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自由人flight
-
2 # 譶譶譶707
安史之亂髮生後,由於叛軍蓄謀已久,一時叛軍處於上風,唐政府很快就組織兵力反攻,與此同時吐蕃、回紇甚至西域等地區紛紛遣使請求幫助朝廷討伐安祿山,但為何又只有回紇兵入唐參戰次數最多,戰功最高,影響最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唐有徵調周邊民族軍隊作戰之先例。首先,唐前期國力強盛,為周邊民族所擁戴,經常徵調周邊民族軍隊。如《舊唐書》中記載有“永徽二年,賀魯破北庭,詔將軍梁建方、契芯何力領兵二萬,取回紇五萬騎,大破賀魯,收復北庭。顯慶元年,賀魯又犯邊。“詔程知節、蘇定方、任雅相、蕭嗣業領兵並回紇大破賀魯於陰山,再破於金牙山,盡收所據之地,西遂至耶羅川....永徽六年,回鶻遣兵隨蕭嗣業征討高麗。” 在唐太宗永徽二年,西突厥汗國大將阿史那賀魯攻破北庭,唐朝就派大將梁建方、契芯何力率兵兩萬,借回紇騎兵五萬收復北庭,在顯慶元年阿史那賀魯又來侵犯,唐朝出動大兵與回紇兵在陰山大敗突厥並收其地,永徽六年,回鶻派兵隨蕭嗣業征討高麗。《新唐書》中也曾記載“武后時,突厥默啜方強,取鐵勒故地,故回紇與契必、思結、渾三部度磧,徙甘、涼間,然唐常取其壯騎佐赤水軍雲。” 而在安史之亂中,除了回紇,其他周邊部族也被徵調參軍,《資治通鑑》中就記載到“上雖用朔方之眾,欲借兵於外夷以張軍勢,以豳王守禮之子承東為敦煌王,與僕固懷恩使於回紇以請兵。又發拔汗那兵,且使轉諭城郭諸國,許以厚賞,使從安西兵人援,”肅宗雖然依靠朔方鎮的兵力平叛,但還想要借外夷的兵力以壯大威勢,於是就封王李守禮的兒子李承為敦煌王,與僕固懷恩一起去回紇借兵。又徵發拔汗那的兵眾,並讓他轉告西域各國,許以重賞,讓他們跟隨安西兵一起入援。 當時的回紇汗國還在漠北高原一帶,拔汗那位於現在吉爾吉斯斯坦費爾幹納盆地一帶,也就是西漢時的大宛國。《新唐書》中記載有“廣平郡王椒為天下兵馬元帥,郭子儀副之歹以朔方、安西、回紇、南蠻、大食兵討安慶緒。”可見唐朝徵調回紇,不過是循其常規,唐朝徵調了四方番邦兵馬助其討伐叛軍,甚至於包括了部分大食兵和南蠻兵。 再者,安史之亂中,唐軍連年激戰,軍馬損失巨大。僅相州一戰,“戰馬萬匹,惟存三千,甲仗十萬,遺棄殆盡 ,而吐蕃盡陷河隴,隴右牧馬又淪於敵手,軍中騎兵必然不足。回紇自唐初即與唐室關係密切,加之回紇騎兵驍勇善戰,自然成為唐朝重點徵兵的物件。 第二,唐肅宗急於收復兩京,以穩固其統治。肅宗雖為玄宗太子,卻是在馬嵬坡之變的亂局中上臺的。來到靈武之後,先在群臣擁戴下繼承皇位,然後才得到玄宗的認可,這並不是常規的合法程式。而且當時唐王室諸王分節制之命,對肅宗鞏固皇位是巨大的障礙。唯有收復兩京,立不世之功,才能得天下認可以鞏固皇位。 王夫之在《讀通鑑論》評論,“肅宗急用回紇疾收長安者,以居功固位不能稍待也,蓋其時上皇在蜀,人心猶戴故君,諸王分節制之命,玄宗且無固志,永王磷已有琅邪東渡之雄心矣。肅宗若無疾復西京之大勳,孤處西隅,與天下縣隔,海岱、江淮、荊楚、三巴分峙而起,高材捷足,先收平賊之功,區區適長之名,未足以彈壓天下也。故唯恐功不速收,而日暮倒行,屈媚回紇,縱其蹂踐,但使奏效祟朝,奚遑他恤哉?決遣犜煌王以為質而受辱於虜帳,其情然也。” 可見,唐肅宗徵回紇兵入援,是為了加快平叛戰爭的程序,立功樹威,鞏固皇位,甚至不惜損害百姓利益。肅宗為了快速得到京師,就曾與回紇定約,攻克兩京之日,土地、士庶歸唐,金帛、子女皆歸回紇。回紇兵雖然不是平叛所必須,但畢竟驍勇善戰,對快速擊敗叛軍無疑是有利的。 第三,借兵回紇,亦可化解回紇對唐朝的巨大壓力。回紇在天寶年間消滅突厥,開拓疆土,東到室韋,西至金山,南控大漠,盡得古匈奴之地。裴羅可汗死後,磨延啜繼位,號稱葛勒可汗,剽悍善用兵,每年遣使者入朝。唐前期國力強盛,回紇不敢大肆南寇,與唐朝和平交往。安史之亂時期,唐朝抽調軍隊平叛,造成邊防空虛,便於周邊民族進攻。戰亂之初,回紇對唐朝內情尚不明瞭,顧未敢輕動。隨著幾次入唐作戰,對唐朝的衰弱瞭然於胸,終於在史朝義蠱惑下南寇。 史載“比使者至,回紇已為朝義所,曰:唐薦有喪,國無主,且亂,請回紇人收府庫,其富不貲。可汗即引兵南,寶應元年八月也一一是時,回紇已逾三城,見州縣榛萊,烽障無守,有輕唐色。乃遣使北收單于府兵、倉庫,數以語凌靳清潭”。可以說,在唐朝與叛軍鷸蚌相爭的情況下,回紇勢難雌伏,南下漁利已不可避免。從藥子昂與回紇可汗對進軍路線的討論中,所謂“州縣虛乏難為供擬,恐可汗失望",可以看出,如果不獲得可觀的經濟利益,回紇是不會主動合作的。 那麼,面對回紇的咄咄逼人,唐朝將如何應對呢?此時唐軍主力正與安史叛軍對峙在陝州、河陽一帶,而西北邊防精銳早已東歸戡亂,障塞空虛,實在已無力與回紇爭衡。再者,由於唐朝撤西北精銳之軍以敵河朔,吐蕃趁虛而人,盡佔河西隴右之地,離長安已是咫尺之遙。唐朝陷人了東據叛軍,西防吐蕃的不利態勢。所幸吐蕃與叛軍間隔遙遠,無法呼應。 但回紇則不同,它同時與唐、吐蕃、叛軍三方接壤,回紇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全域性。如果回紇助唐,則叛軍不足平,回紇助叛軍,則戰事綿延,難以預料。在這多事之秋,內憂外患,唐朝自然不會自樹強敵。最後,回紇為利而來,只要能滿足其利益需求,完全可以化敵為友,轉害為利。唐朝既能借兵助剿,又能一定程度上控制回紇的行為,用政府的賞賜代替回紇自發的掠奪。雖然回紇的暴行不可能因為唐朝的厚賞而完全終止,但起碼在政治上爭取了回紇,沒有讓這樣一個強大的遊牧國家走向唐朝的對立面。 從這個角度來說,兩害相權取其輕,唐朝的決策是正確也是無奈的。唐朝後期,延續了安史之亂中內憂外患的局面,故而厚結回紇的政策也被迫保留。只要將唐對回紇的政策放到與吐蕃、國內叛鎮博弈的全域性中去考量,就不難得出必須聯合回紇的結論,這與安史之亂中唐朝被迫借兵實為殊途同歸,都是不得已而為之。這就是唐朝被動接受回紇“借兵"的因素。 唐朝前期開疆拓土,聲威遠播,周邊民族尊唐朝皇帝為“天可汗",回紇臣服於唐,唐朝佔據主動地位。後期,唐朝迫於內外形勢,結好回紇,回紇傲慢驕肆,唐朝漸漸處於被動地位。唐朝與回紇關係的全過程,就是一個由主動到被動的變化,而這個大變化,正是透過安史之亂中的小變化來實現的。最初唐肅宗希望借回紇勁旅快速結束戰爭,從而確立自己合法地位,但回紇也因此瞭解唐朝虛實,遂想趁唐室之危而南下侵擾,唐朝不得不繼續借兵而予以約束。 這一轉變過程正是唐朝和回紇關係大變化的樞紐和縮影。如果把唐朝借兵態度的轉變,放到唐與回紇整體關係中審視,就可以獲得更加清晰深刻的理解。對回紇而言,透過助兵平叛也能夠獲得經濟利益。當然回紇兵不是唐朝平叛的主力,但唐朝借回紇兵來平定叛亂,對於穩定軍心,推進平叛程序,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而回紇兵燒殺擄掠也給華北地區百姓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
3 # 蘑菇雅說
集結更多的兵力,更早解決戰鬥
實際上到了平叛階段,唐軍和叛軍都打得十分吃力,已經進入到了拉鋸戰時期,所以這個時候,即使最後唐軍可以收復失地,但是其付出的代價也是昂貴的。而這個時候,若是唐軍可以獲得另一方勢力的支援,那麼不止可以儘早平叛,也可以減少戰爭波及的進一步傷害。
於是為平定安史之亂,唐肅宗李亨向回紇乞援,報酬是收復西都長安時所有美女財產任憑回紇人姦淫燒殺和擄掠回國。後來改為洛陽,於是導致公元757年洛陽被血洗一次,但是也確實有助於平叛的推進,這樣的代價是否值得就見仁見智了。
拉攏第三方,也是為了削弱對方就像上面說到的一樣,在安史之亂的後期,大家都打得十分艱難,而誰獲得外面勢力的支援,誰就有可能獲勝。在當時,唐軍和叛軍實際上都看上了比較強大的民族回紇,而且雙方都在極力拉攏。所以即使唐軍不出手聯合,叛軍也有可能拉攏回紇造反,那麼如此看來,向回紇借兵也是勢在必行的行為了。
-
4 # 發條鳥編年史
安史之亂,大唐由盛轉衰的分水嶺。
如題主所問,在已經集結了數十萬大軍的情況下,為什麼還要向回紇借兵?我想先從戰鬥力方面談一下。
古代戰爭,騎兵是重中之重。而回紇騎兵是當時戰場的佼佼者。重在速戰速決且輕騎機動。
戰馬不被馬鎧,將士只穿皮胄,衝鋒起來勢不可擋。勁馬快刀,憑藉高效率的衝鋒,如一波波巨浪衝擊是回紇騎兵的寫照。
另外,借兵就是政治考量了。
帝國內亂,正是外部勢力虎視眈眈的時候。
如果唐不借兵,那回紇有多種選擇,保持中立,兩不相幫但趁火打劫,入境劫掠。或者聯合安祿山夾擊大唐,趁勢刮分好處。
兩害相權取其輕,不如主動請兵,來幫自己。
戰鬥力上對唐軍是個提升,對安史叛軍士氣是有力打擊。
不論如何,借外族之兵終屬無奈之舉,是亂世時不得已而為之的策略。
-
5 # 愛汕美食
安史之亂起因則是唐玄宗沉迷享樂,寵幸楊貴妃,重用宦官高力士,國舅楊國忠把持朝政,把國家弄得烏煙瘴氣,以安祿山和史思明為首以討伐楊國忠為名發動安史之亂,這一場戰爭,直接打得大唐元氣大傷。
1. 士兵作戰能力不高。安史之亂爆發前,朝廷先有了南詔之敗,20萬精銳唐軍所剩無幾,又遇到了安史之亂,所徵集計程車兵是市井之徒,並無作戰經驗,戰力不高,徒有幾十萬大軍之名,實則僅有幾萬精兵。
2. 雙方持平,不分勝負。安史之亂歷時8年,唐軍一直沒取得多大勝利,連長安都無法取回,如果不找外援,無法形成壓倒性優勢,打敗叛亂軍。
3. 回紇軍與唐軍素有交情,一方面是加快國內戰事程序,一方面也可以消耗回紇國實力,因大唐國力已大大不如之前,須得防範其他附屬國乘虛而入。
-
6 # 知心931
李隆基在位晚期倦怠政事,寵愛楊貴妃,任用奸佞李林莆、楊國忠,致使唐朝國力由盛而衰。公元755年11月,“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三鎮節度使安祿山與史思明舉兵造反,率15萬精兵南下,迅速佔領洛陽、長安等地,史稱“安史之亂”,唐玄宗倉皇出逃,唐肅宗奔向靈武,即位稱帝,唐朝面臨開國以來最嚴重的挑戰,統治岌岌可危。
一、戰爭初期,唐朝失城敗將,郭子儀力挽狂瀾。戰爭初期,安祿山手下早已整軍備武的三鎮精兵,面對久疏戰陣的唐朝守軍,勢如破竹,很快攻陷了洛陽,此時利令智昏的李隆基,昏招迭出,先是聽信小人讒言,斬殺了高仙芝和封長清,繼而催促哥舒翰棄潼關天險不守,出戰叛軍,致使哥舒翰被俘,潼關、長安相繼失陷,戰場局面迅速惡化,唐玄宗西逃至成都,唐朝一度籠罩在亡國的陰影之中。危急時刻,時年58歲的老將郭子儀站了出來,使得危機之中的唐朝出現了一線曙光。由於唐朝高仙芝、哥舒翰等名將全數敗沒,已經無將可用的唐肅宗,火線提拔郭子儀擔任朔方節度使,主持河東地區戰局,此後,郭子儀以其非凡的勇氣和傑出的軍事才能,在唐朝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力挽狂瀾,接連擊敗叛軍,迅速穩定了唐軍北方防線。
二、郭子儀力主向回紇借兵平叛。到至德二年,連續兩年的激烈戰爭,使得雙方都傷亡慘重,精疲力竭,戰局進入戰略僵持階段。郭子儀為了儘快打破僵局,逆轉局面,收復長安,向唐肅宗提了一條建議。《資治通鑑》記載,“時朔方節度使郭子儀以回紇兵精,勸上益徵其兵以擊賊”,建議唐朝向回紇借兵,借兵理由有三:
一是唐朝有徵調少數民族軍隊特別是回紇軍隊作戰之習慣。隋朝末年,唐高祖李淵起兵,就曾派劉文靜向突厥借了五百騎兵回來。而後唐朝國力強盛,周邊民族歸附,唐太宗在高昌設立了安西都護府,武則天在庭州設立了北庭都護府,西域地區被唐朝有效管控,唐朝在此徵兵調動,便經常徵調回紇軍隊。如《舊唐書》中就記載,唐太宗永徽二年,西突厥汗國大將阿史那賀魯攻破北庭,唐朝就派大將梁建方、契芯何力率兵兩萬,借回紇騎兵五萬收復北庭。同時,自唐太宗起,回紇就頻頻入朝大唐,唐朝也給予回紇經濟上的援助,更是多次將宗室女下嫁給回紇可汗,回紇與大唐有較深的利益聯絡。
二是戰略相持階段,唐軍無必勝把握。此時的唐朝明面上是有20多萬大軍,但其主力只有幾萬的朔方軍,且唐軍兵力分佈於長安、洛陽、睢陽等多個戰場,而當時唐肅宗想透過收復長安打破戰略均勢,樹立自己的威信,但面對堅城長安,無必勝把握,而剛剛恢復士氣的唐軍更不容有失,所以急需外援相助,於是唐肅宗就向回紇提出了一個十分誘人的條件:“克城之日,土地、士庶歸唐,金帛、子女皆歸回紇”,以此優渥的條件誘使回紇出兵。
三是回紇軍隊戰鬥力強悍,騎兵戰力突出。回紇人是遊牧部族出身,軍隊都是清一色的騎兵,騎射精熟,戰鬥力強悍,被時人所稱。叛將阿史那承慶曾說:“唐若獨與漢兵來,宜悉眾與戰,若與回紇俱來,其鋒不可當,宜退守河陽以避之" 。杜甫《北征》中稱回紇:“所用皆鷹騰,破敵過箭疾 ” 。而後在收復長安、洛陽等關鍵戰役中,也證明了回紇騎兵的戰力,在唐肅宗的條件下,回紇派葉護太子帶領四千精兵前來助戰,大顯神通,連連獲勝,為平定安史之亂立下大功。
-
7 # 小怪軟體管家
大家好,這裡是小青春,一個熱愛文史的小青年!
在唐朝這一歷史階段,安史之亂成為重要的轉折點。也即安史之亂之於唐朝,好比長平之戰之於趙國。根據史料記載,安史之亂是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後發動的戰爭。在安史之亂前,唐朝還處在比較鼎盛的階段,但是,在安祿山等人發起的這場大戰後,唐朝再也沒有重回巔峰。也可以說,安史之亂是唐朝由勝轉衰的標誌!
首先,根據史料記載,唐朝天寶十四載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節度使的安祿山,發動屬下唐兵共15萬人,號稱20萬,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藉口在范陽起兵。由此,對於安祿山的叛軍,共有15萬左右的兵力。那麼,問題來了,對於唐朝朝廷來說,有多少兵馬呢?對此,根據史料記載,和之後的宋朝明顯不同,唐朝的兵力中,很大一部分都分佈在10個邊鎮,共有50萬左右的兵力。而對於唐朝朝廷來說,也即長安城一帶,則只有10萬左右的兵力。對於唐朝朝廷直接掌握的兵力,要遠遠少於安祿山!
其次,唐官軍戰鬥力遠不如安祿山的叛軍!安祿山的軍隊常年在邊境,經常與外邊的少數名族作戰,可以算是唐朝的精銳部隊,而在長安的軍隊就成了花架子,作戰能力遠遠不如安祿山的軍隊!
再者,回紇此時已經成為唐朝的邊境隱患,此時借兵給唐朝,一方面可以削弱回紇的軍事實力,一方面也可以防止他們和安祿山聯合!
-
8 # 何運超
這個問題很複雜,分幾個層面來梳理一番。
首先當時唐朝到底有多少兵?唐朝玄宗天寶後期時期已經沒有府兵,只有從民間募兵,而且很丟人,連裝備都沒有,都是來投軍的人自己備弓箭或刀劍,而且這一點杜甫寫兵車行,三吏三別等這些震撼人心的現實主義詩篇,已經把大唐盛世批的體無完膚,非常形象了。安史起兵前期,兩人聚集了邊疆駐軍總兵馬力三分之一——達二十萬上下,安祿山掌握精銳達十萬左右,但隨著楊國釗的失策和失敗,安祿山在范陽起兵了。高仙芝、封常青從西域回防潼關再敗,唐朝官軍中能戰的已經沒多少了,所以唐玄宗倉皇逃跑了。
其次,唐玄宗到成都派永王李璘去荊州江南的重要任務就徵兵平亂,所以李白參加了永王的行動,這是很重要的一個事件。永王是玄宗任命的大元帥,從荊州再到揚州,的確招了不少兵馬,這就涉及威脅唐肅宗繼位的合法性問題,他雖然是太子,但在西北擅自登位,他的重大決策變化就是立馬把永王視為奪位的敵人了,肅宗令張鎬、高適等人去對付李璘,高適為此逼的此連家鄉睢陽被困都顧不上了,可見肅宗對永王的忌憚有多大。
第三,肅宗當時與玄宗分手到西北繼位,身邊有兵馬嗎?其實沒有,但他到西北以後得到朔方軍的支援,這就郭子儀李光弼哥舒翰渾鹼李懷光等人,朔方軍在中期出了很多人才,且大部分實際與安史區別不大,除了郭子儀基本都是外族,李光弼是契丹、李懷光是渤海靺鞨、渾鹼是鐵勒等等,尤其哥舒翰之前也是邊兵大將之一,但哥舒翰從河西回防潼關大敗,把邊兵消耗的七七八八了,肅宗實在沒有把握同安史相較量,朔方軍本身實力有所減弱,肅宗沒有辦法才引回紇相助。另外就是希望儘快回到長安,坐穩龍椅,所以哪怕容忍回紇的一些無禮。
第四,回紇受唐朝扶持從貞觀後期消滅薛延陀就開始了,在突厥之後,回紇逐漸壯大起來,到玄宗時期已經成為漠北很有實力的力量,確實帶著唐朝很大的威脅,肅宗也是希望利用他們對付安史,本身心理上也比較陰暗,出於平衡,肅宗德宗都是心眼很小的人,所以哪怕安史被平定,唐朝中興也很不理想,例如只要安史兩個冤大頭死了,其他藩鎮都被籠絡安撫,很快李希烈這些就給唐朝帶來麻煩了,同這幾個君主有很大關係。
-
9 # 史海驚奇錄
關於安史之亂的時代背景,其實並不像我們表面上所看到的那麼簡單。至少,唐朝內部便是分崩離析,一點都不團結。我們有必要回顧一下當時的粗略事件。
天寶年間最後那一刻,范陽節度使安祿山,夥同史思明一起造反了。為什麼是天寶的晚期?因為玄宗馬上就要退休了,而且還是被動的退休。
安祿山是少數民族,本人長得孔武蠻橫,手下兵將也盡是精銳。當然,這些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玄宗老眼昏花,對他根本就沒有防範。他們既然是造反,自然是蓄謀已久,一旦反了,便打得唐軍措手不及。
倉皇之下,玄宗只得逃跑。他們逃到一個叫馬嵬的地方,竟然發生了兵變,把愛妃也給犧牲了。由此可見,當時的玄宗已經是全無威信了。
而在這個時候,太子李享趁機登基,是為肅宗。這就有尷尬了,一下子大唐有了兩個皇帝,因為玄宗還在位呢,儘管此時已被肅宗遙尊為“太上皇”。
本來,明明前面戰事吃緊,讓各位將帥們疲於奔命了,可這樣的形勢,著實讓人為難呀。一國出了二主,到底該聽誰的呢?
比如江南的李璘,他就實有是很冤枉。本來他奉玄宗的旨意在江南征兵,兵倒是徵到了,只是沒想到當時朝廷已經換了老闆。更要命的是,當時跟朝廷又處於失聯狀態。就在他舉棋不定之時,便被肅宗給戴了頂擁兵自重圖謀不軌的帽子。
事實上,肅宗在西北稱帝時,手下也沒多少兵力。而這些兵力中又只有郭子儀才是漢人,其他都是少數民族。估計他心裡也是不能完全信任。最重要的是,這麼點家當他是倍加珍惜,根本就捨不得送去戰場。
因為他認為他的敵人不單單是安史,更是那些朝堂內外對他心懷不服之人。
思來想去,感覺還是借外族的兵力去辦事比較好。興許,肅宗還有更深一層的目的,讓他們兩敗俱傷,自己好坐收漁利。
-
10 # 我來讀歷史
安史之亂髮生後,由於叛軍蓄謀已久,一時叛軍處於上風,唐政府很快就組織兵力反攻,與此同時吐蕃、回紇甚至西域等地區紛紛遣使請求幫助朝廷討伐安祿山,但為何又只有回紇兵入唐參戰次數最多,戰功最高,影響最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唐有徵調周邊民族軍隊作戰之先例。首先,唐前期國力強盛,為周邊民族所擁戴,經常徵調周邊民族軍隊。如《舊唐書》中記載有“永徽二年,賀魯破北庭,詔將軍梁建方、契芯何力領兵二萬,取回紇五萬騎,大破賀魯,收復北庭。顯慶元年,賀魯又犯邊。“詔程知節、蘇定方、任雅相、蕭嗣業領兵並回紇大破賀魯於陰山,再破於金牙山,盡收所據之地,西遂至耶羅川....永徽六年,回鶻遣兵隨蕭嗣業征討高麗。”
在唐太宗永徽二年,西突厥汗國大將阿史那賀魯攻破北庭,唐朝就派大將梁建方、契芯何力率兵兩萬,借回紇騎兵五萬收復北庭,在顯慶元年阿史那賀魯又來侵犯,唐朝出動大兵與回紇兵在陰山大敗突厥並收其地,永徽六年,回鶻派兵隨蕭嗣業征討高麗。《新唐書》中也曾記載“武后時,突厥默啜方強,取鐵勒故地,故回紇與契必、思結、渾三部度磧,徙甘、涼間,然唐常取其壯騎佐赤水軍雲。”
而在安史之亂中,除了回紇,其他周邊部族也被徵調參軍,《資治通鑑》中就記載到“上雖用朔方之眾,欲借兵於外夷以張軍勢,以豳王守禮之子承東為敦煌王,與僕固懷恩使於回紇以請兵。又發拔汗那兵,且使轉諭城郭諸國,許以厚賞,使從安西兵人援,”肅宗雖然依靠朔方鎮的兵力平叛,但還想要借外夷的兵力以壯大威勢,於是就封王李守禮的兒子李承為敦煌王,與僕固懷恩一起去回紇借兵。又徵發拔汗那的兵眾,並讓他轉告西域各國,許以重賞,讓他們跟隨安西兵一起入援。
當時的回紇汗國還在漠北高原一帶,拔汗那位於現在吉爾吉斯斯坦費爾幹納盆地一帶,也就是西漢時的大宛國。《新唐書》中記載有“廣平郡王椒為天下兵馬元帥,郭子儀副之歹以朔方、安西、回紇、南蠻、大食兵討安慶緒。”可見唐朝徵調回紇,不過是循其常規,唐朝徵調了四方番邦兵馬助其討伐叛軍,甚至於包括了部分大食兵和南蠻兵。
再者,安史之亂中,唐軍連年激戰,軍馬損失巨大。僅相州一戰,“戰馬萬匹,惟存三千,甲仗十萬,遺棄殆盡 ,而吐蕃盡陷河隴,隴右牧馬又淪於敵手,軍中騎兵必然不足。回紇自唐初即與唐室關係密切,加之回紇騎兵驍勇善戰,自然成為唐朝重點徵兵的物件。
第二,唐肅宗急於收復兩京,以穩固其統治。肅宗雖為玄宗太子,卻是在馬嵬坡之變的亂局中上臺的。來到靈武之後,先在群臣擁戴下繼承皇位,然後才得到玄宗的認可,這並不是常規的合法程式。而且當時唐王室諸王分節制之命,對肅宗鞏固皇位是巨大的障礙。唯有收復兩京,立不世之功,才能得天下認可以鞏固皇位。
王夫之在《讀通鑑論》評論,“肅宗急用回紇疾收長安者,以居功固位不能稍待也,蓋其時上皇在蜀,人心猶戴故君,諸王分節制之命,玄宗且無固志,永王磷已有琅邪東渡之雄心矣。肅宗若無疾復西京之大勳,孤處西隅,與天下縣隔,海岱、江淮、荊楚、三巴分峙而起,高材捷足,先收平賊之功,區區適長之名,未足以彈壓天下也。故唯恐功不速收,而日暮倒行,屈媚回紇,縱其蹂踐,但使奏效祟朝,奚遑他恤哉?決遣犜煌王以為質而受辱於虜帳,其情然也。”
可見,唐肅宗徵回紇兵入援,是為了加快平叛戰爭的程序,立功樹威,鞏固皇位,甚至不惜損害百姓利益。肅宗為了快速得到京師,就曾與回紇定約,攻克兩京之日,土地、士庶歸唐,金帛、子女皆歸回紇。回紇兵雖然不是平叛所必須,但畢竟驍勇善戰,對快速擊敗叛軍無疑是有利的。
第三,借兵回紇,亦可化解回紇對唐朝的巨大壓力。回紇在天寶年間消滅突厥,開拓疆土,東到室韋,西至金山,南控大漠,盡得古匈奴之地。裴羅可汗死後,磨延啜繼位,號稱葛勒可汗,剽悍善用兵,每年遣使者入朝。唐前期國力強盛,回紇不敢大肆南寇,與唐朝和平交往。安史之亂時期,唐朝抽調軍隊平叛,造成邊防空虛,便於周邊民族進攻。戰亂之初,回紇對唐朝內情尚不明瞭,顧未敢輕動。隨著幾次入唐作戰,對唐朝的衰弱瞭然於胸,終於在史朝義蠱惑下南寇。
史載“比使者至,回紇已為朝義所,曰:唐薦有喪,國無主,且亂,請回紇人收府庫,其富不貲。可汗即引兵南,寶應元年八月也一一是時,回紇已逾三城,見州縣榛萊,烽障無守,有輕唐色。乃遣使北收單于府兵、倉庫,數以語凌靳清潭”。可以說,在唐朝與叛軍鷸蚌相爭的情況下,回紇勢難雌伏,南下漁利已不可避免。從藥子昂與回紇可汗對進軍路線的討論中,所謂“州縣虛乏難為供擬,恐可汗失望",可以看出,如果不獲得可觀的經濟利益,回紇是不會主動合作的。
那麼,面對回紇的咄咄逼人,唐朝將如何應對呢?此時唐軍主力正與安史叛軍對峙在陝州、河陽一帶,而西北邊防精銳早已東歸戡亂,障塞空虛,實在已無力與回紇爭衡。再者,由於唐朝撤西北精銳之軍以敵河朔,吐蕃趁虛而人,盡佔河西隴右之地,離長安已是咫尺之遙。唐朝陷人了東據叛軍,西防吐蕃的不利態勢。所幸吐蕃與叛軍間隔遙遠,無法呼應。
但回紇則不同,它同時與唐、吐蕃、叛軍三方接壤,回紇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全域性。如果回紇助唐,則叛軍不足平,回紇助叛軍,則戰事綿延,難以預料。在這多事之秋,內憂外患,唐朝自然不會自樹強敵。最後,回紇為利而來,只要能滿足其利益需求,完全可以化敵為友,轉害為利。唐朝既能借兵助剿,又能一定程度上控制回紇的行為,用政府的賞賜代替回紇自發的掠奪。雖然回紇的暴行不可能因為唐朝的厚賞而完全終止,但起碼在政治上爭取了回紇,沒有讓這樣一個強大的遊牧國家走向唐朝的對立面。
從這個角度來說,兩害相權取其輕,唐朝的決策是正確也是無奈的。唐朝後期,延續了安史之亂中內憂外患的局面,故而厚結回紇的政策也被迫保留。只要將唐對回紇的政策放到與吐蕃、國內叛鎮博弈的全域性中去考量,就不難得出必須聯合回紇的結論,這與安史之亂中唐朝被迫借兵實為殊途同歸,都是不得已而為之。這就是唐朝被動接受回紇“借兵"的因素。
唐朝前期開疆拓土,聲威遠播,周邊民族尊唐朝皇帝為“天可汗",回紇臣服於唐,唐朝佔據主動地位。後期,唐朝迫於內外形勢,結好回紇,回紇傲慢驕肆,唐朝漸漸處於被動地位。唐朝與回紇關係的全過程,就是一個由主動到被動的變化,而這個大變化,正是透過安史之亂中的小變化來實現的。最初唐肅宗希望借回紇勁旅快速結束戰爭,從而確立自己合法地位,但回紇也因此瞭解唐朝虛實,遂想趁唐室之危而南下侵擾,唐朝不得不繼續借兵而予以約束。
這一轉變過程正是唐朝和回紇關係大變化的樞紐和縮影。如果把唐朝借兵態度的轉變,放到唐與回紇整體關係中審視,就可以獲得更加清晰深刻的理解。對回紇而言,透過助兵平叛也能夠獲得經濟利益。當然回紇兵不是唐朝平叛的主力,但唐朝借回紇兵來平定叛亂,對於穩定軍心,推進平叛程序,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而回紇兵燒殺擄掠也給華北地區百姓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
11 # 我是趙帥鍋
唐朝向回紇借兵,其政治意義要遠大於軍事意義。換句話說,唐王朝向回紇借兵,並不是想讓回紇軍隊來幫助鎮壓安史叛軍,甚至都沒有指望他們能在戰場上幫唐軍做多大貢獻,唐王朝真正想要傳達的意圖,就是想告訴各方勢力,大唐帝國與回紇從此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
當時,回紇肯派兵協助唐軍,就意味唐朝政府和回紇達成和解,從此唐王朝不需要在西北邊境駐紮大量軍隊來防備回紇趁火打劫,這也就意味著,大唐帝國原本駐紮在西北邊境的軍隊,可以大舉回撥到河北和中原平定叛亂。
同時,大唐帝國與回紇達成合作,土蕃想趁火打劫大唐帝國時,顧慮就會增大,至少不敢肆意妄為。 事實上,當時回紇總共只也就借給唐朝一支四千人的軍隊,這樣一支軍隊在戰場上所能發揮的價值,其實是非常有限的。
但是,回紇派出的這四千軍隊,卻是由回紇的二號人物親自率領,這也足以說明回紇與大唐政府的合作,是誠意滿滿,這樣一種政治表態,就足以讓叛軍有一種說不出的恐懼,因為這意味著大唐帝國的最精銳的西北軍可以大舉回撥。
這就好比,二戰時蘇聯和德國正打得熱火朝天,如果德軍突然看到日本軍界的二號人物,親率一個日本機械師進入戰場,肯定會驚得屁滾尿流。當然,他們嚇得屁股尿流,絕不是因為這個機械師有多厲害。而是因為它的出現,意味著蘇聯和日本達成和解,從此蘇聯東線將沒有後顧之憂,而蘇聯的遠東軍也就可以大舉西調回來參戰,這對德國來說顯然是非常可怕的現象。
同時,由回紇二號人物親自率領的這四千軍隊,在軍事上也會對叛軍形成很大壓力。因為,回紇的這四千軍隊,雖然沒多少,也談不是多厲害,但問題是,叛軍如果真敢把這支由回紇二號人物率領的軍給打壞打殘,回紇會認慫嗎?回紇的這位二號人物會善罷甘休嗎?如果他們不肯善罷甘休,肯定會把更多的回紇軍隊調到戰場上來,到時叛軍恐怕只會叫苦不迭的。
這就好比九一八事變時,日本以極少的兵力,就讓東北軍全線崩潰,這絕不是因為這些日本兵神功無敵,而是對於東北軍來說,始終有個無法揮去的陰影,那就是他們把眼前的日本兵幹掉,如果日本不肯就此善罷甘休,並且將更多軍隊調到戰場上來,東北軍靠什麼來抵擋?
在當時的背景下,東北軍雖然也很強,但和日本相比,顯然不是一個重量級別的對手,所以張學良就希望蔣介石給他一個承諾,總而言之,我可以和日本開戰,但這場戰場,不是東北軍和日本的戰場,而是中國和日本的戰爭,所以一旦開戰,中央軍也得出動。
但問題是,當時的蔣介石顯然也不敢和日本開戰,自然給不了張學良這個承諾,而東北軍在戰場上見到日本人,自然就只能聞風而逃。
同樣,對於當時的安史叛軍一樣,他們見到這四千回紇後,從理論上來說,他們輕而易舉就可以把這股小部隊給全殲,但問題是,他們誰敢這樣做呢?
所以,他們在戰場上一見到這四千回紇軍隊,自然只能避而遠之,於是四千回紇在史書上就猶如神兵天降一般,在戰場上大顯神威,所向無敵。當然,這對於大唐帝國來說,自然是非常樂意看到的現象。
-
12 # 漩渦鳴人yy
戰國時期縱橫派名家張儀曾經說過,上善伐交,對於很多人來講打仗吧,就是靠士兵上去衝上去打,然後把土地拿下來就好了,但事實並沒有這麼簡單,可能很多地方花費了無數將士的性命,花費了無數的財力和物資,沒有辦法拿下一寸土地,確靠一個名是過去以三寸不爛之舌將這塊土地收入囊中,不費一兵一卒,你可能說我這個人背後站著千萬的軍隊,但是此人能夠做到的事情,確實是那些將士們做不到的。
隨著和平時代的到來,這些縱橫大家消失在了歷史舞臺這種,但是他們留給後世的那些外交手段,確實讓很多人都值得借鑑,在這其中張儀所提出來的上善伐交,範睢提出來的遠交近攻,確實讓當時的人能夠好好的去執行。
回紇他是草原新晉的霸主,為了防備他唐王朝得拍大點的軍隊進行防禦,這些軍隊是可以調動的,但是萬一調動了他們,讓這些草原部落覺得有機可乘,這是問題所在,別安史之亂還沒有撲滅下去,草原部落興兵南犯,那對於大唐王朝來講,這簡直就是雪上加霜的事情。
對於唐王朝來講,遠交近攻也是這一次請求回紇方面的部落發動軍隊進行援助的一個重要目的,對於大唐王朝來講,此時此刻安史之亂才是急需要解決的問題。對於唐王朝來講,安史之亂是近憂,回紇是遠禍,遠交近攻,先把目前的安史之亂給搞定,同時與回紇建立良好的外交關係,這樣的話,在近處解決安史之亂,拿到安史之亂叛軍所拿到的土地和人口,與此同時,回紇,雖然和唐王朝一起攻擊安史之亂的叛軍,但是由於他們離得比較遠,沒有辦法拿到實質性的東西,此消彼長之間,唐王朝可以暫時平定安史之亂,等到回合方面真的緩過神來發現,要針對唐王朝動手的時候,安史之亂已經平定。
北方的遊牧民族一直在戰亂之中,不斷的生活,不斷的遊蕩,戰鬥力,這事絕對有保障的,將他們徵集過來,作為整個大唐王朝的矛尖,對於大唐王朝來講,這絕對是一個合算的買賣,這才是為什麼唐王朝集結了幾十萬的大軍,但最後還是要借兵,軍隊數量當然是一個很大的命題,但是對於古代的軍隊來講,陣亡超過三成,軍隊就出現虧本,所以精銳力量的強悍與否,決定的一支部隊是否能夠持續作戰。
這也就是為什麼潼關之戰裡面,大唐王朝的軍隊會極力反對唐玄宗率領軍隊出潼關與安史叛軍決戰,軍隊的精銳力量太少,只佔據一個人數上面的優勢,這些人在戰場上面就是任人宰割的羔羊,如果說大唐王朝手裡面精銳力量能夠翻一倍,那這場戰爭,潼關之戰,大唐王朝將領想怎麼玩都行!
回覆列表
安史之亂,是叛軍蓄謀已久的一場叛亂,發生後,唐政府很快就組織兵力反攻,與此同時吐蕃、回紇甚至西域等地區紛紛遣使進朝,請求幫助朝廷討伐安祿山,但為何只有回紇兵進入唐境,參戰次數也是最多,戰功也是最高,影響也是最大,這其中原因主要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唐有徵調周邊民族軍隊作戰之先例,首先,唐前期國力強盛,為周邊民族所擁戴,經常徵調周邊民族軍隊。
再者,安史之亂中,唐軍連年激戰,軍馬損失巨大。僅相州一戰,“戰馬萬匹,惟存三千,甲仗十萬,遺棄殆盡 ,而吐蕃盡陷河隴,隴右牧馬又淪於敵手,軍中騎兵必然不足。回紇自唐初即與唐室關係密切,加之回紇騎兵驍勇善戰,自然成為唐朝重點徵兵的物件。
第二,唐肅宗急於收復兩京,以穩固其統治。肅宗雖為玄宗太子,卻是在馬嵬坡之變的亂局中上臺的。來到靈武之後,先在群臣擁戴下繼承皇位,然後才得到玄宗的認可,這並不是常規的合法程式。而且當時唐王室諸王分節制之命,對肅宗鞏固皇位是巨大的障礙。唯有收復兩京,立不世之功,才能得天下認可以鞏固皇位。
王夫之在《讀通鑑論》評論,“肅宗急用回紇疾收長安者,以居功固位不能稍待也,蓋其時上皇在蜀,人心猶戴故君,諸王分節制之命,玄宗且無固志,永王磷已有琅邪東渡之雄心矣。肅宗若無疾復西京之大勳,孤處西隅,與天下縣隔,海岱、江淮、荊楚、三巴分峙而起,高材捷足,先收平賊之功,區區適長之名,未足以彈壓天下也。故唯恐功不速收,而日暮倒行,屈媚回紇,縱其蹂踐,但使奏效祟朝,奚遑他恤哉?決遣犜煌王以為質而受辱於虜帳,其情然也。”
可見,唐肅宗徵回紇兵入援,是為了加快平叛戰爭的程序,立功樹威,鞏固皇位,甚至不惜損害百姓利益。肅宗為了快速得到京師,就曾與回紇定約,攻克兩京之日,土地、士庶歸唐,金帛、子女皆歸回紇。回紇兵雖然不是平叛所必須,但畢竟驍勇善戰,對快速擊敗叛軍無疑是有利的。
第三,借兵回紇,亦可化解回紇對唐朝的巨大壓力。回紇在天寶年間消滅突厥,開拓疆土,東到室韋,西至金山,南控大漠,盡得古匈奴之地。裴羅可汗死後,磨延啜繼位,號稱葛勒可汗,剽悍善用兵,每年遣使者入朝。唐前期國力強盛,回紇不敢大肆南寇,與唐朝和平交往。安史之亂時期,唐朝抽調軍隊平叛,造成邊防空虛,便於周邊民族進攻。戰亂之初,回紇對唐朝內情尚不明瞭,顧未敢輕動。隨著幾次入唐作戰,對唐朝的衰弱瞭然於胸,終於在史朝義蠱惑下南寇。
史載“比使者至,回紇已為朝義所,曰:唐薦有喪,國無主,且亂,請回紇人收府庫,其富不貲。可汗即引兵南,寶應元年八月也一一是時,回紇已逾三城,見州縣榛萊,烽障無守,有輕唐色。乃遣使北收單于府兵、倉庫,數以語凌靳清潭”。可以說,在唐朝與叛軍鷸蚌相爭的情況下,回紇勢難雌伏,南下漁利已不可避免。從藥子昂與回紇可汗對進軍路線的討論中,所謂“州縣虛乏難為供擬,恐可汗失望",可以看出,如果不獲得可觀的經濟利益,回紇是不會主動合作的。
那麼,面對回紇的咄咄逼人,唐朝將如何應對呢?此時唐軍主力正與安史叛軍對峙在陝州、河陽一帶,而西北邊防精銳早已東歸戡亂,障塞空虛,實在已無力與回紇爭衡。再者,由於唐朝撤西北精銳之軍以敵河朔,吐蕃趁虛而人,盡佔河西隴右之地,離長安已是咫尺之遙。唐朝陷人了東據叛軍,西防吐蕃的不利態勢。所幸吐蕃與叛軍間隔遙遠,無法呼應。
但回紇則不同,它同時與唐、吐蕃、叛軍三方接壤,回紇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全域性。如果回紇助唐,則叛軍不足平,回紇助叛軍,則戰事綿延,難以預料。在這多事之秋,內憂外患,唐朝自然不會自樹強敵。最後,回紇為利而來,只要能滿足其利益需求,完全可以化敵為友,轉害為利。唐朝既能借兵助剿,又能一定程度上控制回紇的行為,用政府的賞賜代替回紇自發的掠奪。雖然回紇的暴行不可能因為唐朝的厚賞而完全終止,但起碼在政治上爭取了回紇,沒有讓這樣一個強大的遊牧國家走向唐朝的對立面。
從這個角度來說,兩害相權取其輕,唐朝的決策是正確也是無奈的。唐朝後期,延續了安史之亂中內憂外患的局面,故而厚結回紇的政策也被迫保留。只要將唐對回紇的政策放到與吐蕃、國內叛鎮博弈的全域性中去考量,就不難得出必須聯合回紇的結論,這與安史之亂中唐朝被迫借兵實為殊途同歸,都是不得已而為之。這就是唐朝被動接受回紇“借兵"的因素。
唐朝前期開疆拓土,聲威遠播,周邊民族尊唐朝皇帝為“天可汗",回紇臣服於唐,唐朝佔據主動地位。後期,唐朝迫於內外形勢,結好回紇,回紇傲慢驕肆,唐朝漸漸處於被動地位。唐朝與回紇關係的全過程,就是一個由主動到被動的變化,而這個大變化,正是透過安史之亂中的小變化來實現的。最初唐肅宗希望借回紇勁旅快速結束戰爭,從而確立自己合法地位,但回紇也因此瞭解唐朝虛實,遂想趁唐室之危而南下侵擾,唐朝不得不繼續借兵而予以約束。
這一轉變過程正是唐朝和回紇關係大變化的樞紐和縮影。如果把唐朝借兵態度的轉變,放到唐與回紇整體關係中審視,就可以獲得更加清晰深刻的理解。對回紇而言,透過助兵平叛也能夠獲得經濟利益。當然回紇兵不是唐朝平叛的主力,但唐朝借回紇兵來平定叛亂,對於穩定軍心,推進平叛程序,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而回紇兵燒殺擄掠也給華北地區百姓帶來了深重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