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事與是非

    我教學多年,最討厭有老師對孩子貼標籤!

    而且動不動就以年代論,什麼00後不如90後啦,什麼90後不如80後等等。

    很多年前,人們都說80後是垮掉的一代,結果呢?現在各行各業中流砥柱不都是80後了嗎?

    每一代的不同,並不是他們的成長出現了基因突變,只是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展,所接觸的東西不一樣了。

    為人師者,要不斷適應時代發展,理解現在孩子的生活經歷,其實絕大部分孩子本性都是和以前的孩子一樣善良,可愛。

    如果老師固步自封,總用10年前的老眼光來看待現在的小孩,那麼你就永遠活在教育的痛苦之中了!

  • 2 # 誠以致遠

    怎麼講呢,每個年代都有每個年代人的特徵,這個是時代大環境的必然結果。對於80後面對00後就如同70後面對90後一樣的。3歲一代溝,父母和孩子隔了一個大江大河了吧。

    說說我對教育特別是義務教育階段的理解,僅供參考。隨著中國人空結構的變化,目前80後90後已成為義務教育階段家庭教育的主力軍。80、90後的整體文化素質有了很大的提升,所以推進素質教育則水到渠成了。素質教育的本質要求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義務教育階段不再以成績作為評判的唯一標準。

    不是不看重分數,而是不作為唯一。這個必須認清。因為教育環境的變化,學生整體的認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接觸知識的途徑也更廣泛便捷。所以說素質教育不是不重視學習了,而是對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為家長或者老師,應該改變觀念,不能以我們自己當時是怎樣學習的來要求下一代怎樣!人的發展是有階段性和順序性的,所以要把握教育的關鍵期,避免拔苗助長。同時,從小給孩子培養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和獨立解決問題的意識,才是我們家長更應該注意的。

  • 3 # 大皮小課堂

    當80後的我們在農村長大的時候,進城看到城市的孩子,總不免有點點失落,或是自卑。農村的孩子只在山裡玩泥巴,而城市的小朋友卻有多彩的玩具。我們村上的電視只能收到新聞聯播,而城市裡的電視卻能看各種電視節目。城市裡的父母把孩子送到實驗班,有電腦課。但我們連電腦都沒摸過。

    這些兒時經歷的教育不平等,讓80後的父母,對教育有著超乎尋常的執著,而且理性。據最新的調查顯示,中國中產階級家庭對子女教育的投入,已經佔到了家庭收到的20%!

    近日,有一部紀錄片《零零後》吸引了很多家長的注意,因為這部紀錄片恰如其分的反應了“00後”的成長:一方面教育焦慮如影隨形,而另一方面“00”後的父母正在努力用一種寬鬆和人性化的育兒理念取代了嚴格的傳統教育方式。看完整個紀錄片後,很多“80後”、“90後”便忍不住大發感嘆:現在的孩子,真是過得太舒服了!

    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

    11月11日,新東方在北京舉辦了第十屆“家庭教育高峰論壇”。在這場活動中,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和炙手可熱的綜藝節目《奇葩說》的馬東進行了對話,就家庭教育的若干問題進行了探討。

    作為一個家長該給孩子什麼,不該給孩子什麼,“度”在哪兒?

    俞敏洪:給孩子成長空間,也並不意味著家長什麼都不做了,我覺得家長有幾件事情特別重要:

    第一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關注孩子的性格和脾氣。這不是去告訴孩子父母的脾氣和性格是怎樣的,而是家長本身脾氣性格好不好的問題。因為家長如果本身脾氣性格好,孩子一般脾氣性格不會差,比如說家長反覆無常,孩子就會產生恐懼感和逃避感,如果家長通情達理,孩子就不會產生稀奇古怪的脾氣。

    第二個,是行為規範,這樣的行為規範體現在日常生活當中。比如接人待物到底怎麼做,首先家長必須做到位,以身示範。

    第三個,興趣引導對孩子很重要,興趣引導不是家長給他強加一個興趣,而是根據孩子的天性,在天性上體現這個興趣。

    在家庭教育中,有哪些是不容忽視的?

    俞敏洪:我想談談競爭壓力這件事。在美國也有同伴之間的壓力這麼一說,更多的體現在精英階層中間。

    前兩天我跟美國的兩位教授聊天,他們說美國80%以上的孩子過得比較輕鬆愉快,因為這些家庭對孩子的成績沒有太多的要求。孩子上公立小學、公立中學,最後找一份工作,很多學生上社群學院或公立大學,也不用花太多的錢,總體上普通教育基本完成後,能夠保證大部分的人最後透過學校所學找到一份工作。

    但是他說美國有10%左右家庭的孩子比中國孩子面臨的競爭壓力還大,他們競爭的目標就是要上哈佛、耶魯、斯坦福這樣的美國強校。這些孩子從小也上了很多的補習班,面臨各種各樣的考試。包括進了大學以後,因為壓力問題,學生出事故的情況也不少。

    家長最應該給予孩子的是什麼,能夠靜水深流的影響孩子未來?

    我覺得家長最重要的責任就是給孩子創造一個平和的、安定的成長環境,就涉及到父母的脾氣,父母對孩子的要求是不是合理,父母有沒有時間陪伴孩子成長,父母有沒有能力用自己的品格去影響孩子。

    課外技能班、興趣班成豐富孩子課餘生活常見方式

    提到計算機,可能大部分人會聯想到程式設計程式碼方面的。很多家長會擔心:抽象的字母、符號、公式,低年級的孩子能接受嗎?當然。我們讓孩子學程式設計、尤其是5到17歲的小年齡段孩子學程式設計,更重要的其實是計算思維,而計算思維的培養其實是應該從娃娃抓起的。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就曾說過:程式設計應當與ABC字母表和顏色同時教給孩子,所有人都應該更早地學習如何程式設計。

    那麼問題來了,如何讓小學生學習程式設計呢?其實不用擔心,現在已經有很多兒童程式設計工具採用一種叫Scratch的“積木式”的程式設計方式,避免了語言帶來的麻煩。杭州童程教育就專注於少兒趣味程式設計,開設了計算機程式設計課,鼓勵小學生學習Scratch等多門課程,開拓學生思維,提高學生未來競爭力。

    在學習Scratch程式設計時,很多地方需要進行邏輯上的思考,孩子在編寫程式的過程中,在老師的指引下設計小遊戲,會不斷地進行邏輯思維的鍛鍊,培養和強化邏輯思維能力,並享受到樂趣

  • 4 # 生命之旅

    孩子其實不難教育,難的是我們發現孩子的問題和引導孩子的正面思維。

    零零後的孩子無外乎就是判逆呀,不愛學習呀,跟家長有代溝呀等等問題?

    1.孩子判逆問題?

    孩子從小聽父母的話,偶爾有的時候反對家長,這個時候好多家長就認為是孩子判逆了,其實是處於零零後年齡的孩子他們有了自已的思維了,慢慢變的長大了,這時作為家長一定耐心傾聽孩子的觀點,有問題一定及時正面指引;

    2.孩子不愛學習這個問題?

    作為家長就該重視了,作為家長一定要樹立孩子的人生價值觀,讓孩子多接觸社會生活出去走走看看,沒有觀世界哪來價值觀,煥醒孩子的潛意思及激發奮發向上的意志力非常有必要;

    3.家長跟孩子的代溝問題?

    其實作為我們家長重要的是發現孩子的心理問題,及時溝通及時引導,幫孩子托起一個夢想,幫孩子儘可能實現夢想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 5 # 幼師小晴

    00後的孩子非常有創造力,他們獲取知識的渠道非常的多,使他們的事業特別的寬廣,想了解什麼知識基本上都能從網上找到,但是00後的孩子在生活學習自理能力上較差,主要是家長平時包辦太多。例如拿著手機或者電腦玩遊戲的話,吃飯都很難叫出來。對於孩子的教育一直很頭疼,他們需要的是爸爸媽媽更多的關注和關愛。

  • 6 # 三尺講談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家長愈發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也大有人在,當然,在這個教育子女的過程中也會或多或少的出現一些問題,甚至孩子的心理上出現嚴重問題,思維導向偏離了孩子應有的正常軌道,小編在實際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更是經常遇到家長們恨鐵不成鋼的問題,特別是零零後孩子的教育問題尤為突出,不但讓家長們頭疼,有時也讓經驗豐富的老師們常常感到束手無策。

    首先,部分零零後孩子們的共同特徵是物質生活條件優越,精神生活網路化、虛擬化,屬於標準的物質充實,精神空虛,性格上更趨向於叛逆。當然,這裡我說的主要是問題孩子,很多零零後的父母隨著打工潮的興起,紛紛遠離家鄉遠離孩子外出務工,從經濟角度看,短期內的確能掙一些錢,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改善家庭的經濟狀況,甚至改善孩子的生活環境,但從長遠看,這些孩子被留在家中,成了所謂的留守兒童,在缺乏有效監管的環境中生活和學習,無法得到家庭的溫暖和來自父母的愛,性格更易孤僻偏激,對老師的批評建議形成對立情緒,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其次,面對這樣的問題孩子,無論是作為家長還是老師,都應該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就拿正常的班級管理而言,有了叛逆傾向的孩子往往就是班級的焦點,他們從來不把老師放在眼裡,或者口是心非的聽老師話,我認為,老師應該及時的與家長溝通,說明情況和利害關係,作為家長,更應該主動配合老師,盡最大可能挽救這些問題學生,只要教育方法得當,善於發掘孩子的閃光點,我相信大部分孩子都能迴歸到正常的學習生活當中。

  • 7 # 使用者1022131175935

    是我們做為父母的文化不夠能力不夠,而老人又強勢介人所以難教育,要遠離老人,無論是文化還是思想都淘汰了!!!

  • 8 # 家長成長社

    相比以往各時代的孩子,要難一些。這個難最主要的是環境影響。

    無論哪個時期出生的孩子,他總歸還是一個“人”,只要是“人”他就會符合人類的成長規律,符合人性的發展;教育的原則。

    單純從教育角度來看確實是這樣的,只要懂得人的成長規律,教育就不會難。

    那為什麼又感覺零零後的孩子會更難一些呢?因為環境的影響,因為網際網路的發達。移動網際網路發達,一部手機可以瞭解任何資訊,孩子們獲得知識的渠道就多了。

    所以問題在這個時候開始出現了,任何父母都不能否定孩子比他們想象的要聰明(最開始給孩子一部手機,不用教給他,一會孩子就會玩了),用手機可以獲得各種的知識,看到各種新聞。

    給大家分享一個圖片,這是前兩天在某乎看到的一個問題。

    看到這不知道大家啥感受,我的第一感覺是又可氣,又可樂。

    現在孩子不懂什麼問題立馬就會去搜索。網上會有專業的人來解答,肯定比父母懂得多。父母忙著工作,生活,對新鮮事物瞭解的也少。孩子就會感覺父母還沒有他們懂得多。 所以他去聽網友的話,也不會聽父母的。

    當孩更多的時間用在網上,有問題上網搜尋。那父母的教育意義就打折扣。

    現在也不難看到有孩子教育父母,讓父母改變教育方式的影片。那說來這些孩子怎麼懂得那麼多呢?因為網際網路讓零零後一零後眼界更開闊,思維更發散。

    最後總結:還是開頭說的只要是人,必須會遵循人類成長的軌跡,只要父母瞭解這些教育就不難。孩子在學習成長,父母也要學習成長。學習做位有智慧有方法的家長。

  • 9 # 山東知而行教育

    可以這麼說:只要方法得當,什麼年齡段的孩子都好教育;如果方法不當,什麼年齡段的孩子都不好教。當然,今非昔比,零零後的孩子見多識廣,也很有個性,他們的所思所想,有時候家長和老師可能會“跟不上趟”,這也給不少成年人造成了錯覺:零零後的孩子不好教育!

    我想談談自己的看法。由於工作原因,平時我經常接觸到孩子們,而且他們全是零零後的小學生。雖然彼此之間有些“代溝”,但這不妨礙我們能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為此,我默默地做了不少“功課”。比如,有個孩子特別喜歡某個明星,我瞭解到這個情況後,就特意去查找了那個明星的“家底”,並熟記於心。當孩子發現了我這個“知音”,不言自明我們的關係一下子就拉近了。

    常言道:親其師,信其道!若讓孩子感到你可親可敬,你就應該先成為孩子的“知己”,只要和他們能保持同頻共振,他們自然會信服於你。

  • 10 # 七寸憂傷

    人生不同階段都有不同的使命,在學生階段,學習掌握知識,為他們以後的人生獲得成就的能力,就是他們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使命。為了這個使命,他們必須要學習忍耐、學會放棄、學會付出,這不僅僅是學習的需要,也是人生的一種修煉。

    學習從來就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國外也一樣

    縱觀我們身邊的人,但凡取得一定成就的都是要經過艱苦的努力,天下沒有掉餡餅的事。只有透過自身的不懈努力,刻苦鑽研才有成功的可能。

    學習也是一樣,誰不是一路考試拼搏上來的,誰小時候不也是一大堆家庭作業,有時做得不好還要被老師批評兩下?孩子畢竟不是成年人,心智不成熟,在這過程中更加感受不到什麼快樂。

    有一些家長以為國外的教育就是快樂的,其實在國外,優秀的學生他們一樣要很努力學習才能取得好的學習成績。比如新加坡的小學教育,教學領域非常廣泛,除了一些專門的課程之外,還有藝術、語言方面等領域,充分開拓學生的天賦。但是新加坡的中小學教室後面不也經常懸掛著一把戒尺嗎?據說,孩子表現不好,老師是要照手心打三下,而且是要兩個老師在場才能執行。

    所以,讓孩子快樂成長是正確的,但是學習過程一定是辛苦的,寓教於樂的教育方式,並不意味著孩子課外不需要複習,不需要刻苦學習。

    沒有經過無聊和辛苦的學習過程,就不可能有快樂的學習成績

    絕大部分孩子都不可能把學習當作是一件快樂的事,優秀學習成績的取得,需要孩子在別人玩遊戲的時候,別人在看電影的時候,靜下心來學習。有的孩子心智比較早熟,從小便有自己的遠大志向,所以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有自己的奮鬥目標,併為此而努力;也有些孩子沒有樹立遠大的目標,但至少有一個像考上好中學或好大學這樣的短期目標。

    但無論是哪種情況,他們首先是有一個目標,並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努力付出,這個過程是談不上快樂的。快樂是體現在學習的結果上,當孩子取得優秀的成績,辛苦的努力得到回報時,學習的快樂才會顯現出來。但是也不排除極少部分智商很高的人,本身具備極強的天賦,不需要太努力就能取得很好的成績,但這只是個例,不在我們討論的範圍內。

    讓孩子知道,努力學習是一種責任

    家長在培養孩子學習的過程中,更多的是要讓孩子在努力學習的情況下,辛勞付出,培養出他們的向上、拼搏的精神和責任感。孩子在上學階段,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對於這個階段的孩子而言,努力學習就是他們的責任。我們很難想象,一個人在小時候不努力學習,沒有目標,不懂得付出,整天吃喝玩樂,長大後在工作過程中會變得肯付出、肯努力、肯拼搏。

    所以與其說在孩子教育中培養孩子能夠自主學習,具備勤奮拼搏的精神,不如說是在培養他們自小樹立起積極向上,有責任感的優秀品質,讓他們長大後踏入社會後具備積極向上,努力付出的責任感,這才讓孩子在努力學習過程中學習到的最重要目標。

    美國研究我們的應試教育,因為我們太能吃苦

    現在中國教育被詬病最多的就是應試主導,孩子負擔重。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如果你不能改變,那就得適應它。所謂適者生存,教育也是一樣。

    在這種體制下,孩子能做的,就是去適應它,必須要學會努力,勇於挑戰,只有這樣才能在這種體制下生存。為什麼現在美國不希望招收太多亞洲特別是中國的學生,是因為中國的學生太會考試了,美國許多重點大學每年招收的學生中大部分都是中國學生,所以美國反過來研究為什麼中國的學生如此“優秀”。

    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國的應試教育反而培養了中國學生在千軍萬馬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的能力,這背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孩子太能吃苦,肯努力,肯拼。

    不要以為孩子有興趣就會喜歡學習,這只是一種理所當然的假象

    我們有些家長總是羨慕國外的教育方式,事實上除去偏見,外國有些優秀的教育方式是值得我們學習。比如美國的中小學階段很重視學生基礎知識的積累以及學習技能的培養,對孩子的教育多采用鼓勵的形式,教育方向也是朝著孩子的興趣愛好發展,因材施教,這是我們教育體制未來的發展方向。假如有一天我們國家也實行這樣的體制,一樣鼓勵學生注重自己的興趣發展,那難道只要有興趣,不努力也能取得成功?

    我們認為:興趣也許是最好的老師,是孜孜不倦學習的動力,但這只是學習的啟始動力,許多孩子對很多方面都有興趣,但是並沒有成為他們以後的成功能力,原因很簡單,他們並沒有為這個興趣而努力。比方說喬布斯,有人認為他的成功是因為有著非凡的天賦,但是這種天賦也是要在漫長的過程中不斷經歷痛苦,不斷嘗試失敗或積累下來。

    任何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樣優秀的人也是要透過不斷努力,辛勞地付出才能成功。比如一個小孩,他是很喜歡畫畫,但是他並沒有為此而努力過,那他以後就能成為一個畫家嗎?孩子因為有興趣,所以對某件事更加努力學習,更加有目標去學習,甚至為此做出很多犧牲,這才是他以後成功的原因。所以不要以為孩子有興趣就會喜歡學習,這只是一種理所當然的假象。

    學習中要培養孩子的綜合能力,否則長大都很難有成就

    真正良好的教育,不但要讓孩子學習到知識,還要培養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綜合能力,團隊精神,情商逆商等。單純為了考試而考試,這絕不是科學的學習方法,孩子也只是成為會考試的機器。但是如果因此就極力排斥學校的教育,也只是走上另一個極端而已。

    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培養起來的寶貴品質是會伴隨他們一生,這些都能讓他們在今後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中更好地工作生活,而這才是我們教育的最終目的。

    孩子天性就喜歡玩,家長不讓他們知道學習是辛苦的,他們怎麼可能主動努力學習?

    所以我們必須讓孩子知道,任何取得一定成就的道路上總是伴隨著曲折,充滿著艱辛,要想有好的學習成績,就必須要努力,要辛苦付出,這是每一個孩子學習的責任。我們要讓孩子去體會努力學習而取得好成績的快樂,去培養一種不付出就沒有收穫的價值觀。

    要讓孩子們知道,人生不同階段都有不同的使命,在學生階段,學習掌握知識,為他們以後的人生獲得成就的能力,就是他們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使命。為了這個使命,他們必須要學習忍耐、學會放棄、學會付出,這不僅僅是學習的需要,也是人生的一種修煉。如果在學習的階段,他們每天都想著玩,想著快樂的生活,而沒有去體驗人生這種為目標而努力付出的過程,他們長大後就不可能為了工作,為了人生的目標而去拼搏努力,這恰恰是現在孩子面臨的主要問題。

    現在零零後的孩子,生活基本上沒有負擔,他們從小生活在一種沒有壓力的環境下,他們感受到的更多是快樂,所以快樂對他們而言是理所當然,而辛苦付出就是一種不必要的想法。

    沒有目標,沒有壓力,強調快樂,這是當前大部分零零後孩子的生活狀態。如何培養孩子努力付出,幫他們樹立長遠的目標,為目標而努力,這是家長和老師們的一種責任,也是孩子透過學習要培養的一種能力。

    有些寶媽應該和我一樣平常工作忙,陪伴寶寶的時間少,爺爺奶奶帶孩子可能會遇到口音重,或者不識字的情況,購買讀物沒人陪寶寶互動,寶寶的興致也不高。面對這種情況,給寶媽們推薦一個APP【貓小帥識字】,同類型的產品有很多,但是為什麼我就推薦這款呢?因為它課程一次收費就能終生享受哦!

    課程以冒險故事為主,寶寶使用時有一種聽人講故事的體驗,課培養寶寶的閱讀能力,而且還有各種小遊戲作為複習環節,可重複學習,加深寶寶的記憶。

  • 11 # 習思閱讀

    00後的孩子難教育嗎?其實這個話題真的是一言難盡啊,有的孩子很乖巧,也比較懂事,學習上也不怎麼用家長操心,有的孩子你說一句他有好幾句等著回你,平時和他多說一句話都被煩的不行,這樣的孩子真的很難溝通和教育。

    孩子都要參加中考了,字寫得歪歪扭扭,為這丟了不少的分數,每次家長會回來,老師總會強調一個問題,字可以寫的不漂亮,但是得寫的工整一些。為此,家長回來也沒少訓斥孩子,孩子起初還注意一下,後來一說字不好就梗起脖子不聽。家長又氣又愁,怕孩子中考的時候在卷面上吃虧,找我訴苦。我也不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每次聽完家長抱怨說孩子不聽話,怎麼辦的時候,我就建議家長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反思:

    1、尊重孩子的想法。很多家長潛意識裡就覺得,從孩子呱呱墜地,到長這麼大,哪一樣都離不了自個,自認為很瞭解孩子,其實,這種想法就有問題。孩子是透過媽媽十月懷胎才來到這個世界上,隨著他的長大,會慢慢地不再那麼依賴媽媽,他開始有自個的想法。家長要學著尊重孩子的想法,比如某一天,他開始給日記本設了密碼,那你就不要再偷偷地揹著他開啟,在確認他安全無恙的前提下,就給他獨立的成長空間吧!

    2、好習慣要從小培養。好的習慣,比如寫一手漂亮的字跡,能夠快速的閱讀完一本書,這些都需要從小對孩子進行培養。他長大了,要上高中了,你再嫌棄他字寫得不好,不喜歡看書,想要給他矯正過來,又談何容易。從小,作為家長,你監督他每天練字了嗎,當他得過且過時,家長是不是在忙完一天工作後,也變得鬆懈起來,他年齡小,讀書只看得懂圖畫,你有耐心給他講解了嗎?所以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當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字型娟秀,喜歡讀書時,反思自個有沒有用心從小就給他培養好習慣呢?

    3、為孩子樹立榜樣。曾子殺豬的故事家喻戶曉,答應孩子的事情就一定做到,做人要講誠信,為孩子樹立了榜樣。父母要是能事事以身作則,還擔心孩子很難教育嗎?武亦姝的爸爸為了陪伴女兒一塊學習,以身作則每天下午4:30準時關機,武亦姝能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和爸爸的付出脫不了干係。家長的優秀也會帶動孩子變得優秀。

  • 12 # 教育新時論

    零零後,不言而喻,2000年後出生的,如果說00後的孩子不難管,那絕對是假的,因為自己可以切實地感覺到,零零後的孩子與80、90後有著明顯的區別和成長的特點。

    七八十年代出生的孩子,一般家庭都至少有兩個孩子,兄弟姐妹比較多,也比較熱鬧。我父親跟我說,那時很辛苦,生活條件沒現在這麼好,白天要上班,沒有精力照顧我們,那時父親單位有專門照顧孩子的託兒所,大了點後可以送單位指定的幼兒園,方便職工。

    可以說,小學前,父母幾乎很少管我們,即使上學後,也只是生活上的簡單照顧,學習上都沒操過心,我們自己也比較乖巧,懂事,幫著父母分擔家務啥的,因為家裡有兩個孩子,彼此間相互照顧、學習,生活並不單調,更多的可能是一種快樂。

    現在出生在城市裡的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有六個人圍著他轉。這六個人會把最好的付出給他。這麼多個人愛一個孩子,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只要他按照大人的要求來,只要他不吵鬧。結果孩子變得自私、蠻橫,不講道理,還有些叛逆。

    很多家長,對孩子比較溺愛,啥事都替孩子包辦,孩子欠缺自主性。

    人的一生,並沒有太多個十年,每一個十年,都是成長相當重要的經歷。這群孩子在十年中的成長軌跡,以及孩子們父母所面臨的掙扎與選擇,必定會引起不少為人父母者的共鳴,同時,也留給了我們太多的啟發和思考。

    記得片中有個孩子,是個典型的淘氣包,他會把老師拜訪整齊的玩具弄亂,會把玩具球和小朋友的鞋子,扔到比自己還高的垃圾桶裡,十年後,孩子變了,不再像之前那麼調皮,也不再如兒時那般無所畏懼,總會表現出需要大人的幫助,可當大人在幫助他、囑咐他時,他又表現得有些沉默和不耐煩。

    而孩子的媽媽,每天過得非常的焦慮,太過於操心,每天為孩子的各種細節擔心,不停地想要孩子和自己打到某種完美的狀態,卻渾然不知這樣的焦慮也會埋藏在孩子的潛意識裡,慢慢消耗孩子生活中的心力,讓孩子在獨立思考和獨立承擔方面變得越來越被動,越來越無力。

    如果你認為那是電視節目,不真實,我鄰居的孩子,也是零零後,從小奶奶帶大,捨不得打也捨不得罵,基本上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孩子住校,每週打包小包,拎著一週換下來的衣服回來“孝敬”大人。回來後,也是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如果拿著手機或電腦玩遊戲的話,吃飯都很難教出來。對於孩子的教育,鄰居家也是一直很頭疼,但總是找不到更好的教育方式。

    社會向前走,孩子的理解能力,肯定優於上一代,這是誰也改變不了的,與零零後溝通確實有難度,不是孩子有問題,是孩子看到的、想到的多了,自然也就更有主見了。

    所以,對於零零後孩子的教育,作為父母,需要更多的耐心、教育要更細心,千萬不要打罵,也不能放任,要相信辦法總比問題多,一切都能很好地解決的。

  • 13 # 至尚學邦

    很多爸爸媽媽都覺得,孩子越大越難管!

    前幾天一些朋友聚在一起,閒話沒聊兩句,話題很自然的就轉向了教育孩子,大家正七嘴八舌的談論著,一旁的寶媽突然插話:

    “真羨慕你們,家裡孩子都聽話。我家那小子拿我說話當放屁,說急了就跟我嗆,有時候真是把我氣得半死,我覺得他才是爹。

    早上都收拾好了準備去學校,你著急的不停催,他卻還在慢吞吞繫鞋帶;你讓他自己做作業,半個小時過後,作業本上一個字都沒寫;每天吃個飯要一個多小時....每天喊他喊得我聲線都變粗了!

    要不是我親生的,真的懷疑是不是智商有問題?兩個手好像捏不緊,又懷疑神經發育不正常。

    聽完寶媽的描述,我真是哭笑不得啊!居然懷疑自己的孩子智商有問題

    其實寶媽是個急性子的人, 做什麼事情都雷厲風行,最看不得別人磨磨蹭蹭,可她孩子偏偏生了一個慢性子寶寶,做什麼事都不緊不慢。

    我們經常勸她要對孩子有耐心,改改她的急脾氣,她口中答應著,可也總控制不住自己,依舊對孩子大吼大叫的。

    1

    有很多媽媽問我有沒有吼過孩子?當然有,那時初為人母,看到孩子的一些行為,真的控制不住自己。

    想想原因,跟自己經歷的原生家庭息息相關。在我的記憶裡,那時候犯錯後很少被溫柔以待,甚至沒又解釋的機會。

    我很討厭這樣的方式對待我。但是當我有了孩子後,卻也常常在心底冒出無名火。想對著孩子發洩一番的念頭不停閃現。像極了當年媽媽教育我時的樣子。

    相反的是我的一個老同學。她父母的脾氣是我們那出了名的好。對她們姐妹從不打罵,說話溫和。她當了媽媽後,對自己的孩子也是如此。就算小傢伙有時淘氣搞事情,她們也只能溫和地應付,不是責罵怒吼。

    後來我不斷反思自己,為何會這樣?我該怎麼辦?也時刻提醒自己,理性的管理自己的情緒。客觀的看待這些問題,嘗試從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她的這些行為狀態,慢慢的也就不那麼易燃易爆炸了。

    最怕的就是明明知道自己有問題,還打死不承認的人。以前遇到一個爸爸,他其實打完孩子也覺得後悔。但就是不肯讓步:“誰叫他不聽我的,不好好學習我還打!”他的想法是:“反正我也是捱打長大的,也沒什麼。”

    可事實確實,他兒子卻越打越反抗,他已經覺得力不從心了。還是按照自以為是的老方法傷害孩子,也損害著親子關係。

    既然發怒、吼叫解決不了問題,不如冷靜下來調節情緒,理性的和孩子進行有效溝通。

    2

    那麼,家長如何做,才可以溫柔理性?才可以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1.在脾氣爆發前,請忍一分鐘。

    火氣上來時,請收起揚起的手,閉上將要噴火的嘴,給自己一分鐘的時間思考:孩子是故意的嗎?這是他的錯嗎?有必要打他罵他嗎?他昨天還在我懷裡撒嬌……

    當給了自己一分鐘,火就可以慢慢熄掉。

    我們應首要讓孩子明白其中緣由和正確的做法,而不是不分青紅皂白就大發雷霆。

    2.與其亂髮脾氣,不如好好說話。

    隨便發脾氣就像亂扔垃圾,絕不是好習慣。

    而孩子更不應該成為我們負面情緒的垃圾桶,與其發火動怒,不如溫柔溝通。

    比如看到孩子作業沒寫完,不要一上來就咋呼、火冒三丈:你怎麼還沒寫?天天就知道玩!、這樣,孩子只會更牴觸寫作業。

    如果你想達到想要的效果,可以溫柔跟孩子溝通:你不寫作業的行為讓媽媽很難過,如果你能在半小時內把作業寫完,媽媽會覺得很開心,乖寶貝,現在就去寫作業,好嗎?

    直接的表達自己的意願,用同理心去教育孩子,讓感情自然順利的流動。這樣做,孩子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議和管教。

    3.給孩子選擇題,也是給自己冷靜的思考時間

    很多時候,父母吼孩子往往因為孩子的行為點燃了怒火。很大一部分原因是:

    “孩子不聽我的話,跟我對著幹!”

    “說了這麼多次,還是這樣!”

    “就是得打罵才聽,你逼我的啊!”

    一切都建立在“我”的基礎上。是我需要你這樣做,需要你1分鐘穿好衣服,需要你回來就做作業。需要你對我言聽計從。

    可是孩子不是機器人,不是你寫入程式就按照你的需要來。他們會有自己的想法,你為什麼不聽一下?他們有自己的節奏,為什麼不等一等看清楚?他們有自己的思想,會反抗,這都是正常的。

    但是專制的父母總是不給孩子選擇。其實孩子更喜歡民主的方式。

    當你給了他選擇,而非獨裁。他們更願意合作,願意溝通。當我們自己給出選擇的時候,其實也是冷靜的。盛怒下的你無法理智的給出選擇項。

    比如孩子不去洗澡,還想再客廳的沙發上玩。

    “還不去洗澡啊,你是不是等著捱打啊!”

    這時孩子要麼就是賭氣不走,或者磨磨蹭蹭地反抗你。

    為什麼不說:

    “如果你早點洗完澡,我們等會的故事時間就能多一點呦,你選擇一下,是多講一會還是少講一會呢?”

    當我們給了孩子選擇,他們就不會覺得是被強制安排。而是感受到尊重。而且他們會考慮自己的得失。

    4. 換種溝通方式,不吝嗇對孩子的誇獎

    家長經常因為孩子做錯事情發怒吼叫孩子,往往忽略錯誤中孩子的進步,發現孩子錯誤中的進步並加以鼓勵才是孩子努力的原動力。

    女兒在家裡學習用的桌子一度非常混亂,我一看見就一腔怒火,簡直想暴揍她一頓。我給她提收拾的要求,她也答應,但就是做不到,我又吼了幾次也不見改觀。我轉念一想,一下子讓她從極度混亂到極度整潔也是不可能的,我壓抑住自己的怒火,提醒她做完作業收拾桌子。

    第二天我先表揚她有進步,我說:“喲!你的桌子比昨天干淨了,你一定是努力收拾了,有進步!”她一聽可高興了,就說她昨天如何如何努力地收拾。然後我說:“你覺得還有哪些需要進步的?”她就說還不夠乾淨等等。我就說你確實有進步,但是還沒達到要求,要是一週有三次達不到要求就得接收懲罰,只要每天有進步是完全可以達到要求的。後來週末的一天她把小桌子收拾的乾乾淨淨讓我看,我熱情地表揚了她,一段時間以後她的小桌子基本能達到我的要求。

    很多時候我們容易把孩子做錯的事情變成了對孩子的否定,而這種殺傷力對孩子是巨大的,破壞了孩子主觀努力的能動性,努力才有無限可能。

    5.對待孩子,學會傾聽,學會尊重,及時疏導。

    當孩子做錯了事、受了委屈後,不需要指責、埋怨和打罵,而是理解、關愛和傾聽,當孩子把內心的垃圾倒出來後,才能真正裝得進你的良言和教誨。

    別說孩子,就是我們大人,有壞情緒,氣餒時,只要有人給自己一個有力的擁抱,並用心傾聽、肯定自己的感受,情緒一旦釋放出來,表達出來,自己就能瞬間獲得力量,也就自然地平靜溫和起來了。

  • 14 # 筆塵大叔

    教育,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身為兩個孩子父親的我,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曾經遇到很多快樂和苦惱的事情,今天來分享一下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經驗,兼探討一下如何才能讓教育孩子這件事情做的更好。

    一個孩子是零零後,另一個壹零後,哥哥就快參加小學升初中考試,但是學習方面非常鬆散。作為家長,心裡都非常著急的,每天就逼著孩子讀書,看書,寫練習題。

    一度以來,我都認為我家孩子學習能力不算好,成績在班級也是中等水平。小孩主要在學習上專注度不夠,經常分心,老師也因為這個情況跟我們家長投訴了很多次。

    所以在學習上我們都是給孩子施加一定的壓力,甚至在孩子不按自己要求做的時候生氣的責罵他。

    後來發現,無論我怎麼責罵,孩子始終改變不過來。學習還是那樣的不專心,但是會非常的沉迷玩遊戲,電子產品。

    於是,我嘗試給孩子換個方式來引導他。我在電腦上給他開了個普通管理員賬號,把電腦給他使用,可以玩遊戲,可以上網,可以學習。

    過了半個月,在他熟悉一些基本電腦操作的情況下,我給他講解一些相關的電腦知識,而他除了玩遊戲外,對電腦知識也相當感興趣。

    於是,我給他約法三章,玩電腦時間不可以超過1小時,而且要在完成學校佈置的作業之後才可以玩,他很爽快的就答應了。

    本以為,這樣就可以高枕無憂,不是的,過一段時間後我發現,他玩電腦的時間遠遠的超出了約定的一個小時時長。

    我於是跟他商量:

    我:“為什麼那麼沉迷電腦?”

    他不吱聲:“......”

    我:“學習不要學了是吧?課也不用上了是吧?”

    他說:“要啊。”

    我:“電腦沒收了,不能給你用了”

    他:“為什麼呢?”

    我:“因為你太沉迷,整天就知道玩電腦”

    他小聲說:“你又可以整天玩?

    我:“......”

    我想了片刻,“我是工作需要,用來學習”

    他又說:“我也 用來學習

    我問他,“學什麼?”

    他又不吱聲了。

    我知道,他說學習其實只是個藉口,他只是不想放棄玩電腦而已。

    後來,我給他報了一個初級電腦知識班,在做完學校佈置的作業後,他開始按照影片教程一步一步跟著學。經過一段時間後,基本的電腦基礎應用已經比較得心應手。

    最近,孩子說老師表揚他電腦學得好,略感安慰。

    而且發現,他學習上也比以前勤奮了一些,雖然還不足以說得上“刻苦”,但有進步總比退步來說是更好不過的事情了。

    當然,玩,他還是會玩的,這個沒法強行阻止。主要是,我並不認為不能沒法強行阻止,而是沒這個必要,也不應該強行阻止。

    我曾經問自己,小孩時的自己,就會那麼的順從自己父母教育嗎?甚至作為一個成年人,為人父母,就沒有那麼一絲絲越界行為嗎?愛玩是人的天性,沒法阻止得了,也不應該強行阻止。古語有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結束語

    教育本來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要透過長期的摸索,多跟孩子溝通,多瞭解他需要的是什麼,才能針對性的想出解決方法。現在的零零後都已經跟我們那個年代不同了,時代不同,環境不同,所以不能我們小孩父母的方法來施加在自己的小孩身上。

    時代在變化,教育也應該跟著變化,作為父母的我們,也要時刻給自己充電,努力學習新的知識,新的教育方法。

  • 15 # 青丹與松

    老實說,應該比以前要難。

    其實從大環境來看,現在家長要比以前的家長更加焦慮,對孩子的要求更高,從標準上來看,就會比較難。以前的父母對孩子的期待是,你以後只要過的比我好就可以了,現在的父母是你要過的比別人都好。所以難度可想而知。

    從孩子方面說,00後的孩子普遍早熟點,但是普遍懂事晚。孩子早熟表現在他開始過早的強調自我,強調自由,我有我自己的想法。父母的話不管對錯,一律可以用舊思想,迂腐來還擊,來拒絕。所以,父母和孩子的溝通越來越難。

    很多孩子,小時候父母的陪伴很少,認為他年紀小什麼都不懂,但是等你想教育的時候,他已經不聽你的了。在孩子剛開始認識這個世界的時候,父母沒有給正確的指導,日後想改變他的世界觀一定會很難。就像現在的孩子,親情感越來越淡,更別說懂得體諒父母。

    從社會發展來說,科技進步了,孩子的不確定因素也增多了。智慧手機的出現,在這個時代帶給人們的便利性是最大的。但是對孩子的各種危害已經慢慢從潛在變成實際了。而且這慢慢變得不可逆。因為要想滿足家長對孩子的很多要求,手機,電腦變得必不可少。所以以前家長的言傳身教,變成了現在手機上的教育,孩子在身心發展的時候,手機裡的各種影片,遊戲,為他構建了新的世界觀,也是畸形的時間觀,這點家長要花多少工夫才能教育的回來啊。

    所以,這個問題出現的時候,你已經感覺到難了。

    希望我們的少年都能美好的長大!!

  • 16 # 家庭教育學習踐行

    沒有難教育的孩子,只有不學習的家長。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顆金種子。所謂的感覺難教育只是因為現在吃喝不愁,孩子普遍也聰明,家長又不得不忙於工作,教育方面傳承了自己父母的教育模式。很多幹脆就是爺爺奶奶帶,用老模式帶新時代的娃,當然會有很多問題產生。人類一直在進步,以前溫飽都解決不了,所以沒人關注這些。正如以前懷孕除了幹活少點,有什麼不一樣嗎,現在光產檢就幾週一次。當然是有必要的。所以生理上我們可以產檢,檢查,缺啥補啥,。但是最重要的心理方面教育,就是大問題了。我認為父母必須要去學習家庭教育的智慧。因為別人實踐過有效的內容,自己不知道,還不學習,那就是父母的問題。教育有什麼難易之分呢。因材施教,現在只有父母能做到。所以關鍵點在於父母。如何發現孩子是什麼種子。從而去培養。楠木有楠木的生長規律,仙人掌有仙人掌的生長規律。切忌讓魚去跟猴子比爬樹。所以多學習吧

  • 17 # 察秋毫

    1. 教育理念不同

    零零後孩子的家長都是70後、80後。而在70/80年代,流行的都是比較粗暴的教育方式(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一定要服從家長,媽媽一定要服從爸爸,而爸爸則是家庭的支柱和權威。整個社會都為孩子做出了榜樣,所以70/80後孩子雖然對打罵教育方式不喜歡,但還是接受了。

    而在零零後出生後,社會教育兒童的理念已經悄然發生變化。2000年開始流行的教育理念是培養孩子的個性,例如蒙臺梭利教育理念,皮亞傑教育理念,鷹牌教育理念等等,可謂是萬花齊放。而70後/80後從父母那裡繼承的就只有簡單的、已經被這些流行教育理念否決的棍棒教育(這個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中效果立竿見影),這就造成家長在家中不敢管孩子,不知道怎麼管才對,怎樣管效果更好,或者部分進步家長雖然學習了新的教育理念,但是仍然被滯後的效果逼的重拾棍棒教育。

    2. 孩子的與時俱進

    00後的孩子,從一出生就被各種保護孩子的教育理念和法規所薰陶著,他們從小就明白爸爸媽媽不能打孩子,打孩子是不對的。他們熟練的從電視、電影、動畫片中學的各種對付家長的方法,從早淘到晚,他們有恃無恐,肆無忌憚,出錯前囂張跋扈,出錯後就隨便認個錯繼續胡來,他們知道家長不敢拿他們怎麼樣。而確實,大多數家長都只能好言相勸,無能為力。

    3. 環境的不同

    在70/80年代,物資相較現在匱乏的多,孩子能玩的比較少。每個家庭中都有很多孩子,那個時候孩子都有家務要做,或者幫助爸爸媽媽照看弟弟妹妹,不管他們願意不願意。因為有事情做,所以孩子們調皮搗蛋的機會比較少,好管教。

    而在2000年後,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社會的物質越來越豐富。家長們都被金錢遮住了眼,照顧孩子的方式就變成了給孩子們買更多的玩具,讓他們不給自己添亂,孩子們只要不惹事,就隨他們自由玩耍。而我們的社會為了滿足這個現狀也製作了很多動畫片,玩具來滿足家長和孩子的要求,所以家長們給孩子買越來越多的玩具,孩子們也樂得沒有家長的管教,就把自己交給電視,手機,變形金剛,芭比娃娃。

    孩子們只會玩玩具,看動畫片,變的越來越散漫無紀律,家務不會做,甚至自理都做不到;而回到家中的家長們卻總想讓孩子們做家務鍛鍊自己,這就造成了衝突,孩子們總是越做越亂,家長們總是越看越生氣,最終的結果是兩方都頭疼不已,相看兩厭。

    那麼怎麼才能照顧並教育好孩子?

    1. 陪伴

    仍然是陪伴,陪孩子讀書,陪孩子玩耍,與孩子互動,把孩子們從動畫片,變形金剛,芭比娃娃手中爭取回來。讓孩子減少和那些沒有感情,沒有迴應,冰冷冷的,只能憑空想象互動,自聊自樂的死物的接觸,讓他們回到有生命的,有感情的,暖暖的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中。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恢復活力,重新變的的鮮活,靈動起來。

    2. 從新建立和孩子之間的依賴和信任

    因為孩子們和爸爸媽媽已經好久沒有真心在一起了,實際上早已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孩子們對父母的依賴和信任在內心渴望已久,從新建立感情勢在必行。而建立信任和依賴的方法依然是陪伴,在彼此的互相幫助和互相合作中重拾那份親情,重建那份發自內心的信任。

    3. 認真而且耐心的教孩子

    每個孩子的學習能力都不同,所以教會家長做事的方法並不一定適合我們的孩子。家長作為和孩子接觸最多的人,必定可以發現孩子的學習特點,是善於思考型還是實物參照型,是對數字比較敏感還是對色彩比較敏感,有點孩子喜歡運動,有的孩子喜歡看書,而有的孩子就喜歡學以致用,根據不同的孩子使用不同的方法。在加上耐心,你會發現你的孩子也是很優秀的。(PS)強迫學習是沒有長久效果的,我們自己深有體會,所以就不用再在孩子身上試驗了。

    結束語:在沒有教會孩子做飯之前,就讓孩子給你炒個土豆,即使他天天吃也是不行的。所以不要想當然的對孩子要求太多,一步一步耐心的教導孩子,並陪伴他們遠離那些無聊的動畫片和手機,你就可以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

    每天分享幼兒教育知識,培養優秀的孩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上初三了,成績特別差,家長一次花18萬給補課,你覺得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