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方大傑
-
2 # 笑看往事如雲
慈禧的出生地,可謂眾說紛紜。除北京說之外,還有五種說法:(1)甘肅蘭州,(2)浙江乍浦,(3)內蒙古呼和浩特,(4)安徽蕪湖,(5)山西長治。
慈禧出身於滿洲鑲藍旗(後抬入滿洲鑲黃旗)一個官宦世家。慈禧的曾祖父吉朗阿,曾在戶部任員外郎,遺下銀兩虧空,離開人世。祖父景瑞,在刑部山東司任郎中,相當於現在部裡的一個司局長。在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時,因沒能按時退賠其父吉朗阿在戶部任職時的虧空銀兩而被革職。外祖父惠顯,在山西歸化城當副都統。父親名叫惠徵,在吏部任筆帖式,是一個相當於人事部秘書、翻譯的八品文官,後屢有升遷。根據清宮檔案《內閣京察冊》(清政府對京官三年一次的考察記錄)記載:慈禧的父親惠徵,在道光十一年(1831年)時是筆帖式,道光十四年(1834年)考察被定為吏部二等筆帖式。十九年(1839年)時是八品筆帖式。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再次考察定為吏部一等筆帖式。二十六年(1846年)調任吏部文選司主事。二十八年(1848年)、二十九年(1849年)因為考察成績又是一等,受到皇帝接見,被外放道府一級的官職。同年四月,任山西歸綏道。咸豐二年(1852年),調任安徽徽(徽州府)寧(寧國府)池(池州府)太(太平府)廣(廣德州)道的道員。
從慈禧之父惠徵的履歷看,他曾先後在北京、山西、安徽等地任職。那麼,慈禧出生在何處?關於慈禧的出生地幾乎沒有留下任何文獻記載,因為誰也沒有料到幾十年後這個普通官宦之家的女子,會成為執掌大清國朝政近半個世紀的聖母皇太后。近幾年,北京的學者從清宮檔案中找到了新的史料,就是清朝皇帝選秀女的名單,這在檔案中叫做“排單”。其中有咸豐五年(1855年)慈禧的親妹妹被選為秀女的記錄。慈禧的這位妹妹後來成了醇郡王奕的側福晉,光緒皇帝的生母。“排單”上明確記載:此女屬滿洲鑲藍旗,姓葉赫那拉氏,父親名叫惠徵,最高官職做到五品的道員。一些學者主要根據這份“排單”認定,咸豐五年之前,慈禧的孃家住在北京西單牌樓北劈柴(闢才)衚衕。所以,這裡應該是慈禧太后的出生地。按照京師八旗分城居住的規定,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鑲藍旗滿洲都統衙門在阜成門內華嘉寺衚衕;到民國初年,鑲藍旗滿洲都統衙門舊地在阜成門內華嘉寺14號。劈柴胡同距華嘉衚衕很近。慈禧的父親屬於滿洲鑲藍旗,應當住在劈柴胡同一帶,還有人認為慈禧出生在北京東城方家園。《清朝的皇帝》記述:“慈禧母家在東城方家園,父官至安徽徽寧池太廣道,時當道光末年,洪楊起事,惠徵守土無方,革職留任,旋即病歿,遺妻一、子女各二,慈禧居長。”有書說:“恭親王曾慷慨言之:‘大清天下亡於方家園’!”注云:“方家園在京師東北角,為慈禧母家所在地。”慈禧之弟照祥,襲承恩公。《翁同龢日記》同治九年(1870年)八月十七日記載了慈禧母親發喪一事:“昨日照公(照祥)母夫人出殯,塗車芻靈之盛,蓋自來所未有,傾城出觀,幾若狂矣!沿途祭棚絡繹,每座千金,廷臣往吊者皆有籍,李侍郎(軍機大臣、戶部侍郎李鴻藻)未往,頗忤意旨。”
慈禧家的具體地點至今沒有解決,慈禧入宮時選秀女的“排單”至今也沒有發現,所以慈禧的出生地點以及身世仍存在著如下五種異說。
第一,慈禧出生在甘肅蘭州說。是根據慈禧的父親惠徵曾任過甘肅布政使衙門的筆帖式。傳說慈禧出生在當年他父親住過的蘭州八旗馬坊門(今永昌路179號院)。但是,經過專家查閱文獻、檔案,發現惠徵雖然做過筆帖式,但其地點是在北京的吏部衙門,而不是在蘭州的布政使衙門。
第二,慈禧出生在浙江乍浦說。是根據慈禧的父親惠徵曾在浙江乍浦做官。《人民日報》曾發表一篇小文,題目是:《史界新發現——慈禧生於浙江乍浦》。這篇文章說:慈禧的父親惠徵,在清道光十五年至十八年(1835~1838年)間,曾在浙江乍浦做過正六品的武官驍騎校,而慈禧正是在這段時間出生的,所以她的出生地在浙江乍浦。這篇文章又說:在現今乍浦的老人當中,仍然流傳著關於慈禧幼年的傳說。當時的規定,京官每三年進行一次考核。學者查閱清朝考核官員的檔案記載:這時的惠徵被考核為吏部二等筆帖式,三年後又被“懿妃(慈禧)遇喜大阿哥”檔案作為吏部筆帖式進行考試,可見這時惠徵在北京做吏部筆帖式,為八品文官。所以,這種說法值得懷疑:其一,惠徵不能同時既在北京做官又在浙江做官;其二,官職也不對,在京師是文官,在浙江是武官;其三,品級也不合。
第四,慈禧出生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說。是根據慈禧的父親惠徵曾任過山西歸(化)綏(遠)道的道員。清代的綏遠城,今為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這種說法又稱為內蒙古說。慈禧的父親惠徵當年曾任山西歸綏道,道署在歸化城(今呼和浩特市)。據說在呼和浩特市有一條落鳳街,慈禧就出生於落鳳街的道員住宅裡,甚至傳說慈禧小時候常到歸化城河邊玩耍。但文獻記載,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惠徵任山西歸綏道道員時,慈禧已經15歲,所以說慈禧不可能出生于歸化城。不過,慈禧可能隨父惠徵在歸化城住過。慈禧的外祖父惠顯,從道光十一年至十七年(1831~1837年)年,在歸化城做官,當過副都統。慈禧可能在外祖父家住過。以上就成為慈禧出生歸化(今呼和浩特)說的一個歷史的影子。慈禧的母親不可能從北京回孃家生孩子,因為這在當時既路途遙遠,也不合禮法。所以,慈禧不大可能出生在今呼和浩特市。
第五,慈禧出生在今山西長治說。這是近年來的一種新說法。此說認為慈禧不是滿洲人,生父也不是惠徵。今山西長治當地傳說:慈禧原是山西省潞安府(今長治市)長治縣西坡村王增昌的女兒,名叫王小慊,4歲時因家道貧寒,被賣給上秦村宋四元家,改姓宋,名齡娥。到了11歲,宋家遭到不幸,她又被轉賣給潞安府(今長治市)知府惠徵做丫頭。一次,惠征夫人富察氏發現齡娥兩腳各長一個瘊子,認為她有福相,就收她作乾女兒,改姓葉赫那拉氏,取名玉蘭。後來玉蘭被選入宮,成了蘭貴妃。說慈禧是王家的女兒,當地提出的根據是:(1)王姓家譜從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一直續譜到現代。王氏家譜上更寫著:“王小慊後來成為慈禧太后”。但是,這份家譜不是原家譜,是後來重抄的。(2)當地還傳說:在西坡村外邊的山腳下,還有據說是慈禧生母的墳。墳前有碑,原來是木牌,後來豎立石碑。說慈禧是宋家的女兒,當地提出的根據是:(1)在上秦村裡至今儲存著一處娘娘院,被認為是慈禧入宮前住過的院落。(2)在宋家的炕上曾刨出了當年慈禧給宋家寫的家信等,據說她孃家六代侄孫還儲存著這封信。(3)在上秦村居住的宋家老人說:“慈禧太后是咱家的。”為此,宋家曾聯名寫信,要求政府調查澄清這件事。上面的傳說,有文有物,具體生動。長治地方眾口一詞,畫押證明,說慈禧是長治人。長治市還為此專門成立“慈禧童年研究會”。上述動人的傳說,真是太傳奇了。經專家考證,在這段時間,歷任潞安府的知府共有七個人,但是沒有惠徵。既然惠徵沒有在山西潞安府做過官,那麼慈禧怎會在潞安被賣到惠徵家呢?
總之,不管慈禧生長在哪裡,她都是出身於官宦家庭。再加上慈禧在咸豐身邊的政治閱歷,使她具有一般女子所沒有的遠見、膽識、機智、謀略和手腕。慈禧在咸豐皇帝死後,帝后集團與帝胤集團結合,發動宮廷政變,摧毀“贊襄政務”八大臣集團。這場政變發生在咸豐十一年(1861年)即農曆辛酉年,所以史稱“辛酉政變”。 禧太后出生地的資料,還有一些家族的資料,不過他的母親好像沒有什麼記載。
-
3 # 歷史名人物
慈禧的出生地在哪裡,一直以來都撲朔迷離,不得其解,而關於慈禧的出生地目前存在六種不同的說法:北京、內蒙、安徽、浙江、甘肅、山西,到底哪一種才是正確的呢?
甘肅說
浙江說
而且這篇文章有兩個地方與歷史事實不符合
第一: 時間不對
惠徵的履歷顯示,道光8年24歲做了筆帖式,道光14年為吏部二等筆帖式,道光19年升任八品筆帖式,道光23年為吏部一等筆帖式。而這段時間,惠徵一直在北京做筆帖式,沒有外放到地方做官。
第二:官職不匹配
筆帖式屬於低等的文職,主要做一些抄寫、擬稿類的工作,相當於普通文員。這樣的小書吏是不可能一下子調到地方做武官的。而且道光15年,惠徵是八品筆帖式,而驍騎校是正六品。
所以出生浙江這個說法,也純粹是編造。
內蒙說
這個說法來源於慈禧的父親惠徵曾擔任山西綏遠城(今呼和浩特)的道員,攜帶全家在歸化城生活了3年,慈禧的外祖父惠顯從道光11年至道光17年,任歸化副都統,所以慈禧與歸化城確實是有關係的。但是惠徵做歸綏道道員的時候是道光29年,此時慈禧已經15歲了。
安徽說
《滿清外史》記道:“那拉氏者,惠徵之女也,惠徵嘗為徽寧池太廣道,其女生長南中。
這段記載中還提到慈禧擅長南方小調,所以很受咸豐的喜愛。慈禧擅長南方小調,又生於南中,所以有學者就認為慈禧是出生於南方,而她父親惠徵又擔任過安徽徽寧池太廣道道員,而道員的衙門在安徽蕪湖,因此確定慈禧出生於安徽蕪湖。
而這個說法也是有明顯的漏洞的,道光29年,慈禧的父親惠徵到山西歸綏道做道員,他在歸綏道上恪盡職守,得到好評,於咸豐2年調任安徽徽寧池太廣道道員,此時慈禧已經18歲了,都已經入宮封為蘭貴人了。
最離譜山西說
我認為這6種出生地的說法中最不靠譜的就是山西長治的說法。
這個說法是長治當地人提出來的,是也近幾年的說法,猜測一下,估計是為了旅遊資源而瞎編亂說。
慈禧生於山西潞安府長治縣的一個漢人王姓農家,取名叫王小慊,家裡人多地少,無法養活就將她賣出去,輾轉賣到了潞安知府中做丫鬟,長到12歲時出落成大姑娘,如花似玉,兩個腳心各長了一個痦子,知府夫人覺得此女將來一定大富大貴,於是就將她收為乾女兒。
為了論證這個說法,當地人還準備了三條證據:
族譜,族譜上記載“王小慊後來了慈禧太后。當然這個家族也只是一個手抄本,毫無參考意義。
慈禧出生的房屋遺址,而這個遺址現在變成了豬圈。
村裡有慈禧生母的墓碑,而墓碑是一塊新的石碑。
以上種種證據都表明,這一說法純屬胡編亂造。
北京說
慈禧出生在北京一個三代為官的官宦世家,《清史稿》記載:”考欽顯皇后(慈禧),葉赫那拉氏,安徽徽寧池太廣道惠徵女。
《玉牒》記載:“蘭貴人那拉氏,道員惠徵之女。
《實錄》咸豐11年12月諭:”慈禧太后母家著抬入鑲黃旗滿洲。
此書明確記載,慈禧的母親為富察氏,封一品夫人,兄弟姐妹四人,慈禧為老大,妹妹為老二、老三照祥,老四桂祥,這些都明確無誤的說明慈禧是滿族人,葉赫那拉氏,其家族長期居住在北京。
證據一:
從發現的慈禧妹妹參加選秀的排單來看,可以明確知道慈禧之妹屬於滿洲鑲藍旗,姓葉赫那拉氏,父親名叫惠徵,家住西四牌樓劈柴胡同。
證據二:
慈禧的父親道光8年至道光19年,一直在北京做筆帖式,這個時期惠徵並沒有離開北京,所以他的家肯定就在北京,那麼慈禧就只能出生在北京。
證據三:
慈禧的外祖父曾經擔任歸化城的副都統,但是歸化城離北京路途遙遠,交通不便,她的母親不可能到偏遠的地方去生孩子,因此,只能在北京舒適的家中生產。
所以從以上種種分析可以明確的知道,慈禧的出生地確實是北京。
-
4 # 舊時光老影像
北京西單牌樓劈柴胡同(四牌樓劈才衚衕)
對於慈禧生於北京,史學界看法比較一致,專家學者們取得共識,基本已成定論。主要是有大量史料和檔案作為佐證,慈禧後人的家譜,也有記載。支援這一說法的,主要是《清史稿》、《清帝列傳》、《清代全史》、《清代人物傳稿》、《慈禧外傳》、《龍夫人》等中外重要史料,這些重要史料,都記載著慈禧太后生於北京。
第一歷史檔案館的檔案記錄,清咸豐五年(1855年),清宮選秀女,慈禧胞妹葉赫那拉氏參選,有秀女排單。這份排單上,有較為詳細的記錄,稱葉赫那拉氏,醇親王福晉,光緒皇帝生母。光緒十一年(1885年),清宮選秀女,慈禧叔伯妹妹參選,有秀女排單,排單記錄也較詳細,由此推出慈禧祖輩,滿洲鑲藍旗,姓葉赫那拉。父親名惠徵,祖父名景瑞,曾祖父名吉朗阿。惠徵,官至五品道員。
山西潞安有一種影響較大的說法是是慈禧出生於今山西潞安府,也就是今天的長治市。這個說法是山西一位叫劉奇的學者提出來的。這一說法不僅認為慈禧是出生在長治,而且對慈禧的身世,還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說法。據這位學者考證,慈禧根本不是滿人,而是一位身世曲折離奇的漢家姑娘。1835年,慈禧出生在山西長治縣西坡村一個叫王增昌的貧窮農民家庭,並取名為“王小謙”。由於家境貧寒。小慈禧在4歲時,被賣給本縣上秦村宋四元為作女兒,並改名“宋齡娥”。但等慈禧長到12歲的時候,又被賣給了正在潞安府做知府的惠徵為婢,改名為“玉蘭”。 有一次,玉蘭在服侍惠征夫人富察氏洗腳的時候,看見她的腳底有一顆痣,便說自己的兩隻腳底都有痣。富察氏一聽大驚,兩腳底都有痣,那可是做皇后的命。於是,不敢再讓她做婢女,而收她作乾女兒,並在後衙中精心培養。到了咸豐二年( 1852年),宮中秀女大選得時候,玉蘭便以惠徵之女葉赫那拉氏的身份,被選入宮。
綏遠(呼和浩特)至於說慈禧生在綏遠(現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的說法,主要依據是此地有一條街道叫做“落鳳街”。並說慈禧和她的父親曾在此居住。但經史學家考證,慈禧的父親惠徵確實在此作過歸綏道的道員,但那時慈禧已經15歲了,不可能是出生在這兒。惠徵由安徽的後補道臺升任歸綏兵備道臺後,曾帶著15歲的女兒在此居住過還有可能。
安徽蕪湖還有一種古老的說法,此說稱慈禧的父親惠徵,曾任安徽寧池太廣道道員,慈禧出生於安徽蕪湖,生長在江南,雅善南方小曲成為流傳最廣、傳說最早的一種說法。影響較大的《清史稿》記載:慈禧,葉赫那拉氏,惠徵之女。惠徵嘗為安徽寧池太廣道,其女生長南中,少而慧黠,美豔無匹。雅善南方諸小曲,凡江浙盛行諸調皆朗朗上口。查閱檔案,惠徵任職安徽寧池太廣道員是在咸豐二年(1852年)二月初六日,七月到任。這一年二月初八、九日,宮中選秀女,慈禧被選中。二月十一日,敬事房傳旨,封已經入宮、時年17歲的慈禧為蘭貴人。慈禧並沒有機會隨著父親到南方就職,一生從來沒有去過南方。
蘭州八旗馬坊門慈禧出生在甘肅蘭州說。是根據慈禧的父親惠徵曾任過甘肅布政使衙門的筆帖式。傳說慈禧出生在當年他父親住過的蘭州八旗馬坊門(今永昌路179號院)。但是,經過專家查閱文獻、檔案,發現惠徵雖然做過筆帖式,但其地點是在北京的吏部衙門,而不是在蘭州的布政使衙門。
浙江乍浦慈禧出生在浙江乍浦說。是根據慈禧的父親惠徵曾在浙江乍浦做官。《人民日報》曾發表一篇小文,題目是:《史界新發現——慈禧生於浙江乍浦》。這篇文章說:慈禧的父親惠徵,在清道光十五年至十八年(1835~1838年)間,曾在浙江乍浦做過正六品的武官驍騎校,而慈禧正是在這段時間出生的,所以她的出生地在浙江乍浦。這篇文章又說:在現今乍浦的老人當中,仍然流傳著關於慈禧幼年的傳說。
家族世仇據容齡所寫的《清宮瑣記》記載:“慈禧的祖上原姓輝發那拉氏,明朝萬曆年間輝發國滅亡,慈禧的遠祖巴爾扈就逃亡到葉赫國,因此改姓為葉赫那拉……。”要知道葉赫那拉氏與愛新覺羅氏是世仇,這樣的記載從何而來,是否為了避開愛新覺羅氏的世仇呢?已經無法考證。
-
5 # 劍和酒
慈禧身世於滿洲鑲藍旗(後抬入滿洲鑲黃旗)一個官宦世家。慈禧的曾祖父吉朗阿,曾在戶部任員外郎,遺下銀兩虧空,脫離人世。祖父景瑞,在刑部山東司任郎中,相當於現在部裡的一個司局長。在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時,因沒能準時退賠其父吉朗阿在戶部任職時的虧空銀兩而被除名。外祖父惠顯,在山西歸化城當副都統。父親名叫惠徵,在吏部任筆帖式,是一個相當於人事部秘書、翻譯的八品文官,後屢有升官。依據清宮檔案《內閣京察冊》(清政府對京官三年一次的調查記錄)記載:慈禧的父親惠徵,在道光十一年(1831年)時是筆帖式,道光十四年(1834年)調查被定為吏部二等筆帖式。十九年(1839年)時是八品筆帖式。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再次調查定為吏部一等筆帖式。二十六年(1846年)調任吏部文選司主事。二十八年(1848年)、二十九年(1849年)由於調查成果又是一等,遭到皇帝接見,被外放道府一級的官職。同年四月,任山西歸綏道。咸豐二年(1852年),調任安徽徽(徽州府)寧(寧國府)池(池州府)太(和平府)廣(廣德州)道的道員。
從慈禧之父惠徵的經歷看,他曾先後在北京、山西、安徽等地任職。那麼,慈禧出世在何處?關於慈禧的出世地幾乎沒有留下任何文獻記載,由於誰也沒有料到幾十年後這個一般官宦之家的女子,會成為執掌大清國朝政近半個世紀的聖母皇太后。
近幾年,北京的學者從清宮檔案中找到了新的史料,就是清朝皇帝選秀女的名單,這在檔案中叫做“排單”。其中有咸豐五年(1855年)慈禧的親妹妹被選為秀女的記錄。慈禧的這位妹妹後來成了醇郡王奕的側福晉,光緒皇帝的生母。“排單”上清晰記載:此女屬滿洲鑲藍旗,姓葉赫那拉氏,父親名叫惠徵,最高官職做到五品的道員。
一些學者首要依據這份“排單”確定,咸豐五年之前,慈禧的孃家住在北京西單牌樓北劈柴(闢才)衚衕。所以,這兒應該是慈禧太后的出世地。依照京師八旗分城居住的規則,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鑲藍旗滿洲都統衙門在阜成門內華嘉寺衚衕;到民國初年,鑲藍旗滿洲都統衙門舊地在阜成門內華嘉寺14號。劈柴胡同距華嘉衚衕很近。慈禧的父親屬於滿洲鑲藍旗,應當住在劈柴胡同一帶。
-
6 # 路遙lgy
慈禧(1835年——1908年),一般被中國人稱為“慈禧太后”。那拉氏,祖居葉赫(今四平附近),故稱葉赫那拉氏。滿洲鑲藍旗人,後被抬入鑲黃旗。
慈禧一生充滿傳奇,她曾三次垂簾聽政,在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裡,牢牢地掌握著中國的政權。在晚清的歷史上,慈禧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因為她的一生,都與晚清的歷史密不可分。
然而,關於慈禧太后的的身世,出生在哪裡?進宮前的生活如何?至今依然是眾說紛紜,真假難分!
首先,有人說慈禧是為報世仇而生的。傳說在元朝初年,在東北的葉赫河畔,葉赫那拉家族就生活在那裡了。後來與來犯的愛新覺羅家族發生爭奪,愛新覺羅的首領指著土地說:“我們是大地最尊貴的金子(愛新覺羅是金子的意思)”。葉赫那拉人說:“金子算什麼,我們就姓它”。
葉赫那拉家族打敗了愛新覺羅家族,成了東北最大的民族。到了元末,葉赫那拉家族被愛新覺羅家族打敗。努爾哈赤當時派額亦都在建州(今遼東一帶)抵抗葉赫那拉大將布齋攻打,結果布齋戰死,屍體被分開半留在建州,一半送給了葉赫那拉家族。從此,結下不共戴天的仇恨。
據說,努爾哈赤臨死還說,葉赫那拉家族即使只剩一個女人,也會復仇的。令人驚奇的是,後來,讓愛新覺羅家族的天下(清朝)毀於一旦的,就是葉赫那拉家族的女人——慈禧。
第二,關於慈禧的身世,除了復仇之說,還有和珅轉世之說,這些多是民間傳說,並沒有事實根據。根據資料顯示,慈禧的出生地有六種說法,分別是呼和浩特,安徽蕪湖,浙江乍浦,甘肅蘭州,山西長治,北京。
其中長治與北京的說法最有力度,其他四地之說基本排除了。
慈禧出生的山西的說法最為有影響,但是這樣以來,說明慈禧根本不是滿族人。根據山西當地人說,慈禧出生在山西潞安府(今長治)長治縣西坡村,父親是農民王增昌,慈禧本名叫王小慊。
後來,這個王小慊幾經轉折入宮成了慈禧太后。但是,慈禧長治出生的說法,僅憑家譜重抄件,以及所謂的遺址之說,也疑點重重。當地人口口相傳深信不疑,卻不能成為歷史研究的依據。
慈禧出生在北京的說法,也有很多人認可。說慈禧出生在道光十五年十月十日(1835年11月29日),北京西單牌樓北劈柴胡同,其家三代是清朝官員,慈禧是宦官之家的小姐。
慈禧的父親惠徵,屬鑲藍旗,後來改隸鑲黃旗。曾任山西歸綏道,四品道元(府州以上官員)。也曾任安徽寧池太平道,1853年因逃避太平軍的追擊被撤職。同年病逝於鎮江,時年四十九歲。
按照清朝選秀入宮的制度,都是從滿族家庭裡選擇的少女,所以慈禧北京出生的說法比較有力度。然而,也沒有確切的記載能證明這個說法。
誰也不會想到,這樣一位普普通通名不見經傳的女孩子,日後會成為掌握中國最高權利的慈禧太后,成為赫赫有名的世界級的歷史人物。這或許就是歷史,它總能出其不意的帶給我們一些神奇。
-
7 # 我說歷史啦
慈禧出生地,一直是個謎案。主要有六種說法:北京說、綏遠說、山西長治說、安徽蕪湖說、浙江乍浦說、甘肅蘭州說。
北京說北京說認為:慈禧生於北京西四闢才衚衕,一個坐北朝南的幽靜院落。門前一棵挺拔的銀杏樹,枝繁葉茂。這座宅院臨街,有一座精巧的阿塞門。南邊是灰磚倒座抱廈廳,門內立著一座朱漆影壁。
入門兩邊,是簡易的遊廊。臺階之下,是灰磚堤成的雨路。過第一進院子的穿堂,就是正房大院。上房三間,灰磚漫地,寬敞通透。對於慈禧生於北京西四闢才衚衕,史學界看法較一致,專家學者們取得共識,基本已成定論。主要是有大量史料和檔案作為佐證,慈禧後人的家譜,也有記載。
支援這一說法的,主要是《清史稿》、《清帝列傳》、《清代全史》、《清代人物傳稿》、《慈禧外傳》、《龍夫人》等中外重要史料,這些重要史料,都記載著慈禧太后生於北京。
長治說山西長治的傳聞中,慈禮出生地就是在西坡村。道光年間,長治縣西坡村王增昌之妻生了一個女兒。奇怪的是,這個女兒的雙腳腳心上各長了一個疾子。家人很高興,奶奶說:腳心疾,住高樓。俺孫女兒長大了,一定有大福!小女孩長得好看,人極伶俐,奶奶給她取名小懶。
小懶3歲時,母親染病去世,父親王增昌上有老母,下有兩個妹妹和一個弟弟,生活艱難,考慮將3歲的女兒賣給好人家。父親揹著小嫌到長治高河上秦村,將女兒賣給生活較富裕的宋四元,改名宋齡娥,而小女孩的父親從此下落不明。
小齡娥十分聰明,7歲上學,9歲會寫字,讀書過目不忘。可惜,禍從天降,在她10歲時,大禍降臨養父母家:哥哥被狼吃掉,母親被狼咬死。接著,大旱之後大雨,宋家徹底破敗了,宋四元只好將小齡娥賣給了璐安滿人知府惠徵。知府夫婦收養她為乾女兒,改姓葉赫那拉氏,小名玉蘭,他們特地在府衙西花廳為她設書房,精心培養。
玉蘭後來參加皇宮選秀女,入選進宮,成為咸豐皇帝的寵妃,就是後來的慈禧太后。
安徽蕪湖說此說稱慈禧的父親惠徵,曾任安徽寧池太廣道道員,慈禮出生於安徽蕪湖,生長在江南,雅善南方小曲成為流傳最廣、傳說最早的一種說法。影響較大的《清朝野史大觀》稱:慈禧,葉赫那拉氏,惠徵之女。
惠徵嘗為安徽寧池太廣道,其女生長南中,少而慧囂,美豔無匹。雅善南方諸小曲,凡江浙盛行諸調皆朗朗上口。查閱檔案,惠徵任職安徽寧池太廣道員是在咸豐二年(1852年)二月初六日,七月到任。這一年二月初八、九日,宮中選秀女,慈禮被選中。二月十一日,敬事房傳旨,封已經入宮、時年17歲的慈禧為蘭貴人。慈禧並沒有機會隨著父親到南方就職,一生從來沒有去過南方。
甘肅蘭州說此說稱惠徵曾經任職甘肅布政使銜門筆帖式,是一個小文書,住在蘭州八旗會館南的馬坊門,今永昌路179號院,慈禧就降生在這座普通的院子裡。查閱檔案,發現惠徵任筆帖式時間很長,但一直在北京衙門任職,沒有出過京城。
-
8 # 影像浮萍
慈禧的出生地在哪裡,一直以來都撲朔迷離,不得其解,而關於慈禧的出生地目前存在六種不同的說法:北京、內蒙、安徽、浙江、甘肅、山西。
一,甘肅說
二,浙江說
而且這篇文章有兩個地方與歷史事實不符合
第一: 時間不對
惠徵的履歷顯示,道光8年24歲做了筆帖式,道光14年為吏部二等筆帖式,道光19年升任八品筆帖式,道光23年為吏部一等筆帖式。而這段時間,惠徵一直在北京做筆帖式,沒有外放到地方做官。
第二:官職不匹配
筆帖式屬於低等的文職,主要做一些抄寫、擬稿類的工作,相當於普通文員。這樣的小書吏是不可能一下子調到地方做武官的。而且道光15年,惠徵是八品筆帖式,而驍騎校是正六品。
所以出生浙江這個說法,也純粹是編造。
三,內蒙說
這個說法來源於慈禧的父親惠徵曾擔任山西綏遠城(今呼和浩特)的道員,攜帶全家在歸化城生活了3年,慈禧的外祖父惠顯從道光11年至道光17年,任歸化副都統,所以慈禧與歸化城確實是有關係的。但是惠徵做歸綏道道員的時候是道光29年,此時慈禧已經15歲了。
四,安徽說
《滿清外史》記道:“那拉氏者,惠徵之女也,惠徵嘗為徽寧池太廣道,其女生長南中。
這段記載中還提到慈禧擅長南方小調,所以很受咸豐的喜愛。慈禧擅長南方小調,又生於南中,所以有學者就認為慈禧是出生於南方,而她父親惠徵又擔任過安徽徽寧池太廣道道員,而道員的衙門在安徽蕪湖,因此確定慈禧出生於安徽蕪湖。
而這個說法也是有明顯的漏洞的,道光29年,慈禧的父親惠徵到山西歸綏道做道員,於咸豐2年調任安徽徽寧池太廣道道員,此時慈禧已經18歲了,都已經入宮封為蘭貴人了。
五,山西說
我認為這6種出生地的說法中最不靠譜的就是山西長治的說法。
這個說法是長治當地人提出來的,是也近幾年的說法,猜測一下,估計是為了旅遊資源而瞎編亂說。
慈禧生於山西潞安府長治縣的一個漢人王姓農家,取名叫王小慊,家裡人多地少,無法養活就將她賣出去,輾轉賣到了潞安知府中做丫鬟,長到12歲時出落成大姑娘,如花似玉,兩個腳心各長了一個痦子,知府夫人覺得此女將來一定大富大貴,於是就將她收為乾女兒。
為論證這一說法,當地人還準備了三條證據:
族譜,族譜上記載“王小慊後來了慈禧太后。當然這個家族也只是一個手抄本,毫無參考意義。
六,北京說
慈禧出生在北京一個三代為官的官宦世家,《清史稿》記載:”考欽顯皇后(慈禧),葉赫那拉氏,安徽徽寧池太廣道惠徵女。
《玉牒》記載:“蘭貴人那拉氏,道員惠徵之女。
《實錄》咸豐11年12月諭:”慈禧太后母家著抬入鑲黃旗滿洲。
此書明確記載,慈禧的母親為富察氏,封一品夫人,兄弟姐妹四人,慈禧為老大,妹妹為老二、老三照祥,老四桂祥,這些都明確無誤的說明慈禧是滿族人,葉赫那拉氏,其家族長期居住在北京。
證據一:
從發現的慈禧妹妹參加選秀的排單來看,可以明確知道慈禧之妹屬於滿洲鑲藍旗,姓葉赫那拉氏,父親名叫惠徵,家住西四牌樓劈柴胡同。
證據二:
慈禧的父親道光8年至道光19年,一直在北京做筆帖式,這個時期惠徵並沒有離開北京,所以他的家肯定就在北京,那麼慈禧就只能出生在北京。
證據三:
慈禧的外祖父曾經擔任歸化城的副都統,但是歸化城離北京路途遙遠,交通不便,她的母親不可能到偏遠的地方去生孩子,因此,只能在北京舒適的家中生產。
所以從以上種種分析可以明確的知道,慈禧的出生地確實是北京
-
9 # 眼鏡燈哥
歷史上,慈禧這個歷史風雲人物一直朦朧在神秘面紗之中,她的歷史並不清白,甚至是可以說連她的出生地也可謂是為莫如深。
至今史學家考察慈禧就派系都可以分為大致五個派系,五個派系間講慈禧出生地的爭奪可謂是來了個你死我活。
下面就說一說這個四大派系。
1 甘肅蘭州派。顧名思義,這個派系的人認為慈禧出生在甘肅蘭州,此派人物有些許桀驁,凡事不同意這個觀點的人都會得到一個結果:罵之。
2 安徽蕪湖派。這個派系的學者一直認為慈禧出生地為安徽蕪湖,凡事不認同這個觀點的其他學者都會被這派人用一切辦法:貶之
3浙江乍浦派。相對於以上1和2兩個派系的人物個人觀點,這個派系的人物如果其他人說慈禧不是乍浦人將會認為他歷史學問低,專業水平低。
4 山西長治派,此派的學者認為慈禧出生在山西長治,當地為了用有效的方式證明更是在民間設立“慈禧童年研究會”,凡事不同意這一派意見的人,這派系的學者都會用最有效的手段解決:打之。
就單單以上這四個派系就可以看出慈禧給如今的學者們帶來了多麼承重的麻煩。連她的出生地都沒有能搞清楚,可想而知當時的清朝政審官員比現在的官員們閒多了。就連籍貫都沒有搞明白,那麼這樣一個什麼的女人當初是怎樣被送進宮的呢?當時也沒有出現大明河畔的夏雨荷再現呀。
在現在,也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這個慈禧太后吧,在當時是根本不樂意進宮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慈禧在少女時期,情竇初開,純真可愛,美貌動人,當時早就和自己的男朋友榮祿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了.....不過這個說法呢由於沒有慈禧和榮祿的親筆日記記載,沒有有效的證據至此至今在學界也沒有獲得認可。
不過不管他算不算數啊,當年咸豐皇帝雙腿一瞪說不再相見之後,慈禧就立刻秘密接見了榮祿。卻萬萬沒想到被東太后慈安察覺,慈安立刻派人叫來了慈禧,給她看了咸豐皇帝的遺詔。
“清文宗在熱河,臨危之際,密授硃諭一紙與慈安後,謂某如恃子為帝,驕縱不法,卿即可按祖宗家法治之。及文宗崩,慈安以之示慈禧,殆警之也”
慈禧的身世之謎我們會催著一步一步的考察逐漸揭曉,你認為慈禧是出生地哪的呢?
-
10 # 醫道傳真陳皮
歷史上厲害的女人也不少,一個是女皇帝武則天,另一個大家是不是說慈禧呢,是的,清朝後期,在政壇上影響最大的女人應該說就是慈禧。道光十五年十月初十,在滿洲鑲藍旗一位八品官員的家裡,出生了一名女嬰。她就是清朝入關後第七位皇帝成豐的貴妃,第八位皇帝同治的生母——慈禧太后。歷史對她出生地留下的這段空白,給後世想了解她的人帶來了許多遺憾和困惑。從清末到今天,圍繞她的家世和生平有種種傳說,對她的出生地更是眾說紛紜。第一:甘肅蘭州。其主要根據是慈禧的父親惠徵曾任過甘肅布政使衙門的筆帖式,因而人們認為慈禧出生在蘭州。第二:第二種說法根據慈禧的父親惠徵曾在浙江乍浦做官,認為慈禧出生在浙江乍浦說。但是也說不通。第三種說法根據慈禧的父親惠徵曾做過安徽徽寧池太廣道的道員,道員衙署在蕪湖,因此有人說她出生在蕪湖。慈禧生長在南方,擅長演唱江南小曲,因此得到咸豐帝的寵幸。但是也推翻了。
第四種說法根據慈禧的父親惠徵曾任過山西歸綏道的道員,認為慈禧出生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但道光二十九年惠徵任山西歸綏道道員時,慈禧已經十五歲,所以說慈禧出生于歸化城是有問題的。
第五種說法認為慈禧出生在今山西長治。這是近年來的一種新說法。
-
11 # 那是易烊千璽jfs
慈禧出生地:
北京西四劈柴胡同(今闢才衚衕)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咸豐帝的妃嬪,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實際統治者。
-
12 # doria16
慈禧太后,由於她的特殊地位、身份、影響與作用,對其身世,有多種異說。尤其是慈禧的出生地,可謂眾說紛紜。除北京說之外,還有五種說法:(1)甘肅蘭州,(2)浙江乍浦,(3)內蒙古呼和浩特,(4)安徽蕪湖,(5)山西長治。
-
13 # 使用者56985139966
她的出生地,按他父任職的方向查,全錯了,她十五歲進宮,而查到安徽和山西,浙江,甘肅,呼和浩特等。其中呼市在職時間還與它地重合。最主要是與她出生的1835年不合,更是都在出生後任的職,有的是她已進宮了,這時間出生?這些離譜太多,是 ̄方面,另外,她入宮名冊都沒查到,所以她出生地,是個迷。但我和大多推測認為,很可能是北京西四的劈材衚衕。原因有=,第一她親妹比她後進宮,且是光緒親媽,而她λ宮的名冊在,寫是住北京,二,她媽的家也住北京,況其父,1834年在京史部任職,且家住過劈材衚衕,那也是她族所蜀廂黃旗集居地。這與她出生年最接近的。儘管無資料確定,但以上兩點,對推測的支撐是有力的,一我認為。以上是我的回答。
-
14 # 陳望華2
(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咸豐帝的妃嬪,同治帝的生母。
出生:
1835年11月29日(道光十五年十月十日)(北京)
逝世:
1908年11月15日(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
旗籍:
滿洲鑲藍旗(後抬入鑲黃旗)
-
15 # 金刀回眸
慈禧出生地:
北京西四劈柴胡同(今闢才衚衕)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咸豐帝的妃嬪,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實際統治者
-
16 # 任馳贏天下
慈禧太后的出生地,史上最權威的說法就是北京。
據清宮儲存的檔案資料分析,慈禧出生在北京皇城西部的四牌樓劈才衚衕。這是一座坐北朝南的院子,門前還有一棵粗大的銀杏樹。門內還立著一座朱漆影壁牆,大門左右兩邊各有一道遊廊,臺階之下是用灰磚鋪成的甬路。穿過院子裡面是三間正房,寬敞明亮。這是一座臨街的宅院,整個院落顯得特別大氣,一看就是個大戶人家。
慈禧太后,姓葉赫那拉氏,小名翠兒,別名蘭兒,是著名的滿族海西女真葉赫部的後裔。慈禧當年就出生在這個院子裡。據慈禧太后內侄的曾孫曾經說過,在他們的祖宗家譜上面有明確記載,說慈禧出生於道光十五年(1835年)十月初十卯時,地點就是北京西部四牌樓劈材衚衕,祖輩都是滿族鑲藍旗。
這是一個滿洲的官宦之家,慈禧太后的父親名叫惠徵,當時任史部二等筆帖式,相當於一個文案工作者。她的祖父景瑞,任刑部郎中。曾祖父名吉朗阿,曾任戶部銀庫員外郎。由此我們不難看出,慈禧祖最近怎麼樣上三代為官,雖然不是什麼一品,二品大官員,但是也是一箇中等官職的官宦世家。
慈禧出生再這樣一個家庭,也算是沾了官氣啦!沒想到若干年後,這個葉赫家族的女人,葉赫那拉氏居然登上了皇太后的寶座,成為了大清王朝的最後一個實際統治者。
-
17 # 歷史這點兒小細節
慈禧太后中國近代史上最有權勢的人物,也是攪動那個時代風雲的人物,關於她背後的一切一直是後人探討的焦點,因史書對她出生地記載的不清晰,爭議由此產生,其實這些爭議背後都帶著功利性。
因慈禧太后的父親先後在北京,安徽,內蒙古,山西等地任職,然後關於慈禧太后出生地的說法就從這幾個地方產生,其實這些地方爭取慈禧太后出生地時忽略了一個最基本的時間點。慈禧太后的出生時間是確定的,只要找到她的父親在她出生這段日期的任職地方和部門就可以基本確定了。
慈禧太后的父親惠徵,滿洲鑲藍旗人,當過國子監生,史料記載他在道光十一年1831年到1843年一直在吏部做著筆貼式的不入流官員,中間雖有晉升,但一直做的就是這份工作,慈禧太后生於1835年,這不就可以確定慈禧太后生於北京了麼?
那麼慈禧太后生在北京哪裡呢?按照京師八旗分城居住的原則,只要在當時鑲藍旗的居住地找尋就可以了,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鑲藍旗滿洲都統衙門在阜成門內華嘉寺衚衕;到民國初年,鑲藍旗滿洲都統衙門舊地在阜成門內華嘉寺14號,所以慈禧太后的出生地應該在此附近。再具體細化的話就要藉助慈禧太后的妹妹來確定了。
皇宮中保留有慈禧太后的妹妹,光緒帝的生母被選中當秀女的名單,有一部分學者根據這份名單確定慈禧太后的妹妹大概居住在北京西單牌樓北劈柴(闢才)衚衕。按照舊地圖劈柴胡同距華嘉衚衕很近,所以可以大致確定慈禧太后應當出生在劈柴胡同一帶。
其實就算不能細化確定慈禧太后的出生地,但可以確定的是慈禧太后一定生於北京,至於那些山西,內蒙古,安徽等爭慈禧太后出生地的目的很明顯利益驅使,現在連武大郎,西門慶的出生地都有人爭取,慈禧太后作為確定的存在人物,攪渾水爭一爭對他們而言也許就有利益來了呢。
-
18 # 歷史大學堂
大家都知道,慈禧太后是清朝政府後期的執政者,執掌朝政達48年之久,是繼中國歷史上呂雉、武則天之後的第三位“女強人”。由於慈禧的身份特殊,地位顯赫,影響深遠,所以對她的身世研究人員頗多。因為誰也沒有預料到慈禧能成為大清國的統治者,資料中對她的身世記載寥寥無幾,給研究帶來了難度,以致出現了多種異說。特別是關於慈禧的出生地在何處,更是眾說紛紜。慈禧的出生地除了北京說之外,還存有幾種說法。下面我們就關於慈禧出生地的幾種異說進行剖析,得到比較公認的答案。
慈禧出身於滿洲鑲藍旗一個官宦世家,她的曽祖父吉朗阿曾任戶部員外郎,遺下鉅額虧空離開人世。祖父景瑞在刑部山東司任郎中,在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時因沒能按時退賠其父在任時虧空的銀兩而被革職。慈禧的父親惠徵在吏部任八品文官筆貼式,後屢有升遷。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惠徵被外放道府,同年任山西歸綏道員。咸豐二年(1852年)惠徵調任安徽徽(州)、寧(國)、池(州)、太(平)、廣(德)道的道員,皆都是五品以下的官職。
圖1 慈禧17歲入宮,垂簾聽政統治大清近半個世紀
從慈禧父親惠徵的履歷來看,他曾先後在北京、山西、安徽等地任職,檔案中沒有關於慈禧出生地的記載,那麼慈禧究竟出生在什麼地方呢?
關於慈禧出生的具體地點,現在仍沒有統一的說法,而且慈禧入宮時選秀的名單(稱“排單”)至今還沒有發現,所以她的出生地仍然不能確定,一直存在以下幾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傳說慈禧的父親惠徵曾任過甘肅布政使衙門的筆貼式,慈禧出生在當年她父親住過的蘭州馬坊門(今永昌路179號院)。但是經過專家查閱有關文獻、檔案發現惠徵雖然做過筆貼式,其地點是在北京吏部衙門,而不是甘肅蘭州的布政使衙門。所以慈禧出生在蘭州的說法只是學者根據傳說推測而已,不被大多數人所認可。
圖2 慈禧扮觀世音菩薩,李蓮英和容齡陪侍左右
第二種說法是慈禧出生在浙江乍浦。根據是以前《人民日報》曾發表了一篇短文,題目是《史界新發現——慈禧生於浙江乍浦》。文章說:“慈禧之父惠徵在道光十五年至十八年(1835——1838年)間在浙江乍浦做過正六品武官驍騎校,所以慈禧出生在此,至今當地還流傳著關於慈幼年的傳說。”單從時間上看似乎有點道理,惠徵在浙江任職同慈禧出生時間相符(慈禧生於1835年)。但當時清廷規定,京官每三年要進行一次考核。據資料記載,這時的惠徵被考核為二等筆貼式,三年後他又被作為吏部筆貼式進行考核。這就說明當年惠徵是在北京任吏部文官,怎麼成了浙江的驍騎校武官了呢?再者,惠徵也不可能在北京和浙江同時做官。關於慈禧出生在浙江乍浦的說法顯然是站不住腳的。
第三種說法根據慈禧父親惠徵在安徽的徽、寧、池、太、廣道做過道員,道臺衙門設在蕪湖這個資訊,又有了慈禧出生在安徽蕪湖的說法。但據歷史記載,惠徵在安徽做道員時,是咸豐二年(1852年),而當時慈禧已在咸豐元年(1851年)被選入宮封為“蘭貴人”,檔案中還查到儲存有關蘭貴人受到賞賜的賞單。因此這個說法從時間上是對不起來的,可見慈禧不可能出生在安徽蕪湖。
圖3 慈禧與外國公使夫人們的合影
第四種說法,根據是因為她的父親惠徵曽任過山西歸(化)、綏(遠)道的道員。清代的綏遠城今為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至今市內還存有一條“落鳳街”,所以說慈禧出生在內蒙古綏遠城。但是文獻記載,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惠徵在山西歸綏做道員時,慈禧已經15歲了,不可能出生在此。
不過慈禧的外祖父惠顯倒是從道光十一至十七年(1831——1837年)在歸綏城做過副都統,慈禧可能在外祖父家住過。再說,慈禧的母親也不可能從北京回孃家生孩子,一是路途遙遠,二是不合禮法。所以慈禧是不可能出生在今呼和浩特市的。
圖4 慈禧太后與隆裕皇后、瑾妃、德齡、德齡之母、元大奶奶、三格格、四格格、李蓮英在中海乘平底船遊覽
對於慈禧的出生地,還有一種更離奇的說法,認為慈禧不是滿洲人,生父也不是惠徵。據今山西長治當地傳說,慈禧原是山西潞安府(今長治市)西坡村王增昌的女兒,名叫王小慊。4歲時因家道貧寒被賣給上秦村宋四元家,改名宋齡娥。到11歲時宋家遭不幸,又被賣給潞安府知府惠徵家當丫頭。
惠徵之妻認為慈禧帶有福相認做乾女兒,改姓葉赫那拉氏取名玉蘭,後來玉蘭被選入宮,成為了“蘭貴人”。當地提出的證據是:在上秦村至今儲存有一處娘娘院,認為是慈禧入宮前住過的;曾刨出當年慈禧寫給宋家的書信等,因此長治市還成立了“慈禧童年研究會”。經專家考證,在這段時間,歷任潞安知府的七人中沒有名叫惠徵的。既然惠徵沒有在山西潞安府做過官,那麼怎有慈禧被賣之事。所以慈禧出生在山西的說法純屬子虛烏有。
圖5 慈禧(1835年—1908年)
關於慈禧的出生地,學者們一直在探討和研究。近幾年北京的學者從清宮檔案中找到了新的資料,就是清朝皇帝選秀的“排單”,其中有咸豐五年(1855年)慈禧的妹妹被選為秀女後來成為醇親王奕譞的側福晉,是光緒皇帝生母的記錄。所以一些學者根據這個排單認定,咸豐五年前慈禧的孃家住在北京。按照滿清八旗分城居住的規定,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鑲藍旗滿洲都統衙門設在北京阜成門內華嘉寺衚衕,它與劈柴胡同離得很近,慈禧的祖輩屬於滿洲鑲藍旗,應當住在劈柴胡同一帶,認定慈禧就出生在此。這種推斷雖然證據不是十分充分,但已得到當前大多數人的普遍認可。
總之,不管慈禧出生在何處,她都是出身於官宦家庭。由於慈禧在咸豐皇帝身邊多年,而且參與政務處理,積累了豐富的政治閱歷,使她具有一般女子所沒有的遠見、膽識、機智、謀略和手段,逐漸羽翼豐滿。慈禧在咸豐皇帝死後勾結帝胤集團發動“辛酉政變”,一舉摧毀“贊襄政務”八大臣集團,開始“垂簾聽政”,此後執掌大清國政近半個世紀,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文:穆炳森
回覆列表
慈禧的出生地在哪裡,一直以來都撲朔迷離,不得其解,而關於慈禧的出生地目前存在六種不同的說法:北京、內蒙、安徽、浙江、甘肅、山西,到底哪一種才是正確的呢?
甘肅說
浙江說
而且這篇文章有兩個地方與歷史事實不符合
第一: 時間不對
惠徵的履歷顯示,道光8年24歲做了筆帖式,道光14年為吏部二等筆帖式,道光19年升任八品筆帖式,道光23年為吏部一等筆帖式。而這段時間,惠徵一直在北京做筆帖式,沒有外放到地方做官。
第二:官職不匹配
筆帖式屬於低等的文職,主要做一些抄寫、擬稿類的工作,相當於普通文員。這樣的小書吏是不可能一下子調到地方做武官的。而且道光15年,惠徵是八品筆帖式,而驍騎校是正六品。
所以出生浙江這個說法,也純粹是編造。
內蒙說
這個說法來源於慈禧的父親惠徵曾擔任山西綏遠城(今呼和浩特)的道員,攜帶全家在歸化城生活了3年,慈禧的外祖父惠顯從道光11年至道光17年,任歸化副都統,所以慈禧與歸化城確實是有關係的。但是惠徵做歸綏道道員的時候是道光29年,此時慈禧已經15歲了。
安徽說
《滿清外史》記道:“那拉氏者,惠徵之女也,惠徵嘗為徽寧池太廣道,其女生長南中。
這段記載中還提到慈禧擅長南方小調,所以很受咸豐的喜愛。慈禧擅長南方小調,又生於南中,所以有學者就認為慈禧是出生於南方,而她父親惠徵又擔任過安徽徽寧池太廣道道員,而道員的衙門在安徽蕪湖,因此確定慈禧出生於安徽蕪湖。
而這個說法也是有明顯的漏洞的,道光29年,慈禧的父親惠徵到山西歸綏道做道員,他在歸綏道上恪盡職守,得到好評,於咸豐2年調任安徽徽寧池太廣道道員,此時慈禧已經18歲了,都已經入宮封為蘭貴人了。
最離譜山西說
我認為這6種出生地的說法中最不靠譜的就是山西長治的說法。
這個說法是長治當地人提出來的,是也近幾年的說法,猜測一下,估計是為了旅遊資源而瞎編亂說。
慈禧生於山西潞安府長治縣的一個漢人王姓農家,取名叫王小慊,家裡人多地少,無法養活就將她賣出去,輾轉賣到了潞安知府中做丫鬟,長到12歲時出落成大姑娘,如花似玉,兩個腳心各長了一個痦子,知府夫人覺得此女將來一定大富大貴,於是就將她收為乾女兒。
為了論證這個說法,當地人還準備了三條證據:
族譜,族譜上記載“王小慊後來了慈禧太后。當然這個家族也只是一個手抄本,毫無參考意義。
慈禧出生的房屋遺址,而這個遺址現在變成了豬圈。
村裡有慈禧生母的墓碑,而墓碑是一塊新的石碑。
以上種種證據都表明,這一說法純屬胡編亂造。
北京說
慈禧出生在北京一個三代為官的官宦世家,《清史稿》記載:”考欽顯皇后(慈禧),葉赫那拉氏,安徽徽寧池太廣道惠徵女。
《玉牒》記載:“蘭貴人那拉氏,道員惠徵之女。
《實錄》咸豐11年12月諭:”慈禧太后母家著抬入鑲黃旗滿洲。
此書明確記載,慈禧的母親為富察氏,封一品夫人,兄弟姐妹四人,慈禧為老大,妹妹為老二、老三照祥,老四桂祥,這些都明確無誤的說明慈禧是滿族人,葉赫那拉氏,其家族長期居住在北京。
證據一:
從發現的慈禧妹妹參加選秀的排單來看,可以明確知道慈禧之妹屬於滿洲鑲藍旗,姓葉赫那拉氏,父親名叫惠徵,家住西四牌樓劈柴胡同。
證據二:
慈禧的父親道光8年至道光19年,一直在北京做筆帖式,這個時期惠徵並沒有離開北京,所以他的家肯定就在北京,那麼慈禧就只能出生在北京。
證據三:
慈禧的外祖父曾經擔任歸化城的副都統,但是歸化城離北京路途遙遠,交通不便,她的母親不可能到偏遠的地方去生孩子,因此,只能在北京舒適的家中生產。
所以從以上種種分析可以明確的知道,慈禧的出生地確實是北京。
參考資料:《清史稿》
1993年8月22日《人民日報》之《史界新發現,慈禧生於浙江乍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