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春色中的G

    這個問題我請普濟友幫忙作了應答。他是垂釣大師,是這方面的專家。他的回答是:"兩個原因,一是汙泥太厚,魚進窩吃食攪起渾水都看不見鉤餌;再就是滑頭魚,小食鉤餌。前者換鉤下墜,鉤離底3一5釐米,讓魚看得見,夠得著;後者換最小的釣組,所謂小鉤細線釣大魚。"回答的太專業了,長知識長見識啊。謝謝普濟大師!也謝謝邀答

  • 2 # 神釣大俠1

    窩打過了,魚星很多就是不開口,應該怎麼解決?好的,因為我急著出去釣魚,我先簡單說說我個人經驗哈,如果發現釣點在沒打窩之前沒有魚星或者很少,說明釣點有魚,但是,也要細微觀察水底出現的氣泡是不是魚星,有些可能是沼氣泡根本不是魚星,各種魚的氣泡和沼氣泡是不一樣的吧,這些氣泡問題之前釣友們都說的很清楚了,不再多說了。

    好,話說正題,打過窩有魚星魚不咬鉤,天氣悶熱,水面沒風吹動,還有,就是窩料味道太沖,氣味過重,魚想吃又不敢吃,魚就只能在窩裡亂串動,水底也會出現很多魚星,這時不但魚星多,水面也可看到有魚的動靜,窩料打的過多也會這樣子,魚進窩很多在下面瘋吃窩料,它也不咬鉤,

    只要發現水裡的確有魚,不要著急,等魚把窩料吃差不多了,它會自然咬鉤的,還有,打的窩料太適合魚的口味,掛鉤餌不適合魚的口味,魚也不咬鉤,

    現在的天氣,釣魚打窩不要太多,味道也不要太重,清淡點好一些吧,當然,如果是釣大面積水源,打重窩會很好的,

    釣魚,一般肥水不太好釣,釣肥水少打窩,窩料的氣味要少為重點好些,掛鉤用蚯蚓,我的釣法是這樣的,不一定對別人實用,可能是地方不同,水源不同吧,

    行啦,不多說了,我要出去釣魚去啦,下次聊吧!對了,我想多說一句哈,那些看了出口不文明的朋友請你文明點好嗎?大家都是互相交流何必呢?

  • 3 # 奏一曲流年逝水又何妨

    餌料的狀態和味型出問題了,還有就是做釣水層有問題,其他的因素和氣壓,溶氧量~有關了~味型可能是味太濃,魚兒害怕

  • 4 # 了緣Aa6888

    記得少年時期,我們農村人釣魚有這樣一個習慣,選好一個釣魚的地方在三天前就開始投魚餌,((那時用的是米糠津水捏團,丟窩,連續三天,投上足夠量的料))第四天下鉤,用紅色的小地龍作魚餌,也有用面精,紅茹,這樣基本每天都不會空著手回家。且每天都在同一個點,總之方法眾多,沒釣到魚總會,千方百計想辦法,一定不讓自己空手而回,

  • 5 # L悠c然

    首先判斷是魚星還是沼氣,魚星氣泡小且多,氣泡大小比較均勻,持續時間長;沼氣氣泡大且少,大小不均勻,持續時間短。如果窩裡是魚星,說明魚在覓食。不咬鉤的原因可能是:1、餌料與窩料味道差距太大,不對魚的胃口;2、底層淤泥多,魚攪混水,看不見餌料。3、底層細小雜物多,魚攪起雜物遮住了餌料。4、腐爛的草、樹葉多,餌料掉進縫隙,想吃吃不到。5、小雜魚多。針對上述原因對策如下:1、調整餌料味道,餌料與窩料味道基本一致。2、調低魚漂高度,一般5到15釐米,具體調多少根據實際情況而定。3、改變拋鉤位置,把鉤拋到窩的外圍20到40釐米。4、等待一段時間,待大魚進窩,小雜魚散開。這是我30幾年野釣經驗,希望對你有幫助;說得不對的地方,請高手指教。祝君爆護!

  • 6 # 每日微微笑

    窩內魚星冒就是不咬鉤的處理辦法

    光發窩子不咬鉤,這是我們經常遇到的問題,我認為也是很多朋友一直迷惑而沒有解決的問題。

      魚星是怎樣產生的?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卻並非簡單,一些朋友認為是魚吐出來的氣泡,這明顯是錯誤的。一群魚聚在一起吹泡泡,而且是聚在你的窩子周邊吹泡泡,這符合動物的行為嗎?魚的體內有那麼多氣體來吐嗎?魚的確有吐泡泡的時候,但這和我們看見的“魚星”是有明顯區別的。鰱子的魚星就是從口裡吐出來的,雖然較多,但基本上是單個的、均勻的氣泡,鰱子的魚星就明顯的區別於鯉魚的魚星,稍有常識的人都能區別開來。

      由於太陽的照曬,水溫的升高,在水底的地表總會產生一些氣體,這裡主要是發酵的原因。這種氣泡聚集在泥土表層,沒有外力的作用基本上是不會釋放出來的。如果我們用物體去觸動地表,這些氣體就會釋放出來。魚兒在地表拱食,包括蝦蟹在水底活動,都會觸動地表而釋放氣體。不同的動物有不同的觸動方式,動物的大小不同、數量多少不同,觸動程度也有區別,反應在魚星上也會有區別。水體的深淺不同,土質肥瘦的不同,地表所存氣體的量也有所不同,所有這些,就構成了一個很複雜的“魚星”。準確的根據魚星來判斷魚群的大小、多少以及魚種,是需要相當的經驗的。特別是在一些特殊的場合(淺水、小魚群等),正確的判斷魚星更非易事。

      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窩子裡有了魚星就說明已經有魚進窩了,而且基本可以判定是進窩的魚兒在覓食。至於這魚有多大,就要看你的判斷力了。

      在很多經常投放成魚的商業魚塘,很容易出現小魚苗鬧窩的現象。小魚群進窩。魚星很好,就是找不到提竿的好機會。漂相動作輕微,送不起來拖不下去,即使有點動作也缺乏力度,幾乎全是空竿,或間有掛起小魚的現象,這是典型的小魚苗鬧窩。

      成魚在運輸過程中,因為相互之間的摩擦,加速了魚體的性成熟。這種商業魚塘裡的魚擺籽的規律已經打亂,幾乎每批魚都會擺籽,大量的魚苗很容易出現小魚苗鬧窩的現象。

      還有一種情況,明明是大魚進窩,魚星很好,就是不咬鉤,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滑魚”。

      簡單地說,“滑魚”吃食是很謹慎的,它只吃散食而不吃團食。散食就是那些已經化散了的餌料,團食就是還沒有化散的餌料。先拋進去的餌料已經化散了,但是新拋進去的餌料還呈團狀包裹在鉤子上。“滑魚”只是謹慎的吸食那些已經化散了的餌料,對還在鉤子上的團狀餌料基本上是不肖一顧。

    解決的辦法是增大釣目,使得浮漂對雙鉤都失去向上的作用力,即雙鉤始終躺在地上。這時就是餌料化散了也不會和鉤子分離,面對這樣的散食,“滑魚”還是敢於下口的。當然,這時還需要降低餌料的粘性,促進餌料的化散。

      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傳統糟食底釣”。軟而短的腦線,鉛墜到底再加上糟食,這就是我說的傳統糟食底釣。

      鉛墜到底,就有很好的穩定性,墜不動鉤子也就不會動;軟腦線(多股滌綸線、棉線)沒有橫向的彈力,並且更容易緊貼地面,這樣就少了很多假象和干擾。這種釣法的特點是:糟食很容易化散,化散了的糟食始終和鉤子在一起,說穿了就是微型炸彈鉤。需要強調的是,這不同於“包食”,它和“包食”的區別就是鉤尖上沒有“餡”。

      這就是我對魚星的認識以及處理辦法。

  • 7 # 晨曦海岸

    1、漿層,也就是俗稱的水底淤泥。更換上牽力大的浮漂,或掛小餌,減鉛皮,擦底釣。加大上下鉤距離,上鉤釣魚,下溝夾鉛保持整體釣組穩定。

    2、死窩,誘來魚卻因為釣餌或誘餌味型不對口,導致魚不吃餌,甚至不吃窩料只拱泥,導致蹭線提竿無魚。首先更換釣餌,用打窩的餌料當釣餌施釣,大多數情況三四竿即有魚口。否則,更換釣位,改變味型,用淡味餌料或天然餌料如玉米,麥粒重新開餌施釣,誘釣同一,即落在水底是誘餌,掛在鉤上是釣餌。

    3、"見窩死"。此類情況多發生(1)在天冷打重窩。(2)水體溶氧量低魚不活躍打重窩。(3)回鍋老滑魚只吃散落窩邊的碎屑不吃整餌。應對辦法天冷少打窩或不打窩;魚不活躍多用動態引逗或改天垂釣;回鍋老滑魚不打窩 ,釣餌落點要精準,餌料調黏軟,或者擦底刮底釣,離開水底越15㎝浮釣。

    4、小魚雜魚進窩。大草蝦、指甲大小的雜魚,甲魚、螃蟹等進窩,同樣出星,但只是蹭線或推鉤沒有正口。換小鉤活餌(蚯蚓)下鉤試幾竿就明會情況。我的應對方法,摸清水底情況要麼換純素餌、大餌慢慢等,要麼換釣位重新施釣。

  • 8 # 行營老狼

    打了窩,有魚星,卻不吃鉤,有幾種常見情況。

    1、誘釣不一致

    誘餌與釣餌味型不一致,魚更喜歡誘餌,而不喜歡釣餌。

    2、釣餌不優於誘餌

    常指味型和狀態,釣餌要比誘餌更好吃一些才行。

    同第一項一樣,這兩點會導致魚喜歡吃誘餌而不吃釣餌,所以無魚上鉤。應該做到誘釣一致且釣餌要優於誘餌。

    3、水底醬層太厚

    在釣底時,由於水底醬層太厚,釣餌埋入醬層,魚無法發現釣餌,所以出現有魚卻不上鉤。解決方法是選擇釣離底或者釣浮,讓魚容易發現釣餌。

    4、窩料打的太多

    窩料打的太多,也會導致有魚卻不上魚。正確打窩應該是,大水面打重窩,小水面打小窩,窩料打好後每釣一段時間要少量續窩,每次續窩投放的窩料不宜太多。

    5、天氣原因

    氣溫太高或太低,氣壓過高或過低,也會導致魚不開口,出釣前應考慮當日天氣情況。

    6、其他原因

    有些水域水底醬層會埋入許多動植物屍體,夏季高溫時容易出現發酵產生大量氣體,導致水面出現氣泡,所以看到水面的魚星時一定要確定是否為真的魚星。

    魚上浮卻在釣底,這種情況也常出現,實際垂釣中應仔細觀察是否出現截口以及撞線,如果魚出現上浮應該即使改變釣法,選擇釣浮或者飛鉛打截口。

    漂調的太頓,子線太粗,鉤子太大,這些都會導致魚口差。

    在垂釣中,某一現象的出現往往是一點或者幾點因素引起,釣者應該根據當時的情況,仔細分析原因再作調整。

  • 9 # 釣魚漁具店

    多釣友也許都有過這麼的體會,窩子打下去了,魚星也來了,浮漂也開端開端有了一些恍恍惚惚蹭線的訊號,但即是不吃鉤,不論你換了啥誘餌,窩中魚即是不吃,有時乃至是本來有鯉魚星泛起的窩子,一下鉤反而連魚星也沒有了。

    1、水底淤泥太多

    打窩之後,先是來小魚鬧窩,窩子就被攪的汙濁不勝,鯉魚進窩後,更要拱泥尋食,使窩中更加泥濘不勝、汙濁不已。這時不論你用啥誘餌,都很難被窩中的鯉魚找到的鉤正確的方位。

    2、投料多或魚太滑

    每天都有很多人在釣,投料多,魚不缺吃的;二是魚被釣的太滑了,只吃窩餌不吃鉤。鯉魚本身生性警惕,加上每天有人釣,魚就變的更滑、更難釣。不論是鉤、線、墜,魚只需略微發現有動態或不對勁,就會溜之大吉,乃至警惕到只吃窩餌,不吃鉤餌的程度,更甚者只吃第一天打下的窩餌。只需水面稍有響動就立刻遊走石沉大海。

    3、水太肥

    水中天然食物非常豐厚,有的水域,由於種種因素致使水很肥,時刻長了水中鯉魚的天然食物就徹底滿足了他們本身的日子,而這種肥水通常來說水中容氧量偏低。所以這種水裡的鯉魚既缺氧,又由於長時刻吃某一種水中的天然食物形成了偏口,所以這種當地的魚對通常的誘餌是不會感興趣的。

    對於上述剖析,能夠採納以下幾種應對辦法:

    一、用底浮釣法

    即是減輕墜子分量,使餌鉤懸起,離底5~10釐米,最佳是在窩子的前面或許左右都能夠,但不要在窩子的後邊,略微違背的方位,能夠有用的躲開渾泥湯。

    二、對現已被釣的很猾的魚有三件事要做

    1、是不打窩,直接搓幾竿幹散餌誘魚,不要多。

    2、將餌料做的軟粘,附鉤性好,經得起滑魚的打聽,避免打聽兩下之後鉤上就沒殘留了。

    3、將浮漂往上推,讓餌料天然的躺在底部,下降魚的警戒心。

    三、能夠採納拖釣、逗釣等方法

    對食物豐厚的肥水塘,要是釣鯽魚,能夠採納拖釣、逗釣等方法,但對鯉魚不可,頻頻的提竿不只無法招引鯉魚前來吃鉤,還會把鯉魚驚跑,所以對肥水塘的鯉魚只能靠選擇氣候和改動用餌方法。氣候最佳選有3~5級風的降溫氣候,冬風最佳。

  • 10 # 野釣方案

    不和你白話那麼多,你確認底釣,可以試著釣離底十公分!確認窩料打的是否過多!確認是否沼氣!試著更換清淡一點的餌料。更換蚯蚓或紅蟲試試!都沒口的話,挪出窩點十分鐘後再試試!

  • 11 # 神韻書畫工作室

    釣魚人都遇見過這種情況,空軍很正常,不管黑坑還是野釣。 魚情好壞,因素太多了。 遇見這種狀況,檢查線組,試試小一號的線組,調整下餌料狀態,再試一試。 實在沒有反應,那就抱著平常心,多聽聽你周圍的釣友經驗。 每個地區都有特點,沒有一包絕對的萬能餌

  • 12 # 亥水卯木

    剛好這兩天寫過一篇類似的文章,這裡就簡單的和大家說一說吧。

    很多時候,在同一片水面進行垂釣,別人都會不斷的上魚。雖然下面魚星很多,但自己的浮漂動也不動。相信這種情況很多釣友都碰到過,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就必須立即檢查原因,找出問題出在什麼地方,進而採取相對應的策略,不能一味的傻等。

    一、遇到這種情況第一反應肯定要先調整釣餌,分別試試其他味型的餌料,看看哪一種有用。最方便的就是問一下附近的釣友,看看他們用的是什麼型別的餌。如果換了釣餌還是沒有釣到魚,這說明問題不在釣餌上,應該果斷尋找其他問題。

    二、如果釣餌和窩點都沒有問題,窩點裡還不時泛起魚星,那麼說明目前窩中還是是有魚的。我們需要檢查魚線是不是過粗、魚鉤和魚餌是不是過大。還需要檢查釣具組合是不是匹配。魚鉤有沒有沉到底?或者是不是水底有障礙物將魚鉤掛著。

    如果上述問題都檢查過後,還是不見漂動,那麼肯定還是釣餌的問題,應該立即換釣餌。但有時候或許風力、風向、氣溫、其他一些人為因素都有可能形成有魚不吃鉤的情況發生。這時我們要有耐心,也可以去其他窩點釣一釣,過一段時間說不定就能上魚了呢?

  • 13 # 飛龍戶外

    這個問題我認為打完窩來了魚腥不吃鉤首先要確認餌料的味型跟窩料味型沒有衝突,這種情況下把釣餌味型改淡越淡越好,還有就是不要急著釣窩點先從窩邊開始釣,窩點有魚不吃鉤往往釣窩邊有奇效

  • 14 # 釣魚人老高

    打窩後窩子有魚或魚星氾濫,但魚卻不吃餌,幾乎所有的釣魚人都曾遇到,產生的原因也不盡相同。那麼都是哪些原因導致魚在窩子游弋、逗留,但卻不吞食餌料呢?又該如何解決?本文以此為起點,一窺究竟。

    窩子有魚,魚不吃餌的原因及解決措施

    資深釣魚人清楚,窩點有魚,魚卻不吃餌的原因眾多,水質、氣壓、溶氧量、水溫等等均可能導致魚不攝食餌料,但常見、出現頻率最多的原因並不多,下文分享幾個可能性較大的因素。

    首先是餌料不對路,導致魚不攝食。每個魚種都用各自的食性偏好,比如鯽魚喜香腥食物,鯉魚偏好甜香,而鰱鱅對酸臭情有獨鍾,因此窩點裡魚星氾濫,如果選用的餌料味型並不是魚所喜歡的,自然會更多地吞食窩料,忽略釣餌料。另外魚的食性並非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周圍水體環境時刻調整、變化:有些魚活動的水域偏肥,食物豐富,此時魚對味型清淡或本味餌更感興趣,如果依然用味型濃郁的餌料,常常效果不佳;同理,如果是水質偏瘦的水域,餌料選用的過於清淡,也難有好魚情。所以遇到餌料不對路導致魚攝食不積極,應果斷調整餌料味型、狀態,結合魚的種類、季節、水體環境等因素,把魚能接受的餌料逐個嘗試,直至有魚口出現為止。

    其次餌料陷入浮層、醬層,以至於魚無法發現餌料,自然難有魚口。水底有浮層、醬層的水域並不少見,像農村的老魚塘、窯坑,及多年未曾清淤的河道頻繁出現。浮層、醬層的形成大都是因沉沒水底的植物莖葉、藻類微生物腐爛、發酵,最終積累形成一層輕質物,包括一些落入水底的浮塵。鉤餌入水後,因質量大遠遠超過浮層、醬層的承載力,很容易陷入其中,最後被其遮擋、覆蓋。窩點裡的魚,四處遊弋,但無法發現餌料,加之有窩料可吞食,無魚口、浮漂不動作,也屬正常。這時垂釣,建議釣離底或釣半水,餌料處於浮層上方,保持一定的距離,避免餌料再次陷入醬層,方便魚的發現、吞食,一般不多長時間,就會有魚口出現。

    再者鉤餌所處的位置,與魚不是一個水層。魚都有各自長時間棲息、聚集的水層:鰱鱅多在中上水層遊動;鯽魚、鯉魚、鯰魚等則主要在底層活躍,因此正常施釣均選擇魚所在的水層。而問題的關鍵是魚並在所屬的水層不遊動。比如夏季陰雨天氣,中上水層水溫低、溶氧量高,鯽魚、鯉魚在趨溫、趨氧的驅動下離底上浮;再比如冬季白天陽光輻射強烈時,中上水層明顯高於底層,魚也會離底上浮。如果此時已然固執釣底,無魚口或魚口零星再正常不過。此時應及時改釣底為釣離底或釣浮,透過不斷調整水線的長度,改變餌料在水層的位置,直至有連續的魚口出現為止。筆者夏季曾多次在陰雨天氣野釣,經常碰到水面魚星氾濫,但魚口零星的情況,大都是魚離底上浮,這時改為釣浮,用不多長時間就會有魚上鉤。

    最後可能有掠食性魚進入窩點。相比雜食性魚,黑魚、鯰魚等掠食性魚,嘴大、攝食兇猛,主要以小白條、麥穗魚、趴地虎等小雜魚為食。一旦它們進入窩點,其他魚基本都逃之夭夭。比如黑魚吞食食物後,水面會出現大片細碎的小水泡,即常說的魚星,意味著黑魚就在水底窩點逛遊。魚口經常是立即減弱,浮漂不再動作,除非是黑魚、鯰魚等離開窩點,鯽魚、鯉魚等才會進入重新攝食。其實釣友完全可以把魚鉤鉤刺一條麥穗魚,拋入窩點釣黑魚,黑魚攝食乾脆,所以不必考慮浮漂調釣的問題,只有黑漂基本跑不掉。

    寫在後面

    本文從釣友的問題入手,指出窩裡有魚,卻不吃餌有多種可能的原因。接著分享了幾個常見的因素、原因及相應的解決措施。另外導致魚不吃餌的原因,還有水質、噪音,包括突然的漲落水等,有些可以透過調整垂釣方法,獲得較好的魚口;有的不管如何調整、改變垂釣措施,依然難有好魚情,這時不妨等到魚情轉好再施釣。筆者相信,釣友如果能對水情、魚情有更深入的瞭解、分析,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需要釣友垂釣中不斷摸索、總結!

  • 15 # 出海抓魚潛水摸蝦

    我也遇到過這種情況,當時把我急得夠嗆,找原因發現主要是下面兩個原因造成的,釣友也可以看看是不是也有這種情況。

    一是水底都是枯枝爛葉,餌料入水都掉到縫隙中,不要說目標魚,白條都吃不到,全程浮漂沒動作

    我曾經在一個荷花比較多的野河釣魚,可以肯定河裡很多魚,因為別人放地籠,絲網都能抓不少魚,個體也不小。但等我去釣的時候,那叫一個急,浮漂入水一點動作沒有,我釣了一個小時沒魚之後,果斷釣行程,釣了不少白條。但我不死心啊,我要釣鯽魚啊,我就找原因,後來發現不是釣法上的原因,一個老大爺說水底都是荷葉咋能釣到魚呢?我趕緊找了跟竹竿往水裡掏了一下,發現確實能撈上不少那種腐敗的荷葉。

    這種水域有個特點:一是水裡有很多這種水生植物,而且是能爛到水底的,二是水的顏色是那種灰色的,三是你釣魚的時候,有時候魚鉤能鉤上一些濫的根莖來。

    遇到這樣的水域就不要釣底了,釣底釣不上魚來,你著急,魚吃不到餌料也著急啊!

    打窩方法不對,都是魚就是不上鉤

    野釣打窩千萬不要亂打,有時候打窩方法不對,還不如不大,錯誤的打窩方式有以下幾種:

    打窩過猛,魚鉤吃飽了,好吃啥鉤。窩料跟釣餌很相似,比如用玉米釣魚,窩料也是玉米,你用商品餌釣魚,窩料用豆餅等,窩料都比釣餌多,魚也不容易找啊。窩料比釣餌更有吸引力,不是我抬槓,這種情況真有,我曾經買了一些玉米混著糠料打窩,然後用泡過的玉米釣,發現就是釣不上來,後來我就拿窩料裡的玉米粒掛上去,分分鐘釣了條大草魚。

    以上就是我遇到的窩子有魚釣不上來的情況,當然還有用錯釣餌的情況,不過這種情況不多,主要還是上面兩種情況,導致我釣不上魚來。

  • 16 # 北京小王釣魚

    窩裡有魚,不開口根據我個人經驗來看有一下幾個原因:

    第一,判斷窩料的魚星是不是目標魚,比如你想釣鯽魚或者鯉魚,而窩裡來的是鰱魚、泥鰍、黑魚等,反正和你的目標魚差很遠,那這樣的話你的釣餌可能他們就不愛吃,而是喜歡你窩料味道。至於怎麼判斷窩裡是啥魚,我平時就是根據魚星判斷,或者矛它呵呵,魚多或者魚大的話多矛幾次一般會中的。那這時候如果確定了窩裡的魚星不是目標魚的話,就看你是釣窩裡的魚還是目標魚了,一般我就是有啥魚釣啥魚,如果釣鯽魚窩料來了鯉魚就用鯉魚餌釣他,如果來了黑魚就掛上蚯蚓釣它,反正能上魚過癮就行。

    第二,判斷水底情況,有很多種情況是水底淤泥太厚,或者有很多腐爛的樹葉等,這時候如果你的餌料落入水底,有魚來窩裡遊兩圈就會把你的釣餌埋起來,自然也就不好釣到魚了。那這時候你就得選擇釣離底來應對這種水底有淤泥或者腐爛樹葉的情況。

    第三,窩料是不是太好了,一般窩料的原則是比釣餌差,數量多不容易讓魚輕易吃完(當然不是讓你打很多窩料,釣鯉魚多打點,鯽魚少打點即可),比如釣鯽魚,打些酒米最好,如果你此時打的粉餌料,比如你把半包藍鯽扔下去了,然後在用藍鯽釣也不容易釣到,魚都去吃窩料了。

    第四,天氣原因,氣壓比較低這時候魚是不怎麼愛開口的一般都在中上游活動,如果是天氣原因你可以掉浮試試,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總結:如果以上情況都沒有出現就是窩裡有魚星不開口的情況下,我個人是這麼操作的,野釣不開口有魚星,目標魚鯽魚和鯉魚。我此時用了點釣魚小藥(紅棗味),把餌料上鉤後沾了下小藥很快魚就上鉤了,試驗了多次效果都還不錯。

    最近新情況,最近去野釣,目標魚鯽魚鯉魚。窩裡也是有很多魚星感覺像鯉魚星,還很多,拋竿多次,也不吃餌,魚也不跑,換了釣餌有:鯉魚餌、鯽魚餌、蚯蚓、麥粒、玉米粒都不吃,前幾天問了釣友才知道說這河道里烏龜比較多,大概2-3斤的樣子吧,他們都看到過。心裡想終於知道是啥原因了,烏龜大家都知道一般餌料他是不會吃的,烏龜喜歡吃豬肝,下次搞點豬肝去掉下看看情況,釣上來養著!呵呵!

    大雨中堅守崗位不動搖

    雙飛

    野生小鯽魚

    漂亮的野生大草魚

  • 17 # 野釣幫

    野釣過程中這種情況時有發生,打過窩後不久,窩裡就開始出現魚星,這是很多釣友都喜聞樂見的事,說明啥?說明窩裡有魚了,心想今天家裡又得添伙食了,可是當你釣了很久就釣到幾條,甚至一條都沒有,心裡就開始琢磨,這是怎麼了?是搞錯了這不是魚腥?難道是水底的沼氣不成,還是餌料不對口魚不吃餌,天氣原因等等,讓你開始懷疑自己釣技!

    我就經常遇到這種情況,剛開始也是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但是隨著釣魚的時間久了,還有不斷地向老釣友取經,我才明白,原來釣魚看似簡單不成想還有這麼多門道,廢話不多說,直接上乾貨,說說我得理解,和一些垂釣小技巧!

    為了方便大家閱讀,我整理了一下比較常見的幾種魚類在窩裡吐出的魚腥,好便大家以後辨別:

    鯉魚:一般情況下,鯉魚的魚星出現時都比較密集,由於鯉魚的體型都比較大,它所吐出的魚星也比較大,有時十幾個,有時幾十個,根據魚星的不同大小還能夠判斷出鯉魚的大小,總的來說就是魚星越大,鯉魚的體型越大,魚星越小,鯉魚的體型越小,具體的大小還要根據經驗去判斷。

    鯽魚:鯽魚和鯉魚一樣都是生活在水域的底層,也是經常垂釣的物件魚,但是鯽魚和鯉魚的魚星不同,鯽魚出現的魚星很少,通常只有兩個魚星,而且這兩個魚星的大小也不相同。

    草魚:草魚的體型比較大,它的魚星比起鯽魚也要大不少,一般情況下草魚的魚星都是單個出現的,比鯽魚還少,但是它的直徑能夠達到六釐米那麼大,如果看到一片有十幾個這樣的魚星,那說明遇到了草魚群。

    鰱鱅:鰱鱅吐出的魚星大小比較雜亂,有的比較大,有的又很小,如果在比較平靜的水域垂釣時,發小有大小不一的一片水沫出現時,就說明此處很可能有鰱鱅。

    青魚:青魚的體型比較大,也是很多釣友喜歡垂釣的魚,青魚吐出的魚星比較零碎,通常是這邊一個,那邊一個,沒有規則,而且還時長變換位置。

    鯿魚:鯿魚的魚星小而分散,一般呈黃豆大小,個數不會太多,而且魚星和魚星之間是會有兩秒左右的間隔。

    基礎瞭解了以上這幾種魚類所吐出的魚腥之後,咱們就可以基本判斷出窩裡的魚星是沼氣還是魚星了,還有一種簡單的判別方法就是魚腥在水面停留的時間較長,而沼氣則相反基本就是出水即破,水底沼氣產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岸邊的枯枝落葉和水底的枯死的水草腐爛所致。

    下面回入正題,一般打過窩後,窩裡有很多魚星就是不開口,有一下幾點原因是不可忽視的...

    水底淤泥太深或者水底醬層嚴重就會出現這種情況,為什麼?如果在這種水域釣魚,恰好你的浮漂調教的有很頓,或者調的不頓但是雙鉤使用的是搓餌,這樣就會使釣餌很容易就陷入淤泥或者醬層裡,浮漂調的越頓或者餌料搓的越大,那麼相對的釣餌陷得就越深,而魚群進窩後就會造成不吃餌的假象,不是魚不開口,而是它們根本就找不到餌料。

    遇到這種情況時,我們可以選擇調靈釣離底就好了,用粗尾浮漂先空鉤半水調四目,然後掛上餌料找底,找到底之後把浮漂下拉十釐米左右,然後上餌料減鉛直到露出兩目為止。這種就是標準的釣離底。

    再者就是可能釣餌沒有窩料有吸引力,窩裡有魚星判斷不是沼氣的話,就可以肯定窩裡有魚,遇到這種有魚星不開口時,那可以試試透過調整餌料味型的方法,也許可以開啟魚口。

    其次就是天氣原因了,夏末秋初容易出現高溫低壓天氣,這種天氣會導致水中的溶氧量偏低,水裡的魚兒不開口也很正常,應對方法也很簡單就是改成釣浮,可以適當的新增一點果酸促使魚兒開口,儘量選擇好的天氣出釣,也更容易上魚。

    再來說一點就是滑口魚了,所謂的滑口魚這裡就不重點解鎖了,簡單來說就是被釣過的跑了,或者釣到又放生的魚,這種魚多出現在黑坑裡,又稱回鍋魚,對付這種魚如果你的線組比較粗,那就很難釣到,因為滑口魚喜歡涮餌,吃餌非常謹慎,它在水底反覆吞餌吐餌,這個過程會導致餌料快速散落,然後它在吃旁邊散落的餌料,應對這種情況就只能改用細線調靈浮漂,抓小頓口,增加提竿速度來解決了,也可以調平水釣跑鉛,等它涮餌的時候出意外抓死口,魚和人一樣,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對吧!!!

    聊到最後,想必大家都對此問題有了自己答案,釣魚就是這樣,魚獲不是最終的目的,釣魚釣的就是過程,可以在過程中體會到溜大物的刺激,也可以在每次空軍後拿出刨根問底的精神來尋找原因,釣魚即是人生,人生不可缺少釣魚,與天鬥,與地鬥,與魚鬥,其樂無窮....

  • 18 # 釣魚老哥

    多數釣魚人有一個致命的缺點,窩子打過,立刻開釣。

    老哥釣魚,從來不是這樣。來到一個新的釣點,第一個需要完成的事情,打窩是首當其衝。。打窩前,可能沒有幾個人能說明白道理。事實是打窩,是有技巧的,這個技巧就是先確定釣點有沒有釣魚人經常的釣。這一點很重要。重要的原因是,現在的釣魚人多,如果一個釣點經常的釣,容易滑口。

    對於滑口魚,根本就不能一次性的在窩量上打的多,窩量越多,鯽魚不願意吃鉤的機會越大。

    因為常有釣魚人在此釣,一定存在你所打的窩點的位置與別人釣魚時的位置上的重合。重合的越多,鯽魚的滑口越嚴重。滑口的鯽魚也就只吃窩料不吃釣餌。

    二:窩點下面有草,窩料能到達水底,而鯽魚鉤子沒有辦法到水底。

    怎麼能識別出來鉤子沒有到水底呢?鉤子放入水下,一會深一會淺,這種情況就是窩子裡有暗草。要想能釣到,唯一的辦法就是想辦法把水草清除。要麼在窩子外面釣,什麼位置鉤子能放到水底,就在什麼位置釣。具體的是在窩子的左、前、右一米到一米五的位置下鉤釣。

    三:水下有醬層。

    水下淤泥太厚而且年久有異味。鯽魚即使是吃窩料都是在這種有異味的環境下覓食,身體碰到任何一個已經腐爛的雜物,都會引發一片水泡。給你的感覺窩內全是鯽魚,卻不吃口。對於這種現象,可以採用釣離底的方式來作釣。

  • 19 # 專注餌料釣魚

    我平時也是試過這樣的情況,首先我會覺得這個魚也不傻,

    釣不釣得到也得嘗試多樣釣法,有時候吃不吃你餌料,我就感覺是餌料出問題,

    這個換換,哪個換換,口味對了就用哪個!如果黑漂不中魚,我又拿魚鉤出氣,反反覆覆搞搞就可以了!

    有時候白天的魚膽小不敢吃餌料,我又等旁晚出去釣!白天的餌料不弄那麼腥.多小魚鬧,基本不到大魚吃,晚上少小魚吃,又把餌料加腥一些!

    白天餌料搞硬一點,晚上又搞軟一點!一般你有打窩,魚星有很多,魚也有點警惕起來。

    其實打窩你可以摻一些你釣魚地方的泥土慘著窩料打下去,為了也就放鬆魚的警惕性!方便魚進到窩裡大膽吃東西!

  • 20 # 子房21795562

    這幾天太陽大約在6點前後出,露水很重,本地通江內河覆蓋大量浮萍,水花生,野菱,僅在河的中央出現一塊曲曲彎彎的光水,而此時正是草枯葉落的中秋,上午氣溫達26-28度,綜上條件,有類似條件地方可採取如下條件作釣,一是儘量在6點前找準釣位打下窩,窩料不可太多,水深儘量找1~1.5米左右大水面或進出水口處布窩,因為這樣水面在太陽未出前淺水嚴重缺氧且淺水處落葉汙泥較多,水體發黑,二是太陽昇起後宜在大水面較淺處下釣,隨著太陽變化逐漸升高向略深的溝坑作釣,另外水草較厚區不宜下釣,近中午可釣浮,這種水面一般早晨能看到大魚在光水曬太陽,以上兩點為本人一孔之見,不對之處,歡迎釣友指出扶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華為遇到困難需要捐款,你願意捐嗎?準備捐多少?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