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蝸牛兒愛吃肉

    糖尿病已經成為了當今社會的常見病,尤其是肥胖、不規律飲食、或者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更容易患糖尿病,而糖尿病很難根治,需要長期吃藥或者注射胰島素,但是輕症患者也存在逆轉的可能,需要我們從生活做起,不熬夜、規律飲食、肥胖者需要減重,平時加強體育鍛煉,有時甚至需要短時注射胰島素,最重要的是早發現,這也要求我們平時注意體檢的重要性。

  • 2 # 一個小醫生的科普

    現在糖尿病也是一個非常常見的疾病,據國際糖尿病聯盟(DF)統計:2015年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數已達4億,較2014年的3.87億增加近7.2%;預計到2040年全球糖尿病患病總人數將達到6.42億;2015年全球因糖尿病死亡人數達500萬。

    我國糖尿病患病率也呈快速增長趨勢:1980年我國成人糖尿病患病率為0.67%,2007年達97%,2013年更高達10.9%。也就是說我國有超過1億人患糖尿病。

    糖尿病的主要症狀是什麼呢?

    糖尿病最典型的症狀就是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飲、多食和體重減輕。

    也可有面板瘙癢,尤其外陰瘙癢。血糖升高較快時可使眼房水、晶狀體滲透壓改變而引起屈光改變致視物模糊。

    許多病人無任何症狀,僅於健康檢査或因各種疾病就診化驗時發現高血糖。

    糖尿病就一定要吃降糖藥嗎?可以先進行醫學營養治療和運動。

    醫學營養治療( medical nutrition therapy,MNT)是糖尿病基礎管理措施,是綜合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推薦所有糖尿病病人接受由營養師制訂的個體化的醫學營養治療。對其主要目標是:幫助病人制訂營養計劃和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糾正代謝紊亂、達到良好的代謝控制、減少 ASCVD的危險因素、提供最佳營養以改善病人健康狀況、增加胰島素敏感性和減緩β細胞功能障礙的進展。總的原則是確定合理的總能量攝入,合理、均衡地分配各種營養物質,恢復並維持理想體重。

    合理控制總熱量控制總能量攝入:體重低於理想體重者、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伴有消耗性疾病者,能量攝入可適當增加10%~20%;肥胖者酌減,使體重逐漸恢復至理想體重的±5%左右。病人每天總能量根據年齡、身高、體重、勞動強度而定。理想體重的估算公式為:理想體重(kg)=身高(cm)-105。成人正常體重者完全臥床時每日每千克理想體重給予能量15~20kcal,休息狀態下25~30kcal,輕體力勞動30~35kcal,中度體力勞動35~40kcal,重體力勞動40kcal以上。

    營養物質分配:保證碳水化合物的攝入:膳食中碳水化合物供給量應占總熱量的50%

    60%,成年病人每日主食攝入量為250~400g,肥胖者酌情可控制在200-250g。不同種類碳水化合物引起血糖增高的速度和程度有很大不同,可用食物血糖生成指數( glycemic index,G)來衡量。GI指進食恆量的食物(含50g碳水化合物)後2~3小時內的血糖曲線下面積相比空腹時的增幅除以進食50g葡萄糖後的相應增幅,是反映食物引起血糖應答特性的生理學指標。GI≤55%為低GI食物,55%~70%為中GI食物,GI≥70%為高GI食物。糖尿病病人應選擇低CI食物,有利於血糖控制和控制體重。應限制單、雙糖的攝入,可適量攝入糖醇和非營養性甜味劑。每日脂肪攝入量佔總熱量的25%-30%,其中飽和脂肪酸攝入量小於總能量的10%,膽固醇攝人量<300mg/d,富含膳食纖維的食品可延緩食物吸收,降低餐後血糖高峰,有利於改善糖、脂代謝紊亂,並增加飽腹感。建議我國成人膳食纖維的攝入量為25-30g/d。每日攝人食鹽應限制在6g以下。戒菸限酒。

    合理餐次分配:確定每日飲食總熱量和糖類、蛋白質、脂肪的組成比例後,按每克糖類、蛋白質產熱4kcal,每克脂肪產熱9keal,將熱量換算為食品後製訂食譜,並根據個體生活習慣、病情和配合藥物治療需要進行安排。可按每日三餐分配為1/5、2/5、2/5或1/3、1/3、1/3等模式。規律飲食、定時定量,注意進餐順序。

    隨訪:以上僅是原則估算,在治療過程中隨訪調整十分重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運動治療:在糖尿病的管理中佔重要地位,尤其對肥胖的病人,運動可增加胰島素敏感性,有助於控制血糖和體重。根據年齡、性別、體力、病情、有無併發症以及既往運動情況等,在醫師指導下開展有規律的合適運動,循序漸進,並長期堅持。久坐時應每隔30分鐘進行一次短暫的身體活動,建議每週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運動前、後要監測血糖。運動量大或激烈運動時應建議病人調整食物及藥物,以免發生低血糖。TIDM病人為避免血糖波動過大,體育鍛煉宜在餐後進行。

    但是如果飲食控制及運動後血糖仍然控制不佳,需要及時至醫院就診,進行正規降糖治療。

  • 3 # 糖姥爺

    #糖尿病人怎麼做#

    #糖尿病飲食控制#

    糖尿病病人的觀念,真的很重要。

    如果你總是在思考:用什麼藥能夠治好我的糖尿病?怎樣用藥能夠治好我的病?那麼,你就會終生用藥……

    我沒有說:用藥不對。在整個病程當中,藥物控制也是一個必要手段之一。

    做為一個糖尿病人,你首先要思考的,你的發病原因,到底是什麼?

    只要你自己不斷的思考,不斷的探索。這個原因 你一定可以找得到!

    我只說:‘’你自己不斷的思考和探索‘’;如果你被人誤導,就會山重水複,找不到路了!

    可以嘗試的一個思路,供你參考:

    在改革開放以前,人們的生活水平很低,人們的進食量很大,但 糖尿病的發病率很低;

    近些年來,人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人們的進食量並不大,糖尿病的發病率卻明顯上升了。

    糖尿病的發生,與吃多吃少有關係嗎?

    再深入一步來思考:

    既然飲食的多少,與發病原因 沒有直接關係。

    那麼,你的飲食結構,發生了哪些改變呢?

    你的飲食結構合理嗎?

    你的飲食結構科學嗎?

    你的飲食結構有問題嗎?

    最主要的問題是什麼呢?

    只要自己能夠認真思考和探索,你就能找到病因,你自己就能去除病因,自己就能從根本上解決自己的一切問題。

    世上根本就沒有救世主,解決我們自己的問題,全靠我們自己!

  • 4 # 維度整合吳俊

    本人是資深的糖尿病患者,不僅有糖尿病,還有糖尿病的多種併發症,酮中毒、胃痙攣、糖尿病腎病、糖尿病周邊組織病變、眼底病變、糖尿病的六大併發症,我一個人都快得齊了,還外加膽囊摘除、高尿酸、高血脂。

    其實當初檢查出糖尿病的時候,也沒有那麼嚴重,就是因為心存幻想,認為只要隨便控制一下,注意一下飲食,這個病也不會怎麼樣,結果才兩三年的時間就把自己身體拖到瀕臨崩潰的狀態。

    到了無可挽救的時候才知道後悔,才來想辦法想要挽救,所以你現在提這個問題其實就和我當初一樣的心懷僥倖,老老實實的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該打針就打針,先把血糖控制住,再慢慢的尋找方法,前提是先控制住血糖。

    如果現在有任何人告訴你他可以根治糖尿病,你直接讓他去死,絕對是騙子。我們也算行內人士,據我們瞭解在10~20年之內沒有這種可能性,所謂的不吃藥就能控制糖尿病,那也是有很多先決條件的,當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你的糖尿病還處於前期。

    這個時候只要控制飲食,加大運動量的確是可以控制血糖。但說實話要達到這樣的飲食標準,你只能吃正常飲食的40%的量,還有一大堆你平常喜歡吃的東西,你絕對不能再吃,如果不是因為以前這種飲食偏好,你可能也不會得糖尿病而且,只能吃四成飽還要去運動 ,我不認為有正常人能夠長期堅持下來。

    說實話,絕大多數得糖尿病的人都是缺乏自制力的人,都有一堆爛毛病壞習慣,連矯正自己的生活習慣都很難做到,我不認為能夠用很極端的方法,在不用藥的情況下做到控制血糖,所以還是不要胡思亂想了,老老實實的打針吃藥吧。

  • 5 # 優雅一品

    對於這個問題,不能肯定答覆你。我以前也抱著這種幻想來做的,可是現實告訴我們,得了糖尿病,怎麼做都不可能正常,只能緩解。

    其實糖尿病並不可怕,因為得病了,無痛,和正常人一樣,只要心裡沒壓力,心情好。

    首先要認識糖尿病,瞭解糖尿病,把血糖指數控制好,這樣就和正常人一樣,具體怎麼做呢?我就說說我是怎麼做的。你參考參考。

    首先要心太好。樂觀看待,心裡不要有壓力,該幹啥就幹啥,一切正常。其次就是,鍛鍊和飲食控制,每次吃完飯半小時後,鍛鍊四十分鐘左右,要堅持;飲食控制最重要,一天按時吃飯,不要吃太飽,多吃蔬菜,少吃主食,粗細營養搭配,少吃稀飯白饃,不吃甜食糕點…

    再就是注意適當休息,早睡早起。

  • 6 # 飛翔魚

    這個病重要就是胰腺、腸道、脾、胃綜合性病比較多、多注意肚子肥胖,和過度偏瘦,重要就是生活習慣要改變,多注意運動。

  • 7 # 天天聽健康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

    有糖尿病的人會發現,在剛剛查出糖尿病時有的人透過飲食控制、加強運動等生活方式干預措施,血糖就能得到有效控制,但有的人也同樣管住了嘴、邁開腿血糖也控制不到理想範圍,大多需要降糖藥的幫助才能將血糖控制達標,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這與不同的人導致糖尿病發生的原因略有不同有關。眾所周知,糖尿病最主要的表現就是高血糖,之所以血糖會升高是因為血糖得不到有效利用,因為血糖要被組織細胞利用必須要透過胰島素運送進去,因此當胰島素不能很好地發揮這種作用時時血糖就不能被有效利用而滯留在血液中,高血糖就發生了。

    胰島素不能發揮作用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胰島細胞受損或有凋死而不能分泌出足夠的胰島素,這種情況大多發生在有家族性糖尿病史或是偏瘦的人群中;二是胰島細胞分泌的胰島素並未減少,但細胞上讓胰島素進入的通道受阻,胰島素進入不了細胞內,血糖也得不到利用,這種情況稱為胰島素抵抗,這種情況多發生在體重超重特別是肥胖的人群中。

    很容易理解,第一種情況自身胰島素不夠用,雖然透過控制飲食減少了血糖來源、透過運動增加了組織細胞對血糖需求,但胰島素不足這種利用效率不太容易提高,往往需要降糖藥的幫助;第二種情況則只要能減輕消除胰島素抵抗,血糖就能得到有效控制,而減肥是消除胰島素抵抗最有效的方法,控制飲食加強鍛鍊本身就是減肥的措施,所以因胰島素抵抗導致的糖尿病可以先不用藥,透過生活方式干預的措施進行治療就可能獲得良好的控制效果。

    綜上所述,在發現糖尿病時可對自身情況做了解與分析,是不是可以先不用藥、是不是能管住嘴邁開腿就能有效控制血糖就有了大致的瞭解。需要知道的是,這兩種情況在糖尿病初期可能會同時存在,只是嚴重程度不同,如經生活方式干預治療後血糖仍然得不到有效控制,則應及時服用降糖藥,不應猶豫更不能拒絕。

  • 8 # 孫醫生講糖

    很多糖尿病朋友期望糖尿病能夠治癒,其實在我看來,能夠做到不用藥物就能將血糖控制在目標範圍以內就相當於治癒。

    畢竟,堅持飲食和運動鍛鍊是達到身體健康的基本要求,生活隨意,好吃懶動,即使血糖不高,也會出現高血壓、肥胖、脂肪肝等等代謝性疾病。

    糖尿病人不吃藥血糖是能夠保持正常的,但是需要糖尿病患者做到自律,能夠遵照飲食和運動治療的要求,減重,定期進行血糖等的檢查。這樣才能夠不吃藥將血糖控制在正常,並能長期保持血糖的平穩。

    而自律是很難的。

    大多數人血糖控制差,不是由於經濟問題,不是文化素養,而是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情緒,當想吃的時候,吃一點沒有事情吧,不想用藥了,停2天怕什麼!

    自律的人不是沒有慾望和情緒,但是他們知道該如何控制,想吃的時候,做點別的事情,轉移一下注意力,堅持每天30-60分鐘的鍛鍊,這都需要毅力去堅持。規律用藥物,嚴格調整飲食,定期進行身體的檢查。

    一個人,越自律,越成功,這不僅表現在事業上,還在家庭生活上和自己的健康管理上,那種責任感,讓他們能夠堅持,來保證自己的血糖平穩。

    透過生活方式調整、減重等措施後,不使用降糖藥物也能將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的這部分病人包括:

    初發的糖尿病人,血糖在10mmol/L以下;

    部分發病比較急,血糖較高的患者,經強化胰島素方案治療以後血糖恢復正常的患者;

    妊娠糖尿病患者產後;

    應激因素如外傷、急性心腦卒中等導致的血糖升高患者。

    但是要注意,飲食運動確實在糖尿病的治療中是非常重要的,但並不是所有的病人都能透過單純的飲食、運動治療就將血糖控制在正常,飲食運動治療一段時間後,如果血糖仍然不能達到目標血糖,則需要藥物治療。

  • 9 # 江蘇省腫瘤醫院李楓

    謝謝邀請。應該說,對於許多糖尿病患者來說,在不使用胰島素或口服降血糖藥物的情況下保持血糖的正常是許多糖尿病患者非常迫切的願望。但是,許多人,甚至很多醫務工作者都普遍認為:糖尿病是不可以治癒的,各種降血糖的藥物必須終身服用,糖尿病的各種併發症即使使用藥物也只能延緩其的發生,但事實的真相又是如何?

    我們知道,糖尿病90%以上為2型,即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其根本原因就是胰島素抵抗,它指的是身體組織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下降,從而不得不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以保證血液中的葡萄糖進入細胞內,當胰島素的分泌達到最大時,也不能完成轉運葡萄糖的任務時,血糖自然會升高。

    事實上,對於絕大多數2型糖尿病患者來說,胰島素是不缺的。缺乏的是胰島素的工作效率,這才是問題的根本,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就是提高胰島素的工作效率!

    如何提高胰島素工作效率?充足的睡眠、適當的運動自然有幫助,但最為重要的還是飲食!飲食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而生酮飲食對於過高的血糖的控制非常有效。

    所謂的生酮飲食就是不吃碳水化合物,而是吃大量脂肪、蛋白質由於食物中缺少糖分,身體只能透過分解脂肪獲得能量。它的原則就是吃好肉如牛肉、雞肉(新鮮、草飼的更好),吃好油如橄欖油、椰子油等,吃多種蔬菜(新鮮有機的更好)。

    這些壞脂肪不要吃:人造黃油、反式脂肪酸、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油菜籽油等。

    這些食物必須在嚴格血糖監控的情況下才能極少量的食用(有糖尿病者以下食物仍然可能升高血糖):胡蘿蔔、南瓜、蘋果、橙子、柑橘、菠蘿、石榴、荔枝、櫻桃、蜜瓜。獼猴桃、桃子、梨、杏、燕麥、蕎麥、糙米、黑米、小米、高粱等。

  • 10 # 醫學莘

    糖尿病是慢性疾病,早期採取干預措施,控制血糖達標,可使患者兩方面受益:一是減輕對β胰島細胞的損害,該細胞的主要作用是分泌胰島素降低血糖,但血糖長期升高易產生毒性作用,損害胰島β細胞,使機體分泌胰島素的能力下降,控制血糖的能力也會隨之下降,血糖可能逐漸升高,形成惡性迴圈;二是減輕對靶器官的損害,血糖隨血液流動至全身,因此全身多個器官均可因高血糖受累,心腦血管受累時,可加速動脈粥樣硬化,增加腦卒中、心肌梗死等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腎臟受累時,易產生蛋白尿,出現腎功能減退,重者可發展為慢性腎衰竭,即大家所熟悉的尿毒症;神經系統受累時,各個內臟系統均可能出現功能紊亂,伴隨微血管損傷時,易發生糖尿病足。因此,糖尿病患者發現血糖異常後應制定合理的降糖方案,儘快控制血糖達標。

    在控制血糖方面,糖尿病是一種進展性疾病,隨著時間的進展,降糖難度會逐漸增加,因此多數糖尿病患者最終會服用藥物降糖,甚至使用胰島素控制血糖。但在疾病早期,由於血糖升高幅度不大,機體分泌胰島素的功能尚好,此時暫無需服用藥物,可先透過生活方式干預性治療降低血糖,包括控制飲食,以減少富含碳水化合物、脂肪等食物的攝入為主,每日堅持運動半小時,可選擇在餐後一小時進行,因為此時為血糖高峰,運動強度不宜過大,中等為宜,運動時心率保持在(220-年齡)的60%-70%,體力較好者也可以適當增加強度,由於運動本身可降低血糖且改善胰島素抵抗,因此運動後應注意調整降糖藥用量,避免發生低血糖;同時,糖尿病患者應注意控制體重,肥胖或超重易削弱胰島素的降糖作用,引起血糖、血脂、血壓多項指標代謝紊亂,因此糖尿病患者應將體質指數控制在24kg/㎡以內;此外,戒菸限酒,適當增加富含膳食纖維食物的攝入,也可改善血糖。

    綜上,糖尿病患者早期血糖升高幅度不大、病程較短時可透過控制飲食、增加運動、減輕體重等措施降低血糖,但糖尿病是一種進展性疾病,後期控糖難度可能會逐漸加大,因此改變生活方式無法控制血糖達標時,應給予藥物降糖,重在預防併發症的發生。

    注:本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 11 # 李藥師談健康

    很多有糖尿病問題的朋友,都千方百計的想著如何能夠不吃藥就能使血糖恢復正常,但對於這樣的一種想法,還是存在一定誤區的,糖尿病到底需不需要使用藥物控制,還是取決於糖尿病的病情本身,而非一定吃藥或一定不吃藥那麼簡單。

    糖尿病為什麼要控制血糖正常。當然是為了減少高血糖、低血糖、血糖波動對身體帶來的健康危害,糖尿病如果長期不控制,出現糖尿病併發症的問題,出現血糖波動紊亂的問題,出現低血糖的問題,都會嚴重影響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想要儘量減少糖尿病帶來的健康危害,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能夠儘早的加強高血糖的控制,儘量的把血糖控制在平穩達標的正常範圍內。

    糖尿病的高血糖問題如何控制呢?當然不僅僅是吃藥這一點,很多朋友都知道糖尿病控制的5駕馬車,只有這5個方面都做好了,才能夠更好的有助於血糖的平穩達標控制,這5個方面包括:飲食控制,堅持運動鍛鍊,合理用藥,血糖監測和糖尿病教育,也就是說,想要控制好血糖,一定要不斷的學習糖尿病調理治療的相關知識,做好血糖的定期監測,瞭解自身的血糖控制情況,同時配合飲食和運動的前提下,在透過合理的用藥來加強血糖的控制,儘量保證血糖的達標控制。

    所以說,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應該是在飲食和運動調理的前提下,才考慮服用藥物控制的問題。如果你是新發的糖尿病患者,身體各方面狀態都挺好,胰島細胞功能也還保持的不錯,血糖也只是輕度的超標升高,這樣的情況下,當然可以考慮先不吃藥,但不吃藥不等於不控制,想要血糖恢復正常,就應該從生活上做好調理干預。

    首先是飲食上做好嚴格的控制,儘量減少能量攝入過多,引起血糖升高的風險,控制高糖高脂高熱量飲食的前提下,儘量的減少攝入,同時也要注意保持身體的營養均衡攝入,不可過度節食導致出現低血糖或營養不良風險。

    從運動方面來說,也要注意合理的選擇運動方式,並積極的堅持運動,運動鍛鍊能夠增強葡萄糖的細胞攝取利用,還可以積極的改善肌肉細胞的胰島素抵抗問題,對於改善血糖代謝,有著全面的綜合調理作用。

    如果能夠嚴格的在生活上做好自律,積極的透過飲食和運動兩方面來加強血糖的調理控制,對於輕度血糖升高的糖尿病患者,往往血糖就會有較好的改善和降低,恢復到正常範圍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對於這樣的情況,我們當然就可以考慮不用吃藥,而是透過堅持合理的飲食運動干預的方式來控制血糖的正常。

    在這裡還是要強調血糖監測的重要性。血糖正常還是不正常,並不是測一次血糖就能夠確認的,血糖水平是否恢復了正常,應當定期的進行監測,同時建議每3個月檢查一次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更好的瞭解自身的血糖整體控制情況,一般說來,如果糖化血紅蛋白水平能夠控制在6.5%以下,就是很好的血糖控制了。

    但如果是另一種情況,我們進行了3~6個月的生活調理干預,血糖水平並沒有被有效的控制到正常範圍內,這樣的情況下,如果確認生活上已經沒有什麼可進一步改善的情況下,在生活繼續嚴格控制的基礎上,使用藥物來加強血糖控制,就是更推薦的做法了,千萬不要認為,我透過生活調理,血糖控制不下來,肯定就是還有哪些方面做得不到,這樣再去過於嚴苛的做生活調理,不但可能會造成營養不良,運動過度等方面的問題以外,也不一定會有更好的血糖控制效果,還不如請醫生結合情況,選擇合理的降糖藥物來使用加強血糖控制來的更靠譜。

    有些朋友不願意吃藥或不敢吃藥,還有一點擔心是因為怕吃上藥以後會產生依賴性,一旦停藥會發生血糖的反彈,但實際情況是,大多數的降糖藥物,包括胰島素類降糖藥,都不存在用藥依賴性的問題,之所以一般不能停藥或停藥後血糖會出現反彈,是因為你身體的血糖情況,確實需要長期加用藥物來加強血糖控制,不用藥血糖就控不住,停藥當然血糖也就會進一步升高了。

    還有些朋友,擔心長期服用降糖藥,會因為長期用藥產生不良反應風險,危害身體其他方面的健康,有些朋友動不動就說,長期吃藥能不傷肝傷腎嗎?但真的是如此嗎?並不是所有的降糖藥物長期應用都會傷肝腎,目前臨床上常用的2型糖尿病患者藥物有9大類,幾十甚至上百種,確實在這些藥物長期用藥的過程中,各有各的不良反應風險,但我們要做的不是瞎擔心,而是應該結合自身情況,瞭解哪些藥物更適合自己使用,更能夠有助於血糖控制,同時還有一定的減少併發症風險的作用,透過合理的選擇藥物型別和藥物劑量,在做好飲食運動調理干預的前提下,把過高的血糖進一步控制下來,只有這樣,才是真正對自己健康負責的態度,才能夠真正的減少糖尿病帶來的健康危害和併發症風險。

  • 12 # 張壘醫生

    大家好,我是一名內科醫生。糖尿病真的是人見人怕,在眾多的慢性病裡面,我覺得它是最“壞”的一種病。為什麼我這麼說,因為它會嚴重的損害我們的血管內皮細胞,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在此基礎上還會出現各種併發症,如果血透控制不好的每天還要打胰島素,測血糖,吃藥等等,大家可別看小小一個測血糖,如果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測,手指頭都被戳的千瘡百孔了,所以很多人對於糖尿病有著深深的恐懼,很多人就想,有沒有什麼捷徑,怎麼樣讓糖尿病的病人不吃藥也能正常呢?下面我就來談談我的看法。

    糖尿病的簡單介紹

    ●糖尿病可以不吃藥不打胰島素透過其它方式使血糖恢復正常嗎?還真別說,確實有點糖尿病治療一共有五駕馬車,那哪種情況需要吃藥,哪種情況需要打胰島素,那種情況只需單的運用飲食療法運動療法就可以解決呢?今天我告訴大家,這不是醫生決定,也不是病人決定,而是由糖尿病病人具體的病情所決定。

    ●既然談到了糖尿病的病情,那不論是上那種治療方案,都需先進行一個細緻的評估,那分別是看哪些呢?我給大家總結了一下,如下:病人的年齡、起病特點、是否接受過糖尿病教育、血糖監測的結果、糖化血紅蛋白如何、會不會反覆發生低血糖、眼底檢查有沒有提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病人的身高、體重、BMI、腰圍、血壓如何。

    ●關於糖尿病病人怎麼做可以不吃藥就正常?這個問題需要在評估後視具體情況而定,一般而言,在初診時確診為糖尿病,血糖值處於臨界值或者稍微偏高一點或者僅僅是空腹血糖受損、糖耐量異常等情況下,那是可以選擇運動、飲食療法先自行調理,還真別說,有的依從性好的病人經過一段時間調理後血糖確實能不吃藥、不打胰島素恢復正常。

    糖尿病的飲食療法

    ●我們總體的原則就是每日攝入的總熱量需均衡穩定,按比例攝入營養,食物品種多樣化,全面獲得營養,三餐合理分配,鼓勵高纖維飲食,不論你是任何時期的糖尿病,都需遵照這個原則。

    ●關於飲食中如何去分配好各種營養素的比例呢?根據營養學推薦,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應占總能量的50%-60%,換算過來1g的碳水化合物可提供4kcal的熱量。對於脂肪,它可佔到全日總熱量的25%-30%,膽固醇的攝入需控制在300mg以下,換算過來1g的脂肪可提供9kcal的熱量。

    ●針對於蛋白質,它可佔到全日總能量的10%-15%,其中植物蛋白50%,動物蛋白50%,如果是有蛋白尿的病人那蛋白質攝入需控制在每日每千克0.8g,換算過來1g的蛋白質可提供4kcal熱量。對於膳食纖維,每日需攝入纖維素量為14g/1000kcal,這類食物可以從粗糧、蔬菜、水果、豆類中獲得。對於鹽,既不可多,又缺之不得,攝入量需限制在每天6g以內,如果合併有高血壓的還要控制的更少。

    糖尿病的運動療法

    ●為什麼說運動也是治療糖尿病的重要方式之一呢?研究發現,運動可以提高2型糖尿病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減輕胰島素抵抗和改善葡萄糖代謝,從而發揮降血糖的作用,並促進血液迴圈和心臟健康,改善心肺功能,預防和治療糖尿病併發症,還可改善糖尿病病人的骨骼肌功能,增強肌肉力量和身體的靈活性,減少體內脂肪含量,保持標準體重,所以運動治療糖尿病好處多多。

    ●對於糖耐量減低以及無顯著高血糖和併發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輕度合併症的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無眼底出血的單純性視網膜病等)在飲食治療的同時配合運動療法,效果更佳,運動專案上可以根據自己的健康程度和平時的運動習慣決定,如快走、慢跑、騎腳踏車、打太極拳、乒乓球、羽毛球、游泳、跳繩等,每次的運動時間建議在20分鐘到一個小時。對於運動頻次,大約每週3-7次較為妥當。

    綜合總結

    有的人早期的糖尿病、糖耐量異常等情況確實是可以透過運動、飲食療法進行糾正血糖的異常,但一切都應當從實際出發,視具體的病情而定,如果透過上面的運動飲食療法治療後效果欠佳或者血糖水平仍進行性升高,那依然還是要選擇藥物治療

  • 13 # 營養師宋明月

    糖尿病患者如果想透過不吃藥來使血糖控制平穩,就要知道身體內哪些是升糖因素,哪些是降糖因素。如果把這兩者控制好,那血糖自然就會控制很好。

    升糖因素:飲食、情緒、體內激素的分泌等;

    降糖因素:運動、胰島素、藥物等

    所以,我們如果想把血糖控制好,不想用藥,需要控制好飲食、運動和情緒三項。接下來,我就簡單和大家談談這三個方面:

    1、 飲食

    有些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早期診斷,病情輕微者僅透過飲食和運動就可以把血糖控制好。

    而且,2017年12月,頂級臨床雜誌《柳葉刀》發表了該研究第一階段的隨訪結果:積極的飲食限制管理可以使僅半數的實驗者糖尿病症狀完全緩解,許多受試者不再依賴藥物和胰島素治療。在12個月內在醫生指導下減重15公斤的受試者,糖尿病症狀緩解率高達86%。

    所以,針對飲食上,給大家幾點建議:

    (1) 合理控制熱量攝入:超重/肥胖者需要適當減重,體重過輕者則需要適當增重;

    (2) 主食定量,粗細搭配,全穀物、雜豆類佔1/3

    穀類:米、面、雜糧等;

    薯類:土豆、紅薯、山藥、芋艿等;

    雜豆類:紅豆、綠豆、白芸豆等。

    (3) 每餐都要有蔬菜,綠葉菜儘量佔一半以上;

    (4) 戒菸限酒;

    (5) 細嚼慢嚥,儘量先吃蔬菜再吃葷菜,主食儘量最後吃

    2、 運動

    規律的體育運動對每個人都非常重要,但對於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來說,體育運動更加重要。

    運動可以增加胰島素敏感性,改善血糖控制、有利於減輕體重,減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險,還有助於減肥和增進心理健康。

    每週建議至少150分鐘,分5天進行,每次運動30分鐘左右。同時,糖尿病患者還可以每週進行2次肌肉運動,如舉重訓練,訓練時阻力為輕或中度。

    3、 情緒

    情緒經常激動或者壓力過大,也不利於血糖的控制。所以,糖尿病患者要調節好自己的心態,避免情緒過於激動。

    最後,希望糖友控制好如上三點,這樣才可能儘量避免藥物治療或者減少藥物的劑量。

  • 14 # 韓藥師1001

    糖尿病患者每個人情況不同,病情嚴重程度不一,而只有症狀較輕的患者,或者說是胰島功能損害不大的患者,透過飲食結構的調整和運動方式的改善才能恢復正常。

    首先,你要先去醫院做一下檢查,主要是C肽實驗,看一下你的胰島功能情況,有的患者發現糖尿病時,胰島功能就已經受損嚴重,這時候必須服用降糖藥物或注射胰島素,而有的患者發現糖尿病時,胰島功能損傷較小,或者胰島功能正常但是機體胰島素抵抗嚴重(常見於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這些人可以透過飲食結構的調整和運動方式的改善可能會使血糖恢復正常水平,具體建議如下

    一、如何正確飲食?

    我們可以參考上圖選擇食材,避免富含單糖、雙糖的食物,如蜂蜜、糕點、紅糖、白糖,避免喝稀飯等富含澱粉且消化快的食物,宜多吃白菜、菠菜、黃瓜這些含糖低、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每日至少進餐三次,每餐最好主副食搭配,精粗糧搭配,精粗糧搭配的比例為6:4,提倡多幹少稀,少吃油炸食品,在血糖得到控制的情況下可適當吃水果,而且要放在兩餐中間吃,可以避免血糖大幅度的波動。

    二、如何正確運動?

    儘量運動上應選擇快走、慢跑、游泳等有氧運動,運動到感覺身體發熱、出汗但非大汗淋漓,推薦在餐後1-2小時開始運動,每次30-60分鐘,每週有氧運動至少150分鐘。運動時,應備有可立即進食的糖類/澱粉類食物,預防低血糖事件的發生。

    不管您是否能透過飲食和運動的調節來恢復正常,只要是糖尿病患者,我們都建議在生活中參照上述內容,祝好!

  • 15 # 綜合內科張醫生

    糖尿病對患者造成的最大危害莫過於各種併發症的出現,而誘導併發症的主要因素則在於持續居高不下的血糖水平,所以,糖尿病患者服藥不僅僅是為了將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內,更重要的是為了延遲相關併發症的出現,進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目前,臨床上常用的降糖方式主要有三種,其一,調整飲食結構,嚴格控制熱量的攝入;其二,適當增加運動,促進熱量的消耗;其三便是藥物的應用;前二者均屬於“生活幹預”措施,也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礎手段,其具體操作並不困難,難的是需要長期堅持,相關方法簡單敘述如下:

    1、飲食控制:在保證營養全面供給的情況下,儘可能減少高熱量食品的攝入,比如甜食(各種糖果、飲料、糕點、果醬等)、高脂肪飲食(油炸食品、動物內臟、肥肉、奶油等);

    2、運動干預:在身體狀況允許的情況下,適當增加運動,建議以低強度且節奏感較強的有氧運動為主,比如慢跑、快走、騎車、游泳、太極拳、廣場舞等。

    我們剛才已經說過,糖尿病患者服用降糖藥的目的就是為了將血糖控制在正常水準,以便儘可能的延遲相關併發症的出現,從而減少它們對身體的損害,所以,如果單純的“生活幹預”能夠幫患者達成這一目的,患者自然可以不用服藥,不過,說實在的,無論是飲食控制還是運動干預,都存在著一定的極限,畢竟,再怎麼控制飲食,我們也不能不吃飯啊;

    那麼,當“適宜的”的生活幹預措施再也不能將血糖完美的控制在正常範圍時,藥物應用也就成為了“必要手段”,所以,患者不應該對“藥物的應用”存在成見,如果醫生認為你需要開始藥物治療了,那也就意味著您的病情已經進展到“單純的生活幹預”無法控制的程度了,服藥對該狀況下的患者而言,獲益將遠大於其危害。

  • 16 # 人美心美食更美

    糖尿病如果血糖控制正常了可以暫時不服用藥物,但是要控制和調節飲食,飲食要定時定量,少食多餐,少吃油炸煎烤類食物,低鹽低脂飲食,少吃含糖量高和澱粉高的食物,烹調儘量採用清蒸、水煮、涼拌、涮、燉等方式,並且配合適當的運動鍛鍊。

    所以說,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應該是在飲食和運動調理的前提下,才考慮服用藥物控制的問題。如果你是新發的糖尿病患者,身體各方面狀態都挺好,胰島細胞功能也還保持得不錯,血糖也只是輕度的超標升高,這樣的情況下,當然可以考慮先不吃藥,但不吃藥不等於不控制,想要血糖恢復正常,就應該從生活上做好調理干預。

  • 17 # 健康之初

    大部分患者如果已經確診為糖尿病,最好還是儘早使用藥物干預,單純的飲食及運動調節效果不佳。除此之外,有部分糖尿病人,不用注射胰島素,不用口服降糖藥,血糖也控制的還算不錯,主要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只是血糖指數高,尚未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的患者。

    如果只是血糖指數高,尚未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則可以透過調整生活方式,來嘗試將血糖降低到正常範圍,這樣一來就暫時不需要服藥。首先是控制體重,多多鍛鍊身體,其次,適當進食水果蔬菜,禁食油炸食品,禁食甜食,飯後1h後進行40分鐘左右的運動,按時測量血糖。

    2.糖尿病“蜜月期”的患者。

    有部分糖尿病患者,經過一段時間科學的降糖療法,或是口服降糖藥,或是使用胰島素治療,糖尿病症狀得以緩解,血糖恢復正常,他們透過醫生的指導,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控,便能只憑借運動和飲食療法來控制血糖,這種情況我們稱之為“蜜月期”。

    各種型別的病人都有出現“蜜月期”的可能,治療的越及時,胰島β細胞遭到破壞的可能性越大,越容易出現“蜜月期”。這個“蜜月期”對不同人來說長短不一,有的只有數週,有的則長達5年。若發現單純的運動或飲食已經控制不住血糖,就表明“蜜月期”的結束,又要恢復藥物治療了。

    3. 大部分的妊娠期病人,在生產後血糖便會恢復正常。

    一般來說,大多數妊娠期糖尿病的婦女,在產後均能恢復正常,一般需要在生產之後的六個星期做葡萄糖耐量測試來確定,血糖恢復正常了,自然也就不需要藥物干預進行治療了。

    不過,曾經在妊娠期得過糖尿病的婦女們,未來患糖尿病的機率遠遠高於妊娠期間一切正常的婦女,所以建議此類人群要至少每隔3年複查一次,全方位評估自身血糖狀況,及時發現患病苗頭,將疾病扼殺在搖籃中。

    總結:應當調整生活方式、控制體重、鍛鍊身、適當進食水果蔬菜、禁食油炸食品、禁食甜食、飯後1h後進行40分鐘左右的運動、按時測量血糖。

  • 18 # 杉韻

    先說說糖尿病的形成,中醫是沒有糖尿病一說的,講的是消渴症。它的原因基本上分兩種,一個是情志鬱結,一個是食火。這兩項湊齊就會出現中醫說的“中焦化熱”。

    解析一下什麼是中焦。中焦屬於三焦之一,就是把人體軀幹,保護五臟六腑的營衛之氣分成三部分,統稱為三焦。上焦是指心和肺,中焦是指肝和脾,下焦是指腎。

    要是人老生悶氣和飲食無規律,這時候肝火和食火湊在一起,就相當於一根點燃的蠟燭。這時候底部是不會燒傷人的,反而火苗的頂部,是溫度最高的地方,容易傷人。

    中焦化熱後,首先傷的就是肺,中醫叫“燥熱傷肺”。當肺的周邊熱的時間久了,肺裡也就開始熱起來了,這時候就會出現“燥熱傷津”。

    一個津是指肺的津液,就是我們的唾液,也就是說,來自肺部的唾液少了,長期燥熱就發展成“肺燥津枯”。導致口渴多飲,就出現了“多喝”的症狀,中醫叫“上消”,就是消耗過度,這是糖尿病的第一大症狀。

    要是這時候不去管它,讓情況繼續惡化,也就是點燃的蠟燭繼續燃燒,燒著燒著就要往下走了,就會傷害到胃。出現疼痛現象,還很容易被誤診為膽囊炎。

    要是還不注意,蠟燭就會往下燒,就會出現燥熱傷胃,從而引起“胃燥津傷”,這裡的津指胃酸。繼續下去就造成“脾陰虛耗”,出現糖尿病的第二特徵:“多吃”,在中醫稱為“中消”。

    再這樣下去,多吃久了,就會造成腎陰耗損。然後就是腎不固攝,就出現了糖尿病的第三個症狀,就是“多尿”,中醫叫做下消。

    人體中60%~70%是水,排洩過多就會全身乏力,沒勁,因為腎機能損壞了,造血也減少了。小腸吸收的養分,沒有全部用到血液中,而是直接排到尿液裡去了。這時候驗血糖指標,一定會達到12左右,基本就判定糖尿病了。

    然後進一步惡化,接下來的一個月內,患者會快速消瘦,一個月瘦30斤左右。有人會說吃了藥就不消瘦了,實際上不是藥的作用,是因為多尿排洩的都是水分,到了一定程度,就不會再排了。就像水庫,堤壩破了口,水流到低於這個口,就不會再往外流了,於是就會三斤兩斤,慢慢的瘦下來。這就是整個過程。

    明白了這個也就好理解該怎麼做預防措施。

    心情要保持暢快,有什麼煩心的事多溝通。平時可以多拍拍大腿的膽經(敲膽經),腳上的太沖穴。可以先有經驗的理療師疏通下12經絡。

    改善飲食習慣,早上吃得像皇帝,中午吃的像平民,晚上吃的像乞丐。

    有個早餐的食療方可以嘗試下,五豆糊,紅黑黃綠和白扁豆。煮熟用破壁機打成糊,容易吸收,五色養五臟。

  • 19 # 糖友知識樹

    影響血糖的因素太多了

    從自己的胰島功能、胰島素抵抗情況來看,首先要減脂,降低胰島素抵抗。

    然後是自己的生活行為,吃上面減少碳水的攝入,整體控制血糖平穩。餐後半小時開始運動,降低餐後血糖。

    保持心情愉快,睡眠充足!

    這樣子就是一個二型糖友的裸奔秘籍了!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很難,因為我們的胰島功能已經缺失了一部分了,所以就要少吃碳水給他減少工作量,再多運動,透過其他形式把糖用出去。

    任重道遠,我們糖友一起加油吧!

    注:強行斷藥,自行調藥有風險,請在科學引導下緩慢的調整。

  • 20 # 潤荷8

    去年七月體檢,醫生髮資訊給我說血糖高要複檢,後來我又去社群醫院複檢了,還是血糖高,醫生建議去大醫院再查下,又去了人民醫院測血糖,醫生立馬開住院證要住院,全都檢查了,醫生宣判是二型糖尿病,住了五天,每天都輸了電解質和核黃素,有天還輸了一點點胰島素,二甲雙胍服用過後副作用太大了,作嘔,還提氣不上,拉肚子,我跟查房醫生說了,醫生說你不配合治療那住院不是白花錢嗎?我想醫生說是對的,真是白花錢住院呢,跟醫生說那還不如出院呢,醫生也同意了,本來要住十天的,住五天出院了,出來後改變飲食早上不吃饅頭面條了,以前最不愛運動,能坐著絕不站著的,有車坐絕不走路的,因我有一朋友,比我大很多,她從來不鍛鍊身體,每天都睡到八九點,身體也很好,所以我也相信不鍛鍊也不會有問題,原來想錯了,身體是因人而定,肥胖者一定要運動,從去年八月起,每天走一萬多步,天天如此,堅持到現在,春節宅家裡天天運動,從不間斷,沒吃藥,暫時還沒有什麼併發症,有天看到一位醫生分享了糖尿病應怎樣吃,怎樣運動,注意什麼,我也評論了感謝醫生無私分享,也說了目前我的情況,說多久才會有併發症,醫生說十年以後,那就不管它了,十年後壽終正寢也憾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晚上不想睡覺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