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花生會閱讀
-
2 # 朗文社
筆者坦言之,這個話題過於沉重,《活著》一直以來是筆者不忍直視的一部優秀文學作品,每次翻讀都有不一樣的感受和理解,無論是開卷細細品讀還是掩卷無聲沉思,名為活著,卻時時充斥這死亡,全書蒼涼的基調給人過分的壓抑、悲愴的感覺。
《活著》這本書是作家餘華的巔峰之作,講述了在大時代激盪、社會大變革背景下個人、家庭、生活、命運與大時代背景的穿插、交織、融合,小說以主人公福貴的前後反差強烈、高開低走的生活及多舛、苦難、坎坷的命運為主線,引發了讀者對生命、對人性、對希望的深度思考。
《活著》講述了眼淚的寬廣和豐富;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講述了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餘華.《活著》自序
儘管作者以“旁觀者”身份聆聽和講述這樣一個令人唏噓的故事,語調樸實、平淡甚至略帶冷漠,毫無煽情之舉,卻真真詮釋了人在這短短几十春秋中如何去面對和承受苦難,正如餘華所言:《活著》在我們的中國的語言裡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檢驗一個人的標準,就是看他把時間放在了哪兒。別自欺欺人;當生命走到盡頭,只有時間不會撒謊。 ——餘華.《活著》
《活著》小說中除了福貴所有人都非正常地死了,他為什麼還能活下去?透過對小說的解構,原因有如下兩點:
其一:故事情節的需要
小說故事情節是在小說交代的特定環境、特定時代背景中,由小說中塑造的人物之間的相互關係和人與環境間的矛盾衝突而產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發生、發展直至解決的整個過程。它是構成小說的三要素之一,對展現人物性格、表現作品主題起著重要作用。而小說線索是貫穿整部作品的情節 、發展的脈絡,它可以是小說中的某個人物、某個事物,也可以是作者的情感、小說的事件,還可以是故事中的時間、空 間。閱讀和創作小說,抓住線索是把握小說故事發展的關鍵。
沒有什麼比時間更具有說服力了,因為時間無需通知我們就可以改變一切。
——餘華.《活著》
在《活著》這部小說中,福貴這樣一個塑造的人物,恰恰是小說不可或缺的線索,整篇文章以他為中心,以他的生活故事為主線,從主人公福貴的家道中落到至親至愛的親人一個個離去,從他年少時輕狂、風光、虛幻到垂暮之年絕望、無奈到極致最終平靜地面對生活。主人公福貴始終是全文的中心點,他是作者想要表達內容的載體,他是作品思想詮釋的基點,他是作品精神的圖騰。通覽全文,他必須活下去,故事需要他活著!
被命運碾壓過,才懂時間的慈悲。 ——餘華.《活著》
其二:中心主題的需要
作家在作品中透過描繪現實生活圖畫、塑造藝術形象顯示出來的,貫穿一部小說始終的基本思想,又稱主題思想或中心思想。餘華想告訴讀者的是生活沒有幸福或者不幸,生命只有活著,靜靜地活著,儘管痛苦和卑微。
正如我們經歷的或大或小的生活悲喜辛勞一樣,只要繼續活著,它們中的大多數細節和感受都將被時間擠壓和遺忘,那些時過境遷的況味對現時的我們毫髮無傷。從某種意義上講,路必須去走方能到達,事必須去做才能完成,而生活的苦則必須去承受才可消除。活著的真諦不在於圓滿,抑或在於缺憾,當我們在抱怨我們沒有華美鞋子的時候,回過頭看看,有的人連腳都沒有。
面對命運的捉弄,我們無助,我們彷徨,但我們唯有堅強地活著,像福貴一樣,也只有活著,才能奢談人生。這也是《活著》這部作品所要告訴讀者的:縱使!福貴有一千種死法,但他卻只有一個活著的選擇!
活著是自己去感受活著的幸福和辛苦,無聊和平庸;幸福,不過是旁人的評價罷了。
——餘華.《活著》
寫在結尾,筆者自撰的自勉聯送與有緣人共勉。
繁華過眼淡雲煙 唯酒澆愁 唯詩載意 憔悴青衫終不悔
丘壑藏胸真智慧 與物不競 與世無爭 從容晏歲永無虞
END
-
3 # 楓紅十里
我前段時間剛讀過餘華的一本散文集,他在裡面寫了他對《活著》的理解,我看過之後,受益頗深。
在我們外人看來,富貴這一輩子,除了苦難就沒有別的了,但對於他不一樣,《活著》這本書是以富貴的視角,富貴的口吻來講述的,而在他的一生裡,他有許多美好的回憶,他的妻子他的孩子還有他的家庭,曾經的一切都是美好的,雖然一個個先他而去,但這些回憶對他來說,是彌足珍貴的。
就像平時我們在路上遇到一個乞丐或者是一些非常貧窮的老人,我們會同情他們,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的生活就是完全不幸的,他們也有屬於他們自己的幸福時刻。
我們總是以書外人的視角看著書裡面的人,但其實書裡面也是一個很平常的世界,他們和現實的我們一樣,因為磨難而放棄活下去的只有少部分人,而富貴,就屬於剩下的大部分人中的其中一個。我們總不會遇見一個命運多坎的人就去討論他為什麼這麼艱難他還會活著。這首先就感覺很不正常。
《活著》是餘華的成功之作,但餘華寫書,向來是按照現實生活去刻畫的。
富貴活著,只能表明上天沒有將這份厄運卷席他們一家所有人,或許,他是偉大的,沒有因為命運的不公而倒下,但事實上,我們不應該把他單獨的提出來,問他為什麼還活著,畢竟這個世界上,有太多太多這樣的人了。
我看《活著》這本書結尾的時候,感覺富貴對他的人生有一種不願服輸的倔強,也有一種看淡了一切的釋然,正如餘華所說:“每個人的生活是屬於自己的感受,不是屬於別人的看法。”命運並沒有逼死他,富貴活著,是對他自己人生的一種尊重,也是很正常的在繼續他的生活。
-
4 # 撒野的蚊子
因為餘華的《活著》,才讓我靜下心去思索“活著”的人生。《活著》,是一部揹負苦難的人生,活著,就是一次攜手“愛”與“磨難”的前行,也註定是一場孤獨的旅行。只有,活著的人生才有意義。
餘華的《活著》,我讀過多次,每次讀他的作品,都會有不同的體驗,情緒一直被他所牽引。起初的閱讀,總有一種難以抑制的鬱悶和傷感揮之不去,久久不能釋懷。讀的次數多了,在那些痛苦掙扎而又略顯生機的故事情節中,不由自主地獨自嚥下了辛酸和苦楚,收起了眼淚和感嘆,拋棄了憤懣和怨恨,情感開始慢慢沉澱,靜靜地去品味、去思索……
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難道是忙碌於生計,俯首於人前,在掙扎中苟活?
在《活著》中徜徉,跟隨著主人公“福貴”多舛的命運,品讀他變化無常的人生。漸漸明白,人生,其實也就像餘華的作品,字數不限長短,用語不必華麗,淡淡的,好似清茶一壺,能讀懂的人,回味悠長,足可品味出個中的滋味,而不懂欣賞的人,只能在淡淡的苦澀的體驗中淺嘗輒止。
餘華,作為一位青年作家,也是一位真正用內心在寫作的學者,他用中國人的良知傾訴了對國家的熱愛,對於特定歷史背景下人物命運的喟嘆。他的文字真實到近乎刻薄,對於歷史的真實也毫不避諱,評價極為中肯,真實而客觀地著墨,血淋淋地撕剝著不同時代特色下人物的生存狀態。
餘華不去否定歷史,不去掩蓋過失,也不去粉飾罪惡,更沒有在一片休明盛世的景象中,高唱滾滾向前的時代凱歌。而是,難能可貴地進行了一次深層次、長期的反省。
餘華,一個不畏權貴,一切憑內心真實的感受說話的作家,用他的真實演繹了揹負苦難的人生,正如人生無常的“福貴”,從不諳世事的腐朽少爺到獨自流浪的窮人。他經歷了抗日戰爭、國內革命戰爭、新中國成立、大躍進、文化大革命、改革開放,面對親人的離去,面對苦難的掙扎,一次次倒下,又在悲痛之後的一次次地站起。
總之,“福貴”的人生,是一個歷盡世間滄桑和磨難後的人生,是一幕演繹人生苦難經歷的經典劇。《活著》是一面人性的鏡子,《活著》是一部人生的縮影,面對身邊的人一個個地非正常地死去,它讓我們明白只要活著就能見證美好,或者醜惡。只有活著,無論長短,不管好壞,那都是人生最真實的精彩!
-
5 # 蘇拉木塔格
01
《活著》是餘華的一部長篇小說,據說亦是他的代表作。餘華也憑藉此獲得了廣泛的文學聲譽和義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這篇小說的主人公徐福貴,是民國時期的一個地主家的少爺,年輕時放蕩嗜賭,最終敗盡祖上積累的家財。父親因此被氣死。福貴一家隨之淪落為佃農,後又被國軍抓壯丁捲入國共內戰。隨著內戰、三反五反,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社會變革,他的人生和家庭也不斷經受著苦難,所有親人都先後離他而去,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
02當初閱讀此書時,我被書中殘酷的故事嚇了一跳,這是一部“殘忍”的小說。雖然小說的篇名叫《活著》,其實它一直圍繞著“死”在做文章——老爺死了,娘死了,兒子死了,女兒死了,老婆死了,女婿死了……就連那取名“苦根”的孫子,也殘忍地離開了福貴。簡直就是一部名副其實的《悲慘世界》。
這部小說自始至終瀰漫的悲劇色彩,又讓人聯想到了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賽尼(Khaled Hosseini)的《追風箏的人》,在社會動盪不安(自奴隸制產生以來,這種動盪不安一直存在和持續)背景下,人在命運的坎坷之中不停掙扎……
在閱讀的過程中,我被迫多次停下來,一遍遍思索:作者的心為什麼如此之狠?然而細細揣摩,這種殘忍的敘述的背後,作者實則隱藏著一種巨大而深刻的悲憫情懷和責問——那就是,人活著的意義?
03餘華透過《活著》,冷靜的展示了富貴波瀾起伏的悲慘命運,以牙醫的刀法,把命運的不可駕馭、苦難一一解剖給讀者看,從而凸顯“活著”的指向和意義。
活著的意義就是活著,就是存在。就是生命和意志的延續。
——這就是富貴面對諸多不幸能夠活下去的原因。
當這部沉重的小說結束時,活著的意志,是富貴身上唯一不能被剝奪走的東西。(美國《時代》週刊2003年11月9日) -
6 # 卿卿說書影
看完《活著》,除了福貴所有人都非正常的死了,他為什麼還能活下去?
《活著》是餘華的經典代表作之一,在疫情期間,有幸拜讀了《活著》,讀過之後心情好幾天都處於悲痛當中,我也一直在思考,假如現實中的福貴,真的能在親人都逝去,還能平靜的活下去嗎?後來我明白了,這本書為什麼不叫“悲劇”或者其他名字,“活著”就是我們生存的意義。
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福貴的一生可謂是前半生享盡榮華富貴,後半生受盡人間苦楚,最終老年大徹大悟,平靜的面對生活。
福貴本出生地主人家,家財萬貫,父母溺愛,養出“嫖賭”的惡習,娶了米行老闆女兒家珍,不知珍惜,不聽勸告,終敗得全部家產。
福貴的父親被氣死,母親得病不治而亡,代表了福貴的牽掛。
兒子為救縣長夫人,被抽血而亡。女兒難產大出血而死,女婿在做工時意外而亡,最後唯一的外孫,吃豆子撐死。兒子,女兒,女婿,外孫代表福貴的希望。
妻子家珍,是最好的女人,跟著福貴,沒享受過好日子,但是死前仍然想下輩子還與福貴在一起。家珍代表著福貴的責任。
當福貴沒有了牽掛,沒有了希望,沒有了責任,身邊最愛的親人都沒有的時候,福貴孑然一身,一無所有,仍然選擇了活著,這就是福貴偉大的原因。也是這本書告訴我們的道理。
我們從出生開始,就被賦予了很多。小的時候,我們受到的教育是長大做個有用的人。長大後,事業成功才能代表一個人在社會上是否有立足之地。而成家立業後,家庭負擔更是讓人無法喘息。當諸多力量壓迫而來的時候,很多人總想選擇當逃兵。
而《活著》就是告訴我們:活著是一種力量,代表著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
7 # 春秋36計
富貴的一生歷經挫折,失去了所有親人,最後只有一隻老黃牛陪伴他。親人們都死了,為什麼他還能活著,答案主要有四個原因。
1.家產被他敗光,父親被他氣死,他翻然醒悟,心中慚愧,要對得起老徐家,要照顧好家人。富貴出生地主家庭,父輩以上,家庭一直都是衣食無憂,到了父親這一代,因為父親的揮霍,家道逐漸衰落,但是仍然能夠保證家庭富裕,生活幸福。只可惜,富貴從小被溺愛,根本不知道守家業,整日泡在賭坊裡,把家產輸給了龍二。父親得知此事,氣死了。富貴和母親、妻子、孩子被趕出了祖宅,走的時候還抱著父親的遺像,住進了破屋子,開始過苦日子。父親的死,家人的無家可歸,這一切讓富貴感覺到都是他的錯,是他一手造成的,他後悔自己為什麼要賭博,他恨自己為什麼不爭氣,他想過去死。但是,死了又能怎麼辦,死了,父親又不能復活,要是死了,母親、老婆、孩子去指望誰,生活會變得更苦。富貴意識到自己不能去死,他必須要擔起照顧這一家子人的責任,這種強烈的責任感成為他活下去的一個理由。
2.失去了富裕的生活,失去了親人,他知道自己還沒有失去所有,苦難的生活沒有讓他喪失信心,反而讓他心中充滿希望,懂得珍惜。父親離世,家道中落,富貴內心明白,失去的是真真切切的失去了,不會再回來。但是,母親、妻子、孩子都沒有離他而去,選擇和他一起過苦日子,他明白自己還沒有失去所有,一切都還有希望,他應該學會珍惜。他有疼愛他的母親,他有深愛他的妻子,他有活潑可愛的孩子,他們都對他不離不棄,只要他努力,向好的方向發展,他就可能重新給他們幸福美滿的生活,這一切都充滿著希望。雖然,這些親人們一個個也相繼離世,但是隻要有親人在,就還有希望,他明白自己必須好好活著,好好珍惜身邊的一切,好好努力,讓生活變得好起來。當一個人懂得珍惜了,心中的愛就會燃燒起來,就會心懷希望,不斷努力好好活著,而不會想著去死。
3.死其實很容易,只要想死,就會有辦法可以輕易的死去。然而,比死更難的是面對殘酷的生活還能好好活著,這需要很大的勇氣。歷經磨難的富貴不再是個養尊處優的少爺,他已經看透生死,蛻變成生活的勇士。魯迅先生曾經說過:
真正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富貴一生,經歷了大時代的變遷,這個時代本身就是殘酷的,有太多的悲歡離合,不管是別人的苦,還是自己的失去,都讓富貴滄桑的心變得更加勇敢,他不再懼怕苦難,苦難鍛鍊了他,給了他繼續生活下去的勇氣。一個勇敢的人,不會輕易選擇逃避,會選擇好好地活著。
4.如果富貴的親人都還在世,他們不會希望看到富貴選擇死亡,都會希望富貴的好好活著。富貴的親人生前都很疼富貴,如果現在他們還活著,肯定希望富貴能好好活著。現在,雖然現在他們都死了,但是在富貴的心中他們都活著(從富貴給老黃牛說的話可以看出來),他不會辜負親人們對他的期望,他一定要好好活著。
以上就是富貴活著的四個原因,這些原因支撐著富貴不管經歷什麼樣的磨難和困苦都要好好活著。活著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希望。
-
8 # 木子君的小屋
我是木子君,看到這個問題,其實很驚詫,《活著》裡,到了最後,富貴的一家,除了自己,都非正常死了,他為什麼能活下去?
難道因為家人的逝去,只剩下一個人,難道他就沒有活下去的必要了嗎?難道題主,非要富貴悲痛欲絕,自掛東南枝,才合您的意嗎?
《活著》是一部經典的小說,但是讀起來卻有那麼的一種不適感。為何?壓抑,這種壓抑差點令我窒息,深感命運的捉弄,生活的不易。
富貴是一個出生於舊社會的人,隨著中國歷史的大變革,跌跌蕩蕩地一路走來,他只是一個普通人,甚至,未必算得上一個好人。但是在這個變革的社會中,隨波逐流,無力自主,只能任命運擺佈,他原本有一個家庭,有一個賢惠地妻子,一對可愛的兒女,兒子因為意外身亡,女兒成了啞巴,好不容易長大,找了一個不完美卻善良的女婿,本來以為撥開烏雲見明月,哪知道命運女神依然不會放過他。和他有關的親人,因為各種離奇的原因死去。
最後,只有一個已經老得快要走不動的老人,一頭老的皮包骨的老牛在大耕田,頓時,心頭如壓了一塊大石,久久緩不過氣來。
後來看了張藝演導演,葛優、鞏俐主演的《活著》,心裡略略好受,其實電影版和文字版差距很大,一個在城市,一個在農村,同樣的富貴歷經磨難,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親人一個個離世,當時看著時,一直把心臟小心地篡在手心,我害怕如原著一般的結局,但是最後好受的是,富貴和他的外甥健康的生活,還給家珍、鳳霞、有慶上墳。
至少,他的結局留有一絲希望,不至於像原著一樣悲涼。
人的閱歷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慢慢地,我又對《活著》多了一層的認識。
正如題主所問,《活著》富貴一家除了福貴,其他都非正常死亡,為什麼富貴還能活下去?
這個就涉及到中國人的生死觀了。危險關頭,我可以捨生而取義,但是在艱難甚至毫無希望的苦難面前,中國人信奉一個道理,好死不如賴活著。活著,才有希望。
正如原著的最後,富貴趕著老牛耕地,他嘴裡喊著家珍、鳳霞、有慶的名字,表面上是如他所說,糊弄老牛,其實未必不是告訴自己,要好好活著,那些親人,也在看著他,頑強地活下去?
-
9 # 沁說
一直覺得餘華是一個冷靜到近乎“殘忍”的作家,在他多數的作品裡,充斥著司空見慣、習以為常的苦難和死亡,以旁觀者的角度平靜地敘述悲慘的故事,不新增任何渲染,比如《活著》裡,福貴對書中的“我”講述親人的相繼離逝時,語調也是很平和的,彷彿在說一個不相關的他人的故事,巨大的苦難卻一下下凌遲著讀者的內心,不忍卒讀。
“有慶死了,我唯一的兒子死了”有慶是個生來就苦命的孩子,在福貴賭輸偌大的家業後一貧如洗的境況下降臨人世。有慶沒有享受過一天安逸的日子,很小的時候,就負責照料家裡養的羊,每天中午要從學校往返三個小時回家割草餵羊,福貴和妻子家珍、女兒鳳霞需要掙工分吃飯,沒有有慶割草,羊就會餓死。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有慶懂事,善良,為了不把媽媽做的布鞋走壞,無論寒冬酷暑,都是光著腳上學,到了學校再穿上。長期的來回奔走鍛煉出他卓越的奔跑能力,在校運會上,有慶光著腳跑了第一名,體育老師想培養有慶長跑。
有慶因為跑的快,把自己的命丟了。縣長夫人產後大出血,需要輸血,動員學校的孩子們去獻血,有慶知道可以幫助別人,跑得飛快,第一個來到了醫院。有慶是被醫生抽了太多的血而死的,這個實誠的孩子,即使頭暈還咬著牙齒忍受著,最後咕咚倒了下去。
醫生看到聞訊趕來的福貴,只說了一句:你怎麼只生了一個兒子!福貴不知道向誰憤怒,更不敢痛哭流涕,因為病弱中的家珍經受不住打擊,聾啞的鳳霞還需要依靠他這個父親。福貴抱著小小的有慶,偷偷在亡故的父母墳旁,挖個小坑草草將他掩埋。為了家珍和鳳霞,福貴必須有繼續生活下去的信念。
“鳳霞死了,我的一雙兒女都死了”鳳霞五歲之前,是個富家小姐。徐家的祖業田產,足夠富甲一方。福貴在賭場把家裡的地一畝一畝輸掉,房子輸掉、錢輸掉,鳳霞的好日子,也就戛然而止。 她隨著父母住著搖搖欲墜的茅草屋,跟福貴去地裡幹活,乖的像個溫馴的小獸。有慶後來被抓壯丁,一去多年,鳳霞和媽媽相依為命,一次高燒不退沒有錢醫治,因而聾啞了。
鳳霞做家務、幹農活、照顧弟弟,是這個家重要的勞動力,甚至在有慶沒錢上學時,被一度送了人。鳳霞從城裡那戶人家連夜跑了回來,她捨不得這個窮家。鳳霞後來嫁給了偏頭的二喜,兩人身體都有缺陷的人互相汲取溫暖,恩愛有加。
但是好景不長,鳳霞生下兒子苦根後,大出血去世了。福貴本來是等待外孫出世的喜悅,卻成了失去女兒的悲痛。二喜被沉痛的現實擊潰,福貴照顧著剛出世的苦根,安慰一蹶不振的女婿。此時家珍已經病的奄奄一息,太多生活的責任等待著福貴去承擔,他必需要振作。
“家珍死得很好,死得平平安安、乾乾淨淨”家珍本是大戶人家的女兒,嫁給福貴也是門當戶對。然而福貴有錢的時候,對家珍並不好,時常流連勾欄賭坊。有一回,家珍懷有慶約七八個月,挺著大肚子走了幾十里路去城裡的賭坊尋福貴。福貴輸的正酣,無視跪在地上求他回家的家珍,煩了就對她又打又罵,最後讓賭坊的人把她扔了出去。家珍的孃家就在這條街市上,但她沒有回去哭訴,獨自走了幾十裡夜路回了家。
福貴窮了以後,家珍被孃家強行接了回去。過了一年,家珍捨不得福貴和鳳霞,抱著一歲的有慶回來了。家珍吃苦耐勞,沒有一點嬌氣的模樣,她曾經白皙嬌美的容顏,在長期繁重的勞作之下不復存在,長久貧困的生活令她積勞成疾,漸漸只能癱瘓在床。她為自己不能勞動分擔家庭壓力而傷心不已,同時她又很慶幸,因為這個病治不好就不用花錢了。
有慶的死並沒有擊垮她的生存意志,因為她還有鳳霞,等看到鳳霞結婚,懷孕,她的病似乎都好了許多。鳳霞之死是壓垮家珍生命的稻草,她送走了一雙兒女,盡到了母親的責任和妻子的責任,家珍是帶著平靜和滿足走的,還有二喜和苦根可以陪著丈夫,她說:“下輩子我們還要在一起過。”這一句,對福貴而言,此生足矣,他要帶著家珍的心願活下去,陪著二喜撫養苦根。
“二喜死了,被水泥板夾死的”二喜的出現,無疑給這個貧苦的家族注入了溫暖和活力。他將福貴搖搖欲墜的家翻整一新,對鳳霞真心實意。結婚時,用了最體面的排場,他給予了鳳霞最真摯的愛情。
鳳霞死後,本來話就不多的他愈發沉默,拼了命的掙錢來養活兒子苦根。他到哪裡都把苦根背在身上,只有在看到這個兒子的時候,他才露出笑容。二喜在工地幹活,苦根就遠遠在一旁獨自玩耍,那天他在下水泥,吊車吊著水泥板的鎖條突然斷裂,二喜正好在底下。
二喜被砸到的瞬間用盡了所有的力氣大叫了一聲:苦根!最後的目光死死地注視著遠處的兒子。別人和苦根說二喜死了,苦根學了一句二喜死了,又繼續玩去了。年幼的他根本不懂死亡的含義。
福貴料理了二喜的後事,他領著苦根回家,這個孩子往後還要靠著他呢,他得活下去!
”苦根是吃豆子撐死的“苦根七歲就死了。二喜死後,福貴領著苦根回家,小小的人兒想吃麵,又覺得吃麵浪費錢,可是又禁受不住誘惑,大叫一聲:”我不想吃麵“。跟著福貴生活的日子,苦根有時候連飯都吃不飽。他像當年的有慶、鳳霞,很早就知道幫著爺爺做農活。
有一回苦根生病了,福貴實在是心疼,想到給苦根改善伙食,就煮了很多豆子。苦根平時連豆子也很少吃到,結果吃得太多,被撐死了。
福貴失去了生命中最後一個親人。但是福貴想起來卻很心安,他的每一個親人都是自己親手送走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擔心誰了。“福貴獨自承受著失去親人的痛苦,而他們不用去面對,這是福貴對家人最有擔當的責任。
結語作為旁觀者,我們只看到不斷的死亡和苦難,於福貴而言,他這一生,曾經風光過,落魄過,但是他遇到了最好的家人。家珍對他始終如一的愛,鳳霞和有慶是那麼的孝順體貼,二喜對鳳霞情意深重,就連小小的苦根,也曾經給他帶來了一段天倫之樂。他的生活中,不僅僅有苦難這一個平面,而是浸滿了關乎於”愛“的美好回憶,從這一點上來看,福貴亦是幸福的。
福貴活著,家珍、有慶、鳳霞、二喜、苦根就都活著。活在福貴永遠鮮活的記憶裡,供他不厭其煩地去回憶。
餘華曾說:”文學敘述語言不是供人觀賞的眼睛,長得美或者不美;文學敘述語言應該是目光,目光是為了看見什麼,不是為了展示自身,目光存在的價值就是‘看見了’“。
這就是餘華的高明之處,也是《活著》這樣的文學作品蘊含力量之處。
-
10 # 房產經紀人小高
電影《活著》上映於1994年,由導演張藝謀拍攝,葛優馮鞏主演,電影改編於餘華的小說《活著》。
對於題主的問題,我們先來回憶一下富貴的一生。
第一部分是清末封建時期。富貴是一個富家的紈絝子弟,因為嗜好賭博輸幹家裡的家產,立刻一無所有,富貴的老婆家珍不喜歡富貴的嗜好,也帶著女兒離開了富貴回到了孃家,因為輸幹家產富貴氣死了父親,自己一個人帶著老孃流落街頭。
第二部分就是解放戰爭國共內戰時期,富貴以在外面唱皮影戲為生,無意間被國民黨士兵抓走了,回來之後發現妻子生活過得極其艱難和悽慘,富貴的娘也死了,女兒鳳霞也因為高燒變啞了,回來的富貴親自看見龍二被政府槍決,龍二是第三個死的人。
第三部是到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時期。富貴因為幹過革命生活過得好了一點。剛剛國家實在實行大煉剛,富貴的兒子友慶每天都要累個半死去鍊鋼,突然有一天鍊鋼的時候由於勞累過度在學校的院牆後面睡著了,富貴的朋友春生此時開車恰好撞到後院牆上,磚頭掉落下來將友慶砸死了。這是富貴身邊死的第四個人。
第四部分是六十年代國家實行文化大革命時期。富貴的女兒鳳霞和革命人士萬二喜結婚了,鳳霞懷孕的時候因為被反對學術權威的紅衛兵小將接生時活活難產而死,這是富貴身邊死的第五個人。
縱觀富貴的一生很慘,可是在怎麼慘他都沒有死去,而他周圍的人去都離他而去了,這是為什麼?
首先富貴靠的是運氣,在時代的長流當中他每次都可以倖免,這點是不容置疑的,要是沒有政府沒收土地,龍二就不會死,沒有大煉剛,有慶也不會因為過度勞累被春生用車撞死,要沒有文化大革命,女兒鳳霞也不會死,想要在時代的長河當中活下來是沒有運氣不行的。
還有一點就是富貴能夠活下來完全就是妻子家珍的不理不棄。當富貴輸完所有的錢和家產一貧如洗的時候,妻子家珍反而回到他的身邊照顧他,這是富貴活下去的最大希望,因為有妻子家珍的陪伴。
富貴能活下去還因為有了孫子饅頭,孩子是親人活下去的最大勇氣,為了妻子和孫子,富貴無論無何都不會去死的,正如好死不如耐活,這就是生命力的頑強。
-
11 # 譚是非
【小譚觀點:《活著》裡的主人公福貴一生充滿變故和磨難,親人不斷地離他而去,以至於他老之將死之時,與他相依為伴的只有一頭同樣老之將死的耕牛。福貴為什麼能活下去?因為如果福貴如果死了,餘華這部代表作的書名就不能叫《活著》了,應該叫《死去》。活著是一種意志,餘華說:“生活是屬於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於任何別人的看法。 ”】
除此之外,我認為福貴之所以還能活下去,主要還有以下四個原因:
第一、人類怕死的“天性 ”使然生物學家研究發現:人類,甚至包括所有動物,他的天性一定是怕死的。
人類的神經建構和精神體系都是以趨利避害為原則的,因此他的七情六慾裡有一個重要的東西作為基礎,那就是恐懼感。
原始古人類生活在叢林中,危機四伏,如果他們沒有恐懼之情和恐懼感,他們就不可能有安全保障。這跟疼痛感是同樣的道理,比如你的手被針刺到或者被火燒到會第一時間縮手而不用透過大腦反應,不然等你大腦反應完,你的手可能已經被刺穿或者烤焦了。
恐懼感和疼痛感是由位於人腦深處一個呈杏仁型的腦扁桃體控制的,是人類精神體系的一個重要行動調節指標,恐懼感和疼痛感都是一種保護機制。正是因為這種對死亡的恐懼感,讓怕死成為人的天性,福貴也不例外。
第二、中國傳統觀念:好死不如賴活著人要死不難,相反要活下去卻很難,但是縱有千般磨難,萬般痛苦,中國人歷來的觀念仍然是——好死不活賴活著。
中國兩千多年來,深受儒家思想文化影響,連身體髮膚,一寸一毫都不忍損傷,何況是最寶貴的生命?生命對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生存是人類最原始的本能。
只要活著,就有希望,這是中國人的精神信仰,支撐著人們堅強地活下去,也反映了千百年來中國人的一種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以至於很多人為了活著使盡全身解數,用盡各種手段,哪怕只能延續片刻的生命。
“螻蟻尚且貪生,為人何不惜命”。而這種好死不如賴活著的生活態度在福貴身上體現地更是淋漓盡致,小說《活著》開篇,福貴就輸光了家財,且看他是怎麼反應的:
我想拿根褲帶吊死算啦。這麼想著我又走動起來,走過了一棵榆樹,我只是看一眼,根本就沒打算去解褲帶。其實我不想死,只是找個法子與自己賭氣。我想著那一屁股債又不會和我一起吊死,就對自己說:“算啦,別死啦。”第三、爬樓梯效應,福貴已經看慣了死亡即使有以上兩點——“怕死”的天性和“好死不如賴活著”的觀念做鋪墊,但是一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是有極限的,如果福貴的這些親人們是因為一場意外全部離福貴而去,僅有福貴一人倖存,福貴可能一下子承受不住這麼大的打擊。我們先來看,他的親人們都是怎麼死的:
1.福貴的爹,摔茅坑裡死的;2.福貴的娘,病死;3.福貴的兒子有慶,給難產的校長獻血,抽血過量而死;4.福貴的女兒鳳霞,難產後大出血而死;5.福貴的妻子家珍,得軟骨病而死;6.福貴的女婿二喜,在工地幹活被水泥板夾死;7.福貴的外孫苦根,吃豆子撐死。親人們的死,是有先後順序的,給了福貴一個緩衝的餘地,以至於家珍死時,福貴說“家珍死的很好,死得平平安安,乾乾淨淨”,其實是在說家珍終於不用再在人世間受苦受難了。
除此之外,福貴還親眼見證了太多的死亡,包括被抓壯丁後戰場上同伴成片凍死;福貴的老班長搶大餅被連長打死;龍二被槍斃;春生的自殺等等。
說句殘忍的話,見過太多的死亡已經讓福貴有些麻木了,看慣了也就習慣了。這就好比爬樓梯,一下子爬10級臺階是辦不到的,但是分級爬就簡單多了。親人的相繼離去就好比把巨大的悲痛和心理壓力拆分成一級一級的臺階,讓福貴承受起來變得相對容易一些了。
第四、家珍的臨終囑咐,要好好活下去家珍和福貴這對患難夫妻經歷了大半輩子,他們之間的感情已經無法用一般的詞彙來形容,家珍臨死前一遍地遍對福貴說:
“這輩子也快過完了,你對我這麼好,我也心滿意足,我為你生了一雙兒女,也算是報答你了,下輩子我們還要在一起過。”並且囑咐福貴:“你還得好好活下去”。正是這份囑咐讓福貴明白不僅僅是為自己而活,也是為了家珍而活,聽家珍的話好好活下去也算是對家珍的一份回報,這讓福貴有了精神寄託和依靠。
【總結:其實福貴自從敗光家產,就洗心革面,一直用堅強地活著來帶給身邊的親人們以希望,並告慰死去的親人,並最終化作自己內心的精神信仰和外在的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這也是小說作者餘華要表達的中心思想,簡單八個字——好好活著,活著就好】
-
12 # 一梅君
《活著》是一部極具悲劇代表的作品,充滿了人生對苦難承受力的本真描寫。情節起伏跌宕,先喜後悲,悲喜交集,展現了生而為人,在厄運面前永不低頭的頑強生命力。
作者餘華說:“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的。”
我認為這句話只實用於晚年的徐富貴,因為在所有親人相繼離去後,一位歷盡滄桑的孤獨老人,依然能保持樂觀豁達的心態選擇活下去,正是體現了活著最原始的意義和最終的目的---存在。也是徐富貴用一生時間悟出的生命真諦。
然而,富貴的前半生多半是活在生活突如其來的變故中,猝不及防,又不得不直麵人生,這和他的處境和遭遇密不可分,這段時期體現了徐富貴作為一個男人的責任和擔當。生活沒有給他思考的餘地,他當時也不明白活著的意義,是人性使然,是徐富貴的本性使然。
從作品中我們發現,富貴雖然身為福家之子,行為放蕩不拘,但並沒有為富不仁,欺負佃農,還和佃農一起跳“叫花子舞”---“花鼓燈”,為他們討糧,謀生活。可見,在他的心中流動的是一股清泉,沒有階級等級,沒有貴賤尊卑,有的是淳樸和善良。這正是知書達理、勤勞善良的富家小姐---張家珍喜歡徐富貴的理由。
我始終認為人的本質決定了他一生的修為。徐富貴因為自己年輕,不諳人事,受人誘導,誤入圈套,夢想著用賭博光宗耀祖,結果一敗塗地,家產全部輸光,之前的富貴生活從此與他無緣。按說一個養尊處優、不務正業的富家子弟,此時應當尋死覓活,一蹶不振,但他自己的良知點醒了他,他不能讓疼愛自己的父母沒有依靠,不能讓心愛的家珍和女兒沒有依靠,他必須選擇活下去。
在艱難的生活磨練中,富貴徹底掙脫了富人的光環,一切從零開始,展現了自己真實的本性。在父親、母親、兒子、女兒、女婿相繼離去的沉重打擊之下,一邊擔著失親的悲痛, 一邊擔著對家的責任,不屈不撓,堅強生活,直到家珍離他而去,唯一的外孫也離他而去,悲痛之餘,他的心也徹底放空。
他陪著一頭老黃牛,和老黃牛傾訴他的一生。在經歷了常人難以忍受的磨難之後,他變得豁達樂觀,對生命有了更深的認知和感悟:活著就要為生命負責,包括自己的,為活著而活著。同時也告訴我們,苦難才是人生昇華的階梯。
-
13 # 白鉛華
剛好,我前兩天又看了《活著》,再次深深被福貴震驚到。我來說說。
福貴身邊人的都是怎麼死的?福貴身邊親人的死因,我按照順序來簡單說說。
福貴的爹,是在福貴輸完家產,拉屎時候摔死的,也可以說是被福貴氣死的。
福貴的娘,是在福貴被拉壯丁後死的,可以說是傷心而死,因為福貴娘很溺愛福貴。
福貴的兒子有慶,為了給難產的校長獻血,被過量抽血而死。
福貴的女兒鳳霞,是在生外孫時難產,過後又大出血而死。
福貴的女婿二喜,是在幹體力活時,被兩塊石板夾死。
福貴的妻子家珍,是得了軟骨病,年邁而死。
福貴的外孫苦根,是吃豆子撐死。
我們看著都是非正常死亡,但是否還有這種意義。福貴身邊的親人都看著是非正常死亡,但從另一方面來看,也是正常的死亡,這不就是我們人生中會遇見的十分常見的死亡嗎?只不過是這些死亡完整地降臨了在福貴的身邊。我在看過這部小說後,深深感受到一種“活著”的意義,“活著”難道不正是我們去繼續延伸認為不正常死亡親人的生命嗎?“活著”,曾經失去的,我們還可以慢慢地再拿回來;而“死了”什麼就都沒有了。
在沒有讀過這本小說時候,我還對餘華這本《活著》的書名不讚一詞,這是什麼普通平凡的書名嘛,沒有亮點,毫無吸引力。而在看過小說之後,對“活著”這倆字書名簡直大加讚賞,還有什麼書名能比“活著”更好呢?
直到小說結束,為什麼福貴還能活著?我認為,正因為福貴還活著,這不才能突出小說的含義嗎?若是福貴死了,這本小說還有什麼意義?我現在依舊認為,餘華將福貴身邊的親人全部寫死,是把好多人的故事全部安排在了“福貴”一個人的身上,以警示,以撞擊,以喚醒我們身邊一些尋死覓活的人,“活著”不是苦,能有“福貴”苦嗎?人生如“福貴”,還有比這更苦的?“福貴”依舊“活著”,而我們比“福貴”幸福的人,為什麼要放棄生命?若是“福貴”的內心不強大,恐怕一百條命都不夠“福貴”活的。
我們還可以再想想,若是當初“福貴”不輸完家產,最後的結果呢?他的全家不都得和“龍二”一樣吃了子彈?
我在讀這部小說時候,明顯從福貴的語言中感受到了,經歷過大風大浪,經歷過滄海桑田,經歷過物是人非,經歷過花開花落人的一種無奈、束手無策的服從,與坦然、豁達的樂觀。
在小說的結尾,我們看著“福貴”人和“福貴”牛衝著Sunny而行,這不是一種暗喻嗎?我想小說傳達的精神也應該是這種積極向上的精神,而不僅僅是為了表現福貴的苦。
-
14 # 揚帆信風
首先,因為福貴心中還有著希望。夢想都還沒有實現,死也死得不甘心呀!
【“從前,我們徐家的老祖宗不過是養了一隻雞,雞養大後變成了鵝,鵝養大了變成了羊,再把羊養大,羊就變成了牛。我們徐家就是這樣發起來的“。】這是小說《活著》中經典的句子。福貴家透過先祖的不斷積累,才將徐家變成響譽鄉鄰的大富大貴之家。可惜福貴和他爹不懂珍惜,迷上了賭博,將徐家的家產敗光,連”雞“都沒有了。
這句話福貴通常對他的孩子說,同時也在一遍遍地向自己說。只要肯努力,肯付出,財富就會慢慢地積累起來,而他對老徐家的虧欠,對家人的虧欠也就慢慢還清了。樸實的話語,充滿著”生“的希望。正如福貴單薄的身體,擁有著”活“的力量。
其次,福貴的家人一直在他心中”活著“。你以為他很孤獨,其實是你被自己騙了!
是的福貴的家人都無一例外地死了。可我們看,小說的開始是怎麼描述的,”
【可能是牛放慢了腳步,老人又吆喝起來:
“二喜、有慶不要偷懶,家珍、鳳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
一頭牛竟會有這麼多名字?我好奇地走到田邊,問走近的老人:
“這牛有多少名字?”
老人扶住犁站下來,他將我上下打量一番後問:
“你是城裡人吧?”
“是的。”我點點頭。
老人得意起來,“我一眼就看出來了。”
我說:“這牛究竟有多少名字?”
老人回答:“這牛叫福貴,就一個名字。”
“可你剛才叫了幾個名字。”
“噢——”老人高興地笑起來,他神秘地向我招招手,當我湊過去時,他欲說又止,他看到牛正抬著頭,就訓斥它:
“你別偷聽,把頭低下。”
牛果然低下了頭,這時老人悄聲對我說:
“我怕它知道只有自己在耕田,就多叫出幾個名字去騙它,它聽到還有別的牛
也在耕田,就不會不高興,耕田也就起勁啦。”】選自餘華《活著》
這頭老牛被富貴叫做福貴,很明顯,福貴是將自己的角色帶入了老牛的身體。牛一個耕地會不高興,所以,福貴就叫著其他的名字,牛一聽還有其他的牛耕地,內心便不會不高興,耕田也就起勁啦。自己一個人活著同樣也會不高興,所以得時常叫著自己已故的家人的名字,這樣就不會覺得自己是一個人活著,所以也就不會不高興了,活著也就起勁啦。有人說:人這輩子一共會死三次。第一次是你的心臟停止跳動,那麼從生物的角度來說,你死了;第二次是在葬禮上,認識你的人都來祭奠,那麼你在社會上的地位就死了;第三次是在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死後,那你就真的死了。小說中,福貴的家人雖然都經歷了前兩次死亡,可是隻要福貴心裡還牽掛著她們,她們便永遠不會死亡。這便是真正意義上的”活著“,活在了福貴的心中,同時也活在了福貴的生活中。所以,親人都在,福貴也不會孤獨,活得起勁,為什麼要死?
第三,福貴是一個善於自娛的人。你眼中的悲慘,卻是我眼中的色彩。你感到悲傷,可你卻不知,我樂在其中。
從小說中來看,我們不難發現福貴是一個有著豐富自娛精神的人,這樣的人,善於製造快樂,拋灑快樂,接受快樂,珍惜快樂。這樣一個快樂的人,怎麼會被悲傷所擊垮?在被”戴高帽“時,第一個喊出打到地主福貴;在家裡米糧不足時,也能開心地跳著”花鼓燈“;甚至,在家人去世之後,都還能借著老牛嘲笑自己。
福貴與阿Q有著相似之處,有著極強的”精神勝利法“。懂得苦難變成快樂的人,活著還有什麼苦難,不就只剩下快樂了嗎?既然活著這麼快樂,為什麼不能好好地活著?
最後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
小說中,直到最後,福貴也是沒病沒災,為什麼不能好好地活著?真是奇怪的問題!
-
15 # 我說你聽你說我聽
這個問題我來答一下。
富貴沒死的原因很多。
從審美觀上來說,一個小說寫了七八個人陸陸續續都寫死了,一個沒剩,讀者就有了一種審死疲勞,覺得這個作者好沒水平,就不能換個方法寫寫。
從出版來說,把人全寫死,一個沒剩的小說,一般來說是出版不了的,一般來說,多少你得給人家剩幾個,哪怕是剩一個。
我不知是不是有這個規定,但我看的戰爭片也好,災難片也好,沒有把人全寫死的。
從人類敷衍上來說,把人都寫死了,人就滅亡了,所以還有留下一些人種,好像農民種地,打的糧食不能吃完了,還得留下種子,來年再種。
從思想性上來說,富貴也是不能死的。
前邊幾個人全是非正常死亡,說明生的不易,如果富貴再死了,那人生就生無可戀了。留著富貴,作家是要提高一下小說的所謂思想性,把小說的調子高亢嘹亮起來。讓小說變得有所謂的意義。富貴就是那個唱高調的。
這樣一來,讀者也都跟著唱起來了。
出版社一般也要看小說裡有沒有高調,有高調,你這個小說就可以出版了。
如果沒有高調,這部小說就出版不了,餘華的小說就得死。
餘華的小說都死了,富貴肯定也就死了。
我們大家也就看不到餘華這麼好的小說了。也就看不到活著的富貴。
綜上所述,富貴不能死。
-
16 # 美麗暢想2
人最悲哀無助的時候推薦看看《活著》這部小說。它會驅散心裡的所有的陰影。讀了書才明白,人要活著的意義。福貴是人類精神上的“富”和“貴”,他在失去了所有之後,還樂觀的“活著”,這是人存在的意義。他篤信的人生信條,那就是不管如何,人哪,就得“活著”!存在著,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這是支撐他活著的堅定的信念。他是處於底層人們的精神導師。
回覆列表
平凡滲透的文字直入我們的心靈,離奇悲傷的情節演變喚起情感的共鳴
高二那年,第一次接觸餘華先生的書,我看了《活著》,寫下了一篇近1千字的讀後感。
大一那年,我剛入大學,找不到努力的方向,我陷入了困境,我再次看了《活著》。
半個月前,我看到這個問題,不敢輕易下筆,又去看了一遍《活著》,現在,我想把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分享給大家。
1.“活著”這一詞的最好詮釋是福貴的生命延續
他一生經歷了太多,首先就是家道中落 ,從衣食無憂,嗜賭成性的地主少爺到一無所有,一無所有不僅僅是金錢的,還是精神上的,他身邊的所有人都離開了這個世界。從一定的程度上來說,他早期的所作所為就將帶來報應,令我們沒有想到的是,他的報應,來得這樣兇猛,這樣沉重。福貴一生飽經艱辛與折磨 ,以離奇推入的情節演變,把“活著”這個詞的深意滲透進每個人的心靈。
2.福貴悽慘悲劇的一生演繹“活著”的價值觀,他用歷經磨難的命運讓我們熱愛生活
福貴身邊的所有人都離他而去,他做黑髮人時,送走了白髮人,他變為白髮人時,又送走了黑髮人。整個小說的情感基調都是沉重的,黑暗的 。看完他的一生,你有沒有思考過,他經歷著這樣的磨難依然活著,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去擁抱這個世界。
每個人都會遇到不同的磨難,面對磨難時,請思考“活著”的意義。我們的生活方式應該受周圍人的影響,應該由我們自己來覺得,福貴正是做到了這一點,他的生命才能得以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