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50595191980

    首先,和珅很有能耐,一個人身居好幾個職務,說明能力強。能夠處理事情。幫乾隆擔負很多負擔。其二,和珅情商高,很會籠絡人心,乾隆哪裡癢癢,和珅就往哪裡撓,很符合乾隆的心思。別忘了,皇帝叫孤家寡人,人到了一定位置比較孤單,沒人掏心窩子,和珅卻深知乾隆心思。其三呢,和珅貪汙,乾隆缺錢花,就會找和珅要,比如幾次下江南,都是和珅想辦法掏的腰包。其四,和珅黨羽眾多,牽一髮動全身,乾隆不想連累太多,皆大歡喜。其五,和珅非常有錢,天下都是皇帝的,自己不想做仇人,留給下一代處理,這個黃環留給嘉慶。和珅在乾隆看來就是皇傢俬人銀行,留下和珅,就等於留下一個上市公司,財源滾滾來!這也是乾隆的駕馭之術!謝謝。僅供參考,不足之處,還望指正。

  • 2 # 汾淮居士

    當乾隆離不開和珅的那個時間點,也正是雍正皇帝留給乾隆的家產,國庫中的存銀,堆到房頂都放不下,乃至又增蓋的銀庫裡的錢。都被他的吃喝玩樂消耗得一乾二淨,有事沒事往江南跑,便是鐵證之一。同時也正是由(明君轉為昏君)的時間點,而和珅也確實有才,他能替乾隆搞到錢,供乾隆花銷。當然也沒忘了給自己撈上好處,當他發現乾隆越來越離不開他的時後,為自己撈錢的膽子也越來越大,撈的也越多。加果我們不受電視劇的影響,站在歷史角度來講:評心而論乾隆共有六十年的統治期,前廾年是有作為明君,中間廾年只能算是庸君,後廾年就是昏君。而和珅和乾隔有二代人的年齡差距,平心而論和珅是個很有才幹的實幹家,也是個理財的高手。凡是中央各部及乾隆解決不了的問題,推到和珅那裡總能輕而易舉地解決了。他是乾隆後期的(救火隊員),乾隆明知他貪了很多,富可敵國而沒有殺他。這有兩個原因,一是和紳對乾隆太好了乾隆下不了手。二是讓兒子嘉慶皇帝解決,因比也造就了《和珅跌倒,嘉慶吃飽》這一典故。順便多說一句,中國閉關鎖國不思創新的落後於曰本,也是始於乾隆晚期。後代的皇帝只是在執行《祖制不可違》的昏庸政策而已。汾夕河畔。

  • 3 # 大鬍子說史

    和珅雖為鉅貪,但皇帝一直捨不得殺他,是有很重要的原因的。我們一般人是做不來的。

    首先和珅的知識素養很好,算得上才華橫溢。我們說過,和珅年輕時代曾就讀於鹹安宮學,這是當時最好的一座貴族學校,以招生條件嚴格和教育質量出眾而聞名。所以能考進這個學校,從某個側面證明和珅的天資是非常出眾的。鹹安宮學的目的是給朝廷培養高階政治人才,所以課程設定很合理,課程包括經史、少數民族語言、書畫、武功騎射和火器。

    在這個學校裡,和珅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學習比別人都刻苦。為什麼?和珅的父親雖然做過都統,但是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一度很貧寒。所以他知道,只有把書讀好,才可能出人頭地,因此是學生中最努力的。畢業的時候,他精通了滿、漢、蒙、藏四種語言,於經史典籍無不涉獵,不但文字功夫出眾,並且武功騎射基礎也相當不錯。

    所有這些,完全符合乾隆的需要。這樣就可以給乾隆做一個出色的貼身秘書,替他處理各種文案事務。後來,乾隆五十三年,清朝派兵鎮壓了臺灣的林爽文起義,在這個過程中,和珅作為機要秘書,給乾隆提供了很有價值的政策建議。特別是精通滿語,所以處理軍事檔案十分迅速。

    所以“兼通清漢”是和珅的一項重要政治資本。乾隆朝最重要的政治文書,都是用滿文寫成的,特別是涉及軍事機密的,這實際上就把許多漢大臣排斥在了最高決策圈之外。乾隆朝唯一參與最高機要的漢大臣張廷玉,也精通滿文,因為中進士後曾經專門學習滿語。及至乾隆晚年,大臣中兼通滿漢,而且對事情又有眼光有見解的,只有和珅一人了。

    所以說,和珅是有真才實學的,不是光靠鑽營功夫上去的。

    第二,我們說的是和珅的智商,符合乾隆的需要。那麼除了智商外,和珅的情商還特別突出。和珅這個人,性格很活泛,全面發展,興趣也十分廣泛,琴棋書畫無所不通,特別是詩寫得好。

    更讓乾隆感覺舒服的是,和珅特別善於與人相處,總能使對方感覺愉快。和珅辦事幹練,善解人意,凡事從不用皇帝廢話。比如乾隆四十五年,他充任欽差大臣赴雲南查辦雲貴總督李侍堯貪汙案,他辦得非常好,分寸拿捏得恰到好處,既迅速地查出李侍堯的罪證,把他定了罪,又沒有牽涉其他任何人,保持了當地穩定。這種處理方法非常符合乾隆的心意。

    所以和珅這個人很不簡單。現在一提到他,就只說他是大貪官,事實上,和珅也做過很多正面的事。比如在乾隆後期,他參與主編了《四庫全書》《大清一統志》以及“三通”等大型叢書。因為精通多種語言,所以和珅實際上也充任了當時的外交部部長。英國使臣馬戛爾尼後來在回憶錄中評論和珅說,和珅在談判中“保持了他尊嚴的身份”,說和珅“態度和藹可親.對問題的認識尖銳深刻,不愧是一位成熟的政治家”。

    和珅後來被賜死那天是嘉慶四年正月十八日,和珅見到皇帝賜的白練之後,一點兒也沒緊張,他索要了一支毛筆,在上面題詩一首:五十年來夢幻真,今朝撒手謝紅塵。他時水泛含龍日,認取香菸是後身。(馮佐哲《和珅評傳》)

    一個在臨死前能寫出這樣充滿禪意詩句的人,應該是個有一點兒深度,有一點兒悟性,有一點兒定力的人。

    第三,和珅經國理政的才能。僅有這些才能,已經足以使老皇帝乾隆離不開他了。更何況除此之外,和珅還有另一項天賦,那就是理財。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和珅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少有的大理財家。

    成為乾隆皇帝的私人助理後,他的這種經營天才迅速得到了體現。乾隆四十一年,他出任內務府大臣。在此之前,內務府經常是人不敷出,而他就任之後不久,就面貌一新,不但彌補了以前的赤字,還出現了盈餘。乾隆四十三年,皇帝加派他充任崇文門稅務監督,在他的經營下,這個稅關的收入躍居全國三十多個稅關的前幾位。

    這兩炮打響,乾隆對和珅的理財本領愈加刮目相看,在乾隆眼裡,和珅簡直就像一個魔術師,總是能出入意料地製造出財富。所以乾隆把所有與財政有關的部門漸漸都劃歸和珅一人把持,他先後任管理戶部三庫、戶部侍郎、內務府大臣、戶部尚書等職。

  • 4 # 彩雲東昇戴寶山

    我也說兩點,一和坤貪的物件是官不是民,和坤是軍機大臣與百姓不打交道,地方上的貪官和朝廷裡的大官為巴結和利用和坤才給他銀票。二和坤的財產大部分是合法經營賺來的,如開銀行,當鋪,房地產等。

  • 5 # 滿樓書坊

    《歸雲室見聞雜記》中有一則記載,說:

    乾隆四十年臨幸山東時,“上喜御小輦,輦駕騾,行十里一更換,其快如飛。

    一日,和珅侍輦旁行,上顧問是何出身,對曰生員。問汝下場乎?對曰庚寅(乾隆三十五年)曾赴舉。問何題?對孟公綽一節。上曰:能背汝文乎?隨行隨背,矯捷異常。

    上曰:汝文亦可中得也。其知遇實由於此。

    比駕旋時,遷其官,未幾躐居卿貳,派以軍機,凡朝廷大政俱得與聞,朝夕論思,悉當上意。”

    此則記載在時間地點上或許有誤,不過從側面反映了和珅的應對能力確實超常,而且其記性之好,遠勝常人。

    乾隆四十三年,和珅又兼步軍統領並監督崇文門稅務,這兩個職務,一為要職,一為肥缺,乾隆對其之重視,可見一斑。

    乾隆四十五年,和珅奉命赴雲南查辦總督李侍堯貪汙案;乾隆四十六年,和珅再度受命前往甘肅查辦冒賑捐監案。

    由於事情辦得漂亮,回京後和珅晉戶部尚書兼議政大臣,又兼御前大臣,補鑲藍旗滿洲都統,授正白旗領侍衛內大臣,充四庫館正Quattroporte,兼辦理藩院尚書等事務。誠可謂一肩多任,春風得意。

    值得一提的是,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五月二十日,乾隆將最喜愛的十公主指配給和珅之子豐紳殷德,這無疑為其仕途加了一道雙保險。

    之後,和珅一再加官進爵,並先後擔任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乾隆五十一年,和珅晉文華殿大學士,仍兼吏部、戶部事。

    和珅一生中,共得到五十多次的加官晉爵,其升遷之速、知遇之厚乃至權力之大,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儼然是朝中的“二皇帝”。

    不過,和珅能得到乾隆如此深寵,想必也確有本事。據說,和珅的一大特長就是特別能照顧人,尤其是為皇上服務。雖然他貴為大學士、軍機大臣,但只要乾隆一咳嗽,第一個拿痰盂去接的一定是和珅。

    更有甚者,為了投乾隆所好,和珅還有意模仿乾隆作詩、書法,極盡阿諛奉承之所能。

    所謂“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和珅這麼做也不是沒有回報,乾隆對其寵幸之深,就連馬嘎爾尼使團某成員也看出來了,其表示:“乾隆皇帝對自己兒子的愛護,遠不如對和珅的寵幸。”

    另有一點,和珅雖然位極人臣,但他平時為人風趣,好說笑話,善於逗人開心。

    據《嘯亭雜錄》中載:某次乾清宮演禮,諸王大臣多有俊雅者,和珅見而笑道:“今日如孫武子教演女兒兵矣。”

    又有一次,安南貢金座獅象,空其底,和珅故作詫異:“惜其中空虛,不然可多得黃金無算也!”

    從這一方面說,善於在官場上挑動氣氛,尤其是逗皇帝開心,那沒有一定的本事是做不到的。

    對於和珅的評價,史學界包括影視界都是一邊倒的口誅筆伐。

    不過也有學者認為,各人有各人的觀察角度,如乾隆看來,和珅有活力、有才華,善解人意;

    同僚眼中,和珅則是個貪婪的政治暴發戶、善於阿諛奉承的小人;

    來華的北韓使臣說和珅“為人狡黠,善於逢迎”,馬嘎爾尼使團卻將其描繪成“有禮貌、有教養”。再以經濟頭腦而言,有人認為其唯利是圖,乾隆卻認為他善於經營。

    總而言之,歷史人物的評價一向是見仁見智,和珅的成敗榮衰,雖說只是茶餘飯後的閒雜故事,但於後世亦有相當的借鑑意義。

  • 6 # 追月傳說

    乾隆與和珅,君臣同朝幾十年,上下相安無事,配合如此“和諧”,在中國封建歷史上也是不多見的。

    和珅是個貪官,滿朝上下,朝廷內外,幾乎無人不知,作為康乾盛世一國之主,也算是清朝很有作為的皇帝,需整治朝綱吏制,對於和珅,乾隆皇帝豈能不知道他的所作所為,可奇怪的是,為何乾隆卻不殺這個鉅貪大鱷呢?

    箇中緣由正史尚無明確記載,後人多有揣測。

    和珅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貪官了,現在已幾乎成了貪官的代名詞。影視劇看多了,我現在看見長的像王剛的官員,就懷疑其是貪官,哈哈。據統計據他貪汙的錢相當於當時清政府十幾年的財政收入總和。

    首先 ,異於常人之心機本領。這位和中堂做官能做到如此之高的地位,滿朝文武獨和珅深得乾隆如此的信任,必有異於常人之心機本領,才能在伴君如伴虎的宦海中一直立於不倒之地。

    其次,君臣相伴幾十年,乾隆使用和珅極其順手,和珅極擅揣摩乾隆心思,君臣已成好“基友”,乾隆信任和珅,還因為和珅為人聰明,善於拍馬屁,(並非真的好基友啊,不能亂說啊)乾隆曾問和珅,“爾是忠臣,還是奸臣?”,和珅答曰“奴才只是皇上的弄臣”,乾隆哈哈大樂。

    第三,和珅位居高位,一人之下,把持朝政,和珅違法亂紀之事無人敢上達天聽,乾隆的言路已被閉塞。

    還有,依乾隆如此聰明的人,不殺和珅,乾隆還有政治上的考量。相對於貪腐來說,乾隆更需要的是忠心,和珅雖然貪,但對乾隆還是很忠心。乾隆喜歡別人順從他,從歷史上看,和珅確實沒有做出明顯背叛乾隆的事情。還有就是乾隆爺就當是在慢慢養肥一頭豬,和珅天生就是個守財奴,乾隆爺就當他是存錢的銀行。這頭肥豬,是給他兒子登基後攢著用的,“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兩家還是兒女親家,不殺和珅,也多少有這方面的考慮。

    但嘉慶上臺,立馬著手收拾和大人,嘉慶就沒有他老爹乾隆那麼多的顧忌了,立即查抄和府。《庸庵筆記》說和珅的全部財產分為109號,其中26號價值23890萬兩。據此推算,和珅的總資產是8億兩白銀,當時清政府每年的財政收入是七千萬兩白銀,也就是說和珅的錢相當於清政府15年的財政收入,最後嘉慶賜他白綾一條!

    還有野史記載,乾隆信任和珅是因為和珅長得像年貴妃。可是這年貴妃是他爹雍正爺的妃子,乾隆小的時候就喜歡這位大自己幾歲的美貌妃子,乾隆的母親責怪年貴妃教壞乾隆,於是將她賜死了。其實在幾千年封建帝王的後宮裡,這已是平常事了。

    乾隆對年貴妃念念不忘,當他第一眼看到和珅時,恍如年貴妃回來了,從歷史上留下的真實畫像看,和珅還真的很像年貴妃。

    有人說, 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所以真相究竟如何,也只有乾隆自己知道了。

  • 7 # 沒事叨兩句

    大奸大惡之徒必是大智大勇之輩,和珅是大貪官,但是他斂財的手段清朝無出其右著,對乾隆也是忠心不二,和珅伺候的乾隆“喜好歌功頌德,陶醉文治武功,貪戀聲色”,從六次南巡大建亭臺樓閣就能看出,和珅是倖進官員,但是他主政戶部一年就讓連年虧損的戶部有了盈餘,六次南巡花費無數,又是和珅四處搜刮填補的虧空,雖然在這過程裡和珅也賺的盆滿缽滿,對於乾隆的喜好更是費盡心思滿足。這樣一個機變無雙,忠心可嘉的能臣幹臣,乾隆就是知道和珅貪汙也只是敲打,從沒有動殺機。到了嘉慶皇帝也是因為多年的搜刮和珅太肥了,新帝登基想幹事沒錢不行,國庫空虛只能從別的地方填補虧空,適逢和珅朋黨太多勢力太強,影響了嘉慶中央集權才招來殺身之禍。就是如此,嘉慶也只是殺了和珅,和珅的兒子還是沒事。

  • 8 # 靜夜思160519196

    電視劇裡張鐵林飾演的乾隆對紀曉嵐說過一句話,把和珅殺了,你來理財?把福康安殺了,你來打仗?在封建王朝,皇帝的寵臣,能臣只要不謀反,他們貪墨一些皇帝都能忍。《鹿鼎記》裡康麻子對韋小寶貪汙的事情那是一清二楚,韋小寶以為自己做的很隱蔽,實際上都在皇帝的掌握之中。康麻子也對他擺明,只要你對我忠心,那些都不是事。大奸臣嚴嵩的兒子進了大獄,知道朝臣為他羅列的罪狀都是收受賄賂,貪墨銀子……放聲大笑,認為自己很快就能出獄了。可見貪汙並不是他們擔心的事情。和珅之死並不是貪汙,而是勢力太大,威脅到了皇權。從哪裡可以看出呢?有一件事情可以說明,乾隆準備立十五阿哥為儲君,和珅知道了就去向十五阿哥報喜,十五阿哥知道後非常震驚,不是因為自己能成為儲君,而是這麼重要的事情和珅竟然知道的如此清楚,而且比他先知道,這是什麼情況。從那一刻起,十五阿哥就決定要除掉和珅。老百姓雖然被野豬皮愚弄了幾百年但是沒有蠢透,“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就可以看出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不過對於和珅是個昏官的說法我是不敢苟同,和珅是一個有能力有才華的人,他在剛剛為官的時候還是做了不少實事的,像劉墉的兒子就是仰慕和珅的才華才加入他的陣營,這個《百家講壇》已經說過,大家可以去看看。

  • 9 # 使用者22922515713

    老百姓明知道豬太能吃了還不幹活,為什麼還要養豬???華人過年聽說過殺年豬麼???其實啊和珅就是乾隆給嘉慶養的一頭年豬!乾隆爺總不能自己去貪汙吧?借和珅的手去貪錢而已!!!!這就是帝王之道。

  • 10 # 崔浩暢談歷史

    雖年老仍虎威赫赫的乾隆皇帝

    一向尊己卑人、視貪官如洪水猛獸的乾隆皇帝,為何如此信重這位曠世大貪官呢?為什麼乾隆不殺掉和珅以狠剎貪腐巨風拯救大清王朝呢?

    侍衛出身但能一直平步青雲的和珅

    本人認為,乾隆明明知道和珅貪汙腐敗,還是不殺這位鉅貪,反而越來越加以重用,主要在於以下幾個原因:

    其一,和珅的獲得重用是晚年的乾隆特殊心理需求的產物。

    和珅第一次在皇帝面前亮相時,乾隆已經65歲了。

    晚年的乾隆皇帝,沒有了剛即位時的雄心勃勃勵精圖治,沒有了統治前中期的明察秋毫懲惡揚善,沒有了早年的寬嚴相濟機變靈活,沒有了壯年時對清官的推崇備至和對貪官的深惡痛絕,沒有了大半生的乾綱獨斷大權獨攬,取而代之的是,乾隆開始變得沉暮保守好諛惡諫,開始變得不辨是非難得糊塗,開始變得對廉吏寬鬆、對汙吏縱容,開始希望有位秘書能夠助他一臂之力……

    而恰恰在乾隆這個老之將至需人特殊照顧的年齡段,機敏精明的和珅適時出現在了皇帝面前。

    晚年的乾隆不缺大臣輔佐,這些優秀大臣中,阿桂武能用兵治水、文能經邦治國,若要掃除內憂外患消除水患,那他文武兼修正好學以致用;紀曉嵐博古通今文采飛揚,若要吟詩作對著書立說,若要編纂全書歌功頌德,那舍他其誰;劉墉果斷乾脆雷厲風行,若要整頓官場積弊惡習,那他處事高效事半功倍;王傑清明廉潔嫉惡如仇,若要懲貪黜惡懲惡揚善,那他絕對是把好手;福康安用兵如神百戰百勝,若要平定四方征伐外患,那他必定當仁不讓……

    可是,這些大臣們在朝中或資歷深厚或威望頗高,因年老而身體退化精力不濟的乾隆,如果將部分決策權力分享給他們,那麼即使他們不願意,底層的大部分官員仍會跟隨他們形成不同的幫派朋黨,到時,朝廷就會成為大臣們爭權奪利的角鬥場,而一旦他們互相爾虞我詐,互相黨同伐異,互相排擠傾軋起來,那麼這個國家也就別想繁榮昌盛了,國家元首也就別想高枕無憂了,貴族百姓也就別想安居樂業了……

    顯然,乾隆不能與資歷深厚、威望甚高的大臣們分享權力。

    所以,年老力衰的乾隆期待著一位忠心耿耿且無權無勢、出身卑微且毫無野心的秘書類人物,來幫助精力不振的自己悉心處理政務、忠心執行決策命令;

    湊巧在這時,官職低微、無幫無派的和珅出現在乾隆面前,這讓乾隆怎麼會不驚喜?

    晚年的乾隆不缺兒子孝順,這些天賦各異的兒子們中,皇八子永璇雖行事魯莽但文采出眾;皇十一子永瑆雖優柔寡斷吝嗇但能書會畫,堪稱書畫名家;皇十五子永琰雖資質平庸但踏實勤學;皇十七子永璘雖聲色犬馬但生龍活虎,他們均能施展各自所長博取父皇的歡心。

    後來成為皇帝的皇十五子永琰

    然而,一旦力有未逮的皇帝將部分權力下放給兒子們,那他們也會有各自的臣屬和老師為其出謀劃策謀奪儲位,而皇子們一旦捲入權力之爭,就會輕則如康熙朝那樣九子奪嫡兄弟相殘,重則如李世民那樣殺兄屠弟逼父屠侄,至於國家,亦會在飄搖不定的混亂內鬥中前途堪憂,所以乾隆不得不對兒子們既愛又防、既教又訓、既寵又誡……

    康熙朝的奪嫡九子

    顯然,乾隆不能將權力下放給雖血濃於水但易謀奪儲位的兒子們。

    因此,乾隆想要個非親非故的機靈類人物,來幫助處理政務時有心無力、有子無助的自己。

    恰恰在這時,萍水相逢且非親非故、博覽群書且善解人意的和珅出現在乾隆面前,這讓乾隆怎麼會不覺得如獲至寶呢?

    晚年的乾隆不缺嬪妃照顧,這些多才多藝的後宮嬪妃中,令妃知書達理賢良淑德,惇妃個性剛強生女如鳳,黑玫瑰膚如凝脂賞心悅目……

    不過,因年老而體力不濟精力不振的乾隆,如果將部分決策權力分享給嬪妃們,那她們也會有各自的父兄和皇子來為其出謀劃策謀取權力和財富,而外戚們一旦捲入權力之爭,就會輕則如漢朝梁冀、北魏胡太后那樣貪殘不法欺君罔上,重則如漢朝王莽、唐朝武則天那樣謀朝篡位大赤皇族,至於國家,亦會在爾虞我詐的爭權奪利中生靈塗炭,所以乾隆不得不對嬪妃們既愛之又警之、既寵之又誡之、既用之又防之……

    顯然,乾隆不能將部分決策權力分享給嬪妃們。

    於是,年老孤獨的乾隆想要個無父無母、六親不認的貼心人物,來為處理政務時心煩意亂、心力交瘁的自己消遣解悶排憂解難。

    正好在這時,與愛妃馬佳氏頗有淵源且幽默詼諧的和珅出現在乾隆面前,這讓對愛妃朝思暮想的乾隆怎麼會不覺得心花怒放呢?

    總之,對於老年乾隆來說,不能與大臣們分享權力,不然官場上輕則結黨營私,重則黨同伐異,所以他看上了無權無勢且精明能幹的和珅,並以之作為自己的機要秘書,來幫助自己處理政務、執行決策命令;對於以祖父康熙為鑑戒的乾隆來說,不能將部分權力下放給兒子們,不然輕則兄弟相殘,重則皇位不保,所以他看上了萍水相逢且非親非故、博覽群書且善解人意的和珅,並以之作為自己的諮詢顧問,來幫助自己理性治國、科學決策;對於以漢朝諸帝和唐高宗李治為教訓的乾隆來說,不能將朝政委諸後宮嬪妃們,不然輕則牝雞司晨女主當國,重則皇位易手大赤皇族,所以他看上了無父無母、六親不認的和珅,並以之作為自己的心情顧問,來為自己消遣解悶排憂解難。

    因此,無權無勢且聰明伶俐、非親非故且善解人意、酷似愛妃且溫柔體貼的和珅才會滿足晚年乾隆的特殊心理需求,獲得皇帝的青睞和重用。

    其二,和珅是多方面的行家裡手,他憑藉個人的多方面才能,贏得了乾隆的充分信任和放心重用,所以愛才惜才的乾隆離不開他。

    和珅是位精明敏捷的辦事行家:公元1780年,雲貴總督李侍堯涉嫌貪汙案,乾隆便派和珅去調查此案,期間,在查案眾人束手無策之際,和珅則出手精準且雷厲風行地抓獲了李侍堯的管家趙一恆,之後對其嚴刑拷打,趙一恆不堪忍受酷刑,便將李侍堯貪汙的數項罪行供認不諱,最終,首犯李侍堯理屈詞窮地認罪伏法。回京後,和珅針對李侍堯貪汙腐敗的法制漏洞,從雲南鹽務、錢法、邊事等諸多方面向皇帝進言防範之策和治理之道,乾隆嘉許之,遂提拔和珅為戶部尚書兼議政王大臣;

    公元1787年,臺灣爆發林爽文起義,乾隆在派福康安率兵平亂後,便諮詢和珅平亂之策,和珅向皇帝提出了很多切實可行又高明有效的政策和建議,使得叛亂平定後沒再復發,事後,乾隆特意寫詩讚揚了出謀劃策的和珅。

    就這樣,以後乾隆有什麼繁難重要的政務,一般都會交給能幹的和珅去處理,事後,和珅也往往能獲得皇帝機敏果斷辦事幹練的嘉獎,由此可見,和珅是辦事行家,所以他深受乾隆倚重和信任。

    同時,和珅精通滿、蒙、漢、藏四種語言,是位能言善辯的外交專家:鹹安宮的官學經歷和和珅刻苦攻讀的自學經歷,磨練出和珅對四種語言融會貫通且能言善辯的不凡才能,這些才能在他被乾隆賞識後更加大放異彩。

    以後,當清帝國需要與蒙古、西藏等地方勢力和北韓、英國等國家打交道時,和珅往往被皇帝任命為外交大使和理藩院尚書,而和珅接受任命後,往往能夠舉止得體、態度和藹、認識深刻、成熟老練地圓滿完成外交任務,種種這些,既令北韓人、英華人敬服,又令皇帝滿意。

    此外,和珅情商極高,且精通四書五經和琴棋書畫,興趣廣泛涉獵過眾多領域,所以他與皇帝交流相處時,往往能使皇帝獲得如沐春風的舒適感和志同道合的知己感。

    還有一點,和珅理財本領高強,在業餘時間,他開設了當鋪七十五間,興辦了三百多間銀行,同時還專門配置了八十輛大車,從事各種運輸業,此外,他還將閒置土地建房後出租,獲取出租收益,經營採礦業……

    可以說,哪種行業賺錢既快又多,和珅就會往哪種行業去發展。這樣一來,既會做官又會經商的和珅,成為了掙錢的行家多面手。

    而乾隆皇帝正是在和珅經營家族資產賺取鉅額財富的事蹟中,看到了和珅也能夠管理好皇帝內務府和國家戶部的可能,所以他才會令和珅擔任內務府總管和戶部尚書。

    總之,乾隆正是看中了和珅辦事行家、多語專家、情商專家、博學者、理財專家的多重才能和專家身份,才會對他如此重用和厚愛,才會愛才惜才地不殺他。

    其三,善於理財的和珅能為乾隆運營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錢財,所以花錢大手大腳的乾隆離不開和珅。同時,在議罪銀製度下,乾隆才是最大的貪汙犯,所以作為從犯的和珅,在幫助乾隆以貪汙的方式解決了皇帝的財政拮据問題後,乾隆才會在即使知道和珅貪汙腐敗的情況下,也仍舊不捨得殺他,真可謂同病相憐。

    有清一朝,國家財政由戶部管理,皇帝的私人財政由內務府管理。然而,國家財政戶部裡的錢用起來有國法規範,皇帝不能染指,而內務府中的財富雖然由皇帝自由支配,但總是入不敷出,乾隆花起私房錢來往往囊中羞澀或捉襟見肘。

    這是為什麼呢?

    一,皇家莊園的物產收入;

    二,內務府總管將皇家莊園的錢財、房產等動產、不動產以經商、借貸、投資等方式賺取的外快;

    三,各地官吏每逢佳節給皇帝的進貢。

    可是晚年的乾隆,為政風格趨向寬厚平和,生活作風日漸享樂奢侈化,治國理政也不再如統治前中期那樣追求明察秋毫,而是如康熙晚年那樣追求難得糊塗。

    於是,在乾隆寬大、難得糊塗的為政風格下,文武百官開始小偷小摸地小貪小汙起來;

    同時,乾隆物質生活的享樂化和精神生活的奢侈化,滋生起乾隆頻繁的向下索貢行為和文武百官討好皇帝以求加官進爵的踴躍進貢行為,這更激發了貪官汙吏們的貪汙規模和貪汙程度,激發了皇帝的享樂奢侈程度;

    再者,臣子進貢,要面子的皇帝在對臣子們加官晉爵的同時,還要給予大臣一些物有所值的金錢賞賜,然而,內務府財政往往捉襟見肘以致難以滿足皇帝所需。

    所以乾隆皇帝急需一位理財高手幫他斂財。

    正好,在聰明的和珅接任內務府總管後,他將經營家族產業並獲得暴利的經驗用到了運營內務府財產上,此舉在將內務府財務扭虧為盈的同時,還為皇帝贏得了一次又一次暴利。

    此外,和珅還兼任崇文門稅務監督,在此任上,他建議乾隆向過往官員徵收進關稅,此舉也為皇帝收取了一筆可觀的收入。

    而最為重要的是,根據對罰俸的悉心研究,和珅創造性地奏請皇帝推行議罪銀製度,即向違法亂紀的官員收取贖罪銀歸入內務府,這樣在違法官員交了議罪銀後免除其罪行的同時,又增加了皇帝的私人財產,可謂“一舉兩得”。

    然而,我們仔細思考後便會得知,議罪銀製度的本質,是乾隆將文武百官貪汙來的錢財,以議罪銀的形式,貪汙到皇帝手中。

    同時,眾多貪官汙吏交了議罪銀免除罪行後,為了回本,他們更會變本加厲地繼續貪汙受賄、勒索剝削百姓,進而結黨營私、賄賂和珅、討好皇帝以求自保,這樣一來,議罪銀製度雖然養肥了皇帝,養肥了以和珅為首的眾多貪官汙吏,但這卻加劇了官場上的貪汙腐敗現象,加重了百姓的被剝削被勒索程度,還使貪官汙吏們繼續逍遙法外窮兇極惡,此制度實在是百弊大於一利。

    不過,晚年生活奢侈的乾隆,內務府採辦各種珍貴生活必需物資時需要花錢,在群臣進貢、皇帝回禮時需要花錢,南巡需要花錢,平定臺灣、西藏叛亂需要花錢,舉辦70歲、80歲大壽需要花錢,給眾多嬪妃子孫賞賜時需要花錢,舉辦千叟宴需要花錢……

    真可謂處處都要花錢,且處處花錢數額皆不菲。那要是沒錢,該怎麼辦呢?還能怎麼辦,找財神爺和珅哪!

    總之,善於理財的和珅能為乾隆運營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錢財,花錢大手大腳的乾隆離不開他。同時,在議罪銀製度下,乾隆才是最大的貪汙犯,所以作為從犯的和珅,在幫助乾隆以貪汙的方式解決了皇帝的財政拮据問題後,乾隆才會在即使知道和珅貪汙腐敗的情況下,也仍舊不捨得殺他。

    其四,乾隆與和珅是兒女親家,兩家關係的親厚及和珅的貪汙自汙,恰恰令乾隆感到十分放心,所以乾隆不殺和珅。

    和珅之子豐紳殷德

    俗話說,不是一家人,不入一家門。公元1780年,乾隆將自己的女兒十公主許配給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至此,和珅與乾隆終於成為一家人,乾隆對和珅更加信重和放心。

    乾隆的十公主

    不過,作為一個皇帝,最害怕的是什麼?

    本人認為,作為一個皇帝,最害怕的是臣子的謀朝篡位,而非臣子的貪汙腐敗。

    所以和珅的貪汙受賄,恰恰能令晚年的乾隆放心。為什麼呢?

    漢朝的蕭何,曾有一次令生命垂危的劉邦不放心:

    那是在英布叛亂期間,當時,前去平亂的劉邦,在前方戰事不利的情況下,開始擔憂後方的安危,為什麼呢?

    因為他忌憚在關中廉潔自律、極少犯錯的蕭何,他認為,蕭何表現得如此完美,絕對是要圖謀不軌。

    不過他又不好明說,便多次派遣使者頻繁問候蕭何,問候得多了,聰明的蕭何也就明白了劉邦的猜忌之意。

    所以,為了打消君王疑心,蕭何故意強買百姓土地、大放高利貸以自汙,當劉邦從前線回來時,得知素來清正廉潔的丞相蕭何居然開始大肆斂財盤剝百姓了,他便不再懷疑蕭何心懷謀朝篡位的野心。

    於是,流氓皇帝劉邦就這樣對不得不自汙的正人君子蕭何放心了。

    而宋朝的岳飛為什麼會被趙構誅殺呢?

    我認為,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岳飛太完美了,他清正廉潔,他忠君愛國,他戰無不勝,他孝順母親,他……完美得近似於宋朝的太祖趙匡胤了。

    試問,趙匡胤的皇位是怎麼得來的?

    所以清正廉潔、有邀買人心謀朝篡位之嫌的岳飛,才會被崇金媚外猜忌成性的趙構以莫須有的罪名誅殺。

    一向清正廉潔的蕭何開始剝削百姓自汙時,皇帝劉邦就對他放心了;

    一向廉潔奉公的岳飛一直如此完美,所以懷疑他志在九五的趙構便把岳飛殺了;

    請問,一向貪汙受賄的和珅,一向民憤極大的和珅,一看就知道沒有篡位之心的和珅,是令乾隆皇帝信任放心呢?還是會令乾隆膽戰心驚呢?

    答案不言自明。

    綜上所述,乾隆明明知道和珅貪汙腐敗,還是不殺這位鉅貪,反而越來越加以重用,主要在於以下幾個原因:

    其一,和珅的獲得重用是晚年的乾隆特殊心理需求的產物;

    其二,和珅是多方面的行家裡手,他憑藉個人的多方面才能,贏得了乾隆的充分信任和放心重用,所以愛才惜才的乾隆離不開他;

    其三,善於理財的和珅能為乾隆運營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錢財,所以花錢大手大腳的乾隆離不開和珅。同時,在議罪銀製度下,乾隆才是最大的貪汙犯,所以作為從犯的和珅,在幫助乾隆以貪汙的方式解決了皇帝的財政拮据問題後,乾隆才會在即使知道和珅貪汙腐敗的情況下,也仍舊不捨得殺他,真可謂同病相憐;

    其四,乾隆與和珅是兒女親家,兩家關係的親厚及和珅的貪汙自汙,恰恰令乾隆感到十分放心,所以乾隆不殺和珅。

  • 11 # 峰峰說史

    和坤雖然貪,壞事也幹了不少,但對乾隆還是很忠心的,又特別能討乾隆歡心,所以迎合了乾隆的性格。

    和珅有能力,和珅懂得多國語言,懂外語可以給皇帝做翻譯,又有能力,總管內務府可以給皇帝搞錢,他不僅從各省的封疆大吏、鹽政織造、富商大賈那裡搞來錢,敬獻給乾隆,還首倡在朝廷中實施議罪銀,所有繳獲的錢全部歸內務府,從而可以使乾隆這位最大的敗家子狂花亂花,奢侈一把。

    和珅能討主子喜歡,據說乾隆輕輕咳一聲,和珅立刻就會把痰盂給他遞到嘴邊,這種貼心的伺候可比太監宮女還強的多,他不僅從小就學習模仿乾隆寫字做詩的風格,培養和乾隆幾乎完全一樣的興趣愛好,而且對乾隆需要什麼,完全清楚明白。招惹的乾隆喜歡的緊。正好滿足了乾隆的自負自滿的心態,給了和珅阿諛逢迎的機會。

  • 12 # 太乙伏魔錄

    和珅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貪官, 乾隆作為最大幫兇難辭其咎。和珅以一個秀才出身,從三等侍衛開始,平步青雲,步步高昇,他最後的地位已經不是可以簡單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來形容了。到嘉慶四年乾隆駕崩之前,和珅的官銜可以說令人歎為觀止:他身兼九個大——內務府大臣,御前大臣,議政大臣,鑲藍旗領侍衛內大臣,正白旗領侍衛內大臣,軍機大臣,領班軍機大臣,文華殿大學士,首輔大學士,每一個都是了不得的大官。這還不止,他還是兵部、戶部和吏部的尚書,九門提督,步軍統領,理藩院尚書,殿試讀卷官,太學校長等,連太醫院,御藥房也歸他管。《四庫全書》,這部將流芳百世的鴻篇鉅著,“正Quattroporte”竟也有和珅的名字,總有點一隻老鼠壞了一鍋粥的感覺。和珅最後被封為公爵,而且如果不是乾隆的駕崩,他的官還會升,如此登峰造極,從清太祖努爾哈赤以來,到末代皇帝宣統,真是空前絕後。

    和珅靠什麼能夠如此佔住乾隆的心?我想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懂得“伺意”,當年楊貴妃之把握住唐明皇也是用的這種功夫。乾隆將要喜歡什麼,和珅先就猜到,趕快準備;乾隆決心要做什麼,和紳也立刻遵辦,而且辦得妥妥貼貼。不應該做的事,只要乾隆想做,和紳決不反對;應該做的而乾隆不想做或想不到去做的事,和紳也決不自作主張,露出比乾隆更聰明的樣子(聽起來像繞口令)。乾隆本身好享受,講排場,六下江南修的行宮三十餘座,八十大壽時從西直門到頤和園沿街兩旁全都張燈結綵,到處都要花錢,從哪兒來?和紳作為戶部尚書,用各種方法總能湊到。因此之故,乾隆就特別喜歡他,認為他比誰都好。

    只是樹倒猢猻散,升得越高也摔得越痛,所以乾隆一死,嘉慶就要收拾和珅了。和珅的財產在嘉慶四年查抄之時,分為109號。109號中有83號未曾估計,單就估了價的26號來說,在當時已值兩億兩千三百萬兩。前面我說乾隆年間政府歲收差不多三四千萬兩,和紳這個鉅貪真是名副其實的富可敵國了。

  • 13 # 肖申克的舅爺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第一,乾隆喜歡和珅。自古帝王多孤獨,但皇帝也是人,也希望有能聊得來朋友,也希望有人能理解自己,陪伴自己。而和珅察言觀色天下無雙,能讓乾隆開心。

    第二,和珅能力很強。和珅統領大半個朝政,而且每一個部門,每一件事都做得僅僅有條,讓朝野穩定,讓乾隆滿意。

    第三,和珅雖然貪,但和珅的毛病也只有貪。和珅沒有結黨營私,沒有通敵賣國,沒有參與奪嫡。而且,乾隆六下江南,愛好古文字畫,這些錢大部分都是和珅花的。和珅貪汙,沒有觸碰乾隆的底線。

    第四,乾隆時期國庫充實,但國庫也在乾隆年間消耗巨大。留著和珅,相當於存到了銀行。乾隆零存,嘉慶整取。

    綜上所述,乾隆不會動和珅,而是把和珅當做禮物送給了兒子嘉慶。和珅就是乾隆的治國工具加玩伴,也挺可憐的。

  • 14 # 涼夜寒塘

    和珅劇照

    但是對和珅來說,好景不長,在乾隆帝駕崩之後十五天,繼位的嘉慶帝就抄了和珅的家,並賜和珅自盡,和珅死時年僅四十九歲。

    大家可能會疑惑,和珅貪到這種程度,一向精明的乾隆爺就沒發現嗎?或者假使乾隆爺知道,又為何不辦了和珅呢?我認為,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

    乾隆皇帝像

    和珅會辦事,深得帝心

    和珅太懂乾隆爺了,每次乾隆爺想做什麼事,和珅總是辦的妥妥帖帖。和珅政治才能突出,監管吏部、戶部、刑部,其本職工作幹得也是無人能比。再說乾隆本身就好享受,喜歡講排場,六下江南修的行宮三十餘座,八十大壽時從西直門到頤和園沿街兩旁全都張燈結綵,到處都要花錢,從哪兒來?和紳作為戶部尚書,用各種方法總能湊到。會辦事,乾隆自然喜歡。

    乾隆下江南

    和珅雖貪,卻忠心為國

    對於皇上來說,和珅是一個忠臣:對於國家來說他也是忠心不二。對個人來說,他的私心非常重。這也許是那個時代的特色吧。關鍵和珅在政治上沒有野心,不坑害國家,維護皇上和國家的利益,所以貪腐才能成功的。

    影視劇中和珅令人咂舌的財富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和珅的錢說到底還是皇上的

    我們知道個人的財富到達某個數值之後,他的錢就不單單是自己的了。在古代封建時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整個天下都是皇帝的,你和珅再怎麼斂財,說到底也就是幫皇帝蒐集財富,只要和珅老老實實伺候皇帝,皇帝自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後面的嘉慶抄家就印證了這一點,和珅攢了幾十年的財富,朝夕之間都被收入國庫了。所以民間常說“抄了和珅,富了嘉慶”。

    嘉慶皇帝像

  • 15 # 旅之伴

    從根本上說這是乾隆的帝王術。其實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的政治傳統,主要受法家影響的。貪官有把柄好控,會聽話,更會拍馬,相處舒服。乾隆好大喜功,你說他喜歡不?

    另一方面,乾隆覺得天下都是他家的,東西只是寄存在和珅家,早晚都是要取回來的。所以嘉慶一上臺就都把這些搬回去了。

  • 16 # 股市小快刀

    乾隆不殺和珅主要有三個原因:1.對皇上忠心,貪汙在皇帝看來遠沒有忠心重要,和珅雖然貪汙,但對皇帝忠心耿耿 2.皇帝好多事都不便於出面,都是和珅辦的,皇帝很滿意,和珅有能力。3.給嘉慶皇帝樹立威信,一上任就辦了和珅大臣,這樣可以提高皇帝的皇權,一舉三得!

  • 17 # 暖爐

    這些大奸大惡的貪官,大多是治國理事的能人,殺了他們政局會不穩定。

    為什麼這麼說?舉個“萬曆十五年”的例子吧,因為清朝的事情我研究得沒那麼透徹。

    大家都知道,嘉靖年間出了一個大貪官,確切地說是“貪官家族”,嚴嵩父子:嚴嵩和嚴世蕃。

    (電視劇裡的嚴嵩)

    (電視劇裡囂張跋扈的嚴世蕃)

    這兩父子有多貪?1566年大明朝國庫收入只有700萬兩白銀左右,而他們家就襯著白銀1000萬兩。

    離1567年春節還有3天,大明國庫空空如也。二品及以上官員過年不發俸祿,三品及以下京官發三鬥米兩袋胡椒十文銅錢(不到三兩銀子),而嚴世蕃剛在一個多月前花20萬兩銀子給他爹嚴嵩買了一個徽劇戲班。

    二品京官指望著三兩銀子過年呢,人家家裡一把花20萬兩銀子跟玩似的。

    嚴嵩父子不僅貪而且膽大,派去江南的巡鹽御史是嚴家舉薦的人,巡迴來600萬兩銀子,300萬兩直接裝船運到嚴家去了,基本是跟大明王朝朱家對半分了。

    這樣的人,既使嘉靖皇帝把他們革官查辦,也沒殺嚴嵩,依然給他每個月好吃好喝安安生生養著(嚴世蕃是被殺了)。

    為什麼這樣?因為嚴嵩有本事。

    做內閣首輔20多年,明朝一半的官員都是他們家舉薦的,像胡宗憲這樣的封疆大吏(浙江巡撫兼繳倭總指揮)都是他的門生。你動了這樣的人,朝野能不震動嗎?

    能在首輔的位置上幹20多年,在那樣的背景下支撐風雨飄搖的大明朝20年,嚴嵩確實有手腕。

    1566年,為了充實國庫籌錢抗倭,大明朝在浙江地區推行“改稻為桑”國策,這個國策的推行過程,也是嚴嵩父子代表的“嚴黨”、 當時的太子朱載垕代表的“太子黨”,以及司禮監代表的“閹黨”三方勢力的角逐。

    雖然最終嚴黨敗下陣來,但嚴嵩依然將了嘉靖皇帝一軍,從而使得呂芳、楊金水代表的“閹黨”被逐出朝野。可見,嚴嵩這個人的手腕兒。

    說了這麼多是想說:政治很多時候就是一種勢力制衡,皇帝面對貪官汙吏,不是不想殺,而是不能殺,或者不敢殺。

    同時,給大家安利一部良心神劇《大明王朝1566》。

  • 18 # 211451421

    乾隆不殺和珅主要有4個原因:1.對皇上忠心,貪汙在皇帝看來遠沒有忠心重要,和珅雖然貪汙,但對皇帝忠心耿耿 2.皇帝好多事都不便於出面,都是和珅辦的,皇帝很滿意,和珅有能力。3.給嘉慶皇帝樹立威信,一上任就辦了和珅大臣,這樣可以提高皇帝的皇權,一舉三得!4.和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利使然,致使他瘋狂的斂財,在和珅富可敵國的時候乾隆皇帝去了,嘉慶這時給和珅辦了,是利民利國的好事,也給自己樹立了威信,是一舉三得的大好事,乾隆真是個千古一帝。

  • 19 # 史之策

    和珅會來事兒,乾隆需要這種人!

    和珅剛開始的出身是帶刀侍衛,後來被乾隆看中,地位也是水漲船高。和珅最後被抄家的時候,搜出來的東西摺合白銀八億兩,這可是相當於國庫十幾年的總收入。

    Δ和珅 乾隆

    然而和珅貪汙這麼多,乾隆這個如此精明的皇帝怎麼可能毫不知情。乾隆之所以放任和珅,還是因為和珅自己會來事!

    因為愧疚

    乾隆還是太子的時候,曾經看到雍正一位妃子年輕貌美。當時正對著鏡子梳頭,乾隆想給她開個玩笑。在後面用手矇住她的眼睛,妃子不知道是誰,用梳子打了乾隆。太后認為這是妃子在調戲乾隆,於是派人把她賜死。

    Δ和珅乾隆

    乾隆對於這件事情一直很愧疚,妃子臨死之前。乾隆還用硃砂在她的脖子上做了標記,希望作為來世相認之物。和珅入宮後,乾隆看到和珅膚白貌美,而且脖子上也有一個胎記。所以認為是妃子來還願,從此以後和珅平步青雲。

    和珅會來事

    乾隆曾經六下江南,但是這些錢是怎麼來?祖上留下祖訓,國庫裡面的錢萬萬不可以私用。然而乾隆在皇宮裡面待不住,總是想出去溜達溜達,出去需要錢。和珅在這個時候提出了“議罪銀”制度。

    Δ和珅 乾隆

    無論你犯了多大的錯,只要你有錢,都可以用錢來抵罪。這個制度一出,貪官汙吏更多了,反正只要有錢還有什麼自己不敢犯的。我貪汙一百萬兩,只需要交六十萬兩,中間我還能剩下四十萬兩。這個制度也大大加深了農民的負擔。

    和珅有才

    其實歷史上,真正特別有才的人都是貪官汙吏。很多清官,才能真的比不過這些人。和珅精通滿、漢、臧語,而且學富五車。曾經西域有書信前來,朝廷裡面沒有人認識,和珅輕鬆的把內容翻譯出來。在這之後,很多外務處理都交給了和珅,對於這些繁瑣的事情,他都能夠處理的井井有條。

    和珅是滿人

    和珅是鈕鈷祿氏,八旗子弟之一。雖然乾隆推崇滿漢平等,但是在內心裡面還是認為滿人才是自己人。當時漢人裡面劉墉、紀曉嵐等人才濟濟,反觀滿人開國之後日漸凋零。和珅的突然出現,讓乾隆很是滿意。

    Δ和珅

    其實在清朝,只有滿人才能自稱奴才,漢人只能稱臣。奴才不是貶低,是指自家人的意思,漢人根本沒有這個資格。

    乾隆的帝王之術,和珅可能到死都想不明白自己究竟怎麼死的。還有人說,乾隆是把和珅留給剛登基的嘉慶,這種說法也是有可能的。因為和珅從被抓到處死只用了半個月,如果嘉慶沒有乾隆的旨意,根基不穩的他,不敢在這麼短的時間裡面處死乾隆愛臣。

    不論乾隆怎麼想,都已經無從得知,後世之人也多是猜測罷了!

  • 20 # 非說不凡

    那是因為乾隆中了和珅的“毒”。

    和珅就像鴉片一樣讓乾隆欲罷不能。

    和珅的“成就”

    和珅算是清朝最大的貪官,他的保持了兩項成就是世界性的紀錄。

    一是他權勢之大無人能破。

    他的權勢到底有多大呢?

    乾隆對他進行了47次封官,最後官至軍機大臣,他的官職之大、管事之多、權力之大所謂空前絕後。被人稱為“二皇帝”,可見他的權力之大。

    二是他貪汙的錢財多。

    其實對於和珅到底貪汙多少並沒有完全確定,但是大家都知道他貪汙了很多。有資料顯示說抄家的時候據說有9億兩白銀。估計算是當時的世界首富了。他的錢相當於清朝政府20年財政收入的一半之多。

    和珅的仕途之路

    和珅他不是透過科舉上去的,但是和珅也算是儀表堂堂、年輕有為的。和珅是透過接近皇帝討得皇帝開心而發家的。

    和珅很懂乾隆的心思,他很懂心理學。他知道作為皇帝肯定什麼都不缺,最缺的就是開心。那和珅就儘自己一切所能去討得皇帝開心。

    要討得皇帝開心就要把皇帝當做自己的父親一樣去服侍,就憑著這樣的手段和珅一步步走到軍機大臣。

    乾隆是如何“中毒”的

    乾隆好大喜功,還自稱“十全老人”。和珅摸準了乾隆的脈,就這樣一步步讓乾隆上癮。具體來看下:

    1、乾隆喜歡聽讚歌,追求氣派,而且又講究排場,但是他又很害怕別人對他的議論。和珅對症下藥,每次南巡、西行都幫乾隆安排的妥妥當當,相當氣派。乾隆每次都很開心,只要出去玩都會帶上和珅。而且乾隆還經常和和珅同塌而眠,還把自己最喜歡的十公主嫁給了和聲的兒子豐紳殷德。從此結為親家。

    2、乾隆喜歡作詩,和珅就把乾隆的詩詞全都收集起來,然後全都背會。沒事的時候就和乾隆對詩,乾隆說一句,他接下一句。搞得乾隆很是開心。

    3、乾隆喜歡書法,和珅就去模仿乾隆的書法,最後他的書法可以和乾隆以假亂真。

    4、和珅還主持修《四庫全書》,他是Quattroporte官,這件事讓乾隆王朝對中華文化有很大的貢獻。這件事讓乾隆很開心。

    5、和珅有錢,每次乾隆要用錢的時候,都會找和珅。因為國庫的錢他自己不想隨便動,動起來也不方便,而和珅就想方設法的幫乾隆解決經濟問題。

    6、乾隆想殺人但是自己不方便出手的時候,和珅就會替乾隆出手,比如御史錢峰對乾隆八十大壽鋪張浪費很是不滿。乾隆很生氣但是康熙有不殺言官的祖訓。和珅會意之後就幫乾隆用毒酒殺了錢峰。

    如此種種,對於乾隆來說和珅是一個用起來很方便的工具,這個工具完全能夠領悟你的意思。好的事情全是給你,為了成就十全老人的稱號。不好的事情,自己不方便出手的事情全部幫你承擔著。

    如果你是乾隆,你捨得殺這樣的一個人嗎?皇帝也是人,他也會中和珅的毒,和珅就像鴉片一樣讓乾隆欲罷不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機恢復出廠設定後又能充電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