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平和黃榮才
-
2 # 歷史百川
文史是一個大領域,選擇文史是肯定沒有錯的。當然,我也是剛剛上路不久的菜鳥,在這裡,只能和題主交流一下心得。
剛開始寫歷史類文章的時候,我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知道如何下手,絞盡腦汁寫完1000字文章,再刪刪改改只剩下800字不到。為了湊字數,去網上搜類似的文章,複製貼上到自己的文章裡面再修修改改,好不容易寫完一篇文章,又要做好無人閱讀的心理準備。確實是一把辛酸一把淚。
我選擇的是歷史領域,和題主有一樣的想法,既然選擇歷史領域就應該買一本《中國通史》好好看看,又或者買幾本古籍好好研究研究。書,我是買了,但是真正靜下心好好看它,卻只有在寫文章的時候才會翻閱。平時也有閱讀,但也不多。
無論是文史領域,還是其他任何領域,多讀書積累素材是有必要的,很多時候可能就是素材達不到才沒有內容輸出,或者寫到一半寫不下去了。但是,選擇歷史領域也並非必須要把中國歷史全部細細的讀一遍,我們的精力是沒有那麼旺盛的。
如果題主有興趣,可以按照我說的方法做。
歷史領域的寫作方向分三種:圍繞歷史中的人物進行討論、圍繞歷史中的事件進行討論、再就是對歷史的政治制度、文化背景等深度解析。其中,深度解析需要很深厚的歷史功底作支撐,沒有足夠的水平強行寫的話會讓人覺得很空洞。所以,大多數人選擇的都是圍繞歷史的人、或者事進行討論、寫作。
這兩者,寫人物又比歷史事件寫起來又更容易一些。因為我國的正史都是紀傳體,想要寫某個人物的時候只需要找到記載他或者與他有關的傳記,好好讀上幾遍,思考一番,找到一個與眾不同的點,就能寫出一篇質量不錯的文章。
當寫了一段時間之後,寫人物已經不能滿足自己了,就開始寫歷史事件,或者對歷史的某個現象作深度解析。你會發現因為前期寫人物的時候自己積累了很多素材,這個時候全都用得上。
-
3 # 霄林天
以前我也愛讀歷史,但是大多數是碎片化的,成體系的歷史知識還是中學時代的基礎,進入大學後就很少有成本地讀過歷史著作。而創作,恰恰是一個系統性梳理歷史知識的過程。
人的記憶是有限的,碎片化閱讀的後果就是,偶爾腦子裡會閃過一個想法,覺得自己在哪裡看到過一個很有意思的歷史故事,但總是想不起來,甚至靠搜尋引擎也無法完整復原。
其二,創作的方式文史,是一個無情無盡、博大精深的領域,它在熱度和流量上遠遠比不上其他領域,但它的優點也恰恰在於此——任何時代都會有人對文史津津樂道,或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
而選擇文史創作,頭一件難事就是範圍:
決定了自己需要投入精力的領域後,就要開始選擇輸入了。
以明史為例,明朝歷史著作有很多,起初我知道的只有《明史》和《明實錄》,閱讀中我又逐漸注意到了《國榷》、《明史紀事本末》和《明通鑑》,接著在檢視各類明史論文中,又在參考文獻中看到了大量的古籍和現代著作,如今手裡透過各種渠道獲取了諸如《御製紀非錄》、《瀛涯勝覽》、《大明會典》、《弇山堂文集》、《明朝政治制度》等等十多部古籍和現代著作。
而卷帙浩繁的資料,一一閱讀是不可能的,即便是《明史》也不是輕易能讀透的,這時我發現了孟森先生的《明史講義》。
這位民國的明清史大家,在各類明史資料的基礎上,整理出了一條清晰的脈絡,透過讀《明史講義》,可以快速地瞭解明史的歷史脈絡,還不會錯過各種重要的細節。更重要的是,可以把讀《明史講義》時看到的有意思、有深度的論點作為主題來創作圖文。
因此《明史講義》就成為我瞭解明史脈絡、尋找圖文主題的主線閱讀材料。而主題一旦確認,就可以在其他史料中去搜索資料作為旁證,把《明史》、《明實錄》當做工具書。同時還利用它們在體例上的不同,發揮不同的檢索作用:
《明史》為紀傳體,查詢人物方便,志書也提供了明朝經濟、政治等各方面的重要資訊;《明實錄》為編年體,以流水賬的形式記錄,雖然沒有人物關聯,但是可以快速地瞭解同一時段內的歷史全貌,有助於發現一些事件背後的關聯,合理進行假想和猜測。結語儘管這樣的過程耗時繁瑣,產出相對低一些,但終歸是對某一段歷史有了成分的理解。積累、沉澱,我相信對於整體的創作來說是很有益處的。
-
4 # 秋雨魯北說歷史
執著於一個時期答題你會發現你的知識真的在進步
培訓營期間我一直回答關於太平天國的問題,這是因為當時剛看過《天國之秋》這本書。因此我的問答和文章就以太平天國的故事為主線展開,自己的問答和文章也是越寫越有信心,雖然閱讀量有限但是文章的質量有了很大的提升。
培訓班結束後我就開通了問答收益許可權,這讓我驚喜不已,此後我還是圍繞著歷史領域對問答投入了自己全部的經歷。雖然閱讀量有限但是每天還是有收益進賬,雖然不多但也是一種付出的回報。
在回答太平天國問題的同時我也加深了對這段歷史以及人物的理解,在此類題目的回答上也是信手拈來,當然這只是我的自家言比起史學大家們還差得遠。
-
5 # 坐地日巡八萬裡
我覺得,學習歷史,應該首先記住每個朝代開始和結束的年代。這樣就像建房子一樣支起了框架。其他的知識,隨著時間,慢慢的填充就可以了。
-
6 # 唐氏剛紀守雲華
歷史,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真相只有一個。然而記載歷史、研究歷史的學問卻往往隨著人類的主觀意識而變化、發展完善,甚至也有歪曲、捏造。
1. 過去事實的記載。 (1)《三國志·吳志·吳主傳》“納 魯肅 於凡品,是其聰也……屈身於陛下,是其略也” 裴松之注引《吳書》:“﹝ 吳王﹞志存經略,雖有餘閒,博覽書傳歷史,藉採奇異,不效諸生尋章摘句而已。” 2. 指已過去的事實。 毛澤東 《農業合作化的一場辯論和當前的階級鬥爭》:“我們的目的就是要使資本主義絕種,要使它……變成歷史的東西。” 3. 經歷,底細。 (1)《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回:“這便是野雞道臺的~了。” (2)清 黃人《<錢牧齋文抄>序》:“其文乃雄奇變化,隨其一生之~而自為風氣。” (3)老舍《駱駝祥子》二一:“ 夏太太 大概不會留著個知道她的~的僕人。” 4. 指自然界和社會的發展程序;沿革;來歷 (1)金一 《文學觀》:“從古帝王之業,真能赤手開創而無所憑藉者,~上,多不過三四人。” (2)毛澤東《中國人民大團結萬歲》:“ 中國的~,從此開闢了一個新時代。” (3) 菡子《源遠流長》:“~在發展著,豐富著。” 5. 指歷史學科。 即記載和解釋作為一系列人類活動程序的歷史事件的學科。 魯迅《書信集·致曹聚仁》:“ 中國學問,待從新整理者甚多,即如~,就該另編一部。” 6.指以過去的經歷和事蹟的痕跡。
編輯本段詞語意義
廣義
客觀世界運動發展的過程,可分為自然史和人類社會史兩方面。
狹義
人類社會發生、發展的過程。 歷史學:研究歷史的學問,簡稱史學。與歷史的概念相對應,歷史學也有廣義與狹義之分。 廣義上,“歷史”可以指過去發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類社會發生聯絡。在哲學上,這種含義下的歷史稱為歷史本體,例如宇宙歷史、地球歷史、鳥類歷史等等。而狹義的歷史則必須以文字記錄為基礎,即文字出現之後的歷史才算歷史,在此之前的歷史被稱為史前史。與人類社會相關的歷史,又可以稱為人類史或社會史,而脫離人類社會的過去事件稱為自然史。一般來說,歷史學僅僅研究前者,即社會史。
眾說紛紜
對於歷史的含義和性質,有很多中不同的詮釋,以下列舉其中一些。 克羅齊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柯林伍德說:“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 梁啟超:“史者何?記述人類社會賡續活動之體相,校其總成績,求得其因果關係,以為現代一般人活動之資鑑也。” 《大英百科全書》(1880年版):“歷史一詞在使用中有兩種完全不同的含義:第一,指構成人類往事的事件和行動;第二,指對此種往事的記述及其研究模式。前者是實際發生的事情,後者是對發生的事件進行的研究和描述。” 《蘇聯大百科全書》:“1、自然界和社會上任何事件的發展過程。宇宙史、地球史、各個學科史——物理史、數學史、法律史等均可列入這一含義。2、一門研究人類社會具體的和多樣性的過去之學科,以解釋人類社會具體的現在和未來遠景作為宗旨。”
編輯本段相關詞語
(1)歷史學
廣義:世界上一切科學都可以稱為歷史學。 (“我們僅僅知道一門唯一的科學,即歷史科學。”——馬克思·恩格斯) 狹義:研究人類社會以往運動發展過程的學問。 即以歷史為認識物件的一門學問,叫史學或歷史學,也可以用“歷史”一詞代表。
(2)歷史學家
歷史學家:研究和記錄歷史的人。
(3)正史
即經過官方編修的歷史,一般較為權威可信。
(4)野史
正史之外帶有傳說性質的歷史。
(5)史書
史書共分為四種: (1)編年體:以時間為順序編撰和記述歷史 ; (2)紀傳體:以人物傳記的方式記敘歷史 ; (3)紀事本末體:以事件為中心,每事各詳記起止,自為標題,每篇各編年月,自為首尾,前後連貫,又不重複。把人物在歷史上活動的年代和所起的具體作用結合具體的歷史事件加以敘述,使讀者既詳其事件的原委,又瞭解人物在事件過程中所起的作用; (4)政書體:記載歷代典章制度的體例,起源於“三禮”。按時間分為貫通曆代和斷代的;按體例分為典志體和會要體。
編輯本段歷史一詞的詞源
“歷史”的含義在中文中最早僅用“史”一字代表。甲骨文中“史”字與“事”相似,指事件。許慎《說文解字》說:“史,記事者也;從又持中,中,正也。”便指出“史”的本意即記事者,也就是“史官”。由此引申,則代表被史官被紀錄的事,換句話說,即所有被文字紀錄的過去事情。“歷史”一詞出現較晚,《三國志·吳書·吳主傳》注引《吳書》,吳主孫權“博覽書傳歷史,藉採奇異”。“史”前加“歷”字是指經歷、曆法,也就是人類經歷的一段時間。在事件中加入時間的概念,“歷史”一詞就具有了當今的含義。也有人認為“歷”乃近代日本學者為翻譯英文“history”而附加之輔助義,其意味著人類所經歷過的事情,在意義上其概括範圍遠較“史”字為之大。 在西方,多數語言的“歷史”一詞源出自希臘語“historia”,原義為“調查、探究”,出自“歷史之父”古希臘作家希羅多德的《歷史》(Historia)一書。
編輯本段史學研究的趨勢
歷 史並不是歸類於人文科學或社會科學中,而是其間的橋樑,合併了兩大領域的研究方法。一般來說,史學家透過研究各種書面文字但並不侷限與此,努力並嘗試解答和歷史有關的問題。歷史知識的原始資料分為三種:文字記載的、口頭流傳的、保留下來的歷史遺蹟,通常歷史學家會綜合三種方法進行研究,而文字記載經常被作為強調的重點,因為它普遍紀錄了發展的時間。這種強調引申出了一個新領域,史前史,也可稱為史前學,研究的是沒有書面紀錄的那一個時期。由於世界各地文字出現的時間各不相同,所以史前史和歷史的主要區別是根據具體的論題而決定。學者們為了易於研究,根據過去人類的範圍將其劃分為不同的階段。劃分過去的方法繁多,包括按年代分類,按文化習俗分類,按不同主題分類。這三種分類經常會有重疊,比如“阿根廷的勞工運動的演變,1930-1945”。 儘管歷史研究傾向於一些專門的地點、時間和主題,歷史學家也同時會關心其他普通的一些內容。而對於其他人來說,歷史已經成為一個非常普通的詞語,就是研究過去人類的所有事情,甚至於現在更興起了一門所謂的廣義歷史。過去研究歷史都是為了應用或者理論的目的,而現在還多了一條:那就是對人類過往的好奇。
編輯本段歷史學科的發展
以歷史為認識物件所形成的一門學問,叫史學或歷史學,也可以用“歷史”一詞代表。歷史學的本質其實是把實際發生的事件轉換成以意念和文字形式存在的歷史的過程和方法。關於歷史學的目的和方法的研究探討,在西方屬於歷史哲學的範疇,歷史哲學的出現和發展,意味著歷史學從單純的歷史紀錄發展成為對歷史的解釋和對歷史規律的探求階段。一開始,歷史哲學僅僅關心如何改進歷史研究的方法,但認為被研究和記錄的歷史就是真實的歷史。在新康德主義和新黑格爾主義的影響下,人們對自身的認識過程有了重新的理解,哲學家開始重新定義歷史學。義大利哲學家克羅齊提出“一切真歷史都是當代史”的命題,認為往事只有在當代人生活中發揮作用才成為歷史,否則是“死的歷史”,即編年史。因此,同樣的歷史在不同的時期會被不斷的改寫。英國哲學家柯林武德又進一步認為“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即歷史是歷史學家思想的反映,不僅因時代而異,也因人而異。而唯物主義的歷史觀認為歷史事件是客觀存在的,歷史則是歷史學家主觀對客觀的歷史事件的認識。由於人主觀的侷限性,對客觀的歷史事件的認識是有限的,主觀的認識不能完全符合客觀的歷史,因此只有不斷改進逐漸逼近,這一過程同自然科學的過程一致。這種歷史學稱為“歷史科學”。
-
7 # 孫郎談古
我就給樓主分享下我學歷史的心得吧。
如何學文言文學文言文,我以前也很吃力,只是突然有一段時間我感悟到另一個方法:把文言文當成英語的閱讀理解。不要針對某個詞某個字,你要放在整個對話中去看,先去了解大概意思,再去理解那個意思。瞭解大概內容的話,我相信你就知道這件事在講什麼了!
關於看書,我的建議是:文白對照,一定要記住,你看白話文是那種沒有作者主觀意見的白話文,這樣你就能瞭解一個大概的內容。先看白話文,記住了大意後或者大概事情的來龍去脈,再去看文言文,這樣對照著來,你的文言文閱讀水平會很快提高。
如何學習樓主說,一本《中國通史》還沒有看完,我覺得如果真想學,是需要有方法,比如用興趣。你可以帶著問題去看,先看某個朝代,或者你喜歡的朝代,看完之後,你的興趣會上來,上來之後再去看別的內容就會很快了。
我第一次學歷史,我是看到小說,講隋唐演義的。那會兒就是覺得這些人物好厲害,就去翻正史,看到正史的時候發現古代的帝王都叫XX宗,就很好奇,就這樣深入進去解密,最初學歷史就是為了去“解謎”,解著解著就上癮了,到現在不看歷史就少點什麼。
所以,樓主要想寫文史文章,第一,要知道你想寫的這個歷史,只有知道這個歷史,你才能融會貫通;第二,需要去進行一個思考,思考的時候一定會碰到很多問題;第三,去解決提出的這些疑惑。這樣就可以提高你的歷史水平,和寫作的水準了。
有了問題我們就要去解決,需要透過翻書,閱讀其他專業的論文,最後得出自己的結論。這就是寫文史的一個思路。雖然我的這個思路談不上什麼專業之言,但是對於我們這種歷史愛好者來說,何嘗不是一個辦法?逼迫著自己學習,透過不斷閱讀和思考,每寫一篇文章,都是對自己的一個提升。獲得青雲計劃也是對你寫作能力的認可,同時也是鼓勵你繼續創作。
拓展知識想要歷史的寫作感覺,可以看看百家講壇談系列,或大學教授出版的書籍,雖然有通俗也有學術,我們去學習後都能對歷史的認知有一個提高。
歷史學無止境,雖然歷史是固定的,但是背後引申出來的觀點都是每個人總結出的精華。
建議樓主可以先看看中國古代史,選出一段你最喜歡的歷史,然後去看相關的書籍和文言文,就深耕、去挖掘,去聯想一些別人不曾想到的觀點,當然這個要建立在論據充足的條件上,不能憑空猜想哦!樓主加油,你可以成為一名優質的文史領域創作者!堅持一定要堅持!
-
8 # 大學道不盡
根據你的描述,應該不屬於文史專業,而是屬於文史愛好者,所以個人建議先不要開始就讀大部頭,可以先從容易入手的經典開始,先看白話再進入古文原文會容易一些,先博再專,循序漸進,這個過程當中可以培養興趣,當然也可能會因為堅持不下去而放棄,這說明暫時不適合精進下去,也沒有任何損失。
-
9 # 參習處
願意看這個回答的,都是相關的同道中人。既然說到是“經驗之談”,我也不妨把自己走過的彎路和認識,總結一下,供大家參考。
第一、 道、術、勢所謂道,指的是網際網路思維。因為文史領域是依託自媒體之下的一個內容生產門類。所以,瞭解一下網際網路思維能很好的指導自己的工作。
首先,要給自己做好定位,也就是“你是誰”的問題。怎麼區分出你與別人的不同。這裡推薦一本書,就叫《定位》。雖然是營銷方面的書,但做自媒體不止是自己生產內容,還應該很好的營銷自己。
如何定位,只說一點——你和你創作的內容同樣重要。
內容的定位上,歷史內容那麼多,要寫哪段?能不能在這段歷史上,成為權威、頭部。比如寫蒙古歷史,寫的多了。別人看到蒙古歷史方面的內容,首先就想到你。會看看,你在這個領域是怎麼說的。能達到這個境界,相當於你在這一個領域有權威性,話語權。
其次,是找出自己的價值,也就是“你是做什麼的”問題。你有什麼值得拿出來跟人分享的?而且是你覺得自己擅長的。
這又分成兩方面。一是隻有你覺得好的,才會被別人接受;二是隻有你自己擅長的,才能更有效率的生產出來,也就是投入產出比。投入的時間少,產出的東西多,才能更賺錢。那這是怎麼做到的?簡單一句話,做自己擅長做的。
比如,你追一個熱點。自己又沒有這方面的知識儲備,為了蹭熱點而去強蹭。這樣出來的東西,必然質量不高,別人不愛看,自己也很累。
因為,一個熱點出來了,你得組織文字。一天忙忙叨叨的,終於湊成一篇了,卻浪費了很長時間。
如果只做自己擅長的領域,輕車熟路的就能出好幾篇文章。還能賺更多的錢。
再次,保持持續穩定的輸出。簡單說就是不要斷更。斷更這個詞,最早是網文裡出來的。雖然他們是寫小說,我們是寫文史文章。但,路徑是一樣的。
持續輸出,才能不會讓你的讀者和粉絲不會忘記你。我就有一個習慣,如果我關注的人一個月都不更新了,那我就取關。因為關注了也見不到新東西,何必再關注呢?這就是網際網路的殘酷性,誰都一樣。
另一方面是,如果你持續輸出,總會人喜歡這方面的人看到你的作品。不時的露臉兒,這樣才能收穫更多的關注。
最後,是及時的反饋。
以前我有個毛病,想寫一個文章。但是總覺得準備不夠,資料越查越多,積累到後來,發現本來是一篇文章準備的東西,能出一本書。即使寫完,又反覆打磨這個文章。可這樣是錯的。
及時反饋的意思是,小步快跑,不斷糾錯。有了創意,要寫什麼東西,就立刻去寫。哪怕有什麼毛病,都不怕,發出去。用讀者的反饋,去糾正你。
這樣及時的反饋,也包括讀者喜歡看什麼觀點、方向。不斷的去碰觸,形成自己的一種資料收集。時間長了,不但能摸清受眾的喜好,也能確定並形成自己的寫作方向。
當然了,歷史方面的文章,還是不能有硬傷的。比如,年份、事件、人物不能搞混了。
另外,說到態度、觀點,一定不能人云亦云。個體崛起的時代,每個人都應該樹立自己的品牌。
千萬不能讓人覺得你是一個機器。這就是,讓拿著手機看你文章的人,知道你是一個有血有肉有靈魂的人。而不是人工智慧的編輯。
作者與讀者之間,永遠有資訊差。
怎麼陪伴呢?跟大家玩兒起來。文雅點,叫做互動。怎麼互動?這就又說回來了,要有個性。
所以,一定要起一個有個性的名字,一個人的名字。從名字入手,自己的風格就立起來了。別說沒風格就是風格,那是一句不負責任的話。一定不能沉沒在眾多作者的大海中。哪怕你只是一塊礁石,也要有自己不一樣的造型。
所謂術,指的是具體怎麼寫。文史領域,我偏重歷史方面的寫作。現在說到歷史,總有人會說,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看似充滿了貶低。實際上,也應該看出來,每個人的歷史觀是不盡相同的。要自問你是怎麼看待歷史的?
起碼,中國歷史怎麼分類?這在於我是首要問題。每個人分類的標準不同,同樣的一段歷史,也會變得不一樣。主流是按照社會形態分成:原始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等等。
我有一套自己的分法,把幾個短命的大一統王朝作為一段歷史的開端。把智人進入東亞的時間到神話傳說的歷史作為一段。結果就是下面這樣:
神話時期:五萬年前到三皇五帝
王朝時期:夏商周春秋戰國
前貴族時期:秦漢三國魏晉南北朝
後貴族時期:隋唐五代宋遼金
前現代時期:元明清民國
可能,別人看了這種分法,也會笑話。但我既然拿出來,就不怕。因為這是對內的,是給我自己看的。有了這個框架,以後寫起來就有了大方向了。
依照這個框架,深入的寫下去。就會探討,用《山海經》《竹書記年》等古書與分子人類學結合,梳理出東亞各族群的特徵。這就是我所謂的神話時期。
用夏商周三代的史書與現在的考古學結合,探討東亞各族群的演化、變遷。這就是我所謂的王朝時期。
到了前、後貴族時期,新興地主階級發展起來,體制遇到了問題。如何接納這些新貴。牌桌上怎麼分配資源,又成了從秦朝開始直到宋朝,一直在解決的。
最後,貴族社會瓦解,地主和官僚上位。
到了前現代時期,都知道大航海是打通世界各個孤島的一個途徑。而在此之前,蒙古人的征途才是第一次溝通其全世界的。儘管血腥殘暴。蒙古人退出歷史舞臺,代之崛起的是沙皇俄國、明清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印度莫臥兒王朝,也構成了現在世界的格局。這也是我所謂的前現代時期。
這是我的分法,也是我打扮出來的歷史小姑娘。你是怎麼劃分歷史各個階段的呢?歐洲歷史、地中海文明,又是怎樣的?如果寫國別史,又怎麼分?東歐列國、西亞列國,還是斯拉夫國家、阿拉伯國家,又或者寫一些當今有影響力的大國的歷史,無外乎美英法德日意……
還是那句話,相同的歷史,不同的分法。
總之,做好寫作規劃,按部就班的去寫。東一榔頭西一棒子,也不成體系不說,還比較累。當然,如果想追熱點的,也可以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寫。但是那種知識儲備,我沒有。還是那句話,做自己擅長的。
其次,檢索能力。現在網際網路發達了,一根網線,一臺電腦,比一個圖書館都好用。以前沒有這些時,跑個圖書館、翻遍了書,也可能一無所獲。所以,用好網路,提高檢索能力。
再次,提問的能力。遇見一個故事,一段史料,先問一遍:這是真的嗎?為什麼是這樣?寫歷史文章,要有質疑精神。要能從不同角度去看問題。
不是有那句話嗎?一個好問題比一個好答案,更重要。
最後,充分分享的願望。這看似不算是能力,但很重要。相信大多數在這裡寫歷史文章的,都不是科班出身。也就是平時愛看個歷史,甚至最初就是看電視劇、聽評書,引起對歷史的興趣。
其實,我寫歷史文章,也有這個毛病。
前段時間,發現孔子家族的傳承。其中,有孔融被曹操殺誅三族的情節。因為對這段歷史不熟悉,就去查為什麼孔子後代孔融被誅三族之後,孔子還有後人傳承呢?
等查完了資料,終於弄懂了是怎麼回事。自己竟然不想寫了。因為,已經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懶得再分享了。畢竟如果寫出來,還要照顧行文,怎麼開頭、怎麼引人入勝,怎麼收尾做個結論。多累呀。
寫作與求知,有本質的不同。所以,你真的有充分分享的意願嗎?
至於文筆,那是末技。你只要寫,持續寫,總會發現自己的不足。但你如果總是熱衷於找那些寫作方法,即使看的再多,也不能內化為的寫作能力。甚至反而成為寫作上的負擔。
關於寫作,有句話很好——不知道怎麼說就直說。
別轉彎抹角的,本來要說秦始皇。可開頭不知道怎麼說,先來個爛大街的詞“眾所周知”。你知道,開頭的字是多金貴嗎?讀者看著不感興趣,根本不會點開。可你卻用了這麼爛的一個詞。弄得跟個新聞稿似的,你不是電視臺、報紙、新聞機構。
我的文筆就不好,但我知道自己在進步的。因為我看別人文章的速度加快了,並且知道對方文章裡哪個地方沒用功,是一帶而過的。
能把一件事,用最少的字數流暢的寫出來,本身是個很了不起的能力。但想要有駕馭文字的能力,沒有捷徑,唯有多練。
至於“勢”,只說三句話:這是一個個體崛起的時代,每個人都應該做好自己的品牌。把一個人,活成一群人,一個公司。時刻準備著,不斷更新升級。哪怕現在的自媒體平臺都倒了,下一個機會也能讓你趕上。
至於為什麼會噴?可能只是先入為主的一個見解。有時候,看到一個文章好,就完全認同這個文章。等到之後再看到其他不同意見的文章,就覺得這不對。需要噴一下。
另一個原因,是以前喜歡寫武俠小說。但總也沒有寫出一部完整的。直到上中學,有個語文老師說了句“寫小說,是需要積累的,要有一定的社會閱歷。不然寫不出來。”
當時,我很不服氣,認為寫小說是需要想象力更多一些。所謂的積累,並不佔重要地位。
後來,發現寫點什麼都會想,這麼寫對不對。比如,古人穿什麼衣服?說話用什麼詞彙?於是,就會想去書上找找。
那時候,網際網路也不太發達。找點資料跑圖書館、書店,卻不一定有收穫。
後來呢,就開始看書了。那是范文瀾先生的一套中國通史。當時覺得能看豎排版的書, 有種神秘感。現在看來,都是比較淺顯的一個歷史的大概脈絡。但在當時就覺得,這比小說有意思多了。
這是前網際網路時代的我。
最開始是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古今中外無所不知。所以,氣魄很大,想幹個“大活”——寫“歷史上的今天”,把同一天發生的歷史上的事情,連在一起,關注其中的巧合以及對後世的影響,做一篇文章。
但堅持沒多久,發現太累了。一是要做到日更,不是那麼簡單。再有就是自己也終於發現自己沒有那麼多的歷史儲備,不是什麼知識點都能聊兩句的。
而且,標題起的非常的性冷淡,就是把當天的日期作為標題。所以,閱讀量非常慘淡。
可最長的一次,也就是堅持了二十天。最後在回答了一百九十個問題之後,發現還是沒開通,又放棄了。
我當時真是動心了,後來想想,還是自己開通比較好。不然成了給他打工的了。但因此我也認識到,我還是有價值的。
可能是以前的史料積累吧,我會在影片文字稿里加進去很多歷史知識。實際上,這些知識點如果做成文章,是算不上好文章的。但加在影片裡,反而成了亮點。
有效的輸出的前提,必然是大量的輸入。所以,這樣促成我多讀書。其實,以前買了很多書,買來就放一邊了。好幾本都沒看。這樣又有理由看書了。
而能夠晉級,還是要找到組織,才能更好的把握方向。儘管文史知識局的培訓結束了,權益也都開通了,但又有人被拉進了優質作者群。
而透過寫作、影片,我得到了什麼呢?除了有一點收入外,得到了更重要的東西,包括:自律、讀書、知識面、邏輯性。
寫東西沒人強迫你,也不是上班打卡。你自己不寫,也就不寫了。但這樣永遠也出不來,即使實在沒得寫,也要枯坐在電腦前。
不過,為了能有規律、達到量產,還要給自己定量定時,即使太多要寫的,也要準時關電腦。最好給自己一個完成時間,不能無限期拖下去。
這就是對自己的鍛造。而這需要嚴格的自律。
讀書:有效的輸出,必然要有效的輸入。定時讀書,並做筆記,能沉得下心來。這也是一個很好的習慣。
知識面:輸入和輸出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掌握知識的過程。
邏輯性:寫作最基本的就是把一件事情說清楚。不囉嗦,不顛倒,通順。實際上,很多人是做不到的。但長期保持寫作,會對個人有這方面的提高。
溫故而知新,歷史知識、考證出來的新意、寫作路數以及做人的道理,這些都是寫作給我帶來的收穫和長進。
影片,因為人在北京,守著這麼大的一個名人故居的寶庫,自然要把有意思的,逐個拍一遍。等到拍完了北京的,再把全國按照地區文化做個攻略,抽時間跑一圈。這是影片方面的。當然還是在去之前要做大量的功課。
前兩年不是有個段子嗎?普通人見到景色只會說“臥槽”,而讀過詩的人會說“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讀過歷史的,自然會與這裡的過往發生聯絡。能比普通人多得到一倍的價值。
我也一直強調景色不重要,重要的是景色裡的人和故事。你親身站在當年的歷史發生地,感覺是不一樣的。所以,我立志要用小小的影片做一部個人行走的史地紀錄片。
圖文方面,比較關注大的朝代變遷,兼寫爭議性、感興趣的人物。
問答方面,則看到什麼感興趣,就回答什麼。大體上不出歷史領域。因為這個,比前幾個更需要注意投入產出比。自己不熟悉的知識,費勁巴拉的查資料,結果弄了好幾天才寫出來。但這也就耽誤很多時間。而只挑自己感興趣,平時就關注的點去回答,則一日幾篇都有可能。
不過呢,這也是在大的框架下的一種自由發揮。不然,就真的成了上班了。還是要保持個性。而且,還有我的野望在,那就是透過這些創作的積累,以後創造一個東方架空歷史的宇宙。還是要寫一部這樣的小說的,不然真的不甘心。
至於,寫自己關注的,還是追熱點?
我選擇寫自己關注的。不過,這個兩種平行進行也不矛盾。但追熱點起碼要有知識積累。不是說碰上熱點都能說兩句,尤其是文史領域。
如果只是說些口水文,那粉絲粘性你還考慮嗎?
資訊爆炸的當下,記憶沒那麼久,如果能做好,也算是稀缺。
最後就是分發了。分發的好處還不止是為了多賺錢,也是要佔位。不然別人盜了你的文章發到別的平臺。自己又沒能力申訴,如果同時釋出到不同平臺,這樣也等於提高了被盜的門檻。
接下來是不得不面對的讀者,主要是以下幾類:
1、那些像我曾經一樣,已經有了先入為主的觀點,非常固執。你跟他辯論,也沒用。反而浪費了自己的時間和精力。
2、補充了你的觀點或觀點的不足的讀者,提出建設性意見
3、最壞的,莫過於謾罵。那隻能保持“你以豬狗待我,我也以豬狗報之”的心態就好。
第三、 關於怎麼寫,只列表的形式呈現一些自己認為重要的原則1、 不要預設前提,不要用史料給自己的理由找證據。
2、 孤證不立。凡是寫出來都要有出處。不能靠自己瞎編。
3、 史觀要正
例如,毛澤東第一次在北京時,經常拜訪名人。被現在一些網路大V說成是混圈子。實際上是片面的指摘。
網路上能夠流行的都是千篇一律。比如霍元甲 都是大俠 可孫中山並非給他題字 例如郭沫若的詩句。
錢穆曾說過,對歷史要懷有溫情。要講好中國故事,要保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但也不應該建立在盲目的自信,認為只有中國行,外國都笨、蠢。也別總上來就是中國五千年文化,我們祖上也闊過,而應該認認真真反思一下什麼是值得宣揚的,什麼是需要唾棄的,什麼是可以借鑑的。
5、不要挑動對立,煽動地區、民族情緒。別賺到了流量,最後自己玩火自焚。
6、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也要結合當時情況看
比如,明成祖朱棣有過五徵漠北與七下西洋等壯舉,但也做過慘絕人寰的誅十族等惡事。
7、用詞
精準使用名詞和動詞去描寫和刻畫。從素描開始入手,切記用形容詞、成語、習語。例如,“像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種,最好拋棄掉。
8、講述
把複雜的資訊簡化直白,把雜亂的資訊整理通順,讓最廣大受眾能夠理解。
史料再好,不如透過人物展開講述,形成故事化,易於被接受。
把單獨的事件串聯起來,用時間上、空間上、東西方對比上,形成歷史視野。
9、刪減
說清楚一件事,三兩件史料來支撐就夠了。但是如果有相反的史料,是選擇無視,還是解釋說明呢?會不會囉嗦?這需要自己掂量。
10、引用
尤其是引用的文言文,沒人看,還佔地方。所以我是儘量不在文章中放引用的。但是,這些證據我會保留。
11、注意
宗教、民族、近代史。近代史確實流量高,但自己功力不夠,可能就會碰上紅線。到時候自己的號被封了,再後悔就來不及了。所以,還是少碰類似題材。
12、結構
總分總是王道。
把有爭議的、吸引人的點,儘可能的放在文章的最前面。
13、字數
最好在三千字以內。太長,沒人看。就比如,我現在已經寫了八千字。能看到這裡的,都是人才。
最後的最後,我忘了是在哪裡摘抄的一段話,用這段話作為總結吧。
人是一切體驗的總和。你能夠感知到什麼這是你的天分,是上天給的,請利用好它。不要在一條自己不感興趣的路上走太久。找到你靈魂為之戰慄的內容,以它為起點,體驗它,理解它,最後為自己搭建一個精神的國度。 -
10 # 一窗杏花
文史無論從在傳統文化的地位看,還是從人們的知識結構看,抑或是從文化的認識、自信和傳承看,都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我一直把對中國文史領域知識的學習,當作求知求學第一要務。先從“文”看,20世紀八十年代初期,我在大學讀書時,在認真學王力主編的《古代漢語》的基礎上,還讀了齊魯出版社的《古文觀止》,九十年代後又讀了嶽麓出版社的《古文觀止》,2019年又讀了中華書局的《古文觀止》。與此同時又讀了《古文辭類纂》和《昭明文選》。與《古文觀止》比較,前者有利於學習古文文體,後者內容更為豐富。再從“史”看,除了小學、中學、大學學習的歷史課本外,我先讀了范文瀾、蔡美彪的《中國通史》,這是大陸較為重要的一部通史,由於受到時代的侷限,明視訊記憶體有缺憾。後讀了柏楊的《中國人史綱》和《語文版資治通鑑》72冊,錢穆的部分史著作、特別是《國史大綱》,呂思勉的史學著作、特別是《中國通史》,還讀了陳致平的《中華通史》,重點讀了《史記》《前漢史》《後漢史》和《三國志》,選讀了《劍橋中國史》中的《劍橋中國晩清史》和《劍橋中華民國史》。讀史與寫作結合起來,邊讀邊作讀書筆記邊寫作,10年出版了一本25萬字的歷史隨筆《帝國觀察》。我的體會是,如果你想涉獵中國歷史,《中國人史綱》《國史大綱》《史記〉,特別是《中華通史》一定要讀。讀時一定要做讀書筆記,寫點歷史方面的文章。
-
11 # 雪碧不苦x
關於文史,我個人喜歡三國。裡面有個很經典的列子,我一直想考證。就是空城記這個歷史的真相。
從我翻史記,包括百家講壇。這些通常是這樣解釋的,是根據電視劇情節所改編的,包括關羽溫酒斬華雄,都是改編的。其人不是關羽所斬。司馬懿,當時也並沒有圍攻諸葛亮。而且在當時各種優勢的情況下,也是不可能撤軍的,做為司馬懿這人,也是沒有多疑的性格。所以是不成列的
但是資治通鑑裡,有過一段文言文,描述了司馬懿圍堵諸葛亮,但是呢也並非空城計。
包括後面,諸葛亮死後,給了兩份秘卷的真假。導致了魏延的死亡。劉嬋,在電視劇裡,是屬於扶不上的爛泥,可是在歷史裡的記載,智商是很過人的,而且情商,也很好。
這些呢,都是手打,純屬個人意見,希望樓主直
我剛才看了一下top50,發現自己除了文史麼得選擇,但對文史,自己真的沒有多大信心,《中國通史》還沒看完呢,文方面,古書讀不懂,近現代不愛讀,中國的不接觸,外國的也不瞭解。
心裡實在沒底。
回覆列表
如果是研究,覺得還是選一個點深挖,整理一塊地廣種薄收,不如深挖一口井品味甘甜。以這個點稍向外拓展,就像一個石子,拓展的是漣漪,我們聽到的還是石子落水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