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甜膩膩的歌聲
-
2 # 瘋狗的輕武
因為鄭和下西洋是為了顯示天朝國威的官方行為,和葡萄牙西班牙那套殖民、英國那套貿易性質的,從利益出發的遠洋航行壓根不是一回事兒
就這麼說,鄭和率了兩萬七千多人,兩百多艘大小艦船,其中還有60多艘是寶船,長147米那種,這麼大規模的艦隊,這麼大規模的人力,怎麼看也不像是去做生意的啊,因為勞師動眾的成本太大,這隻能是一種國家展示肌肉的行為
但展示肌肉會要殖民地麼?會,但當時還沒殖民地這個說法,只是冊封宗藩關係
按照當時的想法,大明是天朝上國,物產豐富,再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出了大明之外其他那些小國家就是沒開化的番邦,給大明當狗腿子都不配那種,大明帶著艦隊來秀個肌肉,送你點大明物產,封你為屬臣,逢年過節的給大明進貢一些特產(比如當時肯亞進貢了長頸鹿)就行了
簡單的來說,鄭和船隊在規模、武器上確實無雙,但下西洋的目的是弘揚國威,目的不在貿易和掠奪(換你你會搶個叫花子麼?),再說當時認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要啥殖民地?
-
3 # 尋找不答應
鄭和的艦隊是一支有著兩百多艘艦船,運載兩萬多人的龐大艦隊!總共訪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跑到了東非、紅海地區。中途幹掉過海盜頭子陳主義和蘇門答臘君主蘇幹剌、活捉過錫蘭國國王。儘管如此,鄭和的艦隊始終沒有擴充套件過一個殖民地,在我看來,主要原因有四個:
一、中國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這句話不是搞笑,是事實!中國是一個深受儒家和兵家文化薰陶的國家。受兵家的影響,所以我們愛好和平,重視統一,防範威脅!中國古代領土的不斷擴張,是因為有外敵的威脅。離自己太近的鄰居太強了我們寢食難安,不放心,一旦有機會就會反擊把對方趕走或消滅。對於離自己太遠的敵人,就沒操這份心,畢竟,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我們是不畏戰,但是並不好戰!
二、鄭和下西洋是去宣揚國威、建立一個以華夏民族為主體的朝貢體系和政治體系。中國曆代王朝是很講究“王者無外”、“懷遠以德”的!與周邊國家交往向來不是咄咄逼人的掠奪,而是以德服人,雙方平等友好的交流。像在唐朝和宋朝時期,也是如此,並沒有仗著地大物博,國力強盛就去欺負小國。最多也只是以中國為核心,周邊添上些小附屬國,向來不干涉別國的主權、內政。無緣無故的去發動對外戰爭,基本沒多少人會支援,畢竟中國是一個講文明的國家,不是一個野蠻、只會搶奪的民族!
三、中國的經濟是以傳統農業和手工業為主的小農經濟,對市場的需求很小,國內市場就基本能滿足了,沒有太大的需求去開拓海外市場。西方之所以急於去開拓海外市場和海外殖民地,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生產力急劇提高了。生產原料、人力資源和黃金白銀都是生產週轉的急需動力!相比中國,一直是到了明朝中後期才有了比較強烈的海外市場需求。但是由於統治者特別是清朝統治者的刻意扼殺,這種需求也就被遏制了。
四、文化的約束!中國屬於大陸文明,具有很強的內斂性,是比較保守的。相比于海洋,人們更喜歡陸地。而且中國的文化意識裡向來是以天朝大國自居,地大物博,換句話說,海外的小國,咱們看不上!好比一個富人就基本不會去覬覦窮人的物品,除非他真的有偷竊的嗜好!再者,統治者也擔心派出去的人割據為王,畢竟山高皇帝遠,控制力是沒法把握的。而且,要開展海洋殖民活動,人員的選拔和艦船的管理都是需要一大筆費用。
-
4 # 熊style
鄭和艦隊,人類航海歷史上最早、最大規模的遠洋特混艦隊:及臨外邦,番王之不恭者,生擒之;蠻寇之侵掠者,剿滅之。——數百乃至數千公里的海外,遇到恭順的國王就做生意,遇到蠻橫的就滅了它,扶持對明朝親順的國王上臺,接著做生意!
那麼,這27000多人有多少軍隊呢?鄭和艦隊船隻分為五種不同的型號,有寶船、戰船、馬船和糧船,其中以寶船最大,馬船次之,糧船第三位,坐船再次之,戰船最小。作為艦隊的旗艦,寶船有多大呢?依據史料記載,它長148米,寬60米, 而我們的國產航母長315米,寬75米——寶船約有五分之二個001A那麼大,比印度的維特拉航母(艦長226.9米,寬27.4米)還大,是泰國“加克里·納呂貝特號”航母和義大利“加里波第號”航母的兩倍,它就是古代的航母!
艦隊帶了‘’……官868名,軍26800名,指揮93員,都指揮2員,千戶140員,百戶103員……‘’艦隊成員主要是以軍人為主;而每艘戰船攜帶了巨量的軍火‘’……每戰船器械,大發貢10門,大佛郎機40座,碗口銃50個,噴筒6百個,鳥嘴銃1百把,煙罐1千個,灰罐1千個,弩箭5千枝,藥弩1百張,粗火藥4千斤,鳥銃火藥1千斤,弩藥10瓶,大小鉛彈3千斤,火箭5千枝,火磚5千塊,火炮3百個,鉤鐮1百把,砍刀1百張,過船釘槍2百根,標槍1千枝,藤牌2百面,鐵箭3千枝……‘’特混艦隊彈藥是足以支撐屠滅小國戰役!
因此,鄭和特混編隊完全可以在遠在萬里之遙的土地建立明朝的殖民地的!可是,除了少數人員就留滯當地以外,沒有建立明朝的海外殖民地;為何如此呢?這支艦隊的主要任務不是佔領,而是貿易;
永樂年間,廣東、福建沿海的貿易十分繁華,迫切需要開闢新的海外市場、獲得更多的海外航線;明朝對香料的需求非常龐大,可是它又沒有自產能力,也需要尋找新的產地——這個才是民間商人的主要目地!畢竟,農業社會的海外市場再發達,也改變不了國內的農業社會結構;
明朝永樂大帝奪位自立,取得皇位。可是,反對他的聲音也不小,他也迫切需要樹立威信:明朝建立‘’皇威揚於四海、蠻夷朝貢中華‘’的‘’君主華夷‘’體系無疑是最好的辦法!此外,永樂的經濟危機也得益於下西洋,緩解了明朝的財政赤字:30萬兩黃金、近千萬兩白銀!這可不是用殖民掠奪就可以得到的財源——明朝下西洋的政治和經濟目的非常明確了!
還有幾個解決的難題:倭寇、帖木兒汗國!倭寇在元朝末年已經出現在中國沿海了,明朝初期,倭寇嚴重也影響了沿海的穩定,迫切需要強大的海上艦隊開闢新的航線、展開震懾力量讓它們知難而退!所以,鄭和艦隊下西洋,讓倭寇著實消停了一段時間。而帖木兒汗國對明朝叫囂著復仇,明朝艦隊從南洋往西,走到印度洋,這是帖木兒汗國的南部,明軍實際上對帖木兒汗國就形成包抄之勢!
因此,永樂大帝對海外沒有建立殖民地的市場和政治需求,他要的是穩定的海外航線和政治局面。鄭和艦隊再強大,它也不會違背皇帝的命令建立殖民地。
-
5 # 有時聊人文歷史
這是明朝當時的情況決定的。
四大官廠鄭和船隊的確沒有建立典型的西方式的殖民地。
不過,鄭和船隊在沿途建立了四個軍事化的後勤保障基地,即四大官廠。明朝官兵在這裡結寨駐守,完成船隊的後勤工作。這不是行政意義上的殖民地,但的確是軍事基地。鄭和船隊進行如此遠端的航行,沿途沒有後勤保障基地,這是不可能的。萬一遇到惡劣天氣,沒有母港,不可能直接開回中國去。再愛好和平的艦隊也是艦隊。幾萬人的補給需要徵繳,沒有武力保障是不可能的。為了建立官廠,沿途發動幾次軍事行動,抓幾個不聽話的國王也是很正常的。
航海地圖的差異鄭和船隊的海圖和西方航海圖是不一樣的,中國現在使用的航海地圖是西方式的。簡單地說,西方海圖是多維度的,大概由經度和緯度組成,後期還會有等高線。如果加了等高線,比例尺,那就是三維的地圖。和現在的地圖沒有區別。
(現代海圖由西方海圖發展而來)
而鄭和時期中國的海圖是什麼樣的?
簡單而不專業的說,是一線式的、文字式的。比如從南京到新加坡,鄭和海圖大概就是:
南京——泉州——廣州——新加坡。
這並不是現代意義上海圖,只是一種指標式的文字指南。當然,橫線上會有不少備註。比如方向、距離等,不一而足。
顯然,這種海圖沒有西方式海圖先進。這是一維化的,沒有參照物的海圖。
這種海圖最大的缺陷就是——後來的海員只能按照既定路線前進。想要探索新航線,就必須重新繪製一張新的海圖。這不利於地理發現。
鄭和船隊的使命首先,弘揚國威。這是肯定的,這也不是沒必要的事情。比如美國海軍的大白艦隊也曾搞環球航行,大白艦隊繞了一圈兒也沒打誰,就是讓大家看看誰有能力打我,這和鄭和船隊的使命相似。
其次,尋找建文帝。如果真的有這個目的,也肯定是個秘密任務。永樂皇帝是靖難上臺的,不會傻到對鄭和以及整個船隊明確下達這樣的任務。所以這個任務是個不能說的秘密。有還是沒有?
找到了就是有,沒找到就是沒有。
再次,對帖木爾帝國側翼形成戰略威懾。
現在說這個的比較少,因為帖木爾這個帝國在中國不是很有名,而且它本身存在時間也比較短暫。但是,在永樂皇帝的時代,帖木爾帝國的威脅是真實存在的。位於中亞的帖木爾陵墓上有一面1.9米的玉面,上面刻著帖木爾寫給自己的墓誌銘——
使吾不死,世界將顫慄。
(帖木爾陵墓)
這句墓誌銘不是吹牛。
看圖:
這是一張很有名的油畫作品,描繪了帖木爾俘虜奧斯曼蘇丹的歷史事實。
中前期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和早期明朝,誰更厲害?各位歷史愛好者心裡比較一下吧。
歷史記載,帖木爾對外宣稱要征服中國的時候,朱棣剛剛登上皇位。在帖木爾晚年,正式開始了遠征明朝的行動,說明徵服中國真的是帖木爾心心念唸的事兒。帖木爾讓他的兒子率領先鋒部隊二十萬東進,帖木爾親自率領主力在後緩進。帖木爾兒子率領的前鋒已經到達了喀什一帶。這個時候,明朝已經下令嘉峪關守軍枕戈待旦,死戰來犯之敵。也同樣在這個時候,帖木爾去世。朱棣和帖木爾,兩個同樣愛好打仗、同時也都善於打仗的皇帝,最終沒交上手。
而鄭和航海就發生在帖木爾準備東征中國的這段時期。
漢朝歷史上曾經聯絡西域國家——斷匈奴右臂。鄭和遠航可能也有同樣的戰略考慮。假設一下,如果帖木爾的數十萬大軍前來攻打明朝。那麼永樂皇帝會怎麼做?說不定會馬上發動南方的船隊,到西亞諸國聯絡帖木爾的戰略對手,從後方進攻帖木爾帝國。
千萬不要低估朱棣的戰略想象力和作戰意志。朱棣和帖木爾一樣,可都是死在親征路上的皇帝,比態度和他的勁敵難分伯仲。朱棣愛打仗勝過愛自己的生命,一個玩兒命的皇帝是不會怕任何對手的。實際上明朝三百年江山,真正能打的皇帝只有朱元璋和朱棣,老朱家這父子倆真是難分高下。
打海戰,帖木爾肯定不是鄭和船隊的對手。
軍事戰略在明朝初年,明朝剛剛擊敗蒙古。戰略重心在長城一線,後來又有龐大的遷都計劃。一個尚沒有解決內部防禦的王朝是無法進行海外開拓的。有明一代,北方對蒙古的防禦始終是個懸而未決的問題。這個問題要等到清朝中葉才徹底解決。而清朝徹底解決蒙古邊患是在乾隆時期。當時,清朝的盛世已近尾聲。
國際環境影響一個國家對外關係的重要因素是國際環境。
東亞方面,明朝初年,沒有任何國家或者政權執行典型的西方殖民政策。當時的東方仍然施行朝貢貿易體系。鄭和船隊帶著外國國王來朝貢就是最好的證明。
歐洲方面無論是太平洋航線還是大西洋航線都沒有開闢。地理大發現的時代尚未開始,東西方之間唯一的聯絡是陸路,是被蒙古—突厥人控制的亞細亞內陸。
也正因為如此,和蒙古—突厥關係不太好的西方才要開闢新航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首先開闢新航線的是伊比利亞半島國家,看看他們的地緣結構就知道了,伊比利亞三面環海,發展航海是他們唯一的選擇。
需要指出,伊比利亞半島國家航海的初衷是尋找通往中國的航線,依據是——地球是圓的。也就是說,他們也不是一開始就要發現新大陸,新大陸的發現,是一個完全意義上的意外。他們在殖民戰略上的確要兇悍的多,可是他們一開始遇見的對手是印第安人,一個處於石器時代的族群。所以他們可以輕易的建立優勢,開啟局面。而明朝面對的是太平洋,周邊國家的發展程度,至少是在鐵器以及黑火藥時代。與他們相比,明朝只有規模的優勢和少量技術優勢,並沒有跨越數千年人類發展水平的,巨大的、鴻溝般無法逾越的技術優勢。
而中國呢,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中國的陸權要比海權重要。航海,永遠是中國消除陸路方面的敵人之後才會考慮的選擇。
中國進入國際貿易體系是在晚明時期,中國用茶葉、生絲、瓷器作為出口商品,大量賺錢,成為了真正的銀窖。那個時代的鄭氏海商集團實際上很有西方海上殖民者的架勢,和各種勢力犬牙交錯,分分合合。只可惜鄭成功英年早逝,不然,東南亞近代史肯定會被改寫。
-
6 # 起居郎雜記
鄭和為什麼沒有佔領海外殖民地?這個問題可以拆解來說:
1、殖民地的作用
殖民地的作用無外乎以下三點,資源勞動力和海外市場,西方人認為十分珍貴的資源,絲綢,黃金,香料等等中國不是自己擁有,就是可以透過藩屬國獲得,而且需求量很小,很難激起中國統治者佔領原產地的慾望,當時中國的城市甚至很可能是歐洲一個小國的總人口,根本沒有必要去獲得語言不通的一些外國人,即便是有奴隸也不符合中國早就淘汰了的社會制度,更形不成國家買賣的行為。作為自給自足的農耕文明,從來就沒有把商業放在眼裡,商人的大名的地位之低,在鄭和所在的時代還是非常嚴重的。
2、農業國的氣候要求
作為農耕立國的國家,中國對土地的要求其實非常嚴格,能夠耕種糧食的土地才是優質的土地,至於海島氣候,冰原凍土,戈壁荒漠,等等,這些特殊氣候對中國沒有任何的吸引力,掌控這些土地的目的,更多的是為了避免別的民族的侵擾,像東南亞的一些地區,儘管適合耕種,但還是離中國的統治區域過於遙遠,從事農業生產價效比過低,所以也沒有什麼佔領的價值。加上當時航海的成本非常高,如果沒有價值,特別驚人的商品,或者是本國所必須的,殖民地就沒有價值。
3、人口資源寶貴
當時中國的高產作物並不多,加上當時的生產力,土地耕種需要大量的人手,面對國內大量的荒地,自我開發還來不及,根本沒有向國外拓展生存空間的動力,與歐洲那些土地狹窄的國家有很大區別,正是因為資源和土地的問題,歐洲國家更需要依靠貿易來獲得生存,中國卻沒有這種必然的需要。
4、天朝上國對世界失望了
鄭和下西洋時的大名,是真正的天朝上國,軍事文化對周邊的國家完全處於碾壓狀態,鄭和不遠萬里想走了30多個國家,看見的淨是蠻荒一般的世界,鄭和作為穆斯林去麥家朝聖,作為古蘭經中描述的神賜福的土地,沒有給他帶來任何的震撼,變成了真正的越出國越愛國,整合看到周邊國家的軍隊和政治體制,只能從內心深處感覺到,就想鬧著玩一樣,面對這樣的世界,建立一個永久居住地,恐怕誰的心裡也是拒絕,這些地方只配讓身犯重罪的人來做發配之地,這恐怕才是鄭和心中的想法。
-
7 # 金甲戰象
很多人讀史至此都會扼腕嘆惜,當年鄭和下西洋時擁有最大的艦隊,最強計程車兵、最先進的武器卻沒有建立海上霸權,沒有侵佔一塊殖民地,否則近現代歷史的版圖不會是這樣的。可仔細分析後發現,他當年還真做不到這些,原因如下:
首先,鄭和遠洋的目的。無論是尋找朱允文還是眩耀國威都沒有侵佔海外領土的想法,不是不能,是不削。中國曆朝的當政者其實都是以霸主自居,雖然戰國之後分封制基本廢除了,國家主體是中央集權,但卻時不時地還把土地封給自己的子孫和同姓子弟。對外關係也是這樣,在帝國直轄之外,還有一圈年年來貢的附屬國,中央以自己的懿旨來確定其下一任繼承者。而對於那些鞭長莫及的“西洋”國家,明帝國真的是在揚國威、宣示霸主地位。這一點從鄭和沿途的外交、作戰情況也能看出來,完全就是一個維護正義的使者,中央上國來的“觀音菩薩”。
其次,沒有海外基地這種理念。從古至今,人們總是把土地當成至寶,而對萬頃波濤的大海沒有慾望,這種理念到今天國人都有大的改觀。人們篤信只有腳下實實在在的土地才是根本。而對於那種不關聯的海外領土自己沒法把控也沒有意義。
我們的觀念是,只有腳下的土地是實實在在的
最後,也是最現實的,當時的情況得到海外殖民地沒有可見的利益。鄭和的年代,東南亞、印度、東非都沒有開發或異常貧瘠;美洲沒有被發現;有奧斯曼帝國阻擋、好望角航線和蘇伊士運河都沒有開闢,因而歐洲也不被中國所熟知;只有陸上與奧斯曼帝國存在有限的貿易往來。殖民地是建立在世界貿易之上的,產生不了財富的佔領是不會有人做的。不久之後,在歐亞大陸的另一側,歐洲殖民者所進行的三角貿易就是把本國的工業品運到非洲和當地的酋長換黑奴,然後經過中央航線到達美洲換回農產品和工業原料,從中獲取巨大的貿易順差。只有這樣,才會有人興致勃勃、不間斷地去做。
看看鄭和去的地方哪有什麼“油水”
歐洲的三角貿易:只有掙錢的買賣才能持續
另外,鄭和的才能是外交和軍事方面,並不是個經濟上的能手。其實他已經很努力地蒐羅各個地方的奇珍異寶了,只可惜他帶回的東西並不能產生經濟效率。
其實鄭和已經很努力地蒐羅“財富”了
所以說,既使重來一次,以中國的地理環境和當時世界的發展現實,鄭和都不會、都不去想侵佔任何一塊得不償失的殖民地。
-
8 # 沉140769451
因為農耕文明只關心便於農耕的土地,便於從陸地上連線和控制的土地,透過大海控制遙遠的土地,成本太高,所得不如所付出,明朝已經控制了所有符合條件的土地,而鄭和七下西洋,所到之地,並沒有符合這一條件的土地,當然也就沒興趣佔領了,雖然他下西洋的目的,可能只是為了找建文帝,但真有明朝值得動心的地方,明朝又怎會不要呢?!是滿足了,中央之國才愛好和平,不再擴張,如果沒有滿足,中央之國也是喜歡擴張的,開疆拓土,也是中央之國對傑出君主的重要指標之一,明朝也一度佔領了整個越南,後來嫌它山多林密,難管理,又有漢人在那稱王稱霸,也就丟給他,讓他自己玩去。
-
9 # 火器工坊
因為沒必要。
問歐洲人最初佔領殖民地的目的是什麼?是需要香料和金銀產地,說白了也就是原料產地。為什麼急需這些原料產地呢?因為在16世紀以前的歐洲,香料的價格受到奧斯曼帝國抬高關稅的影響而變得居高不下。
此外,早在11世紀前後,伊比利亞半島的金銀就已經被開採一空,而歐洲其他地區的金銀數量並不樂觀,這就造就了歐洲賣貨貴還沒錢買的局面。
相比之下,大明帝國地大物博,除了本身就生產部分香料和金銀外,各國的朝貢也足以補了這些貨物的缺。
再者說,鄭和下西洋之際,民間通貨多是物物通貨、銅幣和紙幣做貨幣,金銀被禁止在市面流通,這也就使得民間相對來說沒那麼需要貴重金屬。
還有就是鄭和下西洋的根本目的,是朱棣要確立自己透過靖難之役獲得皇位的合法性。透過告知各國新帝登基,恢復之前的中華朝貢制度,來達到萬國來朝的政治局面,這才是鄭和下西洋的本意。
而建立這麼龐大的艦隊,也是朱棣為了彰顯國力,拉出去震懾世界用的。本身在明人看來,世界上最好的土地已經被他們佔領了,其他地方的人都是化外之民,不開民智之徒,野蠻至極,實在沒有什麼佔有的必要。
-
10 # 祁連魯冰
鄭和下西洋為什麼沒有侵佔一塊殖民地?我認為有三條原因。 一、去擴大明王朝的朋友圈。鄭和做為臣下,皇帝臨行前並沒有授旨用武力去掠奪任何國家,鄭和也絕然不敢用武力去佔領異地建立殖民地。明成祖朱棣是一個很有遠見的皇帝,即位後十分重視恢復和發展明朝政府與海外國家的外交關係。鄭和做為宦官,秉承皇上的旨意,身體力行七下西洋,構建大中華文化圈,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鄭和帶領的龐大船隊,載滿我中華富饒土產、瓷器珠寶,在每個國家,見到當地國王,他都饋送許多禮物。做為禮節,對方也交換了禮物,船隊從其他國家帶回了許多珍寶,雙方平等友好的交流。
二、張揚國威,鞏固皇權,威懾藩屬國。鄭和下西洋展示國力,耀武揚威,彰顯民族自信,招攬海外諸國稱藩納貢,不需要發展殖民地。明成祖是一個雄心勃勃的皇帝,他派遣鄭和下西洋,每一次航行都是大張旗鼓的,滿載著金銀財寶。《明史·鄭和傳》中就有記載:“且欲耀兵異域,教化異族”。意思就是船隊所到之處耀武揚威,在異地異族面前顯示中國富強,為了實現明成祖的“皇權思想”。
三、發展海外貿易,對外開展商品交易,力促提振明朝經濟。鄭和下西洋,體現了明成祖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開啟封閉的外交大門。而中華文化傳統造就了鄭和“懷遠以德”的外交方針,根本就沒有與西洋各國交往咄咄逼人的掠奪殖民想法。明成祖是一個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勵精圖治、發展經濟、疏通運河、提倡文教,從而使得天下大治,百姓安居樂業,"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社會風氣成為明永樂年間的佳話。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他才能將目光投向海外,派鄭和下西洋去發展海外貿易,另闢經濟發展後勁。
而晚於鄭和下西洋近百年後的哥倫布航海,是西方資本主義的歐洲各國,紛紛透過探險航線和殖民地來掠奪資源,擴充財富,這和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截然不同。
-
11 # 北疆同心聊歷史
鄭和下西洋的壯舉足以彰顯古代中國的輝煌,它證明了早在明朝初期,中國人就已經擁有了遠洋冒險的勇氣,以及不畏艱艱的探索精神,中國人並不缺乏“蔚藍色的因子”!
至於鄭和下西洋時,為何徒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航海技術與裝備,以及強大的火器,可是為何卻不去佔領並開拓海外殖民地呢?要知道歐洲人可是自古以來,就依仗其相對先進的航海技術與裝備,對周邊地區展開了殖民掠奪了!我認為鄭和船隊之所以沒有憑藉其優勢,進行對外殖民擴張,是三個原因造成的!
(明成祖朱棣)
第一,侵略與擴張,不符合中華民族的傳統價值觀!中華民族從來沒有主動侵略他人的觀念,窮兵黷武與傳統儒家主流思想格格不入!雖然自古以來都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然而中華疆域卻是靠融合而形成的,而不是靠侵略擴張得來的!正所謂“以夷入夏,則為中華”,文化的向心力與凝聚力,才是中華文明的無限魅力之所在!故在歷代王朝時,中華多是釆取以武力反擊侵略方式,來制止四周敵人的進犯,而不是以武力兼併對手!對於明朝來說也同樣如此,明朝沒有進行對陸上傳統屬地之外的擴張行為,更是斷然不會釆用對海外用兵的方式,去佔據那些處在中華文明影響之外的,風土人情皆盡不同的異族土地,建立所謂的殖民地!
第二,自古以來,農耕便是歷代王朝的立國之本,商業與貿易往來只屬於農耕文化之外的副產品,也即是所謂的末業。而厚重的農耕情結與大陸主義傳統的影響力是極其巨大的!即便是在大陸之上,中華歷代王朝對那些不適於農耕的土地,也是沒有興趣的!做為傳統王朝之一,而又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明朝,也同樣如此!更何況相對於明朝來說,除歐洲國家以外,凡是有殖民擴張可能的異族地區,多是極其落後而又欠缺開發的地方。假如明朝一定要征服並統治他們,那麼不僅要在佂服之時花費很高的人力、物力成本,而且還將在佂服之後,為經營此地而背上沉重的財力負擔!而這對於明朝來說豈不是猶如“嘴裡吃著肥魚美肉,但卻羨慕別人手中的糠萊糰子”一樣荒唐和不值得嗎?所以對明朝來講,與其憑藉武力佂服並統治這些蠻族,倒還不如釆取懷柔的手段,讓他們傾心歸向天朝!這樣做不僅花費的成本低,收到的效果也更好,而且還不會引起對方的反彈!如果反觀那些歐洲殖民者,他們的對殖民地的佂服過程,總是充斥著無盡的戰爭與苦難,帶給那些殖民地的也不是先進與文明,而是無盡的血淚和累累的白骨!
第三,在大明王朝統治期間,中華仍是名符其實的“天朝上國”!而這樣的說法並非是誇張:中華物阜而民豐,物產豐富而品類繁多!而且那個時代的文明世界全都處於封建制度的統治之下,因而明初與歐洲的差別並沒有晚明及清代時那麼巨大!可以說中華以農耕為主的經濟模式,足以自給自足!因此並不過多依賴對外貿易來互通有無,而中華的傳統三大件——茶葉、絲綢和瓷器,卻是為異國之人所追求的!而正是明朝的農耕文化,適成了其發展的重心在於收縮吸附式的“內向”,而不是擴散擴張型的“外向”!再兼之明朝自己自足的以“經濟內迴圈”為主的經濟模式,使得明朝缺乏開拓海外市場的動力。沒有需求就不會產生主動性,而沒有主動性也就不會有行動力!因此明朝也就不會去佔據並建立所謂的海外殖民地了!明成祖派鄭和下西洋的初衷是為了宣揚大明國威,兼以修好各國的目的。更兼之這樣耗資巨大的航海工程,在明成祖之後便彼廢止了,鄭和下西洋的壯舉終成中華歷代上,輝煌燦爛而又短暫的歷史瞬間。
(大明疆域圖)
-
12 # 老威觀史
其實這個問題並不複雜,原因在於明朝是個典型的農業文明帝國,實行的是重農抑商的政策,在這個體系的範圍內開拓海外殖民地沒有任何的經濟效益,所以也就沒有去佔領一塊殖民地。
地理決定了我國是個農業文明帝國▲中國所處的位置
從地形上來說,整個東亞地區最大最好的一塊產糧區就在我國的華北和華南平原,我國東臨浩瀚的太平洋,北邊是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亞荒原,西邊是蔥嶺,西南是青藏高原和雲貴高原,在往南就是亞熱帶雨林地區,所以長期以來,任何中原王朝只要佔好中原這片地方,就能完全自給自足,不需要對外貿易。
由於我們的地理風貌,所以千百年以來一直都是典型的農業文明帝國。在這個農業文明帝國的前提下,我們形成了自身的文化和古代政治經濟體制,這種政治經濟體制就是高度的中央集權和農業經濟體系。
我國自古以來重農抑商也是在這個背景下產生的。農業本身很脆弱,如果遇到天災就需要一個強有力的中央集權對農民進行救濟;農業工程消耗很大,如果沒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央集權,則無法集中全國的資源開展。如黃河的治理、大運河的修建等;長久以來我國中原王朝一直遭受著北方遊牧民族的衝擊,這也需要一個強有力的中央集權能夠集中國家的資源去抵抗北部的邊患。
這種高度的中央集權也產生了不少副作用,副作用之一就是重農抑商。因為商業來說利潤非常大,也需要人口的流動,統治者認為如果人人都去經商,那麼土地誰去耕種呢?我國畢竟是個大國,在古代來說如果出現糧食短缺,也不可能透過外貿的方式獲取足夠的糧食,由此千百年來就透過重農抑商的政策,將大量的人口固定在土地上,使他們專心從事農業生產。
正因為不需要對外貿易就能自給自足,商業對於統治者來說會動搖農業經濟體系的根基,所以千百年來統治者沒有對外開拓殖民地的需求。
西方文明是典型的工商業文明與我國的農業文明相對的是起源於希臘的西方工商業文明,與我們的文明完全不是一個模式。希臘地區土地貧瘠,當地的產量不能滿足人們生產生活的需要,如果不出去經商那麼當地人就會餓死。所以古希臘時期的古希臘人經常外出經商,透過商業換取自己生產生活所需的物資,尤其是糧食,由此產生了工商業文明。
對於工商業文明來說,他們非常需要開拓海外殖民地,透過開拓殖民地,一方面可以獲得大量廉價的工業原材料,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產品的出口市場。所以對於工商業文明來說,天生就有開拓殖民地的內在需求。
西方殖民的歷史也並不是在大航海時代開始的,而是在古希臘時代就開始了,經過希臘人幾百年的殖民活動,他們最終將殖民體系擴充套件到了整個地中海。
▲希臘時期的海外殖民
至於大航海時代的殖民,也是工商業文明發展內在需求的延續了。
鄭和艦隊時期的情況鄭和艦隊的航海行動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在鄭和時代,當時中國人的艦隊是世界上的無敵艦隊,任何國家的艦隊都無法與之抗衡。如果鄭和要佔領海外殖民地的話根本沒問題。但是鄭和當時的航海活動主要是出於兩個目的,一是尋找建文帝,二是建立朝貢體系。
▲鄭和艦隊是當時世界上的無敵艦隊
那麼我們分析一下如果當時鄭和艦隊真的建立了海外殖民地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要發展殖民地需要駐軍,這支軍隊怎麼養?你一定會說,經商呀,國內的產品賣過來,這裡的原材料搬到國內去。問題是,這是工商業文明的發展模式,而非農業文明發展模式。在我國的文化體系中,基本沒有關於市場經濟該如何運作的任何理論,而且在我們的文化體系下,從來都是“重義輕利”的,談錢的話就沒有任何道義可言。
在農業文明模式下,經濟就是耕地,收穫糧食,從中得利,至於殖民地與宗主國的經濟體系,是沒有任何理論支撐的,說白了,因為文明體系的限制,當時的國人不會想到這點(透過殖民地與宗主國的商業活動賺取利益)。如果只是農業的話,當地的糧食光是運到國內,其運費成本就比糧食本身的價值要高很多了,說白了就是農業文明模式下,殖民地的農業產出遠遠小於其農業成本。
如果當時鄭和上奏朱棣,說要在某地建一個殖民地,那麼朱棣會怎麼想?這個地方的軍隊怎麼養活?讓誰統兵?問題是我讓你統兵的話,地方隔得那麼遠,你要造反我怎麼辦?所以朱棣會讓他發展殖民地麼?這就引出了第二個問題,農業帝國的高度集權模式下,也不可能長期海外駐軍,因為一旦如此,中央就會面臨無法控制海外軍隊的狀況,從而威脅到中央的統治地位。
也正因為這些原因,所以當時鄭和每到一個地方,無不是打探建文帝的情況就是搞起外交朝廷活動,除此之外就沒做過別的什麼了。
至於西方建立殖民地體系的模式,源於他們的生產經營模式,越多的海外殖民地會帶來越多的利益,西方國家自然就熱衷於擴充套件海外殖民地了。
綜合以上來說,這個現象出現的原因沒有多麼複雜,其實就是文明模式的不同造成的。
-
13 # ww3721王建文
鄭和下西洋派出強大軍團,決不是商隊。是一支海上航行軍事組織嚴密近三萬人船隊。其中在訪問錫蘭山國時,錫蘭山國王亞烈老奈兒,負固不恭,謀害舟師。被鄭和發覺一去沒有動作,很快離開錫蘭山,到他國。回來亞烈苦奈騙鄭和進港中,發兵五萬圍攻鄭和船隊又下令還要阻斷鄭和船隊歸路。
鄭和趁敵軍傾巢都在海邊,國中空虛,鄭和親自趁天黑夜深,突襲亞烈苦奈兒王城,攻破城而入宮生擒亞烈苦奈兒和他的家屬。把亞烈苦奈兒帶回祖國,朱棣赦免了亞烈苦奈兒性名卻下詔,替換錫蘭山國的國王。提高了明帝國在東南亞的威信。可惜大明帝國消亡了那些藩屬國都就不存在了,難道大明任命官員占城,賓童龍,真臘,暹羅,假裡馬丁,交闌山,爪哇,重迦羅,彭享,東西竺龍,牙迦邈,淡洋,蘇門答刺,花面,龍涎,翠蘭嶼,阿魯,錫蘭,小葛蘭,柯枝,榜萬刺哇,竹步,木骨,都束,蘇祿等三十多個國家是元帝國遺留下藩屬國,還是永遠殖民地嗎。鄭和多次再透過航海顯赫軍威,使這些國家要承認大明承繼了元帝國宗主地位,煊赫大明強大,當大明滅亡後,皮之不存,毛能焉附。
當時鄭和是根據朱棣皇帝旨意,在積極主動發展元帝國遺流下藩國邦交關係,示以主動友好,採取不取藩,不侵佔的態度。使元帝國的藩國能安心和平。以中國為宗主國地位和平外交。
大明帝國是大元帝國繼承者,朱棣以武力為後盾,力爭以不動兵戈,威服藩屬國家,是鄭和多次下西洋主要目的。也是消除鄭和初期南征安南,將之納入明王朝版圖,明朝得以從陸地控制占城,遠可控滿刺加的影響。
更是從宋元以來,中國海外貿易的發達,對外移民的增加,大明派出提供保護強大軍事船隊,從而保護國際貿易,保護大明商船海上交易,去遠洋保架護遠航,打擊海盜,使中國偉大絲織品瓷器在世界贏得崇高聲譽,換來大量香料,大明所需東西。有人認為大明帝國船隊到達到達東非紅海是找建文帝,和煊赫國威,找建文不對的。大明帝國在朱棣時代貿易發展十分繁榮,經濟基礎強大。必然招來海盜掠奪,印度洋南洋紅海灣自古就海盜出沒地方,鄭和船隊長年在海上漂泊就是打擊海盜為商貿保架護航。
-
14 # 方圓論壇
這就是最讓人難以理解的一點,在中國古代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歷經了無數的朝代。但其中絕大多數的歷史時期都是不具備侵略性的。除了秦朝,唐朝之外,中國歷史上真正高瞻遠矚就有大氣魄大胸懷的王朝少之又少。這固然有和民族特性有關,但更多還是和每個朝代的自身特性息息相關。貌似古代絕大多數的君王都喜歡萬國來朝那種華而不實的面子工程。對於真正的開疆拓土卻嗤之以鼻。
對於這一點必須要吐槽一下儒家。儒家的存在可以說是嚴重的影響了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與進步。儒家總是認為要以理服人,他們認為戰爭是一個國家滅亡的主要原因。雖然說這種邏輯可以杜絕窮兵黷武的問題。但是這也極大的打擊了中華民族血液的尚武精神。看看中國古代那些萬國來朝的景象。都不知道哪的一個蠻夷小國,拿著幾塊破石頭就可以從中國的王朝換回大量的絲綢瓷器。簡直就是拿著石頭換金塊。這樣的做法有何益處嗎?沒有。除了浪費錢財之外,沒有獲得絲毫的好處。而那些蠻夷小國以十分廉價的物品就可以換取意想不到的財富。這也難怪他們會主動稱臣。不需要付出什麼卻會有驚人的收益。這種事情傻子才不做呢。
關於明朝朱棣時期,三寶太監鄭和下西洋,其目的在歷史上存在很大的爭議。第一種說法就是尋找建文帝朱允炆。歷史上關於建文帝朱允炆是死是活也是一個爭議性問題。當時朱棣認為建文帝朱允炆很可能已經難逃出海了。所以才有了鄭和下西洋。如果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真是尋找朱允炆的話,那麼就很好解釋為什麼朱棣沒有侵佔一塊殖民地了。因為朱棣要尋找朱允炆的事情必須要做到嚴格的保密。而對外發動戰爭大肆入侵其他國家建立殖民地肯定會鬧的沸沸揚揚的。這對於朱棣的秘密行動肯定是相差甚遠的。所以強大的明朝海軍出去溜達了一圈啥都沒幹。
第二種說法就是朱棣派遣艦隊遠航完全是出於對世界的探索。並且也為了在繼位之後凸顯自身對明朝的統治權和所有權。朱棣繼位的極不光彩,所以朱棣需要顯示自己的合法性。並且對明朝周邊的國家宣佈自己成為了新的君主。這是一方面原因。其次,朱棣派遣艦隊出巡很可能真就是單純的去顯擺了。根據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皇明祖訓》中表示,明朝對周邊國家採“不侵佔”的態度,並且積極主動的發展邦交國。而且朱元璋還在《皇明祖訓》中列舉了十五個“不徵之國”,其目的就是試圖構建一個以中國為主導,有等級秩序的、和諧的理想世界秩序。所以說朱棣的遠航只是一次為了面子的炫耀之舉也是很有可能的。
回覆列表
明朝時期,我國的經濟文化發展的也很繁榮,當時明成祖朱棣曾經派遣鄭和率領海軍艦隊多次下西洋,到了所有國家,都會熱情的歡迎和迎接,來展示大明王朝的國威,當時的大明朝是我國曆史上藩國最多的朝代。但是我國出訪都會很和諧的,而像西班牙等一些國家會在海外發展屬於他們的殖民地,那為什麼大明朝會與西班牙等國家截然相反呢?其實這裡面是有很多的原因的。 因為當時指南針的發明和航海技術的普及,許多國家都開始開闢新航線,航海發現新的國家,據說西方國家一直想要來到遙遠的東方尋找中國,和中國進行貿易往來,但是又沒有地圖,所以只能靠著自己摸索,摸索的過程中他們就不斷地發現了新大陸,他們就開始掠奪其他國家的物品,因為他們的武器先進,所以那些國家也只能順從,慢慢的成為了西方的殖民地。 其實中國早在唐代時期就開始進行國際交易了,海上交易頻繁,並且開通了絲綢之路,那麼這次又發現新的大陸,為什麼沒有像西班牙和葡萄牙一樣發展殖民地呢?我覺得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點:西方國家殖民他國是因為他們都是彈丸小國,缺乏資源和原材料,所以他們要在別的地方進行獲取,但是我國自古以來地大物博,向來是不缺任何資源的,而且像中國的絲綢,茶葉,陶瓷是別的國家夢寐以求的,而我們就沒有什麼太多需要獲取的。 第二點:我國古代奉行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認為中華以外的地方是野蠻之地,而且認為不應該掠奪別人。 第三點:我國有很多藩屬國,他們每年向朝廷上供,所以也算是獲取了其他國家的資源了,不需要再去殖民了。 ------------- 如果我回答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我一下。或有其他問題也可以關注我,給我發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