醇的錯,作為人體必需的一種營養物質,膽固醇對人體是非常重要的,在正常情況下,我們的身體各個方面的細胞形成,以及身體供能等方面都離不開膽固醇這種營養物質,膽固醇透過血液的運送來完成對於身體的營養供應,但膽固醇作為一種脂類物質,它又是無法直接溶解於血液中的,這時候它就需要與特殊的蛋白結合後,以蛋白結合物的形式均勻的溶解至血液中,結合膽固醇的蛋白,我們將其稱為“脂蛋白”。

    脂蛋白分為很多種,有極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等,而低密度脂蛋白是這些脂蛋白中最重要的一種,沒有之一。低密度脂蛋白人體脂質代謝的終產物之一,是運轉膽固醇至全身利用的脂蛋白,另一方面,低密度脂蛋白結合的膽固醇總量佔體內膽固醇總量的60%以上,可以說我們血液中大多數的膽固醇,都是以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形式存在於血液中的。

    因此,在心血管風險評估時,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是最重要的評估指標。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通常都伴隨著總膽固醇的升高,這樣的高血脂問題,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首要風險因素,一般在心血管評估方面來說,如果總膽固醇超過7.2mmol/L,和(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超過4.9mmol/L(以下單位同),不用其他因素綜合評估,就可以直接判斷為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風險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一方面會刺激血管壁內膜的細胞產生炎性反應,破壞血管壁內膜的健康完整,另一方面,它所攜帶的脂質也更容易沉積於血管壁下方,引起脂質的堆積,這些堆積的脂質如果不能被及時的轉運,就會逐漸形成被氧化的脂質物質為核心,上方覆蓋纖維帽的動脈硬化斑塊,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就是這樣得來的,因此,從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機制來說,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是最重要的風險因素之一。

    發現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怎麼辦?

    首先要看升高的程度,一般低密度脂蛋白低於3.4為正常水平,不超過4.1的算是邊緣升高的情況,而如果超過4.1則屬於升高的情況,高於4.9,則可以直接判斷為心血管高危風險。因此,不同程度的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對應的風險程度也是各不相同的,對於低密度脂蛋白邊緣升高,身體也沒有其他心血管風險的朋友,不妨試著先在生活上透過控制體重,低脂低糖飲食,加強運動鍛鍊,戒菸限酒,避免熬夜等方面的生活方式調理來改善和調理血脂水平;而對於低密度脂蛋白已經超過4.9的朋友,則應該在生活調理的基礎上,合理的服用藥物,如他汀類藥物來積極的控制血脂水平了。

    對於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還不能直接判斷為心血管高危風險(不超過4.9)的朋友,在控制血脂的時候,也不能光看血脂水平這一個值,是否有高血壓,糖尿病,是否吸菸,是否有肥胖,高密度脂蛋白是否偏低,是否有心血管家族病史,年齡等等方面因素,都是評估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重要因素,如果透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評估,雖然血脂水平未超過4.9,但心血管疾病風險仍然屬於高危的情況,也要積極的對血脂進行控制,如果透過生活調理無法有效的把血脂控制到達標水平,還是建議透過長期的合理用藥來控制好血脂。

    再來談一下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目標,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目標並不是降到3.4以下,在檢驗報告單上不超標就算達標,結合不同的心血管疾病風險情況,降脂的目標也各不相同,為了便於記憶,簡單為大家總結為3類情況——

    已有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問題,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目標值是1.8以下;

    未發作心血管疾病,低密度脂蛋白超過4.9,或透過評估屬於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屬於高危風險的,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目標是2.6以下;

    未發作心血管疾病,低密度脂蛋白輕度升高,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屬於中危或低危風險的,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目標是3.4以下。

    之所以不同的情況下,對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目標要求不同,是因為低密度脂蛋白對動脈粥樣硬化的影響巨大,是影響動脈血管健康的重要因素,施行這樣的分層管理控制,能夠更好的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舉例來說,有臨床醫學研究發現,動脈粥樣硬化形成斑塊的朋友,當低密度脂蛋白降低到2.1以下時,動脈硬化的斑塊就會停止生長,如果進一步降低,同時控制好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動脈粥樣硬化的斑塊甚至會出現縮小的情況出現,因此,對於動脈粥樣硬化風險較大的朋友,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目標要求就更嚴格,歸根結底都是為了進一步減少高血脂帶來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做好心血管疾病的一二級預防。

    要說如何控制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說白了也很簡單,一是加強生活調理,而是合理服用藥物,他汀類藥物,依折麥布,近年來新型的PCSK9抑制劑等藥物,都是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常用藥物,在嚴格自律的生活調理的前提下,在保證用藥安全的前提下,控制血脂水平到合理的水平,才是最科學的低密度脂蛋白調節方法。

    囉嗦了這麼多,最後為大家簡單總結為2點——

    1. 發現低密度脂蛋白偏高,首先可以先進行心血管風險的綜合評估,針對評估結果,確立血脂控制目標;

    2. 根據血脂調節目標,在嚴格生活調理的情況下,如果無法控制達標,就要結合用藥來進行血脂控制,控制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平穩達標,才能夠更好的做好心血管疾病的預防。

  • 17 # 健康英靈anxiaoli

    答: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原因很多,比如說,生活作息不規律,缺少鍛鍊,吃高熱量的食物,暴飲暴食,久坐,常期熬夜,生悶氣常期鬱悶等,出現低密度脂蛋白偏高,使心血管硬化。

    那麼低密度脂蛋白偏高是這麼辦,大家注意:(1)保持良好的作息時間。(2)適當的運動。

    (3)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

    (4)少食高熱量的食物,避免暴飲暴食。

    (5)不要長時間的久坐。

    (6)不要常期熬夜。

    (7)保持樂觀平衡的心態。

    綜上所述是低密度脂蛋白偏這麼辦的方法。

  • 18 # 石佛山下小醫生

    血脂異常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最主要的原因,動脈粥樣硬化則是冠心病、腦梗、心肌梗死這些心腦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礎。在血脂裡面危害最大就是這個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因此發現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不能掉以輕心,要正確的對待。

    那麼,是不是意味著一旦LDL升高,就要開始服用藥物來控制呢?不一定的,對待藥物的態度,我們做到能不吃藥儘量不要吃,但是一旦需要吃藥,堅決不能含糊,要按時按量的服藥。

    那麼,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要怎麼辦?

    首先要確定LDL升高是原發性的還是繼發性的。原發性血脂升高則是原因不明確或者是基因缺陷導致的血脂升高。繼發性就是由其他因素導致的血脂升高,比如某些疾病、不良生活方式或者某些藥物引起來的。

    一、繼發性血脂升高的原因有哪些?

    1.不良的生活方式

    比如:平時缺乏鍛鍊、身材肥胖、吸菸、酗酒等

    2.某些疾病引起

    甲狀腺功能減退、糖尿病、脂肪代謝異常,肝硬化、腎功能不全、腎病綜合徵等等

    3.藥物

    能引起血脂高的藥物有:利尿劑(呋塞米、氫氯噻嗪片)、β受體阻滯劑、糖皮質激素、甲狀腺激素、卡馬西平、環孢素、維A酸等。

    如果是繼發性原因導致的血脂升高,去除相關的因素是有可能血脂恢復正常的。

    二、血脂升高什麼情況下需要藥物來控制血脂升高主要就是擔心發生心血管疾病,因此是否需要吃藥,就必須首先進行評估,進行危險分層。當評估為高危以上的則需要進行藥物治療。

    根據2007年《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規定:

    當LDL在3.37-4.12mmol/L,1)患者有冠心病及其等危症的評估為高危。2)患者急性冠脈綜合徵(心梗或不穩定心絞痛)或者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合併糖尿病的評估為極高危。當LDL ≥4.14mmol/L,1)患者有高血壓而且其他危險因素個數≥1個,為高危。2)患者有冠心病及其等危症的評估為高危。3)患者急性冠脈綜合徵(心梗或不穩定心絞痛)或者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合併糖尿病的評估為極高危。其他危險因素包括哪些呢:年齡(男性≥45歲,女性≥55歲);吸菸;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04mmol/L(HDL,這是好膽固醇,升高反而對人體有利);肥胖(BMI≥28Kg/m²);早發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一級男性親屬發病<55歲,女性親屬<65歲)一級親屬是指一個人的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同父母)

    符合以上條件的患者,是需要服用藥物+改善生活方式共同來降血脂的。

    三、降脂的藥物有哪些?

    臨床上降低膽固醇的藥物還是挺多的,今天主要講三大類的藥物,目前是主流降膽固醇的藥物,臨床上稱為降膽固醇三駕馬車。

    1.他汀類藥物

    這類藥物是降低膽固醇最好的藥物,而且對於血管已經產生斑塊的患者來說,能夠穩定斑塊,還有一定的逆轉斑塊的作用,有的人斑塊比較小的,透過服用他汀,可以把斑塊清除掉。目前臨床上主流的他汀類藥物主要是阿託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他汀類藥物主要的不良反應:1)對肝臟的影響,因此初次服用4-8周要化驗一下轉氨酶(ALT和AST),兩者都正常的話,後面逐步延長到可以6-12月複查一次。如果ALT升高大於正常值的3倍以上,也就是120以上,則要停藥。等轉氨酶正常了,再考慮換藥。2)對肌肉的影響,主要表現為肌炎、肌痛和橫紋肌溶解,橫紋肌溶解是最嚴重的問題。因此,服藥前最好查一下CK,服藥過程中出現肌肉痠痛也要及時去查一下CK指標,當CK大於正常值5倍以上,也要停藥。

    2.膽固醇吸收抑制劑

    依折麥布是一種膽固醇吸收抑制劑,可以抑制腸道對膽固醇的吸收。當單用他汀類藥物,無法將血脂降到滿意的程度,則可以加用依折麥布。

    3.人類前蛋白轉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

    PCSK9是一種新型的降脂藥物,它的作用原理是加快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清除。從臨床應用效果來看,效果還是不錯的。

    以上三種藥物,最主要的還是他汀藥物,其他兩種算輔助,當一種他汀降不下來,可以考慮聯用。

    降脂藥物用上後,怎麼複查。一般服用藥物4-8周第一次複查,如果正常了,後面可以6-12個月複查一次,如果沒有達標,可以考慮換藥或者聯合用藥,然後再4-8周複查一次,直到血脂正常。

    四、如何透過改善生活方式,來降低血脂改善生活方式是降血脂的基礎,無論是否需要藥物降脂,改善生活方式都很重要。透過改善生活方式降血脂,3-6個月後要複查血脂,如果達到要求了,則後面6-12個月繼續複查,如果持續達標的,以後可以每年複查一次。如果改善生活方式,血脂降不下去的,則也要服用藥物。

    1.飲食方面

    減少食物中飽和脂肪酸以及膽固醇的攝入量。包括內臟、肥肉、雞蛋、奶油等食品。另一方面,增加食物中膳食纖維的攝入,包括新鮮蔬菜水果、穀物、豆類等。

    2.控制體重

    控制體重,超標的要減肥,每個人的理想體重=身高-105,在正負20%標準體重之內,都還湊合。超過了,自己努力減肥。對於肥胖導致血脂高,我深有體會。我身高170,曾經體重達到過160多斤,結果血脂就高了,後面透過減肥之後,血脂才恢復正常。

    3.加強運動

    加強運動有利於控制體重,可以輕中度運動開始,然後循序漸進加強運動量。

    4.控制其他相關因素

    比如戒菸、戒酒,另外有高血壓、糖尿病的也要控制好,雖然跟血脂升高,沒有直接聯絡,但是這個因素加在一起,就很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

    總結:低密度脂蛋白偏高,還是要引起足夠的重視,看了上面的內容可能大家對危險程度的評估還是看不太懂,這個只能交給醫生了。做到遵醫囑就好了。

  • 19 # 心血管王醫生

    低密度脂蛋白您可能並不熟悉!

    那麼膽固醇您知道嗎?如果還不熟!

    高血脂您知道嗎?如果還不熟悉!

    那麼三高知道嗎?

    三高就是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

    高血脂就是指包括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

    膽固醇包括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

    也就是說低密度脂蛋白是三高中的一個重要成員,簡單理解低密度脂蛋白就是壞血脂!

    低密度脂蛋白多高算高?

    低密度脂蛋白一般化驗單上標記<3.4屬於正常,也就是對於我們大部分人只要<3.4就是正常,高於3.4就屬於異常。

    但低密度脂蛋白並不是一個標準: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3.4mmol/L

    高危人低密度目標是<2.6mmol/L

    極高危人低目標是<1.8mmol/L

    也就是不同人群標準不一樣,尤其是有明確的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比如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支架搭橋術後患者、腦梗死、嚴重頸動脈斑塊等等疾病,低密度脂蛋白高於1.8就屬於異常,就屬於偏高。

    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後有什麼危害?

    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會刺激血管壁內膜的細胞產生炎性反應,破壞血管壁內膜的健康完整,另一方面,脂質也更容易沉積於血管壁下方,引起脂質的堆積,這些堆積的脂質如果不能被及時的轉運,就會逐漸形成被氧化的脂質物質為核心,上方覆蓋纖維帽的動脈硬化斑塊,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就是這樣得來的,從而就會形成冠心病、腦血管病。低密度脂蛋白是評價心血管風險最重要的指標!

    簡單說低密度脂蛋白就是壞血脂,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後,會產生更多的血管垃圾,產生血管斑塊,加重血管狹窄,引起全身血管疾病,尤其是心腦血管疾病。在所有的血脂專案中,低密度脂蛋白是最重要的一個,因為低密度脂蛋白直接影響血管垃圾,影響血管斑塊。

    低密度脂蛋白為什麼會升高?

    一方面就是不健康生活,一方面是遺傳;但不健康的飲食對低密度脂蛋白影響相對較小,只佔到25%,大部分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原因是我自身遺傳基因導致的。簡單說就是基石我不吃油膩,低密度脂蛋白也會升高;但如果吃更多的不健康食物,那自然低密度脂蛋白就會更高!

    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怎麼辦?

    首先必選健康生活,低油低鹽低糖飲食,加重粗糧細糧水果蔬菜比例,少一點肥肉紅肉,多一點魚肉,去皮雞肉等等。同時遠離菸酒,堅持有氧運動,控制體重,減少熬夜。這些健康生活不但有利於血脂控制,同時能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當然,上面我們說過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主要是自身遺傳引起的,所以有時候即使健康生活後,低密度脂蛋白仍會升高,那麼這時候就只能啟動藥物幫助,那就是以他汀為主的一些降脂藥。

    哪些情況必須服用他汀藥物:

    1、心血管疾病,不管膽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高不高,都應該服用他汀的情況:明確的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絞痛、搭橋術後、支架術後、腦梗死、嚴重的外周血管狹窄,這些情況及時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正常,也應該吃他汀;而且這時候低密度脂蛋白的標準是小於1.8。

    2、單純的膽固醇升高,沒有別的任何高危因素,要看低密度水平,低密度脂蛋白≥4.9 mmol/L) 即可予以高他汀治療。

    3、年齡40-75歲的糖尿病患者,若低密度脂蛋白≥1.8 mmol/L,即可啟動中等強度他汀治療。

    4、年齡40-75歲的非糖尿病患者,若10年冠心病風險介於7.5%~19.9%之間,且存在心血管風險增強因素,也建議應用他汀治療。

    如果不在上述情況之內,只是單純的膽固醇升高,低密度脂蛋白<4.9,沒有任何吸菸、肥胖、家族史、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等,那麼暫時可以不用吃他汀藥物。但必須健康生活,長期監測!

    總之,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首先我們必須健康生活,至於是不是要吃藥控制,要根據具體情況才能決定!

  • 20 # 醫學莘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又被稱為壞膽固醇,因為它可將肝臟的膽固醇轉運至外周組織,轉運至動脈內膜下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形成動脈斑塊。有動脈斑塊形成的患者若未及時採取干預措施,斑塊的穩定性會逐漸降低,斑塊的破裂風險會逐漸升高。動脈斑塊一旦破裂,易誘發血栓形成並堵塞血管。血管堵塞無論發生在什麼部位均易引起嚴重併發症。梗死發生於冠狀動脈時,心肌血供會急聚減少或中斷,引起心肌梗死;梗死發生在頭頸部動脈時,腦組織供血障礙易引起腦梗死;梗死發生在腎動脈時易引起腎臟梗死,腎衰竭。因此,任何年齡階段的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均應採取積極的干預措施,以降低對動脈的損害。

    正常情況下,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不應超過3.4mmol/L,高於3.4mmol/L時所有患者均應採取生活方式干預性治療,包括低脂(如豬大油、海鮮、動物肥肉等)飲食,低低膽固醇(如動物內臟以及海鮮等)飲食,適當增加富含水溶性纖維、植物固醇(如植物油、豆類、堅果)等食物的攝入,堅持運動、減輕體重等。改變生活方式的同時應評估是否需要啟動藥物降脂,評估專案主要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的幅度、是否合併其它基礎疾病、是否發生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的幅度越大,對心腦血管的損害就越嚴重,未來發生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就越高,當其高於4.9mmol/L時心血管事件危險分層屬於高危患者。可能部分患者對危險分層比較陌生,危險分層專用於評估高脂血症患者未來發生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高低,分為低危、中危、高危、極高危。分層屬於高危與極高危的患者,均需啟動藥物降脂治療,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超過4.9mmol/L時就應啟動藥物降脂,降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藥物以他汀為主,比如阿託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等,建議以中等強度他汀起始治療,如10-20mg阿託伐他汀、5-10mg瑞舒伐他汀或2-4mg匹伐他汀等,有利於減少他汀的不良反應如肝功能損害、肌肉損害、新發糖尿病等。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的患者若同時合併糖尿病或高血壓等疾病,會協同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因此也需要啟動藥物降脂。40歲以上的患者合併糖尿病時,即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於4.9mmol/L,但高於1.8mmol/L時屬於高危患者,應啟動他汀降脂治療。合併高血壓的患者,需要評估是否存在吸菸、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男性大於55歲(女性大於45歲)這三項危險因素,合併三項中任意兩項時,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大於2.6mmol/L屬於高危患者;同時合併三項時,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大於1.8mmol/L時屬於高危患者,所有高危患者均應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控制在2.6mmol/L以下,以降低心腦血管損害,通常需要啟動他汀降脂治療。

    綜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首先應改變生活方式,其次應根據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的幅度、是否合併高血壓與糖尿病、是否發生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評估是否需要啟動藥物治療。評估結果為高危、很高危的患者均應啟動他汀降脂治療,為了降低他汀不良反應發生風險,他汀起始劑量應以中等強度為主。

    注: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金瓶梅》和《水滸傳》中,兩位作者對潘金蓮與西門慶的故事表述有什麼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