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魁哥說歷史
-
2 # 下午世界
劉、關、張三英戰呂布是《三國演義》中經典橋段,呂布是前三國中武藝最牛逼的一個,可以說傲視群雄,視天下英雄為齏粉。實際情況也確實如此,轅門射戟替劉備解了圍,當時紀靈帶著十萬大軍,奉袁術之命專門抓拿劉備,劉備求呂布幫忙,呂布把劉備和紀靈叫到一邊。
布曰:“我勸你兩家不要廝殺,盡在天命。”令左右接過畫戟,去轅門外遠遠插定,乃回顧紀靈、玄德曰:“轅門離中軍一百五十步。吾若一箭射中戟小枝,你兩家罷兵;如射不中,你各自回營,安排廝殺。有不從吾言者,併力拒之。”紀靈私忖:“戟在一百五十步之外,安能便中?
呂布就是呂布,只見呂布挽起袍袖,搭上箭,扯滿弓,叫一聲:“著!”一箭正中畫戟小枝,於是雙方罷兵。呂布能夠不戰而屈人之兵,這在戰術上是最高境界。
呂布雖然武藝高強,但他的品德讓世人詬病,主要汙點是他認乾爹太多了,這麼個英雄人物不自信,不是憑自己的真本事上位,而是走捷徑透過認乾爹的方式達到榮華富貴,這和現在的某些女明星認乾爹有異曲同工之妙,呂布是出賣靈魂,女明星是出賣肉體,兩者都不高尚,都是機會主義者。
呂布認乾爹也就罷了,偏偏認一個殺一個,比如他最初認了幷州刺史丁原,丁原這個人還是有正義感的,他反對董卓專權,董卓採納謀士李肅之計,送給了呂布一匹"赤兔馬"外加黃金一千兩,明珠十顆,玉帶一條,呂布見財眼開,於是乘機殺了義父丁原投靠了董卓,並認董卓為乾爹。後來司徒王允用美人計,把自己的義女貂蟬嫁給呂布,然後又轉送貂蟬於董卓,對呂布說是董卓強搶貂蟬為妾的,故意製造二人之間得矛盾,呂布為了得到貂蟬,一怒殺了董卓。這就是後來張飛罵呂布是三姓家奴的原因。
呂布雖然品德不完美,但是武藝沒得說,張飛最看不上呂布,也就是說張飛和呂布不對脾氣,但是真動起手來,張飛打不過呂布,張飛屢屢挑戰呂布,呂布都大度的忍了。這一點關羽心裡有數,關羽是三國中最自高自大的人,他可以看不起老將黃忠,他可以看不起馬超,但是縱觀前三國,關羽沒有說過呂布的壞話,也沒有單獨邀戰呂布,他還勸張飛要剋制。高手心裡有譜,單獨死磕沒有人打得過呂布。這從三人群毆呂布可窺一斑。
首先是張飛出戰呂布,(注意不是關羽)張飛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呂布見了,棄了公孫瓚,便戰張飛。飛抖擻精神,酣戰呂布,連鬥五十餘合,不分勝負。(也就是說張飛打不過呂布)雲長見了,把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來夾攻呂布。三匹馬丁字兒廝殺,戰到三十合,戰不倒呂布。(二人合力短時間打不過,時間長了興許能打過呂布)。旁邊觀戰的劉備急了,劉玄德掣雙股劍,驟黃鬃馬,刺斜裡也來助戰
說實話,劉備不來還好,或許時間一長張飛和關羽就打敗了呂布,可是劉備助戰沒有增添力量,反而使關張分心了。二人打呂布的同時,還要照顧劉備,畢竟劉備的武器是輕量級的,少有不慎,可能把他的寶劍磕飛。果不其然這三個圍住呂布,轉燈兒般廝殺。呂布架隔遮攔不定,看著玄德面上,虛刺一戟,玄德急閃。呂布盪開陣腳,倒拖畫戟,飛馬便回。
從上面的字裡行間,沒有劉備的助戰,我認為時間一長,關張會戰勝呂布的,畢竟兩人力量大於呂布一人之力。
我認為關、張二人能戰勝呂布,這是由"三英戰呂布"實戰得出的結論,只是需要些時間,那是大家都在巔峰,劉備換成趙雲的話穩穩的拿下呂布,趙雲也是可以媲美關羽、張飛的猛將。
-
3 # 古靈精怪的熊
如果讓趙雲上,那呂布也要有條件,也就是不與前面穆順,武安國等幾員大將打,而是全新體力應戰,還會與關張趙打個平手。
-
4 # 歸去來兮丨
只能是劉.關.張三人戰呂布,換成誰也不行。為啥?因為這是兄弟三人在十八路諸候面前第一次揚名立萬之戰,從此天下英雄皆知劉、關、張桃園結義三兄弟,因為三人當初結義時有盟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打呂布一人一起上,打千軍萬馬也是一起上,更多的是表現三人同生死,共患難的兄弟情義,後來兄弟三人也確實踐行了當初的誓言,關羽被東吳殺害,劉備、張飛傾全國之兵討伐東吳,接著張飛被部下所害,劉備最後兵敗後命喪白帝城。兄弟三人在九泉之下再度重逢。我看《三國演義》只看到三國鼎立,往後便不想再看了,缺少了劉、關、張,還看的什麼勁呢?
-
5 # 美女耶耶耶
原著中三英戰呂布時提到,張飛戰呂布時精神抖擻,戰五十回合不分勝負,然後關羽衝出。 可見,張飛在與呂布爭鬥時已經全力盡出,超水平發揮,但依然是超過五十回合就露出敗象。正因看出敗象,關羽才策馬衝出援手。 原文又道:三匹馬丁字兒廝殺。戰到三十合,戰不倒呂布。所謂“戰不倒呂布”,也就是鬥不敗呂布。不過,我們細品語言,可以發現,作者言下之意是說呂布也鬥不倒關羽、張飛。二人聯手已經能和呂布鬥個旗鼓相當。大家都知道劉備武藝平平,說不上好,也說不上壞。為何他一衝上,呂布就不敵呢?就因為他是壓彎天平的最後一根稻草! 劉備衝出後,原文道:呂布架隔遮攔不定,看著玄德面上,虛刺一戟,玄德急閃。呂布盪開陣角,倒拖畫戟,飛馬便回。三個那裡肯舍,拍馬趕來。 呂布遮攔不住,已經是露出敗象無疑。不過,三人合力之下,要想困住呂布也根本不可能。 呂布一眼看出三人中劉備最弱,於是朝劉備虛刺一戟,劉備躲閃,呂布趁勢衝出。 呂布不愧是百戰虎將,十分厲害。劉關張三人聯手連困住呂布都不能。那換成趙雲呢?一人大戰張郃、徐晃,不分勝敗;單臂救阿斗,七進七出而毫髮無損等等。 單看趙雲的這份戰績那是十分華麗的,這種架勢已經是超越關羽、張飛了。我的結論是關羽、張飛和趙雲合攻三十回合之內必斬殺呂布。
-
6 # 中孚鑑
三英戰呂布是《三國演義》裡的故事情節,所以這裡就以《三國演義》為主。三英戰呂布講的是劉關張三人戰退呂布的故事。張飛、關羽雖然當時萬人敵的勇將,但以他們個人之力卻不能打敗呂布,而且合關張二人之力還是不能戰退呂布,直到劉備加入戰團才打退了呂布。可見呂布的戰力,無愧是三國公認的第一猛將。
三國時期的勇將除了呂布、關羽、張飛,還是有不少的,比如趙雲、馬超、許褚等。其中趙雲在《三國演義》中武藝高強、忠肝義膽,是讀者深受喜愛的人物之一。
那三英戰呂布時,如果趙雲替掉劉備,還能打敗呂布嗎?
三英戰呂布中的劉備如果換成趙雲,還是能打敗呂布的,劉關張能打敗呂布,那換成趙雲也是可以的。
因為劉備雖然是主公,是蜀漢開國皇帝,亦曾征戰沙場,是經歷陣仗的將軍,但是在《三國演義》中,劉備的個人武力是沒有趙雲的武力強的。
如此劉備和關羽、張飛聯手能戰退呂布,那趙雲和關羽、張飛也是可以的。當然劉關張桃園結義情深義重,有一定的默契成都。但是以趙雲的武力之強亦可彌補這點。
在《三國演義》中的武將的排名,流傳較多的一句話是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這也就是說趙雲雖然武藝謙遜於呂布,但僅次於呂布的趙雲亦不會弱他太多,畢竟呂布和趙雲之間的差距與隋唐李元霸和宇文成都之間的差距不同,呂布不是有像戰神李元霸那樣的實力。
猛張飛同樣能和呂布大戰一段時間不至很快落敗,趙雲和張飛、關羽的武藝本是在伯仲之間。三個這樣的高手聯手,亦可彌補他們之間的配合默契程度。如此又有誰是對手。所以呂布雖然是三國公認的第一猛將,但是在關羽、張飛、趙雲的聯手下,還是會戰敗的。
當然三英戰呂布畢竟是《三國演義》裡的故事情節,而把劉備換成趙雲又是如果、假設之事,所以這是不以歷史為主來說的。對於如果之事,本來就是沒有一定答案的。
-
7 # 慕容小薇
《三英戰呂布》是《三國演義》一書中的有名橋段,其家喻戶曉的程度可以和《西遊記》中的《大鬧天空》相提並論。
但是虎牢關上三英戰呂布卻只是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的虛構,歷史上虎牢關上最著名的戰役是李世民與竇建德在虎牢關戰役,那一站李世民擒獲竇建德,也為後來王世充的投降奠定了基礎。
言歸正傳,若是虎牢關上由趙雲替代劉備,能不能打敗呂布?我認為答案是肯定的,毫無疑問趙關張穩操勝券。透過對《三國演義》相關片段的解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三個觀點:
1、張飛武力與呂布處於同一水平,並稍弱於呂布傍邊一將,圓睜環眼,倒豎虎鬚,挺丈八蛇矛,飛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呂布見了,棄了公孫瓚,便戰張飛。飛抖擻精神,酣戰呂布。連鬥五十餘合,不分勝負。
上面的片段是《三國演義》的關於張飛首先出戰,戰鬥情況的介紹。
“飛抖擻精神,酣戰呂布。連鬥五十餘合,不分勝負。”,意思即是說,張飛的武力與呂布旗鼓相當,至少五十回合勢均力敵。
張飛未露敗績,為什麼這種情況下,關羽要出陣,幫助張飛呢?
當然是張飛雖然未漏敗相,但是處於下風。
2、張飛+關羽武力大於呂布,若是久戰,呂布必敗無疑
我們繼續看《三國演義》一書中的原文。
雲長見了,把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來夾攻呂布。三匹馬丁字兒廝殺。戰到三十合,戰不倒呂布。
“戰到三十合,戰不倒呂布。”,意思是三十回合,不但關張二人勝局已定,穩操勝券,但是短時間並不能取勝。
所以,張飛單獨對抗呂布時,五十回合內,不分勝負,呂布無法取勝,但是略佔上風。
關張二人對戰呂布的時候,關張二人合力,實力稍強,但是呂布英勇異常,同樣取勝不易。
3、劉備加入戰團,無助於己方取勝,更是為呂布的逃跑製造了有利條件。
劉玄德掣雙股劍,驟黃鬃馬,刺斜裡也來助戰。這三個圍住呂布。轉燈兒般廝殺。八路人馬,都看得呆了。呂布架隔遮攔不定,看著玄德面上,虛刺一戟,玄德急閃。呂布盪開陣角,倒拖畫戟,飛馬便回。三個那裡肯舍,拍馬趕來。八路軍兵,喊聲大震,一齊掩殺。
這段就寫得很清楚了,“呂布架隔遮攔不定,飛馬便回”,呂布抵擋不住,怯戰而走。
關張已處上風,劉備為什麼要出手呢?為了速戰速決,畢竟別的諸侯猛將如雲,精兵千萬,而劉備只有此兩位愛將,而且是義結金蘭的兄弟,自是格外看重,怕有閃失。
而劉備的出手,正好給呂布提供了機會,虛晃一槍,刺向劉備,張關二人勢必要關心劉備,以防其受傷,畢竟劉備與呂布武力相差甚遠。
因此,呂布看準時機,一時三人手忙腳亂,呂布趁亂而走。
綜上所述,在三英戰呂布中,三英其實是穩操勝券的。呂布的逃走,在於三人的包圍圈,其中有一最大短板劉備,這便是“木桶理論”中以短板來決定盛水多少的道理所在。而趙雲何許人也,趙雲之勇不在關張之下,明末學者毛宗崗有“一呂二趙三典韋”的觀點,可見趙雲之勇實是三國一流,關張二人已經穩操勝券,再加趙雲,當然是如虎添翼。長坂坡七進七出,戕害曹操很多將領,曹操依然不忍相害,可見曹操對趙雲能力的認可。趙雲在劉備一方,雖然不如關羽張飛等被重要,駐守一方,獨當一面,但是很多次在關鍵時刻擔當保衛工作,也可見其武力之強。
對於三英戰呂布實況誤解,致使很多人對呂布勇力的認識有一定程度上的誇大,以《三國演義》具體實際戰績和敘述來說,呂布的武力應該是稍強於蜀漢五虎上將、典韋,許褚等人,但是絕對沒有可以對抗這個層次的兩人而取勝的實力。 -
8 # 珍珠大笑
這個話題有點小意思!三國時代,本無三英戰呂布一說,是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演繹出來的。過去就有過關公戰秦瓊的段子,現在都流行穿越了,三英換個把人,大可以聊聊。
呂布何許人也,引得三英來戰?這還得小囉嗦幾句。呂布是《三國演義》眾多勇將中的頭牌,天字第一號。“人中呂布,馬中赤兔”,這八個字精粹而形象地概括了呂布和他的赤兔馬在沙場的尊崇地位。
三英就是劉備、關羽和張飛,論武藝,哥兒仨中關羽、張飛都是單挑王。張翼德單挑錦馬超,單挑溫侯呂布,單挑虎侯許褚,儘管都沒分勝負,但對手個個都是頂尖高手。
而關公呢,酒尚溫時斬華雄之後,所向披糜,斬顏良,誅文丑,擒龐德,敗於青龍偃月刀下的多是名將。關羽是個有本事的人,也是個驕傲的人,他的朋友圈的下限,恐怕就是張遼、徐晃等曹魏陣營的主力將帥,到了三國中期,如龐德這樣武功高強但名聲不響的將軍,想單挑關二爺,要費許多心思。
而劉皇叔與兩個“練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的弟弟不一樣,這位漢景帝的n代孫儘管自幼織蓆編簍艱難度日,但他生逢亂世志在天下,是一位主公級選手,只是手上雙股劍可就沒有那麼驕人了。
三英戰呂布最後是加上劉備才戰敗了呂布,那並非是劉備更厲害,只是因為他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而已。三英中,劉玄德無疑是這場團體賽中的第三單打,這一點,從呂布敗回虎牢關時從他這虛晃一戟破圍而出,就可足證。
而趙雲趙子龍,是個不世出的常勝將軍,與關張並列蜀漢五虎大將,代表作是在當陽長坂坡曹操百萬軍中懷抱幼主殺個七進七出,槍挑劍砍曹軍上將53員!
所以,劉關張三英戰呂布,哥兒仨雖同氣連枝,有點默契,但劉是短板。如果劉下趙上,新三英就更精純,而且同為五虎將應該也有默契,更何況趙雲又是一個好合作的人,結果就會是溫侯敗的更快,再想全身而退,恐怕就沒有那麼容易了吧?!
-
9 # 萍風竹雨123
呂布是三國時期第一名將,手中一杆方天畫戟,胯下一匹千里赤兔,天下無敵。但是,他可以以一敵劉關,張三英。他卻不能以一抵趙關張三英。
說實在的,三英戰呂布中之劉備雖也算是英雄,卻的的確確是武功上的渣渣,他的雙股劍只是防身而用,至於交戰,那純粹是聾子的耳朵一一擺設,在關張二人大戰呂布時,三人已打成平手,劉備的加入,只是壓倒呂布的一根稻草,縱是如此,亦不能困住呂布。如果將劉備換成趙雲,呂布則必敗無疑。
一呂二趙三典韋,趙雲,蜀國五虎上將之一,武功僅次於呂布,曾以數十騎拒曹操大軍,被劉備譽為“一身都是膽”,曾經為救幼主劉禪,七進七出,所向披靡;七十多歲尚能在北伐戰役中斬將。被人稱為常勝將軍。
曹軍大將張郃,張飛需戰“三五十合”,趙雲曾以30回合擊敗張郃,趙雲也曾以一對二大戰徐晃和張郃。趙雲救阿斗時衝入敵陣,如入無人之境,張郃和徐晃非常驚訝,竟然沒敢出戰迎敵。可見趙雲功力如何。
所以,如果趙雲出戰呂布,只須關張其中一人加入,便可輾壓呂布,更無須說關張俱上,三人共戰呂布了。
-
10 # 寶馬銀槍
從三國演義來看,現在的讀者大多數都把呂布的武藝無形中誇大了,呂布成名更多是因為許多狠人還沒出名亮相。虎牢關三英戰呂布,可以設想下:劉備:二弟三弟,你們覺得呂布如何?張飛:呂布算個鳥,我不用二哥出馬,小弟就可以把他拿下~嗖地一下,張飛說著就飛馬而出,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翼德在此。兩人殺到一起。二十回合過後,劉備問:二弟,你看三弟如何?關羽:三弟和呂布不相上下。五十合,關羽:大哥,弟對呂布武藝瞭然於胸,某助三弟一臂之力,呂布可擒。關羽拍馬殺出。又三十合,劉備看見呂布左遮右攔險象環生,暗道此時我不出馬更待何時,揚名立威就在此刻,舞劍衝出。如果趙雲代替劉備出戰,呂布連逃跑的機會都沒有。
-
11 # 不沉的經遠
題主你和呂布有仇嗎,把劉備換成趙雲,那呂布運氣不好就要戰死當場。
三英戰呂布這個故事華人都很熟悉,劉關張三人在虎牢關大戰呂布,並最終將他擊敗。不過雖然說三英戰呂布,實際上按照《三國演義》裡劉備所表現出來的武藝水平看,和呂布、關羽、張飛相差太遠,在這一場戰鬥中他發揮的作用不大,甚至還可能拖了關張的後腿。所以實際上只需要關羽、張飛兩個人上去就足以擊敗呂布。
趙雲就不一樣了,雖然初平二年冬爆發的袁紹、公孫瓚之戰時他還只是個少年將軍,虎牢關之戰發生在初平元年二月董卓遷都長安之前,時間間隔有一年多,趙雲此時年紀還要更輕,武藝不能和後來巔峰時期相比。不過界橋之戰時趙雲已經能和名將文丑戰平,而文丑在演義中也是屬於頂尖的高手,武藝還要強於許褚、徐晃,因此虎牢關之戰時的趙雲即使保守估計,也至少有夏侯惇、張遼這個水平。
這個水平顯然要比劉備強的不是一點點,雖然說還不是呂布的對手,但是在戰場上也能發揮相當的作用,呂布敗的會更快。更重要的是三英戰呂布呂布最後抵擋不住時,就是從劉備這個方向突圍的,要是換成趙雲,呂布未必能這麼輕鬆殺出去,有可能被趙雲截住。
所以如果把劉備換成趙雲,那麼呂布運氣不好的話就未必還能脫身,要被關張趙三人困死。
回覆列表
虎牢關前,溫侯呂布耀武揚威,先後斬殺方悅和穆順,擊敗武安國和公孫瓚。尤其是“白馬義從”公孫瓚的敗北,十八路諸侯慄然,嚇得不敢出戰了。此時,燕人張飛挺身而出,一邊大罵著呂布“三姓家奴”,一邊出戰。
接下來的結局,我們也知道,那就是張飛和呂布大戰五十回合,不分勝負,關羽加入戰團。關羽和張飛兩人聯手,和呂布大戰三十回合後,勢均力敵。劉備見兩個結拜兄弟聯手也沒有戰勝呂布,於是手持雙股劍,上去幫助關羽和張飛,夾攻呂布。呂布再厲害,也不是劉關張三英的對手。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這三個圍住呂布,轉燈兒般廝殺,八路人馬都看得呆了。呂布架隔遮攔不定,看著玄德面上,虛刺一戟,玄德急閃。呂布盪開陣角,倒拖畫戟,飛馬便回。三個那裡肯舍,拍馬趕來。八路軍兵,喊聲大震,一齊掩殺。呂布軍馬望關上奔走,玄德、關、張隨後趕來。
然而,劉關張三英只是將呂布打跑,並沒有將其斬殺,是一個巨大的遺憾。如果上去幫關羽、張飛群毆呂布的不是劉備,而是趙雲,結局如何呢?能殺死呂布嗎?
結局也在意料之中,趙關張三英也只能將呂布打跑,殺不了呂布,分析原因如下。
其一,呂布擁有舉世無雙的赤兔馬,來無蹤,去無影。
三國演義中,名馬眾多,如劉備的的盧馬、曹操的絕影和爪黃飛電、孫權的快航、呂布的赤兔馬、曹真的驚帆、曹植的紫騂馬等,都是出類拔萃的名馬。其中呂布的赤兔馬是舉世無雙的寶馬,日行千里,夜走八百。它應該是當時最快的戰馬了,如果呂布騎著赤兔馬一心逃走,誰也攔不住,即使劉備的的盧馬和孫權的快航馬也只能望洋興嘆。
如果趙雲、關羽、張飛三人即使擊敗呂布,想要追上,也是萬難的。赤兔馬在呂布胯下,關羽也只是騎著一批普通戰馬,而張飛的戰馬和趙雲的戰馬也只是普通的(趙雲的戰馬也只是普通戰馬,演義中並沒有照夜玉獅子)。
因此,趙關張三英最多能擊敗呂布,打跑呂布,想要追上呂布,幾乎是不可能的。
其二,呂布即使不敵趙關張三英,也不會被秒殺,接下來就可以順利撤走。
呂布經過多年的戰火考驗,不知道經歷多少生死,他能夠活下來,說明是有一定本事的。我們來對比一下就知道了。濮陽城外,許褚、夏侯惇、夏侯淵、典韋、李典、樂進六員曹將圍攻呂布。呂布招架不住,還能殺出一條血路,從容逃走。這六員大將聯手,威力是非常巨大的,能夠快速戰敗第一的呂布,說明當時沒有人能夠擋得住這六人了。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許褚便出。鬥二十合,不分勝負。操曰:“呂布非一人可勝。”便差典韋助戰,兩將夾攻,左邊夏侯惇、夏侯淵,右邊李典、樂進齊到,六員將共攻呂布,布遮攔不住,撥馬回城。
趙雲、關羽、張飛任何一人拿出來都是超一流猛將,都不次於曹營許褚、典韋兩員虎將,能夠擊敗夏侯惇、夏侯淵、李典、樂進這四個武將。然而,如果這六人聯手,就不是趙雲、關羽、張飛三人所能抗衡的了。
因此,呂布既然能在比趙關張三英還厲害的曹營六將手裡成功逃走,那麼他也應該能在趙關張三人手上活命。
其三,董卓也不會坐看自己“義子”呂布殞命當場的。
董卓手下兵多將廣,如汜水關的華雄,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將,便給十八路諸侯造成了不小的麻煩,連續斬殺四員戰將。董卓已經損失了一員大將華雄了,如果再損失呂布,他是承受不住的。
因此,呂布如果遇險,董卓肯定會派出自己手下得力干將,接應呂布,將其安全救回。董卓的西涼兵戰鬥力非常強悍,武將也厲害,如李傕郭汜張濟樊稠四人在董卓死後,還打進長安,控制漢獻帝劉協。因此,董卓只需要派出李傕之類的悍將,就可以減輕呂布的負擔,順利撤回。
結語
虎牢關前,如果圍攻呂布的不是劉關張,而是趙關張三人,結局也不出意外,還是隻能將呂布擊敗,打跑,想要將其斬殺,幾乎是不可能的。
簡單歸納,就是以上三個原因,第一個是赤兔馬太快了,第二個是呂布逃命功夫了得,第三個是董卓不會坐視不管呂布的死活。其實,呂布之所以能在劉關張三英、許褚等曹營六將的圍攻下保命,最重要的是依靠胯下的赤兔馬的來去如風。
(本文以三國演義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