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來自文獻名邦

    我認為歷史不可能再重來,統一六國的還是秦國,因為秦始皇重用法家代表商鞅變法,國力強盛,他釆用遠交近攻策略將六國各個擊敗,統一了中國,被稱為千古一帝。

  • 2 # 以古喻今

    你這個問題問的,如果歷史重來,最有可能的當然是晉國了,當然必須三家沒有分晉,晉國是在歷史上多次打敗秦國的強國,所以如果晉國沒有被韓趙魏三家分列的話,最有可能統一六國的,只有晉國

  • 3 # simon西蒙

    我認為楚國,楚國國富民強,疆土廣闊,楚國達到鼎盛時期,當時的楚國沃土千里,佔據半壁江山,無論是土地面積還是人口數量,在戰國七雄中都是能排第一位的。哪怕後來楚國衰弱,國力大不如前,秦國還是得傾盡全國之力,才勉強滅掉楚國。

  • 4 # 七律人生

    一統六國,秦帝國的建立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生產力提高,華夏各族之間透過經濟文化交流和戰爭,民族間、地域間聯絡加強,長期戰亂給社會經濟和人民帶來災難與苦難,人民渴望統一,一統天下已成為時代的呼聲。

    秦國商鞅變法,廢井田,開阡陌,獎勵軍功,建立軍功爵制,重農抑商,獎勵耕織,推行縣制,行連坐之法,制定秦律……變法使秦實力強大,國富民強,具備進行統一戰爭的條件。後來殺商君,而仍行商法。而其他六國皆因舊貴族勢力,變法夭折或收穫甚微。

    秦國建立大一統的封建國家的條件更為成熟。變法後,廢分封,行縣制,甚至實行中央集權,而六國雖也如此,但封君勢大,舊貴族勢力龐大。而秦多產生了軍事貴族。

    秦國君主雄才大略,廣泛收羅外來人才。發現人才,招募人才。部署統一全國的戰略、策略。裡疾 甘茂 桓齮 司馬錯 王翦及子王賁、孫王離 尉繚 魏冉 白起 蒙驁及子蒙武、孫蒙恬 李信 章邯 百里奚 蹇叔 商鞅 范雎 張儀 呂不韋 李斯 孟明視 西乞術 白乙丙文:商鞅 張儀 李斯 範睢 呂不韋武: 王翦 蒙括 趙信 章邯 李信文武: 白起商(衛)鞅 張儀 韓非 李斯 範睢 白起 蒙驁 蒙恬 蒙毅 王翦 樊於期 趙信等樗裡疾 甘茂 桓齮 蒙恬 蒙毅 王翦 樊於期 趙信範睢 白起。

    君王銳意進取,破格任用一批謀臣良將。

    六國的軍事實力弱於秦國。聯合攻秦而不齊心。六國合力遠盛於秦,不需六國之力,秦必亡。各國只顧全各自利益,不可能滅秦。合縱之術縱天下無雙,也惜敗於連橫之術。非合縱之錯,非六國謀臣武將不賢、無能,惟人心爾。

    歷史不會輕易改變。面對歷史的大潮,人總是無能為力。人心乃六國必敗之因。

  • 5 # 瀟驍宇1

    秦國,齊國都有可能。秦國透過商鞅變法秦國的制服不僅強大,秦國的人民也都像打了雞血一樣願意去戰場上去建立功業。

    齊國有著跟秦國一樣的地緣優勢,齊國的實力又比周圍的國家強大,並且有著人人都需要的“鹽”,所以齊國的國力是不缺錢的。再就是如果齊國能出現連續三代不是昏君並且一心想爭奪天下的雄主,齊國一點點的往東打,霸業也可成。

  • 6 # 開啟原創

    這個問題怎麼回答?秦朝統一六國,有其歷史的必然性,那是多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當時戰國七雄都很了得,但是和秦國相比,勝敗輸贏就見分曉了。如果歷史回去,再重新走一遍,這就進一步問齊楚燕韓趙魏六國國君和文臣武將,還會不會像上次那般的作為否?

  • 7 # 人生不過一輪明月

    歷史重來,能統一中國的,依然是秦國。不要衝我丟磚頭,聽我慢慢說。

    首先,秦國在春秋初期是邊陲小國,因為平王東遷,丟棄了周原之地,秦國撿了大便宜,白得了周朝龍興之地。按迷信說法,他佔了王氣。當然,這都是扯蛋。最主要的是,從秦文公郊天應夢開始,秦國國君就都像上了賢君培訓班一樣,沒出幾個敗家子。到了秦穆公,聯姻晉國,三定晉君,雖然只是伯爵,卻也能躋身五霸,功不可謂不大,德不可謂不盛。獻公招攬人才,孝公變法圖強,秦惠文王攻魏破楚滅巴蜀。秦武王雖身死洛陽,卻為秦國打通三川,真正問鼎。昭襄王的功績更是不用說了,五十六年間,幾乎奠定了秦國統一天下的所有基礎。到了秦始皇,真正做到了席捲天下。這些都是其它六國所不俱備的先天優勢。

    再看其它六國,先撿最弱的說。燕國,老牌諸侯,一直都是被動挨打型的,還曾一度亡國,燕昭王搞了個黃金臺,惹的後世人一直為他歌功頌德,只不過後來者搞亂了氣氛,燕國又汙煙瘴氣了。這樣的國,自保都得把國君捨出一半去,談統一,無異於痴人說夢。再看三晉,新興的地主武裝,也都開拓進取,韓國有申不害,魏國有李悝,趙國更是趙武靈王親自披掛上陣胡服騎射,這些曇花一現的興盛給了後人無數的睱想,以為只要他們堅持了,勝利就屬於他們了。可惜他們都沒堅持住。就算他們真堅持住了,也不行。三晉是瓜分晉國得來的,就是晉國最強盛時,和秦國也是互為消長,三晉中,趙要抵禦戎狄,韓國國土狹小國力不強,不適合興兵,魏國大量人才外流,都有致命的硬傷。齊國也是老牌諸侯國,可惜此齊非彼齊,舊瓶裝新酒,是田氏李代桃疆來的。試想齊國有國以來,最強盛的齊桓公時期,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五霸之魁,都不能西進中原統一天下,何況其它?而且自齊桓公後,齊國由盛轉衰,雖不能說一蹶不振,也一直沒能中興,到了景公時,本來以為可以重新開啟局面,新興的吳越又來中原爭鋒,直至田常代齊,齊國的國力依然不算強盛。齊宣王苦心孤詣,重創魏國,又被敗家子齊愍王搞的一團糟滅了國。要沒有田單,法章還放羊呢!君王后雖睿智,卻沒有遺傳給兒子。後勝更是眼界狹小,終至齊亡。終於要說楚國了,楚國剛剛稱王時,國君各個都有開疆拓土之心,並且身體力行,所以楚國成了南方第一大國,楚莊王更是成了霸主與周人問鼎。輝煌也只持續那一剎那。一個叫夏姬的女人改變了楚國的命運。巫臣扶植吳國,使楚國從此再無能力北上爭霸,伍子胥又一度滅楚,滿滿的傷痛使楚國對於新興的吳越更傾注了關懷。滅越以後,楚國驚奇的發現:自己的鄰居們都變了,強的更強,弱的更弱。打不過秦國,就去打比自己弱的。從秦國那丟的肉,用弱國的血來補。我們要記住這一缺德且不要臉政策的決定及執行者叫黃歇——大名鼎鼎的春申君。

    看東方六國,不出渾人,就出昏招,怎麼和虎狼之秦比?秦國統一天下,絕對有其必然性。

  • 8 # 大愚者說

    依舊是秦國。

    雖然秦國統一六國之後很快就滅亡在秦二世。但是秦國自秦孝公引商鞅變法以來,後代君主都依法治國,也就是為什麼沒有出現什麼政權變故。

    而且後來的每一個君主不管執政多少年,也都是勵精圖治,比起其他各國秦國可以說哪裡都很強的。這為後來秦始皇統一六國打下了堅實基礎。

    秦國統一六國之後,秦始皇採取的各種政策也都是空前絕後的,他這些政績可以說影響著後來中國幾千年,直到現在。

    只能說秦始皇太勵精圖治了,那麼早就死了。要是再多活二十年,他所創下的偉業也會更堅固了。說他殘暴,可聽說他殺有功之人嗎?後世皇帝有幾個人沒有殺功醜聞?

    長城,統一文字、度量衡,秦直道,鄭國渠……哪一項都是開天闢地的。如果非要歷史重來,我希望秦始皇能多活二十年,政權更穩固,交給太子再行仁政,繼續依法治國,我相信現在的中國更是不可想象的文明。

  • 9 # 老餘侃大山

    就算曆史重新來過,歷史的軌跡還是不會改變,最可能統一的還是秦國,再怎麼來過,都不會改變六國君主的一代比一代昏聵,秦國一代比一代出色,君明臣強

  • 10 # 井中閱

    還是秦

    原因分內外

    秦內部原因:連續7任君主沒有太大問題,這個是最主要原因。從孝公變法開始其實也不是一帆風順,中間也有各種危機,但嬴政之前的六任君主都很好的解決了各自歷史時期應該解決的問題;

    六國的原因

    趙國:雖胡服騎射但改革不徹底無法凝聚全國實力,崛起太晚導致只能跟秦耗實力,無法選擇和堅持自己的戰略,只有趙武還行之後繼承人沒有解決自己改解決的問題。

    燕國:一方面地緣問題只能跟趙齊搞摩擦,伐齊算是崛起一次,但整體來說戰略不清楚。首先沒有像秦一樣解決背後遊牧民族的威脅,其次對趙的態度一直含糊不清,趙是燕檔住秦的盾牌,如果解決了背後遊牧民族問題,燕的主要戰略方向應該放在齊的方向。

    魏國:

    版圖問題比較嚴重,在自己強大的時候沒有很好解決飛地問題,自己的國土都不能完全相連。雖然後期跟趙和韓進行換地,但已經是後期國力嚴重衰退的時候。人才外流問題嚴重,這個是跟戰略問題聯絡在一起的,國力強的時候還只想著稱霸這種只有名聲沒有實惠的政治和外交策略,白白混過了自己最強大的時期。

    韓國:

    處於四戰之地且始終弱小,沒有機會發展。同時統治集團的智商跑偏,都談不上戰略問題了,決策完全是逗比型。瞭解一下鄭國渠的來由就知道了。

    齊國:

    優良的地緣基礎、經濟基礎、人才儲備,完全是君主自身問題。沒有搞清楚敵人和朋友的區別。

    楚國:

    內部整合問題,沒有解決好勢力急劇擴張帶來的氏族問題,國力無法凝聚,國土擴張反而帶來力量分散。

    以上問題導致六國重來多少次都是無解的。只有秦。

    秦的問題是太堅持一貫性,統一以後的政策應該有所改變,這個應該是扶蘇的歷史任務,結果大家都知道了。

  • 11 # 紫笑

    我認為可能是秦國或者齊國吧,秦國的商鞅變法很是徹底,它讓打仗成了變法成功的第一要義,不說其他,就說軍爵制度,自夏商周以降,中國進入封建制時期,各諸侯分封天下,爵位世襲,形成了一個貴族世代統治的社會,這一軍爵制度可謂開天闢地,它徹底抹殺了貴族與賤民的界限,人人可以透過戰爭獲取功名富貴。在秦國,國民只應從事兩種職業,一是農民,一是軍人,前者“富國”,後者“強兵”,而國家的獎懲便緊緊圍繞著種糧之多少和殺敵之多少。這是一種極端務實的上升渠道。而齊國,齊國最強時期是約公元前340-280這六十年一甲子的時間。魏國形勢急轉直下,喪失中原霸主地位,齊國連結楚國,影響力開始輻射四方。這一期間,齊國人才濟濟,有孫臏,有薛公,有鄒忌諷齊王的鄒忌等等,如果不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還是有機會

  • 12 # 金駿諮詢

    縱觀六國,只有秦國是經歷幾代君王的勵精圖治,目的明確,而其它諸侯國只有開過君王有霸氣,治國策略都沒有傳承,所以秦統一六國是必然!

  • 13 # 時間闡史

    如果歷史能重來,我還是選秦國。

    戰國時期比較強大的有七個國家,分別是:姬燕、嬴秦、子楚、田齊、韓、趙、魏。

    還有宋、衛、中山、魯、滕、鄒,但是因為這些國家無論從經濟人口還是軍事實力上都不足和上面的戰國七雄相抗衡,所以在分析具有統一六國能力問題上基本可以排除。我們先詳細的看一下各國的鼎盛時期,也就是最有可能統一六國的時機。

    魏國,魏國最為強盛的時代是在魏文候時期,魏文侯在位49年,聯合趙、韓,舉三國之力攻略天下,成為了戰國前期最強盛的國家。

    再有就是魏惠王時期,在位50年,即位時魏國經過魏文候,魏武侯兩代的經營,魏國正處於鼎盛時期,繼父祖之基業,使得魏國雄距中原。但在後來的重大戰爭中,屢戰屢敗,魏國開始衰弱。

    韓國是在韓昭候時期,任用法家申不害實施變法,內修政務,外語強敵,鼓勵耕種。尤其是加強了軍工器械的製造技術,強化軍隊。有天下強弓勁弩,皆自韓出一說。

    齊國在齊桓公之子文威王時,重用孫臏,兩次大敗魏軍,在馬陵射殺魏國將領龐涓,從此魏國一蹶不振。還有一點就是齊國本來是呂姓齊,就是那個輔佐周文王打下八百年基業的呂尚姜子牙的後代。後來被齊威王祖父廢掉,成了田姓齊。齊威王從諫如流,鄒忌諷齊王納諫說的就是齊威王。

    楚國楚威王,羋姓熊氏,在位10年,楚國在楚威王掌權時期最為強盛,其版域最為遼闊,包括了長江中下游以及支流眾多的淮河流域。

    趙國在趙武靈王時,達到強盛。因為地處七國最北邊,經常受到匈奴侵擾。趙武靈王改進騎射技術和服裝,也就是“胡服騎射”,獎勵耕種,國力逐漸強盛。後來讓位與兒子何,後來因為內亂死於沙丘宮中。趙國大亂。

    燕國,燕昭王,在位32年,因為燕國面積小,較弱,在和齊國的戰爭中履敗。後來燕昭王重金求賢,召到樂毅等人,聯合趙、魏、楚、韓大舉伐齊,打敗齊軍,得齊七十多城。

    最後就是秦國,秦國走向強盛的時間是從秦孝公時期,在位24年。期間任用商鞅為相,發動變法,也就是著名的商鞅變法,從此秦國更加註重法治,開始走向強盛。

    再到秦惠文公,雖然車裂商鞅,但對於商鞅的變法去繼續執行了下去。重用公子華,公子疾,最為關鍵的是重用外籍能臣,如:魏人公孫衍、張儀、魏章、司馬錯等。其中最為英明的就是重用張儀連橫破合縱。粉碎了六國唯一一次可以滅秦的機會。後北掃義渠,西平巴蜀,東出函谷,南下商於。為後來統一六國打下基礎。

    再就是秦昭襄王,在位55年,重用魏冉,白起。先後戰勝三晉,齊,楚等國。公元前260年,拜魏人范雎為相,採取遠交近攻策略,在長平之戰大敗趙軍,六國在無可抗衡之力。

    我們可以看出戰國七雄都有極為強盛的時期,但為什麼都沒有像秦國一樣掃平六國呢?

    一個是地理位置原因,七國間都互相接壤,但也都互相制衡,一國之力再強盛,也無法一次出兵六國,而其他六國也不會眼睜睜的看著一國把一國滅掉而變得更加強大。都會稍加阻攔。又或者舉六國之力滅掉一國,這個秦國體會過,但是因為函谷關這個地理原因,未能實現。而其他幾個國家則不具備這個條件。秦國處於中國版圖上的第二三階梯,易守難攻,出兵六國成俯衝之勢,佔盡地理優勢。

    二是用人,秦國後期的用人可以說是不拘一格,只要是能臣,不會懷疑你的國籍和能力,這也是後來趙國中反間計的原因。如果能夠君臣間再多一點信任,重用李牧,秦趙之爭未可知。

    秦國能夠統一六國不是巧合,而是必然,即使歷史再來一次,地理位置和君臣關係也不會改變。所以如果歷史能重來,最後統一六國的還是秦國。

  • 14 # 常棣tandy

    我是棠棣,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即便是歷史從新來過,我認為還是隻有秦國可以統一六國。

    下面我從七個方面對六國和秦做一對比:

    應該看到的是,秦統一六國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過程;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人民群眾的迫切要求等,是秦與六 國共同擁有的客觀歷史條件;秦有商鞅變法,六國有李悝等的變法或改革 ;秦有秦王政(即後來的秦始皇),六國也各自有國君 ;六國的國君也無一不想兼併其他國家 ,實現統一。

    客觀條件一樣,主觀願望相同 ,為什麼唯獨秦最終實現了統一? 我認為,秦統一六國是有其深刻的內部原因和外部原因的。

    一、秦國的地利優勢

    1、秦國

    眾所周知 ,秦從開國到統一六國之前,一直都在西部,而且承襲周朝祖地。其自然地理環境在防守卻有著極大的先天優勢——多山多河流,秦所處的關中,自古號稱 “沃野千里”。 同時這種地勢及可進攻, 也可防守。

    當然,作為要統一天下的國家,僅僅這點土地和東西是完全不夠的。在西周分封時,周天子將靠近西戎的土地封為西秦,土地需要秦襄公率領族人去爭奪和開墾。所以在襄公建國後,打敗犬戎,佔有了關中地區;武公滅掉冀戎、小虢,穆公滅掉戎翟、羌戎等,即佔領了現今甘肅、陝西寶雞以及八百里秦川地等;孝公時,戎狄十二國受制於秦;惠文王滅巴、蜀,領土又翻一番。

    所以可以看到:這時,西秦疆域大體上是東到黃河、函谷,與三晉為鄰;南有巴、蜀漢中與楚國相接;西及北部與西戎、林胡、樓蘭諸部交界。比現在中國的整個西部還大。在前二四六年秦始皇嬴政即位的時候,秦國的領土,已幾乎是天下的一半。單就疆域而言,秦比其他六國已佔了很大優勢。

    2、六國

    (1)齊國:按《尚書·禹貢》“海岱唯青州”,“厥田唯上下”。就是說東北橫跨渤海 ,西南到泰山,這中間的地區是青州。這裡 的土地在九州 中屬於第三等,而齊 國就在此地。《史記 ·貨殖列傳》說 :“太公望封於營丘 ,地洩滷,人民寡。⋯⋯齊帶山海 ,膏壤千里 ,宜桑麻 ,人民多文采 、布帛、魚鹽。”戰國時代的田齊因襲姜齊之國,其土地質量及物產大體可知。

    (2)燕國:東有遼東與朝鮮為鄰,南與齊國交界 ,西與趙國相連 ,北有東胡、林胡 、樓煩諸部。舜為十二州 ,分青州為營州 ,營州即東遼也。所 以燕國之地亦屬青州 ,其土質當大體與齊國相當。《史記 ·貨殖列傳》說燕 國地越遠,人民希 。⋯⋯有魚 、鹽 、棗 、慄之饒’ 。

    (3)楚國的初封地,按《尚書·禹貢》:“荊及衡陽唯荊州”,“厥土唯塗泥”,“厥田唯下中”。那麼這裡是低窪潮溼的土地 ,土質在九州中屬於第八等。據《史記 ·貨殖列傳》當分為西楚、東楚 、南楚。

    (4)三晉——趙、魏 、韓,按《尚書·禹貢》“治梁及歧,既修太原,至於岳陽,為冀州地”,“厥土唯 白壤”,“厥田唯中中”。所以趙 、魏、韓的土質在九州中屬於第五等。據《史記·貨殖列傳》說 :“土地小狹 ,民人眾。⋯⋯不事農商。⋯⋯中山地薄人眾,⋯⋯仰機利而食。”

    顯然 ,就各 自的整體地力而論 ,六國中沒有哪一國能夠比得上秦國。也就是說 ,六國中任何一國的經濟基礎都比秦國薄弱。

    二、秦國變法圖強改革的徹底性

    1、秦國

    秦國的封建性改革,從秦簡公七年(公元前 408)就開始了。這一年,秦國實行 了“初租禾”,承認了私田的合法性 ,開始採用封建實物地租制度。據《史記 ·秦本紀》記載 :“獻公元年 (公元前384),止從死。”也就是說 ,從秦獻公開始秦又廢除了奴隸殉葬制度。秦獻公六年 (公元前 379),秦把蒲、藍田、善 、明氏等地改為縣 ,加強封建君主集權。

    據《史記 ·秦本紀》記載,秦在戰國初期 ,因其地偏僻 ,“迫近戎狄”,各國都以“夷翟遇之”。公元前 361年,秦孝公即位後 ,憤“諸侯卑秦,醜莫大焉”。於是下令“有能出奇計強秦者 ,吾且尊官,與之分土”。就在此時,商鞅西入秦 ,求見孝公。

    公元前 359 年和公元前 350 年 ,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援下 ,先後進行了兩次變法 。其變法的內容我們大致概括為:廢井田,開阡陌,承認土地私有;重農抑商,獎勵耕織 ;實行 連坐法,輕罪用重罰;獎勵軍功,禁止私鬥;合併鄉邑,推行縣制 ;徵收軍賦 ,統一衡制 ;禁止請託 ,遊說求官;謀求東進,遷都咸陽;利其 田宅,復之三世 ,來山東之民。

    據《史記·商君列傳》記載,商鞅變法 ,“行之十年 ,秦民大悅,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 ,怯 於私鬥 ,鄉邑大治 。”

    商鞅變法在當時的戰國七雄中,是改革最徹底 、最深入 、最符合當時人民利益 、最能解放生產力 、影響最深遠 、歷史作用最巨大的社會變革 。它從政治 、經濟 、軍事 、法律 等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加強了秦國的綜合國力 ,使得秦國的綜合實力很快地就超過了其他諸強,這就使秦統一六國成為歷史 的必然 。

    2、六 國

    戰國初期 ,六國為了順應 當時社會經濟基礎的變革 ,先後進行了相應的政治改革。由於改革的程度不同,富強的程度當然也就不同。

    (1)在魏國,公元 前 445 年魏文侯 即位後 ,任用李悝(kui)為相 ,樂羊為將 ,吳起為西河郡守,西門豹治鄴,實行經濟、政治、軍事改革 。李悝變法的主要內容 :廢除世卿世祿,實行盡地力之教,制定平糴法,著《法經》六篇 ,即盜法、賊法、囚法、捕法、雜法、具法。

    (2)在趙國,趙烈侯用公仲連、牛畜、苟欣、徐越等進行政治 、財政等方面的改革。他們主張 :以仁義,約以王道 ;選練舉賢,任官使能 ;節財儉用,察度功德。除此之外,據《戰國策·趙策二》記載 ,公元前 307 年 ,趙武靈王進行了軍事改革 ,實行“胡服騎射”,從而建立了騎兵。

    (3)在楚國 ,公元前 390 年吳起 由魏奔楚,楚悼王用吳起進行變法。吳起變法的主要內容是 :削吏祿 ,以養選練之士 ;整頓吏制 ,使私不害公 ,塞私門之請 ;精簡無能、無用之官,裁汰不急之官,使國家機構精幹 。

    (4)在齊國,到公元前 356 年 ,齊威王即位後 ,任鄒忌為相 ,進行政治改革,修訂法律 ,接受臣下建議 ,注意選拔人才,獎勵得力官吏 ,清除奸吏等 ,以謀求國家富強。

    (5)在韓國,公元前 355 年韓昭侯起用申不害為相,推行“修術行道”的改革 ,透過任用 、監督 、考核官吏等措施 ,國內以治 ,諸侯不敢來侵伐 。

    (6)關於燕國的改革 ,在樂毅的幫助下,燕國推行政治改革 ,在吏制改革方面實行“察能而授官”,“不以祿私其親,功多者授之 ;不以官隨其愛,能 當者處之”。還規定“循法令 ,順庶孽者 ,施及萌吏”。經過二十八年的努力 ,使得“燕國殷富”。

    只要我們將六國的改革與秦國的商鞅變法稍加對照 ,便可明顯看出六國的改革,從深度 、廣度及其力度來說,都不如秦國深刻、徹底,而且政策的貫徹往往是虎頭蛇尾。

    三、頻繁戰爭均遠離秦國核心地帶,國本未受動搖

    1、秦國

    戰國時期的秦國雄踞西部 ,其南有巫山及黔中地區的高山阻斷 ,其西有隴東高原為屏 ,其北有林胡、樓煩等北方民族及廣袤的草原間隔 ,其東有惟一可從陸路出入的大門——函谷關。《史記 ·範睢列傳》說 ,秦據此關 ,“利則出攻,不利則人守”。

    戰國時期 ,六國曾多次合縱攻秦 ,但多為秦國所敗 ,偶爾勝秦,也只能在函谷關外 ,而從未攻人過秦國的腹地。秦國利用其險要關隘儲存了自己的實力 ,即便在戰敗的情況下 ,也從未遭受重創。相反 ,秦兵卻東出函谷 ,頻戰頻捷 ,直到逐一滅掉其東部諸雄。

    2、六國

    據《史記》載,蘇秦遊說燕、趙、韓、魏、齊、楚時,曾逐一洩漏六國之間無險可據的天機。

    (1)燕,燕、趙之間無 險可守。

    (2)趙 ,三晉互攻 ,三晉之間無要塞限防。

    (3)齊,蘇秦說韓、魏對付秦國有困難時,齊國將受到威脅。

    (4)楚 ,蘇秦說楚威王時,楚威王自己說 :“秦,虎狼之國,不可親也。而韓、魏迫於秦患 ,不可與深謀 ,與深謀恐反人以人於秦 ,故謀未發而國已危矣。”可見楚與韓、魏之間也是互相進攻的通途。

    由此看來 ,六國之間均無險要屏障 ,所 以才會在互相兼併中,不斷損傷各 自的基本 國力乃至元氣 ,直至被秦國所吞併 。

    四、秦國人才優勢

    1、秦國

    戰國時代,秦國從秦孝公到秦王贏政 ,在求賢任人方面幾乎都能夠做到切時務,合國情。這一點應當是秦以人才取勝六國的重要原因之一。

    秦孝公根據當時改變秦國落後狀況 的需要 ,任用衛人商鞅實行變法 ,使得秦 國在政治、經濟、軍事等諸方面都領先於其他六強 ,為後來秦的統一奠定了基礎。秦惠文王時 ,秦國在繼續增強國力的同時 ,急需在外交和軍事方面擺脫六國合縱伐秦所造成的困境 ,於是任命 魏人張儀為秦國的第一任相國。到了秦昭王時,魏冉為相,魏冉為秦統一立下的第一個功勞,就是他於秦昭王十四年(公元前293),保舉了戰國史上以能征善戰著稱的白起為將。其次魏冉本人也是秦國曆史上的第一位將軍和戰功卓著的常勝將軍。

    秦昭王任用魏人範睢。範睢為秦統一六國貢獻是建議秦昭王改“近交遠攻”為“遠交近攻”。

    原陽翟大商人呂不韋,秦莊襄王元年(公元前 249)為丞相 ,封文信侯。秦王政即位,尊呂不韋為相國,敬稱仲父。他在輔佐兩王的十二年裡,掐頭去尾 ,他對秦國發展壯大、統一天下的第一個貢獻是招致賓客、遊士三千人,後來為秦王政統一六國做出最後貢獻的丞相李斯就在其中。這是他為秦統一中國所做的前所未有的網羅人才的工作。由於他網羅的人才中有諸子百家、各門各派的眾多學者 ,所以呂不韋的第二個貢獻就是組織人力編寫《呂氏春秋》,這部書可以說是呂不韋為當時秦統一天下,治理國家提供的思想武器。

    從商鞅到李斯 ,在秦國執掌國政的重臣,除了樗裡子是 “王親”、魏冉是 “國戚”外 ,其餘都是從六 國入秦而被重用的。

    2、六 國

    (1)在魏國,魏文侯任用李悝、樂羊 、吳起 、西門豹、史起等實行改革使魏國成為當時的頭號強國。然而 ,魏文侯死,魏武侯疑吳起而弗信 ,使得曾為河西守甚有聲名的吳起由魏國跑到了楚國。

    (2)在韓國,起用從前鄭國的“賤臣”申不害,內修政教,外應諸侯,直到申不害死 ,十五年國治兵強,無侵韓者。

    (3)在燕國,燕昭王卑身厚幣為臣子郭隗“築宮 ,而師事之”,於是樂毅自魏往,鄒衍自齊往 ,劇辛自趙往 ,一時間出現了“士爭趨燕”的熱烈景象。然而 ,燕惠王自為太子時嘗不快於樂毅,及即位 ,齊之田單施反問計 ,使得下齊七十餘城的樂毅因畏誅而西降趙。

    (4)在楚國,楚悼王任用由魏來楚的吳起 ,實施他的改革主張,使得楚國有所強大 ,但終也是過眼雲煙。

    (5)在齊國,齊威王任用鄒忌為相 ,齊國逐漸強大。又用孫臏為將軍,田忌的軍師,屢戰屢勝,於是“齊最強於諸侯,自稱為王 ,以令天下”。到了齊宣王時,喜文學遊說之士,於是齊人鄒衍、淳于髡 、田駢 等七十六人“皆賜列第 ,為上大夫”,“是以齊稷下學士復盛,且數百千人”。但是,這也只是齊宣王好名而招攬人才,結果這些人才沒有為齊國富強發揮作用。

    (6)在趙國,趙惠文王時,藺相如,屢次為趙國出使而不辱使命 ,被任命為上卿;平原君舉薦秉公執法的趙奢 ,使得趙國“民富而府庫實”,賜趙奢號為馬服君 ,與廉頗、藺相如同位。然而,趙孝成王時 ,趙、秦戰於長平 ,趙王中了秦國的離間計,用馬服君之子趙括代廉頗 ,除了使趙國死亡四十五萬將士外,還使得廉頗後來逃到魏之大梁 ,後來又為楚將無功,卒客死於楚之壽春 。

    應該肯定,六國的人才 ,其數量之多,名聲之大 ,都是秦國所望塵莫及的。但是 ,由於六國國君對他們不能因時、因事、因才而用,致使人才流失 ,或四處奔波 ,或隱居不仕 ,大都 “莫見收功 ”,甚至資助了敵國。

    五、秦東出統一六國的既定戰略從未改變

    1、秦國

    秦從“獻公即位,鎮撫邊境 ,徙治櫟陽,且欲東伐”,接著在武都、石門打敗魏軍 ,連年攻伐魏之少梁開始,一直到公元前 221年滅最後一個諸侯國——齊,秦國在整個戰國時期的內政、外交、軍事、經濟等所有國策,都是服務於堅定東進、走向強大和統一這一大的戰略決策的。

    2、六國

    山東六國都沒有屬於自己的、符合本國國情的戰略方針,從而盲目聽信所謂合縱家的遊說 ,盲人騎瞎馬,在亂衝亂撞中削弱了別國,也消耗了自己的實力 ,最終都被滅掉了。

    自古以來,一提合縱人們就頗帶欽佩和羨慕口氣說 ,蘇秦約六國縱親,佩六國相印 ,秦兵不敢窺函谷關十五年云云。然而蘇秦自己也說 :“人生世上,勢位富貴,蓋可忽乎哉?”他把“金玉錦繡”,“卿相之尊”作為從事合縱捭闔活動的惟一 目的,而無固定的政治主張。所以《史記 ·蘇秦列傳》說蘇秦是“左右賣國反覆之臣也”。六國怎麼能夠聽信這樣的人信 口開河,而把一國之安危託付給他呢?

    六國之中,楚國東到大海 ,南有蒼梧與百越為鄰,西至巴、黔與秦連境 ,北面與韓、魏、宋、齊相接。齊國東濱大海 ,南有韓、粱與魯、宋為鄰,西有清河與趙為界 ,北有渤海與燕接壤。燕國北有東胡、林胡、樓煩 ,東有遼東與朝鮮為鄰 ,南與齊國交界 ,西有云中、九原與趙國接壤。而韓、趙、魏與宋、衛、中山、魯、越 、滕、鄒等較為弱小的諸侯國,均交錯夾雜在其中。

    就地勢而言,楚國只要能鞏固其南、西邊境 ,就可 以實施堅定北上的戰略;燕國可 以在築牢其西、北、東邊防的基礎上制定南下的方針;而齊國只要加固其南北兩廂的防線,就可以下定西行決心;如果是這樣的話 ,齊、楚、燕或許還有與秦國抗衡爭統一的可能。然而齊、楚、燕不僅沒有這樣做,反而與夾雜在中間的其他強弱不等的諸侯 國一樣 ,時而互相攻殺 ,時而聯合,直至把各 自的力量消耗殆盡 ,從而聽任秦國把他們一一滅掉。此類例子多得不可勝數。多為眾所周知之事 ,茲不例舉。

    總之,秦國決策的成功是其根本的成功,六國決策的失敗是其根本的失敗。

    六、秦的移民之策

    1、秦國

    秦國一方面遷秦民到新佔領的土地上,另一方面也採取遷來六國之民的辦法發展本國的經

    濟。在兼併六國的過程中,秦把俘獲的六國之民遷至其新佔領的土地上 ,既鞏固了被 佔領的土地 ,又發揮了移民的長處;在經濟繁榮的同時,既富了個人,也富了國家。

    為了解決秦本土地廣人少 、耕種土地和對外作戰相互矛盾的問題,秦還採用優惠政策主動招來三晉之民到秦國耕種土地。用新招來的人從事農耕,由秦國本土的人去服役打仗,既可以解決農、戰不能兩成的矛盾,又可以達到富國強兵、不斷削弱敵國的目的。

    2、六國

    對於六國來說只能是恰恰相反,被遷、被招至秦地之民樂而忘返,貧苦民眾又紛紛入秦 ,從 而形成人心向秦的局面。 六國失去了民心 ,被秦兼併則是其必然結局 。

    七、秦始皇的經國之略

    秦國從公元前 230 年到公元前 221 年,僅 10 年時間, 就相繼滅掉了六個國家,結束了自春秋以來長達 500 多年的諸侯割據紛爭的分裂戰亂的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國家。秦國實現統一中國絕不是歷史的偶然,這必定是如人為的必然。

    1 、戰略規劃:始皇嬴政在富國強兵的商鞅變法,可攻可守的地理位置,遠勝六國的軍事力量等前提下,應當時的經濟社會環境的條件做出的正確決策,制定了統一全國的戰略目標。採納張儀的“連橫”策略瓦解了六國的“合縱”抗秦,從內部分化瓦解敵國;實施“遠交近攻”的政策,確定了先弱後強,先近後遠的統一步伐。

    2 、組織與制度:建立了高度集權、等級森嚴的組織結構。皇帝至高無上,設立管理國家行政方面的丞相、軍事上的太尉和監督百官的御史大夫,設“三公九卿制”。嚴格實行郡縣制,建立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權力收歸中央的政治方式。

    3 、興修水利以及防禦工程: 派李冰修建都江堰, 鄭國修建鄭國渠。 使關中平原、成都平原成為 “天府之國” ,巴、蜀、漢中等地最大程度地保障了糧食的生產,為發動戰爭提供了充足的資源保障,成為秦遠征六國的強大經濟、軍事後備資源基地。

    4 、軍事資源:軍隊計程車兵選拔有充足的保障,從 17 歲到 60 歲都是符合選拔範圍;有嚴格的軍事訓練,由專業軍官有針對的進行訓練;有不同的兵種,因人而異選拔,組成車、步、騎、水四個兵種,適應了戰爭中的需求;實行較完整的戰鬥編制,四大兵種合理配置,兵量巨大。

    綜合上述我們認為,秦國正是 由於 以上諸多內因和外因,一步步發展壯大 ,一點點蠶食 、兼併其他諸國,終於在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 23o)首先滅韓,然後依次滅掉了魏 、楚、趙、燕 、齊,最終於公元前 221年 ,結束了從春秋時期大國爭霸到戰國時代七雄相兼的長達 560 多年的動盪、混戰的局面,建立了空前統一的封建中央集權制的國家——秦。

  • 15 # 吳王金戈越王劍

    如果晉國國君有作為,能夠削平國內諸家權臣,並能如晉文公那樣知人善任,晉國不分裂,戰國會是五國爭霸,以晉國的實力,秦國就算商鞅變法也無法大舉進入中原,地盤被壓縮,發展受影響,最終會被晉國滅亡,統一半壁中國的晉國,勢必先消滅宿敵楚國,進而消滅實力因燕國伐齊大為減損的齊國,然後再拿下燕國 ,天下一統了,而且晉國不像秦國行法家之術,對待百姓十分寬容,又是周天子的近親,都是姬姓子孫,爵位又高,名正言順,勢必將建立一個龐大的帝國。可惜歷史沒有如果,晉國分裂,三家分晉,國家實力減半,魏國前期強大,後期昏君迭出,人才外流。趙主父自己作死,浪費機會。韓國龜縮毫無作為。至於齊楚燕,更不是已經踏入中原的秦國對手,秦國已經成為統一的不二人選。

  • 16 # 桃花一簇開無主

    一切皆有可能,只看歷史路徑。

    如果吳起沒有被驅逐,一直在魏國當他的大將軍。如果公孫商鞅沒有去秦國,在魏國當上了變法的主導者。如果龐涓不嫉賢妒能,能夠收下孫臏,一同在魏國效力。如果不攻打中山,而是和趙聯合,一同向西,先滅秦,後攻東方齊國,然後南合北收,那統一天下的豈不是魏國

    如果樂毅不被放逐,如果樂毅滅掉齊國之後,繼續向南,是不是燕國也有可能統一天下?

    如果楚國重用吳起,其實力絕對是天下統一的第一候選。

    還有趙國,胡服騎射之後,實力已經晉級一流,沒有內亂,肯定是天下第一。

    還有晉國,這個據對是最悲劇的國家。他的實力在春秋之末絕對一流,春秋五霸,晉國四霸,文通武合,可惜就是大權為六卿所分,如果沒有分晉,晉國西滅秦,東滅齊,南平楚,北幹燕,絕對的填一下一通。

    可惜的是,歷史已經註定,沒有如果。

  • 17 # 讀史坊

    即使歷史重新來過,統一六國的還是秦國。為什麼會這樣?

    首先要歸功於秦國幾代國王的努力。 秦國的崛起是從秦孝公開始的。那時的秦國比較弱小,夾在遊牧民族和各諸侯國之間,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為了改變這種狀況,秦孝公大膽啟用商鞅進行改革,使秦國逐漸強大起來,有了和各諸侯國分挺抗爭的能力和實力。

    接下來是秦孝公的兒子秦惠文王,他雖然車裂了商鞅,但卻延續了商鞅的法治,使秦國在穩定的基礎上發展更快更好,秦國的國力不斷上升。同時,秦惠文王採用縱橫之策,擴張了秦國的領土,尤其是佔領了巴蜀,這個秦國後來的戰爭糧倉,為秦國統一大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再後來是秦昭襄王,這是秦國真正崛起的時代。秦昭襄王在位近60年,採用遠交近攻的策略,不斷分化瓦解各諸侯國和他們的聯盟。同時用戰爭擴大自己的實力,尤其是是“長平之戰”,一戰消滅趙國幾十萬軍隊,使東方六國再也沒有實力與秦國抗衡。可以說,秦昭襄王把統一六國的基礎打好了,剩下的只是時間問題了。

    其次,其他六國的表現實在是讓人失望。

    當秦國幾代君王勵精圖治的時候,其他六國在幹什麼?窩裡鬥,搞陰謀。

    戰國七雄中很有實力的趙國,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後一度強大,但趙武靈王在繼承人的選擇上出現問題,致使趙國出現內亂,趙武靈王自己也餓死沙丘。後來的趙孝成王重用紙上談兵的趙括,直接導致的結果是趙國十萬士兵被活埋,趙國從此徹底失去了和秦國抗衡的本錢。

    六國中另一個大國楚國,如果按國土面積和以前的實力,也是比較強大的一個。但楚國君臣上下昏庸,張儀憑一張嘴瓦解了楚國的合縱戰略,欺騙了楚王還敢冒險去楚國,因為他知道,楚國是小人掌權,只有一個清醒的屈原,還不受重用,最後無奈地投江而死。更可笑的是,楚懷王被秦國玩弄,最後居然還死在秦國,這在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從這一件事就可以想象到楚國當時的處境。

    至於其他幾個小國,根本沒有能力和秦國抗衡。因為能力不足,他們不是想辦法提高自己,反而想一些歪門邪道的方式對付秦國。

    韓國派出水工鄭國去秦國挖渠,目的是疲秦,想以此消耗秦國的實力,結果不但沒有達到目的,反而適得其反。鄭國渠修好後增加了秦國土地的灌溉面積,提高了秦國的實力。

    燕國更是搞笑,堂堂燕國太子,不是想如何提高本國實力,用實力保護自己,反而用一種下三濫的手段,派了個刺客荊軻去刺殺秦王。他難道就沒有想到,殺了一個贏政,秦國還會有其他的國王,還會繼續進行擴張,完成統一大業。

    從正反兩個方面來看,即使歷史重來,統一六國的還是秦國,而不是其他諸侯國。 歷史沒有假設,但歷史可以給我們教訓。透過歷史看歷史,我們會發現,機會總是青睞於有準備的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愛情中最怕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