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學習的樂觀君
-
2 # 資訊所長
2008年,就在全世界都沉浸在奧運會的歡樂之中時,有一個不起眼的小國家卻違反了奧運會期間不開戰的規定,發起了一場戰爭,這個國家便是喬治亞,要不是因為這場戰爭,很多人都不知道世界上還有這個國家。並且喬治亞發動戰爭的物件還是俄羅斯的盟友南奧塞梯地區,在俄羅斯的家門口發動戰爭,無異於虎口拔牙。2008年8月8日,喬治亞單方面突然發動戰爭,進入南奧塞梯,包圍其首府茨欣瓦利。俄羅斯再得知訊息後,於8月8號當日開始介入戰爭,早已經做好準備的俄羅斯第58集團軍迅速完成集結,介入南奧塞梯,打擊喬治亞軍隊,由於實力差距太大,喬治亞軍隊完全被壓制,損失慘重。那麼一個小小的喬治亞,怎麼敢在俄羅斯的家門口動武呢?實際上還是喬治亞的總統薩卡什維利太天真了,相信了北約的話,因為北約向他保證如果喬治亞進攻南奧塞梯,俄羅斯介入的話,北約也會介入,吃下定心丸的薩卡什維利覺得有了北約的支援,可以無懼俄羅斯。
可是北約組織怎麼會為了一個小小的喬治亞,選擇和俄羅斯爆發衝突!不管是此前的蘇聯,還是現在的俄羅斯,和北約組織半個多世紀以來,都沒有發生過任何軍事衝突,因為雙方都明白,一旦爆發衝突,後果將會不堪設想,就等於第三次世界大戰,並且還是核戰爭,雙方兩敗俱傷。所以北約根本就不敢介入,俄羅斯也算準了北約不會介入。所以俄羅斯介入後,喬治亞總統薩卡什維利還在幻想著北約大軍介入,打擊俄羅斯,不過當他打電話給北約求援時,得到的迴應卻是北約不會介入,自己種下的苦果自己吃。時任美國總統小布什還打電話給普京,希望俄羅斯保持克制,透過談判解決問題。北約只是把格魯吉亞當做一個棋子,試探一下俄羅斯的反應,沒想到的是喬治亞總統薩卡什維利完全相信了,要不是俄羅斯手下留情,他的命可能都沒有了。由於有了喬治亞的教訓,後面烏克蘭就老實了,不管北約如何勸說,烏克蘭都不敢行動,導致克里米亞被俄羅斯吞併,烏克蘭也不敢有所行動!
-
3 # 科羅廖夫
這場戰爭對於中國人的印象很深刻,因為爆發戰爭這一天,2008年8月8日,恰逢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人們在觀賞奧運會開幕式的時候,才知道一萬多公里外,有兩個國家大打出手。“俄羅斯-喬治亞戰爭”,可以說的上是俄羅斯軍隊對喬治亞軍隊實施的一場陸海空聯合作戰,而且其也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首次對外用兵。結果大家都知道,俄軍用“閃電戰”在短時間內打了一場小規模、低強度的跨境控制戰。這不僅維護了俄羅斯周邊的長久穩定,而且再次提升了俄軍的威嚴。俄羅斯與喬治亞的戰爭並不是可以避免的,而是遲早會發生的。這與喬治亞對自身實力的判斷和對北約等國家的誤判不無關係。實際上,自從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和喬治亞兩個國家就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問題就一直爭執不斷,甚至惡語相加。原本喬治亞還沒有想著動用武力解決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問題,但是直到2004年喬治亞“玫瑰革命”後,親歐美的薩卡什維利成為了喬治亞總統。自此,喬治亞迅速徹底的倒向了北約和美國。至少在喬治亞政府看來,那時候的俄羅斯是不敢輕易對美國和北約支援的喬治亞動武的。8月8日7時,就在喬治亞軍隊對南奧塞梯發動武裝進攻後5個小時,俄羅斯軍隊就已經透過秘密隧道進入南奧塞梯境內,並且在17時發動進攻。那時候的普京正在北京參加2008奧運會的開幕式,但這依然沒有能夠阻擋俄羅斯的反擊。俄軍進攻之後,世界震驚,美國和北約國家更是震驚。並非奧運會期間就不會發生戰爭,在國家絕對利益受到危害和侵犯的時候,任何時候都必須要反擊。事後多年,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戰爭並非不可避免”。可見,不到萬不得已時刻俄羅斯也並不想動武。2008年左右俄羅斯軍事實力相對於北約所有國家來說,還是有一些弱的,但俄羅斯並沒有退縮。當時的喬治亞政府直到18日戰爭完全結束俄軍撤離都沒有看到北約軍隊一個人影。在最關鍵的交戰時分,北約並沒有對喬治亞伸出援助。這其中應該有以下幾點主客觀的原因。一是俄羅斯和喬治亞之間的戰爭實在是太快了,喬治亞軍隊幾乎沒有怎麼反抗就被全部控制,實際的交戰僅僅持續了五天而已。以北約以往的行動流程來看,這種插手別國戰爭,尤其是還關係到俄羅斯這麼一個大國的戰爭,北約肯定是思前想後。時間不等人,短短几天戰爭結束了。二是該區域距離俄羅斯實在太近,關係到俄羅斯的敏感神經。俄軍只要稍微一抬腿就能夠到達喬治亞,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軍隊卻要從遠處奔襲而來。另外,俄羅斯如此看重南奧塞梯地區的穩定和親俄羅斯勢力,如果北約插手必定會引起俄羅斯的極度不滿。為了喬治亞一個可有可無的小國,北約貌似沒有必要招惹北極熊。
現在看來,喬治亞最後慘敗的原因不外乎三點:一是沒有正確認識俄羅斯的立場和底線;二是沒有正確認識自身實力;三是沒有早日看清北約的真面目。由此而導致的所有苦果,就只能自己吞下了。
在2008年的俄格戰爭中,普京閃電般地出手,一舉佔據了南高加索的絕對地緣優勢。這場戰爭,俄羅斯的付出不多,但收穫極大,體現了普京總統的強人意志。而時任喬治亞總統的米哈伊爾·薩卡什維利,被來自俄羅斯的閃電戰爭打擊嚇破了膽,在電視鏡頭前咀嚼領帶的模樣,早已成為俄格戰爭期間的標誌性畫面。薩卡什維利後來還成了烏克蘭的一個州長,然後混不下去了,成了無國籍人士,最後淪落荷蘭蝸居。 -
4 # 不正經的軍棍
俄羅斯打喬治亞,北約為啥要出兵啊?北約國家裡又沒有喬治亞,北大西洋公約第五條裡強調的也是北約成員國,這喬治亞和北約沒半毛錢關係,北約出兵搞慈善麼?
尤其這喬治亞還是和俄羅斯打,北約那些高官要是沒瘋,才不會插手管這些問題呢。俄羅斯和其他大國之間,從來都不會直接動手,動手幹嘛?找死麼?
-
5 # 膠東阿健
你以為很厲害很強大嗎?北約看似很強大,那要看對誰,對那些小國家還行,北約在俄羅斯面前就是一個紙老虎,俄羅斯手握6900妹核彈頭,能在90分鐘左右毀滅北約28國的能力,俄羅斯怕誰呀,怕北約嗎,完全是扯蛋,俄羅斯打喬治亞北約和美國是口頭說的很好支援喬治亞,站在喬治亞一邊,有什麼用呢,俄羅斯狠狠教訓了喬治亞一下,讓喬治亞兩個省獨立出去了,再也要不回來了,兩個省的面積和相當於喬治亞國土的五分之一,北約能做什麼呢,北約在俄羅斯面前什麼都不是
-
6 # 麥田軍事觀察
北約既沒有理由,也沒有能力支援喬治亞,主要是俄羅斯的反應速度遠遠超出了喬治亞,以及北約的反應。
喬治亞在動手之前,以為俄羅斯不會參出兵參戰,至少反應速度不行。準備打的一場閃電戰,在俄羅斯作出反應之前就可以結束戰爭,沒有想到俄羅斯雖然在處於非常困難的情況下,但是俄軍的反應速度,作戰能力沒有下降,幾乎是在喬治亞知道俄羅斯出兵的時候,俄羅斯的鐵拳已經砸下來,反應速度與打擊能力超出了喬治亞與北約的預期,幾乎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當時情況下北約還沒有做出參戰的決定,喬治亞沒有加入北約,不可能適用於和北約的集體防禦條約內容,在遭受侵略之後,盟國自動投入戰爭。北約作為一個多國集體,想要決定主動出兵就需要一個決策過程,這就需要多國進行開會研究等等,不是隨便誰直接下一道命令就可以的。
這屬於北約主動對俄羅斯開戰,不是一個小問題了,自然要扯一扯,等於戰爭結束也沒個結果,俄羅斯出兵很快,幾乎是投入戰鬥之後就取得了決定性勝利,等到北約方面能夠做出反應之時,戰爭已經結束了,其實呢,北約顧忌太多,與俄羅斯開戰足以引發一場世界大戰,北約輸不起,也贏不起,制約北約參戰的理由太多,喬治亞只能夠單獨面對俄羅斯的重壓了。
-
7 # 武漢阿仁
喬治亞不是北約成員國。
如果喬治亞屬於北約,他被俄羅斯打入境內,北約一定會出兵。
但喬治亞不是北約成員國,北約就沒有這個義務。
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今天有軍隊突然打澳門了,我們當然會出兵打他。
但如果有軍隊出兵打巴基斯坦,我國則很有可能不會出兵。
因為巴基斯坦畢竟只是友好國家,不是我們真正的盟友。
北約介入,會擴大地區衝突一方是俄羅斯,並不是什麼小國。
如果北約出兵,就可能導致北約同俄羅斯陷入徹底的戰爭狀態。
這完全是打破了冷戰以來相對均衡的歐洲局勢,後果不堪設想。
因為俄羅斯畢竟有強大的核武庫和常規武器,如果開戰北約必然會遭受一定的損失。
即便俄羅斯朝著北約的大城市隨便發射幾枚導彈,後者也是不能接受的。
喬治亞為單方面軍事行動喬治亞收復南奧塞梯的軍事行動,事先沒有同北約商定,當然也不存在做出出兵的許諾。
嚴格來說,喬治亞收復南奧塞梯屬於該國內政,俄羅斯是不能插足的。
因為根據國際法,南奧塞梯直到今天也屬於喬治亞。
對於喬治亞處理內政的行為,北約其實不便於干涉。然而,俄羅斯隨後殺入喬治亞境內,屬於入侵行為,北約也不應該坐視不理,但出兵卻不太可能。
而俄格戰爭迅速開始迅速結束,俄羅斯也不給北約什麼真正介入的事件,速戰速決,北約就算想要介入也來不及。
讓喬治亞同俄羅斯徹底成為仇敵,對北約未必沒有好處。此戰一打,喬治亞的親俄派基本消失,全國對俄羅斯恨之入骨直到今天。
喬治亞從此完全投靠北約。
2018年12月有83%的喬治亞人支援加入歐盟,74%支援加入北約。
對此,大家怎麼看?
-
8 # 深寒32
俄格戰爭的爆發點在南奧塞梯。南奧塞梯是喬治亞一個自治州,蘇聯解體後南奧塞梯自治州一直想謀求獨立不服從喬治亞中央政府的管轄,1992年透過全民公決要求成立獨立共和國並與北奧塞梯合併。因此格中央政府與南奧塞梯矛盾惡化,並經常發生武裝衝突。由於南奧塞梯與俄羅斯政府關係密切,喬治亞政府時常指責俄羅斯政府支援南奧塞梯,俄格兩國之間的矛盾也愈加激烈。
此時北約正在加緊東擴,形成對俄羅斯包圍和威脅,特別是準備吸收獨聯體國家包括烏克蘭和喬治亞,2004年“玫瑰革命”後喬治亞親美政府迫切希望加入北約投入美國的懷抱,這些動作讓俄羅斯忍無可忍開始扶持南奧塞梯牽制喬治亞。
到了2008年之前南奧塞梯幾乎實質性獨立,在俄羅斯的支援下建立了自己的軍隊,有著自己的政府。2008年北京奧運會剛開幕喬治亞仗著自己有北約和美國的支援錯誤判斷當時的形勢開始攻打南奧塞梯,俄羅斯隨即出兵三天擊潰格軍五天結束全部戰鬥全面實際控制南奧塞梯。而北約和美國只是口頭譴責俄羅斯,令喬治亞上下大為失望。
在當時,喬治亞雖是北約和平合作伙伴國,但不是北約正式的成員國,北約沒有義務出兵相助。本來美國及歐洲國家透過北約東擴擠壓俄羅斯的生存空間,烏克蘭和喬治亞都是西方對抗和牽制俄羅斯的重要工具,即使喬治亞加入北約,北約也不敢同俄羅斯爆發直接的軍事衝突。因為美蘇冷戰這麼多年,雙方的底線就是不爆發直接的軍事衝突,蘇聯解體以後,不管是北約,還是還是俄羅斯,都擁有數量龐大的核武器,雙方可以相互打壓和制裁,但是沒有必要爆發一場軍事衝突,這樣的後果不是一般國家能夠承擔的起的。所以,北約不會為了喬治亞而同俄羅斯爆發軍事衝突,所以喬治亞就被俄羅斯揍了一頓,而北約除了譴責之外,也不會採取軍事措施。
-
9 # 君十平輪
俄羅斯與喬治亞在蘇聯未解體之前,本來是一家人。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與喬治亞各為主權獨立國家。喬治亞與俄羅斯不論從經濟、軍事、科技上相比,都不如俄羅斯。喬治亞幾次三番申請加入北約,但始終未獲批准。
為了加入北約,喬治亞真是絞盡腦汁,最後想出一條給北約一份"投名狀"的計策。喬治亞經常在俄格邊境挑事,故意找茬,想給俄羅斯使絆。俄羅斯是一個戰鬥民族,有仇必報的主。喬治亞被俄羅斯狠揍時,北約不是沒看見,而是惹不起俄羅斯,更何況喬治亞捱打時,格還未加入北約。話說回來,即使喬治亞加入了北約,北約也不敢出兵幫助喬治亞。北約那麼多國家,哪一個國家敢對俄羅斯使壞?美國是唯一的超級大國,它在俄羅斯面前也要低頭讓三分。
喬治亞根本不是俄羅斯對手
-
10 # 老祖宗的智慧
有一個電影專門形象的再現了這場戰爭,電影的名字就叫做《五日戰爭》,另外一個名字叫做《八月戰爭》,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做觀賞一下,拍的不錯。
結果是,不到半天的時間,格軍完全控制了南奧塞梯。
按照喬治亞事先的估計,格身後站著北約,俄羅斯不至於為了一個小小的南奧塞梯會直接出兵干預,這樣的話,不就直接爆發了俄羅斯與北約之間的衝突了嗎。事實上,他們想錯了,同時也低估了普京,低估了普京的決心和敢想敢做的作風。
俄羅斯駐紮在高加索地區的第58集團軍,有7萬多兵力,而且,還有遠勝格軍的武器裝備。普京一聲令下,俄羅斯的軍事行動只用了短短的五天,戰爭就結束了。在這五天的戰爭程序中,北約沒有一兵一卒支援喬治亞。
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喬治亞非常想倒入北約的懷抱,北約考慮不想太刺激俄羅斯,就一直沒有接納格正式成為北約的盟國。但是,喬治亞不怎麼想,在喬治亞的心中,它早就已經成為事實上的北約成員國了。
好笑的是,通過了這場戰爭,讓喬治亞真正懂得了,究竟什麼叫做一廂情願。
其次,在北約的眼中,尤其是在美國的眼中,小小的喬治亞,實在是入不了老大的法眼。北約只是將格當作一顆小小的棋子而已,而且在關鍵的時候,這顆棋子是隨時可以拋棄的。什麼是關鍵的時候呢?比如俄羅斯入侵喬治亞,就是關鍵的時候。
第三,喬治亞實際上根本就沒有看清,美國和歐洲主導的北約,就沒有與俄羅斯正面交戰的想法,或者說,是喬治亞自己想當然了。
不過,喬治亞這個毛病,不知道是不是讓當時的北約出了一身的冷汗。幸好我們沒有接納格成為北約的成員國,否則,這不是被格綁架著去和北極熊幹上一仗?
小國抱大腿沒錯,不過,千萬別自以為是,否則,吃虧的永遠會是自己。
-
11 # 我是胖胖大哥
俄格5日戰爭北約為什麼不出兵幫助喬治亞,這個問題很簡單。北約根本就沒想過要和俄羅斯發生正面衝突。
喬治亞本是前蘇聯的一個加盟共和國,在歷史上和俄羅斯的關係還是能說的過去的。蘇聯著名領導人斯大林就是喬治亞人。
喬治亞和俄羅斯的關係就好比是過去中國丈夫和小妾的關係。雖然有矛盾但是也還算是一家人。而北約和喬治亞的關係就好比背夫偷人的淫婦和勾人妻女的姦夫。而北約這個姦夫呢,只想佔便宜根本就不想擔責任屬於典型的渣男。因此它不出兵也就好不稀奇了。
其他答案說什麼北約出兵來不及啊,什麼不是北約成員國他們不方便啊就是在為北約塗脂抹粉而已。格魯吉亞當時的薩卡什偉利上臺就是在北約及西方國家的支援下上的臺,作為北約豢養的一條狗他搞那麼大的事情居然事前敢不通知北約?是你有病還是他有病?
不是北約成員國北約就不出兵?那當年波黑加入北約了麼?北約轟炸南聯盟有強調是為其成員國出頭麼?扯淡也要靠譜一點!
很明顯,北約是拿格魯吉亞當個石子投在俄羅斯身上,看看反應,俄羅斯要是隻動口不動手,那麼北約一定開始裝大尾巴狼,往喬治亞派兵,並且將喬治亞完全收入囊中。如果俄羅斯反應強烈並直接開幹,反正犧牲的是喬治亞,北約自己是不會承擔一點責任的!因為俄羅斯手裡有足以毀滅北約的核武庫,北約才不會為喬治亞火中取栗呢。
-
12 # 星星點點看俄羅斯
關鍵是類似喬治亞這樣的國家實際上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集團的可利用的棋子,不涉及其核心利益,只是用來圍堵俄羅斯之用。所以他們不可能為了棋子而與實力強大,並且擁有大量核武器的俄羅斯大打出手,那樣對北約不利。
-
13 # 貳品先生
北約對付伊拉克、利比亞這樣的小國是可以的,對付俄羅斯這樣一個龐然大物是自取滅亡的問題,不要小看俄羅斯,歷史上任何小看俄羅斯國家的人,最後都沒幾個有好果子吃,就像曾經的希特勒。
我們某些國人總喜歡把俄羅斯那可憐巴巴的經濟實力,當做它病入膏亡的先決條件,在我看來這純粹就是弱智思維。
當代戰爭打的是什麼,打到最後不是打你鈔票的多或少,而是打你的軍工體系,打你的能源與糧食,恰恰這幾樣俄羅斯都不怕。石油、天然氣、礦產俄羅斯應有盡有。俄羅斯又是為數不多的擁有完整國防軍工體系的國家之一。同時它還是一個糧食大國。
糧食、資源、軍工這三樣俄羅斯都沒有短板,這就註定了俄羅斯是一個非常抗揍,又非常能揍的國家。所以來橫的,俄羅斯還真不怕,因為它具有長期“抗戰”的資本。況且它還擁有全世界最為恐怖的核武庫。把它惹急了,給那些北約中沒有核武器的幾個國家扔兩顆滅掉幾個小國,你不會真的天真以為美國會為這些“廢物點心”強出頭,拉上俄羅斯互射核武器然後同歸於盡吧?
這些北約裡的小國,在關鍵的時候就是一個個“炮灰”而已,說白了就是讓它們擋子彈的。沒有美國的撐腰,俄羅斯讓它們兩隻手,都能從北歐橫推至德國。北約出兵幫助喬治亞,在俄羅斯的眼皮子底下,在俄羅斯的脖子底下舞大刀,然後直逼莫斯科?
想都不要想,信不信把俄羅斯逼急了直接一顆“大伊萬”把喬治亞連帶那些北約軍隊直接團滅了?別相信美國和北約的報復,給他們兩個膽子他們也不敢。
俄羅斯陷入瘋狂,他們也跟著陷入瘋狂,然後大家一起都完犢子,腦子是不是都有病?
權衡利弊以後,你認為北約還有幾分勇氣選擇出兵喬治亞,然後與俄羅斯軍隊臉貼臉的直面對著幹?俄羅斯也想軟,曾經更是“軟”的一塌糊塗,葉利欽時期的俄羅斯簡直就是軟腳蝦,對於北約對於美國更是一路“跪舔”,結果怎樣?
還不是換來美國以及北約的得寸進尺以及啪啪打臉啊?那個時期的俄羅斯顏面掃地,威信全無!如果沒有強人普京的上臺,俄羅斯到現在還是一條軟綿綿的無脊椎動物,被美國以及北約來回蹂躪和羞辱。
所以,只要普京在臺上一天,只要普京式的俄羅斯領導人執政一天,俄羅斯就會一直這麼強硬下去,至於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白俄羅斯,也會逐漸風平浪靜。
因為俄羅斯在背後撐腰,鬧不起來,就是這麼簡單。至於北約的叫囂,你就當做一個屁一般把它給放了吧,它們沒那個膽子的。
這話,是我說的!
-
14 # 121糊里糊塗
北約只會欺負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亞和敘利亞這樣的小國。假入俄羅斯和烏克蘭打起來,北約同樣不會直接出兵干預的,就如同去年和今春,俄羅斯和土耳其在敘利亞關係緊張期間,土耳其作為北約成員國,北約也沒有馬上出兵干預。可以看出,無論是北約成員國,還是俄羅斯,都不想陷入戰爭漩渦。特別是作為軍事強國,手裡攥著核按鈕的俄羅斯,更是北約忌諱的大國。
-
15 # 靜觀察變
不能不說,真正認識俄羅斯,認識普京,就是從那一戰開始的。
當時,普京總統(當時是總理)出席我國正在舉辦的北京奧運會。但是就在這個時刻,喬治亞挑起與俄羅斯的爭端當然,背後的影子很明顯就是美國。在普京總統出席奧運開幕式期間,以全副的美式裝備發動戰爭,其意圖很明顯,就是要以閃電戰的方式,打南奧塞梯共和國和俄羅斯普京總統一個措手不及。戰爭初期,喬治亞軍隊贏得了壓倒性勝利。
那個時候的俄羅斯也好,普京總統也好,已經不再是蘇聯解體時的羸弱,於是,時任俄羅斯總理的普京強勢出擊,很快組織起強勢反擊,直接打喬治亞的首都第比利斯,喬治亞總統薩卡什維利差點被炸死。不過,俄羅斯雖然很快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也付出了比較大的代價,包括具有空中坦克之稱的蘇25戰機,圖22戰略轟炸機,以及58集團軍副軍長的少將被炸受傷。
但是,北約為何沒有出兵支援喬治亞呢?道理很簡單,雖然這場俄格戰爭背後有美國的影子,美國也幫助喬治亞從伊拉克戰場上運回了格軍,但是,由於北約在東擴中,為避免過度刺激俄羅斯,尚沒有批准喬治亞加入北約,這使得北約在俄羅斯和喬治亞戰爭中,只能作壁上觀。也因為這事,喬治亞至今都沒有假如北約。
-
16 # 少雨雨絲
就一個原因:那叨~北約俄文原發音,因為那叨不敢,它知道只要它敢插手,俄毛是真敢放核彈的,而且是想發射就直接發射,根本不會給時間什麼通知啊外交照會啊,只要北約敢動下手指頭,死的會很慘。
-
17 # 文銘影片
自二戰結束後,北約、華約兩大軍事政治組織尖銳對立,相互擠壓對方的生存空間,蘇聯解體後,華約組織解散,北約組織更是大舉東擴,不斷擠壓孤立俄羅斯,觸手已經伸到喬治亞了,躲在喬治亞的背後操縱,喬治亞是黑海東面的國家,把俄羅斯逼得已經退無可退了,一旦喬治亞佔領南奧塞梯,統一全國就可以加入北約了,到時候俄羅斯黑海出口兩側都是北約的人,在這種大背景下,俄羅斯是無論如何不會看到喬治亞攻取南奧塞梯的,透過各種情報及形勢的研判,俄羅斯軍隊早就在俄格交界隧道俄方一側部署完成,一旦有戰,坦克過了隧道就是喬治亞,在這種情況下普京才敢放心的去北京參加奧運會開幕式,結果就在當晚戰爭就爆發了,喬治亞一天佔領南奧塞梯首府,俄羅斯廢話不說直接開幹,四、五天時間就把喬治亞打了回去,美國國務卿賴斯在戰爭爆發的當地抵達喬治亞,雙方會談後,美國對外宣佈會提供軍事援助,但北約不會出兵,估計薩卡什維利心都涼了,為什麼北約不出兵呢,原因有幾個:首先,北約和俄羅斯雙方如果發展到兵戎相見的熱戰了,那就是地球毀滅,這是誰都不想看到的,雙方都有底線,也都知道對方的底線,喬治亞的進攻觸碰到了俄羅斯的底線,俄羅斯是要玩命的,北約這種情況下是不敢趟這趟渾水的;其次北約國家可能讓喬治亞在前面試探一下俄羅斯的反應是什麼,喬治亞著急加入北約,不經考慮就一頭紮了進去,北約想引蛇出洞,沒想到引出來的是一條巨蟒,北約的試探已經知道了結果,這種情況下,是不會顧忌喬治亞死活的,沒必要為了他跟俄羅斯玩真的,畢竟同歸於盡可就不好了;第三,東歐新進入西方陣營的國家肯定不會同意進兵喬治亞的,因為與俄羅斯的直接對決,首先遭殃的就是他們,在歐盟、北約內部他們的反對聲音是最大的。
-
18 # 悠城刀客
俄羅斯和喬治亞五日戰爭中,那時候是2008年,那時候俄羅斯總統來北京參加奧運會來了,然後喬治亞就發動軍事襲擊和俄軍幹起來了。
普京知道了,趕快回國,然後指揮戰鬥,大量的飛機坦克開進喬治亞南奧塞梯地區,在那打得很火熱,喬治亞只有被胖揍的命,畢竟喬治亞的實力,在普京心中連車臣都不如,當年車臣多麼猛啊,車臣戰爭可是前後打了很多次,才把車臣打服。
而喬治亞,那可是牛逼的很啊,居然敢主動打俄羅斯,別以為打探到普京去參加奧運會去了,就敢這時候鬧事,但是普京一回來,俄羅斯的飛機和坦克都來了,打得喬治亞被打懵了。只好投降求饒唄。
為啥北約沒幫忙,首先,喬治亞還不是北約成員,而且歐盟在這種情況下都不會參戰的,畢竟歐盟也就英法德強點,但是他們不會輕易惹俄羅斯的,而只有靠以美國為首的北約了,而此時北約的老大美國總統小布什還在北京看奧運會呢,他還要看夢八去打籃球比賽呢,還要給自己國家體育健兒加油比賽呢,而且他媳婦也來了,他閨女也來看奧運了,所以這麼好在奧運會瀟灑的日子,為啥要去幫喬治亞管屁事啊,所以小布什就懶的管,讓他們先打去,打個兩敗俱傷,再考慮參戰,然後小布什就看看新聞,會發現啥情況,結果五天不到,戰爭就結束了。
小布什也就更懶得管了,畢竟小布什以前可算是在北京呆過很久的,老布什以前當過美國駐華大使,所以小布什那時候來看老布什,在北京生活過好長一段時間,所以這次好不容易來趟北京,怎麼能說走就走呢,就那樣布什也懶的管了。
更重要的是,小布什已經幹了八年了,馬上就要卸任了,還管個啥,自己都不用拼連任了,所以在這最後一段時間四平八穩就可以了,還管喬治亞爛攤子幹啥。
所以喬治亞算盤打錯了,他以為這樣打俄羅斯,表下忠心,北約就會拉他入會,想太簡單了。
-
19 # 遊者走天下
2008年8月,俄羅斯和喬治亞爆發了一場戰爭。
從8月7號到8月12號,僅僅5天的時間,戰爭就宣告結束,共造成喬治亞軍隊215人死亡、1469人受傷,俄羅斯軍隊則有74人死亡、171人負傷,19人失蹤。
戰爭爆發之後,歐美等國紛紛譴責俄羅斯入侵喬治亞破壞其領土完整,但是,除了譴責,各國並沒有拿出實際的行動去支援喬治亞。
而喬治亞一心想投靠的北約組織,在這場戰爭之中也沒有出兵幫助喬治亞對抗俄羅斯軍隊。
造成這樣的一個結果,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幾點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首先,如果北約出兵,則名不正言不順。現代社會打仗跟以前可不一樣,不是想打就打,怎麼著也得找個理由,否則自己手下這幫小弟也不見得能夠聽從號令。
俄羅斯和喬治亞之間的戰爭是一場關於領土的戰爭,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雖然北約拉偏架,可畢竟和喬治亞之間沒有簽訂軍事上的攻守同盟。
如果北約組織決定向喬治亞出動軍隊幫助抵抗俄羅斯軍隊,北約這個軍事組織相關條約就會失去作用。
畢竟,北約和喬治亞之間並不是盟友的關係。
如果尊重北約內部的相關條約的限制,就不能向喬治亞派兵抵禦俄羅斯軍隊。
其次,雙方的這場戰爭,俄羅斯實力太強了。對北約來說,他們最頭痛的問題就是,如果向喬治亞派兵直接和俄羅斯對抗,將會面臨巨大的戰爭風險。
俄羅斯是世界上排名第二的軍事大國,核武器和美國相當,常規武器火力指數僅次於美國。
如果和這樣的一個國家直面對抗,俄羅斯在被擊敗的時候,也一定會讓北約各國付出重大的人員傷亡。
比如,俄羅斯在戰爭期間總共出兵1.5萬人,如果北約國家出兵幫助喬治亞,俄羅斯派出的軍隊將會成倍的上升,很有可能會達到10萬甚至是20萬人,北約至少也要向喬治亞派出5~10萬人馬幫助抵抗。
雙方經過戰爭之後,很有可能會導致北約付出上萬人的傷亡。
為了喬治亞去和俄羅斯打一場如此慘烈的戰爭很多國家肯定是不同意的。
最後,戰爭的規模和交戰地點無法控制。俄羅斯是一個軍事大國,並且在歐洲部分和當地的北約成員國遙遙相望。
如果雙方在喬治亞地區爆發大規模戰爭,戰爭的規模將會變得無法控制,也許雙方几十萬人在經過廝殺之後選擇罷兵,也有可能不斷加碼。
並且,俄羅斯不見得只在喬治亞方向與之作戰,很有可能在歐洲部分有所動作,那麼戰火就有可能燃燒到了歐洲部分的北約成員國境內。
更有甚者,如果雙方大打出手之後殺紅了眼,在武器裝備的動用上不斷加碼,保不齊會用上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甚至有進入核戰爭的風險。
到那時候,不光是喬治亞被打成一片廢墟,歐洲甚至北美都很難倖免。
所以,面對俄羅斯這樣一個行事果斷又軍事實力強大的國家,北約各國不得不有所忌憚。
當然,北約和俄羅斯之間就存在著天然性的對抗,因為北約的建立初衷就是為了對抗俄羅斯的前身蘇聯,所以俄羅斯和喬治亞在發生戰爭之後,北約加大了在黑海地區的海上軍事力量。
甚至,當時的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懷疑停留在黑海地區的北約船隻,表面上只是給喬治亞提供了人道主義援助,實際上為喬治亞運送了很多軍事物資。
北約為了避免和俄羅斯出現正面的衝突,沒有承認停留在黑海的船隻是為了援助喬治亞軍隊。
不過,北約能做到的也就僅限於此了。
由於這場戰爭讓北約看到了俄羅斯維護自己周邊戰略空間的實力和決心,本來喬治亞想要加入北約的計劃最終泡湯。
正如2011年梅德韋傑夫說的那樣,如果沒有這場戰爭,很有可能現在喬治亞已經是北約成員國了。
-
20 # 冷月鉤沉
2008年8月8日,喬治亞主動挑起戰爭,向南塞奧遞和俄軍進攻。
這個時候的普京,正在參加奧運會開幕式,聽到了訊息倉促回國。
由於俄軍沒有料到喬治亞敢動手,一開始俄軍還是吃了一點兒虧。
不過,雙方的實力相差甚遠,俄軍很快就穩住了局勢,並且將喬治亞打了個夠嗆。
這次區域性戰爭一共打了5天時間,沒有第三國插手,就連北約也沒有過問這件事。
其實,北約早在戰爭開始前,就已經評估了介入戰爭的利弊。
很顯然,喬治亞主動挑起戰爭,是為了收復失地,在國際上容易得到支援。
但是,俄羅斯不是一個講道理的國家,你可以用武力打敗它,絕不可能讓它放棄領土。
這些年喬治亞和俄羅斯一直處於若即若離的狀態,親美派薩卡什維利上臺後,主張全面倒向北約,加入歐盟。
薩卡什維利迎合了北約的胃口,他們正想透過喬治亞來扼制俄羅斯,這次正好可以利用這次機會。
所以,北約向喬治亞提供資金和軍事援助,並且暗示會在適當時機介入兩國衝突。
喬治亞相信了北約的所謂承諾,才向俄羅斯動武,結果5天就被打趴下,北約就像沒有看到一樣。
別說是軍事支援了,就連一些資金支援都沒有。
喬治亞現在是上下兩難的境地,被北約耍了,又被俄羅斯打了,心裡有多苦只有自己知道。
而北約之所以沒有介入戰爭,是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打算幫喬治亞。
喬治亞就是北約手中的一個棋子,用來測試俄羅斯的底線的。
在俄羅斯用武力表明自己的堅定立場之後,北約只能放棄喬治亞。
而喬治亞透過這次戰爭已經不可能和俄羅斯和解,北約沒有廢一槍一彈就成功離間俄格關係,實在是高明。
北約雖然不敢用武力來對付俄羅斯,可俄羅斯的處境已經非常艱難,周邊國家幾乎都倒向了北約。
現在只剩下俄羅斯這個孤家寡人,不只能能夠抵抗北約多久。
回覆列表
大家好,我是小葉。
俄羅斯-喬治亞戰爭,爆發於2008年8月8日,是喬治亞和俄羅斯為了爭奪南奧塞梯的控制權而爆發的戰爭。
我們都知道俄羅斯歷史上經過殘酷而且長時間的戰爭,才征服了整個高加索地區。到了蘇聯時期,其將高加索山以南稱為外高加索,並劃分成喬治亞、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三個加盟共和國。高加索山以北稱為北高加索,則劃歸俄羅斯聯邦。高加索山南北都有奧塞梯,蘇聯根據高加索山把北奧塞梯劃歸俄羅斯,南奧塞梯劃歸喬治亞。這樣奧塞梯就被人為的一分為二,為這場戰爭的爆發埋下了歷史隱患。蘇聯解體後,喬治亞成為一個獨立國家,南奧塞梯則成為喬治亞的一個自治州。但是,自蘇聯解體以後南奧塞梯一直在謀求獨立,尋求與北奧塞梯合併,到了1992年南奧塞梯透過全民公決,要求成立獨立共和國及與北奧塞梯合併,這一舉措使其徹底與喬治亞中央政府關係惡化,其後雙方就一直衝突不斷。
整場戰爭喬治亞只頂住了5天
這場戰爭的爆發不僅與喬治亞和俄羅斯之間的歷史問題有關,還與北約的東擴有脫不了的關係。蘇聯解體後,北約就加緊了向東部擴張,吸收大量的獨聯體國家加入北約,而這時的親美的喬治亞政權也正迫切的希望加入到北約,投入到美國的懷抱。
但是整個俄格戰爭期間,北約除了在口頭上對喬治亞進行支援以外,並沒有對其進行大規模的軍事支援,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喬治亞那時還不是北約成員國,在法理上,北約沒有出兵的義務。二、俄羅斯和喬治亞之間的實力太過於懸殊,北約如果派兵就是直接與俄羅斯進行戰爭,但是這種情況肯定是所有北約成員國都不想看到的。對付俄羅斯,北約最想進行的是代理人戰爭,但是喬治亞太弱了,戰爭還沒打幾天,首都就被俄羅斯給佔領了。三、喬治亞“收復”南奧塞梯,應該算其內政,因為蘇聯解體時,南奧塞梯是屬於喬治亞的。按照國際法,喬治亞進行國內戰爭,外部國家是不應該參與的。四、廋死的駱駝比馬大,俄羅斯的軍事實力在世界上,那時公認的還是位於第二位,而且還擁有大量的核武器,北約出兵,即使俄羅斯在常規武器上打不過,到最後亮出其殺手鐧,北約依然還是不得不退步,得不償失。五、自那場戰爭之後,喬治亞可以說親俄派在其國內完全的站不住腳了,因此,其政府可以說是完全的倒向了北約,偏向了美國。不費一槍一彈而獲得這麼一個鐵桿的盟友,對於北約來說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