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鳥鳴澗》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4
回覆列表
  • 1 # 今古雜壇

    王維的《鳥鳴澗》當作於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年間遊歷江南之時,其背景是安定統一的盛唐社會。此詩是王維題友人皇甫嶽所居的云溪別墅所寫的組詩《皇甫岳雲溪雜題五首》的第一首,是詩人寓居在今紹興縣東南五云溪(即若耶溪)的作品。

    關於這首詩中的桂花,頗有些分歧意見。一種解釋是桂花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種類,此處所寫的當是春日開花的一種。另一種意見認為文藝創作不一定要照搬生活,傳說王維畫的《袁安臥雪圖》,在雪中還有碧綠的芭蕉,現實生活中不可能同時出現的事物,在文藝創作中是允許的。不過,這首詩是王維題友人所居的《皇甫岳雲溪雜題五首》之一。五首詩每一首寫一處風景,接近於風景寫生,而不同於一般的寫意畫,因此,以解釋為山中此時實有的春桂為妥。

    桂樹枝葉繁茂,而花瓣細小。花落,尤其是在夜間,並不容易覺察。因此,開頭“人閒”二字不能輕易看過。“人閒”說明周圍沒有人事的煩擾,說明詩人內心的閒靜。有此作為前提,細微的桂花從枝上落下,才被覺察到了。詩人能發現這種“落”,或僅憑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觸覺,或憑聲響,或憑花瓣飄墜時所發出的一絲絲芬芳。總之,“落”所能影響於人的因素是很細微的。而當這種細微的因素,竟能被從周圍世界中明顯地感覺出來的時候,詩人則又不禁要為這夜晚的靜謐和由靜謐格外顯示出來的空寂而驚歎了。這裡,詩人的心境和春山的環境氣氛,是互相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

    在這春山中,萬籟都陶醉在那種夜的色調、夜的寧靜裡了。因此,當月亮升起,給這夜幕籠罩的空谷,帶來皎潔銀輝的時候,竟使山鳥驚覺起來。鳥驚,當然是由於它們已習慣於山谷的靜默,似乎連月出也帶有新的刺激。但月光之明亮,使幽谷前後景象頓時發生變化,亦可想見。所謂“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曹操《短歌行》)是可以供讀者聯想的。但王維所處的是盛唐時期,不同於建安時代的兵荒馬亂,連鳥獸也不免惶惶之感。王維的“月出驚山鳥”,大背景是安定統一的盛唐社會,鳥雖驚,但決不是“繞樹三匝,無枝可依”。它們並不飛離春澗,甚至根本沒有起飛,只是在林木間偶而發出叫聲。“時鳴春澗中”,它們與其說是“驚”,不如說是對月出感到新鮮。因而,如果對照曹操的《短歌行》,在王維這首詩中,倒不僅可以看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鳥鳴所點綴的那樣一種迷人的環境,而且還能感受到盛唐時代和平安定的社會氣氛。

    王維在他的山水詩裡,喜歡創造靜謐的意境,這首詩也是這樣。但詩中所寫的卻是花落、月出、鳥鳴,這些動的景物,既使詩顯得富有生機而不枯寂,同時又透過動,更加突出地顯示了春澗的幽靜。動的景物反而能取得靜的效果,這是因為事物矛盾著的雙方,總是互相依存的。在一定條件下,動之所以能夠發生,或者能夠為人們所注意,正是以靜為前提的。“鳥鳴山更幽”,這裡面是包含著藝術辯證法的。

  • 2 # 萬花筒月讀

    謝邀!這首詩是王維山水詩中的代表作品之一。從文學創作的角度來賞析,這首詩的精妙之處在於“動”、“靜”對比襯托的詩情畫意。首句“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便以聲寫景,巧妙地採用了通感的手法,將“花落”這一動態情景與“人閒”結合起來。花開花落,都屬於天籟之音,唯有心真正閒下來,放下對世俗雜念的摯著迷戀,才能將個人的精神提升到一個“空”的境界。當時的背景是“深夜”,詩人顯然無法看到桂花飄落的景緻,但因為“夜靜”,更因為觀風景的人“心靜”,所以他還是感受到了盛開的桂花從枝頭脫落、飄下、著地的過程。而我們在誦讀的同時也似乎進入了“香林花雨”的勝景。此處的“春山”還給我們留下了想象的空白,因是“春山”,可以想見白天的喧鬧的畫面:春和日麗、鳥語花香、歡聲笑語。而此時,夜深人靜,遊人離去,白天的喧鬧消失殆盡,山林也空閒了下來,其實“空”的還有詩人作為禪者的心境。唯其心境灑脫,才能捕捉到到別人無法感受的情景。

    這首詩寫春山之靜。“靜”被詩人強烈地感受到了。為什麼呢?是由於“山靜”,所以人靜。人靜緣於心靜,所以覺察到桂花的墜落。

  • 3 # 原創詩詞德春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作品描述的是四維空間,不是一個現場寫生。寫的是一個四季悠閒風光優美的人間畫境

  • 4 # 憂國吃瓜

    唐代王維的《鳥鳴澗》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寫的是在春天的夜裡,住在深山感受月色、鳥鳴、靜謐與花香……這是一幅極具觀賞性的畫面。

    可是明明寫的是春夜,卻又出現了桂花,後人於是在賞詩的同時又多了幾分疑惑,更多的解釋是考慮王維的詩風,經常會把相互矛盾的事物放在一個畫面裡,認為這是作者的一種思維跳躍,以桂花表述,實則寫的是春花。

    個人覺得這樣解讀似有牽強。就算作者對桂花情有獨鍾,但在春色撩人的山澗,花香鳥鳴、月色朦朧之中,有多少春意盎然充盈心間,又有多少豔麗百花可以詠頌?

    因此個人認為,這裡的桂花就是桂花,秋天裡桂花從開放到凋謝,葉瓣飄灑卻始終把花香留在世間。作者跳躍的思緒,恰恰與“人閒”相互映襯,自己獨處深山,了卻了世間嘈雜塵緣,如同人到中年,桂花已落,不如重拾童心忘掉舊事,靜心賞春……

  • 5 # 經典好歌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

    在寂靜沒有人聲的環境裡,桂花自開自落,好像可以感覺到桂花落地的聲息.夜靜更深的時候, 景色繁多的春山,也好似空無所有.月亮剛出,亮光一顯露,驚動了樹上宿 的小鳥,它們在春澗中不時地鳴叫幾聲.

    這首詩全春山之靜.“靜”被詩人強烈的感受到了.為什麼呢?是由於“人閒”,也就是人靜.人靜緣於心靜,所以覺察到桂花的墜落.

    花落,月出,鳥鳴,這些“動”景,襯托出春澗的幽靜.

    鳥鳴澗,是一處風景極優美的地方.澗,是山澗,夾在兩山間的流水.這首詩描寫的是春山夜晚異常幽靜的景象.詩的大意說:在寂靜沒有人聲的環境裡,桂花自開自落,好像可以感覺到桂花落地的聲息.夜靜更深的時候,景色繁多的春山,也好似空無所有.月亮剛出,亮光一顯露,驚動了樹上宿 的小鳥,它們在春澗中不時地鳴叫幾聲.

    這首詩主要寫春山夜靜.花落,月出,鳥鳴,都是動的,作者用的是以動 襯靜的手法,收到“鳥鳴山更幽”的藝術效果.

    “閒”說明周圍沒有人事的煩擾,說明詩人內心的閒靜.有此作為前提,細微的桂花從枝上落下,才被覺察到了.詩人能發現這種“落”,或僅憑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觸覺,或憑聲響,或憑花瓣飄墜時所發出的一絲絲芬芳.總之,“落”所能影響於人的因素是很細微的.而當這種細微的因素,竟能被從周圍世界中明顯地感覺出來的時候,詩人則又不禁要為這夜晚的靜謐和由靜謐格外顯示出來的空寂而驚歎了.這裡,詩人的心境和春山的環境氣氛,是互相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

    寫空靈閒靜的環境和心境,主人公用他全部的心神去細細地啼聽花落鳥鳴的天籟,他的內心寧靜淡泊,但又富於幽雅情致.靜到極處的自然在詩人筆下有聲有色,生意盎然.月出無聲,而山鳥驚飛,這是動靜相襯的藝術佳境.《而庵說唐詩》:"右丞精於禪理,其詩皆合聖教."《唐詩箋註》:"閒事閒情,妙以閒人領此閒趣."《詩法易簡錄》:"鳥鳴,動機也;澗,狹境也.而先著"夜靜春山空"五字於其前,然後點出鳥鳴澗來,便覺有一種空曠寂靜景象,因鳥鳴而愈顯者,流露於筆墨之外.一片化機,非復人力可到."

    這首詩是王維山水詩中的代表作品之一.從文學創作的角度來賞析,這首詩的精妙之處在於“動”、 “靜”對比襯托的詩情畫意.首句“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便以聲寫景,巧妙地採用了通感的手法,將“花落”這一動態情景與“人閒”結合起來.花開花落,都屬於天籟之音,唯有心真正閒下來,放下對世俗雜念的摯著迷戀,才能將個人的精神提升到一個“空”的境界.當時的背景是“深夜”,詩人顯然無法看到桂花飄落的景緻,但因為“夜靜”,更因為觀風景的人“心靜”,所以他還是感受到了盛開的桂花從枝頭脫落、飄下、著地的過程.而我們在誦讀的同時也似乎進入了 “香林花雨”的勝景.此處的“春山”還給我們留下了想象的空白,因是“春山”,可以想見白天的喧鬧的畫面:春和日麗、鳥語花香、歡聲笑語.而此時,夜深人靜,遊人離去,白天的喧鬧消失殆盡,山林也空閒了下來,其實“空”的還有詩人作為禪者的心境.唯其心境灑脫,才能捕捉到到別人無法感受的情景.

    末句“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便是以動寫靜,一“驚”一“鳴”,看似打破了夜的靜謐,實則用聲音的描述襯托山裡的幽靜與閒適:月亮從雲層中鑽了出來,靜靜的月光流瀉下來,幾隻鳥兒從睡夢中醒了過來,不時地呢喃幾聲,和著春天山澗小溪細細的水流聲,更是將這座寂靜山林的整體意境烘托在讀者眼前,與王籍“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入若耶溪》)有異曲同工之妙.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這是一句古語,古來好詩都是就天成好景,用妙手記敘出來.而我們在低吟淺酌之時,腦海胸襟似乎也隨著詩人的文字進入到那片清幽絕俗的畫面之中.

  • 6 # 瀟韡

    桂花是中國傳統十大名花之一。桂花經過長期栽植、自然雜交和人工選育,產生了許多栽培品種。透過進一步調查清理,已初步確定各桂花品種32個。以花色而言,有金桂、銀桂、丹桂之分;以葉型而言,有柳葉桂、金扇桂、滴水黃、葵花葉、柴柄黃之分;以花期而言,有八月桂、四季桂、月月桂之分等。也就是說除秋季9-10月開花外,還可每2個月或3個月又開一次的四季桂。丹桂和四季桂,果實為紫黑色核果,俗稱桂子。

  • 7 # 瀟湘子41563803

    兩種理解:一、這世界還有春天的桂花,如果有,這詩就很有知識性和新聞性。 二、這‘桂花’是借代手法,指的是‘月華’。

  • 8 # 無韻詩翁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春花秋果是自然規律,但是詩魔王維為何說: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飛鳥,時鳴春澗中。

    然而八月桂花香,這首詩的首句提到秋天的桂花無聲地飄落,而次句卻刻畫春日夜間的寧靜山谷,這種自相矛盾的表述是否有深層次的含義呢?我認為桂花在唐代有特別的含義,有一個成語叫蟾宮折桂,蟾宮指的是月宮,而能折斷月宮的桂花,比喻在科舉考試中金榜題名。王維在三十歲時經過層層選拔考試後,有幸參加朝廷主辦的殿試,聖上唐玄宗親自主持。唐玄宗是一位果敢英明、才藝雙全的明君,他欽點王維狀元及第。而王維在春帷時折桂後本禮部授官後不久的王維由於在朝中被人構陷,暫時在家賦閒,致使王維厭倦了官場氛圍,開始羨慕田園山水生活,而春山空則有對入仕為官深感失望的意思。可見桂花和春山看似矛盾,其實意象完全統一。意思是說我被閒置罷官了,折到手的桂花也就落到地上了。至於後兩句的月亮和飛鳥兩個意象,其目的是動靜結合,表達了春山美景雖靜謐但並不枯寂,充滿了勃勃生機,同時透過飛鳥的動,又突顯了山澗的靜。如此看來,作者技高一籌,看似違背自然規律,但卻表達了絕美的風景,也表達了自己的志向。

  • 9 # 莫馬啊

    可以有兩種理解。

    第一種,有研究認為此處的桂花指的是木樨花,木樨花有春花、秋花等品種。

    第二種,認為作者或許只是虛寫,目的為描摹氛圍渲染情緒,不指向真實的物種。

    古詩中常用一種修辭叫“互文”,上下兩句交叉說同一個意思,不可分開解讀。如《木蘭辭》中“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意為經年累戰,有人馬革裹屍,有人倖存凱旋,形容戰爭時間之長之慘烈,此處“將軍”、“戰士”、“百戰”、“十年”均為虛寫。

    王維此句,可理解為夜闌人靜,可聞山谷花落。也可理解為山居靜夜,思緒渺遠,唸到春去秋來,無論人間悲歡幾許,此間花落花開,寵辱不驚。

    如非專業研究,無論哪種理解,只要在閱讀的過程中,能領略到詩人筆下的靜美即可。叩字問句,徒增煩惱而已。

  • 10 # 天天讀詩

    《鳥鳴澗》詩中的桂花,歷來頗有些分歧意見。一種解釋是桂花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種類,此處所寫的當是春日開花的一種。另一種意見認為文藝創作不一定要照搬生活,傳說王維畫的《袁安臥雪圖》,在雪中還有碧綠的芭蕉,現實生活中不可能同時出現的事物,在文藝創作中是允許的。

    不過,該詩是王維題友人所居的《皇甫岳雲溪雜題五首》之一。五首詩每一首寫一處風景,接近於風景寫生,而不同於一般的寫意畫,因此,以解釋為山中此時實有的春桂為妥。

    鳥鳴澗寫的是春天。

  • 11 # 野駱駝9777

    桂花不是秋天開的嗎?為什麼王維說“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回答;

    這個問題我分兩個層次來回答您;

    其一,詩人寫的,明媚的月光,咋看初出的月亮,柔柔的光亮從空間到地上,洋洋灑灑,猶如月宮中的桂樹,開的桂花飄落一般。從樹縫中射進的弱光,悄無聲息,卻都驚起了山鳥,在山澗中叫聲清脆。

    其二,“桂花”是木犀科,喬木屬,本身就春季和秋季開花的兩類品種。到了夜晚,人都休閒了,桂花卻悄無聲息的飄落,也曾打破了山間中的沉寂。

    王維利用三個動詞,花落,月出,鳥鳴,同時映襯托了山澗的幽靜。

  • 12 # 木山文

    桂花有兩種,一種春桂,一種秋桂,分別在春天和秋天開花。

    猜想當年 詩人寫詩的時候,也許正獨自憑欄於皇甫嶽的別墅,夜很深了,月亮沒有出來,周遭墨黑,萬籟無聲。忽然,一輪明月,破雲而出,將幽柔的清光,灑滿了深山,林叢。使詩人驟然從沉思中覺醒,抬眼四望

    ,山澗空曠,幽谷草長,溶溶月色,給大自然披上一層輕紗。整個山野寫的靜謐和安祥,然而,這欣欣向榮的春山,到夜晚就真的入睡了嗎?看來沒有,觀察細緻的詩人似乎立刻有所

    覺察,原來月夜靜而不寂,春山空而非虛。你看,在銀色的月光裡,春桂在那裡自開自落,散發出一縷幽香,你聽,山澗中的鳥兒 傳來了一陣陣的鳴叫,而不甘寂寞的春山幽谷,對鳥兒們的叫聲也報以迴音……春天的大自然是顯得多麼生趣盎然,這安詳的靜與動的對立統一,更突出了春山月夜的幽靜。.

  • 13 # 楊哥之翩翩舞

    因為王維很聰明,他想透過寫一首不符合自然規律的詩,看看後人怎樣傻傻地崇拜他:

    看看後人有多傻,看看後人有沒有質疑精神,看看後人是否對古人崇拜到智商為零,看看後人誰在正兒八經地、胡說八道地解釋春天開桂花的正確性?

  • 14 # 秋閣一憑欄

    這句話不矛盾,因為是秋天所以說,山上春天的氣息沒有了,樹葉都落了只剩下樹枝了,那就是秋天,春天的氣息已經空了。

  • 15 # 人天文化談

    關於這個問題,首先得了解王維的這首詩。該詩名叫《鳥鳴澗》,原詩是‘’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前兩句是用對比的藝術手法寫的,人在閒著的時侯才會關注到桂花掉落,夜黑無聲襯托山空,儘管這山在白天是生意盎然,綠葉蔥蔥,此處的‘’春‘’便不是春天,而是指生意盎然的白天。但是接下來的兩句詩,又出現一個‘’春‘’字,似乎以‘’春‘’來解仍可解,不以‘’春‘’解亦可解,因為在詩學裡,所生成的意象並非原本的物象,而是由心生髮而化物象,但是古詩裡常多實物景象濃縮而成詩句,所以說兩種皆可解。以‘’春‘’來解的話,就會提出前面所說的問題,春天怎麼會開桂花?其實,真有春天開的桂花,那種桂花的品種叫四季桂,是桂花中的一種。通常人們熟知的是秋桂,也叫八月桂,花黃色的叫金桂,白色叫銀桂,桔紅色的叫丹桂。四季桂的花色中金桂銀桂都有,但沒有秋桂香濃。

  • 16 # 老羅有故事

    王維很聰明,他想透過寫一首不符合自然規律的詩,看看後人怎樣傻傻地崇拜他:

    看看後人有多傻,看看後人有沒有質疑精神,看看後人是否對古人崇拜到智商為零,看看後人誰在正兒八經地、胡說八道地解釋春天開桂花的正確性?[捂臉][捂臉]

  • 17 # 謝懷慶407

    王維“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可是桂花多在秋天開啊,怎麼解釋?

    這個問題,題主不是已經自行回答了麼?“桂花多在秋天開啊”,只是“多”,又不是全部。

    在桂花樹中有一種,是木樨屬桂花的變種,葉子比較薄,黃、白花,香氣比較淡,叫作“四季桂”。為什麼叫“四季桂”呢?因為每個季節都開花。同時又叫“月月桂”,那就更清楚了,這種桂花是月月都開的。

    四季桂分佈在南方江浙一帶,而王維的“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正是他到朋友皇甫嶽的云溪別墅做客時寫的一系列組詩的第一首。這個云溪別墅就在今天紹興東南的五云溪(大名鼎鼎的若耶溪),地理位置來說是正兒八經的江南,所以他這裡寫的桂花,說是四季桂沒有一點問題。

    另外還有一種山礬,二、三月間開花,看起來也像桂花,又有別名“春桂”。說不定就是這種植物也未可知。總之“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並不違背自然,頂多就是古今植物名稱、地域花種稱呼有不同罷了。

    一首好詩,如果缺乏基本的邏輯,是無法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同的。

    至於有些朋友提出這是幻想,這是從秋天住到了春天,說什麼文藝高於生活。

    這其實有點扯淡,高於生活的部分一定是在生活中有堅實基礎的事實。沒有現實邏輯的想像是不存在的,即便是詩仙李白,他在醉意中上天入地,無所不能,他也知道給他的神遊作品標上一個《夢遊天姥吟留別》,明確地告訴讀者,這是一場夢。這才是他“一夜飛度鏡湖月”這種超現實存在的基礎。

    而《皇甫岳雲溪雜題五首》是在開元年間政通人和時期的幾首遊歷小詩,包括《鳥鳴澗》、《蓮花塢》、《鸕鷀堰》、《上平田》、《萍池》,從詩的內容即可看出,一地一景,對王維的整個遊歷過程來了個景點連線。

    所以他的這組詩肯定是寫實的。“桂花”就是四季桂,或者春桂這種和秋桂極其相似的植物。雖然他也只是在夜裡靜靜地聽見花落的聲音,更加類似於心中超脫而感應到桂花的搖落,但是一定是在白天見到過這種植物,別人告訴他這就是桂花,或者他自己覺得這就是桂花,才會有這深夜裡的迴響成詩。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他這兩句詩實際上是在用聲音寫景色。因為實在太安靜了,落花這種無聲的變化都被他感知到了,從側面描寫山裡的寂靜。同時,用“春山空”這種春喧的意境反襯出“空”了之後的靜謐。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用的是更能襯托幽靜的鳥鳴進一步寫安靜。這種以動寫靜的手法借鑑了南朝王籍的“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入若耶溪》)。

    月亮出來了,驚醒了山中的鳥兒,偶爾一兩聲的鳴叫更讓山澗增加了空幽的感覺。

    王維的詩號稱“詩畫”,和他的山水畫特別契合,擅長營造出靜謐的感覺。《鳥鳴澗》透過落花、月出、鳥鳴這些細小入微地觀察和描寫,反襯出大的環境、整座春山的幽靜。

    而這些動態的存在,讓整個作品安靜卻不枯寂。

    春桂還是秋桂,雖然於整個詩的意境來說只是微枝末節,但是邏輯上的暢通,更加有助於我們領會詩的境界。

  • 18 # 笑看藍天482

    桂花不是秋天開的嗎,去年我在拼多多平臺上買回來兩棵桂花樹苗是四月份買回來的經過二個月的生長就開始開花了一直開到了現在三月份還在開花香氣很香。

  • 19 # 翰墨坊yaxian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桂花:此指木樨,有春花、秋花等不同品種,這裡寫的是春天開花的一種。

    春山:春日的山。亦指春日山中。

      關於這首詩中的桂花,頗有些分歧意見。一種解釋是桂花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種類,此處所寫的當是春日開花的一種。另一種意見認為文藝創作不一定要照搬生活,傳說王維畫的《袁安臥雪圖》,在雪中還有碧綠的芭蕉,現實生活中不可能同時出現的事物,在文藝創作中是允許的。不過,這首詩是王維題友人所居的《皇甫岳雲溪雜題五首》之一。五首詩每一首寫一處風景,接近於風景寫生,而不同於一般的寫意畫,因此,以解釋為山中此時實有的春桂為妥。

      此詩描繪山間春夜中幽靜而美麗的景色,側重於表現夜間春山的寧靜幽美。全詩旨在寫靜,卻以動景處理,這種反襯的手法極見詩人的禪心與禪趣。

  • 20 # 李大源

    唐王維的《鳥鳴澗》

    神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唐王維是寫景色的大手筆。詩貴神韻與意境,高度的概括、凝練的語言以及比興的手法。這首詩不必糾結於春天或是秋天的桂花,王維為何不能把秋天飄落的桂花和春天的空山靜夜對比來寫呢?月出是有色而無聲的,這無聲的月色競然驚飛山林中的鳥兒,春天山澗的聲音彷彿如鍾聲一般報時。這種比興手法,奇妙絕倫!這首五律完整的欣賞之後,我們會有很多的聯想與思索,如品美酒佳餚一般,淳味悠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哥哥太偏心對嫂子和我不一樣,怎麼比過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