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笑侃歷史那些事
-
2 # 孫潛克飛
情之一字,自古以禮就是困擾紅塵男女的無形牽絆。歷史上有很多痴情之人,例如古代第一美男,雖然深受很多女人的追捧,但是卻只痴心對待自己的妻子。但是有痴情人必然就有渣男,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歷史上這六大著名的負心渣男。其中第一名是千古一帝,卻兩次殺妻弒女。
首先來說第六位,漢代的司馬相如,當初司馬相如的一曲鳳求凰,使得卓文君非他不嫁,最後兩人一起私奔。兩人私奔之事在當時是非常傷風敗俗的事,但是卓文君的父親到底還是怕女兒受苦,所以就出錢為兩個人置辦家當和田地,還出資給司馬相如讓他求取功名。
到了京都的司馬相如的才華很快就被漢武帝,便賜他為官。司馬相如為官之後,全忘了家中的糟糠之妻卓文君。而且因為他受到重用,所以很多人想要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司馬相如所以就修書一封,想要跟卓文君斷絕關係。
但是卓文君也不是吃素的,她也很有文采,所以寫了一封家書,一首白頭吟。讓司馬相如想起了往日的情分,慚愧不已。這才沒有拋棄卓文君,司馬相如雖有文采,但是他想要拋棄髮妻,這樣的心機和攀龍附鳳的念頭,著實讓人厭惡。
第五位是李煜,李煜是一位末代君王,雖然沒有什麼政治才能,但是文采頗高。他的一首“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流傳千古。李煜和他的皇后大周后是結髮夫妻,兩人感情甚篤,非常恩愛。
但是在大周后病重之際,小周後前來探望姐姐的時候,卻和姐夫李煜偷情,但是兩人的私情很快就被大周后發現,大周后受到了丈夫和妹妹的雙重背叛,病情更加嚴重。這時候李煜非常愧疚,所以一直陪伴在大周后床前,直到她去世。
後來在大周后去世之後,李煜為她寫的很多思懷的詩篇,感人肺腑。但是卻在四年後,李煜還是娶了大周后的妹妹為後。他一面懷念自己的結髮妻子,看似深情,其實卻轉眼又娶了信任,實則無情。
第四位是吳起,吳起出生在戰國時期,他的吳起變法,使得楚國迅速變得富強起來,他也因為此次變法成功而名留青史。但是,就是這樣一位成功的政治家,卻曾經做出過一件非常惡劣的事,就是殺妻求將。
吳起本來是衛華人,但是為了能夠建功立業,所以他到了齊國。但是當時齊魯兩國,素有仇怨,當時齊國攻打魯國的時候,魯國公想要任用吳起為將,但是因為吳起的妻子是齊華人,所以,魯國公就怕吳起會偏袒齊國,不肯全力抗敵,對他甚是猜忌。
當時吳起為了能夠得到將軍之位,所以就親手殺害了自己的結髮之妻,並將妻子的頭顱割下來獻給魯國公,這是魯國公才放心的將將軍之位交給了吳起。後來吳起成功地擊退了齊國,立下大功。
但是也因為他殺妻求將的事,被人被當時的眾人認為他是薄情寡義之徒,所以在魯國待不下去的吳起,最後還是離開了齊國。
第三位就是徐志摩。徐志摩的再別康橋,讓我們體會到美的景色和意境。雖然他的文采很高,但是在私生活上面,徐志摩卻非常的花心。在他的一生中有三個女人。第一就是他的原配妻子張幼儀。
當時徐志摩的婚姻是包辦婚姻,所以一直不被徐志摩喜歡。後來徐志摩留學是遇到林徽因,迅速迷戀上林徽因,所以他就逼迫張幼儀墮胎。當時張幼儀哭著說:“墮胎是會死人的。”但是徐志摩卻很冷血的說了一句:“坐火車也會死人的。”
不過後來,徐志摩並沒有追到林徽因,轉而追求陸小曼,並且成功的和張幼儀離婚,娶了陸小曼為妻。徐志摩此人一生多情花心,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所以他一生迷戀林徽因,後來為了聽林徽因的講座而飛機失事而死,也是夠諷刺的。
第二位是元稹,元稹為紀念妻子,曾寫出“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樣深情刻骨的詩句。但是事實上,元稹卻是一位花心、處處留情的偽君子。他在和妻子韋從結婚之前,曾經和鶯鶯私定終身。
但是後來為了自己的前途,果斷的拋棄鶯鶯,後來在髮妻死後,他一面裝出情深思念妻子的樣子,但是卻是四處留情,曾經他到四川為官時,和薛濤熱戀,但是在離開後,馬上將其拋諸腦後,薛濤也為了他,從此退去紅顏遁入空門。而且他在妻子死後沒多久,他又續娶小妾。總之元稹此人看似深情,實則最是花心無情。
第一位就是漢武帝劉徹,我們都會評價漢武帝是千古一帝,他的政治才能就不必細說了,在私生活上漢武帝可不是一位好男人。曾經在他還是皇子的時候,當時他的母親為了讓劉徹能夠登上太子之位,所以就讓他娶了陳阿嬌為妻。
當時漢武帝曾說一定會金屋藏嬌,但是漢武帝並不喜歡自己這位表姐,卻愛上了表姐的婢女。陳阿嬌非常的嫉妒,最後徹底惹怒了劉徹,被打入冷宮,鬱鬱而終。但是劉徹和衛子夫的熱戀最終也冷卻下來,衛子夫年老色衰之後,漢武帝開始更喜歡年輕的女子。
後來更是多方制肘衛家,製造了巫蠱案,後來太子劉據和皇后衛子夫相繼被逼自殺。後來漢武帝立幼子為帝,當時母壯子幼,威力防止後宮干政,所以漢武帝就殺了寵愛的鉤弋夫人。一代聖君漢武帝,對他後宮女子卻是非常的薄情寡義。甚至害死了自己的兩位皇后。
歷史上這六位負心漢,有的看似深情,其實最為絕情。有的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既可以寵幸她人,也為了自己的政治,殺了自己所寵愛的女人。
-
3 # 野生鴨跖草
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盡是讀書人。
歷史上的負心人很多。所謂負心不過是能同苦不能共甘。畢竟能夠堅持糟糠之妻不下堂的人不多,堅持初心的人不多。人乍富乍貴,都易迷失本性。
我們還是說說歷史上有名的負心漢吧。
負心之說須先結同心。
比如漢武帝劉徹,擬金屋藏嬌陳阿嬌,最後卻移情衛子夫,等到衛子夫年老色衰,李夫人又得寵,還有鉤弋夫人,等等。
比如司馬相如,勾引卓文君與他私奔,宣告鵲起後又要納妾。
比如那個南唐後主李煜,娶了大周后,卻在妻子病中與妻妹偷情。最後落得國破家亡,妻子都護不住。
負心薄倖之人即使僥倖,也逃不過千古罵名。
-
4 # 夜談春秋肥星星
整理了一下,找到這6位!
第6位:漢代的司馬相如
當初司馬相如的一曲鳳求凰,使得卓文君非他不嫁,最後兩人一起私奔。兩人私奔之事在當時是非常傷風敗俗的事,但是卓文君的父親到底還是怕女兒受苦,所以就出錢為兩個人置辦家當和田地,還出資給司馬相如讓他求取功名。到了京都的司馬相如的才華很快就被漢武帝,便賜他為官。司馬相如為官之後,全忘了家中的糟糠之妻卓文君。而且因為他受到重用,所以很多人想要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司馬相如所以就修書一封,想要跟卓文君斷絕關係。但是卓文君也不是吃素的,她也很有文采,所以寫了一封家書,一首白頭吟。讓司馬相如想起了往日的情分,慚愧不已。這才沒有拋棄卓文君,司馬相如雖有文采,但是他想要拋棄髮妻,這樣的心機和攀龍附鳳的念頭,著實讓人厭惡。
第五位:李煜
李煜是一位末代君王,雖然沒有什麼政治才能,但是文采頗高。他的一首“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流傳千古。李煜和他的皇后大周后是結髮夫妻,兩人感情甚篤,非常恩愛。但是在大周后病重之際,小周後前來探望姐姐的時候,卻和姐夫李煜偷情,但是兩人的私情很快就被大周后發現,大周后受到了丈夫和妹妹的雙重背叛,病情更加嚴重。這時候李煜非常愧疚,所以一直陪伴在大周后床前,直到她去世。後來在大周后去世之後,李煜為她寫的很多思懷的詩篇,感人肺腑。但是卻在四年後,李煜還是娶了大周后的妹妹為後。他一面懷念自己的結髮妻子,看似深情,其實卻轉眼又娶了信任,實則無情。
第四位:吳起
吳起出生在戰國時期,他的吳起變法,使得楚國迅速變得富強起來,他也因為此次變法成功而名留青史。但是,就是這樣一位成功的政治家,卻曾經做出過一件非常惡劣的事,就是殺妻求將。吳起本來是衛華人,但是為了能夠建功立業,所以他到了齊國。但是當時齊魯兩國,素有仇怨,當時齊國攻打魯國的時候,魯國公想要任用吳起為將,但是因為吳起的妻子是齊華人,所以,魯國公就怕吳起會偏袒齊國,不肯全力抗敵,對他甚是猜忌。當時吳起為了能夠得到將軍之位,所以就親手殺害了自己的結髮之妻,並將妻子的頭顱割下來獻給魯國公,這是魯國公才放心的將將軍之位交給了吳起。後來吳起成功地擊退了齊國,立下大功。但是也因為他殺妻求將的事,被人被當時的眾人認為他是薄情寡義之徒,所以在魯國待不下去的吳起,最後還是離開了齊國。
第三位:徐志摩
徐志摩的再別康橋,讓我們體會到美的景色和意境。雖然他的文采很高,但是在私生活上面,徐志摩卻非常的花心。在他的一生中有三個女人。第一就是他的原配妻子張幼儀。當時徐志摩的婚姻是包辦婚姻,所以一直不被徐志摩喜歡。後來徐志摩留學是遇到林徽因,迅速迷戀上林徽因,所以他就逼迫張幼儀墮胎。當時張幼儀哭著說:“墮胎是會死人的。”但是徐志摩卻很冷血的說了一句:“坐火車也會死人的。”不過後來,徐志摩並沒有追到林徽因,轉而追求陸小曼,並且成功的和張幼儀離婚,娶了陸小曼為妻。徐志摩此人一生多情花心,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所以他一生迷戀林徽因,後來為了聽林徽因的講座而飛機失事而死,也是夠諷刺的。
第二位:元稹
元稹為紀念妻子,曾寫出“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樣深情刻骨的詩句。但是事實上,元稹卻是一位花心、處處留情的偽君子。他在和妻子韋從結婚之前,曾經和鶯鶯私定終身。但是後來為了自己的前途,果斷的拋棄鶯鶯,後來在髮妻死後,他一面裝出情深思念妻子的樣子,但是卻是四處留情,曾經他到四川為官時,和薛濤熱戀,但是在離開後,馬上將其拋諸腦後,薛濤也為了他,從此退去紅顏遁入空門。而且他在妻子死後沒多久,他又續娶小妾。總之元稹此人看似深情,實則最是花心無情。
第一位:漢武帝劉徹
我們都會評價漢武帝是千古一帝,他的政治才能就不必細說了,在私生活上漢武帝可不是一位好男人。曾經在他還是皇子的時候,當時他的母親為了讓劉徹能夠登上太子之位,所以就讓他娶了陳阿嬌為妻。當時漢武帝曾說一定會金屋藏嬌,但是漢武帝並不喜歡自己這位表姐,卻愛上了表姐的婢女。陳阿嬌非常的嫉妒,最後徹底惹怒了劉徹,被打入冷宮,鬱鬱而終。但是劉徹和衛子夫的熱戀最終也冷卻下來,衛子夫年老色衰之後,漢武帝開始更喜歡年輕的女子。後來更是多方制肘衛家,製造了巫蠱案,後來太子劉據和皇后衛子夫相繼被逼自殺。後來漢武帝立幼子為帝,當時母壯子幼,威力防止後宮干政,所以漢武帝就殺了寵愛的鉤弋夫人。一代聖君漢武帝,對他後宮女子卻是非常的薄情寡義。甚至害死了自己的兩位皇后。
-
5 # 椑官野史
具有記載的史上著名的負心漢有八位:
第一,戰國時人吳起。吳起為衛華人,妻子為齊華人。魯國國君看中吳起的軍事才能,想拜他為將,但又擔心其妻為敵國之女,恐吳起立場不堅定,因此一直猶豫不決。為表心跡,獲得自己想要的位置,吳起竟然傷心病狂地殺掉自己的結髮妻子。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吳起殺妻求將的故事。吳起身為一代名將,深通韜略,戰功顯赫。名氣夠大,行徑又極其惡劣,故排第一。
第二,三國時人劉安。劉安本一獵戶,某日,他心目中的大英雄劉備兵敗,逃跑途中偶然投宿他家。因劉安家貧如洗,又正是兵慌馬亂的時候,拿不出什麼招待劉備。他就把自己老婆殺了,煮給客人吃。事出《三國演義》。這小子最不是東西,為了追星,竟幹出這等傷天害理之事,本該列入第一,但考慮到他本人身賤名微,所以屈居第二。
第三,戰國時人平原君趙勝。趙勝為趙國公子,為增加自己的勢力,平時養了一大群門客。某天,他的小老婆在樓上看到一個駝背瘸腿的人從樓下路過,樣子很滑稽,就笑了起來。誰知這個跛子,卻認為自己受到侮辱,徑直找到趙勝要求斬掉美人以謝罪。當時遭到拒絕,後來門下食客越來越少,經打聽方知,與門客們認為他在這件事的處理上重色輕士有關。於是平原君下令斬了這個小老婆的頭,門客又重新多了起來。這個故事原來是被當作輕色重義的美談講的,影響極壞,為正視聽,將其列為第三。
第四,唐明皇李隆基。他與楊貴妃之間的感情,幾乎被當作自古以來帝王真愛的典範。可是,一旦大禍來臨之際,他卻為了平息兵變,保護自己,不惜將自己的愛妃交給叛軍去處置,演出了一場“三軍不發可奈何,宛轉娥眉馬前死”的悲劇。後來的許多文人想以事出無奈為他開脫,杜撰出什麼“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盡期”的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但纏繞於楊貴妃頸上的一丈白綾無情地宣示了李隆基極端自私的負心漢面目。因楊李的故事流傳千年,影響甚巨,同時楊貴妃之死畢竟不是李出於主動,兩相考較,位居第四。
第五,宋人陳世美,戲劇中的人物,由於他的典型性,在華人心中陳世美三個字幾乎就是負心漢的代名詞。包公戲《鍘美案》使他與秦香蓮的故事家喻戶曉,這裡就不再饒舌了。他為世人所痛恨的主要原因,在於他的普世性。古往今來,男人有錢就變壞,幾乎成為一種定律。歷朝歷代,陳世美們從未斷絕,逮至今日,又呈蓬勃之勢。從某種意義上講,陳世美對家庭的背叛,合乎人們內心中的常情,未到不可饒恕的地步。如非他後來利令智昏、狗急跳牆,欲指使別人殺掉老婆孩子,他本來罪不至死,也沒有資格列入這個排行榜中的。
第六,唐人元稹。元稹是中唐時的一位著名詩人,與白居易齊名。他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千古以來被人們引為對愛情忠貞不二的名句。但他在現實中卻是一個玩弄女性的浪蕩子,欺騙女性感情的負心漢。在他年輕落魄山西時,曾處心積慮地勾引良家少女“崔鶯鶯”,弄到手後,又將其拋棄。這段經歷在他自己撰寫的《鶯鶯傳》中有詳盡的描寫。元人王實甫據此寫出了《西廂記》,將原本始亂終棄的一段悲劇(相對崔鶯鶯來說)演繹成一出“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屬”的大團圓式喜劇,從而,開創了中國戲劇舞臺上符合市民欣賞習慣的才子佳人戲的傳統。《西廂記》裡的張生的多情,更反襯出生活中的元稹的無情。鑑於以元稹實事為原型的《西廂記》的影響力,元稹被列為第六位。
第七,明人李甲。李甲與杜十娘之間發生的事,又是一段華人耳熟能詳的故事,出於明人小說《杜十娘怒沉百寶箱》。落魄書生李甲遇到當紅妓女杜十娘,兩人情投意合,海誓山盟。杜十娘以為遇到知己,遂毅然脫離青樓,隨李甲回鄉。誰知還在途中,李甲便貪圖錢財、背叛誓約,私下將十娘賣給富商,導致十娘投江自盡。妓女從良,自古以來,有好結局的不多。李甲的可惡之處在於,不但貪色,更加貪財,而且他背叛的時間也太快了些,故列為第七。
第八,三國時人劉備。這位劉安心目中的大英雄,與他的先祖劉邦一樣,每到危急時候,總是拋下老婆不管,只顧自己逃命。而且,他的那句名言:“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千百年來,流毒甚廣,不將他列入,不足以平女民憤。所以,在這裡讓他屈尊坐了末位交椅。
-
6 # 寫紅塵作夢語
色字當頭一把刀,歷史上的曹操是有名的受好色之徒,而且曹操喜歡收編美女已經成為歷史上的歷史上公認的事實。而且曹操收編美女的過程中,還不忘了將自己手下的嬸嬸收編到自己門下。最後卻遭到了嚴重的打擊。
曹操因為貪圖享樂而失去了自己的親人和將士。原本曹操的丁夫人長久不孕,然後曹操的妾室生下曹昂後沒過多久不久便去世。曹昂一直是由丁夫人所照料的,所以丁夫人將曹昂似如己出的照顧。丁夫人對於曹昂很是疼愛。但是天算不如人算,曹操在攻打宛城的時候,很是輕鬆的得到了張繡的投降。自得意滿的曹操疏忽大意見的收編了張繡的嬸嬸。曹操的行為讓張繡臉面上還是拉不下臺面,所以張繡趁著曹操志得意滿之時,起了反叛的心理。而就是在這場戰亂當中,曹操的兒子曹昂犧牲了,侄子也犧牲了,還有曹操為之器重的愛將典韋也在這場戰役中壯烈犧牲了,就因為曹操的一時疏忽和無所顧忌。
曹操勸不回丁夫人的心。曹昂的去世,讓丁夫人為之悲痛欲絕。丁夫人認為曹昂之死都是曹操的貪念美色引發的。丁夫人認為如果沒有曹操的不良嗜好,也許自己的兒子曹昂就不會在戰役中去世。而丁夫人向曹操索要自己的兒子時,曹操卻不耐煩地讓丁夫人回孃家。丁夫人只能悲催的,一個人回了孃家。過了半年之後,曹操突然間想起了自己的正妻丁夫人。然後到了丁夫人的孃家接丁夫人回家,但是丁夫人已經心灰意冷,不願意跟隨曹操回來。
結語:曹操在臨去世前依然覺得自己對不起曹昂,也對不起丁夫人,曹操臨死之前依然還惦念起丁夫人說,自己死後無法向曹昂交代,他的母親到底在哪裡?而曹操的兒子的母親正是曹操所思念的丁夫人。也許曹操覺得這一生做了很多的錯事,最大的錯誤就是讓自己的兒子曹昂間接的被自己的不浪嗜好給害死,而丁夫人可能是曹操這輩子最對不起的妻子。
-
7 # 橙子日常vlog
第一,戰國時人吳起。吳起為衛華人,妻子為齊華人。魯國國君看中吳起的軍事才能,想拜他為將,但又擔心其妻為敵國之女,恐吳起立場不堅定,因此一直猶豫不決。為表心跡,獲得自己想要的位置,吳起竟然傷心病狂地殺掉自己的結髮妻子。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吳起殺妻求將的故事。吳起身為一代名將,深通韜略,戰功顯赫。名氣夠大,行徑又極其惡劣,故排第一。
第二,三國時人劉安。劉安本一獵戶,某日,他心目中的大英雄劉備兵敗,逃跑途中偶然投宿他家。因劉安家貧如洗,又正是兵慌馬亂的時候,拿不出什麼招待劉備。他就把自己老婆殺了,煮給客人吃。事出《三國演義》。這小子最不是東西,為了追星,竟幹出這等傷天害理之事,本該列入第一,但考慮到他本人身賤名微,所以屈居第二。
第三,戰國時人平原君趙勝。趙勝為趙國公子,為增加自己的勢力,平時養了一大群門客。某天,他的小老婆在樓上看到一個駝背瘸腿的人從樓下路過,樣子很滑稽,就笑了起來。誰知這個跛子,卻認為自己受到侮辱,徑直找到趙勝要求斬掉美人以謝罪。當時遭到拒絕,後來門下食客越來越少,經打聽方知,與門客們認為他在這件事的處理上重色輕士有關。於是平原君下令斬了這個小老婆的頭,門客又重新多了起來。這個故事原來是被當作輕色重義的美談講的,影響極壞,為正視聽,將其列為第三。
第四,唐明皇李隆基。他與楊貴妃之間的感情,幾乎被當作自古以來帝王真愛的典範。可是,一旦大禍來臨之際,他卻為了平息兵變,保護自己,不惜將自己的愛妃交給叛軍去處置,演出了一場“三軍不發可奈何,宛轉娥眉馬前死”的悲劇。後來的許多文人想以事出無奈為他開脫,杜撰出什麼“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盡期”的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但纏繞於楊貴妃頸上的一丈白綾無情地宣示了李隆基極端自私的負心漢面目。因楊李的故事流傳千年,影響甚巨,同時楊貴妃之死畢竟不是李出於主動,兩相考較,位居第四。
第五,宋人陳世美,戲劇中的人物,由於他的典型性,在華人心中陳世美三個字幾乎就是負心漢的代名詞。包公戲《鍘美案》使他與秦香蓮的故事家喻戶曉,這裡就不再饒舌了。他為世人所痛恨的主要原因,在於他的普世性。古往今來,男人有錢就變壞,幾乎成為一種定律。歷朝歷代,陳世美們從未斷絕,逮至今日,又呈蓬勃之勢。從某種意義上講,陳世美對家庭的背叛,合乎人們內心中的常情,未到不可饒恕的地步。如非他後來利令智昏、狗急跳牆,欲指使別人殺掉老婆孩子,他本來罪不至死,也沒有資格列入這個排行榜中的。
第六,唐人元稹。元稹是中唐時的一位著名詩人,與白居易齊名。他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千古以來被人們引為對愛情忠貞不二的名句。但他在現實中卻是一個玩弄女性的浪蕩子,欺騙女性感情的負心漢。在他年輕落魄山西時,曾處心積慮地勾引良家少女“崔鶯鶯”,弄到手後,又將其拋棄。這段經歷在他自己撰寫的《鶯鶯傳》中有詳盡的描寫。元人王實甫據此寫出了《西廂記》,將原本始亂終棄的一段悲劇(相對崔鶯鶯來說)演繹成一出“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屬”的大團圓式喜劇,從而,開創了中國戲劇舞臺上符合市民欣賞習慣的才子佳人戲的傳統。《西廂記》裡的張生的多情,更反襯出生活中的元稹的無情。鑑於以元稹實事為原型的《西廂記》的影響力,元稹被列為第六位。
第七,明人李甲。李甲與杜十娘之間發生的事,又是一段華人耳熟能詳的故事,出於明人小說《杜十娘怒沉百寶箱》。落魄書生李甲遇到當紅妓女杜十娘,兩人情投意合,海誓山盟。杜十娘以為遇到知己,遂毅然脫離青樓,隨李甲回鄉。誰知還在途中,李甲便貪圖錢財、背叛誓約,私下將十娘賣給富商,導致十娘投江自盡。妓女從良,自古以來,有好結局的不多。李甲的可惡之處在於,不但貪色,更加貪財,而且他背叛的時間也太快了些,故列為第七。
第八,三國時人劉備。這位劉安心目中的大英雄,與他的先祖劉邦一樣,每到危急時候,總是拋下老婆不管,只顧自己逃命。而且,他的那句名言:“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千百年來,流毒甚廣,不將他列入,不足以平女民憤。所以,在這裡讓他屈尊坐了末位交椅。
-
8 # 清風鑑史
第一,戰國時人吳起。吳起為衛華人,妻子為齊華人。魯國國君看中吳起的軍事才能,想拜他為將,但又擔心其妻為敵國之女,恐吳起立場不堅定,因此一直猶豫不決。為表心跡,獲得自己想要的位置,吳起竟然傷心病狂地殺掉自己的結髮妻子。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吳起殺妻求將的故事。吳起身為一代名將,深通韜略,戰功顯赫。名氣夠大,行徑又極其惡劣,故排第一。
第二,三國時人劉安。劉安本一獵戶,某日,他心目中的大英雄劉備兵敗,逃跑途中偶然投宿他家。因劉安家貧如洗,又正是兵慌馬亂的時候,拿不出什麼招待劉備。他就把自己老婆殺了,煮給客人吃。事出《三國演義》。這小子最不是東西,為了追星,竟幹出這等傷天害理之事,本該列入第一,但考慮到他本人身賤名微,所以屈居第二。
第三,戰國時人平原君趙勝。趙勝為趙國公子,為增加自己的勢力,平時養了一大群門客。某天,他的小老婆在樓上看到一個駝背瘸腿的人從樓下路過,樣子很滑稽,就笑了起來。誰知這個跛子,卻認為自己受到侮辱,徑直找到趙勝要求斬掉美人以謝罪。當時遭到拒絕,後來門下食客越來越少,經打聽方知,與門客們認為他在這件事的處理上重色輕士有關。於是平原君下令斬了這個小老婆的頭,門客又重新多了起來。這個故事原來是被當作輕色重義的美談講的,影響極壞,為正視聽,將其列為第三。
第四,唐明皇李隆基。他與楊貴妃之間的感情,幾乎被當作自古以來帝王真愛的典範。可是,一旦大禍來臨之際,他卻為了平息兵變,保護自己,不惜將自己的愛妃交給叛軍去處置,演出了一場“三軍不發可奈何,宛轉娥眉馬前死”的悲劇。後來的許多文人想以事出無奈為他開脫,杜撰出什麼“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盡期”的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但纏繞於楊貴妃頸上的一丈白綾無情地宣示了李隆基極端自私的負心漢面目。因楊李的故事流傳千年,影響甚巨,同時楊貴妃之死畢竟不是李出於主動,兩相考較,位居第四。
第五,宋人陳世美,戲劇中的人物,由於他的典型性,在華人心中陳世美三個字幾乎就是負心漢的代名詞。包公戲《鍘美案》使他與秦香蓮的故事家喻戶曉,這裡就不再饒舌了。他為世人所痛恨的主要原因,在於他的普世性。古往今來,男人有錢就變壞,幾乎成為一種定律。歷朝歷代,陳世美們從未斷絕,逮至今日,又呈蓬勃之勢。從某種意義上講,陳世美對家庭的背叛,合乎人們內心中的常情,未到不可饒恕的地步。如非他後來利令智昏、狗急跳牆,欲指使別人殺掉老婆孩子,他本來罪不至死,也沒有資格列入這個排行榜中的。
第六,唐人元稹。元稹是中唐時的一位著名詩人,與白居易齊名。他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千古以來被人們引為對愛情忠貞不二的名句。但他在現實中卻是一個玩弄女性的浪蕩子,欺騙女性感情的負心漢。在他年輕落魄山西時,曾處心積慮地勾引良家少女“崔鶯鶯”,弄到手後,又將其拋棄。這段經歷在他自己撰寫的《鶯鶯傳》中有詳盡的描寫。元人王實甫據此寫出了《西廂記》,將原本始亂終棄的一段悲劇(相對崔鶯鶯來說)演繹成一出“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屬”的大團圓式喜劇,從而,開創了中國戲劇舞臺上符合市民欣賞習慣的才子佳人戲的傳統。《西廂記》裡的張生的多情,更反襯出生活中的元稹的無情。鑑於以元稹實事為原型的《西廂記》的影響力,元稹被列為第六位。
第七,明人李甲。李甲與杜十娘之間發生的事,又是一段華人耳熟能詳的故事,出於明人小說《杜十娘怒沉百寶箱》。落魄書生李甲遇到當紅妓女杜十娘,兩人情投意合,海誓山盟。杜十娘以為遇到知己,遂毅然脫離青樓,隨李甲回鄉。誰知還在途中,李甲便貪圖錢財、背叛誓約,私下將十娘賣給富商,導致十娘投江自盡。妓女從良,自古以來,有好結局的不多。李甲的可惡之處在於,不但貪色,更加貪財,而且他背叛的時間也太快了些,故列為第七。
第八,三國時人劉備。這位劉安心目中的大英雄,與他的先祖劉邦一樣,每到危急時候,總是拋下老婆不管,只顧自己逃命。而且,他的那句名言:“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千百年來,流毒甚廣,不將他列入,不足以平女民憤。所以,在這裡讓他屈尊坐了末位交椅。
-
9 # 大禹V視
自古空情多餘恨.此恨綿綿無絕期
第一渣男陳世美
第二杜十娘怒沉百寶箱,遇到李甲
第三輕輕我走了,徐志摩
-
10 # 舊時茅店溪橋見
大家都從愛情角度考慮了,畢竟愛情是永恆的主題。男方負心確實無恥,想想女方全身心投入,為了你事業你的家庭,可是半道你不打聲招呼卻跑了,無論如何都說不過去。
但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除了愛情還有友情,除了友情還有忠義。而友情和忠義都可以看成是愛情的昇華。愛情有負心漢,友情同樣有負心漢,忠義亦如此。舉兩個例子:
友情負心漢俗話說,一起扛槍,一起同窗。同學和戰友感情最純潔也最原始。同學友情和戰友情是可以延續一輩子的。但另外一方面,如果交友不慎,小人得志,那麼友情就會土崩瓦解。孫臏和龐涓就是典型案例,兩者拜師鬼谷子門下。龐涓到魏國當將軍,自知才能不如孫臏,於是把孫臏騙到魏國,捏造罪名,把孫臏處於髕刑,砍斷孫臏雙腿。
天不絕人,孫臏此後逃到齊國,拜在田忌門下,對,就是那個田忌賽馬的田忌。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此後孫臏協助齊軍大破魏軍,孫臏在馬陵一個大樹上寫上:龐涓死於此數下。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龐涓背叛友情,嫉賢妒能。最終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忠義負心漢古人崇尚忠君報國,君君臣臣。即使君主在昏庸,在無能。讀書人心中的法則都要求他們新無二心。最出名的關二爺千里走單騎。而劉備也沒有虧待關羽,所以關於是幸福的。不是所有人都是幸福的,比如屈原。
白起攻城略地,兵不血刃拿下楚國大片城池,楚頃襄王狼狽逃竄的時候。屈原看著山河破碎的景象,完全絕望。在五月五日自投汨羅江。
一切都因為那個忠義負心漢-楚懷王。他聽信讒言罷黜屈原,此後屈原使齊,又被讒言耽誤放走張儀。此後楚懷王一些列的無腦行動令屈原痛苦不已,寫下《離騷》。屈原流放回來之後,極力勸告楚懷王不要去秦國。可惜沒有成功,楚懷王被扣下,成為人質,最後客死異鄉。屈原一生忠義楚懷王,最後為楚國殉國。
赤膽之心,昭昭日月。
愛情,友情,忠義都有負心漢。這些負心漢造就了一個又一個悲劇。
-
11 # 章素
司馬相如當然榜上有名了。
富商之女卓文君只因為一首鳳求凰,就甘心與父母決裂,與司馬相如當壚賣酒。可司馬相如發達之後,見異思遷,竟然想冷落妻子,重新納妾。
卓文君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一首怨郎詩把司馬相如羞得無地自容,連小妾都不敢收了。
然後還有超級大渣男薛平貴了,
人家王寶釧也是富家小姐,下嫁給他一個乞丐,為支援丈夫在外打拼,苦守寒窯18年。可人家薛平貴早功成名就取了公主,回來卻試試王寶釧在這些年有沒有為他守身如玉。就是鳳凰男發達了,拋妻棄子沒拋成,最後髮妻做了10天皇后就死了。
-
12 # 舊城空憶one
1、吳起
吳起早年得魯國國君賞識,及後齊魯交戰,吳起因在魯國娶了一位齊國宗室女子為妻,魯華人對即將擔任統帥的吳起表示懷疑,吳起為博得魯國信任,竟將自己妻子殺死。魯國雖然保住了,但是吳起以殺妻來求得將位,這種行徑為魯人所惡,因而最終還是被魯國的國君所辭棄
2.漢武帝劉徹
他是一個威名赫赫的皇帝,但是他也是一個標準的負心漢,他的兩個皇后,一個是他金屋藏嬌的阿嬌,另外一個是衛子夫,這兩個他非常喜愛的皇后都是怎麼死的呢?全都是因為他相信巫蠱之術,然後害死的這兩位皇后,作為一個帝王,對待自己的妻子這樣刻薄,也是讓人心寒不已了。
3.徐志摩
徐志摩確實是民國時期著名的大才子,不過也是純粹的渣男一個。他對待自己的妻子張幼儀可謂是冷漠到了極點。張幼儀懷上了他的孩子之後,他當時愛上了年輕貌美的林徽因,居然可以把一紙離婚協議擺在大著肚子的張幼儀面前,請問這是男人能幹出來的事情嗎?
4.漢奸胡蘭成
胡蘭成是個不折不扣的渣男,想不通他這一生既能勾搭七八個大大小小的女人,其中還包括民國第一才女張愛玲。今天咱們不以才女張愛玲的角度來看待,以他幾位情人的情況來評價。他的第一任妻子唐玉鳳,是包辦婚姻胡蘭成一直對她不管不問,在玩外面找小情人,導致唐很年輕就抑鬱死了。第二任全慧文,胡蘭成說只是應付日子的,用來應付家裡老人的,後來也得病死了。第三個是舞女,沒有和全慧文離婚前就在一起了。後來就遇到了張愛玲,因為才華和她在一起,婚姻期間由勾搭上了一個小護士。後來日本投降,自己逃跑了,逃亡到日本之後為了生活又和當地在一起了。這位大漢奸胡蘭成一生都把女人當作籌碼!
5.郭沫若
郭沫若這一生招惹八個女人,他這一生有三次正式的婚姻,原配夫人張瓊華,郭沫若與原配夫人張瓊華結婚五天就遠赴日本,上張瓊華在郭家空守六十八年,沒有子女。第二位夫人是日本女人安娜,給郭沫若生了五個子女,後來被拋棄。第三位夫人是於立群,1938年與郭沫若結婚,給他生了四男二女,1979年在北京故居去世。另外郭沫若還有四五位情人,一號情人是“革命伴侶”彭漪蘭(安琳)。二號情人是他第三位夫人是於立群胞姐,被郭沫若拋棄後自殺。三號情人是郭沫若的好朋友黃定慧,雖然這個女人也很風流。被郭沫若逼得自殺的於立忱說:“你想不到吧,郭沫若是這樣一個卑鄙無恥、人面獸心的大騙子”。
回覆列表
我想,不妨正說一下魯迅與朱安、胡適與江冬秀,不希望把這種歷史和文化的悲劇窄化成對某一個人品質的八卦,當社會從男性絕對權威向平權轉變,對錯的做法都會有人受害,人人都會是加害者,人人也都是受害者,津津樂道八卦式的“渣男“”概念,並不能讓我們得益。
(節選自《當明天成為昨天——“我家”冷暖二十年》(下), 《第六十五回 大媽講壇之渣男魯迅》預計五月初出版)
婚姻,在網民無腦化時代,是黑魯迅的一大利器。他們無非是說,魯迅包小三兒,上段位的還能得意地說說勾搭弟媳婦兒——雖然除了讓群眾喜聞樂見的傳言,這件事沒有任何證據。事實上,魯迅幾乎是同時代人對包辦婚姻仁至義盡的代表了。不信,去看看不好提的當時的各位政界大佬,看看不給錢不認子女,脫了褲子就玩穿上褲子就跑的風流才子郭沫若。
讓他們明白“當時反抗包辦婚姻沒什麼可能”,沒什麼可能。十八歲的魯迅在外地念書時,弟弟病逝,母親生怕大兒子也不回來,趕緊定下了一個魯迅見都沒見過的媳婦,再自稱病危騙回來。而胡適那邊幾乎同出一轍,只不過胡媽媽更善未雨綢繆,胡適年僅十四歲。
朱安大魯迅三歲,江冬秀大胡適一歲。兩個女人都是女紅嫻熟的小腳媳婦兒,朱安不識字,江冬秀念過一年學堂。當媽的不願意讓兒子找個喜歡的漂亮小姑娘嗎?你在問一個很不正經的問題,“喜歡”是納妾時需要考慮的事兒。
瞭解以上事實後,他們的黑點變成了“那為什麼不退婚?還能打死你嗎?”胡適看上一美國姑娘韋蓮司,寫信給母親要求解除婚約。他媽那是多老辣的人,直接寫信給韋蓮司他媽“我兒子已婚”,兩人分手。魯迅是認了,只是妄圖向朱家提出要求:放大腳,進學堂。可是活在中國傳統美德里的朱家很不高興:這不是把我們家姑娘往火坑裡推嗎?
之後登場的當然是謠言家。在兩人家鄉出現了心有靈犀的同樣創作:那誰家小誰要在外國娶洋妞——生雜種!於是兩位母親都大急。魯迅接到“母病速歸”的電報,從日本被騙回紹興完婚。正和陳衡哲愛得情意綿綿的胡適,聽了媽的話,拋下戀人回國結婚。他們都沒敢拋棄中國的優良傳統“百善孝為先”,更不敢徹底葬送家族名聲。
“不合總可以離婚吧?”在“常識已死”的現代,還要繼續交待背景:那時即使沒過門,被退婚的女人也會一輩子被包括自己在內的所有人看不起。離婚?你不如直接殺了她們。
然後就是註定的悲劇。
魯迅未同朱安圓房,婚後四天再次出國,過了大約二十年的禁慾生活。又要說“從來沒給朱安機會?”如果我們忘記大多數人連和父母的代溝都解決不了,就可以相信:一代大師能和一個文盲女人無障礙交流。要到四十四歲時,他才遇到許廣平,真正在生命中感受到女性的溫暖,而又終於沒有離婚,讓自己喜歡的女人名正言順。
朱安侍奉魯母,守了一輩子活寡,經濟上靠魯迅和許廣平接濟,當知道魯、許同居後,她說:“過去大先生和我不好,我想好好地服侍他,一切順著他,將來總會好——我好比是一隻蝸牛,從牆底一點兒一點兒往上爬,爬得雖慢,總有一天會爬到牆頂的。可是,現在我沒有辦法了,我沒有力氣爬了。我待他再好,也是無用。”她最大的願望是有一個孩子,甚至因海嬰出生而欣喜自己沒有讓周家絕後。她的遺願是葬在上海魯迅墓旁,但最終按許廣平的安排,葬在北京婆婆的墓旁,墳上沒有任何標記。
許廣平惡毒?三觀很正的她們忘記自己男人和別的女人不清不楚時的暴走了。朱安自己說“許先生待我極好,她懂得我的想法,她肯維持我……她的確是個好人”。而許廣平作為偉人留下的活牌坊,自然也和其他“夫人”們一樣再未結婚,即使心裡有對朱安的怨言,也不敢說出對丈夫正妻的一句壞話。
黑魯迅的,往往要贊胡適一個。“怕老婆”出了名,與江冬秀保持婚姻至死,頂多給再婚的徐志摩證婚,鼓勵沈從文追求學生張兆和過過乾癮,多好的男人啊!一個學術領袖再次在她們的想象中和小腳太太可以有浪漫和共同語言。然而,只要有女人拜訪胡適,江冬秀就會拉著以“華人導師”自居的胡適去大街上吵架。於是胡適躲到酒館,躲到公園,躲到杭州與江冬秀的伴娘曹誠英同居。當江冬秀提著菜刀逼問出實情,胡適提出離婚。江冬秀表示,那我就先殺了兩個孩子,再死在你面前!胡適終於妥協,無奈地在外面享受“不棄糟糠”的君子之名。後來,無非寄情於文章、山水、政治。他和江冬秀也無非精神上的鰥夫寡婦,只是耐心地熬出了親情,熬到了不再需要愛情。
曹誠英與胡適同居前因丈夫納妾離婚,與胡適分手後墮胎,後一直獨身。韋蓮司終生未嫁。
妥協的,不妥協的,前衛的,保守的,每個人的心裡,到底意難平。
我們小時候都唱過一首歌:《幸福在哪裡》。
按照和平跟很多人的一貫觀點:“這些事兒在中國都流行好幾千年了,它必有一定道理。”可惜,跳大神也罷,包辦婚姻也罷,只是現代化前全人類都奉行的原始觀念,並不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整個古代,婚姻的締結都是由父母包辦。”——《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我們要還想生活在《羅馬法》、印度《摩奴法典》的時代,大可以堅持傳統。
學界和半知識界,一直盛行著一種看似有理的論斷:五四新文化運動斬斷了中華傳統。這些跳大神的原始人傳統,留著到底有多好看呢?我不禁要懷疑,這種說法不過是有意替wg和商品社會扯點遮羞布罷了。
1950年,《新婚姻法》頒佈。然而一切龍種都不可避免地要長出跳蚤。在造福大批婦女之外,卻毀掉了另一些婦女的後半生。浩然對此有詳細的回憶:
“……那些吃上公糧,穿上幹部服和軍裝的農民們……後來撈到了一個以前做夢也沒想到過的官職……接觸到年輕美貌又有文化的女人……紛紛起來帶頭鑽新婚姻法的空子,生著法子編造諸般理由跟仍留在農村種地、帶孩子、養老人的媳婦打離婚。……凡是脫產在外面搞工作的男人,如若不跟農村裡的媳婦們鬧離婚,就被視為落後、保守、封建腦瓜,就沒臉見人,就在同志中間抬不起頭來。”——《浩然口述自傳》。
對歷史,請謙卑,請悲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