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叔本人
-
2 # 寶大史聊社群
作為一個四年社群老炮,關於如何做好社群,我給你以下六個建議。
第一、社群定位精準
一個群從建設初期開始,就一定是越垂直越好。只有社群足夠垂直了,大家才會有共同的話題。有話題了,參與感才能強,參與感才能強了,活性才能高。
第二、設定門檻
一個優質的社群,一定不是誰想進就能進的,進群的每一個人,都是有身份的要求的。要麼必須是某個行業的,要麼對公司規模有要求,要麼必須得支付入群的會費。
總之門檻越高,這個群活的久可能性越大。
第三,要多核驅動
一個群在初期,往往是藉助群主,把這個群驅動起來的。開始由群主帶動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發展到一定階段後,一定要在群裡邊,再樹立起其他更多的Ip。一起推動,才能保持主動的足夠的驅動力。
第四,進化能力
群主要有足夠的進化能力,持續不斷的為群裡引入新的價值。讓群員始終保持新鮮感,活性才能保持住。
第五,社群文化
社群要有鮮明的組織文化,讓群員可以融入其中,並且積極主動的共建共生。
第六,打通群員連結
每個人進群,除了學習成長,獲取資源也是一個重要的目的。如果所有的連結,都是群主和群員之間產生的,這個不夠牢固。一定要製造線下的場景,或者交易場景,讓群員之間的連結可以打通。當群員和群員成為好朋友之後,你的群裡會多出很多話題來。他們的歸屬感也會更強。
我就是用了以上六個方式,讓我的付費社群在運營了一年後,活躍度還很高。希望,這些建議對你有用。
四年社群老炮,連續創業者
喜歡撩社群,聊營銷,探索新零售
-
3 # 漠宸非辰
即有一個共同的興趣愛好,移動網際網路最好的創新是激發了很多小眾的愛好,社群最大的價值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得到連結和釋放。
社群運營,一門看似極其簡單的事情,裡面卻蘊藏著不小的學問。對於運營社群的人員來說,要想做好一個社群,做好這幾點很重要:定位、群規、價值、互動,這幾點看似很簡單,實際操作起來並沒有那麼容易。
首先,你要對社群運營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社群運營是目前熱門的一種運營方式,擁有著垂直度高、轉化率高、縮小使用者距離感的優勢存在,屬於使用者運營的一種,是官方或者個人透過建立社群的方式,和使用者產生直接聯絡,為了達到某一個目的而進行的關係維護。
1. 明確社群定位
現在做社群的人是越來越多了,無論是官方社群還是個人社群,有人是為做社群而做社群,也有人把社群拿成了一個專案在做,可但凡是社群,都需要有明確的定位。
社群定位就是很關鍵的環節,假如我們做商業化運營,就一定要想明白,我們能夠為別人提供什麼價值?這和做產品的道理是一樣的,而且在社群建立之初,我們透過層層的篩選找到所需的使用者,那麼他(她)們就是我們的精準使用者,使用者能夠進入這個社群,就說明他(她)們對這個社群有需求。
而我們社群存在的價值和目的肯定是要解決加入使用者的某些問題,提供獨有價值,這樣的社群才能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個成熟的社群。
2. 明確群規玩法
這裡要強調的點是:群規並不是群主單方面認為好的規定,而是群友們共同認可的價值觀。
有些群的群主或者管理者為了管理群會事先定好很多嚴格的群規希望群成員能嚴格遵守,保證群秩序井然,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本質上其實是反人性的,這樣做往往很容易引起成員產生不滿或者恐懼的情緒,乾脆直接退群。
官方社群需要考慮的是活動,個人社群需要跟進的是互動。
可現在運營社群不單單是和群成員互動,很多人做群引導、群公告的時候:只知道說不能發這個、不能幹那個。這是一個極其錯誤的做法。社群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從社群結構,社群規則等方面來一起解決。很多人建立的社群,根本不能成為社群,只能稱為一盤散沙。為什麼呢? 因為從系統的角度來看,系統是由一組相互連線的要素構成,能夠實現某個目標的整體。 很多社群有元素,但沒有連線,更談不上目標了。
3. 持續提供價值
要想一個社群長期活躍,留存度高,需要為社群成員提供他們想要的價值,怎麼吸引使用者?通用的做法無非兩種,一是提供好的內容,二是策劃好的活動。
群內容的輸出,對應著我們是否能產生對外宣傳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決定了我們這個社群能否走出去被更多人知道。
要知道,一個只是一味地做內部活動的社群,其實只是在自嗨,你把自己困在一個圈子裡,外界很難知道你這個群的存在,對應的這個社群的吸引力也會下降,想要引入新鮮血液的難度加大,最終化為一灘死水。
4. 最好的社群運營是自運營
創辦者搭建一個平臺,群裡都是強人能手,他們有自己的思想,積極主動在群裡溝通聊天,主動維護社群氛圍,他們就是社群的核心使用者,核心使用者是在整個社群中如同領袖一般的存在,擔任了社群中KOL的位置,一般來說核心使用者都是該社群產品的直接聯絡人,需要對普通使用者進行管理與對其需求進行實現。
除了要對普通使用者負責,核心使用者還需要在社群中制定相關的規則,例如不能發廣告,累積三次警告無效便移出該社群;進群的要修改暱稱等等,透過規則的設定來維護社群的穩定。不過當然,在社群中提出話題、議論話題、活躍氣氛也是核心使用者需要做的。
其實除了核心使用者之外,我們還要適當的培養普通使用者為KOL的角色,使群裡的氛圍更加的活躍。
社群=運營+營銷,運營很重要;在做一個社群,其實就是在引導一幫人的思維和行為。運營當中需要靈性和思考的注入,在運營時不停的調整和迭代思維,運營到社群進行銷售轉化和裂變,從而實現最終目的。
-
4 # 的活動方面的
對社群運營感興趣的接著往下看。
1、有同樣的價值共識首先進入到這個群裡的人一定是有一定的價值共識的。比如我們都是運營人。或者我們都是愛喝茶的人。再或者我們都是同一個小區的人。一定要基於某一個共識,才可以形成一個群體。這個價值共識是需要作為這個群的運營和發起人的你在建群支援就要考慮好的。並以此作為吸引和篩選成員的一個大體標準。
切記:你的任何一個觀點條件都無法讓所有人滿足你。所以一定不要為了盲目的增加群成員數量而讓什麼人都進來。這樣只會讓你的群死的更快。
2、群成員可以獲得自己想要的價值每一個群當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有自己在這個群裡希望得到的東西。
舉幾個例子:
1、小區群:群成員希望得到關於小區的一些資訊。
2、水果群:群成員希望得到自己滿意的水果價格。
3、學習群:群成員希望得到相關的學習資料。或者相互探討的空間。
茶葉群裡分享茶葉知識
這些東西看起來是理所應當應該做到的。但是很多時候人們都是做著做著就忽略了這些最基礎的東西。水果群的水果也不優惠了。學習群裡的學習內容也不是很豐富或者高質了。這些東西屬於你做了並不能給你帶來多麼出彩的表現,但是如果你連這些都做不大,那麼你的微信群必死。
3、有強的情感連結在保證了基本的群價值後,就需要做好群友之間的情感連結了。人是群居動物,需要透過不斷地溝通來實現自己的價值。如果你這個群裡只是提供了基礎的作用,那麼使用者就會獲取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就走。有一段時間沒有從這個群裡獲取價值的需要,還有可能刪了這個群。所以為了保證群的長期活躍,一定要建立情感連結。並且是圍繞著相對應的群價值建立的。
建立情感連結後,人們可能就會從以前的單純來獲取自己想要的東西,到變成來和其他的群友聊聊天。這樣就會變成一個有生命力的群。
4、微信群去中心化上面提到的情感連結在建立的時候很多時候都是以一個或者兩個在群裡經常活躍的人為節點。其他群友和這些少數的節點建立了情感連結。(這些人也可以稱為群內KOL,仔細想一下自己在的社群是否有一兩個經常說話的人)
但是這時候就會有一個問題在:如果這一兩個關鍵節點沒在群裡說話了怎麼辦呢?這相當於其他人沒有了在這個群的情感連結。這個群將瞬間喪失生命力。
給大家列舉了幾個關鍵步驟和方法。按照這個執行就可以了
1、建立和初始化
一個微信群的建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選一個好的主題。有了這個主題的存在也會讓這個群裡聊天的內容有了一箇中心。可以以此展開。而且一個好的群名也會給使用者帶來一種特殊的感覺。比如你們可以體會以下“新浪員工交流群”和“一入新浪深似海,從此節操是路人”的區別。
切記:往往將你的群裡新增一些幽默的元素,可以讓人們更覺得親近、平易近人。
很多人在剛開始加入一個微信群的時候都是抱著看一看的想法。這個時候他們沒有任何的歸屬感,只是以一種看熱鬧的心態在觀望著這個群。能否讓使用者真正的產生信任對這個群有歸屬感。就要取決於這個群能給群友帶來什麼樣的價值。在這個時候往往提供超出使用者預期的價值更能讓他們快速建立這種信任。
例如:
他們以為這個群裡只是一些運營人在這裡交流溝通,進去後發現有一些大神在裡面分享一些非常乾貨的知識。
他們以為這個群裡只是賣水果的群,進去後發現不僅賣水果,還經常會有一些水果知識的分享或者各平臺水果價格的比較等等。
說的直白一些就是讓使用者在這個群裡從“不確定可以得到什麼”到“確定可以得到什麼”的過程。
透過這個過程可以讓使用者產生對這個群的信任。有了信任就會慢慢的在這裡說話吐槽。也就可以逐步建立起情感連結了。
當然還需要注意一點:就是當有了信任之後群友就會對你有所期望。如果他們的期望持續得不到滿足,就會產生失望,退群、甚至是傳播關於你的一些負面資訊等現象。
第二步完成後,這個群仍然是一個以群主、管理員等少數幾個人為中心的狀態。這樣的群是很脆弱的,一旦群主不堪重負,無法有足夠的精力照顧到這個群,或者一些活躍使用者離開那麼這個群很有可能變成一個死群。
要姐解決這個問題,就要讓群裡產生足夠多的中心節點。把一個高度中心的網路,變成一個多中心甚至是無中心的網路。這樣就可以保證當群內的一些經常活躍的使用者離去的時候,可以依然保證群內的活躍。
有點簡陋,但是這個意思
去中心化通常的方法就是,要大膽的給予群友足夠的表現機會,要在一定的規則下,積極的鼓勵群友發表自己的觀點,分享自己的知識。不斷的發現並樹立他們在群內的“大神”形象。
4、線下交流
一般這種線下交流會都是需要提前確定主題的。否則到時候大家大眼瞪小眼就很尷尬了。
常用的方法有兩種
1、可以將一些準備在群裡分享的內容,做成PPT,線上下給大家講解。
線下授課的形式
2、也可以收集一些大家的問題,線上下以圓桌會的形式進行交流,也可以進行線上解答。
-
5 # 每日創業案例庫
社群,是有共同愛好、共同需求的人組成的群體,有內容有互動,由多種形式組成。社群實現了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連線,提升了營銷和服務的深度,建立起高效的的會員體系,增強了品牌影響力和使用者歸屬感,為企業發展賦予新的驅動力。
舉例如下:
A、分享型社群:因為某種興趣愛好而走到一起的社群,以知識經驗分享、行業交流探討為基礎,在此基礎上衍生出相對應的產品或者服務,可以是輕度的,比如分享個購物連結,也可以是走的比較深的,比如從線上引導到線下課程等等。
B、銷售導向社群:社群運營人員需要自己去做使用者轉化和銷售,也可能是粉絲使用者,也可能是忠實使用者。利用你自己的銷售套路和話術,根據使用者的生命週期,標籤屬性,習慣愛好等,挖掘你個人號或者社群裡面可以被轉化的人。
C、賦能型社群:需要社群運營人員去為小B和導購賦能,提供工具和課程,或者是素材活動,幫助他們更好的賣貨。
簡單來說,私域社群是用來使用者留存,維護,裂變的(針對的是忠實使用者),社群運營人員需要做的就是要不斷的輸出內容和運營SOP。維持和使用者之間的關係,讓這些老使用者能夠持續不斷的復購。不用太多營銷性質的內容,老使用者會感受到你的服務,願意去為你做轉介紹,或者自己靜默下單。(適合大品牌維護自己的老客戶和會員,也適合那些靠做圈子社群的知識付費公司)
社群運營有很多地方需要注意,第一個是獲客拉新。
活動模型社群營銷增長裂變目前比較常見的模型主要有“拼、幫、送、砍、券、比”幾種形式,最近還看到一種新的玩法理解:換。
拼:拼單、拼團,大家合力完成一件事情,雙方共贏。幫:幫助好友助力搶火車票,助力好友遊戲加速,助力好友農場澆水,邀請好友幫忙自己加速完成一個任務。送:買一贈一,比如瑞幸咖啡把這個模式做得很到位,邀請好友獲得免費咖啡。券:例如微信讀書,邀請好友閱讀某本書,雙方都可以獲得券。砍:最常見的就是砍價,之前朋友圈經常刷到的文案:是朋友就來砍我等等。砍的表現形式相對比較單一,主要集中在砍價。比:類似很多排行榜功能,引導使用者之間進行PK,帶動使用者的參與熱情,遊戲經常用這招。換:二手市場的崛起,各種舊物互換和交易,利用社交關係加強傳播和宣傳。以上模型都有現成的工具,可以在微信端、搜尋端、各類設計網站去找到現成的創意設計。利用市面上已有的模型做好細節也是一種選擇,未必要絞盡腦汁去設計和創新全新的玩法。如果團隊很強,時間和資金成本足夠的話除外。
頁面策劃H5頁面策劃重在結構和邏輯是否清晰。有的落地頁面屬於長圖,內容較為豐富,可以拆解為上中下三段。有些落地頁比較簡潔,只展示一屏。
上段:一般突出活動主題、利益誘餌,越能抓住使用者越好。當然這些誘餌謀者中毒上對於使用者來說是必須有用的,可以有一些套路,比如免費領取但需要轉發朋友圈之類的,但不能欺騙和使用者。展示的第一屏也要儘快的做使用者引導操作,越早拿到使用者資訊越有利於後期的轉化跟進,如果行動號召放到最後才展示,使用者可能早已經離開頁面了,白白浪費了一次和使用者建立聯絡的機會。
中段:如果說上段是提出我方觀點的環節,表明主題立意,那麼中段就要用論據做證明。常見的權威機構認證、行業資質材料、知名專家說明、顧客評語等,主要是為了打消使用者的顧慮,增強使用者對品牌的信任度。結合企業自身擁有的資源去強化和突出這一塊
無論是長圖還是短圖,活動主題、行動號召都是必不可少的,結構順序也可以多次反覆,對於使用者來說其實是無感知的,看過即行動是最好的期望值。
禮品選擇你能想象到的禮品或者誘餌有哪些型別?
大致可以分為實物和虛擬兩大類,它們給人呈現的感知各不相同,依據活動特性、使用者需求做選擇。
實物類:這類產品其實不好選擇,同時也涉及到物流運輸,成本較高。近期參與過的一次實物類活動是混沌大學的助力送《增長思維》簽名版書籍。送親筆簽名書還是能給人不少期待的。其他類似贈送創意週刊、定製版筆記本等小物件都是屬於低成本的一種玩法,可以一定程度上做到品牌傳播的效果。
虛擬類:影片會員、話費券、紅包、消費和抵扣券...虛擬類商品相對簡單直接,領到即可用,沒有中間成本。
轉化路徑全鏈路增長路徑重在什麼環節?增長駭客說的海盜船模型:AARRR,深入思考和處理過後又看到那些內容?
獲取使用者(Acquisition)提高活躍度(Activation)提高留存率(Retention)獲取收入(Revenue)自傳播(Refer)獲取使用者可以透過內部渠道、外部渠道、推薦等形式獲得流量,完成使用者轉化;
提高活躍度、留存率一般常見的玩法有養成類小遊戲、大型活動、會員體系,把使用者從新客戶變成老客戶,慢慢的培養感情和建立關聯;
獲取收入更多還是需要依靠產品本身的質量,產品能否讓使用者滿意是最關鍵的。對於使用者來說產品是有用的,並且使用者確實有很強的需求動力;
自傳播更多的還要看活動本身的利益誘餌是否足夠,活動體驗的流暢性如何。如果一個活動本身能給人的吸引很少,想獲得大面積傳播自然很困難。
一個活動本身的增長週期會持續多久?
使用者視角:活動設計者暫停活動投放是屬於強制停止活動,拋開這一點,一個活動本身傳播到什麼時候會讓使用者產生厭倦情緒?還是說只要有利可圖,這種活動理論上會一直延續?對於參與者來說關心的除了能獲得利益之外,對於自身的品牌形象的考量會有多少?如果一場活動可以無限延續下去,如果是你,一個有利可圖的活動你會堅持多久?我們曾經參加一個簽到活動200多天,最後還是間斷了。思考這些問題可能讓運營人自己對一個活動的理解角度有所不同。
設計視角:作為活動設計方考量一場活動效果比較簡單和直接,使用者生命週期和獲客成本的效益如何,能夠帶來實際收益即算一次不錯的活動。單場活動,短週期活動考量可以從ROI角度很直觀的去計算。但是像雙十一這類活動,使用者其實越來越容易產生皮圈,它能持續多久並一直讓使用者積極參與?目前能想到的是活動品牌化,成為行業標杆,這是不是也說明了品牌還是最持久和穩定的流量來源。
最後,再來談一個重要的問題。想做好你的社群,其實也不用想的太複雜。
首先,社群就是人,這一點沒有錯,你能把“人”理解透徹了,你的社群也就能做的好了。
建群之前,你要明確你建群的目的是什麼?只有明確了你的目的,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做。大部分人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要賣貨,就是想要流量。賣貨的前提就是信任,你要做的就是在群裡培育信任。你想利用顧客幫你去裂變更多的流量,你就要滿足他們的需求,甚至是給他們點誘惑,這樣顧客才會幫你去裂變。
否則一點好處都沒有,誰會幫你去裂變呢?不可能的。
這裡分享兩個建立社群信任的方法。
客戶見證。這是最快最直接建立信任的方法,比如你是做減肥產品的,你的群裡有已經購買產品的顧客,還有沒有購買產品的顧客。你設立社群的玩法和機制,讓購買產品的顧客每天傳送產品的打卡,你給出相應的獎勵,這樣既能活躍社群,還能讓那些沒有購買產品的人見證到效果。如果效果顯著,那些沒有購買產品的人就會積極的購買,因為他們已經看到了見證,這是最好的建立信任的方法。社群活動。你可以經常的在群裡組織拼團或者秒殺的優惠活動,讓使用者覺得能在你這裡得到好處和實惠,這樣也可以增加信任。使用者裂變是獲取新使用者的一種方法,如果你想讓你的顧客幫你裂變更多顧客,你就要給出相應的激勵機制。比如邀請幾個朋友進群,就送某些禮品。邀請好友可以用wetool工具查詢,wetool可以精準的查詢出某個使用者邀請了幾個好友進群,方便資料統計。當你和使用者建立信任,使用者幫你介紹新使用者以後,你要做的就是在群裡做好後續的服務,解答使用者的疑惑。並且要及時的維持社群的秩序,避免群裡出現廣告等負面因素。
價值吸引也是社群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減肥社群為例,群主經常的在群裡輸出健康、飲食、或者與減肥有關的專業知識,讓使用者覺得在這個社群裡可以得到相應的價值,並且對自己有幫助。這樣留存下來的使用者也是精準和高質量的。
這個時候,你在群裡再銷售類似產品的時候,群成員的轉化率自然會很高。
被動成交,價值吸引,只有你真正的用心輸出價值了,你才會在社群裡獲得更好的回報。
有的時候,一個好的社群,真的可以幫助商家成功的化解遇到的困難,讓商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下來。
-
6 # 知影人生
社群運營放到今天來談可能有些不太適宜了,原因在於無數的培訓機構和營銷號已經把整個環境搞得烏煙瘴氣。我不排斥趁所謂“風口”的熱點來包裝自己並推銷培訓服務課程,但做人真的應該有底線,什麼錢都賺,良心不會痛嗎?
這兩天擺地攤火熱起來了,估計已經有一大波機構準備好了“地攤經濟”的培訓課程,等著一波波綠油油的韭菜上案了。
牢騷發得差不多了,開始正題吧。
坦白講,從零開始運營,而且是社群,難度係數特別大。
別不相信,看看下面的內容再說吧。
1.你的社群是用來幹什麼的?
2.你的社群有商業價值嗎?
3.如果有商業價值,如何在社群的生命週期內完成變現?
4.你的社群能夠為群成員提供什麼樣的東西,群成員為什麼願意加入你的社群?
5.你的社群究竟需不需要設立入群門檻?為什麼?
6.應該用大群做運營還是小群做運營?為什麼?
7.沒有做過使用者畫像,可以直接做社群運營嗎?
9.社群建立之前的漏斗模型該如何建立?
以上的9個問題,你能回答出來幾個?
這還只是一小部分與社群相關的問題,而且是在做之前應該考慮到的,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更加專業的運營方法,以及使用者反饋,資料分析,AB對比,活動策劃,產品展示都還沒有涉及到。
許多培訓團隊會這樣告訴你:“今年疫情有沒有被拉人什麼什麼群,裡面正在銷售什麼什麼產品,你有這麼好的資源,可以用這種模式做,這種模式是當下最火的模式,叫做社群,今年很多瀕臨倒閉的公司靠做社群起死回生,也有很多公司透過社群實現了三倍利潤的增長,你們完全可以試一試啊”
我就輕輕的說一句:“有錢你就試一試,沒錢就算了,好好聽我叨叨就行”
上面提出的問題我不會逐一解答,我也沒那個心思和精力在這裡細聊,總之,上面的問題沒想明白之前,最好不要用社群的模式來商業化自己的產品或者產業,否則得不償失。
市面上有很多已經比較成型的社群理論,其實說得都對,但關鍵是這些理論對於你來說對不對而已。
別人的社群理論是基於自己建立或者觀察、參與過的社群,思索總結出來的,有一定的針對性,而且獨特性比較強,很難模仿或複製出來另外一個同等規模和質量的社群。
聰明的你應該看出了一些尷尬。
當然,如果是從零運營的話,我的建議是至少拿出三個月的時間學習和實踐,四分之一的時間學習,四分之三的時間實踐和覆盤,這樣,可能會讓公司在後期有一個好的效果。
或許,你又要問在哪裡能夠學到社群運營的相關內容?
講真,線下的培訓機構著實不用找了,如果你有錢或者壓根不懂網際網路運營的話,就當我沒說。
線上的那種社群運營課程其實也不提倡,問什麼?雖然一套課程99,或者199看起來很便宜,但是我們都知道,這個價格的課程知識這些運營者的引流產品,用來篩選精準人群的而已。
如果真想學習,用5天時間去讀完這三本書,再用7天的時間構思三個社群專案,餘下的時間邊實踐邊學習,哪裡不懂就去網上查資料,請教。
這三本書分別是秋葉的《社群營銷》,理論性特強,實操方面全靠自己了。第二本是大熊的《格局逆襲2》,雖然這本書只有一小部分將社群,但是這一小部分的見解非常值得研究琢磨,第三本是《私域流量池》,針對企業級別的社群打造,這本書主要還是普及企業應該在網際網路進行怎樣的佈局。
-
7 # 數字化觀察
折騰了5000多個群的人來回答一下。
很多人會說拉新、留存、促活這些標準的運營流程,但對於新人來講僅僅是方法論。空有其殼但理解不到底層的思維,終究做不好社群。我把自己總結的內容分享一下:
從零開始運營好社群的第一步:思考為什麼要做社群運營?僅僅因為是風口,大家都在做嗎?首先,社群只是一種工具,只是一個傳播的渠道,社群也並不一定能解決所有的問題。所以必須先冷靜下來思考一個話題:是先認為社群是個好模式,基於社群去創造業務;還是已經有了業務,希望用社群來放大效果。很顯然,後者才是正確的思考方式。
可以看一下社群的優勢是什麼?最核心的價值就是從眾心理。沒有主見和缺乏判斷的人很多,而社群最容易影響的就是這樣的人。一旦有一部分人表達了一致的觀點,其他還在猶豫的人就動心了,這就是精髓。一個商品推到社群裡只是個基礎,當有人體驗過並且分享了心得,加速了其他人的購買,那才是社群這種模式創造的價值。所以要先判斷自己的業務,是不是需要這種“從眾心理”來提升轉化的效果。
一萬個方法論不如一個真實的案例拆解。開啟這些活躍的群,去觀察什麼人發起的話題,為什麼能引發討論,發起的時間是幾點,得出了那些有價值的內容,用筆或者文件記錄下來並分析,自然就知道是為什麼了。
從零開始運營好社群的第三步:實踐嘗試上手一個群,從通訊錄裡面的好友開始新增。別看那些操盤手一次上百個群玩的不亦樂乎,背後都是先把一個群玩明白,然後不斷的複製,用模式來降低維護成本。
根據上面學習的內容,嘗試去創造話題,嘗試去鍛鍊社群溝通的感覺。當有1/4以上的群友開始在某些時間活躍起來的時候,基本就掌握了社群運營的基礎技巧,後面再去做任何內容的群,至少不會因為很快變死群而喪失信心。
需要注意哪些問題?給出幾個關鍵點:1.先求質再求量
一個群玩明白,後面再複製就簡單了。千萬別為了追求快速建群,而忽略了建群的初衷。
2.留存的價值大於拉新
拉新的方法真的很多,有足夠的誘餌和好的裂變工具很簡單可以拉人。但拉進來的人如果沒有產生某些行為,那再多的群也無濟於事。
3.精準的使用者才有價值
使用者為了共同的“標籤”加入到群裡才能產生化學反應,如果都是雜七雜八的人,在一起沒什麼好聊的,也會加速群的沉默。
-
8 # 八阿哥v
想做好社群運營,客戶是主體,引流拓客是最主要的步驟。裡德助手在拉新拓客方面有很大優勢,適合新手,方便操作,容易上手,可以體驗一下。
-
9 # 羽翼課堂
建⽴整體的社群運營框架,包含社群運營的各個步驟。⽐如群定位、內容規劃、
⼈員管理、社群激勵及價值。除此之外,還有和社群運營配套的髮圈⽅案、社群運營⼯
注意事項、出現緊急情況的應急⽅案等等。其核⼼我們總結為:根據每天的運營⽬標,
確定在不同的時間節點,執⾏⼈需要做什麼樣的運營動作。
1、確定社群運營的⽬標
透過哪⼏個維度來確定社群運營的⽬標?
a 引流群和轉化群,他的社群運營側重點必然是不同的,引流群的社群⽬標可能是進群
⼈數的增加,轉化群的社群⽬標是轉化率的提升;⻓期的服務型社群和短期的轉化型社
群也是不同的。
b 其實是產品,⽐如,課程類產品的⽬標可以是完課率和轉化率。
c 最後可以從社群運營核⼼的業務指標出發,輔助其他指標來確定社群⽬標。⽐如低價
轉⾼價模型中的社群訓練營的核⼼指標是銷售額,輔助考核是轉化率。
⽬標設⽴主要參考⾏業類似競品的平均數,並結合⾃⼰以往資料,確定在一個固定周
期,用多少流量,帶來多少收入?
2、確定⽬標後如何產出⼀份好的sop
2.1 sop的呈現形式:
⽬前為⽌,教育運營研究社的同學通⽤的sop載體⼀般是以下三種:⽂檔、表格、⾦數
據。
其中,⽂檔形式容易寫得太⻓,且不⽅便定位;表格形式可以⽤不同顏⾊進⾏標註,視
覺效果⽐較好;⾦資料⽅便從時間上快速定位到某⼀天,減少執⾏⼈查詢時間。
2.2 sop撰寫流程
當我們確定好⼀個社群的運營⽬標之後,就可以根據這個業務⽬標來設計sop⽅案的路
徑了,路徑中的每個節點要⼒求能夠統計資料,評估效果;以教育運營研究社為例,⽤
(注意:社群運營⽬標相當於是sop設計的底層邏輯,⼀定要先思考好⽬標是什麼,否
則你可能從⼀開始的⽅向就錯了,這樣的結果只會是做得越多錯的越多。)
確定路徑以後輸出執⾏⽂檔,執⾏⽂檔⼀般包含:話術、劇本、活動內容包、執⾏⼈、
監督⼈、時間點、整體進度完成表等等。更細化的執⾏⽂檔還可以有內容包、話術的使
⽤表格、⼩組⽇報、週報等。
對於課程類產品來說,sop還需要有課程⽂檔,⽤於對接教研團隊的過課流程,同時讓
⽼師更有營銷意識。另⼀⽅⾯,還要有關單形式、優惠相關、關單結束後的1對1追訪、
個⼈號引流措施,以及是否解散社群,如果解散何時解散的相關內容。
全流程的sop中,為了確保最終核⼼指標的達成,各個階段應該按流程對核⼼指標進⾏
拆解,⽐如課程類產品的上課率、完課率、作業提交率等等。
3、如何最佳化sop
運營⽼司機不僅有輸出sop的能⼒,還有根據現有sop進⾏最佳化和迭代的能⼒,讓我們來
看看,⽉薪2w的⾼級運營是怎麼對sop進⾏最佳化的?
⾸先,要根據已有的sop過⼀遍整個流程,在梳理流程中,統計實際結果和⽬標結果的
差距,找出原因所在,哪些過程在執⾏過程中不可控或者出現了突發事故,針對這些節
點逐⼀最佳化。
每⼀個關鍵資料都有關鍵影響因素,我們可以先列好關鍵因素,再進⾏實驗和最佳化。
3 .具體⽐如完課率這個指標,它的關鍵因素有2類,⼀類是運營部分,報告通知⽅式,通
知頻次,通知話術等,⼀類是產品或者課程內容部分,產品或內容⽤戶是否真的喜歡並
且體驗良好。
另⼀⽅⾯,還要根據⽤戶⽇常反饋最佳化服務內容和運營動作。
4、規模化複製sop可能嗎?
4.1 先標準化 再規模化
如何衡量標準化:一個完全不懂的人,用這套sop是否也能運營社群,並能達到和平均
轉化率相差不大的數值。
4.2 對具有同類產品、相同屬性的社群,規模化複製sop有⼀定的可能性。
在sop的規模化過程中,最核⼼的還是“⼈”,⼤部分出問題的情況都是⼈出現了問題,
導致各種問題出現但沒有解決。⼀個好的社群運營會在執⾏sop的過程中根據⽤戶不
同、需求不同調整sop。
-
10 # 舒雍
1、需要一個超級IP;能夠玩轉自媒體,能夠引流。叫好又叫座。或者你有線下人脈資源,或者有實體店,能夠引流。重點,引流是第一步。
3、線下有活動。能夠組織線下主題活動,讓大家參與。有一部分優秀者能夠得到實惠。能夠引入商家給社群會員發福利。
最後社群會員要收費篩選高質量的人,對商家也要收費。
-
11 # 善推者戰略
第一步:拉新
單單追求人數的多少是沒有意義的,一個好的社群,群成員應當是有共同價值觀的一群人,有共同目標對某種事物有共同的認可或行為。社群定位清晰,群成員之間才有交流有互動,才會對社群有感情,願意留在社群之中,為社群做貢獻。所以在社群成立初期之時要對目標使用者有著深入的瞭解,針對目標使用者拉新。
第二步:留存
社群保持活躍,使用者才會持續關注,社群的建立才有意義。
福利發放活躍氣氛,獎品可以是紅包,或者更好的可以貼合社群定位,在做活動時候,群裡的氣氛就被帶動了起來,各種潛水的就出來了。有個定期福利,培養使用者的習慣,社群就不會掛掉。
第三步:裂變
持續保持高質量的輸出,鼓勵群成員向社群內分享輸出有價值的內容,群成員在社群內有收穫才願意留在社群,才會願意向社交鏈推薦社群。
組織線上線下的活動,活動可以調動群成員的積極性,活躍氣氛,也是很好的裂變方式,一般透過活動裂變的使用者質量都較高。
第三步:轉化變現
回覆列表
第一:做社群定位,必須要明確的事情都有哪些?
社群定位三要素:做社群的目的、社群裡面都需要哪些人、每天在社群裡面幹什麼、
1.做社群的目的?產品=目的=結果
社群就是一個產品,產品化的社群,你必須要去解決一個問題、解決一個需求、知道你是個啥。知道很簡單,真的知道非常難,因為你不知道你是真的知道還是假的知道。
明確你的目的,目的=結果、一個非常具體的事情,例如團積你的客戶群、做地方性的愛好群、某個技能的訓練群,還是做一個時間管理學習群,解決別人的時間管理焦慮。在這個部分用15-30個字來描寫你的具體事情,事情越具體,你做的社群就越能達到你的目的。
1. 社群裡面都需要哪些人?五個標籤定位人群
社群的目的明確之後,我們就需要去發散自己的思維,去想一想:誰才是做這個事情的人?我們現在組組建一個時間管理的社群。幫助500個群友培養自己的時間管理技能。我們來想一想,誰才是需要時間管理的人,用標籤的方法將這個人描述出來!用五個關鍵標籤把他們劃分出來!
(以下資料皆來自網上大資料)
身份標籤:上班族、大學生黨、考研黨、
性別標籤:男/女(網上資料顯示:女性6成,男性4成)
地區標籤:廣東、北京、江蘇、浙江、上海、
年齡標籤:20-29、(90後一代是需求最大的一代讓恩)
關鍵字:時間管理法、時間管理軟體、自我管理、
人群定位:我們需要什麼的人不是依靠自己的大腦想象,而是依靠資料的支援,唯有資料不會騙人,列舉五個關鍵的標籤便可以精準的捕抓到你的社群使用者,更加有利於後期的社群規劃,做一個符合使用者習慣的和調性的社群。
1. 每天在社群裡面幹什麼?做需求的解決方案。
隨著網際網路市場的發展,人們對於自己想要什麼有了更深的認識。人們的需求越來越被細分,做社群也是一樣,你要精準的流量,人們也要一個精準的解決方案
菲利普·科特勒對市場定位的定義是:所謂市場定位就是對公司的產品進行設計,從而使其能在目標顧客心目中佔有一個獨特的、有價值的位置的行動。
回顧我們的關鍵字標籤:時間管理法、時間管理軟體、自我管理、
如果我們要做一個時間管理的社群,每天做什麼?先定下主題:1.時間管理的方法有哪些?你能提供的方法有哪些?2.時間管理軟體有哪些?你推薦什麼時間管理軟體?3.自我管理的方法都有哪些?我們該怎麼去做時間管理。
有了主題之後,我們在去根據主題曲做細分、去做規劃,規劃我們每天的日常、內容、活動、切記不要偏離你的主題,做人們最關心的事情。
第一部分總結:群成員喜歡簡單、直接、討厭複雜、套路、你必須直接、真誠的告訴我“我是誰”“你能幫做什麼”定位的真諦是“攻心為上”,成員對社群的印象是不會輕易改變、他的想法非常容易偏離的,規劃好他的成長路線,讓他專群專用,這才是核心,才能達到你的目的!
第二:社群的前期準備有哪些?必須細緻到骨子裡!
如何細緻到骨子裡?先列出你想準備的東西到紙上,然後在準備他們可能需要的東西、最後填寫好社群基礎的類目、
1. 準備你想準備的東西?不是看你要什麼,而是看你有什麼!
1. 準備他們可能需要的東西?專研使用者的需求和愛好!
回顧我們上面的例子,“時間管理”,可以準備一些時間管理的表格,既便宜又好用!雙方都得利益。還要列舉一些時間管理的書單、一些免費的課程等等、有關於時間管理的電影、案例等等,圍繞使用者的愛好、需求做一個滿足、填補使用者的需求。
1. 社群基礎類目
社群的基礎類目包含什麼?1.群規:社群價值、社群主題、社群該做、社群禁止、2.群名:專案、愛好、願景、序號的結合、3.社群內容:每天發什麼內容、如何遞進內容、4.粉絲活動:搶紅包、打卡、訓練、案例拆解、等線上可交結果的活動、5.粉絲變現:在什麼節點去暗示使用者付費、讓使用者培養對社群的依賴性、讓使用者上癮。
文章總結:拉群只是動作,運營才是核心!做社群定位不是你對社群“想做什麼”,社群定位是你對預期的目標使用者要做的事情。第一印象非常重要,你要在使用者的腦子裡面構建一個印象,構建一個定位,確保使用者能夠記住你。讓使用者知道你能為他做些什麼東西!你才會有價值,才能做出一個有價值的社群,做使用者的解決方案,代替他那些冷冰冰的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