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梁老師說歷史
-
2 #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其實,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蒙古滅金(1234年)和滅宋(1279年),中間差著時間呢。
間隔的這40多年裡,蒙古從酋長制的純遊牧部落聯合開始不斷進化,有意無意當中,受到了很多農耕文明的薰陶,蒙古的大汗換了好幾代,行事風格也明顯不一樣了。
首先,蒙古人對待被征服民族的態度,隨著時間推移,血腥殘暴程度逐漸降低。
要說仇恨,金朝和蒙古之間,還真能追溯出來一大把。但話又說回來了,早在蒙古滅金之前,先進行了數次西征。相繼滅亡了西遼(1218)、花剌子模(1220)、西夏(1227),每回都進行了滅種性質的屠城。
單看蒙古和西夏,本身就沒啥交集,仇恨也不太能談的上。
當年,西夏為了表現臣服,不僅中斷了和金國的“同盟關係”,接受了“附蒙伐金”的條件,每年還向蒙古大汗按時進貢。雖說在被征服的時候,也進行了頑強抵抗,讓蒙古人損兵折將了一番,但最終西夏末帝還是選擇了出城(中興府,現在的銀川市)投降,並沒有死戰到底。
然而,當年的西夏首都中興府還是遭到了蒙古人的瘋狂屠城。城內的西夏人,無論老幼婦孺、王室貴族、平民百姓,幾乎一律被殺光光,建築、基礎設施和文物珍寶、古籍史料皆被毀壞。這導致,此後的數百年,西夏曆史被淹沒、遺忘,相關史料的殘缺、斷代甚至困擾著當今的考古活動。
更慘的是花剌子模,本身就跟蒙古汗國不接壤,看位置,也貌似八竿子都打不著。可是,擱不住自己的鄰居——西遼扛不過蒙古,亡了國。花剌子模成了蒙古西征的一個“路障”,兩年後,也被成吉思汗拿“劫持蒙古商隊”為藉口,乘興滅掉了,而且是“滅口”的那種亡國形式。
本來,花剌子模地盤大,算是個中亞軍事強國。因此之前對待蒙古大汗有些怠慢。加之抵抗的比較劇烈,結果,被蒙古人佔領的城市幾乎都遭到了毀滅性的屠城,大部分建築和文史資料也被蒙古鐵騎抹掉。其統治集團除了王子札蘭丁跳入印度河,泅水逃走,報了個“失蹤”以外,也是全部被殺光光。跟西夏王國一樣,至今,有關花剌子模的史料、後裔的傳承圖譜,都比較罕見,困擾著後世的考古工作者。
以上的兩個例子,大家是不是可以看出,蒙古崛起的初期,毀光光、殺光光屬於其一貫風格,不管有無仇怨,他們向來都是如此殘忍的對待被征服者的。
那麼,一旦遇到本身帶著深仇大恨,還拒絕投降的被征服者呢,更是不能手軟,比如金朝皇室。
金朝的女真人鑑於遊牧民族的敏感性,對蒙古部落一直非常提防,除了日常殘暴統治外,還每三年衝進草原,搞一次“減丁活動”——儘可能地殺掉未成年男童,以限制蒙古人口增長。
甚至,成吉思汗的祖先蒙古大汗俺巴孩在送閨女出嫁途中,不慎讓仇敵部落誘捕,竟被金熙宗活活釘死在了木驢上,之後還侮辱性的暴屍在城門口。
之後,草原上開始流傳:“任何一個活著的蒙古人,都必須拿起彎刀砍向“大金狗”。
這樣的仇恨延續到了成吉思汗,恩仇必報也是草原人心底深處的吶喊。
加之,金朝的戰鬥力還是可以,最後竟然選擇了死戰,讓蒙古人著實費了大勁。出於當年的蒙古人的行事風格,民族傳統和作戰成本,加上歷史上血淋淋的怨仇,他們對金國皇室,自然要採用了殘暴甚至極端手段。比如,找到了金哀宗自殺後沒來得及燒乾淨的遺體,劈開,自己和南宋一邊分一半。
不過,客觀看,相對於成吉思汗時代的滅絕性大屠殺,此時的窩闊臺大漢只選擇了除掉金朝的皇室男丁和直系女性,並未把整個完顏家族全部殺光光,大部分完顏家族宗室被當成了奴隸,拉到草原上受苦遭罪去了。
那麼,到了南宋滅亡之時,蒙古部落大汗早已經入住中原多年,成了大元王朝的皇帝,而且,此時北方坐龍庭的,是非常青睞漢族文化,接受了儒家治國思想,並且重用漢族儒士的元世祖——孛兒只斤·忽必烈。
而此時,南宋王朝屬於東亞的文化、藝術、學術中心。光這一點,就讓開始不斷變“文明”了的北方民族非常敬畏。
此外,宋朝的軍民團結誓死抵抗的意志也讓元朝統治者十分敬重。
尤其是中國古代非常少見的大海戰——崖山海戰中,在宋軍全軍覆滅之際,十萬軍民跟著流亡皇室成員和領導班子,一同跳海殉國的悲壯情形,給了元朝統治者巨大震撼。
比如,元朝初年修《宋史》的時候,臨安城的中央政府投降後,南宋流亡小朝廷的繼承者,被陸秀夫揹著投海自盡少帝趙昺也同樣給寫成了宋王朝的正式統治者。可見當年大元的胸襟還是相當可以的。
1279年,謝太后便帶著8歲的宋恭帝趙㬎出城投降,宋恭帝宣佈正式退位。在談判中,忽必烈的代理人伯顏已經明確表示,並寫入了紙質版的投降材料——獻城後不殺降。
因此,如果在對方主動投降後,還照樣進城屠殺,元朝統治者豈不成了為人不齒的“失信者”,定會陷入後人無盡的鄙視和恥笑之中。
更重要的是的,跟當年出兵為了報仇、搶掠,流動作戰,睡帳篷的蒙古部落大汗不同;這時的忽必烈已經開始在努力做一個像其他中原王朝統治者一樣,在輝煌的大都宮殿裡,用儒家思想進行“治國理政”大元皇帝了。南宋的疆土和人民不是他們的搶掠物件,而成了自己的家產和臣民。沒有必要擴大仇恨,激起更多的反抗。
最終,忽必烈對待主動服軟的宋宗室,都沒有怎麼為難過。還在大都心平氣和和接待了謝太后母子,封趙㬎為瀛國公,給他許配了個蒙古公主,趙㬎弟弟福王趙與芮受封平原郡公。此後,南宋宗室都居住在大都,元政府給津貼,待遇還是可以的。
瀛國公十八歲那年,元世祖下詔,派遣趙㬎入吐蕃,學習梵書、西蕃字經。
很顯然,老趙家的子孫天生自帶超強的學習能力和文化素養,適應能力好,還幹一行愛一行。趙㬎從零起點開始,沒幾年就通曉了多門語言,對於佛學的領悟能力也相當強,成了著名的翻譯家,還擔任過薩迦大寺的總持,被拜為當時西藏的佛學大師,四處講經、遊歷、潛心研究佛學,翻譯了多部佛教經典。
關於趙㬎的結局,元代的各類史料中,幾乎都沒有提及過,只在《佛祖歷代通載》漢文版裡有些線索——“至治三年四月,賜瀛國公合尊死於河西,詔僧儒金書藏經。”
因此,後世有人推測:“瀛國公是元英宗至治三年被賜死於河西的。”
但也有認為,基於古文都沒有標點符號,“賜瀛國公”應該是獨立成詞的,不是被賜死的意思,即“賜瀛國公,合尊死於河西”。畢竟,後面緊跟著的話都是渲染朝廷對其的禮遇,不像是被逼赴死的樣子。
趙㬎享年54歲,雖說從江南娉婷的西子湖畔最終流落到了苦寒的青藏高原,但在那個平均壽命只有三十來歲的時代,一個亡國之君能以尊貴的身份活過半百之年,也算是非常幸運的了。
-
3 # 仁者厚德載物
在金朝與南宋滅亡以後,作為征服者的蒙古人對金朝皇室非常殘暴血腥,而對南宋皇室相對比較溫和,這是由很多歷史與現實因素決定的。
首先,蒙古人與契丹人建立的遼朝同族,都屬於匈奴的東部部落東胡,因此蒙古屬於遼朝的一部分,而金朝滅亡了遼朝,因此蒙古人與金朝有亡國之仇。
在遼朝滅亡以後,金朝和蒙古接壤,而且金朝還曾經作為宗主、名義上統治過蒙古各部。成吉思汗還曾經因為協助金朝剿滅蒙古蔑兀真笑裡徒部,被金朝封為了札兀惕忽裡。但是,這並不代表金朝對蒙古友善!
在金朝強盛時期曾經殘酷對待蒙古人:
一、金朝在蒙古各部實施“減丁”政策,每三年出兵蒙古一次,見男丁便殺!這一野蠻血腥行徑直接引發了蒙古人骨子裡對金朝的仇視。
二、金熙宗用殘酷方式殺死了成吉思汗的先祖俺巴孩汗,將他活生生釘死在了木驢之上。
公元1234年金朝滅亡的時候,當政的是成吉思汗的兒子窩闊臺。距離金朝在蒙古實行“減丁”政策並不久遠,蒙古人對於金朝的仇恨並沒有因為時間而消退,對於金朝宗室進行血腥屠殺對於金朝宮廷女眷進行強暴霸佔,是蒙古人對曾經血腥奴役過他們的金朝的殘酷報復。
其次,金朝皇室寧死不屈,拒絕向蒙古投降。
公元1232年4月,蒙古軍隊包圍了開封城。金朝朝廷寧死不降,動員全城軍民進行抵抗,戰事進行的異常慘烈。
直到這一年的冬天,開封城內已到了彈盡糧絕的地步。金哀宗於是決定撤離都城。在一大群誓死效忠的女真和漢族大臣護衛下,金哀宗先是抵達河南歸德,後又逃到蔡州。而金朝首都開封在金哀宗撤離後不久就失陷了,城內數百名完顏皇族男性全部被殺。
公元1233年,金哀宗與大將蒲察官奴定下斫營之計。端午節那天,蒲察官奴率金軍四百五十人登船,直奔蒙古大將忒木礙設在王家寺的大營。當時,金哀宗在歸德北門系舟待發。結果蒲察官奴及其手下金軍勇戰,持火槍於半夜突入蒙軍營中,放槍燒營,衝蕩斬殺,忒木礙慌忙逃跑,蒙軍大潰,掉入河裡就淹死有三千五百人,被殺又有兩、三千人。歸德之戰慘敗徹底激怒了蒙古人,決心把金朝皇族斬盡殺絕。
金哀宗對南宋仍舊抱有最後一絲幻想,便以乞糧為名,派出使者向宋人說:
“蒙古滅國四十,以及西夏,西夏滅亡後到了大金,大金滅亡後必然危及大宋。唇亡齒寒,這是自然的道理。”但宋理宗決心對金哀宗落井下石,十一月,宋將孟珙、江海率軍二萬、運糧三十萬石出兵助蒙滅金,合圍蔡州。
公元1234年2月8日夜,絕望的金哀宗召集百官並宣佈將皇位禪讓給時任東面元帥的完顏承麟(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玄孫,梁王完顏宗弼曾孫)。完顏承麟起初不願接受,金哀宗苦苦哀求說:“朕身體肥胖,不能策馬突圍。卿身手矯捷,且有大將之才,萬一得以倖免逃脫的話,國祚不絕,此朕志也。”見此情景,完顏承麟只好同意接受皇位。
次日,一場簡單的傳位大典剛剛開始,蒙宋聯軍已攻破蔡州城。37歲的金哀宗自殺殉國,不久,金末帝完顏承麟率領城中金軍同聯軍展開巷戰,最終在亂軍中戰死。蔡州城內殘餘的金朝將士在聽聞金哀宗和完顏承麟的死訊後,紛紛自殺殉國,金朝滅亡。 歷史上的大多數政權在亡國那一刻,往往是叛徒與賣國賊最踴躍出現的時候。然而金朝在覆滅之前,堅持寧死不屈的人數之多,著實令人感到敬佩。
第三,蒙古與南宋在客觀上一直是共同對抗金朝的盟友,而且在金朝滅亡以後,南宋曾經向蒙古稱臣納貢,最後又是主動投降元朝。
由於蒙古與南宋之間隔著金朝,從來沒有發生衝突,而蒙古與南宋都經常與金朝作戰,因此在客觀上是共同對抗金朝的盟友。
比如在窮途末路的情況下,金宣宗決定對南宋發動戰爭,透過掠奪南宋來彌補北邊的經濟損失。 然而,這次由金朝發起的軍事行動雖然在戰術上取得了一些勝利,但在整體戰略上卻毫無建樹。雖然南宋軍隊的戰鬥力依舊很弱,但這一次金軍卻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樣順利深入南宋境內了。究其原因,除了金軍自身實力遠不如前之外,還有個重要因素就是蒙古也對金朝發起了軍事行動,這就導致金朝不得不留下重兵駐守南京。
而南宋王公大臣沒有金朝皇族那樣寧死不屈的精神,在元軍進行常州大屠殺以後,南宋王公大臣紛紛逃跑。
公元1276年正月,元軍兵臨宋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南宋的太皇太后謝道清求和不成,只好抱著5歲的宋恭帝,帶著南宋皇族出城跪迎,向元軍統帥伯顏投降。宋恭帝和祖母謝太后、母親全太后都成了元王朝的俘虜,於當年五月被押至元大都(今北京),宋恭帝被元朝封為“瀛國公”。
因為宋恭帝的兩個兄弟益王趙昰、衛王趙昺為首的南宋殘餘勢力在東南沿海一帶抗元,為了收買人心,忽必烈因此沒有屠殺南宋皇室。
元朝把宋恭帝與全太后軟禁在深深的宮苑裡,橫加凌辱。當時隨全太后到大都的四位宮女都不堪忍受兇悍的元朝人的虐待侮辱,到大都後沒有十天就全部自縊身亡了。
元世祖忽必烈十分看不起全太后的忍辱偷生,所以就砍下了那四個宮女的頭顱懸在全太后的門口,以示羞辱,全太后顧念年幼的恭帝,不忍自殺。
忽必烈的皇后察必還有些厚道,對南宋皇家頗有憐恤之意。察必皇后對全太后非常同情,見全太后不適應北方生活,還向忽必烈請求放全太后回江南生活。雖然這個不合適的要求被精於權力鬥爭的忽必烈拒絕了,恭帝母子倒也還是得到了察必的照應,一直平安地生活了下去。
宋恭帝成年後於西藏出家為僧,到公元1323年,52歲的宋恭帝卻突然被元英宗賜死在河西(今甘肅省河西走廊),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是宋恭帝無意間所寫的一首詩闖了大禍:
寄語林和靖,梅花幾度開? 黃金臺下客,應是不歸來。詩中所說的黃金臺指的是戰國時燕昭王在大都朝陽門附近築的土臺,燕昭王放黃金在臺上,招攬天下賢士盡歸己用。林和靖則是北宋著名的錢塘高士,一生孤傲,以梅為友。就是這首詩,恭帝便被元英宗以煽動天下人心的罪名處死了。
關於這個記載是《佛祖歷代通載》“至治三年(1323年)四月賜瀛國公合尊死於河西詔僧儒金書藏經。”元英宗殺宋恭帝也是歷朝歷代的慣例。宋恭帝死了,天下宋人的心也就死了;恭帝不死,宋朝遺民總會在心中隱隱作想:宋朝江山仍舊還在,恭帝還活著,恭帝還會回來,他只是在某個地方出家而已。
-
4 # 珞珈山的貓
南宋時期,整個中國北方及以北地區都處於金國的統治階段。而蒙古草原上的各遊牧民族也不得不承認金國的宗主國地位。金國對於蒙古各部落的鎮壓是殘忍而血腥的!而且金國定期會去蒙古各部落採取減丁政策。實際上就是透過殺戮的方式控制蒙古部落的軍隊數量和戰鬥力。
而南宋與金國之間的仇恨更是無法調停和泯滅,靖康年間金國曾經兵分兩路會師於大宋王朝的首都開封汴梁城外,先是利用圍城脅迫大宋王朝貢獻金銀珠寶和美女。後來在圍困開封數月之久之後,更是直接攻入開封城內,不僅對開封汴梁城進行了殘忍的燒殺搶掠,更是將北宋皇帝及在京的皇族、滿朝文武大臣和開封城內的年輕女子、工匠等悉數掠奪至金國。
而康王趙構由於在河北招兵買馬而逃過一劫。隨後逃至南方,在南方眾多愛國將領和文臣官員的擁護下繼承皇位。保留了大宋王朝的半壁江山。得以苟安一隅!
因此金國和南宋之間世代仇恨無法消除,後來當鐵木真率領蒙古鐵騎統一蒙古草原之後,蒙古帝國的統治者便開始著手消滅自己曾經的宗主國也是自己的宿敵——金國。而且在蒙古帝國與金國之間爆發戰爭之時,蒙古為了徹底的消滅金國,而派出使者與南宋結盟。
最終在蒙古帝國和南宋王朝的兩面夾擊之下,金國徹底滅亡。而且由於蒙古人對於金國曾經的殘酷鎮壓行為恨之入骨,因此將金國的皇族悉數掠至蒙古草原並且殺害。其慘相不亞於當初金國對北宋發起的靖康之戰,北宋戰敗之後遭受的屈辱。
而當金國被消滅之後,蒙古大軍便開始著手對於南宋王朝的戰爭。南宋王朝憑藉著長江天塹與蒙古僵持了幾十年。最終也由於統治者昏庸無能和姦臣當道,南宋王朝在崖山之戰失敗之後,徹底退出了中國歷史的舞臺。
而南宋王朝的皇族所遭遇的屈辱其實並沒有比金國好到哪裡去!南宋總共出現了三位小皇帝,其中第一位小皇帝宋恭帝趙㬎被蒙古俘虜。而後面的兩位小皇帝分別以他殺或者自殺的形式而以身殉國。
被俘獲的小皇帝宋恭帝趙㬎相比於金國的皇帝來說確實比較體面。由於當時宋恭帝趙㬎年僅五歲,因此在蒙古俘獲的情況下又活了四十七年。但是寄人籬下、為人囚犯的宋恭帝根本談不上幸運!
-
5 # 魏青衣
蒙古南下滅亡金,南宋以後,金國皇帝,南宋皇帝,都被蒙古人俘虜,不同的是,金國皇帝是直接被處死的,甚至被蒙古人分了屍,而南宋皇帝待遇則好一點,末代的南宋皇帝分別是兄弟三人,第一位幼帝被俘虜,第二位則死在了亂軍之中,第三位則投海自盡。
宋金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早在大遼滅亡的時候,金人就順勢南下,包圍了當時的北宋都城汴京,未久,汴京被攻破,金人將北宋王公貴族抓捕一空,只剩下了一個趙構因為不在汴京,逃過一劫。
金人對汴京中的王公貴族全部帶到了北方,不管這些人曾經是公主亦或是妃嬪,到了金人領地,都只能淪為奴隸,淪為玩物,普通百姓更是如此。靖康恥,可以說是所有宋人的恥辱,自此,宋金結為世仇。
金人稱雄的時候,北方蒙古人也沒少受金人迫害,金人在蒙古草原各部落之間實行減丁政策,也就是,每隔一段時間,金人就會將蒙古部落中某些特定的人群屠戮一空,以此防止蒙古人做大。
可以說,無論是漢人還是蒙古人,對金人都是極度仇恨的。
此時的南宋,面對的是金人與蒙古人角力的現狀,相對來說,金人絕對是漢人的最大仇敵,但也僅此而已,蒙古在與金人的對抗中,日益壯大,而金國卻日益衰弱,金國亡國是遲早的事情,若是不論世仇,南宋最正確的選擇是聯合金人抗擊蒙古,天下成三足鼎立之勢,互不干擾。
但問題是,金人並不打算與宋人聯合,宋人也在猶豫是否要合金擊蒙,未久,金國已經日薄西山,南宋只好站隊,合蒙抗金。
蒙古人在吞併金國以後,繼續南下,正如曾經的金人滅遼後繼續南下一般,南宋很快又被蒙古滅亡了。
南宋末代三位皇帝,第一位,宋恭帝趙㬎,在當時的杭州被俘。第二位,宋端宗趙昰,在被文天祥等人捧上皇位以後,1278年,死於亂軍之中。第三位,也是最後一位,被陸秀夫等人揹著投海自盡,跟隨一起投海的,還有百姓士兵十萬數之重。
可以說,除了一個宋恭帝趙㬎結局好一點,其餘結局都不咋地,宋恭帝趙㬎被俘以後,被蒙古人送去吃齋唸佛,倒是多活了幾十年。
蒙古人對南宋皇帝有過善待嗎?並沒有,只是沒有像對金人那樣殘忍而已。
-
6 # 自由人84173
開天闢地以來北方草原是北方民族的搖籃。哪能容得下金朝皇族這樣無道昏君?北方民族是善良的也是耿直的必然就是法律的民主的規範。可是金國女貞破壞草原規則實行每三年去草原放火燒慌減丁政策。還要勾結塔塔爾害奸詐手段抓獲哈不勒汗俺巴孩汗釘在木驢上折磨致死。這個世仇子孫後代哪能忘記。女貞進入中原後腐敗墮落最後落到蒙古人手裡哪能放過世世代代作惡多端的女貞黃氏以牙還牙以血還血清算了舊賬。就說金國時期推行的政策是民族歧視滿清也不列外女貞和清朝只有倆個次掌握中華命運的機會幹出了什麼樣的好事?金國實行減丁政策,清朝在中原實行儒術愚民百姓,在草原實行喇嘛教制度。你說這樣的民族在世界上不滅哪裡有人間正道?所以,元朝滅絕女貞皇室是有原因。為什麼不滅宋朝皇室還要給予深造機會?在康熙年間蒙古人當喇嘛是應該能娶妻生子是西藏喇嘛教制度的原定規則。可是,康熙要蒙古人當喇嘛者不能娶妻生子才能免除兵役這就是讓蒙古人斷子絕孫。這就是女貞人和他的後裔滿族人根不紅苗不狀的鐵證。女貞的後裔就是滿族。蒙古人是講道理的不能滅掉宋朝後裔,宋朝後裔沒有實行滅絕人性的政策。所以,不能放過邪門歪道的女貞黃氏。善惡終有別惡貫滿盈終有懲處。
-
7 # 歷史文武君
蒙古建立的元朝,是在鐵騎之下建立的,蒙古人“屠城”想必大家都知道,但是在處理皇室宗親時,蒙古對待金國和宋朝的方式完全不一樣,這是為何呢?
先說蒙古與金國:
金國也是一個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在完顏阿骨打的帶領下,滅掉遼國和北宋,佔據中原大部分地區,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可是金國對待同為少數民族的蒙古人時,卻異常殘暴。
奴役壓制:
金人在建立自己的國家時,明確規定了兵農合一的制度,漢人、契丹人等人,被編入兵民戶口,但是蒙古人卻被排除在外,而蒙古人被視為女真族的努力,是個人的私有財產。
“減丁”政策:
蒙古人在向金國納朝貢的同時,必須每三年進行一次“減丁”,“減丁”顧名思義,就是削減人口,而削減的辦法也是極為殘忍,就是金國派軍隊前往,對手無寸鐵的蒙古人進行屠殺。
而這樣就是為了防止蒙古人的人口增長,對蒙古人形成約束,並最大化的控制蒙古人,但這樣的做法深深的刺激了蒙古人,也讓蒙金之間的怨恨,埋下深深的禍根。
禁止蒙古部落聯合,殘忍鎮壓:
金國對付蒙古那是想盡辦法,因為他們也知道蒙古人善戰,所以很害怕蒙古人強大,而各部落之間的聯合更是被金華人忌諱的。
舉個例子,成吉思汗的先祖便是俺巴孩汗就是因為調節部落之間的關係,被金人扣上還一個“專懲治遊牧叛人”的罪名,被釘在“木驢”上處死,所以成吉思汗伐金時,便有一條“為報祖先世仇”。
綜上來看金國對蒙古人,始終伴隨著高強度的壓迫,正所謂“哪裡有壓迫哪裡便有反抗”。
再說蒙古於南宋。
蒙古與南宋結盟:
其實大家知道,南宋每年都會給金國納“歲幣”,但是隨著蒙古的強大,南宋也認為蒙古人是可怕的對手,所以起初蒙古人請求聯手的時候,並沒有同意,但是金人被打的南遷,這讓南宋開始不安。
最終南宋與蒙古人有過短暫的結盟,最終也將金國徹底打敗。
蒙古人對漢文化的需求:
隨著疆域的增大,統治問題也成為了蒙古人的一大問題,而漢人的文化恰恰是蒙古人需要的,因為漢人已經建立了很多的政權,一直延續著。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蒙古人很少在南宋進行屠城的原因,並且一個文天祥竟然能夠讓忽必烈親自去說服,可想蒙古人對漢族文化的崇拜和尊重。
漢人佔據多數:
蒙古人雖然厲害,但是他們知道自己畢竟是少數民族,比起漢人來說,數量上的差距是一天一地,所以對待漢人和漢人的統治者,能放過的肯定就放過了。
蒙古人在襄陽之戰和崖山海戰中早已領略到漢人和漢文化的強大,被漢人的氣節深深打動,所以不同於金人那樣,對待漢人已經相當友好了。
這就不難看出,為什麼蒙古人將完顏氏滅族,而善待對待宋朝的皇室還有臣子了。
-
8 # 正能量說史
第一,目的不一樣。
成吉思汗之所以能從蒙古崛起,很大一個原因,就是金國對蒙古人的殘害,對成吉思汗祖上的傷害。這就相當於努爾哈赤釋出“七大恨”,靠十三副鎧甲起事一樣,那也成為成吉思汗崛起的最主要動因。
金國為了防止蒙古人崛起,不但多次製造蒙古各部落的矛盾,挑撥各部落的關係,讓他們不能統一。而且每年還派出軍隊,深入漠北直接殘殺蒙古人,實行“減丁”政策,目的是防止蒙古人人數變多而做大。另外,金國還曾把成吉思汗的祖先俺巴孩汗釘在木驢上殺死,可以說這是世仇。
蒙古人攻打金國,有報仇雪恨的意思。他們對金國皇室,自然要採用極端手段。
蒙古與南宋則沒有這些仇恨,只不過有一些小摩擦。比如蒙古人借道四川攻打金國後方的時候,曾因為糧草問題和南宋有過摩擦。比如蒙古與南宋聯合滅金以後,南宋曾為了收復“三京”,在沒有劃定邊界的情況下擅自出兵佔領土。
但是,這些矛盾,都只是小矛盾。嚴格意義上說,蒙古攻打南宋,就是赤裸裸的領土擴張。
既然要強佔人家的土地,又還要殺人家的皇室,這不是顯得太不厚道了嗎?
第二,形勢不一樣。
蒙古攻打金國,是處在蒙古帝國擴張的上升期,打敗金國,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那時候,蒙古只是發動了第一次西征,南邊也只是拿下了西夏和金國。他們的目標還非常遠,他們的威脅還非常多。
所以,這種時候,他們還必須向世界昭告他們的規矩,或者說他們的法則。就是如果你願意自動滅國,加入我們,我們就不會殺掉你們。如果你們不願意自廢武功,自行滅國,敢於反抗,那麼,我們把你們滅了後,就要屠城,就要殺你們的皇室。
而蒙古人攻打南宋,則處於蒙古帝國擴張的末期。一方面,忽必烈自立為大汗以後,蒙古宗王們普遍不滿,在後方宣告獨立,並且和忽必烈打成一團。忽必烈根本就忙不過來。另一方面,忽必烈消滅南宋後,他的擴張基本上就宣告結束了。南宋人對於元朝來說,就是他們的臣民,他們沒有必要擴大仇恨,激起更多的反抗。而善待南宋皇室,就是不激起反抗的重要措施。
-
9 # 鼎玉軒轅
一,在成吉思汗崛起之前,蒙古人民一直受金朝統治,奴役,剝削,所以得勢後,勢必滅掉欺負自己的人。
二,金朝和蒙古同屬於遊牧民族,民風彪悍,而宋朝相對文弱,為何除掉自己的競爭對手,是不能手下留情的。
三,蒙古和宋朝很長一段時間的敵人就是金國,宋朝有靖康之恥,而蒙古長期受金朝壓榨,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所以蒙古對金朝斬草除根,對宋朝手下留情。
四,最大原因,蒙古想要佔領整個中國,依靠武力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征服人數眾多的人心,善待宋朝皇室也是懷柔的一種手段,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也會善待宋朝皇室。而金國不一樣,本是少數民族,轄區也大部分是漢人,所以怎麼對待金朝皇室引不起大的動亂。
-
10 # 遊歷往事
這與金朝對蒙古的殘酷壓迫有莫大的關係。而南宋,本身與蒙古沒有直接的利害關係,蒙古還曾借道南宋攻打金朝,南宋亦曾出兵協助蒙古滅金。蒙古人對待金朝、南宋皇室的不同態度,實際上在情理之中,意料之中。
蒙古人滅金的過程,不同於後來他們為了擴張領土的戰爭。當年成吉思汗最大的心願就是滅亡金國,他把侵略金國的戰爭稱之為“復仇之戰”。當年,成吉思汗的祖父俺巴亥被金華人釘死在木驢上,被成吉思汗認為是奇恥大辱。金華人為了避免蒙古的崛起,採取了“分而治之,挑撥離間”的策略,蒙古在沒有統一之前,內部的紛爭除了部落間的矛盾,剩下的完全是金華人從中作梗。而且金華人經常深入蒙古邊境,遇到蒙古人不論青紅皂白盡皆屠殺,主要目的是為了蒙古“減丁”,可以說蒙古人和女真人屬於世仇。這才有了蒙古人“唯完顏氏不赦”的命令,金國亡國後,大批皇室慘遭屠殺,幾乎無人倖免,至於漏網之魚也全部隱姓埋名,據說現在甘肅有個“完顏村”,就是當時金國末代皇帝完顏承麟的後代逃難到了此地。
蒙古滅金和滅宋過程不一樣,從野狐嶺到蔡州,金蒙在北方土地廝殺了二十多年,極其慘烈。而蒙古滅宋過程雖然看起來更漫長,但基本就是圍繞一個襄陽城,襄陽城破後,宋軍基本一路望風而降,幾乎沒組織幾次抵抗,臨安城更是早早就投降了,從道義上也沒發殺投降的宋朝皇室。
-
11 # dxp2951628
一、金國曾經欺負蒙古,讓蒙古遭受了恥辱,蒙古強大後要一雪前恥。
金國皇室一直對蒙古保持著警惕之心,他們認為蒙古早晚有一天會成為心腹大患。他們曾經處死了蒙古的大汗。為了防止蒙古勢力抬頭,他們每隔幾年就要討伐蒙古,這讓蒙古人對金國恨之入骨。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後,下令攻打金國,曾經說過要殺光皇室成員,因此蒙古對金國皇室很殘忍。
二、蒙古要統一中原,必須籠絡人心,因此善待了宋朝皇室。
蒙古一直想佔領中原地區,成吉思汗死後,他的孫子忽必烈成為了大汗,滅了南宋政權。他對中原比較嚮往,為了能夠保持統治的穩定,他下令善待宋朝皇室。中原地區漢族人居多,善待宋朝皇室就會讓老百姓看到統治者的仁慈,能夠讓百姓聽話,這樣做很有好處。
三、南宋沒有主動攻擊過蒙古,兩國之間沒有仇恨。
金國一直把蒙古當成自己的附屬國,經常欺負蒙古,蒙古攻打金國比較合情合理。南宋一直沒有和蒙古正面衝突,蒙古為了佔領南宋的地盤攻打了南宋。南宋的很多人都投降了蒙古,這讓他們感覺到南宋皇室沒有威脅,殺掉他們反而容易引起漢人的反感,因此他們善待了南宋皇室,對南宋的官員也擇優錄用。
蒙古對待金國和宋朝皇室的不同完全是因為他們對待蒙古態度的不同導致的。
-
12 # 阿陳新說
在金國滅亡之時,忽必烈下令將金國的完顏宗室全部屠殺,只有少部分完顏族人得以逃脫在偏遠的地方安家。而在南宋滅亡之後,忽必烈的態度卻發生了改變,為了保全南宋的皇室,他甚至將公主下嫁給宋恭帝,還給南宋的部分宗室封了官職。
同樣是被蒙古滅亡的國家,為什麼忽必烈的的態度完全不同呢?主要原因有三個:
第一個原因:蒙古和金國有仇,而南宋和蒙古卻有過合作關係金國在強大之後,曾長時間的壓迫蒙古。當時蒙古還沒有統一,為了防止蒙古的強大,金國曾經對蒙古採取了一系列的壓迫手段。他們不斷的挑起蒙古各部落的矛盾,坐收漁翁之利。除此之外,金國還曾專門派軍隊在蒙古的草原施行“減丁政策”,也就是隨意屠殺蒙古的男子。多少蒙古人遭受過喪子、喪夫、喪父之痛。蒙古人和金國的仇恨早就化解不開了。
除了俺巴孩汗的仇之外,木華黎的死亡也加深了蒙金的仇恨。在鐵木真結束七年的亞、歐的西征回蒙古後,他就收到了曾為他擋刀的兄弟木華黎的死訊。在悲憤之下,鐵木真親自帶兵上了戰場,打算先將背盟的西夏滅了,再將金國滅了。當時鐵木真因為傷病高燒不退,連上馬的力氣都沒有了,卻依舊不肯退兵,可見鐵木真對木華黎的感情。在西夏投降之後,鐵木真已經病危,他臨死前的遺囑就是要將金國滅掉。
蠟像
不同於蒙古與金國的仇恨,蒙古與南宋曾在攻打金國時,有過合作。宋朝與蒙古之間並沒有大仇,反而因為靖康之恥,宋朝和金朝之間有著深仇大恨。當忽必烈派使者前來說服宋朝一起抗擊金國之時,宋理宗立刻就同意了。從公元1232年到1234年,蒙古與南宋共同合作了兩年。
第二個原因:蒙古想要收復南宋的百姓,就要善待他們的皇帝征服一個國家和他們的子民,只運用暴力是遠遠不夠的,武力所帶來的和平也是短暫的。忽必烈的眼光還是長遠的,他想的是讓宋朝的百姓臣服,而非制服。宋朝在沒有被佔領之前,疆土是十分遼闊的,漢人的數量非常的多;儘管宋朝的土地被金國侵蝕了一半,但是在金國的國土上活躍的大部分依然是漢人,這群人依舊信仰宋朝的皇帝。
忽必烈
因此,宋朝的皇帝的重要性就出來了。南宋的百姓聽到皇帝投降了,就會有人跟著一起臣服於金朝;部分北宋人,也會因為皇帝選擇誠服於蒙古。這個時候皇帝的吉祥物身份就很重要了。
而且不同於金國宗室的能征善戰,宋朝的皇帝從趙匡胤開始,就特別的重視文化的發展。因此宋朝歷代出文人皇帝比較多,但是能打的就不多了。對個個能夠上馬安天下的蒙古人而言,文弱的宋朝皇室真的沒有危害。因此忽必烈也非常放心的讓宋朝的皇室們,做元朝收服百姓心的“吉祥物”。
第三個原因:忽必烈等人受漢文化的影響,對宋朝的皇室也多了幾分寬容拋開政治的目的不談,會發現忽必烈受漢文化的影響還是比較深的。從公元1267年,忽必烈建立大都開始,忽必烈就一直試圖與儒家保持良好的關係。忽必烈按照漢人的習俗建立 太廟,開始祭祀祖先;除此之外,忽必烈還開始效仿中原的方式編撰《元史》;就連元朝這個名字都是出自於《易經》。後來忽必烈在治理國家之時,還運用了王安石的治國理念,並且開始在元朝上下施行控糧政策。
忽必烈受文化的影響頗深,在晚年甚至開始著迷於道教的法術,儘管他沒有其他皇帝那樣沉迷於煉丹,但是不得不說,文化這方面的影響,對忽必烈還是比較厲害的。
戰爭從來都是殘酷的,但是在戰爭結束之後,如何對待俘虜卻反應了戰勝國的態度。忽必烈對金、宋兩國王室的態度完全相反,除去以上三個原因之外,或許忽必烈本身也不是一個暴君吧。
-
13 # 亮仔學史
翻遍中國古代史,但凡遇到朝代更迭,不但平民百姓要跟著遭殃,連平日嬌生慣養的皇室家族也將生靈塗炭,甚至他們的命運還不如尋常百姓,作為政治犯,他們會受到新任統治者最嚴酷的制裁。
而以嗜殺聞名於世的蒙古人,每佔領一片土地,史書上都會使用“盡”、“屠”、“戮”等字眼,可想而知,蒙古人在當時給人們帶來了多大的恐怖感。
而同樣是被蒙古人滅亡的金國和南宋,兩國的皇室在亡國後卻面臨了不同的待遇,這又是為何?
蒙古人為何要殺光金國皇室?蒙古人滅金的過程,不同於後來他們為了擴張領土的戰爭。當年成吉思汗最大的心願就是滅亡金國,他把侵略金國的戰爭稱之為“復仇之戰”。
當年,成吉思汗的祖父俺巴亥被金華人釘死在木驢上,被成吉思汗認為是奇恥大辱。金華人為了避免蒙古的崛起,採取了“分而治之,挑撥離間”的策略,蒙古在沒有統一之前,內部的紛爭除了部落間的矛盾,剩下的完全是金華人從中作梗。而且金華人經常深入蒙古邊境,遇到蒙古人不論青紅皂白盡皆屠殺,主要目的是為了蒙古“減丁”,可以說蒙古人和女真人屬於世仇。
這才有了蒙古人“唯完顏氏不赦”的命令,金國亡國後,大批皇室慘遭屠殺,幾乎無人倖免,至於漏網之魚也全部隱姓埋名,據說現在甘肅有個“完顏村”,就是當時金國末代皇帝完顏承麟的後代逃難到了此地。
蒙古為何厚待宋朝皇室?按照蒙古人的脾氣性格和一貫作風,當年蒙古大汗戰死在侵宋戰爭之中,宋朝投降後,蒙古人一定會想方設法報復,然而蒙古人卻厚待了投降的太皇太后謝氏和宋恭帝,讓人匪夷所思。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
其一,蒙古人侵略南宋的心態不一樣,他滅亡金國是為了報仇,而滅亡南宋是領土擴張,投降的南宋皇室對他們夠不成任何威脅,沒必要斬盡殺絕。
其二,雖然宋恭帝投降,但文天祥、陸秀夫等人擁立的小皇帝仍然在堅持抗元,為了瓦解南宋軍民的抵抗鬥志,忽必烈得做出一個投降有優待的姿勢。
其三,此時的蒙古人已經慢慢的接受到了漢文化,比之前的野蠻稍微“進化”了一點,不再一味的屠殺,而是開始經營政治,穩固政權。
蒙古人真的如此心好?當然不是,優待投降皇室只是一種政治手段,忽必烈可沒有那麼仁慈,舉兩個簡單例子為大家分析一下。
元朝平定江南後,當時忽必烈身邊的紅人——藏傳僧侶楊璉真迦在江南擔任元朝江南釋教總督,此人喪心病狂,瘋狂盜掘了南宋六座帝陵。最駭人聽聞的就是把宋理宗從墳墓中扒出來,撬掉口中夜明珠,把頭顱砍下來做成了酒器。
而一般當權者都會出於種種考慮保護前朝帝陵,而這一切,沒有忽必烈的默許,他敢如此明目張膽的盜墓嗎?
還有一個人不得不提,此人名叫蒲壽庚。他本是阿拉伯的回回人,他的祖先到了南宋之後受到南宋的禮遇,而此人卻恩將仇報,在南宋滅亡之際,叛宋降元,充當元朝侵略的急先鋒。
史書上曾這樣評價他的惡行:“盡殺南外宗室”!南宋在外的皇族被他殺死的有上萬人,以此來向元朝邀功,而蒲壽庚憑藉沾滿宋朝皇室鮮血的屠刀,在元朝混的風生水起,壟斷了泉州的貿易!
可以說,這是忽必烈想做但又不方便做的事情,被這樣一位走狗替他做了,自然是官運亨通,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洪武大帝報仇雪恨善惡到頭終有報!南宋滅亡不到百年時間,朱元璋建立的大明又重新使漢人站了起來,避免了漢人遭人屠戮的境地。
朱元璋登基後,從戰利品中找到了當年宋理宗頭顱做成的酒杯,朱元璋大為感慨,命人修繕宋六陵,讓宋理宗的頭顱再次入土為安。
而對於蒲壽庚的後人,朱元璋恨的牙根疼,他下令,將蒲壽庚從墳墓中扒出來鞭屍三百,蒲氏一門全部為奴為娼,永世不得翻身,在整個明朝,蒲氏就是“賤民”的代名詞!
-
14 # 尋根拜祖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善待不善待是相對的,國破家亡之時,連老百姓都要跟著受難,何況皇室。不過相對於金國皇室,幾乎被屠戮殆盡的結局,南宋皇室後裔確實可以說被“善待”了。蒙元為啥對金宋兩個戰敗國政策差異那麼大?原因有三個方面,一是蒙元與金國有宿怨,與宋沒有;二是蒙元統治江南,需要收買人心;三是南宋皇室比較配合蒙元。
金宋滅國後,兩國皇室的待遇蒙古人攻破開封后,金國皇室宗近親五百多人,被大將速不臺下令,不論男女全部屠殺。其餘數千多皇室子弟,被遷徙和林,女人為妾,男人為奴,連皇后也在內。不到一個月,死於非命的女人達兩千餘人,下場跟當年北宋皇室一模一樣。
相對金國皇室的不幸,南宋皇室則要幸運得多。臨安失陷後,末帝趙顯和謝太后、全太后一行數百人皇室子弟出降,忽必烈對他們相當寬容,一個沒殺,還封了趙顯一個瀛國公,甚至連侮辱性的牽羊禮都免了。
總的來說,金國和南宋在被滅後,雖是同為階下囚,但蒙元對兩國皇室的政策,確實差別很大。
蒙元“善待”宋,“虐待”金的原因1.蒙古人與金人的宿怨
蒙古人與金國的仇恨,可以說是世仇,金熙宗曾經將成吉思汗的先祖俺巴孩汗,釘死在木驢上。俺巴孩汗臨死前發下毒誓,要求子孫為他復仇。
不光如此,金國害怕蒙古人強大,對他們形成威脅,出臺了一項非常殘忍的計劃:減丁令!年年跑到蒙古草原,見到成年男子就殺,妄圖使蒙古一直處於缺少男丁的狀況,蒙古人幾乎家家戶戶都與金華人有深仇大恨。
宋朝則很幸運,不與蒙古為鄰,還在共同滅金的過程中,有過“並肩戰鬥”的友誼。
2.蒙元收買江南人心的需要
南宋所處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環境,與金國完全不同。江南是富庶之地,崇尚文治。忽必烈想統治江南,靠殺戮只能把富庶的江南變成荒蕪之地,這肯定不是元朝統治者所願意看到的。
和平統治的前提就是收買人心,對趙氏皇族的優待,實際上就是向天下人宣示,蒙元跟漢民族一樣,是個崇尚文治的民族。
事實上,蒙古人自成吉思汗後,就已經開始注意改變過去的野蠻屠殺政策。
3.南宋皇族的配合
相對於金哀宗的死社稷,南宋趙家皇帝則要溫順得多,直接向蒙古人投降了。拋開骨氣問題,至少他們這麼做免去了蒙古人屠城的藉口。
因而,蒙古人進入臨安城,也沒有對趙家人大開殺戒。
國破家亡的不幸,趙氏皇族經歷了兩次,一次深受金華人蹂躪,一次被蒙古人“優待”,反倒是禍害趙家的金華人,被蒙古人蹂躪了一次,真是報應。
-
15 # 大國布衣
蒙古人對金人為何要窮追不捨,要必滅金朝而後快?這與金朝對蒙古的殘酷壓迫有莫大的關係。而南宋,本身與蒙古沒有直接的利害關係,蒙古還曾借道南宋攻打金朝,南宋亦曾出兵協助蒙古滅金。蒙古人對待金朝、南宋皇室的不同態度,實際上在情理之中,意料之中。蒙金是世仇,蒙古對待金朝,就是舉傾國之力完全消滅金朝
蒙古與金朝的仇恨實在太深,這種仇恨,從金朝建立後開始對蒙古的殘酷壓迫便埋下了種子。金朝自完顏阿骨打滅亡強盛不可一世的遼朝,實力便急劇膨脹。之後又滅亡北宋統一北方,建立了一個幅員遼闊,富庶強大的統一政權。至成吉思汗南下滅金之前,金朝人口已達5000萬,是蒙古的40倍,擁有百萬之師,是蒙古的10倍,蒙古無論在經濟、人口、軍事上都全面落後於金朝。時人形容蒙金雙方的實力說說:“金朝如海,蒙古如一掬細沙。”然而戰爭的結果,卻是“一掬細沙”填平了“大海”。
成吉思汗南下滅金,是帶著復仇之心而去的。作為同樣是少數民族出身的金朝,尤其害怕蒙古的崛起,所以極力以殘酷手段壓制蒙古。其中又屬殘暴的減丁政策最為突出。何為減丁?就是有時間有計劃的屠殺部落裡面的男丁以抑制對手的力量。從金世宗起,金朝便每隔三年,待到牛羊肥美時,便引大軍向北剿殺,見到青壯蒙古人一律殺死,將婦女兒童俘虜做奴隸,同時金朝不斷強迫蒙古人稱臣納貢。為了防止蒙古人報復,金朝還耗費大量人力財力修建起了一條長達3000餘里的界壕(即金長城)。
成吉思汗的祖先俺巴孩汗於金熙宗年間被以反叛罪釘死在“木驢”上。國仇家恨不共戴天,金朝人的種種殘暴血腥的壓迫激起了蒙古人的絕地反擊。成吉思汗在統一蒙古諸部後,帶著“不滅金朝不北還”的信念誓師南下,最終經過二十多年的時間屠滅金朝,並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同樣以“減丁”之策屠殺金人,金朝皇室在滅國之後幾乎被蒙古人屠殺殆盡。
蒙古與南宋沒有直接的利害關係,南宋還曾給蒙古借道方便,出兵助蒙滅金。蒙古善待南宋皇室,主要目的還是在於安撫漢地漢人,收拾人心。蒙古與南宋沒有直接的利害關係,兩國還都有一個共同的敵人金朝。“靖康之變”徽欽二帝被俘虜,北宋滅亡,康王趙構衣冠南渡重建宋朝。金朝此後對南宋長期征伐不休,可以說,南宋與蒙古一樣跟金朝有著極深的國仇家恨。金朝在蒙古的步步相逼結結敗退,但蒙古此時還不足以一舉消滅金朝。開寶三年(1227年)成吉思汗病逝前曾留有遺言:“若假道於宋,宋金世仇,必能許我。”說明在當時他是看到宋金世仇不共戴天,南宋會給蒙古方便借道於蒙。但南宋君臣上下清醒的意識到蒙古借道的長遠隱患,蒙古人有“得隴望蜀”之心,所以沒有正面接受蒙古人的要求。
紹定四年(1231年)四月,蒙軍果然從東道入境,這給宋軍來了個措手不及,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蒙古人過境四川,儘管理宗後來急派孟珙攔截,但蒙軍急行已經進入金朝境內,並最終意外等來一場大雪,在三峰山之戰大敗金軍。金哀宗意圖西進經略四川,但被早有準備的南宋阻截,絕望的金哀宗決定退守蔡州。端平元年(1234年),宋理宗接受蒙古建議,以名將孟珙為帥,率領2萬忠義軍,30萬石糧食協助蒙軍攻金,正月,經過無比慘烈的巷戰後,蔡州城破,金哀宗,金末帝雙雙殉國,金朝滅亡。
金朝既亡,蒙古的下一個目標便是南宋,經過長達45年的持續攻打,特別是重鎮襄陽被圍5年後破城,南宋已是滅國在即。德祐二年(1276年)2月4日,蒙元軍攻佔南宋行在臨安(今杭州),俘5歲的南宋皇帝恭宗。德祐二年(1276年)二月初五,臨安城裡舉行和平受降儀式,趙隰正式退位。此時,南宋軍民反抗蒙古的戰爭還在繼續,元世祖忽必烈為了安撫南宋百姓,遂在謝太皇太后及恭帝被送到大都後,准許謝道清出家為尼,幼主恭帝留居大都,不久即送往西藏為僧,南宋皇室其他人等並未加害。三年後的1279年,南宋與元朝爆發最後一戰崖山海戰,陸秀夫攜幼主投海殉國,南宋滅亡。
蒙古對待金朝皇室和南宋皇室截然不同的態度實際上是在情理之中,意料之中。金朝與蒙古是世仇,有著不可饒恕的血海深仇,所以,屠滅金朝皇室以牙還牙符合蒙古人的一貫作風。而南宋與蒙古並無直接利害關係,且元世祖忽必烈是一個深受漢化影響的皇帝,沒有對南宋皇室趕盡殺絕,顯然有收買人心的意思。
-
16 # 花木童說史
金國皇室並沒有被蒙古人殺光,大部分隱姓埋名,過上了普通人的生活。反倒是宋朝皇室反倒是幾乎滅了族,善待一說更是無稽之談。
蒙古和金國是世仇,蒙宋聯軍滅金後,蒙古人對女真人確實有“惟完顏一族不赦”的做法。但完顏族又不是傻子,等著被屠宰。
天興三年,蒙宋聯軍進逼金國最後的老巢蔡州,金哀宗深知亡國之日不久矣。同為兇悍的遊牧民族,金哀宗知道蒙古人的手段。
於是他先遣散皇室成員,讓他們各自逃跑,後來這些有幸逃生的人,大都落戶到了安徽的肥東、福建的泉州和臺灣的彰化福興鄉。還有一部分人逃到了建州,這些人後裔就是幾百年後,建立大清的滿族人。
金哀宗遣散完皇族後,禪位給宗親完顏承麟,為啥呢?因為哀宗太胖了,他擔心城破他無法逃脫。而完顏承麟驍勇善戰、身手敏健,他是有機會逃走,繼續帶領金人抵抗蒙古人。
不過,就在傳位大典當天,蒙宋聯軍就攻破了蔡州,金哀宗自縊身亡,而只做了一個時辰皇帝的完顏承麟則戰死沙場。所以說真正死於蒙古人的金國皇族並不多。
相對於金國皇族,南宋皇室就沒那麼幸運了。宋度宗駕崩後,陸秀夫、文天祥和張世傑等人連續擁立了兩個小朝廷。一支後主趙昺,駐守福州。一支宋恭宗趙隰。
分成了兩個小朝廷,大部皇族成員跟隨了後主趙昺。後來在蒙軍的窮追不捨下,趙昺從福州一路逃到了崖山。退無可退,蒙、宋在崖山決戰,不幸的是,宋軍慘敗。
走投無路的南宋軍民十萬餘人集體跳海自盡,其中就包括了趙昺在內的幾百名皇族成員。
而趙隰這邊,在同年二月,由於蒙軍一路採取抵抗就屠城的暴力手段,謝太皇太后見迴天無力,就帶著5歲的趙隰小孫子開城投了降。
但趙隰的哥哥趙昰和弟弟趙昺則被將士們保護逃出了臨安。趙隰這支本來皇族就不多,所以最終蒙軍俘虜的皇族只有趙隰和幾個女人。
到了北京後,忽必烈將5歲的趙隰,送到了西藏做了和尚,不過令人意外的是,後來趙隰竟成了一名佛教高僧。
綜上所述,南宋皇室的結局要比金國皇室慘的多,逃出生天只有寥寥數人。所以“善待南宋皇室”的說法完全是顛倒黑白,無端給忽必烈和元朝臉上貼金。
-
17 # 來思酒鋪
蒙古人在中國歷史上也有著很重要的一段時期,而且還建立了元王朝,可以說也是在歷史上有濃墨重筆的。而且蒙古人還做出了一個創舉,那就是將戰火幾乎燒遍了全世界,讓當時的世界都為之震顫。
可以說蒙古人是曾經對世界歷史有過巨大影響力的,而且一提到蒙古騎兵,很多人想到的就是“殺戮”兩個字。這的確是蒙古人曾經貫徹和嚴格執行過的一種政策,其暴力程度讓人髮指。
不過在對待南宋皇室的問題上,蒙古人卻好像變了一種態度,讓人感到非常不解,蒙古人為什麼在俘虜南宋皇室後採取了優待政策,而非直接屠戮呢?
相比較於前期對於金國皇室的態度,可以說蒙古人在對待宋人的態度上有了180度的大轉變。金國皇室的結局大家一個都知道,差不多被屠殺殆盡,可以說當時蒙古人還是非常果斷的。
可能大家對此就不理解了,為什麼同樣是敵人的皇室,在對待的態度上會出現如此巨大的不同呢?
其實關鍵還是取決於這兩個時期的不同形勢,蒙古人滅金和滅宋是發生在不同的時期的,而且期間是相差了相當一段時間的。
蒙古人之所以屠戮金朝皇室,與這兩個歷史上民族的世仇可能有很多關係。金朝在統治政策上採用殘酷的高壓政策,深刻地壓迫了很多民族人民的生活,而這一時期的蒙古族自然也飽受其殘害。
據悉金人每隔三年便會派兵對蒙古部進行“減丁”政策,也就是剿殺一部分阻止蒙古人的發展壯大。而且據說蒙古人的祖先還曾經被金人以反叛罪殘忍處死,可以說蒙金是有世仇的,所以蒙古人崛起後處於報復心理狠狠打擊一下金人還是解釋的通的。
而蒙古和宋呢?則沒有太多巨大的衝突,而且在滅金時期還曾經合作過。後來蒙古發起滅宋戰爭,也純粹是為了擴張,可以說沒有任何其他的諸如報復等原因。
蒙古人主張擴張大家都知道,畢竟在滅宋那個時期已經到達一定程度了,而且蒙古人還在中原地區接受了漢人的一些思想,逐漸沒有以前那麼“嗜殺”,所以在對待亡國的宋朝皇室方面也不像對待金那樣殘酷。
而且蒙古人是要統治當時中國的,而且漢人的人口明顯眾多,蒙古人也不像再次激起更多的仇恨,畢竟得不償失,所以自然而然選擇善待了南宋皇室。
-
18 # 品點歷史
蒙古帝國崛起後,蒙古人的鐵騎幾乎無人可擋,在短短几十年的時間裡,就建立起了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的大帝國。在東方,蒙古人在1227年滅掉西夏,1234年滅掉金國,1279年滅掉南宋。但是,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越往後,蒙古人的手段越溫和,越往前,手段越殘忍。蒙古滅西夏之後,將中興府夷為平地,西夏王族拓跋氏被屠殺殆盡,西夏人也大都遭到殺戮,致使西夏滅亡後,党項人就此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在滅掉金國之後,對金國的皇室完顏氏基本上是趕盡殺絕,對平民也毫不留情,幾乎每個城市都有屠城記錄。蒙古屠殺造成了中國北方人口大量減少,其程度令人觸目驚心。在金國有4500萬以上登記人口,而在各地屠城以後,還不到700萬。
但是,蒙古在滅掉南宋之後,沒有像對西夏和金國一樣進行大面積的屠殺,對宋朝皇室也沒有趕盡殺絕,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蒙古金國是世仇蒙古還沒有崛起的時候,是歸金國管轄。金國也不是什麼善主,為了打擊蒙古部落,防止蒙古部落對自己造成威脅,一方面對蒙古部族收取嚴苛的賦稅,一方面又採用分化打壓的政策,讓各部落之間自相殘殺,甚至為了減少當地部族的人口,毫無理由的發動各種剿滅戰爭,讓那個時候的蒙古草原到處充滿了殺戮,不知道多少蒙古人在金國的屠刀之下殞命,這其中就包括蒙古族的鐵木真部族,其先祖就是在金人的屠刀下喪命的。所以,蒙古人對金國可謂是恨之入骨,在滅掉金國之後,實行了大規模的屠城,對金國皇室也趕盡殺絕。從這角度來說,西夏被滅國就有點冤了,原因一方面在蒙古征服西夏過程中,西夏進行了頑強的反抗,引起了蒙古軍隊的報復,還有一個野史傳聞是說,西夏王妃咬掉了成吉思汗的生殖器,成吉思汗在離世前囑咐後人,要把西夏人佔斬盡殺絕。
二蒙古統治者慢慢接受漢文化成吉思汗在西征歸來的途中教育後代時,說了一段著名的格言:"人生最大的樂趣,把敵人斬盡殺絕,搶奪他們所有的財產,看著他們親屬痛哭流淚,騎他們的馬,強姦他們的妻子和女兒"。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世界上所有不願意被他們屠殺、不願意被他們掠奪、不願意被他們奴役的人民都是他們的敵人,蒙古軍隊可以毫無顧忌的屠城,殺戮,他們不想,也不能做任何的文化輸出與交流,所以,西方學者曾經說,蒙古帝國征服了世界,但是他們最後留給世界的不過是一堆馬糞而已。不過,隨著與漢文化接觸的越來越多,蒙古統治者受漢文化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其中,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是金華人,但是他出生時,金國也早已經漢化,甚至以正統王朝自居。金國上下也尊孔教,尚儒學。在這種環境下,耶律楚材也成為一個大儒。成吉思汗滅金國後,將耶律楚材收為己用,耶律楚材也盡心盡力,輔佐了成吉思汗、窩闊臺兩父子三十餘年。耶律楚材屢屢勸諫成吉思汗要善待百姓,不應大開殺戮。蒙古佔領中原地區後,一度打算殺光漢人,把耕地全變為養馬地。耶律楚材直言勸諫,使成吉思汗打消了這個念頭。耶律楚材只是一個漢文化的一個代表,這是在這些人的影響下,蒙古的統治者也慢慢接受漢文化。
蒙哥在南征宋朝的途中死後,忽必烈繼承汗位,蒙哥是成吉思汗那一套做法的堅實擁護者,但是忽必烈不一樣,忽必烈是非常積極主動的接受漢文化的。早在繼位之前,忽必烈就任用了大批漢族幕僚和儒士,並提出了“行漢法”的主張。忽必烈尊崇儒學,儒士元好問和張德輝還請求忽必烈接受“儒教大宗師”的稱號,忽必烈欣而受之。1264年,忽必烈取《易經》中“至哉坤元”一句中的“元”,改國號“大蒙古國”為大元,正是建立元朝。15年後,元朝滅掉南宋。這時候,由於蒙古統治者的漢化,蒙古軍隊也慢慢拋棄了早期那套屠城、種族滅絕的野蠻做法,手段也變得溫和了。
三 漢人頑強不屈的鬥爭這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漢人沒有像當時世界上很多種族,被蒙古軍隊像豬狗一樣殺掉,很大程度是自己爭取來的。其實,在蒙古對南宋戰爭的早期,蒙哥進攻四川、安徽等地時,也是製造了屠殺。但是,蒙古軍隊的進攻,遭到了當時世界範圍內最強有力的抵抗。蒙古人發現,長江中下游地區因為河流眾多,蒙古難以發揮騎兵優勢,而且防守其地的孟珙、趙葵、杜杲都是非常優秀的將領,組織防禦合理,多次擊敗蒙軍的進攻。於是,蒙古軍隊企圖直擊四川,攻取南宋後方,再沿著長江向下遊進攻南宋。在防禦初期,由於指揮失誤,被蒙古騎兵佔領了四川平原,但是,後期在南宋名將孟珙、餘玠等人的正確戰術下,採用了高超的堡壘戰術,遏制蒙古騎兵的威力,花了十多年的時間將四川平原一點一點的奪回來了。
不過,餘玠被撤下之後,南宋在四川戰場屢戰屢敗,失去了餘玠收復的領土。蒙哥又率領大軍重新席捲了整個四川平原,最後圍殲長江流域的堡壘。可是四川軍民英勇不屈,餘玠的副手王堅指揮軍民堅守合州,誓死不降,蒙哥下令強攻,結果在指揮的時候,被拋石機拋來的亂石砸傷,不久死亡。 蒙哥駕崩之後,為爭奪皇位,各路蒙軍紛紛回到草原。這使得南宋的歷史又延續了20年,也使得蒙古西征的高潮至此終結。
本來蒙古人進攻南宋極為困難,因為南宋被一個水網保護層圍住。他們的騎兵不能繞到後方搶劫,破壞後勤。劉整投奔蒙古人後,被委以重任。他制定了一個在長江流域建立水軍,搶先修築堡壘的計劃,被忽必烈採納,並讓他指揮完成。劉整用堡壘封鎖了襄陽的水路後勤補給線。造成襄陽幾年後失守,水網被開啟缺口。蒙古人就可以用騎兵長驅直入。此時蒙古己基本不再採用種族滅絕的方法,而南宋經濟被四十多年的戰爭拖垮,在奸臣賈似道的統治下沒有士氣,無心戀戰。被蒙古攻克。蒙古人用兩年時間輕易透過那些南宋其它地區。攻克了臨安,宋皇后下令投降。
正是由於漢人軍民英勇抵抗了幾十年,蒙古統治者不得不採用了停止種族滅絕和野蠻搶劫,而是召納漢奸來獲得更多的利益。這樣才使得中國南方地帶的人民沒有遭到象中亞、中國北方和四川那樣的種族滅絕的慘禍。
-
19 # 小鎮月明
在歷史上,金國一度是個很強大的國家,此前隸屬於大遼,在大遼內部變得腐敗之後,金國就獨立出來。金國的統治階層是女真人,當然,和後來建立清朝的女真人還是有點區別的。
女真這個民族世代定居在東北一帶,歷史上兩次興起都是在瀋陽的周邊。為何他們能在這裡興起呢?他們是個遊牧民族,長於放牧,精於征戰,所以這裡的水草給他們的坐騎提供了豐富的草料,使得他們的勢力得以增長。不過,每個朝代都有興替,中原封建王朝如此,金國也是如此,在興盛了沒多久,繼任的統治者就陷入了享樂、猜忌等問題中,於是逐漸地衰落了下去。
金人對漢人其實還算不錯,當時的漢人、契丹人等人種,都能得到公平的待遇,但是蒙古人卻不行。同時草原上的部落,金人深知蒙古人的厲害,所以他們致力於削弱這個民族。直接將其滅亡是不好的,畢竟留著他們,還可以收賦稅、徵收牛羊。為了削弱蒙古勢力,他們對諸多蒙古部落進行了離間。這樣的策略讓蒙古一度不能團結,陷入了部落紛爭的局面。
雖然這辦法好,但是實際上收效不大,因為不久這裡就出了一個偉大的大汗——鐵木真。鐵木真的先人曾經因為背叛了金國,受到了金國國主的懲罰。他的後人很多都是蒙古部落的貴族,於是鐵木真為了號令這些人,就說是為先祖報仇,在同一各部落後,發起了對金朝的供給。在他強大之前,金人為了消耗蒙古的勢力,還經常會派兵去蒙古部落裡面肆意殺戮,並把這種行為看成是合理的,因為他們要控制蒙古人的男丁的數量,從而減小來自蒙古人的威脅。
所以,這兩國之間,不但是有著先人被殺的仇恨,更有種族之間的大仇。所以為了復仇,必須對金國做滅國處理。而且金人同樣是遊牧民族,非常強大,所以為了壓制他們的發展,也要對金國的皇室進行剿滅,防治他們再度興起。
那蒙古人為何又對南宋比較和善呢?起初最先打算滅亡南宋的,就是金國,而蒙古人同樣和金國有世仇,所以在很長的時間裡,蒙古人和漢人是好兄弟,是聯盟。尤其是在金國的後期,南宋朝廷看他們不再強勢,便斷了之前和金國的同盟,轉而聯合蒙古人。所以,雖然蒙古後來滅亡了南宋,但是實際上很長時間裡雙方關係還不錯。
滅亡南宋的人是誰呢?是忽必烈。他還沒稱帝前,就已經在結交漢人,在他的府上,有許多手下都是漢人。所以這是一個很喜歡漢文化的皇帝,在他登基之後,他對漢文化的推崇,更是導致了部分部落的分離。
在後面的國事管理上,他更加傾向於用漢人的東西,所以他對於漢人,是非常倚重的。這種倚重在滅亡南宋後,就讓他做出了善待皇室的決定。當然,南宋一直都很軟弱,可能他也是覺得沒必要危難這樣軟弱的人,所以才善待他們吧。
-
20 # 歷來現實
南宋王朝最後亡於蒙古,對於趙家子弟來說頗具黑色幽默意味。
若說蒙古滅宋後善待南宋皇帝,則不無異於說其是鱷魚的眼淚,有善待之名,無善待之實。
蒙古與南宋之關係北宋被迫南下時,北方故土被金人佔領,及至蒙古崛起,其首要目標乃滅金,雙方交戰蒙古越戰越強,金則越戰越弱,面對“前狼與後虎”,南宋則處於猶豫之間---是聯合往日的仇敵給今後的禍根一記重創,還是向日益強大的蒙古示好狠狠的抽自己的世仇一耳光,抑或作壁上觀收漁翁之利。
金在戰場頻繁失利,其不思振作,調整策略,反而欲求失地補於南宋,急於在宋的一側找到物理空間和心理空間的補償---蒙古攻金越甚,金反而侵宋越急,使得南宋本欲成鼎立之勢而不能。
隨著蒙、金勢力此消彼長,南宋終於決定聯蒙抗金,而金滅後,南宋獨自面對蒙古的局面無異於前驅狼後入虎,蒙古不僅入主了金的大部分土地,也變本加厲的繼承了金對南宋的貪婪。及至南宋末年,三位幼帝都在蒙古的追擊下難以自保,何談奮起反抗?
南宋與金結仇一世,最後卻被蒙古所滅,可見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並非真理。
南宋三帝下場其一蒙古軍攻佔杭州,彼時為南宋行在,名臨安,俘年僅5歲的南宋皇帝恭宗,名趙隰。但另兩皇子趙昰和趙昺在大臣的保護下逃出臨安,以趙昰為長,趙昺為幼。至此南宋末代三帝其一下場可知,被俘。
其二後在陸秀夫、文天祥和張世傑等人的擁立下幼帝端宗趙昰其二後在陸秀夫、文天祥和張世傑等人的擁立下幼帝端宗趙昰登基,即位於福州,此後依然是蒙古軍隊窮追不捨,宋廷南逃不斷, 1278年四月間,趙昰去世年僅11歲。至此南宋末代三帝其二下場可知,去世。
其三,1278年,陸秀夫又與眾臣擁戴趙昺為帝,繼續著與蒙古的抗爭。及至崖山海戰,蒙古以少勝多,南宋至此終亡與蒙古。未免受辱,陸秀夫則揹負幼帝投海,史載隨者數萬之眾。至此南宋末代三帝其三下場可知,投海。
綜上,南宋末代三帝,在蒙古大軍的攻擊尾追下,一被俘、一去世、一投海,無不與蒙古之侵略有關,何談善待?
關於被俘恭宗待遇的澄清。被俘後,最可為蒙古稱道的“善待”應不過是,蒙元命令南宋小皇帝和其母一同去西藏進修喇嘛教,雖然其後行蹤並不見於經傳,但是不難作如是推測,等到其學成歸來,從此大可作為宗教領袖,而又回頭向異族入住之天子保佑祈福,那麼這位先朝舊主,哪怕有再多的宋遺臣愛戴,也會盡被佛法“感化”,這是如何高妙的如意算盤。
雖然表面上看來,被俘之皇帝受到此種有待,但是在可以推測的範圍內,其受害先於受益,受害多於受益,無奈多於情願,其受利用多於善待,蒙元行善之名難以粉飾其亡宋之心。
如果不計較此種原因,則這倒是可以算作蒙古善待南宋皇帝的一個例子。即便如此,世間難道有毀人家園奪其家產而稍微善待其家人而被稱為行善的嗎?
如此,那麼“隔壁張三沒偷”的字條就不會被人當做笑柄了。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你快拉倒吧!嘛叫善待?宋理宗的人頭,剁下來當了酒器,這就叫善待?宋徽宗那丟到大坑裡熬燈油的屍體,又是咋回事?說好的把宋徽宗的屍體給運回來,棺材板裡就一塊爛木頭,您告訴俺,這是不是就是您說的善待?
再有宋朝皇帝那些個墳頭,是誰給掘的?壓根就沒有一個全全乎乎留下來的墳頭。
這是對皇族,對待咱老百姓,他也沒有客氣過,屠城的事他也沒少幹。一樁一樁一件一件,您自己個掰扯掰扯,這都沒地說去。
所以說您這問題問的他就不靠譜。
那麼咱先說說蒙古人對金朝的不善待。首先這蒙古人和金朝的女真人,這兩波人壓根就是世仇。話說這女真人說道根子上,他的起源就是遊牧民族,所以他深刻的知道遊牧民族的彪悍,擱冷兵器時代,大傢伙都知道厲害,這都是天生的騎兵。
畢竟擱過去騎兵這玩意,就跟現在的小坦克差不多,就一個字牛。那麼蒙古人那是打小就擱馬背上蹲的民族,所以女真人防的就是蒙古人冷不丁崛起一下,威脅到了他的統治。
所以這就開始實行所謂的減丁政策,每隔三年,拿著刀,提著棒槌就擱大草原上禍禍蒙古人。
您這男娃,這就壓根不能超過車輪,這要比車輪高那麼一丟丟,這大腦殼一準就得被削掉。
這還不算,女真人還溜達到各個部落挑起蒙古各個部落的矛盾,讓他們天天的沒事互相掐架。
您就說吧,蒙古人能不恨金朝這幫子女真人?恨啊!這都恨到了骨頭縫裡了。
這事金朝的女真人明白,所以就擱自己的地盤上修了一條長達三千多里的金長城,這就是防備蒙古人那天突然去找他們的麻煩。
再有一件事,就是成吉思汗的祖先阿巴亥,作為一個大汗居然被金朝的女真人給釘死在了木驢上。
您就說吧,這國仇也有家恨他也再,所以蒙古人在成吉思汗的帶領下,那是去報復,這就是一顆復仇的種子,您感覺這金朝的女真人敗了,這能有個好嗎?不能夠啊!
那麼金朝他這皇室,幾乎就被蒙古人殺了個乾乾淨淨,當時破城的時候,成吉思汗還特點下達了“獨不赦完顏氏”的命令,您說說這得恨到了啥程度。
女真這個族群,也被蒙古人扒了個稀里嘩啦,一部分不會說漢語的改了人家的籍貫變成了蒙古人,一部分能說漢語的被改成了漢人。另外一部分,變成了所謂的生女真和熟女真。
但他這活沒有幹好,幾百年之後,這生女真發達了,又跑到蒙古大草原上欺負蒙古人,這就建立了後來的後金,也就是咱大華夏最後一個王朝滿清的前身。
那麼金朝人的事,就是這麼個事。
咱接著說說宋朝的事。宋朝,話說滅宋的時候,那宋恭帝,確實被大元朝留下了一條命,被封了一個瀛國公,後頭又擱西藏出家做了和尚,最後他因為這文字獄才被弄死的。
如果單從這個角度去說事的話,這蒙古人似乎對宋朝的人,很客氣,沒那麼上綱上線的。但咱得問個為嘛?這個世界可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不是。
但您記住了,一個崖山之戰,咱雖然敗了,但追隨小皇帝投海自殺的普通老百姓那是幾十萬。
這說明啥?說明宋人的反抗那是堅決的。這要是擱宋原來的地盤,只要有個頭,這振臂一呼,蒙古人感覺這戰事還得起。
畢竟開頭蒙古人用屠城的方法來威脅宋人,壓根就不好使。你這威脅的越厲害,他反抗的反而越厲害,蒙古人打的就越艱苦。
所以這就是一個誰比誰有韌勁的事。
那麼蒙古人想要平了宋人反抗的心思,這就得拿出點實際行動來了,所以他這才對宋的皇室比金朝的皇室要好。
如果您不信,自己個瞅瞅後來蒙古人擱進攻歐洲,是怎麼對待他們的,這屠城就不說了,還給你壘京觀,也就是把人頭多剁下來擱那城市的邊上搭三角形。
這玩意歐洲人受不了了,這就給蒙古人起了一個外號——上帝之鞭。
所以任何的事,他都是相對的他對你一個敗亡之君好,那是因為你這手裡有他害怕的東西。
之所以那宋恭帝最後被殺了,因為沒用了,但凡有用您覺得一個文字獄就能要了他的命,這不開玩樂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