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來唄媽媽育兒

    很多媽媽都抱怨“我婆婆都不幫我帶孩子!”,然後義憤填膺地數落自己婆婆的一系列“罪狀”。每次聽到這些,我都在心裡默默地說:婆婆不幫你帶孩子,多幸福啊!要說真正不幸的媽媽,應該是碰到了那些“雖然幫你帶孩子,但和你住在一起對你生活指手畫腳”的婆婆啊!

    1

    婆婆不帶孩子,能減少婆媳矛盾

    聰聰和老公結婚之後,和東北老家的婆婆每年就見一兩次面,每次婆媳倆都是親親熱熱地拉著手說個不停。聰聰去國外出差時,也會給婆婆買禮物,婆婆呢,隔三差五地寄些老家的特產來。

    可是,隨著孩子的到來,這種“距離產生美”的婆媳關係被打破了。

    婆婆開始長期駐紮在小兩口的家,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慢慢地,婆媳之間的矛盾也就顯現出來:

    聰聰說孩子的衣服要和大人分開洗,婆婆說一起洗省事;

    聰聰說婆婆的育兒觀念太老舊,婆婆說養娃哪有那麼多講究。

    孩子變成了聰聰和婆婆之間的“缺點放大器”,家裡的氣氛越來越緊張,老公夾在中間,不知如何是好。

    婆婆畢竟不是親媽,和媽媽吵幾句,過幾天也就忘記了,和婆婆之間爭吵只能隔閡越來越深。如果婆婆不來帶孩子,自然也就不會出現這些問題。

    2

    婆婆不帶孩子,是考驗老公的好時候

    其實,從女人懷孕開始,檢驗老公的時候就到了。

    聰聰剛開始懷孕時,身體各種不適,情緒也很不穩定,老公呢,遠離了電子遊戲,也減少了哥們兒聚會,每天準時下班,又是做飯又是拖地,每天還能逗得聰聰哈哈大笑。

    聰聰覺得:這個大男孩終於長成了一個大男人。

    可是,自從生完孩子,婆婆來了之後,這個大男人又變回了大男孩。

    婆婆把本該是老公的活都搶了去,還說,自己的兒子工作一天也很辛苦,再說了,家務活本來就不該男人來幹。

    聰聰真是哭笑不得!

    如果沒有婆婆在,聰聰相信自己的老公會是個好爸爸。但是現在,看著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的老公,忙裡忙外的婆婆,聰聰真心覺得:

    讓婆婆幫自己帶孩子,真是個錯誤!

    3

    婆婆不帶孩子,能增進你和孩子之間的感情

    在綜藝節目中,包貝爾的妻子包文婧獨自帶著不到兩歲的女兒體驗只有母女倆的生活。

    一開始獨自面對女兒可謂徹底地手足無措。她從來沒給孩子洗過澡,沒陪孩子睡過覺,餵飯孩子也不吃,沒事的時候就低頭玩手機,更不會主動去照顧餃子,最最關鍵的是,一旦孩子有突發情況,自己偏激對待不說,還比寶寶奔潰的更快。

    不過隨著節目的陸續播出,包文婧成長的步伐越來越快,孩子哭鬧時,耐心地和女兒講道理,出門時,細心地幫女兒整理好所需用品。女兒也從一開始的抗拒到越來越喜歡和媽媽在一起了。

    現在大部分的家庭都是如此:孩子從小有爺爺奶奶外婆外公帶,年輕的爸爸媽媽們忙著去上班。

    對父母而言,孩子的任何成長階段都是珍貴的,在每一個重要的時刻,陪在孩子身邊,與他分享,給他安慰,這些都是任何東西也換不來的。

    4

    婆婆不帶孩子,自己活得更有底氣

    如果婆婆幫你帶孩子,難免有發牢騷的時候,講兩句難聽話,你要忍著;對你的生活指手畫腳,你要忍著,你心裡還得想:畢竟是婆婆在幫我帶孩子。

    我見過將自己的小家經營的有聲有色,還能業餘打理一些小事業的媽媽。也見過許多半職媽媽,請了靠譜的鐘點阿姨,也將孩子教育的很好。

    錢是你在賺,孩子也是你在養,經濟獨立的同時,思想也會獨立。

    即使這時候你的教育方式婆婆看不順眼,也只能按著你的來。

    說到底,婆婆作為長輩並沒有義務一定要幫你帶孩子。沒有婆婆在,縱使很辛苦,但是看著孩子健康成長,多少的辛苦也都值得了。

    試想一下,如果你家裡住著這樣一位婆婆:告訴你冰箱放哪裡,沙發要什麼顏色,孩子今天該穿什麼……時不時還對七大姑八大姨的事指點幾句,該是件多麼恐怖的事情啊!

  • 2 # 覺醒女人江糖糖

    個人覺得,要看奶奶說這句話的前提是什麼。

    要是奶奶不願意帶孩子,拿這句話當不想帶孩子的託辭。

    那我覺得也不必勉強婆婆給帶孩子,她帶的不愉快,自己心裡肯定也不開心,何必呢。

    自己也能帶大孩子,只是要克服很多困難,相比把孩子帶好,帶到大,那些困難算不了什麼。

    如果婆婆已經幫忙帶孩子了,說這句話是不是因為孩子天天找媽媽或者比較粘媽媽,讓奶奶心裡多少有些失落呢。

    如果是這樣,建議一方面婆婆溝通,認可婆婆的付出並真誠的感謝婆婆。

    另一方面,如果孩子大些了,要引導孩子跟奶奶親密些,也要在孩子面前經常誇奶奶,讓婆婆有被關注和被重視的感覺。

    我們怎麼樣對婆婆,直接影響孩子以後如何待我們!

    所謂言傳身教,我們要給孩子做好榜樣!

  • 3 # Fanny媽媽談育兒

    這只是個別婆婆的牢騷而已,不是所以婆婆都這樣想。我家孩子從出生就跟著姥姥一起住,我們也會因為育兒觀念不同而辯論,但是不會影響感情。是婆婆就不一樣了,如果跟婆婆辯論,一定會引起家庭矛盾,我又是比較崇尚科學育兒的媽媽。帶孩子本身就是件很累的事,婆婆歲數大了,發兩句牢騷聽聽就行了,別往心裡去,還是把娃帶好最關鍵。

  • 4 # 高興媽媽聊育兒

    這句話我也經常聽到,其實我覺得很多時候是奶奶的一種單方想法,處此之外這個跟父母對婆婆的態度也有關係,父母的態度決定了孩子對奶奶的態度。

    第一種情況是因為,奶奶幫忙帶孩子,媽媽上班,當媽媽下班回家後,孩子就會趕緊找媽媽,媽媽出門孩子會很黏媽媽。這個時候如果奶奶看到,就會覺得自己辛辛苦苦帶孩子一天,媽媽回來就去找媽媽,心裡多少有點不平衡,才會說這句話。第二種情況是因為如果媽媽對婆婆的態度很好,經常在孩子面前誇獎奶奶,孩子也會對奶奶很好,不會不親奶奶。但是如果媽媽經常在孩子面前數落奶奶的不是,孩子不能完全分辨是非,也會認為奶奶不好,所以,對奶奶也沒有對媽媽那樣親,奶奶才會說這樣的話。

  • 5 # 朵媽育兒成長筆記

    大家好。人本來是一個群體,小寶要去和家庭中任何一個人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

    婆婆說奶奶帶孩子帶的再好,也沒有人家媽親,這要看自己如何看待,我認為誰帶就會誰親,寶寶她能感應到親人對她的關愛。當然,媽媽是這個世界上最美麗的稱呼,後續寶寶和家庭中每個成員的親子關係要看我們如何引導,我們可以告訴孩子,爸爸的媽媽叫奶奶,有了奶奶才有爸爸,然後有了爸爸和媽媽才有寶寶,讓寶寶慢慢明白親子關係了,寶貝自然會和誰都好。所以要建立和諧民主的家庭關係。

  • 6 # 陪寶寶寫日記

    幫忙帶孩子的婆婆,很少有人沒說過這句話的,孩子和父母親本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血緣關係在那,誰都替代不了的。但婆婆為什麼這樣說呢?也許是出於嫉妒的心理,覺得自己掏心掏肺的對孩子好,一手把孩子帶大,結果孩子還是對父母比對自己親,心裡會覺得不平衡。

    每個家庭情況不一樣,一般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家庭關係的調解:

    1、如果可以就孩子自己帶

    如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孩子還是儘量自己帶為好,這樣一方面跟孩子拉近了關係,另外一方面自己的教育理念可以傳承到孩子身上,不至於跟老人在孩子的教育理念上產生分歧。

    2、從生活上多關心老人

    其實做父母的大可理解一下婆婆這種抱怨的話,老人也很不容易,要從日常生活中多關心老人,老人才不會從心理上覺得空虛,從而導致心理不平衡。

    3、跟老人多溝通

    沒事的時候跟老人多溝通一下,哪怕是坐一起聊聊天,你的隨口的噓寒問暖也會讓老人覺得非常溫暖,至少覺得自己被人重視,而不至於產生一肚子的意見和埋怨。這也有利於家庭和諧。

  • 7 # 凌兒媽媽

    這句話我婆婆也說過的,也許老人心直口快就是隨口說說而已。但是我發現一個現象,老人非常希望孩子更親她 好像這樣很有成就感。

    而我的孩子,婆婆也一直爭著要帶。但是我明確的表示,我休息在家的時間的,我會自己帶。我不是嫌棄婆婆,而是覺得讓婆婆帶孩子,肯定有教育上的分歧,餵養上的矛盾,到時候生活一團糟,搞得一地雞毛還不是自己鬧心。

    作為婆婆吧,我覺得能夠幫忙下一代帶帶孩子就幫,但不要有這種心理,覺得孩子是她帶的,就應該跟她親,否則就是白眼狼。

    而媳婦呢,如果確實分身乏術,為了生活求助婆婆幫忙,一些非原則性問題就睜隻眼閉隻眼。如果自己是有時間帶孩子的,那就不要偷懶,畢竟孩子自己帶肯定是更好的。

  • 8 # 樂知翰寶

    這話一聽有點酸酸的,但其實背後反映的是老人付出了體力、心力、感情,希望得到孩子和家人的認可。這也是人知常情,誰付出感情不希望獲得回報呢。

    媽媽是本能的愛孩子,將付出視為理應,而除母親之外的人不會產生這種本能,是以情理為基礎後天愛孩子,所以付出辛苦的奶奶會因孩子對媽媽自然的親近產生嫉妒心理,也是不太理智的。

    只是聰明的媽媽明白,孩子除了父母需要來自不同家人、朋友的愛。所以對老人的付出給予肯定,老人必然也就不去計較了,而對於孩子來說接受更多的愛才是他一生的財富。

  • 9 # 溫蒂小屋

    聽到了酸溜溜的感覺。孩子和媽媽親,其實是一種自然的情愫,為什麼要拿來攀比呢?

    不過老人家說這樣的話可能也是想得到認可,如果子女們把讓長輩帶孩子當做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在生活中並沒有表現出感恩或者認可,老人家就想著能從孩子身上找到這種認同感和成就感,希望自己帶出來的孩子跟自己更親。這不是婆婆的專利,其實外婆也會有這樣的情緒。所以,作為子女的,還是要多關心和感激父母的付出。

    另外,其實如果媽媽真的不參與孩子的養育,長期缺位,孩子也不一定和媽媽親的。我身邊也看到過一些長期在外打工,無法照顧孩子的家長,等到他們有能力把孩子接來一起生活的時候,其實和孩子之間的隔閡還是挺難消除的。所以,如果有能力,請儘量讓孩子留在自己身邊吧!

  • 10 # 逆襲的女兒成長的媽

    婆婆說的沒錯呀,對孩子而言最親的就是媽媽了。

    我的母親有時也會半真半假的對她一手帶大的孫子說,”你個小白眼兒狼,奶奶咋對你好,在你心裡也是你媽最親!”

    媽媽和孩子有天生的割捨不斷的血緣關係,在孩子心目中,媽媽有至高無上的地位,這是無人能替代的。有時我這個急脾氣媽媽還會動手打孩子,我的女兒也覺得我是她最親人。

    婆婆有這樣的失落感很正常,因為婆婆把對兒子的愛再次無私的傾注在孫子身上。孫子不懂事,但是我們做兒子做兒媳婦的,要體諒到婆婆的感受,自己要以身作則善待婆婆,給孫子立好的榜樣,帶著孫子一起孝敬婆婆,一家其樂融融!

  • 11 # 媽咪育兒生活記

    奶奶帶孩子帶得再好,也沒有人家媽親

    我估計是這個理論最有發言權的人,因為婆婆經常這樣在我和先生面前抱怨的,婆婆會對女兒說:“你這小白眼狼。”然後會一臉失望的走開。

    女兒十一個月多了,從小就是我,先生和婆婆分工合作帶著長大的,先生一直上班陪伴她的時間就只有休息時間,而我在女兒五個多月時也上班了,所以婆婆是陪伴她最多時間的人。爸爸媽媽只會在下班時間出現,但是不能阻擋她的愛。

    有我的時候不要奶奶,有爸爸的時候不要媽媽和奶奶,我家女兒就是這樣在她心裡排列隊形的。我有時候也很幽怨的跟她爸說:“媽媽有奶給她吃,奶奶有米糊給她吃,她竟然要什麼都沒有的爸爸?”

    我想在親子關係裡,高質量的陪伴最重要。奶奶雖然一樣疼愛女兒,帶得也很好,但是總歸用老方法來帶,老人家也沒有那麼多精力來陪玩,女兒覺得單純的帶著看電視玩玩具已經很無聊了。

    但是媽媽爸爸不一樣,會更有力氣的跟她互動,媽媽給予母乳餵養,爸爸給予溫暖的懷抱,都會用有趣的新方法跟她玩,不同的是爸爸跟她一起玩的更刺激,比如媽媽不會帶她玩的騎馬遊戲。

  • 12 # 然晨duan

    估計當奶奶的只是發點小情緒,可以不用理會,或者找個恰當的時機讓老公跟婆婆說說,畢竟這樣說,孩子以及別跟聽著了總歸不好。不過,話又說回來,媽媽給孩子的心裡安慰,豈是別人能替代得了的,媽媽十月懷胎,那份辛勞和付出,那份感情,不是任何別人能替代得了的。角色本來也就不同,承擔的責任也不同。相信奶奶也是非常愛孩子的,但是卻不能想要去完全代替媽媽在孩子心目中的位置,孩子愛媽媽也是本能啊。作為奶奶如果發個小情緒可以理解,但如果發展的生氣妒忌,就應該即使處理了!

  • 13 # 為你踮起腳尖

    我是奶奶帶大的孩子,所以這個問題我覺得自己有發言權。

    首先奶奶存在這樣的心理,我覺得也是正常的。因為奶奶辛苦付出後希望得到回報,其實她不是介意孩子是否跟媽媽更親,而是介意孫子,兒子和兒媳是否能感恩她的付出,說白了,老太太希望得到大家的關注。

    其次,我個人是覺得自己跟奶奶親。奶奶是在我16歲的時候去世的,我那時候覺得自己的天都塌了,給我帶來的打擊真的是很大很大。我覺得現在如果奶奶在世,我會更孝順奶奶,因為我覺得奶奶在我身上付出很多,而且讓我感動的付出。

  • 14 # 亞潔輔導

    不管誰帶孩子都不如父母自己帶,可能初為人母人父的我們,好多事情都處理的不好,可是孩子要的很簡單——陪伴。陪他玩積木,陪他畫畫,陪他堆沙堡……都會讓她很開心。有人會:“這些事情奶奶也可以做到啊”,可是奶奶總歸是奶奶,我們和父母才間隔二十歲都有如此大的代購,我們都會覺得我們的觀點和她們溝通不了,孩子和奶奶怎麼都有五十歲的代購,他們就能溝通???古人云:“子不教,父之過”肯定是有他的道理!在朋友圈裡看到過這樣的一句話“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你選擇了掙錢,等孩子大了,你辛辛苦苦掙一輩子的錢不夠他敗家一年!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你選擇了管教,陪伴,等孩子大了,你一輩子沒掙到的錢孩子一年就掙到了!你在哪方面付出,就會在哪方面收穫,孩子的教育實效性太短,錯過了就沒有”我覺得很有道理,所以,孩子還是得自己帶

  • 15 # 育兒不求人

    對於這個問題,我表示贊同,婆婆也是這樣過來的,她體會過十月懷胎的辛苦,這種愛誰也代替不了,孩子生下來後也是要媽媽精心照料,從餵母乳開始不分白天黑夜,雖然婆婆也是幫忙照料,但是這中間最辛苦的還是當媽的,都說媽媽和孩子是有心靈感應的,總不能是和婆婆有心靈感應吧,當然,婆婆也是親人,作為媽媽的也要從小教導小孩孝順每一個親人,畢竟婆婆陪伴孩子的童年或許會比爸爸媽媽的多,婆婆之所以會說自己帶的好,也沒有媽親,可能就是嘴皮上的吃醋而已。

  • 16 # 皮家小阿嘟

    我家寶寶也是白天奶奶帶,晚上跟著我睡,白天一天不見我也無所謂,晚上怎麼也不在奶奶屋睡,奶奶也說過類似的話。我都一笑置之。

    老人帶孩子本身就有這樣那樣的不妥,對待孩子的問題上,兩代人隔膜也比較大,我都是儘量婉轉的說,在她面前時候,多注意細節,她自看多了,也知道有時候這樣說這樣做不好,慢慢就改過來了。其實說這話也許老人只是晚上寂寞想要寶寶陪陪她,可我也願意讓寶寶晚上跟爸媽睡,每天可以陪他一起玩耍,一起做遊戲,雖然時間不多,可是孩子很開心。

    如果可以,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自己帶孩子,不能自己帶,也要和奶奶爺爺住一起,白天上班,至少下班可以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不要缺席孩子的童年,否則那是對孩子一生的傷害!

  • 17 # Judy1235

    對於這個問題我不認同!孩子自己他是有思想的,誰跟他親,誰對他好,他都是有感覺的啊!像我自己是奶奶帶得多,相信80後那一代的人都是奶奶或姥姥帶得比較多吧!所以我自己跟奶奶比跟媽媽還要親!

    但是我自己生兩個兒子全程都我自己帶婆婆連看都懶得看,別說是幫忙帶了!不過這樣也好,自己帶的孩子跟自己比較親,也比較聽話!

    另外,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看,孩子需要的不僅僅是帶,他更需要的是陪伴,高質量的陪伴!因此我建議除非逼不得已,自己有時間還是要自己帶寶!

  • 18 # 陳東瑜Yukee

    哈哈哈,這個估計不會在我們家發生吧!因為從結婚到現在,公公婆婆把我這個兒媳照顧的跟他們獨生兒子一樣,照顧的無微不至。在家裡我只能搶著洗碗了,才能顯示出我不至於懶到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樣子。尤其是懷孕這6個多月來,作為新生兒準媽媽的我真的是一點經驗都沒有,都是婆婆忙裡忙外,看各種論壇和帖子,再跟我講孕婦可以吃什麼,不可以吃什麼。然後新生寶寶的衣服,衣櫃還有寶寶床等,都是婆婆跟公公一起,在淘寶上去張羅著買。貌似我現在除了肚子一天天地長大,每天還是跟之前一樣上班下班,平時在公司附近吃飯,週末回婆婆家都是一大桌好吃好喝的等著。真的感覺比在自己家裡還輕鬆。 早兩個月,老公有說,要不要請月嫂?公公婆婆就主動請纓說,我們就是月嫂呀!哈哈不過婆婆又補了一句,不過還是看你們咯,我們打下手也是可以的。

    其實一直以來真的都很感恩老公一家對我的照顧。用他們的話說就是,一直以來都只有一個兒子,現在有兒媳了,就多了個女兒,有啥好偏心的。所以我的爸爸媽媽也經常跟我說,遇上這樣好脾氣的公婆也是我的福氣。在別人家畢竟不像在自己家,還是要懂得尊老愛幼,多做家務幫忙,多關心理解老人。不要像在自己家那麼任性。嗯,確實是,都是一家人,大家有困難相互幫忙,相互關心愛護,這多好呀。

    作為新生兒準媽媽的我,對很多東西也都不懂,婆婆他們也是跟我一起學習進步。他們並不仰仗之前的老一輩的帶孩子經驗,經常跟我一起探討相關的育兒問題,有看到不錯的文章和帖子也都會分享到我們一家的群裡。他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以後關於帶寶寶,他們就是我和老公的生活助理,會在旁邊打下手,幫忙。但是最主要的教育理念和育兒心經,我和老公還是主力。現在連我老公也是半個育兒學習者了。

    相信以後,寶寶出生以後,有了公公婆婆的幫忙,我們這新手爸媽也會慢慢上手的。

  • 19 # 布丁媽媽私享會

    本來孩子就是媽媽生的,只是因為特殊情況所以會有老一輩幫忙撫養,但是這個過程裡面爸爸媽媽並不是不參與,只是時間上沒有老人那麼多。但是這個並不是說爸爸媽媽就把什麼都扔給了老人而不是自己去做,像教育什麼的都是爸爸媽媽在做,而不是看老一輩的人,他們更容易做的就是寵溺孩子,很容易出現一些不好的習慣,但是又無可奈何。

    孩子與父母之間就有一種天生的血緣關係,不是在於誰帶的問題,而是說這種血緣關係是一直存在的,再加上爸爸媽媽並不是一點不撫養孩子,孩子與爸爸媽媽親近也是理所當然的。所以其實老一輩也不用那麼的在意,這個都是如此,也並不是一直都這樣,孩子依然記得所有人的愛,並不是真的不愛大家。

    婆婆說這些話是滿含失望的,但是這個事實就是事實,就像上一輩一樣,這是一代代的來的下來的,並不是只有一個,所以也就一聽就過了。

  • 20 # 英語方老師

    理解這句話得結合這位奶奶的語氣、表情,以及孩子的媽媽實際參與程度。孩子是有靈性的,他知道自己的媽媽是誰。我的這個感悟來自於幾次經歷。坐月子時月嫂抱孩子挺多的,但孩子聞到我身上的奶香就會一直看著我。另一個例子是我在孩子三個多月時有一次出差,五天,第五天晚上回來時看到孩子,他眼眶紅了紅,眼淚浮起來又下去,然後咧開嘴一笑。講這些案例主要是想說,孩子天然就會與媽媽親。如果媽媽參與撫養的程度近於零,孩子會把另一個人當成媽媽,即使稱呼是“奶奶”亦或“阿姨”之類,在他心裡,那個最親密的人就是媽媽。如果奶奶說這話時是很放鬆坦然的態度,那媽媽不必介意。這就是一句玩笑話而已。如果奶奶說這話時語氣酸溜溜的,帶著嫉妒,那媽媽就要注意了。隔代撫養確實很多弊端,其中誘因之一就是關係錯位。孩子的第一撫養人應該是爸媽,奶奶是來幫忙,不是取代。如果奶奶自己把自己當成第一撫養人,那麼次序就亂了。這種關係錯位的結果,往往會導致奶奶對孫子的溺愛,孩子是最善於察言觀色的,最後孩子會利用奶奶的愛和權威來壓制媽媽,養成很多惡習。這是所有人都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羅伊是2006年的6號秀,如今14年過去了,當年在他前面的5人現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