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崔弄風雲
-
2 # 楊凌講歷史
經濟政治文化決定的。
經濟上,兩晉南北朝時,正是秦漢小農經濟破產,世族門閥莊園經濟發展的時期,小農是國家稅收的主要納稅群體,但是他們卻沒有政治上的權力,而不納稅的世族門閥卻擁有政治上的權力。為了躲避朝廷的壓迫,小農被迫加入剝削貌似不那麼嚴重的世族門閥莊園,他們暫時躲避了朝廷的壓迫,但是剩下的小農受到的壓迫卻沒有變小,反而加大了,因為逃跑的那部分小農本該承擔的義務施加到了他們身上,於是就形成了一個惡性迴圈。朝廷的納稅主體農民一直在減少,收到的稅收一直在下降。
而世族門閥的莊園一直在發展,他們這個集團掌握的經濟實際上是超過當時的朝廷。而朝廷越來越無力,就必須要自救,自救有兩個方法,第一是加大壓迫農民,第二個就是向世族門閥開戰,選擇第一個是慢性死亡,朝廷衰落,自然就有野心家來取代。第二個是快速死亡,因為朝廷的力量不如門閥。
政治上,兩晉南北朝的實際權力不掌握在皇帝手中,而在世族門閥手中,世族門閥掌握了一個政權的核心——選官制度,九品中正制以家世論英雄,世族門閥一直牢牢掌握著這條古代的天梯,皇室沒有選官的權力自然就無法對他們造成足夠的震懾。再加上世族門閥手中有錢有人,勢力極為龐大,而皇室和中央的權力卻不能夠完全壓制他們。
而且兩晉南北朝的皇室正統性不足,他們的皇帝相比漢天子遠遠不如,漢天子的統治具有天然的正當性,劉邦結束亂世,建立漢朝,是具有天大的功勞的,所以他和他的後代統治天下,很正當。劉秀也是一樣,他繼承劉邦的事業,結束亂世,建立太平,所以他的皇位也很正當。
但是晉朝的皇位沒有正義,他的皇位是從魏國手中篡奪的,而魏國的皇位又是篡奪了漢朝的,在正當性上,便不能得到支援,天下的英雄都不會信服。南北朝也一樣,他們的皇位都是以臣弒君奪來的,所以也不具備正當性。當有野心家勢力超過皇室時,就能夠發起篡位之戰,奪取皇位。
文化上,文化上兩晉南北朝的”天子“實際上是失去了神性的,因為統御天下四百年的大漢都能覆滅,那麼這些割據南北的王朝似乎也能夠被覆滅。他們不能夠因為天子的身份而具備當然的統治天下的正當性。
所以當天子衰弱時,依照魏國炮製漢天子的手段就可以篡奪江山,因為已經有人做過了,而且是連續兩次成功,魏國和晉朝開了一個很好的頭,所以兩晉南北朝天子頻繁更換是有傳統的。
-
3 # 鄴都一遺民
因為他們大多不是傳統統治勢力的核心人員,有些甚至是平民或奴隸,就像現在的暴發戶,突然發達了,很容易失去平常心,開始瞎折騰。
-
4 # 找意義
先看張圖複習一下兩晉南北朝時間表(含十六國),這個亂世王朝迭興,旋起旋滅,雖然說都很短命並不準確,比如東晉/北魏雖然都不太平,但是國祚還是延續了上百年。不過短命王朝確實也很多。
說起奇葩皇帝那確實也很多,我小時候看歷史故事,尺度之大,簡直驚掉了下巴,廟堂之上的人還可以這樣操作的麼,更加強化塑造了好皇帝勤政辛勞,憂國憂民,輕徭薄賦,壞皇帝揮霍無度,不幹人事,很快會被推翻的樸素“皇帝觀”。
比如劉宋前廢帝劉子業(449-466年),只當了一年皇帝,死的時候才17歲。亂倫,不孝,聚眾淫亂,殘害親族,壞事都幹全了。宋書說他“武王數殷紂之釁,不能絓其萬一;霍光書昌邑之過,未足舉其毫釐。這五星差評,嘖嘖嘖。
但我們離開這個荒唐皇宮,放大視野,對比來看看:
當時描寫民間的<世說新語>,所謂魏晉風流,我自為之,干卿底事。看看裡面的故事,正常人眼光來看,也很不正常。如劉伶喝了酒在屋裡脫光光,別人笑話他,他說天地是我房間,屋子是我衣服,你跑到我褲子裡來幹什麼。(劉伶恆縱酒放達,或脫衣裸形在屋中,人見譏之。伶曰:“我以天地為棟宇,屋室為褌衣,諸君何為入我褌中。) 所以不光是宗室,民間也是非常放浪形骸,見怪不怪。
再想想李世民霸佔弟媳,風流成性,怎麼人們就只記住千古第一明君呢?
趙構殺害岳飛,拋父棄兄,怎麼就能活到八十一歲善終呢?
劉徹殺皇后殺親生兒子殺大臣,怎麼就只被稱道雄才大略呢?
兩晉南北朝之所以給人特別奇葩短命的印象,這其實不只是表現上那麼簡單:一是史書是人寫就的,所謂春秋筆法,一會有有作者的主觀意識,褒貶之意,短命王朝本身就包含了對合法性的質疑,史書作者自然不會說好話,來完成”因為皇帝荒淫無道,所以王朝短命“的邏輯自洽。加上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因素,比如宋書的作者沈約,殺父仇人是上述所說劉子業的父親劉駿,你說他能說劉家人好話麼。
二是當時確實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時代,皇權並沒有像們現在看電視劇得來的印象那樣高度集中。王與馬,共天下,就是說豪族和皇家共同瓜分權力。門閥世族往往流傳幾百年,皇帝做幾年就歇菜了,那你說這個江山到底是誰的呢?時局動盪,戰亂頻繁,南北分裂,皇帝和民間一樣都有朝不保夕的感覺,在民間,各種名士放浪形骸,而皇帝多為年少即位,中二病發作,作出種種荒唐事兒來。
三是我的猜測,這個時代盛行"五石散”等各種藥劑,世說新語裡多有記載,所說這種藥長期服用,面板便會變得白嫩細緻,使人神清氣爽(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覺神明開朗)。但有很大副作用,服後人會全身發熱興奮,需要吃冷酒、洗冷水澡,或者不停走路來散藥性。又是吃酒又是吃藥,人犯些精神不正常也就不足為怪了。
-
5 # 亦有所思
榜樣的力量不僅無窮,而且無恥。
小可曾經在《暗黑史記》中說過這句話,其實依然可以放在這個回答中。回答問題之前,不妨先舉一個例子。
商朝之後,天子繼承製為“父死子繼”優先於“兄終弟及”,然而唐朝李世民卻打破了這個套路。他不僅在權力鬥爭上,而且在個人生活中也開了無數個頭,導致整個唐朝帝王的私人生活和權力爭奪都亂成一鍋粥。
夏朝之後,更換江山的模式是某個諸侯起兵,直搗國都,建立新朝,比如商代夏,周代商,秦代周都是如此。
司馬家族卻啟動了“以臣代君”這個更有違於道德的模式,王莽之前玩過這個套路,然而很快就失敗了,可以略過。曹丕也玩過,然而畢竟漢朝氣數已盡,而曹氏一族甭管如何取巧,確實是安撫了民生,維護了穩定。
司馬家族建立晉朝,無任何光榮事蹟可言,和江山社稷無關,和百姓民生無關,更不是所謂的亂世終結,再啟大一統。
一個“篡”字,足以說明晉朝的江山來路不正!
很陰暗,很虛偽,很醜陋!
司馬氏告訴所有人一個道理,身為臣子,只要夠壞,是有機會成為帝王的!而且與功勞無關,也不需數十年征戰,更不需要平定四海,只要有權,就可以支撐一個新朝代。
得民心者得天下,在那個時期並不是真理。正確的解釋的得士人心者穩天下。果不其然,八王之亂和永嘉之禍完全證明了司馬氏只懂得爭權奪利,不明白治理江山。
晉朝的皇帝赤果果的告訴所有人,皇帝輪流坐,明年到你家!夏商周時期造反的都是諸侯,到了魏晉時期,造反的都是世族。尤其是世族,晉朝天子一方面需要世族的輔助,一方面卻又深為忌憚,不停地試探,不停地勾引,不停地設下各種坑來壓制世族。
因此,世族一旦掌權,或者權臣一旦有勢,面臨的第一個問題或第一個機會就是
我是不是也有可能成為天子!
無數事實告訴這個剛剛即位的皇帝,這張椅子隨時有人會坐上去。而成為天子是一件相當簡單的事情,因為過於簡單,所以容易失去,再加上沒有律法約束,沒有道德枷鎖,所有人都喪失了信仰。自然是君不君,臣不臣。所謂荒唐,所謂暴虐,所謂奇葩,無非都是在恐懼。
換作是你,是我坐上那把椅子,也會想,上一個皇帝是被毒死的,上上一個是被淹死的,上上上一個是被大臣捅了七刀而死的,上上上上一個皇帝到現在也找不到屍骨。舅舅可能是敵人,兄弟可能是敵人,老婆可能是敵人,大臣可能是敵人,將軍可能是敵人,就連宮門口的太監手裡可能就有一包砒霜,旁邊站的美麗宮女有可能患了艾滋。
你會瘋的!
隋唐時期為什麼要消失世族,便是害怕重蹈司馬氏的覆轍。
宋朝為何抑制武將?宋朝劉娥太后都穿上皇袍了,大臣們為什麼偏偏不發一聲?明朝為何抑制權臣?清朝為什麼打壓後宮和太監?曾國藩為什麼要納小妾?為什麼非要做聖人?
無數前車之鑑都告訴所有掌權者
你的臣子,有可能是下一任天子!
-
6 # 乘心遊
1.社會環境所至,兵荒馬亂年代,草莽英雄輩出,槍桿子出政權,崇尚叢林文化,社會規則破壞厲害。
2.社會制度變遷太快,文明規則,社會教化,都來不及構建,崇尚暴力,只認拳頭導致荒唐至及。
3.史學家斷層,在大一統未成前,外邦異族統治吋代,大漢文人也會較客觀反映史實,不會去打扮歷史。
4.少數民族的社會教化及禮儀也簡單原始此,沒太多倫理教化。
回覆列表
得位不正,門閥制度未打破,水能載舟,南北朝時期的水,尤如洪水,舟行不易,舟即不穩,不但無法掌舵,乘舟的也互相碰撞,自相殘殺,這樣的舟安能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