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佩一

    第一,楚國人不擅長苦戰

    在戰國時期有人對楚國軍隊的評價是這樣的:人多勢眾,但是一旦遇到強敵就只會逃跑

    第二,國土不斷流失

    楚國在戰國時期一直都在被秦國吞噬自己的土地。跟秦國為戰的時候從來就沒有贏過。

    第三、君主昏庸

    戰國時期的楚國並沒有一個明主,即使在楚威王當政的時候稍微向北擴張了一點,但是在同一時間西部邊疆被秦國佔領了很大的土地。如果他能夠很清楚的知道他的對手一直都是秦國,能在秦國剛剛崛起的時候時就魏國交好,然後兩國聯手滅了秦國,他們之後就能再無後顧之憂。可惜沒有如果。

  • 2 # 風塵滾滾

    楚國最終淪落為七國之末,既有內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

    1.經濟上,楚地在長江以南,大部是未開發地區,經濟落後。

    2.地理條件的,楚國被中原諸侯視為“荊蠻”,遭到周王朝和各諸侯國的排斥甚至是聯合對抗。

    3.內部關係上,楚國春秋時期的政權組織形式也不夠穩定,實際上是楚王室和貴族勢力以及各地方勢力、各部族勢力的一種鬆散聯合。無法最大程度的集中國力對外擴張。

    4.外部威脅上,吳越等國的存在,牽制了楚國大量國力,使其無法放心北進。

    5.政策制定上,一系列戰爭的失敗和失策也影響了楚國的擴張

  • 3 # 歷史摸黑人

    楚國一直是大而不強。楚國不強的關鍵就是內部的政治結構鬆散導致的。楚國由幾個大家族把持,羋、屈、黃、景等。這些大家族具有很大的權力,可以在自己的封地裡收稅,可以自己成立軍隊,有自己的官僚系統。準確的說楚國就像早期的西周,內部有眾多的諸侯國有強權國王時就楚國就會很強大如楚莊王,如何國王不強責國力下降很厲害,如楚靈王。

    其實楚國王族也看到了這個問題,也想改革到無奈改革失敗,最有名的就是吳起變法。吳起從魏國逃出後,楚悼王非常高興封其為令尹主持出楚國變法,結果楚悼王變法未成就先逝世,楚國利益受損貴族直接將吳起射死在先王靈柩之上。楚國至此失去了變法的機會,從大國一點一點淪為任秦國欺辱的軟國。

  • 4 # 登哥讀歷史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首先要更正的一點是,無論是春秋還是戰國時期,楚國都很強大的。在戰國初期楚國經過楚宣王和楚威王的治理國力強盛,出兵攻打越國吞併了越國大量土地,一度讓楚國回覆到楚莊王時期的國力。在整個戰國時期,楚國綜合國力是各國中比較強大的。

    《史記》中提到楚國“今楚地方五千裡,持戟百萬,此霸王之資也。”但由於楚國在對外戰爭中一直處於被動地位,讓我們產生了楚國很弱的錯覺,但即使如此楚國也不是戰國七雄的末尾!

    楚國在戰國中後期衰落的原因

    1、落後的政治制度

    在戰國時期,各個國家都在變法圖強,由奴隸制度開始向封建制度轉變,大力加強中央集權,但楚國卻依舊處於奴隸社會中,而奴隸社會的弊端嚴重製約了楚國的發展。整個國家發展十分緩慢。

    2、人才的流失

    在政治上,各國都在尋求人才,不問出身,只問才能。而楚國依舊是世卿世祿制度,無論在人才任用還是官職安排上面,都只注重血脈宗法。當時楚國的重要職務都由楚國公室把持著,這讓許多人才不願意到楚國來效力。到了戰國晚期楚國政治一直由昭、屈、景三族控制。

    同時還造成了大量人才的外流,楚國的百里奚、范蠡、文種、伍子胥等流入了他國,戰國時代又有魏冉、甘茂、李斯等到了秦國擔任丞相,佔據秦國丞相的三分之一。

    3、權力不集中

    在楚國實行的是分封制,楚國的貴族擁有相當多的軍隊,而楚王直接控制的軍隊數量卻很少,楚王不能有效的調動軍隊,作戰時候也能以統一號令。甚至出現公族反叛的現象出現。

    4、君主昏庸

    從楚懷王開始,楚國的君主可以說一代不如一代,往往貪小利而亡大益。當年楚懷王與東方五國聯合起來實行連橫策略,對抗秦國,結果因為秦國“六百里商於地”而背叛了東方五國,造成了外交上的孤立。

    懷王之後楚頃襄王沉迷酒色,專淫逸侈靡,不顧國政,導致後來被秦國打得兩次遷都,再也沒有起來過!

    總結

    以上就是楚國衰弱的原因,但即使如此,楚國也是瘦死了的駱駝比馬大,在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戰爭中,楚國可以說是最難打的。所以,楚國並不是戰國七雄中的末尾!

  • 5 # 籃虎嘯球

    春秋時期,楚國強大,什麼導致它一蹶不振淪為戰國七雄末尾的? 首先楚國在戰國七雄裡面真的是末尾嗎?並不是哦!但楚國在戰國時期確實沒有像春秋時期那麼出彩。

    春秋時期,楚莊王問鼎中原,是赫赫有名的五霸之一,與齊桓公,晉文公並列。到戰國時期,楚國依舊是國土最廣袤的大國,人口眾多,物資富饒。是戰國時期的強國之一。但是楚國在戰國時代卻始終不溫不火,鮮有強盛一時的光彩表現。相比其它戰國遜色不少:魏國,戰國時期率先用李悝變法,戰國初期實力最強。 齊國,透過圍魏救趙,圍魏救韓兩次重創魏軍,打掉了魏國在戰國初期的霸權。後來戰國中期時兵力六十萬,和秦國東西稱帝。趙國,趙國中期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使趙國成為戰國中後期能跟秦國在軍事層面正面硬剛的軍事強國。 燕國,戰國中期,燕昭王築黃金臺招攬人才,勵精圖治,最終任用樂毅統帥聯軍伐齊,獨佔七十多座城池,差點滅掉齊國。讓齊國從此一蹶不振。秦國自不必說,商鞅變法後奮六世之餘烈最終一統天下。可以說戰國時期諸國都有過獨領風騷的表現,唯獨韓國,楚國差點意思。韓國是受限於國小,地緣環境差。但申不害變法還是折騰了一下。而楚國基礎條件那麼好,為什麼依舊不溫不火?

    因為楚國變法不徹底。戰國時期但凡想要強國,就一定要變法才行。變法的力度決定了這個國家對國內資源整合的程度,決定了強弱。楚國在戰國初期時,吳起主持過一次變法,但是 沒過幾年支援變法的楚悼王死了,舊貴族瘋狂反撲,殺死了吳起,變法夭折,楚國法令半新半舊。沒有深徹變法對楚國的影響具體有哪些?國君直接管理的土地人口比較少,大部分土地人口物資等掌握在世族手裡。屈,景,昭三大世族基本壟斷了楚國的軍政大權。綜合影響就是無法有效整合國力軍力。縱然擁有最多的土地,人口,物資,但是一到戰時,無法全部拿出來,或者各方力量不能統一步調,甚至相互掣肘,那它最終能發揮出來的力量就會大打折扣。

    舉個簡單的假設,楚國總兵力有八十萬,秦國六十萬,魏國五十萬,韓國四十萬。在相互攻伐時,秦國國君可以輕鬆調動全部六十萬投入作戰,魏王能調動40萬,韓王能調動30萬,而楚王也許只能調動20—30萬。糧草,兵器等物資也可依次類推。這就是變法與否對於戰爭的直接影響。有資源是一回事,能否有效整合資源投入到對外戰爭是另一回事。楚國的情況就是雖然擁有雄厚的人口物資等資源卻始終無法有效整合。

  • 6 # 楓葉0829

    楚國的一蹶不振就要說到一件事了。那就是中國古代史上著名的張儀“詐楚”事件。

    楚威王十一年(前329年),楚威王卒,子熊槐立,是為楚懷王。楚懷王剛登基的時候可算是雄心壯志,重用屈原等大臣,針對主要弊政進行一系列的革新,但是由於觸犯了楚國貴族的利益,導致了反對聲一浪高過一浪。時間久了,楚懷王也就放棄了。而當時呢秦國東進,與齊國爭霸中原,楚國西鄰秦東接齊,地理位置至關重要。

    本來呢,楚國和齊國是盟友,秦國攻打齊國怕楚國出兵,所以秦惠文王派張儀出使楚國,以獻商於之地六百里為條件,要楚懷王“閉關絕齊”,待楚、齊絕交後,張儀只承認獻地六里。楚懷王見受到欺詐,惱怒至極,舉兵伐秦,結果慘敗。

    之後秦楚之間多次大戰,由於楚國失約在先,齊國也沒有幫助楚國,同時齊國聯合韓魏兩國落井下石,導致楚國一敗再敗,最終直到楚懷王三十年(前299年),楚懷王被秦昭襄王騙去秦國,客死咸陽,楚國國勢迅速衰弱,再不復強盛。

  • 7 # 洋洋談歷史

    首先來說說春秋戰國具體是個什麼情況?春秋為一個時期,春秋時期之後為戰國時期。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陽,歷史進入春秋時期,簡稱春秋。也是屬於東周的一個時期,春秋時代周王的勢力減弱,諸侯群雄紛爭,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另一種說法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總之不管春秋五霸按哪種說法,楚莊王都是五霸之一。這也足夠說明了春秋時期楚國的強大。

    那麼它是怎麼一蹶不振的呢?怎麼由盛轉衰的呢?這就和楚懷王對大勢認識不清、用人不當、個人情緒智力不高有關,同時也與楚國本身權力和人才制度的弊端、楚臣們的腐化有關。

    楚懷王前期積極變法,調整楚國矛盾重重的各種利益集團的力量對比,抑制楚國的貴族集團,改革觸動了權貴階層的利益,遭到了他們的抵抗,改革失敗 。中後期又誤信秦說客張儀,毀壞齊、楚聯盟先後敗於秦、齊,失去漢中等地。在位時誤用佞臣子椒、子蘭、靳尚、上官大夫,寵愛南後鄭袖,排斥左徒屈原,致使國事日非。後入秦被扣,死於秦國。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逝世。秦昭襄王即位。昭襄王的母親是楚國人,就是電視劇裡面的羋月羋八子。昭襄王為了扭轉齊、楚、韓、魏聯合對付秦國的不利局面,決定與楚懷王聯姻,開始恢復與楚國的關係。不久,秦楚兩國在黃棘會盟,為表自己的誠意,秦國還將先前攻取的楚地上庸還給了楚國,兩國恢復了友好關係。秦國處理好了與楚國的關係後,馬上攻打魏國、韓國,繼續進行擴張,又取得了幾座城池。齊國對楚國背叛先前四國盟約的做法很不滿,於是以此為藉口,聯合魏、韓兩國軍隊,共同攻打楚國。

    垂沙之戰後,楚國在秦、齊的輪番進攻下,國勢逐漸衰敗,在之後的諸侯爭霸中,實力越來越弱,作用也越來越小了,此戰之後,楚國極盛之後轉衰,再也沒有能力與各大諸侯爭霸了。

  • 8 # 蠻天下

    楚國的滅亡我覺得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1. 秦的強大;

    秦隨著商鞅變法,逐漸成為戰國時期最強大的。商鞅主持的變法在各國中是最全面,最系統,最徹底的。秦國軍隊自商鞅變法實行獎勵軍功政策(軍功授爵制)後愈戰愈勇。武器裝備不斷改進。兵種已有步、車、騎之分。軍隊數量多時達到“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其後出現了尉繚子、白起、王翦、蒙恬等著名軍事家和將領。

    使秦國很快躍居戰國首強,邁出了秦朝崛起的重要一步,逐漸使秦國成為實現中國統一的中心力量。

    2. 楚沒有把握住最好時機;

    楚國在幾個時期也進行了一系列的變法,但是都不徹底。楚國的國君並不差勁,楚惠王和楚昭王實行安邦定國,伺機發展的方針;楚悼王利用吳起實行變法,然而楚悼王不幸逝世令變法無法徹底。楚懷王利用屈原等大臣實行改革,卻半途而廢。在齊國和秦國對抗的時候卻只顧眼前小利放棄盟友齊國,這使得他最後的希望失去了。到了楚考烈王的時代,給予楚國的機會就更少了,秦經歷多好的征伐變得更加強大了,雖然有春申君黃歇組織合眾抗秦也已經無回天之力了!

  • 9 # Mr君故

    楚國,在春秋時期一直是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它不像齊國只在齊桓公時期盛極一時,春秋幾百年的爭霸戰爭,大部分時間是楚國與晉國兩個國家在爭霸。春秋時期,楚國的擴張性極強,遠超當時的中原國家,從長江流域一直擴張到黃河流域(戰國時期魏國都城大梁原為楚地,戰國早期,魏國佔領大梁並繼續向南擴張,楚國退出黃河流域),楚軍的戰鬥力也極為強大,在春秋早期,楚軍幾乎戰無不勝。在齊桓公稱霸時期,齊國與中原諸國也只是以楚國長期不向周天子朝貢來問罪楚國,而不輕易與之交戰。城濮之戰,楚國敗於晉國,楚國向北擴張的勢頭得到遏制。如果不是召陵之盟與城濮之戰,相信中原沒有那個國家能夠阻擋楚國。

    春秋時期楚國疆域

    楚莊王時期,是楚國的極盛時期。楚莊王一生鐵馬冰河,問鼎中原,又在邲之戰擊敗晉國,霸權轉移到楚國手中。楚莊王將楚國推向了巔峰,也為楚國的衰落埋下了伏筆。楚莊王之後,楚國開始走下坡路,到楚昭王時,吳王闔閭破楚,那是楚國最大的敗筆。儘管楚國此後漸漸走向復興,但是楚國已經無法創造新的巔峰。所謂“宣威盛世”只是“昭惠中興”的延續,楚國在這兩個時期雖然國力在上升,但沒有多大作為。楚威王之後,之後楚國開始走向衰亡。公元前223年,王翦擊敗項燕,楚軍一潰千里,楚王負芻被俘,八百年楚國終於滅亡……

    楚國從崛起到衰落,從衰落到復興,又從復興到衰亡,八百年的時間,楚國沒有找到自己失敗的原因。

    楚莊王及其以前的時期,楚國的文化一直落後於中原的“禮樂”文化,楚人從國君到貧民一向以勇猛彪悍著稱,相比中原楚國沒有太多的約束,中原人以此來羞辱楚國人為“南蠻子”,正因如此,楚人越要證明自己。在周王朝最強大的時期,當天下都臣服於周天子時,楚國卻向周天子的權威發起了挑戰。周昭王決定對這個不臣服於自己的諸侯予以教訓,周昭王三次南征楚國,結果周昭王自己卻死在了第三次伐楚戰爭中。

    到周平王東遷洛陽之後,天下大亂,周室衰微,熊通不滿足於自己的“子”爵,於是僭越稱王,是為楚武王,成為當時第一個稱王的諸侯國,中原諸國懾於楚國的強大,而不予以制裁,就連召陵之盟,管仲也勸齊桓公不要拿“楚國稱王”這件事來刺激楚國。

    戰國初期楚國疆域

    在不斷向北的戰爭中,楚國也不斷吸納中原聞名。楚莊王問鼎中原,不僅在洛陽城外閱兵,還詢問九鼎之重,楚莊王之意,是想以楚國取代周天子成為天下之主。王孫滿以“九鼎之重,在德不在鼎”,周室雖然衰微,但是德行尚在。楚莊王無言以對,心中卻肯定了王孫滿的回答。此後無情的戰爭之中,楚國也講起了“禮”,春秋無義戰,楚國也講起了“義”,“楚莊王納諫復陳”,便是一個最好的例子。楚莊王為楚國積累了極大的物質財富,也開啟了楚國統治階級奢靡之風,楚靈王築章華臺便是例證。

    楚國崛起於楚人戰鬥勇猛彪悍的民風,衰落於沉溺於所謂先進的中原文明,貴族們“鐘鳴鼎食”,不亦樂乎。

    在楚共王以前,新即位的楚王在三年之內都必須要有“亡他國”的武功。楚莊王選擇在第三年“一飛沖天”“一鳴驚人”,或許有此考慮。在楚莊王之後,便不再見到這條規矩的踐行。

    楚威王大敗越國後的楚國疆域

    另外,楚國強大的原因之一,還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弒君傳統。從楚武王開始,整個春秋時代,武王、成王、穆王、靈王和平王五位楚王透過弒君奪取政權。弒君者在國內遭受了非議,就需要透過對外軍事戰爭取得勝利來證明自己,以穩固統治,而且,除平王外,弒君者一般都有極強的進取心,這種弒君傳統保證楚王的“質量”

    極大的成就使後代楚王不思進取,變得昏庸無能,楚國的發展開始停滯,兩個人才的流失是楚國衰落的直接原因。屈巫臣入吳,吳國開始崛起;伍子胥入吳,吳國直接滅掉楚國。

    楚頃襄王鄢郢之戰後疆域

    楚昭王雖然在秦軍的幫助之下恢復楚國社稷,但楚國國力已經大大不如從前,也沒有從前那樣的戰鬥力和進取心,從此,楚國進入了長達100多年的復興時期(從昭惠中興到宣威盛世,中間吳起變法時間過短,而且成果夭折)。

    就中國歷史而言,東周分為明顯的春秋與戰國兩個時期,到戰國時代,晉國一分為三,田氏代齊,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後脫胎換骨。而楚國卻並沒有明顯的分水嶺。楚國的政治制度人和春秋時期大抵相同,在變法的時代,楚國已經落後。吳起變法夭折,楚國政治已經僵化,宣威盛世是楚國政治的迴光返照。此後,幾經秦國打擊,楚國一蹶不振,從此走向衰亡。

    秦始皇滅楚前的楚國疆域

    貴族政治是戰國時代楚國政治的最大弊端之一。縱觀整個戰國時代,楚國幾乎沒有湧現出類拔萃的名將和經天緯地的賢臣(奇怪的是秦朝末年,楚地湧現大量名將賢臣)從秦楚兩次決戰“丹陽之戰”和“藍田之戰”的楚軍主將(屈匄、景翠、昭魚等)就可以看出,屈、景、昭都是楚王后裔,當時楚國朝堂上的重臣,靳尚、屈原等也都是先前楚王后裔,這種政治局面就會造成楚國人才不足,屈原這種大才,也被楚王的庸碌和姦臣的讒言被打壓下去。楚悼王死後,吳起爬在楚悼王的屍體上,貴族們抄楚悼王的屍體射去,繼位的楚肅王處死了七十二家貴族,還是沒能扭轉楚國的這種政治局面。

    楚王的昏庸無能、人才的缺失、貴族政治政治的僵化、不思進取等種種原因使得楚國國力始終沒有突破性的增長,大爭之世,落後就要捱打,楚國的滅亡只是時間問題。

  • 10 # 來自精神科大夫的思考

    權利都在有封地的大貴族們手裡,君主其實掌握的力量很小,開明的有作為的楚王還能有作為,一旦是那種聲色犬馬志大才疏的就根本掌控不了楚國局勢。

  • 11 # 一夫壹歷史

    楚國怎麼是戰國的末尾呢?它一直很強大。最後征服楚國是用了60萬大軍。儘管如此,楚雖3戶滅秦必楚。陳勝吳廣項羽劉邦都是楚人。

  • 12 # 查無此人30842114

    鸞鳥鳳皇,日以遠兮。燕雀烏鵲,巢堂壇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並御,芳不得薄兮。陰陽易位,時不當兮。懷信佗傺,忽乎吾將行兮!

    這是屈原對楚國當時的看法,自己品!!

  • 13 # 大胖觀史

    這要從楚國的起源、發展歷程及文化屬性方面去找尋原因!

    楚國起源於江淮地區,從第一代楚王不被中原主流接納開始,期間不斷與其他部族的兼併、融合終於發展為春秋時期的一方霸主。這一時期的楚國,山河廣袤且有那麼幾代明君在位,所以很強大!但其本質的國家結構以及文化,仍然沒有根本性的改變,這就為其後續的衰落埋下了伏筆!

    首先談國家本質上的結構,楚國在其長期兼併與融合的過程中形成了各族實際封地自治且族有私兵的制度,這種制度根本談不上國家凝聚力,更談不上創新發展,因為一旦有什麼變革之舉,那些利益受到損害的世族就會極力阻撓並剷除異己,甚至會群起而攻之,吳起在楚國的變法就是例子!

    其次談文化,楚國始於蠻夷,誕生之初一心想向中原主流文化考慮,但均不被接納,甚至被鄙視;這作為歷代楚王的心中之痛,自然而然就會滋生逆反心理,所以乾脆就唱起來反調,不忘中原靠攏,而是不斷的透過各種方式去兼併吳越及百越部族。這就造成了一個不良迴圈,一個沒有容易當時社會主流的國家,任憑再怎麼山河廣袤,也會逐漸被遺棄並衰落的!

    最後談一下,戰國時期的各代楚王也確實不爭氣,甚至有楚懷王這種被忽悠的客死異鄉己,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遇上連續幾代的常君、弱君、甚至昏君,國家能有不衰落、滅亡的嗎!

  • 14 # m443

    楚懷王仍堅持儒道 以為聖人之學是人人應具備的 但當時早已沒了儒家約束 爾虞我詐盛行所以楚國必敗 最直接的例子兩次相信別人直接導致國土流失自己也身陷囹圄

  • 15 # 品茗言古今

    春秋在楚莊王問鼎中原之後,楚國第一次在中華歷史的舞臺上佔據了主角位置。在此之前,由於楚國地處偏僻,一向被中原諸侯嘲諷為蠻夷之邦,因此,在楚莊王之後,楚國貴族努力學習中原的禮制文化,以期褪下自己身上披著的莽荒之風,被中原諸侯以禮制之邦相稱,但也就此埋下了它一蹶不振的禍根。

    楚國從萬乘之國淪為戰國吊車尾,既有表層的原因,也有深層的錯亂,我們先從表面來講。

    楚國軍事力量的落後,是戰國時期被動挨打最重要的表面原因。

    自楚莊王問鼎中原之後,楚國軍事系統的發展就基本停滯了。春秋時期,最重要的作戰單位稱之為“乘”,一乘指的是四匹馬、一輛戰車、三名車上甲士、側翼保護100人左右。所以楚莊王以萬乘之國問鼎中原,其於諸侯莫敢不從,這是軍事硬實力的勝利。

    但在戰國,“乘”這種類似於古代航空母艦一樣的作戰單位逐漸因為太過於笨重而被淘汰了,取而代之的是機動效能更強的輕騎兵軍團。楚國在戰國時期,沒有發展自己的機動部隊,反而依舊倚重笨重的“乘”,從機動性上講,楚國已經處在了下風。

    當然楚國不重視騎兵的發展,也有它本身的地理因素。

    楚國內部水系眾多,囊括了一整片的雲夢澤,眾多的湖泊使楚國水軍發達,卻不適合騎兵的發展,而且楚國內部並不產良駿,這也使得楚國發展輕騎兵發育不良的一大主因。

    楚國保有楚莊王時的貴族政治,不思變是落後的深層原因。

    楚國的貴族政治,追根溯源,還得從楚莊王時期開始。自楚莊王之後,楚國崇尚中原禮制之說,決心以禮制洗刷自身蠻夷的形象。這本意是好的,但楚國的禮制,成了限制其自身發展的一道最大的障礙。

    當戰國時期的秦國啟用商鞅為相,以法家治國都,國家改革,以郡縣取代封國,確立軍功制,使得普通人也有了封王拜相的機會的時候,楚地還沿用著周朝的禮法,國家的統治階級牢牢的被把握在少數幾個貴族家庭中,身份是獲得功勳的唯一標杆,功勞再大不如生個好人家成了楚國的真實寫照,試問在如此政治制度之下,人民如何能全心全意為國家服務?

    最後的結局只能是“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了。

    其實楚國有過幾次改革這種落後的政治的機會,最好的時機在蘇秦和張儀的合縱連橫之時,但楚國內部根深蒂固的禮制思想阻礙了新思想的綻放。

    落後就只能捱打,楚國深深的的領教了這句話的厲害。秦國大將白起須臾之間攻下都城郢,並焚燬了楚國曆代的宗廟和夷陵,楚國從此再無稱霸的可能。

    楚國的用人策略,加速了它的滅亡。

    楚國的這種本土用人策略,使得百家中的諸多弟子都紛紛繞道,楚地以一地人才抗衡天下,也難怪會成為七國中的吊車尾了。

  • 16 # 有錢就吃腰子

    所謂戰國七雄其實是指戰國時期實力最強大的七個國家即楚齊(田)燕趙魏韓秦~因為戰國時期還有其它很多國家即部邦,尤其北華草原建立眾多戰鬥力強大的畜牧國家(包括戰國末期興起的匈奴),比如巴、蜀、越、中山、林胡、義渠、婁煩、東胡、夜郎、牂牁、且蘭、宋、衛、鄭、朝鮮(商朝後裔國家箕子朝鮮演化而成)、魯等等,都是比較大的國家,甚至有的還屬於強國。代表天下統一政權的東周,在河南西部洛陽一帶還有直轄區域(侯國、部邦、方國屬於間轄區域)。很多不注意歷史細節的人,誤以為只有戰國只有七個國家,尤其是一說戰國時期的強國,很多人就誤以為戰國最強國是秦國,第二強國又有楚國、趙國、魏國、齊國之類的說法。這些都是一種機械僵化的歷史認識。實際上,戰國時期的各國實力是一個變化的歷史過程,不是某國一直強勝或者一直弱小。戰國曆史,就是從趙襄主領導趙、魏、韓三家反滅智國三分晉地而正式產生趙、魏、韓三國(史稱三家分晉~但實際上是智要滅三家吞併晉國而反被三國所滅)開啟戰國時代,到秦國滅楚結束戰國時期的歷史時期。整個戰國可以分為三個歷史時期:戰國前期,趙、魏、楚先後成為戰國最強國。春秋時期,晉國依靠改革和新興地主貴族擊敗楚齊秦燕等霸主,長期稱霸天下。但是新興地主階級崛起,逐漸取代落後的奴隸制的晉國貴族,最後晉國被智、趙、魏、韓四家新興地主貴族控制,實際上地主貴族統治四個新興國家。晉國四大家以智國最強大,新君智瑤企圖滅掉趙魏韓獨吞晉國,強迫魏韓一起先滅軟實力最強大的趙國後再滅魏韓兩家。當時趙國在趙襄主趙毋恤領導下,在長達三年的晉陽戰役中,趙國最後說服魏韓反智,最後趙魏韓反滅智國,分掉了智國土地(晉國為四家故稱三家分晉),趙、魏、韓三國正式建立。趙國在趙襄主領導下繼續發動戰爭,打敗鄭衛齊宋等國,滅掉了大國代國,成為戰國第一雄。趙襄主薨逝後趙國發生內訌削弱實力,魏國在魏文侯的領導下迅速崛起,成為第二雄主。接著楚國改革強大,楚悼王時期迅速發展強大,同魏國並列為最強國。戰國中期,改革潮流導致群雄並起,透過改革,田齊、荊楚、嬴秦的實力最強大而三強並列,燕國、中山、巴、蜀等國實力最弱小,而三晉之國即趙、魏、韓的實力處於中間層次(韓昭侯時期)。各國合縱連橫,戰亂頻繁,越、巴、蜀、宋、衛、鄭、魯等大國先後滅亡,東胡國家中山國滅而復興。在大西南的雲貴高原上,夜郎國從烏蒙高原向東發展擴張,滅牂牁與且蘭兩個大國,又夥同蜀國滅鰼國,夥同巴國滅鱉國,從而發展成為西南地區最強國,一度打敗楚國、蜀國和巴國。

  • 17 # 文殳子

    首先糾正下您的觀點,從事實來看,到戰國中後期楚國仍然保持強大的實力,楚懷王滅越後達到勢力頂峰,但隨後開始走向下坡路,但因為老底子都在,實力倒沒有淪為七雄的最後,我覺得在齊國復國後是秦、趙、楚的順序。

    楚國雖然強勢,但因為政治體制僵化,外交失策,軍事失利,面對變法大成、解開封印的秦國,仍然難以抵擋,最終一步一步走向滅亡。

    一、國政治體制僵化

    1、貴族勢力強大制約君權

    戰國以後,各諸侯國透過政變或政治改革,極大削弱了原先強盛的卿族勢力,君主權力得到很大程度集中,從城邑分封制進入郡縣直屬制。如韓、魏、趙三家分晉,田氏取代姜氏統治齊國,原先士族林立的局面大幅改觀,而秦國曆來公族勢力不強。

    楚國國君雖然推行過改革,試圖限制貴族特權、提拔政治新秀,這樣既提升楚王的權力,又削弱大族的特權、封地,但最終以失敗告終,昭、屈、景三大姓逐漸把持楚國朝政,連熊氏宗族子弟都難以重用,他們經過上百年的發展,關係盤根錯節,不但擁有廣袤的封地,還在朝堂上與楚王相抗衡,令尹、莫敖、大司馬三大官職被他們壟斷,國家軍政、外交及王族事務都被掌控。他們優先以自己家族利益為重,而不是楚國整體利益,迫使楚王在做決策時,也不得不考慮這三大家族的想法和利益,最終結果卻往往對楚國不利。

    2、內部爭鬥難以統一對外

    楚國因為政治體制的原因,歷代宗族內亂不斷,國力上升期尚可以抵消其影響,但下坡路時便非常致命,不僅使楚國消耗大量政治資源和人才,花費大量修養生息時間,還導致楚國難以集中國力,統一應對外部威脅。

    莊蹻之亂

    公元前300年左右,楚國在垂沙之戰被齊國等聯軍大敗,楚懷王派宗室莊蹻在郢都抓捕戰敗將領的家屬,挖掘其祖先墳墓,引發都城百姓暴亂,反抗楚國暴政,後被殘酷鎮壓,也是被迫遷都的原因之一。

    李園之亂

    楚考烈王時,春申君黃歇為相國,因為楚王無嗣,便將自己懷孕的愛妾,也就是李園的妹妹送給楚王,孩子生下來後被立為太子。李園擔心春申君洩露這個秘密,於是在公元前238年考烈王死後,在宮廷中派刺客殺死春申君,並滅黃歇全族。導致春申君以來貫徹的對外合縱攻秦的政策中止,轉而親秦。

    楚哀王被殺

    公元前228年,楚幽王死後,同母弟楚哀王即位,因為身份被洩露,另一位公子負芻的門客將其殺死,擁立負芻即位,將李園族滅。當時秦國已全面出擊攻打六國,楚國國都被迫從長江中游遷至下游的壽春,可謂是避無可避,這時候內亂讓人心分散。

    3、君主不明人才難用

    從楚懷王開始,楚頃襄王、楚考烈王、楚幽王、楚哀王及負芻五代楚王均是平庸君主,外有強敵環嗣,內有重臣掣肘,既缺乏雄才大略,又沒有宏偉之志,難以實現復興大業。楚國作為大國之一,還是有人才用武之地的,不管是三大家族的本土人才,還是其他諸侯國來的,但楚王要麼失之交臂,要麼任而不用,沒能為楚國大業做出貢獻。

    黃歇

    黃歇被封春申君,任楚國令尹,在位期間一度讓楚國恢復地位,一是率兵支援趙國,在邯鄲之役中與聯軍擊敗秦國;二是舉兵滅掉魯國,楚國勢力為之一振;三是合縱諸侯攻秦至函谷關下,但被秦軍擊敗,此後逐漸失去楚王信任。

    屈原

    楚懷王前期重用,後期信任佞臣及公子的讒言而遠離,楚頃襄王即位後更是放任他,最終在郢都被秦國攻破後跳汨羅江自盡。

    張儀

    學成之後最先投奔楚國,令尹因其出身稍賤,不願意重用他,以宴席間丟失玉璧為名鞭打他,最終迫使張儀前往秦國效力,為楚國大業衰亡埋下禍患。

    由此可見,楚國任人唯親、唯貴,而非唯賢、唯德,加上三族超越楚王,把控楚國用人,一般士子很難有出頭之日,自然無法發揮賢才作用。

    二、楚國外交政策連續失誤

    1、在國力強盛時輕易放棄齊楚聯盟

    楚懷王執政中期,戰國進入秦、齊、楚三強並立階段,其中以秦齊為主要矛盾,楚國橫跨東西,與秦國、齊國都接壤,因此楚國的立場對齊國、秦國都非常關鍵。

    最開始時,楚國一度作為六國合縱長聯合攻打秦國,因此與齊國正式建立聯盟關係,共同應對秦國的攻擊。秦國此後數年處於被動的局面,之後用張儀計策,以商於六百里土地,換取楚懷王中止齊楚聯盟,楚懷王見利忘義,很快與齊國斷交,結果張儀改變口吻說是六里土地,楚國人、地兩失。

    之後,齊國因為滅燕得罪燕國,滅宋惹怒諸侯,又準備攻打兩週,在燕國的組織下諸侯一起滅掉齊國,楚國將領淖齒殺死齊閔王。齊國之後雖然復國,但國力大損,已失去與楚國結盟資格,又改為親秦政策,再未參與諸侯合縱攻秦,楚國只能與實力有限的三晉結盟。

    2、國力衰弱時參與合縱,未擋秦國攻勢

    公元前257年,秦國繼長平之戰後乘勝追擊,圍住趙國首都邯鄲,楚國春申君率兵北上,與魏國信陵君及趙國軍隊聯合抵抗,使秦國損失部隊達20萬,被迫調整全面出擊的政策,改為分化瓦解、各個擊破,隨後近20年內各方迎來了相對平和的發展時期。

    公元前247年,秦國逐漸恢復了實力,贏政剛剛即位,便繼續加緊對韓魏進攻,信陵君魏無忌返回魏國後,向諸侯國求援,楚國與其餘五國再次合縱攻秦,擊敗秦國將領蒙驁,迫使秦國緊閉函谷關。這次合縱雖然聲勢巨大,但秦國實力未損,東出勢頭並未轉變。

    公元前241年,趙國組織將領龐煖倡導再次合縱攻秦,聯軍繞過函谷關進入關中,秦軍打算優先攻打長途而來的楚軍,楚軍自行撤離,聯軍被迫後撤。之後諸侯再未能聯合攻秦,秦國勢力再難壓制,等待諸侯的只有滅亡的命運。

    (楚考烈王)二十二年,與諸侯共伐秦,不利而去。——《史記·楚世家》

    當時,秦國已遠超諸侯,單一六國中的一個都難抵抗,唯有合縱一途方能延緩秦國東出步伐,但諸侯各有心思,難以真正聯合,很容易被秦國各個擊破,反而被秦國作為反攻的藉口。在合縱效果越來越弱,甚至得不償失後,諸侯就再未組織合縱攻秦的軍事行動,只能各自抵抗,各憑天命。

    三、和或戰,難阻秦國滅楚

    1、楚國和秦策略未起效果

    楚國在後期處理對秦關係時,一直處於比較糾結的狀態,和秦怕諸侯反打,攻秦又怕被猛揍,所以試圖在其中找到一個好的平衡點,但很不好掌握,稍有不慎就會大虧。秦國掌握兩國關係的主動權,經常反擊楚國,楚國仍處於非常被動局面。從最後五代楚王角度來看,和秦策略大致分為三個時期:

    楚懷王時期

    楚懷王因為張儀被騙,怒氣衝衝地出兵攻打秦國,但在丹陽、藍田損兵10數萬,漢中被佔。楚國國勢大衰,此後與秦國數和數戰,秦國歸還上庸,但又攻佔重丘等10幾個城池。隨後,秦國以結盟為誘餌,邀請楚懷王到武關相會時扣押他,要求割讓巫郡、黔中郡,楚懷王不答應,最終死在秦國,楚頃襄王即位。

    楚頃襄王時期

    本來楚頃襄王於秦國有殺父之仇,但在秦國威脅下再次議和、聯姻,在位期間與秦昭王在宛、鄢、穰等地多次相會,盡力爭取秦國更和善的態度。但秦國仍然無動於衷,乘間隙仍然攻佔楚國西陵、巫、黔中及郢都,割上庸、漢北,楚國以出兵參與諸侯攻打燕國、派太子入質,爭取了暫時的緩和。

    楚考烈王時期

    在位期間,對秦關係以長平之戰為轉折點,即位後黃歇被封春申君,繼續親秦附秦,甚至割讓州陵作為態度,而秦國投桃報李,主攻方向繼續放在三晉;長平之戰後,楚國出兵八萬幫助趙國取得邯鄲之戰的勝利,標誌著秦楚正式走向決裂,再無談和可能。

    秦國早已確定了一統天下的目標,軍事、外交雙管齊下,都是為大目標服務的,楚國抱殘守缺,期待秦國能夠手下留情,只是幻想,秦國始終掌握著對楚關係的主動權,暫時有用就同意和平,無用就發起攻擊。

    2、楚國區域性軍事勝利難挽頹勢

    俗話說,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楚國作為老牌大國,還是具有一定的實力積澱的,在秦國放鬆警惕時,在區域性區域、區域性戰役還是能夠對秦國佔據一定優勢,從而取得某次軍事行動的勝利,但仍然難以阻擋統一的車輪,對最終結果沒有太大影響。

    鄢陵之戰

    公元前279年開始,秦國三年內陸續攻下楚國西陵(今湖北宜昌)、巫郡(今重慶奉節)、黔中郡(今湖南懷化),奪取楚國都城,並焚燬楚國曆代先王墳塋,楚軍潰不成軍,難再抵擋,於是遷都至陳(今河南淮陽)。隨後,楚頃襄王徵集東部十多萬士兵,於公元前276年反攻秦軍所佔地盤,收復了長江沿岸十五座城邑並重新設定郡縣,避免秦軍順流而下。但楚國之後面對攻擊,仍然不斷遷都,公元前253年,遷都巨陽(今安徽太和);公元前241年,遷都壽春(今安徽壽縣)。

    郢都之戰

    公元前226年,秦國發起滅楚之戰,由李信、蒙恬率軍20萬出擊,一路勢如破竹,連續攻下平輿、寢、陳城等地,而當時楚國公子但在秦國為相的昌平君被派往郢都安撫楚地百姓,但不久反叛秦國,李信被迫回攻,楚將項燕率軍尾隨擊敗秦軍,殺死都尉7個,收復失地。但次年秦王派王翦率60萬大軍攻打楚國,攻破楚都並俘虜楚王負芻,項燕扶立昌平君為王,但於次年也被擊敗,楚國滅亡。

    由此可見,在秦國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楚國區域性反擊雖然取得了一定的軍事勝利,但對大局難以發揮作用,只能等待滅國的命運。

    【結語】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是歷史大勢。秦國從戰國開始到一統天下,從10多個大諸侯中脫穎而出,共經歷200多年,肯定有著綜合的優勢,而楚國最終被淘汰,肯定在政治、外交、軍事等領域有較大的劣勢和失誤,所以難以發揮自己地大物博人眾的優勢。若不以成敗論英雄,楚國也不失為一個有獨特魅力和底蘊的國家,為後世我國南方的持續開發積累了很好的基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糖尿病人怎麼做才可以不吃藥就能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