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白楊樹下談歷史
-
2 # Crazy歷史
一戰後德國崛起,而作為曾經一戰戰勝國的英國,卻坐視德國的強大,一味妥協,最終卻引火燒身。雖然現在看來英國採取的綏靖政策確實不太理想,但是在當時的英國來說,確實有著很多不得已的地方。
第一、英國的大陸均勢政策英國是歐洲國家,但是作為歐洲大陸的離島國,對於歐洲的態度卻總是和其他歐洲國家有所不同。英國一直奉行歐洲大陸的均勢政策,這幾乎是其秉持了數百年的理念,迄今依舊影響著英國的對待歐洲諸國的方略。因為對於英國而言,大陸均勢,那麼才能相互牽制,而不會有精力對英吉利海峽對岸的英中國產生覬覦之心。但是如果大陸一旦被統一,如當年拿破崙治下的法國一般,那麼必然會對英國造成極大的威脅。
一戰之後,奧匈帝國被肢解,已經無力問鼎大國的地位。德國作為戰敗國,受到了《凡爾賽條約》的嚴格制約,不僅割地,還要賠款,實力上大為削弱。這就導致在歐洲大陸法國一家獨大。這個英國秉持的理念有了衝突,所以,當德國賴賬不進行賠款的時候,英國態度曖昧,不置可否就是出於這個原因。
第二、殖民地蠢蠢欲動一戰勝利之後,英國得到了德國很多殖民地。英國的領土面積進一步擴大,達到了驚人的3300萬平方公里的龐大疆域。比成吉思汗及其後代建立的蒙古帝國還要大上一千多平方公里。這是人類歷史上史無前例的成就。然而,這份禮物卻並不能讓英國歡欣鼓舞。一戰過後,世界各地的獨立運動進行的如火如荼,這令剛剛在一戰中消耗了大量精力的英國倍感焦頭爛額。大英軍隊簡直成了救火隊員,然而殖民地此起彼伏的獨立運動根本就不可能完全撲滅。精疲力盡之下,讓本來元氣大傷的英國更是雪上加霜。
第三、一戰的損失極為慘重經濟上的慘重損失這裡不再細說,一戰之後,英國從一個財政盈餘的國家變成了欠下高額債務的國家。而按照當時英國的經濟狀況,想要如數還清這些美國貸款,幾乎要用數十年的時間才能完成。除此之外,一戰中,英國共有890萬人被徵召入伍,幾乎佔盡了全國的青壯年,動搖了英國社會對戰爭的看法,尤其是傷亡200多萬人,致使幾十萬婦女成了寡婦,幾十萬適齡女青年找不到丈夫。人數上的巨大傷亡,令英國無論上下對戰爭都極為厭惡。而如果英國不願意坐視德國的壯大,那麼面對民族主義盛行的德國,戰爭幾乎是唯一的選項,這是已經極度厭倦戰爭的英國所不能接受的。
第四、禍水東引,利用德國消滅崛起的蘇聯雖然著名的鐵幕演說是在二戰結束後進行的,並因此拉開冷戰序幕。然而英國作為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對於精神上採用共產主義,經濟上採用社會主義的蘇聯有著天然的敵視。而如果能假人於手將初生的蘇維埃政權消滅,那麼絕對是最佳的結果。利用反共反猶太主義作為宣傳口號的德國納粹無疑被英國當作最好的選手。即使在二戰發生之後,英華人這種天真的想法依舊存在。直到德華人的炸彈從倫敦的上空落下,英華人才如夢方醒,匆忙抵抗。
從整個一戰後到二戰前的過程中,英國對於德國的崛起一直採取著坐視的態度。它不願法國一家獨大,所以需要德國對法國進行牽制。同樣也不想德國被玩弄民族主義的納粹操控,但卻發現除了戰爭一途之外沒有其他選項。後來想利用納粹之手消滅新生的蘇維埃政權,結果卻被希特勒擺了一道。可以說,英國在這整段時期,其實一直在做著錯誤的選擇。他們認為事件會按照自己的想法走下去,結果卻並沒遂心願。
-
3 # 四川達州人
嗯,是英華人的無奈。
一戰中,美國釋放出巨大能量,利用強大的經濟實力成為歐洲各國的債主,可以說一戰把英法德俄都打殘了。
最重要的是,英國已是是勉強維持世界霸主地位。這可以從海軍控制條約看出來,美國正式獲得與英國平起平坐的權力。所以英國拼命拉攏法國,將美國排擠出國際聯盟,在亞洲則以英日法同盟排擠美國,導致美國暫時重回孤立主義。
華盛頓海軍條約簽署:
對於歐洲,英國力圖使大陸平衡,拉攏法國波蘭平衡德國,隔絕蘇聯西進。同時,英國也知道,孱弱的波蘭,根本無法完成左抗德國右檔蘇聯的任務,只能默許德國秘密恢復一些軍事能力。
萊茵河非軍事區是英法心理安全區,可希特勒1935年賭博國運,派遣軍隊進入,英法都表示默認了:
因為,英國發現,自己完全沒有任何實力阻止德國的崛起——英國既沒有錢,也沒有足夠的勇氣。只能寄託希望,讓德國獲得足夠利益後去攻擊蘇聯。
英國的算盤很好,不管蘇德戰爭誰獲得了勝利,英法都可以趁機殲滅勝利者,從而恢復統治地位。
最後的遮羞布——慕尼黑會議:
英法威脅捷克斯洛伐克,割讓蘇臺德地區之後英法可保障捷克斯洛伐克領土安全。如果拒絕,德國進攻捷克,英法不會為盟友捷克作戰。如果捷克接受蘇聯援助,則德國對蘇捷聯盟作戰就是反布林什維克性質,英法會全力支援德國。
可惜一切都是笑柄。1938年9月30日才簽署了《慕尼黑協議》,不到半年,1939年3月德國就出兵佔領整個捷克斯洛伐克,英法完全無動於衷。綏靖政策徹底破產。
-
4 # 世界史圖鑑
結合當時英國自身的社會環境和國際局勢,英國似乎只能採取妥協和綏靖政策
在戰後,英國一直奉行,均勢外交政策,當時的法國惡意打壓戰敗國德國,這不僅引起了英國,也引起了美國的警惕,所以雙方在對德問題上採取緩和態度,防止歐洲大陸上的法國崛起,法國雖然有幸成為霸權國家,但在當時的特定環境之下,法國受到嚴重的戰爭傷害,他之所以惡意打壓德國,一方面是因為他根本沒有安全感,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透過主導對德問題,加強自己的國際地位,當時法國雖然有心稱霸歐洲,但卻是無力,但英國和美國絕不會對此需要手旁觀。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英國民眾對於戰爭及其厭惡英國在成為日不落帝國以後,經歷了太多戰爭,各種稅收加於一身,使得他們十分反感任何戰爭,在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好不容易世界獲得和平,他們絕不允許英國再捲入世界上的一場戰爭當中,這種民眾的影響力在英國社會舉足輕重,當時沒有任何一個政客和政治家,敢於違背民眾的這種意願,即便他們知道戰爭可能已經迫在眉睫
與此相同的是,政客和政治家們為了自己的選票,以及他們知道英國在當時的國力究竟已經衰落到了何種程度,所以他們也不願意發動戰爭,如果能夠透過外交協調,那麼他們寧願妥協,透過損害其他國家的利益而保障自己
在殖民地方面,一次世界大戰燃起了殖民地的獨立火焰,英國作為當時最大的殖民國家,其遭受的殖民地壓力也不可小覷,為了保證自己在殖民地的統治,他們也希望世界上的一些紛爭遠離自己,不希望自己,更不希望自己的殖民地捲入世界的任何大國爭端當中,同時也很重要的是,英國在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他的經濟遭受沉重打擊,整個大英帝國的運轉,英國也十分吃力,甚至被迫對殖民地讓步,允許殖民地資質,這樣一個,世界帝國在經歷這一場戰爭以後,大傷元氣,甚至都要以自己的殖民地進行妥協
德國重新崛起希特勒揭開自己的獠牙以後,英國唯一能做的也就是對其妥協,而且在英國,社會和政治的主流都不認為德國會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英國會捲入這一場世界大戰,他們只是希望德國透過疆界的索取安分一些,或者成為他們對抗蘇聯的一個棋子,卻不知道,自己也在棋盤中
-
5 # 考古軼事
離岸平衡手的定位一直是英國外交的原則。
作為一個島國,英國也曾有著管控歐洲大陸,擴大在大陸影響的想法,但是扼制英吉利海峽的高盧雄雞-法國是不會同意的,英法百年戰爭使得英國認識到了外交戰略的失誤,在追求海洋國家和大陸國家的選擇中,其選擇了前者,但是卻透過自身海軍的實力,構架起了海洋霸權,並在大陸實行均衡政策,即扮演離岸平衡手的角色,拿著大棒,站在歐洲邊緣冷眼旁觀,大陸上哪個國家過於冒頭,就一棒子打下,如打地鼠遊戲一般。
德國鐵道跑
當然,英國是為了實現歐洲大陸的均勢,使其勢均力敵,相互牽制,以便於自己來制衡。
二戰中的納粹在法國街頭
一戰對德國的懲罰是及其嚴重的,以至於當時的英法領導人已經意識到仇恨種子生長的聲音。德國的摔倒使得歐洲大陸形成了法國一家獨大的局面,海軍英國第一,陸軍法國第一的認識已經形成,這是英國不願意看到的。再則,德國的崛起是對條約一點點的試探性的蠶食,帝國主義們各懷鬼胎,以至於德國的再次崛起。
-
6 # 記憶中的歷史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範圍,波及到歐洲、亞洲、非洲,就連美國都插了一腳。不過,跟二戰不同。一戰的主要矛盾,還是歐洲國家之間的矛盾。當然,還有俄國這個一部分歐洲領土的國家。而在一戰當中,英國跟德國之間的矛盾,可以說是很大的。一戰之前的德國跟英國,都是兩個處於實力頂峰的國家。德國在俾斯麥與威廉一世的手中,完成了由普魯士向德意志帝國的轉化。這個過程中,德國不僅結束了常年的分裂,還將自己的實力、領土範圍,都進行了擴張。德國的工業,也奠定下基礎。
而英國也同樣實力雄厚。英國當時在工業革命的浪潮裡,得到了巨大的好處。他們的航船更先進,用更成熟的方式經營殖民地和航海貿易,大英帝國不僅領土遍佈全球,槍炮軍火也是全國頂尖。可以想象出,這兩大實力雄厚的國家,同時碰撞在一起,該發生多麼慘烈的戰爭,彼此肯定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從各個國家的人民,對其他國家的仇恨,就可以看出戰爭的慘烈程度。不過,在一戰過後,英國卻對德國進行了大量的援助。不僅是免除了一部分賠款,還有礦石、金屬、技術,等等。英國為什麼要對德國進行援助呢?真的是因為英國大發善心嗎?答案並非如此。
因為一戰過後,歐洲的格局,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過去英國老大,德國老二的情況,已經發生改變。現在有能力追趕,並能夠威脅到英國地位的,不再是德國,而是法國。法國擁有當時歐洲大陸上最強的陸軍。這讓英國不得不提防。再加上法國還佔據了德國一塊非常肥厚的工業區——魯爾工業區。
這塊工業區裡,有德華人多年的心血,也有德國國內相當一部分資源。法華人佔領這塊領土後,對一戰恢復實力,多少有些幫助。再加上歐洲這些國家,如果往上翻的話,其實都有世仇。英國跟法國也一樣。當年拿破崙大帝,就是在滑鐵盧被英國的威靈頓公爵擊敗。現在如果翻起舊賬。肯定也是一筆算不清的事情。
除了法國,歐亞大陸上,更讓英國擔心的還有蘇聯。蘇聯可謂是野心勃勃,而且實力雄厚。當它還是沙俄帝國的時期,英國就曾跟俄國在阿富汗一帶交過手。最後英國吃虧而逃。當年的沙俄,就已經夠麻煩的了。現在換成蘇聯,實力更強。英華人要是沒做好準備,倒黴的可能是自己。
當時的英國還是比較有底氣,畢竟英國的海軍,還是很強大的。而且,英國一貫採取的策略就是“打地鼠”。哪個國家冒出來,它就拉著其他國家一起打。當年德國冒出來,它拉著法國一起打。現在眼看法國、蘇聯要崛起,它就拉著德國一起打。不過,德國因為一戰後,國內傷亡慘重,又有大筆賠款,比較喘不過氣來。
所以,英國在這時候就開始對德國加大了援助。美國也挺樂意,跟著提供了不少援助。某種意義上說,德國在一戰後,能重新戰起來,跟英國輸的這管血,還是有很大作用的。
-
7 # 小李子說事兒
首先,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的實力已不復當年,雖然在世界政治舞臺上仍是“大哥大”,但經濟力量已經明顯衰敗下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的不景氣是英國推行綏靖政策的首要動因。“一戰”後英國的經濟大為削弱,“物質損失按凱恩斯的估計為5.7億英鎊,海外投資損失1/4。戰爭不僅是使英國國債成倍增長……還使英國從美國的主要債權國變成了美國的債務國,欠債達8.42億英鎊”。英鎊在國際金融界的主導地位亦發生動搖,倫敦也不再是世界唯一的金融中心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30年代的世界經濟大危機給英國的經濟雪上添霜。英國國內工農業嚴重下降,與之相伴的是失業人數和失業率的攀升,“1923年第三季度情況最嚴重時,失業人數接近300萬人,失業率高達23%”,社會危機日益嚴重。在對外貿易方面,英國再也無力領跑於世界之巔,與美國、德國以及日本的上升態勢相反,英國的對外貿易比重則是不斷下降。失去了強大經濟力量的保證,英國在對外政策方面也就相應的收斂了不少,很明顯,英國已經不能在這種經濟疲軟的狀態下再依靠軍事實力來保證其既得利益的安全了。因此,在面對德國咄咄逼人的氣焰時,英國考慮透過外交談判的途徑來尋求保障自身安全的做法便很自然的被推上了合理的層面。
其次,英國的外交傳統是促成綏靖政策產生的又一重要原因。“17 世紀以來, 從自身安全的角度出發,英國傳統的歐洲政策有兩個基本內容:一是保持制海權,一是維持大陸的均勢”。海上霸權的維護靠的是自身實打實的海軍力量,決定權在於自身的武裝實力,屬於客觀因素,相對比較容易實現。而維持歐洲大陸的均勢則要處理好大陸國家之間複雜的外交關係,這不但要求自己首先強大起來,還要調和各個國家之間的關係,難度要大得多。我們知道,英國的傳統外交手段是讓大陸國家之間相互牽制,使誰也沒有實力單獨稱霸歐洲大陸,也就對英國構不成威脅了。我們知道,綏靖政策是有利於滿足德國擴張的。“一戰”後,德國揹著戰敗國的罪名受盡協約國的壓迫,歐洲大陸上,西面是法國一枝獨大,東邊是俄國蒸蒸日上,而兩者之間的德意志神話已是明日黃花,英國要想維持大陸的均勢就必須想方設法讓德國重新“崛起”,由此我們再看英國為何對德國的行為一度堅持姑息縱容的態度也就不難理解了。
-
8 # 曉曉曉
德國真正的崛起之迷
從17世紀到18世紀中期的德國,在政治上和經濟上比英國和法國都要落後,長期處於分裂狀態,300多個封建邦國各據一方。這些邦國,尤其是普魯士、奧地利等大的邦國,為了強化統治和擴大軍事實力,企圖透過教育造就忠順的臣民和得心應手的兵士,所以急於把國民學校管理權從教會轉到國家手中並大力提倡強迫義務教育。早在16世紀後半期,就有威登堡和薩克森等邦國頒佈了強迫教育法令;從17世紀開始,大多數邦國都競相頒佈這種法令。其中以1763年普魯士王腓特烈二世頒佈的法令最為著名,它進一步規定5~12歲的兒童必須到學校受教育,否則對家長要課以罰金。
實科中學在德中國產生於18世紀初,較英法等國早一個世紀,使得德華人具備了自然科學索要求的嚴謹和內涵!1708年虔信派信徒席姆勒(Zemmler)在哈勒創辦了"數學、力學、經濟學實科中學",以教授數學、物理、力學、自然、天文學、地理、法律為主,並輔之以繪畫、製圖。此後,德國各城市陸續有人創辦這類學校,有的實科中學則增設建築、商業製造、貿易、經濟等科目。這是一種既具有普通教育性質,又具有職業教育性質的新型學校。它排除了教學科目、課程內容的純古典主義的傾向,適應了德國資本主義經濟逐漸發展起來的需要。但由於它的畢業生不被允許進入高等教育,所以地位很低,所以學生也不多,很快被沒有門第觀念的美國超過,在科學應用方面輸給了美國。
受到18世紀法國大革命的影響,它在教育上的突出表現是泛愛主義和洪堡德改革。泛愛主義是受到法國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尤其是盧梭思想和德國新人文主義的深刻影響而產生的。泛愛主義教育家如巴斯多(J.Basedow)、薩耳士曼、堪比等認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養掌握實際知識、具有泛愛思想、健康、樂觀的人,因此德育、體育、勞動教育、現代語和自然科學知識受到重視,採用讓兒童自由發展的教育方式,注重實物教學。他們熱愛兒童、肯定兒童的天性是善良的,反對經院主義、古典主義教育,禁絕體罰,這種方法後來傳入美國,俄國和日本等國。
1807-1815年普魯士施太因-哈登堡改革期間,新人文主義的代表人物,歷史學家、政治活動家洪堡德(K.W.Humboldt)曾出任教育部長,他根據新人文主義的精神對各級學校教育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初等教育和師範教育方面,積極貫徹裴斯塔洛齊的教育思想,教學內容有所擴充、教學方法有所改進,出現了第斯多惠等著名的教育家。此後的美國發展的杜威教育方式也是在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中等教育方面,實科中學進一步得到發展,增加歷史、地理和自然科學的科目,透過考試選擇教師,打破了只由教士充任教師的局面。在高等教育方面,洪堡德較早明確地提出大學的任務一方面是要向學生傳授各科知識,一方面是要發展科學(即辦成教學中心和科研中心),他創辦和領導的柏林大學就是這方面的典型。
大國的崛起靠的是科技,國與國之間的較量說到底就是國民素質的較量,是人才的較量。不客氣地說,中國由於難以接受別人的教育思想,國民整體素質與發達國家的相比都不是一個等級。英國曆史學家湯因比研究過21種在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後來相繼消亡的文明。結論是這些文明死亡的原因,無一例外,都不是他殺,而是自殺。他們失去了創新的活力,被歷史淘汰出局。
1876年,美國慶祝獨立100週年的時候,在費城舉辦國際博覽會,有37個國家參展,當時清政府也派出了展覽團。在這次博覽會上,英國展出最新的蒸汽機車,美國展出大功率電動機和發電機,德國展出加工槍炮的精密機床,中國展出的是純銀打製的27套件耳挖勺和小腳繡花鞋。
這是就是時代的差距!
一個居安思危的國家才有資格談論誰是第一!
-
9 # 刀筆歷史
一戰前,英國是世界的金融中心,英國每年在海外的投資高達40億英鎊,佔據當時世界投資總額的43%,一戰過後,英國流失了大量的黃金儲備,還從世界最大的債權國成為淨債務國。這就是辛辛苦苦三十年,一下回到解放前。
而且,歐洲尤其是英國,貴族擁有幾百年之久的傳承,骨子裡的貴族精神支配他們的行為,讓他們必須衝鋒在前。“騎士精神”讓這些貴族光榮地死去可能要比羞恥地生存更為值得。所以,據戰後統計英國總參戰兵力達600萬人,死亡率為12.5%,而當時入伍的英國貴族字底傷亡率高達45%,直接的影響就是提升了普通民眾的上升階梯,議會中由底層進階的精英越來越多,這個情況從一戰後的首相勞合·喬治(1916年-1922年)開始,到尼維爾·張伯倫上臺後(1937年5月任首相)達到頂峰。
這些從底層爬到精英階層的人,有一個共同的心態,就我千辛萬苦得來的位置,一定要保住。怎麼保?就是替更底層的人說話。當時的英國經濟剛剛有點復甦,但從1937年9月開始,美國開始了新的經濟危機,由於危機是在特種蕭條的條件下發生的,雖然持繼時間不長,但來勢很猛,對美、英、法等國的工業打擊相當沉重。從而失業人數再次劇烈上升,勞動者生活又一次受到沉重打擊。資本主版義世界的失業人數1938年達到了頂峰的1800萬人。農業危機再度尖銳化,對外貿易又發生萎縮。底層的百姓正在水深火熱中煎熬著,新晉的議員對首相張伯倫非常不滿。甚至動議過彈劾。此時的張伯倫面對民眾和議會的怒火與質疑已是捉襟見肘。
再反觀德國,1933年希特勒上臺後,對內積極挽救經濟 ,並且大規模修建高速公路,徹底貫徹了“想要富先修路”的政策,並且成功舉辦了1936年柏林奧運會。希特勒曾承諾“讓德國每一戶人家的餐桌上有牛奶與麵包”,這使得納粹獲得了民意。在民意強烈的對比之下,張伯倫為了保住首相的位置,對外公開講話中已經產生怯戰了,再者捷克斯洛伐克對英國來講,是小國弱國,犧牲小國不僅可以保全自己的首相,同時也能和德國繼續做生意,於是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協定》就這樣簽署了。同時英國的妥協和綏靖也達到了頂峰!
-
10 # 當代曹植
第一、一戰之後,奧匈帝國被肢解,德國作為戰敗國,受到了《凡爾賽條約》的嚴格制約,不僅割地,還要賠款,實力上大為削弱。這就導致在歐洲大陸法國一家獨大。這個與英國的大陸均衡政策有了衝突,所以,當德國賴賬不進行賠款的時候,英國態度曖昧。第二、一戰後,英國得到了德國很多殖民地。英國的領土面積進一步擴大,達到了驚人的3300萬平方公里的龐大疆域。一戰過後,世界各地的獨立運動進行的如火如荼,這令剛剛在一戰中消耗了大量精力的英國倍感焦頭爛額。第三、一戰中,英國共有890萬人被徵召入伍,動搖了英國社會對戰爭的看法,尤其是傷亡200多萬人,致使幾十萬婦女成了寡婦,幾十萬適齡女青年找不到丈夫。人數上的巨大傷亡,令英國無論上下對戰爭都極為厭惡。而如果英國不願意坐視德國的壯大,那麼面對民族主義盛行的德國,戰爭幾乎是唯一的選項,這是已經極度厭倦戰爭的英國所不能接受的。第四、禍水東引,利用德國消滅崛起的蘇聯。
第五,戰前,英國是世界的金融中心,英國每年在海外的投資高達40億英鎊,佔據當時世界投資總額的43%,一戰過後,英國流失了大量的黃金儲備,還從世界最大的債權國成為淨債務國。這就是辛辛苦苦三十年,一下回到解放前。美國取代英國成為世界金融霸主。
六,一戰後,雖然大英帝國面積擴大了,但是相對實力卻下降了,張伯倫對此心知肚明,透過對德妥協與綏靖,來維持大英帝國搖搖欲墜的統治。丘古爾不綏靖,打贏了戰爭,卻輸掉了大英帝國。
-
11 # 歷史風暴
一戰結束後,面對德國崛起英國也沒辦法,因為英國當時挺尷尬的,有手忙腳亂的感覺。
其實,到20世紀初,英國雖然有世界霸主之名,但已經逐漸失去了世界霸主之實。
隨著德國和美國的崛起,藉助第2次工業革命的成果,這兩個國家在第1次世界大戰之前在工業產值上都已經超過了英國。
當時德國的工業產值已經佔到了世界的14.8%,美國的工業產值佔到了世界的32%,而英國只佔到了世界份額的13.6%。
人口英國也不如德國和美國,一戰爆發之前,美國的人口已經高達9700多萬,德國的人口是6700萬,英國的人口只有4500多萬,不到美國的一半兒,大約相當於德國的2/3。
那個時候,如果美國、德國兩個國家和英國來一場世界霸主的爭奪戰,英國依靠自己積累的存量,早期確實能夠對德國和美國這兩個國家形成優勢,但考慮到他還要控制在全球的殖民地,真正能夠用來和德國美國競爭的力量並不多。
無論碰上這兩個國家哪一個,英國在當時都會面臨17世紀西班牙帝國面對英國時候的窘境,那就是如果不能在一場決定性的戰役中擊敗他們,就會處處被動。
而隨著德國和美國兩個國家逐漸將他的戰爭潛能激發出來,幾乎可以肯定英國會被從霸主上位置上給推下來。
不過,第1次世界大戰好就好在美國還在玩光榮孤立,並且和英國同文同種,既不會壞了英國的好事兒,又有可能成為他的盟友。
德國雖然挺猛,不過周邊的環境並不好,外交上也是一塌糊塗,就像個愣頭青一樣到處懟人,讓英國可以聯合法國和沙俄兩個Continental強國圍攻德國,再加上美國的幫助終於把德國給摁下去了。
可是,到了一戰結束德國再次崛起的時候,英華人面對的世界局勢就更不利於他了。
首先,在當時他最大的殖民地印度正在鬧獨立。雖然印度是以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抗戰,不會在這裡牽扯英國太多的軍隊,可不要忘了,印度只不合作就已經讓英國夠頭痛的了。
畢竟,一個不合作的印度,讓英國無法利用這裡的各種資源去和德華人博弈。
其次,這次能威脅英國的國家更多了!雖然當時英國和法國、波蘭等國家形成了對德國的包圍圈,德國只要不老實,還能像一戰的時候那樣圍毆他。
可是,波蘭的背後崛起了一個讓英華人既恐懼又仇視的蘇聯。和一戰的時候與英國並肩作戰的沙俄不一樣,蘇聯成立之初就和西歐各國有著非常大的矛盾。
有矛盾倒是小事,關鍵蘇聯在資本主義世界爆發嚴重經濟危機的時候卻一枝獨秀,實現了整個國家的工業化。
二戰爆發之前,蘇聯的工業佔世界的比重已經高達10%,排在美國和德國之後,超過了英國。
一戰之前,有兩個國家超過英國的工業份額,但好在有一個可以拉攏過來,但二戰之前不一樣了,不僅有三個國家工業份額超過他,關鍵是這三個國家都有可能威脅到他的霸主地位。
德國、蘇聯自不必說,美國也已經丟棄了一戰時期光榮孤立的政策,準備積極介入到世界的爭霸中來。
所以,如果爆發戰爭,無論勝負,英國的霸主地位都有可能不保。
這麼一來,英國就只好使用綏靖政策。
綏靖政策的目的是讓蘇聯和德國之間鷸蚌相爭,然後英國漁翁得利。
蘇聯德國兩敗俱傷之後,英國再利用法國就可以控制歐洲大陸,大洋彼岸的美國也不敢輕舉妄動。
可沒想到,英華人的綏靖政策玩脫了!
-
12 # 歷史神秘人
二戰中英國贏得了戰爭,卻輸掉了大英帝國,這都是英國在一戰後對德國的無比的妥協和綏靖,讓德國崛起發動了二戰,這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啊,英國為什麼這樣做的,因為它只能那麼做了!
英國一戰後內外交困,自身實力衰落,已經沒有過多的精力和實力去阻止德國崛起了,自己都搞不定,哪有精力管其他的事啊!一戰後,英國雖然還是大英帝國,殖民地遍佈全球,可領土大了,麻煩也大,一戰後,英國的殖民地紛紛鬧獨立,為了維護殖民地的統治,英國只能不斷的充當救火隊的角色,不斷派出軍隊鎮壓,本來一戰後英國軍人就傷亡200萬人以上,殖民地又需要英軍鎮壓,哪有多餘的軍隊管德國的事啊!殖民地鬧獨立,拖垮了英國的財政和精力,畢竟鎮壓是需要金錢和精力的,當時英國還是世界金融中心呢,結果這一折騰,成了債務國,黃金大量外流,欠了美國一屁股債,自己都窮了,哪有精力管德國啊!被稱為女王王冠上的明珠的印度鬧獨立更是讓英國難受,印度一戰派出上百萬人參戰,條件就是英國答應獨立,結果英國反悔了,印度就鬧獨立了,要知道印度可是英國的最大的原材料輸送地啊,印度亂了,英國更窮了,英國也就沒我實力去管德國了,自己都焦頭爛額,你想管也管不了!
英國對歐洲幾百年的政策就是大陸均勢,不讓歐洲統一,出現強大的國家,哪個強就打壓哪個,哪個弱了就扶持哪個!因為歐洲如果崛起,英國就完蛋了,所以必須保持歐洲分裂的態勢對英國才有利!當年拿破崙橫掃歐洲英國馬上聯合其他國家對拿破崙的剿滅,一戰後,德國弱了,法國成了最強的國家,所以英國就扶持德國,而德國也想打破凡爾賽約束,所以英國對德國擴張採取的就是妥協和縱容的態度,無非就是用德國牽制法國嘛!結果也玩脫了,希特勒崛起橫掃歐洲,英國又聯合法國美國打擊德國了,英國就是不斷變換角色,就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它是歐洲離島國家,只能這樣做,強大的歐洲是沒有英國什麼事的,英國會失去話語權!
-
13 # 湘西超風行者
主要原因:一戰時的英國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
客觀原因:殖民地的民族崛起意識的政治鬥爭開始
主觀原因:島國文化下的政治眼光的侷限性
-
14 # 隴上陌客
一戰後期,德國得以迅速崛起,併成功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綏靖政策可以說是一針強勁的催化劑,它使得德國可以肆無忌憚的擺脫一戰之後所定立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逐漸的由一個戰敗國重新成為資本主義強國,並且也使得法西斯政黨逐步控制德國,悍然發動二戰,使得世界各華人民遭受了極大的苦難。那麼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使得英國作出綏靖政策這樣的舉動,今天我們就來簡單探討一下。
嚴重的經濟危機
在二戰開始之前,世界上爆發了嚴重的金融危機,直至危機值1929年到1933年,資本主義國家無一倖免,而作為資本主義鏈條上的因果,也深陷囹圄。
嚴重的經濟危機導致失業率高升不下,社會危機潛伏,國內矛盾的激化以及各種工人運動的爆發,都使得英國焦頭爛額。另外,由於一戰時期英國雖然作為戰勝國,但是長時間的經濟損耗,也使得其難以在短時間內恢復過來。在加之經濟危機的沉重打擊,使得英國的工業比重與貿易比重在整個資本主義世界都顯著下降。英國經濟遭受巨大沖擊,世界金融中心地位也不斷變動。英國由最先的債權國,直接成為了債務國。
海外殖民地體系逐漸崩潰
英國作為世界上最早的殖民國家之一,其國土所轄面積包括本土及英倫三島海外屬地以及殖民地三部分組成。
然而,一戰結束之後,殖民地卻掀起了自由革命的浪潮,印度、土耳其都發生規模壯大的反英運動,且加拿大的離心傾向也愈加明顯。在對外事務中,英國一向都很重視和自治領間的關係,一方面是因為自治領地區可以帶給英國巨大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在政治上,自治領可以充當英國堅強的後盾。
然而,此時國內以及殖民地的這些種種危機都使得英國難以自顧其瑕,綏靖政策便由此出臺。
想將禍水引向蘇聯
1936年,德國,日本簽訂《反共產國際綱領》,一年之後,義大利也加入,由此,三國軸心就此形成。而英國見此,覺得軸心國的聯盟主張是為了對付蘇聯,便暗暗自喜。
英國的設想是德國的擴張道路,不斷向東歐推進,到後來不得不和蘇聯發生衝突,大英帝國則作為平衡砝碼,坐觀德國在法、蘇之間重演兩線作戰的困局。所以,英國絕不能在蘇聯參戰前先陷入戰火之中,正如張伯倫在一封信函中指出的那樣:“俄華人偷偷地、狡猾地在幕後操縱,想使我們捲入對德戰爭(我們的特工機構沒有把全部時間都花費在隔窗眺望)。”
然而,德國和蘇聯都不是傻子,英國最終還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傳統的大陸均勢政策
由於英國自身是一個島國,與歐洲大陸之間有一條英吉列海峽,將二者分割,所以英國自始自終都有一套大陸均勢的原則。為了維護霸主地位,依靠自己的經濟和軍事實力,使歐洲大陸的列強彼此牽制和相互爭奪,防止一國稱霸歐洲。實質是由英國操縱歐洲的政治天平,維護英國在歐洲大陸的海外利益,保持英國的海上霸權。
這條政策由來已久,突出的表現就是20世紀30年代,德國法西斯勢力上臺,在歐洲侵略擴張,英國為確保在歐洲的利益,採用了禍水東引的縱容德國侵略蘇聯的綏靖政策。
然而,英國的如意算盤終究還是落了空,德國法西斯在踏平西歐大陸之後,便對他發動了攻擊,自作聰明的人,終究沒有什麼好下場。
-
15 # 為she著迷
英國一直對歐洲大陸有野心。
他之所以教唆法國對德國進行綏靖政策,一開始只是為了平衡各方勢力。
英國的政策只有一個,那就是誰在歐洲大陸嶄露頭角,我就要打壓誰,保證沒有一個出頭鳥。
法國跟英國一個褲子,其他小勢力不足為懼。
在滑鐵盧事件之後,快速崛起的德國與老牌帝國沙俄就成了英華人的眼中釘。
在一番抉擇後,他們選擇打壓沙俄,支援德國。
因為沙俄強大了太久,底蘊深厚。
他們不認為德國能夠成為心腹大患。
但戰爭爆發時,所有人都錯了。
趕上兩次工業革命的德國,發展速度唯有美國可以媲美。
它的速度完全超出了英法這些老牌帝國的預料。
結局便是玩火自焚。
兩次世界大戰,第一次還好一點。
那二次不管是法國本土還是英倫三島,全都被戰火波及。
我怎麼忽然想到了大明的李成梁與努爾哈赤。
一開始李成梁把蒙古人跟女真打的跟狗一樣。
可後來不知道抽什麼風,還是努爾哈赤馬屁拍的很好。
導致大明居然坐視努爾哈赤統一女真。
這期間李成梁還被換走了,也是成功的養虎為患。
-
16 # 一般小賤
因為英國要面對德國、日本、美國同時來挖他牆角,而且自身實力的衰弱讓英國必須先綏靖,等這幾個國家先打起來,自己才能成為決定性砝碼。
回覆列表
第一次世界大戰,讓英國花費了鉅額資金。而作為戰勝國,雖然獲得了一部分原屬德國在非洲的殖民地,但這些國家就是現在也還是很窮的,非但不能給英國創造更多的價值,反而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進行維持,加重了負擔。
那時的英國是相當的牛氣,土地面積擴張了3300萬平方公里,約佔全球陸地面積的1/4,人口更是高達4.5億。也就是說,在當時每4個人中就有一位是大英帝國的子民,達到了英國曆史上最輝煌的時刻,成為世界最強大的國家。
但實際情況是“攤子鋪得越大,實力被攤薄得越多”。因為殖民地需要大量的辦事機構和外派駐軍,這都需要大量的錢財支撐。隨著“入不敷出”的財政,越來越力不從心,而糟糕的是,這些殖民地趁其衰落,紛紛爭取獨立。
愛爾蘭就是其中的典型。其頻繁不斷的獨立運動,早已讓英國為之頭疼,一戰後的國力削弱,英國已無力進行鎮壓。無奈之下,讓其南部的26個邦獨立,只留下了北部較為發達的6個郡。這就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由來。
愛爾蘭自由邦的成立,是大英帝國衰弱的標誌,也是其分裂的開始。隨後,加拿大、南非、澳洲、紐西蘭紛紛提出自治的要求,二戰前,英國放棄了對這些國家的殖民,成為相對獨立的英聯邦國家。然而,這些並不是最可怕的。
真正的危機是,印度也要求獨立。加拿大等國的自治並不影響與英國之間的貿易往來,反而還使英國減少了防務負擔,可謂是“倆好擱一好”。但印度不同,英國是靠赤裸裸的掠奪,為自己賺取更多的錢財。印度一旦獨立,英國就真剩下空架子了。
一戰時,印度派了120萬人部隊參加了戰爭,就是為了英國戰後答應其獨立。可最後,英國還是食言了,憤怒的印度人獨立運動更加高漲。從某種角度說,英國自己的事情還未“處理乾淨”,哪裡還有“閒心”警惕德國的崛起。
於是,綏靖主義成了英國的主流民意。作為歷史人物的張伯倫等人,能成為國家的首相,自然有著過人的精明和智慧。在面對德國的咄咄逼人,採取的妥協和綏靖,就當時而言,應該是正確的。這不僅符合當時形勢的需要,更要順應主流民意,這其中有什麼鮮為人知的原因嗎?
一是,德國的“動作”是合情合理的。作為一個主權國家,有退出裁軍會議和國際聯盟的自由;作為一個大國,對不平等條約也有抗爭的權利,相對按照“民族自決”原則建立起來的國家,德國吞併奧地利、蘇臺德,也是實現民族統一。
也就是說,在武裝入侵捷克前,德國的“動作”似乎都有合理的解釋。而作為同在一個地區的國家,不可能、也不應該對一個主權國家,始終採取監視和敵對行動,否則將是更大的威脅。只是,張伯倫等人沒有料到,德國想要的“東西”太多了。
二是,綏靖是唯一的方法。一戰後的英國可謂是“內外交困”,國力始終沒有得到完全恢復,無力再應對下一場戰爭。在張伯倫的主導理念中,“維護歐洲和平,而不是要贏得一場戰爭”。說白了,不綏靖和妥協,就意味著戰爭爆發。
更重要的是,主流民意影響著國家的戰略。一戰中,英國共有890萬人被徵召入伍,幾乎佔盡了全國的青壯年,動搖了英國社會對戰爭的看法,尤其是傷亡200多萬人,致使幾十萬婦女成了寡婦,幾十萬適齡女青年找不到丈夫。
一戰的恐怖,讓英國上下痛恨戰爭,對和平有著瘋狂的渴望。也就是說,只要不打仗,無論如何都可以,甚至不顧及盟友的感受。尤其是作為民主制國家,順應民意就意味著支援率高,如果張伯倫不綏靖,可以換一個願意綏靖的首相。
當然,綏靖並沒有擋住德國的野心,在不得不面對戰爭的時候,民意又一邊倒的指責張伯倫,將其作為挑起戰爭的“替罪羊”,並推舉丘吉爾擔任戰時首相;二戰後,丘吉爾大搞冷戰被彈劾,都是民意所致,也是民主制國家的無奈。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