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o清o風o
-
2 # 軫念信箱
人物生平
根據《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中偶爾提及的有關他自己的文字內容判斷:他約出生於公元前460年,其父奧羅路斯是雅典的貴族,其家族在色雷斯沿海地區擁有金礦開採權。他在雅典長大,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生活的時代正值雅典的極盛時期,也是古希臘文化的全盛時期。伯里克利等人的政治演說,埃斯庫羅斯、歐里庇得斯、索福克利斯等人的戲劇,詭辯派(又稱“智者派”)的哲學,希羅多德等人的歷史著作,以及“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所代表的“實驗的”“科學”精神,都對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成年以後,他也像大多數貴族子弟一樣,憑藉家族的門第和個人的才幹而步入仕途。
修昔底德頭像
伯羅奔尼撒戰爭爆發時,他已經30歲左右,並可能已投身軍旅。軍旅生涯使他積累了一定的軍事經驗,因而於公元前424年被推選為雅典的“十將軍”之一,率領一支由7艘戰艦組成的艦隊,駐紮在色雷斯附近的塔索斯島。當斯巴達的軍隊圍攻安菲波里斯的時候,他接到該城守將攸克利的求援後立刻率軍增援,但在他到達之前城池已被攻破。當局認為他貽誤戰機、且有通敵之嫌,就將他革職並放逐到色雷斯。
此後的20年間,他雖然居住在色雷斯,但始終關注著伯羅奔尼撒戰爭的進展情況,隨時記下具體過程。據說他經常到各地戰場去進行實地考察,甚至還去過伯羅奔尼撒同盟軍隊的陣地和西西里島。公元前404年,戰爭結束以後,他才獲得特赦,得以重返故鄉雅典。
開創先河
修昔底德寫作《伯羅奔尼撒戰爭史》的目的,是想透過敘述這場戰爭給希臘世界造成的影響、以及雅典等城邦在戰爭前後的成敗興衰的變化過程,來垂訓後世。“範例歷史學”這個概念,是伊索克拉底在讀了修昔底德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之後提出來的,是他對這部著作的概括性評價。
修昔底德不僅力求真實地記載歷史,而且力圖站在哲學的高度上去理解和概括歷史、並把這種概括之後的歷史事實傳達給後人。他自幼生活在雅典,因此對雅典的民主政制和法治精神有深切的體會。他在書中透過伯里克利那篇千古傳頌的《在陣亡將士國葬典禮上的演說》,對雅典民主政治的精神和原則進行了高度的概括和讚揚:“……我們的政體之所以稱為民主政體,就是因為我們這個政府是為了多數人,而不是為了少數人。我們的法律,在解決私人爭執的時候,保證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無所偏私;儘管人們的社會地位有高低不同,但在選拔某人擔任公職的時候,所考慮的不是他的階級出身,而是看他有沒有真才實學。任何人,只要他對國家有所貢獻,決不會因為貧窮而在政治上湮沒無聞。我們在政治上享有的這種民主自由,也廣泛地體現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由此可見,修昔底德對雅典民主政治的理解比希羅多德更加深刻。
修昔底德約於公元前460年出生於雅典
回覆列表
希羅多德與修昔底德是西方史學史上兩位里程碑式的人物。
本文從比較的角度切入,立足於原始文獻分析,重點探討兩位史家在狹義的史學思想和歷史研究法方面的異同及其成因。
全文分為前言、正文和結語三部分。 前言。簡述了對希羅多德與修昔底德史學思想及方法的研究概況,說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寫作目的。 正文。首先,比較了兩者的史學思想。二人都已認識到求真是史學的目的,都具有求真意識,但修昔底德並不是所謂的“客觀”歷史學家,而是有著比希羅多德更明顯的、更多的致用成分和傾向性。
其次,比較了兩者的歷史研究方法。筆者強調,二人均已具有批判精神,均已較成功地運用史料批判法,雖然修昔底德的研究方法更科學、更多樣,但西方史學史上第一位具有求真一批判精神的歷史學家以及科學和批判歷史學的奠基者卻應該是希羅多德。
最後,探討兩位史家異同的成因。筆者主要分析了傳統、時代和個人的因素,重點論述了時代因素對二者異同的影響。希羅多德似乎更大程度上是伊奧尼亞文化的產兒,而修昔底德則主要是雅典文化的產兒。其中,智者對修氏的思想、方法影響很大。 結語。筆者發現希羅多德和修昔底德各自的史學思想與歷史研究法之間均隱含著悖論,指出兩位史家的差異及悖論均深深地植根於他們所生活的奴隸制時代,並論及史學的求真與致用的關係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