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的波瀾壯闊
-
2 # 熱血青春網
說到武將武力排名,首先呂布在世時是雷打不動的天下第一,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不是蓋的,虎牢關三英戰呂布,呂布威風一時無二,一人單挑關張也不落下風,十八路諸侯個個目瞪口呆。
再者說,想要天下第一就得配上赤兔馬,人馬合一天下無敵,呂布死後,赤兔馬歸了關羽,好傢伙,關羽騎上赤兔馬,十萬軍中斬了顏良,天下第一的氣勢暴露無疑,張遼曰:真乃天人也。
關羽一生戎馬,可謂是打遍天下無敵手。白馬一戰,顏良打遍曹營無敵手,程煜舉薦非關羽不可,曹操亦知只有關羽才能勝顏良。
這才有了關羽最經典的口頭禪:汝比顏良文丑如何?
-
3 # 四川達州人
關羽是被故意捧殺的。
從身份地位來說,督董荊州的關羽從來都是劉備集團的二把手,這個身份地位造成關羽擁有獨特的權力,假節可斬2000石以下的太守等官員,而劉備集團一共也不過十來個郡守,將軍更在關羽之下。
關羽自211年就開始籌劃北伐,也算是盡心竭力了,軍隊從不到2萬擴張到4.7萬,軍事力量的膨脹就看不起襄樊曹仁,更是看不起江東方面。
江東方面給予吹捧,諸葛亮也在吹捧,劉備的倚重,部下的崇拜,都造成了關羽的驕傲在持續增長。
-
4 # 般若自在
呂布說是武功蓋世一點都不誇張,他的武學很有點像西楚霸王項羽,當時可謂打遍天下無敵手,呂布死後,關羽的青龍偃月刀的確幾乎天下無敵,武學厲害的人幾乎都有一個通病,太自信。關羽說的不好聽也是有點自傲了,本身有實力,加上名氣太大,一般人都架不住這樣,時間久了,的確也覺得自己誰也不服。所以就有曾國藩那句話:“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
所以即使武功蓋世也不可能主宰一切,單是聰明還不夠,還應有足夠的聰明以避免過分聰明。
-
5 # 待到春來貳月捌
關羽生性忠義但卻孤傲,諸葛亮剛來的時候,他對諸葛亮都看不上。這也算是人物自身的一個性格。論武勇,他被稱為“萬人敵”,戰功赫赫;論忠義,他千里走單騎,日月可鑑。但是,關羽身上有一點毛病:傲。
空說無憑,舉幾個例子。
一,“五虎上將”中關羽有兩個看不起的。關羽視天下英雄皆為草芥,光“五虎上將”中他看不起的就有兩個。關羽看不起馬超:劉備取得西川后封馬超為平西將軍,關羽很不服氣口口聲聲要離開荊州入川和馬超比試比試,最後還是諸葛亮把他給剋制住了。關羽看不起黃忠:在《三國演義》中劉備評五虎將時把老將軍黃忠列在其中,關羽聽說後也是很不服氣,說: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也!也是在旁人的勸誡下關羽才釋懷。雖然評五虎將這件事是小說虛構的,但是歷史上關羽確實是看不起黃忠的,他對於黃忠被封為後將軍一事確實不服氣。馬超、黃忠,那可都是響噹噹的人物,關羽這麼看他們,足見他的傲氣奪人。
二,孫權欲向關羽結好他反倒羞辱孫權。
關羽守荊州的時候,孫權曾經派諸葛瑾來和關羽結好—想讓關羽把女兒嫁給自己的兒子。這諸葛瑾可是諸葛亮的哥哥,但是關羽絲毫不把他放在眼裡,這就算了,當諸葛瑾向關羽表明來意時,關羽卻對他說了句“虎女安肯嫁犬子也”,硬是把他給罵走了。孫權是誰,好歹是一國之君,人家是從小就聰慧過人又年輕有為的雄主。你關羽不看重他也就算了,罵別人兒子是“犬子”未免太瞧不起人了。雖然你關羽是有高傲的資本,但是也沒有達到能說孫權是“犬”的地步吧。
-
6 # 一鳴驚人影視
因為有一個超強的戰將,他就是呂布,打遍天下無敵手,而在小說中他與另一位當世名將有過決鬥。電視劇中張飛跟呂布單挑100回合之後就處於下風了。這個人就起關羽,結果我都知道,虎牢關下關羽,張飛,劉備三人才勉強打贏呂布,關羽不服氣也沒有辦法。在呂布死後,關羽變得熱來熱狂傲了,不把天下英雄放在眼裡,那麼有人就要問了,為什麼呂布活著的時候不見關羽傲?真是怕他嗎?原因絕非這麼簡單,也絕非怕呂布。
首先我們在肯定呂布武藝的同時,也不能小瞧關羽。在三國前期有溫酒斬華雄,後期中斬顏良誅文丑,威震天下。那麼為何關羽不敢在呂布面前傲,我認為有兩個原因。
1.有人比他更狂傲,關羽的狂傲天下皆知,這個人就是呂布。因為他武藝超群,因此三國時期就有用馬中赤兔人中呂布來稱讚他,有了這頂高帽子戴在頭上。他就更不把天下的英雄放在眼裡,也自認為天下無敵。我們看呂布打的戰役,一般都是帶頭衝鋒,因此太過自信自己厲害也就缺智商,最終被曹操吊死在白門樓前。從這裡看出,他比關羽更狂傲。
2.關羽成名比較晚,當呂布有了響噹噹的名頭時,關羽才等於是入伍不久,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關羽只是個弓馬手,請戰打華雄時都沒有人瞧得上。當時袁紹說要是我先鋒官顏良文丑有一人在便可以斬華雄。只是都沒有人敢出現,又有曹操作保,所以才讓關羽出戰。
這二位都是同一時期的名將,武藝也差不了多少,所以也就沒有誰會怕誰的道理了,而且像關羽這種漢子,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克襄陽,水淹七軍,刮骨療傷都沒有怕過,即使打不過呂布,也就一死而已,他也不會怕呂布。因此,他不狂傲與呂布沒有多大關係,因為之前沒有名氣,只是個無名小卒而已。
-
7 # 閒將西話
“傲不可長,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及。”關雲長的“傲”,於史就有名。特別是,自呂布死後,關羽的傲更是如此。那是為什麼呢。
一、赤兔馬的坐騎。
大將的最愛,就是寶馬。赤兔馬本是董卓所有,為收買呂布而贈予呂布。時稱“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呂布被曹操斬殺後,赤兔馬自然就歸曹操所有。曹操為了留住關羽,又把赤兔馬贈予關羽。
這也確實打動了關羽的心,他對曹操是再拜稱謝。關羽在平時是布輕易下拜的,即使是曹操送他美女,贈他金帛。
從此以後,關羽上赤兔馬,提青龍刀,“赤面秉赤心,騎赤兔追風”。如此意氣風發,傲氣是難免會有的。
二、漢壽亭侯的封號
三國裡,關羽一直以漢臣自居,打著“漢壽亭侯”的旗號。這是曹操代表漢室朝廷冊封給關羽的。
但不管怎麼說,這是關羽憑戰功獲得的。獲爵者在政治上、社會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身份。要知道,在整個劉備集團,只有劉備和馬超等少數人有此殊榮。
就拿劉備來說,他在196年被朝廷封為鎮北將軍,爵位是宜城亭侯。關羽和他一樣,都是亭侯,是一個級別。
直到219年,劉備做了漢中王,才將亭侯的印信上交給朝廷。所以,在一二十年內,關羽的爵位與劉備平起平坐。
不要忘了,孫權也是在219年以後,奪得荊州後,才當上南昌侯的,級別和關羽差不多。難怪,早年孫權求娶關羽的女兒時,關羽怒斥“虎女安肯嫁犬子”。
三、驕人的戰績
袁曹官渡大戰時,關羽在萬人軍中,單槍匹馬衝入敵陣,斬殺了袁紹旗下第一號勇將顏良。
關羽以個人之力,於萬軍中獨取上將首級,這種紀錄,別說在三國,就是整個中國歷史中也是少見。可見關羽之勇,當不在話下。
公元219年,關羽悍然發動襄樊大戰。關羽決開漢水,正逢大雨,平地淹水數丈。關羽水擒于禁,力斬龐德。一時間,關羽威震華夏。
此戰,遠超“萬人敵”的功績,魏屬荊州,除了襄、樊兩座孤城之外,其餘盡數載關羽掌控之中。《三國志》記載:“曹公議徙許都以避其銳”。
這體現了,關羽驕人的過往,是他個人事業的巔峰時刻,成了關羽的自居。
四、蜀漢不合理的虎將佈局
劉備取漢中後,按功勳封了關羽為最高的前將軍,張飛為其次的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黃忠為後將軍。《三國演義》中的所謂的“五虎上將”,即由此而來。
裡面少了趙雲,關羽對此表現不滿。對老將黃忠不放在眼裡:“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關羽傲氣沖天。
而對馬超,嗤之以鼻:“馬超算哪根蔥”,非要來成都與馬超一試高低。事實上,馬超是西涼名將,見曹操都畏懼他三分。但關羽居然連馬超都看不起,足見其傲慢與偏見。
小結:《三國志》記載:“羽剛而自矜”,關羽在呂布死後,擁有了曠世名馬赤兔馬;斬首顏良,受封漢壽亭侯,體現了他漢臣的政治立場;襄樊大戰,擒于禁,斬龐德,威名震華夏;再加上他對黃忠、馬超的實力不瞭解,都助長他他的傲。
但所有這一切,不都是個虛名嗎。真是“傲不可長”!
-
8 # 人間山水貴
關羽的自大,不是因為呂布的死從才膨脹起來的,而是之後的經歷一點點積累,慢慢養成的。
呂布在三國前期就已勇冠三軍,名揚天下,而那時劉、關、張三兄弟連自己的地盤都沒有,關羽更只是個無名小卒,對呂布自然有幾分怯意。而後來,關羽與呂布在戰場交手,劉關張三兄弟聯手依舊佔不了上風,也確實讓關羽領教到了呂布的厲害,同時也讓關羽對自己的武力有清楚地認識,因此性格上有所收斂,不敢那麼囂張跋扈。
真正讓關羽開始自信心爆滿的不是呂布之死,而是是過五關斬六將。當然呂布之死讓關羽少了一個難敵的對手,對關羽心理上也是有點影響,但影響不大。關羽雖然打不過呂布,但從來不怕他,即便單挑,關羽也不會退縮。只是那時關羽交戰的物件並不多,每次對戰都是全力以赴,不敢輕敵。在過五關斬六將時,曹操手下一幫大將在佔盡天時地利的情況下依舊被關羽如砍菜切瓜般斬殺,讓關羽自認為武功天下第一,再加上能與之匹敵的對手呂布又死了,關羽才開始傲慢膨脹起來。
關羽在斬華雄之前的說的是“如不勝,請斬某頭”,只是簡單的表明決心,並無一點張狂之意。到了斬顏良時則說:“吾觀顏良,如插標賣首耳!”可以看出此時的關羽已經高傲到了極點,對對手極為不屑。而後來顏良文丑又真的被關羽輕鬆地給做掉了,從此關羽就誰也看不進眼裡,最終導致了自身的悲劇。
-
9 # 皖南子63507523
英雄都是後人綜合歷史時期評定,即是蓋棺定論。小說家根據角色需要進行神話。誤導了後人的認知。古代戰爭不可能將帥直接叫陣單挑,三英戰呂布神話傳說無疑。關羽孤傲是因為一個草根莽夫發展成侯爺,自帶的劣根通病。最終被吳將俘虜殺死,是他最好的歸屬。
-
10 # 豫北老崔
關羽給我們的印象是武藝高強忠義無雙,關羽一直被我們後世所敬仰,雖然關羽最終由於孤傲慘死,可依然不影響我們對關羽的敬重。熟悉三國曆史的我們都知道關羽在正史中乃是萬人敵般的存在,亂馬軍中刺顏良於馬下其實也能展現關羽的武藝高強,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更是給我們展示一個文武雙全的武聖。
演義中的關羽我們也比較熟悉,關羽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單刀赴會和斬顏良誅文丑等等傳奇故事一直被我們所傳頌,雖然演義中很多情節都是杜撰而來,關羽在我們心中依舊還是那麼高大偉岸。
可是在演義之中一個細節讓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關羽在呂布在世時沒有給我們自傲的感覺,在呂布死後關羽一直給我們呈現出一種視天下英雄為草芥的孤傲。三國之中恐怕除了劉備、張飛、張遼、龐統、魯肅還有徐庶外其他文臣武將都被關羽小覷,甚至連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諸葛亮和於自己同一級別的虎將都被關羽看不起,為什麼關羽在呂布死後如此孤傲呢?
透過演義中的一些細節我們也能明白關羽為何在呂布死後如此自傲,其實就算呂布在世關羽依然如此。演義中關羽是以賣棗出現,之前關羽的生活狀況我們暫且不談,關羽淪落到以賣棗為生自然並非世家大族出身。當時的漢朝風氣是特別講究出身的,就連皇室後裔劉備時常被其他諸侯稱作織蓆販履之徒,張飛和關羽更是一般,如此出身的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在功成名就之後特別介意別人議論自己之前的事情,或許關羽也是如此,關羽的孤傲個人感覺就是不讓別人談論出身。
演義中劉關張三兄弟結拜之後沒過多久就參加了十八路諸侯剿董卓,劉關張三兄弟的勢力未入諸侯的眼界,如此情景直接觸動了關羽的逆鱗,只是礙於情面並未發作。當時的諸侯被西涼猛將華雄攔住了去路,華雄先後斬殺多名上將,此時的關羽直接以馬弓手的身份迎戰華雄,溫酒斬華雄可以說讓關羽初露鋒芒。關羽以一個賣棗的出身可以在諸侯束手無策的時候斬殺華雄,其中透露出諸侯手下所謂的上將根本不及關羽,此時的關羽已經有小覷天下英雄的跡象了,畢竟華雄讓當時的名將束手無策,以此關羽已經聯想到被世人稱作天下第一的呂布,大有於呂布一戰的想法。
當關羽看到張飛獨佔呂布不能取勝之時,關羽已經知道自己無法戰勝呂布了,畢竟自己的武藝和張飛的武藝不相伯仲,張飛在與呂布大戰百合會逐漸出現敗勢,關羽加入其中也只是勉強佔上少許上風。關羽之前經過華雄一事認為天下名將不過如此,在遇到呂布之後知道天下名將有些並非泛泛之輩,可以說如果沒有呂布展現出來名副其實的武藝恐怕關羽早就自傲起來了。
一個華雄能讓各位諸侯膽寒,當時曹操手下的曹仁等名將並未出戰華雄,關羽自然認為曹仁等將也是懼怕華雄,後來一個顏良戰敗曹操手下多位名將,關羽此時只是認為顏良武藝也就和華雄差不多,在經過斬顏良誅文丑之後讓關羽感覺天下名將依然不是自己的對手。關羽之後的戰績無不名動天下,敗於關羽之手的名將大多都是出身高貴並被世人大肆誇獎的人物,出身不高身懷絕技的關羽自然看不起那些徒有虛名之徒。
諸葛亮和馬超黃忠這些並不是關羽看不起他們,在他們展現出不俗的智謀和高超的武藝的時候,關羽已經不敢有小覷之心,後來說的那些不與老卒為伍的話相必只是同僚之間的玩笑話罷了。
透過以上可以看出關羽看不起其他人的原因,是因為關羽本身就擁有強於他們的能力和他們徒有虛名,跟呂布在世與否關係並不大,倘若呂布還在世的話關羽同樣會如此,只不過在看不起名單之中要加上呂布。關羽只會稱呂布雖勇冠天下也是見利忘義之徒,關羽只會看不起呂布,看的上呂布的武藝看不上呂布的為人。
-
11 # 完美看待
首先我們在肯定呂布武藝的同時,也不能小瞧了關羽,在後期三國中斬顏良,過關斬將等等都證明了他的實力絕對是一流的,那麼為何關羽“不敢在”呂布面前狂,筆者認為有如下兩個原因!
1.有人比他更狂
關羽的狂傲天下皆知,這多虧於藝術的喧染和他活的比較久,計載的事蹟比較詳細比較多,但其實有人比他更狂,此人就是呂布,因為他的武藝高強,因此三國時期用人中呂布來稱讚他,有了這個“高帽子”戴在頭上,他更加不把天下英雄放在眼裡,也自認為是天下無敵的,因此我們看他打的戰役,一般都是帶頭衝鋒,因此太過自信自己厲害也就缺乏了智商,最終被曹操俘虜以後,還在狂傲,認為曹操懼怕的天下只有他一人而己,如果他幫助曹操,天下很好得到,從這裡看出,他比關羽要狂的多,後者還沒達到他那個狂的地步。
2.有人成名比較晚
當呂布己經有了響噹噹的名號的時候,關羽才等於是入行伍不久,這個時候的他做為新起之秀對於軍事上都比較陌生,還處於一個學習練手的階段,而且當時也沒有給他一個成名天下的機會(雖然斬殺華雄諸侯皆驚,但是隻是一個小角色,當時的袁紹認為他的部將也能斬殺),因此,後來斬殺袁紹大將顏良文丑才算在天下打開了知名度,一時間鮮花和掌聲迷失了自我,讓關羽變得越來越狂傲,因此,呂布活著的時候他絕對不是害怕呂布,而是知名度不然,自己各方面也還不成熟,就比較低調而己,沒有狂起來。
這二位都是同時期的名將,武藝也差不了多少,所以也就沒有誰會懼怕誰的道理了,而且像關二爺這種漢子,刮骨療傷都沒有怕過,即使打不過呂布,也就一死而己,他也不會懼怕呂布的厲害,因此,他不狂與呂並沒有多大的關係。
-
12 # 濤哥聊趣史
呂布在時,關羽不是不想狂,不想傲,而是沒有機會和能力。
大家還記不記得溫酒斬華雄,那時候關羽只是一個馬弓手,差點讓袁紹給殺了,為啥,因為地位和名氣都不夠啊。
呂布在時,哪有他傲的份啊,當時誰不知道呂布是猛將,有萬夫不當之勇,看看三英戰呂布,三兄弟沒打過人家一個。戰曹操,五六個大將,車輪戰鬥不敗呂布。那時候確實不服不行啊,確實打不過人家,名氣也比不上人家。
隨著呂布的去世,和關二爺名氣越來越大,傲的沒邊了,不光對外傲,對自己內部,也是看不慣這個,看不上那個,五虎上將看不上倆,非要和馬超比個高下,說黃忠老兵一個,不配與他為伍,不叫諸葛亮左右逢源,說好話,陪笑臉,戴高帽,這事真還不好放下,你說關羽有多傲。
孫權想巴結一下他,不論出於什麼目的吧,你看他怎麼說:“虎女怎麼能嫁犬子”。把孫權氣夠嗆,最後把荊州丟了。
其實關羽失敗就敗在他太傲了,忘記了大哥劉備的大計,諸葛亮的囑託,貿然發動樊城之戰,得罪了自己的聯盟孫權,就連自己死也是死在自己的傲上,逃跑的時候,王甫勸他說:“小路恐有埋伏,可走大路”。關羽怎麼說:“雖有埋伏,吾何懼哉”最後終於被俘,屍首兩處。
-
13 # Zhang說歷史
關羽一向是一個比較傲氣的人,他連來孫權來為自己兒子求親,想要娶關羽的女兒,都被他一句“犬子”給懟了回去,這幫的傲氣,總讓人想他是不是把所有人都不放在眼裡。而事實上自然不會是如此,在《三國演義》中,他的大哥劉備自不必說,就算是對呂布,他前後的表現都是完全不一樣的。那麼,是什麼讓他對呂布的態度產生了變化呢?
心高氣傲的關羽為什麼從來沒有小看呂布?
漢末三國時代,英雄輩出,呂布、關羽、張飛等人都武藝高強,名震一時,在演義中,張飛看不起呂布,多次挑戰呂布,罵呂布是三姓家奴,幾乎每次見到呂布都要和他爭鬥,而關羽雖然為人傲慢,看不起很多大將,比如看不起顏良,說他插標賣首,看不起江東諸將,蔑視為江東鼠輩,卻多次在呂布面前謹言慎行,為何關羽從來不敢小看呂布?為何關羽在呂布面前不狂傲了?
先看張飛和關羽幾次對待呂布的態度,都有什麼不同?
第一次,在虎牢關前,呂布連敗討董聯軍數員大將,士氣正盛之時,張飛大叫呂布三姓家奴,和呂布連鬥五十回合,張飛如此大罵呂布,而關羽雖然也上來夾攻呂布,但卻沒有張飛言語這麼激進,一字未說,語言上是保持了沉默。
心高氣傲的關羽為什麼從來沒有小看呂布?
《三國演義》第五回:旁邊一將,圓睜環眼,倒豎虎鬚,挺丈八蛇矛,飛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呂布見了,棄了公孫瓚,便戰張飛。飛抖擻精神,酣戰呂布。連鬥五十餘合,不分勝負。雲長見了,把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來夾攻呂布。三匹馬丁字兒廝殺。戰到三十合,戰不倒呂布。劉玄德掣雙股劍,驟黃鬃馬,刺斜裡也來助戰。
第二次,曹操密令劉備殺掉呂布,呂布來見劉備時,張飛拔劍就要殺呂布,表現也非常激進,後來劉備勸阻了張飛。事後,兄弟三人在商量殺不殺呂布時,劉備說,這是曹操的計策,讓我和呂布互相吞併,他卻於中取利,張飛卻堅持要殺呂布,而關羽贊同劉備的意見,不建議殺呂布。
《三國演義》第十四回:次日,呂布來賀,玄德教請入見。布曰:“聞公受朝廷恩命,特來相賀。”玄德遜謝。只見張飛扯劍上廳,要殺呂布。玄德慌忙阻住……備留布飲酒,至晚方回。關、張曰:“兄長何故不殺呂布?”玄德曰:“此曹孟德恐我與呂布同謀伐之,故用此計,使我兩人自相吞併,彼卻於中取利。奈何為所使乎?”關公點頭道是。張飛曰:“我只要殺此賊以絕後患!”玄德曰:“此非大丈夫之所為也。”
心高氣傲的關羽為什麼從來沒有小看呂布?
第三次,轅門射戟之時,張飛和紀靈在呂布面前要爭鬥,呂布發怒,關羽卻阻止張飛,要看呂布是怎麼決定的,也就是說,張飛在呂布的地盤,毫不顧及呂布的面子,而關羽卻表現的比較穩重。
《三國演義》第十六回:酒行數巡,布曰:“你兩家看我面上,俱各罷兵。”玄德無語。靈曰:“吾奉主公之命,提十萬之兵,專捉劉備,如何罷得?”張飛大怒,拔劍在手。叱曰:“吾雖兵少,覷汝輩如兒戲耳!你比百萬黃巾何如?你敢傷我哥哥!”關公急止之曰:“且看呂將軍如何主意,那時各回營寨廝殺未遲。”
從這三次,對待呂布的態度上,張飛和關羽有非常鮮明的對比,張飛激進,而關羽比較穩重。關羽狂傲,說勇冠三軍的顏良是插標賣首,說袁紹的河北人馬是土雞瓦犬,更蔑視江東諸將,直呼為江東鼠輩,但是,在對待呂布時,卻非常理智,態度上並無一點狂傲。這是為什麼呢?
心高氣傲的關羽為什麼從來沒有小看呂布?
張飛一見呂布就來脾氣,不是單挑就是要殺他,之所以這麼激進,原因有三點:第一,呂布反覆無常,隨便認義父,而又殺了兩任義父,張飛不齒呂布的為人。第二,張飛對呂布非常憎恨,呂布武藝高強,張飛有不服呂布的心態。第三,張飛的性格比較暴躁,點火就著,思考問題比較感情用事。
而關羽對呂布的態度,不像張飛那樣激進,表現的比較穩重,沒有辱罵呂布,也沒有表現出不服呂布,當然,關羽這麼做,不是怕呂布,原因也有三點:第一,呂布確實厲害,力壓群雄,不然,也不可能當一方諸侯,割據一方。第二,關羽的性格雖然狂傲,但相對比較穩重,思考問題比較成熟。第三,關羽顧全大局。
關羽不像張飛,因一點小事就鬧起來,比如張飛鎮守徐州時,因喝酒打了曹豹,惹惱了呂布,被呂布襲取了徐州。關羽比張飛更加穩重,所以,劉備才敢讓關羽去鎮守荊州,也不是讓張飛鎮守荊州。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14 # 平安140501946
當關羽看到張飛獨佔呂布不能取勝之時,關羽已經知道自己無法戰勝呂布了,畢竟自己的武藝和張飛的武藝不相伯仲,張飛在與呂布大戰百合會逐漸出現敗勢,關羽加入其中也只是勉強佔上少許上風。關羽之前經過華雄一事認為天下名將不過如此,在遇到呂布之後知道天下名將有些並非泛泛之輩,可以說如果沒有呂布展現出來名副其實的武藝恐怕關羽早就自傲起來了。
-
15 # 當代曹植
關羽的自大,不是因為呂布的死從才膨脹起來的,而是之後的經歷一點點積累,慢慢養成的。
呂布在三國前期就已勇冠三軍,名揚天下,而那時劉、關、張三兄弟連自己的地盤都沒有,關羽更只是個無名小卒,對呂布自然有幾分怯意。
不過呂布死之後,關羽確實傲慢。因為呂布死之後,劉關張政治團體的勢力大增。
關羽是被故意捧殺的。
從身份地位來說,鎮守荊州的關羽從來都是劉備集團的二把手,這個身份地位造成關羽擁有獨特的權力,假節可斬2000石以下的太守等官員,而劉備集團一共也不過十來個郡守,將軍更在關羽之下。
關羽自211年開始籌劃北伐,也算是盡心竭力了,軍隊從不到2萬擴張到4.7萬,軍事力量的膨脹,就看不起襄樊曹仁。更是看不起江東方面。
江東方面給予吹捧,諸葛亮也在吹捧,劉備的依仗,部下的崇拜,都造成關羽的驕傲在持續增長。
英雄都是後人綜合歷史時期評定,即是蓋棺定論。小說家根據角色需要進行神話。誤導了後人的認知。古代戰爭不可能將帥直接叫陣單挑,三英戰呂布神話傳說無疑。關羽孤傲是因為一個草根莽夫發展成侯爺,自帶的劣根通病。最終被吳將俘虜殺死,是他最好的歸屬。
-
16 # 青梅煮酒品三國
導語:
個人認為呂布即使不死,關羽也是沒有把任何人放在眼裡。至於關羽是不是太傲了,我覺得還是自身有本事、有豪橫的資本。
關羽並不怕呂布說為什麼呂布死後關羽誰都不放在眼裡,關羽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裡和呂布又有什麼關係?難道是因為《三國演義》中三英戰呂布的情節導致的?大家認為關羽懼怕呂布或者說是認為關羽不是呂布的對手才使關羽低下了高貴的頭顱。
其實《三國演義》就是一部小說,只不過是把《三國志》中所有的事件進行了內容的豐富,而且虛構了許多的東西。而其中的三英戰呂布就是虛構的部分,就說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同時與呂布交戰,如果三人同時攻擊呂布,呂布不可能將三人的攻擊同時化解。別說是劉關張三人,即使是普通的三名槍兵,從三個不同的方向同時以長槍刺向呂布,呂布也必會墜於馬下,成為搶下亡魂。所以說這段劇情純屬虛構,而關羽也沒有懼怕呂布的理由。
三國時期關羽為何如此豪橫《三國志》我也算讀了好幾遍了,但是在《三國志》中,我卻想不起來有誰能像關羽一樣直接衝入萬軍敵中,斬敵方首級的人物。顏良是袁紹手下河北“四庭柱”之一,其武力不會是泛泛之輩,而且顏良處在敵軍中央無論成敗都有被亂軍擊殺的可能,但是關羽就敢單槍匹馬的衝入陣中取顏良首級。這就是實力,豪橫的資本。
呂布在三國時期並沒有擊殺哪一方名將的記錄,而至於為什麼將呂布如此的吹捧神話,我個人表示非常的不理解。
總結:關羽能夠傲視天下,確實是自己一步一步積累來的,而並非他人的吹捧。所以個人認為關羽目中無人與呂布在不在世沒有關係,而是因為關羽自身就有目中無人的實力。
-
17 # 古今中外多少事
這個問題,筆者需要糾正一下,對關羽來說,呂布在世與否,絲毫不幹自己的事,有沒有呂布,自己都會誰也不放在眼裡。
但凡狂傲的人都有狂傲的資本,因為沒有資本就炫耀的人的下場都是很悲哀的。
所以,關羽是資格狂的。
他的事蹟,就是沒有讀過歷史的人也都能舉出一二,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刮骨療毒、水淹七軍,單就其中任何一項放出來,天下就不敢小看,更別說是都有的。
再說呂布,我們只知道他“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和三英戰呂布,就人為的主觀的給呂布加了好多神話色彩,好像關羽是怕呂布的。
讀過三國的讀者都知道,當初關羽和呂布單打獨鬥的時候,可是和呂布不相上下的。後來因為兵臨城下,情勢危急,劉關張才一起對戰呂布,期望能將呂布斬落馬下,這是戰術需要。
而且,關羽和呂布在武力上不相上下,在智謀和情義上,呂布可就不及關羽的十分之一。
關羽熟讀春秋,對待嫂嫂禮敬有加。帶兵打仗,審時度勢,水淹七軍,名震天下。
呂布有勇無謀,貪戀女色,為了貂蟬可以違背倫理道德,誅殺義父。為了利益,可以背信棄義。
這樣的對比,關羽有什麼資格不驕傲,又憑什麼在呂布死後才會目中無人呢?
-
18 # 南門江
如果我們講歷史,關羽的狂和呂布的死沒什麼關係。呂布活著的時候,也不算什麼大軍閥,殺了董卓後,他被董卓的舊部李傕打敗,先降袁術,又降袁紹,除了能和劉備打一打,其實也一直在風雨飄搖中過日子,難道歷史中的關羽會認為有呂布在他不能狂?呂布死了就輪到他了?呂布死了關羽也就是一個更加風雨飄搖的小軍閥的手下而已,也沒什麼好狂的。如果說呂布死了,關羽狂了,那只有一個原因,小說看多了。小說裡,關羽認為呂布一死,自己單挑最厲害,所以狂了,其實也是瞎狂。小說裡關羽和紀靈打,打了三十合不分勝負,後來紀靈遇到喝醉的張飛,不到十合就被刺於馬下。所以歷史裡關羽狂了了。小說裡關羽是個吹牛大王。當然單挑也只能看看小說。
-
19 # 蹦蹦蹦lxy
閒將西話
11小時前
“傲不可長,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及。”關雲長的“傲”,於史就有名。特別是,自呂布死後,關羽的傲更是如此。那是為什麼呢。
一、赤兔馬的坐騎。
大將的最愛,就是寶馬。赤兔馬本是董卓所有,為收買呂布而贈予呂布。時稱“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呂布被曹操斬殺後,赤兔馬自然就歸曹操所有。曹操為了留住關羽,又把赤兔馬贈予關羽。
這也確實打動了關羽的心,他對曹操是再拜稱謝。關羽在平時是布輕易下拜的,即使是曹操送他美女,贈他金帛。
從此以後,關羽上赤兔馬,提青龍刀,“赤面秉赤心,騎赤兔追風”。如此意氣風發,傲氣是難免會有的。
二、漢壽亭侯的封號
三國裡,關羽一直以漢臣自居,打著“漢壽亭侯”的旗號。這是曹操代表漢室朝廷冊封給關羽的。
但不管怎麼說,這是關羽憑戰功獲得的。獲爵者在政治上、社會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身份。要知道,在整個劉備集團,只有劉備和馬超等少數人有此殊榮。
就拿劉備來說,他在196年被朝廷封為鎮北將軍,爵位是宜城亭侯。關羽和他一樣,都是亭侯,是一個級別。
直到219年,劉備做了漢中王,才將亭侯的印信上交給朝廷。所以,在一二十年內,關羽的爵位與劉備平起平坐。
不要忘了,孫權也是在219年以後,奪得荊州後,才當上南昌侯的,級別和關羽差不多。難怪,早年孫權求娶關羽的女兒時,關羽怒斥“虎女安肯嫁犬子”。
三、驕人的戰績
袁曹官渡大戰時,關羽在萬人軍中,單槍匹馬衝入敵陣,斬殺了袁紹旗下第一號勇將顏良。
關羽以個人之力,於萬軍中獨取上將首級,這種紀錄,別說在三國,就是整個中國歷史中也是少見。可見關羽之勇,當不在話下。
公元219年,關羽悍然發動襄樊大戰。關羽決開漢水,正逢大雨,平地淹水數丈。關羽水擒于禁,力斬龐德。一時間,關羽威震華夏。
此戰,遠超“萬人敵”的功績,魏屬荊州,除了襄、樊兩座孤城之外,其餘盡數載關羽掌控之中。《三國志》記載:“曹公議徙許都以避其銳”。
這體現了,關羽驕人的過往,是他個人事業的巔峰時刻,成了關羽的自居。
四、蜀漢不合理的虎將佈局
劉備取漢中後,按功勳封了關羽為最高的前將軍,張飛為其次的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黃忠為後將軍。《三國演義》中的所謂的“五虎上將”,即由此而來。
裡面少了趙雲,關羽對此表現不滿。對老將黃忠不放在眼裡:“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關羽傲氣沖天。
而對馬超,嗤之以鼻:“馬超算哪根蔥”,非要來成都與馬超一試高低。事實上,馬超是西涼名將,見曹操都畏懼他三分。但關羽居然連馬超都看不起,足見其傲慢與偏見。
小結:《三國志》記載:“羽剛而自矜”,關羽在呂布死後,擁有了曠世名馬赤兔馬;斬首顏良,受封漢壽亭侯,體現了他漢臣的政治立場;襄樊大戰,擒于禁,斬龐德,威名震華夏;再加上他對黃忠、馬超的實力不瞭解,都助長他他的傲。
但所有這一切,不都是個虛名嗎。真是“傲不可長”!
閒將西話
548粉絲 · 1824贊
相關搜尋
呂布屍骨面貌復原圖
關羽是誰轉世
趙雲單挑呂布
呂布容貌復原圖
關羽死時趙雲多少歲
三國貂蟬真人照片
-
20 # 辛辣莽撞人
關羽的性格就是自傲的,因為關羽不僅武藝超群還熟讀春秋,尤其“溫酒斬華雄”威震華夏開始就一直沒把誰放在眼裡,直到虎牢關遇到三國第一武將呂布,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呂布死後,尤其曹操把呂布的赤兔馬贈予關羽後,關羽如虎添翼,“斬彥良誅文丑”威名遠播,其實“斬彥良誅文丑”一方面是彥良文丑不是頂尖高手,另一方面是曹操方面大力推廣吹捧關羽,原因是曹操想用透過這個事情讓關羽和當時在袁紹陣營裡的劉備對立,從輿論上留住關羽,後來的“過五關斬六將”其實是曹操故意放行的,但原本的自信的關羽更加覺得自己是當時的第一人了……
一直到後來“走麥城”也是因為自己太自負導致的,
後人對關羽的敬仰主要是因為他忠義,忠義千秋的關公!
回覆列表
歷史上的關羽還真是誰都不服,視天下英雄如草芥,不僅瞧不起對手,也瞧不起自己人,就在封爵這件事上,關羽不僅看不上黃忠,其他四位他其實一個都瞧不上眼。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馬超走投無路,投奔劉備,當時遠在荊州的關羽聽說之後,小心眼大發作。他知道馬超的大名,生怕馬超受到重用,官職超過自己,於是立即給諸葛亮寫信。當然,他擔心馬超受寵這件事不能寫在明面上,於是很含蓄的詢問諸葛亮,馬超這個人的水平到底怎麼樣,能跟誰類比。
諸葛亮多聰明的人,馬上看出了關羽的小心思,於是回信寫道:“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益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意思是,馬超確實很牛,文武雙全,水平就跟漢初三大將裡的英布、彭越一樣。他的水平跟張飛不相上下,但是跟你關羽比,還是不行,你老人家的本事鶴立雞群,超強絕倫。
漢初三大將裡,除了英布、彭越,另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韓信。諸葛亮一封信直接將關羽比作韓信,同時明確指出,馬超跟張飛一個水平,不如關羽。這讓關羽相當受用,同時也相當認可諸葛亮的說法。於是他非常得意地把這封信到處展示,《三國志》裡說:“羽省書大悅,以示賓客。”讓大夥都來看一看,知道他關羽多牛,比張飛、馬超都強。可見在關羽的心裡,他也覺得自己比張飛、馬超強。
對待黃忠的態度上,關羽更是跋扈。劉備當了漢中王以後,封關羽為前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黃忠為後將軍。趙雲就比較尷尬了,封了個翊軍將軍,根本無法跟前面四位相比。所謂五虎將,都是小說裡的演繹,劉備所封的最高等級的武將只有關羽那四個,趙雲的官職要差很多。剛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由於有之前的經驗,諸葛亮不無擔心的跟劉備說:“黃忠的名望比關羽、馬超差太多了。四位將軍裡面,關羽對馬超和張飛還比較熟悉一些,而對黃忠立下的功勞卻沒什麼瞭解,恐怕不會同意這個安排。”就像諸葛亮說的一樣,黃忠在投奔劉備以後,所做的貢獻主要是平定蜀地和征服漢中,定軍山力斬夏侯淵就發生於爭奪漢中的戰鬥中,而關羽遠在荊州,不知道黃忠的功勞有多大。
然而劉備卻讓諸葛亮放心,自己另有安排,於是派費詩前往關羽處宣佈命令。關羽果然坐不住了,《三國志·費詩傳》中記載,關羽罵了一句:“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直斥黃忠老不中用,自己這麼牛的人,怎麼能跟他平起平坐。費詩拿出了劉邦舉例子,說漢高祖當年跟蕭何、曹參打小玩到大,而韓信、陳平則是落魄的時候前來投奔,但是西漢建國後,韓信官爵卻在蕭何、曹參之上,但是他倆都沒意見。在主公劉皇叔的心裡,肯定最為看重的就是關將軍您,黃忠當然比不上您的分量,但是為了大業考慮,不得不這麼做。
這兩件事足以看出,關羽打心眼裡認為,馬超、張飛、黃忠都不如他,趙雲就更不用說了。不像小說裡,關羽還提出,趙雲也是兄弟,而在《三國志》裡,四大將軍冊封時,關羽從未替他出頭過,也就是說,他也認為,趙雲比張飛他們還不如,更不能跟自己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