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秦崆

    學而不思:

    學習但是不思考,就像吃飯不嚼,直接生嚥下去了,久而久之,胃一定會有病。學的知識如果不思考消化,大像趙括紙上談兵,滅國之由,小像孔乙己滿口之乎者也,不解其意。

    思而不學:

    思考但是不學習,就只會在自己固有的思維裡轉圈,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思而不學就是源頭無活水,久而久之,思維僵化,想要再順勢而變,就很難辦到了。

    其實大部分有大智慧的人,不會名流千古,名流千古的多半是那些有毅力,堅持自我信念的人。

  • 2 # 一劍凌雲

    此句出自《論語·為政》: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原文為: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此句有幾個關鍵字,“罔”為形容詞,迷惑、失意的意思,“殆”為形容詞,陷入困境的意思。前半句的“學”,意指“在讀書、學習時”;後半句的“學”意指“下功夫學習”;前半句的“思”,意指“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也指“有目標,有抱負”;後半句的“思”,意指“空想或者鑽牛角尖”,也指“有目標,有抱負”。

    這是孔子倡導的一種學習方法,一種學習態度。整句的意思就是,孔子說:“在讀書時,沒有目標,沒有抱負,只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就會感到迷惑,學不到真東西、真本領;有了目標,有了抱負,只是空想或者鑽牛角尖,卻不肯下功夫學習,就會陷入一無所得的困境。”

  • 3 # 陰陽家6

    學,就是學習,把不懂的學會;思,就是思考;罔,同‘惘’,指迷惘;殆,危險。這是中學課文註解,也通,翻譯為‘學習卻不思考就會迷惘,只思考卻不學習就危險。’

    查《論語》研究專家楊伯峻楊逢彬注,略有不同,注‘罔’為誣罔,受騙;注‘殆’為疑惑。並譯為‘只是讀書而不思考,就會受騙上當;只是冥思苦想,卻不讀書,就會越想越糊塗。’

    學習需要讀書,讀書就是學習;受騙上當也是迷惘;越想越糊塗也是一種危險。可見,兩種句子翻譯理解相近,按哪種講都可以講通。

    這兩句話如何正確理解呢?孔子這裡講的是學思結合的觀點,即讀書學習的同時還要善於動腦筋思考其中的道理以及它的作用之類。

    如果是給學生講課,這麼講比較抽象,但中學生不深究也行,只要初步理解,有助於背誦。如果還要進一步問個為什麼,就可以聯絡實際,作一些說明:

    ‘學而不思’和‘思而不學’的現象,在學生中是存在的,這種現象古今都有。比如有的人讀書不加選擇,久而久之,徒勞無功,甚至學會一些無用的東西,象魯迅諷刺的孔乙己,讀書讀到五十多歲,連秀才都考不起,卻在小夥計面前講什麼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種寫法。很多中學生學習成績上不去也因為不善於思考問題,遇到問題不知道多問幾個為什麼,每堂課下了只知道機械地做作業,甚至抄別人的,叫別人代做。只空想而不愛讀書學習的現象也有,你不讀書學習,知識從哪裡來?知識是前人或者當代人智慧的結晶,在現代社會知識更新越來越快,你即使昨天懂的東西,今天也未必有用,更不用說不讀書學習了。戰國時代大思想家荀子就講過‘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就是說他曾經整天的那麼空想過,覺得那沒有益處,不如學習一會兒得到的收穫大。俗話也有‘晚上想了千條路,早上起來現門頭。’說明人們比較容易耽於空想,這是不好的習慣。要想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就必須潛心讀書刻苦學習幾年,邊讀書邊思考,知 書是為了達理,達理才足以安身立命。

  • 4 # 艮得很43880307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用現實白話理解為學到的東西不去思考原由原故一舉三得多面性,學了也是白學沒用反而使自己迷惘。光想著學空想不切實際的遐想,那是會一事無成反而使自已誤入思維的怪圈,走不出處的死衚衕。

  • 5 # 此心安處是吾鄉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出自孔子《論語》,意思:只讀書而不動腦筋,就會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的空想而不讀書,就會弄得精神疲憊,而什麼都不會得到。

    孔子在這裡闡述了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係,也是講學習方法的。只學習不思考,那麼就是白學;只思考不學習,那麼就沒有進步。

    無論我們學什麼,在開始學習之前,應當經過一番思考,不能隨隨便便的瞎學。這一番思索,就是我們學習的基本條件。比如說我們在學語文的時候,就應事先想清楚學習語文的目的,為何學語文。當我們想清楚這些問題後就應再想一想應該怎樣學語文,並自制一個計劃,每天按計劃學習。學習之後,我們還要總結:有哪些收穫,哪些方法行之有效,哪些地方需要改進,哪些我還不明白等。這樣有始有終,學思結合,科學的學習,學習上就會事半功倍。

    在學校也不乏很“用功”的孩子,成天抱著書本,上課很認真,也好象聽明白了,作業很認真,書寫工整且一絲不苟。平時該背的背了,該記的記了,很多時候都還在熬夜學習,可效果(考試成績)卻不理想。為什麼呢?這種人是硬讀、死學,只學不思考,同一個內容在課堂聽明白了,但將該內容“搬個家”或“穿個馬甲”出現,就不會了。學了的東西不能運用,不能舉一反三,這就是不思考的緣故,以致於事倍功半。

    還有的同學,什麼學習的態度呀,什麼學習的方法呀,什麼學習的目的呀,什麼理想呀未來呀,他都能說得頭頭是道、滔滔不絕,但一輪到需靜下心來讀書學習,就像洩了氣的皮球,無精打釆,毫無生氣與活力。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空想家”,成天都不忘思考(空想),但沒有行動,最終什麼收穫也沒有。

    再來看一個故事吧。

    唐代文人李善讀過很多書,但他讀後從不認真思考,不知變通,作文章只是一味堆砌辭藻,沒有自己的見解。因此他次次參加科舉考試,都名落孫山。

    李善非常苦惱,心裡想: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可為何我讀了這麼多書,還是一無所成呢?他聽聞附近住著一個很有智慧的人,於是便趕去求教。那人聽了他的故事,笑了笑,說:“書這個東西啊,就像食物一般,食物滿足我們的生理需求,而書籍滿足我們的精神需求。食物吃多了不消化,會讓人生病;書讀多了不消化,也會作怪。只讀不想,書越讀得多,反而越愚。”

    李善聽罷嘆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於是他改變了自己的學習方法,學與思並重,果然幾年後便考取了功名。

    可見,學習和思考相結合是多麼的重要。

    最後,用孔子的話結束吧:

    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

  • 6 # 富春江翁

    這句話是孔子對於學習和思考的一個辯證的一個看法。

    學而不思則罔是指學習而不進行任何思考的話,那麼就會越學越迷茫。這句話表達的觀點主要是告訴我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不要只那個重視知識的積累而要進行獨立的思索,這樣才會有所得。

    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的意思從正面理解就是說,只是進行一些假大空的想法,而不進行腳踏實地的知識的積累和學習,那麼最終仍然就會竹籃打水一場空,一無所獲。

    這個觀點就是告訴我們,不僅是要進行思考想,而更多的需要我們踏踏實實的進行系統的學習。孔子的這段關於讀書和思考的辯證觀點。就是為了告訴我們,不僅要進行大量的閱讀,同時也要進行深度的獨立的思索。兩者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作用,缺一不可。

    將這個觀點運用在讀書學習方面,也可以這樣解讀。我們在進行書本的閱讀的時候,不能被書本牽著牛鼻子走。盡信書,不如無書。在閱讀書的同時,只有加上自己的一些深度的思考,最終才能有所得,從而對自己的決策進行指導作用,進而轉化為有用的生產力。

  • 7 # 南山劉向雄

    出自《論語·為政第二》,“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意思是,只是學習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只是思考卻不學習就會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這是孔子對‘‘學’’和‘‘思’’之間關係的表達,既要學,也要獨立思考,不可偏廢,這對當今的學習很有啟發。

    但《論語》還有一則相關的沒引起注意,‘‘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說的是,孔子自己曾經一天都不想吃東西,整完都不想睡覺,就是不斷在思考問題,最後覺得這樣做沒什麼好處,還不如靜下心來安心學習。

    估計孔子當時思考的,可能是類似於‘‘杞人憂天’’的大問題,可以打破沙鍋問到底,卻不能實證,所以孔子也就放棄了這樣的冥思苦想,回到現實,認真學習和學以致用。

    荀子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或可說,後世儒家重視學習,缺乏西方哲學追問的精神,很少反對典籍和權威,也許,這就是一個源頭。

  • 8 # 無功用行

    罔:迷惑。沒有用處。

    殆:停止,被困,危險。

    這句可以做兩種解釋。

    一、關於知識的學習與領悟。

    只是學習知識、灌輸知識,而不去懂腦筋思考,不去思索各個知識點之間的相互聯絡,不去思索現實當中會遇到的類似的問題。那麼,人就會感到困惑,不知道應該怎麼學習,不知道學了知識之後有什麼用。

    只是一味的思索,空想,用自己所經歷過的資訊,去思索未經歷過的知識。那麼人就會不知道怎麼去再進一步的思考,因為每個人的一生就那麼點時間,每個人每天所能經歷的事情都是有限的。所以,每個人能得到的資訊都是不全面的,用不全面的資訊去思考那些未知的事物。那就像坐在井裡,要去思考外面的天空一樣。最終只能思考到那麼一點點。而學習知識,其實就是學習別人的經驗,獲取別人所經歷過的資訊,拿過來讓自己加工思考。

    二、關於學問的做人與做事。

    學而不思,有志於做學問當然很好,但學問不是知識,學問是對自身存在的思索,學問是對自身所經歷的事情的反省、是對自我內心狀態的反省。若是隻學做人做事的知識,而不去反省,那樣對自己品行的打磨修正根本毫無用處。若是會反省而不去思索,就會被做人做事當中的那些語錄教條所迷惑,然後會出現這三種情況:或者讓自己變成畏手畏腳,寸步難行;或者只選擇其中幾句覺得適合自己的條款當成日常行為的指歸;或者曲解某些自己所無法理解的語錄教條。

    思而不學,能思是好事,但如果不學,或者說,知道有很多高明的文化在,但是理解不了,又不願意沉下心來,依樣畫葫蘆的從最基礎的做起。那麼,就不會知到前路有多麼的遙遠,不知道該如何前進,不知道世界有多大,人生有多複雜。周邊能見、所見都思索完了,找不到前進的路,會認為自己已經很了不起,容易生驕慢心,於是懈怠了,就像陷入了困境當中一樣。若是此時知道自己陷入了困境,又會急於尋找突破口,所以很多稀奇古怪的思想行為就會趁虛而入,完全左右了人的行為。這樣的情況是非常危險的。什麼吸毒、什麼裸奔、什麼賭博、什麼享樂主義,等等無數奇葩的思想,都是這麼來的。

  • 9 # 藍本動漫

    目前水泥廠就需要一點就通的人手,提問者可參與生產水泥的會話對話。

    凡是有一點點明白,以下的會話對話的內容範圍,可以考慮一下參與寫作業吧?

    此句《論語》靈活運用和隨時應用的解答題目如下:

    ........場景虛擬出來後,方可加入如下的『水泥』會話對話,並通俗易懂地化開鋪設即可......

    甄士隱對賈雨村說道:『故此論理語錄,別裁曰過:學爻而文不周,思過則人罔替;思過而爻不周,學文則人殆盡矣。』

    賈雨村不好意思地說道:『難怪周易歷來嚴謹,殷裔不得車前草夫,製造軒轅輿論譁然,王儲必反思終日乾乾矣。』

    .........

    大體上稍微理解一點點的含義即可,在水泥廠裡面接觸多了之後,慢慢就有了更加豐富多彩多姿的,會話對話的活學活用了。

    關鍵在於論語句子成分分析的真實性,不必擔心什麼什麼場景情景交融裡面的運用自如。因特定的語言內涵範疇的表達能力,在春秋大夢時代隨街都講的場面現象云云。

  • 10 # 大象無形0

    罔,這裡應該理解為‘欺騙’。 ‘殆’,這裡應該理解為‘危險,危害’。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就是說, 只知道背書,只知道考試,最後的結果就是 欺騙。 只是知道天天亂想,天天亂噴的人,最後會陷入危險的境地。

    現在我國教育最大的問題就是‘學而不思則罔’。 很多人考試厲害,學歷高,各種名頭掛身。 其實就是欺騙,騙國家資金。學而不思考的人,雖然生居廟堂之高,但是最後確是誤國誤民。 這個在中國歷史上太多了!他們都是欺騙者。

    ‘思而不學則殆’,更是危險。 洪秀全的太平天國就是‘思而不學則殆’的代表。 什麼希特勒的理論,什麼‘大東亞共榮圈’之類的奇談怪論,其實都可以算是‘思而不學’的例子。 殆。危險。 這樣的人是危險的,自己也會陷入自己的瘋狂。

  • 11 # 手機使用者3375198674

    學而不思則罔:只知道學習,不去思考,有什麼用?知識是無限的,只有適合自己的知識、方式、方法才有用。

    思而不學則殆:只知道思考,而不去學習,非常危險。不切實際的理想就是妄想,無法實理的目標就是妄為。你的想法要符合自身的條件,透過書本學習,向別人請教,在結合自己想法,看是否適合自己。空淡空想沒有用。

  • 12 # 借我三分鐘邱明速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評述】罔,昏而無得。殆,危而不安。

    天下學科很多,千事萬事,門門都是學問。學科很多,但人的精力有限,是以如何處之,更是一門學問。所以不想清楚這個問題,不但會很忙,還會學所得。“學而不思則罔”就是由此而來。明王陽明說:“千事萬事只是良知這一事”。靜下心來想想,門門學問,還真是良知這一事。就拿國家的軍事、政治、文化、財政等各個部門就是為了人民(良知),可見軍事、政治、文化、財政等各個部門看起來不相干的學科,但是本質上殊途同歸。孔子的“為政以德”亦是此意。所以文中的“思”思的是德,思的是良知。這一點很重要,如果我們整天忙忙碌碌,不知道在做什麼?這是很可怕的,也很難把事情做好。就好比服務員,掃地、擦桌卻不知道是服務顧客,能把工作做好嗎?能知道顧客需要什麼嗎?

    “思而不學則殆”,只思不學,同樣很可怕。整天說一些目標,卻不落地,不具體學習一些操作方法,有跟沒有一樣。就好比會計,整天說賬目要清楚,卻不學怎麼記賬,這如何可以做到賬目清楚暱?“思而不學則殆”值得人深思。

    不管怎樣?知行是要合一的,只學不思,只思不學,都是錯的。所謂致良知,必須把二者合二為一,這才是真學,真思。

  • 13 # 心齋網易經明師

    《論語.為政篇》第二之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說光讀書而不去作一番深入思考就會感到茫然無所知,而只是空想卻不去認真學習,也仍然解決不了疑問。這句話其實是孔子在教導弟子如何學習的方法論,也就是學與思的辯證法。如何正確處理好學與思的向題呢?他提出了學習與思考是相互依存的、是相輔相成的關係,必須有機地給合在一起,不能互相分離的。

    的確,正確的學習方法非常重要。日常中如果我們僅僅只是機械的、教條式地去讀書,一味呆板被動地接受別人所灌輸的知識,而自己從不動腦筋去認真思考問題的真偽、弄明白它的原理和真諦,這樣是很難學到真正適用的學問和知識的,久而久之,就會變成讀死書、死讀書的書呆子。當然,那此整日在那裡胡思亂想,異想天開,想當然地閉門造車式的空想,而不去學習探求解決問題出路的方式方法,也是徒勞無益的。所以我們應該要做到學思結合,理論聯絡實際,讀活書,做到舉一返三,把所學到的知識經過象牛反芻那樣消化吸收,才能真正得到學以致用的智慧。

  • 14 # 冷國儉

    本句出自《論語.為政篇第二》的第十五章。原文: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譯文:孔子說:“只學習而不思考就會迷惑無知,只思考而不學習就會懈怠。”解釋幾個詞,罔,Wang,第三聲,通“惘”,迷惑無知。朱熹注:“不求諸心,故昏而無得。”殆,dai,第四聲,通“怠”,懈怠,怠惰。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頤部》:“殆,叚借為怠。”揭示一個道理,古人學習啟蒙就是背誦,只背下來,卻不思考是什麼意思,結果是迷惑無知,成了孔乙已式的人物,只能是穿長衫站著喝酒。只思考而不學習就會懈怠下去,因為頭腦空空而無睿智,長此以往,就會懈怠下去,一無所事,一無所成,一無所有,成了庸人,被社會拋棄。

  • 15 # 廣西河池之 一代歌盲

    第一,只學習,而不思考,那就會成為一個書呆子。那就會變成一個不會靈活運用知識,遇事腦筋不轉彎,沒有隨機應變的人。

    第二,只知道思考而不去學習的人,那就是一個懶惰的人。就是我們現代人說的空想家,整天都在那裡想,而沒有付出行動的人。

    所以這兩種情況,都要結合起來才能完善。既要學習,又要思考,這樣學出來的東西,才會有用,才會靈活運用到現實當中。

  • 16 # 古籍分享者

    很榮幸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走近這個問題,開始共同學習和探討。

    我認為學而思,思而學。乍看很有道理,其實就是一句廢話,有哪個學子不是邊學邊思考的。子不言,難不成學子會學而不思,思而不學?學不僅要思,更重要的是學用結合,學習與實踐結合。

    我認為“思而不學則殆”其實是說光有思考而不加以印證就是空想,這主要出現在一些偽天才和懶惰者身上。人區別於動物就是會思考,每個人都有思想,但是有好思想有壞思想。

    我認為只知道思考而不去學習的人,那就是一個懶惰的人。就是我們現代人說的空想家,整天都在那裡想,而沒有付出行動的人。

  • 17 # 一滴水中有7彩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意思是:只學習而不去思考,就會罔然無知而沒有收穫;只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疑惑而不能肯定。

    孔子之所以重視“學”、“思”,重視“學”和“思”之間的關係,是因為“弗學何以行?弗思何以得?”所以,他告誡學生:“小子勉之。”

    在孔子之前的管仲也曾表述過對思考的重視,他說:“思之,思之不得,鬼神教之。”

    孔子把“學”和“思”結合起來,指出了兩者之間的辯證關係,這不論是在“教”的領域,還是在“學”的領域,無疑是一個創舉,從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在兩千多年後的今天,依然是教、學乃至在更廣泛領域內的一條非常重要的學習方法或者說學習法則。它在歲月的長流中不會被磨滅,永遠都將熠熠生輝,與日月同光。

    孔子這句話言簡意賅,因而不能僅僅滿足字面上的意義,還要結合相關的內容,尤其是《論語》中的內容,對它作深入的探討,從而獲得更為深刻而全面的瞭解。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

    意思是:從溫習已知的知識中獲得新的體會,發現新的知識,就可以當老師了。

    “溫故”是一種學習方法,也是一種學習行為。溫故,不是簡單的學習行為的重複,不是機械的記憶。那麼,它的目的是什麼?是“知新”。要達到“知新”的目的,就需要思考的介入。唯有這樣,在“溫故”中才會有新的發現,心靈才會有新的感悟。能做到這樣的地步,就說明一個人在學習上已經達到了一個很不錯的境界,掌握了學習的真諦,因而可以做老師了。

    可見,溫故知新,是“學”和“思”之間關係的具體體現形式之一。

    上述一則在《論語》中不是孤例。

    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這是《論語》第一章第一則的第一條。

    “時習”的實質就是透過“溫故”而“知新”,從而獲得心靈與知識、道的契合、貫通。這對孜孜求道的人來講,無疑是件心情大好的事情了。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

    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論語·學而》)

    意思是:子貢問老師:“貧窮而能不諂媚,富有而能不驕傲,怎樣呢?”

    孔子回答說:“可以了,但不如貧窮而還樂於道,富有而還好禮。”子貢說:“《詩經》說:‘要像加工象牙那樣切呀、磋呀、琢呀、磨呀。’就是講的這個意思吧?”

    孔子說:“賜呀,你能從我已經講的話中領會到我還沒有說到的意思,現在可以和你談詩了。”(子貢:姓端木,名賜,字子貢)

    孔子和子貢最初對答的內容是關於社會現象的,受到孔子的啟發,子貢馬上聯想到《詩經》中“切磋”的詩句,進而領悟到學習也正是如此。

    學無止境,學習精進的過程也就不斷切磋琢磨的過程。如何才能做到“切磋琢磨”,這必然需要學習者去主動思考。切磋琢磨的過程就是學習主體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過程。

    舉一反三,融會貫通,是“學”和“思”的核心所在。如果做不到這兩點,即便“溫故”了,又如何去“知新”?

    《論語》中類似的還有一則: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

    子曰:“繪事後素。”

    子夏曰:“禮後乎?”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意思是:子夏問孔子:“‘笑容是多麼美好啊,眼睛是多麼動人啊,用素粉來打扮啊。’這幾句詩指的是什麼呢?”

    孔子回答說:“這就好比繪畫先畫了色彩,再加素色。”

    子夏說:“是說禮也是後起的事嗎?”

    孔子說:“啟發了我的是卜商啊,現在可以和他談詩了。”(子夏,姓卜,名商,子夏是他的字)

    對於子夏的請教,孔子同樣沒有作出正面回答,而是以繪畫來作比喻,目的也是在於啟發子夏思考,希望他能做到“學”“思”並舉,聞一知三。

    子夏果然沒有讓他失望,他把自己的問題和老師的點撥結合起來思考,從中提煉出了兩者的實質,進而回到自己學習的正道上來,明白了“禮”和“仁”的關係:仁,是核心;禮,是外在的體現。

    即如錢遜先生所言:“仁是基礎,禮是在仁的基礎上加以紋飾。”“仁”和“禮”兩者之間是互為表裡的關係,兩者不可或缺。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論語·學而》)

    意思是: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是不是複習了?

    反省和思考兩個概念不能等同,反省是思考的一種形式。因而對這一則可以納入“學”和“思”這一範疇內來予以關注。何況,曾子在三思中提到了“溫故”的問題。

    曾子從三個方面對自己進行反思:“忠”、“誠”和“溫故”。曾子反省的內容不僅僅侷限於“學”,而且擴充套件到了“行”。

    這並不奇怪。孔子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這同樣不是關於“行”和“思”的問題嗎?

    可見,孔子在“學”和“思”或者說在“行”和“省”這兩個方面對弟子產生的影響是很大的。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

    意思是:我十五歲時立志學習,三十歲能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迷惑,五十歲能感知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也不會越出規矩。

    孔子這番話其實體現了“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那麼,曾子反思的內容都可以納入到“學”這個範疇內,同樣這些內容也必然進入“思”的範疇之內。

    “學”和“思”的內容不只侷限於學習方面。

    在“學”和“思”的關係上,孔子似乎更在意“思”的重要性。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論語·為政》)

    意思是:我整天和顏回講話,他都不提不同意見,像是很愚蠢。等他退下後,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論,發現他對我講的問題能有所發揮,顏回不笨啊。

    在整天的學習中,顏回不知疲倦,始終專心、虔誠地聽講。他不光在老師面前是如此,還是“慎獨”的表率。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論語·雍也》)

    意思是:顏回真是賢啊!一簞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屋裡,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窮困的憂愁,顏回卻沒有改變他的樂趣。顏回真是賢啊!

    就是這樣一位安貧樂道的賢人,在學習的過程中僅僅因為沒有主動發表自己的觀點,孔子就產生他是愚蠢的想法。當看到顏回對自己的講授有個人發揮的時候,立即改變對顏回的觀點。

    可見孔子對“思”是相當重視的,重視的程度甚至超過了“學”。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意思是:要廣博地學習,要對學問詳細地詢問,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別,要切實地力行。

    這個著名的句子出自《中庸》,相傳作者是孔子的孫子子思。子思的這個觀點,可以看作是對孔子“學”和“思”之間關係的精闢的歸納和發展。從中不難看出,學(行)和思有著難分難解,互相推進的關係。

    不過,個人認為對這句話不能靜止地理解和運用。這五個要點之間雖有自身潛在的邏輯,有明顯的“線性”指向,但“博學之”,不只是起點,“篤行之”也不只是終點。

    在“篤行”的過程中,依然離不開思考。新的思考,新的發現反過來再次指導更好地去“博學”“審問”……

    “學”和“思”任何時候都是一個整體,偏離了哪一個,在學習上都不會有真正的有效的有益的長久的收穫。

  • 18 # 逆襲的諸行無常

    這句話是《論語

    .為政篇》的內容,原文為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罔”,意為迷惑、糊塗;

    “殆”,是疑惑、危險的意思。還有一種解釋是通假“怠”,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本章的解釋是這樣的,孔子說:“只讀書學習而不深入地思考問題,就會茫然而沒有收穫;只空想而不讀書學習,就會產生疑惑(或者是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朱熹在《論語集註》中對於本章是這樣註釋的,“不求諸心,故昏而無得。不習其事,故危而不安”。意思就是如果只是為了學習而學習,不透過思考去理解、感悟,也就是“不求諸心”,只能是昏昏然無所得,也就是“學而不思則罔”。至於“思而不學則殆”,首先對於“學”要有正確的認識,不僅是學,還要包括習,就象《學而篇》第一章的內容“學而時習之”。如果只是思考,而不透過學習和實踐去驗證,思想只能是始終處於比較危險的境界,也就是說隨時有可能滑向錯誤的一邊,故朱熹老夫子才會有“不習其事,故危而不安”的註釋。接著朱熹又引用了程頤先生的話“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五者,廢其一,非學也”,可以說更深入的解釋了求學的態度,不僅僅是學與思的問題,細分之下要包含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五個方面,不論是其中任何一方面做不到或做不好,都不能成為真正好學之士。

    本章與現實更緊密的結合也可以理解成這樣,死記硬背而不思考不理解,就做不到活學活用、融會貫通,即使記憶力再好成績也不會太好。只是善於思考而沒有學習的行動,即使邏輯思維能力再強也會因為知識積累的匱乏而限於空想失敗。也可以引申理解為學習知識不面對現實問題則知識無用,面對現實問題不學習知識則問題不能解決。

  • 19 # 每日讀書A

    “學而不思則罔”。“罔”,是迷惘無所得。“學而不思”,是隻顧讀書學習,卻不放在自己身上體會、放在具體事情上琢磨。這樣自以為都知道了,其實不過是鸚鵡學舌,曉得些說法,一到用時,還是迷惘,一點概念都沒有。或者自以為用上了書中所學,其實跟人家一點關係都沒有。這種情況,我們都經常見到,沒有真正學到手。“思而不學則殆”。反過來,成天自己瞎琢磨,不去讀書、拜師、學習,則往往陷入思想空轉,找不到出路。本來別人可以一語驚醒夢中人,本來你可以“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偏不信書,偏不信別人,就要自己琢磨,那就更危殆了。這也是一種典型。學習之道《中庸》說,學習之道——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學習,就是要多讀書,多實踐,多拜師,多交友,少一樣都不行。

  • 20 # 環評紅樓

    這句話的意思是:學習的時候如果不進行思考,頭腦就會迷糊無方向很迷茫;如果整日只是思來想去,邁不開腿甩不開手不求學,事業和人生就會荒廢。學習求廣度,思考見深度,兩者結合起來,就是海納百川。

    這裡說的學習不只是讀書寫字,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向書本學,向實踐學,向人民群眾學,我把它簡稱為“三學”。這裡說的思考,是孔子提出的“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關於學與思的關係,我很欣賞子夏的觀點:“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第一,立志而學,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孔子十有五而志於學。如果沒有志向,“三學”就會淺嘗輒止,歐陽修曾撰文論道,風景在最遠處最高處,只有志向遠大的人才能到達。第二,寬博而學,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孔子教育子夏,要做君子儒,別做小人儒。他還說過,“君子不器”。樊遲曾向孔子學習種菜種花,孔子批評他“樊須也,小人哉!”就連大名鼎鼎的子貢,孔子也說他是個器,不過是有價值的瑚璉而已。第三,要切問。“三學”要善於提出問題,要切近要害,要有切入口。不能盲人摸象,一抓一大把,眉毛鬍子一把抓。第四,要近思。要從身邊事自己事開始觀察,用孔子的話說就是“能近取譬,仁之方也”……《論語.雍也篇》。第五,要務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學習與思考好比飛機的兩個翅膀,兩者不可偏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個瞬間讓你頓時喜歡上了籃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