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美酒內參

    《論語》是我國經典著作,根據孔子和其學生的著作及言論而成。孔子的君子觀念是儒家君子人格觀念的核心,而儒家的君子人格觀念又影響著中國幾十代人的思想,深深影響著中國人的精神世界,我國人民心中的道德倫理觀念很多都來源於儒家的君子觀念,可以說孔子的君子觀念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有著濃及其重要的地位。

    經常出現君子這個詞,那麼到底何為君子?

    子貢曾經問孔子,何為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意思就是在說之前,先去做,然後再按照做了的去說。

    《論語·衛靈公篇》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君子以道義作為做人的根本,依照禮義、謙遜的言語、誠實的態度為人處世。這是在做人方面,對君子的要求,“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此八端是做人之根本,是孔子德育內容的全部精髓。

    《論語·雍也篇》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質樸勝過了文飾就會粗野,文飾勝過了質樸就會虛浮,質樸和文飾比例恰當,然後才可以成為君子。

  • 2 # 山水人情5

    君子,是儒家學說中具備完美品格的人,小人則相反。什麼是君子?什麼是小人?這個意義非常廣泛,很難用一兩句話概括,在《論語》中有很多關於君子和小人的句子,也是從各個方面來論述君子和小人的區別。下面我們就看看《論語》中到底是怎麼說的。

    一,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雖然交友廣泛,但不會互相勾結;小人拉幫結派,卻完全沒有道義可言。

    二,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君子不管做什麼事,都會把道義放在第一位;小人無論做什麼事,都會把個人利益放在首位。

    三,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君子心中懷的是仁德,不道德的事就不會幹,小人想的是財富利益,只要能得到財富,什麼事他就會幹;君子關心重視的是刑罰和法度,小人重視的是恩惠和利益,不會顧及刑罰和法度。

    四,子謂子夏曰:“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孔子告訴子夏說:你要做個君子式的儒者,心懷天下,為治國平天下而學;不要做小人式的儒者,氣量狹小,只為一己私利而學。

    五,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君子胸懷坦蕩,問心無愧,做人光明磊落;小人心胸狹窄,斤斤計較,總是患得患失。

    六,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君子會盡心盡力成全別人的好事、善事,而不會促成別人的壞事、惡事;小人則唯恐天下不亂,就喜歡破壞別人的好事,專門煽風點火,幫助別人做成壞事。

    七,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與人關係和諧融洽,但有獨立的思想和見解,不會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小人則沒有獨立的人格,只求與別人一致,而不講原則,雖然表面你好我好大家好,但實際卻是面和心不和。

    八,子曰:“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君子精進向上,是為了通達仁義道德;小人沉淪向下,則是為了貪圖名聞利養。

    九,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君子遇事先反省自己,勇於面對和承擔責任;小人遇事喜歡推卸責任,總是先從別人身上找原因。

    十,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君子矜持莊重而不與人爭鬥,雖然與人關係融洽但不會勾結謀私;小人則相反,喜歡笑裡藏刀,背地裡下絆子,雖然人緣不怎樣,但卻喜歡拉幫結派、結黨營私。

    總之,君子和小人在儒家學說中,是一對人格截然相反的形象,君子心懷天下,小人則自私自利。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做一個正人君子,乃至成聖成賢,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就是一個儒者的修學目標。

  • 3 # 寧陽慧哥

    《論語》的一大貢獻,就是讓"君子″和"小人″這一組互為對立的詞的詞義擴容和延伸。

    君子的本意為君主和公卿大夫之類的貴族,在《論語》中孔子把"道德高尚、勤學好問、言行一致、忠勇雙全、襟懷坦蕩、遵法守禮、潔身自好、急公好義、忍辱負重……"等所有正能量的標籤,都貼在"君子″身上,並且成為君子的形象描述。而"小人″一詞則由其本義"地位卑賤從事下等工作的人″演變為"道德敗壞、寡廉鮮恥、貪財好色、目光短淺、自私自利……的人″。

    從此,高高在上的貴族可能是品行低劣的"小人″,而地位卑微的農夫也可能是品行高潔的"君子″——孔子的偉大在於將“君子”一詞的意義範圍擴大,從“有位者”演變成“有德者”。

    "食無求飽,居無求安″"不患寡而患不均″"見賢思齊″"就有道而正焉″的是君子(不以自我為中心有社會擔當);"訥於言而敏行″"恥其言而過其行″"人不知而不慍″"坦蕩蕩″的是君子(言行一致光明磊落謙虛好學);"喻於義""懷德″"懷行″"求諸己″的是君子(嚴於自律理想主義);"和而不同″"周而不比″的是君子(有獨立思想和人格)……

  • 4 # 詩歌子寧

    “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學而》

    態度要莊重不輕浮。做事要盡力,要講究誠信。不要和道德品行不如自己的人結交。犯了過錯要勇於改正。

    “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里仁》

    一切行事以“義”為準則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里仁》

    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顏淵》

    意思同“君子坦蕩蕩”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

    君子態度和順,但不會苟同別人;小人容易附和別人的意見,但其實不能與別人平和相處。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憲問》

    強調言行一致。

    “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衛靈公》

    一切行事以“義”為準則,具體做的時候要符合“禮”,言詞要謙遜,要講信用。

    “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衛靈公》

    積極修身求學,雖不求名而定能有美名,否則,表明修身求學功夫沒有做到,應該以之為恥。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衛靈公》

    君子嚴格要求自己,強調內省的態度,遇事從自身找原因,而不是怨天尤人。

    “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衛靈公》

    君子態度莊重,不放鬆對自己的要求,但並不爭什麼;和大家相處得很好,但不會結黨。

    “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 ,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衛靈公》

    以求學問道為上,學有所成,自然能獲得祿食,衣食無憂。但學習過程中應安於貧困。

  • 5 # p無為

    “何為君子?”

    “修身,養性,見賢思齊。”

    “可否具體?”

    “風流,儒雅,溫潤如玉。”

  • 6 # 遊月半

    說起論語,大家一定都是耳熟能詳的。

    《論語》是中國春秋時期一部語錄體散文集,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中國傳統儒學的代表著作,是孔子及其弟子們的言行對話,智者們的對話總是富有哲理,透過閱讀《論語》我們可以學習到古時智者的思想,其中儒家對於君子和小人的解讀有助於我們分辨何為君子,何為小人,以及如何成為君子。

      孔子作為儒學的代表人物,他所推崇的人的品質應該是“君子”,以君子作為衡量人品質好的標準。那麼何為“君子”?《論語》中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孔子的弟子子貢請教他什麼是君子,孔子回答到:先去實踐你要說的話,實現了之後再說出來。這裡孔子強調“實踐”,也就是說作為一個有道德修養、博學多識的君子,不能只說不做,而應先做後說。只有先做後說,才可以取信於人,而不是隻說不做,只會說大話空話。孔子在這裡除了強調“實踐”以外,還強調了君子的另外一個品質,那就是“慎言”,君子不說不經實踐沒有把握的言語。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孔子說:“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卻小心謹慎。”孔子認為君子是不會過分追求外在物質的東西的,對於吃穿住行不會有高的要求,但是君子對於工作,說話處事為人卻是極為注重的。古時的陶淵明可謂是一個君子,陶淵明清正為官,不貪求高官厚祿,上不阿諛奉承,下不貪汙受賄,因忍受不了官場的汙濁的隱居鄉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事蹟被傳習至今。當代社會也有許許多多的君子,如“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不求自己吃的穿的用的有多好,只求讓中國人民吃飽,他可以說是把自己的一生精力都奉獻給了中國的水稻事業,一直在自己的工作上兢兢業業。

      孔子推崇人的全面發展,強調禮、樂、射、御、書、數五種技能。故孔子曰:“君子不器”,“器”就是器具,君子不像器具那樣,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君子應該不專於一個方面的技能,應該注重自身的全面發展,不求精於一門,但求通於八方,也就是學習要廣泛。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孔子在這裡所說的“君子無所爭”,是強調君子要謙遜禮讓,即使要爭,也是文質彬彬地爭,也就是君子要公平正大的競爭,不做勾結下流之事。

      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萊特,那麼你們說何為君子?何為小人呢?想必大家心中都有個標尺。

  • 7 # 有位好友

    論語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纂的孔子語錄。關於“君子”,孔子沒有下定義,只是說了很多如何去做君子的話。那麼我們簡單分析一下怎麼做才算君子,最後試著給出一個君子的標準吧。

    讀了論語,能夠知道孔子的儒家學說最重視“仁”,“仁”是孔子理想中的最高道德標準。(這個跟孔子後世的儒家還不太一樣。比如後來的孟子提倡的是“仁政”,主要是對統治階級說的了。再後來的大儒們更是發展了一套綱常禮教的東西,離孔子的思想更遠了)什麼是“仁”呢?簡單講就是“仁者愛人”,即關愛他人。這種“愛”照我個人理解,接近於西方說的“耶穌愛世人”的愛。“泛愛眾,而親仁”,就是廣施愛心,就接近“仁”了,這裡的“眾”,我覺得不光是人,還包含一切生物。綜上,符合孔子“仁”的標準的人,必定是君子。但“仁”是孔子的最高標準,達到這個標準那就是聖人了,聖人當然是君子。孔子對君子的標準其實並沒有那麼高。他說:“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意思是君子裡可能會有不仁的人,但小人裡絕不會有仁者。可見,不仁的人也可以做一個君子。

    那具體怎麼做才算君子呢?

    “君子貞而不諒。”就是說君子堅守正道,不會不顧是非講究信用。比如答應了公司明天要完成一件工作,這件工作非他不可,別人不懂,替代不了他,如果他不去,公司會有很大的損失。可是第二天,他身在外地的母親突然病危,他要去見最後一面,怎麼辦?在孔子看來,親情孝心更重要,人更重要。為了遵守跟單位的約定,不去母親床前見最後一面的人,在單位裡可能是優秀員工,但不是孔子說的君子。孔子說,“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就是說,君子對於天下的事情,沒有規定一定要做什麼,一定不能做什麼,但要考慮怎麼做才適當。怎麼做才適當呢?心裡要有“正道”。

    “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君子莊重自信,不爭名奪利,君子與人和諧相處,卻不拉幫結派。

    “君子和而不同。”君子與人為善,同時保持獨立的思考。

    “君子坦蕩蕩。”君子光明磊落,沒有見不得人的事。

    “君子求諸己。”遇事君子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推卸責任。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君子會盡力促成別人的好事,卻不會幫著別人做惡。

    還有很多具體的言論,如“君子喻於義”“君子固窮”等等,不一一羅列了。至此,我們已經可以得出一個君子的形象,那就是能夠堅持正道原則,不為利益所驅使,能夠與人和諧相處,又保持著獨立思考的能力和高潔的操守,襟懷坦蕩,光明磊落,樂於助人,敢於擔當這樣一個形象。

  • 8 # 漁人財富爆

    讀《論語》會發現,這裡面經常出現一個詞:君子。我們直到今天還常常將其作為做人的一個標準,說某某人非常君子。但是究竟什麼是君子呢?

    “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標準,一部短短兩萬多字的《論語》,“君子”這個詞就出現了一百多次。

    我們把孔子對於君子所有的言語、界定、描述總結在一起,會發現,大概做一個君子要有幾個層次上的要求。

    做一個善良的人。這是君子的第一個標準。

    君子的力量始自於人格與內心。他的內心完滿、富足,先修繕了自我修養,而後表現出來一種從容不迫的風度。

    司馬牛曾經問過孔夫子,什麼樣的人才能夠稱為君子呢?

    孔子答:“君子不憂不懼。”

    司馬牛又問:“不憂不懼,就可以叫君子嗎?”

    他可能覺得這個標準太低了。

    孔子說:“反躬自省,無所愧疚,當然沒有什麼可憂可懼的。”

    我們把孔夫子的意思轉換成老百姓的話來說,就是“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

    一個人反省自己的行為,而能夠不後悔、不愧疚,這個標準說低也低,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到;說高就是個至高無上的標準,大家想想,要使自己做過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實在又是極不容易的事。所以孔子才把它作為君子的人格標準。

    孔子一上來很謙虛,說“不憂”、“不惑”、“不懼”這三點自己做不到。

    什麼叫“仁者不憂”?

    就是說,一個人有了一種仁義的大胸懷,他的內心無比仁厚、寬和,所以可以忽略很多細節不計較,可以不糾纏於小的得失。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內心安靜、坦然。

    什麼叫“知(智)者不惑”?

    在區區半個世紀之前,一個人一生可能就在一個單位,婚姻基本上不會有任何變動,從小到老可能就住在一個大雜院裡。人們的煩惱可能是生活的或然性和可選擇性太小。

    但在當今社會,我們的痛苦不是沒有選擇,而是選擇太多。這是一個繁榮時代帶給我們的迷惑。

    我們無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讓內心的選擇能力更強大。當我們很明白如何取捨,那麼那些煩惱也就沒有了,這就是孔夫子所說的“知者不惑”。

    什麼叫“勇者不懼”?

    用老百姓的話來說就是“兩強相遇勇者勝”,也就是說,當你的內心足夠勇敢,足夠開闊,你就有了一種勇往直前的力量,自然就不再害怕了。

    一個真君子做到了內心的仁、知、勇,從而就少了憂、惑、懼。

    孔子說這三條我做不到。子貢說“夫子自道也”,您說的不就是您自己嘛!

    大家看,孔子告訴我們的做人標準,不是苛責外在世界,而是把有限的時間、精力,用來“苛責”內心。

    一個人內心對自己要求更嚴格一點,對別人就會厚道一點。我們今天老說做人要厚道,厚道並不是窩囊,而是他可以包容和悲憫別人很多的過錯,可以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立場上想問題。

    因此,只有真君子才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既不抱怨老天爺不給我機會,也不抱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瞭解我。

    一個人內心沒有了“憂”、“惑”、“懼”,自然就減少了對外界的抱怨和指責,也就增強了把握幸福的能力。

    而增強把握幸福的能力,正是學習的終極目的。

    孔子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論語·憲問》)古人學習是為了提高自己,今人學習是為了炫耀於人、取悅於人。

    真正尊崇學問的人,他的學習是為了人心靈的建樹。從書本上學,從社會上學,從小學到老,無非是學習一種把握幸福的能力。

    讓自己成為一個有知識,有教養,而且內心忠誠的公民,然後以此在社會上安身立命,學習的目的就是完成這麼一個自我角色的建立和提升。

    而“為人之學”又是什麼呢?

    它是把學到的知識當成工具,當成一種技能,以之謀一份職業,為自己謀一份福利。

    孔子曾經直截了當地跟他的學生子夏說:“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論語·雍也》)。就是說,要想著提高修養,不要老惦記眼前的一點點私利。

    孔子從來不說做君子就要像誰誰誰那樣,在孔子看來,做君子就是做一個最好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會定位,從身邊做起,從今天做起,讓自己成為內心完善的人。因為只有你的內心真正有了一種從容淡定,才能不被人生的起伏得失所左右。

    這使我想起了一個小故事:

    在一條小街上,三個裁縫開了三家裁縫店,每一家都想招攬最多的客人。

    第一個裁縫掛出一塊大牌子,上寫:我是本省最好的裁縫。

    第二個裁縫一看,覺得我要比他更高一點啊,於是做了一塊更大的牌子,上面寫著:我是全國最好的裁縫。

    第三個裁縫想了想,難道我還能寫是全世界最好的裁縫嗎?想了半天,最後他做了一塊很小的牌子掛出去,結果這條街上的客人都來了第三家,前兩家變得冷冷清清。

    第三個裁縫的牌子寫的是什麼?上面寫道:我是這條街上最好的裁縫。

    也就是說,他把視線收回到眼前,從當下做起,反而得到了人們的認可。

    做好自己的事,當一個善良的人,這是《論語》對於君子的第一條界定。但是不是做一個善良的人就可以稱之為君子了呢?還不是。

    做一個內心完善的善良的人,是成為君子的前提。但僅有這個是不夠的,孔夫子心目中的君子,不僅是一個好人,還要是偉大和高尚的人,他要胸懷天下,奮發有為。

    孔子曾經說過,“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論語·憲問》)。就是說,一個人如果成天想的都是自己的小家,自己的小日子,那麼這個人就不能夠成為一個真正的君子。

    孔子的學生曾子曾經說過:“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論語·泰伯》)”

    這樣一份擔當,後來就演化成了中國儒家人格中所謂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中國人的人格理想很有意思,儒家和道家從來不是徹底分離的,而是人格理想的兩端。用林語堂先生的話來講,中國每一個人的社會理想都是儒家,而每一個人的自然人格理想都是道家。

    這就是我們經常的一種表述,叫做“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盡心上》)。一個人在顯達的時候能以天下為己任,而在困窘之時還不放棄個人修養,還能心懷天下,這就是君子了。

    在孔子之後,中國古代有許多名士當自己窮極潦倒的時候,還念念不忘蒼生黎民。

    詩聖杜甫在自己的茅屋僅能容身、破敗漏雨之時,他想的卻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想讓更多的人住上好房子。我們不會感到杜甫是在說大話,而是會被那博大的胸襟和熾烈的感情所震撼!

    再比如范仲淹,他認為一個士人不論是“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都應該繫念天下君民,都應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岳陽樓記》)。

    這樣博大的胸懷,這樣高遠的志向,不難看到孔子和《論語》的影響。

    讀到這裡,大家也許會有一種疑問:儒家講“天下己任”是要以犧牲個人利益為前提的嗎?

    其實孔夫子並不否認個人利益的存在,相反,他所倡導的這樣一種篤定、實用而溫暖的人際理論是以保障每個人利益權利最大化為前提的。他讓你在此基礎上儘量為社會做更多的事情。

    但孔子認為謀求個人利益的時候不能不走正路,一心想走捷徑,一心想貪小便宜。孔夫子認為,走正路還是走捷徑,是君子和小人的區別。

    他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里仁》)“義”就是“宜”,也就是說,君子走的始終是一條適宜的正路。而小人則一心看重私利,在一己私利驅使下很容易走上邪路。

    那麼,君子和小人有哪些不同的表現呢?

    孔子說:“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論語·里仁》)就是說,君子和小人每天心中惦記的事情是不同的。

    君子每天牽掛的是自己的道德修繕,小人則記惦的是自己的家鄉;君子心中始終有一份規矩、法度,不得超越,小人則滿腦子想的是些小恩小惠,小便宜。

    一個人他每天就惦記自己家的事情,比如我怎麼樣能夠多買一套房,我怎麼樣利用一下福利分房政策,每天算計著自家的衣食居住,這就是孔夫子說的小人的心思。當然這也沒有太大的過錯,但是如果一個人的心就拘囿在這麼一點點利益上,為了維護和擴大這一點點利益而不顧道德和法律的約束的話,那就很危險了。

    君子從來是尊重道德法制的,就像我們每一個人,走過街天橋,走人行橫道,等待紅燈,這些看起來都會給我們生活多多少少帶來一點限制,但是當這點限制成為彼此尊重、社會默契的時候,卻保障了自己的安全。

    而小人則貪圖眼前的利益,喜歡鑽小空子,佔小便宜,一次兩次可能得手,但這裡面潛藏著危機,肯定遲早要吃大虧。還是拿走路來說,一看紅燈、綠燈中間閃著黃燈,趕緊跑過去吧,覺得這個事情沾了個小便宜,久而久之,這裡面有多大的隱患大家都心知肚明。

    所以什麼是小人呢?就是沒有大眼界,搶佔眼前小便宜的人。

    那麼在今天這個社會,怎樣成為一個君子?我想不妨從倡導“恆心”開始。

    我們現在這個社會有了多元選擇,我們在興奮、激情的驅使下,在眾多選擇中搖來擺去,難以決定。這是缺乏“恆心”的表現。

    如果我們真正有一番定力,有一個宏闊的境界,即使沒有達到“無恆產而有恆心”那麼高的境界,起碼離君子已經不是很遠了。

    這是君子的第二個標準。

    君子還有第三個標準,就是“矜而不爭,群而不黨”(《論語·衛靈公》)。

    就是說:君子是合群的,雖然他內心裡莊重、莊嚴不可侵犯,但他在一大群人裡頭卻從來不爭。同時,他也決不拉幫結派,謀取私利。

    這也就是孔子所說的“君子和而不同”(《論語·子路》)。

    舉個例子,許多人在一起,大家的觀點肯定會不完全一樣,當各自說出自己的觀點時,一個真君子是會認真傾聽的,他能夠理解和尊重每一個人觀點的合理性,同時又能夠堅持自己的觀點。這樣就既保證了整體的和諧,又保留了不同的聲音。我們今天說要構建和諧社會,就是要把每一個人的不同的聲音和諧地融入到大的集體的聲音中。

    小人則剛好相反,他是“同而不和”(《論語·子路》)。

    生活中經常會看見這樣的場面:大家討論一件事情的時候,領導的話還沒說完,馬上就會有人跳出來說,對對對,領導說得真好,什麼高屋建瓴、深謀遠慮之類的溢美之詞說了一大籮筐;可是到會後他轉臉就會對別人說,哎,這個領導說的都是什麼啊?我一點都不同意他的觀點!

    關於君子和小人行事的不同,孔子還有一個表述,叫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論語·為政》)。

    “周”就是能夠團結照顧到很多人,他以道義為準則與人交往,所以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個真君子不管他有多少朋友,他都會像空氣裡的氧氣一樣,讓朋友們感覺到很歡欣,感到受到照應。

    “比”這個字形,象兩個人緊挨著站在一起,意思是說,小人喜歡結成小圈子,他不會融入大集體。

    比如說開一個Party,一個君子會讓這裡面遠近親疏所有人都覺得很舒服;但是小人呢,他會和他最要好的人躲到一個角落去嘀嘀咕咕,好像他們兩個人好得不得了。

    為什麼會有這種不同呢?還是因為君子和小人的道德境界不同。

    孔子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論語·述而》),小人之所以喜歡互相勾結,是因為他的心裡有鬼,想透過這種勾結謀取私利和維護既得利益。所謂“結黨營私”,正是這個意思。而君子則胸懷坦蕩,因為他坦然無私,所以能夠平和,能夠以善意跟所有人走到一起。

    中國一直以和諧為美,而真正的和諧是什麼?就是在堅持不同聲音、不同觀點的前提下,對於他人的一種寬容,一種融入。其實這就是君子之道。

    因為君子和小人有這許多不同,因而同君子相處和同小人相處,情形會很不一樣。

    孔夫子說:“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論語·子路》)

    《論語》的敘事方式特別容易懂,就是因為它老把君子和小人放在一起比較。

    說,同“悅”,高興。一個君子你很容易與他相處,但是你又難以取悅他。假如你想以不正當的手段取悅他,他反而會不高興。決不會說你給他一個小恩小惠,他就給你大開綠燈、大開後門。等到他真正使用你的時候,他會根據你的才幹,給你安排一個合適的位子。這就叫“器之”。

    小人的特點是你很容易取悅他,但是你很難與他相處。生活中這樣的人不在少數。比如說你給他施一點小恩小惠,幫他一個小忙,甚至你請他喝一頓酒,這個人就會很高興了。即便你取悅他的方式是不合乎道義的,是不正當的,他也還是會很高興。但這樣的人又是很不容易共事的。你千萬不要以為取得了他一時的歡心,他以後就會非常忠誠地一路給你開綠燈,雖然你費了很多力氣,花了很多錢財,打通了關節,但等到他真要用人的時候,他不會根據你的才幹給你安排工作。而是求全責備,覺得你這兒也不夠格,那兒也不達標,你以前所做的一切都算白費。他會想法刁難你,讓你覺得很尷尬。所以這樣的人你很難與他相處。

    這就是小人和君子的區別。

    《論語》中為我們描述的君子,除了要是一個善良的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很好相處的人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標準,就是說話和做事的標準。

    一個君子的言行,應該是怎樣的呢?

    一個君子不會把自己要做的事、要達到的目標先說出來;而往往是等把事都做完了,目標達到了,才淡淡地說出來。這叫“先行其言而後從之”(《論語·為政》)。

    孔子十分討厭那些誇誇其談的人,他說:“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學而》)他認為,真正的君子應該“訥於言而敏於行”(《論語·里仁》),表面上可能是木訥的,少言寡語,但他的內心無比堅定、剛毅。

    《聖經》說世上最追不回來的有三件事:射出的箭、說出的話和失去的機會。說出去的話有時候就像覆水難收,所以一個真君子,總是先把事情做到,然後再去說。

    孔子說:“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憲問》)這在今天成為一個成語,叫“言過其行”。一個人說的多於他做的,是君子之恥。

    君子的力量永遠是行動的力量,而不是語言的力量。

    君子崇尚實幹,那麼,一個真君子應當在社會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從事什麼樣的職業?

    在孔子看來,君子所承擔的社會責任是比職業主義更高一層的理想主義。君子從來不是固定在某個職業中,他說:“君子不器。”(《論語·為政》)君子在這個世界上不是作為一個容器存在的。容器是什麼呢?就是你合格地中規矩地擺在那兒做一份職業而已。

    所以,君子的社會角色是變通的、與時俱進的。一個君子重要的不在於他的所為,而在於他所為背後的動機。他們是社會的良心。

    人很奇怪,我們是思維決定行動,也就是態度決定一切。我們在這個社會上每天做的事情大體相同,但對這些事情的解釋各有不同。

    我曾經看過十五世紀一個宗教改革家寫的一本書,在這本書中他講了自己青年時代的一個小故事,而這個故事改變了他的一生:

    他說有一天他路過一個烈日炎炎下巨大的工地,所有人都在汗流浹背地搬磚。

    他去問第一個人說,你在幹什麼呢?

    那個人特別沒好氣地告訴他,你看不見啊,我這不是服苦役——搬磚嗎?

    他又把這個問題去問第二個人。這個人的態度比第一個人要平和很多,他先把手裡的磚碼齊,看了看說,我在砌堵牆啊。

    後來他又去問第三個人。那個人臉上一直有一種祥和的光彩,他把手裡的磚放下,抬頭擦了一把汗,很驕傲地跟這個人說,你是在問我嗎?我在蓋一座教堂啊。

    大家看一看,這三個人做的事情是一模一樣的,但是他們給出來的解讀卻是三個層次:

    第一種人的態度我稱為悲觀主義的態度。他可以把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看作是生活強加給的一份苦役,他關注的是當下的辛苦,當然這也是確實存在的。

    第二種人的態度我稱為職業主義的態度。他知道自己在砌一堵牆,這堵牆是一個區域性成品,他知道要對得起今天的崗位,要對得起他的一份薪水、一個職務和職稱,所以他的態度不低於職業化的底線。這就是孔子所說的“器”的境界,作為一個容器的存在他合格了。但是他沒有更高的追求。

    而第三種人的態度我稱為理想主義的態度。也就是說,他看到眼前的每一塊磚,每一滴汗,他都知道這是在通往一座聖殿和教堂。他知道,他的每一步路都是有價值的,他的付出一定會得到最終的成全。此時,他所做的事情絕不僅僅作為一個器皿,而是關係到我們的生命,我們的夢想,關係到我們最終能不能建築起一座教堂。而同時,因為有了這個教堂夢想的籠罩,也成就了這樣一個超出平凡的個體。

    由此可見,“君子”這個《論語》中出現最多的字眼,他的道理永遠是樸素的,是溫暖的,是和諧的,是每一個人可以從當下做的;而那個夢想,那個目標,既是高遠的,又不是遙不可及,它其實就存在於當下,也存在於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個真君子吧

  • 9 # 凱超53483237

    古人云:”德才兼備者,聖人也。德大於才,君子也。才大於德,小人也。”

    最後我加一句:“德才皆無者,惡人也。”

  • 10 # 享受人生金山

    個人觀點君子應該具備以下幾點。

    第一:做好自己的事,當一個善良的人,只有當這個人善良了,他才是君子的前提。他才能更好的包容他,理解他人,和他人好好相處 。

    第二:他是一個偉大高尚的人,他必須得是胸有大志,是宏闊的,那麼這種宏闊之志可以要求一個人不是太計較眼前的生活,君子應該是胸懷天下的。對國家和民族而言,君子是心懷“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擔當精神的勇士。

    第三:他的人際關係一定是融洽的友善的,而這個人最終在集體的合作中有所作為,所以孔子曾經說君子跟小人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君子群而不爭,矜而不黨。對社會和他人而言,君子有著推己及人、立己達人的悲天憫人的胸懷;對個人而言,君子是嚴於律己、修身養心、崇德弘毅的道德楷模。

    君子追求的目標是仁義。追求仁義,需要知,亦需要勇。孔子將仁、知、勇當作君子之德。君子擔道行義,以張揚仁義為己任。

  • 11 # 崔寶明字明月

    《論語》裡的君子和後世的君子的概念和外延是有很大區別的。

    在孔子看來,遵守秩序,遵守規則,就是君子。

  • 12 # 歷史高老師

    建議多讀書,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理解。人人可為堯舜。你覺得你是,你就是。這個概念太寬泛了。我想我會用一生去鑽研這個事情。

  • 13 # 冷國儉

    謝琲琲之邀。

    巜論語》,一萬二千七百字,二十篇,五百一十一章。全書僅寫了一個字:人。又把“人”分成二類:君子與小人。寫君子就是書寫人生的座右銘,就是書寫人生之指南。何謂君子?簡言之,德才兼備者。其榜樣標杆就是聖人孔子。做為君子首要條件是學習,故《論語》開宗明義,首章的第一句就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1.1)學而習,習指複習、練習、誦習。朱熹注:“習,鳥數飛池。學之不已,如鳥數飛也。”.“學而思”,“默而識(zhi,去聲,記住)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第二條,有知識。唯有透過學習才能有知識。孔子問禮於老聃,問官職於郯子,學音樂於萇弘,學彈琴於師襄。可見聖人無常師。孔子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7.20)愛好古代的東西,勤勉敏捷地求知識的人。而且要“致知”“格物”,將知識學到極致,能夠做到窮事物之原理,究事物之規律。“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7.28)

    第三條,人品高尚。君子要具備“溫、良、恭、儉、讓”。還要做到君子的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16.10)

  • 14 # 煎月吹雪

    "君子"一詞的具體說明,始於孔子。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被後世尊為正統思想,是封建社會的治國之道,文能安邦,武能定國。可孔子生不逢時,生前為宣傳他的學說,周遊列國,不被採納。後來,儒家學說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影響中國兩千多年。孔子一生有三大貢獻:1、整理六經;2、對“仁”的發現;3、開辦教育,有教無類。孔子對我國古代教育文化事業最大的貢獻孔子之前,中國歷史上只有奴隸主階級才有讀書識字的資格,別說奴隸了,就算是廣大平民也沒有這種資格。孔子所謂的“有教無類”,就是不問學生從哪裡來、從事的職業是什麼,只要願意來學習的,都可以接受。這是我國教育史上一次了不起的改革,使得下層人民首次獲得了受教育的權利,並一直延續到現在。

    "君子"是孔子的理想化的人格。君子以行仁、行義為己任。君子也尚勇,但勇的前提必須是仁義,是事業的正當性。君子處事要恰到好處,要做到中庸。

    孔子曾言:"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君子有四不:

    第一,君子不妄動,動必有道:《禮記·緇衣》說:「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以行.故言則慮其所終,行則稽其所敝.則民慎於言而謹於行.」所以一個君子說話必定有其道理,他們會要求自己謹言慎行,凡事講求合乎禮儀,不隨便,每當有所行動,必定有其用意,此即所謂不妄動,動必有道.;

    第二,君子不徒語,語必有理:謠言止於智者,因此,君子常是非禮勿言,守口如瓶,不說空話,不講不實在的話.但在該說的時候也必定會說,因為應說而不說,有失於人;不應說而說,則是失言.要做個君子,必須能不失人也不失言.君子所言,都是有意義的話,慈悲的話,正義的話.所以君子不徒用語言,說話必定有理;

    第三,君子不苟求,求必有義:古有名訓:「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貞婦愛色,納之以禮.」君子相當愛惜自己的名譽,對於慾望有所節制,不會貪取妄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不會以苟且心態妄想獲利,更不會落井下石,謀求私人利益,豪取強奪.一個君子假如有所求,一定是為了國家,為了社會,為了正義,必定是為民求利,代眾生而求;

    第四,君子不虛行,行必有正:如果是一個君子,他的一言一行,都不會隨便,凡事他都會經過再三的考慮:這個行為會傷害到他人嗎?這件事情會對別人不利嗎?想清楚了,他才會有所行動.所以君子的行為必定合乎正道,另外,佛教說一個修行人,其言行必須合乎「八正道」,所謂八正道,就是要講真實的語言,要起正直的念頭,要說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修正直的行…….做人處事,如果能以八正道為原則,也不會有差錯。

  • 15 # 玫瑰家途

    《論語》對君子的要求,開篇三言

    就講完了: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君子要透過學習,而擁有偉大的思

    想和與萬物和諧共生的理念。

    這是君子的世界觀。

    2.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有了偉大的思想,君子要感召一群

    偉大的靈魂,聚集在一起,開創聖

    王的事業,惠澤天下蒼生。

    這是君子的價值觀。

    3.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有了偉大的思想,建立了聖王的功

    業,但面對無垠的宇宙,坦承自己

    的渺小和無知,始終保持謙卑的態

    度,開放的心胸,學習,學習,再

    學習,永做謙卑的學習者。

    這是君子的人生觀。

    4.統而言之,論語對君子的要求

    要有:天人合一的世界觀,惠澤天下

    的價值觀,謙虛好學的人生觀。

    立德,立功,立言,實現三不朽。

    這才是君子之道!

    後儒將之總結為: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請命,為往聖

    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簡而言之一句話:

    所謂君子,獨立守神,與萬物和諧

    共生,達己達人。

    一個字: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春天了,換季了,天氣時冷時熱,應該如何選擇外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