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怕和熟人打招呼聊天,除非很熟的人,在很熟的人面前我可以滔滔不絕,可以表現出很健談的樣子,在半熟不熟的人面前,我基本上都是一言不發,有時應附著說幾句,其實我的表達能力是沒問題的,談工作上的事情,我可以對答如流,聊家常的事我就一點都不擅長,自己變的也越來越內向了,沒事的時候就坐在車裡看書,也沒覺得無聊,也挺享受一個人的過程的,前兩天一個隔壁鄰居問我會下象棋嗎?想和我下下棋打發時間,我說不會,其實我會下象棋,並且技術還可以,但我覺得下象棋還不如一個人靜靜的看書呢?我該怎樣改變自己呢?還有藥可救嗎?
3
回覆列表
  • 1 # 人活得就是個心態

    1 社交恐懼症的治療以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結合的治療方案。心理治療主要包括認知行為治療和動力性心理治療。

    2五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是社交恐懼症的一線用藥,治療效果好,且不良反應少、耐受性好,常用帕羅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氟西汀等,用藥劑量及次數遵醫囑。這些藥物最長需要6周才能起效,一般需要服用9個月~1年,需在醫生指導下規律治療,如果較早減藥或停藥,則容易復發。該類藥物對共病抑鬱、驚恐障礙、廣泛性焦慮障礙或強迫症均有效。

    3對於社交恐懼症的患者來說,單靠藥物治療的效果並不顯著,應配合心理治療,且心理治療需要患者的興趣、支援和理解,心理治療更為重要。

    4目前最為常用的認知行為治療的心理治療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方法:暴露療法、認知重建、放鬆訓練和社交技能訓練。

    5暴露療法是治療恐懼症最重要的治療方法,包括想象暴露和實景暴露兩種形式。暴露的實質是主動接觸能引發患者恐懼的刺激,並保持這種接觸直到他們的焦慮開始減少。

    6暴露療法的目的是幫助患者面對他們害怕的情景,並適當地使其恐怖等焦慮反應持續一段時間後,透過自然的條件作用過程使這種害怕的程度逐漸降低。暴露療法對各型恐怖症都起效快、療程短、療效穩定且持久,但也可能導致患者恐怖和不適暫時加重,因此需要患者強烈的治療動機和配合。

    7社交恐懼症患者的日常生活管理重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放鬆、平穩的心情等,可緩解疾病症狀。該病是可以預防的。透過進行心理疏導,學習與人交往的技巧,在一些社交場合前進行充分的準備和預演,可以減輕焦慮症狀。

    8健康的生活習慣可以有效減輕焦慮,如規律作息、適當運動、多聽一些舒緩的音樂等,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可能對於焦慮情緒緩解有一定幫助。同時家人應給予患者幫助、鼓勵和包容,帶其在實踐中克服恐懼、焦慮和迴避行為,幫助他們迴歸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9飲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可選擇低脂、高膳食纖維的飲食方式。避免攝入含咖啡因的食物和飲料,它們會加重焦慮。具體飲食建議可根據需要諮詢醫生,合理膳食,保證營養全面而均衡。

    10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建立規律的鍛鍊計劃。注意做一些放鬆訓練,在面對可能會帶來焦慮的場合時可以有意識進行放鬆,緩解焦慮。保證充足且高質量的睡眠有助於緩解焦慮情緒。改變思維方式,積極的思考問題方式能夠改善焦慮。

  • 2 # 張鐵軍158

    第一,任由恐懼存在而不管,同時照常接待往來。

    第二,人際交往的目標是達成,而非“不害怕”。不論是交際、工作、購物,都可以“惴惴不安,如臨幹谷,如臨薄冰”,但同時任由臉紅、心慌存在而不管,堅持把事達成,雖不美滿,但聊勝於無。

    如能義無反顧,做多了就是高手。

    第三,這一過程就是社交恐怖症的療愈的有效而可操作的方法。

  • 3 # 隆光1

    不必改變,這種情況很正常,順其隨緣,世上人無完人。如果你非要改變,最好的方法是去做義工,當一名志願者,即使不說活時間長了別人也會很尊重你……

  • 4 # 斐斐的大晴天

    首先明確一點,你是恐懼而不是不會,這樣的話只是需要多接觸,多嘗試,鼓勵自己多和大家在一起溝通交流,自然而然的養成習慣就不會恐懼了,你只是還不習慣社交沒有找到社交的方法,多接觸多學習多練習就好了

  • 5 # 小蘭2020

    社恐的成因各種各樣,嘗試找到自己的原因之後,給自己一個擁抱,給自己一些勇氣,來勇敢面對,嘗試解決掉它。

    一、不要刻意迎合別人

    有些人總是不合時宜傻笑,想插入話題怎麼就插不入。我覺得之所以這樣,就在於他們太合乎別人了。如其這樣,不如自己找話題來說,帶別人走總比別人帶自己走好。

    二、可以嘗試假裝自己是別人

    大腦是個很神奇的器官,讓一個內向的人演一個外向的人,他就會表現出外向的行為特質,而這些行為特質反過來又促進了心理狀態的形成。所以可以試試假裝自己是一個社交高手,然後無所畏懼地去展現自己。

    三、放下別人對自己的關注

    多數情況下,社恐是因為擔心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而實際上,別人真的沒有那麼在意自己。

    四、是在公眾場合講話,一定要讓自己進行演練

    可以在大腦中演練,也可以實際去演練。做了這麼多年的學生工作,我發現一個節目要表現的好,必須要有排練。同理,講話也是這樣的,演練時間越久、次數越多,效果會越明顯。

  • 6 # 冰少女的情感說

    對於這個問題,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肯定是還有救的。

    社交恐懼症一般是後天性的一種心理疾病,所以這種症狀透過一定的鍛鍊或者說是治療是可以得到根治的所以不用擔心。

    社交恐懼症一般出現在性格比較內向的,孤僻的人身上,這類人一般很少與人交流,沒有口語交際的能力,這類人每天都是隻知道關心自己的事情,對於外界的事物沒有興趣。

    但是這種的性格還是有很大的機率改變的,我們可以先從自己的膽量開始改變,比如如果我們有表現自己的機會,或者是要上舞臺的機會,一定要抓住這種機會,這種時候不能因為自己不敢而不去表達去表現自己,反而應該勇敢的去表現自己,這樣膽量就能得到提升,從而自己也慢慢的開始喜歡其他的事物,會感覺到不一樣的溫暖。

    還可以常常出去走走,和你喜歡的人打交道,這樣慢慢的習慣自然而然我們就會習慣與別人交流,交往,這樣我們的社交恐懼症就能慢慢的得到緩解,最終就能治癒啦。

    所以一定不能自己因為得了社交恐懼症而煩惱,覺得自己永遠都會與世隔絕,不是這樣的,世界是美好,與人交流交往是幸福的。

    一定要試著改變自己的性格,一定要加強對自己膽量的鍛鍊,這樣就不會被社交恐懼症難道啦。

    社交恐懼症我也有,我想,透過我的努力與學習與人交往之道,一定可以改善的。所以,讓我們一起加油吧!

  • 7 # 成真219380194

    這個其實不必害怕,心裡想:他們是人,我也是人啊,只不過我有些內向,不擅交往罷了。常常這樣想,你就有走出去和他們交往的想法了。剛開始試著和自己的親戚交往,因為熟悉,好相處,練習練習,等過了一段時間,交往方面就有了一定的長進,最起碼不害怕交往了,然後去找自己的同事或同學,和他們交往,過一段你會感到和別人交往也是一件快樂有趣的事情。過了一段,你就對社交有了興趣,主要是有了一定的社交能力了。再過一段,去找陌生人交往,因為陌生,你要想法和他們接近、相處,這更能鍛鍊你的社交能力,過一段時間,你就能同陌生人很好的交往了。長期堅持下去,你一定能成為一名社交高手了。

  • 8 # 大地諮詢

    這樣挺好啊,幹嘛要改變呢,這個不應該屬於社交恐懼症,享受自己獨處的時間,而且喜歡讀書,多好的習慣。可以認識一下!

  • 9 # TP132

    這個還是要多練,每天和自己不想說話的人聊幾句,不管聊什麼,把他當成一個任務。時間長了就習慣了,習慣就成自然。

  • 10 # 周易起名666

    恐懼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自信,自卑心理,嚴重懷疑自己的能力,這樣的人,應該先從最小事兒做起,然後在生活中慢慢的找回自信。身邊的親人朋友不要歧視,多讚揚,哪怕是很不足到的事情。

  • 11 # 博特班長

    關於您提的問題,首先可以確定是:有救!

    從您的提問描述上看,這些問題確實也給你帶來了一些焦慮與心理不適,以致於你現在尋求方法改變,這一切都非常好,非常積極。

    從您當下描述的情形來看,你擔心的是否有救的心也可以安放了,我們每個人對於自己感到不好的東西,都有一種修復與自愈能力,而且無需化學類藥施救。你的問題是一般心理問題,根據你的描述還不足以診斷為你描述的社交恐懼症,關於社交恐懼症這個說法,是我們生活中常說的一般性說法,根據《精神病統計與分析手冊》第五版(DMS-5)來說,這是兩個問題,嚴格意義上來講社交焦慮與驚恐、恐懼屬於焦慮障礙中的幾個有差異的亞型,你描述的情形僅符合社交焦慮障礙的一些表現,但不足診斷障礙。

    給你分享一下關於社交焦慮障礙的知識要點

    一、社交焦慮障礙的臨床表現:

    大部分人在進行公共演講時,會或多或少地表現出緊張、焦慮、手心出汗、喉嚨乾澀等情緒反應與身體反應;有一些人在權威人物(例如老師、領導、父母或長輩)面前會表現出害羞、緊張或不算在在。與正常個體或害羞者相比,有社交焦慮障礙的人的恐懼和擔心的程度會更深。迴避社交的情境(比如:演講、上課發言、聚會、結識陌生人乖)也會更多。

    在社交情境中總會擔心或焦慮,覺得自己會在這些環境中表現不好而被別人做出不好評價或看法,因此自己主動迴避,讓自己儘量不了現在這些社交場景中。當實在無法迴避時,被迫地處於這些情境中,就會表現出明顯的身體反應(比如:發抖、出汗、全身肌肉緊張、口乾、啞語等)甚至可能伴隨驚恐發作。

    二、社會焦慮障礙的診斷標準(參照標準:DMS-5)

    1.個體面對可能被他人審視的一種或多種社交情況時,產生顯著的害怕或焦慮情緒。例如,社互動動(對話、會見陌生人)、被觀看(吃、喝的時候),以及在他人面前表演(演講)時。注:兒童的這種焦慮必須出現在與同伴交往時,而不僅僅是與成年人互動時。

    2.個體害怕自己的言行或呈現的焦慮症狀會導致負性的評價(即被羞辱或尷尬,導致被拒絕或冒犯他人)。

    3.社交情況幾乎總是能夠觸發害怕或焦慮。注:兒童的害怕或焦慮也可能表現為哭鬧、發脾氣、驚呆、依戀他人、畏縮或不敢在社交場合講話。

    4.主動迴避社交情況,或是帶著強力的害怕或焦慮去忍受。

    6.這種害怕、焦慮或迴避通常持續至少6個月。

    5.這種害怕或焦慮與社交情況和社會文化環境所造成的實際威脅不相稱。

    7.這種害怕、焦慮或迴避引起有臨床意義的痛苦,或導致社交、職業或其他重要方面的損害。

    8.這種害怕、焦慮或迴避不能歸因於某種物質(例如,濫用的毒品、藥物)的生應,或其他軀體疾病。

    9.這種害怕、焦慮或迴避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礙的症狀來更好地解釋,例如,驚恐野、軀體變形障礙或孤獨症(自閉症)譜系障礙。

    10.如果其他軀體疾病(例如,帕金森氏病、肥胖症、燒傷或外傷造成的畸形)存在則這種害怕、焦慮或迴避是明確與其不相關或過度的。

    三、關於社交焦慮障礙形成的原因有很多說法,這裡主要介紹四種:

    1、  一種是遺傳說,如果父母有社交焦慮障礙,大約有1/4的子女同樣患社交焦慮障礙;

    2、  行為主義心理學家認為,這種焦慮障礙產生是由於人曾經在社交情境中感到焦慮和恐懼時就回避這種社交情境,因為這種迴避緩解了自己的焦慮,但同時也強化了社交焦慮,長此以往,多次之後就形成了一種經典的條件反射。

    3、  在認知上,人們總有一些功能不良的信念導致這種情況發現,比如自我認知與評價不夠高,總是擔心別人對自己的表現作出不好的評價,自己又接受不了。

    4、  還有就是曾經的一些在社交中的失敗經驗形成的影響,一遇同樣或類似的情境就主動迴避。

    關於您提到的想要快速改變的事。你想要快速改變,一方面說明你現在開始不接受自己的這個表現,另一方面說明你很強的改變意願。這些都是非常好,非常積極的條件,是一種非常強的原動力。

    從心理諮詢技術上來說,快速解決這樣問題的辦法很多,認知行為流派的諮詢師們及治療師提供了很好多的改變技術。

    1、  認知重建:你需要認真的覺察自己對於這些行為表現的態度與認識是怎麼樣的?

    2、  透過特定的練習讓自己快速從行為上進行改變:

    a.       學習一些社交技能,豐富一下這方面的知識,讓自己變得更自信些;

    b.       應對一些你日常生活中當出現主動迴避的事,讓自己主動起來,參與進去做點什麼?或說點什麼?或就保持在場景中,什麼都不做也行。

    c.       還可以透過:角色扮演、現場演講等方式,讓自己感覺起來自己也是可以做得到的。

    d.       讓自己回到人群中,我們是需要生活在人與人的關係之中,當然也不是什麼人群都進去,進入我們生活、工作、學習這些狀態的屬於自己的核心圈層中。先相熟的核心圈層中找到主動應對能力的同時再延伸到你想要陌生環境中。

    最後,祝願您尋得良方,及時行動,讓改變成就更好的自己。

    願您平安健康,快樂自在!

  • 12 # 飄飄搖可樂

    我覺得你其實一點問題都沒有,你有你自己的精神世界與自己的社交方式,之所以拒絕下棋也是因為自己喜歡獨自看書。但如果題主你真的渴望自己變得所謂的“外向”我也提供了以下“較為快速的方法”。

    (一切性格都是根據自己的習慣而慢慢養成的)

    2:與陌生人社交 減少自己獨處的時間,多去人多的地方,看看比賽什麼的(疫情期間請待在家裡。(。・_・。)ノ)找一個網友筆友聊聊天都好。

    最後我認為你真的很正常,只是喜歡獨處而已 坐在車裡看書,也沒覺得無聊 不如一個人靜靜的看書 還是那句話如果自己喜歡沒必要強迫自己(和半熟不熟的人聊家常我也聊不來啊,自己都沒有了解別人怎麼可能聊得來家常呢。)

  • 13 # 從水之道

    對於你的情況,我覺得有三點比較關鍵的原因。

    一、之所以和熟人健談而半熟不熟的人說不上活,主要是源於對對方是否瞭解,其實這個“瞭解”不一定是真的瞭解,而是你“心理上覺得了解”。如果覺得不瞭解,那心理上就會認為很可能自己的言語行為會對對方造成傷害或者尷尬之類的;而如果覺得了解對方,則對自己的言語行為比較放心,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心裡有數,所以就不會有恐懼感。

    二、你和對方沒有共同的話題。就像你說工作上的事情比較健談而聊家常則不擅長,就是因為你對家常事情沒有很深的體會,所以才聊不起來。

    三、你和對方的利益不一致。你之所以選擇看書而不是和鄰居下棋,你的鄰居第一位的是下棋打發時間,而你第一位的是更喜歡看書,所以這就導致了雙方不會將交往進行下去。

    根據上面三點原因,我覺得解決辦法就是12個字:真誠相待見招拆招順其自然

    人和人之間的交往是相互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興趣處事方式,那麼交往中雙方出現不一致是很正常的,雖然自己的言語行為有可能會對對方造成傷害,但那畢竟是小機率的事情,只要你真誠待人,即使有錯也及時向對方道歉,一般都是沒問題的。

    當然,對方也有可能會做出一些對你有傷害的事情或者說出一些有傷害的話,這個時候你完全可以進行適度的反擊,指出對方的錯誤之處即可,這樣既可以增強自己的自信,也可以讓對方及時停止自己的錯誤言行。

    如果覺得與人交往對自己沒有更大的好處,那也完全可以選擇獨處,順其自然就可以了。心理上不要有那種選擇獨處就是不正常的,或者被人孤立之類的想法,從而給自己背上心理負擔,這是完全沒必要的。

  • 14 # 雁過無痕2020

    如果覺得後面的文章長,看下面這一段也可以:

    所有心理和精神疾病都不存在。比如,抑鬱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正常情緒,就像呼吸一樣,只要活著就離不開。每個人都會今天開心,明天抑鬱,後天開心,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把正常的負面情緒當成問題去解決本身就是最大的問題。我們只要活著,就不可能解決掉,否則越解決問題越多,並惡性迴圈下去。今天不終止,明天還會更痛苦。唯有不把它當成問題,而是放下這個所謂問題,更不去解決它,就會自然恢復正常人。心情是可變的,今天情緒低落,明天完全可以很開心,不要把自己固化束縛住。對於一個正常人,要想擺脫各種負面情緒和想法,必須放下內心的各種執著,就是我們腦子裡擔心、怨恨等的那些想法,它是我們所有負面情緒和各種奇怪軀體症狀的總根源。如果根除了,枝葉自然就不見了。那麼,如何放下呢?過去的已經過去,我們必須接納現在的結果。也不要執著未來非要達到某一個確定結果,無論結果好壞都能接受,現在盡力就好。在這個過程中,也許你很快就能體悟到心理疾病其實並不存在,那你就徹底好了。有一點必須強調,必須認識到我們現在的所有痛苦完全是自己的內心錯誤造成,千萬不要在外面找原因。如果認識不到這一點,療愈就不可能發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就要知錯改錯。千萬不要把自己當成受害者。無論外在原因看起來多麼合理都是表象,今天的結果真的是我們自己過去所創造的,我們必須坦然接受。這時,只要我們現在開始改變言行,我們的未來就已經改變。如果覺得改變自己很難,不要著急,那就請從一點一滴做起,方向沒有錯,堅持下去就好了。

    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雙相情感障礙、恐懼症以及精神分裂等所有心理、精神疾病的真相與解決之道

    心理和精神問題是當前非常嚴重的一個社會現象,尤其是在孩子中也越來越多,實在讓人痛心疾首。由於不明真相和解決之道,多少人沉浸在別人無法想象的內心痛苦和絕望當中,甚至想放棄生命。也造成無數家庭瀕臨崩潰。我作為一個從二十多年心理痛苦中走出來的人,發自內心地想幫到更多和曾經的我一樣痛苦的朋友。

    首先,我想要告訴大家,選擇結束生命是一個極其錯誤的選擇。結束生命並不是痛苦的結束,而恰恰是另一個沒有盡頭的更加無數倍痛苦的開始。生命永遠不會結束,每一段生命都有它的意義。

    其次,我想告訴大家,所有心理和精神疾病,無論什麼型別,無論自認為多麼嚴重,無論身心症狀多麼複雜,都不過僅僅是一種外在表現而已,也就是說僅僅是症狀,是結果,但並無實質病變。這些心理和精神疾病為什麼難治癒?是因為我們大多數當事人並沒有真正搞清楚心理和精神疾病的本質、真相和根源。如果找到了心理和精神疾病的根源,無論問題輕重,無論情況多麼複雜而又與眾不同,任何問題自然都會迎刃而解。所有心理和精神疾病本質上是一樣的,只是不同的人的情緒、軀體症狀表現不同而已。由於症狀可謂千奇百怪,人人不同,也就有了不同的病名,但痊癒的過程和途徑是完全一樣的。

    那麼,心理和精神疾病的根源是什麼呢?

    心理和精神疾病首先表現為各種負面情緒,比如傲慢、刻薄、憤怒、仇恨、冷漠、痛悔、恐懼、焦慮、渴求、憂傷、無助、吝嗇、貪婪、發火、怨恨、絕望、報復、自責等。這些負面情緒本來是所有人都有的正常情緒,就像呼吸一樣。倘若能像正常人一樣,不去理會它,讓它們自然過去,也就不會產生心理和精神疾病了。可是我們卻把它們當作一個問題去解決。本來就沒有問題,因非要解決它反而產生了問題,並惡性迴圈下去,越陷越深。這些情緒又怎麼可能解決掉呢?這本是人之常情啊。如果我們去關注它或解決它,只會產生更多的問題,這就是心理和精神疾病越解決越嚴重的原因,因為這是南轅北轍,方向反了,根本就不需要解決。只要我們不去關注它,解決它,隨著時間它就很快自然消失了。如果非要去解決的話,除非把生命解決掉才能沒有負面情緒。這也就是很多人越解決越嚴重,直至絕望,甚至最終選擇走向絕路的原因。

    一般的人遇到負面情緒很快就放下了,但我們不行,非要解決它,哪怕魚死網破,結果越來越嚴重。殊不知,不去解決問題,轉而放下問題就解決了。根本沒有什麼需要解決的,根本沒有什麼心理和精神疾病。這些壓根就不需要管的問題在我們把它當成一個問題去解決的過程中產生了所謂的各種心理和精神疾病。

    情緒和身體是相關的,負面情緒也會引起一些生理和軀體的變化,也就是所謂的各種檢測結果和軀體症狀。其實,這些變化只是負面情緒引起的生理變化,並無實質病變。如果負面情緒消失了,這些軀體症狀也會很快隨之消失。

    當然,我說過,這些負面情緒和軀體症狀只是症狀而已,並非根源。要想療愈心理和精神疾病,減少負面情緒發生,必須從根源入手。那麼,根源又是什麼呢?

    根源在於我們的內心,在與錯誤的思維模式和思想觀念,在於我們非要執著於某一個東西。其實,任何人和事都具有兩面性,我們卻總是執著於某一面,執著於非要得到某一個人、物、結果或目標,如果是別的結果就接受不了。比如一些孩子,非要考到某一個成績,非要得到別人的評價和認可。得不到時會痛苦,得到了又怕失去,各種擔憂、害怕、恐懼。

    有的人後悔過去,可後悔有什麼用呢?過去的事情已經過去了。

    有的人特別怨恨別人過去對自己的傷害,可傷害已經造成,冤冤相報何時了?別人只是傷害我們一時,之後一直傷害我們的是自己,何苦自己與自己過不去呢?

    有的人事因為自卑。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也都有自己的長處。如果世界上每個人都一樣,那這個世界還有什麼意思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並沒有好與壞。

    有的人抱怨父母沒給自己帶來好的條件,可古今中外世界上出身卑微的偉人也比比皆是,我們必須學會接受現實。

    有的人認為只要有錢了就會好了。但是,實際上有錢人抑鬱的多的是,沒錢人快樂的也多的很。快不快樂取決於自己。人的慾望時無窮的,如果思想觀念不變,即便有了錢,還有會其它更大的新問題等著我們。

    有的人認為只要換個環境就會好了。也許,換個新環境會帶來暫時的緩解,但由於沒有內心觀念的改變,同樣還會遇到新的問題。

    有的人是因為身體得了難治的病。其實身體上的疾病和心理疾病也是一樣的,就和發燒一樣,是人體的自我保護,提醒我們內心錯了,都只是症狀而已。如果我們改變了錯誤的內心,疾病也就完成了使命,離我們而去。包括傳染病,看似隨意,實際上沒有無緣無故的。

    有的人把心理和精神疾病歸結於原生家庭。如果相信這個理論,那我們還能有什麼希望?那些一個家庭幾個孩子,個個性格不同,如何解釋?其實,是因為一個家庭的成員容易形成類似的錯誤的信念系統和思維模式。

    有的人把心理和精神疾病歸結於遺傳,這更是荒唐。誰生下來就有心理和精神疾病?得病之前算什麼?這種理論害死人。其實這也是因為一個家庭的成員容易形成類似的錯誤的信念系統和思維模式。

    總之,原因看似各種各樣,但都可歸結於執著於某有個東西,總事有東西放不下。所以,只要放下了,就什麼都好了。

    有人說,我不知道我的原因,我是莫名奇妙得的。那怎麼可能?你仔細想想,你的的所有負面情緒一定是和某個東西在掛鉤,那就是我們的執著。我們腦子裡不停的想的東西就是我們的執著。

    有的孩子很小就得了心理問題,這也是和執著有關,這個執著很可能與家長教育理念或孩子所處社會關係影響有關,透過耳濡目染,孩子很小就形成了了一些錯誤觀念,讓孩子有學習壓力,或讓孩子產生自卑、攀比等心理。其實有時家長都不瞭解自己孩子在想什麼。

    任何痛苦背後一定都有一個執著或慾望,放下執著是解決任何問題的唯一之道。

    由於錯誤的內心,帶來負面情緒,進而帶來各種身體變化。心是因,身是果,千萬不可本末倒置。

    我們要改變內心,不要過於追求物質,不要瀏覽不良網站,不要只知道索取而不知道人生的意義是奉獻。奉獻才是快樂之道。

    很多家長不但自己觀念錯誤,還把這些錯誤觀念強加給孩子,自己把孩子害了還怨天尤人,還埋怨孩子。

    所有的慾望和負面情緒都是負面能量,都會不斷糾纏與放大,惡性迴圈,最終正向能量越來越少,最後甚至發展到以負面能量為榮,以正向能量為恥而毫不自知,這能不帶來痛苦嗎?這不就是現在社會的普遍現象嗎?為什麼大多數人活得很痛苦?這就是總根源。只是每個人的表現不一樣,有的人身體得病,有人心理得病,有人遭受挫折或災難等等。

    一旦得了所謂心理疾病,我們就開始怨天尤人,就認為自己倒黴,就認為上天不公,都不認為是自己的原因,而把原因歸罪於遺傳、家庭、環境、貧窮、疾病等,逃避責任,讓心理和精神疾病來替自己承擔責任。不知錯改錯,又怎麼能好呢?當然,這不是故意的,是沒有認識到而已。我們在渾然不知中給自己戴上了心理和精神疾病的枷鎖,並在痛苦中越陷越深。

    其實,上天是最公平的。每個人做的錯事,都必須要自己承擔。如果不願意承擔,就得一直揹著。我們很多人都選擇了逃避責任,但怎麼可能逃避得了呢?

    有人去找心理諮詢師傾述。傾述本身又是在釋放負面能量,這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雖有暫時緩解,但最終還會招致更多痛苦。因為並沒有去改變內心,怎麼會有用呢?

    言歸正傳,明白了這些所謂心理和精神問題的本質和真相,所有所謂心理和精神問題自然都會迎刃而解。因為實際上它本身並不存在,當然也就沒什麼要解決的。如果我們一開始有點人人都有的負面情緒不去管它,不要當成一個根本不存在的問題非要去解決,就不會製造出很多真實的身心問題,更不會不斷惡性迴圈下去,直至身心無力而絕望。

    如何解決呢,首先不要管看起看來無論怎樣嚴重和無法忍受、解決的一切身心痛苦症狀,找到它們背後的錯誤執著,努力把它放下就可以了,這樣所有身心痛苦都會消失,人將獲得重生,灰暗的天空重新陽關燦爛,人生充滿希望、幸福、快樂!

    有人說,心理和精神疾病怎麼會不存在呢?我們內心煎熬的痛苦多麼真實,我們現實面臨的問題實實在在,我們就是睡不著覺,我們身上的症狀和疾病也是真實的,我的人生就是看不到任何希望等等不一而足,這些痛苦就是明明存在啊?說不存在不是自欺欺人嗎?

    是的,對我們來說,一切都是那麼真實。我想說的是,這些所謂真實情況都只是結果而已,並非原因,也只是表面現象,並非本質。它們並非一成不變。我們要解決這些所有問題,都必須從根源上入手。大家無論透過心理諮詢還是藥物治療,都是在用現象解決現象,用問題解決問題。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會不斷加重問題。

    所有的心理和精神問題,無論什麼樣的負面情緒,都會表現為自己無法控制自己的頭腦思維,想個不停,吃不下,睡不著,身心疲憊,就想去想明白,結果越想越多,惡性迴圈,無法控制,直至崩潰。這是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能量會逐漸被耗盡,就越來越失去了對自己思維的控制能力,最後甚至連自己的生命都打算放棄。這是無論出現任何絕望的念頭和想法,無論多麼真實,包括所有的身心痛苦和外在障礙都是低能量狀態的幻象,並不是真的。在那種能量狀態下,就是一個芝麻都變作一座大山把自己壓垮。

    這種情況下,唯有提升能量才能改變。這個能量,不光是吃飯和休息,更重要的是停止負面能量(負面思維)的侵蝕,不斷提升正向能量。就是要必須打破惡性迴圈,停止思考(我們是永遠想不完,也永遠想不出結果的),並轉向正向思維,積聚正向能量。有了正向能量,就有力量掌控自己的思維,掌控自己生命的一切。有了正向能量,過去那些困擾我們的問題也就由西瓜變成了芝麻。

    那麼,如何停止頭腦思維呢?有人說我們就是控制不住想啊!其實,控制不了頭腦就是因為負能量(表現為所有負面情緒)太強大了,我們被負能量所控制了。由於不同人負能量所表現的負面情緒不一樣,軀體症狀更是千奇百怪,也就有了各種所謂心理和精神問題的病名,其實本質上都是一樣的。

    只要抓住了本質,所有所謂心理和精神問題自然就不存在了,也根本就不需要去解決,因為沒有什麼需要解決的。它是活人都有的正常現象,不需要解決,也解決不了,其實不管它它過去了。我們錯就錯在把它當成了問題,並非要去解決這個不存在的問題,結果越解決與麻煩,而不解決就是最好的解決。無論我們現在是什麼情況,無論有多嚴重,無論現實問題多麼真實和難以解決,無論軀體上有任何嚴重,哪怕得了絕症,根源都只有一個,解決辦法也只有一個,就是不解決。找到了這個根源,人生中一切問題都是肥皂泡。人生中所有問題都要放下不去解決,要順其自然,體悟什麼是順?什麼是自然?

    我們如同活在夢境裡,唯有醒來。沒人能把夢境解決了,其實只要醒來就是,人生中根本就本不存在任何問題,沒有任何問題需要解決,放下是最好的解決。

    要想放下這些問題,首先我們必須要明白自己錯在哪了,要明白負面情緒是怎麼產生的。要知道沒有誰在懲罰我們,所有痛苦其實全是自己的錯,那些看起來是引起自己痛苦的外面原因,其實都是自己錯誤內心感召來的,只是表面現象而已,千萬不能被它所欺騙,否則永遠找不到走出來的道路。

    宇宙是最公平的,如果我們錯了還能快樂,那才真是沒天理了。其實,都是我們自己的錯,不要怨天尤人,只能反省自己。什麼原生家庭理論、遺傳理論,根本不存在,都是害人的理論。自己的命運是自己做主,不要給自己找任何理由和藉口。不要以為是家庭環境原因、是別人欺負我們、是人際關係緊張、沒有錢、壓力大、身體疾病等等一切現實問題造成的。錯了,這些問題也都是現象,都是內心觀念錯誤的結果,和我們的心理和精神問題一樣都是同一根源的結果,都是表象,都有一個共同的錯誤的根。即便這些問題被解決,我們的心理和精神問題照樣存在,而且還會出現更大的問題來提醒我們。內心錯了,執著太多,太多的放不下,把我們的內心牢牢束縛住了。放下這下執著,解放內心。如果我們非把原因歸到所謂心理疾病或家庭、遺傳、環境等,那怎麼會有希望?

    其實,每一個痛苦,都是來提醒我們錯了,讓我們趕快回頭。一旦回頭,痛苦就失去了存在價值。我們一天不回頭,痛苦就會如影隨形。在每一個痛苦的背後,都必有一個執著,或有一個慾望。唯有放下執著,放下慾望才能擺脫痛苦。

    過去的已經過去,接納自己當前面對的一切,這是過去的果實,已經無法改變。未來也不存在,如果不非要執著得到一個好的結果或害怕失去什麼,就不會有擔憂和恐懼。我們快不快樂取決於自己,只要自己不願意,也沒有人能夠傷害到我們。我們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改變錯誤執著,從當下開始保持正向能量的心念、語言、和行為,不再傳播和釋負能量,包括家裡和網際網路上,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從家務做起,幫助他人,奉獻自己,放下自私自利,放下慾望,放下物慾執著。這些本來就是我們人生的真諦,是幸福的源泉。現在釋放負面能量,將來自然結的苦果,現在播下正向能量的種子,我們的未來自然就已經改變,幸福快樂就已經上路了。哪裡還會有什麼心理和精神問題?哪裡還有什麼人生問題需要解決?哪裡還有痛苦?哪裡還有不平?

    有的人說,我放不下怎麼辦?其實,無論多麼艱難,沒有什麼是放不下的。想一想,當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們什麼都帶不走的,不放下也得放下,有什麼可以放不下的呢?不放下就得繼續揹著,繼續痛苦,我們別無選擇,也沒有別人可以幫我們放下。放下的最好方法就是接納,接納別人和自己經歷的一切,接納未來一切可能的結果,無論好壞。我們何苦要這麼認真,何苦非要與自己過不去,非要不放過自己。在現實中比我們情況糟糕的人多的是,一般人沒有當回事,沒有拿起來,咱們不但拿了起來,還不願放下,讓我們痛苦不堪。只要放下了就沒有痛苦了。要說放不下,痛夠了自然就放下了,話糙理不糙。

    朋友們,如果此時你已經絕望到了極點,痛苦到了極點,喊是沒有用的,也沒別人能幫到你,唯有自己咬著牙也要把頭轉過來,一旦上路,堅持就好了,千萬不要好了傷疤忘了痛,千萬不要再回頭了。只要堅持行動,放下任何執著,所有的負面情緒會很快消失,軀體症狀也會隨之不見。無論現在你多麼痛苦絕望,無論你覺得多麼真實,多麼牢不可破,多麼不可能改變,路有多絕,哪怕真真切切得了所謂絕症,但那都不是真的,在實相上都不存在,都是幻想。一旦醒來,陽光無比燦爛,一切都是那麼美好。你要相信,天空再烏雲密佈,總有放晴的一天。世界上沒有永痕不變的東西,你的心情也一樣。正常人心情也是有好有壞,平常心對待就可以了。

    還有,孩子有問題的父母,求您放過孩子,放下孩子,不要管的太多,別給孩子灌輸錯誤的觀念,會害孩子一輩子的。還孩子自由,別給孩子過多壓力。網際網路一代,少接觸電子遊戲等一切成癮東西和所有不良網站,也別再用精神藥物殘害孩子了!!!

    最後總結,認為自己存在所謂心理和精神問題,並想辦法去解決它,是所有痛苦的真正原因和開始,隨著解決的過程,痛苦越來越大。這就是正常人與所謂心理疾病的人的根本區別,正常人沒有覺得出現負面情緒和小症狀問題,很快就過去的。而我們非要去解決,結果愈演愈烈。其實,不光心理問題,我們人生中的所有所謂現實問題佈置上都一樣如此,不解決是最好的解決,無為而無不為。由於大多數人活反了,所以很痛苦。

    當然,我也知道,處於負面情緒中的朋友對於我說的這些話是難以理解的,但我希望大家靜下心來反覆閱讀,一定會所有啟發的。我們在負面情緒中時會有各種負面想法層出不窮,愈演愈烈,常人是無法想象的,這種痛苦和絕望不身臨其境也是無法想象的。但是,朋友,我告訴你們,所有這一切都只是幻想而已,千萬不要相信那些幻想,趕快回頭,向我指的方向走,否則一定會越陷越深。

    其實,心理和精神疾病看似兇猛可怕,其實就是一個紙老虎,一旦我們認清了它的面目,它就什麼都不是。它的能量是我們在關注它、解決它的過程中給它的。只要我們不理它,它很快就灰飛煙滅。

    無論大家有多絕望,無論大家覺得問題多麼嚴重和無法解決,無論大家覺得自己有多特殊。朋友,我告訴你,它就是個肥皂泡而已,千萬不要害怕。

    只要我們下定決心,放下執著,轉向正向能量。這一念一起,我們就已經好了。萬事開頭難,咬著牙堅持一段時間,會越來越輕鬆的。一旦你慢慢體悟到了我說的話,你就醒了,並掌握了一把無比鋒利的利刃,無論再遇到什麼事都能輕鬆應對。要知道,無論如何,這是唯一能走出來的方向,只能堅持,別無選擇,而且走出來也並不需要很長的時間。

    一句話總結:我們之所以痛苦,就是因為我們非要執著我們有什麼所謂的心理和精神疾病。它本身並不存在,但卻因我們的執著而真實存在。我們非要去解決一個並不存在的問題,結果越解決問題越多、越大,惡性迴圈,深陷其中而不自知,直至把自己逼入絕境。其實,只要我們放下對心理和精神疾病的執著,它就很快消失了,就這麼簡單。過去的難是因為南轅北轍。整個過程就如同夢中醒來,你會發現就是一場空,純粹是沒事找事。一旦醒來,你也就不會再睡去,徹底解決其問題!

    也就是說,心理問題在於把一些不存在的正常的事情當成問題去解決,從而產生了問題,並越陷越深,無法自拔,並出現了各種身心痛苦,從而更加堅信自己心理和精神問題的存在。唯有跳出這個怪圈,才能根本擺脫痛苦。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只有跳出山外,才能看清真相。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一定要想辦法跳出來。在山裡哪怕覺得再真實都不是真的那樣。

    有人不相信我說的這些,也有人認為很難。可以做一個小小實驗就明白了。當你胡思亂想事,找一些具體的力所能及的小事去做,比如家務把時間安排滿,不要停,堅持兩到三小時,自己感覺一下心情的變化。體會到了,每當痛苦來臨,咬著牙堅持下去,直至天空放晴。一旦你掌握了這個武器,以後就越來越輕鬆!

    只要不要把所謂心理和精神問題這些正常情緒當成問題就好了,也就不會非要去解決了!千萬不要認為是外在環境、家庭、遺傳或別人等原因造成,這些僅僅是表面假象,一定要認識到本質上還是自己的負面能量連結而來。如果非要在外面找原因,只要不能認識到是自己內心錯誤,療愈就不可能發生。反過來,只要認識到了,願意知錯改錯,落實到行動中,療愈就在一念之間。只要我們願意接納承擔目前的一切遭遇,自己必須承擔結果,堅持不再胡思亂想,從現在就去讓自己忙起來!動起來!做事!做事!不停做事!用做事佔滿時間,使自己無暇胡思亂想。也許會忙會累,但很充實,充實的同時實現自身的價值,哪怕僅僅是做一些小事,心情很快會好起來,克服一次進步一次,最終就能體悟到心理和精神疾病並不存在,那時就徹底好了,以後遇到什麼情況都不怕了!

    一旦拿回了情緒的主權,你就拿回了生命的主權,你將脫胎換骨,人生也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相當於重生了!

    記住,所有造成我們負面情緒的外在環境只是誘因,我們也可能無法改變,但抑不抑鬱、焦不焦慮、快不快樂完全取決於自己,取決於自己的內心裝了什麼。

    有些朋友說我沒有告訴具體方法。你的內心你只要願意就能改變,根本就不需要什麼具體方法。大家像以前那樣正常生活就行,該幹啥還幹啥,除了早睡早起,沒什麼額外特殊的事需要做。不同的是,雖然事不變,但我們的做事的發心要變,生活中所有的所思、所說、所做都是正能量的就可以了,所謂正能量簡單說就是利他之心。我們的負能量很多就是因為過於計較自己。

    一個人如果不想改變,那誰也救不了他;而一個人只要改變了他自己,就能改變身邊的一切。所有問題都是自己內心的問題,也只有自己才能去解決。人生中任何問題要做到:沒有問題,放下問題,順其自然。體悟什麼是順,什麼是自然。

  • 15 # 汪立彬說社恐

    人格特徵是產生社恐的最主要因素。社恐者,經常有不完善的性格基礎,性格多有自卑、膽小、羞怯、被動、依賴、高度內向、易焦慮、易恐懼、苛求完美、過分自尊、敏感、固執、重視他人的評價、缺乏自信、有強迫傾向等。

    不僅如此,大多數時候,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環境、社會經驗、東方傳統文化觀念等因素,會影響一個人的性格形成和社會資訊的接收,然後在青春期這個關鍵時期分叉,如果本身不愛與人交流、性格內向的人在這個時期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自己也不注意心理調節,就容易降低自我價值感,越來越懼怕與人交往,出現迴避行為,從而引發社交焦慮,嚴重的就會發展成為社交恐懼。

    因此,社恐不可能快速改變,這是跟你的人格傾向、家庭因素、社會環境和經驗有關的。

    社恐只能依靠你自己的勇氣和行動力慢慢緩解,讓社恐對你的影響越來越小。

    暴露脫敏,向來是最痛苦、最直接的方法,怕什麼就去直面什麼,像我自己就去做了銷售、公開演講。但這種方法並不適用每個社恐人,因為有的人就是根本無法面對。

    另外,有的時候,社恐人的迴避社交併不完全是由於過分緊張,而且由於知識領域狹窄,或者對當前所處的情況、情境知道得太少的緣故。

    這樣,你的自信心就會逐漸樹立起來,克服羞怯感,緩解社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孕婦裝的品牌有哪些?