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國演義的智慧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大意是,孔子說:“只有那些仁德的人,才能愛人和恨人。”

    我們可以理解到,仁者,首先是自己要有非常好的道德修養,只有自己修養良好、有良好的判斷力,才可能真正的區分出,什麼樣的人是“好人”,什麼樣的人是“壞人”!仁者,是做好自己的人、同時能夠真正幫助他人的人!

    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

    大意是,孔子說:“如果立志於仁,就不會做壞事了。”

    仁,是道德自律的標準和準則,更是我們進行道德修養的基礎。當我們內心以仁義道德為做人的基礎,我們就會時時刻刻要求自己,不斷提高自己,時刻自律。這樣的人,會有真正的成長,才能夠有擔當!

    仁,是我們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是我們做人和做事的基礎、規範、準則!我們堅持以仁義道德為自我要求,不斷提高自己的修養,才能成為受人尊重的人!

  • 2 # 劍已出鞘A

    儒家的“仁”,意思是指出自夲心的善良,外化為愛人、善舉善行、為他人考慮為他人著想。就統治者言之,則指實行“輕賦稅寬刑罰”、“倡簡約惜民力”之仁政。

    儒家“仁”的思想的現實意義:

    1、儒家“仁”的思想與現代“人文”精神相通。它們均要求儘量地、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戒除“撥一毛而利天下吾不為也”之自私自利,戒除“在我死後那管它洪水滔天”之不管不顧,從而構建起現代道德規範。

    2、儒家“仁”的倫理與基督教的“愛人”戒律、佛教的“積德行善”教化,具有共通性。它們都從倫理層面揭示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勾畫了人類命運共生共存的生動圖景。

    3、儒家“仁”學可以彌補市場經濟社會重商主義的不足。我們知道,重商主義與市場經濟在於透過生產資料的自由流通、商品服務貿易,實現財富的增長和效用最大化。但其弱點在於自由競爭遵循的是適者生存的叢林法則,背後的人性假設是“人性夲惡”與自私自利,而不談利他和善行,不談同情和憫世情懷。正因如此,儒家“仁”學就有了用武之地,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市場經濟與重商主義倫理的缺陷和弊端,實現社會的公平與諧和。

  • 3 # 一二一學堂

    如果我們簡明扼要的總結孔子的思想,或者說最能代表孔子思想的文字是什麼?我相信大家會不約而同的說是《論語》。

    《論語》這本書應該是孔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輯錄而成的。《論語》這本書應該說是孔子思想的一個集大成,當然除此之外還有一本書叫《孔子家語》,那我們就在此不多說,主要是給大家談談《論語》。

    《論語》裡邊一個最核心的概念是什麼?應該是仁義道德的“仁”,這是最核心的概念。

    在《論語》中間有二十章,講仁的應該幾十處不止,每一次在講仁的時候,講的都不一樣。那麼問題就來了,什麼是仁義道德的“仁”?

    它是《論語》中的核心概念,而恰恰在“什麼是仁”的問題上,沒有一個所謂的統一的標準答案。孔子在不同的人、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時空,他的回答總是不一樣,這是為什麼?我今天要揭秘。

    “仁”不是一個概念,而是一種狀態

    19世紀德國有一個著名的哲學家叫黑格爾,黑格爾在讀了孔子的這個書之後非常迷惑,以德國的這種哲學的習慣,和黑格爾的領悟能力,他沒辦法理解,他甚至很淺薄的認為,孔子是一個不懂邏輯,或者不懂概念的人。

    說明什麼呢?說明他的那種哲學習慣限制住了黑格爾的認知能力,使得他跨領域,或者跨文化的去理解孔子智慧的時候,使得他自己沒有這個能力。

    那麼我們就解讀一下他為什麼是這樣呢?這個仁義道德的“仁”,其實,他講的是一個人,修到了一定程度以後,他呈現的狀態。那麼修到了什麼程度呢?我們勉強的用語言給大家說一下,其實就是一個人把人性裡面的那個汙點,打掉了,打掉之後所呈現的狀態就是“仁”。

    我們進一步要問,那個狀態是什麼呢?我要告訴大家那個狀態它包含的內容極其豐富,使得任何一個詞語都沒辦法描述它。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孔子怎麼辦呢?孔子就用了一個非常好的方法,就是孔子針對學生提問題的時候,在不同的問題、不同的場景、不同的場合、不同的時空,孔子告訴你在這個特定的場合怎麼做,但是,這個在特定場合怎麼做(做法),和仁義道德的本身不是一回事。

    舉例說明“仁”的狀態

    比如說一個人修到了一定程度以後,我們稱為得道的人,或者說是一個大覺悟的人、大智慧的人,假如說他遇到一個病人,這個病人其實病情很嚴重,這個病人就問這麼一個大覺悟的人,說:“我的身體怎麼樣?我現在很擔心”。

    那我請問大家,你說這個大覺悟的人,他會怎麼說呢?他會不會告訴病人說“你快不行了”?他會這麼說嗎?不會。

    他會考慮這個人的感受和家人的感受,會告訴他好好養病,沒事的,多調養。

    這種我們稱為善意的謊言,其實並不是撒謊,而是一種大覺悟、大智慧的人,他的這種狀態,要很善意的讓這個得病的人穩定住情緒,不要出現因為過度的恐慌,而使病情極度的惡化。

    所以,一個大覺悟、大智慧的人,內在的狀態,在這個場合體現出來的就是所謂的善意的謊言。但是大家知道,這個善意的謊言本身,和大覺悟者大智慧的這個境界,不是一回事,也就是說,善意的謊言只是大智慧的人一種具體的應用。

    如果到了另外一個場合,可能就不一樣了,比如說如果一個大智慧、大覺悟的人,有一個領導人問他,治理國家怎麼辦?老百姓遇到困難怎麼辦?這個時候他就不是善意的謊言了,他就會推心置腹,非常真誠的和盤托出,把自己對如何增進人民的福祉的這種建議給提出來。這個大智慧、大覺悟的人,到了這個場合的表現又不一樣了。

    為什麼在不同的場合,他說的不一樣,是因為,“仁”它本身就不是一個概念,它是一種狀態。這個狀態在中國古代,我們稱為得道的人,或者覺悟的人。

    那麼這種狀態到底是什麼呢?我們不好用語言來概括它,但是這種狀態,當遇到了處理問題的時候,在不同的事、不同的問題上,該怎麼說、該怎麼做,隨機都反應出來。所以孔子針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問題總是有不同的回答,我們稱為“因材施教”、“對症下藥”都可以。其實是大智慧的狀態,在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具體應用。

    而黑格爾他理解不了,西方哲學更多的不是講“仁”的狀態。所以很多西方的哲學家或者西方的藝術家,他是說一套做一套。也就是說,他的文化上可能有成就,但他的人品,未必。

    原因何在呢?就是西方的這種求知,知識的知,知識的這種傳統,使得人家有一套清晰的邏輯,在知識上去鑽研。但是,不是說像中國一樣,中國特別強調人的修為,是內求的。

    也就是說,一個在西方哲學語境下的人,一個強調清晰的概念和邏輯的人,他沒辦法理解中國哲學,所以黑格爾在《哲學史講演錄》裡邊,對孔子的那種武斷的評價,應該說是非常不負責,更是非常有害的。可以說是很多學西哲的人,讀了黑格爾的這個話以後,往往是先入為主的對中國哲學提出了很多的偏見,甚至認為孔子淺薄,孔子概念講不清楚,孔子的書沒有邏輯,其實這都是因為被西方的哲學框架所束縛之後,所得出的一個偏見,或者說武斷的結論。

    想理解中國文化,必須用中國智慧,不可用西方框架。

    剛才說了中國哲學它是講境界的,那麼孔子說的這個“仁”,它不是一種邏輯,不是一個概念,它是一種狀態。一個人修到了一種狀態之後,他呈現的這種圓融,這種周到,這種全面,這種智慧,這種德行,合在一起稱為“仁”

    所以,我們說一個人具備了某一種或者某幾個美德,但是他未必有仁這個境界。也就是說,一個人有某幾個優點,但是不代表他證悟到了仁這種狀態。那麼我們要問,一個人如果要證悟到了仁這種狀態以後,那麼他會表現出什麼呢?他會表現出叫“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什麼意思,一個有大智慧的人,一個大覺者就是“仁”,他證出這種狀態了,修到這個狀態了,他在人生的每一個場合,他在和每一個人打交道的時候,他就知道這個場合說什麼,那個場合說什麼,對張三怎麼指導,對李四怎麼指導,都是胸有全域性。

    所以,怎麼樣理解《論語》的這個仁,應該說這是一箇中國哲學的概念。所以我這裡也特別提醒,我們今後在跨學科學習的時候,我們主張中外的交流,中西文化的碰撞,但是一定要記住,任何一個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邏輯和脈絡,都有自己文化的特點,我們不能拿著西方哲學的眼鏡,尤其是有色的眼鏡,去看中國哲學,拿著西方的那套概念和邏輯框架,去閹割中國哲學,這樣的話往往是沒有能力瞭解中國哲學,甚至非常武斷的做出一些結論,應該說害人害己。由此,我們在主張跨文化交流的同時,儘可能站在不同文化的思路上去理解對方。

    比如說我學中國哲學,我就站在中國哲學的框架上去看中國哲學。我在學西方哲學的時候,我就站在西方哲學的框架和邏輯上解讀西方哲學。

    可是在近代以來,有一個特別值得我們反思的現象,在這裡我提出來,由於近代以來中國暫時的落後,使得西方社會在整個人類文明中起到了主導的地位,這就導致西方的學術框架佔據了主導性的地位。可以說,今天人類的整個學科框架,哲學、邏輯學、社會學、法學、經濟學、民族學等等,幾乎所有的學科框架都是西方制定的。

    那麼西方制定的學科框架,某種程度上,推動了人類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的大踏步前進,但是,不可避免的打上嚴重的西方文化的烙印。這個時候,在整個經濟全球化和文化發展的過程中,也造成了一個巨大的不可忽視的嚴重的問題,這個問題就是,當西方的這種學術框架摧枯拉朽式的佔領整個世界的時候,使得那些後發展國家的學術和文化幾乎遭到了滅頂之災。

    中醫,就是在西方邏輯中被大家誤解了

    比如中醫,應該說中醫有中醫的邏輯,有中醫的框架,西醫有西醫的框架。可是由於近代以來西方文化的主導地位,使得西醫有絕對的話語權,甚至拿著西醫的那一套培養方法和思維方式看待中醫,結果是什麼?結果違背了中醫自身的規律和特點,使得中醫在培養人才、選拔人才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需要我們反思的一些現象

    比如說,怎麼樣培養一個好中醫?中醫他成為一個好的大夫,他從中草藥開始,包括《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錄》,這種經典的閱讀,包括他的號脈、藥性,包括對病症的把握,這是長期在一線實踐中才能得到的一個本事。

    可是,曾經有一箇中醫的同志告訴我,他說現在的好多博士、博士後,講課可以,發表文章可以,但是治病不行,為什麼?因為真正中醫的那種培養方式有它的特殊性。如果我們懂得這個道理以後,我們絕不拿著西醫的框架,批評中醫,打壓中醫,而是說西醫有西醫的框架,中醫有中醫的框架,我們按照中醫自身的邏輯和方法,來培養中醫的人才;西醫用西醫的方法,培養西醫的人才,中西醫互相補充,互相學習,還可以互相批評,在這個過程中,共同的促進人類醫學的發展,這是人間正途。

    所以,近代以來由於西方文化的這種主導地位,使得它對整個人類的文化的學術框架的建構,起到了一個主導性的作用。正因為這樣對後發展國家的文化學術帶來巨大的壓力。

    中國文化對當今中國,乃至未來世界的發展,意義重大

    那麼在這裡,我們作為華人應該怎麼看?我覺得產生於西方社會歷史下的那種經濟學、法學、哲學等等,他們的學術框架有他的合理性,或者有他的道理,我們可以去借鑑。但是中國哲學,中國的經濟學,或者中國的法學等等,我們一定要懂得,我們中華民族有幾千年的歷史文化傳統,我們有自己特殊的國情,我們中國的社會發展和學術的發展,絕對不是盲目的照搬西方的學術框架,對中國的現實或者學術進行指手畫腳。

    就像剛才講黑格爾說華人,進行批評,黑格爾批評的是不對的,原因是什麼?因為一個西方哲學語境下的哲學家,由於自己的那種學術的束縛和哲學的習慣,使得他對中國哲學理解實際上是有相當困難的。結果,黑格爾就沒有跨越這個困難。

    這個教訓就告訴我們,中國的學術一定要自立,一定要覺醒,這叫文化自覺。中國在某種程度上,學習西方哲學、西方的經濟學、西方法學都可以,但是從長遠來看,產生於西方社會背景下的經濟學,沒辦法解釋和解決中國的經濟問題。

    產生於西方的那種所謂的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他們恐怕也不可能簡單的透過照搬,來解決中國的法學問題。那麼一個真正有文化自覺的人,應該既有學習全人類的文化遺產為我所用的那種博大胸懷,同時我們還要懂得中國的學術和文化,一定有自己的文化自信。

    我們經過自己的努力,要建構中國自己的經濟學,中國自己的法學,中國自己的哲學,用自己的一套學術邏輯和框架建構自己的學術體系。當然中國學術體系的建立,一定是立足中國的實際,立足中國的實踐,這種框架能來自於中國、解釋中國、推動中國的進步。

    當然在此,我們還要有海納百川、面向世界的胸懷,能吸納人類一切美好的東西為我所用,但是以我為主,一定是中國風格,中國氣派

    所以,我們透過《論語》的“仁”的概念,我們提出這個問題,也希望所有看到的朋友們,我們從上個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剛開始的時候,我們更多的是向西方的框架學習,那是一個歷史階段,學到一定程度以後,我們應該返回到我們這個國家的根本

    根據四五十年以來,中國改革開放發展的成就和實踐,我們要有建構中國學術框架的那份理論的清醒和使命,這是我們的責任。

  • 4 # 歷史線人

    “仁“,在儒家文化裡,常常出現,

    仁義、仁愛、仁政等。

    它也經常與”孝“出現,並稱”仁孝“。

    從“仁“字本身來看,單人旁,右邊有”二“,”二人“合在一起,成為了一個”仁“(人)。

    什麼樣的狀態下,兩個人合在一起是一個人的狀態呢?

    很明顯,是懷孕。

    因為懷孕這個過程,

    產生了無私的母愛,

    和子事親的敬意。

    孔子說:“要以仁行孝“。

    人本為善。

    這是儒家對人的天性的斷定。

    在這個基礎上,

    才有了“仁者愛人“的說法。

    它體現的是人的善良、道德、包容。

    沒錯,到現在,儒家思想對我們的影響都很大。

    贍養父母、法外開恩等。

    如果要說,這個“仁“對我們當代的生活有何意義,

    我認為,可能是對“法治“社會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吧。

    眾所周知,“法治”與“法制”有明顯的不同。

    治理一個社會,維持社會的良好秩序,

    光靠嚴法,行不通。

    秦不過二代亡,就是例子。

    因此,要懷著“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心,

    透過教育,提高人民素養,

    提高社會的道德水平,

    來輔助維持社會的良好秩序,

    才能達到形成一個民主和諧的社會。

    曾經有人,拿孔融的“不孝”思想

    來詆譭中國的“孝文化”。

    試問,如果一個人不能發自內心,

    反哺仁心給自己的父母,

    又怎麼能夠成為一位“仁者”?

    又如何成為推動形成社會良好風氣的一員?

    儘管,現在我們國家在制度上面,廣泛推廣馬克思主義理論,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文化、道德教育上,

    儒家思想仍是主心骨。

  • 5 # 妙生頓偉演國學

    感恩。仁即仁慈之意,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之一,也是人的本性。對外是一視同仁,視天下蒼生為己身的慈悲心,對內是嚴於律己的格物之心。

    格除物慾,即見真理,即

    《禮記》中,“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明明德,即恢復本有純真的自性,這個自性中就包含仁,恢復的方法即是格物,格除物慾,徹底的格除物慾後,真心本性就現前,慈悲就會顯現出來。

    像仁者無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都是慈悲心的表現。

    慈是給與快樂,悲是拔濟苦難。

    先天下之憂而憂是悲心,後天下之樂而樂是慈心。合起來就是慈悲心,也就是仁心。

    他的一生也踐行了仁,修橋鋪路,賑濟災荒,賙濟鄉里,開設義田,幫助孤寡,扶助學子,凡有利益,無所不作。

    范仲淹的大兒子,叫做範純仁,中國為人父母,對孩子的關愛無微不至,取名字都在教育孩子。華人取名字的目的在哪?在透過這個名字給孩子期許,讓他能時時提醒自己。所以范仲淹給他兒子取名叫純仁,期許他的孩子要能時時存著一顆仁慈之心。

    我們看這個「仁」字,會意字,左邊一個「人」,右邊一個「二」,什麼意思?兩個人!想到自己就要想到別人,所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欲,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孩子從小知道這是父親對他的期許,自然而然就會常常鼓舞自己,督促自己去往這個方向做。

    範純仁也確實沒有辜負他父親的期望。有一次范仲淹跟他講,我這裡有五百鬥麥子,從京城幫父親把它運回江蘇老家。結果在中途,剛好遇到了他父親的老朋友,他父親的故友就把他的家庭狀況告訴了範純仁。這個朋友家裡面,父母去世了,沒有錢安葬,而且還有女兒沒有嫁出去,生活狀況很窘困。

    範純仁聽完了,馬上就把五百斗的麥子賣掉,把這些錢就拿給他這位長輩。結果錢還不夠。幫人要幫到底。所以,他當場把這個運麥子的船也賣了,錢才夠。

    範純仁處理完之後,回京城見他父親,他跟父親報告,他在途中遇到了他的父親的故友。就講到他最後決定把五百鬥麥子賣了去幫助他,然後他就說:但是錢還不夠。范仲淹就抬起頭來跟他兒子說:那你就把船也賣了!結果他兒子說:爸爸,我已經把它賣了。

    所以父子同心,家道可以長久不衰,范家純是一顆仁厚之心,吃虧了嗎?沒吃虧,得了大福。

    這就是范仲淹父子把儒家的“仁”踐行的淋漓盡致的事蹟。

    擴大心量,不自私不自利,只知利人,不知利己。

    這樣不利己而實利己。

    ——————卍—————————卍——————

    ◎以上淺見,願不吝指正!

  • 6 # 雲端一瞥

    孔子在回答弟子問題時,說了什麼是仁。

    但不同的弟子得到了不同的答案。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孔子給樊遲的答案最容易理解,愛別人就是仁(樊遲一共三次問仁,我們選取這一次)。

    仲弓問仁。仲弓是孔門十哲中德行科的,他得到過孔子非常高的評價,稱讚他可以為君(雍也可使南面),所以孔子給他的回答會比宰予的更深刻些。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什麼是“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讓自己的心恭敬,把自己的心推己及人。

    顏淵也問仁。

    顏回是孔子最喜歡的弟子,也是資質最高的,所以顏淵得到的回答一定是最接近孔子心中最高答案的。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可見,僅僅是剋制(或解為戰勝)自己不恰當的慾望,即克己,是不夠的,還要有合適的目的和表達,即復禮。只要做到了這一點,就是仁了。而仁,是在自己本心中,要從自己身上去找的,不是從別人身上去找。所以叫做“為仁由己”。這也是孔子說“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道理。

    仁很難完全達到。即使是孔子,也認為自己做不到,他說,“若聖與仁,則吾豈敢”。但是不是我們普通人就不能去追求成為一個仁人了呢?不,“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只要有一念向仁,即便是最普通的人,生活中也有仁的碎片,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

    那麼仁和哪些品質接近、哪些特點相反呢?“剛毅木訥近仁”,剛正、果毅、質樸、不愛說話的品質,比較容易成為“仁”。“巧言令色,鮮矣仁”,而喜歡說漂亮話、迎合別人的,很難成為“仁”。

    為什麼會這樣呢?

    剛毅木訥,對自己的內心是誠實的,整個人的氣質也是踏實的;巧言令色,迎合別人就容易失去自己,氣質也容易浮躁。

    仁肯定不是浮躁飄忽可以找到的。

    仁看上去和人有關,比如,“愛人”,又比如“忠恕”。忠,是己欲立而立人;恕,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但應該不僅於此,人也不是必要條件。人只是張大“仁”的用處的一個表現罷了。

    不然為什麼說“為仁由己”?為什麼說“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能可以長處樂”?

    因為仁是內心的品德,有沒有外面的人,都可以是仁。顏回沒有錢沒有官,幫助別人的能力有限,但一樣可以三月而不違仁,比有錢有權的做的還好。

    有了這顆仁心,就好像桃核有了“仁”,那麼有條件的時候,Sunny雨露下,桃核就可以發芽,成長為大樹;人心有了仁,那麼有條件的時候,能力所及範圍內,就可以做到忠恕。

    但是仁是自己的。儒家講究反求諸己,講究慎獨,就是講究自己的德行。

    有了這個仁,心底就寬闊。所以孟子說,居天下之廣居,這個全天下最廣大的居所就是仁,如此廣大,處於仁的人就不會猥瑣;精氣神既然充足,心裡就不會怯懦,所以“仁者不憂”;心裡有仁,在哪裡也不覺得狹隘,就好像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有了仁,人就可以明白清醒地感受外界,所以“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但僅僅感知是不夠的,還要可以明白清醒地迴應外界,所以仁者可以知,可以勇,可以以德報德,可以以直報怨。

    仁絕不是老好人,而是明白、清醒、能夠端正自己的心態、規範自己的行為、恰當地做出應該做的事情。不清醒不明白的是麻木,麻木是不仁。

    只做到了清醒,而外界需要幫助、自己力所能及的時候卻不去做,也不是仁。那是為富不仁。

    所以仁固然要自己情醒,還要在力所能及的時候實現“仁者,愛人”。

    既然是力所能及,那就從身邊做起。先把自己照顧好,然後把關懷推廣到親人身上,再推廣到鄉里鄰居,再到華人,直至天下人。能做到多少,就盡力幫助別人,這就是“忠”,己欲立而立人;不願意自己被別人強加的,也不強加給別人,這就是“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依著能力所及,做到忠恕,也是仁。

  • 7 # 硯凹客

    智者仁心,我只有錄先賢說過的話了。

    仁者愛人。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8 # 剎那山河

    在這裡看到眾多賢達的解答灰常開心,灰常欣慰,賢達們的理解非常準確、非常到位、非常棒!群賢達在傳統文化上造詣非淺,同時也讓我受益非淺!

    作為一箇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人和傳播者,深感傳統文化重要性,儒家文化是所有華人心靈歸屬和精神家園,仁、義、禮、智、信更是儒家文化核心和精髓。

    以在下愚見“仁"字中藏著愛、藏著親

    、藏著孝和天下的至理。故有“仁者愛人"的聖訓。如果人人都知仁、愛人、踐行仁愛,這個世界會少了許多紛爭,也會少了許多因為貪慾引發的人禍,世界也會變得更加美好。所以踐行仁愛不僅僅是傳統文化的復興,也有著現實意義。"已所不欲莫施於人"更是古聖先賢留給後世的金玉良言。

    中華文明燦若星河,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我輩終其一生也難窺究竟!在此僅表淺見薄議望同好指正!

  • 9 # 有德司契

    孔老二所謂的“仁”或“仁政”,就是指“克己復禮為仁”。即只有克己而實行“封建專制的禮制制度”者,才是仁者,才是仁政。

    如其,“絕聖棄智,利民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及“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以及“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等哲理就是最好的證明。

  • 10 # 陝西西安邢文宇

    從字面上解釋,仁字旁邊有個二,二的意思,一對一雙,仁只能對本身仁義的人,才能給於同樣仁,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 11 # 章務簡

    儒家的“仁",是一個很廣泛的問題,也是一個說起來好說,很容易,做起來很難,看起來輕而易舉,但行動起來十分艱難,幾千年了,真正意義上達到仁的人很少,寥寥無幾,稀若星辰。

    儒家的仁到底是什麼?

    我的回答仁就是人。做人要到達仁,這個過程艱辛艱難,人的一生要做到仁,至到去世,要叫人說你是一個仁人,對你個人一生的結論,要得到這個結論,你的一生要付出多少啊!要克服人的劣根性,不容易,要去掉人性的弱點,缺點,要活出一個真實的,真誠的,有善良的,有愛心的,有公義的,有正義的,有美好的言行品格,普通的的人能做到這個樣,活人能活到這個地步,值了,沒有百活。

    儒家仁的話語

    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內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禮記.中庸》)

    成就自己,就是仁;成就萬物,這是知(智),這是人性的德,符合天地內外的道,所以放在任何時候施行都合適,都不得過時。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禮記.中庸》)

    人的天性,人的行為遵守人的本性去行動是道,是人道。按人道去修養人的自身就是教。

    人是能修養,教育好的。所以人要修養自身要受教育。

    言顧行,行顧言。(《禮記.中庸》)

    做人要言行一致,內外一致,表裡如一。

    修身以道,修道以仁。(《禮記.中庸》)

    修身要遵守大道,修大道要從仁愛開始。

    親愛,精誠。

    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禮記.中庸》)

    仁,就是人,以尊親為最大的仁。

    力行近乎仁。(《禮記.中庸》)

    努力去實現就近乎仁,就要成仁。

    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

    孝順父母,尊敬兄長,這是成仁的根本。

    泛愛眾,而親仁。(《論語.學而》

    友愛眾人,親近有仁德的人。

    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

    做人不要既不仁又不義,會失去禮與樂的。

    孔子以里仁為美,他認為有仁德的地方最美,擇不處仁,沒有智慧。(《論語.里仁》)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論語.里仁》)

    仁德的人安心於仁德,智慧的人嚮往仁德,不仁者不可以久處於窮困的環境中,也不能長久處於安樂的環境中,不仁不義的人是會生事的。

    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論語.里仁》)

    只有仁德的人才有資格確立人的喜好厭惡。

    苟志於仁矣,無惡也。(《論語.里仁》)

    假使立志於行仁德,就不會有惡行。

    君子去仁,何處去成就名呢?君子就是在吃飯時也不違背仁德,危難時顛沛流離時也不違背仁德,永遠和仁德在一起。

    孔子說:他沒有見過愛好仁德的人,也沒有見過厭惡仁德的人。愛好仁德的人,那是好得不能再好了。厭惡仁德的人,是他在實踐仁德的時,受了不仁德人的影響。

    觀過,斯知仁矣。(《論語.里仁》)

    看一個人的過失,就知道這個人有沒有仁德。

    求仁而得仁。(《論語.述而》)

    欲仁而得仁。(《論語.堯曰》)

    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

    仁德遠離我們嗎?我想要仁德,仁德就會到來。

    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論語.泰伯》)

    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論語.泰伯》)

    對不講仁的人,如果過分苛求他,會激怒他亂來。

    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論語.泰伯》)

    以仁為自己的責任,不也很沉重嗎?

    君子道者三,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論語.憲問》)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禮記.中庸》)

    犯舅曰:亡人無以為寶,仁親以為寶。(《禮記.大學》)

    犯舅狐偃字子犯,晉文公重耳的舅舅。《禮記.檀弓下》有記載。

    此謂唯仁人能愛人。(《禮記.大學》)

    一家仁,一國興仁。(《禮記.大學》)

  • 12 # 南山易人易學
    仁者愛人,仁者莫大乎愛人。

    孔子一生推行仁禮,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何為仁?仁心兼愛人謂之仁。心裡要能夠愛護他人,以仁(愛)安人。仁就是二人相對,從人,從二,合而言之,道也。二是天地,易傳雲:天一地二,天地合德,大道是也。人合天地大道,就是仁。天無私覆地無私載,天覆地載之間執行不已厚德載物,大愛也。人而效法天地,謂之大愛,大愛者必能愛人。所以仁愛並存,仁即是愛人。故而言仁,在於如何用愛心對待他人。

    (孔子講學圖)

    弟子多有問孔子“何為仁”者,孔子回答似乎不同;如仲弓問仁,孔子說:“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自己不願意做的就不要讓別人去做。就是與人相等,換位思考。對於仲弓來講,做到不勉強他人就可以了。從人,從二。

    (《孔子》劇照)

    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要謹慎言辭,不要亂說違禮。從人,從二。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能愛人就是仁。對於司馬牛來講,能夠控制言辭就可以了。從人,從二。

    子張問仁,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哪五者: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對於子張來講,要注意吾者才可以。

    子貢也來湊熱鬧問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在這裡孔子解釋什麼是仁,反而用了一句“友其士之仁”,說明對於子貢來講,做好準備就夠了。

    (孔子與顏回圖)

    當最得意的學生顏回問仁時,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並進一步概括,點明四非:“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對於顏回,只是點到“禮”,因為顏回好學,能夠聞一以知十。不用仔細解釋。

    從上面幾個對幾個學生似乎不同的回答,可以看出,都在四非之內。都是克己復禮。

    孔子遵循堯舜品德,以文王武王為榜樣,上尊天時,下和地理水土。明白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推行仁道,以天地和其德、以日月和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故曰:仁者莫大乎愛人!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當今提倡和諧社會。和諧即是中和;《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以今日疫情而論,若人人做到仁者愛人,新冠肺炎就斷絕傳播鏈條。若像某國某人之心懷鬼胎,故意禍害社會,則民心惶恐,家國不寧。焉能健康發展,興國興家?

  • 13 # 跨文化

    “仁”是儒學關鍵詞

    “仁”是儒學十分核心的詞。“仁政”“人而不仁”“仁義”“仁道”“克己復禮為仁”“仁者愛人”都是儒家學派常用的語句,都和“仁”相關。因為儒學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所以“仁”對中國倫理道德、歷史文化和社會實踐均有很深的影響。“仁”不僅是儒學的關鍵詞,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關鍵詞。

    馮友蘭先生曾經提出“抽象繼承法”,主要就是想將以仁義為核心的儒學(尤其是以“仁”為核心)繼續發揚光大。

    “仁”的當代文化意義

    因為“仁”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關鍵詞,如今,我們國家十分重視優秀傳統文化的研究和繼承,所以“仁”在很多方面都具有當代文化意義。

    首先是道德文化意義

    文化的核心是倫理。任何社會都要講究道德,進行道德文化建設。“仁”是當代道德的必要組成。“克己復禮為仁”,約束自己、恢復禮制,在一定的社會規範中行事為人,這就是“仁”的當道道德文化意義。

    其次是思想文化意義

    在開放的時代,社會前進離不開“百花齊放”似的思想建設。儒學思想中的“仁”對當今思想得多元化發展有積極的意義,最能與對外開放條件下、市場經濟大環境下的外來思想相抗衡的,只有“仁”(寬仁)。

    第三是管理文化意義

    “仁學”不是庸俗關係學,而是有溫度的公共關係學。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仁學”,深刻地影響了儒家的管理哲學思想,雖然在重農輕商、重男輕女、重官輕民等方面,“仁義禮智信”這一套有不足,但是它可以結合西方管理思想,形成接地氣的本土化的管理文化。

    總之,把“仁”嵌入文化建設很有必要

    當代中國文化建設,是普世“共享倫理”的當代實踐。《論語》中,樊遲問仁,孔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樊遲未達,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愛、智(知)、直,都是今天我們所讚賞的好東西。所以我認為,把“仁”嵌入當代文化建設很有必要。

  • 14 # 書畫家原國軍

    1.儒家的“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在論語中從頭到尾都在闡述“仁”的觀念。我認為“仁”就是同情的開始,如孟子曰:“惻隱之心,仁之端也”。“仁”就是對他人關愛,如孔子曰“汎愛眾而親仁”充分說明了“仁”就是博愛的精髓。2.“仁”的內涵豐富,不僅是提升個人品質,道德的標準,也是現代文化建設的根本,從政治文化,經濟文化和處世文化方面都起到了一個導向的作用;政治文化中表現為富民思想,百姓足,君孰與不足;處世文化中提倡君子應以仁德行事的作為,將心比心地去同情並盡己所能地幫助那些境遇困難的人;“仁”具有極高的道德和境界,對當代文化建設有著積極的意義。

  • 15 # 野狐習禪

    野狐試答

    題主好,這個問題很大,也比較難理解,我儘可能通俗的來解釋這個問題。

    一 儒家思想的背景與核心

    春秋時期,禮樂崩壞,社會秩序大亂,諸子百家應運而生,各自著書立說,其目的是解決亂世中個體生命如何生存和國家社會如何治理及發展的問題,孔子開創的儒家一派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產生的。孔子志在恢復西周初年的那種良好社會秩序,實現他描繪的大同世界,如何實現這一政治理想,孔子提出了“仁”的觀點。“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論語》“仁”字出現了109次,是最熱的熱詞,但不同的人問“仁”,孔子的答覆都不一樣,因此,“仁”是什麼?很多人只好盲人摸象,眾說紛紜。

    二 “仁”的內涵

    孔子認為,在春秋這樣的亂世,各種思想並存,價值呈多元化狀態,要統一思想,重建秩序就必須從最基礎的“人”著手。“仁”從“人”從“二”,就是兩個人之間和諧交際應該具有東西,這樣“仁”成為了一個開放的哲學概念。孔子的“仁”包含了兩個層面的內容,第一個層面上的“仁”,指個體生命在和諧的人際交往中應該具有的各種美德。第二個層面上的“仁”,指整個社會中每個人“仁”的程度。(“克己復禮,天下歸仁”,講的就是大家嚴格要求自己,依禮而行,天下的人都會達到“仁”的高度,天下就“仁”了,世界就大同了。)孟子的“仁政”學說就是發展了孔子“仁”的社會層面。

    三 “仁”的時代意義

    孔子的“仁”包含著人際交往中個人應該具有的美德,它是一個開放的哲學概念,必然也是一個發展的概念,它有著很強的相容性。今天,我們所說的個人素質中好的方面都可以歸入“仁”,反過來,孔子“仁”中的各種具體內涵在今天也有著現實意義。

  • 16 # 草民零零漆

    孟子說仁者,人也。仁,從人,從二。這個二,可以解釋為二人,強調的是人不是孤立存在的,是需要在二人的關係中來表示自己的存在,如君臣,父子,夫妻等,進而推演出整個錯綜複雜的社會關係。這個二,我更願意理解為身和心,一個人身心合一,身心通透,進而與自然合二為一,這就是仁,是指人的最高境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臉上長了好多雀斑,應該用什麼方法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