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感照

    禮義廉恥,他值得擁有。

    母親是家庭的靈魂。

    父親是社會的靈魂。

    家庭的不穩,由於女德的缺失。

    社會的不穩,由於家庭的不穩。

    廉恥是立國之本。男人不懂廉恥為盜。女人不講廉恥是娼!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禮是相處之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克己以復禮。若不克己,子弒其父者,有之,母殺其子者,有之;夫婦互殺者,有之……

    義是行為底線。忽見孺子墜井,見之者必發乎怵惕惻隱之心。發乎心,踐乎行,義也。若不信乎義,社會冷漠,世態炎涼,重慶公交之事,可怖也!國家未嘗不似一輛行駛中的列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即是義之義!

    廉不是清廉正直的意思!廉是自知之明!儒家一日三省吾身!自省以養廉!若不知廉,婦叛其夫,夫叛其婦,官叛其位,國叛其家,家庭之道絕矣!

    恥是羞恥之心!書曰“一夫不獲,是餘之辜;百姓有過,罪之在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羞恥是人性最後一道防線。不自知,不知恥,何為人!

    育民不以廉恥,是為育畜!畜類只有被食用的價值!死不足惜!

  • 2 # 男科王傳航教授

    現代社會,因抑鬱症導致人生悲劇的案例越來越多,沒發生在自己身上,永遠不能感同身受,抑鬱、焦慮、恐懼、強迫等心理疾病本質上都屬於負能量,“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些心理疾病恢復起來需要一定的時間及心理建設,目前有哪些顯而有效的緩解或治療方法呢?

    心理疾病產生的原因

    產生心理疾病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工作壓力得不到釋放;感情與家庭的變故容易造成情緒低落;對網路的依賴心理;生活貧困加重心理壓力;急功近利的心理傾向;學習任務過於繁重 ;過分溺愛獨生子女;投資受損後無法承受;難以適應社會發展;老年人缺乏精神關愛。

    如何緩解?

    1.消除不良心理疾病誘因:對於網路攻擊的情況,儘量關閉網路或解除安裝APP一週,在一週內仔細建設正向的心理狀態。對於家庭變故造成的情緒低落,需要及時與現有的親朋好友溝通交流,或找朋友幫忙疏解。對於學習造成的壓力可適當減負。

    2.參加戶外運動,接觸大自然:大自然能使我們心情放鬆,暫時淡忘負能量,使大腦保持清醒,心情愉悅,從而緩解不良的心理狀態。

    3. 學會自我總結分析:在不良心理狀態有所緩解之時,試著辨明是何原因導致的這些不良心理疾病,接著認真分析,找到解決的突破口,從而消除心理疾病的誘因,慢慢緩解。

    4. 積極鍛鍊身體:傍晚或者早晨之時,進行慢跑等有氧運動,不可運動過於劇烈,以免加重大腦負荷,使自己心情變得緊張。

    5.藥物輔助治療:必要時諮詢心理醫生,藥物輔助治療,一般選擇抗抑鬱、抗焦慮的藥物,或一些對症的中藥。

    藥物輔助治療的同時,還可以練太極、毛筆字等寧心靜氣的緩解方式,使大腦保持清醒狀態,逐漸恢復不良因素造成的心理疾病,與此同時,還要定期找心理醫生複診,評估心理狀態。

    文:盧鼕鼕/王傳航教授

  • 3 # Amelia戒

    試想一下,如果你說“我病了,我的病該如何治療?我要怎麼樣才能擺脫病魔?”那應對的方式一定是去看病。

    如果你說“我病了,是因為我不夠健康。因為我沒有追求那些讓我健康的東西,沒有做到我該做的。”那你要做的就是加強鍛鍊,注意健康。 疾病模式注重的是針對病痛來尋找方法,而健康模式注重的是建立一個強大的心理免疫系統。不生病不代表健康,擺脫抑鬱並不意味著快樂。擺脫消極和變得積極不是一回事。痛苦的是我們人生的底色,所以我們追求的,不是避免痛苦,而是在痛苦的底色上增加更多的快樂。 有時候人特別喜歡鑽牛角尖,我一定要想明白這件事,想通這件事,否則我永遠跨不過這道坎。但我們都知道,想明白了這件事,還會有“那件事“,擔心完了這一出,還有下一茬。抑鬱等負面情緒,如病毒般存在於我們的體內,它和我們是共生的關係。免疫強,病毒over,免疫弱,病毒肆虐。與其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面對病毒,不如換一個角度,增強自身的免疫力。心理免疫系統再強也不代表不再得病,而是意味著我們更有抵抗力,即使得病也能很快的恢復。快樂的人和不快樂的人的區別不在於是否會傷心難過,他們都會,只是快樂的人能更快地從悲傷中解脫和恢復。所以,優秀的緩解方法就是把更多的注意放到好的事情上,不過多的糾結在消極的方面;生活中總會遇到一些破人破事,你看得見他就一直在你眼前,你看不見他的存在與你無關。關注自己多過於關注他人。

  • 4 # 窺心人

    抑鬱、焦慮、恐懼強迫這些心理問題一般都是源於壓力。

    可能是步步緊逼的房貸車貸;可能是品nao味zi獨you到shi的甲方;可能是看不順眼的領導或同事;可能是內心對未來的迷茫,這些壓力可能是內在的也可能是外在的,當一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無法撐起這些壓力時,這些個心理問題就開始出現。

    如果壓力不被解決,這些問題就會逐漸嚴重,讓人苦不堪言,甚至,最後讓人崩潰。

    發洩法

    透過發洩將體內的壓力釋放出來,就像將一個快裝滿水的杯子清空,雖然治標不治本,但也可以緩解。

    發洩法適合愛運動的人士,打球,健身,跑步等等,讓肉體筋疲力盡,精神上的憂慮相對會減少點。

    逃避法

    逃避法的核心就是轉移注意力,暫時不去想那些東西。一樣治標不治本,適合喜靜的人士。

    比如打遊戲、看劇、看小說,練書法、彈鋼琴等,做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讓自己放鬆

    直面挫折法

    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直面淋漓的鮮血。

    比如,被領導罵了,感覺難受,委屈,就一直回想為何被罵,哪裡做的不好,下次如何改進,等想明白了這些,基本壓力就不攻自破。

    再比如房貸壓身,就想辦法找副業,賺錢。即便賺不到,但你行動的過程也會讓自己好受些,就比如我現在。

    如果你啥也不想做,還感覺心理有問題,我覺得你這可能是閒出來的。。。

  • 5 # 心理師錢飛君

    每個人產生的心理疾病各種原因,通常是由壓力引起的,太急攻近利,太想要快速看到成果,想的太多,總是不能好好休息,要緩解方法就是放下,放慢腳步,活在當下,可以用正念減壓法。

    放下你的慾望

    太貪,要的太多是其中原因之一,因為你想要升職,你想要成就,你想要收入多點,要有錢還要有權,但目前能力不行,為了趕上別人,你要付出比別人更多,別人休息睡覺,你還在忙碌,熬夜,沒時間好好睡覺,沒時間好好吃飯,身體不如以前,年輕人早早過勞而死,沒死也因為壓力得了各種疾病,其中心理疾病最為常見。

    我想要的得不到,努力付出那麼多還是沒有看到成果,多次失敗後,人受不了打擊,承受不了挫敗,情緒低落,長期不能走出來就會抑鬱,總是悲觀的思想。

    看著別人賺錢了,買房買車了,生活一天天好起來,自己還是原樣,在不斷對比中,自己又沒有行動去改變,越來越焦慮,明明不想做的事情,為了自己的目標,達成成果,總是要強迫自己做一些,從而狀態開始下降。

    有一個來訪者說自己以前是一個工作狂,每天早上4點起床,忙到晚上12點,自從結婚後要照顧孩子,總是睡眠不足,4點再也起不來,工作時總是健忘,注意力不能集中,很是焦慮,於是就強迫自己4點起床,然後出去跑步,但還是發現很難做到,不僅如此,還總是拖拉,讓自己覺得很沒用,越強迫自己做越做不好,導致晚上睡不好覺,吃不好飯,身體也差了很多。

    我們說30歲身體不能和20歲的身體比,否則越比越焦慮,越焦慮越睡不好覺,記憶就會下降,注意力也無法集中,工作效率當然是差的。

    俗話說:有多大的胃,吃多少的飯。活在當下,放下你的種種慾望,靜下心慢慢體會生活,根據自己當下的情況,能做什麼就做什麼,做不了就放下他,不強迫,不對比,也就不焦慮,不抑鬱。

    正念減壓法

    正念減壓就是指讓我們關注當下,不去評價,專注一件事,專心做好一件事。比如你吃飯的時候,你不能一會兒眼看手機,耳聽別人說話,嘴巴忙吃飯。有很多正念練習法,包括教你如何好好當下吃飯。做好當下的事,你就不會焦慮未來的擔憂,做好當下事,你就不會因為挫折而過度抑鬱。讓我們全身心處在放鬆中,不是不停忙碌中,不是想東想西,就是四處奔波。

    很多問題,只要你活在當下,就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他是一種看似慢生活,卻是一種高效率。推薦一行禪師的正念書籍都不錯。

  • 6 # 心驛社

    最最根本且直接有效的方法:放下手機,至少嚴格控制刷手機的時間。

    手機和心理問題的看起來沒有關係,實際上關係很大。我們來簡單看看手機是如何影響人的正常生活的:

    (1)手機讓熬夜成了年輕人的標配,規律作息成了奢談。如果做個調查的話,相信身邊40歲以下的人,能夠每天11點之前睡覺的寥寥無幾,每個人都抱著手機刷呀刷、看呀看,也不知道看了些啥,反正就是不願意睡覺。

    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良好的睡眠、規律作息可以幫助恢復很多的慢性疾病。當一個人連基本的睡眠都保證不了時,就會首先引起身體的不適,失眠、無精打采、乏力……當有了這些軀體症狀後,心理問題也會伴隨出現。

    (2)時間被大面積碎化,自律自控變得越來越難。現在的人,不管幹什麼都捧著個手機,在虛擬網路裡哭哭笑笑,對身邊的人、事則漠不關心。

    沒有手機時,大家都在現實的工作、生活中用力,關愛家人也聯絡朋友。現在可倒好,回到家沙發上一躺就開始刷手機,對著網路裡的人世哭哭笑笑,老婆讓他陪孩子玩兒會他不樂意,朋友跟他聊個天他嫌煩。

    上班的也是時不時就得拿出手機來刷一下,本該做的工作做不完,本該有的靈感出不來,腦子裡碎片化的資訊太多了,根本不成體系。

    當一個人的時間被切割的特別瑣碎時,是幹不成什麼囫圇個的事兒的,更不用提專注和集中。但是反過來一想,有哪件事做成是不需要付出時間精力系統深入來做的?

    (3)資訊刺激太多,讓人失去辨別力和判斷力。智慧手機的出現,是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同時資訊氾濫也讓很多人失去了辨別力。

    說個最簡單的事情,關於原生家庭這個問題。這本來是一個概念,或者說是影響一個人性格養成的因素,跟社會文化、教育一樣。但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不知道怎麼的就被人傳播的特別負面,甚至有專門的“父母皆禍害”小組,大量控訴父母、控訴原生家庭的文章和言論出現。但是大部分人沒有學過心理學,再加上可能生活不順壓力大,就跟著把責任全推到了父母身上。

    我一個很好的朋友說過這樣一句話“我最討厭那些動不動就原生家庭,動不動就把什麼都歸到父母身上的人,你父母給了你生命把你養育大還欠了你的?”不可否認,有一小部分人原生家庭是挺糟糕的,需要去做療愈。但對於大部分家庭來說,是在合理範圍內的,父母身上的那些缺點跟我們身上的缺點一樣,不是誰賦予誰的,也不是可以完全消滅的。沒有完美的父母,誠如沒有完美的子女一樣,我們不能一邊埋怨著原生家庭,指責著父母,一邊自己以類似的方式去傷害身邊的人。

    不止是原生家庭這個問題,手機未經篩選的大量資訊,裡面有很多偏頗和極端的言論,年輕人沒有建立起完整的價值觀,再加上辨別力、判斷力差一點,就會被這些言論帶著跑。

    曾經有一個朋友跟她男朋友談戀愛好幾年,本來兩人覺得挺好的,安安穩穩的工作生活,準備著結婚,但是那段時間有個大型情感節目熱播,嘉賓言詞犀利,看起來正義凜然,情感故事當事人都是些奇葩事,看得她越來越覺得自己男朋友不好,各種缺點都出來了,關係一度很不好。後來她果斷不看了,哎,兩人又好好的了,現在早就結婚了。

    生活其實是個不斷平衡和逐步前進的過程,每個人處的階段不一樣,心理感受也不一樣,怎麼能夠以一兩句話,一兩種觀點就能斷定一段關係好不好呢?更不能憑一件事一種行為舊給一個人的一生蓋棺定論,人都是變化的,可以提高發展的。

    少關注點那些極端的情感言論和煽動情緒動不動就你的同齡人年入百萬之類的引發焦慮的資訊,多關心點身邊人,關係就不會太差了。如果整天跟著這些片面化資訊跑,你可不就抑鬱、焦慮、恐懼嗎。

    所謂大道至簡,適當的放下手機,多關注真實的生活,多關心身邊的人,你就會比很多人健康快樂。現在很流行的正念、冥想、讀佛唸經之類的方式,說實話本質就是迴歸自然迴歸自我。你放下手機就可以解決的事兒,非得再花幾萬幾十萬聽別人講課,圖的啥?

    這十幾年我學過很多技術和方法,也接觸過各種科學的不科學的治療方式,根源上來說如果你自己心念不變,不把注意力拉回到自己身上來,多半效果不好。反正我現在晚上睡覺必關手機,白天也基本處於靜音狀態,絲毫不影響工作,還有更多的時間去靜心愛護自己關照自己。

    不用去找各種繁瑣的、看起來高大上的方法,能做到放下手機,就會極大的緩解很多身體和心理問題。祝福每個人都能越來越健康、越來越快樂,生活的有意思。

  • 7 # 煙花不憶冷

    我們每個人就像一滴水一樣,在這個汪洋般的社會中度過自己的一生。一滴水對整片汪洋,真的很微不足道;正如我們面對浩瀚的宇宙,同樣是渺小無比。我們身處於社會之中,受制於規則的束縛。從呱呱墜地開始,每天都要面對形形色色的人,學習複雜又繁瑣的知識,應付難以揣測的人心。在經歷很多事情之後,我們會成長,會自行學會如何排解心中的怨氣、痛苦與苦悶。因為啊,除了你的父母沒人關心你的感受,而自己又不想把不開心的事情和父母說,就只能自己默默承受。而煩惱就像是和你作對一樣,一個接著一個,莫名其妙就變成全家桶了。而我們在面對全家桶般的煩惱時,往往會表現為思維混亂和情緒失控,一些平常的小事都會給你帶來巨大的負能量。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平復心情,調整狀態,才能更好的面對這些不如意。

    那麼我們該如何調整心情,排解心中的苦悶呢?不妨可以試一試下面這些方法:

    1)合理宣洩法:煩惱,看似無處可尋,看似無蹤無跡,可是他們卻深深的紮根在我們心裡。不把這些煩惱解決,他們會在心裡發芽,在我們的潛意識中擾亂我們的思考,影響我們的休息,嚴重的甚至會演變成抑鬱。有效地解決方法之一就是合理傾訴,我們應該向父母親人,或朋友愛人傾訴自己的煩惱,阻止煩惱進一步發芽;甚至我們可以大哭一場,讓所有的不開心都隨哭聲而去。這樣的傾訴很有作用,雖然不能直接解決問題的本質,可是完全可以幫助我們恢復良好的心態,為問題的解決送上一把鋒利的刀。但是要注意是合理宣洩,不要把傾訴物件當作垃圾桶,這樣的話也許會勾起他的煩惱,結果會變得很糟糕。

    2)注意力轉移法:在影視片段上我們經常會看見有些人會利用書法,來平復心情,調節狀態。這就是注意轉移法的一種。這種方法是在你煩惱的時候,透過藉助自己的愛好和興趣將你自身的注意力轉移到另外一件事情上,暫時把不開心忘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例如:打球,唱歌,跳舞,讀書,寫字,逛街,打遊戲,購物等。

    3)幽默法:弗洛伊德認為幽默是潛意識的體現,是心理能量釋放方式之一,也是“自我”對威脅性事件的一種防禦方式。合理正確的運用語言的藝術,來轉變某件事對自己的影響,可以間接為自身帶來化解煩惱的喜悅,有助於正面對待問題,合理分析問題和積極解決問題。

    4)補償法:當我們遇見煩惱的時候,有些人會選擇先去大吃一頓來滿足自己的胃,在吃東西的過程中調節心情。這麼做有沒有道理呢?一些心理學家認為,影響情緒化飲食行為的,不是性別、食物限制或者對體型的過度擔憂,反而是難以正確地識別、理解及調節情緒。當我們體驗到強烈的情緒,或者不能準確識別自己的情緒究竟是什麼的時候,我們可能會覺得自己無法有效應對自己的感受,繼而可能會用食物來把自己的注意力從這種不舒服中轉移開來。換句話說就是我們在吃東西的時候,會產生滿足的快感,這種快感會幫助我們抵消煩惱帶來的負面情緒,從而達到調節身心的目的。

    5)意志調節法:任何問題都可以將其分為誘發性事件-信念-結果。當事情發生的時候,我們的信念將直接影響著結果。這就要求我們要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樂觀的面對生活。理解社會的本質,明白所有的問題都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要堅信辦法一定會比問題多,沒有過不去的坎兒,事情最終一定會解決的。這樣,煩惱便不會在你心中發芽了,因為那塊土地它扎不進去根。

  • 8 # 老友手札

    假如現在的我感冒了,經朋友介紹,我去醫院看了某醫生。醫生問了我的症狀後,給我開了花花綠綠的一些藥。我吃藥吃了幾天,感覺效果不是特別大,就又換了醫生,這位醫生也給我開了一些藥,不過這些藥與之前的不怎麼相同。

    這時候我們看到了:

    1、簡單的感冒,也需要多種藥物搭配才能起到效果;

    2、藥物並不是百分之百起效果的,所以也需要更換;

    3、對某些人有效,不代表對每個人都有效。

    那麼放在朋友你提到的這個問題上,就是:

    1、抑鬱、焦慮、強迫等多種問題,每一種都對應了很多“可能有用的方法”;

    2、對應的“可用方法”中,並不存在“通用有效”;

    3、因為導致產生問題的原因不同,所以對某個人有效的方法,未必適用於其他人。

    所以如果你正遭遇心理問題的侵擾,請一定要謹慎選擇,不要盲從。

    另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情況究竟是什麼”。

    我經常會遇到一些朋友,他們自稱自己有抑鬱症、焦慮症什麼的,但細細問來,他們既沒有做診斷,也沒有去和醫生、心理工作者有過接觸,僅僅憑著“我覺得像”而認為“我就有”。

    這是一種並不好的狀況。因為“像”和“有”是兩碼事。

    同時呢,當自己給自己貼的標籤多起來了,可能真的給自己“貼出問題”。

    所以,如果你還沒有確診,那請先確診,再去搜一些可能有用的方法。

    那麼,可能起到緩解作用的方法是:

    1、注意力始終放在當下;

    2、保證自己的生活能夠繼續;

    3、去做一些運動;

    4、去讓自己成長;

    5、一些放鬆(深呼吸、冥想、漸進肌肉);

    6、寫日記、傾訴等。

    看起來很沒有營養吧?

    通用的確實沒有多少營養。所以如果真想解決問題,還是與專業認識聯絡的好。因為這些只是緩解,而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 9 # 汪氏九型性格大資料

    絕大部分的心理問題都是心病,所以心病只能用心藥,其他治療手段都是治標不治本。普通的治療方式有:適當的運動、唱歌、旅遊、傾訴、冥想、靜心、催眠、轉移意念,吃鎮定藥、陪伴、醫院治療、每天做一件好事、做志願者、專注做一個感興趣的事情(例如書法、抄心經、彈琴等)都能暫時對心理問題起到一個緩解的作用,但是如果要根治,需要拔高維度才能實現。

    心病的核心原因是對生命的意義沒有形成正確的認知,所以不妨直接從人生意義入手,大道至簡。孔子說,五十知天命。唯有知道自己的天命,我們才有目標,才有激情、才有快樂,才有意義。瞭解自己天命比較有效的方法,一是去領悟經典書籍,比如《道德經》、《莊子》、《黃帝內經》,還有一些佛經也是很有借鑑意義的,比如《金剛經》《心經》。上面的書籍一般人理解不了,因此,還有一個比較快的工具,就是九型人格,可以快速找到自己的價值觀,自己的慾望及恐懼,就容易深入去自我察覺,自我成長。

    根據本人經驗,總結一些從另外一個視野去解決所有的心理問題,供大家交流、參考:

    1.瞭解自己、喜歡自己:因為天生我材必有用(這不是心裡雞湯,是有深層意義)。

    2.瞭解他人、接受他人: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有了好的人際關係,才能讓心情保持愉悅)。

    3.要明白人生就像一齣戲,自己是主角,周圍的人都是配角,沒有這些配角(無論在你看來是好人還是壞人),我們主角也沒法演下去。因此要理解、接納、感恩。如果有這個思維,就能很好地跟所有人和諧共處。

    4.堅持利他。人生的目的是追求快樂和幸福。很多人以為擁有是幸福,實際放下才能獲得快樂。但擁有很重要,因為只有擁有了,才能心甘情願放下,就不再執著,就會產生助人利他的思維。抑鬱症者一般追求被愛,追求被認可,因為得不到,就產生諸多情緒障礙。所以抑鬱症者如果每天都能堅持做一件好事,哪怕很小的好事,都能得到別人的認可,就會不斷得到正能量,積少成多,慢慢就能走出自卑,生命無意義的的困境。因為生命的終極使命就是利他,為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每天利他,心情一定很好。這個有足夠的資料支撐,是有效果的。心甘情願學習雷鋒精神,學習黨的為人民服務精神,做志願者都可以治癒很多輕微的精神疾病。

    5.懂得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人生所經歷的一切都是為了體驗,任何事情的發生對我們個體來說是很有幫助的,幫助我們覺醒(包括適度的心理問題,也是一種體驗,體驗後才會知道很多問題都是自己的幻覺,痛苦與快樂都是一念之差,只要一轉念,瞬間可以解決絕大部分心理問題)。因此這種經歷沒有好與壞,如果是忍受,往往就是折磨,如果是接納,就能大幅度減輕痛苦,甚至一笑而過。再打個比方,一個小孩子摔地上,衣服和面板都摔破了,對於這個小孩來說,可能就是痛苦的、難過的、傷心的;但是作為旁觀者的大人,或許不當回事,一點也不緊張,因為大人知道小孩子摔跤可以讓他學會如何保持身體平衡,受傷後如何處置等體驗,那小孩子今後就避免了更大的傷害,也學會了處置危機的技巧,這就是吃一暫長一智。我們懂得用這個思維開導小孩,為什麼就不能站在更高維度來開導自己呢?所以一切安排都是都今後的生命體驗有幫助,沒有一個經歷時多餘的。這個又跟玩電腦遊戲的時候非常相似,遊戲設計的任何一個情節都不會多餘的,都對我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幫助。要麼給我們暗示,要麼給我們能量,要麼給我們增長見識,對遊戲衝關是缺一不可的,所以打遊戲一定不能心煩意亂,更不能急功近利,而是耐心去接受遊戲設計者設定的各類考驗,只要完成考驗了,人生的歷程也就豐滿了。

    6.傳統中醫。一般傳統中醫認為心理問題大部分是陰陽失衡,比如抑鬱症往往是陰氣太重、陽氣不足,火力不夠,所以多吃一些昇陽的食材或中藥,達到體內陰陽平衡,對治療抑鬱症也是很有幫助的。如果發現自己的情緒波動很大,不妨去看下中醫,調理一下身體,生理健康是會影響到心理健康的。

    7、明白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悲極生喜、陰陽互生、否極泰來,所以我們應該抱著期待的心情去面對今後的一切,不論是好事還是磨難。只要當下保持積極的心態,一切事情都會往正能量的方向發展。一旦覺醒(往往是瞬間發生的),就會充滿無窮的力量。

  • 10 # 和本博士

    對於這樣的問題確實是比較常見,

    在這裡有很多優秀的解答了,

    不過和本老師這裡還有一個方法,

    是大家都沒有提到的好辦法。

    在和本老師做心理諮詢7年的過程中,

    接觸過許多的來訪者,

    同時和本老師也是管理學博士,

    也深入瞭解過很多成功企業家。

    這個方法對於一些輕微的心理不適,

    甚至說大多數的【心理感冒】,

    都是非常的有效,而且簡單快速,

    就連沒有心理學基礎的人,都能學會!

    ——森田療法

    這個辦法,你不用找別人,

    也不需要做多複雜的事情,

    基本上什麼都不做就可以了。

    當然這個什麼都不做,

    意思不是真的什麼都不做,

    是不需要刻意的去關注症狀。

    在這裡和本老師講三點核心,

    事情本位、可操作性、可感知性,

    只要掌握了這三個要點,

    你就可以學會,

    這個可以快速緩解心理問題的有效辦法。

    01

    第一點,我們來講,

    什麼是事情本位呢?

    又為什麼要事情本位?

    與事情本位相對的,

    是情緒本位,

    很多人有情緒上的問題時,

    會太過於焦慮情緒本身,

    這就導致了情緒問題變成了心理問題。

    什麼是情緒本位呢?

    比如,

    你在心裡說,

    “廁所太髒了,

    我需要打掃一下,

    但是,

    由於今天情緒不好,

    所以我放棄打掃了。”

    ——這樣就是情緒本位。

    .

    而事情本位就是,

    “廁所太髒了,

    我需要打掃一下,

    雖然,

    我今天的情緒不好,

    但是我也要完成這個工作。”

    這個就是事情本位。

    .

    如果我們採用情緒本位,

    心情不好的事情沒有解決,

    而廁所也沒有打掃,

    很可能第二天因為廁所沒打掃,

    以及第二天繁瑣的事情,

    很多事情堆積在一起,

    導致心理變得焦慮了。

    .

    也就說,

    我們太關注自己的情緒了,

    本來只是短時間內的情緒不好,

    沒想到調節不好,

    變成了更加長期的心理問題。

    而如果我們打掃完廁所,

    很可能在打掃廁所的過程中,

    注意力轉移了,

    原本讓我們心煩的事情,

    由於完成了一件事情,

    獲得了成就感、滿足感等正面情緒,

    情緒不好的問題就解決了。

    .

    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強調事情本位,

    事情本位對我們的生活,

    更加容易產生積極證明的影響。

    02

    第二點,

    接著我們講可操作性。

    有的朋友就可能會問了,

    我現在知道了事情本位的重要性,

    但是很多事情,

    根本無從下手怎麼辦?

    .

    可操作性,

    就是把沒辦法操作的事情,

    變成可以操作的事情。

    比方說和本老師帶學生寫畢業論文,

    很多同學就會焦慮,

    到底要怎麼樣寫出一篇合格的畢業論文?

    .

    如何寫出一篇合格的畢業論文,

    這個事情就是一件很難操作的事情,

    甚至對於很多學生來說,

    起一個靠譜的標題,

    都是一件很難操作的事情。

    那麼該怎麼辦呢?

    .

    去收集一下往年師兄師姐的論文,

    以及去檢視相關領域的論文,

    還有去網際網路上找找,

    別人寫論文時發生的常見錯誤。

    這些都是可以操作的事情,

    而且對於寫好一篇論文是有幫助的。

    .

    03

    最後一點,

    就是可感知性。

    為什麼很多人做完事情後,

    還是感覺情緒問題沒有緩解呢?

    這可能是因為事情沒有可感知性。

    .

    還是拿寫論文這個事情舉例子,

    你可能要寫一篇文章,

    但是你可能一整天下來看了很多文獻,

    每一篇都精心去讀。

    但是可能到了晚上,

    如果你不看記錄,

    你就會很懵逼,

    哎?我白天到底幹了什麼啊?

    .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大多數人的記憶力,

    其實並不是能這麼清晰的感知,

    而是一個很朦朧、模糊的感覺。

    .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採用一些方法,

    來加強感知性,

    讓我們擁有更高的體驗感。

    比如同樣的看一天的文獻,

    但是在看的過程中,

    我們開啟一個文件,

    把相關的、重要的東西進行整理,

    全部收納進一個文件中,

    並且進行題目備註、分類。

    這樣你晚上再看的時候,

    你就會感覺到,

    啊,原來我一天干了這麼多工作啊!

    .

    這個文件就是你一天工作的【結晶】,

    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看書會做筆記,

    這就是一個存在的痕跡,

    也是一個現實存在的、具體的結果,

    而這個結果會告訴你,

    原來你已經做過這麼多事情了。

    .

    這樣文件這個具體存在的事情,

    就會提醒你,

    事情已經完成了,

    你的內心就會有成績感,

    對於寫論文的焦慮,

    自然而然就減輕很多。

    .

    以上就是森田療法的簡單應用,

    是不是很簡單又能快速上手?

    我是和本老師,

    可以幫助到你解決問題,

    更加幸福,

    讓我也覺得回答問題是幸福的。

  • 11 # 寂靜無聲Silencioso

    要解決這些心理疾病,我個人覺得首先要找到它的根源,每個人生活方式不一樣,所呈現的煩惱也不一樣,有的人可能因為貸款買房,買車給自己增加了經濟壓力,有的人可能因為生病而拖垮了家庭,有的家庭可能因為感情不和睦,導致無休止的爭吵,孩子小小的心靈也會受到不可磨滅的傷害,有的人公司倒閉對生活失去希望等等諸多原因不一而同。

    縱觀諸多原因,最主要的還是壓力太大超過心裡承受的範圍而導致抑鬱焦慮等各種心理疾病,個人覺得要緩解這些心理上的疾病,先不妨靜下心來,看看自己受到了哪方面的壓力,然後對症下藥。我覺得家庭對這些心理疾病有很大的療效,然而很多人忽視了親情,在我們受到傷害,遇到困難,家庭就是我們的港灣,避風港,可以緩解我們的壓力,老話都有家和萬事興,但我們都漠視了。

    然後我們對生活一定要知足少欲,這是我經常放在口邊的一句話,很多朋友因為慾望太高,房子要大,車子要氣派,銀行要存款等等對自己期望太高,最後可能都是不盡人意,就會造成生活中很大的壓力,當這些壓力超過心理承受範圍就抑鬱成疾,所以生活一定要知足少欲。

  • 12 # 戒唐

    我個人比較推崇正念,堅持練習正念,增強自己的接納能力,加強自己的心理靈活性。這個對大多數的心理疾病都有效。

  • 13 # 健康界

    常見心理疾病一:抑鬱心理

    表現:對周圍的一切都失去興趣,明顯的表現:懶得理你對周圍的一切都失去興趣,就連最基本的“今天中午吃什麼”這樣的話題都覺得很無聊,對工作、生活和戀愛等等都覺得沒意思

    小建議:如果只是間歇性的抑鬱心理,要學會適當調節,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來進行放鬆,比如:購物、看書、運動、養盆栽。如果情況比較嚴重,超過2周以上持續性的抑鬱心理,自己無法調節,就要尋找專業人士的幫助了。

    常見心理疾病二:強迫心理

    表現:對無關緊要的小事必須以自己的原則或者習慣去做,否則覺得很難受強迫症這個詞,一開始是用來黑處女座的, 後來大家不避諱的開始說這個詞,很多人都表示自己有強迫症:顏色強迫,韓劇《沒關係,是愛情啊》裡面的男主就有顏色強迫症;物品強迫,所有的東西必須按照自己的方式放,用完之後得物歸原地;行為強迫,不能看見書本卷邊折角,不能看見衣服氣球,等等,表現形式比較多。

    常見心理疾病三:焦慮心理

    表現:對所有問題表現的焦急,緊張,不知道如何是好,遇到的問題也不知道如何下手解決

    小建議:如果是瞬間的焦慮,比如冒冷汗,發抖等有外在表現的,可以嘗試深呼吸3-5次,等症狀緩和了,再慢慢的分析焦慮的原因,一件件的解決,不要著急,在心裡暗示自己:沒關係,肯定會有方法解決的,如果實在是解決不了,就不要勉強自己,告訴自己,反正也解決不了,焦慮也沒有用,可以尋求周圍人的幫助

    常見心理疾病四:分裂心理

    表現:分裂可不只是大雙子座的特性,如今很多人都有這個情況。對身邊親近的人表現外向,大大咧咧,對陌生人表現內向,不願意溝通;情緒反覆,一會兒一個樣,上一分鐘開心,下一分鐘難過。又要提到趙寅成歐巴了,在《沒關係,是愛情啊》裡面,顏色強迫是輕症狀,嚴重的是精神分裂,有一個別人看不見的朋友,可以無障礙跟這個別人看來不存在的朋友交流,當然,這種就是屬於嚴重的心理疾病了,得找醫生了,另一個電視劇《Kill Me Heal Me》中,男主更有七重分裂人格~~驚!

    小建議: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深呼吸或者練瑜伽,或者找人傾訴,都是不錯的選擇

    常見心理疾病五:恐婚心理

    表現:未婚改為已婚,接受不了,寧願愛情長跑,或者長期單身,都不願意結婚

    常見心理疾病六:適應障礙

    表現:在明顯的生活改變或環境變化時所產生的短期和輕度的煩惱狀態和情緒失調

    小建議:跟身邊的人傾訴,或者常帶一件貼身物品,相當於護身符之類的,手鍊,小掛飾都可以,一旦有不適應的改變,看看貼身物品,告訴自己還有熟悉的東西在身邊

    常見心理疾病七:社交恐懼症

    表現:懼怕和外界人和事務,內向的人覺得自己不合群,不會和別人說話;外向的人覺得自己的張揚讓人嫉妒,有人會暗中加害,猜不透別人的心,好像都是自己的錯

    小建議:找準自己的定位,用自己舒適的方式去跟外界交流

    常見心理疾病八:選擇困難症

    表現:面對選擇時會異常艱難,無法正常做出自己滿意的選擇,在幾個選擇中必須做出決定的時候很恐慌,驚慌失措,甚至汗流浹背,最後還是無法選擇,導致對於選擇產生某程度上的恐懼。《天生購物狂》裡面,劉青雲扮演的就是典型的有選擇恐懼症的人,明明會多種擒拿格鬥術,卻在每次跟人打架的時候,都被別人打,因為不知道是要選擇跆拳道還是空手道~

    小建議:做選擇之前,衡量下哪種選擇對你最有利,或者讓你最開心,或者遵從你的內心,不計較一切得失,最想選擇的那個,就是你最想要的,最後的結果,也就是你要承擔,反正一生中要做很多種選擇,選擇A,就不會過B的那種生活方式,將一切看淡,對錯不是唯一標準。

    常見心理疾病九:習慣性否定心理

    表現:否定別人 ,否定自己,否定全世界,做錯事情不會承認,一味的找藉口,對美好的人和事物視而不見,只看見不足的地方,一味的找不足,太過於要求完美

    小建議: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待身邊的人和事,跟外界接觸時,先找對方的優點,時常誇別人,比如:你今天的口紅很適合你;你的字寫的很好看;你的PPT模板好獨特啊;今天的天空好藍,這樣子的話,自己的心情也會好起來哦!

    常見心理疾病十:應激性創傷心理

    表現:面對天災人禍,離別失去,會將悲傷情緒放大,覺得一切不幸的事物離自己太近,每天的積極努力都沒有意義

    小建議:害怕也是一種力量,何不將這種害怕轉變為自己的一種能力,去幫助別人,跟別人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參加自己感興趣的活動,去看一場演唱會,去爬山看一次日出,親近大自然,感受鳥語花香。活在當下,珍惜身邊人

  • 14 # 向日葵7O89

    找到強健身心的事,先做起來,充實生活,做一個行動派,提高素質,修養,擺脫享福,舒適區,擺脫對輿論,“別人說”的影響和依賴,做一個獨立,自信,正能量的人。

    對問題,找方法比發牢騷,批評,指責,責怪他人要明智得多,雙贏得多。找方法,就會成長為強者,一味責怪,只會在“別人害了我”的自怨自艾裡越陷越深,可憐可恨,扶不上牆的怨天尤人。

  • 15 # 金子Jane

    1、學習先寵愛自己

    2、建立深入的親密關係

    3、良好的人際關係和社會支援系統

    4、有熱情的工作

    5、運動,保持健康的身體

  • 16 # 於曼衍

    應該認識到此病對身體的危害,及時離開所處的環境,有計劃的加強身體鍛鍊。。同時按醫生的要求堅持服藥。我相信經過這系統的治療會痊癒的。

  • 17 # sun829

    中醫+睡眠+佛經道德經+運動+轉移注意力+改變自己錯誤的思維和生活習慣+深呼吸+放鬆+舒緩的音樂+歡笑+曬太陽(最好去海邊穿泳衣曬太陽,趴在沙灘上曬)

  • 18 # 極光暮光

    不知道你說的這些心理疾病到了什麼程度,如果只是短期的就立馬拋下,不要去想,轉移注意力,很快就會恢復如初;如果經常性這樣,你為此而苦惱,甚至影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就要去看醫生遵醫治療了,這個過程很漫長。

    我們知道的一些名人也是這種病,比如崔永元、楊坤,他們經過好幾年的治療才慢慢康復,如今也在吃藥。

    現在網上七七八八的各種療法五花八門,要知道抑鬱症焦慮症是病,不是看基本書就能好的,主要是藥物治療然後配合心理疏導。

    題目四種疾病是同時存在的,抑鬱肯定是焦慮演變,焦慮症一定會有恐懼強迫心理。

    所以緩解方法一定要積極治療,同時對自己的這些心理疾病要有一個認知,要放下,不要每天神經緊繃想著這些毛病,多出去走走,進行戶外運動。

  • 19 # 心理研究社

    這讓我想起了一句話:改變那些不能接受的,接受那些不能改變的。

    個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都會遇到很多問題和困難,會沮喪,難過,悲傷,甚至絕望,這個時候需要理解,不要把全部的精力放在自己身上,那樣你只會陷入痛苦無法自拔。

    你說的這些心理問題,每個人或許都有一點,有些人明顯,有些人不明顯而已。認識到我們個人都是一個平凡人,和世界上任何一個普通人沒有區別,不要過度的把精力全部放在關注自己,學會與外界建立聯絡,外界的大自然,外界的人,外界的物。

    要學會去用自己的能力去改變那些可以改變的事情,接受你所處的環境,接納身邊的人,接受新鮮的事物。

    多去大自然中走一走,學會去感知四季變化,春暖花開;多與身邊的人溝通交流,感受每個人的喜怒哀樂;多與家人陪伴,感受人情冷暖。

    也可以去聽聽音樂,看看話劇,跑跑步,釣釣魚,爬爬山,都是不錯的選擇。和遠方的朋友通通電話,好友一起喝茶聊天也是可以的。

  • 20 # 霖士心理

    這些現代疾病並不是一種因素引起的,而是多重壓力在一起相互影響的結果。比如,有的人連續一、兩個月時間出現身體不適,引發失眠,再加上職場連續受挫,在高度承壓下很容易出現暴躁情緒,從此惡性迴圈,便極有可能成為抑鬱、焦慮、狂躁或者雙相情感障礙...

    最終,這些過度擔心與失去的心理活動將影響到我們的生活節奏,如果一個人短時間內焦慮,肯定會對身心生活工作,產生一定程度的障礙,長時間就容易引發面容憔悴、體重下降、甚至引發身體疾病...

    因為題主的這些問題涉及面很大,很難一篇文章梳理全面,以點帶面來講一講,就以焦慮舉例好了:

    之前,有一位白領,由於大量資訊的積壓,每天都要處理數十份郵件,再加上工作非常飽和,每天上班前都會對眼花繚亂的資料搞到痛不欲生。這其實才白領當中非常普遍,我們稱之為“資訊焦慮”。

    因為得了資訊焦慮,對待外界資訊時就會更加焦慮,哪怕是一個簡單的電話鈴聲,都會出現煩躁、抑鬱、甚至是幻聽。

    這種情況下,除了聽從醫師的治療,按量服藥以外,還需要調整自己的思維認知。要做的基本有以下幾個步驟:

    增加自信

    一些朋友對自己沒有信心,對完成和即將應付的事情產生了一定的懷疑,總感覺自己在做這件事時,註定會失敗,從而引起莫名的擔憂、緊張和恐懼情緒。所以,作為這樣的神經性焦慮患者,就必須從增加自信開始,減少自卑感。

    自我鬆弛

    這是要學會將自己從緊張情緒中解脫出來。比如,你在精神狀況良好的情況下,想想接下來可能會出現的危險情景,提前預測到最差的情況,並做好最壞的打算,不斷安慰自己,嘗試著自己去接受最壞的結果。當多頻次的預想,自己已經習慣時,出現最壞結果了,自然而然就可以提前應對,而不必再為結果而擔驚受怕了...

    自我反省

    有些神經性焦慮患者,會對某些情緒體驗和慾望比較壓抑,雖然被壓抑到無意中去了,但並不代表消失了。而是潛伏在無意識中,成為了一種心結。這個時候,你並不知道是因為什麼原因,所以,要及時做自我反思,把潛意識中的自我壓制的痛苦訴說出來。一般情況下,發洩出來後,症狀就會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對於這方面的方法,可以翻看我的專欄《19種常見焦慮》裡面有對應的破解方法)

    自我催眠

    焦慮症患者,一定要學會與潛意識溝通,就是我們俗稱的催眠。因為,焦慮症患者都多少伴隨一些睡眠障礙的問題,難以入睡或突然驚醒,這個時候不要強制自己再繼續入睡,因為現階段你把睡眠當成了任務,反而增加了心理壓力。(這方面在專欄《10種方法助力好睡眠》也有詳解,也融入了一些自我催眠技巧)

    總之,焦慮也好,抑鬱也罷,都需要我們對自己有著更深層次的瞭解,從而直面它,無論你是否對這些現代心理疾病有困擾,希望這些內容都能對你有或多或少的啟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19DC《小丑(The Joker)》 電影裡,有什麼隱藏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