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書劍漂零
-
2 # 新知傳習閣
一
當年崇禎宣佈袁崇煥罪行的聖旨有二:
一曰:“託付不效”袁身為防線總負責人沒有守住敵人,屬於嚴重失職,要馬上問責。“謀叛欺君,結奸蠹國,斬帥以踐虜約”袁崇煥勾結皇太極,出賣國家利益,擅殺名將毛文龍,私下同敵人議和,數百萬百姓因他而死,當時是敵我之間的戰爭,不能單純算作內鬥,因此說袁崇煥是個漢奸賣國賊。
二曰:“專恃欺隱、以市米則資盜,縱敵長驅,頓兵不戰,遣散援兵,暗藏夷使、堅請入城,意欲何為?致廟社震驚,生靈塗炭。”
種種欺君罪行都是袁崇煥所為,判磔刑(凌遲,處千刀萬剮)。京城民眾最恨漢奸,於是紛紛花錢買他的肉下酒,以解心頭之恨。
乾隆欽定的《明史》裡對袁崇煥之死定義為“反間計”,導致劇情驚天大逆轉。於是,袁崇煥由誤國的罪臣變成了蒙冤的忠良。
那麼袁崇煥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為什麼一定要死?
二
首先說明為什麼乾隆欽定的《明史》要為袁崇煥翻案。
要解釋這個答案,先看下大背景,同時乾隆做的幾件大事:
1 組織編寫了《貳臣傳》,把對大明降臣洪承疇、祖大壽、馮銓等一批人打入另冊,其意在於“崇獎忠貞”,“風勵臣節”。因為一則這些人的歷史使命已完成,幫助清打垮了明,再無利用價值,二則長期宣傳這些人的正面形象,會不會讓本朝的大臣在非常之時也變成貳臣?做大臣還是要忠心的好,這些人就委屈一下當下反面典型吧。
2. 到乾隆執政時,大清已建國一百多年,朝氣蓬勃的氣象已慢慢消失,帝國體制必然出現的各種問題開始根深蒂固。制度層面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只能強化以德治國,強調忠臣。那麼明朝的忠臣也是忠臣,不妨拿袁崇煥來樹立下正面典型。順勢也敲打下當朝的貳臣。所以以忠君為標準,在上諭中把降清的明朝官員均稱為“貳臣”。乾隆指出:這些人“遭際時艱,不能為其主臨危授命”,從道德出發,實在是“大節有虧”。
三
再來看袁崇煥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如當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中說袁崇煥不是一個能改變局勢的人,因為他缺少戰略眼光和政治眼光,是做事的大臣,不是謀大事的大臣。
用現代企業管理的話說就是,他適合做正確的事,但不大會做正確事。
當時以明朝的軍隊短期內很難打敗後金軍隊,那麼戰略上應該是以防守為主,慢慢以囚籠戰術來壓縮後金地盤;然後對蒙古和北韓示好,並進行結盟,從外圍孤立後金,甚至幫助明朝軍隊打擊後金。
而袁崇煥則不然,一殺毛文龍,讓後金無後顧之憂;二坐視北韓被滅亡投降後金而不管,三聽由蒙古與後金結盟。
此消彼長,朋友少二個,敵人就多了二個。整個明朝的外部形勢已發生了逆轉,而袁崇煥仍渾魚龍混然不覺。
顯而易見,是崇禎用錯人在先,然後才是袁崇煥表現不佳在後。
也就是說,袁崇煥是一個想做事的人,但沒有那麼大能力,卻放在了太高的位置,又碰上了極可怕的對手,他的命運從一開始就註定了是一條不歸路。
四
那麼袁崇煥為什麼一定要死?
回到崇禎二年(1629年)十一月,皇太極越過長城,圍困北京城。
袁崇煥重新制定戰略,計劃以北京城為誘餌,以關寧鐵騎為主力,以大明周圍幾十萬大軍為保障,在北京城下,與後金開大決戰。
因此一面引軍南下北京城,和皇太極軍對峙;另一方面,調各路大軍合圍北京城。
剛才說了袁崇煥沒有政治頭腦,這中間有兩個致命問題:
1 以北京為誘餌,就是拿皇帝當誘餌。一旦不測,北京城破,將何以自存,風險太大。當年北宋寇準就是要求皇帝親征,而被人告發,拿皇帝當誘餌面降職。
2 北京城周圍的田地基本上全是京城各達官要人的私家田地。皇太極入關,自然是為了搶掠而來,對峙日久,北京周邊的田地損毀無數,人口銳減,加上奸人趁機作亂,財產丟失無數。這些達官要人都把責任算到袁崇煥身上。
3 當初毛文龍在皮島大搞貿易,用昂貴的貂皮、人參結交朝廷中的權貴。另外,毛文龍冒領的軍餉大部分都沒有出京,直接轉到了許多權貴的手中。毛文龍一死,這些好處全部消失。因此,這些權貴和毛文龍在北京的親朋一樣,無比痛恨袁崇煥,四處散佈謠言,說袁崇煥勾結後金,引敵入京。
眾口鑠金 積毀銷骨。輿論作用極大,眾口一詞,積非成是;流言可畏,能顛倒是非,置人於死地。
於是在這一時刻,袁崇煥的命運就註定了。
皇太極大軍稍退,大臣們彈劾袁崇煥的奏章如雪片般的飛來。一場大陰謀的天網向袁崇煥圍來。
第二年,菜市口,袁崇煥死。
-
3 # 每天瞭解一個人
崇禎二年五月,後金軍卻越過薊州往西,直逼京城,袁崇煥忙率兵護衛京師。朱由檢召見袁崇煥,賞賜御用酒菜及貂裘慰勞袁崇煥,袁崇煥以兵馬長途奔波,疲憊不已,請求入城休整,但遭到拒絕。於是袁崇煥駐軍城外,與後金軍鏖戰,互有勝負。袁崇煥令戴承恩在廣渠門列陣,祖大壽於南面列陣,王承胤在西北列陣,袁崇煥在西面列陣以備戰。後金軍力戰祖大壽不下,於是撤退。收兵後,朱由檢用酒食犒賞軍隊。袁崇煥有派遣任守忠率領五百人用火炮轟打金營,後金軍撤退,京都之威遂解。
但後金軍退兵後,袁崇煥卻被治罪。當初後金軍進入的關口是屬於薊遼總理劉策所管轄,而袁崇煥得知後金軍入關,直逼京城,於是千里迢迢趕來救援,自認為有功無罪,但是朝中大臣卻有很多人認為是袁崇煥放清兵入關,於是紛紛誹謗袁崇煥與後金軍有勾結,朱由檢對此也很懷疑。此時後金軍也設計離間,說袁崇煥與後金軍有秘密約定。
魏忠賢遺黨借皇太極的離間計,趁機給魏忠賢報仇,以擅自與後金軍議和、擅殺毛文龍兩條罪名定袁崇煥死罪,崇禎三年八月,袁崇煥被凌遲處死,家人被流徙三千里,並抄沒家產。
回覆列表
督師膽太大,任誰也不敢用。
膽大一,騙皇帝玩,抗清名將,新帝登基,五年平遼,清軍太強大了咱要議和,這幾件事情聯絡在一塊,只能得出一個結論,逗皇帝玩。
膽大二,私自議和,議和主戰這事國家戰略方針,這事只能由皇帝下最後決心,大臣偷偷摸摸幹起來了。帶兵的主帥同對手私自議和,這事曠古奇聞
膽大三,擅殺大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