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藝舟海棠

    正一品:職官: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將

    爵 :王

    從一品:

    職官: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文散官:開府儀同三司

    武散官:驃騎大將軍

    爵:嗣王、郡王

    勳:國公

    正二品:

    職官:尚書令(因李世民曾任此職,後來此職一直空置)、大行臺尚書令

    文散官:特進

    武散官:輔國大將軍

    爵:開國郡公

    勳:上柱國

    從二品:

    職官:尚書左右僕射、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府牧、大都督、大都護

    文散官:特進

    武散官:鎮軍大將軍

    爵:開國縣公

    勳:柱國

    正三品:

    職官:侍中、中書令、吏部尚書、十六衛大將軍、六部尚書、太子賓客、太常卿、太子詹事、中都督、上都護

    文散官:金紫光祿大夫

    武散官:冠大將軍、懷化大將軍

    勳:上護軍

    從三品:

    職官:御史大夫、秘書監、光祿/衛尉/宗正/太僕/大理/鴻臚/司農/太府卿、左右散騎常侍、國子祭酒、殿中監、少府監、將作大匠、諸衛羽林千牛將軍、下都督、上州刺史、大都督府長史、大都護府副都護

    文散官:銀青光祿大夫

    武散官:雲麾將軍、歸德將軍

    爵:開國侯

    勳:護軍

    正四品上:

    職官:黃門侍郎、中書侍郎、尚書左丞、吏部侍郎、太常少卿、中州刺史、軍器監、上都護府副都護、上府折衝都尉

    文散官:正議大夫

    武散官:忠武將軍

    爵:開國伯

    勳:上輕軍都尉

    正四品下:

    職官:尚書右丞、尚書中司侍郎、左右千牛衛/左右監門衛中郎將、親勳翊衛羽林中郎將、下州刺史

    文散官:通議大夫

    武散官:壯武將軍

    從四品上:

    職官:秘書少監、、殿中少監、內侍、大都護府/親王府長史

    文散官:太中大夫

    武散官:宣威將軍

    勳:輕車都尉

    從四品下:

    職官:國子司業、少府少監、將作少匠、京兆/河南/太原府少尹、上州別駕、大都督府/大都護府/親王府司馬、中府折衝都尉

    文散官:中大夫

    武散官:明威將軍

    正五品上:

    職官:諫議大夫、御史中丞、國子博士、給事中、中書舍人、都水使者、萬年/長安/河南/洛陽/太原/晉陽/奉先縣令、親勳翊衛羽林郎將、中都督/上都護府長史、親王府典軍

    文散官:中散大夫

    武散官:定遠將軍

    爵:開國子

    勳:上騎都尉

    正五品下:

    職官:太子中舍人、內常侍、中都督/上都護府司馬、中州別駕、下府折衝都尉

    文散官:朝議大夫

    武散官:寧遠將軍

    視正五品:薩寶

    從五品上:

    職官:尚書左右司諸司郎中、秘書丞、著作郎、太子洗馬、殿中丞、親王府副典軍、下都督府/上州長史、下州別駕

    文散官:朝請大夫

    武散官:遊騎將軍

    爵:開國男

    勳:騎都尉

    從五品下:

    職官:大理正、太常丞、太史令、內給事、上牧監、下都督府/上州司馬、駙馬都尉、奉車都尉、宮苑總監、上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朝散大夫

    武散官:遊擊將軍

    正六品上:

    職官:太學博士、中州長史、親勳翊衛校尉、京兆/河南/太原府諸縣令、武庫中尚署令、諸衛左右司階、中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朝議郎

    武散官:昭武校尉

    勳:驍騎尉

    正六品下:

    職官:千牛備身、備身左右、下州長史、中州司馬、內謁者監、中牧監、上牧副監、上鎮將

    文散官:承議郎

    武散官:昭武副尉

    從六品上:

    職官:起居郎、起居舍人、尚書諸司員外郎、大理司直、國子助教、城門郎、符寶郎、通事舍人、秘書郎、著作佐郎、侍御醫、諸衛羽林長史、兩京市令、下州司馬、左右監門校尉、親勳翊衛旅帥、上縣令

    文散官:奉議郎

    武散官:振威校尉

    勳:飛騎尉

    從六品下:

    職官:侍御史、少府/將作/國子監丞、司農寺諸園苑監、下牧監、宮苑總監副監、互市監、中牧副監、下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通直郎

    武散官:振威副尉

    正七品上:

    職官:四門博士、詹事司直、左右千牛衛長史、軍器監丞、中縣令、親勳翊衛隊正、親勳翊衛副對正、中鎮將

    文散官:朝請郎

    武散官:致果校尉

    勳:雲騎尉  正七品下:

    職官:內寺伯、諸倉/諸冶/司竹/溫湯監、諸衛左右中候、上府別將/司史、上鎮副、下鎮將、下牧副監

    文散官:宣德郎

    武散官:致果副尉

    從七品上:

    職官:殿中侍御史、左右補闕、太常博士、太學助教、門下省錄事、尚書都事、中書省主書、左右監門直長、都水監丞、中下縣令、京縣丞、中府別將/長史、中鎮副、勳衛太子親衛

    文散官:朝散郎

    武散官:翊麾校尉

    勳:武騎尉

    從七品下:

    職官:太史局丞、御史臺/少府/將作/國子監主簿、掖庭/宮闈局令、下縣令、太廟諸陵署丞、司農寺園苑副監、宮苑總監丞、公主家令、親王府旅帥、下府別將/長史、下鎮副、諸屯監、諸折衝府校尉

    文散官:宣義郎

    武散官:翊麾副尉

    視從七品:薩寶府祆正

    正八品上:

    職官:監察御史、協律郎、翊衛、大醫署醫博士、軍器監主簿、武庫署丞、兩京市署丞、上牧監丞、執乘親事

    文散官:給事郎

    武散官:宣節校尉

    正八品下:

    職官:奚官/內僕/內府局令、備身、尚藥局司醫、京兆/河南/太原諸縣丞、太公廟丞、諸宮農圃監、互市監丞、司竹副監、司農寺諸園苑監丞、靈臺郎、上戍主、諸衛左右司戈

    文散官:徵事郎

    武散官:宣節副尉

    從八品上:

    職官:左右拾遺、太醫署針博士、四門助教、左右千牛衛錄事參軍、上縣丞、中牧監丞、京縣主簿、諸倉/諸冶/司竹/溫湯監丞、保章正、諸折衝府旅帥

    文散官:承奉郎

    武散官:禦侮校尉

    從八品下:

    職官:大理評事、律學博士、太醫署丞、左右千牛衛諸曹參軍、內謁者、都水監主簿、中書/門下/尚書都省/兵部/吏部/考功/禮部主事、中縣丞、京縣尉、諸屯監丞、上關令、上府兵曹、上挈壺正、中戍主、上戍副、諸率府左右司戈

    文散官:承務郎

    武散官:禦侮副尉

    正九品上:

    職官:校書郎、太祝、典客署掌客、嶽瀆令、諸津令、下牧監丞、中下縣丞、中州博士、武庫署監事

    文散官:儒林郎

    武散官:仁勇校尉

    正九品下:

    職官:正字、奚官/內僕丞、內府局丞、太史局司辰、典廄署主乘、下縣丞、下州博士、京兆/河南/太原府諸縣尉、上牧監主簿、諸宮農圃監丞、中關令、親王國尉、上關丞、諸衛左右執戟、中鎮兵曹參軍、下戍主、諸折衝隊正

    文散官:登仕郎

    武散官:仁勇副尉

    從九品上:

    職官:尚書/御史臺/秘書省/殿中省主事、奉禮郎、律學助教、弘文館校書、大史局司歷、太醫署醫助教、京兆/河南/太原府/九寺/少府/將作監錄事、都督/都護府/上州錄事市令、宮苑總監主簿、上中縣尉

    文散官:文林郎

    武散官:陪戎校尉

    從九品下:

    職官:內侍省主事、國子監錄事、崇文館校書、書學博士、算學博士、門下典儀、太醫署按摩/祝禁博士、太卜署卜博士、太醫署針助教/醫正、太卜署卜正、太史局監候、掖庭局宮教博士、太官署監膳、太樂鼓吹署樂正、大理寺獄丞、中下州醫博士、中下縣尉、下關令、中關丞、諸衛羽林長上、諸津丞、諸折衝府隊副、諸率府左右執戟

    文散官:將仕郎

    武散官:陪戎副尉

    流外一等:諸衛/都水監/羽林軍錄事、尚書/中書/門下省/御史臺令史、太常寺謁者、司儀署諸典書、河渠署河堤謁者、太醫署醫針師、內侍省寺人  視流外一等:薩寶府祓祝

    流外二等:太卜署卜助教、秘書/殿中/內侍省令史、城門/符寶/夕文館令史、通事令史、尚書/門下/中書省/御史臺書令史、太常寺祝史、宮苑總監錄事、典客署典客、親勳翊衛府錄事、太史局漏刻博士、御史臺殿中令史

    流外三等:城門/符寶書令史、秘書/殿中/內侍省、御史臺書令史、、諸牧園苑監錄事、諸倉監/諸關津錄事、諸衛羽林軍府/太子詹事府令史、尚食局主食、、秘書/殿中/內侍省諸局書令史、內侍省內典引、尚藥局太醫署按摩祝禁師、太常寺贊引、太醫署醫工/針工、太卜署卜師諸計史、率更寺漏刻博士

    流外四等:、諸衛羽林軍史、門下省主寶/主符、太醫主藥、門下/中書省傳制、太醫署按摩祝禁工、御史臺監察史

    視流外四等:薩寶府率

    流外五等:大理寺司直平事史、諸署農圃監、諸牧園苑監史、諸都護府史、太官署監膳史、良醞署掌醞、掌醢署主醢、諸典事、親勳翊衛率府史、大理寺獄史

    視流外五等:薩寶府史

    流外六等:親勳翊衛府史、諸倉關津府史、、太醫署藥園師、諸亭長

    流外七等:門下省主節、諸掌固、大史監歷生、天文觀生、諸倉關津史、諸倉計史

    流外八等:守宮署掌設

    流外九等:國子學/太公廟幹、諸輦者

  • 2 # 常棣tandy

    官品是指官位高低的等級順序,是確定俸祿的依據。中國歷史上,嚴格意義的用“品”定官位的高低始於魏晉時期。魏晉以前並不用“品”,而是用爵位和秩祿定官位高下,分別實行於先秦和秦漢。

    一、先秦時期的以爵定官

    西周實行世卿世祿制,如前所述,周天子、諸侯國君手下的大臣也有爵次,即卿、大夫、士,卿再分為上、中、下三級,士亦也有上士、中士、下士之分,這個爵次同時也代表了西周官員的位次。

    西周還有九命制的說法,按照《周禮》、《通典》等書的記載,周代的官員“有九儀之命,正邦國之位”,也就是說周天子、諸侯手下的群臣官位共分為九個等級:九命作伯,八命作牧,七命賜國,六命賜官,五命賜則,四命受器,三命受位,再命受服,一命受職。

    九命最尊,一命最卑,同時規定了每一等級官員的服飾、器物等標準。卿、大夫、士是爵位,也是官位。天子有天子的卿大夫、士,諸侯有諸侯的卿大夫、士,卿大夫士則對天子、諸侯盡為臣義務。

    春秋時期,官吏的任命從以血緣為依據逐漸轉向以個人才幹和能力為授職的標準。但這時新的官僚制度還處在發生期,表示官員等級的高下也只能暫時以西周時期的卿、大夫、士來區分。

    到戰國後期,變法最為徹底的秦國開始推行二十級軍功爵制,其中就蘊含了卿、大夫等級制的因素在裡面。

    以商鞅制定的二十等軍功爵製為例,第1級公士至第4級不更相當於士,第5級大夫至第9級五大夫相當於大夫,第10級左庶長至18級大庶長相當於卿,第19關內侯和第20級徹侯相當於侯。

    從這個角度看,軍功爵制在實施之初,意義並不僅僅在於賞功,也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後來的官品作用,即以爵定官吏等級的功能,由此可見軍功爵和舊五等爵之間的本質不同之處。

    具體而言,二十等軍功爵制與西周舊爵制雖然有相通之處,但更大的不同卻在於抽去了舊爵制中封土治民的這一重要內涵。不論功臣宗親,受爵並不意味著可以另外獲得土地和治民權,成為自己封國采邑中的另一批大大小小的君主,而只是政治地位有所提高,只是服從於君主的臣僚。

    這樣,軍功爵就成為君主強化君權、建立以君權為核心的身份等級秩序的得力工具,對於春秋戰國時期新興君主專制國家的出現和成熟,起到了相當積極的作用,擁有爵位就意味著可以獲得田宅、役使庶子、免除徭役、減刑抵罪種種經濟和政治上的特權,以至於爵和祿這兩字在戰國起就常常聯稱,如《鹽鐵論·險固》稱“庶人之有爵祿”。

    當然,軍功爵的本來目的還是為獎勵軍功,有軍功者在疆場上可以奮勇殺敵,但要當官卻不一定稱職,因為當官需要的是另一種行政管理才能,這和戰場上的所向披靡絕對是兩碼事。

    因此,儘管軍功爵制在實施之初也可以用來顯示官吏的等級高低,但隨著專制國家形成後對龐大官僚隊伍的需要和依賴,就迫切需要另一種用來排定百官等級高低、資歷深淺的制度,那就是秦漢時期的按照祿石定官品的制度。

    二、秦漢以秩定官階

    “秩”是指官吏的俸祿,秦漢時期,官位的高低直接以祿秩來確定。祿以“石”為單位,就以粟石若干來代表官階。這是和春秋戰國時期官僚制度的形成同步的。

    《韓非子·外儲說右下》、《戰國策·燕策》和《史記·燕世家》中都曾出現過燕國內有“三百石吏以上”的語句。從《史記·燕世家》記載的情況看,燕王噲在身邊人的勸說下,打算仿效上古的禪讓把王位讓給重臣子之,又擔心百官不服從,“王因收印自三百石吏以上而效之子之”,“效”作呈給意,燕王把三百石以上官吏的官印都收回來,讓子之重新任命這些官吏,以此樹立起子之的絕對威信。

    由此看來,燕王噲時的官吏用官俸若干石作為秩位代稱的做法已經蔚為風氣,這三百石很可能是燕國官吏秩階的一個分界點,即三百石以上的官吏屬於高官。

    當然,以石為官階證據最言之鑿鑿的還是要數秦國。《韓非子·定法篇》說商君之法有五十石之官、百石之官,《商君書•境內篇》中有千石之令、八百石之令、七百石之令、六百石之令的等級,《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有六百石以上、五百石以下、斗食的提法,《睡虎地秦墓竹簡·法律答問》中也有六百石吏的明確記載,由此可以肯定,秦國已經形成較為嚴密的以石論秩的制度。

    漢襲秦制,以石論秩制度也最終定型。一般說來在西漢宣帝以前,九卿秩為中二千石,以下按官職分為二千石、比二千石、千石、比千石、八百石、比八百石、六百石、比六百石、五百石、比五百石、四百石、比四百石、三百石、比三百石、二百石、比二百石、百石至比百石共為十八級。另有真二千石的說法,但經學者考證、真二千石很可能就是二千石,暫不列入。

    如果加上秩為萬石的三公,以及低於百石的斗食、佐史,那麼共為二十一級。

    西漢帝國的全部官吏從佐史到丞相,一共13285人,全部被納入到這一秩石等級中。成帝時,廢除八百石、比八百石、五百石,剩下十八個等級。王莽時,對官職名稱多有變動,但秩石制度變化不大。東漢帝國的秩石等級也基本和西漢相差不遠。

    在從萬石到斗食、佐史類的祿秩等級中,二百石、六百石各是重要的分界點,六百石以上為高官,二百石以下在嚴格意義上只能稱為吏,還未能躋身官的行列。其中,六百石又更為關鍵《漢書·景帝紀》稱“吏六百石以上,皆長吏也”,注引張晏曰:“長,大也,六百石,位大夫”。秩石六百石以上的官吏,就可以算得上高階官員了,這“長吏”也就是秦簡中的“顯大夫”。

    《睡虎地秦墓竹簡·法律問答》雲:“可(何)謂‘宦者顯大夫’?宦及智(知)於王,及六百石吏以上,皆為‘顯大夫’。”六百石以上官吏的特權也更多,如免役權、子弟入學權。正因為六百石是漢代官秩中的一個重要分界點,一些重要官職的設立都是以六百石為秩。

    《漢書·百官公卿表》載,漢武帝設立刺史一職,“掌奉詔條察州,秩六百石,員十三人”,和二千石相比較,刺史一職無疑顯得位卑權重,但其秩位正好是六百石,雖然低但還是能夠躋身高階官吏的行列,這為以後刺史權力的日益擴張、直至成為地方最高長官奠定了基礎。

    秩祿定官位,官位和秩祿對應,所以官員在離職以後就不能享有俸祿。漢朝官員在離職之後,不管是萬石的三公還是數百石的低層官吏,也不管是被免職還是因為服喪、生病而去職,只要這位官員離開了自己的官位,他本來所享有的“若干石”秩次也就自動作廢,俸祿更是無從談起。

    如果這個官員還想重新當官,只能重新開始。例如《後漢書·班彪傳》載,班彪“舉司隸茂才,拜徐令,以病免,後數應三公之命,輒去”,本來班彪已經是一縣之令了,但因病歸,再想出仕就只能接受三公的徵召了。就算已經官至三公,復職後的秩次也低於原秩,如《後漢書·陳球傳》載,“遷球為司空,以地震免。拜光祿大夫,復為廷尉、太常。光和元年遷太尉。數月以日食免。復拜光祿大夫。明年,為永樂少府”。

    從官員的角度看,秩次跟官職位走,也就是人一走茶就涼。如果還想當官就等於重新出仕,朝廷顯得多少有點刻薄寡恩,這也說明兩漢帝國時的官秩制度尚未發展成熟;但從另一角度看,秩次跟著職位走的制度的一大好處,就是可以避免出現一大批不在其位、專享其祿的冗官,從這個意義上看,兩漢帝國的官員倒是處在一種實實在在的能上能下的變動環境。

    三、官分九品的演變

    當歷史進入魏晉時期以後,以“品”定官位高低秩序正式登上歷史的舞臺。按照杜佑《通典·職官十八》“魏官品”條中的記載,曹魏官分九品,所有官職都被納入到這一至九品的體系中,如位居第一品的有黃鉞大將軍、三公、諸國王公侯伯子男爵和大丞相,第三品有侍中、散騎常侍、中常侍、尚書令、左右僕射、尚書、中書監令、光祿大夫、九卿、司隸校尉、龍驤將軍、輔國將軍。官品越低,所包含的官職名稱越多,甚至可達到數百種之多,由此形成了一個龐大而完整的金字塔。

    關於官品制的肇始,馬端臨在《文獻通考》上提到,“其初立品,似非品秩也,乃人品耳”,這是指九品官人法。現在的學者指出,曹魏的官品制是由兩漢的朝位制度發展而來的。朝位制度萌生於先秦,是文武百官參見皇帝時的排位。

    高祖七年(前200年)十月長樂宮建成時,儒學博士叔孫通受命排定群臣朝賀的先後位次,趨退有序、群起群拜的場面令劉邦感嘆不已:原來當皇帝是如此威風,以前這皇帝真是白當了!

    朝位可以說是官職尊卑的重要標尺,和祿秩大致相吻合,但又不完全一致。例如御史中丞是千石,十三部刺史只有六百石,地方上的郡守國相則是二千石,但在朝位次序上,由於御史中丞、十三部刺史負有監察之職,反在郡守國相之上。

    另外在班固的《漢書•百官公卿表》中記,中二千石以上的官職及將軍沒有表明先後尊卑,在現實政治中,這些高層官員的資望尊卑就只能以朝位為依據。

    《三國志·武帝紀》載,建安元年(196年)九月,已經將漢獻帝迎入許昌的曹操自任大將軍,以袁紹為太尉,沒想到袁紹“恥班在公下,不肯受”。大將軍和太尉都是萬石,但按照東漢以來的朝位制度,大將軍位於三公之上,袁紹為人心高氣傲,實力又超出曹操一籌,當然不會接受了。後來曹操一見苗頭不對,趕快把大將軍的稱號讓給袁紹,這件事才算過去。

    實際上,秦漢秩石制度施行數百年後,已經出現了不少疏漏之處,而官品制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加以了彌補。秩石制自秦漢以來一直處於靜態的平衡中,而現實政治中的職官制度卻在不斷地變化、調整,一些職官或者由於接近皇帝、或者由於手握監察大權,權勢一天高於一天,但其秩位仍然很低;另一些職官本來大權在握,但隨著時代的演進,漸漸大權旁落、風光不再,但其秩位仍然高高在上。

    例如侍中與尚書令,前者是皇帝身邊的近臣,可以隨時勸諫皇帝,影響到最高決策,後者自東漢帝國開始無所不統,號稱總攬一切的政務,這兩者的作用,已大大超出在秦漢帝國初期位置顯赫、後期則風光不再的九卿。但在舊的秩石制下侍中只是比二千石的加官,尚書令只有千石,尚書令的副手尚書僕射以及各曹尚書只有六百石,而九卿則是僅次於萬石的中二千石,這與現實政治已經明顯不合拍。

    因而在新的官品制中,侍中、尚書令、尚書僕射、尚書和九卿都位居第三品,但九卿的排位明顯靠後,侍中則列為三品之首,尚書令等也在前列。可見,官品制的出現綜合了秦漢帝國以來職官制度的諸多變動。

    不過,官品制雖然確立,但原來的秩石制並沒有馬上廢除,而是品、石兼用,整個魏晉南朝都是如此。如兩晉沿用魏法,定官為第幾品,定秩為若干石。《隋書·百官志上》載蕭梁天監年間:“定令為九品。秩定,帝於品下注:一品秩萬石,第二、第三為中二千石,第四、第五為二千石。”幾年後,梁武帝又讓吏部將官品定為十八班,即以班代品,“以班多者為貴,同班者,則以居下者為劣”。

    這是一個頗為引人注目的舉動,很可能是吸取了北魏官分九品十八級的做法。但梁武帝除了十八班制度外還屢屢翻出新花樣,又有郡職十班、縣職七班、將軍號十品二十四班等等,《隋書·百官志上》就一字不落地全部記了下來,可這樣一來,班級太過於煩瑣,足以讓後人望而生畏,所以南朝後十八班基本無人問津了。陳朝代梁套用十八班,但在班外另設九品,班、品共用。

    北魏以少數民族統治中原,積極吸取中原職官制度,創設了九品十八級三十等的制度。北魏初年官定九品,但和前代所不同的是,北魏官品有正、從之分,每一品中又有上、中、下三等,《通典·職官二十》稱“又按前代職次,皆無從品,魏氏始有之”,這可以說是北魏的一大創新。

    到北魏孝文帝改革時,再次加以修改,剔除中等,只留上、下兩等。這樣,品分正、從,是為九品十八級,第四品到第九品,每品再分上、下二等,是為二十四等,加上第一品至從三品共六等,加起來共為九品十八級三十等。

    應該說,北魏官品制能最終完善的關鍵在於將九品分為十八級三十等,這也是魏晉以來官品制演變發展的結果。魏晉以來,職官名稱日益增多,職官的權責變動也較大,與此相比,官品卻只分為區區九等,這個框架顯得過於寬泛,只能大致囊括各官,在等級的細分上顯得心用餘而力不足。將每品一分為二,成為十八級後就顯得從容得多了。例如,在曹魏時同列第三品的尚書令和其副手尚書左、右僕射、下屬各曹尚書,在北魏時就分出了高下,尚書令列第二品,尚書僕射列從二品,各曹尚書列第三品,這一安排就合理多了。

    再如同樣是郡守,上郡太守列第四品下等,中郡太守列第五品下等,下郡太守列第六品下等。總之,九品十八級三十等所涵括的層次,使得統治者在為數量眾多的職官排定一張等級次序表時顯得綽綽有餘。

    到隋帝國時,終於迎來了官品制的集大成時期。隋帝國從開國皇帝楊堅到楊廣為止,一共只存在37年,儘管是一個短命的帝國但在政治、經濟、法律和軍事制度等方面都進行了全面整合,其中也包括官制方面。

    應該說,隋帝國的制度整合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接踵而來的唐帝國從中得益匪淺。隋帝國統一全國後,職事官分九品,每品各有正、從,自四品以下,又分上、下階,共為三十階,稱為流內。又定視流內品十六等、流外勳品八等、視流外勳品八等。流外勳品主要施行於胥吏雜色一類的低層次吏員,有了一定的勞績再經過考核,就可以升入流內官,稱為“入流”;職事官都是流內官。

    到隋煬帝時,廢除上下階,只保留正從之分,即九品十八級。隋帝國的文武官員共計195937人,其俸祿發放也基本按照這一品秩等級。

    至此,自魏晉以來秩石、官品並行的雜亂格局宣告結束,官品制最終取代了秩石制,而中國古代職事官的品秩在經歷了“命”、“品”、“班”的不同提法後,終於定格在“品”這一名稱。

    唐襲隋制,職事官分流內九品,每品分正、從,自四品開始又各分上下階,如唐高祖李淵時尚書令為正二品,後來李世民曾經當過尚書令,李世民登位後沒有人敢任此職,於是唐帝國就沒有尚書令,只有位居從二品的尚書令副手尚書左右僕射。視流內自五品至九品,各分正、從。唐帝國的文武百官加上各類吏員胥史,即流內、流外官合計有368668人。

    四、散官品階的系統化

    中國古代的官員可以分為兩大類:職事官和散官。職事官有固定編制,擔任實際職務並行使一定權力;散官則沒有定額,沒有實際職務和屬員,也就沒有實際權力,只用來表示官位所能享受的政治經濟待遇,也稱階官。

    《隋書·百官志》對此總結得非常清楚:“居曹有職務者為職務官,無職務者為散官。”其形成有一個過程到隋唐時期形成系統的制度。

    散官又可分文、武兩類,以文散官為例,地位較尊崇的有開府儀同三司、特進等。後漢章帝建初三年(78年),以車騎將軍馬防班同三司,這是“同三司”之名的第一次出現;殤帝延平元年(106年),鄧騭為車騎將軍、儀同三司,這是“儀同三司”之名的第一次出現;曹魏時,夷陵之戰後不得不投降曹魏的蜀將黃權大受青睞,屢次加封至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這是“開府”之名的第一次出現。

    以後開府儀同三司的稱號在史籍中就隨處可見了,三國孫權赤烏十一年(248年),吳國軍事重鎮西陵督的步騭之子步闡投降晉,加拜為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侍中;孫皓建衡二年(270年),孫秀投奔晉時被拜為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直到隋朝時,散官階才真正系統化。隋開國之初,設有從上柱國、柱國到都督的十一等散實官,六品以下的官員有十六等的散軍號,以及從特進、左右光祿大夫到朝散大夫的六等散官號。和以往不同的是,這一散官號系列在《隋書·百官志下》中被明確指出:“以加文武官之德聲者,並不理事”,只是榮譽性質的加官。此後不久,隋帝國即廢除散實官和散軍號,只留下加以充實細緻化後的散官系列,並且一一劃定了品級。

    到唐朝,散官階的序列發展得相當完備,分為文、武散階,見下表:

    這樣,唐帝國的職事官、散官之間的界定就非常清楚了。職事官有九品十八級之分,散官如文散階29級、武散階31級,稱為“散位”、“本品”或“本階”。職事官可以隨才錄用,常有遷徙;散官則按照資歷穩步上升,是官員身份和聲望的標誌。

    職事官和散官都各以一一對應的品、階來劃分高下,但品、階兩條線卻是互相獨立的,這就會出現低階散官任較高職事官,稱為“守某官”;或高階散官任某低階職事官,稱為“行某官”。士大夫只要一入仕,就會獲得一個散階即本品,稱為“敘階”,以後經過考課,這一散階也會逐漸提高,一直到這個官員離職或退休,這個本品仍然跟著這位官員。

    宋朝的情形和隋唐差不多,而散階的作用進一步凸現出來。《宋史·職官志》北宋初職事官分九品,品分正、從,同時又有散官階,文散官有29階,名稱和唐大致一樣,武散官為31階。神宗元豐年間,北宋職官制度的面目大變,按照“以階易官”的原則,“取唐及國朝舊制,自開府儀同三司至將仕郎,定為二十四階”,以後經幾次變遷,到“政和末,又改從政、修職、迪功,而寄祿之格始備。自開府至迪功凡三十七階”。

    文散官階從最高階的“開府儀同三司”到最低階的“迪功郎”,一共37階,武散官階也在宋徽宗、宋高宗時相繼調整完畢,最終形成53等武散官階。

    五、明清官階制度的特點

    從明帝國開始,散官階從名稱上看仍然自成體系,但和唐宋帝國時已經不一樣,散官階失去其自身的獨立性,成為官品的附庸物。因為,這時的散官階提升與否完全要由職官來決定,據官而授階,官位愈高,散官階愈高,也就是說只有官做大了,散官階才會跟著“沾光”。

    這樣,唐宋時低階散官任較高職事官,或高階散官任某低階職事官的情形自然就看不到了,散官階也就失去了評定功績的作用,也與俸祿無關,完全成了官員一種榮耀性的點綴。

    明·王鏊在《震澤長語·官制》中點出:“唐制,有勳、有階、有官、有爵。爵以定崇卑,官以分職務,階以敘勞,勳以敘功。四者各不相蒙,有官、爵卑而勳、階高者,亦有勳、階卑而官、爵高。今制惟以官為定,為是官,則勳、階、爵隨之,無復敘勞、敘功之意。”

    具體而言,官分九品、品分正從早已成為習慣,不及從九品的就只能稱為“未入流”,這一點明清也是如此。明帝國的文官有九品十八級,武官有六品十二級。另外,清帝國的官員可以因為加銜而提高品位,如各部尚書都為從一品,如果加上一個太師或太傅銜,就可以享受正一品的待遇了,同樣,二品的總督如果有尚書銜,那就是從一品了。

    明朝的散官階隨官職而定,文散階合計為四十二級,凡職事官先授予同品的初授散官,三年初考,稱職者授予同品的升授散官,六年再考,功勞顯著者加授散官。武散階有三十級。

    清帝國的散階更簡單,和官品高度一致也是十八級,什麼等級的職官授予什麼級別的散階,這時的散官階,已經沒有實際意義。

    (正文完)

  • 3 # 遊歷往事

    說起古代中央官位等級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各朝各代都大不相同,一個朝代的前期後期的官位等級也有很大的區別。

    1. 夏代官制簡表

    2. 商代官制簡表

    3. 西周官制簡表

    4. 春秋戰國時期官制簡表

    春秋時期幾個主要國家官制

    戰國時期七國官制

    5. 秦代官制簡表

    6. 漢代官制簡表

    西漢官制

    東漢官制

    7. 三國時期官制簡表

    8. 兩晉南北朝時期官制簡表

    兩晉官制

    北魏、北齊官制

    北周官制

    9. 隋代官制簡表

    10. 唐代官制簡表

    11. 宋代官制簡表

    宋代元豐以前中央官制

    宋代元豐以後官制

    12. 遼代官制簡表

    ;

    13. 金代官制簡表

    14. 元代官制簡表

    15. 明代官制簡表

    16. 清代官制簡表

    補充一點,三公不管怎麼變稱呼,什麼太保,太師,大司馬,都一直處於官員的最頂級,但是在明仁宗之後,三公皆為虛銜,為勳戚文武大臣加官、贈官。

  • 4 # 湘西超風行者

    秦朝:軍功爵位與郡縣制

    漢朝:三公九卿制與州牧制

    魏晉:九品中正制

    南北朝:分封制與府兵制

    隋唐:三省六部制與節度使制

    五代十國:地方藩鎮與貢舉制

    宋朝:三司制與知州制

    元朝:四等階級與行省制

    明朝:內閣制與巡查制

    清朝:九品十八級與總督制

  • 5 # 倪殿梓

    官位從級別可分為是否有超品官(如唐宋親王是一品大官,不超品的;明清親王是超過一品官的。),從功能上可分為執事官(如丞相、尚書、總督等)榮譽散官(如太師、太傅、太保等)。

  • 6 # 紹興李珍

    古代官位是如何分等級的?

    答:古代官位分等級,這裡只講以周朝為例。

    後人都知道是分封制,分封制是爵位,爵位可以長子繼承,相當於中國有段時間叫頂替父母制,有點雷同。共分公、侯、伯、子、 男五等。

    還有一種叫官職,現在叫職務,這是實職,有實際的權力。以天子身邊的官員為例:天子的“三公”周朝是司馬、司徒、司空;後來漸漸地演變成太師、太傅、太保,這些是後話不提。三公相當於公、侯;天子的卿相當於伯;天子的大夫相當於子、男;天子計程車叫“元士”,等同於附庸國。

    其享受是:天子的祿田可得方圓一千里;公、侯祿田可得方圓一百里;伯祿田可得方圓七十里;子、男祿田可得方圓五十里;不到五十里的,不能朝見天子了。只能朝見於所屬地大一些的諸侯,這種情況就叫附庸國。

    僅僅知道這一塊是不夠的,還要知道,最底層民眾的生活,才能有所鑑別,有所瞭解。

    當時每個農夫租100畝田,根據田地的肥沃程度也分五級,最好的農夫可以養活九口人;依次類推:九、八、七、六、五,最差的可以養活五口人。一般一公里等於1500畝田,二里等於一公里,也就是說:

    子、男:50裡=25公里=25*1500畝=有37500/100=375個農夫;

    伯:70裡=35公里,525個農夫;

    公、侯:100裡=50公里,有750個農夫;

    天子:1000裡=500公里,有7500個農夫。

    就算是最低可養活的農夫,一人以養活五口人計算,子、男級別,可以養活的人口為375*5=1875人口,換句話說,一個子、男級別的國君,要1875口人供養。

    一個天子需要37500口人供養;公、侯需要3750口人供養;伯需要2625口人供養。兩相比較,心裡就會有概念,就講這些。敬奉!

  • 7 # 我是高宏偉

    各不相蒙,有官、爵卑而勳、階高者,亦有勳、階卑而官、爵高者。宋朝列銜,凡階高官卑稱

    “行”,階卑官高則稱“守”,官與階同則無“行”、“守”字。今制惟以官為定,為是官,

    則勳、階、爵隨之,無復敘勞、敘功之意

    2、清代,實行的是一種相當簡化的散階制度,自正一品到從九品十八階。

    3、遠古堯時期 司空 掌管水利、建築的官員 、后稷 掌管農業的官員、工師 掌管制銎魑鐧墓僭、

    虞掌管山澤的官員、典樂掌管教育、音樂的官員。

    4、秦郎中令掌管宮殿門戶、督道倉吏 管理官倉內糧食的官員、御史大夫 制定保管法律、政令的

    司法官員。

    5、漢、三國時期太史令 職掌文史、星曆的官員、大農丞 管領鹽鐵事務的官員、中郎將統領皇帝

    侍從的官員 、典屬國 掌管少數民族各部的事務的官員、大長秋 皇后的近侍,用來宣達皇后的旨

  • 8 # 夜讀歷史

    簡單的回答一下吧。

    首先是先秦。先秦主要是依靠爵位,諸侯間採用“公侯伯子男”的順序,諸侯國採取“卿、大夫、士”的等級,但具有排他性。此種特性一直到春秋戰國時才發生了改變。

    春秋戰國是中國大分裂時期,特別是戰國,也是制度大變革時期,普通人可以憑藉戰功獲得爵位,雖然此時的爵位仍是社會地位的象徵,但爵位所帶來的好處並沒有先秦多。再者原本屬於先秦時期的吏也崛起了,也就是官僚制度也逐步形成。自此至東漢,中央政府的官員以秩來確定官位高低,看歷史劇《漢武大帝》時,二千石,千石,六百石等就是表示官員的等級。

    自東漢以下,官員管理採用“品官”的方式,事實上各個朝代設定存在著差別,但主要是在如何細化品級上。原因是東漢末年,曹魏集團用漢朝的一套官名籠絡了部分人士,又出現了許多新的官稱,比如武官多了很多將軍稱號,文官多了中書監等官稱。於是曹魏新朝面臨一個大問題,如何將混亂的官職排列出高低。得益於兩漢時期群臣拜見皇帝,以朝位的先後順序代表地位尊貴,比如尚書令、御史中丞和司隸校尉號稱“三獨坐”,就是依靠朝位的特殊排位而獲得尊貴地位,最終曹魏創造出了品官制度。當然漢朝的秩祿制度並沒有消失,與品官制度一起並行到南朝,最後才被取代。

  • 9 # 觀古識今

    1、唐制,有勳、有階、有官、有爵。爵以定崇卑,官以分職務,階以敘勞,勳以敘功。四者

    各不相蒙,有官、爵卑而勳、階高者,亦有勳、階卑而官、爵高者。宋朝列銜,凡階高官卑稱

    “行”,階卑官高則稱“守”,官與階同則無“行”、“守”字。今制惟以官為定,為是官,

    則勳、階、爵隨之,無復敘勞、敘功之意

    2、清代,實行的是一種相當簡化的散階制度,自正一品到從九品十八階。

    3、遠古堯時期 司空 掌管水利、建築的官員 、后稷 掌管農業的官員、工師 掌管制銎魑鐧墓僭、

    虞掌管山澤的官員、典樂掌管教育、音樂的官員。

    4、秦郎中令掌管宮殿門戶、督道倉吏 管理官倉內糧食的官員、御史大夫 制定保管法律、政令的

    司法官員。

    5、漢、三國時期太史令 職掌文史、星曆的官員、大農丞 管領鹽鐵事務的官員、中郎將統領皇帝

    侍從的官員 、典屬國 掌管少數民族各部的事務的官員、大長秋 皇后的近侍,用來宣達皇后的旨

    意以及管理宮中事務的官員 。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頸椎病也可以食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