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瀟灑影片剪輯

    如果換一種問法,歷史上,最勤政的皇帝是誰?想必肯定是愛新覺羅·胤禛了。

    愛新覺羅·胤禛,清朝第五位皇帝,在位時間為1722年-1735年,年號雍正。

    1、重視吏治,整治貪官汙吏。

    雍正賞識執法嚴,作風雷厲風行,嚴猛行政,有開拓氣魄,政績顯著的官員。如田文鏡、李衛在河南、浙江清查錢糧做得好,被譽為“模範督撫”。

    康熙末年財政虧空嚴重,雍正位後雷厲風行地進行了一場錢糧大清查。他組織了一個得力的領導班子,由康熙十三子怡親王胤祥總理事務,皇舅隆科多、大學士白潢、尚書朱軾會同辦理。

    清查虧空首先在中央進行,地方上的清查也普遍進行。清查不力的官員,則予以調查處理。

    2、“攤丁入畝”,減輕農民稅收負擔。

    雍正時期,實行丁銀攤入田賦一併徵收的原則,改變過去按人丁、地畝雙重徵收標準,減輕了無地和少地的農民負擔。

    3、“火耗歸公”,減少人民的苛捐雜稅。

    清初沿襲明制,各地徵收錢糧,加收“火耗”。 火耗:碎銀子加火鑄成銀錠時候的損耗。

    在此期間,官員任意加派,一兩可加至數錢。因不在上交正額之內,官員從中任意侵貪,成為官場公行的陋習。康熙末年,各地官員以火耗為名,肆意橫徵中飽,已無法限止。

    到了雍正這兒,情況就發生了轉變,他實行了火耗歸公政策,整治了貪官,充盈了國庫,同時減輕了人民很大的負擔。

    4、官紳納糧,一體當差。

    古代收稅,只到老百姓家,官紳自外。老百姓還要當差,即服兵役和徭役,官紳是屬於統治階級,不必當差不交稅!

    因為他們透過考試考取了功名,朝廷為了籠絡這些讀書人,所以就制定了士紳不當差納糧的制度,這是為了維護朝廷的地位,獲得讀書人的認可。

    “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 就是讓他們也交稅當差。這一改革觸怒了幾乎天下所有的讀書人,這些人甚至以罷考作為威脅,但是沒有任何用處。

    總體來說,如果不是雍正實行的這些利國利民的政策,大清很有可能提前兩百年就終結了。就此角度來看,雍正可以稱得上“千古一帝”。

  • 2 # 食傷生財

    雍正不能稱其為千古一帝! 千古一帝按照毛澤東沁園春《雪》中的描述,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可以候選,雍正既沒有開疆擴土打下大清江山,也沒有開創萬事之功,當然不能說他是千古一帝,不過雍正一朝,上承康熙,下接乾隆,對康乾盛世的產生和發展是重要的推手,雍正其實也做了大量的有意義的事情,具體如下:

    康熙晚年,國庫空虛,赤字問題嚴重,各級官吏大肆從國庫中借錢不還,官場作風腐化,不借錢反倒不能立足於官場,康熙46年,黃河水患,整個大清國戶部只能拿出不足50萬兩白銀。雍正在登基之前做的事情就是使用鐵腕政策治理黃河水患,鐵面無私追繳國庫欠的銀子,逼死了一些國之棟樑,雖然欠款追繳失敗但是給了雍正親政之後指明瞭執政方向。

    雍正登基之後功勞大致如下:

    1)設立軍機處。因雍正西北用兵而設立,軍機處設定軍機大臣,軍機大臣一般來自於內閣大臣,軍機大臣直接聽命於皇帝。由此加強了中央集權。

    2)平定西北動亂,平定羅卜藏丹津叛亂。加強對西藏、青海的直接統治,設定駐藏大臣。

    3)1727年,簽署《布連斯奇條約》,1728年簽署《恰克圖條約》,規定了中俄中段條約。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俄邊界地區的經濟發展和貿易。

    4)改土歸流,打擊了土司的世襲特權和利益,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西南地區的經濟發展。

    5)攤丁入畝,丁銀、田賦以田畝的多寡收取,減輕了無地和少地人民的負擔,這一政策直接導致了,清朝人口的大爆發。

    6)火耗歸公,火耗指地方官徵收錢稅時,以耗損為由,多徵錢銀。雍正定下火耗歸公的制度,一定程度改善了吏治。

    7)廢除賤籍,重用漢人。一定程度上緩和了階級矛盾,緩和了滿漢矛盾。

    8)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這是一個真正的好制度,但是雍正也因此得罪了很多讀書人,所以雍正的名聲一向很差,就是這些官紳給糟踐的。

    缺點:

    外交上依然是閉關鎖國,思想上存在禁閉,從康熙之後進一步喪失了中國接觸和學習吸收西方科技的機會。

    綜上所述,雍正雖不是千古一帝,但是雍正是清朝最勤政愛民的皇帝,大膽改革,雷厲風行,是中國近代大有為之君,遠非影視作品中的低賤形象,雍正的種種政策奠定了康乾盛世的基礎,是清朝最偉大的皇帝。

  • 3 # 無法迴避的歷史

    說雍正皇帝是千古一帝,我肯定捱罵,挨噴。一個滿清皇帝在長期的語境當中,歷來就是外族入主中原,竊取了國家重器。然而,如果站在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長河上看,清朝延續和傳承的恰恰就是中國傳統文化,如果無法否定這一點,請把清朝放在和明朝,宋朝,唐朝等一樣的中華民族的一個朝代。說到雍正皇帝,個人認為,雖然其在位時間不算長,只有十三年,但是,作為康雍乾漫長曆史(我不敢用康雍乾盛世這個定義)中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人,其歷史功績完全可以列入偉大帝王的系列。其主要功績有下列幾項:1,清理虧空,打擊腐敗。康熙後期,皇帝奉行無為而治的態度,以孝道治天下,導致官場腐敗貪汙橫行,國庫空虛,百姓生存壓力很大。雍正四十五歲繼位後,馬上開始清欠虧空,打擊腐敗的運動。這位老兄真的是用了壯士斷腕的精神,不管是誰,虧欠了必須還,就是王爺都不好使,以至於他的一個兄弟變賣家產予以賠償,結果沒用幾年,虧空填補全部完成,國庫豐盈,為西北戰事做好了基礎。2:改土歸流,西南地區當年都是透過土司管理的,這些土司都有自己的法律,國家對他們基本上無法管控,每年僅僅上交很少的銀子,而對當地百姓殘酷盤剝,為此,雍正特派心腹大臣鄂爾泰去去西南進行這場偉大的改革,同意了留官制度,刪除了實際的一國二制。國家政令完成了統一。3:實行耗羨歸公,官民一體當差。過去地方官吏為中央政府收取人丁地丁銀子的時候,收取太多的耗羨,民恨極大。為此,雍正規定了耗羨率,並且全部歸公,同時給官員發放養廉銀。以法律形式將耗羨確定下來,避免了地方胥吏對百姓的隨意盤剝。官民一體當差更是開天闢地的大事,其意義完全不輸於取消雙軌制。過去,地方士紳有很大的優越待遇,出工納糧都可以忽略,一切勞心勞力的事都是下層百姓的事。對此,雍正皇帝委託田文鏡在河南首開先河,客服種種阻力,終於貫徹了這項利國利民的政策。4:攤丁入畝。康熙五十一年,康熙皇帝規定,以後不管人丁增加多少,都要按照五十一年的標準收取丁銀。這也是一項對下層百姓極其有利的政策,但是實行起來還是有很多不可操作的情形,因為人是活動的,又有生老病死,人丁的確定很難準確,也出現了很多如人死戶頭在,張三頂李四的情況。因此,雍正在聽取了以李芾為代表的封疆大吏的意見後,果斷地把人丁銀歸入地丁收取,這樣的政策保證了沒有土地的人不用擔負任何稅負,平衡了社會責任,讓下層百姓獲得了極大的生存空間,緩和了社會矛盾。:5清除賤籍:許多許多從明朝開始就留下來的賤民很多,他們不能從事士農工商的事情,只能做一些下九流的事情,而雍正把這種約定俗成幾百年的惡俗徹底推倒了,讓這些人和其他人一樣,有各種上升的機會,如同當年取消了地富反壞右一樣,真的是功德無量。雍正還有很多善政,包括移風易俗,官員任職審查,成立軍機處,征討戈爾丹策零等等。總而言之,在短短的十三年,雍正皇帝做了太多的事情,為他的兒子乾隆皇帝留下了一個大好河山!

  • 4 # 小編虎哥

    愛新覺羅·胤禛,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曾被民間和正史無限抹黑,而作者為何說他才是真正的千古一帝呢?作者的出發點,不是他搞了多大的地盤,也不是他開創了什麼偉大的基業,而是看他為老百姓做了什麼。當然,在整個歷史程序中,如果沒有明清兩代,也許華夏文明會更好。因為,中華文化就是從明清兩代開始被不斷閹割和馴化的。沒有雍正,大清早就亡了,這對後人也許是好事。但今天我們僅僅以事論事,討論雍正為老百姓辦的幾點實事,而不是為這個腐朽的朝代歌功頌德。

    一、攤丁入畝

    明朝怎麼亡的?歷代封建王朝怎麼亡的?主因就是土地兼併。有錢的土豪和劣紳越來越有錢,擁有的土地和勢力越來越多,相反,他們交的稅反而越少。

    明朝崇禎被逼到向大臣借錢,但東林黨們一口咬定自己沒有。而李自成打進來後,搜出來的黃金白銀堆積如山。

    而攤丁入畝政策,就是取消貴族的特權,農業稅不再按人頭徵稅,而是按土地數量徵稅。

    這就大大損害了這些大家族的利益,而這些家族又擁有最好的教育資源,也是掌握筆桿子的文人士大夫,歷史就是他們寫的,能寫雍正的好嗎?

    二、火耗歸共

    啥叫火耗?說白了就是朝廷認可的,給官老爺的灰色收入。火耗,相當於過秤時除皮。碰到小貪的,100斤除2斤。碰到貪婪的,100斤敢除8斤。和明朝的“臨斛踢腳”一個道理,是歷朝歷代的慣例。

    百姓苦不堪言,但又無可奈何。雍正直接將這一制度來個全國性的統一,將火耗的量降到最低,並從而引匯出了下一條政策,那就養廉銀子。

    三、高薪養廉

    雍正把火耗歸功的錢,變成養廉銀子,再返利給當地的官員。其中,一個大府就一年的朝廷撥發給當地的火耗銀子就有8000兩之多,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康熙年間腐敗成風的歷史遺留問題。

    四、官紳一起當差一起納糧

    這條政策,直接打了全國讀書人和官宦之家的臉,並嚴重損害了他們的利益。以前歷朝歷代,秀才和鄉紳、世家是不用服勞役的。而在這種不平等的競爭下,窮人會越來窮,富人會越來越富,最終導致貧富分化越來越嚴重。

    後果就是,不是貴族之間為了爭奪權力而改朝換代,就是農民被逼得沒活路而起來造反。

    同樣是人,為什麼越有錢,越有勢的人,反而越不交稅,越能優先獲得有效資源呢?

    窮人,天生就該窮嗎?是他們真的不夠努力和勤奮嗎?

    還是他們因為沒有一個好爹、好娘、好家庭?好的競爭條件?

    五、每天工作18小時

    什麼996、什麼加班制、什麼血汗工廠。如果看了雍正的工作記錄,很多人會立刻覺得自己好幸福。

    因為康熙晚年是個敗家子,留給雍正一個內憂外患的爛攤子。康熙這個“坑兒子”的玩意自己落一個好名聲,可苦了雍正這孩子了。

    為了不讓大清國在他手裡嗝屁,他是拼了命地幹啊。不僅一天工作18個小時,一年也就三天假期,而且這三天還不是全休,也要幹活。

    雍正,是中國歷史上最勤奮的皇帝,沒有之一。至於雍正的死,有人說是乾隆聯合大家族毒死的,但作者更相信他是累死的。

    作為封建帝王,雍正所做的努力當然是為了他們愛新覺羅氏好了。而且,正因為他的努力,延遲了大清的性命,這對後世來說反而是壞事。但僅僅作為一名皇帝來說,他為老百姓所做出的一系列改革,算不算千古一帝呢?

  • 5 # 達摩說

    雍正帝不算千古一帝。

    在華人的帝王評價中,“千古一帝”算是個專有名詞,不是隨便哪個皇帝都能往上套的。

    “千古一帝”一詞,出於明朝思想家李贄的《藏書》。在書中,他評價秦始皇道:

    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

    這是李贄對秦始皇的評價,也是“千古一帝”這個詞的最初源頭,所以秦始皇才是貨真價實如假包換的千古一帝。

    當然了,後來大家對中國歷史上的一些雄才偉略的帝王,也冠之以“千古一帝”的評價。能冠之以“千古一帝”的皇帝,都要為國家、民族開百代疆土,創不世之功,對社會歷史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一般來說,除秦始皇外,像漢武帝劉徹、清聖祖康熙帝都被尊稱為“千古一帝”。

    雍正帝在位期間,整頓吏治,充實國庫,攤丁入畝,改土歸流,而且非常勤政,可謂是嘔心瀝血,但他首先沒有開疆拓土的重大功績,也沒有足以影響歷史、開創紀元的制度建設,不過是在清朝政治體制的基礎上加以改良和強化而已。更何況,雍正帝在位只有十三年,時間太短,也不足以稱為“千古一帝”。

    說雍正帝是清朝的明君和中興之主,可以,但說雍正帝是“千古一帝”,就太誇張了。

  • 6 # 王松林

    雍正只當了十三年皇帝,縱觀雍正皇帝生涯,稱不上千古一帝,只能算個明君,連仁君都稱不上,動不動就殺人。

    雍正是位敢當敢為勇創的帝王。是位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皇帝,他的十三年承上啟下,把他爹留下的爛攤子收拾的有條不紊。他大膽心細,牢牢地把握住大權,穩住全域性,建立密摺制度,賦予屬下直接奏報的權力,獲得第一手來自下層的真實情況,作出正確的決定,提高了辦事的準確性,建立軍機處,集中領導。推行改土歸流制,強化了祖國的統一。頒佈攤丁入畝政策,減少百姓的負擔。雍正做事堅決,追討國庫欠款方面,絕不姑息,不但追繳,還要嚴肅法辦。雍正工作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是個實足的工作狂。生活上節儉,簡單,不鋪張浪費。沒有後宮麗三千,也沒有象他爹那樣六下江南,消耗國家錢財。在雍正的領導下,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雍正皇帝是位不錯的皇帝,但決不是千古一帝,充其量是個明君,決不是一個仁君,疑心過重,一但懷疑別人有問題就殺之。對待功臣及兄弟冷酷無情,當初和他爭寺皇位的兄弟都給殺了,還搞文字獄,害死了許多無故的人,這些都是雍正皇帝的罪過。

    總之,雍正皇帝勤政工作為民是好皇帝,但疑心病太重,為獨攬大權不設手段,無故害人是不能原諒的。

  • 7 # 安殊意

    雍正皇帝屬於皇帝中比較勤政和愛民的,但功績並算不上千古一帝。千古一帝的評判標準,要麼是開局一個碗,要麼開局一亭長,創業很難,局面複雜,憑藉其個人魅力和超強能力,笑傲到最後。雍正皇帝局面雖然複雜,但畢竟是守成之君。守成之君,得到千古一帝稱呼的,漢武帝一樣窮兵黷武還取勝了,要麼朱棣一樣十分能打。雍正軍事壓力,都在西北,而且年羹堯包辦了。雍正的政績,主要是攤丁入畝等新政,想要減輕百姓負擔,而且勤於政務,說明有責任心,為人稱道,就是一敬業的員工,做出了些政績,算是有數的好皇帝,如此而已。

  • 8 # 舊事舊人歷史說

    濫竽充數:是誰讓“千古一帝”這個高大上的中號走下神壇?

    “千古一帝”這個讓人猛一聽起來,非常高大上的詞語原本只是歷史學家評論中國封建社會少數君主所運用的高階褒義詞。可是隨著近年評論網路化的甚囂塵上,千古一帝已經失去了他原先的神聖含義。已經變得普通化,大眾化,甚至是流行化。似乎凡事能有點政治功績,被人們提上來明智的皇帝都可被稱作千古一帝。“物以稀為貴。”冠軍只能有一個,如果有1000個人參加比賽,有10個冠軍,那麼冠軍,毫無榮譽可言。同樣,當“千古一帝”成為眾多皇帝的泛稱,那麼這個稱號將不值一提。

    “千古一帝”這個詞語本是稱呼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 清聖祖等幾個在中國封建時代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君主的最高榮譽稱讚。就算是在中國封建社會空前絕後的唯一女皇武則天,在21世紀的之前,也很少有人稱她是“千古一帝”。

    可是近10年來,千古一帝不勝列舉,不計其數。漢高祖劉邦,漢文帝劉恆,漢景帝劉啟,漢光武帝劉秀,梁武帝蕭衍,隋文帝楊堅,唐高宗李治,女皇武則天,唐玄宗李隆基,宋太祖趙匡胤,宋太宗趙光義,金海陵王完顏亮,元太祖鐵木真,元世祖忽必烈,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清太祖努爾哈赤,清高宗弘曆都有人稱其為千古一帝。更有甚者,相信大家你都知道,就連位列中國古代四大暴君之一的亡國之君隋煬帝楊廣,明武宗正德皇帝,明世宗嘉靖皇帝,都有人將其稱為千古一帝。

    中國帝時代是從秦始皇開始的,從秦始皇算起,中國進入正史記載的皇帝其實也就200多位(有人說408位,應該是包括各個各級政權和小王朝)可是粗略的估算一下,近年來擁有千古一帝這個稱號的竟然有四五十位。也就是說,平均每4~8個皇帝中就有一個千古一帝。這不得不令人唏噓,中國封建君主專制持續時長不過2300多年,也就是說,平均每30年至60年就會出現一位千古一帝。

    可中國封建社會的事實是——“百年難遇明君出,亂世治者有幾人?”

    當所有的榮譽稱號都普遍化大眾化的時候,其含金量也就不值一提。正如黃金之所以珍貴,就是因為他不是街上的石頭,如果黃金多得像漫山遍野的石頭一樣,收藏還有什麼價值呢?

    至於雍正皇帝他的一生雖然政績斐然,勤勉勤勞,確實是一位難得的好君主。但是筆者認為他評選千古一帝還差一些。

  • 9 # 花兒-D

    衡量一個好統治者的標準是他給國家和國民帶來的好處比別的統治者多。而困擾中國幾千年來的最大問題是貧窮,沒有一個統治者敢說他讓老百姓過上了好日子。

    而讓一個國家的國民過上好日子需要的就是錢,來錢無非兩種途經,殖民流和種田流。殖民流就是全世界尋找弱小可以欺負的國家或者地區去不擇手段的虐奪財富回來分給自己的國民。種田流就是關上國門就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努力耕耘,期待地裡的物產能讓自己富足。事實上近年法國的黃背心運動就是因為法國走種田流的路子,然後越過越窮,甚至不少有錢人不滿政府稅收過高而想移民逃離法國。而英國和美國憑藉武力不斷在全球各地撈取財富,自己國內福利好,國民富有,人人爭相移民想要加入其中。

    所以從這點來分析,很多不被歷史課本認可的皇帝其實是偉大的,而很多被歷史課本認為是豐功偉績的皇帝反而是做了一大堆“無用功”成績的不合格皇帝。

    一,秦皇

    在秦國不斷髮展和吞併其他國家領土的過程中,秦國的確是偉大的,他吞併了比自己國土大幾倍的其他國家領土,由此搶奪的財富土地供給自己的國民用,這無疑是豐功偉績。

    二,漢帝,劉邦,劉徹,劉秀等等所有漢朝有名的皇帝,要麼是透過大戰建立政權,要麼是終身和北方遊牧民族死磕並讓其吃大虧。這些事情並沒有為國民帶來多少土地和財富,反而因為劇烈的戰爭導致國家和民眾的財富被消耗,民眾生活變得更加窮困,連漢武帝自己在晚年都意識到不對認了錯。這樣的皇帝是不值得崇拜和誇讚的,只能說透過教材的刻意誘導和民智未開的社會風氣下,很多人已經不知道自己過的是好是壞,也不知道什麼到底什麼才能稱之為“真香”。

    三,唐宗。這一時期國家佔領了西域,透過這個地區開發了絲路貿易路線,增加了國家財富,也壓制了北方遊牧民族的地盤,使得後世歷代都知道了對抗北方少數民族必須掌控西域就能事半功倍。這無疑是偉大的皇帝。

    四,宋帝。可以說整個宋朝的對外戰爭都是以輸為主,並沒有奪取多少土地給自己國民發福利。反而還丟掉了西域,使得西夏做大成又一個強鄰。更要命的是宋朝開啟了對外戰爭打不贏就花錢買平安的先河。以資助敵猶如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宋朝人寫過秦論一文就是對用錢買和平的鄙政做出了深刻的批判,遺憾歷朝歷代總要有統治者繼續走這條爛路。

    五,明帝。很多人吹捧明初軍力強大,打敗元軍。但從實際取得戰績和收益來看。明朝同樣沒有什麼得分點。打敗元朝只是在花費中原的財力物力人力去壓制住。並沒有以戰養戰或者打敗元朝佔領住北方領土。更沒有獲得多少外國財富給國民發福利。而且同樣“天下無敵”的徐達常遇春等一大堆名將並沒有收回西域,在明初短暫被壓制的北方遊牧民族後來甚至在土木堡取得了比靖康之恥更輝煌的對中原國家的羞辱。對西南方中南半島國家的戰爭中,雲南沐家只是取得了守住傳統領土的成績,並沒有取得滅越南,寮國,緬甸這樣能讓人稱道的成績。整個明朝就在種田流的閉關鎖國自守發展中越過越窮,直到被比自己小几十倍的後金所滅,這樣的統治者們實在泛善可陳。

    六,清帝。清朝闊土最多的康熙,打敗了很多周邊國家也擴大了很多領土,但雍正接手時國庫存銀只有800萬兩,說明康熙並沒有化戰爭武功為實際收益,奪取土地雖多,但並沒有逼得敵國上交戰敗賠款。雍正雖然誇口自己死前透過一系列稅改政策使得國庫存銀超過5000萬兩。但這只是種田流的一個改良,等於是想辦法使種田所出的物產多分配給政府一點比例。並沒有真正使民眾從國外獲得額外的收益和福利。而對青海羅布臧丹增的戰爭中同樣得不償失,花費了幾千萬兩白銀,打了一場幾乎沒有收益的戰爭。乾隆就更離譜了,打一個小小金川都使出來吃奶的勁,打緬甸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同樣都是沒得到多少土地,也沒得到多少戰爭賠款和收益,反而耗盡了上億兩銀子的國民財富和幾十萬士兵的性命。這算哪門子的豐功偉績?

    七,近代,透過前面的分析你們也知道該怎麼腦補了,我就不說了

  • 10 # 晚亭與落霞同暉

    "千古一帝"的稱謂,歷史上能受得起的沒有幾位。

    他不是皇帝在世時臣子們的溜鬚亂吹,而是去世多年,經過歲月沉澱,史官們最終賦予的歷史定位。依據他們生前對立國建朝、開疆拓土、朝政治理所具有的卓越的功績。

    秦皇漢武沒有爭議。唐宗宋祖也能說得過去,一代天驕、彎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也算一位。

    但涉及到清朝,莫過於"康、雍、乾"盛世。

    唯康熙被後人稱之為"康熙大帝",乾隆在世時也自封為十全老人,但清朝由盛變衰正是從乾隆後期開始的。而夾在他們中間的雍正卻一直飽受爭議。

    一,他在位十三年,是清朝少有的勤政皇帝。日均硃批幾萬字,他的三大新政:攤丁入畝、火耗歸公、士紳一體納糧、當差也甚得民心。然卻不到六十,暴病而亡,可點可惜。

    二,但其皇位來路不正,一直存疑,連死因都是未解開的謎。

    所以"千古一帝"稱謂距他甚遠。最終能否洗刷掉篡位的嫌疑,仍是問題。

  • 11 # 廣陵小張

    因為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更難的是創造盛世。康熙大帝雖然是康乾盛世的開創者但是康熙一朝先後滅鰲拜,平三藩,徵葛爾丹,收臺灣可謂說一直戰亂不斷,國家雖得大一統但已是國弊民乏,急需休養生息。所以康熙是給後面的盛世打下來穩定的基礎,是為盛世創造了基礎條件。正真開始盛世是在雍正皇帝統治時期開始的,雍正帝是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最認真最用心的皇帝可以說是累死在皇位上的。他實行攤丁入畝有效解決農業生產問題,他對少數民族地區實行土改歸流大大加上中央對少數民族地區的控制力,他改革機構設立軍機處推出養廉銀,耗羨歸公整頓吏治,懲治貪腐,加強中央集權,經過雍正的一系列改革國庫充盈,百姓富裕,官吏清廉,為乾隆皇帝以後的文治武功留下了堅實基礎,乾隆帝躺在雍正帝的果實上成全了自己十全武功,所以雍正偉大在於既為上一輩打掃收拾殘局又為下一輩鋪路架橋。可謂清朝最作為皇帝實至名歸。

  • 12 # 驚覺五千年

    關於千古一帝的判斷,各有不同,我認為的是要解決自古解決不了的問題才可以稱作千古一帝,列舉一例如下;

    自古以來帝位傳承都是大問題,康熙的秘密立儲制度沒有發生各朝有的奪嫡,逼宮等事件。那雍正解決了哪個問題呢,我認為有幾個可以算。

    1;改土歸流,各朝土官制下,許多地方中央難以節制,猶如各個小型獨立王國,改土歸流之後,中國逐步走向統一。

    2;火耗歸公和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解決了歷史以來稅源擴大而非縮小的弊端,如明就是窮死的

    有以上兩點才算是傑出偉大的皇帝,而諸如增設軍機處,出兵羅布藏丹津之類,也就那麼回事,只能算英明。

    以上兩點加上反腐才迎來了乾隆盛世,為十全老人有了穩定的政局,和持續的稅基,人口規模達到四億而不崩潰。

  • 13 # 歷史咖啡廳

    小雪歷史微鑑:清朝雍正皇帝絕對稱不上千古一帝,他的父親愛新覺羅·弘業和愛新覺羅·弘曆,都比他高明的多,尤其對於雍正帝來講,是康乾盛世的過度時期,更談不上所謂的千古一帝。

    功過是非,後人評述

    首先我們來說說雍正帝的功勳,他創立了秘密立儲制度,杜絕了父親在位時期“九子奪嫡”的尷尬和可能存在的危機。

    創立軍機處,更加加強了皇帝的權威,整頓吏治,增強了官場的彈性,減輕賦役,讓百姓能夠安居樂業。

    廢除賤籍制度,使得很多當時被朱棣貶為下等人的百姓過上了好日子,做了不少的好事。

    汙點一:篡位改詔

    對於雍正皇帝而言,歷史上對於這位皇帝的來歷,可是充滿了各種疑問的,雍正是康熙的第四個兒子,但是當時有一種說法,就是康熙並沒有傳位給他,而是傳給了十四子,而雍正就是改了一下遺詔,然後順理成章的登上了皇位。

    關於這個“篡位改詔”是不是有所記載,歷史上並沒有公論,但是,這恰巧就成為了雍正帝的汙點。

    汙點二:在位時長

    關於大清朝皇帝的在位時間,可能沒有誰可以比得上康熙皇帝了,但是反過來說,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恐怕也只有雍正皇帝了,只有十三年時間。

    當然,在位時間並不是反映一個皇帝在位時期的功績多少的因素,但是,能夠反映出這個皇帝是否值得被後人評為“千古一帝”。

    汙點三:離奇去世

    關於雍正皇帝的死,一直是史學界的一個難以求證的難題。

    民間有很多種版本,最多的,應該就是雍正帝是被人刺殺死亡,而並非自然死亡。從這一點上來說,雍正帝並不是那種非常受百姓愛戴的好皇帝。

    綜上,我們比較一下雍正皇帝的功過不難發現,他離所謂的千古一帝還相差甚遠,如果在清朝皇帝裡選一個皇帝作為千古一帝,小雪的答案當然還是康熙皇帝了。

  • 14 # 西山講歷史

    雍正遠遠沒資格被稱為千古一帝,在中國能稱得上千古一帝的,都是對中國歷史發展有絕大貢獻的人,雍正還不夠資格。

    在中國能稱得上千古一帝的人首推秦始皇,是他第一次真正統一中國,告訴後來者中國是可以統一的,然後還統一了文字度量衡等軟體,設定了郡縣制,為以後的中國統一打下堅實的基礎。尤其是統一文字和度量衡,讓整個中華民族產生了無形的向心力,以後兩個華人見面,可能對方說的方言大家聽不懂,但是隻要拿出方塊字就可以互相交流,這是莫大的功勞。

    下一個千古一帝是漢武帝,他的貢獻除了開疆拓土,最大的歷史貢獻在於集全國之力打敗了看似不可戰勝的匈奴。從漢武帝以後,華人就知道,只要我們萬眾一心,這個世界上沒有我們不能戰勝的敵人,漢武帝打破了華人對外族侵略者的心理障礙。

    接下來的千古一帝是隋煬帝,這是一個一直被人抹黑的皇帝,隋煬帝是亡國之君,但是我們不能抹殺他的歷史貢獻。隋煬帝的根基在江南,他在任時修築了大運河,從此以後中國的南北方被牢牢捆在一起,再也沒有出現過南北長時間的分裂。真正坐實了中國的大一統。

    還有能稱千古一帝的就是唐太宗,被遊牧民族稱為天可汗,北方的遊牧民族開始真正臣服於中國,唐太宗的成就告訴華人,中國的國際威望原來可以達到這麼高,唐太宗提高了中國的國家上限。

    最後一個千古一帝可以數朱元璋,朱元璋的大明是漢人最後的高光時刻,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朱元璋是真正從乞丐實現人生大逆轉成為皇帝的,在他的手上,丟失了幾百年的幽雲十六州又回到的漢人手裡。

    如果要論清朝的千古一帝,康熙雍正和乾隆三個加在一起可以算,這爺孫三個人對中國歷史的最大貢獻第一個是疆土上的,收復了新疆、臺灣和蒙古高原,第二個是讓漢滿蒙臧回幾大民族第一次和諧共處於一個國家之下,奠定了當代中國多民族國家的基礎。

    單拿出雍正來說,他只是一個勤奮的賢明君主,但是遠遠不夠資格稱得上千古一帝,不是雍正能力不行,實在是中國歷史太長,他的前輩同行太優秀。

  • 15 # 一個1說真話的人

    我認為,雍正不能稱為千古一帝,這一稱呼,是當時他的大臣們給他的稱呼。毛主席有詞沁園春雪中有:秦皇漢武,唐宗宋主,成吉思汗,四位皇帝成就都高於雍正皇帝。秦皇統一六國,氣勢磅礴,波i瀾壯闊。統一度量衡,文字,錢幣,何等果斷,加固增修長城一萬里氣魄何等宏偉?建立中央集權制度何等英明!漢武大帝,實現文化大一統,鞏固邊疆,解決內政外交難題,鞏固了大漢根基。是一位少見的明君。唐太宗李世民,帶兵收籠了起義軍,摧毀了隋朝政府,做皇帝后勤政愛民,整飭歷治,任用賢臣,出現貞觀之治。宋太祖趙匡胤,一條大棍定天下,整厲治,搞經濟,興文化,打下宋朝三百年基業。成吉思汗,帶蒙古鐵騎踏遍歐亞大陸,打下的疆域,至今另人歎為觀止,無人與之爭峰。雍正皇帝,在位其間,繼續鞏固邊疆,發展經濟,在經濟方面比清朝其他皇帝比不了的。但也難稱千古一帝。

  • 16 # 歷史深度揭秘

    康乾盛世最要感謝的人就是雍正,康乾青年時都是偉大的皇帝,但晚年確實因為精力跟不上了犯糊塗等等,國庫空虛貪腐嚴重,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果沒有雍正的整頓吏治與政治改革,很可能就沒有乾隆時期中國的富強了,沒錢什麼事你都幹不成。康熙晚年的清朝處於危急存亡之秋,雍正這麼治理國家肯定有他的難處,他畢竟當了四十多年皇子,見識了太多康熙晚年的弊政,內有各種政治鬥爭,外有準格爾蠢蠢欲動,內憂外困民不聊生,他不這麼嚴格整治,是要亡國的!哪個皇帝有自虐傾向,不想天天休息,喝喝茶打打獵玩玩妃子這多爽啊。

    任何制度都有好壞,都要適應形勢適應環境進行調整,最壞的制度就是不會改進不會變通的制度,偉人說過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一直在變化。另外我說的只是可供選擇的道路而已,不涉及好壞,只看可不可行。經常有人說雍正或者乾隆沒有及時看清世界格局的變化,錯失了中國成為列強的機會。說這話的人大概都沒讀過中國歷史,不瞭解中國古人的三觀體系。中國後來被列強痛打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不打疼了打死傳統思想,中國是不可能接受西方現代化思想的。這麼根深蒂固的思想根源,豈是一兩個皇帝可以改變的。

    雍正只是讓朝廷富有。從廟號諡號就能看出來。康熙聖祖仁皇帝,名為守成實為開拓,中國唯一一個廟號聖祖。乾隆高宗純皇帝,高這個字就能代表他的功績。雍正世宗憲皇帝,曲折登基為世宗,憲比較普通的評價。雍正可以與文帝,景帝的中興,成就了武帝盛世類似。很有作為的皇帝,不過是完美主義者,不注重人情世故,不注重自己身體,才當了13年。他爸60年。區別多大。所以同胞們,在為盛世奮鬥的時候考慮考慮歷史唯物主義。哈,辯證法出來了。瞬間膨脹了許多。

    文景之治考的可不是勤政,而是無為而治,所以就有歷史學家這樣評價文景之治,順天時得人心,也算是文景運氣好,碰到的很多事情莫名其妙的成為了助力器,才給武帝攢下了幾十年打仗的資本,而雍正可不是,雍正接手的時候無官不貪,他一個人飽受非議力挽狂瀾於既倒,雖然最後活活累死,也有說法是吃丹藥重金屬引起的心肺功能受損,最後僅僅在位十數年,這也是使大清起死回生煥然一新,不然憑乾隆的能力,不可能安心的瀟灑很多年,沒有可比性,關公戰秦瓊,時代不同,歷史機遇不同,所處環境也相去甚遠。

    我以為雍正並不是不懂人情,繼位之前幾十年的歷練可不是白給的。而是他要做的事情,註定是要觸動整個既得利益階級,講人情就會讓改革半途而廢,所以只能懷大慈悲心,用雷霆手段了。一面是不當差不交賦稅卻掌握話語權計程車紳階級,另一方面是辛勤勞作食不果腹卻勢單分散的老百姓,雍正能夠站在後者的利益面,對士紳不講人情,卻是對百姓講了大人情,這種魄力和勇氣,實在令人佩服。

    雍正不是不懂,他一路從“九子奪嫡”殺過來,他太懂人情世故了。但當時的社會環境不允許他像他父親那樣,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是必須發奮圖志。所以,我覺得從宏觀得角度上來看雍正,他做的所有的都是對的。從微觀的角度上來看,可能有些瑕疵。但總體來講,瑕不掩瑜!!!雍正並非要剷除知識分子,而是要削弱並掌控知識分子,至少是在經濟層面如此。官紳一體納糧應當和火耗歸公,養廉銀一起來看,雍正的思路實際是想把失控的中間階層重新控制住,使上不至顛覆王室,下不至壓榨黎庶,客觀上減輕了人民負擔,緩和了社會矛盾,為滿清續了命,不自覺下亦頗為革命。此外雍正作為一個真性之人,在皇帝中也頗為難得,這是一個加分項。

    乾隆這個人,最好的參照物件就是唐玄宗。前期英明神武,後期一塌糊塗。乾隆搞文字獄搞得厲害,害苦了民間知識分子和底層粗識文墨的民眾。乾隆不喜歡有主見的臣子,喜歡唯唯諾諾亦步亦趨的臣子,康雍乾三代定下的這個用人調子,可算是把中國害慘了。他的功勞足以彪炳後世,他的罪過也足以貽禍千秋。但他絕對不是一個無能的人。某種程度上說,唐玄宗 漢武帝 乾隆都是一類人,靠著前人攢下的家底,窮兵黷武,開疆拓土,好大喜功。你可以說他們暴虐,但不能說他們無能。如果同樣的時間節點,繼位的是嘉慶、哀帝、文宗,那漢唐清只會亡的更慘。

  • 17 # 內心的利刃

    這個問題問的好,雍正在我的觀點裡他可以算千古一帝,承上啟下,奠定了康乾盛世,康熙扔下了爛攤子,雍正給收拾了爛攤子,正因為火耗歸公,攤丁入畝的改革使得當時的國民敢生,國家人多了,gdp蒸蒸日上,而且大打貪官,利用年羹堯打擊西北,無論是國內還是對外都是個好皇帝,所以稱得上是千古一帝,可以就是命短。

  • 18 # 大威愛玩愛樂

    稱不上,在位時間太短,連他爹康熙,連他兒子乾隆都沒有超過。歷史對他的評價是,承上啟下,雖然雍正工作很認真。

  • 19 # 自渡星球

    千古一帝,雍正肯定不能吧?如果雍正能被稱為千古一帝,那麼他老爸康熙要有意見了!

    我覺得千古一帝還是應該頒發給秦始皇嬴政!

  • 20 # 廈門服裝印花廠小郭

    說雍正是千古一帝 有點過於吹捧了 清朝能稱得上千古一帝的 勉強也只能算上康熙 單從政績來說 雍正和康熙也是無法比擬的 雍正在繼位前 在康熙面前一直屬於不顯山露水的那種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包括在九子奪嫡裡面也是存在感不高的一個派系 雍正帝與康熙帝一樣勤於政事。後人收集他在位的13年中硃批過的摺子就有360卷。雍正在位期間,“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

    史書評價

    《清史稿》:“聖祖政尚寬仁,世宗以嚴明繼之。論者比於漢之文、景。獨孔懷之誼,疑於未篤。然淮南暴伉,有自取之咎,不盡出於文帝之寡恩也。帝研求治道,尤患下吏之疲睏。有近臣言州縣所入多,宜釐剔。斥之曰:‘爾未為州縣,惡知州縣之難?’至哉言乎,可謂知政要矣!

    歷代評價

    康熙帝:“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

    清宗室、史學家昭槤說:“憲皇在位十三載,日夜憂勤,毫無土木、聲色之娛。餘嘗聞內務府司員觀豫言,查舊案檔,雍正中惟特造風、雲、雷、雨四神祠,以備祈禱雨暘外,初無特建一離宮別館以供遊賞。故當時國帑豐盈,人民富庶,良有以也。”

    濮蘭德白克:“控御之才,文章之美,亦令人讚揚不止,而其批臣下之摺,尤有趣味,所降諭旨,洋洋數千言,倚筆立就,事理洞明,可謂非常之才矣! ”

    法國傳教士杜赫德評論道:“儘管雍正皇帝很少表現得像是一個天主教的支持者,但不能不值得稱讚的是他不知疲倦地熱衷於政事,他為了天下百蒼生的福樂安康夜以繼日地致力於改革政弊。您能給雍正皇帝帶來最的樂事就是向他提出一個能夠提高民眾福利、緩解百姓的生活壓力的良策;他會不惜一切代價努力將這項計劃儘快訴諸實踐。他制定了一系列弘揚美德獎勵善舉的政策,使得臣工們紛紛效法雍正皇帝(節儉的作風)以幫助災荒之年的百姓渡過難關。這些優秀的品質使得雍正皇帝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了全國百姓的擁護與愛戴。”

    法國著名的思想家伏爾泰評價道:“新帝雍正愛法律、重公益,超過父王。帝王之中無人比他更不遺餘力地鼓勵農事。他對這一於國民生計不可缺少的百藝之首亟為重視。各省農民被所在州、縣長官評選為最勤勞、能幹、孝悌者,甚至可以封為八品官。農民為官,並不需為此放棄他已卓有成效的農事耕作,轉而從事他並不瞭解的刑名錢穀。”

    魁奈:康熙皇帝的繼承者(雍正)制定了各種法規,全都有助於樹立起尊重農民的觀念。除了他自己親自犁田播種作出表率外,還下令各城市的總督每年度都在其所轄地區選拔出勤懇耕種、誠實正直,並富有卓越管理才能的傑出農民,加官至八品,享有崇高的聲譽及相稱的特權。”綜合所有評價所以說雍正守江山是有很大功勞達到。但是在開疆擴土這一方面就只能算普普通通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烏克蘭飛機失事是機械故障,導彈誤射,導彈襲擊,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