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荒唐的夢境
-
2 # Belleo
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是相當大的,可以說這種影響根深蒂固,是一輩子的,所以家庭教育很重要,作為父母給予孩子生命了,更要好好的去教育孩子,給孩子一個好的原生環境,讓孩子積極樂觀富有責任心正能量
-
3 # 紅豆梧桐
《安家》最近熱播,可以說是火的一塌糊塗,裡面的女主房似錦(孫儷飾)漂亮幹練,自帶張力,為了自己的人生拼搏在房地產市場。
為什麼房似錦會這麼賣命,這麼的好大喜功,究其原因和她的原生家庭有關,房似錦小時候差點被親媽扔進井裡,在她幼小的心裡埋下了仇恨的種子,她認為媽媽不要她是因為自己不夠好,不夠優秀,不是男孩。所以她玩命的賺錢去證明自己,同時也掩飾著內心的自卑。這些人格的缺陷將伴其一生,沒有自信的人生是悲哀的。
如果原生家庭的氣氛是和諧的美滿的 ,那麼孩子幼小的心靈將充滿Sunny,自信滿滿。因為爸爸媽媽會尋找孩子的閃光點,建立孩子的自信心,那麼孩子心理將會是健康的。
-
4 # 花樓電影人生
《安家》,據說是翻拍自2016年的熱門日劇《賣房子的女人》。
雖然劇情做了改動,但是主題基本很接近,都是透過一個金牌中介賣房子的故事來展示當代家庭中的複雜關係以及人們內心潛藏的需求。
表面是賣房子,其實是在傳達對人性的洞察。
隨著劇情的發展,我們漸漸知道,在這樣一種反人性的操作下,都是因為她有一個慾壑難填的父母,她最大的軟肋就是她的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是生命成長的土壤,小時候的經歷,成長環境,父母的教導,最後才雕刻成我們如今的模樣。
這些經歷就像是一隻只蝴蝶,輕輕的煽動的翅膀,就改變了我們命運的方向。
沒有人的成長環境是一帆風順的,或多或少都會有這樣那樣的缺失。
原生家庭這個詞放到,歷史的長河來看,它可以讓你早早明白什麼是你不想要的東西,然後趁早遠離他們。
這也許是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積極影響的一面吧。
擺脫原生家庭負面影響的三個方法:訓練人格獨立,追求經濟獨立以及找到新的依戀關係,組建後天家庭。
無論什麼樣的家庭,對於父母,我們應該心懷感恩,畢竟他們給了我們生命。
隨著年齡的增長,童年的記憶和經歷會慢慢弱化,我們能做的就是可以通過後天的塑造,還有自我有意的提升,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還好自由選擇永遠是成年人的權利。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5 # 雷死人不償命囧圖集
所謂“懸浮劇”,一般指的是一些打著行業劇的外衣,實則充斥著脫離現實劇情的都市肥皂劇。
老實說,“懸浮劇”的問題已經存在較長時間了,這也是官媒罕見的對此提出質疑,只是可惜,這篇放在報紙上版面最多也就幾塊豆腐塊大小的文章僅僅也只能是發個牢騷,對於改變“懸浮劇”的現狀幾乎沒有實質性的作用。
原因在於,“懸浮劇”客觀存在的社會基礎太龐大了,在“懸浮劇”的背後,是充滿了浮躁的行業、演員和觀眾。
一、投資人、編劇、導演
所謂浮躁的行業,更多指的是“懸浮劇”的投資人、編劇和導演們,他們是製造“懸浮劇”的始作俑者。
從客觀角度分析,“懸浮劇”產生的一個外在因素是投資安全問題。舉一個例子,著名編劇劉和平的《北平無戰事》,從劇本開始寫作開始算,先後有六位投資人感興趣表示要投拍,結果全都由於各種原因放棄,其中一個很重要的障礙就是擔心稽核不透過。
這是目前影視行業存在的一個現實問題,這就導致很多影視劇投資人自動轉向一些風險小的劇種,宮鬥劇劇、穿越劇可能會涉及腹黑導向和修改歷史等問題,但都市劇和架空劇以及玄幻劇裡的膩膩歪歪、情情愛愛還是很安全的。
像《安家》一樣,如果真的在劇中拍攝大量房地產交易中的潛規則甚至違法違紀現象,其安全係數肯定遠不如讓主角談一場膩膩歪歪的戀愛。於是我們就看到《安家》只有前三集可看,剩下的基本都是肥皂劇套路。
投資人偏愛“懸浮劇”當然也不是隻從安全性考慮,也和懸浮劇的製作週期短,炒作方便,變現迅速有關。因為“懸浮劇”不需要過硬的專業常識,不需要嚴謹的邏輯,不需要精確的表達和細節,甚至連製作都不需要很精細,能夠最大程度實現工業化的速度優勢。
如果投資人定下了“懸浮劇”的風格,那麼編劇和導演自然就會在資本的指揮棒下去生產大量類似劇種。
著名編劇汪海林說過,現在的編劇普遍沒有骨氣和傲氣,沒有幾個人能堅持藝術的操守,在利益驅使下明目張膽的生產垃圾劇本。
筆者就聽過一個小編劇吐槽,他剛畢業時進了一家工作室,老闆是一個大編劇。一天,老闆扔給他一份大綱讓他寫。他以正常的寫法寫了三集遞上去結果被打了回來,原因是衝突不夠,矛盾不夠,人物不突出,其實潛臺詞就是“不狗血”,客戶不滿意。於是這位仁兄捏著鼻子按照現在各種神劇的狗血套路重寫了幾集,結果老闆很滿意。最後這個劇本寫成,署上老闆的名字賣給了影視公司,最後電視劇拍成之後雖然收視率不高但據說還是拿了什麼獎。不過,真正的編劇還是拿一份微薄的收入,大頭還是老闆的。
這種市場環境下,讓編劇能像劉和平一樣一個劇本寫幾年之後再賣幾年,非常不現實。就算是劉和平寫的《大明王朝1566》,當年也不一樣是收視率慘淡嗎。
投資人浮躁,編劇浮躁,導演要是能靜下心來才怪。知名演員柯藍曾經吐槽過一個導演,他連劇本都沒看過就敢吆五喝六當導演,演員這邊情緒都到位了,他喊停,居然只是為了捯飭一下演員的髮型。
二、浮躁的演員
隨著網路時代的來臨,我們能在各種媒介上刷到各種演員的新聞和花邊,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現在很多一線明星的新聞不是參加活動就是參加綜藝,或者就是跟某某人在某某地度假。有個詞已經很久沒有出現在明星新聞裡了,那就是“體驗生活”。
筆者記得,上次看到某個明星去體驗生活的新聞,還是姚晨為了出演《潛伏》裡的翠萍去農村生活了一個月。這還是由於她拍了幾場戲感覺不行才去的,也不是一開始先體驗生活再拍戲。
在八九十年代,體驗生活幾乎是演員的必修課,我們就不提《紅樓夢》演員的集中培訓了,包括像《外來妹》等熱播劇,其背後演員們的體驗生活都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就算是古裝劇不能體驗,熟讀相關書籍和人物史料也是必須要做的功課。
現在呢,《新三國》的編劇沒看過《三國演義》和《三國志》,《新紅樓夢》的演員沒讀過《紅樓夢》,這簡直是讓人匪夷所思。
隨著網路時代資訊的爆發,我們現在知道了,很多劇組都有“數字演員”的存在,“摳圖”已經不是新聞,現在甚至到了連一個背影都要替身的地步。
那麼明星們不去體驗生活去幹嘛了?綜藝、秀場、飯局……或者去“研究劇本”。
一個演員透過演戲走紅了,他不是繼續深耕本職工作,而是進軍時尚、綜藝甚至金融、餐飲、投資等行業,唯恐賺錢速度慢了,演員只是一個維持熱度的東西,早已經不是熱愛的事業了。
所以,以前的演員不一定是明星,但成為明星的一定是好演員。現在的好演員真不一定是明星,而明星也真不一定是好演員,甚至都不一定是演員。
三、浮躁的觀眾
馮小剛曾有一句非常有爭議的話,那就是“垃圾觀眾”理論,正是有垃圾觀眾的存在,才會有大量垃圾電影的產生。
這話很偏激,但也同樣很有道理。以電影為例,越來越多的爛片充斥著電影院,但電影院同樣爆滿,一部分觀眾出了影院就罵,還有一部分觀眾則相當能“自我安慰”。
大場面,爛劇情的電影:看電影就是看場面,現在誰看劇情啊。
小鮮肉,爛劇情的電影:我看這部電影就是衝他去的。
純搞笑,爛劇情的電影:讓我笑了這就夠了,誰讓生活壓力那麼大。
所以,一部大場面、小鮮肉、純搞笑的電影基本上是會大賣的,劇情、有細節的劇情、有邏輯的劇情、有人文情懷的劇情,都不重要了。電影脫離了講故事的根本,變成了一個秀場。
有些電影宣傳時動輒就是說投了十幾億,動輒就是劇本打磨多少年,動輒就是用了好萊塢某項最新裝置,大家都把功夫用在了戲外的宣傳上,偏偏這種宣傳還真有很多人相信。
電影如此,電視劇同樣,一部劇情經不起推敲的電視劇一樣可以被人為炒熱變成熱播劇。所以現在有很多人寧願去翻看十幾年前甚至二十幾年前的老劇,至少看了那些電視劇不會感覺自己的智商被侮辱。
每當我們抱怨現在的電影和電視劇不好看時,我們應該檢討下自己,是否也曾容忍甚至支援過那些爛大街的影視劇。
“懸浮劇”的出現不可怕,可怕的是“懸浮劇”能讓投資人賺錢,能讓演員走紅,能讓很多觀眾追捧,這樣的現象才是最可怕的。
因為,我們有時候不得不懷疑一件事,難道是社會和大眾的審美出現了問題,還是本身“懸浮劇”才是正義的一方?
細思極恐。
-
6 # 意象樹心理
原生家庭是這幾年來才火起來的詞,隨著這個詞的走紅,我們對自己和原生家庭之間的關係也開始有了更加細緻地探索。
《安家》中,羅晉飾演的徐姑姑在15歲生日那天,母親跳樓去世。
母親跳樓的原因是因為徐姑姑的父親出軌,兒子生日那天,她要求徐姑姑的父親回家陪兒子過生日,但是卻被拒絕,於是她一氣之下,在小三家的頂樓縱身一躍跳樓身亡,從此徐姑姑就沒有了母親。
被拒絕和被傷害之後的徐媽媽對徐爸爸是沒有攻擊性的,她把所有的攻擊性都轉移到了自己身上,最後傷害了自己,扔下自己的孩子。
可想而知,在她跳樓之前,她的內心承受了多少傷害,但是她從來都沒有對丈夫還擊,也沒有對兒子訴說,最後選擇了這條道路。
從此,徐姑姑的家庭破裂了,但是他心中對家的美好期待沒有破裂,所以他最後做了房地產中介這個行業。
因為母親自殺的原因,徐姑姑把母親的死全部歸結在父親頭上,他對母親處理衝突的方式產生了認同,所以他在生活中一直迴避和別人發生衝突,把自己的前妻張乘乘慣成了只懂索取,不懂付出的渣女。
他對張乘乘基本上是有求必應,張乘乘犯了錯誤他也是總是迴避心中的衝突和怒氣,仍然一味的縱容她,最終張乘乘走上了出軌的道路,他也經歷了他母親所經歷的一切。
張乘乘出軌之後,他受到如此大的傷害,竟還是自己一個人搬了出來,分文不取,還要時不時忍受她的騷擾,即便這樣他都沒有對張乘乘發過火,還在容忍他,就像她媽媽當年一樣,他對傷害自己的妻子也沒有展現出任何攻擊性。
張乘乘出軌好像是一個輪迴,同樣發生在媽媽身上的事情如今也發生在了徐姑姑身上。
但是遇到了房似錦之後,他發生了改變,房似錦凡事都敢為自己爭取,只要是屬於自己的就據理力爭。
徐姑姑和她在一起之後也慢慢發生了改變,他開始反抗,開始回擊。
最終他同房似錦一起和一直欺負自己的翟雲霄宣戰,從張乘乘那裡要回來一套房子作為他和房似錦的婚房使用。
簡直大快人心。
但是如果沒有房似錦的出現,徐姑姑還是在原生家庭的陰影中走不出來,財產都被張乘乘霸佔,店長的職位也被老同學使壞剝奪,30幾歲的男人無家可歸,工作也保不住,簡直是太慘了,不知道他最終會不會選擇他媽媽的老路。
所以說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還是蠻大的。
就像徐姑姑一樣,原生家庭對我的影響也很大,我的行為方式,我對待世界的看法,我的思維習慣,我處理情緒的方式,處理問題的方式,我的睡眠習慣,用餐習慣,我有什麼優點缺點,這些都跟原生家庭有很大的關係。
不只是我和徐姑姑,我相信對每一個都是一樣。
但是我們要清楚的認識到,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不是決定性的。
就像徐姑姑遇到了房似錦之後會發生改變。
原生家庭給你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會因為一些機遇而發生改變。
-
7 # 超A電影
1.觀《安家》有感:原生家庭決定你的前半生,但你可以決定自己的後半生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安家》,孫儷飾演的房似錦是一個房地產中介,理性、專業、能幹,號稱沒有她賣不出去的房子。似錦,前程似錦,多麼美好的名字。
2.可真的是這樣嗎?一個房地產金牌銷售,穿的是最普通的職業套裝,住的是死過人的凶宅,吃的是最廉價的包子豆漿,月薪不低卻一貧如洗。
在同事眼裡,她冷漠無情,為了能多賣房子,她一聲不響便撬了同事的單,即使是手受傷了,還能若無其事地繼續工作。
3.任誰看,這都是一個為了錢不擇手段的職場白骨精。
但當鏡頭對準房似錦的童年,你就會發現,她變成現在這樣是有原因的。
房似錦,是房家的老四,也是家裡第四個女孩。母親潘貴雨剛生下她,還戴著坐月子的頭圍,就想把她丟進井裡淹死。原因簡單粗暴——又是女兒,實在養不起了。
所以,似錦,其實是四井——老房家要扔在井裡沒死成的老四,房四井。
雖然被爺爺撿回了一條命,可是爹不疼娘不愛,三個姐姐都欺負她。
她是老房家所有成員的發洩物件,無論是誰不高興,都可以揍她一頓,不需要理由。
4.為了躲避捱打,她只好拼命地跑,以至長大後,她笑稱“別人跑步是為健康,我跑步是為活命。”成績優異的似錦,常常被潘貴雨攆去打工賺錢,九年義務教育,她硬是比別人多讀了三年。好不容易,才在爺爺的支援下,大學畢業,有了工作。
小時候遭遇的種種不公,都轉化為她前進的動力,她憋著一股勁兒,勢必要出人頭地。
所以短短五年,她便從普通銷售成了金牌銷售。
另一方面,她仍然擺脫不了潘貴雨的挾持,那個被稱之為“媽”的人,隔三差五就向她討債,空口白牙毫不含糊地就報出100萬來。
沒有?不給?那就奪命連環call、去公司鬧,不給你留任何臉面。
要錢要得多了,連威脅都這麼輕車熟路。
5.房似錦的故事,讓我想起了現實中的歌星張韶涵:她出生在臺灣一個普通的家庭。爸爸有心臟病,家裡還有弟弟妹妹。作為老大的她,小學五年級就開始在媽媽開的飯館裡幫忙。
後來父親生意失敗,又因為心臟病不能正常的工作,一家生活更加的拮据。那個時候15歲的她就開始擔起了照顧家庭的責任。送便當、刷盤子、賣奶茶,什麼工作她都做過。
因為熱愛音樂,又有著一副好嗓子,她三年的時間,參加了近20多次歌唱比賽。但其實說的夢幻一點,那是夢想,而落到現實,她就是為了成名,這樣就可以賺來錢養活一家人了。
終於,憑藉不懈的努力,她很快紅了。她成名後,賺到的錢全部打入母親賬戶,自己只留少許生活費用。
她是個聽話的乖孩子。可人有旦夕禍福,大紅大紫之時,疾患悄然來襲。她病了,嚴重的心臟病復發,需要做手術。可是沒想到的是,就在她治病的這段時間裡,自己的親生母親將自己這麼多年賺來的一億多臺幣(摺合人民幣2100多萬)全部拿走了!
捲走就捲走吧,畢竟是親媽。她從頭開始,振作打拼,想把被母親捲走的,再賺回來。
然而,神奇消失的媽媽,又神奇的出現了。這次母親回來,出手狠辣。她對媒體哭訴了女兒不養家,不養她等諸多劣跡。媒體如獲至寶,瘋狂亂報。
她的事業,瞬間降至冰點。可那是親媽呀,為何這樣對她?沒別的,就是媽媽想再多要點錢——每月100萬臺幣。
可她沒有這麼多的錢。
沒有?那就別怪當媽的不跟她客氣啦。上大招!當著媒體的面,母親用顫抖的手,給女兒寫信:請你珍惜自己,教導弟妹走正道,不要再帶著她們吸毒酗酒了哦。
她百口莫辨。為表清白,去醫院做尿檢,就為了證明自己沒有吸毒。但媒體才不管你辣麼多,照樣亂報導一氣。她的事業,終被母親成功毀掉。
然而這隻打不死的小強,她又回來了。10年後,在2018年《歌手》的舞臺上,她憑藉一首《阿刁》成功的逆襲。把這麼多年的悲慘命運全部在這首歌聲中大喊出——
命運多舛、痴迷淡然、揮別了青春、數不盡的車站、甘於平凡卻不甘平凡的腐爛
你是阿刁、你是自由的鳥!把這麼多年的傷痛折磨,全部都吶喊出來,再次驚豔全場。
6.【感悟】看完以上故事,不知多少人在房似錦這裡,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無法擺脫的原生家庭,逃無可逃的人生宿命。特別是那些被原生家庭傷害過的人,那些傷害,或許要用一輩子去消化。也很難有人的原生家庭,如張韶涵這麼刺激。親生爹媽不屈不撓、無休無止的想毀掉她,如果不是媒體追蹤親證,說出來誰會信?
然而決定我們人生方向的,不是原生家庭,而是我們的選擇。如張韶涵般,我們要做的不是哭訴誰錯了,而是戰勝那不堪的家庭,從悲哀的惡性迴圈圈中跳出來!
是的,我們始終擁有選擇。是選擇做一個常態的人?負起人生責任,經營自己的事業與愛。還是選擇做一個嬰孩?年紀老大鬍子花白,還在地上打滾撒潑,哭叫著都是你的錯,都是你們的錯……
生活是朵玫瑰,嬌豔欲滴,卻頂尖帶刺。有人看到了花,有人只看到了刺。選擇鮮花,就是幸福。原生家庭虧欠你的,你最終要靠自己找回來,即使不能原諒,也要學著放下,最後與自己和解。暮色見明月,朝花可夕拾,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與其在韶華盛年蹇滯掩泣,莫不如振作起來,為自己贏取一個美好未來。
-
8 # 娛樂小錦漁
一部好劇,總是值得人們一品再品。《安家》這部劇所折射出的社會現象,一直是人們熱議的話題。今天有幸來回答這個問題,我認為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而且是威力巨大的。下面,我們就從該劇三位人物的人生經歷來看一看吧。
房似錦,被原生家庭所困的人。
房店長剛來靜宜門店的時候,穿著黑風衣,拉著黑皮箱,夾著黑皮包,挎著黑雨傘,這一身黑的打扮儼然就是從契訶夫小說《套中人》中走出來的,只不過套住這位姑娘的是她的原生家庭。
她打扮樸素,有些土裡土氣,生活又十分節儉,為了便宜的房租,甚至不惜租下了凶宅來住,這是因為她來自一個貧困的農村家庭,家裡姐弟眾多,負擔沉重。特別是剛出生就差點被母扔到井裡的人生遭遇,造成她了心靈上難以彌合的創傷,使得她既孤獨自卑,又爭強好勝。從小沒有得到父母的關愛,她不太會與人相處,也不怎麼懂得表達感情,剛到門店的時候,她處處以店長的身份頤指氣使,和小夥伴們處得都不太愉快。她說沒有她賣不出去的房子,拼命地提高業績,就是為了證明自己,透過職場上刷存在感,來彌補她在家庭原生家庭當中缺失的那份存在感。
徐姑姑,被原生家庭傷害的人。
15歲生日那天,父親出軌,母親跳樓自殺,給他幼小的心靈造成了難以言喻的創傷。他痛恨父親,多年來父子關係淡漠,他暈血,從此也不再過生日了。這些都是表面上的影響。深層的影響在於徐姑姑自己的婚姻,結婚後他為什麼對張乘乘那麼寵愛?可能在潛意識裡,他要做一個疼愛妻子的好丈夫,不希望自己像父親當年那樣。可寵愛的結果就是,張乘乘出軌還大言不慚地說她是激情犯錯。
兩人離婚後,張乘乘又總藉著懷孕來對他反覆糾纏,他為什麼總是優柔寡斷,姑息縱容?也是因為他不想像父親那樣不負責任,如果這個孩子真的是他的,他肯定會負起做父親的義務,不會像父親當年那樣。不得不說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真的是太大了。
朱閃閃,被原生家庭耽誤的人。
朱閃閃,這個漂亮的上海姑娘,演了那麼多集,卻一直沒有物件。原來,她的擇偶標準裡有一項硬性條件就是是男方必須是上海本地人。朱閃閃和王子健彼此喜歡,但誰也沒有向對方表明心意,和這項硬性的條件有很大關係,因為王子健不是上海本地人。
那麼,朱閃閃的這條擇偶標準是怎麼來的?原來啊,是她父母灌輸的,每次朱閃閃回家,父母說起這事,首先就要問男方是不是上海本地人,如果是就喜笑顏開,極力攛掇女兒與對方相處,也不問兩人是否有感情。朱閃閃就這樣被父母的標準牽制著,影響著,蹉跎著大好的人生年華,還差點就讓她失去了一個真心相愛的人。
原生家庭也許是我們不能選擇的,但卻是我們可以反思的,當我們發現了弊端,也是可以去改正的。
-
9 # 春明兄
安家這部電視劇很現實,表現出來當代社會人對房子的渴望跟慾望,在大都市遙不可及的房價讓很多外地人把買房當成了一個夢想,可是現實的無奈一直壓垮著他們,但是隻要有夢想,房子會有的,麵包也會有的
-
10 # 小靜嘚吧嘚
我是冠軍侯!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題主問的《安家》有感,原生家庭對你有哪些影響!下面我來說說我的觀點:
《安家》這部由孫儷主演的電視劇火了起來!隨著這部電視劇的知名度不斷加大,也反應出了很多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原生家庭到底對一個人有多大的影響!
她是幼時被扔在井裡沒死成的老四,一路自強,對待工作兢兢業業,雖然對待同事有時候也許看起來不太通情達理,可是她問心無愧,她之所以那麼拼為了工作,是因為她背後有個吸血鬼般的媽媽。這個媽媽對她的傷害簡直是殺人如無形。
早餐永遠是包子和豆漿,一口氣吸一杯豆漿,吃麵條總是狼吞虎嚥。因為小時候家裡窮,兄弟姐妹多,吃飯時自然下手的快。還有就是,對於一個工作上的拼命三郎,時間就是金錢。
生活上更是節儉,總是一身黑色西服,在櫥窗外看到心儀的絲巾許久也還是未再向前一步。
人們經常會說,富人家家出來的孩子,身上的那種氣質是窮人家的孩子永遠都學不到的,我也贊成這一點,因為這就是原生家庭的影響。
在新播出的相親宴上,她還說,沒有人會喜歡她,如果知道她的家庭情況,肯定都會躲得遠遠的。這番話讓人心生憐憫,明明她已經很優秀了,就因為生在這樣的家庭裡,所以正常人能夠觸手可得的幸福,她卻不配得到。
其實不止影視作品,在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不完美的家庭關係,如父母離異、重男輕女、家庭暴力等問題,這些都給個人的成長帶來不小的影響。
-
11 # 金楓葉娛樂圈
大家好提問者好!
1.何為孝順?
在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源遠流長,華人的家庭觀念很強烈,可能你在從小接受的教育過程中,聽得最多的就是“長大了要孝順父母”,這種一味的強調所謂的孝是一種束縛,更多是控制慾,所以也有愚孝一說。不能一味的追尋孝,更應該是法理為先,以已為先。
看房似錦這個角色時,就覺得莫名的憋屈,她對於母親野蠻的要挾,一次又一次的縱容,一次又一次的心軟,如果從第一次開始就強硬的反抗,或許還能給爺爺留下一線生機,當爺爺去世,她才徹底與原生家庭決裂,這樣的反抗實在是來的太晚。
我所說的“以自己為先”並不是說自私,papi醬曾經在某檔綜藝節目上說過,在她的生命中,排第一的是自己,其次是伴侶,再次是父母。我覺得這樣的三觀一點沒錯,一個自己都照顧不好的人,還能照顧父母嗎?你自己靠自己的能力過得好,對於父母來說也是一種解脫。
其實“孝順”這個詞從某種定義上來說就是錯的,“孝”是對的,“順”是錯的,“孝順”是錯的。孝敬才是對的。在英國,沒有孝順一說,因為他們不信奉confucian(儒家思想),那是不是英華人對長輩就不尊敬呢?當然不是!Filial Piety(孝順)包含兩個意思,Respect(尊敬)+Obedience(順從),但是在英國,對長輩只有尊敬,沒有順從。
我們平時所說的“順”是什麼?是可以順從,但不是讓你盲目順從,那是愚孝。順從是因為老一輩人經驗多,你可以多借鑑學習,多聽多學,不是讓你什麼都學,什麼都聽。
不孝有三:一曰明知父母有錯而一味順從不加勸阻,陷父母於不義,二曰家貧而懶,不事生產,三曰不傳子嗣,絕先祖祭祀;這才是中國古代對孝順的定義,而不是像二十四孝圖一樣的愚孝。
2.原生家庭的影響
世界上最心酸的事莫過於,父母在期待孩子的孝順,而孩子卻等待著父母的道歉。明明是最親的人,偏偏藏有最深的溝壑,有的事情,做錯了就是做錯了,不應該以孝順的名義原諒。
從中國的封建思想誕生的那一刻起,她們唯一關心的就是種族的繁衍,傳宗接代大過天,直至現在的家庭中,那些所謂的現代婚姻裡,仍然有重男輕女的思想。
這些家庭中遺傳下來的舊的思想,像是舊時代被閉鎖在腐朽的黑暗裡,不肯接受新時代的思想,拒絕一切有揹他價值的勸慰,真是又可悲又可笑。不僅僅是《安家》裡的房似錦,還有電視劇《都挺好》裡的蘇明玉,《我的真朋友》裡的曾慧敏,《歡樂頌》裡的樊勝美,她們被困於無形的大網中,面對父母的埋怨與僵硬,面對她們的重男輕女思想,居然沒有毅然決然的選擇脫離,懦弱得不敢回頭。這不是個人的悲哀,這是整個家庭的悲哀。
在我們每個人出生之前,就已經被決定了生存環境和生存條件,這是我們無法立刻改變的。當原生家庭的記憶徹底烙印在成長身上,想要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似乎不大可能
前陣子我看見這樣一則微博: “在充滿愛的家庭里長大的孩子,他們身上的那種強大的自信和安全感是我一輩子都模仿不來的。” 這條微博短短的時間裡就有了過萬的轉發量,可見大家共鳴至深。的確,常年在糟糕的原生家庭下成長的孩子特別容易形成自卑、缺失安全感、自我保護意識很強、恐懼與人建立過於親密的關係、對婚姻和愛情缺乏信心等心理現象。
對於幼年的孩子,父母是天地,家是最溫暖安全的庇所。父母和家就是心中的整個世界。但這個世界上,離婚再婚、家庭暴力、控制子女人生的現象司空見慣。但絕大多數這型別的家長都不會意識到這樣的行為給家庭帶來的傷害。這種拋棄感,是對人心靈的撕扯和啃齧。
3.怎樣對待你的原生家庭
房似錦最終選擇和原生家庭和解,蘇明玉最後選擇了放下與家庭和解,樊勝美最後也可以在生活面前狠心,在黑夜裡脆弱,也許你忘了忘了,在憧憬摸索著前進的時刻裡,也可以有愛與和解。
既然生命選擇了你來到這個世界,不管以什麼方式,順風也好,涅槃也罷。只要活著,就請善良,這個世界或許不太溫柔,但不是你選擇墮落,選擇逃避的理由。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我願意相信這是真實的,但這個過程很痛苦。我知道,但,希望每個被上帝選擇的孩子可以破殼,成為自己的英雄。生如逆旅,我們就逆風飛翔。
愛和溫暖終究在這歲月裡愈來愈深沉的,我們都在尋找著一處家庭與自我之間的分割線,其實不必,時光總歸是豐厚的,予你冰刀冷霜的同時也必給你抵禦她的武器。倘若家庭紛紛擾擾不得空,便用那謹小慎微如春的愛與她和解。
時間自會解答,世界也自會明亮。
何必執拗,何必彷徨,生來便該熱情與奔放 。
-
12 # 簡單追個劇
電視劇《安家》講述了幾個年輕人圍繞房產有關的故事展開的,其中也側面講了幾個家庭。
我認為劇中這些原生家庭在現實生活中,也可以折射出的影響有好的,也有壞的。
那我們先來講講好的影響:
首先,先講家庭氛圍比較好的:
1.魚化龍的家庭,他出生在一個教師家庭,長大後,從重點大學畢業,魚化龍因為不想呆在老家,想在上海做出一番事業給家人看。
但是,兒行千里母擔憂,雖然他媽媽經常勸他回去當公務員。但是,因為了解魚化龍的夢想,所以,他的媽媽也沒有怎麼反對了。於是,改變為經常給他寄東西。
雖然這種行為給魚化龍造成了煩惱,但是片面透過其他人對他的羨慕,可以看出他們家庭和睦友愛,父母開明。
這種原生家庭氛圍好的家庭,會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和成長,有上進心的好品德。
2.其次,講講朱閃閃的原生家庭,
朱閃閃是地道的上海人,雖然家在上海,但是住在小弄堂,面積不大,所以朱閃閃住的是壁櫥房,是真正的壁櫥公主。
雖然他們家住的地方小,但是她的爸爸媽媽對女兒的經濟和生活從不干涉,有一集,朱閃閃因為開了單,工資一發到賬上就去買了零食和口紅。帶回家給她爸爸媽媽吃,他們沒有說你怎麼亂花錢,只說了你給我們買零食了,真乖。
這種原生家庭造就了朱閃閃在門店是一個很善解人意,討人喜歡的吉祥物。她的到來,也給靜宜門店帶來了歡快輕鬆的工作氛圍。
然後再來講講壞的影響:
1.房似錦的原生家庭,從劇中可以看出房似錦是個表面堅強,內心脆弱柔軟的人,在沒有遇到靜宜門店的同事前,她活得緊繃而有古板,這跟她的原生家庭有莫大的關係,他們家重男輕女,從小就打罵她,給她的心靈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在第十集裡,房似錦向徐姑姑講述了她的身世,她小時候常常捱打,為逃避捱打,她練就了逃跑的能力。而上學的時候,因為學費的問題差點輟學,不是疼愛她的爺爺一直幫她,她根本不可能繼續學業。她的母親潘貴雨認為她賺的每一分錢都應該屬於自己。
這些幼年時的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會給小孩的心理帶來傷害,容易形成冷漠,自私的性格。
2. 樓關山的原生家庭:他們家原來是個富二代家庭,但是後來因為家裡母親賭博借了高利貸,欠了很多外債,導致了樓關山很早就放棄學業,獨自外出工作。
在他多次因為師傅房似錦被人欺負後,他都是很衝動的立馬跑去找那個人報復,這個不好的地方在於它的性格太沖動,不夠冷靜。
而歸根到底是因為他過早放棄學業,沒有太多閱歷,如果他繼續讀書,那又是另一番不一樣的生活。
經過以上講解了上面兩個不同的影響,瞭解到了原生家庭,對一個孩子的方方面面都會造成影響。
希望很多人都會引以為戒,記住任何時候對待孩子的成長都不能隨便,對待孩子所說的想法,要認真瞭解,溝通。不能以偏概全。
-
13 # 跳舞的熊貓
最近《安家》這部電視劇很火,女主房似錦的原生家庭也引起了很多討論,今天也想說說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
她是幼時被扔在井裡沒死成的老四,一路自強,對待工作兢兢業業,雖然對待同事有時候也許看起來不太通情達理,可是她問心無愧,她之所以那麼拼為了工作,是因為她背後有個吸血鬼般的媽媽。這個媽媽對她的傷害簡直是殺人如無形。
她媽媽從小對她非打即罵,還放棄了她上大學的機會,只有爺爺疼她,支援她,長大後她媽媽逼她幫弟弟付首付,還房貸,導致她不敢談戀愛,覺得配不上別人,別人對她好,不敢接受,小心翼翼,她的原生家庭不止帶給她肉體的傷害更多時候是心靈上的傷害。幸好她有徐姑姑對她好。
我從小在外婆家長大,是因為我是個女孩,爸媽想把我送人,外婆不忍,就留了下來,雖然有外婆,但是還是免不了寄人籬下看臉色過日子.看著爸媽從家裡帶來的弟弟穿著名牌衣服鞋子,帶著表哥出去玩,從不過問我一句,就想我真的是他們的小孩嗎?在這樣的差別對待下我長大了,總覺得我不夠好,配不上好東西,好的人,這可能都是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吧!
其實,或許,每個人,心底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故事,你是否願意去面對呢?
回覆列表
原生家庭,對你的影響大嗎?
1.何為孝順?
在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源遠流長,華人的家庭觀念很強烈,可能你在從小接受的教育過程中,聽得最多的就是“長大了要孝順父母”,這種一味的強調所謂的孝是一種束縛,更多是控制慾,所以也有愚孝一說。不能一味的追尋孝,更應該是法理為先,以已為先。
看房似錦這個角色時,就覺得莫名的憋屈,她對於母親野蠻的要挾,一次又一次的縱容,一次又一次的心軟,如果從第一次開始就強硬的反抗,或許還能給爺爺留下一線生機,當爺爺去世,她才徹底與原生家庭決裂,這樣的反抗實在是來的太晚。
我所說的“以自己為先”並不是說自私,papi醬曾經在某檔綜藝節目上說過,在她的生命中,排第一的是自己,其次是伴侶,再次是父母。我覺得這樣的三觀一點沒錯,一個自己都照顧不好的人,還能照顧父母嗎?你自己靠自己的能力過得好,對於父母來說也是一種解脫。
其實“孝順”這個詞從某種定義上來說就是錯的,“孝”是對的,“順”是錯的,“孝順”是錯的。孝敬才是對的。在英國,沒有孝順一說,因為他們不信奉confucian(儒家思想),那是不是英華人對長輩就不尊敬呢?當然不是!Filial Piety(孝順)包含兩個意思,Respect(尊敬)+Obedience(順從),但是在英國,對長輩只有尊敬,沒有順從。
我們平時所說的“順”是什麼?是可以順從,但不是讓你盲目順從,那是愚孝。順從是因為老一輩人經驗多,你可以多借鑑學習,多聽多學,不是讓你什麼都學,什麼都聽。
不孝有三:一曰明知父母有錯而一味順從不加勸阻,陷父母於不義,二曰家貧而懶,不事生產,三曰不傳子嗣,絕先祖祭祀;這才是中國古代對孝順的定義,而不是像二十四孝圖一樣的愚孝。
2.原生家庭的影響
世界上最心酸的事莫過於,父母在期待孩子的孝順,而孩子卻等待著父母的道歉。明明是最親的人,偏偏藏有最深的溝壑,有的事情,做錯了就是做錯了,不應該以孝順的名義原諒。
從中國的封建思想誕生的那一刻起,她們唯一關心的就是種族的繁衍,傳宗接代大過天,直至現在的家庭中,那些所謂的現代婚姻裡,仍然有重男輕女的思想。
這些家庭中遺傳下來的舊的思想,像是舊時代被閉鎖在腐朽的黑暗裡,不肯接受新時代的思想,拒絕一切有揹他價值的勸慰,真是又可悲又可笑。不僅僅是《安家》裡的房似錦,還有電視劇《都挺好》裡的蘇明玉,《我的真朋友》裡的曾慧敏,《歡樂頌》裡的樊勝美,她們被困於無形的大網中,面對父母的埋怨與僵硬,面對她們的重男輕女思想,居然沒有毅然決然的選擇脫離,懦弱得不敢回頭。這不是個人的悲哀,這是整個家庭的悲哀。
在我們每個人出生之前,就已經被決定了生存環境和生存條件,這是我們無法立刻改變的。當原生家庭的記憶徹底烙印在成長身上,想要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似乎不大可能
前陣子我看見這樣一則微博:“在充滿愛的家庭里長大的孩子,他們身上的那種強大的自信和安全感是我一輩子都模仿不來的。”這條微博短短的時間裡就有了過萬的轉發量,可見大家共鳴至深。的確,常年在糟糕的原生家庭下成長的孩子特別容易形成自卑、缺失安全感、自我保護意識很強、恐懼與人建立過於親密的關係、對婚姻和愛情缺乏信心等心理現象。
對於幼年的孩子,父母是天地,家是最溫暖安全的庇所。父母和家就是心中的整個世界。但這個世界上,離婚再婚、家庭暴力、控制子女人生的現象司空見慣。但絕大多數這型別的家長都不會意識到這樣的行為給家庭帶來的傷害。這種拋棄感,是對人心靈的撕扯和啃齧。
3.怎樣對待你的原生家庭
房似錦最終選擇和原生家庭和解,蘇明玉最後選擇了放下與家庭和解,樊勝美最後也可以在生活面前狠心,在黑夜裡脆弱,也許你忘了忘了,在憧憬摸索著前進的時刻裡,也可以有愛與和解。
既然生命選擇了你來到這個世界,不管以什麼方式,順風也好,涅槃也罷。只要活著,就請善良,這個世界或許不太溫柔,但不是你選擇墮落,選擇逃避的理由。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我願意相信這是真實的,但這個過程很痛苦。我知道,但,希望每個被上帝選擇的孩子可以破殼,成為自己的英雄。生如逆旅,我們就逆風飛翔。
愛和溫暖終究在這歲月裡愈來愈深沉的,我們都在尋找著一處家庭與自我之間的分割線,其實不必,時光總歸是豐厚的,予你冰刀冷霜的同時也必給你抵禦她的武器。倘若家庭紛紛擾擾不得空,便用那謹小慎微如春的愛與她和解。
時間自會解答,世界也自會明亮。
何必執拗,何必彷徨,生來便該熱情與奔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