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鄉里阿金
-
2 # 黃勇在新農村
根瘤菌與大豆到底是什麼關係?根瘤菌對大豆生長起什麼作用?大豆如何接種根瘤菌?大豆接種根瘤菌需要注意什麼?以下耕種幫就作簡單介紹,供網友們參考。
space
一、根瘤菌對大豆的好處
豆科植物共生固氮是自然界中最強的生物固氮體系,大豆從根瘤菌中得到的氮素營養可佔大豆一生氮素營養的30%~65%。經過試驗證明:大豆接種根瘤菌後,每年每畝大豆可從空氣中固定純氮4~20kg,相當於提供10~40kg尿素,使大豆增產10%以上,每畝節本增效20~50元。但大豆周圍的土著根瘤菌數量很少,難以滿足作物生長的需要。所以,需要人工接種根瘤菌劑,根瘤菌劑給農作物生產的氮肥不會有環境汙染,不需長途運輸,使用過程中沒有氮流失,而人工施用化學氮肥流失率往往大於50%。 當大豆萌發並長出根毛後,根瘤菌受根毛分泌的凝集素的刺激和吸引,大量聚集在根際和根表上。根毛與根瘤菌接觸後,首先是細胞壁變軟,發生根毛卷曲,然後是細胞壁內陷,根瘤菌隨之侵入根毛,直至根的皮層,根瘤菌在皮層大量繁殖並轉變為類菌體,此時根部皮層大量增生,形成瘤狀組織,最後突出根部形成根瘤,當有效根瘤的剖面呈粉紅色時,說明根瘤進入成熟階段,開始固氮,並向植株提供氮素。人工接種結瘤固氮效能優良的根瘤菌來提高共生固氮效率。
space
二、菌種選擇
大豆根瘤菌有固體、液體兩種劑型,固體型根瘤菌採用土施方式應用,液體型根瘤菌採用拌種方式應用。我市從2009年以來,一直示範推廣二個廠家生產的液體型大豆根瘤菌劑:一是奧龍奇康牌大豆根瘤菌劑,哈爾濱工業大學華龍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生產;二是富思德牌大豆根瘤菌劑,秦皇島領先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生產。兩種大豆根瘤菌劑,增產效果都在10%以上,用時任選其一。
space
三、根瘤菌接種方法
1、土壤接種法:從著瘤好的大豆高產田取表層土壤拌在大豆種子上,每10千克種子拌原土1千克。土壤接種法不如根瘤菌劑接種的效果好,因為根瘤菌劑是經過分離培養篩選出的最有效菌株所製成,當然比天然混雜的根瘤菌強得多。
2、根瘤菌劑接種法:根瘤菌劑是工廠生產的細菌肥料,包裝上註明有效期和使用說明。大豆根瘤菌劑使用方法簡單,不汙染環境。每公頃用根瘤菌劑 3.75千克拌種,純增收入150元,投入與產出比為1∶20。測定證明,接種根瘤菌比不接種的土壤每公頃可增加純氮15千克,相當於標準化肥硫酸銨75 千克。使用前應存放在陰涼處,不能曝曬於Sunny下,以防根瘤菌被Sunny殺死。接種方法是,將菌劑稀釋在種子重20%的清水中,然後灑在種子表面,並充分攪拌,讓根瘤菌劑粘在所有的種子表面。拌完後儘快(24小時內)將種子播入溼土中。
3、接種體處理土壤法:將根瘤菌用肉汁培養基培養後,製成顆粒狀接種體,可直接用於土壤接種。這種方法成本較高,在不宜進行種子接種的情況下使用。
space
四、播種方法
目前播種方法有二種:一是用大豆根瘤菌劑拌種陰乾後,配合氮磷鉀肥機械播種;二是大豆根瘤菌劑,配合氮磷鉀肥和種子同時機械播種,大豆出苗後根系直接接種大豆根瘤菌。
注意事項:
1、大豆根瘤菌的發育與環境有密切的關係,根瘤菌生活適應一定範圍的土壤酸度,當土壤pH低於4.6或高於8時,接種效果都不明顯;如果土壤高溫乾燥也影響根瘤的發育,根瘤菌肥最好施在富含有機質的土壤中,或與有機肥料配合施用,但不能與化肥混播。施化肥時,應將種子與化肥隔開,化肥要施在種子下4釐米處為好。氮肥不宜施用過多,但與磷、鉀及微量元素肥料配合施用,則能促進根瘤菌活性,特別是在貧瘠的土壤上。大豆出苗後發現結瘤效果差時,可在幼苗附近澆潑對水的根瘤菌肥。
2、種植大豆多年的地塊仍要施用根瘤菌肥。種植大豆多年的地塊中,田間土壤中會存在相當數量的根瘤菌,一般每克土含根瘤菌104~105個,但多數是低效或是無效根瘤菌株。另一方面,隨著大豆品種更新速度的加快,土壤中與新品種匹配的根瘤菌的比例在下降。這兩個因素均會導致根瘤固氮效果下降。因此,多年種植大豆的地塊,使用根瘤菌仍非常必要。
大豆根部的根瘤菌可以固定空氣中的氮,但這並不意味著大豆不需要施肥。根瘤菌固定的空氣中的氮只能滿足大豆生活所需氮的1/2 ~ 2/3,1/3 ~ 1/2的氮仍需從土壤中吸收。大豆生長初期,根瘤菌正在形成。如果氮肥過少或不施,幼苗會生長緩慢而稀薄,植物不能為根瘤菌提供足夠的有機碳水化合物,那麼根瘤菌就不會發育良好,影響共生固氮效果。花期追肥量少或不追肥,氮素供應不足,千粒重下降,蛋白質含量下降。
-
3 # 圖說農村事
在人們的印象中,種植大豆似乎不用施肥也能高產。原因是大豆的根系生有根瘤,其中的根瘤菌具有固氮的作用。
一、種植大豆還需要施用氮肥嗎?1、大豆根瘤菌的固氮能力與大豆生長髮育對氮養分的需求。
大豆植株最顯著的生理特點,就是它的根系長有許多小小的、圓圓的瘤子,這些瘤子叫做根瘤,不但對大豆的生長無害,反而有很大的促進生長的作用。這是因為,大豆根瘤中的根瘤菌具有固氮的功能,它能吸收空氣中的氮將其轉化為能夠促進大豆植株生長髮育的氮養分,它就象一個個小小的氮肥“加工廠”。
據測定,每畝大豆的根瘤菌能夠固定、轉化空氣中的氮素達4公斤~7公斤。可見其固氮功效之強大!
而大豆是一種需肥比較多的作物,其生長髮育需要較多的氮素養分,它的根系雖有根瘤菌能夠很好地發揮固定、轉化空氣中的氮氣、不斷地為大豆植株生長供應氮養分的效能,但是隻靠根瘤菌的這種生理固氮能力是遠遠滿足不了大豆生育期對氮養分的需求的。
實驗表明,每生產100斤大豆需要吸收氮4公斤~5公斤,而根瘤菌所固定、轉化的氮元素僅佔大豆整個生育期所需氮元素養分量的三到五成,其他不足的部分需要透過施肥來補充、透過根系從土壤中來吸收。
況且,如果種植地塊的土壤肥力不足,大豆發芽、幼苗發育將很快耗盡大豆種子的自體營養,而此時根系尚處於發育初期,根瘤還沒有長出來,或者初生的根瘤菌固氮能力還很微弱,這樣幼苗期就會因缺氮而嚴重影響發育。所以種植時施用適量氮肥有利於根系生長、根瘤發育和幼苗強壯。
因此,大豆的根瘤菌雖然能夠為植株生長提供一部分氮素,但種植大豆時和生產管理上仍需要透過基肥施用和適時追肥來補充氮素養分,以滿足發育所需、實現高產目標。
2、種植大豆基肥中氮肥的施用和生長期中氮肥的追施。
大豆氮肥的施用與上一茬作物有很大關係。小麥收割後種植的夏大豆,在氮肥用量上就要考慮小麥茬口的氮肥的後效作用。因為小麥的需肥規律和特點與大豆是不一樣的,而且小麥生長期間雨水較少、養分流失的較少,所以小麥茬口的肥效對大豆具有增肥促產的作用,這樣基肥中氮肥可以少施,重施花莢期氮肥即可。
1、基用氮肥。
可每畝施用腐熟充分的農家肥一至二噸左右,混施速效氮肥尿素5公斤左右或碳酸氫銨12公斤左右,以促進根系發育和幼苗生長。
2、追施氮肥。
在大豆開花初期,每畝可追施尿素3公斤~4公斤,或者碳酸氫銨8公斤~10公斤,以滿足大豆植株進入開花期後對氮素養分需求量的增加。生長到結莢鼓粒期時,根瘤菌的固氮能力有所退化,及時補氮有利於豆莢豆粒發育。這期間可施用葉面追肥方式補充氮素,一般葉面噴灑1%~2%的尿素水溶液即有明顯的增產效果。
二、根瘤菌具有較強的固氮作用,採取什麼方法可以促進大豆根瘤菌的生長髮育呢?科學試驗和生產實踐證明,磷元素和鉬元素能夠促進根系的生長和根瘤的發育,而且需要二者相互配合以增強效果。
1、磷肥對大豆的增產作用。
我們知道,磷能促進根莖生長,是農作物生長必不可少的三大營養元素養分之一。有效磷能夠增強大豆植株的根系生長、促進根瘤的發育,如果土壤中磷的含量不足時,大豆的根系就不能長出根瘤,或者根瘤的發育就會受到抑制。
而磷元素能夠參與構成根瘤中生物膜及含氮物質和碳水化合物、脂肪等的合成,能加快根瘤中轉化的有效氮養分向大豆植株轉移、利用,起到增加根瘤、提高產量的作用,所以,種植大豆要施足用好磷肥。
磷肥的特點是施入土壤後容易被吸附固定而流動性減弱、不易被根系吸收。在具體施用上一般要作基肥施用,而且要和充分腐化的有機肥充分混合、均勻施入土層,以增加磷的活性促進根系利用。種植大豆時每畝可施用20公斤~30公斤過磷酸鈣,以滿足大豆根系、根瘤發育和植株生長對磷的需求。花莢時可噴施0.1%~0.2%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透過葉面增補磷、鉀養分,也具有較好的施肥效果。
2、鉬肥對大豆的增產作用。
鉬肥是農作物生長所需要的一種微量元素肥料,它對大豆的增產效果十分明顯。原因是鉬元素是一些促進生長的活性酶的組成成分、參與植物體代謝過程、調節氮磷鉀養分的吸收利用,能夠促使大豆根瘤發育增加根瘤數量,尤其是與磷元素配合效果更加明顯。
試驗表明,在土壤缺磷的情況下單用鉬肥不但起不到增加根瘤的作用,反而會減少根瘤。這說明,鉬元素也是根瘤發育不能或缺的養分,但必須在磷養分的協同下才能發揮增根瘤、強固氮、促吸收、抗乾旱、提產量的有效作用。
常用的鉬肥主要是鉬酸銨銨,既可用作種肥,也可用作葉面肥。種植大豆作種肥施用可按每公斤種子用2克鉬酸銨加入五倍量的熱水溶解,冷卻後拌種施用。可於大豆開花初期每畝葉面噴灑0.05%~0.1%的鉬酸銨水溶液40公斤左右。鉬肥對大豆的生長具有重要作用,但不可過量施用,否則容易導致肥害發生。
總之,大豆根系的根瘤菌具有很好的固氮功效,能夠減少氮肥用量,不是可以不再額外施用氮肥了。要促進大豆根瘤的生長和發育、增強固氮能力,需要增施磷肥和鉬肥。當然,要實現大豆優質高產目的,需要結合大豆需肥規律進行科學配方施肥。
-
4 # 知曉三農
根瘤菌與豆科植物幼嫩根系識別、接觸、感染,並大量增殖後刺激根系薄壁組織,使其膨大形成根瘤,根瘤菌在根瘤內進一步發育成為類菌體。類菌體中的固氮酶能將空氣中游離的氮氣還原為植物可利用的銨態氮,這種現象稱為生物固氮作用。與此同時,植物根系皮層組織為根瘤菌提供養分和能量,這樣根瘤菌和植物構成了根瘤菌-植物共生體。生物固氮作用綠色環保、無汙染,不僅固氮量大,氮源豐富,而且反應條件相對溫和,成本低。但是生物固氮作用易受很多因素的調控,如根瘤菌、植物的遺傳基因,土壤養分、水分、溫度、pH等,播種方式、接種根瘤菌的方式和時間等。
針對大田生產,主要做好以下兩點:第一,在種植大豆前,選擇飽滿的大豆種子進行根瘤菌拌種。選擇合適的大豆根瘤菌品種採集大豆生產區的主要土壤型別,進行土壤、根瘤菌匹配試驗,篩選活性強、效果好、適應當地土壤和氣候的大豆根瘤菌品種。採用適宜的施用方法根據大豆根瘤菌的劑型,固體菌劑採用拌種或造粒後隨大豆種子、肥料穴施;液體菌劑採用浸種方式使用。也可以在種子包衣時加入大豆根瘤菌菌劑,但要注意包衣劑和根瘤菌劑之間應相互匹配,不能因種衣劑藥效抑制根瘤菌的活性。合理用量菌劑拌種時每畝用量0.5千克,菌劑造粒後隨大豆種子、肥料穴施時每畝用量1~2千克;液體菌劑浸種時用量0.5千克;種子包衣時用量根據包衣劑要求的用量。大豆根瘤菌是一種活的微生物製劑,在儲藏、運輸、使用過程中,要避免溫度過高或者過低;同時不能與殺菌劑類農藥混用。
第二,注意土壤溼度的穩定性。研究表明土壤含水量是影響結瘤和固氮的重要因素,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關係的形成及其活性均對乾旱十分敏感。土壤乾旱不僅影響植物生長、根系發育及物質分泌,也使根瘤菌處於一個較低的群體水平,從而影響氮素的積累。為充分發揮根瘤菌的固氮作用,達到高產目的就必須調節和保持土壤溼度。透過模擬田間土壤乾溼交替及其強度,研究灌溉模式對根瘤菌有效性的影響,以及間歇性乾旱對根瘤形成的影響。結果表明:間歇性乾旱將影響根瘤的正常發育,且週期越長,對根瘤菌的有效性影響越大;不論土壤是否缺水,根瘤均隨著生長期的延長不斷向側根轉移;當土壤持水量為32.7% ,一次灌水達土壤持水量的80% ,間歇乾旱20天、30 天和一次灌水達土壤持水量的50% ,間歇乾旱20 天兩種水分控制模式均可保持根瘤菌較高的結瘤能力。
大豆種植還要施氮肥嗎?大豆的生物固氮作用發揮在固氮菌與豆科植物根系建立共生關係後,而且要形成根瘤,且根瘤的活性較高時,才可以發揮固氮作用。因此,在大豆的幼苗期,其固氮作用還是比較弱,建議在種植大豆前,少施氮肥作為基肥,等大豆植株長大後,建議不要再追施氮肥。若施氮肥後,會抑制大豆的生物固氮作用。
-
5 # 木雨聽風
謝謝邀請,大豆是中國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大豆具有其他農作物無法比擬的優勢,就是大豆具有固定氮素的根瘤菌,所以大豆具有耐瘠薄的能力。大豆根瘤菌是否達到足夠的數量,根瘤菌是否發育正常,對大豆的產量是有一定的影響的。種植的大豆要想達到高產,節省投入的氮素成本,注意培養大豆的根瘤菌,是獲得大豆高產穩產的有效途徑。
有相關研究表明,大豆需要的氮元素,有接近一半是根瘤菌透過固定空氣中的氮元素來自給自足,在全世界的各個國家,對大豆的根瘤菌都具有各自的研究應用,透過根瘤菌固定的氮元素直接作用於大豆本身,可大幅度的減少氮元素化學肥料的投入。種植大豆,需要採用什麼方法來促進大豆的根瘤菌生長?
大豆根瘤菌,可隨著大豆植株的生長,自動生長根瘤菌,大豆在沒有形成根瘤菌之前,還是需要一定量的氮肥來共給植株生長,為了能讓大豆儘快擁有根瘤菌,可對大豆進行接種根瘤菌。接種根瘤菌的方法一般是,將選擇的根瘤菌劑按照大豆種子重量的1%,兌入適量清水,然後對大豆均勻拌種,大豆根瘤菌怕Sunny乾燥,因此,在拌種後應進行陰乾,而不是曬乾。
大豆根瘤菌可選擇現成的成品,也可以自己提前採集製作根瘤菌劑,製作根瘤菌劑的方法是,在上一年大豆收穫的時期,分揀大豆植株生長健壯旺盛,根瘤菌多的大豆植株,將大豆植株帶有比較多根瘤菌的根部,放置在通風陰涼處進行風乾,這期間注意不可以擱放在Sunny下暴曬,在風乾完成之後,將風乾的根瘤菌摘下,磨成菌粉,這樣,根瘤菌劑就製作好了,放在陰涼處儲存,等到大豆播種時,兌入適量清水進行拌種,並且加入0.1%鉬酸銨與根瘤菌進行混合之後,對大豆拌種,這樣拌種的好處就是,在大豆播種生長期間,根瘤菌很快就會在大豆根部寄生,鉬酸銨又能促進大豆根瘤菌的形成,這樣大豆的根瘤菌能形成的較多,固定空氣中的氮素效果就好,如果是將大豆種植在貧瘠的土地上,缺少氮磷鉀肥,大豆同樣不能獲得高產。
大豆擁有了大量的根瘤菌,是不是就可以不用使用氮肥了呢?大豆根瘤菌雖然能固定氮素,但只能解決,大豆需要氮素的50~60%左右,其餘的,還是需要從土壤中獲得,當土壤中有機質含量豐富,氮磷鉀配合合理,大豆就容易獲得高產,這是不爭的事實,因此在大豆的生產當中,縱然大豆有根瘤菌,只能是相應的減少使用氮素,但不等於完全不用,特別是在大豆的幼苗期,根瘤菌還沒有形成,這時就需要一定量的氮元素,因此,在生產中進行使用種肥,在大豆進行播種時,可與大豆種子分開,進行使用種肥,一般採用優質磷酸二銨作為種肥使用,使用量每畝3公斤左右,最多不超過5公斤,因為磷酸二銨中含有18%左右的氮肥。磷元素與氮元素可促進根系,植株更健壯生長。
-
6 # 美印龍兵過師傅
大豆是中國的傳統農作物,中國對大豆的需求量大,種植歷史悠久,經驗豐富。
由於近年來市場原因種植面積有所減少,現在國家為了鼓勵農民朋友種植大豆,出臺了比較優惠的補貼政策,大豆麵積開始逐年恢復。
其實,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國家鼓勵農民朋友輪作,就是很好的應用了最新的種植技術。
玉米與大豆輪作,充分利用了土地營養,極大的減少了化肥的用量,是一項節本增效的好措施。
如果玉米與大豆輪作,種植大豆就不需要使用化肥了,只要適當稀植,就可以獲得豐收,提高了大豆生產的效益。這是我們實際種植的經驗,簡單實用。
所以,無論種植什麼作物,都要利用新技術,科學管理,一定豐產豐收,所以,技術才是第一生產力。
-
7 # 老周說三農
種植大豆採用什麼方法能夠促進根瘤生長?大豆根瘤菌有固氮作用,種大豆還要施氮肥嗎?
大豆一生生長髮育所以需要的氮素營養,50%以上是依靠與大豆共生的根瘤菌固定空氣中的氮分子提供。因此大豆播種前需要接種大豆根瘤菌,特別是在從來沒有種植過大豆和隔年不種大豆的土地上種植大豆,必須接種根瘤菌,接種根瘤菌的方法有很多,常常採用的方法有
1、用培養的大豆根瘤菌(菌種)200克、加水2.5公斤,拌50公斤大豆種子進行接種。接種後的種子要避免Sunny直曬和高溫,放下蔭涼處至微幹就可以播種。
2、上年在大豆開花盛期,在田間選擇生長健壯、根部的根瘤菌呈粉紅色,且大而多的植株3—5株,拔回來放在陰涼處涼幹。第二年大豆播種前,將陰乾植物株上的根瘤菌連同根一起粉碎,代替根瘤劑拌種,也能起到接種根瘤菌的作用。
3、還可以用上年種過的大豆、根瘤長得多而好的土壤壓碎後,按每畝150公斤的數量,均勻撒在沒有種植過大豆的地裡,再進行播種。也可以用1公斤上年種植過大豆的土壤,加水調成糊狀,拌種8公斤進行接種。
種植大豆一般不施氮肥,但是每畝施500—700公斤優質農家肥作基肥,比不施的增產10%以上,每畝用1000公斤土雜肥與15—20公斤過磷酸鈣或者25公斤鈣鎂磷肥,加上10公斤鉀肥混合條施作基肥,能滿足大豆對基肥的需要。也可以用磷肥複合肥作為種肥,但是要避免種肥與種子接觸,以免燒傷種子,以下發芽出苗。
在中上等肥力的土壤,豆苗生長良好,一般不追肥。但是因為根瘤菌的固氮能力要在開花後才能逐漸增強,開花前固氮量有限,豆苗必須從土壤中吸收氮素,如果在肥力比較低的土壤上種植,苗期所需要的氮素滿足不了。要適當施一些氮素。每畝可以撒施3—4公斤尿素,促進幼苗健壯生長。利於根瘤菌的繁殖。大豆開花結莢時進入第二個吸收氮素高峰期,如果缺乏肥料,也可以適當追肥,每畝撒施尿素3—4公斤,以利結莢。
-
8 # 鄖陽老五
根瘤是所有豆科作物根系上生長的一種活的物質,像大豆、菜豆、豇豆、毛豆、荷蘭豆等根系上均長有瘤狀物,這就是根瘤菌。這種物質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大豆等豆科作物隨著根系生長多而長大長多,達到一定高峰質值後,根瘤不再生長。根瘤和植株共生長,植株利用光合作用產生的營養物質,一部分供植株生長所需,另一部分被根瘤菌吸收,根瘤菌透過生物固氮功能,轉化為氨,供給大豆。
由此可見,根瘤菌實則為大豆提供養分,是一種有益菌。種植大豆如果想促進根瘤生長可採用以下兩種方法。
一,根瘤菌接種
根瘤菌來源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自身根系生長,二是外來供給。大豆自身根系雖然能長出根瘤菌,但是比較緩慢。生產中發現,凡是種過豆科作物的地塊,接茬種植大豆,發現根瘤菌生長的特別快。這就說明了,根瘤菌是可以存留在土壤中。因此,我們可以採用含有根瘤菌的土壤接種根瘤菌。可以用含有根瘤菌的土壤與無根瘤菌的地塊土壤混合,也可以用含有根瘤菌的土壤拌種大豆,這兩種方法都可以提高大豆根瘤菌的生長速度和數量。另外,現在生物技術發達,科學家專門研製出了根瘤菌劑,有液體和固體兩種,用根瘤菌劑對大豆進行浸種和拌種,能夠有效促進根瘤菌生長。
二,透過施肥的方法促進大豆根系生長進而促進根瘤菌生長
肥料中的氮、磷、鉀元素在土壤中首先被植株根系吸收,根強壯後,莖葉才會茂盛。大豆根系生長的快,長的發達,根瘤菌自然形成快,長的多。此外研究發現,鉬肥對大豆根瘤的生長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因此,對植株噴灑濃度不超過0.3%的鉬酸銨溶液,也可以促進大豆根瘤生長。用肥料促進大豆根瘤生長,一定要注意施肥時期。因為大豆根瘤菌在大豆生長中後期,也就是開花結莢期之後已不再生長。所以對大豆種植時要施足基肥,苗期追肥雖然能促進根瘤菌生長,但是很容易引起大豆植株徒長,對大豆產量產生影響。故而,追肥要根大豆苗長勢,適量施用。
至於大豆根瘤菌有固氮作用,對大豆生長起到一定的肥效。但並不代表種植大豆就不需要施用氮肥了。原因有二,一是根瘤菌只在大豆生長前期存在,併發揮肥效,到了大豆開花結莢以後,根瘤菌已停止生長,故而也不可能繼續為大豆提供養分了。開花結莢期是需肥量增加時期,此時缺少養分,大豆產量將會受到嚴重影響。第二個方面,有農業專家研究發現,在大豆根瘤菌形成頂峰時期,最多也就為大豆提供生長所需總氮量的60%,換而言之,大豆正常長所需40%的氮素仍然需要透過施肥來實現。
綜合上述,種植大豆可以透過人工接種根瘤菌和合理施肥來促進根瘤生長。雖然大豆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為大豆生長提供氮肥。但是根瘤菌所提供的氮肥量有限,不能滿足大豆生長所需。所以,生產上仍然需要透過增施氮肥來促進大豆生長髮育,從而提高產量。
-
9 # 愷易物聯網
在大豆的種植過程中,想要實現高產豐收,除了日常的管理外,巧施磷肥是一個增產的有效方法。磷對大豆根系生長有促進作用,也有利於根瘤的形成。當土壤中磷的供應不足時,大豆根瘤雖然能侵入根中,但是不結瘤。鉬肥是根瘤固氮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在土壤缺磷的情況下,單施鉬肥反而使根瘤減少。磷對根瘤中氨基酸的合成以及根瘤中可溶性氮向植株其他部分轉移,都起著重要作用。所以種植大豆或其他豆科作物,施用磷肥增產效果特別顯著。
磷肥在土壤中移動性小,容易被吸附固定,因此磷肥應該與有機肥混合堆漚後,採用溝施、穴施等集中施用方法為好。每畝施用量過磷酸鈣為15-25公斤,缺磷嚴重的土壤,用量可適當增加。大豆播種時間可用少量過磷酸鈣拌種,以滿足苗期生長和根瘤菌繁殖對磷的需要。大豆可用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施肥,濃度為0.1%-0.2%,在初花期和終花期各噴一次,每次用100克左右,也有一定增產效果。
隨著大豆的市場需求逐年增加,實現大豆種植的高產豐收尤為重要,不僅能提高農戶們的種植效益,還能滿足市場需求。而巧施磷肥是助力大豆增產的有效方法,不知大家學到了嗎?
-
10 # xiulingZhang
大豆根系的一大特點就是具有根瘤,大豆根瘤是由大豆根瘤 細菌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侵人根毛後產生的,大豆植株與根瘤菌 之間是共生關係 根瘤菌剛進入大豆根部的時候屬於寄生,等到根瘤長成之後才 開始共生。根瘤菌生長髮育所需的營養來自大豆的光合產物,反過 來,根瘤菌固定空氣中的遊離氮素,除自身需要外,將多餘部分供 給大豆生長髮育。
所以種植大豆要想高產,就要培養大豆的根瘤菌。每個個國家,對大豆的根瘤菌都具有各自的研究,透過根瘤菌固定的氮元素直接作用於大豆本身,可大幅度的減少氮元素化學肥料的投入。那麼,我們採用什麼方法來促進大豆的根瘤菌生長?
大豆根瘤菌,可隨著大豆植株的生長自動生長,大豆在沒有形成根瘤菌之前,需要一定量的氮肥來共給植株生長,為了能讓大豆儘快擁有根瘤菌,可對大豆進行接種根瘤菌。接種根瘤菌的方法一般是,將選擇的根瘤菌劑按照大豆種子重量的1%,兌入適量清水,然後對大豆均勻拌種,在拌種後進行陰乾而不能太陽曬乾。這樣,根瘤菌很快就會在大豆根部寄生,隨著大豆植株的生長根瘤很快的變多、長大。
雖然大豆根根瘤菌,能固定空氣中的氮氣,但光靠根瘤固定的氮素,滿足不了大豆整個生育期的需要。據資料記載,大豆根瘤菌的固氮量,能提供大豆本身所需氮素的1/2-2/3,其餘氮素必須依靠施用氮肥來補充。 特別是苗期和開花結莢期需要施入氮肥。
大豆出剛苗後,根瘤尚未形成,於是就需要一定量的氮元素,因此,在生產中進行使用種肥以滿足大豆苗期所需氮素,供苗期吸收的氮肥必須控制用量,一般採用優質磷酸二銨作為種肥使用,使用量每畝3公斤左右,最多不超過5公斤,因為種肥施氮過多,會抑制根瘤菌的繁殖和固氮能力,施用種肥應嚴格做到種子與肥料隔離,以防燒種。
大豆開花後吸氮量達到高峰,到鼓粒期由於根瘤菌的固氮能力已經減弱,會出現缺氮現象。因此,初花期需追施氮肥,也可在大豆結莢鼓粒期,對缺氮田塊用1%-2%的尿素溶液進行葉面噴施。 所以,大豆雖然有根瘤菌,但是也需要施用氮肥。
-
11 # 渺星人
促進根瘤生長,要把大豆種在已種植過大豆的地塊上,並做到均衡施肥、合理間種和套種;大豆根瘤菌能固氮,但不能代替施氮肥。
-
12 # 寧寧說的話
大豆的種植是一個動態性的,需要直接性的避免掉重茬種植。從促進根瘤的生長到最後的收成,對於施肥是必須要去綜合來做的,至於氮肥(尿素)也是必須要去施放的。那麼現在種植大豆的方式也比起以前有所進步與變化了。
1、對於種植大豆促進根瘤生長採用的方法主要有
(1) 目前種植大豆大多數是利用起壟種植和起壟鋪設地膜種植這兩種方式,那麼單純從種植方式上面來看是很有利於大豆根瘤的生長的,所以建議大家就用這兩種方式來種植大豆是最好的了。
(2) 一定要避免大豆的重茬種植,那麼可以和玉米、冬小麥、花生、土豆等農作物連茬換茬種植是可以的。
(3) 那麼在施肥上,磷肥是可以促進大豆的根瘤生長的,所以在剛開始種植的時候可以讓磷肥作為基肥。
(4) 那麼對於不同程度的酸鹼土壤來說,酸性的土壤我建議是偏向於鈣肥的施放最好,那麼鹼性的土壤我建議是偏向於鎂肥的施放比較好,那麼是促進根瘤生長的,就不要採用葉面噴施的方式了,直接用根施肥的方法就可以了。
2、種植大豆需要施放氮肥(尿素)嗎?
(1) 首先這個是必須的,不但是在後期生長裡面需要追施尿素,就是在剛開始 種植的時候尿素也是必不可少的基肥,並且施肥的量還是比較大的,所以在這點上面大家還是要注意到的了。
(2) 那麼根瘤雖說可以是有“固氮”作用的,但是滿足不了大豆生長所需要的氮元素,必須採用外界人工來進行一個補充。
(3) 那麼大豆對於尿素需求最旺盛的時間段是在結豆子的時候,此時在有灌溉條件下 的朋友們可以先施肥後灌溉,或者是在施肥的時候同時灌溉,這樣一來效果還是很不錯的了。
(4) 注意在大豆生長期間的施肥,必須要採用氮磷鉀搭配來施放,並且對於其他元素的肥料可以根據土壤的酸鹼程度以及大豆生長的狀態來具體決定施放,都是必不可少的。
總結大豆種植主要還是在種植方式上面來促進根瘤的生長,那麼施肥也是必須的,後期對於大豆生長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最後種植大豆在生長過程當中是必須要施放氮肥的。
回覆列表
一、清選種子
在大豆播種前清選種子可以提高豆種的播種品質,凡是清選過的均勻整齊的種子,比不加清選的種子生育良好,田間保苗率高,出苗整齊。特別是採用大豆精量點播機播種時,必須對大豆種子進行嚴格清選,實現種一粒種子,出一顆苗。 種子清選加工已逐步成為一門新興工業,它包括對豆種進行預清、精選分級、藥物處理(種子包衣)、包裝運輸等工作。種子清選加工是向種子生產專業化、供應商品化、加工機械化和質量標準化的方向發展。搞好種子清選,可以減少播種量,提高種子質量,還便於機械化播種作業,對增產有很大作用。
二、根瘤菌接種
通常採用根瘤菌接種的方法有以下三種:
(1)土壤接種法 從著瘤好的大豆高產田取表層土壤拌在大豆種子上,每10千克種子拌原土1千克。土壤接種法不如根瘤菌劑接種的效果好,因為根瘤菌劑是經過分離培養篩選出的*有效菌株所製成,當然比天然混雜的根瘤菌強得多。
(2)根瘤菌劑接種 根瘤菌劑是工廠生產的細菌肥料,包裝上註明有效期和使用說明。大豆根瘤菌劑使用方法簡單,不汙染環境。每公頃用根瘤菌劑3.75千克拌種,純增收入150元,投入與產出比為1∶20。測定證明,接種根瘤菌比不接種的土壤每公頃可增加純氮15千克,相當於標準化肥硫酸銨75千克。使用前應存放在陰涼處,不能曝曬於Sunny下,以防根瘤菌被Sunny殺死。接種方法是,將菌劑稀釋在種子重20%的清水中,然後灑在種子表面,並充分攪拌,讓根瘤菌劑粘在所有的種子表面。拌完後儘快(24小時內)將種子播入溼土中。
(3)接種體處理土壤 將根瘤菌用肉汁培養基培養後,製成顆粒狀接種體,可直接用於土壤接種。這種方法成本較高,在不宜進行種子接種的情況下使用。
大豆根瘤菌的發育與環境有密切的關係,根瘤菌生活適應一定的土壤酸度範圍,當土壤pH值低於4.6或高於8 時,接種效果都不明顯;土壤高溫乾燥也影響根瘤的發育,適當增施磷鉀肥料能促進根瘤菌的活動,土壤的根瘤生長區有多量化學氮肥時,根瘤的形成受到抑制。
三、種子消毒
為了防治大豆根腐病,用50%多菌靈拌種,用藥量為種子重的0.3%;或用多福合劑拌種(多菌靈與福美雙為 1∶1),可以顯著降低根腐病發病率。亦可使用滅枯靈乳油進行種子消毒。
四、種子包衣
(1)種子包衣的作用 *,能有效地防治大豆苗期病蟲害,如*代大豆孢囊線蟲、根腐病、根潛蠅、蚜蟲、二條葉甲等。因此可以緩解大豆重、迎茬減產現象。第二,促進大豆幼苗生長。特別是重、迎茬大豆幼苗,由於微量元素營養不足致使幼苗生長緩慢,葉片小,使用種衣劑包衣後,能及時補給一些微肥,特別是含有一些外源激素,能促進幼苗生長,幼苗油綠不發黃。第三,增產效果顯著。大豆種子包衣提高保苗率,減輕苗期病蟲害,促進幼苗生長,因此能顯著增產。
(2)種子包衣方法 種子經銷部門一般使用種子包衣機械,統一進行包衣,供給包衣種子。如果買不到包衣種子,農戶也可購買種衣劑進行人工包衣。方法是用裝肥料的塑膠袋,裝入20千克大豆種子,同時加入300—350毫升大豆種衣劑,紮好口後迅速滾動袋子,使每粒種子都包上一層種衣劑,裝袋備用。
(3)使用種衣劑注意事項 *,種衣劑的選型,要注意有無沉澱物和結塊。包衣處理後種子表面光滑,容易流動;第二,正確掌握用藥量,用藥量大,不僅浪費藥劑,而且容易產生藥害,用藥量少又降低效果。一般要依照廠家說明書規定的使用量(藥種比例);第三,使用種衣劑處理的種子不許再採用其他藥劑拌種;第四,種衣劑含有劇毒農藥,注意防止農藥中毒(包括家禽),注意不與面板直接接觸,如發生頭暈噁心現象,應立即遠離現場,重者應馬上送醫院搶救。
五、稀土拌種 稀土是一種微量元素肥料,它是由性質相近的鑭、鈰、鐠、釹、鏑、鉕、釤、銪、釓、鋱、鈥、鉺、銩、鐿、鎦等15種元素所組成,簡稱鑭系元素,外加與其性質極為接近的鈧、釔共17種元素,統稱稀土元素。農業上施用稀土不僅能供給農作物微量元素,還能促進作物根系發達,提高作物對氮、磷、鉀的吸收,提高光能利用率,從而提高產量。用稀土拌大豆種,能促進大豆根系生長,提高光合速率,平均增產率8.1%。拌種方法簡便易行,其方法是:用稀土25克加水250克,拌大豆種子15千克。
此外,用稀土在苗期噴灑葉面進行追肥,也有很好的效果。稀土可與多種化學除草劑、殺菌劑和殺蟲劑混合施用,無拮抗現象。中國稀土資源豐富,容易取得,在農業上有廣泛使用前景。
六、微肥拌種
經過測土證明缺微量元素的土壤,或用對比試驗證明施用微肥有效果的土壤,在大豆播種前可以用微肥拌種,用量如下:
鉬酸銨,每千克豆種用5克,拌種用液量為種子量的 0.5%。先將鉬酸銨磨細,放在容器內加少量熱水溶化,加入相應的水,用噴霧器噴在大豆種子上,陰乾後播種。硼砂,每千克豆種用4-6 克,拌種用液量為種子重的0.5%。
蚜蟲、二條葉甲等。因此可以緩解大豆重、迎茬減產現象。第二,促進大豆幼苗生長。特別是重、迎茬大豆幼苗,由於微量元素營養不足致使幼苗生長緩慢,葉片小,使用種衣劑包衣後,能及時補給一些微肥,特別是含有一些外源激素,能促進幼苗生長,幼苗油綠不發黃。第三,增產效果顯著。大豆種子包衣提高保苗率,減輕苗期病蟲害,促進幼苗生長,因此能顯著增產。
(2)種子包衣方法 種子經銷部門一般使用種子包衣機械,統一進行包衣,供給包衣種子。如果買不到包衣種子,農戶也可購買種衣劑進行人工包衣。方法是用裝肥料的塑膠袋,裝入20千克大豆種子,同時加入300—350毫升大豆種衣劑,紮好口後迅速滾動袋子,使每粒種子都包上一層種衣劑,裝袋備用。
(3)使用種衣劑注意事項 *,種衣劑的選型,要注意有無沉澱物和結塊。包衣處理後種子表面光滑,容易流動;第二,正確掌握用藥量,用藥量大,不僅浪費藥劑,而且容易產生藥害,用藥量少又降低效果。一般要依照廠家說明書規定的使用量(藥種比例);第三,使用種衣劑處理的種子不許再採用其他藥劑拌種;第四,種衣劑含有劇毒農藥,注意防止農藥中毒(包括家禽),注意不與面板直接接觸,如發生頭暈噁心現象,應立即遠離現場,重者應馬上送醫院搶救。
大家都知道,大豆與其它農作物不同,根部有根瘤菌共生。根瘤菌能固定空氣中的遊離態氮素,供給大豆氮素營養。所以,有些種植大豆農民就認為,種大豆不必施用氮肥,尤其在大豆生長期間不能施用氮肥。其實這種認識是有偏差的。
大豆在苗期當種子的養分消耗殆盡後,根瘤還未形成或只有少量根瘤的時候,是沒有固氮功能或固氮能力是有限的,也就是說固氮能力是很弱的,不能滿足根莖葉生長的需要;在開花期是大豆需氮的關鍵時期,大豆本身合成的氮素也滿足不了生育需要;在大豆結莢鼓粒期,是氮素吸收高峰期,一些地塊土壤供應氮素極差,根瘤菌固氮能力又差,也需要補充氮素。試驗證明,根瘤菌固定的氮素,只能滿足大豆需要氮素的1/3 -1/2,所以在多數情況下,靠根瘤的固氮作用,也就不能獲得高產。這就是一些農戶種植的大豆一直畝產在200-300斤徘徊的重要原因,為了獲得高產,大豆生長期間還是需要施用氮肥的。
可是,氮肥施用不當往往會影響根瘤著結,降低根瘤菌的固氮能力;氮肥施用過多,也會使大豆因生育過於繁茂,而落花落莢或貪青倒伏。所以,施用氮肥必須因地制宜的掌握好施用技術。
1、噴施幼苗發棵肥。
一般情況下,農民在種植大豆前施用底肥,滿足幼苗在苗期對氮素的需求。如果未施用底肥或底肥施用的氮素不能滿足幼苗生長需要時,幼苗就會表現出生長緩慢,葉片變黃,生長勢弱,這時就要噴施氮素肥料補充營養了。每畝可施用尿素150克加鉬肥40克,兌水30-35升,進行葉面噴肥。噴施尿素是用來補充氮素營養,鉬肥則是用來促進根瘤生長的。
2、追施保花肥。在開花前5-7天,大豆植株進入花芽分化階段,是決定大豆花莢數量的關鍵時期,氮素缺乏會影響花芽分化,進而影響產量。此期需要追施含氮的複合肥,如追施含氮磷鉀元素各15的複合肥,即可滿足大豆生長髮育。
3、追施保莢肥。在大豆初花期和結莢彭果期,正值大豆吸肥高峰期,補充氮素營養可促進磷鉀元素的吸收利用,提高葉片光合作用效率。要根據大豆長勢長相,在大豆開花初期和結莢膨果期分2次進行葉面追肥,每畝噴施100克尿素加40克鉬肥,兌水30-35升,也可加上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噴灑,滿足大豆生長髮育對養分的需要。
總結一下,大豆田生長期間不能忽視氮肥的施用,尤其是苗期出現葉片發黃表現缺氮時,要葉面噴施尿素補氮;大豆開花前根下追肥補氮,開花初期和結莢彭果期也應補充氮素營養。要注意根外噴肥溶液要達到每畝30-35升,也就是平時用的15-18升噴霧器兩壺水;根下追肥要深施,便於根系吸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