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百家爭鳴

    要解答這個問題,要從三個方面來分析,第一個就是劉璋本人,第二個就是劉璋手下的大臣,第三個就是張魯集團!首說劉璋這個人,劉璋本人沒什麼能力,性格多疑而懦弱。他能夠有益州這麼大的地盤,完全是靠他的父親劉焉的努力。劉璋不是劉焉的長子,其長兄劉範因為密謀殺李傕,事情暴露而被殺,而劉璋卻因為外出任官倖免於難,他到益州下達朝廷的命令是被劉焉留下,從而擁有的繼承權!劉焉死後,益州官吏趙韙等認為劉璋溫仁好控制,於是上書推舉他繼掌益州刺史,得朝廷詔為益州牧,同時任命趙韙為徵束中郎將。就這樣,劉璋成為了益州之主,當然這個益州之主也沒有那麼容易當,沒過多久,趙韙就叛亂,搞的劉璋手忙腳亂,幸好有劉焉當時收留饑民而建立的東州兵鎮壓,這才把叛軍消滅掉,劉璋對益州的掌控能力可見一斑,即使沒有劉備,孫權或者曹操也會,把這個益州這塊地方的吞併!總體來說,劉章這個人沒有主見,懦弱寬厚,沒有任何的政治才能,無法掌控自己的屬下!再來看劉璋的屬下法正、黃權、張松這些人。歷史上法正的智謀不亞於諸葛亮,他和諸葛亮同為劉備的左膀右臂,而張松這個人自尊心極強,曾經因為出使曹操被冷落,回來勸說劉璋與曹操絕交,法正和張松兩個人非常要好,劉璋的性格和能力,讓他們看不到希望,他們經常一起聊天另覓賢主!黃權雖然對劉璋很忠心,但是也不是愚忠,但也是對劉璋的作為不滿意,對於劉璋的忠心也是古人的操守在堅持而已!最後看張魯,張魯雖然地盤小,但是很特殊,他是五斗米道的第三代天師,他在漢中建立的是政教合一的政權,戰鬥力很強,張魯最初受劉焉的節制,劉璋執政,他就開始不聽從調遣,在漢中建立割據政權,為此事,劉璋派龐羲多次攻打張魯,都被張魯擊退!張魯部隊的戰鬥力可見一般!事情發生在曹操討伐劉表,張魯出使曹操被冷落,回來勸說劉璋和劉備結盟,於是劉璋派法正和孟達去和劉備結盟,劉備見到法正推心置腹,以劉備的手段和魅力,法正很快被折服,就這樣法正被策反了,而張松也因為法正而倒向劉備!到了曹操攻打漢中,劉璋很害怕,張松就勸說劉璋迎接劉備入川協助守衛,劉璋沒什麼主見也沒有政治才能,覺得劉備和自己是宗親就採納了!堡壘往往是從內部攻克,在法正和張松的努力下,劉備順利入川,和劉璋相談甚歡,而劉備也答應劉璋去攻打張魯!沒想到張松哥哥張肅害怕張松的所作所為會連累自己,向劉璋告發張松的圖謀,劉璋大怒,殺了張松,關閉了益州的關隘,劉備也大怒,調轉頭攻打劉璋,戰爭持續了三年,最後劉璋因為體恤百姓而投降劉備!可以說劉璋引狼入室非其所願,但是他也無法左右局勢,有法正張松這樣心懷二心的臣屬,劉璋也無可奈何!

  • 2 # 瀋陽房小白

    喜歡三國曆史,喜歡玩《三國志》《三國群英傳》的小夥伴都知道!

    張任,嚴顏、吳懿、黃權、法正、張松等人,可以說是劉璋勢力的必備人物,從遊戲屬性的相關特技和資料來看,水平也是在平均線之上,甚至可以說是上等的!

    文有法正,武有張任!這是益州的真實寫照!其實開局來看,益州的硬體軟體水平都不賴。

    劉璋,其實很像後三國蜀國的劉嬋!主要是軟弱!!!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這就如同企業一樣,手下員工能力再強,攤上個窩囊老闆,最終的結果也好不好哪裡去。

    俗話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外部情況是,張魯集團新吸收了都曾經把曹操打得落花流水的馬超,恐懼加深!

  • 3 # 山水一散人

    第一,益州雖然兵多將廣地盤大。但劉璋軟弱,無謀,劉璋父親劉焉,根基立足不穩,劉璋表面是益州之主,其實暗地裡啥也不是,其益州本地富豪對也很是不服氣,劉璋請劉備,一舉兩得,一可以在外對付張魯,二就是內部震懾益州豪強!

    第二,張魯武藝高強,又得了馬超。益州表面富強,實際不和,這樣的情況根本沒辦法和張魯對抗,劉璋認為馬超無敵!

    第三,劉璋請劉備來幫忙有驅虎吞狼之意。一是想透過劉備消滅張魯,剷除張魯這個威脅,同時讓劉備作為抵擋曹操的屏障,以此來保護益州的安全

    總結!亂世之中,沒有人是自己的守護神,弱肉強食的時代。沒有正義可言,只有自己強大咯!人活得不是天長地久,而是一個精彩,太懦弱了,人即使活著,那也和死了一樣

  • 4 # 龍鎮

    劉璋兵多將廣是真,對付張魯也不難,至少守住益州沒一點問題。但是我們應該明白,劉璋當時面臨的問題,其實不是張魯,而是曹操的威脅。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西征張魯,引起了劉璋的恐慌。誰都知道曹操的野心和實力。一旦曹操吃掉張魯,再趁勢攻打益州,劉璋肯定是抵擋不住的。這個世界上,能夠和曹操對著幹的人,只有劉備和孫權,他們剛剛聯手,在赤壁將曹操打得落花流水。所以當張松向劉璋提出,可以請劉備來對付張魯,劉璋毫不猶豫便答應了。

    張松提出的,當然是個餿主意。劉備當時,正苦於沒有穩定的根據地,在打益州的主意。不只是劉備,孫權也在打益州的主意。劉備為了吃獨食,極力阻止孫權派兵西進,雙方几乎到了兵戎相見的地步。可想而知,當劉備收到劉璋的邀請,心情是何等鵲躍。世界上最幸福的事,莫過於你想睡覺,馬上有人送枕頭。

    劉璋手下,也不是沒人。 對於邀請劉備入蜀一事,很多人持反對意見。黃權便問劉璋:劉備驍勇善戰,您把他請進來,如何對待?把他當部下,他肯定不幹;平起平坐,又一山不容二虎。這個矛盾是沒有解決的。劉巴也說,劉備不是善類,“入必為害”。更有一個王累,把自己倒懸在城門下,苦勸劉璋不可引狼入室。但是,劉璋就是不聽。

    劉璋當然蠢,但不是白痴。他一意孤行,硬要把劉備這尊瘟神請進來,其實也有他自己的算盤。

    原來,當年劉焉以益州牧的身份入川,帶了一批親朋故舊。劉焉以這批人為骨幹,收編了南陽、三輔等地的農民,組建了一支東州兵,形成了一個被稱為“東州士”的政治集團。東州士是劉氏父子的嫡系,相對於原來益州的土豪來說,是外來戶。外來戶騎到本地人的頭上,本地人總是不服氣的。因此,東州士與益州土豪之間的爭鬥,一直都存在。劉焉在世,曾經對益州土豪大動干戈。劉璋上臺,也有過鎮壓土豪的記錄。但是,土豪並不服氣。龐羲、李異這些人,始終是劉璋的心病。於是他想到,劉備畢竟是自己人(都是劉氏宗族),借劉備的威名來壓服益州土豪,不失為一良策。這種狐假虎威的心理,也是人之常情。劉璋還想到,如果無緣無故將劉備請來,未免表現得太露骨,恐怕群情激憤,反而壞事。如果以攻打張魯為名,則名正言順,大夥即便反對,也不會往別的方面想。進一步說,假如劉備把漢中打下來了,也是件好事,就讓劉備駐紮在漢中,讓劉備為益州守門,對付曹操去。漢中雖為益州的一部分,但是從地理上來講,獨立於巴蜀,就算劉備據有漢中,也不存在一山不容二虎的問題。

    因此,劉璋請劉備入川,並不是沒有經過大腦的。他的失策之處,一是高估了劉備的品德,以為劉備不會對同宗動手;二是高估了手下的節操,以為他們都會為自己賣命。最後丟掉益州,也是理所當然。

  • 5 # 棲桐者

    首先要明白的是,在亂世,軍閥之間無論是攻方,還是守方,互相結盟,拉幫互毆是很平常的事。就像早期公孫贊還和袁紹一起去毆過其他雜牌諸侯呢。再者,當劉璋請劉備的時候,漢獻帝還在,表面上益州和荊州都是漢的一方郡守,他們的老大還是漢朝中央政府。而張魯就不同,他是以五斗米教的形式霸佔了漢中,是屬於與中央對抗的一派,所以劉璋請劉備是屬於共同打擊反賊。就像當年各路諸侯打張角一樣。這在當時看來是很正常的事。還有就是,當時劉璋內部也分派系,掌握兵權的將領有點尾大不掉,劉璋請劉備,有互相制衡的意圖。而且從當時的戰略佈局上看,劉備的入蜀軍隊都部署在對抗張魯的一線,大後方又遠在荊州,如果劉備想反過來打成都,只要益州這邊關上關口,切斷糧道,以益州的天險,劉備必死。我想劉璋也是看到了這一點,才這麼放心讓劉備入蜀。我們看到,戰役開始的時候,確實也是這樣,劉備被擋在關外,龐統戰死。可是他沒想到的是,諸葛亮帶的荊州軍一路披靡,特別是嚴顏投降後,益州的各個關卡就望風而降了。反過來,如果劉璋能困死劉備,那麼荊州必定渙散,參與三分天下的也許就是劉璋了。

  • 6 # 蘇沉船

    劉璋確實兵多將廣,可是地盤大需要有效統治,劉璋早年對益州的有效統治並不強,還受到大臣的制約。

    劉璋和孫權可以作為鮮明的對比,在孫權接手江東以後,不斷啟用江東士人,對不服勢力進行討伐。還一手平定了叛徒李術,憑著張昭、周瑜的輔佐穩固了自己的地位,孫權不僅擁有江東六郡,並且還是有效統治。

    劉璋從繼承合法性而言,他是劉焉最小的兒子,他前面有三個哥哥,大哥劉範和二哥劉誕因為想招馬騰襲擊長安的李傕、郭汜而被殺,劉焉留下的合法繼承人應該是劉璋的三哥劉瑁。

    劉焉早年就心懷異志,聽聞吳壹的妹妹有貴夫之相,令劉瑁娶吳氏為妻。所以,就算他兩個哥哥沒死,劉瑁成為劉焉繼承人的可能性都很大。

    可是劉焉死後,他兩位大臣趙韙和龐羲以劉璋性格溫仁為由,擁立為益州之主,說的更淺白一些,這兩個人想操控性格溫和的劉璋。他們就相當於江東的張昭、周瑜一樣掌握著實權,但二人對劉璋的統治合法性並不是那麼認可。

    劉璋把龐羲任命為巴西太守,龐羲奉劉璋之命與張魯作戰,他不僅多次被擊敗,還被張魯佔領了巴地部分地區。趙韙為徵東中郎將,掌控兵權討伐益州內部沈彌、婁發、甘寧等人發動的叛亂。這次叛亂還是劉表暗中派人去策動,所以趙韙擊敗甘寧等人後,駐紮在益州和荊州的邊境,防備劉表。

    形成劉璋地盤勢力被一分為三的局面,劉璋坐鎮蜀軍成都,掌控著益州的行政中樞。龐羲雖然把女兒嫁給劉璋之子劉循,卻不斷在巴西招兵買馬,招攬少數民族賨人為部曲,已不受劉璋控制。趙韙則暗地裡賄賂荊州的官員,令荊州的劉表不與自己為敵,趙韙開始策動益州本土勢力對劉璋反動叛變。

    劉璋勢力和益州本土勢力的矛盾來由已久,當年劉焉透過殘暴的手段鎮壓益州土豪,並招攬三輔、南陽等北方進來的流民為部曲,組建成只聽令於劉焉的東州兵,這就是劉璋兵多將廣的來由。

    趙韙眼見劉璋不受自己操控,又看到益州人對劉璋的怨氣,發動了叛亂。結果卻是劉璋的東州兵戰鬥力太強,趙韙根本打不過,兵敗以後被部下李異所殺。

    劉璋雖然擊敗了趙韙,但終究面臨統治的問題。他的東州兵侵凌橫暴,是益州本地百姓的災禍,劉璋沒能力管制這些亂象,導致內部士人多有埋怨。軍事強大的前提是必須政治得強調,劉璋顯然因為政治能力不足,導致沒法有效整合內部勢力的力量,也就沒法集中力量去對付張魯。

    這時在益州居住又不得劉璋重用的法正、孟達、張松、彭漾皆看到劉璋闇弱無能,尋思著新主公來控制益州的局面。並不是劉璋一定要請劉備幫忙,他是被這些人下了套。結果請神容易,送神難。劉璋後來剋扣答應給劉備的軍資,想逼走劉備,雙方一觸即發就打了起來,結果眾所皆知。

    後來諸葛亮和法正制定新律法《蜀科》,曾討論過劉璋執政的利弊,認為劉璋法紀鬆弛,德政不舉,威刑不肅,才搞得整個勢力如此軟弱。《蜀科》制定以後,以嚴厲的法治來壓制益州豪強勢力。法正曾對諸葛亮提出反對,認為緩刑弛禁,以寬仁政策治理巴蜀會更好。諸葛亮反駁法正說,政策應該因時制宜,要懂得變通。如果百姓長期受到苛政統治,當然要採取弘濟寬容的政策來緩解民怨。

    現在益州因為劉璋闇弱,造成法令難以執行,人心混亂的局面,因此需要嚴厲而公平的法制來約制亂局。事實也證明諸葛亮治蜀的策略有效抑制了益州豪族作亂,公平的執法令臣民信服,給益州帶來更穩定的局面。所以諸葛亮歷年北伐,都不至於出什麼大亂子。

    用軍事力量進行統治,那叫做軍閥。用政令進行統治才叫做政府,劉璋仗著成都平原的優勢,確實把經濟發展的很好,手中也擁有一支勁旅,奈何混亂的統治使他沒法有效集中整個勢力的力量,連內部都難以安撫,何談出兵進攻張魯。

    最後一點就是由巴蜀向漢中出兵,會受到地形的限制,張魯若謹守陽平關的話,沒有一年半載打不進漢中腹地。劉備後來進攻漢中,就是被夏侯淵阻擋了一年之久,這樣的作戰相當耗費人力、物資。

    劉璋的基本牌比劉備、孫權都好,如果他有那兩人的才能,早就稱雄蜀中,又怎麼會等到劉備、諸葛亮、孫權、周瑜一個個都眼饞他領地?

  • 7 # 磊落江湖路

    簡單來說吧。

    第一,劉璋懦弱。本來就缺乏進取精神,而且是他老爸劉焉懷疑張魯自立殺了人家的妻兒,自己理虧。雖然後來互有傷亡,但依劉璋的性格也是不願意冒險死磕的。

    第二,人心不齊。劉璋上臺後,重用西蜀本土勢力,對西蜀經濟發展很有好處。但本土勢力並不願意打出西蜀,因為這並不符合他們的利益。而張魯本來就是西蜀的宗教領袖之一,雖然去了漢中,但在西蜀還是有不少支持者。這種情況下劉璋是沒辦法攻打張魯的。

    第三,對手強大。張魯是張天師的後人,漢中實行的是政教合一政策,老百姓信奉五斗米道,即道教一個分支。大家要知道,信仰這東西可不得了,能讓人如痴如狂、捨生忘死,張魯不僅是漢中人民的父母官,更是他們心中的神,打起仗來那是不要命的。也就是曹操、劉備手下的百戰之兵才能輕易碾壓。透過張魯降曹之後受到曹操極大的禮遇也可以看出政教合一的厲害。

    另外說一句,張魯治下的漢中是當時名副其實的烏托邦。中原各地戰亂,而漢中安定和諧,所以很多人到漢中逃難,張魯給來的人發放土地,讓他們安居樂業。曹操拿下漢中的時候收穫了糧食錢財無數,更是有大量的人口,他將人口遷往關內,大大改善了長年戰亂造成的人口稀少的問題。所以張魯是幫曹操解決了大問題的。

  • 8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211年,曹操揚言要進攻漢中張魯。

    這本是曹操對付馬超、韓遂等關西眾將的一招虛棋。

    不過,或許連曹丞相自己都沒想到:他的能量是如此之大,這招虛棋居然引發了一連串的蝴蝶效應,改變了天下格局!

    不安的劉璋

    曹操的虛招,引發了西北眾將的不安,他們合兵和曹操大幹了一場,這些暫按下不表。

    劉璋也被曹操的這招虛棋晃了一下腰!

    曹操要打張魯?打下張魯,下一個就是我呀!

    怎麼辦?

    上一次劉璋感覺到威脅的時候,是曹操攻荊州的時候。當時,劉璋主動跟曹操示好,又是派使者交往,又是派兵支援。

    這一次情況不同了。

    和曹操示好的下場是很明確的!

    張魯,就是下場!

    張魯接受曹操鎮民中郎將、漢寧太守的任命,不斷給朝廷上貢,很聽話了呀!

    都“為曹耳目”了,曹操還要打!

    劉璋要想繼續混下去,就只有一條路:搶先討滅張魯,控制漢中!

    值得注意的是:劉璋請外援,不是為了防禦張魯,而是“使討張魯”。

    防禦張魯,不需要請外援,但討伐張魯,就要請外援啦!

    自己去打張魯?劉璋嘗試過很多次了。“璋累遣龐羲等攻魯,(數為)所破”,打不下!

    好吧,只剩下找外援一條路了。

    軍事同盟

    找外援,當然要先考慮已有的軍事同盟。

    在此之前,劉璋與劉備已經建立了軍事同盟。

    赤壁之戰期間,張松出使曹操,沒有得到存錄後,張松“庇毀曹操”,並建議劉璋與劉備建立結好。

    劉璋隨後就派遣了法正連好劉備,並下令法正、孟達送兵數千幫助劉備防禦。(《三國志.劉璋傳》)

    可以說,劉璋、劉備,已經建立了軍事同盟的關係。

    劉備是個比較靠譜的人

    看簡歷,劉備在取益州前還是個比較靠譜的合作伙伴。

    從跟隨公孫瓚開始,雖然劉備每次跟人合作都會“撈一把”,擴充實力,但他基本上對老闆還是比較厚道的(除了對曹操)。

    而劉璋看中“同宗”,也不是一句空話。

    當初,劉琮投降,劉備在襄陽城下時,諸葛亮曾勸劉備趁劉琮混亂拿下襄陽,劉備以同宗之誼拒絕了。

    雖然當時劉備不攻襄陽,很可能也是考慮到曹軍逼近、襄陽城固等因素,但劉備的那句“同宗之情”,無疑是一個加分項。

    其實,劉備在此次下決心取益州前,也是猶豫過的。他認為自己“寬、仁、忠厚”,每每與曹操相反,大事才可成功,對失信於天下十分猶豫。

    劉璋認為能控制住劉備

    後來,劉備在圍攻雒城時,法正曾給劉璋寫了一封信。

    信中提到:你們之前不是認為劉備孤軍深入,沒有糧食儲備,沒有後援兵力嗎?

    孤軍深入、沒有糧食儲備、沒有後援兵力,正是劉璋認為劉備造成不了威脅的原因。

    看劉備面臨的形勢,劉璋的想法也不是沒道理。

    1、劉備兵力不夠;

    名義上,劉備可以節制的部隊有數萬,但如果要跟劉璋乾的話,可用之兵不過萬。

    而名將楊懷、高沛等人雖名義上受劉備指揮,但和劉備可不是一條心!相反,他們還能起到監視劉備的作用。

    2、劉備糧食依賴劉璋。

    劉備所在葭萌,遠離荊州大本營,補給全賴劉璋。

    如果劉備要鬧事,得不到荊州方面的軍事、物資支援,孤軍奮戰,糧食短缺,何以為計?

    總的來說,劉璋“引狼入室”,亡於劉備之手,是偶然的。但劉璋的滅亡,是必然的。

    當時的天下大勢正由群雄割據走向鼎足而立。

    劉璋父子的實力,可以支援他們在群雄割據中佔據一席之地,但他們的能力顯然不足以讓他們成為鼎足而立的一份子。

    西川不被劉備奪取,也會被曹操奪取,劉璋已“無能為也”。

    “夾縫裡求生存”始終只能是權宜之計。要想長治久安,唯一辦法是自己強大起來,舍此之外,別無他途。

  • 9 # 信陵小司徒

    劉璋為什麼請劉備打張魯?

    這個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理解,就不難明白了。

    首先,張魯佔據漢中的時間,已經很長了,從漢靈帝中平五年劉焉建議皇帝,改刺史為州牧之後,那個時候,張魯作為劉焉手下的督義司馬,便是來到了益州。

    並且,劉焉為了割據益州,派遣張魯駐守漢中,截殺朝廷使者,謊稱盜賊截殺,阻隔道路,實際割據益州,而張魯也就效法劉焉割據益州,開始在漢中一家獨大。

    其次,就是劉璋與張魯個人能力的對比,劉璋此人,雖然頗為仁義,但是性格闇弱,連益州的東州派與本土派的矛盾,都是無法做到完全的平復,甚至是公元194年繼位益州牧的時候,還發生了叛亂,益州大戶之所以擁立他,也正是因為他比較軟弱,好控制。

    不久後,益州大姓趙氏一族叛亂,劉璋有依靠著東州兵平定叛亂,所以,他又開始縱容東州派侵暴舊民,所以,整個益州,雖然地盤廣袤,人口較多,可是卻是威刑不肅,上下奢靡,相比之下,漢中的張魯,本人雖然是守成之人,但是依靠著五斗米教在思想上籠絡部眾以外,更是和其弟張衛一心打造漢中的防務,所以,劉璋想要對付張魯,那也是很困難的。

    第三,便是軍事上的原因,益州兵馬闇弱,世所公知,不是益州子弟不善戰,而是當時益州的確缺乏優秀的軍事將領,練不出一等一的戰力,又因為益州在劉璋繼位以來的十幾年裡,連續經歷兩次巨大的內部叛亂,這樣的內部環境以及軍事損耗,想要去對付擁兵“數萬”的張魯,自然也是不佔據優勢的。

    第四,則是地理形勢的原因,益州的防務,其實,依據地形來看,分為三處階梯防禦,以成都向外來看,第一層,是三巴一帶,第二層,是三巴與漢中接壤的一帶,第三處,也就是對外防禦的最關鍵一處,便是漢中之地。

    當時法正、黃權等人,便是對劉備闡述了漢中之地的重要性,楊洪也曾指出,漢中,就是自己的家門口,原因很簡單,自己佔據漢中,就能睡個安穩覺,敵人佔據漢中,就相當於人家拿著刀劍在你家門口晃悠,誰能睡好覺?

    而且,漢中背靠關中,與蜀中隔著陽平關、馬鳴山等險要關隘地勢,想要攻打,難上加難,後期劉備起兵前後近十萬人,蜀中男子當戰,女子當運,張飛、馬超、黃忠、趙雲、魏延、法正、劉備親自上陣,還打了兩年的時間,才拿下漢中,所以,憑藉劉璋,的確是辦不到。

    第五,便是當時的外部環境,建安十六年,曹魏集團迫近漢中,夏侯淵出關西之地,對付馬超,鍾繇親自坐鎮長安,都督關中地區,劉璋怎麼能不害怕?他連張魯都打不過,更何況是曹操呢?所以,劉璋邀請劉備入川,也是有著防備曹操的原因。

    所以,綜合以上的原因,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劉璋的地盤、兵馬都多於張魯,卻是仍舊為何奈何不了張魯,還要請劉備幫忙的原因了。

  • 10 # 六音坊

    劉璋上臺後,重用西蜀本土勢力,對西蜀經濟發展很有好處。但本土勢力並不願意打出西蜀,因為這並不符合他們的利益。而張魯本來就是西蜀的宗教領袖之一,雖然去了漢中,但在西蜀還是有不少支持者。這種情況下劉璋是沒辦法攻打張魯的。

    益州雖然兵多將廣地盤大。但劉璋軟弱,無謀,劉璋父親劉焉,根基立足不穩,劉璋表面是益州之主,其實暗地裡啥也不是,其益州本地富豪對也很是不服氣,劉璋請劉備,一舉兩得,一可以在外對付張魯,二就是內部震懾益州豪強!

    俗話說攘外必先安內,但是,劉璋苦於分身無術,又要對付張魯,又要對於當地豪強勢力,迫不得已排謀士張松去西川迎取劉備進川,以便取得劉備的支援,共同聯手,內外同對,這樣一來,劉備佔領了漢中地區,反而替劉璋擋住了曹操的鋒芒。這對於劉璋和劉備是雙贏的局面,而且劉備也號稱漢室宗親,這樣還可以震懾西川的本土豪強。

    事實上,朝臣不和、缺乏猛將也都是主公闇弱的產物。劉備入主後,一度彌合了朝臣之爭,將領也紛紛效力於內外,劉璋求援於劉備,歸根結底還是因為自己非雄主——不過在嫡長子繼承製當道的時代,劉璋也從來沒想到過自己居然需要負起這個責任,只能說三位兄長之死太過突然了

  • 11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三國時期的天下局勢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一方勢力的發展,往往會影響另一方勢力的戰略,猶如蝴蝶效應一般傳導到整個中國,事實上,劉璋請劉備入川的真實用意,根本就不是打張魯的。

    因為在此之前的20多年時間裡,益州的劉璋與漢中的張魯一直處於對峙的情況,雖然兩方發生過多次戰爭,但是誰也無法擊敗誰,誰也無法吃掉誰,才形成對峙的局面,如果僅僅是張魯,劉璋根本不需要請劉備入川,只需要繼續對峙下去就好了。

    劉璋

    劉璋很著急地請劉備入川的時間是在公元211年,這一年,雄據中原八州的曹操打著討伐漢中張魯的旗號準備進入關中,關中地區以馬超、韓遂為首的十路諸侯覺得曹操進入關中的目的是想拿下他們的地盤,於是馬超、韓遂等人組成聯軍,前出函谷關及潼關,阻擋曹操進入關中,於是雙方發生了激烈的戰事,曹操用了一年時間才打敗了馬超、韓遂等十路諸侯聯軍。

    雖然曹操沒有打成張魯,但曹操想要進攻張魯的這一軍事行為卻把劉璋嚇破了膽,因為益州的北邊是漢中,漢中現在張魯勢力盤踞在那,如果曹操攻打張魯,張魯肯定抵擋不住曹操的進攻,漢中就會被曹操拿下,一旦曹操拿下漢中,下一個目標是哪裡?

    很明顯,是益州,劉璋身為益州之主,主政益州20多年,當然要替益州的將來想辦法、拿主意,劉璋當然不想益州被曹操拿走,他只想保住益州的一畝三分地,所以劉璋就請劉備進入益州幫助抵禦曹操,保護益州,所以,實際上劉璋請劉備進入益州是打曹操的,而不是張魯

    劉備與劉璋

    劉璋自身實力也不差,擁有益州20個郡的地盤,人口百萬,帶甲武士十萬人左右,反觀劉備當時的地盤只有荊州五個郡,人口只有五十萬左右,帶甲武力只有5萬人左右,比劉璋的實力差遠了,為何劉璋要請劉備入川呢?

    第一個原因就是:劉璋受到手下張松、法正等人的矇蔽。

    張松曾在赤壁之戰時出使曹操,但受到曹操的小看,張松因此對曹操懷恨在心,勸劉璋與劉備結交,張松是想把劉備請進益州,如果劉備成了益州之主,那張松在益州就會得到更高的地位、更大的官職,而法正在劉璋手下一直不受重用,也想著把劉備迎進來,能夠被劉備重用,成就一番事業,畢竟法正一身才華沒處用,兩人一拍即可,共同約定忽悠劉璋把劉備迎進益州。

    張松勸劉璋請劉備

    第二個原因就是:劉備是離劉璋最近的勢力,同時也是唯一擊敗過曹操的人。

    劉備身處益州,劉備身居荊州,兩方勢力本來就是交界,劉備進入益州是最方便的,無需穿過其他勢力,相反,如果其他勢力想要進入益州,只有兩個方向:要不在漢中擊敗張魯,從益州的北邊進入,要不在荊州擊敗劉備,從益州東邊進入,目前只有這兩個方向能進入益州,劉璋別無選擇。

    然而更重要的是,劉備是唯一擊敗過曹操的人,在劉璋眼中,曹操雄據北方八州,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是不可戰勝,這世間唯一能戰勝曹操且有過勝績的就是劉備,劉備雖然弱小,雖然經常被曹操追著打,但在赤壁之戰劉備與孫權組成聯軍,在赤壁一把火擊敗了曹操,這就是重點,關鍵是劉備還能與曹操的勢力正面硬剛,劉璋不請劉備能請誰呢?根本沒有選擇。

    劉備

    第三個重要,同時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因為劉璋的內部統治也出了問題,劉璋需要請劉備入川來壓制本土反叛勢力。

    這其實是一個遺留下來的問題,就是益州本土豪強多年來反抗劉璋的戰爭,這在劉璋的父親劉焉時代就埋下了導火索,劉焉主政益州時,先利用益州本土豪強坐穩了益州牧的位置,然後又利用從三輔及南陽等地進入益州的流民組成的東州軍打敗並屠殺了部分益州豪強,才建立的政權。

    劉焉去世後, 劉璋被益州豪強趙韙立為益州牧,趙韙立劉璋的主要目的是因為劉璋看上去比較軟弱好控制,劉璋成為益州牧後,益州本地的甘寧聯合沈彌、婁發等人起兵反抗劉璋,但被趙韙擊敗,甘寧等人逃到了荊州,沒多久,趙韙又起來反對劉璋,被劉璋利用東州軍擊敗。

    劉焉

    同樣不滿劉璋的還有漢中的張魯,張魯原本也是劉璋父親劉焉的手下,劉焉去世後,張魯就不聽從劉璋的命令了,劉璋數次發兵攻打張魯,都沒有能攻下張魯,於是雙方只能對峙,所以劉璋主政益州的20多年,其實內部一直不太平,總有益州本土豪強起兵反叛劉璋,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劉璋是外來政權,靠打壓益州本土豪強獲得政權,因此雙方一直有敵意,這也是劉璋最擔心的。

    劉璋擔心在曹操拿下張魯進攻益州前後,益州本土那些表面臣服但暗中一直不服的勢力,會在曹操南下益州的時候出來作亂,沒有曹操在外面給劉璋施壓,這些本土反叛勢力也不敢抬頭,一旦有外來壓力,他們就會興風作亂,劉璋請劉備入川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借用劉備的勢力來制衡益州本土豪強。

    公元211年劉備入川

    因為之前劉璋借用東州兵的勢力已經部分壓制了益州豪強,但是東州派也開始驕橫起來,比如張松勸說劉璋請劉備入川時,就說劉璋手下龐羲、李異等將領擁兵自重,心情異心,劉璋當然也明白,借用外來勢力壓制內部勢力這一招向來很好用,也是劉璋真正請劉備入川的原因所在

    其實,擺在劉璋 面前已經沒有其他選擇了,如果不請劉備入川,那麼劉璋就得自生自滅,很可能被曹操滅亡,如果請劉備入川,有引狼入室的風險,但至少最後鹿死誰手還一定呢,所以從政治利益的角度來考慮,劉璋請劉備入川的決定有一定的合理性,再加上劉備投靠諸多勢力,從來也沒有吞併過其他勢力的美名,劉璋也對劉備抱有一定的幻想,所以就請劉備入川了。

  • 12 # 歷史與文化縱橫

    劉璋並非兵多將廣,實際是基礎不牢,外有強敵,不得已才請劉備入川。

    東漢末,天下大亂,很多士族大夫想到地方為官,據守一方。時為九卿、漢室宗親的劉焉也想到邊地避難。他請求去交趾(越南)做州牧,沒有被批准。剛好黃巾軍在益州殺了益州刺史郤儉。於是派劉焉父子去益州,也算是受任於國家危難之際,他帶領親戚故舊,還有一幫流民進入益州時,黃巾軍已經被當地鎮壓。隨從劉焉來的流民有長安治亂後逃亡的人,也有南陽的人,劉焉把他們收為部下,有10萬多戶,勢力不可謂不強,稱之為東州兵。外來的和尚好唸經,況且劉焉還帶有天子的任命。“先是南陽、三輔人流入益州數萬家,收以為兵,名為東州兵”。但是本地豪強並不服氣,紛紛起來反抗劉焉,好在劉焉實行仁政,同時對鬧事的豪強實行絞殺。 益州地主紛紛武裝起兵,想推翻劉焉的統治,這場火併,頗為慘烈。從劉焉殺王鹹、李權等“以立威刑”開始,蜀郡人任岐、賈龍繼而舉兵,一直到劉焉死、子劉璋繼位,州大吏巴西趙韙糾合州中大族武裝倒劉失敗為止,前後十幾年中,內部鬥爭不斷,劉焉死後,劉璋終於依靠東州兵力量,把內亂平定下來。但是益州土著豪強對劉璋始終沒有好感,劉璋也始終沒能得到他們更多的支援。 那時農民軍的一支——五斗米道在張魯領導下,又在漢中一帶活躍起來,劉璋很是害怕。多次進攻張魯而吃了敗仗。益州地主集團中堅蜀郡張松企圖依賴外力來推翻劉璋的統治,就乘機向劉璋建議,把劉備從荊州請來,請他去消滅張魯。張松以為只要劉備入蜀,劉璋失勢,益州土著地主集團的勢力就可抬頭了。而劉璋也正因內受益州土著地主集團的反對,外有張魯的威脅,就採納了張松的建議。 公元211年,劉璋派遣軍議校尉法正去荊州,請劉備入蜀北擊張魯。劉備答應了劉璋的請求,即率步兵數萬人前往益州。

    但此時的劉備已經今非昔比,當年那個仁義的、喜歡幫助人的劉備已經不存在了,只有想要稱王稱霸,建立自己根據地的劉備。

    劉備早年起兵也是打著漢室宗親的旗號,滅黃巾軍,做到平原縣,得到糜竺這個大財主的幫助,幫助陶謙守徐州,又接納呂布,事實證明好心沒有好報,被呂布襲擊,只好暫時投降曹操,後又脫離曹操,跟袁紹,袁紹敗亡後,又投奔劉表,又遭到劉表猜忌,蔡瑁等陷害,也算是終於明白一個道理,光靠仁義救不了天下,連自己也救不了。此時諸葛亮又出山了,告訴劉備奪取天下的方法,即隆中對,於是有志於天下。在與孫權聯合擊敗曹操後,暫時得到荊州一部分。但是江東並不買劉備的賬,周瑜等東吳將領認為赤壁之戰完全是東吳的功勞,費了無數錢糧,犧牲很多戰士,都責怪魯肅,認為不應該把荊州借給劉備。認為劉備是將來江東的心腹大患,好在魯肅堅持劉備能夠幫助抗曹,把孫權說同,而劉備還娶了孫權妹妹為妻,鞏固聯盟,總算暫時在荊州立足。此時的劉備處境仍然是非常尷尬的。他不再甘心寄人籬下,雖然劉璋也是漢室宗親,兄弟本應該相互幫助,不該相殘。但是這次,劉備沒有實心實意的幫助劉璋,把3萬多兵馬駐紮在葭萌關(廣元西北)後,只管向劉璋要錢糧,一年多時間都沒有去攻打張魯。又藉口荊州可能遭到曹操進攻,要退兵。這時劉璋已經看出劉備不是存心幫助自己。而軍費開支巨大,給蜀中造成沉重負擔。而劉璋內部也開始分化,一部人人黃權等堅決抵制劉備,一部分人主張迎接劉備,與劉備秘密溝通訊息。在劉備最後一次催要軍糧時,劉璋決心驅逐劉備,先殺了張松,後以張任等蜀將守在涪縣(四川綿陽東)、綿竹等地,斷劉備軍退路。不過劉備軍還是能戰,用了一年時間,攻下涪縣、綿竹,又包圍了雒城,謀士龐統在督戰時為流矢所傷。諸葛亮也從荊州率領張飛、趙雲從水道入蜀,攻下江州(重慶),與劉備軍會師包圍成都,劉璋外無救兵,只好投降。

    劉璋的東州兵此時也是分化的,李嚴是南陽人,屬於東州的實力派,213年守綿竹時先行投奔劉備了,他是看到劉璋闇弱無能為。

    劉備成為益州之主後,拉攏劉璋舊部,他娶實力派吳懿的妹妹為妻子。劉備開始還認為吳懿的妹妹是劉瑁的妻子,認為是同族兄弟,有些顧慮,法正也勸解時劉備才同意。劉瑁也是劉焉的兒子,不過已經病死了。劉璋的部下基本被拉攏過去,如董和、許靖、法正等都擔任要職。對東州一派的人有的是拉攏,如孟達委重任,建安初年,天下饑荒,孟達與法正一起入蜀地依附劉璋,孟達與法正都是陝西扶風郿縣人,屬於三輔實力派人物。劉備又破格提拔楊洪等,打擊不服的本地土著,如殺了廣漢的彭羕、蜀郡的張裕。這樣劉備就雀佔鳩巢紮根在益州。

  • 13 # 星下靜思

    在三國亂世中,群雄逐鹿,你不當梟雄,就會成為梟雄們算計取代的物件。曹操、孫權、劉備在瓜分了劉表的地盤後,又垂涎起了劉璋益州的地盤,劉璋招惹誰了?自己兵多將廣地盤大,卻為何對付張魯還要請劉備幫忙呢?除了張松、法正的忽悠外,劉璋皆因自己是塊肥肉!卻不知道給自己戴上鋒芒。

    歷史遺留因素

    劉璋的父親劉焉,是一個野心勃勃的人,在他進駐益州以後,招兵買馬,為了讓益州人聽自己的話,他與益州地區的列強們打了個遍,靠著武力和鎮壓征服了益州,同時,也在益州埋下也仇恨的種子。董卓之亂時,劉焉徹底瘋狂了,一心想當皇帝的他終於在四處樹敵中家破人亡。

    劉焉死後,其家族頹敗,劉璋本來沒有什麼事,沒想到,益州最豪強趙韙、王商卻突然支援劉璋接班,主要原因就是看劉璋年小好把控,用他來當傀儡最合適,劉璋就這麼稀裡糊塗地當上了益州之主。

    劉璋接手下的益州,是一個十足的爛攤子。北面張魯、扈瑁,趙韙、王商很想控制他,益州內部的龐羲、吳懿等東州派想立他三哥劉瑁為益州之主。益州不僅內部是四分五裂,外部的郭汜、李傕等董卓餘孽、東部的劉表,都在虎視眈眈。

    由於劉璋沒有自己的班底和根基,沒有培養好自己的親信勢力,雖然處於益州權力的顛峰上,卻時時受制於人,使他形成了懦弱、多疑的性格。在內部豪強各派勢力中,劉璋不敢相信他們,在外部強敵入侵的時候,他更不敢相信與自己不一條心豪強們。

    盲目信任同宗

    劉璋在史書上留下的都是“闇弱”的評價,尤其是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慧之士思得明君。”這一評價,把劉璋定位在了昏庸無能的史冊上。然而,能夠統治益州二十多年,劉璋真是那麼不堪嗎?

    細讀史書,劉璋實際上是一個善良的人。同樣在諸葛亮的《隆中對》中對益州的描寫是“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民殷國富”,都說明了劉璋治理下益州的大、險、富,在三國那個視人命如草芥的時代,劉璋能夠保境安民、使益州人民有富裕的生活已實屬不易。

    然而,善良在亂世中不僅不被同情,終會被弱肉強食。劉備、張魯、曹操、孫權都有圖益州之心,列強面前,劉璋沒有去努力使自己強大起來,而是想到了同宗的劉備。劉璋相信血緣親情是沒有錯的,這也是他不得已的辦法。

    其實,請劉備來幫助整理一下內亂四起的益州政局、對付一下宿敵張魯的入侵,也不失為一條計策。請劉備入蜀來幫助保家衛國,此舉現在看來無異於引狼入室,請神容易送神難,但從中也可看出劉璋的天真與善良,太多的相信血緣親情,孰不知,同宗的劉備也在惦記著他的家業呢?

    結語

    《鬼谷子》中說:“敬人不必卑盡,卑盡則少骨;讓人不必退盡,退盡則路寡。”善良是有分寸的,敬人過於卑微,就失去了傲骨;退讓失去了分寸,自己會無路可走。劉璋如果能夠再狠一點,在識人用人上下足功夫,給自己善良戴上鋒芒,不至於在退讓中讓自己人地兩空。

  • 14 # 小小呆蘿蔔

    劉璋,東漢末年割據益州的大軍閥,眾所周知,益州乃東漢十三州之一,地域極其

    遼闊,人口眾多,百姓富足。當時的中原由於曹操、袁紹、袁術等人不斷爭鋒,戰亂不

    休,百姓民不聊生。而益州遠離中原,是天下少有的淨土。劉璋割據於此,手下能臣武

    將不在少數,帶甲十餘萬,錢糧充足,是當時的有名割據勢力之一。

    但是,當面對漢中張魯的進犯時,劉璋卻選擇尋求劉備的幫助。結果呢?張魯算是

    趕跑了,但益州也被劉備奪走了。那麼這又是為何呢?劉璋的勢力不算弱,為何還要請

    劉備來幫忙?

    1.益州雖然地勢險要,且百姓遠離戰亂。但是劉璋稟性闇弱,根本無法控制住益

    州的局面。在漢末黃巾起義之時,劉璋之父劉焉就來到了益州,在益州本土人看來,父

    子兩人根本就是外人。劉焉雖然元件東州兵壓制了益州本土的豪族。但是,益州派與東

    州派兩派的鬥爭卻一刻都沒有停歇。劉焉死後,懦弱的劉璋又沒有劉焉的手腕,根本無

    法阻止兩派的明爭暗鬥。許多益州派的將領,劉璋也根本指揮不動。所以張松也會動心思想要將益州獻與曹操。故劉璋請劉備入蜀,一方面是想抵擋張魯,另一方面也是想壓

    制一下益州的豪族勢力。

    2.其次,別看張魯僅僅佔據了漢中一地,但勢力也不容小覷。且張魯領導五斗米

    教,手下的都是一些不畏死的教眾。加上漢中乃是益州的屏障,居高臨下,攻打益州本

    就佔了地勢之利。且當時馬超新敗,走投無路的馬超率著西涼騎兵歸附了張魯,張魯得

    此猛將,更加強了侵略益州的野心。而在劉璋看來,蜀中根本無大將能抵擋住馬超,現

    張魯攜馬超進攻益州,唯有那位同宗兄弟劉皇叔才能勉強擋得住張魯了。

    3.張魯知道自己闇弱,而天下的那些梟雄們又對益州虎視眈眈,近的張魯,遠的

    張魯的進犯,又可以將劉備當做益州的屏障,更好的保護好益州的安危。但是世事難

    料,請神容易送神難,自己又哪能料到這個宗族兄弟也對自己的益州早有想法。最終的

    兩人也兵戎相見,而益州也最終被劉備所取。不知道劉璋在被劉備遷居公安之時,可曾想到會有這麼一刻。

  • 15 # 歷史春秋網

    俗話說好漢難敵四手,可是,三國演義裡的劉璋按說是一個坐地炮,是割據一方的軍閥,和曹操的地盤差不多,按說對於一個小小的張魯應該綽綽有餘,可是,事實遠不是如此,原來劉璋是權二代,他的父親劉焉主政西川時,由於是外來戶,遭到了本地豪強的強烈反對,按照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理論,劉焉本著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的想法,翦除了一些豪強勢力,自然與人結了樑子,這些人不敢這麼束手就擒,所以一有風吹草動,便蠢蠢欲動,結成集團對於劉璋。

    俗話說攘外必先安內,但是,劉璋苦於分身無術,又要對付張魯,又要對於當地豪強勢力,迫不得已排謀士張松去西川迎取劉備進川,以便取得劉備的支援,共同聯手,內外同對,這樣一來,劉備佔領了漢中地區,反而替劉璋擋住了曹操的鋒芒。這對於劉璋和劉備是雙贏的局面,而且劉備也號稱漢室宗親,這樣還可以震懾西川的本土豪強。

    但是,請神容易送神難,劉備不是吃素的主兒,是世之梟雄,他鳩佔鵲巢,有來無回,最後本家兄弟撕破臉皮,刀戎相向,劉備成了西川之主,奪取了同宗兄弟之基業,這就應了這句話沒有永遠的朋友,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從這件事上,可以看出劉備打著仁德立身的旗號,但是在江山社稷上,好好商量的餘地,唯利益是從,所以說劉備可以說偽君子。

  • 16 # 鐵馬冰河wu

    《三國志》記載:興平元年 (194年),漢宗室、益州牧劉焉病死。他的小兒子劉璋被任為益州(今四川)刺史,他拜趙韙為徵東中郎將。當初,有數萬戶南陽、三鋪之民為躲避中原戰亂流徙入益州,劉焉將這些人全部收容,並挑選其中精壯,編練成軍,名曰“東州兵” 。劉璋性格寬仁溫和,史書中說他稟性“闇弱多疑”,缺乏威嚴,無力馭下,東州人經常尋釁滋事,侵擾地方,劉璋竟不能制止,當地居民頗有怨言。

    中郎將趙韙鎮守巴中,很得人心,劉璋又信之不疑,委以重任,趙韙因此暗中結交州中有勢力的大家族,陰謀積蓄實力,於建安五年(公元200年)突然舉兵攻擊劉璋。廣漢、犍為、蜀郡均聞風而動,紛紛起兵響應叛亂。

    來自北方的東州人擔心劉璋失敗會使自己也遭當地人屠戮,於是齊心協力為保衛劉璋而拼死戰鬥。東州兵大破叛軍,並乘勝進擊到江州(四川江北縣),將叛亂頭子趙韙斬殺。佔據漢中的督義司馬張魯(五斗米教創始人張道陵之孫)認為劉璋懦弱難成大事,不太服他,拒聽其號令,劉璋大怒,誅殺了張魯的老母和弟弟,並派遣麾下將領龐曦率軍討伐張魯,但多次被張魯擊敗。

    張魯的部下大都是巴郡人,張魯帶領他們打跑了巴郡太守龐曦,佔領了該地,從此開始稱雄於漢中、巴郡。彼時,漢室衰微,群雄並起,朝廷已無力征討張魯,只好採取籠絡羈縻之策,封張魯為鎮民中郎將,領漢中太守。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大軍南下攻荊州,劉璋遣使向曹操表示敬意,並露出了願意歸附曹魏的意思。曹操加封劉璋為振威將軍,其兄劉瑁為平寇將軍。劉璋又派別駕張松去見曹操,張松還隨身攜帶了一幅益州地圖,準備獻給曹操,以作“投名狀”。彼時,荊州之主劉表已死,其子劉琮不戰而降,曹操擊走了劉備,平定了荊州,他見張松相貌古怪,心下不喜,態度倨傲冷淡,似乎沒有願意收留的意思,張松怏怏告退,並心生怨恨。

    回益州後,張松勸劉璋和曹操絕交而轉投劉備。劉璋就派軍議校尉法正去結好劉備,不久又令法正和孟達各率2000兵馬去幫助劉備抵禦曹操的進攻。

    後來,曹操即將率軍攻漢中討伐張魯的訊息傳來, 劉璋心中恐懼,害怕他取勝後乘勢進取蜀中,同時也擔心張魯潰敗後襲奪益州,於是聽信法正、張松之言,請劉備入境,幫助抵禦曹魏以及張魯的進攻。

    建安十六年(211年)劉璋親自前往浯中會見劉備,還帶去大量的軍需物資饋贈給他,讓劉備率部討伐漢中張魯。劉璋此舉是想借宗親劉備的力量抑制蜀中那幫不服管束的驕兵悍將,假若他能剿滅張魯,就讓他屯駐漢中抵禦曹操,而自己仍然可以佔據益州。劉璋自以為得計,卻不料反被人利用。 本錢不大的劉備之所以能輕取益州,實因為兵多將廣、實力雄厚卻生性闇弱無能的劉璋“開門揖盜”之故。劉備採納了法正的建議,留諸葛亮、關羽據守荊州,自己率軍師龐統以及數萬步卒兵進益州。劉備入蜀後不久,開始反攻劉璋。214年夏,劉軍攻破雒城,開始進圍成都。幾十天后,引狼入室的劉璋獻城投降,被遷往(流放)荊州公安謫居,劉備接任益州牧。219年,劉備、法正攻克漢中,章武元年(221年)劉備在成都登基稱帝,蜀漢正式建立。

    【寫作不易 剽竊必究】【插圖源於網路】

  • 17 # 枯心883

    謝謝邀請!其實仔細想想不過是驅虎吞狼之計,順帶看看能不能當個漁翁,即保留了自己的實力,又能不費吹灰之力就幹掉張魯,而幹掉張魯的劉備也不再具備威脅。反過來也一樣,如果劉備被幹掉,張魯一方也一定不在是威脅,還可以打著為劉備報仇的旗號幹掉張魯。即成全了自己的名聲,還能將自己的地盤擴大,怎麼算都是穩賺!

  • 18 # 君山話史

    劉璋引狼入室,請劉備入蜀,關鍵是被張松給忽悠了。

    當時曹操佔領長安,關中已是囊中之物。曹操奪取關中後,下一個目標必定是張魯統治的漢中,若漢中落入曹操之手,川蜀之地門戶洞開矣。益州牧劉璋心急如焚,惶惶不可終日。這時有一個人向劉璋建議:迎劉備入蜀!

    說這話的人,名喚張松。

    張松是益州別駕,人長得短小精悍,智慧過人,對時局有獨到的見解,更重要的是,他是益州牧劉璋信任的人。

    劉璋並沒有什麼本事,他完全是仰仗父親、前益州牧劉焉留下的政治資本。公元208年,曹操以雷霆萬鈞之勢發動對荊州的進攻,劉琮投降。劉璋大恐,便派張松前去向曹操道賀,其實也是探探風聲。若放在以前,曹操對謀士是極為尊重,不過當時他自己天下就快平定了,甚為心高氣傲,不把張鬆放在眼裡。

    張松遭了白眼後,對曹操印象非常不好,回到益州後,他便大說曹操的壞話,並建議劉璋應該與曹操斷交,轉而與劉備結好。劉璋本來就沒什麼主見,既然如此,你說嗅咋辦就咋辦吧。不久後,劉備與周瑜聯手,在赤壁之戰中大破曹操。劉璋一看,哇,張松的目光果然獨到,看似強大的曹操竟被打敗了。此後,劉璋越發器重張松。

    然而張松卻高興不起來。為什麼呢?

    他自視甚高,認為自己有經天緯地之才,超越天下所有人,只可惜明珠暗投,偏偏主上劉璋是個平庸之輩,不求進取。跟著這樣的主上混,怎麼可能做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呢?張松內心掙扎著,時常長吁短嘆。

    自負的人,一般朋友很少。張松朋友不多,卻有一個極好的朋友,因為兩人有一共同特點:懷才而不遇。這個朋友名叫法正,擔任軍議校尉,並不受劉璋重用。兩人時常喝酒解悶,喝來喝去,就聊到未來。靠劉璋這棵破樹,沒有未來,那麼要靠誰呢?兩人說來說去,說到了一個人:劉備。

    劉備向孫權借了荊州後,已經成為曹操、孫權之外的第三股大勢力。不過張松與法正都不認識劉備,如何與劉備聯絡呢?張松想了個辦法。

    這時曹操奪取關中,大敗韓遂、馬超,下一個目標就會是漢中、川蜀了。劉璋心裡很恐懼,張松便建議說:“應該派人與劉備聯絡。”

    劉璋點點頭道:“那要派誰去呢?”

    張松說:“法正可以。”

    劉璋便點名法正,前去與劉備聯絡。法正便前往公安,與劉備會晤。見了劉備後,法正與他坐談良久,觀其言行,得到一個結論:劉備雄才大略。回到益州後,法正便與張松密謀:迎劉備取代劉璋,把他推到益州牧的寶座。

    密謀既定,張松就開始行動了。

    他對劉璋說:“曹操的軍隊無敵於天下,倘若奪取張魯的土盤,進而窺視川蜀,誰能抵擋得住?劉備與您是同宗,也是曹操的仇敵,善於用兵,要是讓他討伐張魯,張魯必敗無疑。只要張魯被消滅了,益州就變得更強大,到時曹操殺過來,也不用怕了。不僅有曹操這樣的外敵,益州還有龐羲、李異等心懷叵測的將領,恃功驕傲,吃裡扒外。若不能得到劉備,那麼外有敵人進攻,內有叛變,肯定要敗亡的。”

    劉璋這個人,沒什麼統御力,在益州集團內部,龐羲、李異等人都權勢很大,心懷異志。若是迎劉備前來壓陣,倒是一個不錯選擇。就這樣,他同意張松的看法,派法正率四千人前往迎劉備入蜀。

    此議一出,主簿黃權大驚失色,迎劉備入蜀,不等於迎來一頭大老虎麼?他趕緊對劉璋說:“劉備素有驍名,現在把他迎入益州,要是以部下對他,他肯定要心懷不滿;要是您奉他為上賓,則一國不容二君,到時你一定危若累卵。我們不如緊閉邊境,等待天下大局明朗,再做定度。”

    所謂忠言逆耳,劉璋非但不聽,還覺得這傢伙絮絮叨叨,甚是討厭,索性把他外調到廣漢當太守。還有一個名為王累的從事,也堅決反對迎劉備入蜀,他的勸諫方式頗有新意,自個倒懸在成都城門,阻礙交通。不過這一招也沒有用,劉璋仍然一意孤行。

    後來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劉璋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最後益州丟了,自己也被軟禁。

  • 19 # 每日趣評

    劉璋這個人一直被世人所誤解,大家都認為劉璋闇弱,根本無法鎮服益州,其實實際情況不是這樣的。劉焉死後,益州多次發生叛亂,皆被劉璋所平息。如果劉璋真的闇弱無能,益州恐怕早就易主了。那麼既然劉璋不弱,又兵多將廣,為什麼對付張魯還要請劉備幫忙呢?我來為大家分析一下。

    首先搞清楚一個問題,劉璋為什麼會和張魯決裂?張魯是劉焉(劉璋之父)的舊部,曾被劉焉派去進攻漢中太守蘇固,當時漢中被朝廷所管。蘇固死後,張魯遂據漢中。劉焉死後,張魯欲脫離劉璋管轄,於是數次拒絕劉璋派遣。

    劉璋以其母為質要求張魯歸附,張魯不聽,於是劉璋殺了張魯之母,兩人自此決裂。後劉璋派龐羲等人多次進攻張魯,皆被張魯所敗,自此,益州和漢中正式割裂,並立而存。這對劉璋來說其實不是什麼好事情,為什麼呢?

    漢中是川蜀的門戶,兩者之間有天險劍門關。而在漢中之北,有數條入蜀的棧道,這些棧道崎嶇難行,也是易守難攻。因此,益州想要平安,必須佔據漢中。所謂唇亡齒寒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劉璋急於除掉張魯,佔據漢中。但是當時天下形勢大變,由不得他暫時去考慮張魯,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公元208年,曹操率兵討伐荊州劉表。此時的曹操已經平定了黃河以北所有的地區,兵力正盛,因此所有人都認為曹操必勝,當時的劉璋也是這麼認為的,於是劉璋很聰明的投降了曹操。曹操納降劉琮後,又將劉備趕到了夏口,自此全部佔領荊州。那麼劉璋為什麼要急於投降曹操呢?

    劉璋心裡明白,曹操佔領荊州後無非兩個選擇,一個是東向進攻孫權,一個是西向進攻益州。為了使自己免於先遭到進攻,於是劉璋選擇了歸順曹操,而曹操也自然的選擇了東向進攻東吳孫權。讓人大出意料的是曹操在赤壁被周瑜所敗,隨之丟失了大部分荊州之地,只守住了襄樊以北的南陽郡部分。

    這時劉璋又開始在心底盤算如何應付複雜的局勢,此時他的謀士張松建議:劉備和您都是漢室宗親,應該引以為聯盟。於是劉璋又聰明的選擇劉備作為聯盟,為什麼呢?因為此時的劉備已經以公安為大本營,佔據了荊州五郡之地,是朝廷加封的正式荊州刺史。所以,劉璋東向聯盟劉備是非常聰明的舉動,可惜這種聰明只是暫時的。為什麼這樣說呢?

    曹操北歸後沒有停止戰爭的步伐,而是選擇西向平定關中。曹操平定關中後直接南下進攻漢中,意圖奪取巴蜀之地。這時劉璋又開始緊張了,而這時他緊張的不是張魯,而是曹操。因此,劉璋決定引援劉備入蜀,不是為了防備張魯,其真實目的是為了防備曹操。

    劉璋和劉備結盟是可以的,但是能請劉備入川嗎?顯然是不能的,那麼劉璋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很顯然的,劉璋看劉備很透,劉備以仁義而知名,當年劉備助陶謙守徐州,陶謙死後讓位於劉備,劉備多次推脫。後劉備又助劉表守荊州,劉表死後又託重任於劉備,劉備沒有食言,也沒有趁勢奪取荊州,因此,劉璋判斷,劉備是可靠的。那麼劉璋判斷對了嗎?

    很可惜,人是會變的。劉備雖然還是那個仁義之君,但是局勢所迫,劉備已經不得不變了。為什麼這樣講呢?劉備入蜀支援劉璋之時,已經是50歲的人了,而自己所佔據的荊州又是三面受敵,所以劉備急於找到一個可以作為自己根基的地方,而益州是個很好的選擇,因為自己祖上劉邦當年就是以漢中及 巴蜀之地為根基奪取天下的。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劉璋的部下法正及張松主動勾結劉備,請劉備入主川蜀。有這麼多客觀因素和主管因素,劉備還是下不了決心和劉璋撕破臉,而最終使劉備徹底定下決心的其實是軍事龐統的一番話:

    統曰:“權變之時,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攻昧,五伯之事。逆取順守,報之以義,事定之後,封以大國,何負於信?今日不取,終為人利耳。”備遂行。

    龐統的意思很明顯,你不能總是這樣一成不變的堅守仁義之舉,完全可以先逆取奪其地,事成之後給劉璋重賞,讓其重享富貴。劉璋所要的不就是這些嗎?這樣的話,也 不算你失信於他。況且,川蜀之地,你今日不取,明日必被曹操所取,何必呢?劉備終於卸下心裡負擔,下定決心趁亂奪取益州之地。

    因此,劉璋選擇劉備其實是對的,只是他沒有料到劉備會變,劉璋心中的劉備還是當年支援陶謙和劉表的那個仁義之君。誰知道劉備來到川蜀後變成了第二個曹操,這就是劉璋的失算之處。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劉璋雖然兵多將廣,但是多次被張魯所敗。後劉璋請劉備幫忙其實也不完全是為了防備張魯,而是防備曹操。具體來說劉璋真實的目的是讓劉備進攻張魯,趁曹操未到達漢中時奪取漢中,然後以漢中為基地進行防守,阻擋曹操於漢中之外。即使漢中失守,還有劍門關可以防守,蜀地照樣可以守住。

    可惜的是劉備走到葭萌關(劍門關以南)就駐足不前,就地廣施恩惠,招攬人心。後以劉璋薄待自己為由返軍進攻成都。劉備突然翻臉,劉璋真是哭都來不及!

  • 20 # Mer86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 年),這一年發生了兩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曹操派遣鍾繇、夏侯淵率軍出河東,試圖經過馬超等涼州軍閥的地盤進攻漢中張魯。以馬超、韓遂為首的關西軍閥都懷疑曹操是想要假途滅虢,滅張魯是假,吞併涼州是真。於是涼州軍閥齊集於關中,共十萬人馬起兵反曹。

    當曹操與關西軍會戰於關中時,身處成都的劉璋被嚇得一身冷汗,他認為曹操滅掉馬超和張魯後,下一個倒黴的肯定就是自己。於是他就想到了驅虎吞狼之計,邀請一位強有力的盟友來幫助自己。但是這位盟友又不能太強,否則會吃掉他。劉璋正在左思右想之時,張松向劉璋建議,不如邀請荊州劉備來幫助我們吧?劉璋想了想,就劉備了!因此這一年的第二件大事便是——劉備入川。

    東漢末年黃巾軍起義,益州也受了影響。後來朝廷派校尉賈龍率兵平叛,才穩定了益州。之後不就,劉焉以益州牧的身份進入益州,企圖割據巴蜀,謀求自立。但是他要搞割據,首先就要征服益州當地的地方豪強才行。於是劉焉殺掉了不少益州豪強,後來又殺掉了賈龍,給自己立了威,鎮住了益州不服他的豪強。但是結果就是:劉焉勢力再也不可能得到益州本土豪強真正的擁護了,人們只是懼怕他的威勢而已。

    劉焉死後,劉璋繼立。他老爹造的孽,全部讓他給承擔了。當時益州的勢力主要有三股,分別是益州本地的豪強大戶,以趙韙為代表:從東州來的外來戶,以龐羲為代表;跟著劉焉一起入川的軍閥,以張魯為代表。這三股勢力其實都看不起劉璋,都想獨立。第一個跟劉璋鬧掰的就是張魯,劉璋為了報復,就殺掉了他的全家。為了鎮壓張魯,劉璋又讓東州派的代表龐羲去討伐他。結果兩者相攻多年不下,搞得龐羲也想獨立了。只不過他的實力不夠,最後沒有實施。但是劉璋對龐羲也就失望了,不敢在予以重用。最後是趙韙,他策動了叛亂,但是遭到了劉璋的鎮壓。

    因此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劉璋在漢末軍閥混戰的那個時代,他名義上是益州土皇帝,看似地盤大、兵多將廣。但其實都是虛的,劉璋他自己心裡很清楚,他在益州的統治基礎很差。只不過益州的勢力均勢,張魯、龐羲這些人相互吃不掉對方,對他行不成實質的威脅。這才給了劉璋一個繼續當益州土皇帝的機會。

    正因為如此,當劉璋聽說曹操南下拿下襄陽之後後,他毫不猶豫的往荊州派了三批使者。先是部將陰溥,後是別駕從事張肅、最後是別駕張松,級別一個比一個高。看得出來,劉璋是真的想歸順。如果不是後來的赤壁之敗,待曹操在荊州站穩腳跟後,劉璋歸降肯定只是時間問題。但是曹操在赤壁被打敗了,這一下問題可就大了。

    因為曹操退回北方後,東吳佔了南郡,與劉璋勢力相接壤。並且周瑜還準備攻益州,拿下成都,這把劉璋嚇得夠嗆。只不過周瑜短命,這事就沒有辦成。但是在劉璋心裡,還是留下了陰影。

    之後不久,劉備向孫權借南郡,於是劉備就跟劉璋接壤了。當時曾經出使曹操的張松向劉璋建議,既然曹操大敗,而孫權、劉備崛起,不如我們自立吧。但是我們的實力不夠,我認為可以跟劉備聯合,擴充我們的實力。劉璋在權衡利弊之後後,採納了張松的建議。至於劉璋為什麼邀請劉備入川,一般人普遍認為是劉璋藉助劉備的勢力抵擋張魯,但其實這種是論調經不住推敲的。

    因為三國時期的戰爭,其實就是一種防守反擊戰,通常是誰進攻誰吃虧,如果防守的一方眾志成城,並且還有地利優勢的話,那簡直就是逆天的存在,完全可以讓進攻一方輸得連褲子都不剩。就拿劉璋和張魯這對冤家來說,張魯嚴防死守,劉璋確實是拿不下他。但話又說回來了,張魯他就能拿下巴蜀麼?劉、張二人鬥了十幾年,其實張魯拿劉璋也是一段辦法都沒有。所以劉璋邀請劉備入川,他的想法是很多的,絕不僅僅只是為了對付一個張魯。

    如果邀劉入川不是為了對付張魯,那麼劉璋的目的又是什麼呢?我覺得應該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來分析。回到建安十六年那個時間點,劉璋他當時最操心的其實是自己的前途問題。也就是:到底是繼續割據,還是放棄割據,選擇抱別人的大腿?按當時的形勢來看,劉璋最起碼有四條後路可選擇:

    第一、拿下張魯,與曹、孫三分天下;

    第二、向曹操投降,重新歸順於漢室;

    第三、向其它的勢力投降,比如孫權;

    第四、聯合盟友共同發展,比如劉備。

    首先第一條是不可能的,因為劉璋要是有能力拿下張魯,他早成功了,所以第一條忽略;第二、三條也不可行,因為東漢末年是典型的豪族社會,劉璋縱然是益州土皇帝,但是他這個土皇帝也要有豪強支援才行。否則他一個外地人,憑什麼騎在益州本地人頭上吆五喝六?根據《三國志》的記載,劉璋也確實是得到了益州大吏趙韙的支援之後才出任益州刺史的。所以實際上劉璋做出的每一個決定,都要跟豪強們達成共識,大事情絕不可能由他一個人的好惡所決定的,必然是要先得到了東州派和益州派等大佬的普遍支援後才行實行。

    備註:劉璋統治益州期間,他自己能控制的地盤不大。東州派算是一個割據勢力,而本土派由於打壓過狠,對他貌合神離。比如向他舉薦劉備的張松就是本土派的代表,表面上看似忠誠,實則吃裡扒外。

    綜上所述,劉璋當時其實是沒有選擇的。因為他拿不下漢中,沒有跟曹操、孫權三分天下的資本;而本土派和東州派各自心懷鬼胎,東州派要維護自己的地位,不想投降。本土派想搞倒劉璋,獻上邀請劉備之計,實乃連環計,故意給劉璋下套。至於劉璋本人是怎麼想的,也不難想象。他在益州獨斷專行多年,已經是益州的土皇帝了,突然讓他屈居於人下,他豈能甘心?

    另外劉備當時的個人形象很好,是反對曹操的旗幟性人物。劉璋若不想降曹,劉備是他最好的合作伙伴。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要質疑了,劉備這廝走到哪坑到哪兒,孔融、陶謙、袁紹、劉表都讓劉備給坑了個遍,堪比呂布級別的反覆小人,他的人品怎麼就好了?

    這裡我可以負責任的說,劉備在奪取益州之前的形象,是非常好的!早年救孔融於危難,解陶謙之絕境;後來守劉表之北大門,聯孫權於赤壁。每一次都是盡心竭力的與人合作,老老實實當小弟。至於說孔融被曹操殺害、陶謙病死、劉表病死,這跟劉備一毛關係都沒有。不能說陶謙之死、劉表之死的蹊蹺,就憑空的懷疑是劉備乾的,沒有證據嘛。唯一被劉備反水坑過的人只有曹操,劉備也因此成為反對曹操的旗幟性人物。所以劉璋如果還想割據,劉備就是他的最佳盟友。

    因此站在當時那個時間點來說,劉璋要想抵抗曹操,與劉備聯盟是他的不二選擇。如果想抵抗孫權,劉備也是不二人選。他當時不選劉備還能選誰?

    備註:根據《三國志魯肅傳》記載,東吳也打過益州的主意,但被劉備阻攔了。站在我們今天的上帝視角來看,劉備擋孫權是為了自己霸佔益州。但是以當時的視角來看,劉備是在幫劉璋,因為劉備取益州之事還沒有做,所以劉璋他應該感謝劉備才對。

    備與璋託為宗室,冀憑英靈,以匡漢朝。今璋得罪左右,備獨竦懼,非所敢聞,願加寬貸。若不獲請,備當放發歸於山林。——《三國志魯肅傳》

    主觀上講,劉璋還想再搏一把,不想白白丟掉老爹留給他的基業。但是益州內部的勢力太複雜,他必須要找盟友。選來選去,最後採納了張松這個二五仔的建議。

    客觀上講,劉璋的威望不行,實權派和不受重用的人(法正、孟達)心懷鬼胎,一直想找機會搞倒劉璋。透過他們的整天忽悠,劉璋最終同意了劉備入川。

    最後一方面,劉備實力不夠強,劉璋可以利用他。這一點要聯絡張魯來講。

    張魯這個人,他的實力可以說很強,也可以說不強。說他實力強,是因為他割據漢中十幾年不倒,漢中在張魯治理下,政策較為寬仁,甚至還建立義舍,無償給外地人提供食住方面的幫助。因此不難想象,漢中當地的老百姓對張魯是非常支援的。同時張魯還是宗教領袖,很有號召力。按照《三國志》的記載,張魯主政漢中時期,關中的老百姓都往漢中跑。曹操攻漢中時,漢中郡有十萬戶人口。看清楚,是十萬戶,不是十萬口。蜀漢滅亡的時候,整個蜀漢也才二十八萬戶。可想而知,張魯對於劉璋來說,是一個非常難啃的骨頭。劉璋就算能滅張魯,他自己也要扒掉三層皮。

    漢川之民,戶出十萬,財富土沃,四面險固——《三國志魏書》

    既然劉璋都拿不下張魯,劉備又憑什麼能夠拿下張魯?劉備入川時只帶了三萬人,三萬人就想滅漢中?

    因此劉璋請劉備入川,主要目的是為了給自己找一個盟友。一來利用他抗曹操、二來利用他的勢力震住龐羲這些人,至於抗張魯嘛,只是一個藉口罷了。而且劉備入川后,劉璋也是心狠,只給了他二十萬斛糧食,給這點糧食讓劉備打張魯,怕是還沒跟張魯開戰呢,劉備就餓死了。

    試想一下,劉備離開自己的荊州根據地,跑到劉璋的地盤,後勤都得靠劉璋供應。如果劉璋不供應,劉備是不是就傻眼了?當然了,這是劉璋的想法。他哪裡能想到劉備是混跡於亂世的老油條,這點困難豈能難倒劉備?最後劉備反水,吞了劉璋,自己做了成都之主。

    因此總的來說,劉璋請劉備入川,是因為當時劉璋的地位不夠穩,他需要藉助第三方的勢力來幫助自己。選來選去,劉備是最合適的。一個不想投降曹操的劉璋,決定請來劉備,就像劉表用劉備那樣,讓劉備幫自己守門,這在當時看來,確實是最優解。至於劉璋地位目的嘛,並不單純。明面上是借劉備抗張魯,其實是借劉備抗曹操、孫權,威懾龐羲這幫不服管的地方實權派。順帶再用糧草把劉備束縛住,讓他給自己效力。算盤打的很好,只不過把物件搞錯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可以評價下《福貴》這部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