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輝輝部落

    曹操吸引天下人才主要有以下四點:

    一、知人善任,唯才所宜

    “唯才所宜”是荀彧和郭嘉對曹操用人之道的評價,唯才所宜和知人善任是統一的。那麼什麼叫知人善任?

    1.知道哪些人是人才;

    2.知道這些人是哪方面的人才,或者哪種型別的人才;

    3.知道把這些人放在什麼位置上最合適。

    這就叫做知人善任。知人善任第一是知人,第二是善任,而善任就要唯才所宜。

    二、推誠取信,用人不疑

    1.曹操身處亂世,亂世的特點是什麼?人心浮動,人際關係緊張,人與人之間缺乏信任和誠意。用曹操的話說這叫做“上下相疑之秋也”,這是第一個特點。

    2.曹操在前期還是想把漢王朝維護下去,他後期的個人野心膨脹,變成奸雄,想取而代之。他名義上是為漢王朝招納人才,實際上它是希望這些人才為他所用。但是這樣一來,他有一個優勢,也有一個劣勢,就是曹操的“奉天子以令不臣”或者說“挾天子以令諸侯”。

    優勢是:他可以利用中央政府、大漢王朝、現任皇帝的名義,以及這個政府的官位、爵位、俸祿來招攬人才,比劉備比孫權要方便一些。

    劣勢是:他弄不清楚他招來的是為誰服務的,是效忠皇帝的,還是效忠他的,搞不清楚,這就難免會有猜疑。

    3.曹操陣營複雜,他陣營裡面有原來東漢王朝的官員,有新招聘和新選拔的官員,有曹操自己帶出來的人,也有別人陣營裡面的投靠曹操、投降曹操、投奔曹操的。

    那麼這些人之間也是互相猜疑,對於曹操來說,信任和誠意在這個時候、在這個環境、在這個條件下格外地重要。而曹操在這個時候作為一個領導人,一定要表現出自己的寬容和誠意。

    三、令行禁止,賞罰分明

    1.曹操治軍很嚴,多次下達和頒佈各種命令,要求嚴明軍紀。因為他很清楚,一支沒有紀律的隊伍是不能戰勝敵人的。而且他還能夠做到以身作則。

    2.曹操作為一個統帥,他有一個過人之處,就是從來不和部下爭風頭、爭面子、搶功勞,他所有的功勞都歸於部下;再有,他的獎勵絕不走過場,一定讓部下實實在在地得到好處,曹操是一個非常實在的人,正是這種實在的作風使得大家覺得跟著曹操確實是跟對了人。

    四、虛懷若谷,見賢思齊

    1.部下給他提意見,如果他沒有采納,犯了錯誤他一定檢討,他一定把過錯都攬到自己身上。當然在很多情況下曹操是虛心納諫的,這也是吸引人才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因為作為一個人才來說,他固然希望透過自己的勤勞、智慧換取他應得的報酬。這是一個希望,但是他更希望的是自己能夠施展才華,自己的建議、策劃能得到採納。

    2.檢討。我們還要學他一點,就是檢討也用不著總是哭喪著臉,現在一些當領導的犯了錯誤不願意檢討,就是因為一檢討好像就要痛哭流涕,深刻解剖自己。

    檢討也有各種感情,也可以笑著檢討,笑著檢討也不丟面子,接受檢討的人也還是覺得我們是有誠意的。

  • 2 # 整理神經調百病

    熙熙攘攘,皆為利往。何為利?金錢,名譽,地位,政治主張等等。如何吸引人才?給錢,給名,給地位!!!曹操如何愛才惜才勇才。為得關羽,金銀,美女,美食,寶馬。

  • 3 # 小郎君聊三國

    這麼說吧,當初袁術僭越稱帝,曹操以天子名義釋出討伐詔書。號召天下諸侯討伐袁術,所有大諸侯都奉詔不出兵,然而並不是一方諸侯的劉備前來響應。

    在曹操心中,劉備是自己的心腹大患,總想著剷除劉備,這次劉備前來,只帶來數千兵馬,這可是剷除劉備的大好時機,然而曹操並沒有這麼做,因為劉備以仁義立天下,如果殺死劉備,那麼天下人會裹足不前,相反,任用素有仁義之名的劉備則會吸引天下仁義豪傑之士投奔自己。

    這就是曹操吸引天下人才的獨特方法。

  • 4 # 青山舊時雨

    第一個特點:知人善任,唯才所宜 “唯才所宜”是荀彧和郭嘉對曹操用人之道的評價,唯才所宜和知人善任是統一的。那麼什麼叫知人善任? 1、知道哪些人是人才; 2、知道這些人是哪方面的人才,或者哪種型別的人才; 3、知道把這些人放在什麼位置上最合適。 這就叫做知人善任。知人善任第一是知人,第二是善任,而善任就要唯才所宜。 第二個特點:推誠取信,用人不疑 1、曹操身處亂世,亂世的特點是什麼?人心浮動,人際關係緊張,人與人之間缺乏信任和誠意。用曹操的話說這叫做“上下相疑之秋也”,這是第一個特點。 2、曹操在前期還是想把漢王朝維護下去,他後期的個人野心膨脹,變成奸雄,想取而代之。他名義上是為漢王朝招納人才,實際上它是希望這些人才為他所用。但是這樣一來,他有一個優勢,也有一個劣勢,就是曹操的“奉天子以令不臣”或者說“挾天子以令諸侯”。 優勢是:他可以利用中央政府、大漢王朝、現任皇帝的名義,以及這個政府的官位、爵位、俸祿來招攬人才,比劉備比孫權要方便一些。 劣勢是:他弄不清楚他招來的是為誰服務的,是效忠皇帝的,還是效忠他的,搞不清楚,這就難免會有猜疑。 3、曹操陣營複雜,他陣營裡面有原來東漢王朝的官員,有新招聘和新選拔的官員,有曹操自己帶出來的人,也有別人陣營裡面的投靠曹操、投降曹操、投奔曹操的。 那麼這些人之間也是互相猜疑,對於曹操來說,信任和誠意在這個時候、在這個環境、在這個條件下格外地重要。而曹操在這個時候作為一個領導人,一定要表現出自己的寬容和誠意。 第三個特點是:令行禁止,賞罰分明 1、曹操治軍很嚴,多次下達和頒佈各種命令,要求嚴明軍紀。因為他很清楚,一支沒有紀律的隊伍是不能戰勝敵人的。而且他還能夠做到以身作則。 2、曹操作為一個統帥,他有一個過人之處,就是從來不和部下爭風頭、爭面子、搶功勞,他所有的功勞都歸於部下;再有,他的獎勵絕不走過場,一定讓部下實實在在地得到好處,曹操是一個非常實在的人,正是這種實在的作風使得大家覺得跟著曹操確實是跟對了。 第四個特點是:虛懷若谷,見賢思齊 1、部下給他提意見,如果他沒有采納,犯了錯誤他一定檢討,他一定把過錯都攬到自己身上。當然在很多情況下曹操是虛心納諫的,這也是吸引人才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因為作為一個人才來說,他固然希望透過自己的勤勞、智慧換取他應得的報酬。這是一個希望,但是他更希望的是自己能夠施展才華,自己的建議、策劃能得到採納。 2、檢討。我們還要學他一點,就是檢討也用不著總是哭喪著臉,現在一些當領導的犯了錯誤不願意檢討,就是因為一檢討好像就要痛哭流涕,深刻解剖自己。 檢討也有各種感情,也可以笑著檢討,笑著檢討也不丟面子,接受檢討的人也還是覺得我們是有誠意的。 這就是曹操在用人方面的四個技巧,根據這四點可以總結出八句話: 真心誠意,以情感人; 推心置腹,以誠待人; 開誠佈公,以理服人; 言行一致,以信取人; 令行禁止,依法治人; 設身處地,以寬容人; 揚人責己,以功歸人; 論功行賞,以獎勵人。

  • 5 # 唐寶楨

    我認為首先他豎起了正義的大旗,人才來到曹營名義上是為漢王朝服務的其實確是為他曹某人服務的。對於大多數忠與漢王朝和要實現匡扶社稷有才之士而言,像荀彧就是忠與漢王朝的。第二特別愛才,在官渡之戰是當他聽到陳宮來投時高興的都忘了穿鞋子。對關羽的喜愛之情,當聽到關羽要去敵營時依然遵守諾言大度的放回。第三寬容大度,張繡反叛又投降後任然重用既往不咎,如此寬容大度天下人才怎麼不來爭相輔佐。官渡之戰勝利後,對暗通袁紹的書信付之一炬。第四商功罰過,赤壁之戰失敗後功勞歸功於人而錯誤自己承擔。第五紀律嚴明從自身做起,自己的馬腳踏莊稼後割發代首。一個組織和單位,如果事事都能從領導做起那麼何愁做不成事。

  • 6 # 喜歡什麼做什麼

    你不得不承認一個人的人格魅力還是挺主要的,但曹操真的吸收那麼多人才的關鍵是什麼?

    一。區域,不說古代,現代人的區域觀念也是很強的。一個人從小到大生活的地方比較熟悉,人脈關係在本地相對廣闊,能更好的發揮自己的能力和關係。而古代河南地區的更是人才的搖籃。

    二,曹操用人政策。古代用人觀念大多數首先看門第,品德,外貌。而曹操“唯才是舉”理念,不僅吸收了大量寒門人才,更是給有能力的人提供其發揮的舞臺。這是對人才一個巨大的吸引力。

    三,正統。奉天子以討不臣,這是一個非常強力的政治因素。大漢長久的統治深入人心,儒家思想又深入骨髓,篡位是古代人想都不敢想的,哪怕預料到,他們也會首先排除,因為霍光都沒有篡位,曹操何德何能?而漢獻帝代表正統,在漢獻帝底下當官代表正統出身。

    四,手下有個王佐之才。提起曹操,你不能不提起荀彧。縱觀曹操的核心團隊,很多都是荀彧夾帶裡漏出來的,只要曹操覺得人手不夠用,荀彧就出來推薦一個。

    五,曹操的個人魅力。研究過曹操的人都知道,曹操最喜歡的動作就是拉住別人的手談天說地。而且曹操個人性格非常不羈,不是循規蹈矩的人,這在古代相當另類。為什麼曹操和郭嘉臭味相投?三觀性格差不多的人當然合得來。

    六,利益。人才為什麼往曹操手下跑?因為曹操能給他們帶來利益。

    七,每個人才的性格曹操都能駕馭。讀過三國志的人可能會發現,只要曹操想用他,很少人和他見過面後能逃脫。

  • 7 # 億莎影視

    曹操用人不重虛譽,他選用官員要“明達法理”,能行法治。用崔琰、毛玠掌管選舉,“其所舉用,皆清正之士,雖於時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終莫得進。

    為了保持和發展力量, 讓更多的人為自己的服務事業, 不受上述標準的約束, 強調 "只有提升"。

    只要有人才, 即使缺乏封建的道德品質, 人的背景較低, 他也注重提升。210至27年, 他做了三次 "任人唯賢", 挑選和任命了一些人才。打破氏族觀念, 招募地主階級的中低人一等, 壓制豪強, 加強中央集權。

    曹操的求賢令如下:

    全文:

    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曷嘗不得賢人君子與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賢也,曾不出閭巷,豈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

    “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於渭濱者乎?又得無有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

    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

    翻譯:

    自古以來開國和中興的君主,哪個不是得到賢德的能人和他一起治理國家的呢?在他們得到人才的時候,往往不出里巷,難道是偶然的際遇嗎?是上邊的人尋求發現的呀。這是特別需要訪求賢才的時刻。

    “孟公綽做大貴族的家臣是好的,但卻當不了滕、薛這樣小國的行政長官。”假如非得是廉潔的人,才可以任用,那麼齊桓公怎麼能稱霸於世呢!

    當今天下有沒有(像姜尚那樣)身穿粗衣懷有真才在渭水岸邊釣魚的呢?又有沒有(像陳平那樣)被指斥為盜嫂受金而沒有遇到魏無知推薦的呢?

    諸位要幫助我發現那些埋沒在下層的人才,只要是有才能的就舉薦出來,使我能得到而任用他們。

    擴充套件資料:

    曹操為了招納賢才還專門寫了一篇文章,叫做《求賢令》,赤璧之戰後,劉備佔有了荊州和附近諸郡;孫權力量也日益壯大;三國鼎立局面己基本形成。

    曹操要實現統一天下的理想,阻力非常的大。於是他在建安十五年(210),以迫切的心情,寫了這道求賢令,希望有更多的“賢人君子”和他一起“共治天下“。

  • 8 # 記錄歷史人生

    要說到曹操,大家對他的印象大抵都是“一代梟雄”,“挾天子以令諸侯”。今天我們來聊聊曹操怎麼招賢納士的。

    三國悠悠二百年,在二百二十年的三國曆史中,曹操集團取得了三國曆史上最終勝利。曹操之所以能夠取得最終的勝利,之所以在歷史上爭議頗大,一個很大的原因,那就是曹操唯才是舉。縱觀三國曆史,無一人能夠做到如此。曹操在長期的軍營生活明白了“人才”的重要性,故曹操對人才來只重才而不重德,這也使得他最終勝利。曹操對人才的重視,在整個歷史長河中也是名列前茅。曹操帳下文有荀彧,賈羽,郭嘉,武有張遼,龐德,夏侯惇,夏侯淵,典韋。許褚。那麼問題來了,曹操是用什麼手段招攬眾多人才為他賣命呢?今天我們來聊聊曹操選拔人才最重要的三個手段:重用降將,坦誠相待。

    這一條在中國歷史上怕是沒有多少人能夠做到,曹操憑藉他坦誠的胸懷和信任,快速的將這些人吸入帳下並委以重任。比如“五子良將”張遼,張遼原是呂布的將,因呂布戰死,轉而投入曹操帳下,從此,平步青雲,深得曹操信任。荀彧,郭嘉都是袁紹帳下,當荀彧拜入曹操帳下時,曹操直呼“吾之子房也”從此可看出曹操對人才的重視。用人不必親。

    曹操從宗室親友中挑選好的放在重要崗位。夏侯淵,夏侯淳都是曹操宗親,這些人最初是曹操的核心。是曹操的心腹,佔據了重要的位置,曹操雖不是世家之後,卻也是宦官之後,受教育程度較高。品古論今,如今好多明星也是用自己親人當自己經紀人。這也值得我們借鑑學習。選拔人才,不拘一格。

    在當時選拔人才都是以道德高低來選拔的。曹操為了招攬天下人才,不拘一格的用人,只要有才不論不論布衣平民,只要你有才,就能出人頭地。最著名的莫過是典韋,典韋原本是張邈部下的小兵,後來投到了夏侯惇帳下。在曹操戰呂布時,組織敢死隊,典韋就英勇地報名了,並在戰鬥中表現出色,因此曹操封他為都尉,收做自己的護衛。

    論古思今:曹操對人才的重視以及唯才是舉的思想對我們今天做事也有借鑑,做個領導要禮賢下士,愛惜人才,懂得拉攏人心。作為一個創業者我們需有豁達的心胸,積極向上、進取的精神。

  • 9 # 蒙啟Menky

    作為一代梟雄,曹操懂得珍惜人才,懂得給予人才好的待遇,讓人才能夠安心專注於輔助曹操出謀劃策;懂得禮賢下士,對於好的人才願意主動去爭取;懂得放權,信任下屬給予下屬權利,讓下屬自主發揮各自的特點。最重要的還是曹操家大業大,背景深厚,讓人才覺得跟著操作發展更有前途。好比現代的企業一樣,如何能夠吸引更多的人才,需要企業優良雄厚的實力,發展前景,良好的企業文化和工作環境,以及好的領導與人際關係,那麼人才就會源源不斷流入,給予強有力的後備力量

  • 10 # 晨曦影視剪輯

    要說到曹操,大家對他的印象大抵都是“一代梟雄”,“挾天子以令諸侯”。今天我們來聊聊曹操怎麼招賢納士的。

    三國悠悠二百年,在二百二十年的三國曆史中,曹操集團取得了三國曆史上最終勝利。曹操之所以能夠取得最終的勝利,之所以在歷史上爭議頗大,一個很大的原因,那就是曹操唯才是舉。縱觀三國曆史,無一人能夠做到如此。曹操在長期的軍營生活明白了“人才”的重要性,故曹操對人才來只重才而不重德,這也使得他最終勝利。曹操對人才的重視,在整個歷史長河中也是名列前茅。曹操帳下文有荀彧,賈羽,郭嘉,武有張遼,龐德,夏侯惇,夏侯淵,典韋。許褚。那麼問題來了,曹操是用什麼手段招攬眾多人才為他賣命呢?今天我們來聊聊曹操選拔人才最重要的三個手段:重用降將,坦誠相待。

    這一條在中國歷史上怕是沒有多少人能夠做到,曹操憑藉他坦誠的胸懷和信任,快速的將這些人吸入帳下並委以重任。比如“五子良將”張遼,張遼原是呂布的將,因呂布戰死,轉而投入曹操帳下,從此,平步青雲,深得曹操信任。荀彧,郭嘉都是袁紹帳下,當荀彧拜入曹操帳下時,曹操直呼“吾之子房也”從此可看出曹操對人才的重視。用人不必親。

    曹操從宗室親友中挑選好的放在重要崗位。夏侯淵,夏侯淳都是曹操宗親,這些人最初是曹操的核心。是曹操的心腹,佔據了重要的位置,曹操雖不是世家之後,卻也是宦官之後,受教育程度較高。品古論今,如今好多明星也是用自己親人當自己經紀人。這也值得我們借鑑學習。選拔人才,不拘一格。

    在當時選拔人才都是以道德高低來選拔的。曹操為了招攬天下人才,不拘一格的用人,只要有才不論不論布衣平民,只要你有才,就能出人頭地。最著名的莫過是典韋,典韋原本是張邈部下的小兵,後來投到了夏侯惇帳下。在曹操戰呂布時,組織敢死隊,典韋就英勇地報名了,並在戰鬥中表現出色,因此曹操封他為都尉,收做自己的護衛。

    論古思今:曹操對人才的重視以及唯才是舉的思想對我們今天做事也有借鑑,做個領導要禮賢下士,愛惜人才,懂得拉攏人心。作為一個創業者我們需有豁達的心胸,積極向上、進取的精神。

  • 11 # 哼一首歌91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一代梟雄文治武功三國時期無人能及,自然人才濟濟於下。

    一、文治斐然

    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尤工章草,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為“妙品”。

    二、武功非凡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曹操在世時,擔任東漢丞相,後為魏王,去世後諡號為武王。

    三、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

    政治

    曹操在政治上比較開明,加強中央集權,抑制地方豪強;用人唯才是舉,不論出身。曹操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門第觀念,羅致地主階級中下層人物,抑制豪強,加強集權。

    在選拔人才方面:漢時期選拔官吏,被選用人既要有仁義孝悌等方面封建道德品質,也要有高貴的家世出身。曹操為維護和發展勢力,讓更多的人為自己的事業服務,不受上述標準限制,強調“唯才是舉”。只要有才能,即使缺少封建道德品質、出身下層的人,他也注意提拔。210年到217年,他先後下了三次“求賢令”,選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軍事

    漢末三國的軍事家首推曹操。曹操鑽研兵法,有高深的軍事理論;在帶兵方面,他治軍嚴整,法令嚴明,戰馬踐踏麥地,拔劍割下自己一撮頭髮,以示處罰;在用兵方面,史稱他“行軍用師,大較依孫吳之法,而因事設奇,譎敵制勝,變化如神;在御將方面,曹操拔于禁、樂進於行陣之間,取張遼、徐晃於亡虜之內,皆佐命立功,列為名將。曹操能夠根據將領特點,用其所長。 例如,許褚、典韋壯武有力,忠誠奉法,曹操就讓他們戰則為軍鋒,息則統親兵;臧霸有恩信於東土,曹操將青、徐二州託付於他,從而得以專心對付袁紹,不必以東方為念;降將文聘本是劉表帳下大將,在江漢一帶頗有威恩,曹操任其為江夏太守,委以邊事,使御孫權。

    經濟

    曹操在北方屯田,興修水利,解決了軍糧缺乏的問題,對農業生產恢復有一定作用;漢魏之間,社會生產遭受嚴重破壞,出現大饑荒。這一時期,糧食供應成為各軍事集團最大的問題,因軍糧不足而無敵自破者不可勝數。

    文化

    曹操喜愛墳典和六藝之學。任魏公後,設定了掌管典籍的官吏,廣收在戰亂中散佚的東漢官府和民間藏書,“採輟遺亡”,藏在中外三閣和秘書省。還請蔡邕之女蔡文姬講其藏書之事,蔡文姬“繕書送之,文無遺誤”。由於他重視國家的文化建設,逐步建立了魏國的國家藏書。

  • 12 # 閒來無事聊聊歷史

    01 使用人才,不拘一格

    曹操的五子良將,張遼、徐晃、樂進、張郃、于禁。除了樂進是在曹操起兵的時候一直追隨他的,其他人都是半路投降曹操的。要知道,在那個講究門第的時代,這些良將能拋棄舊主來投奔曹操,這也足夠說明了曹操的人格魅力,而且曹操對這些降將都無比的信任,這也恰恰證明了曹操的胸襟。

    其中張郃在街亭之戰中擊敗馬謖,直接導致了諸葛亮北伐的失敗,拯救了整個曹魏。張遼也在鎮守合肥時多次擊敗孫權,整個江東的小孩只要聽到張遼的名字都不敢哭了。足見張遼的威名。而徐晃更是在襄樊之戰中,聯合呂蒙擊敗關羽,讓東吳奪取荊州,直接讓諸葛亮隆中對的戰略化為了泡影。

    就是曹操對有缺點的人包容。曹操對人才的態度就是不管你怎麼對待我這個人的,也不管你以前是不是看不起我,只要你有本事,能夠為我出力,是個人才,他就一律寬容。就像張繡賈詡,兩個人害死了自己心愛的大將還有兒子跟侄兒,曹操卻以“小過失”放過二人。作為一代梟雄,曹先生能有如此寬厚的心胸氣量對待人才,這在中國歷史上是很少見的。但正是這種非比尋常的氣量,讓他收羅了大量的人才,不像劉備陣營五虎將死後,出現青黃不接的情況。

    02 知人善任

    知人善任有幾個方面,第一你得知道哪些是人才,第二你得知道這些是什麼樣的人才,第三你得知道這些人才都要怎麼使用。

    曹操在這點上就做得非常好。例如選擇張遼守合肥,選擇曹仁守樊城。這兩位將領都在各自的位置上打出了赫赫威名。

    比方崔琰和毛階,這是曹操的兩位謀士,他們的特點是作風正派、清正廉明,曹操就讓他們去挑選官員。果然,他們選拔上來的官員都是德才兼備的。還有棗祗和任峻,他們的特點是任勞任怨,曹操就讓他們去屯田,果然,他們把曹操的屯田制度落實得非常好,為曹魏的爭霸提供了充足的糧草,奠定了良好的經濟基礎。

    03賞罰分明

    這不僅僅是體現在曹操對待下屬,更體現在曹操對待自己。曹操治軍是非常嚴格的,有一次曹操率軍出征,因為正好是麥子成熟的季節。曹操出征前就釋出了軍令,所有的將士,都不許踐踏麥田,誰踐踏了麥田,就按照軍法斬首。但是正好曹操自己的坐騎受到了驚嚇,踐踏了麥田,曹操就把隨軍的主簿叫過來,問他:我該當何罪?主簿說當斬,但是馬上又說:上古有言,法不加於尊者,刑不上大夫。於是曹操就割下自己的一縷頭髮代替自己的頭顱,然後把這縷頭髮傳視三軍,嚴明軍紀。也許對於現代人來說,割下一縷頭髮不算什麼大事,但是在古代,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頭髮是不能隨便割的。

    第4點就是對待不正派的選擇剷除

    曹操用人,很看重對方的人品。曹操對賣主求榮的人是極端鄙視的,對於這種人他都是格殺勿論的。就像他收買張松陷害龐德,後來卻將張松給斬首,這在當時人們看來誰還願意當你的內應呢!但是實際上曹先生看得比我們要遠很多,這樣做一是消除不安的因素,這樣的人能背叛別人,統一也能背叛自己。還有就是對自己陣營不安的因素做到警示的作用。

    所以,我認為,曹操正因為對人才採取了這四種方法,才能在亂世當中,迅速的成長起來,成為一方霸主。他這四種方法,也恰恰印證了他那句話:天下大業,首在英才。曹操用他自己的實際行動,吸引了人才,拉攏了人才,使用了人才。

    對於曹操的為人,現在爭論得還是比較厲害,但是,曹操的領導能力卻是公認的,他的這些管理技巧,對現在的我們還是有很大幫助的。

  • 13 # 詭狐w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短歌行》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郡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曹操有一統天下的壯志,也有容才用才的肚量,對於人才,曹操的渴望絲毫不亞於三顧茅廬的劉備,他招攬人才主要是以下幾方面。

    不拘一格,唯才是舉

    東漢末年在官員選拔上採用的是舉孝廉的模式,即由地方的郡守等長官推舉賢能的人做官,考評的標準啊是能力,而是名望品德。這就完成了世家子弟可以利用自己的資源來達成做官的目標,而寒門的上升通道被堵塞了,所以說三國其實是世家的三國。

    在幾位君主中唯一有志於打破這一阻礙的是曹操,他在任用人才時採用的不拘一格,唯才是舉的態度。曹操帳下有荀彧、荀攸這樣的世家子弟,也有郭嘉、賈詡這樣寒門出身,還有早期的謀士戲志才更是罪人的後代。武將中更是如此,五子良將中出了樂進、于禁是起兵時跟隨的,徐晃是黃巾軍的降將,張遼最早跟隨呂布,張郃是袁紹的部將。曹操不會因為他們的出身而有偏見,而是用人不疑。在統一北方以後曹操還向天下發布了"招賢令",充分體現了他對人才的渴求。

    禮賢下士,寬宏大量

    作為一名君主,曹操對於人才的待遇是十分優厚的,他虛心納士,對有用之才極近禮遇。曹操厚待劉備、關羽的事情是盡人皆知的,其實他給予自己重要的謀臣將士的優待遠在劉、關二人之上,故大多能得人死力。

    尤為難得的是,曹操能用度外之人,即對有用的人才做到不記前嫌,即使是仇敵也不念舊惡,不加報復,表現了一個政治家的博大胸懷和恢弘大度。例如,在擊敗袁紹後發現許多朝廷的官員與袁紹暗通的書信,有人提出要查清之後收而殺之,曹操卻說“當紹之強,孤亦不能自保,況他人乎?”遂命“皆焚之”。

    又如陳琳,原是袁紹的部下,曾為其起草討曹檄文,直罵到曹操祖宗三代。但歸附曹操之後,仍然受到重用,並未遭受報復。再如張繡,與曹操有殺子之仇。但張繡歸降後,曹操不計前嫌,仍拜他為揚武將軍,並結為兒女親家。官渡之戰中,張繡力戰有功,後又擊破袁譚,曹操論功行賞,增邑二千戶,其他“諸將未有滿千戶者”。寬宏的心胸是曹操吸引人才的另一個原因。

    賞罰分明,令行禁止

    曹操最後一個吸引人才的點在於他賞罰分明,令行禁止,不因為親疏遠近而採用不一樣的姿態。例如,曹操弟弟曹洪治軍不嚴,手下計程車兵有劫掠百姓財務的情況,當時于禁負責治安,就派兵把曹洪的部卒抓起來殺掉了。曹操瞭解後嚴厲的批評曹洪,並重獎于禁,說他治軍嚴謹,有古代名將的風範。

    對於自己曹操也是如此,一次曹操率軍出征,正好是莊家長苗的季節。曹操就釋出了軍令,不許踐踏麥田,違令者就按照軍法斬首。但是曹操自己的坐騎受到了驚嚇,踐踏了麥田,曹操就把隨軍的主簿叫過來,問他:我該當何罪?主簿說當斬,但是馬上又說:上古有言,法不加於尊者,刑不上大夫。於是曹操割下自己的一縷頭髮代替自己的頭顱,然後把這縷頭髮傳視三軍,嚴明軍紀。

    綜上所述,曹操吸引人才主要是兩個方面。對於自己嚴格約束,做到放權,給人才充分的施展空間;對於人才極盡禮遇,寬宏大量,做到充分信任。

  • 14 # 潁州城市遊記

    在很多人的腦海中,曹操是一個著名的軍事家及政治家,只知道他在軍事及政治上有著巨大成就。其實,曹操還有一個身份,就是優秀的詩人。他滿腹才華,曾寫下無數優秀的詩作,令人震撼。

    但是他的這個身份卻很少有人知曉,因為在《三國演義》中他被刻畫為了“奸雄”的模樣,以至於人們只知其奸詐而不熟知其內心。其實真正的曹操,與奸詐並沒有多大的關係,反倒是一位真正令人敬佩的英雄。

    在他有生之年,一直有偉大志向,並且為之奮鬥著。在這期間,無數佳作如泉水而湧。今天我們要談的就是他詩作中最經典的一篇,通篇都是經典名句,並且蕩氣迴腸,盡顯英雄氣概。

    各位,你們知道是哪一首嗎?

    提起曹操的詩作,我們腦海中馬上就浮現出一句“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這一句在現代非常流行,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杜康”不再是最好的解憂方式。因此一些網友們也對此句進行了魔改“何以解憂?唯有暴富。”

    當然了,說到底還是歸功於曹操的能力,文字也是具有生命力的,曹操讓他筆下的文字充滿了與時俱進的生命力,經久不衰。另外,還有“山不厭高。海不厭深”這類有深度的句子,也是出自曹操之口。

    圖片:何以解憂?

    其實,這些名句都出自於曹操的《短歌行》中。曹操知道,要想得天下,憑他一人之力是遠遠不夠的。只有“攬盡人才”才能圖謀霸業。為此,他寫下了這首詩歌,目的是招攬天下之賢才。

    下面我們來看一看這首詩的全文。

    《短歌行》其一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此作共有三十二句,每八句屬一層,所以本詩共分為四層,其意各不同。

    我們先來看第一層,暢飲之時以歌助興,時光匆匆,還有幾多個春秋?人生彷彿就像是早晨的露水那般短暫,還沒享受夠世間的美好便遺憾離場了。

    時日不斷逝去,無法挽回,而逝去的日子裡又總是多苦難。歌聲縱然慷慨激昂,但是我卻絲毫無法忘卻心中苦悶。怎樣才能忘掉憂愁啊?大概也只有美酒了吧。

    從頭到尾,都注重突出一個“愁”字,人生苦短之愁,去日苦多之愁,連綿不絕的愁。“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看起來是教人及時行樂,但曹操是何人,他怎會這樣消極的面對生活。

    其實,言外之意是鼓勵人們趁著有限的時光建功立業,方為人生痛快之事!這也曹操的壯志契合,也符合他招賢納士的鼓勵。

    圖片:對酒當歌

    此詩的第二層意思主要在於“求賢”。“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原意是寫女子對情郎的念想。曹操借用典故,並且巧妙的換了主題,將此比作自己對賢才的思念。

    這裡又多了一個憂愁,愁天下賢才無法為自己所用。“青矜”指代的是當時的賢才,為了這些人,曹操終日“沉吟”,那他在沉吟著什麼呢?天下賢才那麼多,為何不主動投奔於我?

    可見,曹操的心思已經被“求賢”不得的憂愁給包裹住了。曹操的求賢之心是真切的,例如陳琳曾經給袁紹寫過檄文,將曹操給罵得狗血淋頭。但是曹操卻並不在意,反倒讚歎陳琳的才華。

    官渡之戰勝利之後,陳琳被擒,曹操不但沒有將其殺害,反而還給了他一個官職。

    第三層也非常有意思,先表露了自己的憂愁,然後再寫自己的歡樂。天下賢才就像那天上的明月,何時才能到達我的陣營?為此我寢食難安,終日憂愁。

    隨後寫樂,若是賢士前來,必然設宴款待,把酒言歡共謀大事!這裡曹操反覆多次的寫自己對於“賢才”的渴望,其實就是為了深化主題,加強情感。讓那些賢才之士看到他的真誠。

    其實,曹操這裡的才俊很可能是指有著鳳雛之稱的龐統。當時荊州以及江南一帶名氣最盛的當屬臥龍鳳雛,而臥龍已經追隨劉備,那麼可推斷曹操是在期待龐統的到來。可惜,最後龐統還是不願追隨於他。

    圖片:龐統追隨劉備劇照

    最後一層,月光明亮星光暗淡的夜色中,一群烏鴉向南而飛,圍繞著樹木繞了幾圈,卻沒有找到可棲身的地方。

    其實說的是那些賢才們不要在選擇張望了,在這建功立業的時代應該跟隨他的陣營,他這裡能夠提供大顯身手的舞臺。

    高山不會厭煩自己的挺拔,大海也不會厭煩自己的深度,周公為了待客能吐掉口中飯食,我也能做到周公那般禮賢下士。這裡曹操自比周公,還是希望天下才俊能夠追隨於他。

    綜合來看,通篇都在寫對賢才的渴望,運用各種手法和典故,豐富了本詩的內容。此外在詞句方面更是充滿了霸氣的意味,符合曹操的個人形象,不愧是千古雄才。

    曹操是公認的政治家,擅長謀斷之事。同時,他對詩詞也非常喜好,頗有研究,並且留有多首著作。這首《短歌行》就是其代表作之一。

    通常來說招募賢才志士都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但是曹操透過自己對文字的理解和運用,化莊嚴為懇切,更能博得有才之士的認可和贊同。所以說,曹操有那麼多能人相助,不是沒有理由的!

    此外,我們也能見得詩詞的重要性,不僅能夠陶冶自己的情操,更能在招賢納士中一展才情,吸納更多的人才

  • 15 # 幾世浮沉幾飄零

    曹操是宦官之後,自己父親的太尉是用錢買來的。

    雖然曹操為官後執法嚴明,對抗宦官集團。但是在世人的眼中他算不上清流,曹操沒有袁紹四世三公顯赫的家世為背景。

    曹操刺殺董卓失敗後,逃回家鄉便招募士兵等待時機討伐董卓。這時候我認為曹操是真的要做大漢的忠臣,所以他可以吸引從袁紹出走的王佐之才荀彧呀!如果不是政治理念相同的話,荀彧不可能和曹操相處如此完美。

    曹操手下許多重要的人才都是透過荀彧的介紹才選擇曹操,與其說他們選擇曹操不如說他們相信荀彧的眼光。

    曹操用人不拘一格降人才,唯才是舉這一項,可是打破了漢家王朝鐵定的準則,這總打破常規思維的人,必定有他的過人之處。實際上我認為曹操是對的,在這千里無雞鳴的亂世之中,與其用那些德行上有所欠缺但是能力上很強的人,也不用那些腐儒,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人。

    曹操的第一條原則是:德才兼備,唯才是舉。在那個非常時期,這個非常人物用人之道也是非常之舉。只要是個人才,曹操都要,只要你肯給我裝點門面就行。其實他更注重的是實才,而不是虛名。在那個特殊時期,身處劣勢的他反常規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建立自己的智囊團。

    第二條是:重用清官,不避小貪。他身邊的謀臣有讓他敬畏和敬重的清官,他委之重任,也有貪點雞毛蒜皮的,他也利用他們的優點擇才適用。

    第三條是:大德與小節。荊州劉表生前重臣文聘,荊州其他地方紛紛投降曹操,唯獨文聘不肯投降曹操,即使劉表之子勸說,也無效。後因大勢已去,他自己找到曹操,曹操問其為何早期不降?文聘痛哭:“我受劉荊州之託,堅守城池,豈能食言,託孤於我。而今,我降與你,是萬般無奈呀。”曹操感動落淚,繼續任命文聘繼續做江夏太守,這一守就是幾十年,期間文聘數次擊退了關羽。如此大德之人,曹操很明白該給什麼樣的位置,對於身邊的個別行為不檢點的謀臣如,他是睜隻眼閉隻眼,而對於當眾痛斥郭嘉不檢點行為的一個謀臣,他又給予嘉獎。他的意思就是:“你這樣做是對的,你守住了道德底線。”

  • 16 # 熙水長流說史詩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或為名利,或為財利,要吸引人才首先得自己有才,時勢造英雄,亂世造梟雄,曹操在當時政治,經濟,軍事,文學上都有一定的造詣,是當之無愧的“領頭羊”。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曹操用荀彧、荀攸這樣的世家子弟,也用郭嘉、賈詡這樣的寒門出身,曹操五子良將中除了樂進,于禁是起兵時跟隨的,其他都是半路跟隨的,徐晃是黃巾軍的降將,張遼最早跟隨呂布,張郃是袁紹的部將。曹操不會因為他們的出身而有偏見,而是用人不疑。

    好刀用在刀刃上

    曹操知人善任,根據不同人才的性格特點分派給適合他們的任務,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街亭之戰—張郃擊敗馬謖,直接導致了諸葛亮北伐的失敗,拯救了整個曹魏。

    張遼鎮守合肥—多次擊敗孫權,威懾整個江東。

    襄樊之戰—徐晃聯合呂蒙擊敗關羽,讓東吳奪取荊州,讓諸葛亮隆中對的戰略化為了泡影。

    崔琰和毛階—負責選拔地方官員

    棗祗和任峻—負責屯田,為軍隊提供充足的糧草。

    胸懷若谷,海納百川

    曹操對仇敵也不念舊惡,不加報復,他在擊敗袁紹後發現許多朝廷的官員與袁紹暗通的書信,曹操說“當紹之強,孤亦不能自保,況他人乎?”遂命“皆焚之”,沒有繼續追查。還有歸降的張繡,儘管曹操與他有殺子之仇,但他不計前嫌,仍拜他為揚武將軍,並結為兒女親家。表現了他廣闊的胸襟。這也是他能夠吸引人才的原因。

    嚴於律己,賞罰分明

    曹操自己的坐騎因受到驚嚇踐踏麥田而違背軍令,曹操割下自己的一縷頭髮代替自己的頭顱,然後把這縷頭髮傳視三軍,嚴明軍紀。還有曹操弟弟曹洪治軍不嚴,手下計程車兵劫掠百姓的財務,當時是于禁負責治安,他就派兵把曹洪的部卒抓起來殺掉了。曹操瞭解後嚴厲的批評了曹洪,重獎了于禁。

    內外兼修,文風傳承

    曹操在文學上也有一定的造詣,《短歌行》流傳於世。“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還有其子曹植也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星星。

    總結

    我們要學會修養自身,讓自己成為有用之人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安家》有感,原生家庭對你有哪些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