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GeniusKal

    這兩者根本沒有可比性,系統都不一樣。光是資料跑分來分析iOS有他的優越性,適配自己的處理器。華為有他的優越性,改進安卓系統,適配自己研發的處理器。

    兩者並存發展,互不干涉。都有自己出色的領域。當然也希望華為能頂起國產品牌形象。在手機領域更好的發展。讓國人體會到更多的實惠,更好的產品。

    如果強加兩個晶片作優越性比較,我感覺各有千秋。

  • 2 # 精準科技談

    我來告訴你答案:可以!

    先不要急著開噴,聽我說完,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蘋果A12晶片強在CPU和GPU綜合相容效能強悍,所以才能發揮最大的效能,也體現了蘋果設計能力。但是華為設計能力也很強,目前GPU還是短板,不過已經慢慢補上了,晶片效能達到蘋果的高度不是難事。

    二、蘋果A12的晶片只是CPU、GPU、NPU,所以可以通稱為CPU;但是華為的是包含CPU、GPU、雙NPU、基帶晶片,統稱為SOC。但是二者體積差不多,那麼就是說明:華為用除掉基帶晶片之外的更小體積,設計出來稍微弱於A12的麒麟980,如果說二者用相同體積設計CPU,孰強孰弱還未可知。

    如果A12體積加上外掛的基帶晶片,體積遠遠大於麒麟980,而且蘋果是在犧牲基帶通訊效能的前提下,儘可能的做強A12,所以導致新一代iPhone訊號差,體驗很low,可以說現在的蘋果手機是瘸腿將軍,看似很牛逼,但是最基本的通話能力普遍弱於採用高通和麒麟的手機。

    相對來說,麒麟980和驍龍845效能都很均衡,845強在CPU、GPU都很棒,綜合性能優異,980強在功耗控制很好,省電,訊號超強,GPU稍弱但是日常遊戲使用已完全滿足。

    最近兩年華為賣的越來越好,都是點滴技術積累,逐步改善使用者體驗,量變形成質變的結果。

    三、兩者都是在臺積電代工生產,製造工藝一致,可能有細微差別,但是整體相差不大。

    四、華為麒麟980和蘋果A12是互有優劣,從國外跑分軟體也能看得出來,980稍弱於A12,國內某兔就不說了,已經被人爆料太多針對華為的暗箱操作了。

    綜上所述,在同等條件下,華為完全有能力設計和蘋果一樣效能的晶片,因為現實情況是不對等,所以導致華為稍弱於蘋果。相信在下一代麒麟晶片,如果外掛自研霸龍5G基帶晶片的話,CPU部分一定可以大爆發,大家拭目以待!

    因為是手機打字,無法排列編輯圖片,晚上我再整理,各位看官先委屈點看吧,多謝!

  • 3 # 木子微觀察

    對於處理器的問題,我認為可以。目前華為處理器是挺不錯的,但是相對於蘋果手機處理器,cpu gpu 還是有很多不足就像華為做出10nm的處理器,其他公司也做出來了。相對於處理器而言,如果不記成本是肯定能夠做出來的,但是對於目前華為公司發展規劃來看,這是沒有必要的,等同於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做出了處理器,系統是不是也得做,耗資是巨大的。就目前來看,華為是不會與蘋果多糾結於處理器的。

  • 4 # 小澤醫生官方號

    比較困難,華為目前效能也不錯,但蘋果處理器的強大和自身系統的強關聯性有密切關係,基於安卓的開放和第三方屬性,只改善處理器單方面實現最強,難度還是很大的。希望華為在系統及軟硬體協同上同步發展,未來有希望成為第一。

  • 5 # 暗色的情緒

    懷疑蘋果處理器的真實效能?蘋果手機和安卓手機現在的效能差距非常小了,去除系統的優越性,真的感覺不到蘋果處理器好在哪裡!

  • 6 # 科技數碼隨時答

    再者就是蘋果A12處理器的強大是配合ios來使用的,而安卓手機的效能即便是加強了,最後的結果其實和現在的手機一樣,對於流暢度方面不會有太大的改觀,最重要的是系統的最佳化和加速。

    蘋果的CPU也是基於ARM架構自研發的,但是從蘋果A6處理器開始蘋果進行了自研發,雖然A6的對於公版coretex a9的改動並不算非常大,但是從A7開始,蘋果開始了六發射的架構設計,完全脫離了公版,ARM的公版架構的所謂大核心,相對於蘋果的核心來說,可以算是小核心了。主流的core tex A73是二發射,A72是三發射,A11每顆小核心的IPC都有coretex a57水平,當然自研發這樣的成本也就相對比較高啦!

    所以並不是設計不出來,而是現在廠商都是在慢慢的擠牙膏,一下把自己的老底都拿出來顯然是不可能的,再者就是安卓系統如果最佳化的比較到位了,現在的處理器已經完全夠用,現在其實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安卓系統相比之前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所以即便是和之前一樣是4G記憶體,但是現在也可以使用2-3年的時間不卡頓。

    回答完畢

  • 7 # 彷徨cons

    蘋果是外掛基帶 不叫。soc 如果高通和麒麟純做cpu和gpu 不會比蘋果差 蘋果其實就是做軟體厲害 a系列處理器配上ios系統 的確很強 但在其他硬體方面還是差了點

  • 8 # 簡單同學說科技

    為何說能設計出晶片而不是產品呢?我覺得設計出來的晶片能作為產品是有一定條件的,必須是成本降到最低,產品效能達到最好,這就是產品。如果一味追求效能,不計成本最後沒辦法量產,無人問津!

    晶片的本質上是面積與速度的折衷,晶片的面積越大,其效能也會隨之增加。就拿蘋果的處理器來說,它和華為的麒麟相比較而言,晶片內部少了一個基帶模組。蘋果手機採用外掛基帶晶片,然而華為把基帶晶片整合在處理器內部。那麼,蘋果處理器和華為麒麟處理器相同大小的情況下,那麼蘋果處理器就佔了面積優勢,那麼效能肯定會有所提升。

    為何說面積達就速度快呢?我們打個比方,我們要把一定的水,從A處運送到B處,水管只有一根,為了把水最快的送過去,要麼增加水的壓力,這樣水流速度增加!這就類似於處理器中提高主頻頻率一樣!這樣的好處就是不增加面積,但是主頻一般都有限制,處理器基本上都差不多。還有一種方式就增加個水管,相同的水流速度,那麼這樣做時間直接減少一半,但是要多鋪一個水管,面積就增大了!這其實就是拿面積換速度的方式!

    華為海思和蘋果用的都是arm的指令集架構,其實主頻上差距不大!蘋果處理器面積相對於麒麟處理器面積大一些,如果讓華為把芯片面積做大,那麼效能肯定就上去了。不過隨之會產生成本和功耗增加的問題,一味的追求效能,那麼就要犧牲其他的優勢來彌補。

    做手機處理器,需要權衡面積,功耗,效能三個方面。面積直接決定晶片製造的成本,以及最後手機內部主機板的大小;功耗直接決定手機的續航能力;效能直接決定處理器能否滿足使用者的高需求。其實這三個的折中才是完美的產品。

    和蘋果A12效能一樣的處理器,不難研發,但是三者折中以後達到A12效能就比較難了!畢竟蘋果處理器可是精簡了arm的指令集架構,形成了新的指令集架構,這方面華為還需要花時間去研究。

  • 9 # 飛飛144094486

    這是完全可以 把換成做的和蘋果一樣大 差距應該就差不了多少了 但是蘋果一個手機最便宜的也要五千加 華為980便宜點才3000 必須考慮成本 在效能和成本上大道平衡

  • 10 # 嘟嘟聊數碼

    蘋果A12處理器的一大特點就是單核效能特別強,而且快取特別大,這也是因為蘋果IOS系統的特點而定的,儘管A12也有了多達6個物理核心,但是仍然擁有兩個高效能大核心,每個大核心的效能都比麒麟980或驍龍855的單核要強,當然多核效能上也很強只是和華為差距不是那麼大。

    蘋果從差不多10年前的A4處理器就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自主研發,起步早財力大,積累了大量的晶片設計高階人才,華為在晶片技術的人才和技術積累上和蘋果還有很大差距,麒麟處理器這幾年才開始逐漸發力追趕,但是華為目前的麒麟980無論是CPU還是GPU仍然是在ARM公版架構上進行改良的,和蘋果A12的大幅度定製設計有很大不同,所以即使華為不計成本投入重金,技術積累的缺乏仍然不是短時間能彌補的,還是需要穩紮穩打。

    此外,蘋果A12處理器主要集成了CPU和GPU,而華為麒麟980不僅有CPU和GPU,還有NPU和基帶晶片,所以在同樣的芯片面積下,華為很難做到比蘋果A12更大的CPU面積,這樣在基礎上就難以撼動A12的效能,如果華為打算把基帶和NPU外掛,這樣麒麟處理器的CPU和GPU面積就可以做的更大,快取也可以做大,這樣效能就會有所增強,但是能否達到A12就很難說了。

    蘋果的優勢在於IOS系統和A系列處理器都是自主研發的,加上封閉式的生態環境和了了幾款機型,所以蘋果可以充分對旗下的手機和處理器進行最佳化,這樣就能達到同等條件下更強的效能表現,安卓系統由於開放性強,所以生態較為零碎,處理器也很難對每一款手機和系統進行充分最佳化,未來華為只有在自家處理器和EMUI系統上繼續深造才有可能達到更強的效能表現。

  • 11 # 凡人一個_1102

    在ARM架構上,華為已經有泰山核,那是為ARM伺服器做的,整數效能已經和intel伺服器晶片有得一拼,因此要做出和A系列相當的CPU核,不需要不計代價。國內輿論比較重視自研架構,估計很快在麒麟晶片上就能看到,有用沒用另說,廣告效應肯定不會差,至少堵上了那些黑嘴。

  • 12 # 仰望星空2898

    中國怎麼就不能出一個高通呢?什麼事情都讓華為一家去做,其他公司是幹什麼吃的!都玩組裝和山寨嗎?[流淚][流淚][流淚]

  • 13 # 今夜的熊貓589

    沒問題,做到i9-9900k也沒問題。無非是體積很大。很費電。發熱很高。成本也很高。i9加速 有核桃大,100瓦。那我國做的同性能需要籃球那麼大,1000瓦,放市場上沒人要而已

  • 14 # 魔鐵的世界

    也就是說,麒麟研發團隊不查錢,題主既然說了不計成本,那將研發支出增加2倍,達到60億元人民幣。

    考慮到A12和麒麟980都是臺積電7nm工藝製程,研發支出不會有太大的差距,因此60億人民幣差不多是A12研發支出的2倍了。

    研發支出比蘋果A12多30億人民幣,麒麟980能不能碾壓A12呢?我的看法是,不能!判斷的邏輯很簡單,麒麟晶片現在追著高通驍龍比高低,如果有機會(砸點錢)把A12比下去,它能錯過嗎?

    都知道晶片是沙子做的,但沙子到晶片的距離,比海平面到珠穆朗瑪峰的距離還要遠何止萬倍,把上百億的電晶體雕刻(還是3D的)到指甲蓋大小的面積上,其精細和複雜程度之高,一粒灰塵就能讓整顆晶片報廢,因此其需要注入的智慧和技術超出你我的想象。

    總之,設計和製造晶片,既需要錢也需要技術,但錢好找,技術卻需要時間沉澱,不是大幹快上就能迅速搞定的。

  • 15 # 平安致勝

    蘋果真有本事的話,把手機通訊功能裡最重要的基帶整合到CP∪中去啊!如果真把它集成了,看蘋果晶片的效能還能這麼牛?

  • 16 # 82年的老王吖

    晶片不是錢的問題,是金錢,時間,人才積累出來的,一年之內花1000億未必做出來。就像年齡,你可能超過年紀比你大的嗎?本身起步晚,經驗,人才,技術儲備都是零,你努力追趕,別人也在進步,就像華為980肯定比蘋果起初的cpu強,但是人家又出好的了,這期間還有各種專利和法律的約束,所以想超越就得看吸納有經驗的人才,看比對手更努力,更投入才會慢慢的追趕上去,實現彎道超車。

  • 17 # 微回收

    還有,A12的強是和IOS 配合出來的結果。而且你知道蘋果這十年收購了多少半導體公司嗎?這加成效果下,蘋果的晶片自然是突飛猛進了!

    華為是中國企業,很多半導體技術根本沒有辦法接觸到,只能靠自己一步一步摸索,更不要說收購了!

    要能收購,華為可能早就想把思科收購了!

    就好像你說,蘋果能不能不計成本搞出華為這麼好的基帶,也是一樣的。

    沒有積累,怎麼可能一下吃出個大胖子!

  • 18 # Lǐ

    大家都說蘋果A12厲害,是不是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這個處理器專處理蘋果的系統和應用,它能不能跑安卓系統和應用呢?所以把它跟跑安卓的比,完全沒法比。安卓的處理器就像客機的發動機,蘋果的就像戰鬥機的發動機,兩者沒有可比性啊。

  • 19 # victyue

    看看晶片的大小,980要小很多,

    而且980是整合的soc,

    蘋果就是CPU,

    高通和華為不做整合,

    把晶片做大一點,

    肯定乾的過蘋果,

    蘋果的不是技術水平更高,

    而是水平更低,產品上的取捨吧。

    可以參見華為用在伺服器上的晶片升騰

  • 20 # V熱點點評

    缺少一個天材。正如喬布斯。。,需要一個能突破研發思維定式的人,這個人可遇不可求

    、!但從效能的全面最佳化無明顯短板而言。,其實華為早已是第一了!

    但蘋果所面臨的。是同樣的問題,同樣也不會容易的出現另一個喬布斯!因此,照這樣的同質化竟爭的話,不出兩年,蘋果必定全線落後,清算破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快樂等於幸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