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藍色博物館

    老子看到非得氣死不可,“善者不辯,辯者不善”出自老子的《道德經》:“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更多的是無為不爭,道德經中有句名言,上善若水,什麼叫善者,就是有若水般的品質,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惡,才是善者。喜歡和別人辯論的人剛好相反,他們往往認為自己的觀點是對的別人的是錯誤的,始終把自己放在一個高度上,這與無為不爭的觀點是明顯相反的。真理不是辯出來的,而是客觀存在,無需辯論。善者不辯,善良有能力的人不去與別人辨別過多,也不會去告訴別人這件好事是我做的,我有多麼強大的本事,多有幹事的能力等……他往往是在埋頭做事,是一個實幹家,是一個務實的人,一個與世無爭的人,一個能夠讓人放心的人,他總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把事情做好而不邀功,他不會因為自己做好了一件大事而去要求賞賜。辯者不善,那些天天與別人辯論的人並不是真有能力的人,他們與別人辯論處處表現自己的能力,表現自己有多麼棒,其實是一件很是愚蠢的事情。因為賢良的人從他們的舉止言行就會知道這個人其實有沒有真正能力,一般來說不能擔當大事。這種人就好似古代“紙上談兵”的那個趙括一般,嘴上說說還可以。

    被冤枉了就得辯白,因為冤枉是一種惡,如果好人縱容這種惡不去辯論,那他也就不善了。

  • 2 # 雲太吉茶葉

    辯者不善,善者不辯,這裡所說的善其實有好幾種意思。

    善良的意思,這個在古代似乎很少使用。

    善於的意思,這個意思是善這個字在古代最常見的意思, 古代的善,本意就是擅長。

    善,還有一種意思,就是達到了某種思想境界。

    所以老子這句話在我的理解裡面是這樣的,善者不辯,辯者不善。意思就是達到善的境界的人,也不會辯解自己的錯誤的。會勇於承擔自己的錯誤。

  • 3 # 佛系小米蟲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這句話反映了道家:無為不爭的思想。因為不爭所以不可戰勝,我的理解真善者,不用言語標榜自己,不靠紋飾,裝點自己,本真顯露不用辯白什麼,如果用語言來誇耀自己善良的人,已經離真善很遠了。你問題中說的被冤枉了不辯解,已經不是老子說這段話想要闡述的道理了。這是另一種情況了。

  • 4 # 自在192460673

    “老子”的層次有限,辯也辯不出什麼東西來。被冤枉了,六道眾生必須“辯”。在佛法上也是一樣,有【辯經的地方】你能達到不辯的層次,那你得修成【正果】了。就無須辯了。阿彌陀佛!唵達利唆哈!唆哈!唆哈!

  • 5 # 馱媽房車俱樂部CEO

    我們先從被冤枉說起吧!我們分析問題時不能一概而論,不同的冤枉我們要以不同的相對應方法來處理和應對。第一,是什麼冤枉事情?會不會構成犯罪或者聲譽上的損失。

    如果是,那必須要澄清。如果冤枉你的人是故意的,你還有必要給予他相對應的警告和懲罰性的行動。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扼制他以後繼續冤枉你。這是自當防衛,對惡人你永遠都不能手軟。同時建立自己低調的威嚴。

    如果不是,那就量事而行吧,口頭警告一下就好,不需要和這些人去辯論什麼,只會浪費你的精力而已,毫無價值。做好自己,建立自己良好的作風,持之以恆,君子坦蕩蕩,認識你人自然明白你是冤枉的,不懂你的人,你有必要和他們解釋嗎?有嗎?有嗎?呵呵!第二,特殊的人,特殊的用意,特殊的分析處理。

    你老爸老媽不明事理,狠狠的冤枉你,該怎麼做?我就問你好了,要做孝子還是逆子?你會怎麼做都會將你這個人的修為涵養表露無遺。

    如果你的上司在他上司面前冤枉你,呵呵!相信十個有九個都馬上誠懇表示接受處罰和檢討吧,如果你是第十個,唉!算了,奉勸你老老實實回老家放牛吧。第三,深度分析。能看到這裡的朋友,恭喜你!如果看完第三篇還不由衷的鼓掌,算了,你也回家放牛吧!呵呵!先開個玩笑不要介意哦!開始啦啊!任何的事情都會有兩面性的,壞的事情,冤枉你的事情。不盡然是壞事,為什麼這樣說呢?壞事就是讓一個人走向成熟的最大原動力,痛苦最能磨練一個人心智。這裡所說的是沒有成熟的人。而對於一個磨練好心智的成熟人來說,壞事也是好事,他會利用處理壞事的機會將自己的處理能力,包容力,領導力,團結力,等等正能量的力量自然的流露出來,記著!是自然的,一定要記住!所以壞事就是讓你彰顯自己整體能力的練習課。也是讓別人看到你的價值的時候。有掌聲嗎?呵呵!哪好,我們現在來說說聖人老子的話。

    善者不辯,前面已經說過,君子坦蕩蕩,無傷大雅的小冤枉能沾得上君子的身嗎?對吧!前提必須是無傷大雅的,如果被人冤枉殺人,相信老子也要辯吧,是嗎?

    辯者不善,更加簡單咯,不停去為那些不必要的對錯,無傷大雅的小矛盾,小冤枉去斤斤計較的人能和修為涵養沾邊嗎?

  • 6 # Lauzi

    如此期望把老子的智慧用於個人社交解惑,很遺憾,出於兩種誤解:

    老子此話提到的善並非善良,道德經論述的是自然之道,自然無善惡可言,善惡是人為編造的說法、或從西學舶來的超自然理念。此話的意思實為“善辯者不辯、不善辯者辯之”,或者善為者不為、不善為者為之,無為就是道德經五千言的要點。換言之,跟你是否被冤枉沒啥關係。

    從普通讀者到精英學者,解讀道德經一個共享的誤解就是不分道家出世和儒家入世的區別。出世就是小國寡民幾乎零社交,“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被冤枉顯然是社交的結果,那就不該是老子的事。社交被冤枉了應該到孔子的論語中去找智慧,甚至可以到孫子兵法中去找對策。

    那麼,老子的出世智慧如何操作?“善者不辨”的前提是雙方、各方都自覺做到出世、“鄰國相望”,自然無需爭辯,從而人人做到為人無為。這就是道家不能再簡單的出世哲學、自然之道。當然,認知了老子出世的智慧並不是說它對你我的社交沒用,相反,孔子的倫理之道關係禮讓社交不爭正是來自老子的無為之道。去琢磨下這句話:孔子之道就是有為地實施老子的無為之道。

  • 7 # 陳廣逵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出自《道德經》第八十一章,“辯”的意思不是“受冤枉了辯解” ,而是“巧辯” “狡辯”,是“花言巧語”,“不辨”是“不爭”的品德表現。

    下面是我對該章的解讀,大家可體會其中的“不辯”。

    [原文]

    聖人不積④,既以為人己愈有⑤,既以與⑥人己愈多。

    [通釋]

    真實的話不美好,美好的話不真實;善人不靠巧嘴利舌,靠巧嘴利舌的人不是善人;明智的人不爭鬥,爭鬥的人不明智。

    聖人不積聚,把利益送給了別人自己更富有,把利益讓給了別人自己更充實。

    天道是向萬物施利而不損害萬物,聖人之道是促成好事而不與別人爭利。

    [註釋]

    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真實的話不美好,美好的話不真實。信言,真話。信,真。美言,美好的話。   

    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好人不靠巧嘴利舌,靠巧嘴利舌的不是好人。善者,好人,有德之人。辯,辯解,有口才,會說話,這裡是“詭辯”“巧辯”之。

    ④聖人不積:聖人不積聚。積,積累,積聚。   

    ⑤既以為人己愈有:把利益送給了別人自己更富有。既,已經,在……之後。以,介詞,把。“以”後省略了指代給別人的利益的“之”。為,讓給,送給。己,自己。愈,更加。有,富有。   

    ⑥與:給,交給,讓給。

    ⑦天之道,利而不害:天道是向萬物施利而不損害萬物。本句是一個判斷句,通釋後變成一個單句,故標點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利,用作動詞,施利,給利益。害,用作動詞,加害,造成危害。

    [意義歸納]

    本章圍繞“為而不爭”的聖人之道符合“利而不害”的天道講道理,倡導 “為而不爭”的美德。本章分為三層。

    第一層:以對比的形式推崇“信言”“不辯”與“不博”的品質。

    第二層:稱讚聖人奉獻而“愈有”“愈多”。

    第三層:得出“為而不爭”符合天道的結論。

    [考辨]

    關於“知者不博,博者不知”以往的解釋或自相矛盾,或含混不清。 “知”,許多學者把它解釋成“知道”的“知(zhī)”。這個問題我在第二章已經談了,第五十六章的“知”也是這樣處理的。

    知者,聰明的人,明智的人。知,同“智”。“知者”與“不知”另參見第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的註釋。 “博”,許多學者把它解釋成“知識廣博”,這在邏輯上是說不通的:老子的知識廣博否? “博”有“賭鬥”“爭鬥”之意。博,賭鬥,鬥,較量。

    用“不爭鬥”解釋“不博”,既符合老子的一貫思想,也與本章主旨一致。

    從邏輯角度來分析一下,是“知(zhī)者”還是“智者”,是學識“不廣博”,還是“不賭鬥”“不爭鬥”。“知者”與學識“不廣博”,抑或“知者”與“不賭鬥”“不爭鬥”有沒有必然聯絡?答案是,不存在必然聯絡;“智者”與學識“不廣博”有沒有必然聯絡?一定沒有必然聯絡;那麼“智者”與“不賭鬥”“不爭鬥”有沒有必然聯絡呢?答案是,一定有必然聯絡。

    《戰國策·魏策》引用本句時,把“既以為人”寫作“盡以為人”,一些學者以此作為參考,把“既”解作“全部”。我不贊同這個解釋——“全部”都給了別人,自己怎麼還會“愈有”“愈多”?

    [解讀與點評]

    我們知道,《道德經》是寫給士以上人看的,最普通計程車是大夫一級官員的“預備役”,士就是官僚群體中的成員。顯然老子看慣了當時官場的爭鬥,對此有正確的認識,為士大夫們開出的一劑良藥。

    “信言”是質樸之言,是未經加工的語言;“美言”多是經過刻意雕琢“為”之而成。真實的話因為沒有經過加工,所以並不美好,而且可能不好聽;美麗的言辭動聽,但是經過加工的語言,不是真話——當然,“善言者”仍可以“無言”的方式表達得“無瑕謫”(第二十七章);真實的話雖不美好,可能不受聽,但可以表達得讓人不反感。雖然人們習慣於聽好話,但是要知道好話往往水分很大。

    善者不會用花言巧語美飾自己,不會強詞奪理為自己開脫。好人不會憑藉言辭去博取別人歡心,不會憑藉言辭表現自己;憑藉言辭去博取別人歡心,憑藉言辭去表現自己的人不是有德之人。巧口利舌的善辯者無理也能辯出三分,巧口利舌可以把不好的事物說得天花亂墜,但它與事實不符。 與人較量、爭鬥不是明智之舉,明智的人從來都不與別人爭鬥。因為鬥則兩敗俱傷;相反,不爭不鬥,和則共贏——“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

    “博”有“爭鬥”之意。“不爭鬥”是老子倡導的。爭強好勝,大抵是人的天性。老子告誡人不爭,但實際上幾乎很難找到不爭的人。

    “信言不美”“善者不辯”“知者不博”都是不爭的品質。不巧言,不狡辯,不賭鬥,皆為“不爭之德”(六十八章),也就是“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不爭當然就是“和”,此“和”正是“衝氣以為和”(第四十二章)之“和”。

    歷史與現實不斷以正反兩方面的事實驗證著老子的“藥方”。從這一點來說老子的“不爭”“不鬥”之“和”的學說與儒者宣揚的中庸之“和”本質上並無區別。如果有誰非要說第八十一章收束全篇有什麼特殊含義的話,老子是在勸導士人不但要維護天人之和,還要維護人人之和。“和”則是《道德經》中滲透出的一個重要主題。

    “聖人不積”到像第七十九章的“執左契而不責於人”。“聖人”之“不積”就是“不聚斂”“不貪佔”,就是不把天下看成是自己的。這也正是“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第七章)的通理。不該自己獲得的利益爭來了也不會長久,本該自己獲得的利益讓出去可能會換來更多的利益。聖人不為眼前的利益所惑,“既以為人”“既以與人”,反而獲得的利益更多、更大。

    聖人的“為而不爭”,實際正是“順天之利不相傷也”(王弼語)。“天之道,利而不害”與“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並不是簡單的並列,實際是相類的比較,是鼓勵效仿“聖人之道”。“天之道”是“聖人之道”的參照,因為像“天之道,利而不害”一樣,“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從這個角度看,這種表達與第十五章、第二十四章、第三十六章、第四十五章點評中說的“平喻”很相像。

    聖人之道,所為的一定是對百姓有利的事;而且還不與人爭利,不與自然抗爭。

    本章的“天道”與“人道”既有區別,又有交融。此“天道”是自然生髮出來的,此“人道”是聖人在主觀支配下遵循天道的軌跡,是一個動態執行的過程。它們的交融點是“為而不爭”與“利而不害”,“為而不爭”當然是“利而不害”。

    第六十八章也談到了“不爭之德”,“為而不爭”當然就是“不爭之德”,“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也是“不爭之德”,因此才有“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第二十二章)的結果。 從“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中透露出,老子提出的“無為”並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無為而不無不為”(第三十七章、第四十八章)只是此“為”要以“不爭”為前提。

  • 8 # 海明樸記

    其實理解了老子這段話的意思,就不會有被冤枉了辯不辯的糾結了。

    這句話出自《道經》最後一章中,對"言表”與"內識”的論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在解讀理解上,第一句基本分歧不大:真話常常沒有華麗的詞藻,不怎麼順耳;而言詞華麗悅耳的說辭常常不是良言。

    第二句,"善者不辯,辯者不善”,辯是辯解或巧辯,善有兩種解釋,善良或擅長,理解上要看對通篇《道德經》的理解程度了,實則兩種解釋是一種意思:

    1,善良的人常常不善於辯解,善於辯解的人往往不善良;

    2,擅長的人,常常不會詭辯,巧辯的人一般不專業(因為不專業而以強辭奪理以狡辯的方式而堅持自己的錯誤主張)。

    罔顧事實、規律,為了辯"贏”而辯,而爭,不管動機如何,結果都會將人們引向錯誤的方向,這樣的人是善良的人嗎?所以“智慧出,有大偽。這兩種解釋的都對,最終理解的意思都應該是第一種。

    第三句,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精通的(某一領域)的人一般不廣博,具有廣博知識的人往往不精通。

    閱讀並理解《道德經》應該堅持句不離章,既不能一知半解,也不能過分解讀,更沒有必要"跪著聖賢"去解讀。如果堅持理解為,善辯者不辯,不辯者常常善於辯論,那就是老子的話不對,就沒必要按他的話去做。但遺憾的是,老子《道德經》都是很樸素的哲理,在引發讀者思考的同時,常常令人豁然開朗。

  • 9 # 螞蟻之瞳

    中國的聖人,不管是道家還是儒家,貌似都對能說會道者持批判態度。“巧言令色,鮮矣仁”,“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道家更是強調無為不爭的生存哲學。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這裡的“善”應該是善於、擅長的意思,即“善辯者不辯,辯者不善辯”,頗具辯證色彩。

    道家是出世的,深諳“無為”之道的老子寄心於天地之外,自然是不屑於辯解的,到了莊子那乾脆就不帶著人類一起玩了,而“善者不辯”的把戲貌似只有聖人能玩得起,芸芸眾生的我們無理還要佔三分呢,更何況是受了冤枉。“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生之艱難,問心無愧又如何,問心有愧又如何,聖人未可深信,眾生豈足深責。

  • 10 # 和光同塵56519696

    除非你想好了退路,做好了最壞打算,再抗辯。辯解時最好先壓住氣,個別小聲談,談不攏。那就守著人最多,官最大的地點,挑戰。成功,你將象八旗子弟一樣,獲得抬旗的機會。那些想吃定你的,放棄了想法。你將獲得尊嚴和尊重。反之,主動按退路走。不打無準備之戰,如果不把,前因後果,上上下下,前後左右的關係理順弄明,儘量當順民。人人都有軟肋,當個有心人,關鍵時刻,那就是你救命的稻草,。靠誰不如靠自己。好腦子不如二指筆頭,記好變天賬,雨雪不溼鞋。

  • 11 # 嗨嗨希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善者,是指善於開動腦筋的聰明人。不辯,是指,不爭吵或不爭功,因為聰明人知道“槍打出頭鳥”的道理。辯者不善,同樣是指愛爭吵搶功勞的人,不善於處理人際關係!這句話同樣也始終貫穿著老子“不爭”的中心思想。

  • 12 # 一些魚

    提的問題太幼稚,提這樣低階的問題說明根本就沒看過道德經,非要弄出一些看似有聯絡,其實壓根就不是一回事的問題來,沒有什麼實際意義,除了誤導人,沒啥好處!

  • 13 # 肖小平15

    人生中遭遇的任何事,沒有不是從因果上來的。種啥因得啥果,人迷了,當果來時,不明白這是自己種的因,自己搬的石頭砸的自己的腳,反怨石頭。所以有冤枉的想法,是不懂因果。

    我有個學習點,有幾個人總是不服我,和我對著幹,無理取鬧。一開始我很生氣,後來明白是我過去不服別人的反噬。以前自己啥也不是,卻不懂裝懂,對人七個不服八個不忿,把人克得東倒西歪。再舉個例子,我家被偷多次,我反省知道了,過去自己幹過這樣的事。自己釀的苦酒,自己喝吧。這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實際上,果報是來消除我們以前造的罪孽的。

    若逆事來了,要樂呵呵地受過去,認為是應該的,這事就一了百了了。若辯駁不服,認為自己有理,心生怨恨,這件事雖然過去,將來必會捲土重來,正是因為受而未了的緣故。

    讀老子道德經,不達透世事因果,就難以領會聖人的真實義。

  • 14 # 廬山心靈真語

    關於受委屈

    一方面,為自己辯論是必要的。

    許多所謂的“老實人”總是說:“不管別人怎麼說,我只要問心無愧就好”,這種想法固然值得肯定,但有時只是逃避衝突、畏懼溝通、懶得解決問題的託詞而已。

    老實人的短板往往就在溝通上,應該挑戰自己離開“舒適區”,嘗試去跟誤會自己的人溝通,不然會變得越來越悶,封閉自我,而心裡積累的怨恨也越來越多。

    這就是為什麼有些平時看起來很老實的人,某一天卻做出很過激很可怕的事。

    另一方面,受不得一點冤屈是不成熟的表現。

    如果在受到誤會、誹謗時能不憤怒,能忍住不去到處為自己辯解,的確是難得的胸懷和坦蕩。正如孔子所說的:“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日久見人心,清者自清,別人總會知道你是什麼樣的人,要相信天道報應不爽,如果不懂得平靜和放下,總是活在憤怒和傷痛裡,或者用過激的情緒和方式為自己辯解,反而顯示出修養和心胸不足。

    “辯”的真實含義

    不要誤解了“辯”的含義,老子和莊子的確是特別反對“辯”,不過他們所指的不是為自己辯解,而是喜歡鑽牛角尖,陷入言辭、理性、邏輯的執著裡。

    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

    莊子說:“道不可言,言則非也”;

    佛家說:“言語道斷”;

    基督教神學家蒂利希認為“存在”,也就是道或上帝,超越存在和不存在,超越人類任何的言說,那一位“終極者”是完全的“他者”。

    儘管各自不同,但他們都強調真理的不可言說,這是各大神秘主義流派共同的基本信念,如果有時間還可以列舉出更多來。

  • 15 # 讀書思考筆記

    分情況,1.你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或者面子。2.你是為了集體的利益。3.你是為了對方的利益。後兩者需要辯,第一種又分為兩種情況,這利益你該不該得,面子是否關係到家族的榮耀。是你該得的,努力辯駁,拿回來,維護家族和祖國的榮耀。不該得的,就沒有必要爭了。但是又要儘量把自己的利益看淡一些,把思想提高到為人民服務的高度上來,這樣你的心胸才會更加開闊。比如考到什麼證書什麼博士,學成了英語,這些只是工具,不是你用來炫耀的,是用在更好的為別人服務的。為別人服務就是愛國,路燈壞了,自己買一個裝上去,有人問路,直接帶到門口,辦公室的座椅壞了,自己修好,見到有垃圾,積極撿到垃圾桶去,路邊的腳踏車倒了,扶起來,無論誰闖紅燈,自己永遠等到路燈亮。這就是愛國,就是善,上善若水,水利萬物二不爭。大部分人把自己理解為把自己的情緒壓制下去,叫不爭。卻沒有理解利萬物能化解於氣。善則生陽,一旦陽氣足了,人就樂觀,一個樂觀的人基本不會去跟人爭論什麼吧。

  • 16 # 幕後老牛

    明辯事理,做正直的人。

    事非曲直,要辯清楚,一定要站在正確的立場上。用良好的心態面對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問題。

    辯論,是想要探討,目標明確,為了提高,而不是為了自我,正身修心,養性育德就在日常生活中體現。

    經常會在許多的場面看到爭議的人,辯論事物,如果是仔細聽說,認真思考,不難發現,有修為的人,均具有一定的知識性,總是能夠利用豐富的知識,客觀的看待問題,理性的化解問題,善意的處理問題。勝在修為。

    其實,通過了辯解,增長了知識,提高了認識,也是好事。不過總有些人,感到不滿意,那就要慢慢的學習,妥善處理好問題。

    國學有識,有德,有智慧,只要肯學,就會有不一樣的人生觀。修身養性是長期的事,只有知識,才能豐富人生。

  • 17 # 孟珍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老子道德經中的這八個字,以我的理解是這樣的。首先這個善不是指善良,而是知道,明白懂得的意思。辯則是解釋,表達,說明,闡述的意思。善者不辯是說真正懂得事理和道理的人,一般不去給人過多的辯解,不去多費口舌。因為自己已經懂了,照著道理去做就是了。辯解是讓別人明白的,別人鑽進牛角尖硬不要明白,自己也就沒有必要去浪費那個精力了。後一句辯者不善是說越是好說之人越不懂,越一知半解越想讓人覺得他懂了,所以才去說去辯去解釋去闡述。顯示出他的知道和高明。其實真正知道的人根本就不吭聲。象這句話,我在此說,在這兒如此解釋,或許早有人笑話我了。一知半解不懂裝懂才來這兒冒充知道的,真正知道的人人家只是自己去做了,根本無暇多給我們解釋。我等俗人吃不太準才拿來此處討論的。按我這種方式解讀,這八個字跟後面說的受冤枉以及之後的辯解根本不是一碼事兒。連不到一塊去。受了冤枉,該說還得說,該辯還得辯,別生拉硬扯地去用聖人的八不挨的話故意難為自己。

  • 18 # 書香劍雨任我自逍遙

    對於老子的觀點,我也不贊同,但是劍雨想說的是:能辯就辯,但對方無可理喻就不要辯。

    一,能辯就辯。

    如果是在單位,建議你能辯就辯。幹嘛不辯?我沒錯憑什麼冤枉我?但話要好好說,有時說不通就用寫信,發郵件的方式來澄清事實。

    二,對方無可理喻就不要辯。

    生活中往往會遇見這種人,你辯也無用,還不如忍一忍,也沒啥,吃虧是福啊!

    說個不好聽的話,就全當自己被狗咬了,我們還能咬狗一口嗎?

    三,視具體情況而定:親友之間辯,即便你贏,但還是傷感情,還不如哦過一點時間之後,等大家心平氣和之後輕描淡寫的說說。上下級之間辯,老闆上級死不承認的。胡攪蠻纏者別辯人家是精神病你和人家爭什麼高低呢

  • 19 # 當年青山

    這個問題很有討論意義。意義的關鍵不在於提問者的困惑。而是困惑外折射出了許多人讀書學習的通病: 未了解言者的初衷和脫離了上下文來機械性地解釋一句話: 每個人每天要說很多話,即有廢話,又有有用的話。老子嘔心瀝血的智慧結晶《道德經》,不敢說句句皆經典,但肯定句句皆有其指向性。書中涉及“修身(為人處世),治國(政治),軍事,養生”四個方面。“善者不辯,辯者不善”出自第八十一章,全文內容是:“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意思是:“真實的話不漂亮,漂亮的話不真實;有德的人不巧辨,巧辨的人無德;智慧的人不會與人爭;與人爭的人沒有智慧。聖人沒有自己的積蓄,他盡力去幫助別人,自己反倒更充實;盡力給予別人,自己反倒更豐富。天道是有利萬物,而儘量不去傷害;聖人之道,是認真為人民服務,而不和人民去爭”所以全文的指向性是“政治”:用“天道”來教化“王道”(聖人即王),天道是利萬物而不傷害的。聖王又需做什麼才能順“道”而行呢?老子提出了“言者不美;善者不辯;知者不博”三點:總結為一個詞是“不爭”。而“不爭”的物件就是“天下庶民”。

    老子為何會提出“不爭”的聖王之道呢?其實“不爭”和“不為”都反映了老子消極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他提倡“不爭”,恰恰說明當時的聖王“愛與民爭”;提倡“不為”,恰恰說明當時的聖王“亂為”。而導致天下之大亂,人民受傷害。更擊中要害的是,作為周朝前期幾百年的官員世襲制也被打破,老子的“禮官”也做不安穩了,更不能保後世子孫衣食無憂。於是,棄朝而歸隱。 結合上下文和老子的社會背景,坎坷人生之路看,就能明白,為何老子會說“善者不辯,辯者不善”。因為他也是個失去官職,而官場不順的人,他的政治思想,也是借“天道”來譏諷讓他鳳凰落水成野鴨的“王”。畢竟負能量太多,吐吐槽也有益於身心健康。只是,老子在周朝本就是圖書館館長,書看得多,博學,文筆又好,說服性自然強,同時他隱居後還傳出了西出函谷關而不知所蹤的傳說,更添了幾分神秘色彩。中國人向來覺得越傳奇越牛叉。甚至後來的道教徒還傳出了《老子化胡經》,說是老子西行去了古印度,和當時的釋迦氏講道,才創辦了佛教。這些自然讓二千年後的世人將《道德經》奉為經典。

    現在提問者知道了這些,還會機械性的按照老子的每句話作為人生座右銘嗎?

  • 20 # 馬振廷1

    善者,老子曰,事善能。問題處理的公平合理,讓人心服有什麼可辯的,有什麼冤枉的,所以不辯。辯者不善,所以人要辯,是問題處理的不公平,不合理,有冤枉,當然要上訴啦,這就是辨者不善啦,老子沒那麼多費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從哪一刻覺得錢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