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意造科技
-
2 # MLTech
做哪一類產品,產品如何定位,具體看企業如何規劃,如何抓住機會。之後需要努力把已經定位好的產品做到最佳,更好的滿足客戶。如果產品做的好,並且被市場認可,相關產品自然會被認為是好產品,和產品相關聯的品牌也會變得高大上,進而高階起來。比如蘋果,透過iPhone變革了智慧手機市場,引領了行業,蘋果的產品被看成是高階,品牌價值也是大的不得了,利潤空前。
智慧手機更為深入的進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終端廠商在整個通訊產業裡邊的話語權也越來越大。作為通訊巨頭的華為,做手機是必不可少的一環。由於手機屬於消費者類產品,和品牌關聯非常緊密,所以華為也就需要做成高階手機品牌。
在蘋果變革出來的智慧手機市場當中,面對三星這樣的和蘋果對彪的對手,華為如何才能佔據一定的位置,這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手機如果做不好,賣不出去,帶來的不僅僅是庫存,還會砸了已經積累出來的印象不錯的華為品牌。
目前華為手機的品牌已經做的非常不錯,Mate系列和P系列都有不錯的口碑。現在回顧去看,華為之所以能夠做成,如下原因勢必包括其中。
1、對形勢的判斷和勇氣。
回想起來,智慧手機普及的時候,高性價比的產品非常火爆,比如小米的銷量非常了得。不過隨後智慧手機市場發生了變化,相對更高價位,更有特色的產品越來越受到歡迎,例如OV的一些型號。這樣的過程對於手機廠商來講是個不小的機會,華為在消費者對手機要求越來越高的背景下,順應了需求,拿出了更好的產品。
隨著國產手機的發展壯大,出現了不少希望國產品牌能夠做的更好的呼聲,華為同樣順應了這些呼聲,直接對標三星,蘋果,滿足了國內消費者的期待。同時完成了比較好的品牌定位,最好的國內手機,和三星、蘋果捆綁在一起。
在價效比手機流行的時期及時轉身,推出榮耀品牌;在OV銷量猛增的勢頭下,加大品牌推廣,增強渠道,推出nova;在國際大廠創新放緩的情況下,直接對標,拿出更超值的產品,這些舉措的背後是需要不小勇氣的,也能夠看出華為搶佔市場份額的決心。
2、有錢
在如今智慧手機市場的環境下,有好的產品是不夠的,需要做品牌讓消費者自覺尋找產品,需要做渠道讓產品到達消費者身邊,需要做廣告,抵制競爭對手。而這些舉措都需要資金的支援。
沉寂通訊行業多年的華為資金實力不容小視,充沛的資金可以讓華為手機的各種推進工作更為順暢,更為徹底。
3、有技術
手機屬於科技類產品,科技屬性的重要性極高。如果配置方面有短板,很難贏得消費者青睞。而華為是一家技術類公司,在研發方面有著不小的優勢,比如現在在手機上看到的麒麟晶片,好的通訊效能,對安卓系統的最佳化等都是技術的表現。
技術方面的優勢除了可以提高產品效能,還可以降低成本,進一步推進產品的競爭力。在品牌和渠道做好的情況下,華為手機會變成一個載體,將技術源源不斷的販賣出去,產生的利潤又可以流回到研發,未來拿出更好的技術,做出更好的產品,形成良性迴圈。
華為為什麼要做手機,因為終端裝置越來越重要。
華為為什麼做高階手機,因為手機終端市場看中品牌。
華為為什麼敢做高階手機,因為華為有基礎和儲備,也恰好趕上了時機。
-
3 # 九門提督之龍少
回答問題前先說個前奏:小米雷軍曾經很無奈的說:中國人的消費觀點有問題,並不是賣的貴,就是高階手機。
一個產品,從滿足使用者需求來說,包括功能利益和情感利益,使用者購買一個產品,既要獲得功能上滿足,也要得到情感方面的認同。
首先,華為手機在營銷過程中,確定了面向使用者群體為商務人士,這些人士一般注重產品的情感認同。華為從三星中國區市場部找來了前品牌經理楊拓。楊拓對於華為營銷最大的貢獻就在於拋棄了過去華為用產品配置、效能、價效比等冷冰冰的東西來橫掃市場的做法,而是把中國生活哲學、文化融入到產品研發和營銷中,打造了諸如君子如蘭、爵士人生等經典營銷案例,華為旗下的P下來、Mate系列也成功打入中高階商務市場,深受商務人士的喜愛。其次,在產品本身設計研發中,就強調了外觀設計、功能定義等要符合商務人士的審美,比如P系列的硬朗外觀,Mate系列的大屏風範,還有整體的Ui設計風格偏成熟穩重(年輕人可能不喜歡華為的Ui設計,比如Zealer王自如經常對華為的Ui說:華為的審美被狗吃了嗎?)。另外,華為也請了梅西這個頂級足球明星為品牌代言,進一步提升了品牌形象。
現在華為P系列能進軍2500元檔,Mate系列深圳殺入了4000元系列,華為就是這樣一步一步把自己包裝成了國產高階手機。
反觀小米,小米定位的是年輕人使用者群體,買東西注重功能效能、配置、價效比,而小米在營銷中擊中了年輕人的痛點,推出的手機產品配置都很高,效能強勁,價格低,小米的產品也深受年輕人喜愛。但小米要想把產品賣高價,打造高階系列,則不太理想。筆者認為這是小米的使用者群所決定的,價格賣的太高就失去了價效比。
-
4 # 計分卡
最出名的是華為華為Ascend mate系列和Ascend P系列。
2012年國際電子消費展上,華為推出華為Ascend P1,是華為首款雙核智慧手機之一,售價399歐元,摺合人民幣已經4000多。
2013年,華為推出華為Ascend mate,主打大屏,售價2688元。這兩款手機奠定了華為在高階機的地位,與榮耀的中下段手機形成互補。
一開始,基於華為在國際上的地位,使用者相信華為的品質;華為同時還推出了自己的處理器海思麒麟,更是讓使用者相信華為的實力。
其後華為mate、P系列手機表現出色,在中高階手機的地位越加鞏固,價位一直處於3000到4000的價位,沒有再下來過。
手機的品質+使用者的口碑+價位(使用者心理作用很重要),讓華為手機成為了國產高階機。
-
5 # 低俗過客
都說華為手機好,但到底好在哪呢?顏值?現在手機長的都差不多,華為只能說長相一般。UI?並不出彩,名聲不如小米和魅族。核心處理器?還不能跟高通,三星並肩。拍照?萊卡雙攝,兩個和一個並沒有明顯差別。誰能說說華為到底哪裡好?
-
6 # 娛樂之旅
華為是公認的理工男,所以華為利用這一影響力,大肆宣傳自己技術創新,研發投入等等,其主要以自己獨有的通訊技術和處理晶片為基礎核心進行宣傳,即使是那些沒有用的設計也冠以技術名義來大肆宣傳。然後再貼上國產高階價格,就讓我們覺得貨有所值,買的實在。但說實在的,我認為華為手機不見得創新有多好,算中規中矩,處理器還是存在後期使用累贅式卡頓問題,最佳化不足,但在易用性方面值得讚揚。在做工方面,工藝材料創新不足,華為P7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
7 # 我是有關部門的人
這個問題充滿了酸味,很明顯是和小米一個調調的人問出來的。自己的產品不做好,反而說別人是“包裝出來的”,你當別人都和你一樣是傻逼?
-
8 # 冬季戀哥20795161
當你們厭倦了三星和蘋果的時候華為美腿7出現了,呵呵人眼前一亮,自此走上高階。不創新就沒有讓別人一直用這個手機的魔力,蘋果三星華為小米任何手機都是如此
-
9 # 曉1健
買華為就愛國嗎?如果說一下華為手機不昨地,噴子就說有本事不用華為基站,華為是通訊巨頭,世界五百強。但這有關係嗎?有事說事,不要上綱上線,說一下好像捅老鼠窩一樣!
-
10 # 郝聞郝看
兩個關鍵字,B格與老闆人群。
早年華為做手機,其實並沒有能切入到高階人群,智慧手機的迭代中,蘋果一直是高階的所謂佔領者,而華為更是因為硬實的運營商關係,一直走該渠道,“傾銷”各類低端機型,完成超高出貨量,形成極大的品牌影響力,同時,深度磨練自己的供應鏈體系,也有了充分的大資料涵養,也能不斷完善作業系統。
之後,餘承東開始謀劃向高階路線拓展,一方面,借蘋果街機風潮越來越盛,不斷推出高逼格品牌類的廣告,向精準人群投放,無論電視、雜誌、網路,只要能影響到高階人群的,都幹。另一方面,抓得住高階人群的需求——快、大、不耽誤事,從軟硬體方面滿足各種老闆所謂逼格要求,我就親自見一個很牛逼的集團老闆,就非要用華為,理由就是大氣、夠快,不需要太多花哨功能,最關鍵的通訊和基本管理能做,已經很滿意了。
此外,透過像這樣的高階人群相互影響,彼此推薦,由此,形成口碑傳播,不要小看這樣的圈子,在老闆們之間,推薦的影響力真是不一般的大哦,上文所說的老闆,就把Mate7推薦給身邊數十人,大部分都成了華為的忠粉一代代地買了下去。
但小郝子看來,根本上,還是華為抓住了使用者需求,在專利和軟體層面越來越成熟,才有今天的高階品牌形象,高階人群並不好伺候,稍有不慎,就會被他們拋棄,今天的格局看,華為能在高階一代代走下去,還是有自己的一套。
所以說,品牌溢價根本沒法仔細的算出來,人家華為牌子大,補貼不行麼?為了高階品牌做大,不賺錢不行麼?實際硬體組合的BOM成本以外都做軟體的升級和專利的研發可不可以?所以,不必迷信什麼硬體低價不過XX,市場上卻賣辣麼貴,華為這樣產業鏈縱橫的玩法,豈是如此簡單的數學算式來計算的?高階就是金字塔的頂端,玩法多多,就看誰“城會玩”了。說是滿滿的套路?別搞笑了,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
-
11 # 科技公館
找水軍!大肆宣揚買華為愛國!買華為就是商務!宣揚華為就是中華,往中國國家愛國上扯!結果就有了現在的華為!其實和愛國,中華一毛錢關係也沒有!手機死貴!還垃圾!
-
12 # yg8868
首先你要把手機做成高階手機,然後弄個紙盒裝,就包裝成了高階手機。
最近買的華為Mate8和P9 Plus,拿手上就是高階機的感覺。華為的系統重啟後一定要輸一次數字密碼,但不升級系統的話,幾乎從來不重啟,第一次遇到要數字密碼的時候,我試了半天。這種穩定,也是高階機品質的一種表現。
希望提問題的人真心是有問題,而不是透過誤導性的問題去攻擊他人的產品,也不要以為消費者是傻瓜,你隨便弄個手機包裝包裝就能成高階機。
-
13 # 宇宙塵埃
對不起,華為能成為國產高階手機不是單單靠包裝可以成功的,最終還是市場,使用者的選擇。這個問題同樣可以套到蘋果手機,藍綠手機身上。然而,答案還是一樣。所以,沒有手機不包裝能成功,關鍵是,你的包裝能滿足使用者的痛點和需求。要注意的是,這裡的包裝不僅僅是廣告,水軍,同時包括手機的造型,質量,功能。每樣都不能太差,同時還要有幾個要能夠突出。
-
14 # 手機使用者5852193957
因為華為不要臉,再加上買手機的是白痴,另外賣手機的有提成,不像小米,賣小米沒提成,賣華為有提成,此外有水軍,一天到晚瞎說八道,華為不會牛逼下去的,早晚倒閉,等這新鮮勁過去
-
15 # 遊騎兵103430666
海軍,海軍,海軍,海軍,海軍,海軍,海軍。。。。。。。。。。。。。。。。。。。。。。。。。。。。。。。。。。。。。。。。。。。。。。。。,億萬海軍
-
16 # 荒山森月
華為是如何走上高階品牌道路的?從後看來,天時第一,人和第二,地利第三。
記得華為真正長名聲,開始進入高階路線的一個產品就是2014年的mate7。當時的手機市場,安卓巨頭三星主打的s5已經開始走入衰落時,note4是過度類產品,2014年9月剛推出來的時候,並沒有任何驚豔之處,只能說中規中矩。而華為mate7,同為9月發售,首先在外在外觀上就讓人驚豔了一把,全金屬貼合機身,稜角分明的切割線條,大螢幕的氣場,那叫一個美。剛出來的時候甚至一機難求。華為自己也沒有想到。但這點成功,很大程度是這個時期的手機市場,產品同質化嚴重,三星還在為振興努力著準備下一代產品。蘋果6依舊是老大。而華為的mate7就在短短的9月到2015年初,把握時機,持續發力,一機成名。
萬事就是開頭難,但開了個好頭,得了天時,那就會生根發芽。
嚐到甜頭的華為,更看中了“顏”的重要性,在這個看顏來斷好壞的年代,華為高階產品生生的抓住了一點,就是產品的外觀大氣和成穩特性。
縱觀華為中高階的手機,都具備這樣的特性,剛硬有力的線條邊框金屬的機身,寬大的螢幕,都透露出穩重的氣質。似乎沉穩就等於精英人士的特質,但實際上,又何嘗不是呢。
有了好顏,還有更好的營銷方案,2015年華為各種普天蓋地的廣告投入經費,再看看餘成東這一年說了多少豪言壯語。什麼三年超蘋果,你蘋果也就這樣,等等。。提升品牌價值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和優秀產品同比。行業標杆,蘋果三星,無論在國外還是國內,華為都是以能和2者比肩的態度來包裝,推廣自己。 但這些建立在華為本身所擁有的研發實力上並不是一個笑話。全世界逐漸看到了華為這兩個字。
精確的品牌定位,有力的市場營銷,研發的投入當然是人和的價值。
最後,中國是個很奇怪的市場,在中國這塊土壤上,銷售的產品,除了產品本身價值是吸引顧客的一個標準,還附帶了一種情懷,那就叫:愛國。當本土一個民族企業不斷奮起直追行業巨頭,並取得驕傲成績的時候,有多少消費者不是帶著一種情懷去支援。
-
17 # 刻骨51952495
華為是如何把自己包裝成高階手機的?首先就給定位華為是包裝才是高階不包裝是什麼?提問這本身就摻雜了對華為的成見,卻包裝成好像中立的簡單提問,是把國人當傻逼嗎?如果你是個人我建議你買臺華為使用那你就閉嘴了,如果你是代表某些企業,那我就忠告你好好提高自己的技術和質量你就不用費盡心思貶低別人浪費時間和精力,華為目前說暫時還是國人驕傲誰也代替不了,你少費心
-
18 # 隨心飛翔65999108
對於華為我真不想說啥,我用的是mate7不到半年出現彎曲情況,打客服電話非說是我人為弄彎的,而且態度非常惡劣。在網上查了一下很多人的mate7-都出現了彎曲的現像,據聽說華為的其他大屏也出現了彎曲的情況。我不崇洋不媚外,以後再也不買華為了,換小米或者OPPO。有同樣用mate7變彎曲的朋友請頂我上去。不要再問我什麼什麼公司給了我多少錢,還有為啥黑華為,手機出現了問題廠家不給一個答覆左推右推,我只有自己想解決辦法。我會在我能發表的途徑堅持三個月。有疑問的可以百度華為手機彎曲,看看是不是我手機的個例。
-
19 # 飛舞辰龍
即然華為還不錯又是國產貨,我為什不支援民族品牌呢?蘋果、三星高階機比華為貴小二千呢,省下來的又夠給老爸把老年機換成智慧機了!
-
20 # 煎餅天使
中國的產品其實並不差,差的是我們對國產的自信。最近三星手機爆炸,三星說採購中國的電池組裝的s7就不會爆炸。而蘋果最新手機挨炮7p也爆出電流噪聲,蘋果官方解釋說,採購中國的揚聲器和麥克風就不需擔心電流聲。有電流聲的器件是韓國三星的子公司產品。看來蘋果也要把罪算在三星身上,三星的日子真不好過。
回覆列表
你好,我們是世界500強。
是的,不用過度包裝,華為只要是給使用者說,我是世界500強企業,很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就會起立拍手鼓掌,嘴裡喊著,哇塞,好屌好屌。
但是華為手機真的好嗎?華為定為中高階,在很多使用者看來,應該是定為中老年,或者是商務人士的。很多公司以用華為手機為榮譽,領導用華為手機,員工為了拍馬屁,也會買一個華為手機,哪怕這個手機不裝卡,只是見了領導拿出來裝個逼。華為相比很多人用過,好用不好用,這裡暫且不說,不過不得不說,華為在使用者心中的地位還是有的,愛國就用華為手機這句話也被很多人調侃,所以,華為包裝成國產高階手機只是華為順水推舟的方式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