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盛楚微影
-
2 # 太陽125933863
兩伊戰爭80年開始,雙方為大小通布島歸屬大打出手,由於雙方作戰理念陳舊,實力相當,都沒有將對方一擊斃命能力,打起了陣地戰,伊拉克略佔上風。後來雙方互相攻擊運送原油的外國油輪,出現了新名詞"海上大目標",科威特同美國商議,科威特油輪掛美國旗,由美國軍艦護艦,雙方都有誤擊美國軍艦的事,共打了8年,雙方停戰,回到原點。
-
3 # 手機使用者崔永方
兩個國家的常規武器都與中等國家相稱並過之。可是他們都沒有與那些武器相適合的現代化偵查手段。說穿了,沒有自己的衛星偵查網。兵法雲: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現代戰爭,不能替自己做到完全隱蔽,起碼得知道對方的所有情況吧。對敵方的部隊,裝備做到火力的精確打擊,必須要求有準確的標定才行。自己的部隊又要有切實有效的聯絡通訊體系。這些條件都不具備,打什麼勞什子仗?活見鬼。
-
4 # 五星紅旗蕩倭平夷
首先,兩伊戰爭的戰爭目的本身就很原始,其根本原因是教派之爭,地盤之爭,而縱觀現代戰爭基本都是資源戰爭,或是意識形態之爭,從戰略上來說,比攻城掠地的戰爭目的本身就高明瞭很多。其次,兩伊戰爭持續八年,而現代戰爭往往力求速勝,從而迅速透過協議解決爭端,達成目的,這種耗盡雙方戰爭潛力了的消耗戰,充分反應出雙方戰略指揮方面的不理性,既可以說是幼稚,更可以說是原始。
-
5 # 千里尋豬
同樣美式武器,美國用,能發揮出百分之百戰力。以色列用,能發揮百分之一百二戰力。沙特用能發揮出百分之二十戰力。伊拉克用,發揮出百分之負二十戰力,為什麼,IS打過來,伊拉克直接扔掉美國坦克,自己跑了,武器直接給了敵人。所以戰爭,不僅需要先進武器,還需要優秀的人才,從士兵到將軍必須都是人才,才能打好打贏。武器容易,有技術就能造。人才難,沒有幾年時間,培養不出來。比如航母艦載機飛行員,培養一個需要幾年,想想都恐怖,還有艦隊艦長,每一個培養,不說時間,僅僅金錢都是天文數字。潛艇兵,坦克兵,炮兵,就算基本的步兵,戰術動作得會吧,體能得好吧,負重得強吧,打槍得準吧。現代化戰爭,對每一個軍人的要求都不簡單。否則為什麼國家鼓勵大學生參軍,因為現代戰爭,軍人沒文化也不行,沒文化連武器都不會用。不說別的,炮兵,狙擊手,這些都需要最基本的方程式計算。沒有計算,根本打不準。就算有雷達,也得會用是不是。
-
6 # 猴子軍師
兩伊戰爭,又稱第一次波斯灣戰爭,是發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的一場長達8年的邊境戰爭。戰爭於1980年9月22日爆發,直至1988年8月20日結束。兩伊傷亡人數約270萬,其中,死亡約100萬,受傷約170萬。傷亡人數約佔兩國總人口的4.5%,相當於4次中東戰爭傷亡人數的17倍。雙方經濟損失慘重,戰爭中的軍費支出和戰爭導致的經濟破壞共計到達8,000億美元,兩國的經濟均倒退了20年。這場戰爭前,伊拉克的外匯盈餘近400億美元,戰爭結束時,它的外債是800億美元,其中400多億是欠西方國家和蘇聯的軍火債、300多億是欠其他阿拉伯國家的貸款。僅欠科威特的債務即達140億美元。這也是後來薩達姆入侵科威特的原因之一。
但是,因為當時雙方從美國、蘇聯得到最現金的武器,卻沒有聯合作戰的意識,只是單純的飛機對飛機,坦克對坦克,拼消耗。類似於一戰時候的消耗戰,而不是現代戰爭的模式。。。
-
7 # 禁衛軍
一: 兩伊都大量購入了蘇聯等國家的先進武器。武器裝備已經現代化了。
二: 軍事戰術落後,這和你有槍還要去拼刺刀一個道理!
作戰需要一套完整的軍事系統,不是主戰裝備先進就厲害的。
-
8 # 三生有畫
伊拉克IS肆虐之時,都虧了伊朗出兵相助,政府軍這才頹勢逆轉,現在基本上把IS打殘了。可是這兩個國家,之前一直都是中東的死對頭。
20多年前,兩國之間,更是爆發了二戰以來,死傷規模罕有的兩伊大戰。
1、啟示意義
兩伊戰爭,即伊拉克和伊朗之間的戰爭,從1980年開打,到1988年停戰,整整打了8年時間。
20世紀80年代,已經是一個高科時代,各種現代化的制導武器,三代、四代飛機、多管火箭炮、裝甲車坦克都已成為各國的常規武器。
武器的進步,直接改變了戰場形態的轉變。
這個時候,戰場制勝的因素,已經由過去嚴重依賴步兵人數的人海戰術,進入到依賴高科技武器和戰略縱深的時代。
一個國家如果武器不夠先進,國土面積不夠大,在現代戰爭中,根本就沒有勝算。
現代武器,火力大,覆蓋面廣,投送距離遠,反應快,在一線戰場上,人數越多,反而會成為活靶子,增加數目空前的傷亡。
兩伊戰爭,就是很好的例子。開戰的雙方,都擁有了很多現代化裝備。但是打到後面,卻在拼人多,導致傷亡巨大。
2、為什麼要打?
伊拉克薩達姆軍事政變上臺後,投靠蘇聯,發展石油經濟,國力大增。前期從蘇聯獲得了大量的坦克、三代機的援助,一躍號稱中東軍事強國。薩達姆政權屬於伊斯蘭教的遜尼派。
1979年,伊朗發生伊斯蘭革命,以霍梅尼為代表的宗教領袖上臺,推翻了國王的世俗政權,建立了以什葉派為主的宗教合一的政權。
遜尼派和什葉派,在中東地區互掐上千年,誰都想滅了對方。伊拉克薩達姆難以忍受什葉派在自己的鄰國,尤其是伊朗這個大鄰國掌權,做大。
伊朗剛剛發生革命,保守派和世俗派,還在繼續內鬥,國內政局不穩定。薩達姆覺得這是天賜良機,於是在1980年貿然出兵,攻打伊朗。
本來伊朗國內分成了兩派,矛盾尖銳,此時外敵來犯,剛好幫助伊朗政府轉移國內矛盾,壓制反對勢力,重新凝聚人心,抗擊侵略。
3、戰爭程序
歷史上,兩國為邊境交界處的阿拉伯河的主權而產生爭議。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為這塊有爭議的河流,藉口為抵禦“伊斯蘭革命”,悍然向伊朗發動軍事進攻,不久,戰局發生轉變,1982年之後,伊朗侵佔了伊拉克的領土,從而引發了曠日持久的兩伊戰爭,戰爭長達8年,成為繼越南戰爭後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戰爭。
戰爭於1980年9月22日爆發, 第一階段,伊拉克全面進攻,伊朗組織邊境防禦和反攻。戰爭初期,伊朗由於發生伊斯蘭革命,各國都對其進行了封鎖,沒有武器供應。而國內又剛經歷過大清洗,尤其是軍隊有經驗的軍官,都遭到淘汰,戰鬥力弱。所以一度潰不成軍。
伊朗為了扭轉頹勢,發起聖戰,組建革命衛隊,以人海戰術,彌補了武器、戰鬥力低的劣勢。
第二階段,1982年2月,伊朗發展反攻勢頭,伊拉克被動挨打。伊朗一度攻入了伊拉克國內,伊拉克想簽訂停戰和議,但是伊朗想一舉摧垮遜尼派的薩達姆而作罷。伊拉克獲得了蘇聯、美國的武器,還有一些海灣國家的支援,收復了故土。
第三階段嗎,1984年開始,雙方展開地面拉鋸戰,加強空中與海上襲擊。伊朗一反過去打消耗戰的方針,力爭速戰速決。1986年2月初,伊朗出動9萬餘人的兵力,攻克了伊拉克南部重要的港口城市——法奧。兩伊“襲船戰”一再升級,遭到襲擊的船隻達106艘,其中有28艘進出科威特港口的船隻遭到襲擊。蘇美相繼同意為科威特油輪護航,並以此為由不斷向海灣派遣軍艦,從而使原來就很緊張的海灣局勢增添了更大的危險。聯合國出面協調停戰。
第四階段,1988年,伊拉克重新掌握戰場主動權,再次攻入伊朗境內。2—4月,雙方使用了數百枚導彈襲擊對方的城鎮,掀起了一場空前規模的“襲城戰”。伊拉克漸漸佔了上風,經過兩天激戰,於18日下午全部收復被伊朗佔領兩年之久的法奧地區。伊朗在欲戰不能,欲罷不忍的境況下,被迫於1988年7月18日宣佈,同意接受聯合國安理會598號決議。
4、戰陣形態
1987年7月23日和1988年7月18日,伊拉克和伊朗各自接受了聯合國的停火決議,但雙方直至1988年8月20日才正式停止戰鬥。各自宣稱獲得了勝利。
伊拉克和伊朗均在戰爭中受到嚴重損失,除常規戰爭外,在戰爭過程中採取了襲城戰、襲船戰、襲擊油田等破壞敵方後勤、經濟設施的手段。伊拉克還對伊朗軍隊、平民動用化學武器。
作為軍事實力相對發達的發展中國家,兩國在戰爭中曾使用諸如蘇式米格-25戰機、美式F-14戰機、法式飛魚導彈等當時較為先進的武器,但同發達國家主導的戰爭相比,這場戰爭的形式仍然有不少差別。
雙方在邊境線,陳兵百萬,打個天昏地暗。由於這場戰爭擴日持久,兩國的現代化裝備,逐漸損失,或者缺乏飛行員、駕駛員、後勤維修、缺乏零件而不能動彈,最後變成了步槍+肌肉互搏。
伊朗由於被美帝封鎖,軍事裝備落後,只能依靠人數上的優勢,抵抗伊拉克的機械化部隊。伊朗組建了革命自衛隊,徵召全國的男丁上戰場,捍衛宗教正義,發動了瘋狂的反攻。在戰爭中鮮有叢集化坦克長距離突擊作戰,而一戰中的塹壕戰、人海攻擊卻頗為常見,甚至還出現了沒有武裝的平民在狂熱的宗教信仰支撐下集體衝鋒,踩爆地雷的場面。
這與士兵在緊急徵召之下入伍,缺乏操作現代化裝置的訓練、領導人指揮不當以及武器裝備配件不足,難以維修、保養有一定關係。
不過另一方面,在戰爭中也出現了用直升飛機打直升飛機、用防空導彈打小艇的新戰術,在襲船戰中和襲城戰中雙方大量使用了先進的反艦導彈與地對地導彈。
蘇聯人轉而支援伊朗,拋棄了伊拉克薩達姆,這給伊朗搬回了部分的武器劣勢。
5、戰爭損耗
雙方在西方戰線,鏖戰了八年,伊朗投入305,000名正規軍士兵、900輛坦克、470架戰機,死亡, 伊拉克投入190,000名士兵、2,200輛坦克、450+架戰機人。伊朗死亡35萬人,受傷70萬人, 伊拉克死亡18萬人,受傷25萬人。
這場戰爭,伊拉克本來號稱中東第一軍事強國,經此一役,精銳損失殆盡。
兩伊戰爭前後歷時7年又11個月,是20世紀最長的戰爭之一。它是一場名副其實的消耗戰,是一場對雙方來說都得不償失、沒有勝利者的戰爭。這場戰爭前,伊拉克擁有37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戰爭結束時,它的外債是700多億美元,其中400多億是欠西方國家和蘇聯的軍火債、300多億是欠其他阿拉伯國家的貸款。戰爭中,伊拉克的死亡人數是18萬、傷25萬,直接損失(包括軍費、戰爭破壞和經濟損失)是3500億美元。伊朗也欠外債450億美元,死亡35萬、傷70多萬,僅德黑蘭就有20萬婦女失去丈夫;直接損失3000億美元。戰爭使兩國經濟發展計劃至少推遲20至30年。戰爭使兩個國家都受到慘重損失,經濟發展停滯,石油出口驟降,死傷人數以百萬計。伊拉克因此也揹負了大量的債務,僅欠科威特的債務即達140億美元。這也是後來薩達姆入侵科威特的原因之一。伊朗也好不到哪去,但是透過這個戰爭,確立了霍梅尼領導的革命政權的穩定性。
-
9 # 自然風57778401306
用最先進的武器打原始的戰爭,這說起來是個笑話,兩伊軍隊都不懂現代戰術,用過去那種圍攻硬拼的方式,企圖壓倒對方想贏得戰爭的主動權。現代武器是很給力的,一旦出擊傷亡很重。關鍵是這些先進武器或許都不是他們本國製造的,對使用效能不是全面掌握,僅僅是用來虛張聲勢,嚇唬對方,放一兩個導彈,讓對方感到震懾,真正在地面作戰還是按傳統的打法,機械化部隊推進的快,後勤物質跟不上,反而陷入了被動挨打的局面。如果他們有一方換個思路,為避其鋒芒不去硬拼,以靜制動,虛幌一招消耗對方的火力,找時機從側面進攻,打擊消滅對方的有生力量,這一方會減少傷亡,贏得戰爭的主動權。但是有一點,現代武器得學會應用,不會使用現代武器,敵對方不會給你時間,也就是說現代武器要有現代的打法,兩伊戰爭都存在這種劣勢,作戰水平和戰爭能力相當,雙方因戰爭消耗財力跟不上,才各自慘敗收兵。
-
10 # 繁華萬里
雙方的武器水平並不差,甚至可以說先進,但是雙方的戰術戰法一塌糊塗。
其實後來的海灣戰爭也是那樣,沒有什麼章法。
-
11 # 飛龍觀察
我們就說一個數據,戰爭結束後雙方死傷達到了270萬,而且還打了8年!這種情況即便放在二戰戰場都是非常少見的,只有在一戰的陣地戰上才會見得到!
那麼雙方使用的是什麼武器裝備呢?用一句話概括,除了原子彈,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常規武器,伊朗和伊拉克都用到了!像F-14戰機、幻影戰機、飛毛腿導彈,甚至連化學武器都用上了,但是戰況依舊打的相當慘烈,基本上那場景就跟讓士兵無腦衝鋒一樣,上去就是給敵人送人頭而不是去取得勝利的!
怎麼樣?這樣的場景是不是有些似曾相識?只要是熟悉戰爭史的朋友都知道,這種無腦衝鋒日本在日俄戰爭的時候就已經在用了,完全就是一種非常落後的戰術了!
當年那些支援過交戰雙方武器的國家,無一不是覺得自家武器本來挺先進好用的,結果放這倆手裡全白瞎了!兩國指揮官可以說是完全不懂什麼叫打仗!在他們腦海裡,似乎就是手裡有了先進的武器就可以橫掃敵人了,殊不知再先進的武器,也是要配合適當的戰術戰法的,不然就是被敵人集火的絕佳目標!
-
12 # 深度工場
說兩伊戰爭是一場低水平戰爭,純粹是人云亦云!兩伊戰爭雙方都表現出了非常不錯的戰術和戰役能力。在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80多架米格23戰機分為多個戰鬥群,對伊朗7個機場發動突擊,展示了起碼合格的空中進攻戰役策劃能力。
第二天,伊朗就能組織起140多架戰機,立刻對伊拉克16個目標進行打擊,而且140多架戰機集體超低空突防伊拉克防空網路,更是展現出很高的技戰術能力。再到9月23日,伊拉克6個坦克和機械化步兵師向伊朗的大縱深裝甲突擊。
再看9月25日,伊朗民兵與數個伊拉克師進行的血性巷戰。隨後,得到喘息的伊朗軍隊就集中主力軍團開始反擊,伊拉克則出動大批米24武裝直升機進行反坦克戰鬥,雙方爆發了激烈的坦克大戰。
在9月27日的阿巴丹戰役,伊朗數十萬大軍進行了一次非常成功的大兵團側翼攻擊,收復阿巴丹。在後來的霍拉姆沙赫爾大血戰,雙方更是多個裝甲師連續對抗,每天都出動超過100架戰機互相空襲,互相空戰。
在戰爭當中,不僅僅有陸戰,還有彈道導彈襲城戰,導彈襲船戰,空軍使用反艦導彈襲擊艦艇。甚至還爆發了化學戰,以及對堅固大縱深陣地的攻防戰。
雙方更是連續爆發空戰,F-5,F-4,F-15,殲7,米格21,米格23,米格25和幻影戰機互相空戰。從截擊防空,遠端奔襲,要地防禦,一直到爭奪戰場制空權,各種戰鬥形式俱全。
嚴格的說,在80年代,沒有幾個國家,可以打出兩伊戰爭這麼多花樣和規模。除了幾個非常強的國家,大部分國家軍隊到兩伊戰場,實際上都頂不住幾個月。
-
13 # 歷史的重負
兩伊戰爭最先進武器也就是飛毛腿短程導彈大家射來射去,用的最多的還是中國粗製濫造的輕武器,由於雙方是宗教戰爭,真主至上的聖戰,甚至有大群未成年人赤手空拳衝入雷場,用肉體趟雷為後方部隊開路的狂熱行為,所以被西方成為80年代最原始的戰爭……
-
14 # 薩沙
兩伊戰爭水平的低下,可以從很多地方看出來。
這兩個國家類似兩個士兵拿著先進的自動步槍,卻互相用槍托猛砸。
要說武器,對不起,兩伊的武器並不算落後。
雙方使用了諸如米格25戰鬥機、F14戰鬥機、法國飛魚導彈、飛毛腿導彈、反坦克導彈、武裝直升機、先進坦克、自行火炮、導彈護衛艦,這些武器在當時世界也算是比較先進的。
可以說,兩伊戰爭除了沒用核武器和生物武器(因為兩國沒有),其餘你能想到的所有武器都用了,包括化學武器。
然而,西方軍事專家認為戰爭頂多是50年代水平,比朝鮮戰爭也先進不了多少。
然而,雙方計程車兵素質低劣,導致戰略戰術很爛。
尤其是伊朗,由於伊斯蘭革命原因,原有的軍官多被清洗,士兵紛紛逃走,軍隊從40多萬銳減到20萬。
戰爭爆發後,伊朗很多士兵是緊急徵召之下入伍,缺乏操作現代裝置訓練、低階軍官指揮不當以及武器裝備配件不足,難以維修、保養。
其實,兩伊都有大量的平原地帶,照常理來說是相當適合裝甲集團規模合圍、迂迴,至少進行二戰那種兩翼合圍作戰。
然而,兩伊作戰卻以一戰那種戰壕陣地戰為主,攻擊採用不分青紅皂白的火力覆蓋,掩護大量步兵進行消耗戰。
坦克本來最主要的是機動性,兩伊卻將坦克長期停留在工事附近,作為鋼鐵炮塔使用。有的為了增強防禦力,甚至在坦克上對上沙袋,澆上水泥。
比如開戰第一天,9月22日中午,薩達姆下令對伊朗發動空軍突襲,試圖將伊朗空軍在地面上摧毀。約80架米格-21、米格-23及蘇-22從伊拉克向伊朗境內襲去,他們的目標為伊朗境內十餘個空軍基地。
以色列空軍在對付埃及和敘利亞時,優先炸燬敵人的戰機,其次才是破壞機場。
而伊拉克空軍所制定首要攻擊目標為飛機場、油庫及彈藥庫,這是二戰期間的落後思維。
因為現代化戰爭,任何一個國家都有大量的備用機場,你不可能全部摧毀。
加上伊朗出動空軍數量不足,飛行員缺乏經驗,炸完機場以後,再攻擊地面飛機時幾乎無彈藥可用。
結果,伊朗雖然損失了一些機場,但經過搶救很快恢復。而只有少量的伊朗戰機被摧毀。
當天下午,有伊朗戰機升空攔截返航的伊拉克飛機。晚些時候,伊朗空軍還派遣飛機進入伊拉克境內進行了還擊。
這麼好的機會,被伊拉克空軍拙劣的戰略戰術毀掉了。
1982年3月,在胡澤斯坦地區又發動了“勝利行動”攻勢。伊朗先利用大量十五六歲的少年趟平雷區,這些少年脖子上掛著上級發放的、用於“開啟天堂大門”的塑膠鑰匙,高喊“真主至大”的口號,一排一排地衝鋒。
在伊拉克人的密集炮火下,這些少年兵死傷狼藉。
然而,這些少年兵只是分散伊拉克軍隊注意力的。
接著,3個師的正規軍和約10月萬人的“革命衛隊”,迅速突破了伊拉克防線,全殲對方兩個旅,重創兩個師,斃傷伊拉克士兵2.5萬人,俘虜1.5萬人,繳獲了上百輛坦克,並收復了2000平方公里失地。
“勝利行動”切斷了伊拉克軍南北兩線部隊的聯絡,伊拉克第四軍團被迫從中部戰線後撤了30到60公里。
-
15 # 小戰神講堂
兩伊戰爭中,雙方均使用大量先進武器。但從武器層面講,無愧於那個時代的一場高科技戰爭。然而,很多研究兩伊戰爭的專家都認為,雙方是“用最先進的武器打的最原始的戰爭”。這其中原因很多,但歸結起來大致有如下幾點:
首先,戰略觀念落後。戰爭伊始,伊拉克主攻。可戰略目標很快就變得模糊,從一開始注重佔領爭議地帶到後來單純想擴大對伊朗領土佔領,造成進攻目標泛化。參與正面進攻的7個機械化師竟一字排開,遭到伊朗各地守軍抵抗後就失去進攻能力,反而為伊朗重整兵力創造契機。
其次,戰術觀念落後。作戰過程中,雙方都有高度現代化的機械化部隊(武器層面)。可戰爭前期,雙方几乎沒有采用空地協同大範圍切入或裝甲部隊突進切割配合步兵合圍敵軍等經典機械化作戰,反而是讓機械化部隊如步兵般小心翼翼推進。尤其有趣的是,雙方都認為裝甲部隊可以作為巷戰中的“固定炮臺”,所以在初期都不願進行大規模機械化野戰。結果雙方都有許多坦克或裝甲車輛在巷戰中因為撤退不及時被繳獲(圍繞戰車構築巷戰陣地造成被反擊時車輛無法靈活進退),直到戰爭後期才有所改變。
再次,武器使用觀念落後。戰爭爆發時,雙方都掌握有大量先進制導武器。可這些昂貴的制導武器大都被用於盲目的“襲城戰”,“襲船戰”,甚至“襲路站”,使用之隨便另全球軍事專家咋舌。
第四,軍事體系觀念落後。戰爭是一個複雜體系,不僅需要先進裝備,還要有與之相適應的維護、生產、訓練及修復等一系列配套體系。可戰爭雙方對軍事體系的認知從一開始就完全放在武器身上,全然不顧武器的配套性,伊朗在戰爭初期不利時期甚至透過國際武器黑市進口過飛機。落後的軍事體系觀念讓這場戰爭經常出現很多尷尬,如炮兵部隊裝備多種不同型號彈藥導致每門炮只能配發幾發炮彈,步兵作戰中因為子彈型號不匹配而守著一堆子彈無法使用以及空戰後損壞的重型裝備如坦克和飛機,因為型號太多而無法湊齊修復所需的零部件只能拋棄等。
-
16 # 海事先鋒
先進武器的設計都是有假想的任務場景,然後提出需求進行研發的,也就是說,任何一件先進武器,在其誕生之前,怎麼用就已經成為定型,可悲的是,兩伊戰爭中,雙方完全不是按照人家先進武器的用法在打仗,只是用現代化的飛機大炮,打著1戰一樣的線性戰爭。
圖為兩伊戰爭中雙方的戰線分佈,完全是一條一戰式的戰線,戰爭還有明顯的前後方之分,戰線均勻分佈在兩國邊境。
現代戰爭是諸軍兵種聯合作戰,在蘇聯還在的時期,蘇聯有合成化作戰的思想。比如說,蘇聯的近衛坦克第一集團軍,下轄就有2個摩托化步兵師、1個坦克師、1個防空旅、1個導彈旅等編制(所列不完整,現在只需要重點說這幾個部隊)。對於這樣一個部隊,裝備有蘇聯的“飛毛腿”、“圓點”、“圓錘”等近程彈道導彈武器,還配備了大量的T-72主戰坦克。
圖為伊拉克佔領伊朗土地示意圖,可以明顯看出一條完整的戰線,這完全不是現代戰爭的態勢,倒像是一戰時期的塹壕戰。
在實戰中,摩托化步兵師在坦克師兩側數十公里範圍開進,一方面保護坦克師側翼,一方面起到偵察敵人和包夾進攻的作用,而在進攻發起前,炮兵部隊和導彈兵部隊會對敵人集結地域、防禦陣地、倉庫、指揮設施等目標進行火力準備,在部隊推進過程中,進行火力延伸打擊。大量的戰役戰術導彈,可以在數十分鐘內讓敵人前線部隊化為齏粉。
圖為典型的兩伊戰爭塹壕戰,用先進武器打塹壕戰,雙方也算太有創意了。
同時,蘇聯會為進攻的部隊配屬一個航空集團軍進行掩護,加上坦克集團軍自己的防空旅,組成地面+空中一體化的防空作戰體系。這樣,這支部隊就可以在短期內連續向敵人縱深突破,不會對堅固目標進行長時間的攻堅,而是直接繞過去,打擊其身後的支撐性設施,使其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自己崩潰。
那麼我們看看兩伊戰爭中,伊拉克部隊手裡雖然也有T-62、T-72坦克,雖然也有“飛毛腿”導彈,雖然也有蘇系配置的陸軍部隊,然而,他們卻完全沒有合成化作戰的思想,只是和一戰一樣,步兵挖好戰壕,然後坦克後面跟著步兵發起對敵人防線的衝擊,伊朗倒是也完全配合,在擁有F-14“雄貓”等美式先進武器的情況下,竟然也是線性戰爭進行防禦和反擊。
圖為兩伊戰爭中的T-72坦克,蘇聯設計T-72的思路和伊拉克的用法完全不同。
也就是說,雙方完全沒有合成化作戰和聯合作戰的思路。彈道導彈也是多用於襲城戰,坦克更多是作為步兵的移動堡壘來使用,時常陷入城鎮戰的泥沼之中,雙方戰線明顯,這都不是二戰時期的機械化戰爭態勢,完全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戰線式作戰,雙方沿著國境線你來我往打了幾個來回,對敵人的縱深基本沒有任何打擊,戰爭集中在前線,乃至於出現了年輕士兵徒步趟地雷這樣的做法。
圖為簡單清晰的戰線。
戰術近程彈道導彈也只是和一戰時期的大口徑臼炮一樣,被用於襲城戰了,沒有正常的用來打擊前線部隊。
假如伊拉克能掌握蘇軍裝備的精髓,在伊朗部隊前線進行集中火力的火力準備後,發動延伸到縱深的打擊,那麼伊朗的前線一等會自我崩潰,可惜,伊拉克不懂,伊朗也不懂,打到最後,伊朗沿著戰線攻克了伊拉克的第二大城市巴士拉,雙方簽署停戰協議,這件事情才算結束。
當時有專家評價到:兩伊戰爭中,雙方使用了除核武器之外所有能用的先進武器,然而打出了一場原始的戰爭。看來,實戰並非是先進武器就厲害,決定戰爭的依然是人,人才是關鍵因素呀!
-
17 # 資訊所長
這個說法有一定的正確性,但是並不完全是這樣,相比較當時的美蘇兩國,伊朗和伊拉克使用的武器裝備並不算先進。導致兩伊戰爭雙方誰也沒有取得勝利的主要原因還是實力相差不大,然後再加上士兵作戰素質和戰略戰術不當等原因,所以導致了兩伊戰爭相互膠著,接受聯合國停火協議。
當然也和雙方背後沒有大國支援的原因,但凡其中哪一個國家背後有大國強力支援,戰爭也不會出現難分秋色的局面。
兩伊戰爭之所以爆發,還是因為薩達姆認為伊朗陷入外憂內患的狀態,是絕佳的攻擊機會,但是薩達姆錯誤低估了伊朗反擊的實力,即使伊朗剛經歷革命,剛完成政權交替,並且還和美國成為敵人,但是伊朗迅速恢復了實力,重新團結起來一致對外,逆轉局勢,不過由於雙方實力相差不大,互有勝利,膠著了8年。
再看看看當時兩國的武器裝備,比如戰鬥機方面,伊拉克最先進的要屬米格25戰鬥機,伊朗最先進的要屬F14戰鬥機,兩款戰鬥機在當時都屬於世界先進戰鬥機。但是裝備數量不大,發揮的作用有限,沒有出現大規模空中交戰的情況出現。並且兩國空軍毫無戰略戰術,和幾次中東戰爭當中的以色列空軍表現大相徑庭,從這一點還看,兩伊戰爭的確使用最先進的武器,打了一場最沒有技術含量的戰爭。
無論是伊拉克還是伊朗,認為陸軍才是決定戰爭的決定性軍種,所以作戰思路還和二戰時期一樣,大力開展地面進攻,忽視空中力量的作用。而陸軍作戰,由於雙方實力相差不大,誰都無法形成壓倒性優勢,最後只能成為消耗戰,透過“飛毛腿”導彈互相攻擊,等到了聯合國給的臺階,停火!
-
18 # 北方海邊人
戰爭雙方都缺乏現代戰爭的理念。手握當時世界最先進的武器,號稱世界軍事強國的伊朗伊拉克,動用了除原子彈以外的所有先進武器(化學武器都用上了),F-14雄貓戰鬥機,幻影戰鬥機,飛毛腿導彈,打了8年,死傷百萬人。最後誰也沒佔到便宜。
比如,現代戰爭中,應以殲敵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而雙方過分糾纏於一城一地的得失。還有歷時八年的長期戰爭,武器裝備和物資損耗大,雙方的後勤補給都沒法跟上。再比如,現代戰爭中的遠端投送,現代化裝備長途奔襲作戰等手段難以運用等等。所以,鉅額資金能夠買到現代化武器裝備,但買不到軍隊的現代化水平。
-
19 # 歷史的煙波
戰爭原因
兩伊戰爭,即伊拉克和伊朗兩個鄰近國家發生的戰爭。是雙方因邊境,民族矛盾,以及伊拉克企圖謀求海灣地區霸權,獲取更多石油資源等問題,捍然向伊朗發動的侵略戰。
兩伊戰爭於1980年9月22日爆發,1988年8月20日結束;在聯合國的調停下,伊拉克在7月23日,伊朗在7月18日接受停火決議,據傳在1988年8月20日之後還能聽見槍聲。
本次戰爭雙方最高指揮官均由首腦擔任,伊拉克為時任總統:薩達姆、侯賽因;伊朗則為時任最高領導人:霍梅尼。
薩達姆、侯賽因
霍梅尼
這次戰爭伊朗投入正規軍305000人、坦克900輛、飛機470架,死亡350000人,受傷700000人;伊拉克投入正規軍190000人,坦克2200輛、飛機450架以上,死亡180000人,受傷250000人。這是自二戰以來,投入兵力最多,傷亡最大的一次戰爭。
戰爭結果:根據聯合國調停和決議,雙方邊境劃分恢復至戰前狀態。近1500000人的死傷為此次戰爭買單。
由於本次戰爭持續消耗,曠日持久,雙方國力大幅削弱,戰爭把兩個國家摧毀成斷亙殘壁。據估計,期間共造成4200多億美元的戰爭損失。戰前伊拉克還有37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戰後反欠西方和海灣國家700億美元外債,一時間債臺高築;伊朗新政權承自巴列維王朝,戰前經濟發達、國力雄厚,戰後仍然欠下450億美元的債務。
據分析,雙方國力至少倒退20一30年,按現在的話說,一不小心被打回了石器時代。讓隔岸觀火,提供軍備的國家看龍爭虎鬥,不亦樂乎,賺得盤滿缽滿。
接下來有個奇怪的現象,正式停火後雙方均宣告勝利。伊朗把本次戰爭稱為伊拉克入侵戰或神聖抗戰;伊拉克則稱為薩達姆的卡迪西亞。
雙方態勢圖
可為什麼雙方用“最先進的武器打的最原始的戰爭呢?”。在這裡,讓我逐一為大家梳理。
雙方在戰爭中購買及使用的武器戰前雙方裝備的武器,大多屬於當時的高精尖產品,如飛機有F1、F4、F14、米格23、這在當時位列世界前端;坦克有蘇制T50、T72、美製M一60,戰場表現不俗;還有蘇聯提供的V2、R17、蛙7、飛毛腿B等導彈,以及從朝鮮購買的加農炮,甚至我們國家提供的殲7飛機、59式坦克、步兵戰車、雷達等指揮裝置。這樣的裝備雙方完全可以打一場高技術條件下較大規模的戰爭。
雙方在戰場上的表現回頭看,雙方在戰場上的表現令世界嘖嘖稱奇。
以坦克進攻戰為例,雙方在交戰初期均希望快速推進。如伊拉克進攻伊朗阿巴丹,坦克部隊一個星期才推進了14公里,這完全是蝸牛之間的賽跑。到了防禦的時候,雙方更是把坦克放進掩體裡。就當時,這些坦克有著先進的瞄準裝置和火控系統,可士兵的射擊精度還達不到二戰普通坦克乘員的水平,由於沒有步戰協調,缺乏指揮,只有近距離開火,不少坦克被步兵就給解決了。坦克部隊形同虛設,昂貴的坦克當汽車使用,可惜了這些裝備橫屍戰場(難怪海灣戰爭伊拉克會重蹈覆轍)。
T72坦克
飛機的作戰效率。雙方派出的飛機不去轟炸戰略目標,而是對著飛機跑道狂轟濫炸,對幾百萬美元一架的作戰飛機視而不見,保持得完好無損;長途奔襲要麼用可貴的彈藥去瞄準地標建築,往往精度又不夠,造成不必要的平民傷亡;有時返回途中機載航空油不夠,於是又丟下價值不菲的各類物資于田野村莊。新時代的空軍就這樣被糟蹋了。
F14戰鬥機
再看導彈部隊,導彈部隊可以出彩了吧!其實不然。雙方不惜重金購買的各類導彈出了嚴重問題,空有導彈卻沒有相關的配套系統,如戰術目標跟蹤、指揮車輛等;另外只管一味倉促搶購,沒有專業人才儲備,缺乏訓練,對武器的效能和使用方法不夠了解,看著敵機來犯只好望空興嘆,空有玄鐵寶劍在手可內力又不足。真是花樣百出,不愧為兩個中東土豪。
飛毛腿b導彈
那好吧!高的不成,我們就來矮的吧!於是你爭我奪,打起了城市攻堅戰,肉博戰,近距離短兵相接;又搞點“襲船戰”,對油輪的襲擊倒是可圈可點,雙方創下了驚人的數字,一艘艘巨輪被摧毀,油漫波斯灣,對海灣的汙染作出了巨大貢獻。
這樣低層次的戰法不原始才怪。
綜上所述:我們找到了用先進武器打原始戰爭的原因,並總結如下。
1、戰略指導思想出現偏差伊拉克冀希望速戰速決,沒想到戰事曠日持久,一拖八年,沒有實現最初的戰略計劃;而伊朗自恃國力強大,可與伊拉克長期消耗,拖跨伊拉克,用時間換空間,最終計劃落空。
2、戰術運用不合理雙方都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如飛機、坦克和裝甲車,但對武器的使用缺乏足夠的瞭解,導致人機難以結合,所以推廣不了必須的技戰術訓練。不過這裡存在一個客觀因素,雙方大部分武器來自進口,缺乏自主創新,使用“萬國牌”,這個一個最致命的弱點,也是導致戰術運用失敗的主要原因。
3、後勤裝備維修補給是短板由於不能短期結束戰爭,雙方形成了無奈的國力比拼。二者工業基礎薄弱,許多先進武器與裝置本國無力修配,沒有高技術人力儲備,此為後勤保障最大弱項。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一次小的阻擊或失敗就導致大軍滯後,軍事物資無法運抵,不能保證連續作戰,所以八年的海灣戰爭也是時斷時續的。所幸沒有形成一邊倒,不然,另一個國家早就滅亡了。
-
20 # 驚濤掠浪
長達八年的兩伊戰爭背後座的是兩個超級大國,論武器伊拉克稍勝一籌,論人員素質,伊朗弱強一點。但雙方都沒有發揮出武器的最大效能,這直接與雙方統帥的戰略決策悉悉相關。
回覆列表
很簡單,人家的戰爭目標很明確,不是為了殖民對方,只是為了搶地盤,也都不敢大打出手,又沒有核武器,何況越先進武器越貴,都在算計著成本的!沒法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