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西漂小夥啟子

    不想說明,在這裡我表達一下我的觀點!

    誰在牛,還能有你父母牛嗎?

    你是怎麼來到這個世界上的,誰給了你一切生活的基礎,誰把你養大。

    現在去說跟父母說別人牛,你良心呢!長心了嗎?平時給父母買東西捨不得,一說去看那個明星演唱會,md借錢都去,你是誰養的?

    我就告訴你,這一輩子,我住的最豪華的房子是我母親的肚子。做的最好的車是我父親的肩膀.

  • 2 # 阿米醬日記

    可以給父母多聽聽他的歌曲,潛移默化影響父母對於他的評價,多講一些關於杰倫正能量的事蹟。另外,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過多投入,只要你不耽誤自己的學業或者工作,父母並不會過度妨礙你追星,重要可能是考慮你的自控,他們是愛你的,這個一定要堅信!不要讓他們傷心哦。所以不要著急,時間會證明一切的。期望可以早點得到父母的認可,加油相信你最後一定會得到爸爸媽媽的,乾巴爹!!加油哦!![耶]

    你的改變父母一定也會看在眼裡,用你的努力證明一切,在此也祝你和你的家人新年快樂,闔家歡樂,事事勝意啊[比心][比心]

  • 3 # 鹽鹽說娛樂

    不管是國內的大城市還是小縣城,甚至每個理髮店當年都會放周杰倫的歌曲,電視節目裡點評周杰倫音樂的也是一大堆,周杰倫成了一種社會現象,而在國外,很多專門玩rap的國外音樂人都經常會拿周杰倫的音樂當作手機鈴聲。這在以往的樂壇中說是前無古人也不是不可以。

  • 4 # 尋夢尋夢

    每個行業有每個行業的領軍人物,那就只能給他們當個大招咯。舉個例子,跟他們時代符合的。他們就會明白了。祝大家新年快樂。。

  • 5 # 逆襲中的胖子

    父母對周杰倫音樂方面的成就不一定感興趣;周杰倫的音樂風格也不是父母輩的人所能接受的。我們可以從老人對一個人普遍認同感方面入手。

    問:什麼樣的人容易得到老人的認同?

    答:有社會責任感的人。

    問:周杰倫有社會責任感嗎

    答:我認為有。

    周杰倫的社會責任感

    08年汶川地震,周杰倫第一時間捐款50W,後又追加200W,又向紅十字會捐款50萬。

    同年重慶演唱會,募捐善款超過3000W。

    汶川地震後周杰倫所捐善款總額超4200w。

    災害面前的義舉,完全能說明周杰倫具有很強的社會責任感。

    他知道自己的財富來自喜歡他的粉絲;他也知道他身後堅實的後盾是一個強大的國家。

    :老人還喜歡什麼樣的人?

    :對家庭負責的人。

    :周杰倫是個好丈夫嗎?

    :是的。

    好丈夫 好父親

    不知不覺,周杰倫和昆凌的婚姻生活已經到了第五個年頭。

    還記得初聽到周杰倫大婚的震驚。

    說實話,那時很不看好周昆組合。

    但時間是檢驗幸福與否的尺子,

    五年來,小兩口相繼迎來了女兒小週週和兒子小小周,幸福的一家,幸福的笑。

    大家都知道,娛樂圈是個大泥潭,待久了,很難做到不染汙泥。

    好了,如果父母從以上兩方面已經認可了周杰倫,那麼就可以說一下週杰倫的牛人牛事。

    一、大使專業戶

    2005年 環保大使

    2010年 校園拒菸大使

    2014年 中國禁毒宣傳形象大使

    2016年 國際野生救援野生救援全球大使

    二、福布斯中國名人榜

    2017 福布斯中國名人榜第九名

    2015 福布斯中國名人榜第二名

    2014 福布斯中國名人榜第三名

    2013 福布斯中國名人榜第二名

    2012 福布斯中國名人榜第一名

    2011 福布斯中國名人榜第二名

    2010 福布斯中國名人榜第二名

    三、國際影響

    一個華人歌手,想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力,很難。

    周杰倫做到了。

    列一些佐證:

    第一次演好萊塢電影就是戲份很重的男二,青蜂俠的加藤,雙截棍被選為片尾曲。

    ②功夫熊貓全球主題曲,第一次中文出現。

    ④英國演唱會門票秒光。

    ⑤悉尼演唱會打破票房紀錄。

    後說

    周杰倫是牛人,我們都知道。想讓父母知道,就得從父母感興趣的方面入手。

  • 6 # 賀木脾氣

    父母對周杰倫音樂方面的成就不一定感興趣;周杰倫的音樂風格也不是父母輩的人所能接受的。我們可以從老人對一個人普遍認同感方面入手。

  • 7 # 天下明星大偵探

    未成名前,他買不起緞質床單、Ducati摩托車,也沒有追星族尖叫陶醉在他的演唱會上,更沒有少女們像朝聖般,只為了摸一摸他坐過的鋼琴座椅;有的只是這一小片間距從皮沙發到藍綠色牆壁間的金黃色地板,坐落在東臺北這一棟灰色大樓上,阿爾發唱片公司的錄音室內。這是周杰倫當年僅有的小天地。一個可以讓他蜷身小睡的狹小縫隙,他在這裡反覆夢到旋律和歌詞,當曲子的片段像夢遊的聲帶般泉湧而來,他就會起身,踉蹌地走向鍵盤,把如夜景般的旋律寫成樂譜或錄成示範帶……有兩年之久,周杰倫依約作曲,每首歌可領酬勞2萬元,他極少離開這七樓的隔音間,專心寫歌給才華平平、臉蛋賣座的歌手演唱。

    在這個重包裝的偶像速成音樂圈中,24歲的周杰倫的成功是個奇蹟。其他男性的港臺地區歌手,大多出身有錢的演藝世家。到底這個上下門牙過度咬合、帶有鷹鉤鼻、下巴內縮的小子,是如何取代謝霆鋒、劉德華或張學友,而成為亞洲最受歡迎的流行歌手?答案要從那間擁擠的錄音間說起,要從以音樂取勝的原則和革命性的創意說起。周杰倫說:“我大部分的女歌迷都不會對我說,我很帥;相反地,她們會告訴我,她們喜歡我的音樂,被我的音樂吸引。”

    年輕時的周杰倫,說來有點自閉、笨笨的。高中英文老師以為周杰倫有學習障礙:“他臉上表情很木訥,我以為他笨笨的。”這小子無法專心上數學、科學課,就連英文作業也荒廢。但周媽媽葉惠美卻注意到這個安靜又害羞的小孩,從小就對西洋流行樂或古典音樂特別敏感。“他在學會走路前,就對音樂很敏銳。”她回想。周媽媽在他四歲的時候,就送他進鋼琴班學琴,而且他彈得不錯,像個鋼琴狂。高中鋼琴老師說,周杰倫十幾歲時,就可以即興表演。出了琴房,周杰倫是個再普通不過的青少年,當其他同學都在附近打籃球時,他卻一再重複地看功夫電影和打遊戲。其他人都忙著準備大學聯考,他卻是逃課、加倍練琴,人生漫無目標。

    音樂救了他,給他帶來幸運。有一位學妹幫他報名“超級新人王”這個臺灣的偶像徵選節目。該節目製作人後來和訝異不已的周杰倫聯絡上,要他參賽表演。但周杰倫不敢獨唱。最後,他幫一位想當歌手的朋友鋼琴伴奏。表演得很差。當時節目主持人吳宗憲一直都在尋找新人。他看了一眼那個緊張的鋼琴伴奏小子和歌聲像烏鴉叫的歌手,心想,算了吧!吳宗憲說:“我一點都不覺得好聽,那個歌手唱得真爛。”不過,他看了看樂譜:“我從裁判的肩膀後頭,看了一眼樂譜,結果驚為天人。非常地複雜、做得很棒。”錄完影后,吳宗憲走到後臺找周杰倫,他當時頭戴棒球帽,幾乎蓋住整個眼部。吳宗憲回想:“我對他的第一印象,就是他很安靜、很害羞。我以為他自閉。”吳宗憲簽下他,專職寫歌,一年半後,吳宗憲決定把阿爾發唱片的經營權交到他的朋友、同時也是歌手的楊峻榮手上,周杰倫才從幕後走向幕前,成為偶像歌手。3個月內,周杰倫完成了自己的第一張專輯。

    如今,周杰倫平心靜氣地坐在那張皮沙發上,頭戴灰白色的毛織帽,蓋住他略帶沉思的棕色眼睛,身穿一件黑色絨質的田徑服。一夜之間,他從錄音室的怪人,搖身一變成為流行歌手,幾乎太快了,快得讓他心神不定地揹負著成名和成功的身心壓力。他說話簡潔,回話也簡短,經常逃避別人的眼神。那個賦予歌曲深度和情感的成熟男性魅力哪裡去了? 接著他開始談音樂,你才想起,是的,就是音樂。沒有了音樂,你眼前的這一個男孩,看似只想爬回沙發後方,蹲在他自己築起的老窩內。他說,我的音樂應該像魔術,各式各樣的魔術,有短短的、變化的、發展中的。他接著談樂理、蕭邦、談大提琴和小提琴有何不同、談中國的五音和西洋的十二音階:“這是我的魔術。” 接著,他說,他很想交個女朋友;他害羞時,常留長髮蓋住眼睛,以免被歌迷盯得分了神。他說只有兩個地方讓他覺得自在,錄音室和籃球場。看他打球,就知道,他喜歡掌控。這就

    是為什麼他不喜歡接受採訪、為什麼在歌迷群中,顯得害羞又笨拙的原因,因為他無法控制這些場面。不過,不管是在球場上,或是在錄音室,他都是主角……

    音樂專輯:《 Jay》 、《范特西》 、《八度空間》 、《葉惠美》 、《七里香》 製作人:周杰倫

    周杰倫當年是因為參加憲哥主持的《超猛新人王》時被憲哥相中並簽約阿爾發。 但當時他簽下杰倫時並沒有馬上讓杰倫有出頭的機會~因為覺得他長的不是很出色~當時他很害羞,鴨舌帽壓得低低的,一隻手揣在衣服口袋裡,就只是一個毫不起眼的小男生,那時他寫的歌被別人唱的很爛!不過在一次的機會中憲哥看見了杰倫寫曲的稿子~才驚為天人!!於是安排他和方文山合作~也就替杰倫慢慢的鋪一條路了!憲哥覺得想他那樣的天才一定也會被別人接受的,所以就決定幫他出唱片。第一張唱片《JAY》憲哥就幫他拍了十首MV,因為他相信,也瞭解杰倫的才華和努力,他給了杰倫機會。之前的轉賣事件,他門也做了澄清,憲哥說不可能,他看杰倫不只是要前樹,還有是自己音樂夢想的實現,杰倫也說他不是一個見利忘義的人。近來憲哥更是將集資2500萬美金為杰倫量身打造《蓋世精武門》。 讓杰倫像他的偶像一樣,在電影裡大耍雙節棍,看來杰倫也要朝電影圈發展了。有人說杰倫的歌讓人聽得不清不楚,根本不知道在唱些什么?我覺得杰倫的歌讓人聽起來很輕鬆,沒有壓力(這也不止我一個人說過,很多朋友也很喜歡聽杰倫的歌)咬字不清是他的特點,可以說是他的JAY式招牌口音,也許有人會說別的歌手也可以啊!我覺得那是,但他們絕對唱不出杰倫那種味道的說。,R&B歌手逐漸走上歌壇主流;很多音樂人由於跟周杰倫在音樂上千絲萬縷的關係,要麼功走紅,要麼業出現新的轉機,這些人正成為歌壇一股看不見但感受得到的新勢力。

  • 8 # 趙奕軒521

    閨蜜凌晨來電話,哭得很兇,把我嚇壞了。

    她好久沒給她父親好臉色看了,每次父親給她打電話,她總是很不情願地和他寒暄幾句,或者乾脆撂下一句“忙著呢”,便匆匆結束通話電話。

    每次回家,她也只是躲在自己的房間,並不和父親聊天。

    自從母親去世後,她從未在父親面前露出過笑容,甚至是好好說句話。

    其實我知道,閨蜜很愛他父親,在我看來她是挺孝順的。

    每個月的工資,她除了給自己留下日常的開銷外,全部給父親打到卡里;每次回家,她都會大包小包帶好多東西回去,把老人常用藥都會備齊了。

    閨蜜說,上次回家她父親喝酒了。拉著她坐在母親的遺像前,說:“閨女,陪爸說說話吧!兩年了,爸爸過得很煎熬……”

    那是母親去世兩年來,他們父女倆第一次暢談。

    “我有養老金,以後別給我錢,你自己留著,姑娘家總要給自己存點嫁妝錢。”

    “你每次買回來的衣服,好多都沒穿,不要老給我買。把錢省下來,多交點兒話費,一個星期給我打上一次電話,每次回家和我聊聊天。”

    閨蜜哭著說:我真的很愛爸爸,我想盡我最大的力量讓他過得好。

    02

    她最近看到法國精神分析學家、心理治療師瑪麗-弗朗斯·伊裡戈揚,在《冷暴力》一書中提出的“精神虐待”這一概念,就是廣泛發生在婚姻、家庭和職場中,施虐者透過拒絕直接溝通、言語歪曲、諷刺、嘲笑、輕蔑、否定人格等常用手段來欺凌、控制受虐者,摧毀其自尊,改變其思維方式,使這種關係持續下去,讓受虐者無法逃脫。

    她猜,自己對父親的行為,已經開始精神虐待了。可是她也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總覺得與父親之間有隔膜。

    周國平在《愛的孤獨》中曾說:“你感覺到隔膜,前提應該是你有溝通的慾望,你對那些你不曾想到要與之溝通的人,是不會感覺到隔膜的。”

    閨蜜的父親工作忙,沒時間帶她母親去看病,所以她母親在確診時已經癌症晚期。

    閨蜜在母親去世這件事情上,一直對她父親心存芥蒂,她想與父親好好說話,好好溝通,又感覺這樣對不起母親,所以她自己其實也特別矛盾。

    於是她用自己的方式孝順著父親。

    殊不知,孝順不是粗暴地解決父母的溫飽問題,而是學會如何表達愛。

    真正的傷害,都是不動聲色的。

    03

    鄰居家的婆婆來幫小夫妻倆帶孩子。

    來了不到半年,我碰到阿姨好幾次站在樓門口抹眼淚。

    和我熟悉後,老人也會給我說說家裡的事兒。

    她說自己兒子老是衝她發脾氣,或者回家一句話不說,不是玩手機就是看電視。

    晚上阿姨收拾完想和他聊會兒,可是兒子那張面無表情的臉,她實在是不想看,索性就睡覺去了。

    阿姨的日常也變成了:起床,看孩子,吃飯,睡覺……起床,看孩子,吃飯,睡覺……簡直進入了死迴圈,毫無生機與活力。

    有天兒子下班早,阿姨說下樓透透氣,順便買菜做飯,兒子大聲說:“你就把孩子看好就行了,誰讓你買菜了?”這句話阿姨聽得很想哭,但她終是忍住了。

    平時看鄰居文質彬彬,在不多的交流中也能聽出他對母親的感恩,但是從他母親這裡,我看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他。

    99%的人是發自內心的感恩父母,想好好孝順父母的,但有時是因為工作生活中的各種壓力,讓自己無法控制好情緒,才會與父母說話時大喊大叫;有時是不會表達愛,本來是好心的話,說出來就變了味道。

    鄰居的表現就是典型的不會與父母溝通。

    不讓母親買菜,其實他知道,母親看孩子很累,想讓她多休息。但是,他說出來的話,卻生硬得讓母親感到崩潰。

    龍應臺在《親愛的安德烈》一書中,有一個觀點我特別認同。

    “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藉口。因為愛,所以正常的溝通不必了。雖然心中有愛,但是愛,凍結在經年累月的沉默裡,好像藏著一個疼痛的傷口,沒有紗布可綁。多少父母和兒女同處一室卻無話可談,他們深愛著彼此,卻互不認識,他們嚮往接觸卻找不到橋樑,渴望表達卻沒有語言。”

    04

    周杰倫是娛樂圈裡出了名的孝子,他孝順母親的方式在我看來就很高階。

    他想了很多與母親溝通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愛,讓母親高興、開心。

    網友總結歸納了周杰倫最讓母親感動的舉動:

    ①甜言蜜語:一次母親節,他在內地拍廣告,不能陪媽媽過,但他出門前偷偷留給媽媽一張卡片,上面寫著“美麗的母親大人:不要再為我擔心了……當您的兒子真的很幸福。”紙短情長。

    ②為媽媽寫歌:為了表示對媽媽的愛,周杰倫寫過《聽媽媽的話》,還曾把母親葉惠美的名字做為專輯名稱。

    ④出門與媽媽相互擁抱:周媽媽曾透露,出門前母子都會擁抱一下,有一回,周媽媽忘記擁抱,周董還調侃說:“今天是不是忘記什麼了啊?”

    ⑤與媽媽照相:他很喜歡與媽媽葉惠美照相,就連拍照也都會一起耍酷,母子倆看起來特別高興。

    周杰倫為母親做的這些事情,都是日常裡並不起眼的溝通互動。但是,很多人和我一樣,感覺這些事情太微小了,微小到根本不足掛齒,也就從來沒想著去做。

    同樣作為子女,我們和周杰倫差的絕對不是一首歌的距離。

    我們都知道養育子女需要親子互動,需要溝通交流,其實孝順老人也一樣。

    05

    作為子女,我們在孝順父母的時候,如何才能給父母更好的愛呢?

    (一)要學會呵護和經營親情

    親情也是需要經營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為人兒女的要學會觀察和體會父母的需要,多關心和體貼父母,營造家庭的溫暖。

    意識到父母情緒變化時,要積極加以應對,而不是冷處理。

    (二)增強與父母的交流

    現在成年子女與父母之間一個很明顯的特徵就是交流減少,一天說不上幾句話,甚至幾天不說句話。

    父母與子女要互相溫習,學習積極的溝通方式,有矛盾或意見不一致時,要及時就問題做主動、坦誠的溝通,將矛盾有效化解。

    (三)避免對親情的一些破壞性行為

    在生活中,有一些行為,如過激的不理性的言辭、人身攻擊等不但會對親子感情造成破壞性的影響,尤其會給老人心理上帶來創傷。

    因此,應該避免這類破壞性行為的發生。

    (四)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如果你已經意識到,自己在對待父母的行為上有不妥,而且也付諸了很多的努力,但依然不能有效緩和感情,可以考慮尋求專業幫助,透過心理諮詢師的家庭治療,共同挽回親子關係。

    康德曾說,老年,好比夜鶯,應有他的夜曲。

    真正愛父母的人,會讓父母的夜曲始終輕鬆愉快,佳音繞樑。

  • 9 # 劉小健68172711

    杰倫從我十二歲陪伴我,到現在我已經30歲了。車裡有他百分之八十的歌。看見他感覺無比親切。買過德爾惠,美特斯邦威。他出新歌,我會等他第一時間購買,就像說好不哭

  • 10 # 呱呱吃瓜瓜

    帶爸媽去看周杰倫演唱會 ,就可以啦!

    我老婆非常喜歡周杰倫,但是我是外國人 不知道周杰倫是誰,所以她帶我去聽演唱會,現在我也是周杰倫的fans.

  • 11 # 玉蝴蝶001

    周杰倫的成功都是有原因的,不是隨隨便便唱唱歌就能紅的,1.從小在棍子下長大

    14歲時周杰倫父母離婚了。在單親家庭里長大的他,從小是媽媽和外婆帶大的,因此外婆和媽媽就成了他生命中最敬愛的兩位女人。3歲開始練習彈琴時,媽媽就看出他在音樂上的天分,因此對他的要求很嚴格,於是,童年的周杰倫被剝奪了玩的權利,所有的日子都是在鋼琴邊度過的。可每次練琴的時候,一聽到窗外同伴的嬉鬧聲,他就總是彈得心不在焉。於是,他母親就拿著一根棍子,站在他後面,一直盯著他練完琴。小杰倫不但乖乖地繼續練琴,而且以後無論老師多麼嚴格,再也沒有動過離開音樂的念頭。小時候周杰倫很調皮,被痛打是常有的事。他曾偷學過媽媽的簽名,好偷籤聯絡簿或成績太低的考卷,有時還會故意用口水把考卷分數弄得模糊一點,再跟媽媽說是被雨淋到。而在學校,考試成績沒到標準就會被打手心。還有一次被老師捏耳朵,直到上初中才稍好一點,所以小時候被打都已經習慣了。

    2.童年很孤單

    杰倫是家中獨子,個性內向害羞。小的時候他曾經想過能有一個弟妹可以陪伴,但他又覺得爸媽養他已經很累了,如果再多生一個,生活負擔會很重。獨生子的生活比較無聊一點,但也因為是獨生子,對人生的想法也會比較不同,很多事情只能自己解決沒人能幫忙,這讓他變得比較獨立。杰倫坦言,若有弟妹的話,他會變得比較會替別人想,童年不會無聊,每天可以跟弟妹一起玩,所以還是羨慕別的家庭有兄弟姐妹的。父母離婚後,讓他更加孤僻,不愛講話,因此玩伴並不多。大都是跟鄰居還有同學一起玩,不能說我自閉,但的確自己的間比較大。要他回憶小時候記憶最深刻的事,他居然說是外婆家裡養的大狗狗,因為小杰倫常常和狗狗玩,有時還想像自己是大將軍,把狗狗當馬騎。他說如果有了兄弟姐妹的話,他的人生想法也會跟現在不同。

    高中的風雲人物成了服務生

    周杰倫考上臺北淡水高中的音樂科後,因為彈得一手好琴,又很會打籃球,一下子成了學校裡的風雲人物,更是許多女同學心中的白馬王子,這時候的杰倫才開始有談得來的好朋友,而且在同學的鼓勵下嘗試自己創作歌曲,不少同學還搶著收藏。可當他的同學正緊張地準備考大學的時候,他卻仍然沉溺在音樂愛好之中。在一般人眼中,他的前途一片渺茫。因為在那時,一個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他最好的選擇是學習數學、自然科學和計算機,以便日後找份好工作謀生,而音樂則是有錢人的奢侈品。顯然,他們認為周杰倫奢侈不起。果然,1996年6月,高中畢業後的周杰倫一時找不到工作,便只好應聘到一家餐館當了名服務生。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把廚師做好的菜送到餐廳,再由女服務員傳到客人面前。這份工作看似簡單,可真正做起來卻並不容易。因為客人多了,就容易把菜傳錯。而一旦出了錯,服務生不僅要受顧客的氣,而且老闆還要扣發薪水。年輕時的周杰倫,說來有點自閉、笨笨的。高中英文老師以為周杰倫有學習障礙:“他臉上表情很木訥,我以為他笨笨的。這小子無法專心上數學、科學課,就連英文作業也荒廢。但周媽媽葉惠美卻注意到這個安靜又害羞的小孩,從小就對西洋流行樂或古典音樂特別敏感。他在學會走路前,就對音樂很敏銳。”她回想。周媽媽在他四歲的時候,就送他進鋼琴班學琴,而且他彈得不錯,像個鋼琴狂。高中鋼琴老師說,周杰倫十幾歲時,就可以即興表演。出了琴房,周杰倫是個再普通不過的青少年,當其他同學都在附近打籃球時,他卻一再重複地看功夫電影和打遊戲。其他人都忙著準備大學聯考,他卻是逃課、加倍練琴,人生漫無目標。

    音樂救了他,給他帶來幸運。有一位學妹幫他報名“超級新人王”這個臺灣的偶像徵選節目。該節目製作人後來和訝異不已的周杰倫聯絡上,要他參賽表演。但周杰倫不敢獨唱。最後,他幫一位想當歌手的朋友鋼琴伴奏。表演得很差。當時節目主持人吳宗憲一直都在尋找新人。他看了一眼那個緊張的鋼琴伴奏小子和歌聲像烏鴉叫的歌手,心想,算了吧!吳宗憲說:“我一點都不覺得好聽,那個歌手唱得真爛。”不過,他看了看樂譜:我從裁判的肩膀後頭,看了一眼樂譜,結果驚為天人。非常地複雜、做得很棒。錄完影后,吳宗憲走到後臺找周杰倫,他當時頭戴棒球帽,幾乎蓋住整個眼部。吳宗憲回想:我對他的第一印象,就是他很安靜、很害羞。我以為他自閉。吳宗憲簽下他,專職寫歌,一年半後,吳宗憲決定把阿爾發唱片的經營權交到他的朋友、同時也是歌手的楊峻榮手上,周杰倫才從幕後走向幕前,成為偶像歌手。3個月內,周杰倫完成了自己的第一張專輯。

  • 12 # 三寶聊八卦

    周杰倫,中國臺灣流行樂男歌手、音樂人、演員、導演、編劇、監製、企業家等;

    2000年發行首張個人專輯《Jay》。

    2001年發行的專輯《范特西》。

    2002年舉行The One世界巡迴演唱會。

    2003年登上美國《時代週刊》。

    2004年獲世界音樂大獎中國區最暢銷藝人獎。2005年憑藉動作片《頭文字D》獲得臺灣電影金馬獎、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人獎。

    2006年起連續三年獲得世界音樂大獎中國區最暢銷藝人獎。

    2007年自編自導的文藝片《不能說的秘密》獲得臺灣電影金馬獎年度臺灣傑出電影獎。

    2009年入選美國CNN評出的25位亞洲最具影響力的人物。2010年入選美國《Fast Company》評出的全球百大創意人物。

    2011年主演好萊塢電影《青蜂俠》。

    2014年發行專輯《哎呦,不錯哦》。

    2016年推出專輯《周杰倫的床邊故事》。

    他還涉足商業、設計等領域。2007年成立傑威爾有限公司。2011年擔任華碩筆電設計師併入股香港文化傳信集團。2017年6月,周杰倫妻子昆凌二胎產子。2019年08月20日,2019福布斯中國100名人榜釋出,周杰倫排第5。

    他從一名餐廳服務員成長為家喻戶曉的音樂天王,靠的是自己的努力和堅持以及對音樂的熱愛,周杰倫在接受美國《時代》雜誌專訪時說:“明星夢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其實,任何人都可以做,只要你肯努力。我之所以能有今天,就是我不服輸的結果。”周杰倫希望自己將來能成為一個時代性的音樂人,而非曇花一現。他做到了。的確,一個人不想做退卻的懦夫,就應該像蝸牛一樣,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 13 # 老將448

    多給父母講周杰倫的能量,他不光歌唱的好,人品作風正派,讓他們多聽周董的歌曲,慢慢地就讓周杰倫的形象深入心間了。

  • 14 # 悠悠娛樂君

    其實我倒是不用說明,因為爸媽與周杰倫同為70後,都知道周杰倫。周杰倫憑藉自己的才華多次登上春晚的舞臺。周杰倫第一次登上春晚是2004年的龍船,然後是2008年在春晚上演唱《青花瓷》,然後是2009年與宋祖英合唱《本草綱目》,然後是2011年和林志玲表演的《蘭亭序》,還有在2018年他表演的魔術和音樂混合的節目《告白氣球》。都說春晚是除夕時最火熱的節目,經常看春晚的家人們可能會對周杰倫這個人多少會有些認識吧。

    周杰倫最傑出的貢獻,是音樂上的貢獻,一首古典與現代音樂結合的《青花瓷》,對以後中國歌手的古風音樂創作產生了巨大影響。還有讓當代年輕人熟知的《煙花易冷》、《聽媽媽的話》、《紅塵客棧》和最近連同MV一起火爆的《說好不哭》等。他所拍攝的MV中,每一個MV都有一個獨特故事,蘊含著不同的情感。裡面也有很多明星和歌手的加盟,其中還捧紅了《紅塵客棧》女主扮演者古力娜扎和《說好不哭》女主三吉彩花。

    還有周杰倫和昆凌的愛情故事,他們共同舉辦的世紀婚禮,當時可是很長一段時間掛在熱榜新聞上,只要接觸網路的人,多少都會有些耳聞吧。

    不算他以上的才華,僅憑他曾出演過《滿城盡帶黃金甲》、《大灌籃》、《蘇乞兒》等電影,無論演技如何,他就已經給上一代的人多多少少留下了一些回憶。他曾經為電影演唱的《菊花臺》也曾經給大家帶來影響。如果爸媽不知道周杰倫,從這方面給他們做出提示,他們應該會多少回憶起一些有關周杰倫的事情。 周杰倫為音樂節做出了巨大貢獻,無論上一代的人怎麼評價和認識,我們這一代和任何一個喜愛音樂的人大多數應該會對他有所認識。

  • 15 # 獨家小編0

    周杰倫,中國臺灣流行樂男歌手、音樂人、演員、導演、編劇、監製、企業家等;

    2000年發行首張個人專輯《Jay》。

    2001年發行的專輯《范特西》。

    2002年舉行The One世界巡迴演唱會。

    2003年登上美國《時代週刊》。

    2004年獲世界音樂大獎中國區最暢銷藝人獎。2005年憑藉動作片《頭文字D》獲得臺灣電影金馬獎、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人獎。

    2006年起連續三年獲得世界音樂大獎中國區最暢銷藝人獎。

    2007年自編自導的文藝片《不能說的秘密》獲得臺灣電影金馬獎年度臺灣傑出電影獎。

    2009年入選美國CNN評出的25位亞洲最具影響力的人物。2010年入選美國《Fast Company》評出的全球百大創意人物。

    2011年主演好萊塢電影《青蜂俠》。

    2014年發行專輯《哎呦,不錯哦》。

    2016年推出專輯《周杰倫的床邊故事》。

    他還涉足商業、設計等領域。2007年成立傑威爾有限公司。2011年擔任華碩筆電設計師併入股香港文化傳信集團。2017年6月,周杰倫妻子昆凌二胎產子。2019年08月20日,2019福布斯中國100名人榜釋出,周杰倫排第5。

    他從一名餐廳服務員成長為家喻戶曉的音樂天王,靠的是自己的努力和堅持以及對音樂的熱愛,周杰倫在接受美國《時代》雜誌專訪時說:“明星夢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其實,任何人都可以做,只要你肯努力。我之所以能有今天,就是我不服輸的結果。”周杰倫希望自己將來能成為一個時代性的音樂人,而非曇花一現。他做到了。的確,一個人不想做退卻的懦夫,就應該像蝸牛一樣,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 16 # 島城熙陽

    周杰倫,萬千青少年為他的歌聲而痴迷、崇拜的一位天皇巨星,對母親葉惠美有著似海深情,因為在他最孤獨最無助的時候,是媽媽用溫暖的臂膀支撐著他。所以周杰倫一直說,“只要媽媽高興,我願意為她付出一切!”

    音樂天才 破裂的家

    周杰倫出生於1979年1月,媽媽葉惠美是臺北淡江小學的美術老師,爸爸是淡江中學的物理老師。周杰倫4歲讀幼稚園時,葉惠美把他送到淡江山葉幼兒音樂班學鋼琴。

    平時活潑好動的小杰倫一站到鋼琴面前,竟是出奇的安靜,聽老師彈奏一遍自己就能復彈出來,老師告訴葉惠美,這孩子很有天分!

    為了培養杰倫的音樂素質,葉惠美主張拿出家裡全部積蓄為杰倫買一架好鋼琴,請最好的鋼琴老師為杰倫輔導。而杰倫的爸爸則認為不必這麼認真,男孩子嘛,隨意一點,沒必要拿出全部積蓄投資。最後,葉惠美還是揹著丈夫為杰倫買了一架鋼琴,弄得杰倫爸很不高興。小學三年級時,杰倫偶然聽到世界名曲《天鵝湖》,被大提琴憂傷悽美的曲調迷住了,葉惠美沒和丈夫商量又為杰倫購買了大提琴。

    杰倫爸對妻子葉惠美“孤注一擲”的做法嗤之以鼻,他回家就指責葉惠美的不是,家庭裡的溫馨越來越少,爭吵越來越多。杰倫不知道爸爸為什麼總要找媽媽吵鬧,他用自己稚嫩的詩行記下他的困惑和傷感:

    從小到大隻有媽媽的溫暖 為什麼我爸爸那麼兇

    如果真的我有一雙翅膀 兩雙翅膀 隨時出發

    偷偷出發 我一定帶走我媽媽……

    這傷感的詩行杰倫後來為它譜了曲,就是那首令萬千歌迷傷感的《爸,我回來了》。

    周杰倫初中二年級時,父母終於離婚。14歲的周杰倫寫道:“爸爸媽媽彼此沒有愛,難道這就是生命的真諦?”沉默、倔強和叛逆已經塑造了另一個周杰倫。

    世人不識君 苦悶中的徘徊

    周杰倫有音樂天賦,但功課卻很糟。高中聯考總分只有100多分,連普通高中也沒考上,前途一片黯淡,母子倆相對無言,難道兒子就這麼完了?恰好淡江中學第一屆音樂班正在招生,周杰倫考上了。

    因為彈得一手好鋼琴,拉得一手好大提琴,又時常活躍在籃球場上,周杰倫成為許多女同學關注和談論的物件。但是,周杰倫卻常常面無表情,很少露出一絲笑容,除了音樂成績出類拔萃以外,其它科目成績幾乎全線紅字,老師們紛紛認為他智力低下,他的英語老師甚至直言不諱對葉惠美說周杰倫有智力障礙。葉惠美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她還是決定要把杰倫培養成才,至少當一個鋼琴師吧。葉惠美沒有指責杰倫,她認為杰倫走到今天冷漠、叛逆的地步是家庭的不和睦造成的,並且深信自己的孩子沒有智力障礙,於是她嘗試用姐弟式的關心來“馴服”周杰倫,規定自己“三不”:不嘮叨、不指責、不脅迫兒子。

    果然如老師們的預測,周杰倫沒有考上大學。葉惠美多方打聽後,鼓勵杰倫去考臺北大學音樂系,結果他沒有被錄取。周杰倫咬著牙考第二次,還是失敗了。媽媽和外婆外公都為杰倫的前途擔憂,這孩子究竟將來能幹什麼呢?

    極度迷惘的周杰倫無所事事,只好等待服海軍兵役,這期間,竟得了僵直性脊椎炎,令人沮喪的是這種病無法根治,只能靠藥物緩解,到了晚期全身甚至會像殭屍一樣僵硬,也可能導致癱瘓。葉惠美和外婆說起杰倫就垂淚。

    母愛呵護下 一飛沖天

    病緩解一些後,周杰倫到一家餐廳打工,作為端盤工的他因為時常打翻菜盤,每個月的工資幾乎被扣掉了一半。餐廳中有一臺鋼琴,一次閒暇時周杰倫彈了一曲《肖邦舞曲》,把老闆驚呆了,老闆靈機一動,叫周杰倫不要端盤子了,就在餐廳彈琴,然後請來電視臺記者炒作,不但使得餐廳生意火爆起來,還節約了一大筆請鋼琴師的費用。

    葉惠美感受到了杰倫的音樂潛能,她替兒子在臺北星光電視臺娛樂節目“超猛新人王”報了名。周杰倫精心創作了一首歌曲《夢有翅膀》,但他對自己的演唱實在沒信心,請了一位歌手演唱。演唱者不能理解他的曲風,而他的鋼琴伴奏又顯得怪異,弄得臺下聽眾噓聲一片,初出茅廬的一場表演徹底搞砸了。

    葉惠美急了,性格內向的她鼓起勇氣找到了主持人吳宗憲,把《夢有翅膀》的曲譜拿給他看。吳宗憲當時是臺灣阿爾發音樂公司的老闆,他對周杰倫的第一印象並不好,應付似的拿起曲譜掃了一眼,卻是眼睛一亮,歌譜不僅抄寫得工工整整,而且譜得十分複雜。慧眼的他立即改變了主意:“這孩子還可以,明天叫他到我公司來上班!”

    周杰倫進了音樂公司任音樂製作助理,在媽媽的鼓勵下,每天主動幫同事們買盒飯,大家對這個沉默寡言但又勤快的小夥子有了好感。而葉惠美總擔心杰倫冷漠而倔強,又不善言辭,生怕他無意中把老闆和員工們得罪了,於是常常在下班時間站在公司門口,準備一些可口的比薩、炸雞送給員工,請他們包涵杰倫。一來二往,葉惠美對公司員工比周杰倫還熟悉,同事們都知道周杰倫有一個好媽媽。

    周杰倫很快創作出大量的歌曲,但讓吳宗憲感到不可理解的是,他創作的歌詞總是怪怪的,音樂圈內幾乎沒有人喜歡。一次,周杰倫又拿著自己的得意之作送給吳宗憲審讀。這次吳宗憲連看都不看,便將那首歌曲揉成一團,隨手丟進身邊的垃圾桶裡去了。周杰倫的眼淚禁不住流了出來。

    是放棄還是繼續?媽媽每天來公司門口已經成為一道風景線,如果放棄,太對不起媽媽了,周杰倫硬著頭皮支撐著,他吃住都在辦公室,以每天一首歌的速度進行創作。葉惠美每天晚上都到公司看望杰倫,望著日漸消瘦的兒子,她強忍著不讓自己的淚水流出來,儘量說一些鼓勵的開心的話,然後將杰倫換下的髒衣服拿回去洗乾淨。一連一個多月,吳宗憲每天早上八點鐘上班時,總能準時見到周杰倫新的作品。終於,他被這位小夥子的勤奮和天賦深深地感動了,他“嗅”出了周杰倫的歌曲隱隱有一種味道,答應找歌手演唱他創作的歌曲。

    吳宗憲將周杰倫的《眼淚知道》推薦給天王歌星劉德華,劉德華看了一眼就拒絕了。不久,又將他的《雙節棍》推薦給火爆華語歌壇的張惠妹,沒料想,張惠妹也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吳宗憲決定給周杰倫最後一次機會,讓他自己演唱自己創作的歌曲,如果這樣也不行,他就只好請周杰倫走人了!他將周杰倫叫到辦公室,十分鄭重地說:“阿倫,給你10天的時間,如果你能寫出50首歌,而我可以從中挑出10首,那麼我就幫你出唱片。”

    老闆的話刺激得周杰倫興奮不已,他打電話告訴媽媽後就跑到街上買回一大箱泡麵。他想,就是拼了命,也要做最後的搏擊。

    周杰倫熬紅了雙眼如約寫出了50首歌曲,而且每一首都寫得結構合理,譜得工工整整。吳宗憲終於有了讚許的笑容,他挑選出10首,2001年初製成了周杰倫的第一張專輯《杰倫》。

    公司對這張唱片沒抱多大希望,能收回製作成本就算不錯了。然而《杰倫》橫空出世後,猶如一場猛烈的颱風橫掃臺灣,很快被歌迷搶購一空。《杰倫》一舉奪得臺灣當年最佳流行音樂演唱專輯、最佳製作人和最佳作曲人三項大獎。《杰倫》的成功讓公司始料不及,讓臺灣的歌星們大跌眼鏡,紛紛詢問哪裡冒出來的周杰倫?如果說第一張專輯小有成就的話,那麼,周杰倫第二張專輯《范特西》已經形成了風暴,席捲了大陸、港臺、東南亞整個華語歌壇,各種大獎紛至沓來。

    周杰倫終於成功了,他深深明白,沒有媽媽黑暗中明燈般的溫暖,他支撐不到今天,媽媽為他一直未再嫁,點點滴滴都是舐犢之情。他將所有的收入都交給媽媽掌管,儘管自己有了公寓,每個週末依然回家,同媽媽、外婆一起享受天倫之樂。葉惠美更是百感交集,當年丈夫的譏諷、老師的搖頭、生活的艱辛都隨風而去。

    葉惠美退休後,周杰倫總擔心媽媽寂寞,只要在臺灣,他都回家同媽媽住在一起。週末時,他會約上媽媽一起去看午夜場的電影,媽媽喜歡看經典片,周杰倫就陪著看,而周杰倫喜歡看的前衛片,葉惠美也陪著兒子看,幸福的暖流縈繞在母子心間。周杰倫的第四張專輯就叫《葉惠美》,這是兒子獻給母親的禮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到底為什麼要談戀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