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閒話格志

    提起"三軍",現代人普遍的概念是指陸、海、空三軍。實際上在中華文化中"三軍"的說法最早起源於春秋時期,而且與現代陸、海、空三軍實質意義也相去甚遠。

    三軍:步、車、騎三種兵種

    周代天子六軍,諸侯大國三軍,一軍為一萬二千五百人

    春秋時,大國通常都設三軍,但各國稱謂有所區別,如晉國稱中軍、上軍、下軍;楚國稱中軍、左軍、右軍;齊國、魯國和吳國都稱上、中、下三軍。魏國稱前軍、中軍、後軍..三軍各設將、佐等軍銜,而中軍將則是三軍統帥。隨著時代演進,上、下、中軍漸漸被前軍、中軍、後軍所代替。到了唐、宋代以後,這樣的編制已成為軍隊的固定建制。這時三軍的主要標誌是擔任不同作戰任務的各種部隊。前軍是先鋒部隊;中軍是主將統率的部隊,也是主力;後軍主要擔任掩護和警戒任務。 在中國古代的軍隊中,最大的編制單位就是軍。軍的編制,歷代沿襲,但人數多少不一樣。漢代實行5人一伍,2伍為火,5火為隊,2 隊為官,2官為曲,2曲為部,2部為校,2校為裨,2 裨為軍的編制。今天,前軍、中軍、後軍編制已完全消亡,而被現代的陸、海、空三軍所替代。

  • 2 # 中行偃1

    答:前鋒、中場、後衛;一般情況下是4:3:3,也有4:4:2的。

    (前鋒馬謖)

    (中前衛主力姜維)

    (斷後中後衛趙雲)

  • 3 # 月亮彎了

    現代意義的三軍,指的當然是海陸空三軍了。古代犒勞三軍,這裡的犒是以財物或食物慰勞,鼓勵的意思。三軍最早起源於春秋時期,那時候的三軍和現代還是有很大差別的。春秋時大國都設有三軍。但稱謂都有所不中同。楚國分為中軍、左軍、右軍。晉國稱中軍、上軍、下軍。三軍設將、佐等軍銜,中軍將則是三軍統帥。犒勞三軍指的是軍隊取得重大勝利,而對軍士的一種獎勵。

  • 4 # 文海墨韻

    諸葛亮犒勞的“三軍”應是前、中、後三軍。

    "三軍"是自春秋以來一直固定的稱謂,直到新中國建立海空軍以後,才慢統稱為海陸空三軍。

    部隊分前中後三軍是行軍、作戰時的編制,而按左中右分是指在列陣交戰時用的。一般認為“犒勞三軍”並非是指左中右。

    直到明朝茅元儀的《武備志》的“練陣制”中都還有對前中後三軍的區分。

  • 5 # 明麗毛筆書法

    步兵,車兵和騎兵。步兵是最常用的也是最多的兵種。步兵月有輕步兵重步兵弓駑兵弓箭手等。車兵作戰能力強,能攻能守。能衡量一個軍隊的強弱。騎兵速度比較快。騎兵和車兵一樣都是比較重要的技術兵種。

  • 6 # 南宮葭月

    古代哪有海陸空?三軍在上古時期就有了,所謂三軍就是左中右或上中下或前中後等等。古代打仗不是一次性派出全部人馬,因為糧草供應不上,通常把部隊分為幾個部分,然後間隔性的出征。讀過《封神演義》的都知道,無論是武王伐紂還是商朝討伐西岐,都不是一次性的,很多時候都會派出好幾個先鋒官,一方面探查地勢形勢,防止被敵人打個埋伏措手不及,同時如果前方部隊遭遇埋伏,後方主力可以迅速救援。三軍把部隊分為三個部分,一方面是古代通訊不發達,軍隊規模過大不利於傳播號令,另一方面三軍各自駐紮,互為犄角,發生戰鬥時可以互相支援,可以有效避免被敵人直接包圍。另一方面三軍承擔著各自不同的任務,打仗不是打群架,很多時候一般中軍主力負責主戰場,左右軍牽制或者迂迴包抄。三軍一般會有三個統帥,中軍由主帥親自統領,左右由副手統領。

    隨著戰爭模式的改變,三軍更多的作為軍隊的總稱,指代的是所有的軍隊。

  • 7 # 豐雨葉

    三軍很多種說法。以周禮為準,為前軍,中軍,後軍。晉文公曾經多弄了個新軍,因不符合禮制,也因為國力,又回覆成三軍。

  • 8 # 誰也別代表俺

    大哥,三軍將士古代哪來的海陸空,指的是前軍(先頭部隊),中軍(統帥全軍的中軍大營),後軍(接應部隊、機動部隊、糧草物資儲備供應部隊)

  • 9 # 追逐蘿蔔的毛驢

    謝謝邀請,我沒專業研究過,但我知道,我國最早得軍隊編制是根據周天子禮法制定的。一般分為前,後,左,右五軍,古代三軍一般是前,中,後(或者叫殿軍)三軍,前軍早期是戰車兵,後期基本上是騎兵,中軍是全軍中樞,步騎弓混合兵,中軍一般有大量工匠,淄重等具備強大的防禦和攻堅能力,可以就地構築營壘,製造拋石機等重武器。後軍一般負責糧草護送,物資運輸等,當然,也保持著強大的步兵作戰單位。古代軍隊根據戰時編制指定行政編制,所以犒勞三軍基本全部都有了。

    我們知道,古代軍隊大部分是戰時拼湊。駐防(或者和平時代)狀態時候,一般分為直屬中央的京營和配屬地方的軍隊,漢朝時候地方上,州牧一般保有大量軍隊,叫州兵,州下面郡縣的軍隊,叫郡兵,屬於守備兵力。一個州的州牧擁有財,政,兵三大權利於一身。其他什麼司法,監察就不提了。只是州牧必須中央任命。中央一般打仗時候就會徵集地方軍隊組成遠征軍,出去作戰。回來後各顧各建制。當然三國以前漢朝州縣的軍隊不多,國家根據禮法和規格嚴格限制地方軍隊規模。統一由中央節制。沒有中央敕令不得調動,漢末因為中央無力支撐圍剿黃巾軍而放開地方徵兵權利 才導致各州失控了。

    總結,犒賞三軍就是犒賞全軍。犒賞完了他們就歸建了。相當於遣散費[捂臉][捂臉][捂臉]。

  • 10 # 華中小隱

    中國古代出徵作戰,首先有先鋒在前,後面有一支隊伍殿後或斷後,主帥居於中間,叫作中軍。主帥的帳篷叫作中軍帳,中軍帳是主帥發號施令的地方。

    三軍即此前、中、後三軍,而非近現代軍隊的海、陸、空三軍。

    當今時代,除海、陸、空三軍之外,還有導彈軍、空天軍等等,五軍都不止了。世界上的事情,是不斷髮展變化的,不會永遠停留在一種狀態。

  • 11 # 真正鱷魚不哭

    三軍的說法古而有之。

    《周禮·夏官司馬·敘官》:

    凡制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軍將皆命卿。

    因此春秋戰國時期較大諸侯國建制編成都是三軍。

    不同諸侯國三軍具體名稱不同,一般是上中下三軍,也有叫左中右三軍的,如戰國七雄的魏國。

    後世也用“軍”作為一級軍事建制,但編制方式與先秦不盡相同,只是出於習慣以“三軍”指代全軍。

  • 12 # 墨雪問心

    《三國演義》裡諸葛亮說犒勞三軍,這三軍就是前、中、後三軍,其實是軍隊的統稱。

    在我國古代,整個軍隊分為前、中、後三支隊伍,簡稱三軍。

  • 13 # 道家易學

    古代所說的三軍是指騎馬打仗的前、中、後三軍。前軍一般是先鋒營負責開路(架橋、修路)、偵察、應付小規模的戰鬥,帶部分軍需物資。中軍就是統帥所處的大軍有當時作戰的大部分作戰兵種(騎兵、步兵)。後軍主要就是全軍的主要軍用物資、工匠、以及大量的民工等。

    還有一種說法是

    三軍:步、車、騎三種兵種

    周代天子六軍,諸侯大國三軍,一軍為一萬二千五百人

    春秋時,大國通常都設三軍,但各國稱謂有所區別,如晉國稱中軍、上軍、下軍;楚國稱中軍、左軍、右軍;齊國、魯國和吳國都稱上、中、下三軍。三軍各設將、佐等軍銜,而中軍將則是三軍統帥。隨著時代演進,上、下、中軍漸漸被前軍、中軍、後軍所代替。到了唐、宋代以後,這樣的編制已成為軍隊的固定建制。這時三軍的主要標誌是擔任不同作戰任務的各種部隊。前軍是先鋒部隊;中軍是主將統率的部隊,也是主力;後軍主要擔任掩護和警戒任務。 在中國古代的軍隊中,最大的編制單位就是軍。軍的編制,歷代沿襲,但人數多少不一樣。漢代實行5人一伍,2伍為火,5火為隊,2 隊為官,2官為曲,2曲為部,2部為校,2校為裨,2 裨為軍的編制。

    而現代的概念是指陸、海、空三軍。而在中華文化中“三軍”的說法起源於春秋時期騎馬打仗的前、中、後三個兵種,這與現代陸、海、空三軍的實質意義完全不同。

    宋朝建立後開始出現職業軍人,逐廢。三軍:壯男為一軍,壯女為一軍,男女之老弱者為一軍,此之謂三軍也。壯男之軍,使盛食、厲兵,陳而待敵。壯女之軍,使盛食、負壘,陳而待令;客至而作土以為險阻及耕格阱;發梁撤屋,給從從之,不洽而赺之,使客無得以助攻備。

  • 14 # 歸去來兮丨

    《三國演義》裡諸葛亮統率的三軍只有陸軍,沒有海軍和空軍。為何稱三軍?那時的三軍,如果在行進中是指前軍、中軍、後軍,如果是雙方對陣則是左軍、中軍、右軍。總之指所有軍隊。

  • 15 # 安慶二子

    你是pig嗎?這種問題有什麼好問的?三不就是全的意思嗎!

    古語有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三就是很多很多的意思

  • 16 # 18abcd18

    古人所謂三軍,分為左中右三路大軍。總指揮官通常坐鎮中軍。左右兩軍又以右軍為上,在大集團作戰中,通常由左右兩軍首先出戰,中軍典後並作最後一擊,配合默契。

  • 17 # 湘水微波

    《三國演義》裡的犒勞三軍,其實是犒勞整個出征的軍隊,但三軍這一編制確實存在。

    現代的三軍誰都知道是指陸海空三軍,那麼古代三軍是何由來是否有個說法呢?早在西周就有了軍的編制單位了,一軍為一萬二千五百人,西周王朝擁有軍隊為六個軍,其它諸侯囯軍隊不得超過三個軍,小的諸侯國更不可能養太多軍隊,一個或兩個不等。後來春秋戰國時,諸侯國之間佂戰不斷,形成了軍隊的分工佈署,三軍一般是指步軍、馬軍後車軍,後兵車在戰場逐步淘汰,又形成了前軍、中軍和後軍,也有稱左軍、中軍和右軍。這就是三軍的正式來源。

    後來的人往往用三軍來泛指整個軍隊。尤其是書中常常使用,如"號令三軍”、“三軍震動"等等。毛主席有“三軍過後盡開顏”的著名詩句,其中三軍也是泛指整個長征軍隊,當時並沒有海軍空軍。

    所以諸葛亮犒勞三軍就是犒勞前線的所有軍隊。

  • 18 # 劉坤忠120

    劉備稱漢中王時,將軍隊分為五軍,前將軍關羽,左將軍馬超,右將軍張飛,後將軍黃忠,中護軍趙雲。經過彝陵之戰後,蜀漢兵力大大減少,前後左右將軍都已去世。軍隊只得重新調整委任,除各地邊關守衛部隊,京師成都的衛戍部隊,其餘由丞相諸葛亮統帥北伐。諸葛亮把北伐部隊分為前軍、中軍和後軍,三軍各司其職,前軍負責架橋修路,攻城進取的先鋒任務。中軍負責主帥的發號施令,指揮施實的安全任務。後軍為後勤保障供應與突發事情的應變防控任務。。。《三國演義》裡的諸葛亮犒賞三軍,指的是前軍、中軍和後軍三軍,也就是所有的北伐參戰部隊。

  • 19 # 傅滿洲

    所謂“三軍”一詞,出現在春秋時期,代指“全國武裝部隊”。按照當時周朝的封建軍事制度,周天子及其分封的諸侯以及歸附後受封的少數民族諸侯可以按貴族爵位等級高低擁有軍隊。天子六軍,公侯三軍,伯二軍,子一軍,每軍12500人。同時周禮還規定了天子出征要有自己的王軍、諸侯協助軍、少數民族諸侯跟隨軍共三支部隊;其次,還規定齊國可以代天子征伐不臣,每次出軍要出動齊國全部的三軍。所以,根據這些規定,周朝人就習慣用“三軍”來稱呼戰爭狀態下的全部出動軍隊,慢慢地就把全國軍隊也用三軍這個詞來指代,直到現代。另外,戰國時代也出現過“五軍”這個詞來指代全國武裝部隊。因為當時貴族等級制度被破壞,各地諸侯大肆增加軍隊,比如楚國這樣的子爵國本應只有一軍,但它的諸侯自稱為王,建立了三軍,加上後勤部隊和貴族私軍就是五軍。同樣的還有趙國、秦國、中山國等。後世的南北朝時期各國也習慣於用五軍來表示國家的部隊,這是按兵種來區分的:步兵、騎兵、輜重兵、衛戍部隊、民兵(民夫)。

    民國初年我國開始把“三軍”這個詞變化成“陸海空三軍”,實際上還是說全國武裝部隊,只不過明確了軍種劃分概念。

  • 20 # 王先生侃古今

    很多古語都會提及“三軍”,譬如:三軍可以奪帥,匹夫不可奪志;勇冠三軍,等等。那麼,古代的“三軍”指的是哪三軍呢?顯然,古代沒有現代化的軍隊,也不會有海陸空三軍。古代的“三軍”指的是兵制。春秋時,各諸侯大國都設“三軍”。如晉稱中軍、上軍、下軍,楚稱中軍、左軍、右軍,齊、魯、吳各國都設上、中、下三軍。

    說到古代的三軍,裡面的門道可就多了。首先,我們應該知道“軍”這個概念。

    在古代,“軍”是一個部隊建制單位,一千乘戰車為一軍。按照慣例,一乘戰車標準配置是配備25名士兵,其中1O人為甲士,3人在戰車上,7人在戰車下,這10人是這輛戰車的主力軍;另有15人為徒卒,這15人的主要任務是為甲士提供支援。以上25人是這輛戰車的作戰力量。

    除此之外,每輛戰車還配備有養馬服役者5人,這5人不是戰鬥力量,只做後勤保障,他們在作戰間隙專司餵馬等雜役,戰時也不出現在戰車旁邊。這樣算下來,每一乘戰車,就有30人,一千乘戰車就是三萬人。這三萬人和一千乘戰車,組成了一軍。

    三軍各設將、佐,佐就是將的副手。三軍中,中軍地位最高,中軍的將統帥三軍。在周朝,並不是每個諸侯國都可以擁有三軍。依據周禮,周天子三軍,大國兩軍,小國一軍。

    但在春秋戰國時代,隨著諸侯爭霸越來越激烈,慢慢地就沒有人再顧忌只有周天子才能擁有三軍這樣的規定了。

    春秋後期,在一些戰爭中才開始使用騎兵、步兵作戰。後來隨著戰爭的發展車戰漸感不便,步騎成為主要兵制。所以,當時人們把步、騎、車做為“三軍”兵制的形式,也是有道理的。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名篇《長恨歌》中有“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之句。此處的“六軍”是指皇帝的御林軍。“三軍”和“六軍”也作為對軍隊的統稱。

    到了現代,由左、中、右組成的三軍已經為今日的海、陸、空三軍所取代,但是,瞭解點兒古代軍隊的知識,對我們來說也不是壞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北周,隋朝,唐朝的皇帝之間都是有血緣關係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