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SY東源
-
2 # 喵喵王小姐
不是沒有,是多方面因素決定了他根本就打不過,首先,國家內部多個家族派系林立,再者民族政策不科學導致山越頻繁動亂。政治制度缺乏先進性。可以說,基本上與曹魏戰爭就在長江天險以北拉鋸戰。
-
3 # 漢唐宋明
第一能力問題,劉備曹操都是靠自己打下江山,孫權靠哥哥,跟劉備曹操比本身就不自信。
第二地利問題,孫吳佔水利,本身水軍又很強,赤壁之戰曹操八十萬都被周瑜在水上給滅了,所以孫吳上上下下,都覺得自己依靠水軍便可立不敗之地,不擔心被曹操滅亡,所以也失去了進取心。像蜀國就知道自己地小人少,只有以攻代守,不但北伐,讓曹魏也無法發展自己才能不被他滅亡。這就叫做有壓力才有動力。
第三,不善陸戰,孫吳水軍強,但陸戰很弱,想要進攻中原,陸戰不行根本打不下中原,孫吳並不是沒有進取之心,孫權曾經就帶了數萬大軍,想要佔領曹魏的壽春,結果被張遼八百破之,這一戰直接導致孫權失去了統一中原的信心。
-
4 # 饞嘴肥貓鏟史官
一,政治口號不充分,沒有理由。曹的旗號是攜天子以令諸侯,征伐不臣,道統上佔上風。劉的旗號是漢室宗親受衣帶詔,清君側,恢復漢統。孫權兩樣都不沾邊。
二,地理優勢不具備,沒有實力。孫吳地處南域,有長江隔離,向北仰攻,越走越冷。向北攻擊不但需要強大的水軍,還需要強大的陸軍,更重要的是沒有足夠的騎兵部隊,缺少馬匹和能征慣戰的騎兵將領。南方也無法提供如此巨大的裝備和消耗。
三,治下人民不支援,沒有基礎。治下民眾長久脫離中央管轄,偏安南域,物產發達,商業茂盛,生活水平相對比較優越,沒有太多戰火經歷,沒有尚武傳統,不願捨棄優越生活條件,輕啟戰端。
四,大臣將領不願意,沒有謀劃。孫策早夭,周瑜壯年而死,魯肅守成之輩,呂蒙缺少眾望,歷屆領軍人物都沒有統一天下的長遠計劃和雄心壯志。守而有餘,攻而不足。
五,外敵雄強不省心,沒有安全。曹劉皆非良善之輩,各具虎狼之心,又多豺獬之將,躲都來不及,還敢輕易招惹?任何輕動,都會被外敵抓住把柄。三方都不希望別家強大起來,進取的同時,就怕被第三者爆了菊。
-
5 # 憨豆先生141715948
孫權權衡厲害,覺得還是偏安一隅好,劉備別看總嚷嚷恢復漢室,其實也是嚷嚷而已,最後曹丕忍不住了,自己做了皇帝,因為他們仨人都知道,憑他們的手段,掌控全國還是力不從心的,有這個能力的人只有曹操,但那兩個不配合,所以沒能完成統一大業。
-
6 # 恬然滋味
孫策,周瑜,魯肅都是有天下之志的。且有比較完善的規劃。可惜,天不予壽。孫權早期不能說沒有天下之志。特別在赤壁之戰勝利後。但孫權有個弱點,軍事能力太差。堂堂江東之主每戰必敗。搞的自己都不好意思領兵。所以,你看東吳,其實幾任都督都被懷疑。那個時代,誰掌兵誰被懷疑。 最好兵權在自己手裡。所以,不如坐守江東貪享富貴。
-
7 # 帥的不要不要滴
個人認為主要原因有兩點:
其一,赤壁之戰。此戰乃三大戰役之一,曹操大敗,失去了很大一部分機動部隊,士氣低下,不得不休養生息一段時間。
其二,地理地形。曹魏地勢平坦,騎兵天下無敵。蜀漢地形複雜,步兵為主。孫吳河流交錯,水軍為重。在古代領土為王,騎兵步兵皆能攻城略地,而且,騎兵和步兵之間互相轉換也比較容易,都是重甲長兵。水軍就不一樣了,由於經常水中作戰,肯定輕甲短兵,試想,就算孫權有五十萬身穿救生衣、手持匕首的水軍,面對五萬鐵甲、大刀、厚盾的陸軍陣,估計都深感力不從心啊!
-
8 # 秦夢北
竟然說人家沒有一統天下的心思。我為孫權表示不服。你之所以這麼問是因為你不理解一統天下的條件。
實力!實力!實力!知道不?一統天下是需要實力的知道不?三國時期魏國太強大,地處中原,天下的中心,人口眾多,經濟發達,糧草充足,加之人才濟濟,最高統治者身邊頂尖謀士數十人,驍勇善戰之上將者好歹號稱千員,三軍雄兵好歹經常號稱百萬。而相比之下,東吳就差的太遠了,人口經濟人才等等皆不如曹魏,東吳水師天下第一,而陸軍一塌糊塗,赤壁大戰能打敗曹操是因為佔盡地利,夷陵之戰能打敗劉備又是因為佔盡地利,由此可見,無論是面對蜀還是魏,東吳防守尚有壓力,進攻那就十分乏力。再舉一個例子,漢中之戰,曹操和劉備在漢中打的火熱朝天,雙方主力皆不在東吳,此時孫權乘機攻打魏國(這也說明小編基本沒看過三國,孫權這樣的舉動就足以證明有一統天下的野心),在合肥敗的一塌糊塗,曹操主力不在尚且如此,如果在,那東吳完全沒有進攻的條件。而東吳進攻蜀漢也是不可能的,因為此時曹魏只需一員大將一支奇兵,可以直取建業,東吳必敗,這就是第二點,三足鼎立,三方永遠是亦敵亦友,誰也不敢輕舉妄動。沒有永遠的朋友,敵人亦然。尤其是蜀吳兩方如果貿然交戰,那一定會兩敗俱傷隨後被曹魏吞併,而吳魏雙方,孫權不具備主動進攻的實力,而魏主動進攻吳則蜀趁人之危,由此魏吳必敗。所以顯而易見,孫權不是不想一統天下,如果不想早就滅亡了,而是真的真的沒有這個實力。小編這種問題麻煩不要出來問了。真的很丟人。
-
9 # 隱語
答 | 亞歐研究寮·獬執事
開宗明義,魏蜀吳三分天下,沒有哪個國家是不想統一天下、南面稱孤的。說孫權偏安一方沒有統一三國心思,要知道孫權在位期間多次親征北伐,期間就包括四次規模極大的合肥之戰。嘉禾二年公孫淵遣使向孫權稱臣,孫權狂喜之下封其為燕王並賞賜了大量珍寶,這樣的孫權,怎麼能說是甘於偏安不思進取呢?
之所以會問出這樣的問題,恐怕是因為吳國存在感太弱了。而吳國之所以存在感弱,那是因為《三國演義》後期寫的幾乎盡是魏蜀之戰,吳國這個“板凳”盟軍基本成了話外音。而《三國演義》之所以以魏蜀為中心,是因為魏蜀之間的戰爭與朝代正統相關,極具政治意義,而這一層含義,一方面使孫權在世時導致其遲遲未能稱帝,另一方面三國統一後又使吳國無法成為這段歷史的主角。
儘管,三國後期魏吳之爭,才是真正的主戰場;而魏蜀之戰除了諸葛亮第一次北祁山規模大一些之外,基本沒有鬧出什麼名堂,相比之下五次合肥之戰吳國投入兵力次次十萬以上,第五次諸葛恪所率領軍隊直達到二十萬,相比之下蜀國全國兵力相加也不過十萬而已。
相比之下,孫權既無禪讓又無血統,於是首先孫權沒有稱帝的理由,其次孫權可以分別與魏、蜀兩國相交。劉備所說的“漢賊不兩立”,指的是曹魏而非孫吳。由此,蜀魏兩國在文化傳承中漸漸扮演了正邪的角色,吳國的戲份自然也沒有那麼重要了。
-
10 # 切割地球
答 | 江隱龍
說孫權偏安一方的人,可能不知道孫權稱帝的地方並不是建業(南京),而是鄂州(武昌)。229年,中國大地上並行著三個年號:曹魏的太和三年、蜀漢的建興七年,以及孫吳的黃龍元年——就在這一年,孫權登基,以吳為國號,改元黃龍。幾年之後,孫權與蜀國簽訂了《中分天下盟文》,盟文中雙方約定了併力北向,平分魏國,甚至對九州進行了明確劃分:“豫、青、徐、幽屬吳,兗、冀、並、涼屬蜀,其司州之士,以函谷關為界。”
這還不是孫權野心的終點。又幾年,鄧芝出使吳國,孫權與其曾有過這樣的對話。權謂芝曰:“若天下太平,二主分治,不亦樂乎!”鄧芝沒有順著孫權的話說。他的回答是:“如並魏之後,大王未深識天命者也,君各茂其德,臣各盡其忠,將提枹鼓,則戰爭方始耳。”
鄧芝奉命聯吳,說的卻是伐吳的話,這犯了國家交流的大忌。然而孫權不怒反喜,當下說道:“君之誠款,乃當爾邪!”從這個回答可以看出兩點:第一,孫權對日後與蜀爭霸天下有著清楚的認識,鄧芝的表述也正是他的想法;第二,孫權氣魄非凡,心中早有一統天下的志向,鄧芝的話雖然說的是蜀國,其實也是吳國。
所以,這也正是孫權在鄂州稱帝的原因。鄂州位於九省通衢、三國交匯之地,孫權將首都定在鄂州,比朱棣定都北京還危險,這一著棋何止是“禦敵於國門之外”。定都鄂州之後,孫權的戰略態勢也非常主動,後期三國較大的戰事,幾乎盡數發生在魏吳兩國之間,蜀國才是“跑龍套”的小國了。
當然,隨著北伐功業漸漸落空,孫權也難免有些英雄氣短了。加上張紘上書雲“秣陵山川有帝王之氣,可速遷於此,以為萬世之業”,最終決定遷都,可能難免讓人誤解孫權開始不思進取了吧。
-
11 # 拂曉神刀
基於三國鼎力的既定事實,從軍事和經濟兩個角度來分析為何東吳不出征討伐另外兩國:
軍事上來說,東吳政權所處的位置是在長江以南地區,可以憑藉長江的優勢進行軍事防備,易於防守。但是無論從東吳出擊魏國還是蜀國都是沒有任何軍事上的優勢的:出擊蜀國,但是巴蜀地區多崇山峻嶺,易守難攻,大部隊行進都很困難,要想攻下蜀國更是比登天還難,有道是:“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而我們從地理位置上看看出擊魏國有沒有可能呢,依舊是很困難,東吳仗著長江天險可以自守,但是同時魏國也可以仗著這個地理優勢進行防備啊,這個優勢對於雙方來說其實是相互的,而且古代打仗,基本從北方打到南方很順利,氣候越來越溫暖,但是從南方打北方基本就沒有打贏的,南方計程車兵在北方很難解決過冬的問題。
然後再來從經濟上說,東漢末年,經濟發達地區還是中原地區,主要分佈在黃河流域,正如地圖上描繪的,這些地方都是魏國的。打仗畢竟是要花錢的,沒有經濟實力很快就會被時間拖垮。反觀東吳,雖然東南沿海這些地區在今天十分的發達,但是在那個時候還屬於蠻荒之地,東吳地區整體來說並不如魏國那樣富庶,經濟上差距非常大,對應的裝備就會差很多。
事實上東漢末年的三國,誰能取得中原地區誰就能最終大一統,因為守在這裡資源積累肯定會超過其他任何地區,即便一時打不贏,等到資源積累到一定程度,自然可以實現統一。
-
12 # 狐狸晨曦
因為當時江東地區地廣人稀,生產力水平低下,根本不具備以此為根基,去統一天下的條件。
作為一個精明的現實主義者,比之從貧瘠的江東去幻想如何征服整個天下這種雄(好)心(高)壯(騖)志(遠),孫權的選擇當然是腳踏實地,儘可能多地擴大領土。
事實上他已經做得足夠成功,公元200年,孫策死時,廬江郡脫離孫氏治下,只剩四郡之地(丹陽、吳郡、豫章、會稽),而孫權歷經二十年時間,將地盤擴張到了揚州、荊州、交州三個州,總計二十餘郡。
以為孫權只是繼承父兄基業的二世祖,只知道守土不會擴張,才是對這個先後在赤壁、夷陵兩大戰役,大敗當世兩雄曹操、劉備的一代梟雄的極大誤解。
當時的華人口密度,可以參考下面這張漢朝州郡圖,一個郡的顏色越深,代表人口密度越高,生產力發達,人力資源豐富;一個郡的顏色越淺,代表人口密度越低,生產力水平低下。
益州精華首為蜀郡,次廣漢;荊州精華首為南陽,次為南郡;揚州精華為淮南的九江、六安(東漢合併入九江),次為廬江;也只有這幾個州郡的戶口數和繁華程度,能勉強和中原各州郡相比。
而東吳的基本領土,是江南的吳、丹陽、會稽、豫章四郡,還有個廬陵,是從豫章郡分治出來的,而廬江郡只得了沿江一小塊。至於今天的福建省一帶,當時只在會稽郡下設定了一個建安縣,根本就是力量真空。
孫權即位時的這些地盤,也就和益州的巴郡、漢中;荊州的荊南諸郡一樣,看著地方大而已,以人口和開發度而論,也就比南中、嶺南這些蠻荒之地強得有限,和曹操控制的中原地區,決不可同日而語。
這還不算,在曹魏和東吳的常年戰爭中,曹操下令把原本繁華的淮南地區,徹底搬空成了無人區,一如他們對付蜀國,搬空漢中郡一樣。
很多人先入為主地接受了“三分天下曹孫劉”,將孫權當成定要和曹操、劉備逐鹿天下的對手,所以當然覺得他的行事作風,毫無爭奪天下之志,令人失望。豈不知相比衣帶詔、斬車胄後,劉備和曹操已是不死不休;孫權和曹操從來並無不可解的利害衝突。
曹操在赤壁之戰前,是否真有立刻以武力征服江東的計劃?只怕未必。他連荊州也才剛剛到手,遠談不上統治鞏固。
因此《程昱傳》表彰他有認為孫權聯合劉備反曹的先見之明,亦等於說曹營其他智者,包括荀彧荀攸在內,包括曹操本人在內,都認為孫權會和公孫康殺二袁一樣,殺了劉備這個頭號反賊,獻其首以歸附中樞,才對此盲目樂觀。
【尚、熙與烏丸逆軍戰,敗走奔遼東,公孫康誘斬之,送其首……康亦心計曰:“今不取熙、尚,無以為說於國家。”】【太祖徵荊州,劉備奔吳。論者以為孫權必殺備,昱料之曰:“孫權新在位,未為海內所憚。曹公無敵於天下,初舉荊州,威震江表,權雖有謀,不能獨當也。劉備有英名,關羽、張飛皆萬人敵也,權必資之以御我。難解勢分,備資以成,又不可得而殺也。”權果多與備兵,以御太祖。】《武帝紀》談及赤壁之戰,之所以只提“與備戰”,說白了不過是此時資訊不對稱,曹操只是虛言恫嚇,沒有當真以孫權為對手,還以為自己僅僅在和劉備軍作戰。
因為有之前曹操認可公孫氏割據遼東四郡的先例,揚州菁華之地本在淮南,孫氏佔據的江東六郡同樣是貧瘠偏遠的化外之地。
如張昭等東吳文臣,會相信孫權表面臣服,綁送劉備或斬其首級給曹操示好,曹操會同樣允許孫權名義上歸附,合法割據江東,也在情理之中。而以一眾東吳文臣在歷史上的品行,若單憑魯肅一面之辭,便以為他們都是隻顧個人功名利祿之徒,不惜賣主之人,不免失之片面。
莫忘孫策託孤時遺訓,同樣是囑託張昭能守則守,不能守則歸附中樞,爭天下野心自此而止,只要能保孫氏一門子弟平安,才是孫策臨終時最看重的。
孫權即位時疆土:所以曹操赤壁戰後的後悔,正是沒想到孫權是吃軟不吃硬的人,虛言恫嚇“會獵江東”,卻起了反作用。
其後曹操主力和孫權糾纏十年,在淮南地區多次大戰,對雙方都是得不償失,反讓劉備趁機西進做大。等到曹操一旦放棄武力統一計劃,同意認可孫權割據江南(荊州牧),封高官(驃騎將軍)賜顯爵(南昌侯),孫權就求之不得,上表稱臣了。
之前孫權聯合劉備的十年反曹戰爭,不如說也正為以戰促和,逼迫曹操代表的大漢中樞,認可他的合法割據地位的因素更大。
整個孫權統治時期,不斷派出海船去臺灣、去海南、去東南亞,首要目的都是為了搜刮人口。幾乎每個東吳將領的個人傳記,都在拼命打山越,無非就是抓野人也掠奪人口。
這場對山越戰爭持續數十年,最後初步解決問題的諸葛恪,三年時間收服四十萬山越,得四萬甲兵,孫權大喜過望,臨終前立他為首席託孤大臣,以賞其功。
所以:當任何君主的領地一大半還都是野人和荒地的時候,他也會對外出擴張興趣乏乏。
至於如何一統天下,孫權表示呵呵呵,今天天氣真好。人家的本職工作,明明就是地盤大一點是一點,割據長一年是一年的軍閥呀。
作為中國歷史上對抗中原大一統王朝的割據江南第一人,首開數千年青史之先河,孫權已經完成得足夠出色了。
-
13 # 黑白之城
孫權沒有統一三國的心思,主要有兩個原因:先天不足和後天失調。
所謂先天不足,即江東非圖天下之地。別看東吳地盤比魏國還大,實際上在當時就是注了水的的豬肉。吳華人口僅是魏國三分之一,並且生產力水平低下。史書原話就是,雖然這地方人們能吃上飯,但是沒有大富之家;言下之意就是經濟不發達。
因此,佔據這麼一塊地方,孫權也只能徐圖發展,而不能像曹操那樣四處搞兼併。因為人口少,所以孫權很注意對老百姓的鉗制,吳國的政令嚴苛也是出了名的;而另一方面,為了保護人口,吳國對外用兵也是慎之又慎,或者一看苗頭不對立即撤兵。因此,造成了後來人們對吳國“胸無大志”的印象。
所謂後天失調,即孫吳政權非天命所授。整個三國時代,滿打滿算,孫吳最出風頭的時候也就是赤壁之戰到奪荊州這段時間。按照魯肅與孫權當初的謀劃,奪取荊、益二州,是東吳與曹魏抗衡、進而定鼎天下的先決條件,赤壁之戰後,孫權其實很有機會完成這一戰略規劃,只可惜冒出劉備這麼一個計劃外攪局者,讓孫權的美夢泡了湯。
對外不行,孫權就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對內上,一方面為拉攏世家豪族,孫權從不吝嗇大量封賞,但這些真金白銀最終都算到了老百姓的身上;另一方面,孫權又大搞政治鬥爭,將江東大族的實權派一一翦除。但不管是拉還是打,都在無形中消磨著東吳本就貧弱的力量。孫權能做的,只不過是勉勵維持,要一統天下,他的政權沒有這種命。
孫權本人並非胸無大志,他甚至還曾和蜀國展望過將來滅掉魏國的美好藍圖。大概只有孫權清楚,他一生都在等那個永遠也得不到的機會;只可惜等著等著,東吳成了“偏安”的代名詞。
-
14 # 管窺歷史
沒有偏安一方,相反孫權還積極進攻了。如果孫權僅僅偏安一方了,那麼孫權由原來孫策留下江東地區到後來的交州、荊州的地區,難道是充話費送的?
作為一名軍閥,擴張才是唯一的生存法則,對於孫權也不例外,題主有孫權沒有積極進攻的印象,我想主要是三國演義造成的影響。因為三國演義主要尊劉貶操,劉備佔據益州,卻是漢家正統,孫權成了配角,所以歷史上沒有濃墨重彩的描述孫權的進攻。如果歷史上孫權僅僅是偏安一方,那麼也不會趁著關羽在襄陽北伐時,背後搞偷襲了。
問題來了,孫權一生打過那些著名的戰役呢?孫權到底有沒有擴大地盤呢?
攻佔交州。在赤壁之戰後,曹操大敗而歸,元氣大傷,無法發動大規模的南征戰爭,孫權在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開始擴大地盤。如下圖所示:孫權剛開始地盤僅限於江東地區,交州就是今天的廣東、廣西地區,那裡的原來的太守叫士燮,士燮剛開始依附於孫權,後來兒子叛變,被孫權吞併了。
奪取荊州。荊州剛開始是屬於劉表的,後來劉表病死,劉表的小兒子劉琮繼位,曹操南下征伐時,不爭氣的劉琮望風而降,曹操失敗後,荊州就出現了權利的真空,兵家必爭的荊州七郡被劉備、曹操、孫權三家瓜分,曹操佔據荊州北部最大的南陽郡,孫權得到江夏郡和南郡,劉備得到荊州南部四個郡(長沙、零陵、桂陽、武陵)。後來,劉備佔領了益州後,孫權開始打小算盤,他想著如果把劉備的勢力趕出荊州,那麼東吳不僅鞏固了長江中游,還能向巴蜀發展;然後以整個南方與曹操的北方對抗,進而統一中國。後來就趁關羽北伐時,把荊州吞併了。
孫劉瓜分荊州 孫權霸佔荊州
聯合公孫淵。 公孫淵世居遼東,但是害怕魏國討伐,公孫淵在掌權不久後便開始與吳國往來。聯合東吳,以求兩面夾擊,公孫淵向吳稱臣以為外應。孫權派了兩位使者帶著大量的金銀珠還有1萬東吳士兵,結果,公孫淵害怕魏國討伐,公孫淵忽悠了孫權一把,把使者的腦袋送給了魏國,孫權大怒,後來準備出兵討伐,結果最終無疾而終,但是側面說明了孫權的統一全國的雄心壯志還是有的。所以,孫權從開始就沒有打算偏安一方。
-
15 # 歷史春秋網
首先說赤壁之戰,赤壁之戰極大的摧毀了曹操的實力,讓魏國的兵馬止步於長江之北。曹操從此以後再也沒有能力大規模圍剿南方了,從而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基礎。諸葛亮的隆中對就是以此條件為基礎的。
回到題主的問題,為什麼吳國至始至終都沒有統一中國的理想?這是由孫權的性格決定的。孫策是一名開拓疆土的君主,但是他英年早逝。臨終之前將弟弟孫權託孤於張昭、周瑜。他深知孫權只是一個守成之主,不具備開疆拓土的能力。
比如周瑜、魯肅苦心維護的孫劉聯盟一致抗曹的基本方針,在呂蒙、陸遜接管大都督後孫權一改基本國策,調轉槍頭攻打關羽。本來孫劉>曹操的局面,變成了孫劉內耗,曹魏坐山觀虎鬥。所以說,從孫權偷襲荊州殺關羽之後,再到劉備舉兵攻打東吳,可以說蜀、吳兩國再也沒有機會統一中國。
他們所能等待的只是中原逐漸休養生息,最終將他們一一吞併。
三國君主之中,孫權在位時間最長,壽命同樣最長。但是他的壽命長的並沒有質量。孫權後期,他不僅不在戰略上有所作為,反而對內大舉清洗,廢除太子,使整個國家陷入混亂之中。
孫權既沒有有所作為的能力,性格也是猜忌多疑。所以在重大國策上出現失誤,同時也在任用賢臣方面出現許多問題。晚年孫權好怪力亂神,猜忌身邊有功之臣。陸遜就是死在他的猜忌之下。
這樣的孫權,與創業起家的曹操、劉備,根本不在一個層次上,這也就無怪於他沒有什麼大的志向了。
-
16 # 知常容
孫權就沒有統一中國的想法,當年孫策伸出對他的評價就是,開疆拓土,孫權不如孫策,守衛江東,策不如孫權。
孫權最大的理想是割江東自治,所以他對長江天險的城市,比如合肥,還有原來劉備所佔的荊州部分耿耿於懷。那是勢在必得,所以他偷襲了關於,以及好多次攻打合肥。
孫權沒有佔領天下的想法,還可以從他跟鄧芝的對話,他跟等鄧芝開玩笑,就說到以後他跟蜀國兩個平分天下,鄧芝說不可以。從這裡也可以看出。
劉備繼承了漢姓,曹操擁有漢獻帝,孫權他只能地方割據,所以從當時門閥來說,他是處於相對的弱勢。所以劉備跟魏國對著幹的時候,孫權一會兒投降一會兒對著幹。就可以看得出。
-
17 # 思淵默言
不是他沒有統一三國的心思,而是他沒辦法邁出這一步。
制約他這一步的關鍵力量是:江東士族
很多人都把東吳的長期戰略防守歸結為地理位置或者是實力問題。但其實這都不是關鍵問題。關鍵問題是:江東士族的束縛。
我們都知道,無論是赤壁之戰還是夷陵之戰,之所以孫權都是最後的勝利者,並且都是以弱勝強的典型範例。而孫權之所以成為最後的勝利者的關鍵因素就是江東士族願意把自己的利益和孫權綁在一起,而不是曹操或者劉備。
所以我們說孫權和江東士族之間的關係是相互依存的。
然而,當孫權和江東士族的利益緊緊綁在一起的時候,孫權統一天下的步伐就邁不出去了。
我們可以試想一個局面:當孫權想邁出爭雄天下這一步的時候,江東士族如果願意綁在孫權前進的戰車上,就只有兩個結果:如果孫權的戰爭勝利,獲得天下,那江東士族的地位就會大大下降,從原本孫權眼中的唯一變成一個地方的普通士族。如果孫權失敗,那江東士族作為支援孫權的唯一力量,一定是損失慘重。
這樣看來,江東士族不論是勝利還是失敗,都不利於江東士族的後續發展。那江東士族又怎麼會支援孫權爭雄天下呢?
而沒有江東士族的支援,孫權就失去了爭雄天下的最大籌碼,所以終其一生都只在東線和魏國不斷摩擦,對峙。除此之外就無法爭雄天下了。
-
18 # 豹眼看歷史
《三國志》以曹魏為正統,《三國演義》以蜀漢為正統,整得孫吳姥姥不喜、舅舅不愛似的,最沒有存在感。
其實,孫權偏居一隅,但始終沒有忘記一統天下的志向。
孫吳那檔子事,還得從孫吳基業的創始者孫堅孫破虜說起。
孫堅(155年-191年2月18日),字文臺,吳郡富春縣(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陽縣)人,東漢末期軍閥將領。孫堅,據說是武聖孫武的後人,居住在吳郡富春縣,世世代代在吳郡為官。其祖墳就在縣城東。
據《吳書》記載:
冢上數有光怪,雲氣五色,上屬於天,曼延數里。眾皆往觀視。父老相謂曰:"是非凡氣,孫氏其興矣!"孫堅祖墳上時常有奇怪的光芒,五彩雲氣直達上天,蔓延數里之遠。遠近之人都來觀看,地方父老都說:“這是非凡的雲氣,孫氏應該興旺發達了。”
這就是傳說中的祖墳上冒青煙,是發跡的時候到了。
等到孫堅的母親懷著孫堅的時候,夢見腸子流出圍繞著吳昌門,醒來後非常恐懼,就告訴鄰人的母親。鄰人之母就說:“這未必就不是個好徵兆哦。”
孫堅出生後,容貌不凡,性格豁達,好奇節。
中平元年(184年),孫堅加入了鎮壓黃巾軍起義的行動,由於作戰勇猛,屢立戰功,不斷得到朝廷的獎賞,被封烏程侯。
初平元年(190年),關東諸侯起兵討伐董卓,孫堅在長沙起兵會盟。孫堅斬殺華雄,擊退呂布,大敗董卓,一時風頭十足。
據《吳書》記載:
堅入洛,掃除漢宗廟,祠以太牢。堅軍城南甄官井上,旦有五色氣,舉軍驚怪,莫有敢汲。堅令人入井,探得漢傳國璽,文曰"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方圜四寸,上紐交五龍,上一角缺。董卓被擊敗之後,鑑於關東諸侯勢力強大,就脅迫獻帝西遷長安。
孫堅帶兵進入洛陽,掃除漢室宗廟,祭祀太牢。孫堅的軍士在城南甄宮井上,發現五彩雲氣。所有人等感到十分奇怪,沒有人敢近前汲水。
孫堅命人入井打撈,發現了漢傳國玉璽,上面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字,方圓四寸,上有五龍交紐,有一角缺失。
當初,大將軍何進被宦官誅殺,袁紹等人命袁術帶兵殺入宮中,黃門張讓等挾持少帝劉辯出奔,左右分散,掌璽者倉皇之中,把傳國玉璽投入井中。
董卓專權之後,有沒有派人去尋找傳國玉璽的下落不得而知,從此之後,玉璽就歸孫堅所有。
恐怕從此時開始,孫堅就有了想法,天命在我,不得不高調哦。
《山陽公載記》記載:
袁術將僣號,聞堅得傳國璽,乃拘堅夫人而奪之。袁術想僭越稱帝,聽說孫堅得到了傳國玉璽,就把孫堅夫人給拘留了,逼迫孫堅夫人交出了玉璽。
此時,孫堅早已在初平二年(191年)攻打劉表部將黃祖時,被流矢射中,腦漿逆流而亡,時年僅三十七歲。
也有說法是孫堅長子孫策為了替父報仇,就以傳國玉璽作為抵押,向袁術借兵。
總之,袁術是得到了玉璽,也就助長了其稱帝的野心。
但此事,陳壽、裴松之都有異議,就像孫堅祖上冒青煙一樣,這事就說不清楚了。
據《搜神記》記載,孫堅的吳夫人夢懷日月,而生孫策、孫權。
《搜神記》比《三國演義》還不靠譜,這事聽聽也就算了。
孫堅死時,孫策年僅虛歲十七。孫策安葬了父親,守喪期滿,就找袁術討回了父親的舊部,開始了平定江東的霸業。
建安五年(200年),孫策在丹徒山打獵,被許貢的三個門客刺殺身亡,年僅 二十六歲。
此時,年僅十九虛歲的孫權,被漢朝廷冊封為討虜將軍,兼領會稽太守,駐守吳郡。
孫權接過了父兄創立的基業,但江東剛剛統一不久,地方世族及賓旅寄寓之士仍存有異心,局勢動盪不安。
孫權以張昭為師傅,以周瑜、程普等舊臣統御諸將。同時,廣招人才,聘請名士,諸葛瑾、魯肅、嚴畯、步騭、陸遜、徐盛、顧雍、顧邵等人都被招致麾下,逐步安定了地方大族及賓旅寄寓之士,穩定了江南局勢。
其中,周瑜勸說魯肅投奔孫權這個橋段,比較有意思。
據《魯肅傳》記載:
劉子揚與肅友善,遺肅書曰:"近鄭寶者,今在巢湖,擁眾萬餘,處地肥饒,廬江間人多依就之,況吾徒乎?觀其形勢,又可博集,時不可失,足下速之。"肅答然其計。劉曄劉子揚與魯肅是好基友,他給魯肅留下一封信,說:“看你相貌堂堂也是個人才,現在鄭寶在巢湖已經擁有了萬餘眾,混得相當不錯。您趕緊回家安葬好祖母,就去投奔他吧。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哦。”
魯肅認為很對,就打算接受劉子揚的建議北上投奔鄭寶。
周瑜曾為居巢長,得到過魯肅的資助。聽說魯肅要投奔鄭寶,就趕來勸阻他,說:
吾聞先哲秘論,承運代劉氏者,必興於東南,推步事勢,當其歷數。終構帝基,以協天符,是烈士攀龍附鳳馳騖之秋。吾方達此,足下不須以子揚之言介意也。"肅從其言。周瑜對魯肅說:“我聽先賢私下透露過,承受天命替代劉氏江山的人,一定興起於東南。用歷數推算形勢,孫將軍正好符合上天安排好的帝王傳承順序,最終會建立帝王之業,以配合上天所顯示的祥瑞徵兆,這正是有志之士跟隨他馳騁奔走的大好時機。我正打算把你推薦給孫將軍,你不必把劉子揚的話放在心上。“
周瑜還勸導魯肅,當今之時,不僅君可以擇臣,臣也可以擇君。魯肅就聽從了周瑜的勸導,周瑜就把魯肅推薦給了孫權。
都清楚赤壁之戰時,幾乎所有的文臣武將都主張投降曹操,只有魯肅、周瑜力主抗曹。這與周瑜所言先賢的秘論是否有關,不得而知。但在古時候,都信這個。聯想到孫權祖上冒著青煙,孫堅又得到傳國玉璽,在當時而言,不得不說是極具號召力的。
如果孫權不信有這個帝王命的話,或許就不敢跟曹操作對了哈。
赤壁之戰、襄樊之戰、夷陵之戰,不必多說,既有不得已的保衛之戰,也有主動出擊的攻堅戰。
與此同時,孫吳屢屢在合肥方向與曹魏展開爭奪,大力拓展淮河領域的戰略空間,足以證明,孫權並不想偏安一隅。
孫權派遣步騭南征,佔據交州,與劉表、劉備屢屢在荊州產生摩擦最終佔據荊州大部分地區,頻繁在江淮地帶與曹魏交戰,所有這一切軍事行動,無一不是周瑜、魯肅所主導的圖王稱霸的戰略思想。
儘管孫權在許多時候與劉備、曹操及曹丕都有戰略妥協,甚至是卑躬屈膝的向曹魏稱臣。但其目的就是以退為進,佔了便宜不賣乖,在處於弱勢時決不死要面子不要命,這是政治家韜光養晦的成熟標誌。
孫權雖然沒有像曹操、劉備那樣去爭搶漢室正統地位,但自始至終卻是以承運漢室為己任的。
他們在延續漢室的命運,而孫權直接是要替代漢室以順應天意,豈不更加霸氣?
漢室已經名存實亡,氣數已盡,何須”死馬當作活馬醫“,乾脆“抹抹桌子另開席”,取而代之不是更好嗎?
匡扶漢室就是一句口號,曹魏、劉備都在為之奮鬥,孫權也沒閒著,只是孫吳最終沒有一統天下,史書沒有更多的記載宣傳而已。
劉備的蜀漢,是由於演義宣傳的影響,似乎是在延續正統的地位,實質上與孫權一樣,都是在圖謀霸業,沒有本質區別。
-
19 # 電視劇裡看歷史
孫權既沒有統一天下的理由,更沒有統一天下的實力
三國之中曹魏首先建立,公元220年,魏王曹丕強迫漢獻帝禪讓皇位,改元稱帝建立曹魏政權。曹丕也就是後來的魏文帝,曹丕稱帝的理由是獻帝禪讓,所以曹魏繼承了漢朝的法統。劉備稱帝的時間是公元221年,劉備的理由是漢朝被叛賊篡權,先帝(獻帝)被害,劉備是漢皇后裔自然要接過皇帝的位置號令天下諸侯。這個理由也算過得去。
那麼孫權稱帝的理由呢?對不起,我的兵馬屬地就是我的理由,因為孫權論出生前八代都是漢朝的平民,孫權又沒有得到前朝皇帝的禪讓,因為嚴格來說他是沒有理由當皇帝的,孫權最後稱帝成功依賴的一是自己的能力和實力,二是三國微妙的局勢,魏國蜀漢對其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拿他沒辦法而已。
再者說,孫權也沒有一統天下的實力孫權的根基在江東,此地物阜民豐是王業很好的基礎,但是江東也有不好的地方,那就是水網稠密,缺乏平原和良馬。這種局勢反映到東吳的軍隊那就是江東水師雖然天下無敵,但是孫權的步兵和騎兵皆不如曹魏蜀漢,東吳自保有餘,但若要一統天下,在北方的平原上衝鋒陷陣,那還是差了點火候
以上就是筆者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
20 # 目西
說曹操劉備為了漢朝的統治奮鬥一生,這個有點假了。
在諸葛亮隆中對中說的明白,曹操佔天時,什麼是天時,就是曹操迎了漢獻帝那一刻,曹操就佔盡了天時,憑藉上曹操的智謀,借用天子的名義,東征西伐。
雖然漢獻帝給曹操帶來了好處,但是也形成了制約。
漢獻帝是個有些能力的皇帝,只是局勢由不得自己。依靠曹操維持自己的統治是明智的選擇。
曹操的勢力發展跟他奉行的“扶天子”的政策有關,這一政策可以給曹操帶來很大好處,吸引了眾多還把漢帝當回事兒 的,但也有不利,這種不利在曹操稱魏王的時候非常明顯了。
曹操有稱帝的野心,但是局勢不允許,當初孫權向曹操稱臣,勸曹操稱帝,曹操就說了“是兒欲踞吾著爐火上邪!”
劉備占人和,也就是所謂的根正苗紅的噱頭,藉助這個中山靖王之後,孝景玄孫的名義,拉攏漢王朝的死忠粉,形成人和,形成對曹操的制約。
而孫權有什麼,只有父兄留下的基業,在江東已立三世,擁長江,這是地利。
所以不管是曹操還是劉備他們提出一統天下的主張,都能得到當時人的擁護,唯獨孫權不行,他沒這個名分。
所以雖然蜀國弱小也可以整天喊著北罰,恢復漢室,這是他們的大旗。
雖然曹操強大,只能忍著,因為扶天子,是他的大旗。
孫權能幹什麼,就是等這兩家稱帝,他也不敢冒然的稱帝而是看局勢來說。
魏 曹丕 魏文帝 公元220年 定都洛陽
蜀 劉備 漢昭烈帝 公元221年 定都成都
吳 孫權 吳大帝 公元229年 定都建鄴
曹魏稱帝,蜀漢馬上稱帝,這是劉備的基本國策決定的。
當天下再也不把漢帝當做正經的事情之後,孫權也悄然稱帝,也想著北伐只是其實力並不允許。
黃武五年(226年)七月,孫權聽聞曹丕病逝,乘機攻江夏,不克而還
黃武七年(228年)八月,“石亭之戰”爆發,孫權命大都督陸遜督率諸將大敗曹休。
雖然蜀漢最弱,但他不敢貿然滅蜀,這是自亡臂膀,而曹魏又是最強他那裡滅的掉。在他登基的二十幾年裡,多次跟遼東眉來眼去,其目的,北滅曹然後南下滅蜀的意願非常明顯了。
對於蜀和吳來說,先滅掉北方的魏才能一統,不然就是自取滅亡。這是老二和老三的悲哀
後來司馬家族篡了老曹,接著老曹家的基業,諸葛亮又死,就一下子滅了蜀漢,順道伐吳,孫權已經不在了。
親射虎看孫郎
他也很無奈啊!
三國中,吳國可以說最沒有存在感了,孫權沒有統一一天下的心思,選擇偏安一方,而曹操劉備兩個統治者都是以漢朝自居,為了恢復漢朝的統治而奮鬥一生。
回覆列表
赤壁之戰後,曹操實力大降,實際上只能自保,再無力南征,這也是三國形成的根本原因,後來,曹操死,曹丕立,魏國形成,劉備稱帝,蜀國立(自稱漢),最後孫權立,是為吳,三國鼎立正式形成。
然而,這個時候的三國,國力實際上已經有了明顯的變化,劉備經夷陵一戰,十萬大軍全沒,僅自身逃往白帝城,最終死在白帝城,所以,三國之中實力本來就最弱的蜀國,經此一役,已名存實亡,不但關羽張飛已死,法正、龐統早亡,就連劉備自己也駕鶴西去,託孤於諸葛亮,諸葛亮即使再厲害,那也獨木難支,所以,蜀國只能完全依靠聯盟吳國而存在。而北方的魏國,在曹操死後,曹丕也在幾年時間內追父親而去,皇位傳到了曹睿手中,雖然名義上仍是三國老大,但形式多於實質,一方面一大群通天的謀士、武將老的老,死的死,只剩下司馬懿等人,而且曹睿的才能相比曹操、曹丕,那差得不是一個檔次,所以,曹魏政權已開始顯現出不穩定因素,各種叛亂、謀政者經常出現,這個時候,曹魏政權只能依賴司馬懿在北方抵禦蜀國的北伐,曹休在東邊抗衡吳國。相比之下,佔據江東的吳國實力相對穩定,孫權還依然健在,威信還有,在經歷赤壁之戰、夷陵之戰後,局勢穩定,最終收回了荊州,將蜀國趕到了四川盆地,而且一大批老臣都還健在,其中最出名的當然是陸遜,還有朱恆、全琮這樣可以依靠的大將,特別是經濟有了充足的發展,可以說這個時候的吳國實際上處於全盛時期。所以說,這個時候的吳國和北方的魏國相比,其實力已不分伯仲了,如果利用好機會,吳國實際上有統一天下的可能,這個機會就出現在公元228年。
據《三國志》記載:黃武七年(228年)五月,吳鄱陽太守周魴
派人送親筆信給揚州牧曹休,謊稱受到吳王責難,打算棄吳降魏,請求派兵接應。曹休未辨真偽,即率步、騎兵十萬人,去皖城(今安徽潛山)接應。魏明帝曹睿
(治晉陽,今太原西南)命大將軍司馬懿率軍向江陵(今湖北江陵);建威將軍賈逵率軍向東關(今安徽含山西南),與曹休相策應。八月,孫權進駐皖口(今安徽懷寧皖水入江處),遣陸遜為大都督、假黃鉞,並派奮武將軍朱恆、綏南將軍全琮為左、右督,各統兵三萬襲擊曹休。時曹休已然發覺,但恥於被騙,自恃兵馬精多,仍與吳軍作戰。
此時,奮武將軍朱恆看到了全面擊敗曹魏的最好機遇,他獻計孫權:“曹休本因是皇親國戚而被任用,並不是有勇有謀的名將。今如交戰必敗無疑,敗後必逃,逃走時肯定經由夾石、掛車。這兩條道路都很險要狹隘,如若能讓一萬士兵用柴斷路,那麼可把他的部眾全部俘虜,甚至可以生擒曹休。請求用我的部隊斷路,若蒙上天神威,使得曹休自動投降,我們就可乘勝長驅直入,進而攻取壽春,割據準南,劃分許昌、洛陽,這是萬世難逢的良機,切不可失!”
如果此時孫權的身邊是周瑜、呂蒙,對於朱恆的想法,那或許會全面考慮,再度出現赤壁之戰和斬殺關羽的壯舉,因為這一計如果真如朱恆的設想走下去,那曹魏政權至少要從首都洛陽逃走,而且曹魏政權不是沒有遷都的想法,當年關羽北伐時,曹操就因害怕關羽會打到其首都,要將首都遷往河北,可見,曹魏政權在赤壁之戰後已經不濟,即使是曹操,那也害怕南方兩國的進攻,要不是司馬懿堅持,那曹魏政權可能在曹操手中就衰落,更何況,現在的曹魏政權實已不堪。
可惜的是,面對千載難逢的機會,孫權沒有勇氣,詢問陸遜,當時作為吳國實際上的軍政核心人物,再加上有夷陵之戰的影響,他卻認為風險太大,不敢冒險。其實,陸遜之所以不敢冒險,根本原因是陸遜腦海裡就沒有統一天下的想法,最大的想法還是來源於魯肅倡導的向西聯盟蜀國,統一戰線,全力抗魏,所以,夷陵之戰之所以最終不去消滅蜀國,根本原因就只想把蜀國打怕,逼迫蜀國聯盟。因為在吳國的智囊團基本上形成了魏國不可戰勝的思想,只能想辦法自保,以求偏安。而正是陸遜的這一否定,讓孫權失去了唯一統一全國的機會。
而後來的實際情形又如何呢?實際情形正如朱恆的預料,雙方最終戰於石亭(今安徽潛山東北),陸遜自為中部,令朱桓、全琮為左右,大敗魏軍。魏軍敗走,陸遜等督軍追殺,直抵夾石(今安徽桐城北),斬擒魏軍一萬餘人,繳獲牛馬騾驢車乘萬輛,軍資器械無數。曹休殘部幸得賈逵接應,方得生還,但不久便因氣憤發病而死。這就是著名的石亭之戰,這一吳魏之間的經典之戰,本可以繼續擴大勝利果實,至少可以全殲曹休十萬大軍,全面改變吳魏之間的格局。雖然吳國取得大勝,但對魏國來說並未傷筋動骨,還依然以龐然大物出現在吳國的面前,事實上在此之前,吳魏之間的戰爭,魏國幾乎就沒有贏過。可惜的是,陸遜沒有周瑜那樣的氣魄,在機會來臨時不敢把握,而作為最高統帥,由於沒有陸遜的支援,最終只能失去統一天下,名揚史冊的最好機會。
而對於孫權來說,本來就沒有統一天下的強烈願望,一直以來其實就依靠手下將帥的推動走到今天,如當年曹操令其送兒子作人質,如果不是周瑜的堅決制止,孫權也許會臣服於曹操;當年赤壁之戰如果不是周瑜、魯肅的堅決要求一戰,那天下早就被曹操取得,可惜的是,周瑜早逝,魯肅也追隨周瑜也去,而且有勇有謀的呂蒙也已仙逝,雖然陸遜有通天之才,但卻沒有通天的勇氣,最終導致他不敢冒險,而失去最強依靠的支援,孫權也就沒有了勇氣,在這一歷史性的機遇面前不敢把握,最終只能偏安一方,在孫權之後,最終被崛起的司馬懿後代司馬炎建立的晉所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