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笑嘗歷史百態
-
2 # 皇帝不稱朕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到曾經在電視上看到的一段明星吹牛的採訪。我看電視時不過呵呵一笑,後來上課時,常把它當作段子來講,學生笑得很開心。
那位明星馬上要在某部電視劇裡扮演皇帝了,這是個風光無限好的角色,而我們知道,影視劇裡的皇帝,已經有許多成功的形象塑造,比如《雍正王朝》裡康熙(焦晃飾)的老成、雍正(唐國強飾)的精明;而《康熙微服私訪記》裡的康熙,又別具樸實、親和力。再說著名的乾隆皇帝吧,《戲說乾隆》裡的乾隆(鄭少秋飾)一反人們心目中對乾隆皇帝的刻板印象,創造出一個有俠義情懷、風流瀟灑的乾隆,令人印象深刻,難怪當年萬人空巷;與之相比,《還珠格格》裡瞪眼吹鬍子的乾隆(張鐵林飾)也算特立獨行一種風格,而《甄嬛傳》裡的乾隆就沒什麼特色了。在戲裡,皇帝戲份都不小,而皇帝的形象經過一些名家的塑造,幾乎很難再立山頭了。
他的回答實際上是答非所問,他說:為了揣摩角色,最近通讀了二十五史。
我笑就笑在這裡。
通讀二十五史只能證明他用功,但沒法證明他用功用對了地方。何況,熟讀二十五史就能演好皇帝?
從明星輕飄飄地說,“最近我通讀了二十五史”來看,他根本就沒真的看二十五史。
“二十五史”是二十五部歷代“正史”的統稱,全為紀傳體史書,而第一部就是紀傳體這種歷史體裁的發明人《史記》。正史包括本紀(非皇帝傳記,實為簡略的帝王編年記事)、列傳(普通傳記,很像履歷,多數讀起來枯燥無味)、年表和志,志相當於專門史,比如河渠志、地理志、職官志、兵志、禮志等。讀這些專門的東西,與塑造皇帝有半毛錢關係嗎?讀古代正史就這麼簡單,沒幾天就“通讀了”?沒有很深的古文基礎和廣博的史學功底,根本不可能“通讀”正史。
更要命的是,如果不是專門研究一段歷史,比如先秦、漢或遼金,就是撐著硬讀二十五史,估計讀完也是毫無心得,而且還花費了大量寶貴的時間——怎麼也要一兩年吧!
說實話,我購置齊了二十五史,瞧我的書架——
敏銳的看官可能發現了,其中有好幾套至今還沒拆去塑膠包裝。買書歸買書,但我從來沒有計劃一次性讀完二十五史,即便有此計劃,那也是退休以後的事。今天讀它,耗時既大,也沒有太大的意義,反不如閱讀今人的研究成果。
不知那位明星有何本事,為演皇帝而能輕易通讀二十五史。我想,他頂多翻了翻某家出版社做的二十五史白話節譯本吧,然後拿“高仿”的讀本到鏡頭前秀。
(類似的白話二十五史、白話通鑑等,出了不少,但我不推薦大家讀。讀而無心得之書,對讀者就不是好書,或者說是不適合的書)
我為什麼總給學生講這事呢?不是我跟這位明星有仇——事實上,他是誰我已經記不得了,可能當初看採訪時就不曉得他是哪位——而是我在講“歷代正史”時,覺得從這個段子切入比較有意思。
二十五史如果一定要讀,我一般推薦學生讀《史記》《三國志》兩部就好了。《史記》是偉大的史學著作,又是散文名篇,屬於必讀;讀《三國志》,是因為《三國演義》大家都熟,可以讀《三國志》以作文學與史學的對比與參照。其他的正史,有興趣則讀之,不讀也不要緊。二十五史對我來說,主要是資料,供查對用。
這位明星不過對著鏡頭吹了個牛皮,也在電視機裡展示了他的無知。
-
3 # 陽城幹部
餘秋雨分不清“春秋戰國”,其實有如“秦漢”,“漢唐”,“唐宋”,等的區別一樣這麼簡單。多了一字便分不清,殊為可笑。別人指出,他還不服。
-
4 # 老豆豆49500456
太多了,也許不僅是演員的問題,更多的是導演或編劇的文題!比如:古代諡號是人死了以後,後人根據他(她)的生平給取的,可電視上很多人活著就自稱諡號。《康熙王朝》中斯琴高娃老師演的孝莊太后,孝莊是她諡號的簡稱,可電視劇中,斯琴高娃經常說“我孝莊……”,大臣們也這樣說。皇帝的稱謂上錯誤就更多了。唐太宗、宋高祖、宋太宗、宋神宗……這些都是死了以後後人起的,可到處都能看到活人被叫諡號的電視劇。
-
5 # 土牛大哥
明星們懂歷史的還真是不多,其實不懂也沒多大關係,遇事兒你別張嘴不就完了麼,不,偏不,不張嘴那不是顯得我一無是處了麼。在這方面影視劇裡的老藝術家們對歷史還是敬畏的,可是現在的青年演員就不敢恭維了,什麼出格的話都敢說。尤其是唱歌的,那就更不靠譜了,自己連話都說不利索呢,就敢大言不慚的對歷史說三道四,真不知道那叫丟人麼?
-
6 # 胡觀世事
最近熱播的《天下良田》裡面乾隆對著皇后富察氏一口一個孝賢,歷史上“孝賢”那是諡號,是富察氏死後乾隆賜給她的,皇后還活著那是不可能這麼叫的。
這就如同《康熙王朝》裡孝莊太皇太后自己說,我孝莊,如何如何,一樣很恐怖。
-
7 # 覃仕勇說史
問:有哪些明星曾經因為不懂歷史而鬧出笑話?
答: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比如演娘娘出了名的孫儷喜產貴子,有人寫賀卡,上面有“喜誕麟兒”之類的字眼,娘娘趕緊就發微博糾正,說自己的兒子名字裡沒有“麟”。另外還有紅毯女王范冰冰稱讚劉胡蘭是抗日戰爭英雄、鐵肺小天后李玟準備聘請岳飛給自己寫歌詞等等。
其實吧,上面說的這些,我是在網上看到的,沒有考證過,覺得很假,估計是網友專門為埋汰這幾位美女編的段子。畢竟,段子裡涉及的歷史知識點太淺顯了,我們這些飽受萬眾矚目的大明星不大可能會鬧出這樣的笑話。
下面我說一個真事。
前一段時間,吳京不是因為拍《戰狼2》火了嗎?火了就大受關注度。
大家都抱著崇敬和仰慕的心理來關注這位武打巨星。
吳京也不客氣,高調地放飛自我。
大家關注吳京啥呢?
武打巨星嘛,當然是關注他的功夫功底啦。
吳京為了顯示自己有武學淵源、有武學傳承,是武術世家,在接受《鳳凰網非常道》採訪時顯擺了一下家世,說:“……網上說我是正黃,其實是錯的,他們問我你們家為什麼世代習武?其實我是正白旗,我是正白的,家裡出了幾代的武狀元。”
吳京這話的資訊量挺大的:
一、自己是滿洲貴族後裔;
二、家族世代習武;
三、家裡出了幾代武狀元。
事實上,這番話鬧笑話了。
只不過,這笑話有點冷,一般人沒覺察出來罷了。
吳京說“網上說我是正黃”,而網上的說法,主要是來自於王翰尊《“小老弟”吳京》一文。
吳京在1997年主演《太極宗師》,當時從事藝術工作的王翰尊專門採訪過他,回頭寫文章介紹,說他“正黃旗的滿族人,1974年春末,他出生在京城的一個武術世家之中”。
王翰尊是根據什麼寫吳京為“正黃旗的滿族人”的呢?
我覺得不應該是是王翰尊胡猜,而是吳京給他說的。
那20年之後,吳京為什麼又要糾正“其實我是正白旗,我是正白的”呢?
滿洲八旗中,有上三旗和下五旗之分。
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為“上三旗”。
由於皇太極未繼位前,統領的是正白旗,繼位後,起用多爾袞為正白旗主。
不難看出,上三旗中,又以正白旗為尊!
但這還不是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是這樣,吳京在2010年接受媒體採訪時,曾經這樣描述自己身世:“我奶奶說我家祖上是滿族,多爾袞那支的,曾經出過幾屆武狀元。我爺爺學的是吳氏太級拳,我爸會螳螂拳和九節鞭。”
明白了吧?
“我家祖上是滿族,多爾袞那支的”,多爾袞為正白旗主,說正黃旗,不合適,得改。
本來,按照現代人編著的《滿族姓氏尋根辭典》,吳京如果真是滿族人,那他的吳姓是應該來自“烏雅氏”或“烏扎拉氏”。實際上,姓“烏雅氏”和“烏扎拉氏”的族人也多隸屬於正白旗滿洲。
但問題又來了,吳京又說自己出身“多爾袞那支”,但多爾袞姓愛新覺羅氏——這愛新覺羅氏在清朝滅亡後,有改姓金的、有改姓艾的、有改姓羅的、有改姓肇的、有改姓趙的,沒聽說過改姓吳的。
吳京卻還在電視上誇誇其談地說,他“太祖宗是清朝御林軍統領”,後來“雍正皇帝賜其家族姓‘吳’”。
這就不可思議了。
愛新覺羅氏,那是清朝國姓,放著好好的國姓不要,另改他姓,算哪門子“賜”?!直接就是罰嘛。
更加不可思議的是,多爾袞死後,順治對之進行掘墓奪爵,直到乾隆時才為其平反。乾隆的父親雍給這樣一個罪人的後代賜姓,又算嘛事?
話說回來,多爾袞根本就沒有後代!
前幾年,廣州一個名叫州迪的男子,曾到處聲稱自己是多爾袞的後裔。
廣州市滿族歷史文化研究會的會長汪宗猷直接訓斥說:“多爾袞的生平,史書上記載得相當明確,他生於1612年,死於1650年,享年38歲,有6妻4妾,僅生有一個女兒,並無兒子,不可能有什麼後人。”
所以,吳京說自己出自“多爾袞那支的”,絕對是啪啪啪打臉。
不過,有媒體出於好心,認為吳京可能不是出自多爾袞,而是出自多爾袞母親“烏拉那拉氏”的族群。
但烏拉那拉氏屬正黃旗,根本就不是人家吳京自稱的正白旗,吳京應該不會接受。
好吧,就算吳京真是正黃旗,是出自“多爾袞那支的”,但他的祖上也根本不可能“出了幾代的武狀元”!
查朱彭壽《舊典備徵》,有清一代,武科從順治三年(1646年)開考到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停考,共產生了109名武狀元。
這109名武狀元中,只有3個旗人奪得。
他們分別是:乾隆二十八年癸未科德灝(正黃旗)、嘉慶二十五年庚辰科昌伊蘇(正黃旗)、道光十五年乙未科波啟善(正紅旗)。
顯而易見,這三位都和吳京的“正白旗”、姓“吳”、姓“烏雅氏”、姓“烏扎拉氏”、姓“烏拉那拉氏”這些特徵扯不上關係。
尤其可笑的是,吳京口口聲聲稱自己家“世代習武”,大概他以為考武狀元,就得象周星馳主演的《武狀元蘇乞兒》那樣,在演武場上一輪輪搏殺,誰笑到最後,誰就是武狀元。
其實,武科主要是選拔軍官人才,注重的是騎射和步射。
考試過程通常是這樣:考三場,第一場為騎射,要求縱馬三次射九箭,中三箭即可過關;第二場是綜合考試,首先考步射,要求對五十步外箭靶射九箭,中三箭為過關,其次是檢查弓、刀、石和技勇,弓為硬弓,弓力九石,拉滿三次即可,刀為二百斤大刀,前後舞動各“一旋”即可,石為石鎖,要求雙手提起,離地一尺以上,技勇則是特殊武藝技巧;第三場是內場,考策(問答),但自1807年起改為默寫《武經七書》100字。
看,真的武狀元,講究的是力量和騎射本領,根本就不是吳京沾沾自喜的“吳氏太級拳”、“螳螂拳和九節鞭”之類的東西。
-
8 # 段子社
成龍曾經聲稱自己可以演岳飛從29歲到79歲,但事實上岳飛只活了30多歲。
成龍曾與唐季禮一起在北京出席記者會,宣佈籌拍一部講述岳飛生平的電視劇《精忠嶽元帥》。在記者會現場,成龍表示自己一直渴望演出岳飛這個角色,說:“我對於岳飛這個歷史人物有著一種特殊的情懷,但說到人選,房祖名太年輕了,洪金寶又太胖了,我是最適合的了……岳飛這角色我可以從29歲演到79歲,由年輕演到老!”
現場工作人員一聽傻了眼,立馬提醒龍哥,說岳飛只活了30多年。成龍只想著岳飛“年輕活到老”,沒想到自己在大家面前出了洋相。
但是我們也不能因為這方面常識的缺乏,就給成龍扣上沒文化的帽子。這其實與我們接受的教育的不同有關係。
成龍是香港人,從小接受的是英式教育,如果問他關於英國女王伊麗莎白的事情,他可能知道得比很多人都要多。而岳飛的生平,是我們小時候被教育的內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不一定了解。
-
9 # 李洪夥
學識,對於一個人可謂是十分重要,它代表了你的涵養,你的人生閱歷。在娛樂圈,有的明星就因為不懂歷史而鬧出大笑話,甚至還有因為不瞭解歷史而被封殺的,讓我們看看都有哪些明星吧。
楊丞琳
甜心楊丞琳因為外表可愛甜蜜而被無數粉絲喜愛,但是楊丞琳曾經在做客節目時被吳宗憲問及關於抗戰有關的問題時,楊丞琳竟然一問三不知,不知道抗戰打了多少年,不知道南京大屠殺!甚至在被告知答案後,無所謂的表示:“八年而已、才400000人被屠殺!”語出驚人,連主持人都看不下去了!更別說網友了,楊丞琳被瘋狂指責,而楊丞琳趕緊道歉,但是於事無補,這樣的話作為一箇中國人確實讓人難以原諒。楊丞琳也因此沉寂了好久。甚至一度險些被封殺。
范冰冰
範爺也有忙中出錯的時候,某次宣傳抗戰類電影時,範爺當即表示如果是自己在那個年代,一定會像劉胡蘭一樣奮勇殺敵抗日的。剛開始媒體網友還沒有反應過來,紛紛表示對範爺決心的讚賞,但是還是有細心的網友和媒體指出,劉胡蘭所處年代並非抗日時期,範爺也是好心但卻說錯了話,是十分的尷尬。
蔡依林
小天后蔡依林也有發懵的時候,在某次做活動,被問到越王勾踐有什麼典故的時候,蔡依林語出驚人,竟然說了臥薪嘗肝!頓時全場轟動,蔡依林也是萬分尷尬。
看來明星因為了解不夠出糗的情況還是十分常見,希望作為明星,一定要給大家,尤其是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別在常識性的問題上開玩笑。
-
10 # 笑微微
簡直不要太多,許多劇中直接稱呼活人諡號廟號可能是最普遍的失誤吧,印象最深的是康熙王朝,斯琴高娃一口一個我孝莊;大明王朝驚變錄裡朱祁鎮被俘虜後也先直接以英宗相稱;大航海里朱棣死後靈堂裡公然擺上明成祖的牌位,可是成祖的廟號是嘉靖給的好嗎。。。這樣的基本常識的鬧劇數不勝數,不過話說回來,這些失誤應該多數是編劇導演的鍋吧,畢竟演員也是照臺詞劇本來,有些讀別字的估計是演員素質問題。太多所謂的歷史劇不過打著歷史劇的幌子戲說而已,觀眾也就看個熱鬧,真要挑毛病怕是沒完沒了。
-
11 # 再見二丁目8
1.李玟。當時李玟讀岳飛的《滿江紅》,覺得寫得太好了,問身邊人是誰寫的。答:岳飛。李玟:我想找他幫我寫歌。這件事是我小學老師就提過,我印象很深。當時沒提是李玟只說是一個明星。
2.李榮浩女朋友楊丞琳。早前參加吳宗憲綜藝節目時,吳宗憲:抗曰戰爭打了多少年? 楊支吾地回答:是11年嗎? 全場鬨笑。NONO:多打了3年啊? 楊丞琳說才8年而已啊? 吳宗憲罵:才8年而已,這都什麼心態啊!
-
12 # 絡繹長巷
這方面的例子其實很多的
楊丞琳在一個綜藝節目中,主持人曾問她,抗日戰爭多少年,她說不知道,主持人告訴她是八年,結果她說才八年。
娘娘孫儷生完兒子等等後,收到朋友送的賀卡,上面寫祝麟兒…,結果娘娘特地發了條微博說兒子不叫鄧麟,其實麟兒是古代對男孩子的美稱,但是娘娘顯然誤會了。
-
13 # 老妖說歷史
李玟聽到《滿江紅》這首歌是,找索尼唱片主管何先生:“我很喜歡《滿江紅》這首歌的歌詞,是誰寫的?”“岳飛!”何先生一說完,李玟很興奮地說:“那我可不可以請岳飛幫我寫歌?”這個想法不錯!5
對此小編也是無力吐槽,岳飛,嶽武穆王作為我國曆史上有名的民族英雄,一生致力於抗擊金軍,收復失地。其《滿江紅》更是岳飛一生的真實寫照,其傳頌度更是到了小學生都能熟練背誦的地步。小編每讀起來猶能汗毛豎立,恨不能提劍征戰沙場,血薦軒轅。李紋作為國內知名藝人,卻說出這樣的話,實在是有失妥當,讓人貽笑大方。
同樣的明星還有楊丞琳,在《我猜我猜我猜猜》中,憲哥問楊丞琳知道抗日戰爭打了多少年嗎?她說11年。憲哥告訴她打了8年,她說:“8年而已喔!”
-
14 # o(╯□╰)o
我感覺不管是明星還是那些研究歷史多年的人都未必懂得歷史,畢竟我們不是處於當時人的角度,大部分歷史就算是當時的人也未必能清楚記錄且留存下來,而且大部分史書在古代封建王朝的制度下所寫的未必是真相,所以言人務律己。
-
15 # 冷暖6547
1、“我孝莊……”《康熙大帝》裡這句臺詞,被斯琴高娃一本正經說出來的時候,我也是醉醉的。哪有活人給自己上諡號的。
2、乾隆年間的和珅“和大人”不姓和,而是滿姓“鈕鈷祿”。而且紀曉嵐從來都沒有跟和珅鬥過,和珅是軍機大臣,通曉滿漢蒙回各族語言。紀曉嵐僅是一個編寫四庫全書的翰林,怎麼能和和珅有交集。
3在康熙王朝中,陳道明扮演的康熙大帝,借鑑蒙古貴族的時候說,朕的血管裡可能留著蒙古人的血。是不對的,因為他祖母本來就是蒙古人
-
16 # 懶惰的讀書客
成龍,作為娛樂圈的大哥也出現過,歷史不懂亂說冒出的笑話。
成龍由擔任製片的《精忠嶽元帥》中,曾豪言說自己要演岳飛,可以從29歲演到79歲,從年輕演到老。旁邊的工作人員趕緊提示,岳飛在39歲就逝世了,直指讓岳飛有多活了30多年,可是很尷尬
-
17 # 古今多少笑談事
這個問題很有趣,那就說幾個事例來分享一下。(明星也是正常人,樂呵一下就可以,不可因此對其有任何語言攻擊)
范冰冰在宣傳新片時,提到若在抗戰時期,自己會當劉胡蘭來保家衛國。但根據歷史記載,劉胡蘭是生於1932年,因為軍閥閻錫山發動襲擊,將劉胡蘭逮捕,她因不肯投降而遭處死,年僅15歲。網友對於范冰冰將劉胡蘭放錯年代,誤認為抗日英雄,鬧了個大笑話。
蔡依林被香港媒體稱為“地才”,她在歌壇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但她的歷史還是有待提高,越王勾踐的“臥薪嚐膽”故事,她竟然回答“嘗肝”,當場出了大糗;之後還有一次測驗問到“三國演義是哪三國?”沒想到她竟然回答劉備、關羽 和張飛,當場被康康吐槽是“魏蜀吳”,瞬間三條黑線。
電視劇《精忠嶽元帥》開機儀式上,成龍曾當場放出豪言稱自己“可以從29歲演到79歲。”現場工作人員隨後馬上提醒他:“岳飛只活了30多年。”
楊丞琳當初被吳宗憲問道:當年日本戰役打了多少年?楊丞琳脫口而出11年。後來吳宗憲告訴她是8年時,她竟然驚訝都問了一句才8年?正因為她的這句話激怒了很多人,為此楊丞琳還差點遭到了封殺。
-
18 # 歷史吐槽
今天想說的不是因為不懂歷史而鬧笑話的事情,而是身為一箇中國人忘記自己的屈辱歷史,忘記自己是個中國人的明星。
趙薇
2001年夏天在美國曼哈頓為《時裝》雜誌拍攝春夏服裝的宣傳照片,其中一張照片成為趙薇的敗筆。(刊載於《時裝》雜誌2001年第9期)
不知道這張照片,大家有沒有看到過。這件事情出現之前我也是趙薇的粉絲之一,因為她飾演的還珠格格一劇,可以說是許多人童年的記憶!但是這種將日本軍國主義旗幟披在身上,來換取自己的名聲的行為,作為一箇中國人,真的不能容忍!
後來相繼爆出趙薇的種種黑料,這些都遠不及這件事情的影響至惡劣,不過看到這種人最近被查!心神安慰、
-
19 # 魚乾
最典型的就是楊丞琳了,當時她參加吳宗憲主持的《我猜我猜我猜猜》節目時,憲哥問她,你知道抗日戰爭打了幾年嗎?楊丞琳回答說十一年。憲哥說,是八年啦。楊丞琳竟然來了一句,才八年啊?吳宗憲有些不快,繼續問道:“你知道南京大屠殺死了多少人嗎?”楊丞琳說不知道。憲哥告訴她是30萬,楊丞琳說:“才30萬而已哦。”憲哥氣的差點沒把她踹出去。最後憲哥問她,你知道盧溝橋的獅子有多少隻嗎?楊丞琳反問道,盧溝橋上有獅子嗎?吳宗憲當場無語。
還有個就是超級女生張含韻讀稿子時念道“我憧憬未來美好的生活”,她念成了撞景,鬧出笑話。
-
20 # 木子話文史
明星們因為不懂歷史而鬧出笑話的事真可謂層出不窮了,像孫儷不懂“麟兒”的意思,蔡依林的臥薪嘗肝之類,不一而足。難怪有網友諷刺有的明星“本來就不靠文化吃飯的。”
其實,這也無可厚非,畢竟是毫無思想準備下的鬧的知識笑話了。但有兩種笑話實在令人難以接受。
第一種是無知還大言不慚的。范冰冰在北京宣揚新片時,大言不慚地宣稱若在抗戰時期,自己一定會做劉胡蘭保家衛國的。眾所周知,劉胡蘭是在1947年遭閻錫山的部隊突襲被捕,犧牲於國民黨反動派的屠刀之下。這種常識性的錯誤竟然出現在準備充足的新片宣揚活動中,范冰冰的這種行動可以說是對粉絲們的極端不負責任,實在是匪夷所思。
還有一種就更無恥了。楊丞琳一次在吳宗憲主持的節目中,被問及“抗日戰爭打了幾年”後,“不知道”她理直氣壯。被告知正確答案後,她驚呼:“8年而已”,馬上有嘉賓反問:“八年還‘而已’”。隨後得知日軍在南京大屠殺中屠殺我30萬同胞時,她不以為然“才30萬”。吳宗憲當場說出了大眾的心聲“你什麼心態,難怪日本人叫我們東亞病夫,就是因為有你這樣的人”。
是啊,無知並不要緊,可恨的是無知還理直氣壯,無知還大言不慚,無知更兼冷血。這等人終有一天是會被唾棄的。
回覆列表
有很多啊,明星也是人,其實不懂歷史知識很正常,但是作為公眾人物,還出來秀歷史知識就是你的不對了。
1、孫儷。
還記得孫儷剛生孩子那會兒,很多人都寫來賀卡,上面寫著:祝麟兒....於是孫儷就發微博說:將來不知道怎麼跟孩子解釋,其實其名字並非叫做鄧麟。
看到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孫儷誤會別人以為他家孩子叫麟兒了,其實在古代,麟兒是對他人孩子的美稱,也就是稱呼對方父母為令堂一樣!
2、楊丞琳
在一次節目中,吳宗憲問楊丞琳抗日戰爭打了幾年,楊丞琳:“不知道”。吳宗憲告訴其打了八年。就在這時,楊丞琳脫口而出:“八年而已?”
3、范冰冰
在一次宣傳電影的時候,范冰冰放出豪言,說“如果在抗日戰爭時期,自己一定是劉胡蘭”。
但是!但是!劉胡蘭並不是抗日英雄!!
4、李玟
李玟在第一次聽《滿江紅》之後,稱讚歌詞很美,於是問工作人員,這首歌詞是誰寫的?工作人員答到“岳飛”,不可思議的一幕發生了,李玟開始問工作人員要岳飛的聯絡電話,準備跟岳飛約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